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季学期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圆柱与圆锥复习导学案
2014年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2周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圆柱的表面积编号05设计教师:审核领导:使用班级:使用教师: 【学习目标】1、理解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含义;2、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能灵活运用求侧面积、表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1、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1、运用侧面积、表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自主学习】一、内容要求:自主学习教材P13页内容,并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圆柱是由哪些面围成的立体图形?2、圆柱的底面和侧面各有什么特征?3、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侧面展开后的长方形与圆柱有什么关系?4、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求?5、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0.5米,高是1.8米,求它的侧面积。
二、内容要求:自主学习教材P14页内容,总结出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一个圆柱是高是15厘米,底面半径是5厘米,求它的表面积。
2、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dm,高是4.5dm,求它的表面积。
3、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24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 /【合作探究】要求:小组内先讨论计算圆柱表面积有几种情况,然后组内交流,并标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1、用铁皮制作圆柱形的通风管,每节长9dm,底面周长3.5dm的10节这样的通风管,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2、砌一个圆柱形的养鱼池。
养鱼池底面直径是2.5分米,深3分米,在池子的周围与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3、一个圆柱形的汽油桶,底面半径4dm,高12dm,造这个油桶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分米?【巩固提高】1、求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1)r=5cm h=8cm (2)d=2dm h=10dm (3)c=12.56m h=2.5m2、求表面积(单位:厘米)3、一个大型轧路机,滚筒2米,滚筒的底面半径是0.8米(滚筒为一个圆柱体),滚筒运行一周,能轧多大面积的路面?4、油桶的外表面要刷上防锈油漆,每平方米需要用防锈油漆0.2千克,漆一个油桶大约需要多少防锈油漆?(结果保留两位小数)5、做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底面半径2分米,高5分米,做一个这样的水桶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总结与反思:/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圆柱的体积编号06设计教师:审核领导:使用班级:使用教师: 【学习目标】1、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掌握,会运用计算圆柱的体积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维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8圆柱圆锥的整理与复习(导学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3.8圆柱圆锥的整理与复习(导学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导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性质及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导学重难点重点: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性质及计算方法。
难点:运用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导学方法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性质及计算方法。
2. 利用实例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
3. 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四、导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探究圆柱的特征、性质及计算方法(1)引导学生观察圆柱的模型,总结圆柱的特征:上下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
(2)引导学生思考: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如何推导?(3)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推导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
3. 自主探究圆锥的特征、性质及计算方法(1)引导学生观察圆锥的模型,总结圆锥的特征: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从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
(2)引导学生思考: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如何推导?(3)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推导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
4. 实例讲解通过讲解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如圆柱的体积、表面积计算,圆锥的体积、表面积计算等。
5.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6.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知识体系,加深对圆柱和圆锥的理解。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实例,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例讲解、巩固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性质及计算方法。
六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导学案 整理和复习_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导学案整理和复习学习目标:1、通过回忆、整理、拓展等实践活动,会说出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2、在练习、讨论、合作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学习重点:会说出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学习难点:通过对知识进行整理,提高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能力。
学法指导:合作交流、尝试练习。
【自主学习】1、谈话引入,圆柱圆锥的知识你都学到了些什么呢?下面就请自己先整理一下本单元的知识点。
