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闻报道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区别及原因
中美答记者问语篇的批评隐喻分析——以叙利亚问题为例
◆ ◆ ◆
中美答记者问语篇的批评隐喻分析
以 叙 利 亚 问题 国语学院 )
【 摘要】由于答记者 问语篇是以提 问回答的形 式, 而且提 问的记 者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 答 问的 国家发言人 、 各级领导人 解释 问题 时也渗透 着代表 方的利益及精神 , 因此 , 对他们公众交流的语言进行批评 隐喻分析 , 能够深刻地揭示影响他们选用表 达情 感的隐喻的 因素 , 并揭露
喻和概念关键词 。隐喻 阐释—— 识别 产生 隐喻的社 会机构 和他 们在劝说
中的社会作用。
e v a n t i s s u e s h o u l d be s o l v e d t h r o u g h d i lo a g u e a n d c o n s u l t a t i o n .
美: 例 4: B u t wh a t I d i d s a y i s t h a t w e b o t h a g r e e t h a t t h e u n d e r l y i n g c o n l f i c t
c a n o n l y b e r e s o l v e d t h r o u g h a p o l i t i c a l t r a n s i t i o n a s e n v i s i o n e d b y t he Ge n e v a I a n d Ge n e v a I I p r o c e s s .
叙利亚局势分析-叙利亚局势原因分析
叙利亚局势分析-叙利亚局势原因分析近期叙利亚问题原因分析叙利亚位于中东地区,中东是世界主要的石油产地。
石油在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影响力非常大。
因此中东地区也成为许多国家关注的焦点地区,所以中东地区矛盾冲突不断,是世界上最动荡的地区之一。
导火索2016年1月下旬,叙利亚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政府示威,巴沙尔·阿萨德及其政府正面临着执政危机。
自2016年3月份以来叙利亚政府与民众发生的多起流血冲突事件一经济原因叙利亚是一个人口小国,却算得上是一个资源大国,且是中东的主要石油出口国,其财政收入也主要来源于石油出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这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已经垂涎已久,这次叙利亚国内反对派与政府之间的矛盾给西方国家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想通过控制叙利亚政权进一步获取石油等资源。
美国和西方国家的主要能源石油大部分进口自中东地区。
叙利亚频临地中海,地中海是世界上重要重要的石油运输航线之一,南北美和西北欧重要的石油进口航线,进一步巩固对地中海以及地中海沿岸的控制,控制海上生命线可以进一步维护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安全。
二政治原因1 叙利亚问题其实也是以美国为首和以俄罗斯为首的大国之间的政治博弈在美国眼中,大马士革和德黑兰像是“双城记”,是中东坚定反美的最后堡垒,而且二者也是反美盟友。
如今,美国已在国际上组建了对这两国“最严厉”的制裁联盟,两国同时还面临着严重的国内经济、社会、政治危机,都自顾不暇。
因此,许多人认为这是美国一并解决伊叙难题的最佳时机,所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在背后支持叙利亚反对派。
而在俄罗斯眼里,局势却恰恰相反。
叙利亚和伊朗是俄罗斯在中东为数不多的盟友。
俄罗斯在叙利亚塔尔图斯港有独联体以外唯一的军事基地。
俄罗斯如今也是退无可退,必须对西方发出强硬信号。
如果在这个时候顶不住压力而放弃大马士革,那伊朗政权倒台也将是迟早的事,俄罗斯在中东的影响力将会受到最严重的排挤。
环球时事: 叙利亚内战背后的原因分析
环球时事: 叙利亚内战背后的原因分析1. 引言1.1 概述:叙利亚内战是当今世界最复杂、最具挑战性的地缘政治冲突之一。
这场持续多年的内战给叙利亚人民带来了难以想象的痛苦,也对整个中东地区的稳定和国际社会造成了巨大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叙利亚内战背后的原因,并分析包括历史背景、宗教和民族冲突、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以及地区格局与国际关系在内的多重因素。
1.2 文章结构:为了更好地理解叙利亚内战的根源,本文将按照以下内容展开论述。
首先,我们将回顾叙利亚的历史背景,包括早期触发冲突的事件和长期存在的紧张关系。
其次,我们将探讨宗教和民族冲突对内战爆发起到的作用,特别是阿拉维派与逊尼派之间的复杂关系。
然后,我们将深入研究政治因素如何加剧了冲突,并分析不同势力之间的争夺。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经济因素,包括贫困和失业率、资源争夺以及外国干涉与利益冲突如何在内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最后,我们将关注地区格局与国际关系的影响,探讨中东地缘政治格局调整、国际大国的角力以及恐怖主义蔓延和跨国势力的渗透对叙利亚内战产生的影响。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叙利亚内战背后的多维因素,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叙利亚冲突根源的视角。
通过抛光出历史、宗教、政治、经济和地区格局与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因素,我们将尝试解答为什么这场内战如此持久且难以解决,并提供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通过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希望能够促进对叙利亚内战持续影响和解决方案的更好理解,并为构建一个和平稳定的中东地区贡献一份力量。
2. 叙利亚内战背后的原因分析:2.1 历史背景叙利亚内战背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该国存在长期的历史背景。
自古以来,叙利亚一直是一个文明古国,历经多个王朝的统治。
在20世纪中期,法国殖民统治结束后,叙利亚独立成为一个国家。
然而,这一时期的政治体制存在着一些缺陷,例如威权主义和族裔偏见等问题。
这些问题加剧了社会不满和紧张氛围,并最终导致了内战爆发。
2.2 宗教和民族冲突宗教和民族冲突也是导致叙利亚内战的重要原因之一。
叙利亚的难民危机
叙利亚的难民危机叙利亚的难民危机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之一。
