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民间舞蹈
浅谈达斡尔族民间歌舞鲁日格乐
达斡尔族 民歌可分为 四大 类:扎恩达勒 、鲁 日格 乐、乌春、萨 满 歌 。扎 恩达勒它是一种 山歌体裁 的民间歌 曲,通 常达斡尔人在 生产 、劳动 中所唱具有达 斡尔族 山歌 的独特风格 ;鲁 日格勒又称 哈 库麦是对达斡 尔族传统 民间舞蹈 的统称 ,其含义为 “ 燃烧 ”或 “ 兴
一
山上下来在 村子里居住 时,鲁 日格 乐舞蹈 的动作又 发生 了变化 ,当
时 达 斡 尔 族 民 房 的 特 点 是 屋 内有 三 铺 坑 , 人 们 只 能在 中 间 很 小 的 空 间 行 走 , 当过 年 的 时 候 外 面 冷 人 们 在 只 能 在 屋 内跳 舞 , 由于 室 内 空
木 、 放 排 、放 牧 、 农 耕 为 生 , 勤 劳 的达 斡 尔 族 人 们 在 长 期 的 劳 动 中 创 造 出 了许 多优 秀 的 民 间音 乐 。
带 就 叫鲁 日格 乐 , 在 呼 伦 贝 尔 市 鄂温 克地 区还 被 叫成 “ 阿肯拜 ” ,
在 齐 齐 哈尔 地 区 被 叫 作 “ 哈库麦 ” , 听 老 一 辈 的人 说在 新 疆 地 区 鲁 日
达 斡 尔族是 我 国北 方著 名 的少数 民族 , 是个 勤劳 勇敢 能歌 善 舞 的民族 ,他们用 歌声和舞蹈来抒 发感情 ,勤 劳、勇敢 、智慧、善 良的达斡 尔人 ,创造 出了许多丰 富多彩的 民间艺术文化 。鲁 曰格乐 是是达斡 尔族 民歌 的一种形式 ,是达 斡尔族 民间广泛流行 的歌 舞形 式 ,是达斡尔族很 有代表意义 的传 统文化娱 乐活动 ,多为 妇女们在 节庆 日或劳动之余表演 的一种 民间歌舞。
一
合称 为北方 “ 三少 ”民族 。达 斡尔族主要分 布在 内蒙 古 自治区呼伦 贝尔 市的莫力达 瓦斡尔族 自治旗 、鄂温克族 自治旗及 黑龙 江省齐齐
谈达斡尔族舞蹈主要艺术特点
谈达斡尔族舞蹈主要艺术特点[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
达斡尔族人性格开朗豪放,讲礼仪,重感情,能歌善舞,多才多艺。
在漫长的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作出许多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音乐、歌曲和舞蹈,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的喜爱而流传国内外。
其中舞蹈成就尤为突出。
达斡尔族舞蹈的艺术特点:一、传统性。
达斡尔族的舞蹈传统和艺术风格主要集中表现为罕伯舞(达语译之为“哈库麦”)。
其舞蹈保存了旗袍、皮靴、坎肩,男子着毡帽,女子则用围巾或有围发头饰为其传统舞蹈装饰。
传统的达斡尔舞蹈分为两种:一种是“哈库麦”舞;另一种是“哈库麦勒”舞。
“哈库麦”舞是直接呼号到打斗掀高潮为止。
“哈库麦勒”舞必须三段式:一是先对唱对舞;二是对呼号配舞:三足对呼号对打斗到激情绽放才能结束。
达斡尔族老年人喜爱跳完整的“哈库麦勒”舞.开展传统达斡尔族舞蹈比赛活动,也必须以三段式的“哈库麦勒”为主。
这两种舞不管是哪一种,都能表现出达斡尔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也体现出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延续。
这种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的达斡尔族舞蹈流传至今,达到老少皆宜,雅俗共赏.普及率极高,这就是传统达斡尔族“哈库麦”舞的魅力。
二、模仿性。
传统的达斡尔族舞蹈动作来源于生活,多是通过采集、狩猎、捕鱼以及生产生活过程的形象模仿。
像“划船、撒网、射箭、采黄花等动作都具有形象的模仿性。
像梳头照镜子、提水、挑水等动作”都属于写实的动作,是表现达斡尔族人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
如“捆个子”这个舞蹈语汇,是模仿达斡尔人打羊草时捆草动作,也是把传统的生产劳动场面形象的艺术化。
达斡尔族舞蹈动作也有从动物的形象模仿来的,像“狮子咬逗”这个动作,俩人同时斜对面并腿蹲下.按着节奏起跳,模仿咬住对方右肩膀,很像一对狮子在互相撕咬脖子打斗。
尽善尽美地表达出达斡尔人极强的模仿能力。
达斡尔人是一个对雄鹰十分崇拜的民族,将雄鹰视为本民族的图腾。
有一个舞蹈语汇叫“鹰斗”,就是模仿猎鹰捕杀猎物时激烈争斗场面。