【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用手中的学具合作交流,看哪个组整理的既全面又合理,要求是:(1)组合作,利用教具找圆柱和圆锥特征!组长做好记录。
(2)单总结出等底等高圆柱圆锥的关系。
要体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共同复习公式,写出字母公式。
请同学们大胆发言,看谁的口才最棒。
汇报评议:推荐代表展示交流的结果,多引导学生参与评议,提出自己的意见,在评议的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是整理的方法逐步趋于完善。
2、各组合作动手操作,量出所需要的条件,计算圆柱圆锥的体积?只列出算式,不计算,说出你的方法来!比一比谁的口才最好!谁的方法最妙!自己动手,找出条件,列出算式,【巩固练习】判断:(1)、计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都可以用v=sh()(2)、圆柱的高有无数条,圆锥的高只有一条。
()(3)、一个圆锥的半径扩大3倍,体积扩大6倍。
()(4)、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是12立方米,圆柱的体积比圆锥的体积多24立方米.()(5)、一个圆柱体杯中盛满15升水,把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铁圆锥倒放入水中,杯中还剩5升水。
()选择:(1)、做一只圆柱形汽油桶要多少铁皮,是求圆柱的()a、侧面积b、表面积c、体积d、容积(2)、做一只圆柱形通风管要多少铁皮。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导学习型教学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导学案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单元备课一、学习目标:.认识圆柱、圆锥的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认识圆柱、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理解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体积的意义。
掌握圆柱、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体模型等活动,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勤于动手、大胆联想、善于分析、总结归纳的好习惯。
二、本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包括: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长方体和立方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里学习立体图形的最后阶段,知识的综合性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都比较高,因此,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圆的基础知识都是本单元的认知基础。
同时,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迁移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材在编写上遵循了“特征—表面—体”的发展过程,使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理解逐步深入,并拓展到空心的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化归和类比是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师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
教材比较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编排了较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形成。
本单元在教学方法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实践探究,要让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规律,获取知识,提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措施:重点:理解、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难点:圆柱、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突破措施:.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2.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圆柱的认识课时圆柱的表面积课时圆柱的体积课时圆锥的认识课时圆锥的体积课时圆柱的表面积导学目标:、在初步认识圆柱的基础上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圆柱和圆锥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及反思新西关小学苏辉坤教学目标:⑴知识目标: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回忆、整理、拓展等实践活动,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⑵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对知识的整理提高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能力。
在练习、讨论、合作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通过整理、交流、合作、探究、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通过对知识进行整理,提高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能力。
教学流程:一、出示课前小研究:1、画一张本单元的思维导图。
2、有一个底面直径是20厘米、长为2米的圆柱形木头,__________?(发挥想象,补充条件和问题并解答)板书课题:圆柱和圆锥复习课二、思维导图展示:1、课前已经布置同学画思维导图整理本单元的知识,下面咱们来交流一下,圆柱、圆锥这方面的知识,你都了解哪些呢?(特点表面积体积)2、学生展示思维导图,交流自己整理的概念、公式,同学之间进行补充。
三、解决问题1.屏幕出示有一个底面直径是20厘米、长为2米的圆柱形木头,__________?咱们结合圆柱和圆锥的知识,以及我们的生活实际,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看看你们还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来。
看看谁提的问题最有创意。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后,问题归类整理,分小组依次展示。
问题一:这跟木头作为柱子刷上油漆,要刷多少面积?生1:刷侧面象刷柱子一样刷,要刷多少面积,我想就是求侧面积。
师:你真会联系生活,好哪位同学来说说怎么列式求侧面积。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是要求圆柱的侧面积的?(烟囱、标签、压路机、鱼缸)生2:全刷?全刷就是什么?生:就是表面积。
生3:把圆柱立在地上刷露在外面的面。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整理和复习》导学案教师版
课题整理和复习 科目 数学课时1课型练习授课教师年级班级六年级( )班理解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体积的计算及圆 课标解读 锥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和侧面积 的计算方法;能灵活地运用有关的基础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 题;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维目标 过程与方法:经历练习过程,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重点难点 重点:圆柱、圆锥表面积、体积的计算 难点:圆柱、圆锥的特征和它们的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法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学法:合作交流,动手操作。
