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复习课件共PPT

合集下载

初三上册化学第三单元复习 (1)PPT课件

初三上册化学第三单元复习 (1)PPT课件

原子
金属 固体非金属 稀有气体
分子
CO2 H2O2 H2O N2 O3
一.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但不随外界条 件如温度、压强的改变而改变)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 越快。
3.分子间有间隔。分子间间隔与物质所处状 态有关,同种物质气体分子间的间隔最大, 固体分子间间隔最小,且会受温度和压强的 影响,温度越高分子间间隔越大,压强越大 分子间间隔越小。
课题 3 元素
世界上的万物由什么组成?这是人类 自古以来就不断探索的问题。在人们 认识了原子和原子的结构之后,对组 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后来得知:
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元素。
一.元素
1.元素的概念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 一类原子的总称。
友情提示注意: (1)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2)一类原子(质子数相同)。 (3)总称。 (4)元素只讲种数不讲个数。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一.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
原子的构成 (+)
质子(+)(1个质子带一个单
位的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氢原子无中子)
电子 (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
注意: 一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
三个等式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
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Kg) 相对原子质量= C-12原子的质量(Kg)×1—12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3.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1)相似点:分子和原子都很小,分 子之间、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与原 子都总在不停的运动着。
(2)不同点: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 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 PPT课件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 PPT课件

横行(周期):将 电子层数 相同的
元素,按 最外层电子数 递增的
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氢H
氦He
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磷P 硫S 氯Cl 氩Ar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所在表格信息
3
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
16
S

32.06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练一练
(2019天水)静静发现炒菜所用的食盐为加碘食盐。
经查阅资料可知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有下图所示信息。
为遥 有知 暗不 香是 来雪 。,
3.分子之间有间隔
气态
练一练
1、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分 子之间有间隔的是( D )
A .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B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减小 C 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 D 海绵能吸水
练一练
2、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
的解释,合理的是( C )
A如.:质不子能数讲不氢同、氧两个元素B.相对原又子讲质个量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如外:层1电个子氧数原不子同
书写
大写 一大二小 F N Na Ca
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所有元素符号都有)
2、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所有元素符号都有)
3、表示该元素的单质(金属元素、稀有气体 和 C Si P S)
3、右图是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 B.该原子最外电子层达到了稳定结构 C.X属于非金属元素
D.x与Cl形成的化合物为XCl
有自己热爱的事, 是一种幸运。
2.用符号和数字表达含义
① 5个氧原子 5O ② 2个铜原子 2Cu
③ 氮元素 N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复习(共30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复习(共30张PPT)

C.原子是化学反应中最小的粒子,因此原子不可再分
D.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
1、下列微粒的性质与质子数、电子数、 中子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等有关, 请你用它们填空
元素种类__质_子__数________; 元素分类__最_外__层__电__子__数___; 相对原子质量_质__子_数__、__中__子__数_; 元素的化学性质_最__外__层_电__子__数_; 离子所带电荷数_质__子__数_电__子__数_;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42021/8/242021/8/242021/8/248/24/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4日星期二2021/8/242021/8/242021/8/24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42021/8/242021/8/248/24/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42021/8/24August 24,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42021/8/242021/8/242021/8/24
具有相同 核电荷数 的同类原 子
原子
组成 构成
构成 分裂
物质
宏观组成: 只讲种类
不讲个数 构成
分子
微观结构: 既讲种类 又讲个数
三、元素周期表 1.周期:每一个横行称为一个周期。 2.族: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族。 3.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复习课件-PPT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复习课件-PPT