自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大量的叙利亚人被迫逃离自己的家园,寻求安全和庇护。
这场危机对叙利亚及其周边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给当地国家和国际社会带来了许多挑战。
一、危机背景叙利亚内战始于2011年,最初是一场抗议政府不公的和平示威活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冲突逐渐升级为武力对抗。
各方冲突的加剧导致叙利亚境内局势动荡不安,大量的平民成为战争的受害者。
根据联合国难民署的数据,自此以来已有数百万人逃离叙利亚,成为难民或被迫流离失所。
二、影响因素1. 人道主义危机:叙利亚难民危机给当地和接收国家的人道主义救助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由于冲突导致的基础设施破坏,叙利亚国内的医疗、教育和基本生活条件极度恶化,大量的难民面临贫困、疾病和饥饿等各种风险。
2. 地区动荡:叙利亚难民危机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
土耳其、黎巴嫩、约旦和伊拉克等国家成为了叙利亚难民的重要接收国,面临着庞大的难民流入和社会压力增加的挑战。
这些国家不仅需要提供基本的庇护和救助,还需面对社会资源不足、经济压力加大等问题。
三、国际社会的应对与合作叙利亚的难民危机需要国际社会广泛的应对和合作。
以下是一些国际社会在应对叙利亚难民危机中所采取的措施:1. 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包括食品、医疗、住所和教育等方面的支持。
他们的目标是改善难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并促进其自我发展。
2. 政治和外交努力:国际社会通过外交渠道和谈判,努力解决叙利亚内战,寻找政治解决方案。
这些努力旨在创造条件,使叙利亚难民能够安全地返回家园。
3. 分担责任:一些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难民分担计划,通过接收叙利亚难民减轻周边国家的负担。
同时,他们提供援助和资源,帮助叙利亚难民更好地融入接收国社会。
四、挑战与解决方案面对叙利亚的难民危机,国际社会面临许多挑战,需要共同努力找到解决方案:1. 资源不足:难民的大量涌入造成了接收国资源的极大消耗,包括住宿、教育和就业等方面。
叙利亚局势分析
叙利亚局势分析1. 引言叙利亚是中东地区一个重要的国家,近年来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局势动荡不安。
本文将从政治、军事、经济和人道主义等角度对叙利亚局势进行分析。
2. 政治局势叙利亚政治局势复杂多变。
自2011年爆发内战以来,叙利亚境内多个武装组织与政府军争夺控制权。
叙利亚政府军由总统巴沙尔·阿萨德领导,得到俄罗斯和伊朗的支持。
而反对派力量主要由自由叙利亚军和库尔德武装组成,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支持。
叙利亚政治局势复杂,各方势力在境内各地展开战斗,致使国家治理陷入瘫痪。
3. 军事局势叙利亚内战的军事局势非常复杂。
主要的战斗集中在叙利亚西部的大马士革和阿勒颇等城市。
叙利亚政府军拥有人数庞大、装备精良的军队,但面前的反对派力量同样强大。
此外,叙利亚境内还有一些外国势力介入,例如伊斯兰国和库尔德武装等。
这些武装组织对冲突局势造成了更大的不稳定因素。
4. 经济局势叙利亚内战对叙利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战乱导致国内产业瘫痪,大量的基础设施被摧毁,失业率居高不下。
此外,国际社会对叙利亚实行了制裁,进一步加深了经济衰退。
叙利亚人民身处困境,人均GDP急剧下降,贫富差距拉大,生活水平大幅下降。
5. 人道主义局势叙利亚内战导致大量人民流离失所,成为难民。
据联合国数据,叙利亚内战已经造成数百万人丧失家园。
他们被迫离开叙利亚,寻找安全的居所。
此外,战争还导致了水电供应中断、医院关闭等人道主义危机。
国际人道主义组织努力提供援助,但面对庞大的难民需求仍显不足。
6. 局势展望叙利亚的局势仍然充满不确定性。
尽管近年来政府军在一些地区取得了重要胜利,但内战背后的复杂地缘政治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国际社会需要共同努力,通过政治对话和外交手段来推动局势的缓和。
只有通过和平解决,叙利亚才能重建和平稳定。
7. 总结叙利亚局势分析表明,叙利亚面临着严重冲突和动荡。
政治、军事、经济和人道主义方面的问题共同加剧了叙利亚的困境。
国际社会需要共同努力,通过各种手段推动局势的缓和和解决。
最新整理中美体育新闻报道差异比较.docx
最新整理中美体育新闻报道差异比较中美体育新闻报道差异比较在里约当地时间20xx年8月20日结束的奥运女排决战中,中国女排在先失一局的不利情况下连扳三局,以3:1战胜塞尔维亚,时隔12年再夺奥运冠军。
这场女排决战也吸引了全球主流媒体的目光,不仅对比赛进程进行了随时跟进,而且在赛后还纷纷进行跟进报道。
各国的体育赛事新闻报道争奇斗艳,尽可能地在体育赛事上绽放最吸引眼球的光彩。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中美在报道体育赛事上的差异,从中客观地认识自己,把握并发展自己,只有认识到不足才能促进我们的反思,才能更好地加速提高体育报道能力。
从中美新闻报道观念的历史演进看体育新闻的差异美国:隐晦不明的政治性和倾向性——注重客观性,多用直接引语。
尽管美国标榜其新闻的纯客观性,但新闻毕竟是上层建筑,有其意识形态,纯新闻是不存在的。
“报纸的新闻方针并不是贴在布告牌上或印在工作手册上的,它是通过种种办法加以贯彻的。
称职的把关人和记者受到奖赏,懂得方针的记者委以重任,不符合方针的新闻报道受到修删以至被扣押。
报纸的实际做法,就是雇员对新闻的方针是什么心领神会了。
”因而美国的新闻工作者是深谙新闻报道宣传的,每篇报道后面都有其引导作用,只是其尽量表现得隐晦不明罢了。
具体表现在体育报道中的技巧,一是注重新闻的客观性,不卖弄专业知识,消息中不加评论;二是强调直接引语的使用。
中国女排夺冠的新闻,NBC网站的标题为“China volleyball wins gold,rewrites history”。
整场比赛激烈,双方比分紧追,每一个小节赛事都很胶着,最后中国以3:1大比分拿下比赛,此比赛报道的谓语动词可用“trashed”“ trounce”等感情更加强烈,更加吸引眼球的单词,但消息标题仅用“win gold”,平淡直叙,赛事信息通过客观性的单词传输出来。
中国:国家——强调国家意义和社会意义。
中国传媒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政治立场与报道倾向。
中西方媒体对灾难报道的比较
浅析国内外新闻类网站对同一类新闻的报道的差异今年,世界灾难战争频发,而作为媒体报道,中西方媒体因思维方式不同,存有文化差异,从而导致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视角的存在差异。
一、灾情的报道:在对死伤人数的报道中,美媒在语言表达上较为含糊,因为美国媒体旨在尽可能减少对受众的心理创伤的加剧,而中国媒体则用具体数字来说明灾情的严重,这是因为中国媒体作为党的媒体,追求的是严谨的报道。
