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方法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方法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方法,以确保混凝土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材料选用与配比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取决于原材料的选择和配比的准确性。
首先,选用优质的水泥、骨料和外加剂,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
其次,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确保配合比中各组分的比例合理、稳定。
配比控制涉及到水灰比、砂率、骨料级配等指标,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特性进行科学调整。
二、施工工艺控制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对其质量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施工工艺控制包括准备、搅拌、浇筑和养护等环节。
首先,在准备环节中,要保证原材料的质量,搅拌设备的完好性以及施工场地的清洁和平整。
其次,在搅拌环节中,要控制搅拌时间和速度,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稠度。
然后,在浇筑环节中,要注意防止混凝土的二次污染,采取适当的浇筑方式和工具,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
最后,在养护环节中,要及时进行养护措施,包括保湿、遮阳、防冻等,以确保混凝土的正常硬化和强度发展。
三、现场质量监控现场质量监控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应配备专业的质检人员,对混凝土进行抽样检测和测试。
常见的监控指标包括混凝土强度、密实度、收缩性、抗渗性等。
通过及时监控和反馈,可以对施工中的问题进行调整和处理,保证混凝土质量符合要求。
四、质量记录与追溯混凝土质量的记录与追溯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施工现场应编制详细的混凝土质量记录,包括原材料的检测结果、搅拌时间和方式、浇筑的情况、养护措施等。
同时,对每一批次的混凝土应进行编号和标识,方便后期跟踪和追溯。
通过对质量记录的整理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高混凝土质量控制水平。
综上所述,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材料选用与配比控制、施工工艺控制、现场质量监控和质量记录与追溯。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使用广泛的一种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牢固程度、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工具设备、质量检验等方面,探讨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
一、材料的选择在混凝土施工中,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
因此,合理选择材料是质量控制的第一步。
1. 水泥:选择品牌有保证、质量稳定的水泥,并且根据施工需要选择合适的水泥标号。
2. 粒度合适的骨料:骨料应选择粒度合适、质量稳定的石子,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3. 优质的沙子:沙子应干净、无杂质、颗粒均匀,避免使用含有过多细粉末的砂子。
4. 控制掺合料的用量:适当控制掺合料的用量,确保混凝土的性能稳定和符合标准要求。
二、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施工工艺可以有效地控制质量。
1. 混合比的确定:根据工程需要和设计要求,合理确定混合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搅拌均匀:在搅拌混凝土时,要注重搅拌的均匀性,确保混凝土各部分材料充分混合。
3. 浇筑方式:选择合适的浇筑方式,避免产生空鼓、虚假和渗漏等质量问题。
4. 水化反应: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要保持适当的湿度,防止快速脱水导致强度降低。
三、工具设备合适的工具设备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1. 混凝土搅拌机:选择质量可靠的混凝土搅拌机,确保搅拌均匀且无杂质。
2. 浇筑设备:选择合适的浇筑设备,确保混凝土均匀、稳定地浇筑。
3. 抹光工具:选择适当的抹光工具,确保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
四、质量检验质量检验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1. 原材料检验:对水泥、骨料、沙子等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2. 施工过程检验:对混凝土的搅拌、浇筑、压实等工序进行检验,确保施工符合要求。
3. 强度检验:对混凝土样本进行强度检验,验证混凝土的设计强度是否达到要求。
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水泥、砂、石子和水等,需要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 配合比的质量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需要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合适的配合比,并进行实验室试制和现场试验来验证配合比的合理性。
3. 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操作,包括搅拌、运输、浇筑和养护等环节,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符合要求。
4. 施工设备的质量控制:混凝土施工需要使用到各种设备和机械,如搅拌机、输送泵和振动器等,需要检测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能,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5. 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施工现场需要对混凝土的浇筑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包括浇筑顺序、浇注均匀度和振捣情况等,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施工质量。
6. 施工验收的质量控制: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工程验收,包括对混凝土强度、外观和坍落度等进行检测,确保达到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一、引言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是确保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要点,包括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养护措施等方面。
二、原材料选择1.水泥: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水泥,并进行必要的试验,如凝结时间、强度等。
2.骨料: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骨料,要求骨料洁净、坚固、不含有害物质,并进行颗粒分析。
3.矿粉:根据工程需要,选择合适的矿粉,要求矿粉细度适中、活性好。
4.掺合料: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等。
三、配合比设计1.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强度等级,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合理选择水灰比,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强度。