达斡尔族民间舞蹈鲁日格勒舞
咯咕……咯咕……一群身着粉色衣裙、梳着长辫的姑娘们模仿着布谷鸟的声音,舞歌和呼号、音乐融合在一起,姑娘们在尽情地载歌载舞。
这是达斡尔族民间舞蹈的统称“鲁日格勒”,它因地域而异,有“阿罕伯”、“郎突达贝”、“哈库麦”和“哈根麦勒格”等几种叫法。
在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鲁日格勒舞》在单项节目中获优秀节目奖。
历史上,达斡尔族主要是以狩猎为主,兼营畜牧业、农业。
几百年前,达斡尔族在黑龙江流域以狩猎为生,并季节性地从事林、牧、渔业等,妇女们在家种田、栽烟叶、挤牛奶及采摘柳蒿芽、野果等。
她们闲暇时聚在一起跳鲁日格勒舞,鲁日格勒舞多表现狩猎生活和劳动场面,与达斡尔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
‘鲁日格勒’其含义为‘燃烧’或‘兴旺’之意,达语‘鲁日格勒贝’可以引申为‘跳起来吧’之意。
作为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民间舞蹈鲁日格勒舞以群舞为主,上身和手臂的动作丰富,脚下的侧滑步为基本步伐,舞蹈开始时先唱徐缓轻快的舞歌,随着歌声舞者轻柔地舞动起来,此时,旁观者可以任意加入队伍随舞。
舞蹈气氛逐渐热烈,节奏加快,交叉交换位置,所有舞者齐呼‘哲嘿哲’、‘德乎达’等简短风趣的呼号,脚上踏出有力的节拍,舞蹈达到高潮。
舞者舞出了一种自然、古朴和永恒的特征。
“鲁日格勒”是达斡尔族人民欢乐吉祥的缩影,它是达斡尔族聚居区的优秀传统民间舞蹈文化,是古老达斡尔族民间舞蹈的遗存,在中国其他民间舞蹈中实属罕见。
然而民间艺术的生命又是脆弱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达斡尔族文化日益淡化;这个紧紧附着在人身上的遗产,随着人的生存而生存,随着人的离开而消亡;在科学技术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人们追求现代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审美需求也得以提高,对跳“鲁日格勒”民间舞蹈的兴趣淡漠,这个民间舞蹈正逐渐失去它原生态的味道。
新疆达斡尔族音乐舞蹈
翔》 《 、 想娘 家》 《 生性 天 真可 爱》 《 、我 、 为什 么要嫉
恨我 》《 谁来 可怜 我 》《 、有 、春天 鸟儿 归 》 。其 反 等
映新 生 活 的山歌 , 本上 是 14 年 后 由达 斡尔 族 基 99 和汉 族音 乐工 作 者创作 的 , 过舞 台 、 通 广播 、 电视
“ 哈肯麦 呼苏 姑 ”是 达 斡尔 族 的一种 民间舞
“ 恩达 勒格 ” 扎 是达斡 尔族 民歌 的主体 。歌词 简 练 、 动 , 曲高 亢 、 放 , 奏 有 力 , 读 明 生 歌 奔 节 句 晰, 韵味浓 郁 。其历 史 传统 山歌多 以守 卫 边 防和 民情 民俗 为题 材 。代 表 作 有 《 值 勤 巡 逻 在 边 我
关键词: 新疆 达斡 尔族 音乐舞蹈 特色 文章 编号:62 47 (0 9 0 一 0 0 0 17 — 5 7 20 )2 o 1— 6 中图分类号:6 7 J0 文献标识码: A
新疆 的达 斡尔 音 乐舞蹈 可分 为 民间歌 曲 、 民 间器 乐 、 民间 歌舞 和 宗 教乐 舞 四大 类 , 中 以 民 其 间歌 曲最 为丰 富多彩 。
民在农 牧业 生产 活动 中 自编 自唱 , 流传 开来 。如
《 阔 的原 野美 又大 》 《 园里 的苹果 》 《 山牧 广 、果 、上
马 》 《 就是 我 》 《 骝 马 》 《 谷 子》 《 原铺 、那 、枣 、碾 、草
上绿 绒毡》 。其爱情 生 活山歌 以 曲抒 情 , 达达 斡 表
热烈 粗狂 的艺术 效果 。《 仁特克 》 斡 是一 种模仿 山
羊 顶角 的男 子双 人舞 , 乐 曲幽 默 , 强 渐快 , 其 渐 跳
收 稿 日期 :0 9 0 — 2 20 — 2 0 作 者 简 介 : 菁 葆 (9 5 )男 , 周 14 一 , 江苏 扬 州 人 , 口经 济 学 院艺 术 研 究 所 所 长 , 授 , 疆 艺 术 学 院 客 座 教授 , 要 从 事 音 乐 海 教 新 主
观大型风情音画歌舞剧《达斡尔人》侧记