二、救灾过程的报道:1、社会反应:中国媒体偏向于表现民族团结这一面,列出具体的措施,如红十字会启动救灾预案,社会各界发动捐款,捐款数量等等,以具体的事例表现出“众志成城”的状态;而西方媒体则爱从细微处寻找设计人权、民族的问题,企图从中挖出新闻点做稳重。
两者存在这样的差别是因为西方存在着对中国的偏见,例如“人权”问题一直是中西方各界讨论的焦点,现在西方媒体想拿这个炒作,无非从自己的经济利益出发,妄图找出爆点,提高自己的关注度。
2、政府反应:中国媒体以客观、全面、准确的观察角度报道政府做出的反应,如政府各机构紧急做出实施预案,将事情的前后经过完完整整的表现在受众面前,而西方媒体则在报道政府反应的得力的同时挖掘民族人权问题,想找到就在瑕疵,以此做文章。
两者报道之所以有这样大的反差,是因中西方的价值取向不同,美国媒体总在挖掘不利于人民团结的新闻,试图去曲解领导人的意图,而中国媒体在报道中坚持党性原则,以国家利益为重,强调党和政府在灾难面前反应迅速,决策正确。
三、语言方式中国媒体报道一般不带自己的个人情感入内,客观公正的报道事实,看重的是事实报道,而西方媒体喜欢加入自己的感情和想象,用很多的形容词,一次增加新闻文章的耐读性,但这违背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等原则。
存在这样的差异是因为,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写作语言的应用也存在差异,中国以大局出发写,西方以小见大。
四、媒体配合西方在报道的过程中各个媒体有不同见解,而中国媒体呈现一种声音。
这是因为西方媒体是私人创办,没有政府的监控;而中国媒体一般采用“通稿”形式,各个站点一个声音,显示报道权威。
美军空袭叙利亚分析报告
美军空袭叙利亚分析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分析美国对叙利亚的空袭行动,并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
通过对相关情报和事件的分析,我们将探讨空袭的背景、动机、目标和可能的后果。
1. 背景叙利亚自2011年爆发内战以来,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多个国家和地区介入叙利亚内战,并支持不同的叛乱势力和政府军。
美国作为其中一方,一直在关注叙利亚局势的发展。
2. 空袭动机美国对叙利亚的空袭行动通常有几个动机。
首先,是回应叙利亚政府使用化学武器的行为。
美国将化学武器视为红线,一旦叙利亚政府使用化学武器,美国倾向于采取军事行动作为回应。
其次,是保护美国及其盟友的利益。
叙利亚的混乱局势可能威胁到美国及其盟友的安全和利益,因此,美国可能会采取行动以稳定局势。
3. 空袭目标和策略美国的空袭行动通常会针对叙利亚政府军的军事设施和基础设施。
这些目标包括军事基地、导弹发射器、军事通信设施等。
通过破坏叙利亚政府的军事能力,美国试图达到一定的军事和政治目标。
4. 影响评估美国对叙利亚的空袭行动可能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首先,它可能影响叙利亚内战的发展。
空袭可能削弱叙利亚政府军的军事能力,为反对派提供一定的支持。
然而,空袭也可能导致叙利亚政府采取更激进的行动,并加剧军事冲突。
其次,空袭可能引发地区紧张局势。
叙利亚内战已经波及到周边国家,因此,空袭行动可能导致多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加剧,甚至引发更大规模的冲突。
最后,空袭行动可能对国际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美国作为一极国家,其行动往往会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讨论。
其他国家可能对此表示担忧或支持,这可能引发国际社会的分歧和对抗。
5. 结论美国对叙利亚的空袭行动是一个复杂的政治和军事问题。
通过分析背景、动机、目标和可能的后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评估这一行动。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本报告只是对空袭行动的初步分析,实际影响和后果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请注意,本报告是基于一般性的分析和推测,不包含具体的情报和事件细节。
浅谈叙利亚问题
浅谈叙利亚问题浅谈叙利亚问题孟浩土木108 2010011566近期,北非及中东地区政局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突尼斯到埃及再到利比亚然后是叙利亚(此外还有一些局势比较平静,动静不大的国家,如巴林,沙特阿拉伯等国),阿拉伯国家人权运动风起云涌,而且大有向周边国家蔓延的态势。
对于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其中必然是有其深刻内涵的。
在此我发表一下自己的浅见。
从网上我们可以看到,叙利亚问题主要有地缘政治问题、教派冲突问题以及主权与人权关系的问题。
以下就从这几个方面简单的谈谈自己对叙利亚问题的看法。
首先,在谈叙利亚的地缘政治问题前,先要知道什么是地缘政治。
所谓地缘政治就是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
又叙利亚地处中东地区紧接着伊拉克,是一个人少而石油非常丰富的国家。
基于这点我想世界一些怀有霸权主义的国家可能会从中作乱并以此获得一定的利益。
其次,从教派冲突问题来看看叙利亚问题。
叙利亚的教派冲突主要体现在内什叶派与逊尼派的冲突,而且这个冲突可以说是叙利亚问题产生的一个比较主要的原因。
另外,教派冲突问题可以说是叙利亚国内的主要问题。
所以我想要解决叙利亚问题首先解决的就应该是这个问题。
再次,从主权与人权关系的问题来谈谈叙利亚问题。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讲讲什么是主权及什么是人权。
所谓主权就是指的是一个国家独立自立处理自己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最高权力,是国家区别于其他社会集团的特殊属性,是国家的固有权利。
所谓人权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是人们要求人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由于叙利亚国内的动乱,特别是因为教派冲突而引发的动乱使得国内平民伤亡事件等暴力事件让治安管理不能有效进行。
主权与人权的关系处于混乱状态,我认为归根结底是教派冲突所引起的,这个问题应该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
再看看国际方面对叙利亚的动作:在卡扎菲身死人手之后,叙利亚开始内乱了,也许,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变成叙利亚内战了。
叙利亚问题
叙利亚问题浅析叙利亚局势叙利亚政府目前接受阿拉伯联盟提出的和平计划,同意撤出军队,与反对派谈判。