3.根据骨料的颗粒分析结果,确定最佳骨料配合比。
4.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配合比,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
四、施工工艺1.搅拌:搅拌时间应符合标准要求,确保混凝土均匀一致。
2.浇筑: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连续性,避免浮现空隙、夹杂物等缺陷。
3.振捣:振捣时间和振捣频率要符合标准要求,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
4.养护:及时进行养护措施,包括覆盖保湿、防止冻融等,确保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耐久性。
五、质量检验1.强度检验: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确保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
2.密实度检验:采用非破坏性检测方法,检验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渗性。
3.尺寸检验:对混凝土构件进行尺寸检验,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4.外观检验:检查混凝土表面是否平整、无裂缝、无蜂窝等缺陷。
六、质量记录和报告1.施工记录:详细记录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操作情况。
2.质量报告:根据施工记录和质量检验结果,编制质量报告,包括混凝土的强度、密实度、尺寸等指标。
七、质量控制措施1.严格执行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标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
3.定期进行施工现场的质量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工程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措施
工程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措施
1.原材料的选用:
混凝土的质量受原材料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施工前要对原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合格。
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砂石应具有良好的级配性和洁净度,水源应清洁无污染。
2.搅拌设备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搅拌设备对混凝土浇筑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机械搅拌设备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一致性,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
在选择搅拌设备时,应注意设备的性能和质量,确保设备能够满足工程的要求。
3.配料比的控制:
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受配料比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根据工程要求确定合适的配料比。
在确定配料比时,需要考虑材料的种类和特性,以及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等因素。
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进行试配,确保配料比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4.施工工艺的控制: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对混凝土的质量也有着重要影响。
在施工前要进行充分的施工准备,为施工提供良好的条件。
浇注混凝土时,要保持连续性,避免出现过早脱模或停浇现象。
同时,还要注意混凝土的振捣和养护工作,确保混凝土能够得到充分的密实和养护。
5.质量检测的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质量检测,及时了解混凝土的质量情况。
常用的质量检测方法包括强度检测、密实度检测、坍落度检测等。
通过质量检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以上是几项常用的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措施,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还需要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确保施工操作规范和合理。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措施1、严格执行混凝土浇捣令制度,浇捣令签发前施工现场应办妥相关技术复核、隐蔽验收手续。
2、施工前一周,将商品混凝土厂提供的配合比提请监理方审查,合格后方能组织生产。
3、及时了解天气动向,浇捣混凝土需连续施工时应尽量避免大雨、大雪,同时预备好遮盖物品,以便及时遮盖。
4、混凝土浇捣前施工现场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机械设备、照明、各种设施等事先检查,保证完好,符合要求。
模板内的垃圾和杂物要清理干净,木模部位要隔夜浇水湿润。
5、混凝土在浇捣前各部位的钢筋、埋件插筋和预留洞必须由有关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浇捣,柱混凝土不能一次下料到底,应分皮分层进行振捣。
6、遇门窗洞口时,应在洞口两侧同时对称进行浇捣施工,以防模板单向位移和扭曲。
7、浇捣混凝土前应由施工员进行交底,并做好书面记录,落实专人负责振捣,有专人负责看铁看模,操作人员的交接班以及吃饭、何处时必须移交施工情况,严格做好交接班工作,并做好交接记录,由负责人签名归档,以免混凝土超振漏振。
混凝土浇捣完毕后,钢筋上所受污染的水泥应予清除,以保证工程质量。
8、振动器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振实而与下面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以填满振动棒抽出时所造成的空洞,并消除混凝土内气泡。
9、混凝土分层浇筑时,在振捣上层时应插入下层中5cm左右,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同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初凝之前,并加强对泵送流态混凝土的振捣。
10、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不易振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一般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11、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采用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以免造成混乱而发生漏振,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50cm。
并不准将振动棒随意振动钢筋、模板及预埋件,以防止钢筋、模板弯曲变形、预埋件脱落。
12、按规定做好混凝土试块制作、养护、试压工作,试块应在浇捣地点制作,混凝土试块成型24小时后拆模,放入标养室养护。
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它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因此在施工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下面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一些要点:1.原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等。
