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 第十一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宏观经济学: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根据总产量曲线、劳动的供求曲 线与货币工资曲线可以推导出总供给曲 线。 由于西方经济学家在推导总供给 曲线时所依据的前提条件不同,导致了 总供给曲线具有不同的形状。
第四节 古典总供给曲线
古典总供给曲线是位于充分就业的产 量水平上的供给完全缺乏弹性的供给曲线。 由于该曲线所描述的是充分就业产量 下的总供给状态,而这种状态又是符合长 期经济发展趋势的,因此,又被称为长期 总供给曲线。
AD曲线斜率
其一,IS曲线的斜率。在LM曲线的斜率不变的 情况下,IS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则投资需求对 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越小,LM曲线移动对均衡收入和 支出所产生的影响越小,AD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 反之,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则AD曲线斜率的绝 对值越小。 其二,LM曲线的斜率。在IS曲线的斜率不变的 情况下,LM曲线的斜率越大,则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 的反应程度越小,LM曲线移动对均衡总支出影响越大, AD曲线的斜率越小;反之,LM曲线的斜率越小,则AD 曲线的斜率越大。
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价格变动一定 幅度会使总需求水平变动多少。 当价格变化所导致的总需求量的变动 较大时,AD曲线往往较平缓;反之,当价格 变化所导致的总需求量的变动较小时,则AD 曲线较陡峭。
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主要有 两个方面: 第一,价格总水平上升时,人们需要更多的 货币从事交易活动,如果货币供给没有增加,货 币的交易需求增加时,必然导致利息率上升,并 引起投资和总需求量的下降。 第二,国内物价水平上升,本国居民购买外 国商品增加,外国居民购买本国商品减少,净出 口减少。上述两方面都表现出价格水平与总支出 水平反方向变动的影响关系,它们共同决定了总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趋势。
利率效应:
在宏观经济学中,将价格水平变动引起 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 方向变动的情况。 实际余额效应: 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 其他以货币衡量的具有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 际价值降低,人们会变得相对贫穷,于是人 们的消费水平就相应减少。
第十一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图1. 观察短期经济波动
(a) 实际 GDP 2000的 10亿美元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实际 GDP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 在短期中, 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倾向于 增加物品与劳务的供給量。 • 物价总水平的下降倾向于减少物品与劳务的 供給量。 • 结果是,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贬值,而且这种贬值刺激了美国的净出口。 • 净出口开支的增加意味着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更大了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为什么总需求曲线会移动
•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物价水平下
降增加了物品与劳务的总需求量。
• 但是,许多其他因素也影响既定物价水平
时的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图2. 总需求与总供给 …
物价 水平
总供给
均衡物价 水平
总需求
0
均衡产量
产量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总需求曲线
• GDP (Y)的四个组成部分对物品与劳务的总 需求做贡献。
Y = C + I + G + NX
商业周期 经济活动
时间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第5讲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2、20世纪 年代末期,欧佩克国 、 世纪 年代末期, 世纪70年代末期 家再一次限制石油的供给以提高价格。 家再一次限制石油的供给以提高价格。 年到1981年,石油价格翻了一番, 从1978年到 年到 年 石油价格翻了一番, 结果又是滞涨。 结果又是滞涨。 3、1986年,欧佩克成员之间爆发了 、 年 争执,违背限产协议,油价下降。 争执,违背限产协议,油价下降。美国 经济经历了滞涨的反面。 经济经历了滞涨的反面。 4、20世纪 年代末,油价大幅波动 世纪90年代末 、 世纪 年代末, (亚洲金融危机到亚洲复苏和欧佩克限 油价从低于10美元到高于 美元) 美元到高于35美元 产,油价从低于 美元到高于 美元)
长期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长期中实际产
出主要由充分就业数量的生产要素决定; 出主要由充分就业数量的生产要素决定;旨在 影响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只能使价格 水平变动,并不能对产量发生影响。 水平变动,并不能对产量发生影响。 P S
D2
D1
y*
y
二、短期供给曲线(新凯恩斯主义供给曲线)
P ASS
解析: 解析:
(1)当P=1时, Nd=175-12.5W,Ns=70+5W - 由Nd= Ns得N=100,W=6; , 当P=1.25时, Nd=175-12.5W/ 1.25 , - Ns=70+5W/ 1.25 由Nd= Ns得N=100,W=7.5 (2)从(1)可以看出P的变化不会影响劳 动力市场的均衡,均衡就业都为100单位, 这时均衡产出为 Y=14N-0.04N2 =1400 -400=1000
解析: 解析: (1)由利润函数π=PY-WL-CK, π=PY- π=PY WL- 利润最大化的劳动投入即劳动需求函 数为 dπ/dL=Pβ1/αKαLβ-1-W=0 L=Kβ1/α(W/P)-1/α 若给定K、α、β ,劳动需求函数可以简写为 K L=f(W/P),显然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 数。
第十一章AS—AD模型答案
第十一章 AS—AD模型AS一AD模型是西方宏观经济学家20世纪70年代在凯恩斯模型基础上提出的。
IS一LM模型,讨论了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均衡的问题,由于没有考虑劳动力市场的情况,因此这只是宏观经济的局部均衡;此外,我们在分析中,实际上假设了价格水平是不变的。
在这一章里,我们将放宽价格水平不变的假设,并引入劳动力市场,建立总供给(AS)—总需求(AD)模型,研究产量(或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问题,来分析宏观经济一般均衡(三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情况。
本章重点:(1)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主要因素和总需求曲线的移动(2)总供给曲线的推导,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等各自的总供给曲线的假设前提与结论(3)运用AS一AD模型分析经济一般均衡,以及经济波动现象习题1、名词解释总需求总需求函数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总供给函数总供给曲线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货币中性古典的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工资粘性假说2、单项选择题(1)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 D )。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D.以上几个因素都是(2)当( A )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
A.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较为敏感B.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较小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较为敏感D.货币供给量比较大(3)水平区域的劳动供给曲线表示( C )。
A.工资不影响劳动供给B.工资对劳动供给影响很大C.劳动供给不影响工资D.劳动供给对工资影响很大(4)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的原因是( A )。
A.工资提高B.价格提高C.技术进步D.需求增加(5)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函数是800-2N(N为使用劳动的数量),产品的价格水平是2美元,每单位劳动的成本是4美元时,劳动力的需求量是( B )。
A.20 B.399 C.800 D.80(6)当( C )时,古典总供给曲线存在。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3)资源充分利用阶段。即C以上部分,这时总供给曲 线是一条垂线,这表示无论价格水平(P)如何上升,总供 给(Y)都不会增加。
这是因为从长期来讲,人类所拥有的资源总是有限的, 当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时,即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宏观 经济学中的充分就业是指包括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在内的 所有生产要素都得到充分利用的状态,而不仅仅只是劳动人 口的充分就业),此时,无论如何提高价格,总供给也不会 增加。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资源总是会实现充分就业的,因 此,这种垂直的总供给曲线又被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在左图中,总需求增加,使 得总需求曲线从AD0移动到AD1 ,得到新的均衡点E1,对应的均 衡国民收入为Y1,均衡价格水平 为P0;总需求减少,使得总需求 曲线从AD0移动到AD2,得到新 的均衡点E2,对应的国民收入为 Y2,均衡价格水平为P0。
2.资源接近充分利用阶段
资源接近充分利用阶段的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直 线,即短期总供给曲线。在这种情况下,总需求的变动引起 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同方向变动。也就是说,总需求增加 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总需求减少会使国民收 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如下图所示。
(2)资源接近充分利用阶段。即BC段,这时总供给曲线 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它表示总供给(Y)的变动会引起 价格水平(P)的同方向变动。
这是因为在资源接近充分利用的情况下,产量增加会引起 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从而生产成本增加,进而导致总价格水 平上升。这种情况在短期生产中比较常见,所以这种向右上方 倾斜的总供给曲线又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
