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2三角形中的角关系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教学设计
作业要求:
-学生需按照作业要求,认真完成,书写工整,保持作业整洁。
-鼓励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标注解题思路,以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
-对于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学生应积极寻求帮助,及时解决疑问。
-计算给定三角形的内角和,以及未知角度。
-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直角三角形的未知边长。
2.实践应用题: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的三角形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和实践能力。
-测量并计算学校旗杆的高度,如果知道旗杆底部与观察点的距离以及旗杆顶部的仰角。
-分析并计算给定三角形形状的屋顶面积。
-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在之前的数学学习中,掌握了基本的几何图形知识和相关性质,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三角形中较为复杂的边角关系及其应用,仍需进一步引导和拓展。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存在以下困难:对三角形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无法熟练运用相关定理和公式;缺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意识,导致解题思路不明确。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结合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三角形边角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在互动交流中,不断提升数学素养。
3.拓展提高题:提供一些综合性强、难度较高的题目,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挑战自我,拓展思维。
-解决涉及多个三角形的复合问题,如多边形的内角和计算。
八年级数学上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13.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3三角形中几条重要线段教案
第3课时三角形中几条重要线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概念,会用直尺、量角器等工具作出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2.通过作图了解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中线与三条角平分线分别交于一点.【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中线的过程,掌握其应用方法,发展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作图的实践过程,认识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帮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2.发展学生合情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合作交流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三角形的三条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画法.【难点】钝角三角形三条高的画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师:我们在上节课把三角形按角进行了分类,我请几个同学回答一下什么是锐角三角形、什么是直角三角形、什么是钝角三角形.生甲:在三角形中,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生乙:在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生丙:在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师:很好!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一个重要的定理,大家还记得吗?生:记得.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师:很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二、共同探究,获取新知师:三角形中三条边、三个角是它的六个基本元素,除此之外,同学们通过预习,知道它还有什么元素吗?生:角平分线.师:什么是角平分线呢?生:三角形中,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师:还有什么元素?生:中线.师:什么是中线呢?生: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师:还有什么元素呢?生:高.师:什么是高呢?生: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对边所在直线的垂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学生熟记定义.师:你能根据这些线的定义作出这些线吗?生:能.师:现在请大家画一个三角形,并作出各个角的平分线.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画一个角的平分线.∠1=∠2,BD是∠ABC的平分线.师:现在请大家重新画一个三角形,并作出这个三角形的三条中线.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画一条中线.BD=DC,AD是BC边上的中线.师:现在请大家重新画一个三角形,并作出这个三角形的三条高.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画三种类型的三角形的一条高线.锐角三角形BC边上的高直角三角形BC边上的高钝角三角形BC边上的高师:你能用折叠的方法作出一个角的平分线吗?学生思考,交流.生:能.师:你是怎样做的?生:先作出一个三角形,把它裁剪下来,我折叠要平分的这个角使它的两边重合,这样得到的折痕与这个角的对边有一个交点,连接这个角的顶点与这个交点得到的线段就是这个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师:你太聪明了.大家现在都知道怎么作的吗?生:知道.师:那么请同学们动手做一做.学生操作.师:你能用折叠的方法作出三角形的一条中线吗?学生思考,交流.生:能.师:你是怎么做的?生:要作出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我折叠这条边,使其两端点重合,折痕与这条边的交点,就是这条边的中点.连接这条边所对角的顶点与这个中点,所得的线段就是这条边上的中线.师:现在请大家动手作出中线.学生操作.师:你能用折叠的方法作出三角形一边上的高吗?学生讨论.生:过这边所对角的顶点折叠三角形,使这条边的两段重合,这样就得到了三角形的高.师:很好,请大家动手做一做.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三、作图练习,理解定义师: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定义给出了角平分线的作法,请同学们在纸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并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画出三个角的平分线.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师:请同学们再画出一个三角形,然后根据中线的定义,作出中线.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师:请同学们完成教材上“操作”的第1题.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最后集体订正.师:直角三角形的高中,有两条和边重合;钝角三角形的高中,有两条在三角形的外部.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你们作出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和三条高,它们有什么特点?生甲: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生乙:三条中线交于一点.生丙:三条高交于一点.师:很好!之前学过的说明三角形意义的语句、本节中说明三角形角平分线意义的语句:“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依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三角形中,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分别是三角形、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定义.七年级时我们也学过一些定义,如“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是有理数的定义.前两个定义揭示了对象的特征性质,后一个定义明确了所指对象的范围.给出定义,就是在于明确研究对象是什么.四、课堂小结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生: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定义以及画法.师:对,我们由作图过程知道了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和三条高是交于一点的.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作图,作出三角形三个角的平分线、三条中线和三条高,让学生深刻理解它们的定义.通过画图和观察图形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同一三角形的这些线是交于一点的,培养他们观察、总结的能力.通过实际动手得到的结论,他们的印象会更深刻,理解更透彻.这节课所讲授的三种线段中的两种,即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高线都是建立在以往旧知识的基础上的,学生对这两种线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学习起来更容易.强调三角形中的三种线是“线段”,而不是以往的“射线”.。
13.1三角形角角的关系(2)课件ppt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
A
E
1
2
B
C
D
定理证明
A 已知:△ABC 求证:∠A+∠B+∠C=1800 证明:延长BC到点F,作CE∥AB ∵CE∥AB 1 C 2 E
B ∴ ∠A =∠1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 =∠2
∵ ∠1+ ∠2 + ∠BCA =1800 ∴ ∠A+ ∠B + ∠BCA = 1800 (等量代换)
(等量代换)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D
G
1
B
E 2 H C
F
A
如图,C岛在A岛的北偏东50°方向,B岛 在A岛的北偏东80°方向,C岛在B岛的北偏西 40°方向,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ACB是 多少度?