间隔
2. 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
不变色 变红
3.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的变化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 时,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如水受热蒸发 时,只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而 水分子没有变成其他分子。 (2)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种物质的分 子会变成其他分子,如: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例3. 近来中国部分地区出现镉污染的大米,
食用后对人体有害。下列有关镉的说法中错
误的是 A. 镉的原子序数是48
( B)
B. 镉属于非金属元素
C. 镉的元素符号是Cd
D. 镉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2.4
【图解】
【易错分析】相对原子质量为一个比值,其 单位是“1”,通常省略不写。
变式练习1. 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化 学的重要工具,通过元素周期表我们能获得许 多信息。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元素,最外层有6个电子,易得到2个电子达到 相对稳定结构,化合价显-2,故钠元素与硫元 素化合时,需要2个钠原子和1个硫原子,其化 学式为Na2S,故选C。
变式练习3. (’14崇左9题2分)如图是元素周期
表中某元素信息示意图,由图所获取的信息正确
的是
(C )
A. 该元素为金属元素 B.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3 g C. 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D. 该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中考考点清单
考点一 分子和原子 1.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1)物质是由_分__子__、_原__子__和_离__子__构成
的。例如金刚石由原子(或碳原子)构成,水 由分子(或水分子)构成,氯化钠由离子(或 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 元素》知识复习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 元素》知识复习课件(共24张PPT)

B.A、D同族 D.C、F化学性质相似
4.(内江中考)元素周期表中,某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表所 示。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周期有_三___种金属元素。 (2)该周期的元素从左至右,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 _最__外__层__电__子__数__依__次__增__加__。
(2)纵行(也叫族):共有18个纵行,16个族。每一个纵行叫 做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单元格信息(以氢为例):
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量
考点1 单元格的信息 1.(自贡中考)截止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铕(Eu)是一 种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铕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铕的原子序数是63 C.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3 D.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
16.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__原__子__,②表示 的是_分__子___。
图1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A__(填字母)。 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5.(南京中考)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 ) A.氧 B.硅 C.铝 D.钙
6.(桂林中考)下列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D ) A.钠 B.镁 C.铜 D.硅
考点3 元素符号及其意义 7.(桂林中考)下列元素符号正确的是( B ) A.金aU B.锰Mn C.氦he D.银AG
8.(河南中考)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不相同的一组 是( A ) A.锰、钛 B.氩、金 C.铅、铂 D.氦、汞
5.(内江中考)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三种元素的相关信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ppt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ppt
8、据报道,1994年12月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它
的原子核内有质子111个,中子161个,则该元素核外 电子数是_1_1_1__个
9、填表:
原子种 类 H
Mg
核电荷 数 1
12
质子 数 1
12
中子 数 0
12
电子 数 1
12
相对原子质 量 1
24
Fe
26
26 30 26
56
10、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 ) A、16g B、16 C、2.657×10-26kg
D、16g
11、最近,俄罗斯科学家宣布他们通过核反应合成了核电荷 数为114、相对原子质量为289的超重元素原子,该原子内质 子数为114 ,中子数为175 ,核外电子数为 114 。
12、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mkg,则质量为nkg的原子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n—/—m—
13、下图所示某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_6___,核外有_3___ 个电子层,第二层有__8_个电子,最外层上有__6_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_得__到_电子。
2、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 的含义: ((13) )H2C2_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2)HS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CO2_________________(6)2OH-_________________ 3、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3个钾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 (2)8个二氧化氮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 (3)7个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 (4)4个钙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 (5)氖气___________________ (6)氧化镁中镁元素为+2价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世界》复习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世界》复习课件
我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质量主要集中在中心微粒上,而我的身体是空 心的,里面有很多的粒子围绕中心微粒作高速运 动,虽说我在化学变化中不会被拆分,但我总 爱跟其他的粒子一起玩耍。
恭喜你猜对了,我就是原子
从上述文字中你能了解到原子的哪些信息呢?
一、原子的特点
• 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 原子的体积由核外电子的运动空间决定 •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二、原子的构成
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
原子 (带正电) 中子 (不带电) (不显电性)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结构示意图 +826
你们能从所学的化学知识中给原子找个“朋 友”吗?并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带正电 阴离子-带负电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练习:判断下列结构示意图为何种粒子?
+11281
AB原C子
+1128 阳离子
+16288 阴离子
联系
区分 使用 范围
原子与元素的比较
元素
原子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不同的原子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不同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
元素
化学式
物质
(如:H2、CO2、NaCl) 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
1、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原子__2_H___;(2)2个氧分子__2_O_2__;
-2
(3)5个镁离子_5_M__g_2_+ ;(4)水中氧元素显-2价_H__2O__。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离子所带电荷数(得失电子 数;当n=1时略去不写 )
下列粒子的性质与质子数、电子数、中子 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等有关,请 你用它们填空 质子数 元素种类_____________ ;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_____________; 元素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 最外层电子数 ; 最外层电子数; 离子所带电荷数___________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在化学变化 中常 。
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最外层电子数, 最外层<4个电子是金属元素,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带正 电。 最外层≥4个电子是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变化中得到电子,带负 电。
一、知识网络
物质由(元素)组成和(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元 素
组成
物 质
分子
分子:气态非金属单质、都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
化合物,如:氧气、氢气、氮气、水、二氧化碳等
离子: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氯
酸钾、高锰酸钾等。
典型例题解析
科学研究证明,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请用原子、 分子或离子填空:
(1)应用最广泛的铁是由 铁原子 构成的; (2)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是 氮分子 ; (3)调味用的氯化钠是由 钠离子 和 氯离子 构成的。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属于离子的是 B、D ,依据是
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D B