圆柱有什么特点? 圆柱的侧面是指哪一部分?它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圆柱 的侧面积怎样计算?(底面的周长×高)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因为:底面 情境创设 的周长=长方形的长,高=长方形的宽) 表面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 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1、自学提示:2、小组解疑合探 检查自探情况,教师随机强调: 做第 29 页第 1 题:指出几个图形中哪些是圆柱。
3、组间质疑再探 第 29 页第 2 题中求圆柱表面积的部分。
学生独立完成第 29 页第 3 题。
(先思考“用多少布料”求什么?“装多少 合作交流 水”又是求什么?区分清所求的是圆柱的表面积或体积时再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第 29 页第 3 题。
(先思考“用多少布料”求什么?“装多少水” 又是求什么?区分清所求的是圆柱的表面积或体积时再计算)4、完成预学案 我会运用:(1) (2)通过这节课的合作学习,你知道在实际生活中,掌怎样利用圆柱、圆侧面 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来计算用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了吗?圆柱、圆锥表面 积、体积的计算 、圆柱、圆锥的特征和它们的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8圆柱和圆锥整理和复习(导学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 人教版
3.8圆柱和圆锥整理和复习(导学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圆柱和圆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精神,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2)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
(3)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1)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
(2)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圆柱和圆锥的知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易拉罐、漏斗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实践活动,总结出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如圆柱有两个底面,圆锥有一个底面等。
(2)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探究,推导出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在此过程中,注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
(3)圆锥的体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探究,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在此过程中,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锥的底面积、体积的概念。
3. 巩固练习:设计有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圆柱和圆锥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圆柱和圆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实例,思考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圆锥》复习课教案共7页文档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圆锥》复习课1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
2 内容分析:圆柱与圆锥是小学阶段学生几何知识学习的最后的两个内容,也是学生小学立体图形学习的结束,在本单元中,教材的编排仍然延续着五年级长正方体知识的研究轨迹,从特征、表面积、体积容积等方面开展研究,让学生由表及里的对这两个几何图形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作为单元的复习,也是对本单元知识的一次梳理,也是对小学几何知识学习的一个整体的回顾和梳理。
3 教学设想:作为复习课,怎样有效的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掌握方法,养成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空间观念是尤为重要的。
因此本节课在设计时并没有把目光仅仅关注到本单元的知识上,而是落脚到整个小学阶段,对整个小学阶段几何知识进行一次梳理和回顾,而对于本单元的知识更多的关注综合理解和运用,侧重在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和策略的培养,良好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富有兴趣和挑战性的题目,关注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关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养成,进而达到在复习中提升,在复习中思考,在复习中学会方法,在复习中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目标。
4 教学目标:1 通过复习,帮组学生梳理和复习圆柱圆锥的相关知识。
2 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们小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想象能力,养成良好学习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有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以及解题思路的表述。
教学过程:一成语导入,梳理小学几何学习轨迹(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对小学阶段知识的一次梳理过程,通过成语引入,通过想象将小学阶段的几何知识进行有效的梳理,让学生对小学阶段的几何知识学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思考,也是对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一次梳理。
出示成语:以点带面:(课件出示)师:同学们,能读一下么?师:如果以数学的眼光来看着四个字,从中你能发现那些数学元素。
师:同学们的观察真仔细,看来在成语中也蕴含这许多的数学元素。
这节课,我们就从点开始。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7《圆柱和圆锥复习课》人教新课标(2014秋)
《圆柱与圆锥复习课》教学设计袁冲小学韩盼复习内容: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
复习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整理、拓展等实践活动,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2)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整理、拓展等实践活动,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并能迁移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知识。
了解对知识进行整理的几种方法。
