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数学157:《九章算术》中的应用题

合集下载

九章算术典型例题

九章算术典型例题

九章算术典型例题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的数学著作,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问题和解答,下面是一些典型的例题及其解答。

例题1:今有甲持钱五百六十,乙持钱三百五十,丙持钱一百八十,凡三人俱出关,关税百钱。

欲以钱数多少衰出之,问各几何?
答曰:甲出五十五钱,乙出八十五钱,丙出一钱。

例题2:今有北乡算(算:西汉的人头税)八千七百五十八,西乡算七千二百三十六,南乡算八千三百五十六。

凡三乡,发徭三百七十八人。

欲以算数多少衰出之,问各几何?
答曰:北乡遣一百三十三人,西乡遣一百一十二人,南乡遣一百二十七人。

例题3:今有女子不善织布,逐日减损,月一成一匹,四月不满匹半。

问日织几何?
答曰:一日中分五分匹之,又减半两分两之。

《九章算术》中的数学问题

《九章算术》中的数学问题

《九章算术》中的数学问题《九章算术》是中国流传至今最古老的数学经典著作之一。

作者不详,写作的年代也无法确定。

虽然它比《周髀算经》更为完善和先进,但人们推定《九章算术》的年代却比《周髀算经》更早。

这真是有点奇怪。

《周礼保氏》中就说王子们必须学习“九数”,东汉末年的经学家郑玄作注,其内容与《九章算术》的篇名几乎完全相同。

郑玄虽然是经学家,但他的算学水平绝对是一流的,当时就是因为他曾帮助老师经学大师马融解决了一道数学难题,马融才将所有的学问传给了他。

至于《九章算术》是否就是“九数”,尚须进一步讨论。

《九章算术》其实就是研究九个问题的习题集。

每道题有问有答有术(解决方法),有的是一题一术,有的是多题一术,有的则是一题多术,全书九章,涉及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问题。

第一章,讲“方田”,38个问题21种解决方法,主要论述了各种平面图形的地亩面计算法及分数的运算法则。

其中平面图形有方田(长方形田地)、圭田(等腰三角形田地)、邪田(直角梯形田地)、箕田(等腰梯形田地)、圆田(圆形田地)、宛田(球冠行田地)、弧田(弓形田地)、环田(圆环或环缺形田地)的面积算法,除宛田、弧田采用近似计算法外,其他各种图形的面积算法都是正确无误的。

其中分数运算法则包括约分术(约分)、合分术(分数加法)、减分术(分数减法)、课分术(分数比较大小)、平分术(求分数的平均值)、经分术(分数除法)、乘分术(分数乘法)及大广田术(带分数乘法)。

第二章,讲“粟米”,46问33术,主要论述了二十种谷物、米或饭的兑换比率及四项比例算法。

其四项比例算法当时称为“今有术”。

前31问都是用四项比例算法计算的谷物兑换问题,后15问则是以钱买物的问题,再后15问中共列四术,即经率术、经术术、其率术和反其率术,这四术都是四项比例算法的特殊情况。

这很有点像经济学的雏形。

第三章衰分,20问22术,主要论述比例分配,包括质量不一的货物的税收问题,还有算术级数和几何级数方面的其他问题。

九章算术方程题目解析

九章算术方程题目解析

九章算术方程题目解析
在九章算术中,方程题目是数学中的重要部分。

方程题目要求我们找到一个或
多个未知数的值,使得方程两边相等。

下面将对九章算术中一些常见的方程题目进行解析。

1. 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是形如ax + b = c的方程,其中a、b、c为常数,x为未知数。


这类方程可以采用平衡法,移项得到x = (c - b) / a。

注意,当a等于0时,方程没
有解或有无数解。

2. 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是形如ax^2 + bx + c = 0的方程,其中a、b、c为常数,x为未知数。

解这类方程可以利用求根公式,即x = (-b ± √(b^2 - 4ac)) / 2a。

注意,当判别式(b^2 - 4ac)小于0时,方程无解。

3. 分式方程
分式方程是含有分式的方程。

解这类方程的关键是化简分式,将分母消去或通分,使得方程化为整式方程。

然后按照一元一次方程或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

4. 线性方程组
线性方程组是包含多个方程的方程组,每个方程中包含相同的未知数。

解线性
方程组可以通过消元法、代入法或矩阵法等方法。

目标是找到使得所有方程都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总结来说,九章算术中的方程题目可分为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分式
方程和线性方程组。

解这些方程题目的关键是灵活应用解方程的方法,将问题转化为求解未知数的表达式。

掌握这些解题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数学史趣味题

数学史趣味题

《九章算术》篇《九章算术》全书收集了实际的数学问题共246个,分为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等9章,所以定名为《九章算术》。

