初三上科学第四章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课件第4章代谢与平衡
第1课时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新知学习
新知二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由___消__化_道__和__消__化__腺__组成。 (1)消化道:口腔→咽→食管→____胃____→___小__肠___→大肠→肛门。
第1课时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2)消化腺: 唾液腺 分泌
消化液 唾液
胃腺 肝脏 肠腺
胃液
胆汁
肠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课时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情景展示2] 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位于左上腹部。
第1课时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问题探究] 请描述胃壁的结构特点?你认为胃能完成哪些功能?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课时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互动探究
探究点一 牙的结构
[情景展示1]
第1课时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问题探究] 牙齿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课时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归纳提升] 微生物分解食物中的糖类,产生酸性物质,从而引起龋齿。 龋齿的形成:食物留在牙面上,微生物分解食物中的糖类物质,产 生的酸性物质,腐蚀牙釉质和牙本质。 预防龋齿:选择健康食品,平衡饮食和减少食糖量;每天早晚正确 刷牙,饭后漱口;选用含氟牙膏;使用保健牙刷;避免不良用牙习 惯;找牙医做定期检查。 _[_课__堂__速__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4章 代谢与平衡知识点归纳
第1节食物与营养(一)食物与能量1.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七大类,其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2.同等质量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完全氧化释放的能量:脂肪>蛋白质=糖类3.由于年龄、性别、体质和日常活动的激烈程度不同,人每天所需能量也不同,一般人处于婴幼儿期和青春期等快速生长期时,需要补充更多的能量(二)营养素的作用A.水1.功能:水不提供能量,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进行,并且体内的养分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运输2.来源:各种食物与饮水B.无机盐1.功能:不提供能量,却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如缺锌会导致儿童味蕾功能下降,食欲减弱;缺碘会引起人体甲状腺肿大,儿童智力低下2.来源:蔬菜、奶类、豆类、瘦肉等C.糖类1.功能: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2.来源:大米、小麦、马铃薯和玉米等D.蛋白质1.功能:细胞生长及组织修复的主要原料,占人体细胞干重的50%以上。
蛋白质也能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来源:肉类、禽蛋、鱼、虾、乳制品和大豆等E.脂肪1.功能:生物体内储藏能量的主要物质2.来源:植物油、动物油、核桃和花生等F.膳食纤维1.功能:不能被消化吸收,却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如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及时排便;此外,膳食纤维还可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有助于减少肠道对脂肪的吸收,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2.来源:植物性食物G.维生素1.功能:不提供能量,参与人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对保持人的身体健康作用极大2.来源:蔬菜、水果、动物肝脏等(三)平衡膳食1.健康的饮食要求食物种类尽量多谢,数量适当、营养物质之间的比例合理,并且与身体消耗的营养物质保持相对平衡,即所谓的平衡膳食2.应用平衡膳食宝塔时,每人每天各类食物摄入量应根据个人的情况作适当调整,三餐食量分配要合理,一般以早、晚餐各30%,中餐占40%为宜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一) 消化系统的组成A.消化系统的组成B.牙1. 牙是口腔内取食的重要器官,可咬切和磨碎食物 牙的结构消化系统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肛门 (进行食物的消化吸收)消化腺分布于消化道外:唾液腺、肝脏、胰腺分布于消化道壁上:胃腺、胰腺分泌消化液, 参与食物的消化3.龋齿的形成:龋齿俗称蛀牙,是由微生物分解食物中的糖类,产生酸性物质引起的C.小肠的结构特点1.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源,其内表面有许多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知识点总结第一节 食物与营养【中考考点】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牙的结构和功能等 【常考题型】选择题、资料分析题1.热量价: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外完全燃烧或在体内完全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叫热量价。
不同物质的热量价是不同的,蛋白质为16.8千焦,糖类为16。
8千焦,脂肪为37.7 千焦。
2.食物中的七大类营养素主要有水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无机盐 、维生素 和粗纤维 等。