(3)通过整理、交流、合作、探究、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复习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难点:通过对知识进行整理,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的能力。
突破策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准备:课件、题卡、知识点梳理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诱发活力1组容展示2出示课题谈话引入:子曰:“学而习时之,不亦说乎?”意思是学习了知识以后时常去温习和练习,不也是令人愉快的事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学而时习”的快乐!(板书课题:圆柱与圆锥的复习)3出示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我能进一步巩固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2)我能够熟练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出示自学指导(1)复习教材第17页至38页的内容。
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出圆柱、圆锥的特征及计算公式。
(2 )说说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及体积推导过程。
(3)比一比,看那个小组整理的既全面又合理。
每组推荐出一份比较好的,小组合作进行展示汇报,其他小组可以提出质疑和补充。
二、自主探究,运用活力根据自学指导自学教材第17页至38页的内容三、合作展示,激发活力1师:我们先来解决自学指导的第1题。
那个小组愿意来展示你们讨论的结果。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投影学生的作品,并让学生拿着实物圆锥、圆柱叙说各知识点。
六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复习圆柱圆锥导学案
圆柱和圆锥的应用导学案(复习)1、通过整理复习,熟练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2、进一步掌握求圆柱侧面积、表面积、圆柱及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及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够灵活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的实际问题,从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重难点】重点:求圆柱表面积、圆柱及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及方法。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学法指导】1、认真浏览教材10~26页,梳理、记忆有关圆柱、圆锥的知识点。
2、以学习小组的形式,通过回忆、讨论和交流,利用知识的迁移,结合相关习题,巩固有关圆柱及圆锥计算方面的知识。
一、知识大盘点(自主学习显能力)1、圆柱及圆锥的特征。
2、熟练记忆圆的面积、周长公式。
3、写出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4、写出圆柱及圆锥体积、容积的计算方法。
5、你知道一个物体的体积和容积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吗?二、典型例题(思维碰撞显智慧)1、一个圆柱形的无盖铁皮水桶,底面直径是4分米,高是5分米,做这个水桶需要多少铁皮?2、一个圆柱形粮仓,从里面量得底面半径是1米,高2米。
如果每立方米玉米约重750千克,这个粮仓能装多少千克玉米?3、一个圆锥形零件,底面积是10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三、【我的收获】:四、【当堂检测】:一、知识之窗:1、沿着圆柱的高剪开,侧面展开得到一个( ),它的一条边就等于圆柱的( ),另一条边就等于圆柱的( )。
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都可以写成( )。
3、用边长是6分米的正方形纸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接头处不计),这个纸筒的侧面积是( )。
4、一个盛满水的圆锥体容器高9厘米,如果将水全部倒入与它等底等体积的圆柱体容器中,则水高( )厘米。
5、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是24立方米,高是6米,它的底面积是( )平方米。
6、把一个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是3分米的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削去( )立方分米。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圆锥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圆锥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计算圆柱和圆锥的面积和体积。
2.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实际操作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圆柱和圆锥的定义、计算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学难点:理解圆锥与圆柱的关系,能够正确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师备课教案。
2.教学工具:板书、圆柱和圆锥的模型,计算器等。
3.学生:教室环境整洁,学生课桌椅已摆放整齐,学生注意力集中。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讲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并出示圆柱和圆锥的模型让学生观察。
2.提出问题:你能从这些模型中看出什么规律吗?第二步:授课1.讲解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及性质,引导学生理解概念。
2.示范计算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公式,并进行例题讲解。
3.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计算给定的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
第三步:巩固1.师生互动:提出几道综合性运算题,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讨论答案的正确性。
2.提醒学生易错点:比如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和计算过程的清晰。
第四步:拓展1.设置拓展性问题:如何求圆锥的斜高?如何利用圆柱和圆锥计算实际问题?2.让学生思考并尝试解答,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第五步:总结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2.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背诵相关公式。
五、课堂作业1.布置课后作业:完成教材相关习题和拓展题目。
2.鼓励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做好复习准备。
六、教学反思1.教师检查圆柱圆锥的模型是否起到有效的示范作用。
2.学生是否能熟练掌握计算圆柱和圆锥的方法,是否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要加强讲解。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圆柱和圆锥的性质和应用,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复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复习》教学设计《圆柱和圆锥的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表面积和体积等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掌握。