1.《九章算术》章约成书于东汉之初,共有()个问题的解法。

如联立议程分数四则运算正负数运算,几何图形的体积面积计算等5612323246(对)2.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九章算术》的章节方田衰分粟米筑房(对)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九章算术》的章节商功均衡积多(对)少广4.“杨辉三角”出现在下列哪部古代数学著作中《田亩比类乘除捷法》《续古摘奇算法》《乘除变通运算宝》《详解九章算法》(对)沈括篇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我国著名科学家沈括的作品《续笔谈》《补笔谈》《梦溪笔谈》《九章算术》(对)2.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沈括相关的表叙中不正确的是?沈括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问题(对)沈括绘制了一套中国地图集《天下州县图》沈括利用组合思想计算了一切可能的棋局布局数沈括创立了“隙积术”,解决了累积、层坛。

字数问题有这样一段文字“我爱梦幻西游我爱梦幻西游我爱梦幻西游。

”请问这段文字的中的第3547个字是什么?游爱我(对)西解题方法:用总字数除6,然后取余数.点与点的计算1.在X轴Y轴平面上,有以91。

65为圆心直径为68的圆,以下哪点不上该圆内(89.57)(91.81)(81.85)(169.136)(对)圆内的点,其X或Y值都应该在圆心坐标+-半径的范围内2在X轴与Y轴平面上,以下哪个点与点(21。

32)的距离紧近(122.-12)(对)(295,107)(12.213)(209.248)点到点的距离的计算公式:根号下(X2-X1)平方+(Y2-Y1)平方纯数学计算1,请问82。

49。

33。

15中较大的两个数之积与余下的两个数之积的差是多少?3523(对)3619361215822.请问67。

85。

51中最大数的平方与余下的两个数之积的差是多少?3808(对)383938553848以上两种算尾数即可3.1+2+3+。

九章算术分数的通分计算例题讲解

九章算术分数的通分计算例题讲解

九章算术分数的通分计算例题讲解1. 了解九章算术分数的基本概念九章算术分数是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所涉及的一种分数运算。

在九章算术中,分数的概念被广泛地运用于实际问题的求解中,其中包括了通分、异分、化简等运算。

而通分作为分数运算中的一种重要技巧,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和深入理解分数的运算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2. 通分的概念和意义通分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分母不同的分数化为相同分母的操作。

在实际运用中,通分可以使得分数之间的比较变得更加方便,同时也便于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通分是分数运算中一个基础且重要的技巧,对于深入理解分数运算规律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3. 通分的计算方法通分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a. 确定需要通分的分数,并列出各个分数的分母;b. 将各个分数的分母之间进行比较,并找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c. 根据最小公倍数,分别将每个分数的分子进行等比例的乘法变换,使得分数的分母一致;d. 对于通分后的分数,即可便于进行进一步的运算和比较。

4. 九章算术分数的通分计算例题讲解接下来,我们通过具体的例题来进行九章算术分数的通分计算讲解,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通分的技巧和方法。

例题1:计算分数1/2、2/3、3/4的通分分数。

解题思路:a. 确定需要通分的分数:1/2、2/3、3/4;b. 分别列出各个分数的分母:2、3、4;c. 找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为12;d. 对于1/2分数,分子乘以6得到通分后的分数6/12;e. 对于2/3分数,分子乘以4得到通分后的分数8/12;f. 对于3/4分数,分子乘以3得到通分后的分数9/12。

分数1/2、2/3、3/4的通分分数为6/12、8/12、9/12。

5. 总结及个人观点通过以上例题的讲解,我们不仅了解了九章算术分数的通分计算方法,同时也对分数运算中的通分技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分作为分数运算中的一个基础技巧,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数学运算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九章算术中的十大经典问题

九章算术中的十大经典问题

九章算术中的十大经典问题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的重要著作之一,其内容涵盖了算术、代数、几何等多个领域,对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九章算术中的十大经典问题是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经典之作,这些问题不仅在古代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现代数学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对九章算术中的十大经典问题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一、两舍弃一“两舍弃一”是九章算术中的第一大问题,其内容为:“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

问雉兔各几何?”这个问题的解法是:设雉有x只,兔有y只,则有两个方程式:x+y=35,2x+4y=94。

通过解这两个方程式,可以得出雉有15只,兔有20只。

二、百钱买百鸡“百钱买百鸡”是九章算术中的第二大问题,其内容为:“鸡犬同笼,上有百头,下有百足。

问鸡几何?”这个问题的解法是:设鸡有x只,狗有y只,则有两个方程式:x+y=100,2x+4y=200。

通过解这两个方程式,可以得出鸡有50只,狗有50只。

三、五家渠“五家渠”是九章算术中的第三大问题,其内容为:“五家渠,田方百亩,一夫二亩,各自耕戍,相望而不相害,问可耕几何?”这个问题的解法是:设有x个人耕种,则有一个方程式:2x=100,解得x=50。

因此,五家渠可耕50亩。

四、举铁砣以十为斤,问几何?”这个问题的解法是:设铁砣重x斤,则有一个方程式:x/10=1,解得x=10。

因此,铁砣重10斤。

五、买麻布“买麻布”是九章算术中的第五大问题,其内容为:“买麻布,五丈余,割去一丈五尺,问剩几何?”这个问题的解法很简单,直接用五丈减去一丈五尺即可,即五丈减一丈五尺等于三丈五尺。