解 :∠CAB=∠DAB-∠DAC=80°-50°=30° 因为AD∥BE 所以∠DAB+∠ABE=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 角互补) 所以∠ABE=180°-∠BAD =180°-80 ° =100 ° , 所以∠ABC=∠ABE-∠EBC=100 °-40 ° =60 ° 在△ABC中, ∠ACB=180 °-∠ABC- ∠ CAB =180 °-60 °-30 ° =90 ° 答:从C岛看A.B两岛的俯角∠ACB是90°。
D
E
北
50
C
40
北 B
A
课堂总结
主要内容:
1.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A + ∠B+ ∠C=180º
直角三角形
2.三角形按角分类
斜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3.特例─直角三角形 ∠A+∠B =90º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教学设计3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是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3.1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包括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角之和大于第三角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的性质,为后续学习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如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的分类等。
同时,学生也已经学习了角的性质,如角的度量、角的分类等。
但是,学生对于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还没有深入的了解,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包括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角之和大于第三角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方法,让学生发现并证明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妙,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2.教学难点:证明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并能够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2.探究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方法,自主发现并证明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3.小组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三角板、直尺、圆规等。
2.教学多媒体:PPT、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如“在只知道三角形两边长度的情况下,如何判断第三边的长度?”来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或视频,展示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包括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角之和大于第三角等。
同时,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边角关系是否成立。
13.1三角形的边角关系(3)——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你还记得 “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吗?
画法
过三角形 的一个顶点,你能画出 它的对边的垂线吗?
42 5 3 4 5
A
B
C
0
1
2 0 3 1 4 205 31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三角形的高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 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 顶点 和垂足之间的线段 叫做三角形这边的高, 简称三角形的高。 B 如图, 线段AD是BC边上的高. 任意画一个 A
3、填空: (1)如图(1),AD,BE,CF是ΔABC的三条中线,则 1 AB=2 AF ,BD= CD ,AE= 2 AC 。 (2)如图(2), AD,BE,CF是ΔABC的三条角平分线, 1 ∠2 则∠1= , ∠3= , ∠ACB=2 。 ∠ABC ∠4 2 A A
F B D 图1 E C
C
三角形 的高线
B
D
高线. ∴AD⊥BC ∠ADB=∠ADC=90°.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
A
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AD是 △ ABC的角平分线 1 ∴∠ BAD = ∠ CAD = 2∠BAC
●
︶
1 2
● C B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 D 一点,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
任意画一个三角形,然后利用量角器画出 这个三角形三个角的角平分线,你发现了什么?
A F
E O C
D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同一点.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
在纸上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 (1) 画出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 它们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将你的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 A
龙游县第六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13.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第2课时三
第2课时三角形中角的关系【知识与技能】理解三角形三个内角等于180°的推导过程,会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思考、互动的过程,提高合情推理的能力,发展条理化的思维意识.【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养成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以及说理有据的意识,体会三角形角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价值.【教学重点】重点是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难点】难点是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认识.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动手操作:1.剪出一块三角形,并将这个三角形三个角剪下拼接在一起,形成平角.2.试一试,有几种不同的方法.3.评析:在探究的过程中,引入了几何学中的“辅助线”,这里必须说明辅助线的作用以及表达辅助线的书写文字.【归纳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二、范例学习,应用所学例1(课本70页例2)已知:如图,BD是△ABC的高,∠ABD=54°,∠DBC=18°.求∠A和∠C的度数.例2已知:B处在A处的南偏西45°方向,C处在A处的南偏东15°方向,C处在B处的北偏东80°方向,求从C处看A、B两处的视角∠ACB的度数.注意:学生先独立画出图形.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1.在△ABC中,∠A=20°,∠B=60°,则△ABC的形状是()A.等边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2.(湖北随州中考)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短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_______度.3.如图,AB∥CD,AD和BC相交于点O,∠A=35°,∠AOB=75°,则∠C=_____度.【参考答案】1.D 2.75 3.70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互动复习:1.本节课推导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运用了哪些方法?2.对于几何问题中的辅助线的添法,你有什么看法?1.课本第71页练习1、2、3、42.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应作业.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量、剪、拼等活动发现、证实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会应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动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并通过动手操作把三角形内角和转化为平角的探究活动,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目标】1.使学生能分析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掌握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渗透方程的思想方法。