在选择原材料时,需要保证其符合相关标准,并具有合理的配比。
同时,要做好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和验收工作,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可靠。
2.施工配合比的确定和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是指各种原材料在混凝土中的比例关系。
配合比的确定需考虑到结构设计、强度等要求,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
确定好配合比后,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配合比,避免人为因素对配合比造成影响。
3.搅拌过程的控制:混凝土的搅拌过程决定了其均匀性和坍落度。
在搅拌过程中,要保证搅拌时间充分,并控制搅拌机的转速,使混凝土均匀搅拌,确保其质量稳定。
4.浇筑过程的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过程要注意保持连续性和一致性。
浇筑过程中,要避免过早浇筑或过晚浇筑,以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同时还要注意浇筑时的密实性,避免产生气泡、空隙等缺陷。
5.养护措施的落实: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措施,使混凝土逐渐获得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措施包括保湿、遮阳、覆盖等,要根据混凝土的特点和环境条件,制定合理的养护方案,确保养护效果。
6.质量检验和试验的进行: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质量检验和试验,以验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常见的检验和试验包括坍落度测定、强度试验、氯离子含量测定等。
通过这些检验和试验,可以了解混凝土的实际质量,并及时采取措施纠正问题。
7.现场管理和记录的完善:混凝土质量控制还需要加强现场管理和记录,以确保各个环节和步骤的执行情况。
现场管理包括人员、设备和工艺等方面,要加强对工人的操作技术培训,做好设备维护和保养,完善施工流程。
同时,要做好记录工作,包括原材料的采购、使用情况,施工过程中的监测数据等,以备查阅和分析。
这些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一些要点,通过严格的控制和监督,可以确保混凝土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提高工程的品质和安全性。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一、材料控制1.水: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选用清洁、无杂质、无臭味的水源,并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水质符合要求。
2.水泥: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按照规范进行取样、试验和计量,保证水泥质量稳定。
3.骨料:骨料应满足规范的要求,对骨料进行检测,确保骨料质量符合规范。
4.外加剂:外加剂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规范要求,并进行相应的试验和检测。
二、施工操作控制1.配合比的确定:根据工程的要求和结构设计方案,合理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确保达到强度、耐久性、坍落度等要求。
2.搅拌:搅拌过程中要保证充分搅拌,避免水灰分离,混凝土均匀浆化。
3.施工工艺: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浇筑和振捣,严禁产生冷接、热应力和底浆等质量问题。
4.养护:施工后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保持湿润环境,避免快速脱水和温度快速变化,保证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充分发展。
三、质量检测与监控1.混凝土试块检测:根据规范的要求,取样制作试块进行试验,包括28天和早期强度试验,确保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2.现场检测:对混凝土现场进行坍落度、均匀度、温度、收缩率等质量指标的检测和监控,及时进行调整和纠正。
3.质量记录与报告:对混凝土质量检测的结果进行记录,编制相关报告,保留到工程质量档案。
四、施工组织与管理1.质量计划:编制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计划,明确质量目标和控制要点。
2.质量责任:明确相关施工人员的责任和义务,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
3.施工监督:加强现场施工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质量问题,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4.质量教育与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质量教育和培训,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
以上是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要点,只有严格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控制,才能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不仅关乎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也与施工单位的信誉和声誉息息相关。
因此,工程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质量控制工作,按照规范要求,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确保工程的质量。
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措施。
1. 原材料控制混凝土的质量主要依赖于原材料的质量。
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原材料的选择和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水泥、砂、石等原材料,要保证其符合相关标准,并通过实验室测试来确认其质量。
2. 配合比控制配合比是混凝土中各种原材料的比例关系,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在混凝土施工前,需要制定合理的配合比,以达到设计要求。
同时,还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3. 混凝土搅拌控制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需要充分混合,以保证其中各种原材料的分散均匀。
在混凝土施工中,需要严格控制搅拌时间和搅拌强度,以防止出现混凝土质量不均匀等问题。
4. 浇筑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也是关键环节之一。
在浇筑前,需要对浇筑模具进行清洁,以防止混凝土的浇筑不均匀。
同时,还需要对浇筑方式、浇筑速度等进行控制,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5. 养护控制混凝土在初凝后需要进行养护,以保证其强度和耐久性。
在养护过程中,需要控制养护时间和养护条件,以确保混凝土能够充分硬化和凝固。
6. 强度检测混凝土的强度是评判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定期对混凝土进行强度测试,以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
7. 质量记录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的质量记录工作,包括原材料检测报告、配合比试验结果、搅拌时间和强度检测等。
这些记录可以用于后期质量验收和质量跟踪。