2、通过复习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体积计算上的联系与区别。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和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品质,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复习重点:系统整理和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表面积的计算。
复习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圆柱和圆锥计算的相关细节。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谈话: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希望同学们能在这节课中快乐的学到新的知识,争当小老师。
一、创设情境,引领回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板贴:圆柱和圆锥的复习]二、梳理归网,主体内化1、课前老师已经让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了这部分内容,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补充整理的内容,交流完后,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好,开始吧!(课件:出示交流要求)2、组间交流。
孩子们,交流完了吗?刚才我下去搜集了两个小组整理的,请看,这是哪个组的?请派代表上来讲解一下。
这是哪个小组整理的?代表请上来汇报一下。
也谢谢你,请回。
对于这两个小组整理的你有没有想补充的?加上你们的补充就更完整了!3、观察、比较这两种整理方法。
观察这两个小组整理的,你更喜欢哪一种?你说,你说,你再说,唉,孩子们,为什么你们都喜欢第二种方法呀?(指生说)同学们说的很有道理。
这种方法简单,条理清楚,便于比较。
刚才我们分别从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表面积、体积三个方面做了整理(板贴),圆柱有哪些特征,圆锥呢?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板书:S表=S侧+S底*2)圆柱的体积?(板书V柱=Sh)谁能说一下我们是怎么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的?你来,你真会推导,比老师说的都好。
那在推导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什么方法?对,转化,把圆柱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
2014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圆柱与圆锥复习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学案29号第二章圆锥(复习)编制教师: 审核领导:_______ 学生姓名:__班级:组别:【学习目标】1、加深对圆锥特征和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2、理解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3、能应用圆锥、圆柱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重、难点】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自主学习】一、内容要求:复习教材P25—26页的内容,对圆锥特征和体积的计算公式进行巩固,然后独立完成下列各题。
1、一个圆锥的底面周长是9.42米,高1米。
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2、一个圆柱底面积是6.28平方分米,高3分米。
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3、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12厘米,高5厘米。
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4、一个圆锥底面直径是4厘米,高是5厘米。
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多少?二、内容要求:复习教材P26页的内容,然后完成下列各题。
1、一个圆锥形麦堆,底面周长是9.42米,高是1.2米。
如果每立方米小麦重740千克。
这堆小麦约重多少千克?2、一个圆锥形铅垂,底面直径是4厘米,高是10厘米。
若每立方厘米钢重7.8克。
问这个铅垂重多少千克?【合作探究】要求:先在小组内一对一交流,然后在组内交流,并标出在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1、一个圆柱底面积是314平方厘米,高8厘米。
一个圆锥和它的体积、底面积都相等,问这个圆锥的高是多少?2、一个圆锥与一个圆柱的底面积相等。
已知圆锥与圆柱的体积比是1:6,圆锥的高是4.8厘米,圆柱的高是多少厘米?3、求右面图形的体积。
(单位:厘米)【巩固提高】1、计算下面各图形的体积。
(单位:厘米)2、一个圆锥的底面周长是3.14厘米,高是9厘米。
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3、一个圆锥形沙堆,占地面积是30平方米,高是2.7米。
每立方米沙重1.7吨,如果用一辆载重8吨的汽车把这些沙子运走,需要运几次?4、把50个底面直径是30厘米,高20厘米的圆锥,熔铸成一根底面直径是60厘米的圆柱形钢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2圆柱与圆锥 整理和复习》公开课教案_2_1
圆柱和圆锥的复习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清晰的了解圆柱、圆锥单元的三大知识系统,即特征、表面积、体积;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准确计算,并在练习中增强比较,构建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
2、学习水平培养:在练习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并形成一些解题策略和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练习中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空间观点的培养。
二、导学方法: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水平及抽象概括水平。
三、知识体系:
1、知识树。
四、预习:
1、圆柱的特征及表面积计算公式
2、圆锥的特征
3、圆柱与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
五、导学过程:。
人教六下数学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导学案)
答:最多能装水226.08mL。
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第38页第1、4题。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课堂小结
1.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2.谈谈在解决问题中有哪些需要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1.自评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教学反思
本节课对有关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复习。教学时融思考、讨论、交流、计算、归纳和概括于一体,让学生动口、动眼、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自主地掌握有关信息以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答:这支牙膏最多能用152天。
4.(2018·湖北黄冈市黄州区)自来水管的内直径是2厘米,水管内水的流速是每秒8厘米,一位同学去水池洗手,走时忘了关水龙头,5分钟浪费了多少升水?
答案:3.14×(2÷2)2×8×60×5=7536(cm3)=7.536(L)
答:浪费了7.536L水。
知识点5: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教材第38页练习七第6题
答:圆锥形钢坯的高是9cm。知识点3:
知识点3:组合图形体积的计算方法。教材第38页练习七第3题
一块蜂窝煤如图所示(图见教材)。做一块蜂窝煤大约需要用煤多少立方分米?