八年级数学上册 13.1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13.1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第一课时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一)教学目标1、了解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分类思想2、经历探索三角形中的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感受几何学中基本图形的内涵3、让学生养成有条理的思考的习惯,以及说理有据的意识,体会三角形三边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价值重、难点与关键重点:了解三角形分类思想,弄清三角形三边关系难点: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领悟关键:从观察、联想入手,应用连结两点之间的线中,线段最短这一原理进行迁移教学过程一、情境合一,探究新知1、投影图片,把事先收集的与三角形有关系的生活图片,运用投影仪播放,让学生对三角形有一个感性认识.如下图:教师活动:通过播放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并提出图中能找出的几个三角形具有什么样的特性.学生讨论教师归纳,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依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教师活动:给出一个三角形,如图,并标上字母,引导学生体会用符号来表示一个三角形的方法,认识三角形的基本元素:边、角、顶点等.学生活动:学会运用大小写字母来表示三角形的边与角,如图的三角形可记作⊿ABC,三边可记作AB、AC、CA;三个角可记作∠A、∠B、∠C,或可用三个字母表示为∠BAC、∠ABC、∠ACB.注意:表示边时要两个大写字母,或一个小写字母.注意小写字母标注的规律:通常顶点大写字母所对的变就是这个顶点的小写字母.2、教师给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引导学生从边和角两种角度观察、分类.(1)从边的角度来分类有: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包括等边三角形)说明:对于等腰三角形来说,相等的两边称为腰,第三边称为底边。
两腰所夹的角称为顶角,腰与底边的夹角称为底角:而等边三角形的三边都相等,它是等腰三角形的特例.(2)从角的角度来分类有:锐角三角形(三个内角均为小于900的角)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900)钝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大于900)二、联系实际,合作探究1、问题牵引1.国庆节的晚上,小明从甲地到乙地后再往丙地走,并到达丙地,小红从甲地直接到丙地,如图所示,请你谈谈小明和小红谁走的路程长?依据是什么?学生活动:发现小红走的路程短,小明走的路程长。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说课稿
4.边角关系:以具体实例为例,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如已知两边和一角或已知一边和两角求第三边等。
本节课面向的是八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的认知水平逐渐从具体运算向形式运算转变,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在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方面还有待提高。在学习兴趣上,学生对新鲜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内容更感兴趣,喜欢通过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然而,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还需加强,如课堂专注度、课后复习等方面。
(二)媒体资源
在本节课中,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
1.教具:三角板、量角器、直尺等,用于学生实际操作和测量三角形的内角和。
2.多媒体资源:PPT、教学视频、几何画板等,用于展示三角形的性质、分类和边角关系,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体化。
3.技术工具:网络资源、在线学习平台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互动空间。
3.课堂展示: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和成果进行展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4.课后交流: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组织学生进行课后讨论和交流,分享学习心得,拓宽知识视野。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向学生展示一幅包含三角形元素的图片,如埃及金字塔、自行车三角架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三角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对三角形的好奇心。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创设情境: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教学设计2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是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1章节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在学习了角的度量、边的性质等基础知识后,本节课将这些知识综合起来,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为后续学习三角形的全等、相似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度量、边的性质等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但是,对于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惑,因此需要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探究,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掌握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的规律。
2.能够运用边角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的规律。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运用边角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2.运用实例讲解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归纳等过程,发现并理解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3.采用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运用练习法,巩固学生对三角形边角关系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教案、练习题等教学资源。
2.准备三角板、直尺、量角器等实验器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三角形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在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利用三角板、直尺、量角器等器材,测量并记录不同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然后,各小组分享实验结果,讨论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3.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第1课时 三角形中边的关系 课件2024-2025学年沪科版数学八上册
新知讲解
三角形的构成要素:
点 A,B,C 叫做这个三角形的顶点; 线段 AB,BC,CA 叫做这个三角形的边; ∠A,∠B,∠C 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角.
新知讲解
三角形的表示: 我们把这个三角形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
新知讲解
三角形边的表示:
三角形的三边有时用它所对角的相应小写字母表示: 如边 BC 对着∠A,记作 A;边 CA 记作 B;边 AB 记作 C.
作业布置
【综合拓展类作业】 6.如图①,D为△ABC的边AC上任意一点,连接BD,E为BD上任 意一点,连接CE.
(1)用不等号“>”或“<”填空: AB十AC > DB十DC,DB十DC >
EB+ EC;
作业布置
【综合拓展类作业】 (2)如图②,M,N是△ABC内任意两点,试探索AB+AC与BM十 MN+NC之间的大小关系,并写出探究过程.
解:(2)延长BM交AC于点D,延长CN交BD于点E. 由(1)可得AB+AC> DB+DC> EB+ EC. ∵EB+EC=EM+BM+EN+NC=(EM+EN)+BM+NC, EM+EN>MN, ∴EB+ EC>MN+BM+NC, ∴AB+AC>BM+MN+NC.
新知讲解
任务二: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中,三条边互不相等的三角形叫做不等边三角形;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又叫做正三角形.
新知讲解
等腰三角形:
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1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教案(共3课时)
13.1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第1课时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三角形,理解三角形的边角关系.2.知道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等概念,并能作出三角形的一边上的高.3.理解等腰三角形及其相关概念.【过程与方法】1.经历三角形边长的数量关系的探索过程,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2.掌握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运用此方法解决有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带领学生探究三角形的边角关系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帮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难点】已知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求表示线段长度的代数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教师多媒体出示:教师把事先收集的与三角形有关的生活图片运用多媒体播放,让学生对三角形有一个感性认识,如图所示.教师活动:通过播放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并提出:图(b)中能找出几个三角形,这些三角形具有怎样的特性?学生活动:回顾小学学过的三角形,与同桌交流,找出图(b)中的三角形.教师归纳: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依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教师多媒体出示:师:你能指出这个三角形的顶点有几个吗?分别是什么?生:这个三角形的顶点有三个,分别是A、B、C.师:这个三角形的边呢?生:边有三条,分别是AB、BC和CA.