语 言都 面 临着 失传 和 消亡 。值 得欣 慰 的 是 ,国家 以及 当地政 府根 据 民族 音乐 文化 即将流 失 的状 况 出 台了相 应 的保 护措 施 ,使 这些 宝 贵 的 民族 音 乐文 化 资源得 以保 留与传 承 。2 0 0 6 年 , 国家首 批确 立 的非 物质 文化 遗 产 中 ,达 斡 尔族 的 “ 乌 钦 ”、 “ 鲁 日格 勒 舞 ” ( 也 叫哈 库 麦乐 舞 )被 列 入 文化 遗 产 保护 名 录 。2 0 1 2 年3 月 ,在 黑龙 江 省第 一批 非 物质 文化 遗产 名 录 中 ,达斡 尔族 的 罕伯 岱 民歌 被选 入其 中。 以下 是在 歌舞 剧 《 达 斡尔 人 》 中所 呈 现 的达 斡 尔族
大 众 文 艺
・ 舞 蹈研 究 ・
观大型风情音画歌舞剧 《 达斡尔人 》侧记
刘 瑶 ( 齐 齐哈 尔大学音 乐与舞 蹈学 院 黑 龙江 齐 齐哈 尔 1 6 1 0 0 6)
[ 基金项 目] 黑龙江省社科研 究规划年度项 目 《 达斡 尔族 “ 哈库 尔族 民族 性情 的 真善 美 ,舞 台表 演灵 动 活泼 而又 不 失真 实感 ,弓
麦” “ 乌钦 ”的传承状况与发展策略研究》 ( 项 目编号 :1 1 E 0 1 4 ) 人 入胜 。
由黑 龙 江 省 民委 、 省 文化 厅 、齐 齐 哈尔 市委 市政 府 联 合 主
二 、历 史感 厚重 传承 优秀 文化 遗产 在 浩 瀚 的历 史长 河 中 ,达 斡 尔 人 创 造 了丰 富 的 民 族 语 言 及
办 , 齐 齐 哈 尔 市戏 曲剧 院 ( 市 艺 术 团 )、 齐 齐 哈 尔大 学音 乐 与 绚 丽 多彩 的 民间文 艺 ,形 成 了独特 的音 乐 、 曲艺 和舞 蹈 ,但 由于 舞 蹈 学 院 联 合承 办 ,梅 里 斯 达 斡 尔 族 区 、 齐 齐 哈 尔铁 路 老 年 大 历 史 、社会 的原 因 ,达斡 尔族 的 音乐 、舞 蹈 等艺 术形 式 ,甚 至连 学 艺 术 团加 盟 打 造 的大 型 风 情 音 画 歌 舞 剧 《 达斡 尔人 》分 别 于 2 0 1 2 年6 月2 2 日、2 3 日和 7 月1 日在 北京 世 纪剧 院 、 哈尔 滨 环球 剧 场 上演 。此 剧 由 中央 民族 歌 舞 团 副 团 长 , 国家 民委 “ 突 出贡 献 专 家 ” ,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 八 佳 青 年 舞蹈 创 作 家 丁 伟 担 纲 艺 术 总 监 ;青 年 导 演 董 雪 海 担 任 总 导 演 ; 多 次 获得 国家 “ 五 个 一 ”工 程 奖 音 乐 作 曲家 崔 臻 和 对 该 剧 目进 行音 乐设 计 ;全 国著 名 词 作 家 李 晓 达 为 该 剧 目文 学 统 筹撰 稿 ,众 多 国 内一 流 舞 蹈 编 导 及 灯 光 布 景 设 计 师 与 黑 龙 江 本 土 的 民 间 艺术 家 共 同联 袂 打 造 的 经 典 剧 目 ,也 是 齐 齐 哈 尔 大 学 建校 六 十 周 年 系 列 演 出活 动 中 的 一 部
论达斡尔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无可替代的地位 。通过对 达斡 尔民族民间舞蹈 的 内容及各 时代 发展 、 达斡 尔民族民 间舞 蹈的类 别及 艺术特
征、 达斡 尔民族 民间舞蹈 的传承及传播 、 达斡 尔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性及 意义等 内容进行 了初步 的分析和介
绍, 为更好地 宣传和保护达斡 尔优 秀传统文化、 传承与发展 达斡 尔民族民间舞蹈尽绵薄之力。
[ 关键词 ] 达斡 尔; 民间舞蹈 ; 艺术特征 ; 与传播 传承 [ 中图分 类号] 722 [ j2 .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号]17 — 2521 )5 01 — 3 61 01(0 10 — 16 0
达斡 尔是 民族 之称 。“ ” “ 去” “ 达 为 过 和 原本 ” 意 ,斡 之 “ 尔”为“ 位置” 住处 ” 意… 。达 斡尔 民族 民间舞 蹈用 当 和“ 之 地达斡尔语言称之为鲁 日格勒 , 其词意是 “ 旺火焰 ”2。达 燃 【 】 斡尔民族民间舞蹈的历史可 以追溯到古代时期 的狩猎 时代 , 该舞蹈最早与篝火有关系 , 是达斡 尔人 在篝火旁边产生 的一 种 自娱 自乐的舞蹈形式 , 达斡 尔民族 民间舞蹈发展至今 已有 几百年的历史 , 斡尔 民族 民间舞蹈 以故事 鲜明完整 、 节 达 情 复杂 、 人物 生活形象 生动 为特 点。达 斡尔 民族 民间舞 蹈所 叙 述的时间 , 塑造 的人物 、 物形象 生动地反 映 了达斡尔 民族 动
S p . 01 e t2 1 Vo . 7 NO 5 13 .