分析:根据题意求用煤多少立方分米就要用大圆柱的体积减去所有小圆柱的体积。
答案:3.14×(12÷2)2×9=1017.36(cm3)
3.14×(2÷2)2×9×12=339.12(cm3)
知识点2:等积变形问题的解决方法。教材第38页练习七第2题
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积是28.26m2,高是2.5m。用这堆沙在10m宽的公路上铺2cm厚的路面,能铺多少米?
分析:沙堆由圆锥形变为长方体,其体积不变。求沙能铺的长度,也就是求长方体的长。可以先求出沙堆的体积,再用它除以长方体的宽和高就得到长方体的长。
统编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整理与复习导学案智慧课堂导学案
六数下《圆柱与圆锥整理与复习》导学案自研自探·合作交流·展示提升·检测评价学法指导【学习目标】1.通过整理,我能更系统地认识圆柱与圆锥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关系。
2.通过整理,我会在理解推导过程的基础上熟练运用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在整理和解决有关圆柱、圆锥的实际问题中提高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
【学习流程】一、整理与回顾(一)看书本P17-38,回顾本单元学习内容,看书后,请把示意图补充完整(课前独学)(二)从认识上整理(课前独学)1.请各画一个圆柱与圆锥的草图,介绍一下各部分名称。
写一写,圆柱与圆锥各有什么特征?(整理得既全面又简洁)2.圆柱与圆锥之间有什么关系?(三)从测量上整理(课前独学)想一想,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各是什么?你能用列表的方法来整理吗?(边整理边想,这些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二、当堂检测(课中)(一)下列各题只要求列式,不必计算。
1.求下列图形的体积请认真阅读学习目标,课后可以对照目标检查自己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
方法提示:看看本单元一共学习了哪几大块内容,每一块内容又分别从哪些方面进行学习。
哪些内容我掌握得有欠缺,可多花些时间。
方法提示:可以从点、线、面上去观察分析,有问题可看书。
方法提示:1.用列表的方法来整理知识是学习数学的一种好方法,既简洁又清晰,以后可以常用。
2.计算公式的运用不能死记硬背,必须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圆柱与圆锥圆柱圆锥2.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24dm,底面周长是12.56dm,做这个水桶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3.一块圆柱形的钢铁,底面半径为4dm,高为6dm,现将它铸成一个底面半径为3dm的圆锥,圆锥的高是多少分米?(二)列式解答一根长2m的圆木,横截面的直径为40cm,把它加工成一根最大的长方体木料。
如果该种木材每立方米重0.45t,这根长方体木料重多少吨?三、回顾与反思本节课,我们用、等方法一起对圆柱与圆锥进行了整理与复习,知道了圆柱与圆锥的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数学下册学案29号第二章圆锥(复习)编制教师: 审核领导:_______ 学生姓名:__班级:组别: 【学习目标】1、加深对圆锥特征和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2、理解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3、能应用圆锥、圆柱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重、难点】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自主学习】一、内容要求:复习教材P25—26页的内容,对圆锥特征和体积的计算公式进行巩固,然后独立完成下列各题。
1、一个圆锥的底面周长是9.42米,高1米。
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2、一个圆柱底面积是6.28平方分米,高3分米。
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3、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12厘米,高5厘米。
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4、一个圆锥底面直径是4厘米,高是5厘米。
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多少?二、内容要求:复习教材P26页的内容,然后完成下列各题。
1、一个圆锥形麦堆,底面周长是9.42米,高是1.2米。
如果每立方米小麦重740千克。
这堆小麦约重多少千克?2、一个圆锥形铅垂,底面直径是4厘米,高是10厘米。
若每立方厘米钢重7.8克。
问这个铅垂重多少千克?【合作探究】要求:先在小组内一对一交流,然后在组内交流,并标出在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1、一个圆柱底面积是314平方厘米,高8厘米。
一个圆锥和它的体积、底面积都相等,问这个圆锥的高是多少?2、一个圆锥与一个圆柱的底面积相等。
已知圆锥与圆柱的体积比是1:6,圆锥的高是4.8厘米,圆柱的高是多少厘米?3、求右面图形的体积。
(单位:厘米)【巩固提高】1、计算下面各图形的体积。
(单位:厘米)2、一个圆锥的底面周长是3.14厘米,高是9厘米。
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3、一个圆锥形沙堆,占地面积是30平方米,高是2.7米。
每立方米沙重1.7吨,如果用一辆载重8吨的汽车把这些沙子运走,需要运几次?4、把50个底面直径是30厘米,高20厘米的圆锥,熔铸成一根底面直径是60厘米的圆柱形钢材。