师:对.我们把这个三角形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三角形的三边有时用它所对角的相应小写字母表示.如边AB对着∠C,记作c;边BC对着∠A,记作a;边CA对着∠B,记作b.也就是说,一边可用两个大写字母或一个小写字母表示,角可用“∠”加上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师:按边分类时,你知道的都有哪些三角形?生:等边三角形.师:等边三角形是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如果不是三条边都相等,比如两条边相等,这类三角形叫什么三角形呢?生:等腰三角形.师:对,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特例.如果三条边都不相等呢?学生思考.师:我们把这类三角形叫做不等边三角形.教师多媒体出示:教师板书:三角形(按边分)师:在等腰三角形中,你能区分哪条边是腰,哪条边是底吗?生:相等的两边叫做腰,第三边叫做底边.师:对.我们现在再来认识一下顶角和底角.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与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二、共同探究,获取新知师:请大家任意画出一个三角形,用刻度尺测量一下,并说说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关系.学生操作.生: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师:对,你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证明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各大于第三边呢?生:由所有两点之间的连线中线段最短得到.教师板书:三角形中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师:对.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我们能得到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教师板书)如果三条线段要构成一个三角形,它们就要满足这两个条件,但是在实际计算中,需要验证六个不等式都成立吗?学生思考,讨论.师:不等式a+b>c,你把a移到不等式的右边,这个不等式如何表示?生:b>c-a.师:对,也就是c-a<b,由此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学生思考.生甲:同样的道理,由两个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以得到两个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生乙:我们只要验证“三角形中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和“三角形中任何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因为第二个条件由第一个得到,所以我们只要满足第一个条件即可.下面请大家看一个例题.教师多媒体出示:【例】等腰三角形中,周长为18cm.(1)如果腰长是底边长的2倍,求各边长;(2)如果一边长为4cm,求另外两边长.师:请同学们思考后回答.生:设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xcm,则腰长为2xcm,根据题意,得x+2x+2x=18,解方程得x的值,即底边长,然后求出腰长.师:当已知一边长为4cm,但并未指明它是腰还是底时,应该怎么求另外两边的长呢?生:要分4cm是腰长和底边长两种情况来讨论.师:对.还要注意对得到的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进行讨论.教师找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下面做,然后集体订正.解:(1)设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xcm,则腰长为2xcm.根据题意,得x+2x+2x=18.解方程,得x=3.6.所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6cm、7.2cm、7.2cm.(2)若底边长为4cm,设腰长为xcm,则有2x+4=18.解方程,得x=7.若一条腰长为4cm,设底边长为xcm,则有2×4+x=18.解方程,得x=10.因为4+4<10,所以,以4cm为一腰不能构成三角形.所以,三角形的另外两边长都是7cm.三、练习新知师:请同学们判断用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1)1cm、2cm、3cm;(2)2cm、3cm、4cm;(3)4cm、5cm、6cm;(4)5cm、6cm、10cm.教师找四名同学回答,然后集体订正.师:同学们可以总结出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简便方法吗?以题(2)为例,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我们要作几个判断?生:三个.师:哪三个?生:2+3>4,2+4>3,3+4>2.师:你能不能用一个判断的结果得到这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生:……师:2+4一定大于3,3+4一定大于2,因为长度为4的这一条边长已经大于3了,同样的长度为3或4的一条边长已经大于2了.生:只要看最长的一边是否小于其他两边之和.师:很好.四、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什么内容?生: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分类,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和腰,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等.教师补充完善.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不是任意的三条线段都能构成三角形,并让学生知道怎样判断三条线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在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时,我们不对任意两边之和是否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是否小于第三边一一验证,因为后面的式子可由前面的变形得到.事实上,只要看最长的一边是否小于其他两边之和即可,因为当这个条件成立时,其他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式子也成立.通过这些方法的探讨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简化计算的习惯.第2课时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2.能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验探究,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带领学生探究三角形的角的数量关系,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重点难点【重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师:上节课我们把三角形按边来分类,并研究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同学们还记得三角形的三边之间是什么关系吗?生:记得.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师:对.那么如果按角来分类呢?生: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师:你能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定义的吗?生:能.三角形中,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师:在介绍等腰三角形时,我们对它的边进行了区分,分为腰和底边.直角三角形中,我们怎么对它的边长加以区分呢?生:直角三角形中夹直角的两边叫做直角边,直角相对的边叫做斜边.师:对.我们分别给它们取一个名字,这样以后就容易指出了.直角三角形可以写成“Rt△ABC”,我们把不是直角三角形的归为一类,称为斜三角形,所以斜三角形包括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二、共同探究,获取新知师:我们再回忆一下,在一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之间有什么关系?生: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180°.师:你还记得在小学时,我们是怎样知道这个关系的吗?生:用折叠和剪拼的方法得到的.师:好.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画出一个三角形,并将它剪下来.学生交流讨论后操作.师:将纸片三角形的一角折向其对边,使顶点落在对边上,折线与对边平行,然后把另外两角相向对折,使其顶点与已折角的顶点嵌合.学生操作.教师多媒体出示:师: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什么结论?生: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教师多媒体出示: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用剪拼的方法证明一下,看你们能不能得到这样的结果.学生操作.生:能得到同样的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师:很好!你们还有什么方法来证明这个结论吗?生:用量角器量.师:对,你们在纸上画出一个三角形,然后用量角器量它的三个内角,看它们有什么关系?学生操作后回答.师:同学们思考一下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几个钝角?学生计论后回答:一个.师:你是怎样得出的结论?生:因为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钝角是大于90°的角,若有两个钝角,三个内角的和就超过180°了,所以至多有一个钝角.师:最多有几个直角呢?生:一个.师:为什么呢?生:与钝角情况类似,若有两个直角,它们的和就已经是180°了,再加上第三个角的度数,内角和就超过180°了.师:你分析得很好!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教师多媒体出示:【例】已知:如图所示,△ABC中,BD⊥AC,垂足为D,∠ABD=54°,∠DBC=18°.求∠A和∠C的度数.师:怎么求∠A的大小?把它看作哪个三角形的内角求?生:∠A是△ABD的内角,因为BD⊥AC,所以∠BDA=90°,∠ABD的度数已知,所以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就可以求出∠A的大小.师:很好!∠C的度数怎么求呢?把它作为哪个三角形的内角来求呢?生:可以放在△ABC中求,也可以放在△DBC中求.师:对.当∠C作为△ABC的内角时怎么求呢?生:∠A+∠ABD+∠DBC+∠C=180°,所以∠C=180°-∠A-(∠ABD+∠DBC),然后把各个角的度数代入即可.师:当∠C作为△DBC的内角时怎么求呢?