第 3 7卷
第 5期
论达斡尔 民族 民间舞蹈的传承 与发展
苏都 毕力格
( 内蒙古 民族大学 音乐学院, 内蒙古 通辽 0 8 0 ) 2 0 0
[ 摘
要] 达斡 尔民族民间舞蹈是达斡 尔族具有独特魅 力的舞蹈 艺术 , 达斡 尔传统文化 艺术领域 占据 着 在
浅析达斡尔族民间舞蹈与传统宗教的发展联系
浅析达斡尔族民间舞蹈与传统宗教的发展联系摘要:达斡尔族世代生活在边疆地区,原生态的生活方式使文化艺术方面的内容得以很好保存。
在达斡尔族人的生活中很多重要活动与歌舞密切相伴,比如他们的节日、婚嫁、丧礼、狩猎、农业耕作等。
歌舞活动与萨满的宗教仪式经常交织,是达斡尔文化的表现。
现代社会中,“萨满教”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萨满教的仪式,歌舞活动作为民族文化遗产被加以保护,认真研究“萨满教”与达斡尔民间舞蹈,对达斡尔文化的继承、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达斡尔族;民间舞蹈;萨满教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149-02达斡尔族是中国北方的古老少数民族,从民族源流上达斡尔族属于古老契丹人的后裔,在文化传统上受蒙古族和满族的影响较大。
达斡尔族世代生活在边疆地区,原生态的生活方式使文化艺术方面的内容得以很好保存。
达斡尔族的文化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萨满教”是达族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与重要的活动密切相关。
现代生活中,达斡尔人的生活仍然充满了传统的宗教文化和民族音乐舞蹈。
达斡尔人的民间舞蹈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来自于传统“萨满教”文化的影响。
“萨满教”作为一种原始的宗教,在达斡尔人的文化中顽强的延续下来。
受“萨满教”的影响,达斡尔族人认为万物有灵,对很多自然界中的动物进行崇拜,在生产生活的各项重要活动中,都要进行祭祀,同时也对祖先崇拜非常虔诚。
在达斡尔族人的生活中很多重要活动与歌舞密切相伴,比如他们的节日、婚嫁、丧礼、狩猎、农业耕作等。
歌舞活动与萨满的宗教仪式经常交织,是达斡尔文化的表现。
现代社会中,“萨满教”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萨满教的仪式,歌舞活动作为民族文化遗产被加以保护,认真研究”萨满教”与达斡尔民间舞蹈,对达斡尔文化的继承、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达斡尔歌舞中萨满教教义的影响达斡尔族人能歌善舞,他们的生产生活和歌舞宗教密不可分。
试论达斡尔族舞蹈的起源与发展
试论达斡尔族舞蹈的起源与发展达斡尔民族民间舞蹈是达斡尔族具有独特魅力的舞蹈艺术,在达斡尔传统文化艺术领域占据着无可替代的地位。
通过对达斡尔民族民间舞蹈的内容及各时代发展、达斡尔民族民间舞蹈的类别及艺术特征、达斡尔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及传播、达斡尔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性及意义等内容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介绍,为更好地宣传和保护达斡尔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达斡尔民族民间舞蹈尽绵薄之力。
标签:达斡尔族;民族舞蹈;起源;发展在我国众多的各个民族的民间舞蹈中,无论是哪个时代的民间舞蹈,无论其发育的程度如何,也无论是哪个民族或地区民间舞蹈,都蕴含着大量的当地的自然的地理特征所给予的信息,各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动作、姿态、步伐等,无一不啊反映着其所生成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
而达斡尔民族民间舞蹈是达斡尔族具有独特魅力的舞蹈艺术,在达斡尔传统文化艺术领域占据着无可替代的地位。
一、达斡尔族舞蹈的起源达斡尔族舞蹈隶属于东胡族系舞蹈,达斡尔族民间舞蹈统称又叫做”鲁日格勒”。
”鲁日格勒”舞多为妇女的表演。
“鲁日格勒”汉语的意思被称为”燃烧”或者”兴旺”,达斡尔族语”鲁日格勒”可以引申为”跳起来吧”。
因为表演的时候边舞边喊”罕伯、罕伯”,所以鲁日格勒又有”罕伯舞”之称。
”鲁日格勒”是达斡尔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
它因地而异,有”阿罕伯”、”郎突达贝”、”鲁日格勒”、”哈根麦勒格”等几种不同称谓。
也具体反映了达斡尔族民间舞蹈起源于民族先人在深山密林中围着篝火生息劳作的早期狩猎时代。
鲁日格勒舞的历史非常悠久,据史料的具体记载,古代达斡尔在春意微透的夜里聚集在村头的草坪上,围绕熊熊燃烧的篝火手舞足蹈,你呼我唤,在劳动之余以舞蹈形式来抒发自己的心声,调整精神,消除疲劳。
关于鲁日格勒舞蹈的来源,在达斡尔族民间流传着好几种不同的传说。
相传有个远嫁去他乡的年轻的媳妇常常思念故乡和亲人,每当看见在空中自由翱翔着的雄鹰,心中就十分的羡慕,幻想着自己也能插上翅膀而飞去探望久别的亲人,于是她就模仿雄鹰的神态和鸣叫声,挥动臂膀跳起舞蹈来,以后就形成“鲁日格勒” 的最初的舞蹈动作。
文化变迁与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罕伯岱村为例
文化变迁与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罕伯岱村为例作者:刘丹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刘丹(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辽宁锦州 121013)摘要:论文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罕伯岱村为例,论述了罕伯岱村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况及其变迁后的现状,对罕伯岱村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迁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文化变迁中保护与利用好罕伯岱村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文化变迁;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4-0016-03文化变迁是人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或由于民族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因而引起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改变”[1]。