总之,混凝土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原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配合比的确定、搅拌和浇筑过程的控制、养护的管理、强度检测和质量记录等措施的执行,可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的结构强度、耐久性和安全性。
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质量控制混凝土质量控制是指在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控制措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工程需要的一项重要工作。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目标是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等指标达到设计要求,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一、原材料控制1.水泥: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和等级,并按照标准进行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2.骨料: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骨料种类和规格,并进行筛分、洗净等处理,以确保骨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3.矿粉和粉煤灰: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矿粉和粉煤灰,并进行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4.掺合料:如需使用掺合料,选择合适的种类和掺量,并进行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二、配合比控制1.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需求,确定合适的配合比,并进行试配,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能等指标达到要求。
2.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配料,确保各原材料的比例准确,避免误差和漏配现象的发生。
三、搅拌和浇筑控制1.搅拌:在搅拌过程中,控制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和搅拌均匀度,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浇筑:在浇筑过程中,控制浇筑速度、浇筑高度和浇筑方式,避免浮现浇筑不均匀、堆积和分层等现象。
四、养护控制1.养护时间: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指标要求,确定合适的养护时间,并进行养护措施的落实,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养护条件:根据环境条件和施工现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养护方式和措施,如喷水养护、覆盖养护等,确保混凝土的养护效果。
五、质量检测控制1.取样:按照规定的方法和频率,从混凝土生产和施工现场取样,并做好标识,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2.试验:对取样的混凝土样品进行强度、工作性能等指标的试验,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要求。
3.记录:对试验结果进行记录和整理,建立混凝土质量档案,以备查验和追溯。
六、质量管理控制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建立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和要求。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质量控制措施能够提高工程的质量,保证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下面是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一些措施。
一、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1. 质量控制计划:编制施工前的质量控制计划,包括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工艺、质量检测方法等内容,明确施工目标和质量要求。
2. 原材料检验: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 配合比控制:按照设计要求制定配合比,严格控制原材料的用量,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准确无误。
2. 浇筑前检查:在浇筑前对模板表面进行清理,检查模板的完整性和平整度,确保浇筑面光洁平整。
3. 浇筑工艺控制: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浇筑,加强现场施工操作的监督和管理,避免出现浇筑不均匀、浇筑层过厚或过薄等问题。
4. 震捣控制:对混凝土进行正确的震捣,确保混凝土能够紧密填充模板中的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5. 养护措施:施工后对混凝土进行及时、充分的养护,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
6. 混凝土强度检测: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混凝土强度的定期检测,及时掌握混凝土的强度发展情况,及时调整施工进度和控制混凝土质量。
三、施工后的质量控制
1. 测量与验收:对已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测量和验收,确保混凝土的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2. 混凝土强度检测:对混凝土进行强度检测,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3. 表面修复: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修复,修复裂缝和不平整的表面,提高混凝土的美观性和使用寿命。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基础设施领域的材料,其质量对于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措施和步骤。
1. 原材料选择和检验混凝土的质量首先依赖于原材料的选择。
水泥、骨料和掺合料应选择符合标准的优质材料,并进行必要的检验。
水泥要符合标称强度和化学成分的要求,骨料要满足粒径和均匀性的要求,掺合料要符合使用要求。
2. 配合比设计根据不同工程项目的要求和混凝土的用途,合理设计配合比非常重要。
配合比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等方面。
在设计配合比时,应根据实验室试验结果和经验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能达到要求。
3. 施工工艺控制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包括搅拌、运输、浇筑和养护等过程。
在每个环节中,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3.1 搅拌:搅拌应采用充分混合的方法,确保水泥、骨料和掺合料的充分混合,并注意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的控制。
3.2 运输: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搅拌不均匀和分层的现象。
运输距离过长时,应采取补充搅拌的措施以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
3.3 浇筑:浇筑过程中要注意均匀性和连续性。
确保混凝土能够充分填满模板内的空隙,防止出现夹渣、空洞等质量问题。
3.4 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措施。