生:因为BD⊥AC,所以∠BDC=90°,∠BDC+∠DBC+∠C=180°,所以∠C=180°-∠BDC-∠DBC,然后把各角的度数代入即可.教师板书计算过程.解:由于BD⊥AC,(已知)所以∠ADB=∠CDB=90°.在△ABD中,∠A+∠ABD+∠ADB=180°,(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等于180°)∠ABD=54°,∠ADB=90°,(已知)∠A=180°-∠ABD-∠ADB=180°-54°-90°=36°.在△ABC中,∠C=180°-∠A-(∠ABD+∠DBC)=180°-36°-(54°+18°)=72°.四、课堂小结师: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完善.师: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学生提问,教师解答.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认真探究,从而证明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并按照“探究性学习方式”的三个层次要素设计学生的学习过程:“回忆旧知、引入新知”,“分析交流、探索规律”,“学以致用、提高能力”,使整节课既有规律性又有艺术性.教学过程中,不浪费任何一个促使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获得真知的机会,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主动自觉地发现结果,找到方法,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分析能力和思维的全面性.第3课时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概念,会用直尺、量角器等工具作出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2.通过作图了解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中线与三条角平分线分别交于一点.【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中线的过程,掌握其应用方法,发展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作图的实践过程,认识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帮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2.发展学生合情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合作交流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三角形的三条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画法.【难点】钝角三角形三条高的画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师:我们在上节课把三角形按角进行了分类,我请几个同学回答一下什么是锐角三角形、什么是直角三角形、什么是钝角三角形.生甲:在三角形中,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生乙:在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生丙:在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师:很好!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一个重要的定理,大家还记得吗?生:记得.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师:很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二、共同探究,获取新知师:三角形中三条边、三个角是它的六个基本元素,除此之外,同学们通过预习,知道它还有什么元素吗?生:角平分线.师:什么是角平分线呢?生:三角形中,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师:还有什么元素?生:中线.师:什么是中线呢?生: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师:还有什么元素呢?生:高.师:什么是高呢?生: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对边所在直线的垂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学生熟记定义.师:你能根据这些线的定义作出这些线吗?生:能.师:现在请大家画一个三角形,并作出各个角的平分线.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画一个角的平分线.∠1=∠2,BD是∠ABC的平分线.师:现在请大家重新画一个三角形,并作出这个三角形的三条中线.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画一条中线.BD=DC,AD是BC边上的中线.师:现在请大家重新画一个三角形,并作出这个三角形的三条高.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画三种类型的三角形的一条高线.锐角三角形BC边上的高直角三角形BC边上的高钝角三角形BC边上的高师:你能用折叠的方法作出一个角的平分线吗?学生思考,交流.生:能.师:你是怎样做的?生:先作出一个三角形,把它裁剪下来,我折叠要平分的这个角使它的两边重合,这样得到的折痕与这个角的对边有一个交点,连接这个角的顶点与这个交点得到的线段就是这个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师:你太聪明了.大家现在都知道怎么作的吗?生:知道.师:那么请同学们动手做一做.学生操作.师:你能用折叠的方法作出三角形的一条中线吗?学生思考,交流.生:能.师:你是怎么做的?生:要作出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我折叠这条边,使其两端点重合,折痕与这条边的交点,就是这条边的中点.连接这条边所对角的顶点与这个中点,所得的线段就是这条边上的中线.师:现在请大家动手作出中线.学生操作.师:你能用折叠的方法作出三角形一边上的高吗?学生讨论.生:过这边所对角的顶点折叠三角形,使这条边的两段重合,这样就得到了三角形的高.师:很好,请大家动手做一做.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三、作图练习,理解定义师: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定义给出了角平分线的作法,请同学们在纸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并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画出三个角的平分线.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师:请同学们再画出一个三角形,然后根据中线的定义,作出中线.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师:请同学们完成教材上“操作”的第1题.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最后集体订正.师:直角三角形的高中,有两条和边重合;钝角三角形的高中,有两条在三角形的外部.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你们作出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和三条高,它们有什么特点?生甲: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生乙:三条中线交于一点.生丙:三条高交于一点.师:很好!之前学过的说明三角形意义的语句、本节中说明三角形角平分线意义的语句:“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依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三角形中,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分别是三角形、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定义.七年级时我们也学过一些定义,如“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是有理数的定义.前两个定义揭示了对象的特征性质,后一个定义明确了所指对象的范围.给出定义,就是在于明确研究对象是什么.四、课堂小结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生: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定义以及画法.师:对,我们由作图过程知道了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和三条高是交于一点的.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作图,作出三角形三个角的平分线、三条中线和三条高,让学生深刻理解它们的定义.通过画图和观察图形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同一三角形的这些线是交于一点的,培养他们观察、总结的能力.通过实际动手得到的结论,他们的印象会更深刻,理解更透彻.这节课所讲授的三种线段中的两种,即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高线都是建立在以往旧知识的基础上的,学生对这两种线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学习起来更容易.强调三角形中的三种线是“线段”,而不是以往的“射线”.。
13.1.2 三角形中角的关系-2020秋沪科版(安徽)八年级数学上册习题课件(共21张PPT)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180°, 可得∠A+∠ADB+∠ABD=180°, 所以可以知道∠CDB+∠CBD=180°-140°=40°. 又因为∠DCB+∠CDB+∠CBD=180°, 所以∠DCB=180°-40°=140°. 这说明若零件合格,则∠DCB=140°,而李师傅量得∠DCB= 142°,所以可以断定这个零件不合格.
第13章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
13.1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第2课时 三角形中角的关系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显示
核心必知 1 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2 180°
1C
2C
3A
4 50° 5 见习题
6 见习题 7 C
8 见习题 9 见习题 10 见习题
11 见习题 12 见习题
1.三角形按角分类: 直角三角形
12.如图,请猜想∠A+∠B+∠C+∠D+∠E+∠F 的度数, 并说明你的理由.
解:猜想∠A+∠B+∠C+∠D+∠E+∠F=360°. 理由:因为∠A+∠B+∠AMB=180°,∠AMB+∠BMP=180°, 所以∠BMP=∠A+∠B. 同理得∠ENM=∠E+∠F,∠MPC=∠C+∠D. 又因为∠BMP+∠ENM+∠MPC =(180°-∠NMP)+(180°-∠MNP)+(180°-∠MPN) =540°-(∠NMP+∠MNP+∠MPN)=540°-180°=360°, 所以∠A+∠B+∠C+∠D+∠E+∠F=360°.