达斡尔族是我国的一个边疆少数民族,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避免的处于文化变迁之中,且在文化变迁中受到较大程度的冲击与破坏。
如何在文化变迁中保护好达斡尔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文化变迁中的罕伯岱村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罕伯岱村是达斡尔族原始部落的发源地,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西南郊,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村中达斡尔族人口达40%以上,是一个以达斡尔族为主体的民族村。
达斡尔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曲艺、民俗等。
1.民间舞蹈。
达斡尔族的传统舞蹈“鲁日格勒”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罕伯岱村这项舞蹈被称为“哈库麦”。
哈库麦是达斡尔族从古流传至今的传统歌舞形式,在达斡尔族人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
现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罕伯岱村热衷于跳哈库麦的村民已越来越少,且只有在重要的传统节日时才能欣赏到哈库麦。
2.民间音乐。
罕伯岱达斡尔族民歌是一种以山歌为体裁的民间歌曲,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鲁日格勒舞蹈-古老的民间舞蹈遗存
鲁日格勒舞蹈-古老的民间舞蹈遗存以呼号为节,有时也用"哈库麦"做伴奏。
再次是赛舞,也是舞蹈情绪高潮部分,带有竞赛意义。
有生活的情态,也有表演欢乐情绪和嬉戏动作的。
二人一组,动作激烈,情绪奔放,竞争激烈,舞者举拳挥向对方,两人似以拳相击,步子加大,呼号紧促、高亢嘹亮,似进行激烈的比赛。
当双方难解难分,不分胜负时,第三人以同样的动作加入劝解,互相追逐,直到有一方,没跟上呼号和动作的变化时算为输了,就此舞蹈告一段落。
鲁日格勒舞蹈动作跳起来上身沉稳,身略后仰,注视对方,胯随着步伐重心的移动左右交替摆动。
动作优美奔放,表现了达斡尔族妇女温文尔雅的性格。
舞蹈呼号贯穿全舞,也是舞蹈的主要伴奏。
它起着统一舞步,协调动作,增强节奏感,抒发舞者激情,渲染舞蹈气氛、激起观者共鸣与互动的作用,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现已收集到呼号有11种40多个。
由于地域的不同,鲁日格勒舞蹈的风格也有不同的变化,有的保留了较原始的特征,舞风古朴,刚健有力,步伐多为“拖拍步”,呼号短促。
有的舞蹈动作虽不多,但是舞姿潇洒优美,胯的摆动明显,步伐多为“滑拖步”。
有的舞蹈粗犷,摆胯不明显。
鲁日格勒舞蹈,是达斡尔族欢乐吉祥的缩影,是古老的民间舞蹈遗存。
舞蹈对生产生活中如采集、狩猎、动物、鸟类,采用拟声、状形、达意、传情等手法进行摹拟,从而构成了相应的舞蹈动作,在民间舞蹈中实属罕见。
鲁日格勒民间舞蹈没有乐器伴奏,用歌曲或呼号来统一舞蹈节奏及舞姿。
舞蹈曲调一般比较明快,节拍严整,同时舞歌或呼号也可单独演唱。
舞歌或呼号充满热情、风趣、欢乐,能感染民众,联系情感,舞蹈简洁华丽,自然古朴。
《达斡尔族民间舞蹈“鲁日格勒”形式构成及应用实践研究》范文
《达斡尔族民间舞蹈“鲁日格勒”形式构成及应用实践研究》篇一摘要:本文以达斡尔族民间舞蹈“鲁日格勒”为研究对象,对其形式构成及其在文化传承、社区发展以及民族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实践进行了深入探究。
文章从舞蹈动作特征、音乐节律、服装装饰到社会文化背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旨在为“鲁日格勒”的传承与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应用途径。
一、引言达斡尔族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民间舞蹈文化独具魅力。
“鲁日格勒”作为达斡尔族民间舞蹈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动作和音乐节律展现了该民族的智慧与情感。
本文通过对“鲁日格勒”的形式构成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践,以期为这一舞蹈形式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二、“鲁日格勒”的形式构成(一)舞蹈动作特征“鲁日格勒”的舞蹈动作多样,强调上下肢的协调运动。
舞者通过细腻的手势变化和优雅的脚步移动,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其动作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音乐节律“鲁日格勒”的音乐以打击乐器为主,节奏明快,旋律优美。
音乐与舞蹈紧密结合,共同营造出热烈欢快的氛围。
其音乐节律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舞者的表演热情。
(三)服装装饰达斡尔族的传统服饰在“鲁日格勒”的表演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服饰上的装饰如刺绣、珠片等,不仅美观,还体现了达斡尔族的文化特色。
舞者在表演中通过服饰的展示,进一步展现了民族文化的魅力。