求圆柱形钢材长多少厘米?5、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
它们的体积相差18立方厘米。
求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立方厘米?6、如图,一个底面直径为20厘米的圆柱形玻璃杯,装有一些水。
水中放着一个底面直径是6厘米,高是20厘米的圆锥形铅垂。
当取出铅垂后,杯里的水下降几厘米?总结与反思:六年级数学下册学案30号第二章圆柱与圆锥(复习题)编制教师: 审核领导:_______ 学生姓名:__班级:组别: 【学习目标】1、熟悉圆柱与圆锥的特征。
2、熟悉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3、熟悉圆柱与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熟练掌握它们体积之间的联系。
【学习重点】圆柱、圆锥的特征,圆柱、圆锥的计算公式。
【学习难点】沟通圆柱、圆锥体积之间的内在联系。
【自主学习】一、填空。
1、在日常生活中,像、等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像、等物体的形状是圆锥。
2、圆柱上、下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圆柱有条高。
3、从圆锥的到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有条高。
4、沿着圆柱的高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长方形的宽与圆柱的相等。
5、已知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10厘米。
这个圆柱的底面积是平方厘米;侧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6、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是8分米,高是6分米。
这个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7、一个圆锥的体积是25.12立方厘米,底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
这个圆锥的高是厘米。
8、一根圆柱形木料,它的体积是45立方分米,若把它削成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则这个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9、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它们的体积、高分别相等。
圆柱的底面积是3.14平方米,则圆锥的底面积是平方米。
二、判断。
1、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 )2、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不变,体积也扩大2倍。
()3、物体的体积就等于物体的容积。
()4、求圆柱形水桶能装多少升水就是求水桶的容积。
()三、选择。
1、求做一个圆柱形油桶需用多少铁皮,就是求油桶的( )。
A 侧面积B 表面积C 容积2、圆柱的体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大()。
A 3倍B 2倍 C123、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它们的底面积相等,如果它们高的比是2:1,则它们体积的比是()A 2:1B 3:1C 6:14、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如果圆柱的高不变,底面积缩小到原来的1/2,这时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A12 B13 C23四、计算下面几何体的体积。
(单位:cm)五、计算右图圆柱体的表面积(单位:厘米)。
六、解答下面各题。
1、在明十三陵的一个大殿中,有四根圆柱形状的楠木柱,每根高14.3米,直径1.7米。
要把它们全部涂上一层红油漆,涂油漆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整数)2、一个圆柱形状的中药盒(如下图),底面半径是1.5厘米。
高是3厘米。
要在它的表面涂上一层蜡,涂蜡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水桶(如下图),水桶的底面直径是40厘米,高45厘米。
做一对这样的水桶至少用多少铁皮?(得数用进一法保留整百平方厘米)4、一个圆柱形状的储油罐,从里面量,底面直径是3米,高是5米。
它的容积是多少立方米?5、有一个圆锥形的沙堆,测得它的高是0.9米,底面直径是4米。
每立方米沙约重1.75吨,要用两辆相同的汽车一次运走这堆沙,汽车的截重至少是多少吨?(得数保留整数)6、有一个圆锥形玉米堆,底面周长是6.28米,高1.2米。
要把这些米装进一圆柱形粮囤,粮囤的底面周长是3.14米,高1.8米,请你计算一下,能装下吗?总结与反思:六年级数学下册学案31号第三章比例(复习)编制教师:审核领导:_______ 学生姓名:__班级:组别:【学习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知道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2、会根据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组成比例。
3、学会解比例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理解解比例的根据,能正确地解比例。
【自主学习】一、内容要求:复习教材P32—35页的内容,熟悉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解比例的方法。
然后独立完成下列各题。
1、填空小明买一本练习本,第一次用2.4元买了3本。
第二次用4元买了5本。