六、三斗鸡“三斗鸡”是九章算术中的第六大问题,其内容为:“三斗鸡,五方雉,七十二子,问鸡、雉、子各几何?”这个问题的解法是:设鸡有x只,雉有y只,子有z个,则有三个方程式:3x+5y+0.5z=72,x+y=8,z=72。

通过解这三个方程式,可以得出鸡有21只,雉有3只,子有72个。

九章算术经典题目及解析

九章算术经典题目及解析

九章算术经典题目及解析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专著,其经典题目包括:
1. 鸡兔同笼问题:已知一笼子里有鸡和兔子,已知头数和脚数,求鸡和兔子各多少只。

这个问题可以用简单的代数方法解决。

2. 雨淋原谷仓的面积问题:原谷仓的上部呈三角形,下部呈矩形,已知矩形的长和宽,以及三角形的高和底,求雨淋原谷仓的面积。

这个问题需要用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矩形的面积公式。

3. 汉诺塔问题:有三根柱子,第一根柱子上从小到大叠放着一些圆盘。

要求将第一根柱子上的圆盘移动到第三根柱子上,每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

这个问题可以用递归的方法解决。

4. 引葭赴岸问题:有一水池,形状是正方形,边长为1丈,池中生有一棵芦苇,露出水面1尺。

将芦苇拉到岸边,则芦苇和岸边恰好重合。

求水深和芦苇长度。

这个问题可以用勾股定理来解决。

5. 二人同耘问题:二人同时从两头耕作,甲耕了一亩三分四厘,乙耕了一亩三分六厘。

各人所耕的长度虽然不等,但是耕了半个时辰便完成了。

问田长多少里?这个问题可以用比例的方法解决。

6. 女子三日归家问题:一家有三个女儿都已出嫁。

大女儿五天回一次娘家,二女儿四天回一次娘家,小女儿三天回一次娘家。

某个日子三个女儿同时回到娘家,问三个女儿下一次何时能再次同时回娘家?这个问题可以用最小公倍数来解决。

7. 百羊问题:牧场上有100只羊,牧羊人要从中选出10只羊来放牧。

问题是:选出的羊中至少有几只羊是同一性别?这个问题可以用抽屉原理来解决。

以上是《九章算术》中的一些经典题目及解析。

趣味数学157:《九章算术》中的应用题

趣味数学157:《九章算术》中的应用题

《九章算术》中一些常见的应用题下面是从《九章算术》中选录的一些常见的应用题。

从这些题目的解法中,可以体会到古人是怎样思考问题的,对于活跃我们的解题思路,力卩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都有一定好处。

原题1: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

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升之三。

术曰:置米五以所税者三之五之七之为实,以余不税者二、四、六互相乘为法。

实如法得一斗。

译述:“实如法得一斗”是古算书的一种习惯性说法,实如法得一“什么” 的意思是“这样就得到什么数”。

“实如法得一斗”的意思是“这样就得到斗数”。

“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

问:本持米几何?” 一一有人带了一批米出三道关口,外关按货物的三分之一收税,中关按货物的五分之一收税,内关按货物的七分之一收税,最后还剩下五斗米。

问:这个人本来带了多少米?3“答曰:十斗九升八分升之三。

”一一答案是:10斗9-升。

8“术曰:置米五斗以所税者三之五之七之为实,以余不税者二、四、六互相乘为法。

实如法得一斗。

”一一解法是:用各关口计税时的总份数3、5、7乘5斗作为被除数,以各关口收税后余下的份数2、4、6相乘的积作为除数。

这样就得到斗数。

5X 3X 5X 7-[(3 —1) X (5 —1) X (7—1)] = 10.9375(斗),10.9 斗= 10斗9 升, 0.0375升二3升,所以,这个人本来带了10斗9-升米。

8 81 1 1 6 4 2现在的解法是:5- (1 —-) - (1—-) - (1 —-) = 5- - - - - - = 57 5 3 7 53X 7X 5X 3= 5X 7X 5X 3* 6* 4* 2= ,与上式基本相同。

-42原题2:今有凫(f 0起南海七日至北海,雁起北海九日至南海。

今凫雁俱起,问:何日相逢?答曰:三日十六分日之十五。

术曰:并日数为法, 日数相乘为实。

九章算术中的经典方程题目

九章算术中的经典方程题目

九章算术中的经典方程题目九章算术中的经典方程题目一、介绍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数学著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数学专著之一。

九章算术中包含了大量的经典方程题目,这些题目涵盖了方程的各个方面,是古代数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本文将通过对九章算术中的经典方程题目进行深度评估和分析,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这一古代数学著作。

二、九章算术中的经典方程题目1. 《九章算术》中的方程题目主要包括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三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等各种类型的方程。

这些方程题目在古代中国的数学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后世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一元二次方程是九章算术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各种方法,如韦达定理、配方法等,九章算术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后世数学家们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和指导。

3. 一元三次方程也是九章算术中的经典题目之一。

九章算术对一元三次方程的求解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讨论,为后世数学家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发。