三角形斜三角形锐钝角角三三角角形形 2.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_1_8_0_°____,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直
角或一个钝角.
1.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 95°,25°,60°,则这个三 角形是( C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教学设计1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是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1章节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让学生探讨和总结三角形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多边形和角的概念,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然而,对于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能运用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探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并能运用内角和定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2.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3.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法,教师讲解知识点,学生练习巩固。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知识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一个人在划船时,船和划桨的长度关系,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相关的课件,向学生介绍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问题,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和讲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继续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出结论。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和内角和定理。
八年级数学上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13.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3三角形中几条重要线段授课
感悟新知
例4 如图,在△ABC 中,AD,BE 分别是△ABC, 知2-练 △ABD的中线. (1)若△ABD与△ADC的周长之差为 3,AB=8,求 AC 的长. (2)若S△AB间 的关系和面积之间的关系解题.
感悟新知
解:(1)因为AD为BC边上的中线,
B.CE是△BCD的角平分线 C. 3 1 ACB
2
D.CE是△ABC的角平分线
知1-练
感悟新知
知识点 2 三角形的中线
知2-讲
1.定义:连接三角形一个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所得的 线段叫做该三角形这条边上的中线.
2.位置图例:任何三角形的三条中线都交于一点,且该 点在三角形内部,如图,这 个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感悟新知
总结
知2-讲
三角形的中线把边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故BD=CD,
且△ ABD 的边BD上的高与△ACD 的边CD上的高相同,
根据等底同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可得所分得的两个
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即S△ ABD=S△ ADC=
1 2
S△ABC.
感悟新知
知2-练
例5 张大爷的两个儿子都长大成人了,也该分家了.
1 (中考·长沙)过△ABC的顶点A,作BC边上的高,以 下作法正确的是( )
感悟新知
知3-练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 B.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 C.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 D.三角形每一边上的高都小于其他两边
感悟新知
知识点 4 定义
知4-讲
像这样能明确界定某个对象含义的语句叫做定义. 今后我们还会学习许多定义.
感悟新知
知3-练
解:以A,B,C,D,E中的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有 △ABC,△ABD,△ABE,△ACD,△ACE,
新泸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件:13.1 第2课时 三角形中角的关系
D.2∠A=2∠B=∠C 8.如图,在△ABC中,∠ABC=∠ACB,P为△ABC内的一点,且∠PBC=∠PCA,∠BPC=110°,则∠A的大小 为( A )
A.40° B.50° C.60° D.70°
【变式拓展】如图,已知∠1=20°,∠2=27°,∠A=52°,则∠BDC的度数是 99° .
A.30° B.40° C.50° D.60°
4.( 滨州中考 )在△ABC中,若∠A=30°,∠B=50°,则∠C= 100° .
5.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2∶3∶4,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角”“钝角”或“直角” ) 6.在△ABC中,∠A-2∠B=20°,∠A+∠B=110°,求∠A,∠B,∠C的大小.
解: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得∠A+∠B+∠C=180°, 因为∠B=∠A-30°,∠C=∠A+30°, 所以∠A+∠A-30°+∠A+30°=180°, 解得∠A=60°, 所以∠C=60°+30°=90°,故△ABC是直角三角形.
14.如图,在△ABC中,BC边不动,点A是一个动点.当点A竖直向上运动时,∠A越来越小,∠B,∠C越来 越大.若∠A减少α度,∠B增加β度,∠C增加γ度,请写出α,β,γ三者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说明你是如何 得到的.
解:α=β+γ. 依题意得( ∠A-α )+( ∠B+β )+( ∠C+γ )=180°, 即∠A-α+∠B+β+∠C+γ=180°, 即∠A+∠B+∠C-α+β+γ=180°, 又因为∠A+∠B+∠C=180°,所以α=β+γ.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1.2 三角形中角的关系 教案
13.1.2 三角形中角的关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把三角形按照角的大小进行分类.2.掌握三角形的三个角之间的关系.3.能够对上述关系进行简单的应用.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教学重点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重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是难点. 教学过程一、三角形按照角的大小进行分类上节课我们把三角形按边进行了分类,并研究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同学们还记得吗?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底和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师:如果按角来分呢?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并给出定义.锐角三角形:三角形中,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夹直角的两边叫做直角边,直角相对的边叫做斜边,直角三角形ABC 可以写成“Rt △ABC ”.三角形按角分,可分为:我们在小学就知道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这个结论是通过实验得到的,这个命题是⎪⎩⎪⎨⎧⎩⎨⎧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斜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三角形⎧⎨⎩⎧⎨⎩不是真命题还需要证明,怎样证明呢?二、三角形内角和回顾我们小学做过的实验,你是怎样操作的?把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剪下拼在第三个角的顶点处,用量角器量出∠BCD的度数,可得到∠A+∠B+∠ACB=180°.想一想,还可以怎样拼?①剪下∠A,按图(2)拼在一起,可得到∠A+∠B+∠ACB=1800。