养护时间和养护方式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要求进行合理安排,以保证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耐久性。
4. 质量检验和监控对混凝土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检验和监控是必不可少的。
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质量控制:4.1 原材料检验:对水泥、骨料和掺合料进行抽样检验,检测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是否符合要求。
4.2 配合比检验:对已设计好的配合比进行试验,测试混凝土的强度和流动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4.3 施工过程监测:通过实时监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和浇筑速度等参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4.4 成品检验: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抽样检验,检测其强度、饱和度和抗渗性等指标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施工质量的控制对于工程的安全、稳定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以确保施工质量的达到标准要求。
一、配料比例控制混凝土的配料比例直接影响到其强度和性能。
在施工前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预期使用条件确定混凝土的配比。
控制混凝土材料的准确称量和混合比例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
1. 水灰比控制混凝土中水灰比的选择对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具有重要影响。
合理的水灰比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但过高或过低的水灰比都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达标或开裂等问题。
2. 骨料配比控制混凝土中的骨料种类和配比也对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在配料过程中,需要根据骨料的粒径、石英含量、质量等指标进行选择和控制,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
二、施工过程控制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
以下几个环节需要特别注意。
1. 梁板模板的安装和调整梁板模板的安装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经过调整和检查。
模板的水平度、垂直度、尺寸等都需要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混凝土浇筑后的尺寸和形状满足设计要求。
2. 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浇筑应保持均匀、连续和稳定,避免出现中途停工、交替浇筑等情况。
同时,要注意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浇筑速度的控制,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3. 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以保证其强度的发挥和耐久性的提升。
养护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避免混凝土过早干燥或者过迟硬化。
三、施工质量检验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验,以确保施工质量的达到预期要求。
1. 混凝土强度检测对于混凝土的强度,可以采用取样试验和无损检测等方法进行评估。
强度测试的结果可以用于判断混凝土的质量是否合格,以及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 抗渗性检测混凝土的抗渗性是其耐久性的关键指标之一。
通过进行抗渗性试验,可以评估混凝土的渗透性能,从而判断其抗渗能力是否达到要求。
砼质量控制标准
砼质量控制标准引言砼(Concrete)是由水泥、砂、石料和适量添加剂混合而成的人造石材,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结构和基础。
砼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砼质量控制的标准和要求。
一、材料控制1. 水泥:选用质量稳定、正规生产厂家生产的水泥。
根据设计要求,水泥的标号应符合规定,并进行取样检测,确保其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2. 砂和石料:选择质量稳定、符合规定的天然砂石或人造骨料。
对于砂和石料的粒径分配、含泥量和含水率等指标,应进行试验和检测,确保其符合砼配合比的要求。
3. 水:选用清洁、无污染的天然水源或经合理处理的水源。
水源应定期进行检测,确保其不含有害物质,且符合建筑混凝土用水的相关标准。
4. 添加剂:选用符合规定的混凝土添加剂。
添加剂应经过合格的实验室试验,以确保其性能稳定、与水泥和其他混凝土材料相容,并符合建筑混凝土使用添加剂的相关标准。
二、配合比控制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结构特点,制定合理的砼配合比。
配合比应综合考虑强度、坍落度、耐久性和施工性等因素,并根据原材料实测数据进行调整。
1. 水灰比控制: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的质量与水泥含量之比。
水灰比的选择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根据相应的设计要求,确定适宜的水灰比范围,并进行严格控制。
2. 砂率控制:砂率是指砂和石料中砂的质量与总体积之比。
砂率的选择应根据结构要求和工程情况进行合理确定,确保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3. 骨料配合控制:根据骨料的粒径分布、含泥量和含水率等指标,确定合适的骨料配合比例。
骨料的选择和配合比例应能满足混凝土的强度和流动性要求。
三、施工控制1. 搅拌设备:搅拌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搅拌时间和速度应根据砼的配合比进行调整,确保各组分充分混合。
2. 浇筑顺序:根据结构和施工要求,合理确定浇筑顺序,避免产生分层、离析等质量问题。
尤其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应合理安排定向浇筑和梁、柱的先浇筑,以防止温度差和收缩差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混凝土进场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进场质量控制措施一、引言混凝土是建造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进场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原材料检验、运输过程控制、储存条件、施工前准备等方面。
二、原材料检验1. 水泥检验:检查水泥的标准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信息,确保水泥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还应抽取样品进行强度检测、凝结时间检测等。
2. 骨料检验:检查骨料的规格、含泥量、含水率等指标,确保骨料符合设计要求。
还应进行颗粒形状检测、强度检测等。
3. 混凝土外加剂检验:检查外加剂的类型、用量、生产厂家等信息,确保外加剂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还应进行凝结时间检测、抗渗性能检测等。
三、运输过程控制1. 混凝土搅拌车:检查搅拌车的运输容器是否干净,无明显污染物。
搅拌车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搅拌效果良好。