4. 二元二次方程是九章算术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九章算术通过具体的案例和求解方法,全面展现了二元二次方程的求解过程和技巧,为后世数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九章算术中的经典方程题目体现了古代中国数学家们的智慧和才华,这些题目不仅是数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更是对后世数学家们的重要启发和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九章算术中的方程题目,我深刻体会到古代数学家们对数学的深刻理解和精湛技艺,对此我深表敬意。

四、总结与回顾通过对九章算术中的经典方程题目的深入分析和探讨,我们更全面地理解了古代中国数学的研究成果,也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古代中国数学家们的智慧和才华。

九章算术中的方程题目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为后世数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对此我们深感自豪和敬佩。

在此,我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分析,对九章算术中的经典方程题目有一个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也希望能够对古代中国数学的研究成果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赞赏。

九章算术分数运算题目

九章算术分数运算题目

九章算术分数运算题目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重要著作,其中有许多关于分数运算的题目。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题目及解法:
1. 约分:今有三分之一,五分之二,问合之得几何?答曰:十五分之十一。

解析:这道题的意思是求三分之一和五分之二的和是多少,两个分数通分以后相加得十五分之十一。

2. 合分:今有九分之八,减其五分之一,问余几何?答曰:四十五分之三十一。

解析:意思是求九分之八减去五分之一是多少。

两个分数通分以后相减得四十五分之三十一。

3. 减分:今有八分之五,二十五分之十六,问孰多?多几何?答曰:二十五分之十六多,多二百分之三。

解析:意思是问这两个分数哪个大,大多少。

所以要先把这两个分数通分,然后比较大小并相减。

4. 课分:今有上、中、下三种规格的稻谷,已知上等稻3把、中等稻2把、下等稻1把,能得到稻谷39斗,上等稻2把、中等稻3把、下等稻1把,能得到稻谷34斗,上等稻1把、中等稻2把、下等稻3把,能得到稻谷26斗,求,上等稻一把、中等稻一把、下等稻一把,各有多少稻谷?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三元一次方程应用题。

通过设未知数x、y、z,代表上、中、下三种稻,然后列方程式:3x+2y+z=39,2x+3y+z=34,x+2y+3z=26,然后利用消元法求解。

以上题目展示了《九章算术》中分数运算的一些具体应用,包括约分、合分、减分等,这些题目对于理解和掌握分数的运算非常有帮助。

九章算术中的数学问题

九章算术中的数学问题

九章算术中的数学问题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数学著作,至今仍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其中有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例如:
1. 传纸条问题:如果有10个人,每个人都写了一个数字,然后把纸条传给旁边的人,最后第一个人把所有数字加起来,那么这个数字是多少?
2. 三色水桶问题:有三个水桶,一个桶里装满了红色的液体,
一个桶里装满了蓝色的液体,另一个桶里装满了黄色的液体。

现在需要将这三种颜色的液体分别倒进两个空桶中,使得两个空桶中的液体颜色相同,问如何操作?
3. 三倍经验问题:小明每天玩游戏,每打一局可以获得1点经
验值。

如果他连续打了7天,每天打的局数比前一天多1局,那么他最后获得的经验值是多少?
4. 老师问题:一位老师有n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独立的
问题需要解决。

老师每次只能回答一个学生的问题,但是每个学生的问题都有一个权重,老师回答学生问题的顺序应该如何安排,才能使得总的权重值最大?
这些问题涉及到算术、代数、几何等多个数学领域,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巧。

通过研究九章算术,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中国数学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 1 -。

九章算术列方程例题

九章算术列方程例题

九章算术列方程例题
当涉及到九章算术列方程的例题,以下是一个常见的例子:

问题:一个算术数列的首项为3,公差为5。

求第n项的值。


解法:根据算术数列的通项公式,第n项的值可以表示为:an = a1 + (n-1)d,其中an表示第n项的值,a1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


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首项a1为3,公差d为5,代入通项公式得到:an = 3 + (n-1)5。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计算第n项的值的方程an = 3 + 5n - 5。


简化方程得到:an = 5n - 2。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求解算术数列第n项的值的方程。

例如,如果要求解第10项的值,将n替换为10,得到a10 = 5(10) - 2 = 48。


因此,算术数列的第10项的值为48。


这是一个简单的九章算术列方程的例题。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有更复杂的方程和问题,但基本的步骤和原理仍然适用。

九章算术初中数学题

九章算术初中数学题

九章算术初中数学题《九章算术》中有很多名题, 以勾股定理为例, 现列举几道如下(参考答案见文末):一、引葭(jiā)赴岸原文: “今有池方一丈, 葭生其中央。

出水一尺, 引葭赴岸, 适与岸齐。

问水深、葭长各几何。

”翻译:现有一水池一丈见方, 池中生有一棵初生的芦苇, 露出水面一尺, 如把它引向岸边, 正好与岸边齐平, 问水有多深, 该芦苇有多长?(一丈等于十尺)这一问题在世界数学史上很有影响。