(二)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如生产技术的提 高)的变动会引起总供给的变动,表现在图形上,就是总 供给曲线的移动。总供给曲线的移动有两种情况,一是总 供给增加,引起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如下图中总供 给曲线从AS0移动到AS2;二是总供给减少,引起总供给曲 线向左上方移动,如下图中总供给曲线从AS0移动到AS1。
经济学原理,第11章总需求应用IS_LM模型
11.2 作为总需求理论的IS—LM模型
一、 从IS—LM模型到总需求曲线
为了更充分地理解总需求的决定因素,我们现在使用IS—LM曲线而不是货 币数量论来推导总需求曲线。
第一,我们用IS—LM模型说明为什么国民收入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而下 降——也就是说,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第二,我们考察是什么引起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我们可以把这些结论总结如下:价格水平变动引起的IS—LM模型中的收入 变动代表着沿着总需求曲线的运动。对于给定的价格水平,IS—LM模型中的收 入变动代表着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图(a)表示货币扩张。对于任何给定的价格水平,货币供给的增加提高了实际货 币余额,使LM曲线向右移动,提高了收入。因此,货币供给的增加使总需求曲线向右 移动。
近年来,美联储使用了联邦基金利率(federal funds rate)——银行之间收取 的隔夜贷款利率——作为其短期政策工具。作为这一操作程序的结果,人们 常常从改变利率的角度来讨论美联储的政策。然而,牢记利率的这些变动背 后是货币供给的必要变动。
这种为什么美联储选择使用利率而不是货币供给作为其短期政策工具呢?一个 可能的答案是对LM曲线的冲击比对IS曲线的冲击更普遍。当美联储以利率为目 标时,它通过调整货币供给自动抵消了对LM曲线的冲击,尽管该政策恶化了对IS 曲线的冲击产生的影响。如果对LM的冲击是更普遍的类型,那么以利率为目标 的政策比以货币供给为目标的政策会产生更高的经济稳定性。
图11—3 IS—LM模型中货币供给的增加
货币供给的增加使LM曲线向下移动。均衡从A点移动到B点。收入从Y1增加 到Y2,利率从r1下降到r2。
再一次地,为了解释经济从A点到B点的调整,我们依靠IS—LM模型的基石—— 凯恩斯交叉和流动性偏好理论。这一次,我们从货币政策发生作用的地方——货 币市场——开始。
经济学基础(第11章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本章小结】 1、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AD)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 2、总需求函数表示产品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总需求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描述这一函数关系的曲线称为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可以用财产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来说明。 3、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可以利用IS-LM模型来推导。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为一个常数。现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惟一变动的是价格水平,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会影响产品市场的均衡,即不会影响IS曲线,但会影响到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曲线会发生移动。这是因为,IS曲线的变量被假定是实际变量而不是随价格变化而变动的名义变量,但LM曲线中的货币供给量则有名义货币供给量和实际货币供给量之分。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了既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总需求与国民收入的不同变动情况。 4、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 AS)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总量。一般而言,总供给主要由劳动力、生产性资本存量及技术决定。
Q
四、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总需求曲线是由IS-LM模型推导出来的,因此,IS曲线、LM曲线的移动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发生移动。而财政政策的变动会引起IS曲线的移动,货币政策的变动则会引起LM曲线的移动,因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动会引起总需求曲线的变动。
财政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PP1 P0
0 Y0 Y1 Y2 GDP
(2)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同一条短期总供给曲线说明物价水平与总供给之间同方向变动的关系。物价上升,总供给增加,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方移动;物价下降,总供给减少,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下方移动。
5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考点难点归纳1.总需求函数总需求函数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的依存关系,描述这一函数的曲线称为总需求曲线。