②把∠B和∠C剪下按图(3)拼在一起,可得到∠A+∠B+∠ACB=1800。
三、例题例已知:如图,△ABC中,BD⊥AC,垂足为D,∠ABD=54°,∠DBC=18°.求∠A和∠C的度数.【解析】因为BD⊥AC,(已知)所以∠ADB=∠CDB=90°.在△ABD中,∠A+∠ABD+∠ADB=180°.(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ABD=54°, ∠ADB=90°. (已知)∠A =180°﹣∠ABD﹣∠ADB=180°﹣54°﹣90°=36°.在△ABC中,∠C =180°﹣∠A﹣(∠ABD+∠DBC)=180°﹣36°﹣(54°+18°)=72°.【答案】∠A =36°;∠C =72°.四、课堂练习教材练习题五、教后记。
沪科版 八年级 数学上册 三角形边角关系章节知识梳理
13.1 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复习讲义一、【知识梳理】1. 不在上的三条线段连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第三边.3. 三角形按边分可分为三角形和三角形,按角分可分为三角形、三角形和三角形.4.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5.三角形中的三条重要线段.二、【专题梳理】专题一三角形边角关系的应用1. 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单位:厘米)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1,2,3.5 B.4,5,9 C.5,8,15 D.6,8,92.. 以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吗?(1)三条线段长之比为4∶5∶6;(2)a+1,a+2,a+3(a>0).3.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5 cm和8 cm,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的长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4.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3,8,x;若x的值为偶数,则x的值有( )A. 6个B. 5个C. 4个D. 3个5. 三角形两边长为2和9,周长为偶数,则第三边长为( )A.7B. 8C. 9D.106.若a、b、c是△ABC的三边,化简|a-b-c|+|b-c-a|+|c-a-b|.7. 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且满足a2+b2+c2-ab-bc-ca=0.试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专题二与等腰三角形相关的分类讨论问题1.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长为3cm,另一条边长为5cm,则它的周长是 .3.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长为3cm,另一条边长为7cm,则它的周长是 .4. 如图所示,在△ABC 中,AB =AC ,AC 上的中线把三角形的周长分为24 cm 和30 cm 的两个部分,求三角形各边的长.专题三 三角形内角和1. 在△ABC 中,按条件求各角的度数 (1)∠A ∶∠B ∶∠C =3∶4∶5;(2)532CB A ∠=∠=∠; (3)C B A ∠=∠+∠; (4)A C B ∠=∠=∠2;(5)A C B ∠=∠+∠2,3:5:=∠∠A B .2. 具备下列条件的△ABC 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A+∠B =∠C B .∠A -∠B =∠C C .∠A :∠B :∠C =1:2:3D .∠A =∠B =3∠C 3. 一块模板如图所示,按规定AF 与DE 的延长线相交成70°,但交点不 在模板上,不便测量,于是王师傅连接AD ,测得∠FAD =34°,∠ADE =76° ,请你根据这两个角度判断模板是否合格?并说明理由.4.(1)如图(1),有一块直角三角板XYZ放置在△ABC上,恰好三角板XYZ的两条直角边XY,XZ分别经过点B,C.在△ABC中,∠A=30°,则∠ABC+∠ACB=________,∠XBC+∠XCB=________.(2)如图(2),改变直角三角板XYZ的位置,使三角板XYZ的两条直角边XY,XZ仍然分别经过点B,C,那么∠ABX+∠ACX的大小是否变化?若变化,请举例说明;若不变化,请求出∠ABX+∠ACX的大小.专题四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1. 如图,已知△ABC,画出△ABC中,BC边上的高、中线和∠BAC的平分线.2. 如图是甲、乙、丙三位同学的折纸示意图,你能分析出他们各自折纸的意图吗?简述你判断的理由.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有可能在三角形内,也可能在三角形外B. 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C.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D.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平分三角形内角的射线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②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都是线段,而高是直线;③每个三角形都有三条中线、高和角平分线;④三角形的中线是经过顶点和对边中点的直线.A.③④B.③C.②③D.①④5. 如图,在△ABC中,作BC边上的高,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B. C. D.专题五三角形中的探究题1. 已知△ABC中,三边长a,b,c都是整数,且满足a>b>c,a=8,那么满足条件的三角形共有多少个?2. 湖边上有A,B两个村庄(如图),从A到B有两条路可走,即A→P→B和A→Q→B.试判别哪条路更短,并说明理由.3.如图所示,已知∠xOy=90°,点A,B分别在射线Ox,Oy上移动,BE是∠ABy的平分线,BE的反向延长线与∠OAB的平分线交于点C,试问∠ACB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4. 规定,满足(1)各边互不相等且均为整数,(2)最短边上的高与最长边上的高的比值为整数k,这样的三角形称为比高三角形,其中k叫做比高系数.根据规定解答下列问题:(1)求周长为13的比高系数k的值;(2)写出一个只有4个比高系数的比高三角形的周长.5. 求证: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意一点到两腰所在直线的距离之和等于一腰上的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室外运动要注意的:
1、
学游泳时,要规范姿势,循 序渐进,游泳前充分活动关节 和肌肉,预防抽筋。一旦溺水, 切勿惊慌,若会游泳,向浅水 区游去,若不会,不要喊叫, 以免水进入呼吸道,应该在水 中尽量抓住一些悬浮物,抓住 机会换气,争取救援时间。 2、踢足球时,不小心把膝盖 擦伤,怎么办?应该首先用干 净的手帕擦拭伤口上的泥土, 并在短时间内用清水清理伤口, 然后轻压伤口,清洗伤口周围 的淤血,后涂药用纱布包扎, 如果情况严重者要及时就医。
② ③ ④
①
⑤ 锐角三角形
⑥ 直角三角形
⑦ 钝角三角形
学习了本节课你有 哪些 收获?
练 习
• 在ΔABC中,∠A+∠B=∠C,∠B=2∠A, • ⑴求∠A、∠B、∠C的度数; • ⑵△ABC按边分类,属于什么三角形? △ABC按角分类,属于什么三角形? • 如图,说明∠A+∠B +∠C +∠D +∠E=180°的理由。
B
证明: 作BC的延长线CD,过点C做AB的平行 线CE,则 由CE//AB 可得 ∠1=∠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2+∠3=180°(等量代换)
∠2+∠5+∠4=180°(平角=180°)
平行线法证明(2P)
在证明三角形内角和 定理时,小明的想法是 把三个角“凑”到A处, 他过点A作直线PQ//BC, 他的想法可行吗?