印度古代数学家婆什迦罗的《丽罗瓦提》一书中有按这一问题改编的”风动红莲”;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的《算术之钥》也有类似的”池中长茅”问题;欧洲《十六世纪的算术》一书中又有”圆池芦苇”问题。

它们比我国要晚几百上千年。

二、圆材埋壁原文: “今有圆材, 埋在壁中, 不知大小以锯锯之, 深一寸, 锯道长一尺, 间径几何?”翻译:现有圆柱状的木材, 埋在墙壁里。

不知道其宽度的大小, 于是用锯子(沿横截面)锯它, 当量得深度为一寸的时候, 锯开的宽度为一尺, 问木材的直径是多少?(一尺等于十寸)用数学语言可表述为: “如图, CD为⊙O的直径, 弦AB⊥CD, 垂足为线段OC上的一点E。

CE=1寸, AB=10寸, 求直径CD的长。

”三、折竹抵地原文: “今有竹高一丈, 末折抵地, 去本三尺, 问折者高几何?”翻译:现有竹子高一丈, 折断的末端撑着地, 离地面的竹根三尺远, 问折断处离地面有多高?参考答案:一、如图, 设葭长为x丈, 根据勾股定理有(x-1)²+5²=x², 解得x=13, 故水深13-1=12丈, 葭长13丈。

二、如图, 连接OA, 由垂径定理知, 点E是AB的中点, AE=1/2AB=5(寸)设半径为r, 由勾股定理得r²=(r-1)²+5², 解得r=13(寸)故直径为13×2=26(寸)。

三、如图, 设折断处离地的高度为x尺,根据题意x²+3²=(10-x)²,。

九章算术有趣的简单方程

九章算术有趣的简单方程

九章算术有趣的简单方程在九章算术中,有一类有趣的简单方程,它们不仅有解,而且解的形式也非常简单。

这些方程既有趣又能锻炼我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个九章算术中的有趣简单方程。

第一个有趣的简单方程是"二人同行"问题。

问题描述如下:两个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一个人速度为x米/秒,另一个人速度为y米/秒。

如果他们相遇所需的时间为t秒,那么这个方程的解为x*t = y*t。

这个方程的解非常简单,只需要将相同变量的系数相等即可。

第二个有趣的简单方程是"田地的面积"问题。

问题描述如下:一个田地的长度是x米,宽度是y米,田地的面积为A平方米。

那么这个方程的解为A = x*y。

这个方程的解也非常简单,只需要将长度和宽度相乘即可。

第三个有趣的简单方程是"购买商品"问题。

问题描述如下:某个商品的原价是x元,打折后的价格是y元。

如果购买这个商品可以节省的金额为s元,那么这个方程的解为x - y = s。

这个方程的解可以通过将原价和打折后的价格相减得到。

第四个有趣的简单方程是"两数之和"问题。

问题描述如下:两个数的和为x,差为y。

那么这个方程的解为x + y = 2a,其中a为这两个数的平均数。

这个方程的解可以通过将两个方程相加得到。

以上是九章算术中的一些有趣的简单方程。

这些方程不仅具有简单的解法,而且可以通过解方程的过程锻炼我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解这些方程时,我们需要观察问题的描述,提取出方程中的变量和关系,然后利用数学运算得到方程的解。

这个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除了以上提到的方程,九章算术还包括了更多有趣的简单方程。

通过解这些方程,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并且学会用数学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无论是在学习数学还是应用数学的过程中,解方程都是一个重要的技巧和方法。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并且学会应用这些有趣的简单方程,让数学学习更加有趣和有意义。

九章算术第九章勾股问题12题

九章算术第九章勾股问题12题

九章算术第九章勾股问题12题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之一,其中第九章是关于勾股定理的问题。

根据你的要求,我将为你解答九章算术第九章勾股问题的前12题。

1. 第一题,已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求斜边的长度。

根据勾股定理,斜边的长度可以通过勾股定理公式计算,斜边的长度= √(直角边1的平方 + 直角边2的平方)。

代入数值,可得斜边的长度为5。

2. 第二题,已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5,直角边之一为3,求另一个直角边的长度。

同样使用勾股定理,直角边的长度可以通过勾股定理公式计算,直角边的长度= √(斜边的平方另一直角边的平方)。

代入数值,可得另一个直角边的长度为4。

3. 第三题,已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求斜边的长度。

应用勾股定理,斜边的长度= √(直角边1的平方 + 直角边2的平方)。

代入数值,可得斜边的长度为13。

4. 第四题,已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3,直角边之一为5,求另一个直角边的长度。

根据勾股定理,直角边的长度= √(斜边的平方另一直角边的平方)。

代入数值,可得另一个直角边的长度为12。

5. 第五题,已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分别为8和15,求斜边的长度。

根据勾股定理,斜边的长度= √(直角边1的平方 + 直角边2的平方)。

代入数值,可得斜边的长度为17。

6. 第六题,已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7,直角边之一为8,求另一个直角边的长度。