3.各类营养素的作用: 水: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糖类: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蛋白质:①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占人体细胞干重的50%以上;②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脂肪:生物体内贮存能量的物质。
无机盐:构成组织(如磷—细胞膜)和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缺Ca 、P —骨质疏松症;缺Fe —缺铁性贫血;缺Zn-食欲下降,影响生长发育;缺I —甲状腺肿大。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粗纤维:促进消化。
不能被人体消化和吸收,来源于植物性食物。
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的蠕动,有利于及时排便.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有助于减少肠道吸收脂肪,预防心血管疾病. 4.几种维生素来源及缺乏症名称 缺乏症 主要来源维生素A 夜盲症 肝、鸡蛋黄、胡萝卜、玉米 维生素B1 脚气病 牛肉、肾脏、谷类种皮(麦麸)、豆类维生素B2 口角炎、唇裂症 酵母、大豆、胚芽、肝 维生素B12 恶性贫血 肝、奶、肉、蛋 维生素C 坏血病蔬菜、水果维生素D 成人骨软化、儿童佝偻病 肝脏、鸡蛋、鱼肝油(嗮太阳自身合成)维生素E肌肉萎缩谷物胚芽、绿叶5.动物的摄食:(1)海葵——触手捕食(2)昆虫-—口器:舐吸式——蝇类 虹吸式—-蝶类 咀嚼式——蝗虫、蚕嚼吸式-—蜜蜂、蜂类 刺吸式——蚊类(3)鱼类—-滤过方式(4)青蛙—-舌(舌根倒生)(5)啄木鸟——喙(6)猫—可伸缩的钩爪和发达的犬齿(7)蛇—头部具有能感受红外线刺激的器官 6.牙的结构及龋齿的形成:(1)牙的组成:①一: 牙冠 ;二: 牙颈 ; 三: 牙根 。
科学九年级上第四章知识点
科学九年级上第四章知识点总结科学九年级上学期的第四章主要介绍了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包括物质的三态、性质统一性和物质的变化等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回顾,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一、物质的三态物质存在的三种基本状态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态是指物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大,分子排列紧密;液态是指物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较小,分子排列较为松散;气态是指物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非常小,分子间距离较大。
物质在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下可以相互转化,如固-液-气的相变过程。
二、性质统一性物质的性质统一性是指无论处于何种状态,物质的性质是相同的。
一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性质表现出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同而导致的。
例如,水的冻结点为0℃,沸点为100℃,但无论水处于哪种状态,它的化学成分和基本性质都是相同的。
三、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有两种基本类型,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改变其状态或形状时,其化学成分保持不变的变化。
例如,水从液态变为冰,散射光的颜色改变等。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发生反应时,产生新的物质,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的变化。
例如,铁锈生成、木炭燃烧等都是化学变化。
四、物质的分子物质中最小的、能保持其化学性质的单位是分子。
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
不同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因此其性质也不同。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科学家们提出了分子模型,如氧气分子(O2)由两个氧原子连接而成。
五、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根据组成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根据性质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单质是指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如氧气(O2)、氢气(H2)等;化合物是指由不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如水(H2O)、二氧化碳(CO2)等。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而非金属则相对较差。
六、物质的分离和纯净物质的分离是指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物质组分分开的过程。
常见的分离方法包括过滤、蒸发、沉淀、蒸馏等。
九年级科学上第四章能量与代谢
【知识点梳理】[第四节 能量的获得] 氧化供能:糖类 + 氧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无氧呼吸:葡萄糖 乳酸 + 能量 (少量)[第五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1、血糖: 血液 中的葡萄糖,正常成年人含量维持在 0.1% 。
2、体内能量的获得。
获得的能量 = 消耗的能量 十 贮存的能量 。
3、体内食物的主要排泄途径.以 汗液 形式排出 —— 皮肤 ;以 气体 形式排出 —— 呼吸系统 ;以 尿 的形式排出 —— 泌尿系统 。
4、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肾脏——产生尿液;输尿管——运送尿液到膀胱的细管;膀胱——暂存尿液;尿道——尿液由膀胱经尿道排出。