一、造成如今形势的原因:自去年叙利亚动荡份以来,叙利亚局势,一直处在恶化阶段,现正上升成为一个国际化问题,众多国家纷纷把目光投向这个人口不多但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
叙利亚的动荡局面仅仅是因为国内的反对派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首先,反对派可以说是造成叙利亚当今局势的导火线。
自从三月十八号政府与民众发生一定程度的流血冲突之后,叙利亚反对派的人数日渐增多,实力也就日渐壮大。
如今叙利亚反对派的实力虽然与叙利亚政府存在明显的悬殊,但反对派已经是骑虎难下没有退路,既然已经把事情闹大了,他们就必然会与政府拼个你死我活。
也许从开始,反对派并没有想到现在这种局面,他们只不过是想督促政府加快改革,尽快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却没想到卷起了一场举世震惊的风波。
其次,造成叙利亚当今局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叙利亚政府本身,叙利亚政府在世界上一直没有什么话语权,就像软弱无能的清政府一样,落后就会挨打,叙利亚也无法逃脱这个自然规律。
而事实上,叙利亚比清政府的状况是好很多的,现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无缘无故公然地挑起事端。
这也给叙利亚政府一个台阶下,只要叙利亚政府能自己解决这次事件,西方国家也就不好插手此事。
所以,叙利亚政府若能处理好与反对派的关系,并加快改革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那么叙利亚的局势或许能够停止恶化,至少不会重蹈利比亚的覆辙。
另外,,从叙利亚的地理位置来看,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
如此看来,叙利亚是连接中东各个国家的纽带,只要控制了叙利亚,就几乎等于控制了整个中东,这么大地一块肥肉怎能不使西方各国对其虎视眈眈。
流经叙利亚的幼发拉底河从叙利亚东部经伊拉克注入波斯湾,阿西河纵贯叙利亚西部经土耳其注入地中海,叙利亚是中东一些国家出入地中海的走廊,控制了叙利亚也就给西方国家的航运带来很大的有利之处。
叙利亚问题 2
改革开放后,中国埋头搞经济,在国际上基本不出头,这种养晦的外交政策,在 国力越发强大的今天,愈加不合时宜。无论是01年阿富汗战争,03年伊拉克战争, 还是11年西方对利比亚,中国都没有强力反对,但换来什么呢?换来的只有西北 问题的不断严峻,美国对中国西部的合围,换来的是第三世界国家对中国的不信 任,换来的是与原政权所签订的订单、合同取消,经济利益受损,中国应该在国 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所以,中国这次明确在安理会投反对票,鼎力支持了 俄罗斯,是对以前外交政策的一个反思。
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应该避免当初处理利比亚问题上时的被动。中俄在叙利亚 问题上,可以推迟西方集团对叙利亚的公然的武力干涉,但无法最终消除这种干 涉;中俄可以延缓巴沙尔倒台,但无法阻止巴沙尔政权必须倒台的大势。总之, 中国不会将叙利亚看作是自己的战略屏藩,更不会将之作为唯一遏制美国围堵中 国的外围战场。但却必须将之作为大国间博弈的主阵地,展现大国的风范和责任。
顾迪
中国战略
廖源铭
我觉得各种各样的斗争只不过是一种表象,利益的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只要各 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还存在,那么这些博弈就不会消失,最好的结果是能在这 些博弈当中找到一个平衡,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而对于那些受灾的百姓, 我想我们更应该以一种人道主义的关怀,一种悲悯的态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THANKS!
中东领国
叙利亚的中东邻国主要有沙特、以色列、土耳 其和伊朗,出于本国利益考虑,他们与叙利亚的 关系都很微妙。沙特是美国多年的盟友,由于叙 利亚国内石油资源丰富,沙特希望通过美国的支 持来蚕食叙利亚国内石油资源,因此沙特选择同 美国一个阵营。以色列素来与叙利亚是多年的仇 敌,在对待叙利亚问题上,沙特义无反顾的站在 美国阵营中。土耳其和伊朗出于经济和军事合作 的需求,与叙利亚的关系比较紧密,属于中东国 家中为数不多的支持叙利亚的国家。
叙利亚内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叙利亚内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叙利亚内战是一场极其复杂和残酷的冲突,自 2011 年爆发以来,给叙利亚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
要探究这场内战的根本原因,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首先,政治因素是引发叙利亚内战的重要原因之一。
叙利亚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一种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政府权力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缺乏有效的权力制衡和民主机制。
这种政治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民众的政治诉求和参与,导致了社会的不满和怨愤逐渐积累。
经济因素也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叙利亚的经济发展长期面临诸多问题,如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依赖石油等资源出口;农业发展滞后,无法满足国内需求;失业率居高不下,尤其是年轻人的就业机会匮乏。
经济的困境使得民众生活水平下降,社会贫富差距加大,贫困和不平等问题日益严重,这成为了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因素。
宗教和民族矛盾也是导致叙利亚内战的深层次原因。
叙利亚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其中逊尼派穆斯林占多数,而阿拉维派等少数派在政府和军队中占据重要地位。
这种宗教和民族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不同教派和民族之间的紧张关系和冲突。
外部势力的干预更是加剧了叙利亚内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
一些西方国家和海湾国家出于自身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考虑,积极支持叙利亚反对派,向其提供资金、武器和军事培训等援助。
外部势力的介入使得叙利亚内战不再仅仅是内部矛盾的爆发,而成为了国际政治博弈的舞台。