所谓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国外需求构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价格水平提高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下降;当价格水平下降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上升。
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其机制在于: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同时打破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上的均衡。
在货币市场上,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给下降,从而使LM 曲线向左移动,均衡利率水平上升,国民收入水平下降。
在产品市场上,一方面由于利率水平上升造成投资需求下降(即利率效应),总需求随之下降;另一方面,价格水平的上升还导致人们的财富和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以及本国出口产品相对价格的提高从而使人们的消费需求下降,本国的出口也会减少、国外需求减少,进口增加。
这样,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总需求水平就会下降。
2.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和移动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价格水平变动一定幅度使国民收入(或均衡支出水平)变动多少。
从IS -LM 模型分析中可知,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实际货币余额变动会使LM 移动,进而影响收入水平,而LM 移动究竟会使均衡收入变动多少,取决于IS 曲线和LM 曲线的斜率。
IS 曲线斜率不变时,LM 曲线越陡,则LM 移动时收入变动就越大,从而AD 曲线越平缓;相反,LM 曲线斜率不变时,IS 曲线越平缓(即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或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则LM 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动越大,从而AD 曲线也越平缓。
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如政府支出扩大(A 增加),或扩张性货币政策(M 增加),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则向左下方移动。
3.总供给总供给是经济社会的总产量(或者总产出),一般而言是由劳动力、生产性资本存量和技术决定的。
宏观经济学中一般用宏观生产函数来表示产出与劳动和资本等之间的关系。
总供求模型分析、曲线和推导
23.05.2020
13
财富效应
• 第一是财富效应。价格上升导致 以真实购买力表示的财富“缩 水”,人们变得比较“穷”了, 结果减少了支出。反之亦然。
• 英国经济学家庇古(Arthur Pigou: 1877-1959)强调了这 一效应,因而又称为庇古效应。
23.05.2020
14
利率效应
• 第二是利率效应。物价上升使货币 交易需求上升,导致利率上升,抑 制投资需求和居民信贷消费需求。 又称凯恩斯效应。
0.2
20000
增长率
0.15
15000 0.1
10000
5000
0.05
0
0
1998 1996 1994 1992 1990 1988 1986 1984 1982 1980 1978
年份
7
短期经济波动(3)
资本形成或投资长期高速增长,短期波动更剧烈,某些 年份甚至出现真实投资水平下降的负增长。
23.05.2020
10
短期分析放弃货币中性假定
• 在研究年度或更短时期间经济波动时,货币中性假 定不再适用。短期内实际变量与名义变量存在密切 关系。
• 因而,我们建立一个新的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来探 讨两个变量关系:一是经济物品与劳务总量,用实 际GDP衡量;二是物价总水平,用消费者物价指 数 (consumer price index: CPI),零售物价指 数(retail price index: RPI),或GDP平减指数 表示。
23.05.2020
17
总需求曲线的方程式
Q S Y a 1 b Y , I r I0 dr IS a 1 b Y I0 dr 1 b Y dr I0 a ①
第十一章ADAS模型
AD-AS 模型
IS—LM模型在价格不变和没 有考虑供给的限制条件下 推导出来的。因此需要引 进价格水平变化;需求和 供给并重分析。
第一节 总需求模型
一、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AD)是经济 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 需求和国外需求。 总需求曲线表明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同时 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P↑→ 实际资产↓→ C↓ → AD↓)
2、凯恩斯的利率效应。价格水平上升,实 际货币供给量下降,利率上升。利率上升 提高了厂商投资成本,从而抑制了投资需 求。投资需求下降,因而总支出水平和收 入水平下降。这一关系称为利率效应。英 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强调了这一效应,因而 利率效应有时称为凯恩斯效应。 P↑→ m=M/P↓→ r↑→ I↓( C↓) → AD↓
经济萧条与通货膨胀并存
P
AD
P3 P2 P1
AS3 AS2 AS1 Y Y3 Y2 Y1
三、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货币供给量增大、自发总需求增大、
税收减少、政府支出增加,都会使得总 需求 AD 增加,AD 曲线右移。
•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都将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都将使总需求向左移动。
第二节
总供给模型