5、肾脏是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 形成尿液 的器官。
6、尿的生成和排出 泌尿系统是人体最主要的排泄途径,其中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
尿的生成:血浆 原尿 尿液尿的排出:肾小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7、新陈代谢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新陈代谢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生物体通过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8、新陈代谢包括 同化作用 和 异化作用 ,是生物生存的 基本条件 ,也是生命的 基本特征 。
[第六节 代谢的多样性]1.微生物指自然界的 细菌 、 真菌 和 病毒 。
2.新陈代谢的营养方式分为 自养 和 异养 ,异养又包括 腐生 和 寄生 两类。
3.微生物的营养方式属于 异养 ,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 发酵 。
重吸收 过滤 血浆(含废物较多) 血浆(含废物较少) 原尿 尿 重吸收 过滤 含废物较少含废物较多 尿【例题讲解】例1:校运动会上,小利参加完长跑比赛,感到大腿肌肉酸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C.无氧呼吸产生酒精D.有氧化锡产生乳酸分析:剧烈运动的时候,虽然呼吸运动和血液循环大大加强,但还是不能满足骨骼肌肉对氧气的需要,这时的骨骼肌细胞处于暂时的缺氧状态,于是骨骼肌细胞就进行无氧呼吸。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消化、血液循环、泌尿系统三专题知识点总结+练习(含答案)
第四章代谢与平衡专题知识点一、食物的消化与吸收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是一条中通的管道,从上到下有、咽、食管、、、大肠和肛门。
消化腺:包括分布于消化道外的、肝脏、和消化道壁上的、,其主要功能是分泌消化液,参与食物的消化。
2、三类大分子物质最终消化产物。
①淀粉→ 葡萄糖②蛋白质→ 氨基酸③脂肪→ 甘油与脂肪酸3、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具有的特点)①小肠很,②内壁有许多,小肠内壁有,③小肠内有多种,④小肠有丰富的。
拓展:(1)小肠长约5-6米,可以增加食物的停留时间。
(2)小肠表面有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绒毛表面又有微绒毛,使小肠内表面积达200平方米;大大地增加了小肠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的面积(3)小肠内消化液的种类多,如肠液、胆汁、胰液。
(4)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且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为一层上皮细胞,有利营养物质的吸收。
4、七大营养素在消化道被吸收的情况:胃:酒精和少量的水小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维生素、无机盐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部分维生素5、消化分为两类:物理性消化:牙齿――切、撕、磨(咀嚼)胃――搅拌小肠――蠕动胆汁――乳化作用化学性消化:各种消化液中的消化酶的作用6、酶的定义:生物体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能使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变成可吸收的物质。
(1)概念: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有些酶是RNA,不考)(2)特点:高效性、专一性、多样性(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PH等7、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肝脏人体内最大的消化器官:小肠二、人体的血液和循环①描述人体心脏、血管的结构以及血液循环1、观察心脏——位于人体胸中部偏左下方,心肌有力地收缩和舒张将血液输向全身。
心脏被心肌隔成左右不相通的两部分。
左右两部分又被能够控制血液定向流动的、只能向一个方向开的瓣膜(房室瓣)分别隔成上下两个腔,整个心脏可分为4个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
九上科学第四章知识点整理
第四章知识点归纳第一节食物与摄食1、热量价: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
2、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粗纤维。
3、各类营养素的作用。
(1)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体内的养分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输送。
(2)糖类:包括淀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存在于大米、马铃薯、麦类,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3)蛋白质:是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占人体细胞干重的50%以上。
(4)脂肪:是生物体内贮藏能量的物质。
当人体内糖类氧化分解不足时以提供必的能量时,才会分解脂肪提供能量。
(5)无机盐:不提供能量,却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6)维生素:不提供能量,但参与人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
(7)粗纤维: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及时排便,还可以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减少肠道对脂肪的吸收主,预防心血管病和发生。
4、昆虫的各种口器:蛾蝶类:虹吸式蝇类:舐吸式蚊类:刺吸式蜂类:嚼吸式蝗虫:咀嚼式5、牙的结构及龋齿的形成。