2. 运输距离控制: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施工现场的距离,合理控制混凝土的运输距离,避免长期的运输过程对混凝土性能造成影响。
3. 运输过程中的振动控制: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搅拌车发生剧烈振动,以免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凝结过程。
四、储存条件1. 水泥储存:水泥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中,远离湿度较大的地方。
储存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水泥的质量,避免受潮或者结块。
2. 骨料储存:骨料应存放在干燥、清洁的场地,避免受到污染。
储存过程中应定期检查骨料的质量,避免受潮或者杂质过多。
3. 外加剂储存:外加剂应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储存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外加剂的质量,避免受潮或者变质。
五、施工前准备1. 设备检查:检查搅拌设备、运输设备等是否正常运转,确保施工过程中设备的正常使用。
2. 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混凝土质量控制方面的培训,提高其对混凝土质量控制的认识和技能。
3. 现场环境准备:确保施工现场的环境整洁、无杂物,避免对混凝土质量造成污染。
六、总结混凝土进场质量控制措施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
混凝土质量控制八个要点
混凝土质量控制八个要点范本一:混凝土质量控制八个要点1.原材料的选择与检验- 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要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设计要求,并且要有合格的检验报告。
- 水泥的检验主要包括外观、强度和化学成分的测试。
- 骨料的检验主要包括颗粒形状、强度和含泥量的测试。
- 混凝土掺合料的检验主要包括掺合料种类、掺量和掺合效果的测试。
2.配合比的确定- 配合比的确定应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工作性能要求和原材料的特性。
- 国家标准中有详细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和要求,可作为参考。
- 配合比的确定要进行试块试验和试件混凝土试验,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施工工艺控制- 混凝土的浇筑要控制好施工工艺,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 浇筑时应采取合适的浇筑方式和浇注顺序,以防止混凝土的分层和气孔。
- 浇筑间隔时间要适当,避免使混凝土过早脱模或过早负荷使用。
4.养护措施的执行- 混凝土的养护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
- 养护应根据混凝土的施工环境和要求制定具体的措施。
- 养护的时间和方法很关键,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和水分养分的变化进行调整。
5.试验和检测的设备与方法- 混凝土试验和检测要使用合适的设备和方法。
- 主要试验包括强度试验、收缩试验、渗透试验等。
- 所使用的设备和试验方法要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
6.质量检验与验收标准- 混凝土质量的检验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 混凝土的验收标准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来制定。
- 混凝土质量检验和验收应有专业的检测机构和人员进行。
7.问题处理与纠正措施- 在混凝土质量控制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和缺陷。
- 对于问题和缺陷的处理要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 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和原因来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8.所涉及的附件如下:- 混凝土原材料检验报告- 配合比设计计算表- 施工工艺控制记录表- 混凝土试验和检测报告- 混凝土质量检验和验收记录9.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国家标准:指由国家制定并发布的与混凝土质量控制相关的技术标准。
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原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保证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基础。
需要对水泥、砂子、石子等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抽样检测,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
同时要对原材料的运输、存储和保护进行监督,防止受到污染或损坏。
2.配合比的确定和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水泥、砂子、石子和水的比例,对于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在确定配合比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进行合理的调整,例如控制水灰比、适当增加减水剂的使用量等。
3.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混凝土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是保证质量的关键。
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的稳定和可控性。
同时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和卫生的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受到外界干扰和污染。
4.混凝土的搅拌和浇筑:混凝土搅拌和浇筑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
在搅拌过程中,需要确保水泥、砂子和石子的充分混合,避免产生块状或团聚现象。
在浇筑过程中,需要避免混凝土的分层和中途停止,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连续性。
5.养护和维修:混凝土在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和维修,以保证其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措施包括保持混凝土的湿润、遮阳、防冻等,可以采用喷水、覆盖保护膜等方式进行。
维修措施包括填补混凝土表面的裂缝、修复破损的部分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通过合理的原材料选择和质量控制、配合比的调整、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搅拌和浇筑的操作、养护和维修的措施,可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性,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引言概述:混凝土工程是建造工程中常见的一项重要工作,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造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为了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必须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要点。
一、原材料选择与检验1.1 水泥选择:应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种类,同时要求供应商提供合格证明和检测报告。