三、“鲁日格勒”的应用实践(一)文化传承“鲁日格勒”作为达斡尔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舞蹈的表演与传承,达斡尔族的文化得以延续,其民族精神得以传承。
(二)社区发展“鲁日格勒”的表演常在社区活动中举行,成为了促进社区凝聚力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舞蹈的表演与交流,加强了社区成员之间的联系,推动了社区的和谐发展。
(三)民族教育“鲁日格勒”的表演可以作为一种民族教育的手段。
通过舞蹈的学习与表演,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达斡尔族的文化,从而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达斡尔族舞蹈基本动作
达斡尔族舞蹈基本动作
达斡尔族舞蹈基本动作包括:
1. 扭腰:舞者站立,靠近左脚踩地,右脚抬起,同时扭动腰部,将右腿向左侧拉动。
2. 翩翩起舞:舞者脚尖微抬,双手平伸,左脚向前迈一步,右脚跟随。
3. 手舞足蹈:舞者双手上托,下探,脚蹬踏地,身体倾斜,头部抬起。
4. 飘逸起舞:舞者双手轻抬,依次抬起左脚,右脚,脚尖着地,舞步轻盈。
5. 旋身压腿:舞者右脚向后踢出,同时身体右转,左脚托住右腿,形成压腿动作。
6. 跳跃舞蹈:舞者双手屈腕,身体抬起,双脚用力跳跃,落地时膝盖微屈。
7. 踱步:舞者双手自然下垂,匀速踱步,形成一种整齐有序的跨步动作。
8. 扇舞:舞者手持扇子,手腕轻挥,舞姿飘逸。
以上是达斡尔族舞蹈的一些基本动作,其中每一种动作都有着
独特的舞姿和舞蹈技巧。
通过这些舞蹈动作的组合,达斡尔族舞蹈呈现出优美的形态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达斡尔族舞蹈基本动作
达斡尔族舞蹈基本动作达斡尔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个主要民族,他们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内蒙古、吉林等地。
达斡尔族的舞蹈是他们的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
下面是达斡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以及相关参考内容。
1. 踏步:达斡尔族舞蹈通常以双脚为基础,舞者通过不同的踏步动作展示出独特的节奏感和力量美。
踏步可以分为平踏、跟踏、脚尖踏等不同形式。
2. 手臂动作:手臂动作是达斡尔族舞蹈中的重要表现形式,舞者通过手臂的挥动、扩展和扬起等动作,表达出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悟和赞美。
3. 舞姿:达斡尔族舞蹈注重舞姿的优美和动感,并通过舞蹈的形式展示出达斡尔族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舞者在舞动中展示出柔韧而又坚定的舞姿,体现出达斡尔族人民的自信和豪放。
4. 跳跃动作:跳跃是达斡尔族舞蹈中常见的动作形式,舞者通过跳跃展示出舞蹈的轻快和活力。
跳跃动作可以有单脚跳、双脚跳和跳跃组合等形式,形成丰富多样的舞蹈形态。
5. 旋转动作:旋转动作是达斡尔族舞蹈中的精彩之一,舞者通过旋转展示出舞蹈的高潮和动感。
旋转动作可以有单人旋转、双人旋转和多人旋转等形式,展示出舞蹈的协调和整体感。
参考内容:1. 达斡尔族舞蹈音乐与动作的探析(蒋荣民、王洪轶)该论文研究了达斡尔族舞蹈的音乐与动作的关系,探讨了不同音乐节奏对舞蹈动作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舞蹈特点的动作形式。
2. 达斡尔族舞蹈的风格及特色(王媛媛)该研究探讨了达斡尔族舞蹈的风格和特色,包括舞蹈的基本动作、舞蹈表达的意义以及舞蹈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等方面。
3. 达斡尔族舞蹈中的形态美探析(李玲)该文研究了达斡尔族舞蹈中的形态美,包括舞姿、手臂动作和身体姿态等方面,探讨了形态美对舞蹈艺术的重要性和影响。
4. 达斡尔族传统舞蹈的时空感研究(李晓慧、赵文生)该研究通过对达斡尔族传统舞蹈节奏和动作的分析,探讨了舞蹈中时空感的表达和感受,以及舞蹈在时空感传达中的作用和意义。
5. 达斡尔族舞蹈的美学特征与魅力(孟凡强)该论文研究了达斡尔族舞蹈的美学特征和魅力,探讨了舞蹈在表现力、节奏感和视觉效果等方面所展示的独特艺术魅力。
浅谈达斡尔民族舞蹈的教学
综合2014·1作为一种艺术,舞蹈追求艺术美,并具有教育功能、认知功能和审美愉悦功能。
达斡尔族舞蹈动作优美简单,在进行技能技巧训练的同时,能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增加自信,展现自我,获得美的熏陶。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发展。
达斡尔民族舞蹈常用的形式为三段体舞蹈:第一段以歌为主,舞为辅;第二段以舞为主,歌为辅;第三段只舞无歌,以呼声为伴奏。
其主要的舞步有滑步、跺步、单迈双跺步等,特点是迈步顶胯、收步抠胯。
2008年,我们选定达斡尔民族舞蹈作为教研课题,开展让达斡尔民族舞蹈走进音乐课堂的实践活动。
通过舞蹈课,学生了解并掌握了达斡尔民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及舞蹈技能,掌握了一些广场文化的表现方法,学会了一些富有情趣的达斡尔民族舞蹈小品,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技能,提高对达斡尔民族舞蹈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努力为校园文化增添光彩。
案例一:《映山红花满山坡》课前,我先将教室布置一番,悬挂、张贴一些表现达斡尔民族生产生活的图片,然后准备一些达斡尔民族生活用品及乐器等待学生上课。
学生们一走进教室就很好奇。
我身着达斡尔民族服饰进入课堂,引出课程。
伴着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我逐步展开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达斡尔民族的主要分布地、生活习俗;达斡尔民族舞蹈的表演形式及经典曲目;达斡尔民族歌舞的发展前景。