• 一、总供给曲线的含义 • 总供给曲线是表明生产要素市场特别是 劳动市场达到均衡时,总供给与价格水 平之间关系的曲线。它反映了在每一既 定的价格水平下,所有厂商愿意提供的 产品与劳务的总和。
P AS
资 源 充 分 利 用资源自大量闲置oY*Y
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运用
• 在宏观经济分析中,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是一种十分有用的分析工具,它可以被用 来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有关问题。
西方经济学第十一章
消费函数表
6000 6000 6000 9000 12000 15000 15000 14700
0 0 0 3000 3000 3000 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300 3300 3300 300 0
c+i
E
c+i’ c+i
∆i
)
0
。 45
y y’
∆y
y
图3-18 乘数效应
第五节 加速原理
加速原理:说明收入变化如何引起投 加速原理: 资变化的理论。表示投资变化引起收入变 资变化的理论。 化到什么程度的系数是加速数。 化到什么程度的系数是加速数。 加速数=总投资的改变量 本期收入 加速数 总投资的改变量/(本期收入 上期收 总投资的改变量 本期收入-上期收 入)
i ,s
s E
+
0
i y
图3-12储蓄曲线和投资 储蓄曲线和投资 曲线的交点决定收入
-
y0
图民收入的决定(图示二) 图民收入的决定(图示二)
c ,i c+i
E
)
0
。 45
y0
y
消费加投资曲线和45度线的交点决定收入 图3-13 消费加投资曲线和 度线的交点决定收入
二、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三部门经济中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N1
N0
N2
N
劳动市场均衡
第三节 古典总供给曲线
根据货币工资 W 与价格水平 P 进行调整所需要的时间的长短,分为三种 行调整所需要的时间的长短, 总供给曲线:古典、凯恩斯和常规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曲线:古典、凯恩斯和常规总供给曲线。 古典总供给曲线: 古典总供给曲线: 定义:不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位于充分就业水平上的垂直的总供给曲线。 1、定义:不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位于充分就业水平上的垂直的总供给曲线。 2、假设: 假设: ⑴劳动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劳动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⑵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随劳动供求关系的 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 变化而立即变化,没有时滞性。 变化而立即变化,没有时滞性。 ⑶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工资水平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迅速而及时的变动, 迅速而及时的变动,可以使劳动市场处于充分 就业状态, 就业状态,经济的产量总能保持在充分就业的 产量或潜在产量水平上。 产量或潜在产量水平上。 yf 古典总供给曲线 y P
价格水平变化导致总需求( 总支出) 3、 价格水平变化导致总需求 ( 总支出 ) 水 平变化的三种情况: 平变化的三种情况:
实际货币供给下降 P 上 升 如名义收入不变 如实际收入不变 利率上升 实际收入下降 名义收入上升 投资下降 消费下降 税负上升 y 下 降
4、总需求函数的几何表示被称为总需求曲线 (Aggregate Demand Curve ): 它描述了与每一物价总水平相适应的均衡支出 私人支出和政府支出)或国民收入的关系, (私人支出和政府支出)或国民收入的关系,表明 了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实现均衡时国民收入 与价格水平的结合。 与价格水平的结合。
P
AD
y
四、需求曲线移动 1、沿 AD 曲线变动: 曲线变动: 只有价格变动导致总产出沿着 AD 移动。 移动。 曲线水平移动: 2、AD 曲线水平移动: 价格水平不变,其他原因导致总产出变化, 价格水平不变,其他原因导致总产出变化,可看作 AD 曲线的水平 移动。举例说明: 移动。举例说明: 技术进步因素——科技进步引发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进 技术进步因素——科技进步引发人类征服自然、 ——科技进步引发人类征服自然 一步提升,引起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新生产方法的问世, 一步提升,引起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新生产方法的问世,引起 新的消费需求, 新的消费需求,引起企业在为迎合新产品生产而组织的设备更新改造 引发给定总物价水平下投资需求上升,导致曲线右移 右移; ,引发给定总物价水平下投资需求上升,导致曲线右移; 收入分配因素——以实现公平为主要目标的国民收入二次分配的力 收入分配因素——以实现公平为主要目标的国民收入二次分配的力 —— 度如进一步加大,则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将进一步提高 提高, 度如进一步加大,则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将进一步提高,导致总需求 右移; 左移. 曲线加快右移 反之则左移 曲线加快右移;反之则左移.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电大西方经济学(本)期末复习指导名词解释第二章商品价格决定1.需求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2.供给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3.