(1)牙从外形和部位可分为牙冠:露出牙龈以外部分牙根:嵌入牙槽内部分牙颈:牙冠与牙根之间部分,外包以牙龈(2)牙从成分分牙釉质:牙冠表面被覆牙釉质,是人体中最坚硬的组织牙本质:构成牙的主要成分牙骨质:牙根的表面牙髓腔:由牙本质围成,内有牙髓,为有神经、血管的结缔组织(3)食物残留在牙面上→牙釉质受破坏→牙本质受破坏→牙髓破坏第二节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分泌1、消化系统消化液:唾液、胃液、胆汁、胰液、肠液胆囊入口:口腔、胃、小肠、小肠、小肠2、三大类大分子物质最终产物淀粉纷纷色而唾液、胰液、肠液葡萄糖蛋白质胃液、胰液、肠液氨基酸脂肪胆汁、胰液、肠液脂肪酸+甘油3、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胃:少量水、酒精大肠:少量水、无机盐、维生素4、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它的特点为:小肠很长;小肠内壁有许多皱壁,皱壁上有大量绒毛;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小肠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浙教版九上科学第四章重要知识点梳理
第四章代谢与平衡知识点第一节食物与营养一.探究不同食物中所含的能量是否相同?1、提出问题:不同食物中所含的能量是否相同?2、建立假设:不同食物所含的能量不同。
3、设计实验方案:将食物燃烧,利用燃烧释放的热给水加热,比较水升高的温度。
注意:(1)实验中如何选择食物?选用不同的食物如花生仁、大米、牛肉干。
(2)实验中如何控制变量?用等量的水,相等质量的食物。
(3)实验中需要测量哪些量?水的质量,水的初温、末温,食物的质量。
(4)每个小组之间的实验数据为什么会有偏差?所用实验材料颗粒、装置不同、是否燃尽等因素。
(5)怎样才能尽量减少燃烧时热量的散失?实验中注意挡风、火焰不要过分远离试管。
4、实验数据记录及分析样品重/克水量/毫升水温/℃水温变化/℃燃烧前燃烧后花生仁5大米5牛肉干55、得出结论:不同食物所含的能量不同,富含脂肪的花生仁是较好的能量来源。
注意:如果同等质量的一种食物在身体细胞内被完全氧化,你估计释放出的能量比你的实验结果多还是少?为什么?物质在体内体外均发生的是氧化反应,理论上等质量的物质在体内完全氧化释放的能量应等于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但是由于实验时:(1)所选物质含有的营养成分不单一,(2)物质可能没有完全燃烧(3)有部分热量的散失(受风的影响、试管的吸热、食物在酒精灯上点燃等),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思考与讨论:(1)每个小组之间的实验数据为什么会有偏差?所用实验材料颗粒、装置不同、是否燃尽等因素。
(2)怎样才能尽量减少燃烧时热量的散失?实验中注意挡风、火焰不要过分远离试管。
二、热量价: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
蛋白质的热量价为16.8千焦/克,糖类的热量价为16.8千焦/克,脂肪的热量价为37.7千焦/克。
每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同,它的热量价也各不相同:脂肪﹥蛋白质=糖类三、食物中的七大营养素1、糖类:包括淀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存在于大米、马铃薯、麦类. 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是主要的供能物质。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四章主要知识点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四章主要知识点与循环系统食物和氧气通过消化和呼吸系统进入体内,但它们需要通过血液运输到细胞中才能发挥作用。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血浆是血液中液态部分,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它们共同协作将血液运输到全身各个部位。
二、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中心,它由心房和心室组成。
心房和心室之间有心瓣膜,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是由心肌细胞的收缩和松弛控制的。
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分别对应心脏的收缩期和舒张期,这两个时期的变化可以通过心电图来检测。
三、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是从心脏中将血液输送到各个部位的血管,它们具有弹性和收缩性。
静脉是将血液从各个部位输送回心脏的血管,它们比动脉要脆弱一些。
毛细血管是血管中直径最小的血管,它们的壁厚度很薄,可以使氧气和营养物质通过血管壁进入细胞。
四、血液的运输功能血液通过循环系统将氧气、营养物质和其他物质运输到细胞中,同时将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从细胞中运输出来。
血液还具有调节体温、维持酸碱平衡和免疫功能等重要作用。
五、血液循环的调节血液循环的调节包括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两个方面。
神经系统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来调节心率和血管收缩,内分泌系统则通过荷尔蒙来调节血压和血液容量。
六、血液循环的疾病和保健血液循环的常见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等。
这些疾病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来预防和治疗。
保持健康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减少压力等都可以有助于保护心脏和血管的健康。
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
例如,一个体重为50千克的人,他体内的血量约为3.5~4.0升。
这些血液一直在循环,为人体细胞输送各种营养物质。
血液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
血浆占55%,红细胞和白细胞各占45%,而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
红细胞是没有细胞核的,呈两面凹的圆盘形。