接着,我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达斡尔民族歌舞《映山红花满山坡》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其舞蹈动作的特点,使学生初步感受达斡尔民歌及舞蹈的艺术美。
在学生看完视频后,我给学生表演一段自己创编的舞蹈,并让学生跟着我做动作。
学生基本掌握动作后,我将舞蹈动作连起来进行教学,并播放舞蹈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用不同的方式表演(小组表演、集体表演、单独表演)。
之后,我邀请民间音乐艺人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与民间音乐艺人对话,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达斡尔民族的民俗民情、审美情趣,聆听艺人们创作过程中的逸闻趣事。
达斡尔族舞蹈的特征是什么
达斡尔族舞蹈的特征是什么达斡尔族舞蹈的特征是什么中国的各个少数民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都是非常的能歌善舞。
每个民族都有着属于自己文化特点的舞蹈形式。
这里自然少不了民风彪悍的达斡尔人民,经过千百年的发展达斡尔族文化里的舞蹈特征是什么呢?达斡尔族舞蹈的特征是什么篇1达斡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鲁日格勒”以群舞为主,多表现狩猎生活和劳动场面,表演时舞者上身和手臂的动作较为丰富,脚下以侧滑步为基本步伐,舞蹈开始时先唱徐缓轻快的舞歌,舞者随着歌声轻柔地舞动起来。
旁观者可任意加入队伍随舞,舞蹈气氛逐渐热烈,节奏加快,舞者不断穿插交换位置,舞蹈达到高潮时,同时齐发出“哲嘿哲”、“德乎达”等简短风趣的呼号,脚上踏出有力的节拍。
“鲁日格勒”来源于达斡尔族的劳动生产生活,因此舞蹈中有采集、提水、捕鱼、飞翔、禽类斗闹的内容及舞蹈形象。
如今,在鲁日格勒舞的原生地区,这种民间舞蹈备受冷落,面临失传的危机,急需采取保护措施。
达斡尔族是个精于骑射、擅长歌舞的民族。
聚居在黑龙江省的达斡尔族的鲁日格勒舞又称“哈库麦勒”。
它一方面具有传统狩猎歌舞的特征,如从原始狩猎篝火歌舞中保留下来圆圈队形、模仿走兽吼叫和飞禽鸣叫的呼号等内容,另一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如队形有多种变化,演唱的新曲数量增多,歌舞内容更为广泛,衬词更加丰富和独特等等。
更值得一提的是,哈库麦勒歌舞有了比较清晰的“三段式”表演程式,第一段“比歌”以歌为主,以舞为辅;第二段“赛舞”,以舞为主,以歌为辅;第三段“打斗”,以打斗为主,演员随着高声激昂的呼号,振臂挥向对方,彼此盘旋打斗在一起,最后决出胜负来结束歌舞表演。
在研究和探索北方民族原始狩猎歌舞发展和沿革的变化轨迹方面,哈库麦勒歌舞如同一件“活化石”。
此外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哈库麦勒歌舞与满族“莽式”宫廷歌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特别是在哈库麦勒歌舞中出现的打斗动作与满族“莽式空齐”的“大率举一袖于额,反一手于背,盘旋作势”是基本一样的,这种相似之处是很值得研究的。
达斡尔族萨满舞介绍
达斡尔族萨满舞介绍达斡尔族萨满舞介绍达斡尔族过去主要信仰萨满教,主持萨满教仪式的人叫“萨满”,达斡尔语为“雅达干”。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达斡尔族萨满舞介绍,欢迎阅读参考!萨满男女皆有,平日仍参加劳动。
其职能主要是维护本民族的安全和兴旺,如为患者跳神看病、祈求生产丰收(达斡尔族昔日有用水相泼以求雨的风俗)、为死者送魂以及为没有生育过的妇女求子等。
萨满舞是萨满进行跳神活动时手执抓鼓边敲边跳的舞蹈。
萨满跳神时要穿戴特制的衣帽和法具。
衣帽制做复杂,颇有讲究。
帽顶上的铜制小鸟就是鹰神的象征,用鹿、犴皮制作的对襟紧身长袍上,缝系着琳琅满目的铜镜、贝壳、彩带、铜铃等饰物。
萨满跳神时,这些饰物随之发出铿锵响亮的声音。
萨满用的鼓为抓鼓,用柳木作圈,羊皮或狍皮蒙面,背面用四条皮绳分结于鼓缘,中心系一铁环或铜圈,为持鼓之用,鼓槌用细藤条做心,外裹柔软的兽腿皮。
萨满舞击鼓的主要动作有“碎鼓”(将鼓执于胸前鼓面向外敲碎鼓点)、“扬鼓”(双手向上打开后在胸前或低处敲鼓)、“转鼓”(随左手腕的绕动,将鼓转动起来,在鼓面向下和向上时分别击鼓)、“扇鼓”(双手握鼓缘,鼓面向外扇动)、“扔鼓”(舞蹈最激烈时,边敲边将鼓扔出手在空中转一圈后接在手中再继续敲击)、“滚鼓”(将鼓立放于地面滚至一旁等。
主要步伐有“抖腿”(舞者坐着踮起半脚掌,双腿交替或同时抖动)、“前曲腿跳”(一脚上步,另一脚踢前曲腿跳起同时击鼓)、“跳落后曲腿”(跳起时击鼓)、“八字步小跳”(前后移动)、“原地碎步转”(躬腰或仰身敲碎鼓点)等。
还有“上步翻身敲鼓”的`动作。
当舞至高潮时萨满迈着多变的步法,将鼓在手中灵活敏捷的敲击和耍动,并有节奏的摆动身体,这时鼓声、歌声、服装上饰物相碰的悦耳声浑然一体,显示出舞者娴熟高超的技艺,展现了萨满舞蹈的独特风格和韵律。
解放后,达斡尔族人民逐渐消除了封建迷信思想,萨满跳神活动业已日趋消亡,萨满舞也随之失去表演场合。
萨满舞是达斡尔族古老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原始宗教舞蹈的遗迹,因而抢救下来进行分析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达斡尔族民间舞蹈“鲁日格勒”形式构成及应用实践研究》范文
《达斡尔族民间舞蹈“鲁日格勒”形式构成及应用实践研究》篇一一、引言达斡尔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民间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就是“鲁日格勒”。
该舞蹈以其独特的舞蹈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达斡尔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通过对“鲁日格勒”舞蹈的形式构成及其应用实践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其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