应用勾股定理,直角边的长度= √(斜边的平方另一直角边的平方)。

代入数值,可得另一个直角边的长度为15。

7. 第七题,已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分别为7和24,求斜边的长度。

根据勾股定理,斜边的长度= √(直角边1的平方 + 直角边2的平方)。

代入数值,可得斜边的长度为25。

8. 第八题,已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25,直角边之一为7,求另一个直角边的长度。

应用勾股定理,直角边的长度= √(斜边的平方另一直角边的平方)。

代入数值,可得另一个直角边的长度为24。

九章算术中衰分章节例题

九章算术中衰分章节例题

九章算术中衰分章节例题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经典之一,包含了许多不同的章节和题目,其中《九章算术》中的“中衰分”章节是其中之一。

这一章节主要讨论了中分、衰分的相关内容,是古代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这里,我们将介绍一些与“中衰分”相关的例题,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1. 问题:将4800分的财产分给A、B、C三人,使A得的数是B 得的数的2/3,B得的数是C得的数的5/6,问三人分得各是多少?解析:设C得的数为x,则B得的数为5/6x,A得的数为2/3(5/6x)=10/9x。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列出方程式:x+5/6x+10/9x=4800。

化简得到x=1800,B得的数为5/6*1800=1500,A得的数为10/9*1800=2000。

C得1800,B得1500,A得2000。

2. 问题:某工厂总工资为3600元,按工人数n办且不减,每增加1个人,各人的工资就减少30元,用此法如总工资的2/3恰好用完时,有多少工人?解析:设一人的工资为x元,则总共有n个人的工资为nx元。

根据题目,我们可以列出方程式:3600-30(n-1)=2/3*3600。

化简得到n=6。

总共有6个工人。

3. 问题:某数三等分之后得到的三数分别与原数添上5、8、11都是完全平方数,求这个数。

解析:设原数为x,则三等分之后的三数为x/3+5,x/3+8,x/3+11。

根据题目,我们可以列出方程式:x/3+5=a^2,x/3+8=b^2,x/3+11=c^2。

化简得到x=9(a^2-4)=9(b^2-1)=9(c^2+2)。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原数为36。

通过以上例题,我们可以看到“中衰分”在古代数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这些题目不仅考验了我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同时也帮助我们锻炼了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这些例题,并且在解题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

【2000字】第二篇示例: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的经典著作之一,它包含了各种算术问题的解决方法,成为后世学习数学的基础教材。

九章算术二年级题目

九章算术二年级题目

九章算术二年级题目
【实用版】
目录
1.九章算术的概述
2.二年级题目的类型和特点
3.九章算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和意义
正文
【一、九章算术的概述】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著作,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它由九个章节组成,分别是:方田、粟米、射影、尺规、太乙、商功、分田、勾股、算法。

这本书是我国古代数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对后世数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二年级题目的类型和特点】
九章算术中的二年级题目,主要是针对小学生的数学教育,以实际问题为背景,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基础,包括加减乘除、分数、小数、百分数等。

这些题目贴近生活,题型多样,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九章算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和意义】
虽然九章算术是古代数学著作,但是它在现代教育中仍然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首先,它可以作为小学数学教育的参考书,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学题目和解题方法。

其次,学习九章算术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历程,增强民族自豪感。

最后,九章算术中的许多数学方法和思想,仍然对现代数学研究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总之,九章算术中的二年级题目,不仅是对小学生数学教育的有益补充,更是传承我国古代数学文化的重要途径。