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称为血红蛋白。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第4节能量的获得
能量的获得一、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呼吸运动和呼吸作用呼吸运动: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呼吸作用:利用吸进的氧气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释放其中的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知识点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知识点三:多样的呼吸器官1.低等无脊椎动物:大多用体表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2.较高等的无脊椎动物:用气管、腮呼吸。
如蝗虫、对虾。
3.水生的脊椎动物:鱼用腮呼吸。
4.陆生脊椎动物:a.两栖动物:可以用肺呼吸,还需皮肤辅助呼吸;b.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肺结构复杂,已经出现肺泡。
二、重难点突破考点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呼吸运动: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呼吸作用:利用吸进的氧气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释放其中的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1.有氧呼吸(1).呼吸作用:在细胞内氧化分解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概念:在氧气参与下,有机物分解较为彻底,并释放出较多能量的呼吸作用方式。
(3)一般情况下,人体每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多来源于糖类,也有一部分来源于脂肪,极少数来自蛋白质。
三大供能物质在体内进行有氧呼吸时释放的能量及反应表达式等见下表:2.无氧呼吸(1)概念: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将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尚未彻底氧化的产物,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2)动物(包括人)的无氧呼吸:动物组织细胞在缺氧情况下,糖类会在相关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为乳酸,并释放出少量能量。
当大量的乳酸在肌肉组织里堆积时,就会有肌肉酸痛的感觉。
葡糖糖 酶 乳酸+能量(少量)(3)高等植物的无氧呼吸:高等植物在缺氧(如水淹)情况下,也能进行短时间的无氧呼吸,糖类被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出少量能量。
葡糖糖 酶 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量)(4)微生物的无氧呼吸:有些微生物能长期进行无氧呼吸,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
人可以利用微生物的发酵来生产食品。
(5)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例1.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用于( )A.提供能量B.构成细胞C.构成细胞和功能D.交换废物答案:C【解析】人体能量三大来源:糖类、脂肪、蛋白质,其中大多数能量来自糖,少数来自脂肪,极少数来自蛋白质。
浙教版科学九上第四章
浙教版科学九上第四章第四章代谢与平衡复习一、热量价: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所产生的热量。
(和热值的区别?)蛋白质——16.8千焦糖类——16.8千焦脂肪——37.7千焦二、七大营养物质及在人体中的作用:1.水——约占到体重的60%~70%,不提供更多能量(1)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2)体内的养分和废物都必须熔化在水中就可以展开运输2.糖类——人体能量主要来源,约占人体所需能量的70%(联系:呼吸作用)主要包括:淀粉、葡萄糖、(血糖)蔗糖、麦芽糖(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产物)含量较多的食物:大米、小麦、马铃薯等3.蛋白质——占到体细胞顶多的50%以上(1)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2)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含量较多的食物:蛋、鱼、牛奶等4.脂肪——是主要的贮存能量的物质,可以分解供能含量较多的食物:肥肉、花生、奶酪等5.无机盐——有能提供能量,是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包含:钙、铁、碘、钠、磷等(元素)作用:保持体内水盐平衡(联系肾脏的作用)缺锌——引致儿童味蕾功能上升,食欲弱化。
缺碘——甲状腺肿缺钙——儿童易患佝偻病,老人易患骨质疏松症6.维生素——不参予细胞形成,不提供更多能量,但参予人体内许多关键的生理活动。
(只有维生素d可以由人体合成)7.食物纤维——无法被人体消化吸收主要由纤维素组成,主要来自植物性食物,对人体有着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比如:提振消化腺排泄消化液、推动肠道血液循环、有助于及时进食、增加大肠癌的发病,有助于减少肠道吸收脂肪、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
三、动物的摄食(动物的适应性)1.蛾蝶类:虹吸式蜂类:嚼吸式蚊类:刺吸式蝇类:舐吸式蝗虫:吞咽式2.鱼用鳃呼吸;青蛙的舌根倒生;海葵用口周围的触手捕食。
四、牙齿——人体最柔软的器官1.牙的三部分:牙冠、牙颈、牙根2.牙的形成:牙釉质、牙本质、牙髓3.龋齿:俗称蛀牙,是微生物分解食物中的糖类,产生酸性物质引起的。
五、消化系统:消化道: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读图).共同组成:其中肝脏就是最小的消化腺,排泄的胆汁中没消化酶,对脂肪起至乳化促进作用。
九年级科学第四章知识点