地缘政治因素同样不可忽视。
叙利亚地处中东地区的战略要冲,其地理位置对于地区和世界大国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叙利亚内战成为了各方势力争夺地缘政治影响力的场所。
社会层面的因素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叙利亚社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分配不均,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这些问题使得民众对政府的治理能力产生质疑,社会凝聚力下降。
此外,社交媒体和信息传播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叙利亚内战的爆发和发展。
社交媒体为民众表达不满和组织抗议活动提供了便捷的平台,使得信息能够迅速传播和扩散,从而加速了社会动荡的进程。
叙利亚局势原因
叙利亚局势原因简介叙利亚位于中东地区,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
然而,近年来,叙利亚陷入了各种危机和动荡不安的局势中。
导致叙利亚局势恶化的原因非常复杂,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和地缘政治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重点分析几个导致叙利亚局势恶化的主要原因。
1. 政治动荡政治动荡是导致叙利亚局势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阿拉伯之春浪潮的影响下,叙利亚爆发了反政府示威活动。
示威者要求政府进行政治改革、增加政治的自由和民主化进程。
然而,政府对示威活动的镇压非常严厉,导致示威活动逐渐演变成暴力冲突和内战。
政府军和反对派武装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导致大量平民伤亡和流离失所的人口增加。
2. 经济困境经济困境也是叙利亚局势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经济困境导致了高失业率、贫困和社会不稳定。
叙利亚的农业、工业和服务行业都遭受了严重的打击,大量的工厂倒闭,导致失业率飙升。
此外,叙利亚还受到国际社会的经济制裁,加剧了经济困境的恶化。
缺乏经济来源和资源的削弱导致更多人加入反政府武装,进一步加剧了冲突。
3. 宗教和种族问题宗教和种族问题是叙利亚局势恶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叙利亚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主要有阿拉伯人、库尔德人、阿萨德派等等。
政府和反对派之间的冲突容易激化宗教和种族之间的矛盾。
宗教和种族之间的分歧加深了冲突的复杂性,并使得和解和妥协变得更加困难。
各方之间的仇恨和敌对情绪加剧了冲突的延续,使叙利亚局势更加复杂和恶化。
4. 地缘政治利益叙利亚地理位置重要,控制叙利亚意味着在中东地区发挥重要影响力。
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地缘政治利益也是导致叙利亚局势恶化的原因之一。
世界各大国通过支持叙利亚政府或反对派武装来争夺自己的地缘政治利益。
这种干预进一步加剧了冲突,并使得调解和解决冲突变得更加困难。
结论综上所述,叙利亚局势恶化的原因非常复杂,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和地缘政治等多个方面。
政治动荡、经济困境、宗教和种族问题以及地缘政治利益的干预都导致了叙利亚局势的不断恶化。
美国干涉叙利亚局势的背景、过程及实质分析
东国家。
因此,这对美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方面,美国在中东过度的军事存在已经引起了国内民众较大的不满。
另一方面,美国对于中东的直接军事控制又是保障美自身能源安全的必要之举。
在国家安全方面,中东的恐怖主义势力在2010—2011年间迅速抬头,并将美国视为其最大的敌人之一。
以“伊斯兰国”“基地”组织等为代表的极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们主张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纯净”的伊斯兰国家,对整个泛中东、中亚地区提出了领土宣称,并试图以极端的手段实现。
毫无疑问,这些组织的存在对于美国在中东的利益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综上所述,叙利亚乱局爆发前夕,美国在中东地区所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
美国干涉叙利亚的过程美国干涉叙利亚的进程,按照时间可分为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2010年12月-2013年8月):发挥国家“巧实力”,避免直接卷入冲突。
从叙利亚乱局初起直至叙利亚化武危机前夕,奥巴马内阁一直避免直接卷入军事冲突,采取与小布什政府有所区别的中东政策,注重于国家“巧实力”的运用。
美国作为冷战的“幸存者”以及西方世界意识形态所谓的“灯塔”,其在自由民主的价值观以及文化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总体来看,在这一阶段,面对初期叙利亚的动乱,美国试图通过外交手段发挥自身影响力以完成对叙利亚的干预。
2011年,叙利亚国内动乱爆发后,美国即确定了其外交主旨——向阿萨德政府施压,帮助反对派控制国家。
奥巴马个人的一次重要表态以及两次有美国参与并主导的针对叙利亚局势的重要国际会议均体现了这一点。
两次针对叙利亚局势的国际会议也体现了美国发挥“巧实力”被战争摧毁的叙利亚居民区美军车队从叙利亚撤离武装等武装力量进行合作,以期对“伊斯兰国”进行联合打击。
同时,在打击“伊斯兰国”的全程中,美国还一直致力于压制叙利亚政府军的势力。
总的来说,这一阶段美国在军事以及外交行动上都有所建树。
在军事上,以美国为主导的联军在美国撤军三个月后,攻占了“伊斯兰国”控制的最后一个叙利亚境内的军事据点,达成了军事视角上的重大胜利;在外交上,美国通过与各国的联合反恐增加了自身在中东地区的话语权,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孤立叙利亚政府军的目标。
中美媒体关于利比亚战争报道的比较分析-人民日报、纽约时报为例
中美媒体关于利比亚战争报道的比较分析-人民日报、纽约
时报为例
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都是对利比亚战争进行报道的主要媒体。
在对比两家媒体的报道时,可以发现以下几点区别:
1. 焦点不同
人民日报的报道重点主要集中在中国政府的立场和看法上,强
调中国坚持不干涉内政和维护国际和平稳定的立场。
而纽约时报的
报道则更加关注利比亚、中东地区和国际社会的变化和影响,包括
利比亚政权更迭的原因、利比亚人民的命运、国际社会的反应等等。
2. 语言风格不同
人民日报的报道较为正式、官方化,语言风格较为稳重。