新定义题《九章算术》等专题练习含答案

新定义题《九章算术》等专题练习含答案

7.《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大夫、不更、簪裹、上造、公士,凡五人,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其意思:“共有五头鹿,5人以爵次进行分配(古代数学中“以爵次分之”这种表述,一般表示等差分配,在本题中表示等差分配).”在这个问题中,若大夫得“一鹿、三分鹿之二”,则簪裹得( B )A.一鹿、三分鹿之一 B.一鹿 C.三分鹿之二D.三分鹿之一10.欧阳修的《卖油翁》中写道:“(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盖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可见“行行出状元”,卖油翁的技艺让人叹为观止.若铜钱是直径为3cm的圆面,中间有边长为1cm的正方形孔.现随机向铜钱上滴一滴油(油滴的大小忽略不计),则油滴落入孔中的概率为( B )A.14πB.49πC.19D.58π7.《九章算术》勾股章有一问题:今有立木,系索其末,委地三尺.引索却行,去本八尺而索尽.问索长几何?其意思是:现有一竖立着的木柱,在木柱的上端系有绳索,绳索从木柱上端顺木柱下垂后,堆在地面的部分尚有3尺,牵着绳索退行,在离木柱根部8尺处时绳索用尽.现从该绳索上任取一点,该点取自木柱上绳索的概率为( A )A.5573B.1873C.38D.5813.问题“今有女子不善织布,逐日所织的布以同数递减,初日织五尺,末一日织一尺,计织三十日,问共织几何?”源自南北朝张邱建所著的《张邱建算经》,该问题的答案是尺.14.我国古代数学家著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人持金出五关,前关二而税一,次关三而税一,次关四而税一,次关五而税一,次关六而税一,并五关所税,适重一斤,问本持金几何”其意思为“今有人持金出五关,第1关收税金12,第2关收税金为剩余金的13,第3关收税金为剩余金的14,第4关收税金为剩余金的15,第5关收税金为剩余金的16,5关所收税金之和,恰好重1斤,问原本持金多少?”若将题中“5关所收税金之和,恰好重1斤,问原本持金多少?”改成“假设这个人原本持金为,按此规律通过第8关”,则第8关需收税金为______172____.902.欧拉公式e ix=cos x+isin x(i为虚数单位)是由著名数学家欧拉发明的,她将指数函数定义域扩大到复数,建立了三角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关系,它在复变函数论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数学中的天桥”.根据欧拉公式,若将表示的复数记为,则的值为( A ) A. B. C. D.5.《九章算术》中的“竹九节”问题:现有一根9节的竹子,自上而下各节的容积成等差数列,上面4节的容积共3升,下面3节的容积共4升,现自上而下取第1,3,9节,则这3节的容积之和为(B )A.133升 B.176升 C.199升 D.2512升3.我国古代有着辉煌的数学研究成果.《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缉古算经》等10部专著,有着十分丰富多彩的内容,是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重要文献.这10部专著中有7部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某中学拟从这10部专著中选择2部作为“数学文化”校本课程学习内容,则所选2部专著中至少有一部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专著的概率为( A )A.1415 B.115C.29D.7915.洛书古称龟书,是阴阳五行术数之源,在古代传说中有神龟出于洛水,其甲壳上有此图案,如图结构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匹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洛书中蕴含的规律奥妙无穷,比如:222222618294++=++,据此你能得到类似等式是222222672834++=++.6.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器中米,不知其数,前人取半,中人三分取一,后人四分取一,余米一斗五升.问,米几何?”如图是解决该问题的程序框图,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出的 1.5S=(单位:升),则输入k的值为()A.4.5 B.6 C.7.5 D.9。

九章算术引葭赴岸问题详解

九章算术引葭赴岸问题详解

九章算术引葭赴岸问题详解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之一,其中收录了许多有趣的算术问题。

其中一个著名的问题就是“引葭赴岸”问题。

问题描述:
在江边有一些葭草,现在需要将这些葭草运送到岸边。

假设有两个人同时把葭草运送到岸边,其中一个人将每次运送2根葭草,另一个人将每次运送1根葭草。

已知其中一个人单独运送需要7次才能把全部葭草运送到岸边,那么请问这些葭草一共有多少根?
解题思路:
设需要运送的葭草根数为x,根据题意,两个人分别运送的次数为7和x。

因此可以得出如下的方程:
7 * 2 + x * 1 = x
解这个方程可以得到x的值,进而得出需要运送的葭草根数。

解题过程:
将方程简化为 14 + x = 2x
移项得到 x = 14
因此,葭草的总数是14。

综上所述,根据九章算术中的“引葭赴岸”问题,“引葭赴岸”的葭草总数为14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章算术》中一些常见的应用题
下面是从《九章算术》中选录的一些常见的应用题。

从这些题目的解法中,可以体会到古人是怎样思考问题的,对于活跃我们的解题思路,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都有一定好处。

原题1: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

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升之三。

术曰:置米五以所税者三之五之七之为实,以余不税者二、四、六互相乘为法。

实如法得一斗。

译述:
“实如法得一斗”是古算书的一种习惯性说法,实如法得一“什么”的意思是“这样就得到什么数”。

“实如法得一斗”的意思是“这样就得到斗数”。

“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

问:本持米几何?”——有人带了一批米出三道关口,外关按货物的三分之一收税,中关按货物的五分之一收税,内关按货物的七分之一收税,最后还剩下五斗米。

问:这个人本来带了多少米?
“答曰:十斗九升八分升之三。

”——答案是:10斗98
3升。

“术曰:置米五斗以所税者三之五之七之为实,以余不税者二、四、六互相乘为法。

实如法得一斗。

”——解法是:用各关口计税时的总份数3、5、7乘5斗作为被除数,以各关口收税后余下的份数2、4、6相乘的积作为除数。

这样就得到斗数。

5×3×5×7÷[(3-1)×(5-1)×(7-1)]=10.9375(斗),10.9斗=
10斗9升,0.0375升=83升,所以,这个人本来带了10斗98
3升米。

现在的解法是:5÷(1-71)÷(1-51)÷(1-31)=5÷76÷54÷3
2=5×67×45×2
3=5×7×5×3÷6÷4÷2=……,与上式基本相同。

原题2:今有凫(f ú)起南海七日至北海,雁起北海九日至南海。

今凫
雁俱起,问:何日相逢?答曰:三日十六分日之十五。

术曰:并日数为法,日数相乘为实。

实如法得一日。

“凫”就是野鸭。

译述:
“今有凫起南海七日至北海,雁起北海九日至南海。

今凫雁俱起,问:何日相逢?”——野鸭从南海飞到北海需要7天,大雁从北海飞到南海需要9天。

野鸭和大雁同时分别从南海和北海出发,多少天相遇?
“答曰:三日十六分日之十五”——答案是:316
15日。

“术曰:并日数为法,日数相乘为实。

实如法得一日。

”——解法是:以各自需要的天数的和为除数,以各自需要的天数的积为被除数。

这样就得到日数。

(7×9)÷(7+9)=
1663=316
15(日) 现在的解法是:1÷(71+91)=1÷9779⨯+=(7×9)÷(7+9)=316
15(日),与上式基本相同。