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同时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的价格,它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4.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5.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6.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做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7.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8.支持价格:亦称最低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价格的下限,防止价格下降,以示对该商品生产的支持。
9.限制价格:亦称最高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产品规定最高上限,防止价格上涨,控制通货膨胀。
10.点弹性:是指在自变量的变动幅度较小时,因变量的变动率对自变量变动率的对比。
11.弧弹性:是指在自变量的变动幅度较大时,因变量的变动率对自变量变动率的对比。
12.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13.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14.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曲线。
西方经济学课件:第十一章 总供给与总需求
❖ 物价水平与净出口:汇率效应—物价水平 下降,利率下降,实际汇率贬值,刺激了 净出口的需求,从而增大了商品与劳务的 需求量。
❖ 但在价格水平固定的情况下,任何影响总 需求发生变化的因素变动,都将导致AD 曲线的移动:引起总需求增加的因素变动 使AD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引起总需求减 少的因素变动使AD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 物价水平与消费:财富效应—物价水平下降使消 费都更为富裕,又可鼓励他们更多的支出,刺激 了消费品的需求,从而增大了商品与劳务的需求 量。
❖ 物价水平与投资:利率效应—物价水平下降,家 庭购买商品和劳务所需的货币就越少,于是家庭 会去进行股票、债券投资,或者储蓄,导致利率 下降。鼓励了更多的投资品支出,刺激了投资品 的需求,从而增大了商品与劳务的需求量。
第十一章
总供给与总需求
一、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概念
➢(一)总供给: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 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从实物形态计量,总供给等于一定时期内消 费品总量、投资品总量、商品库存增加量、 商品净进口量以及劳务总量之和。
➢从价值形态计量,总供给等于社会成果经过 社会分配后所形成的总消费、总储蓄和政府 净税收之和。
❖价 ❖格
❖ 水 P3 ❖平
❖P
❖
P2
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曲线
D C
涨价了,生 产多多,更
多。。。
❖
❖
P1
A
B
Y0
Y1
Y2 Y3 YF
产出Y
❖ 总供给曲线表示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 况下,一般物价水平和厂商总产量之间 的关系。
❖ 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说明在高的 价格上,设工资不变,每一厂商愿意供 给更多的一些产品,从而总供给更大。 根据厂商在价格水平上升时愿意供给的 数量,可以划出所有厂商愿意供给的产 量水平的轨迹,得到一条总供给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AS模型(4)
短期总供给变动对国民 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
短期总供给是会发生变动的,这种变
P
AD E2 P2 P0 P1 E0
AS2
AS0 AS1
动同样会影响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左图
中,当短期总供给曲线由 AS0 移动到 AS1 时,总供给的增加引起了国民收入的增加
E1
和价格水平的下降;当短期总供给曲线由 AS0 移动到 AS1 时,总供给的减少引起了 国民收入的减少和价格水平的上升。
P AD AD2 AD1
O
Y
总供给曲线 (AS曲线)
P
AS
c a O P AS2 b Y
AS0 AS1
O
Y
总供给曲线是表明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 衡时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它反映了 在每一既定价格水平上,所有厂商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 商品和劳务的总和。总供给取决于资源利用的情况。在 不同的资源利用情况下,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是不同的,从而总供给曲线的形态也是不同的。左图显 示了这三种不同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a—b,这时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与横轴 平行的水平线,这表明即使价格不提高,总供给也会增 加,这是因为此时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增加产量 只会使成本下降。这种情况是由凯恩斯提出来的,因此 这一供给曲线被称之为“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 第二种情况:b—c,这时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 方倾斜的曲线,这表明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 这是因为在资源接近充分利用的情况下,产量增加会使 生产要素的价格上涨,同时在技术上也开始出现边际成 本递增的情况,因此总供给只能随着价格水平的上涨而 增加。这种供给曲线是在短期中存在的,也被称为 “ 短 期总供给曲线”; 第三种情况:c以上,这时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 这表明,无论价格水平如何上升,总供给也不会增加。 这是因为资源已经被充分利用,即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 业,总供给无法增加。从长期来说,这种情况是会出现 的,因此这种垂直的供给曲线被称之为 “ 长期总供给曲 线”。 短期总供给曲线会因为价格以外的因素引起变动。