1.2 骨料选择:应选择质量稳定、粒径分布合理的骨料,并进行骨料试验,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1.3 外加剂选择:应根据混凝土工程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外加剂,确保其性能稳定可靠。
二、配合比设计与调整2.1 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能进行合理的配合比设计,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2 配合比调整: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材料的实际情况和试验结果,及时调整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稳定。
2.3 配合比记录:应对每一次配合比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材料种类、用量、试验结果等,以备后期质量评估和问题追溯。
三、施工过程控制3.1 搅拌过程控制:应控制混凝土搅拌的时间、搅拌速度和搅拌比例,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2 浇筑过程控制:应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浇筑方式,避免产生分层、孔洞和漏浆等质量问题。
3.3 养护过程控制:应根据混凝土的特性和环境条件,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确保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耐久性。
四、质量检验与评估4.1 强度检验:应按照规定的试验方法和频率进行混凝土强度检验,确保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
4.2 密度检验:应进行混凝土的密度检验,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稳定和均匀性。
4.3 耐久性评估:应进行混凝土的耐久性评估,包括抗渗性、抗冻性、抗碱性等指标的检测,确保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五、质量记录与整改5.1 质量记录:应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原材料检验报告、配合比记录、强度检验结果等。
5.2 质量整改: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措施,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5.3 质量评估:应对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进行评估,包括强度评估、耐久性评估等,为后续工程提供经验和参考。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它在房屋建设、桥梁工程和道路修建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效果,控制和验收混凝土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以帮助读者了解并正确应用这些标准。
一、混凝土的质量控制1. 原材料的选择与检验混凝土的质量受原材料的影响较大,因此,在使用前应仔细选择和检验原材料。
水泥、骨料、矿粉和外加剂是混凝土中主要的原材料。
在选择水泥时,应检查其生产日期和质量证书,并进行水泥胶浆试验以确定其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骨料应进行物理力学特性测试,矿粉和外加剂也需进行相应的检验。
2. 配合比的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是质量控制的重要一环。
配合比应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和设计强度来制定。
在确定配合比时,要充分考虑原材料的特性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
此外,应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试验验证,确保配合比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混凝土的搅拌与浇筑搅拌是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环节。
在搅拌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和搅拌均匀度。
搅拌时间过短会导致混凝土不均匀,搅拌时间过长则会导致混凝土变干。
浇筑时,应确保混凝土能够顺利流入模板,避免出现堵塞和间隙等问题。
4. 养护措施的执行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采取养护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期间,需对混凝土进行水养护,防止水分的流失。
此外,应避免混凝土受到温度和湿度的极端变化,以免引发开裂和变形等问题。
二、混凝土的验收标准1. 混凝土的外观检查验收混凝土时,应进行外观检查。
混凝土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裂缝、孔洞和明显的色差。
若发现存在以上问题,应进行相应的修补和处理。
2. 强度测试混凝土的强度是判断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测试方法有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测试。
抗压强度测试是通过在混凝土试件上施加压力来测定混凝土的强度,而抗折强度测试则是通过三点弯曲试验来评估混凝土的质量。
3. 密度测量混凝土的密度也是衡量其质量好坏的关键指标之一。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共3篇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共3篇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1一、前期准备工作1. 施工图纸审核:施工前应认真审核施工图纸、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及强度等级等技术资料,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2. 原材料准备:要求认真选用合格的材料,确保原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对重要材料要进行验收,并对原材料报告进行管理。
3. 模板制作:模板要求质量合格,要求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并要检查表面是否平整、表面无裂纹、结构稳定等。
4. 等级制定:施工前应按照设计要求确定施工等级及相应的质量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应按照这些要求开展施工活动。
5. 施工方案制定:在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对各环节进行分析,并对施工流程进行合理调整,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
二、施工现场质量控制1. 材料的存储:施工现场要求按规定,正确摆放和存储钢筋、水泥、砂、石料等材料,并进行严格的防护。
2. 模板施工质量控制:要按照图纸不搭接或错开搭接、保证尺寸准确、松紧适当、使结构稳定等要求地施工。
3. 钢筋质量控制:要求进行验收,符合规范要求,并正确的选择钢筋尺寸、按照设计要求布置,布置形式须保证钢筋在混凝土内部的粘结力。
4. 混凝土浇注操作质量控制:要求浇注前进行充分的预备工作、熟悉规范要求、保证浇注温度、浇灌时间、浇注要求、振捣振动及养护等。
三、质量检验1. 强度检验:对混凝土的强度应按设计加固要求进行检验。
在检测过程中应注意检测设备及检测环境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2. 标高检验: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在浇筑后保养期到达标准期,应按规范要求进行标高检验,确保施工技术符合要求。