而纽
约时报的报道则更具有采访、调查的特点,其语言风格更加生动、
活泼。
3. 立场不同
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国有媒体,其立场更偏向中国政府。
报道中
强调中国坚持以和平手段解决利比亚问题,反对利用武力干涉利比
亚内政。
而纽约时报则更加客观中立,既报道了利比亚政府军的战事,也报道了反对派的观点和行动。
总体而言,人民日报着重强调中国的立场和看法,纽约时报则
更关注利比亚问题本身。
两家媒体各有其特点和观点,读者可以根
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媒体进行阅读。
中外新闻报道手法差异
中外新闻报道手法差异【篇一:中外新闻报道对比】中外新闻报道对比摘要:分别列出中国和外国对哥本哈根峰会没取得显著成果的报道,而后分析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历史环境。
新华社的报道:发达国家企图逃避义务导致关键问题进展甚微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江国成)哥本哈根会议中国代表团谈判团团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26日说,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几乎没有进展,原因是发达国家企图逃避他们在有关国际公约和议定书的义务。
解振华26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长期以来,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发展中国家就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资金、技术等关键问题不断提出建议,但发达国家采取拖延战术,一直未给予正面回应,导致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在这些关键问题上几乎没有进展。
他说,在减缓气候变化影响问题上,发达国家不仅想方设法逃避到2020年的中期量化减排义务,还试图通过将矛头指向主要发展中国家来转嫁减排义务,转移谈判焦点。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明确规定,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历史责任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应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发达国家在几百年的工业化过程中无约束地排放,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理应承担其历史责任,率先大幅度量化减排。
但现实是,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几十年后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在持续增长,人均排放量仍然很高,提出的到2020年的减排目标也与科学的要求和国际社会的期望有相当大的距离”。
他说,发达国家“无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向主要发展中国家提出很高的减排要求,这是不公正、不合理的”。
解振华说,在资金问题上,发达国家一直强调私营部门和碳市场的作用,试图逃避发达国家政府公共资金的出资义务,甚至试图让发展中国家出资,或是给发展中国家使用资金设置各种前提条件。
此次哥本哈根会议上,尽管发达国家在资金方面做出了一些承诺,但没有明确各国长期资金承诺的金额,也没有明确短期资金的来源,更没有明确短期资金如何落实。
2叙利亚当今局势造成的原因
2叙利亚当今局势造成的原因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叙利亚当今局势造成的原因摘要:自今年三月份以来,叙利亚局势,一直处在恶化阶段,现正上升成为一个国际化问题,众多国家纷纷把目光投向这个人口不多但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
具有悠久历史的叙利亚,位于亚洲、非洲和欧洲三大洲要冲是几大文明的发源和交汇之地,是中东的一个比较核心地带。
叙利亚是一个多元化的民族和宗教国家。
从民族上来看,叙利亚除了有主体民族阿拉伯民族外,还有库尔德人、亚美尼亚人、犹太人等少数民族。
从宗教认同的程度上说,大部分的阿拉伯民族属于伊斯兰教的逊尼派分支,一些穆斯林属于什叶派,还有一些叙利亚民众信仰基督教、犹太教等各种宗教。
造成叙利亚局势恶化的原因我认为是多方面的。
我主要从宗教、民族意识、领土争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来阐述。
关键字:穆斯林、战争、一、叙利亚的宗教争端1、叙利亚宗教对立的历史背景与其它阿拉伯国家一样,叙利亚在20世纪中期殖民统治衰退之后,也反复经历战争与政变的折磨。
1970年哈菲兹·阿萨德领导的叙利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Arab Socialist Ba’ath)政变上台之后,并没有人能够预见到,这一政党可以持续统治到今天。
长久以来,叙利亚政治都属于精英政治。
自1941年叙利亚宣布独立之后,叙利亚政局,特别是包括大马士革、阿勒颇、哈马和霍姆斯在内的四所重要城市,都在逊尼派精英阶层领导下,受到奥托曼帝国时期泛伊斯兰主义的影响。
在这段时期,由于政府主要被逊尼派主导,因此包括基督徒、德鲁兹派和阿拉维派的少数民族便只能在军队中不断增强其传统的影响力。
在少数民族控制下的军方自1949年起,便一直对于这种逊尼派精英统治提出军事挑战。
其结果导致叙利亚大量的优秀军官被流放海外,继而替换为信奉逊尼派的穆斯林。
多次反复的军事政变使得叙利亚军队战力薄弱,且内部纷争不断。
基于反殖民目的而形成的同盟,在殖民主义影响消退之后,也渐渐开始出现矛盾冲突。
叙利亚危机真相解密
叙利亚危机真相解密叙利亚危机背后:美俄为石油天然气而斗自8月最后一周起,叙利亚危机的不确定性引发了全球市场一系列动荡。
能源和贵金属价格出现狂飙,与之相反的是亚太及其他新兴市场股市暴跌,美国和欧洲股市也出现不同幅度震荡。
而9月6日美俄两国总统在G20峰会上互呛更使美国市场上演了一幕过山车行情。
所有这些,无疑让很多投资者猜测:美国及盟友对叙利亚进行军事打击的程度;俄罗斯参与其中的可能性和带来的不可预知的事态变化,以及备受关注的中东未来局势走向。
而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对投资市场又将会有什么影响?美国打的什么算盘首先,从美国总统奥巴马宣称的,对叙利亚进行军事打击需要获得国会的投票支持来看,奥巴马显然对获得国会最终批准一事深信不疑。
这其中,极大的因素是来自共和党人在能源和军事方面巨大的利益将会促使美国对叙利亚采取军事打击。
长期以来,人们对美国民主和共和两党的辨别,经常从不同的政治理念的角度来考虑,即民主党代表的自由主义,共和党坚持的是保守主义。
实际上,在美国选举制度中,两党背后的利益集团各自有不同的利益诉求才是纷争的根本。