二、达斡尔族民间舞蹈“鲁日格勒”的形式构成(一)舞蹈动作“鲁日格勒”舞蹈的动作以旋转、跳跃、摆手等为主,动作流畅、优美,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舞蹈者在表演过程中,通过身体的协调配合,将舞蹈动作与音乐节奏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舞蹈风格。
(二)音乐与节奏“鲁日格勒”舞蹈的音乐以打击乐为主,旋律欢快、节奏明快。
音乐与舞蹈的紧密结合,使得舞蹈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
在表演过程中,舞蹈者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灵活地变换动作,使舞蹈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服饰与道具达斡尔族民间舞蹈“鲁日格勒”的服饰和道具也是其独特的形式构成部分。
舞蹈者的服饰以民族特色为主,色彩鲜艳、图案丰富。
而道具则以手鼓、扇子等为主,这些道具在表演过程中起到了辅助动作、增强表现力的作用。
三、应用实践研究(一)文化传承“鲁日格勒”舞蹈作为达斡尔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舞蹈的表演和传承,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达斡尔族文化,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艺术表演“鲁日格勒”舞蹈在艺术表演方面也具有很高的价值。
其独特的舞蹈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得该舞蹈在各种艺术表演中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通过将“鲁日格勒”舞蹈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可以进一步丰富其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其在艺术舞台上更加耀眼。
(三)社会活动“鲁日格勒”舞蹈还广泛应用于各种社会活动中,如节日庆典、婚礼等。
在这些活动中,通过表演“鲁日格勒”舞蹈,可以营造出欢乐、祥和的氛围,增强人们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同时,这也为达斡尔族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达斡尔族“罕肯拜”舞的起源及简介
达斡尔族“罕肯拜”舞的起源及简介契丹是少数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吸取了大量汉族文化与自身文化相结合,作为契丹族后裔的达斡尔族人很好的传承了契丹族流传下来的文化,使得契丹的许多文化艺术得以流传至今。
其中“罕肯拜”舞就是这达斡尔族文化的见证。
契丹是少数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吸取了大量汉族文化与自身文化相结合,作为契丹族后裔的达斡尔族人很好的传承了契丹族流传下来的文化,使得契丹的许多文化艺术得以流传至今。
其中“罕肯拜”舞就是这一民族文化的见证。
达翰尔“罕肯拜”舞是由古老的传统的宫廷舞演变成现代的民间的大众化的舞蹈。
是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集体舞,多半是在春节期间和庆丰收及农闲时大家在一起欢乐、唱歌、跳舞的一种形式,多数以年轻妇女和青年女子为主,老年人亦有兴趣加入,男子很少参加,以旁观者居多。
达斡尔族“罕肯拜”舞起源于契丹民族的“小契丹舞”,比如《契丹舞》辽曲宴宋使里面的“手伎入”这一动作就和达斡尔族“罕肯拜”舞的双手左右摆动的动作是一脉相承的。
因为所处的历史时代不同,达斡尔族舞蹈经过历代的演变和发展,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完善自己,同时也是达斡尔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丰富与发展。
“罕肯拜”舞都是从实际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创作编成。
即是自编自演的集体舞。
有仿效田间劳动动作,如:摘豆角、苞米、折柳、采集黄花菜……。
有模仿家务劳动动作,如:担水、挤牛奶等。
有模仿梳妆打扮动作,如:洗脸、梳头、挽髻、照镜子……。
有模仿各种鸟类鸣叫及动作、狩猎的动作等为题材。
“罕肯拜”舞具有娱乐性和趣味性结合的歌舞(边唱边跳是娱乐、学鸟鸣叫是趣味性)。
歌舞合一的舞蹈(边唱边舞)。
多种形式为一体的歌舞(采集、挑水、狩猎动作,鸟类鸣叫等等)。
刚柔合一(开始缓慢而优雅,高潮时举拳相互击打,踏脚蹦高呼喊)。
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梳头、摘菜、照镜子等动作是真实生活写照)。
舞姿潇洒,栩栩如生。
这些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斡尔民间舞蹈
达斡尔民间舞蹈是达斡尔民间传统歌舞的一种。
达斡尔民间传统歌舞有两种形式:一是民间歌舞,一是萨满祭祀歌舞。
(一)民间歌舞。
因其流传的地域不同,其称谓也有以一定的差异,齐齐哈尔地区称“哈库麦勒”(Hakumiel),布特哈地区称“鲁日格勒”(Lurgiel),海拉尔地区称“阿罕伯勒”(Ahenbiel)。
虽其称谓不同,但其歌舞的表演程式和舞蹈基本动作、演唱的主要歌曲、主要呼号词都基本相同,三个地区的人完全可以在一起共同表演。
参加歌舞表演的主要是妇女,偶有男子参加。
(二)萨满祭祀歌舞。
指萨满在举行祭祀仪式时唱的祷词曲和跳的舞蹈。
萨满,达斡尔人称“雅德根”或“耶德根”。
“萨满舞”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舞蹈节目”,这种舞蹈是在特定的仪式场合,为了请神、治病、祛邪、求安时的一种表达形式,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属宗教舞蹈。
由于萨满教在人们精神文化中居重要地位,故萨满舞也是达斡尔族传统民族民间歌舞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达斡尔族传统歌舞的风格和特色,为达斡尔族人民所喜闻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