3. 弯曲度检验:在混凝土收缩后进行弯曲度检验,确认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4. 厚度检验: 对混凝土的厚度进行检查,确认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以保障混凝土结构安全性。
四、总结与改进要求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并对深入调查原因,及时修改和完善施工流程与各项控制措施,以便于提高工程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摘要:不管是民用的住宅,还是工业用的厂房,或桥梁等建筑物的结构绝大多数由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承担的,所以,混凝土的质量在工程建筑物中显得尤其重要。
下文就如何在混凝土的建筑施工中,从质量控制的角度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相关的意见,供以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质量
前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建筑物的层次和水准的提升,且建筑物的也带动了混凝土的发展应用。
与此同时,对于工程的质量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正文就如何控制混凝土的质量进行论述如下。
一、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及其波动,对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有很大影响。
如水泥强度的波动,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各级石子超逊径颗粒含量的变化,导致混凝土级配的改变,并将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烛,骨料含水量的变化,对混凝土的水灰比影响极大。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全部符合技术性能指标方可应用。
骨料中含有害物质,超过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则会妨碍水泥水化,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削弱骨料与水泥石的粘结,能与水泥的水化产物进行化学反应,并产生有害的膨胀的物质。
对混凝土集料来说,影响配合比组成变异而导致混凝土强度过大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含水率,含泥量的变化和石子含粉量的影响。
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除经常性的检测外,还要求质量控制人员随时掌握其含量的变化规律,并拟定相应的对策措施。
二、科学地配制混凝土
2.1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换算试验室所确定的配合比,其各级骨料不含有超逊径颗粒,且已饱和面干状态。
但施工时,各级骨料中常含有一定量超逊径颗粒,而且其含水量常超过饱和面干状态。
因此应根据实测骨料超逊径含量及砂石表面含水率,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
其目的在于;隹确的实现试验室配合比,而不是改变试验室配合比。
调整量=( 该级超径量与逊径量之和) 一( 次一级超径量+ 上一级逊径量)
2.2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调整试验室所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其和易性不一定能与实际施工条件完全适合,或当施工设备、运输方法或运输距离,施工气候等条件发生变化时,所要求的混凝土坍落度也随之改变。
为保证混凝土和
易性符合施工要求,需将混凝土含水率及用水量做适当调整。
2.3混凝土配合比,需满足工程技术性能及施工工艺的要求,才能保证混凝土顺利施工及达到工程要求的强度等性能水工素混凝土和少筋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3 ~5 cm,配筋率超过 1 %的钢筋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7 ~
9 cm,对于桥梁施工中的箱梁采用泵送施工,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10 ~14
c m,初凝时间在4小时以上,强度为45 MP a的缓凝早强混凝土,灌注桩要求配制强度为35 M P a ,凝结时间在10小时以上,坍落度一般为18 ~22cm 的大坍落度超缓凝混凝土。
按通常的配制方法使混凝土达到上述工程技术性能是困难的,为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混凝土强度,达到工程各部位对混凝土各种性能的要求,在混凝土中掺入不同类型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科学配制,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施工中效果明显。
三、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
和易性是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等多种性能的综合表述。
当混凝土拌和和易性不良时,则混凝土可能振捣不实或发生离析现象,产生质量缺陷。
混凝土的和易性良好,混凝土易振实,且不发生离析,能够获得均质密实良好的混凝土浇筑质量。
通常一
些人配制混凝土选用低水量、低坍落度,强调以振实工艺来保障混凝土质量,其实这样易产生蜂窝,孔洞等质量缺陷。
实践表明,和易性良好的混凝土才便于振实,具有大些的流动性或可塑性,以利于浇筑振实,且应具有较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以免产生离析,泌水现象。
现在通过掺高效减水剂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
四、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材料的质量、配料准确、搅拌均匀运输,浇筑振实成型,养护等整个施工环节中,浇筑振实成型是主要的环节。
在混凝土浇筑成型时,由于没有振实所产生的外观上的气孔、麻面、蜂窝、孔洞、裂隙等质量问题,易引起重视,但由于振捣不良,所产生的内部蜂窝、孔洞所导致的内在质量问题,人们容易忽视。
而混凝土内在质量缺陷,同样引起混凝土结构物的破坏。
所以,混凝土振捣应引起施工人员足够重视,质检员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使混凝土振捣良好。
五、混凝土其它方面的因素影响
混凝土的变形主要有硬化过程的自生体积变形,湿胀干缩变形,温度变形和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混凝土的湿胀干缩是由于混凝土中水分的变形而引起的,干缩裂缝产生的原因是混凝士成形后,养护不良,受到风吹日晒,表面水分蒸发快、体积收缩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出现拉应力,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或者构件水分蒸发,产生的体积收缩受到地基或垫层的约束,而出现干缩裂缝;混凝土构件长期露天堆放,表面湿度经常发生剧烈变化;采用含泥量多的粉砂配
制混凝土:混凝土受到过度振捣,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多的砂浆层;后张法预应力构件露天生产后长期不张拉等。
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产生裂缝是一种常见的质量通病,要进行事先控制,从以下几点注意:材料、半成品质量的控制。
水泥安定性良好;砂石级配通过试验要优良,砂不要过细,砂石含泥土、石粉不能超标,不能使用反应性骨料,科学地采用合理的配合比,根据外界环境温度采用水化热适宜的水泥;建筑和结构构造进行检查,结构整体性和变形缝设置应合理:结构受力上,应进行设计断面、应力情况、超载、抗裂验算施工工艺方面控制。
水泥用量与用水量不宜过多;混凝土拌和要均匀;配合比控制要准;浇筑要按一定顺序进行;浇筑方法要妥当;浇筑速度不能过快,振捣要实:模板不能变形、漏水漏浆;钢筋保护层要适宜,浇筑中不能碰撞钢筋:施工缝处理好;拆模、加荷不能过早:施工不能超载:及时养护,不要受冻;注意地基变形和温、湿度变形:混凝土不能受到酸碱腐蚀,火灾、高温、地震也会使混凝土受到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