(1)第一次和第二次所用钱数的比是,比值是第一次和第二次所买本数的比是,比值是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2)第一次所用钱数与本数的比是,比值是第二次所用钱数与本数的比是,比值是如果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2、判断(1)两个比可以组成一个比例。
()(2)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3)比和比例都是表示两数的倍数关系。
()(4)10:2和1:5,可以组成一个比例。
()3、先应用比例的意义,再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一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把能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5:6和25:30 (2)0.3:0.4和0.9:1.6(3)25:14和15:18(4)42:6和1:7【合作探究】要求:先在小组内一对一交流,然后小组内合作交流。
1、用12 4 18 6组成四个比值不同的比例。
2、写出两个比值都是15的比,组成比例。
再标出这个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3、解比例(1)34:x=3:12 (2)28=9x(3)1.250.25=x1.6【巩固提高】1、填空(1)把10:8=15:12改写成()x()=()x()(2)把28=520改写成()x()=()x()(3)把4×x=0.8×0.25改写成():()=():()或()()=()()(4)从43520 2310中选出四个数组成比值小于1的比例是用比例的意义检验: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检验:2、判断(1)含有未知数的比例也是方程。
()(2)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 )(3)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和等于两个内项的和。
( ) (4)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同一个数,比值不变。
( ) (5)比例的两个内项的积减去两个外项的积,差是0.( ) 3、依照下面条件列出比例,并解比例。
(1)5和8的比等于40和x 的比(2)x 和34 的比等于15 和25 的比(3)等号左端是1.5:x ,等号右端前项和后项分别是3.6和4.84、解比例21:31=91:X 2512= x 5x :5.6=3.25:8x 36=35425x =752.1 21:51=14 :x5、解答问题。
(1)一个梯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它的上底是3厘米,下底是5厘米。
高是多少厘米?(用方程解答)(2)一个圆锥的高是12厘米,体积是314立方厘米。
求圆锥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用方程解答)(3)某设计师制作了一个电视塔模型,模型高度与实际高度的比是1:39。
电视塔的实际高度是468米,制作的模型高度是多少?(用比例解答)(4)配置一种药水,其中药与水的比是1:15。
(用比例解答) ①有药5千克,能配制这种药水多少千克?②如果有水390千克,要配置这种药水,需放多少千克的药?总结与反思:六年级数学下册学案32号正反比例的对比(复习课)设计教师:审核领导:学生姓名:班级: 组别【学习目标】1、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和反比例的意义。
2、能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3、渗透函数、对应的数学思想。
【学习重、难点】1、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
2、概括正、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自主学习】一、内容要求:自学教材P39—43页的内容,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的方法。
然后独立完成下面各题。
1、填空。
根据x、y这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填写下表。
根据x、y这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填写下表。
【合作探究】1、下面各题的三种量,当哪一种量一定时,其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写出数量关系式。
(1)每个零件所用时间、零件个数和所用总时间。
(2)大米重量、袋数和每袋大米的重量。
(3)出油率、大豆重量和豆油重量。
(4)及格人数、总人数和及格率。
(5)三角形的面积、底边长和高。
2、想一想:路程、速度、时间这三个量中每两个量之间有什么样的比例关系?(1)当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2)当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3)当时间一定时,路程和速度成什么比例关系?3、比较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总结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巩固提高】1、填空(1)x+y=4,x和y()比例。
(2)比的前项是2.4,比值是3,比的后项是()。
(3)已知axb=c,(c不是0),a一定时,b与c()比例;c一定时,a与b ()比例。
(4)把1.2:0.9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比值是()。
(5)减数相当于被减数的35,差与减数的比是()。
2、判断(1)圆的周长与直径成正比例。
()(2)圆的面积与半径成正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