九年级科学第四章知识点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贯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而九年级科学课程的第四章则涉及了许多有趣且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以引人入胜的方式,探究这些知识点,带领读者一起探索科学世界的奥秘。
第一节:物质的组成物质的组成是化学研究的基础。
我们常说的物质,其实是由原子构成的。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位,也是我们认识物质的起点。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学习如何根据元素周期表来认识不同的原子,并了解它们的结构、性质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溶解与饱和每个人都有过用水溶解糖的经验。
但是你是否知道,溶解是一种物质在溶剂中的分散过程?而当溶液中的溶质无法再被溶解时,我们称之为饱和。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学习溶解的原理,了解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还将探索饱和溶液的特性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节:金属与非金属金属和非金属是我们常见的两类物质。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而非金属则具有相对较差的这些性质。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学习金属和非金属的特性以及它们的常见应用。
同时,我们也将了解到有些物质既具有金属的特性,又具有非金属的特性,这种物质被称为过渡金属。
第四节:溶液的酸碱性酸碱溶液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化学物质。
柠檬汁的味道酸,肥皂水的性质碱性,而自来水则呈现中性。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学习酸碱溶液的定义,了解酸碱指示剂的作用以及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此外,我们还将研究酸碱溶液的中和反应,探讨它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第五节:火山喷发与地震火山喷发和地震是地球上常见的自然现象。
火山喷发带来了巨大的火山喷发物和熔岩流,而地震则是地壳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震动。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学习火山喷发和地震的成因,了解它们对地球和人类造成的影响,以及我们如何利用科学技术进行预测和防范。
通过深入探究以上知识点,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科学的奥秘。
科学不仅仅是我们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断探索和思考的一部分。
希望本文能激发你对科学的兴趣,让你从身边的现象中发现科学的真谛,创造属于自己的科学世界。
科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代谢与平衡》
(4)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且小肠绒毛壁
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为一层上皮细胞,有利营 养物质的吸收。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三、酶 实验过程
1.制备淀粉糊
2.取唾液
3.将浆糊注入试管
4.注入清水和唾液
5.放入37 ℃水浴中10 min
6.加碘液,观察颜色,讨论得出结论
三、酶 2、酶的特点
维生素种类
来源
动物肝脏 胡萝卜 黄玉米等 牛肉、肾脏 豆类的外皮 谷物的胚芽 番茄、青椒 菠菜、青瓜 柑桔、柠檬 动物肝脏 蛋黄等
缺乏症
皮肤粗糙 夜盲症 神经炎、脚气 病、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 坏血病 抵抗力低下 佝偻病、骨 质疏松症等
维生素A
维生素B1
维生素C
维生素D
消
口
咽 食道 胃
化 道
小肠 大肠 肛门
特点:
管壁薄
弹性小
管腔点:
数量大、分布广 管径小,几乎只允 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管壁薄,只由一层 上皮细胞构成 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 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想一想: 下面三幅 图中分别是什 么血管?请说 出理由。
(一)
(三)
(二)
上腔静脉 动脉瓣
排泄的途径
呼吸系统 (气体) 皮 肤 (汗液)
(尿液) 二氧化碳、水蒸汽 水、无机盐、尿素 绝大部分代谢终产物 除CO2外
10% 10% 80%
泌尿系统
读图: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它 们有什么功能?
•
水的吸收
之水的平衡
•
水的排出
1. 呼吸 2流汗 3排尿 4排便
1. 来自饮水 2来自食物 3来自物质代谢
4科学九年级上第四章主要知识点A4
§4.1
④
(2)龋齿的形成:牙齿上粘有的糖类食物→
酶的催化条件:温度、
向开的瓣膜(房室瓣)分别隔成上下两个腔,整个心脏可分为
由于心室需用更大的力将血液输送出去,所以心室壁较心房壁厚,同时由于体循环路线较肺循环长得多,因此左心室的壁较右心室的壁厚。
糖类 + 氧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葡萄糖 乳酸 + 能量(少量)
葡萄糖 酒精 + 二氧化碳 + 能量(少量)
§4.5
一、营养物质的利用:
盐又被重新吸收回到血液。
求这次测试中:
(1) 汽车总行驶时间。
(2)在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断开时,电阻的功率
为,当开关闭合时,电阻的功率是,则为(
、两个定值电阻和,且>。
若将它们串联后接在电压为的电路上,和消耗的功率分别为和;若将它们并联后仍接在电压为的电路上,和消耗的电功率分别为和,下列关系式中. . C. .
,、、都是发热体。
时,加热功率是多少?的阻值是多少?
(时,的阻值是多少?
字样,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闭合,断开,
在最左端不动,又闭合,电流表示数为,则此时电阻的电功率多大?