AD-AS模型
AD-AS模型(1)
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 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
在AD-AS模型中,分析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 水平的影响时,必须考虑到供给曲线的不同情况。
P
AS
AD
P E
P0
P0
AD2
AD0
AD1
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 线下的总需求变动 E0 E1
E2
AS
O
Y0
Y
O Y2 Y0 Y1 Y
• 石油危机
OPEC(欧佩克) 控制油价,正 好粮食因歉收 也涨价,导致 AS曲线上移。
P
AS2 AS1
AD
Y
罗斯福实行“新政”, 逐步走出危机;并引 出了凯恩斯革命。
Y
(2)The Vietnam War
• 越南战争
在60年代,美国 在战后出现了一 次衰退,而越南 战争通过财政赤 字支持的财政扩 张政策,使产量 上升、失业减少 并承受通货膨胀 的压力。
P AS
评美国 当前的 政策。
AD1
AD2
Y YF
(3)The Oil Crisis
AD曲线是表明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 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一条曲 线。如右图,横轴OY代表国民收入,纵轴OP 代表价格水平。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向右下方 倾斜的曲线,这表明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呈反方 向变动。 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AD曲线的变动,这表 明在价格水平为一定时,总需求水平会因为价 格以外的因素发生变动。
P
AD1 AD0 P1 P0 P2 E2 AD2 E0 E1
AD-AS模型(3)
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 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
P AD1 AD0 AD2 P1 P0 P2 E1 E0 E2 Y Y0 AS 长期总 供给曲 线下的 国民收 入变动
AS
短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供给曲 线下的 国民收 入变动
O
Y2 Y0 Y1
Y
O
在上图中,总需求曲线 AD 和总供 给曲线 AS相交于E点,在这点上,决定
了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为Y0 ,均衡的价
格水平为 P0 。
上图,当AS 为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时,均衡国 民收入Y 随总需求的的增加而增加,随总需求的减少 而减少,但价格水平始终不变。
AD-AS模型(2)
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 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
O Y2 Y0 Y1
Y
用AD-AS模型分析 宏观经济的政策效应
P
AD1 P0 P1 E1 AD0 E0
AD-AS 模型是分析宏观经济情况与政策效应 的一种很有用的工具。下例我们用这一工具来 分析对付通货膨胀的不同政策的效应。
AS
P
AS0
AD E0 AS1
P0
E1
P1
O Y1 Y0
O Y0 Y1
假设在发生通货膨胀的时期,宏观经济的政策目标是要使价格水平从 P0 下降 为P1 。上左图采取的是抑制总需求的办法,使 AD0 移动到 AD1。这一政策效果不仅使 价格水平下降,也使国民收入水平下降。上右图采取的是刺激总供给的办法,使AS0 移动到AS1 ,这一政策的效果使价格水平下降,但国民收入却增加,从而促进了经济 的繁荣。这表明,在资源尚未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刺激总供给比抑制总需求更有效。
第十一章 AS-AD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前面我们假设总供给总是适应总需求的增加而 增加,同时价格水平也总是保持不变,因而单纯从
从总需求-总供给关系 分析国民收入决定的 AD-AS模型
总需求曲线 (AD曲线)
总需求出发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但在现实中, 总供给总是有限的,价格水平也是变动的。AD-AS 模型把总需求的分析和总供给的分析结合起来,从 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关系上来说明均衡国民收入水平 的决定。
在上图中,AS为短期总供给曲线,,在短期中, 总需求增加使国民收入随之增加,总需求减少, 使国民收入随之减少。同时,价格水平也随着总 需求的增减而增减。
在上图中,AS为长期总供给曲线,,在长期 中,均衡国民收入不会因为总需求的增加或 减少而随之变动,均衡国民收入是不变的。但 价格水平随着总需求的增减而增减。
The Application of AD—AS Model
•AD-AS模型的应用
(1)The Great Depression
• 大萧条
P
AD1
由于生产能 力严重过剩, 商品销售不 出,只能减 少生产,削 减雇用。 居民收入减 少,进一步 导致生产下 降。
胡佛因金融危机 AS 的存在,采取的 是紧缩的货币政 策,加大了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