从这一点讲,每一次总统竞选,两党各自的政治献金出于何处则是利益集团最好的诠释,而代表各党参加竞选的候选人,他们所宣称的政策倾向也应符合背后利益集团的最高诉求。
在奥巴马和罗姆尼的竞选中,代表共和党参选的罗姆尼主张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注重石油和煤炭,而军方将不会有缺乏资源的担忧。
而代表民主党的奥巴马对此恰恰持不同意见。
现在,叙利亚紧张局势升级,既得利益获取最多的首当其冲便是与能源和军方有关的那一部分人。
从这点来看,奥巴马对共和党人最终会同意对叙利亚进行军事打击很有把握。
但从目前美国国会拖延处理的姿态来看,除了奥巴马本身威信度较低以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共和党内部对于利益获取存在重大分歧。
因此就目前来说,美国是否真的对叙利亚动武,变数很大。
叙利亚牵动哪些神经从本周一俄罗斯外长表态支持美国提出的只要叙利亚交出化学武器则可以免受军事打击来看,美俄已经就两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利益纷争达成了默契。
叙利亚问题美俄两国利益博弈浅析
叙利亚问题美俄两国利益博弈浅析XXX 信息管理学院本文为公选课《战争史》的课程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文章不够专业也可能在论述上存在问题,请批评指正。
【摘要】叙利亚问题危机影响波及多方,溢出效应显著,国内争端和大国博弈使得问题更加复杂。
本文分析了美俄两国的利益博弈,并提出了美俄博弈影响下的叙利亚问题的解决之道:不仅要通过国际合作,更应该关注其背后的冷战思维。
诚信承诺:我向老师呈交的论文《叙利亚问题美俄两国利益博弈浅析》是我参阅和学习相关资料后独立完成的,决无抄袭、剽窃行为;引用他人成果数据已一一注明出处。
承诺人:2014年4月10 日一叙利亚问题的大国博弈背景从15名学生在墙上涂写反政府标语到“伟大的星期五”大规模游行示威,演变成政府军与反对派的武装对抗,叙利亚俨然成为了中东地区国内局势动荡的又一个焦点国家。
危机影响波及多方,溢出效应显著是叙利亚问题的突出特点之一。
叙利亚问题背后的大国博弈的激烈程度不仅不逊于其国内争端,更是对国内争端的扩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地区大国以沙特、土耳其、伊朗等为代表,世界大国以俄罗斯、美国、法国等为代表,纷纷介入叙利亚问题。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联合国安理会由部分国家提出的关于叙利亚的提案三次遭到俄罗斯与中国的否决,这是地区局势连续发生动荡以来所未有的,充分显示出叙利亚问题的复杂性,以及由此牵涉到的国际斗争的激烈程度。
①在大国博弈中,美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较量无疑是最主要的一面。
美、俄在叙利亚问题上政策分歧明显,其中以巴沙尔的去留最为突出。
美国致力于推翻巴沙尔政权,而俄罗斯则表现出力挺叙利亚政府的立场。
政策的严重分歧,说明了其背后利益动机的不同。
只有看清楚问题的本质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
为什么美俄要介入叙利亚问题?研究美俄两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利益动机,看清大国博弈背后的实质,对于充分了解叙利亚问题很有意义。
二美国的利益博弈在叙利亚问题上,美国的主要目的是让巴沙尔下台,奥巴马曾称,解决叙利亚问题的三要素是——销毁化学武器、消灭基地组织、巴沙尔下台。
叙利亚危机与美国政局 叙利亚危机
叙利亚危机与美国政局叙利亚危机叙利亚危机和美国政局● 于时语美国中东战略中的主要施压对象,集中在叙利亚和以色列的另一个主要“安全威胁”——伊朗。
《联合早报·言论》版作家都人的专栏一向是早报读者追读的时评,也许一些读者不知道的是,过去以都人的名义发表的文章其实是两位作者的联合笔名。
现在,都人之一的作者于时语“告别”都人身份,继续给早报读者撰写见解精辟的时事评论。
伊拉克战争的硝烟尚未消散,美国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等对叙利亚的一连串警告,引起各界纷纷猜测,认为该国难免成为所向无敌的美国军力的下一个目标。
各种迹象表明,在打击伊拉克的同时,美国军方也确有进攻叙利亚的具体军事计划。
这从军事战略来说顺理成章:一旦大军出动,特别是在开支数百亿美元之后,耗费巨大的海外战争部署既然已经全面展开,就应该充分利用已有战场军力,获取最大限度的军事和政治战果。
《汉书·匈奴传》说“兵不空出”,便是这一道理。
成语“假途灭虢”背后的故事,即《左传》僖公五年(公元前655年),晋国借道虞国消灭虢国之后顺便攻灭虞国,更是这一原则的实际运作。
所以法国《世界报》认为,美国高层对叙利亚的警告恐怕并非虚张声势。
华盛顿的各种具体指控不论,在山姆大叔心目中,叙利亚成为伊拉克之后下一个眼中钉,其实完全不出逆料。
这一发展的根源,与其说是中东局势所致,不如说是美国的内政演变。
政治和经济上的强势族群美国国内的亲以色列犹太压力集团的神通,人所共知。
然而美国犹太裔选民传统支持民主党,也是一般的政治常识,以至华文媒体中不时有布什政府在中东政策上受到亲犹太民主党人压力的说法。
这一老生常谈,完全无视近年来美国国内政治布局的一项重要改组,即共和党——传统基督教右翼和许多犹太裔势力日渐靠拢的趋向。
与美国其他少数族裔和非基督教新教信徒类似,犹太人在过去认同民主党,1乃是因为美国主流政治向来受到所谓WASP(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的把持,其他族裔和宗教感受到歧视和排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新闻报道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区别及原因作者:刘嘉莹
来源:《新闻世界》2014年第04期
【摘要】中东一直是世界政治的热点地区,叙利亚则是其中的代表。
本文着重探究中美新闻报道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区别。
美国官方媒体和民间媒体对此的报道都极富介入性与煽动性,中国媒体则相对谨慎。
这是因为两国有不同的意识形态、文化背景,不同的价值观和报道取向。
对此我们应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地摒弃狭隘,讲求实事求是,践行与坚守新闻人的价值与责任。
【关键词】新闻报道叙利亚问题中国媒体美国媒体
目前的中东,交织着美英中俄等大国和两伊沙叙以巴等中东国家自身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矛盾。
针对中东各类问题发生后的新闻报道,不同国家的媒体有着不同的解读与判断。
本文以叙利亚问题为例,探究这种区别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中美媒体在叙利亚问题上新闻报道区别的表现
无论是官方立场还是民间阐述,美国媒体对叙利亚问题的报道,与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截然不同。