)断开,将滑片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只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再闭合开关
实验数据分析,可得出一些什么结论呢?请你说出两点(这两点的意思应不同):
①
(4)他还注意到,这个实验记录也可以用来计算灯丝的电阻,并完成了有关计算如下表格:
(3)排除故障后,小红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 。
九年级上科学第四章知识点
九年级上科学第四章知识点九年级上科学的第四章主要涉及传递信息的方式和传递信息的媒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传递方式,例如听音乐、看电影、使用手机等。
这些传递方式的背后涉及到了物理学、电信技术和传媒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首先,我们来谈谈信息的传递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最常用的信息传递方式是电信技术,尤其是接触到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
手机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手机我们可以拨打电话、收发短信、上网等。
手机的通信方式主要依靠电磁波的传输,通过无线电波将信号传递到接收器,再通过处理器将信息解码并显示出来。
而互联网技术则是通过网络传输数据,实现全球范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
除了电信技术,还有一些其他的信息传递方式。
例如,我们常见的声音传递,就是通过空气传递声波来传递信息。
听音乐、看电影、交流对话都是依靠声音传递的方式实现的。
此外,还有光传递和机械传递等方式。
光传递主要应用在光纤通信中,通过光的反射和折射来传输信息。
机械传递则是指通过机械装置来传递物体或力的信息,例如使用滑轮、绳索等。
了解了信息传递方式后,我们再来谈谈信息传递的媒介。
信息传递的媒介是指通过传输介质将信息传递到接收器,常见的媒介有空气、有线电缆和光纤等。
空气是最常见的传递媒介,例如我们平时说话的声音就是通过空气传递的。
有线电缆则是指通过电线来传递电信号,例如电话线、电视线等。
有线电缆的传输速度相对较快,并且比较稳定。
光纤则是一种使用光传输信号的媒介,具有传输速度快、信号损耗小的优势,因此在互联网传输中被广泛应用。
除了了解信息传递方式和传递媒介,我们还需要了解信息传递中的一些重要概念。
其中一个重要概念是信号的形式和类型。
信号是指携带信息的东西,可以是声音、图片、文字等。
根据传递的形式,信号又可以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信号,例如声音传递中的声波就是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则是离散的信号,例如电脑传输中的二进制代码就是数字信号。
九年级上第四章科学知识点
九年级上第四章科学知识点世界如此广阔,任何时刻都有无数的科学知识在我们身边流动,而我们应该怎样去探索和理解这些知识呢?科学的目的就是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解决问题和揭示真理。
在九年级上学期的第四章中,我们将学习关于不同科学领域的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一、生物科学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它涵盖了很多方面的知识。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是一个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元,每个细胞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部分。
通过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运作机制。
二、地球科学地球科学研究地球的形成、演化和各种自然现象。
在本章中,我们将学习有关地球内部结构和地壳运动的知识。
地球由固态内核、液态外核、地幔和地壳等部分组成。
地壳运动可以分为构造变动和地质变动两种类型。
构造变动指的是地壳板块的移动和变形,而地质变动则是指地球表面的各种形成和变化。
三、物理科学物理科学研究物质和能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光的传播和成像。
光是电磁波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可以在真空中以及各种介质中传播。
通过反射、折射和投影等现象我们可以实现光的成像。
四、化学科学化学科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
在本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过程,而化学方程式则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公式。
通过学习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中原子和分子之间的关系。
五、天文科学天文科学研究宇宙中天体的结构、运动和属性。
在本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关于太阳系和恒星的知识。
太阳系包括太阳、八大行星以及其他天体。
而恒星则是宇宙中自发光的天体,从地球上观察可以看到不同形态的恒星,它们具有不同的亮度、大小和颜色。
六、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
可持续发展是在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满足人民需求之间寻找平衡的一个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碱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这个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的定义:碱跟酸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实质:H++OH-=H2O(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溶液中的氢离子和碱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思考:在用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可用什么方法检验酸是否过量。答:可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若变红,说明盐酸过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探索中获取学习科学的乐趣,学会对比分析以及从物质的个性来认识物质共性的方法。
重点
碱的性质及中和反应的实质
难点
碱的性质及中和反应的实质
教学方法
探究式实验
教学准备
稀硫酸、熟石灰、氢氧化钠、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白醋、碳酸钠溶液、氯化铁、氢氧化铜、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滴管、澄清石灰水
(二)新课教学
一碱
1.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通式:碱=====OH-+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