原题3:今有善行者一百步,不善行者六十步。

今不善行者先行一百步,善行者追之。

问:几何步及之?答曰:二百五十步。

术曰:置善行者一百步,减不善行者六十步,余四十步为法。

以善行者之一百步乘不善行者先行一百步为实。

实如法得一步。

译述:
“今有善行者一百步,不善行者六十步。

今不善行者先行一百步,善行者追之。

问:几何步及之?”——有一个善于走路的人和一个不善于走路的人。

善于走路的人走100步的同时,不善于走路的人只能走60步。

现在不善于走路的人先走100步,善于走路的人追他,需要走多少步才能追上他?
“答曰:二百五十步。

”——答案是:250步。

“术曰:置善行者一百步,减不善行者六十步,余四十步为法。

以善
行者之一百步乘不善行者先行一百步为实。

实如法得一步。

”——解法是:用善于走路的人的100步,减不善于走路的人的60步,所得的差40步为除数,用善于走路的人的100步,乘不善于走路的人先走的100步,所得的积为被除数。

这样就得到步数。

100×100÷(100-60)=250(步)
现在的解法是:100÷(100-60)×100=250(步),与上式基本相同。

原题4:今有乘传委输空车日行七十里,重车日行五十里。

今载太仓粟输上林五日三返。

问:太仓去上林几何?答曰:四十八里十八分里之十
一。

术曰:并空重里数以三返乘之为法,令空重相乘,又以五日乘之为实。

实如法得一里。

译述:
“乘传”的意思是驾马车在驿站间行驶。

“委输”的意思是把货物放在车上运到别处。

“今有乘传委输空车日行七十里,重车日行五十里。

今载太仓粟输上林五日三返。

问:太仓去上林几何?”——驾马车在驿站间运送货物,空车一日行70里,重车一日行50里。

现在从太仓运谷子到上林,5日往返3次。

问:太仓距上林多少里?
“答曰:四十八里十八分里之十一。

”——答案是:4818
11里。

“术曰:并空重里数以三返乘之为法,令空重相乘,又以五日乘之为实。

实如法得一里。

”——解法是:空车与重车所行里数的和乘3作为除数,空车与重车所行里数相乘的积乘5作为被除数。

这样就得到里数。

70×50×5÷[(70+50)×3]=4818
11(里) 现在的解法是:5÷[(701+501)×3]=5÷50
703)7050(⨯⨯+=3)7050(50705⨯+⨯⨯=4818
11(里),与上式基本相同。

原题5:今有池五渠注之,其一渠开之少半日一满,次一日一满,次二日半一满,次三日一满,次五日一满。

今皆决之,问:几何日满也?答
曰:七十四分日之十五。

术曰:各置渠一日满池之数,并以为法。

(按此术,其一渠少半日满者,是一日三满也;次一日一满;次二日半满者,是一日五分满之二也;次三日满者,是一日三分满之一也;次五日满者,是一日五分满之一也。

并之,得四满十五分满之十四也。

)以一日为实。

实如法得一日。

译述:
“今有池五渠注之,其一渠开之少半日一满,次一日一满,次二日半一满,次三日一满,次五日一满。

今皆决之,问:几何日满也?”——一个水池有五条进水渠。

单开第一条水渠3
1日注满,单开第二条水渠1日注满,单开第三条水渠22
1日注满,单开第四条渠3日注满,单开第五条水渠5日注满。

五条水渠一齐开,问:几日注满水池?
“答曰:七十四分日之十五。

”——答案是:74
15日。

“术曰:各置渠一日满池之数,并以为法。

(按此术,其一渠少半日满者,是一日三满也;次一日一满;次二日半满者,是一日五分满之二也;次三日满者,是一日三分满之一也;次五日满者,是一日五分满之一也。

并之,得四满十五分满之十四也。

)以一日为实。

实如法得一日。

”——解法是:把各渠一日注满水池的次数相加作为除数。

(按照这个方法:第一条水渠1日注满3次,第二条水渠1日注满1次,第三条水渠1日注满水池的52,第四条水渠1日注满水池的3
1,第五条水渠1日注满水池的51。

加在一起,得415
14。

)以1日为被除数。

这样就得到日数。

1÷(3+1+52+31+51)=74
15(日) 现在的解法是:1÷(311+1+2
121+31+51)=1÷(3+1+52+31+51)=74
15(日),与上式基本相同。

从以上各题可以看出:《九章算术》所提供的解题方法的确很便捷,非常有利于数学知识的普及,不足之处是缺少对对算理的阐述,好在这个缺憾在刘徽的注释中有所弥补,这是值得庆幸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