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资产减值核算例题

中级财务会计-资产减值核算例题
中级财务会计-资产减值核算例题

第九章资产减值核算举例

【例1】某企业每年末对应收账款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假定账龄均在一年以内,估计坏账率为5%。

06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20万元,“坏账准备”账户无余额。

07年4月发生5万元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24万元。

08年8月接银行通知,以前年度转销的坏账1万元又收回;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26万元。

09年6月发生4万元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20万元。

06年末计提坏账准备: 1 200 000×5%-0=60 0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60 000

贷:坏账准备 60 000

07年4月转销坏账(发生坏账):

借:坏账准备 50 000

贷:应收账款 50 000

(“准备”贷方余额10 000)

07年末计提坏账准备:240 000 ×5%-10 000=2 0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2 000

贷:坏账准备 2 000

(调整后“准备”贷方余额 12 000)

08年8月,已转销的坏账又收回:

借:应收账款 10 000

贷:坏账准备 10 000

借:银行存款 10 000

贷:应收账款 10 000

或:

借:银行存款 10 000

贷:坏账准备 10 000

(“准备”贷方余额 22 000)

08年末计提坏账准备:260 000×5%-22 000=-9 000(冲销)

借:坏账准备 9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9 000

(调整后“准备”贷方余额 13 000)

09年6月转销坏账:

借:坏账准备 40 000

贷:应收账款 40 000

(“准备”借方余额 27 000)

09年末计提坏账准备:200 000 ×5%-(-27 000)= 37 0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37 000

贷:坏账准备 37 000

(调整后“准备”贷方余额 10 000)

【例2】某企业09年初“坏账准备”账户贷方余额为90万元,09年发生坏账60万元,以前年度转销的坏账50万元本年度又收回,09年末“应收账款”账户余额为1000万元。该企业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对坏账损失进行估计,计提比例为5%。

要求:

1.编制09年发生坏账、收回已确认坏账及年末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

2.计算09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应收款项”项目应填列的金额。

(1)借:坏账准备 600 000

贷:应收账款 600 000

(2)借:应收账款 500 000

贷:坏账准备 500 000

借:银行存款 500 000

贷:应收账款 500 000

(3)借:坏账准备 300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300 000

1000×5%-(90-60+50)=-30(万元)

“应收款项”项目应填列的金额=1000-(90-60+50-30)=950(万元)【例3】08年末购入B公司股票时市价为190 500元,交易费用500元,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假定该股票未出售。

09年末,市价182 000元;

09年6月末市价大幅下降至160 000元,公司判断其发生减值。

010年末该股票市价上升到170 000元。

08年末初始确认: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91 000

贷:银行存款 191 000

09年末公允价值182 000元,确认公允价值变动:

182 000-191 000=-9 0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9 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9 000

09年6月末公允价值160 000,判断发生减值:

当期减值:182 000-160 000=22 000

原计入资本公积的公允价值下跌损失=9 000

即累计损失:191 000-160 000=31 0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31 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2 000

(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9 000

010年末,公允价值170 000元,上升:

170 000-160 000=10 000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0 000

(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 000

【例4】12月31日A在产品实际成本为75万元(“生产成本—A”余额),预计进一步加工所需成本为24万元。加工完成后,A产成品预计市场销售价格为90万元(未签订销售合同),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 6万元。

在产品A减值测试:

A在产品可变现净值=90-24-6=60(万元)

A在产品实际成本=75(万元)

A在产品减值损失=75-60=15(万元)

【例5】07年末A存货账面成本500万元,可变现净值400万元,跌价准备余额100万元。假定该存货08年账面成本仍为500万元。

①08年末,可变现净值375万元(继续下跌)

借:资产减值损失 25(万元)

贷:存货跌价准备—A 25(万元)

②08年末,可变现净值480万元(有所回升)

借:存货跌价准备-A 80 (万元)

贷:资产减值损失 80(万元)

③08年末,可变现净值510万元

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按成本计价,无需计提准备)

原确认的损失在已提准备的范围内转回。

借:存货跌价准备-A 100 (万元)

贷:资产减值损失 100(万元)

【例6】05年12月1日购入一台不需安装的设备,价款120 000元,预计使用寿命10年,预计净残值2 000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07年末,有迹象表明其发生减值。公允价值减去预计处臵费用后的净额为82 000元,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80 000元。

08年末,经减值测试,可收回金额65 000元。

假定发生减值后,预计净残值及预计使用年限未发生改变。

(1)06年和07年每年折旧额(分录略):

(120 000-2 000)÷10=11 800(元)

(2)07年计提折旧后账面价值:

120 000-11 800×2=96 400(元)

(3)07年年末应计提减值准备:

可收回金额:82 000元

减值损失:96 400-82 000=14 4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4 40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4 400

(4)自08年起每年折旧额(分录略):

(82 000-2 000)÷(10-2)=10 000(元)

(5)08年末,经减值测试,可收回金额65 000元

账面价值:82 000-10 000=72 000(元)

减值损失:72 000-65 000=7 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7 00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7 000

(6)自09年起每年折旧额(分录略):

(65 000-2 000)÷(10-3)=9 000(元)

某项固定资产原价为20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 5年,预计净残值10 000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该项固定资产在计提折旧的第2年年末,因技术陈旧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为100 000元,假定预计净残值及预计使用年限未发生改变,则该固定资产折旧第4年年初的账面价值为()元。

A.86 000

B.100 000

C.62 000

D.70 00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