写出下列几种碱的电离方程式
NaOH===Na++ OH-式(思考: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水分子、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Ca (OH)2===Ca2++ OH-
课题
1.3探索碱的性质
课型
新课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碱的含义,掌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主要化学性质。能准确描述典型反应的实验现象,准确书写相应的方程式,举例说明碱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了解强碱使用的注意事项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揭示中和反应的实质;运用直观的分析方法——读图与实验,进一步认识中和反应。
另例:2NaOH+SO3===Na2SO4+H2O
◎活动: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的反应。①实验现象: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②反应的
方程式:Ca (OH)2+C O2===CaC O3↓+H2O
③应用: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介绍: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为什么不能用玻璃塞?而是用橡皮塞或木塞。SiO2+2NaOH=Na2SiO3+H2O(因为玻璃中含二氧化硅成分,会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硅酸盐,使瓶塞黏住)
板书设计
第3节探索碱的性质
一、探索碱的性质
1、碱性物质能使酸
2、碱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中和反应:碱+酸――盐+水
3、碱可以和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教学反思
反思性判断:①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呈酸性—正确②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就是碱---错误/分析: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物质呈碱性,但不一定就是碱,因为有的物质虽然不是碱,但其溶液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如碳酸钠溶液③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错误/分析: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酸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碱可以和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等
介绍: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钠溶液不能敞口放置,为什么?CO2+2NaOH=Na2CO3+H2O
2.演示:氢氧化钠溶液与酸反应
(1)在反应中使用酸碱指示剂: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2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恰好褪去(边滴边振荡)。
(2)吸取反应所得溶液于蒸发皿中进行蒸发,观察蒸发皿中留有的固体,有无色晶体析出。NaOH+HCl===NaCl+H2O
另例:2NaOH+H2SO4=== Na2SO4+2H2O
◎思考:用什么办法能够知道 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反应过程中,酸和碱没有剩余,恰好完全反应?――可用酸碱指示剂来检验。如紫色石蕊试液,pH试纸等。
3.可溶性碱与一些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可溶性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如2NaOH+SO2===Na2SO3+H2O,故工业上常用碱溶液来吸收有毒的酸性气体。(注意:生成的产物是亚硫酸钠(其中硫元素显+4价)而不是硫酸钠)
中和反应的应用:㈠农业上用熟石灰降低土壤的酸性,改良酸性土壤㈡医学上用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中和过多的胃酸(含盐酸)等㈢、石油工业上用氢氧化钠中和过量的硫酸。
◇活动:氢氧化钠与酸的反应
㈠实验现象: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再逐滴滴入盐酸,溶液颜色逐渐变为无色。将反应后的溶液在蒸发皿中蒸干,可观察到白色固体。如果将盐酸换成硫酸,产生的现象相同。㈡现象的解释:氢氧化钠是碱,能使酚酞变红色,当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只有氯化钠和水,溶液呈中性,酚酞显无色。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
NaOH+HCl===NaCl+H2O
②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2NaOH+H2SO4===Na2SO4l+2H2O
☆拓展: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和氢氧化钠两种溶液混合,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显红色。解析:两种溶液溶质NaOH、HCl的质量相等。反应后盐酸过量,显酸性。)
◎思考: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以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这说明溶液的酸碱性发生了什么变化?答酚酞在中性和酸性的条件下显无色,遇碱性溶液显红色。溶液从红色变为无色,说明由碱性变为中性或酸性(若盐酸或稀硫酸加入过量,则溶液显酸性)。
M(OH)n=== Mn++n O H-
说明:书写电离方程式时要注意:电离过程中质量和电荷守恒。金属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目等于氢氧根离子的数目。
☆思考:碱中一定含有H、O元素,一定没有C元素。
二、可溶性碱的主要化学性质
1.可溶性碱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活动:可溶性碱酸碱性的测定:往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发现溶液显蓝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用pH试纸检验,试纸显蓝色。用澄清石灰水重复上述实验,产生的现象相同。
教 学 过 程
(一)引入新课
在上一节中介绍了一些生活中酸性的食物,其实很多食物成碱性的。
常见食物的酸性:蛋黄,乳酪,白糖做的西点,火腿,面包,小麦,奶油,油炸豆腐
常见食物的碱性:萝卜,苹果,洋葱,萝卜干,大豆,香蕉,草莓,蛋白,菠菜,海带;食用碱性食品时会感到涩味,洗澡时不小心有肥皂泡溅到嘴里也有这种感觉,此外碱还 有哪些性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