如2013年9月10日,在叙利亚危机最为紧张,濒临战争边缘之时,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电视讲话,多次强调“美国不是世界警察”,并表示自己最初并不支持武力解决叙利亚事件。
但8月发生在大马士革的化武事件让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因为这对美国安全构成了威胁。
针对奥巴马的讲话,《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马上发表社论,对奥巴马之前的犹豫态度不满,并大声质问“正是由于奥巴马的优柔寡断,中东很可能会在未来面临一场浩劫”①,而美国一些私人报纸,如《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人》等,也希望政府能够采取强力措施介入叙利亚事务。
通过这些表现,可以看出无论是美国的官方媒体还是民间媒体,对于叙利亚问题的报道,都极富介入性与煽动性。
美国民众对于恐怖主义、化学武器等的担心,使新闻媒体对事件的报道更加偏向于扩大其自身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为主。
而中国媒体对叙利亚问题的报道则相对谨慎。
中国官方媒体《人民日报》当天发表社论称:“中方一直敦促叙利亚各方立即全面停止暴动,切实落实安南“六点建议”、安理会有关决议和叙利亚问题“行动小组”外长会议公报,尽快开启由叙利亚人主导的包容性政治过渡进程。
②”而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也各自发表文章表示希望能以政治方式解决叙利亚问题,并更多的让叙利亚人民来处理好本国事务,大国不要过多插手。
可以看出,中国媒体对叙利亚问题的态度,多是通过大量反映战争对普通平民的创伤来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并表达出一种对于地区不安定与武力冲突后果的担忧与谴责。
二、中美两国在叙利亚问题上新闻报道的区别产生的三个原因
1、无论是官方媒体还是民间媒体,对热点外交事件的报道都有其固定和必然的逻辑性。
即要通过新闻报道,为本国政府的外交政策提供理论支撑,为本国政府在该问题上的立场与行动提供合法化依据。
如果能理解这种逻辑性,对美国媒体在叙利亚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咄咄逼人就不难理解。
美国政府在中东有着大量的基础性投资和对战略性资源产业的资本控制,这令其对中东的基本政策导向有着长时间的倾斜。
而在一系列看似为中东国家内部事务的事件里,美国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替本国政府干涉他国内政提供合理的依据,美国官方媒体与民间媒体都必然将新闻报道的主视角,集中在人权问题、人道主义、消除恐怖主义等方面,以期从法理上为之后的一系列外交政策提供说词。
而中国从国家战略层面来讲,始终坚持国与国之间的问题以政治协商为主,最大可能地避免武装冲突。
因此,为了使中央政府对外的政策更加明晰有理,也必须通过媒体的报道与宣传,找出自身外交行为的合理性依据。
2、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新闻报道的受众除了少数的政治精英,还有广大国民。
因此,媒体的报道不得不考虑本国民众的接受程度。
就美国媒体而言,美国长期是世界头号强国,有意无意充当着“世界警察”的角色,因此在长时期的媒体氛围浸染中,美国民众对远在万里之外的他国事务相对而言更为敏感。
加之“9?11”事件给美国人带来的创伤,使普通美国民众更加关注美国国家的本土安全,更加希望将威胁与挑战控制在他国范围内。
为了迎合本国民众的这种心理,美国的媒体在对叙利亚等中东问题进行报道时,无疑会将美国民众最为关心的安全问题,恐怖主义威胁,原油产量等作为重点内容进行报道,而对因中东局势而导致的难民,人道主义灾难和普通百姓的痛苦则反映较少。
中国作为一个积极稳健的发展中国家,一直主张世界和平稳定发展,对外长期实行韬光养晦的发展战略。
经历过长期被侵略伤痛的中国普通民众也厌倦战争,讲究以和为贵。
这种心理预期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中国本国媒体在中东问题报道上的取向。
设想一下,如果一家美国的媒体在对中东问题报道上采取保守立场,极力希望美国在该地区不施加过多影响。
而一家中国媒体则在对外问题上咄咄逼人,希望中国能在中东问题上采取强力措施,那两家媒体在本国的政治环境与民意期望下生存空间必然都不大。
3、中美两国在对叙利亚问题上报道有所区别的根本原因,其实还是在于媒体的“自由”并不是绝对存在的,媒体人的“新闻自由”也不是绝对存在的。
此处所讲的媒体不自由,并非单指政府对于媒体报道内容的审核与干涉,也不仅仅是说新闻人自身的职业道德感等等。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样,物质基础决定精神取向。
中国与美国的媒体都不是悬空、脱离实际和环境而存在的。
相反,无论是中国媒体还是美国媒体,从其组织机构生存发展和媒体人的生长成熟,都离不开本国所特有的环境和物质基础,都经过长时间本国文化的熏陶。
纵观世界各国,在对于同一件事情的报道上,也往往是每个国家有着自己的特色与鲜明的价值取向。
美国媒体强势,中国媒体含蓄,法国媒体达观,俄罗斯媒体尖锐……这些都说明媒体人所追求的完全客观和报道自由并不能绝对存在,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接近。
而中美两国媒体之所以对于叙利亚问题的新闻报道有着明显的区别,根本原因正是在于两个国家的媒体人的深层次价值观与报道取向,都与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如何正确看待并逐步理解两国新闻报道区别
要结合实际和现有条件争取正确看待和理解两国在新闻报道上的区别。
1、中美两国媒体都应该努力摆脱狭隘的眼光,克服闭门造车,自说自话的尴尬局面。
要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用发展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从长远的目的来考虑问题。
这样,在对诸如叙利亚等热点问题的报道上,才能做到不偏不倚,客观公正。
2、讲求实事求是。
媒体人也应该在报道中尽力讲求实事求是。
将事件的本质和原汁原味的真相尽可能地呈现给公众,将报道的目的放在启迪民智,增强民众的理性判断,而不是将新闻采访报道的定位放在引导与宣传上。
3、践行与坚守新闻人的价值与责任。
在积极接近事件真相的同时,冷静分析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将媒体人所特有的不偏不倚,无惧无畏的可贵品质发扬光大,实现新闻人自身的升华。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美媒体在报道热点事件上虽然会有区别,但已不是意识形态与物质利益之争,而是相互之间对于事件真相的比较与争鸣。
□
参考文献
①格森,《叙利亚问题上等待的代价》[N].《华盛顿邮报》,2013-5-2
②钟声,《叙利亚需要包容性政治过渡方案》[N].《人民日报》,2012-9-26
(作者: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