证明: 过点A作PQ//BC,则
2 1
A 3
Q
B
C
∠2=∠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B +∠C=180°(等量代换)
∠1+∠2+∠3=180°(一平角=180°)
C岛在A岛的北偏东50°方向,B岛在A岛的 北偏东80°方向,C岛在B岛的北偏西 40°方向, 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ACB 是多少度? 分析:A、B、C三岛的连线 北 E
3、在进行投掷训练时,如投手榴弹、铅 球、铁饼、标枪等,一定要按老师的口 令行动,令行禁止,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这些体育器材有的坚硬沉重,有的前端 有尖利的金属头,如果擅自行事,就有 可能击中他人或者自己被击中,造成受 伤。甚至发生生命危险。 4.在进行单、双杠和跳高训练时,器材下 面必须准备好厚度符合要求的垫子。如 果直接跳到坚硬的地面上,会伤及腿部 关节和后脑。做单、双杠动作时,要采 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做双手提杠时不打 滑,避免从杠上摔下来,使身体受伤。
13.1.2 三角形的内角和
天长市实验中学 八年级数学备课组2014 10
大家都已经知道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和为180度,你能证明吗?
小学时用的证明方法
先将纸片三角形一角折向其对边,使顶点落 在对边上,折线与对边平行(图1),然后把另 外两角相向对折,使其顶点与已折角的顶点相嵌 合(图2)、(图3),最后得到(图4)所示的 结果。
三、上体育课应该注意哪些安全 事项?
体育课在中学时期体育课在中小学阶段是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重要课程。体育课 上 的训练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安全上要注意 的事项也因训练的内容、使用的器械不同而有 所区别: 1.短跑等项目要按照规定的跑道进行,不能串 跑道。这不仅仅是竞赛的要求,也是安全的保 障。特别是快到终点冲刺时,更要遵守规则, 因为这时人身体产冲力很大,精力又集中在竞 技之中,思想上毫无戒备,一旦相互绊倒,就 可能严重受伤。 2.跳远时,必须严格按老师的指导助跑、起跳。 起跳前前脚要踏中木制的起跳板,起跳后要落 入沙坑之中。这不仅是跳远训练的技术要领, 也是保护身体安全的必要措施。
1 2 1
a 3
b
拼凑法证明
(3)如图,将∠ 3与∠ 2的公共边延长,它与b 所夹的角为∠ 4。 ∠ 3与∠ 4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1 2 1 a 3 b 4
平行线法证明(1)
已知:如图, △ABC的内角 分别是∠1,∠2,∠3,
3 1
A E
5 2 C 4 D
求证:∠1+∠2+∠3=180°
经典例题
构成△ABC,所求的是△ ABC的 一个内角.如果能求出∠CAB、 ∠ABC,就能求出∠ACB. A
D
C
B
0 0 0 CAB BAD CAD 80 50 30 解: 0 由AD // BE, 可得 BAD ABE 180
所以ABE 180 BAD 180 80 100
运动安全
一、在教室内活动要怎样注意安全? 1、防磕碰 2、防滑、防摔 3、防坠落 4、防挤压 5、防火灾 6、防意外伤害
二、课间活动要注意什么?
每天在紧张的学习中,课间活动能起 到放松、调节、适当休息的作用,因此, 课间活动应注意以下: 1、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激烈的活 动,以保持上课不疲劳,精神集中。 2、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 托托排球、做眼保健操等。 3、活动要注意安全,避免扭伤、碰伤 等。
0 0 0
0
在ABC中,
ABC ABE EBC 1000 400 600
ACB 1800 ABC CAB 1800 600 300 900
答: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ACB 是90°.
D C 北 E
还有其他解法吗?
B
A
按三角形内角的大小分类
B A
D
E C
1、从A处观测C处的仰角 ∠CAB =30°,从B处观测C处时仰 角∠CB D=45°,从C处观测A、B A 两处时的视角∠ACB 是多少度? 2、证明:四边形的内角和
B40°CFra bibliotekB A
150°
D
为360o.
3、如图,一种滑翔伞的形
40°
C
D
状是左右对称的四边形ABCD,其中∠A =150°, ∠B = ∠D= 40°, 求∠C的度数.
A
B 图1
C B
A 图2
C
BA 图3
C
BAC 图4
拼凑法证明
我们知道,将一个三角形的一个角撕下来,拼在一 起,可以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1)做一个三角形的纸片,它的三个内角 分别为 1, 2, 3, 如图:
1
3
2
拼凑法证明
(2)将∠1撕下,如图,其中∠1的顶点与∠2的顶 点重合,它的一条边与∠2的一条边重合,∠1的 另一条边b与∠3的一条边a平行吗?Why?
5.在做跳马、跳箱等跨跃训练时,器材前 要有跳板,器材后要有保护垫,同时要 有老师和同学在器材旁站立保护。 6.前后滚翻、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垫上运 动的项目,做动作时要严肃认真,不能 打闹,以免发生扭伤。 7.参加篮球、足球等项目的训练时,要学 会保护自己,也不要在争抢中蛮干而伤 及他人。在这些争抢激烈的运动中,自 觉遵守竞赛规则对于安全是很重要的。
三 角 形 的 分 类 锐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三个内角都是锐角 有一个内角是钝角 有一个内角是直角
注意:1.常用符号“Rt∆ABC”来表示直角三角形ABC. 2.把直角所对的边称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C 夹直角的两条边称为直角边. 直 斜边 3.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角
边
A
直角边
B
对号入座
3、脚踝扭伤怎么办?正确做 法是先不要强迫自己站起来, 应坐在地上抓住小腿慢慢摇 动,如果不是很痛,那就试 着用手轻按伤痛处,疏通血 脉,有条件的情况下,用冰 敷,如果上是比较严重的话, 应及时就医。 4、在运动时,有同学会出现 腹痛症状,有的是有病因的 比如:胸膜炎、肾结石等应 及时就医,还有就是没有病 因,此时,就应该减轻运动 强度,调整好呼吸与动作节 奏,用手按压腹部,可减缓 疼痛,如无效,则停止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