,因为: 质子数>电子数
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因为: 质子数<电子数

学一学怎样做这种题
某元素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它在人体内99%存在于 骨骼和牙齿中。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则该元素的质子数为 20 ,该原子核外 有 4 个电子层,该元素属于 金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分子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离子 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二、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 元素 (宏观)
概念:元素 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下列概念有何区别和联系?
分子 原子
原子 离子
原子 元素
(1)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相互联系: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成原子, 原子可以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电解水反应






通电

氢气 + 氧气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结合成 新的分子。 在这个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发生改变。
1、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
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 (带正电) 中子 (不带电)
(不显电性)
核外电子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带负电)
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1991年,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别人合作,重 新测定了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铟元素的核电 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则铟原子核外电
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的化学性质
一般少于4个 易失电子
元素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的化学性质
非金属 一般大于或等于4个 易得电子
离子的形成
原子: Na +11 2 8 1 失一个电子
离子: Na+ +11 2 8
Cl +17 2 8 7 得一个电子
Cl- +17 2 8 8
Na+ Cl-
(2)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则该微粒符号为 S2-

2.元素符号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H 氢元素 一个氢原子 Fe 铁元素 一个铁原子 (此外还可表示铁)
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系数后,就只 能表示若干原子,不再表示某元素。 如3H只表示三个氢原子
3. 离子符号的意义: 表示一种离子
离子符号 表示一个离子
(2)在钠和氯气生成氯化钠的反应中,得到电子的是 氯(或Cl) 原子;Na+的结构示意图是( A )
3、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右表示: +x 2 8 y
1)该微粒有 3个 电子层。X决定元素的 种类
y与微粒的 化学性质
关系非常密切。
2)当y=8时,若该微粒为中性原子,则x= 18 。 3)当y=8时,若该微粒带有二个单位负电荷,
例如: 水由(水分子)构成;水由( 氢元素、氧元素)组 成;水分子由( 氢原子和氧原子 )构成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在不停运动
知识总拓结展:一:
(3)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元素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原子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联系:
1、元素概念建立在原子基础上; 2、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物质组成、构成的说法:
1. 物质是由_元_素___组成的 2. 物质是由分_子_、_原_子__、_离_子构成的 3. 分子是由_原_子___构成的 4. 一个分子是由_若__干_原_子___构成的
三亚市第三中学 林鸿雪
复习目标
1.知道那些物质是由什么微粒构成,能列 举一些例子。 2.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3.能画出一些分子、原子的模型;能画出 原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4.能用符号表示前20号元素的原子、离子 及一些常见物质的分子。
一、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微观)
2、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核
电子层
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
(核电荷数) Na原子结构示意图
⑴第一层最多容纳__2_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__8_个电子。 (2)最外层不超过 8 个电子。
元素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的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 8个(He为2个) 比较稳定
元素的种类 金属
2、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A)
A.H2
B.H
C.H+
D.H2O
四、
元素周期表的规律:横行(周期)、纵列(族)、分区
子数 4,9 核内质子数为 49,中子数为 6。6
1、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
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 (带正电) 中子 (不带电)
(不显电性)
核外电子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带负电)
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
分子
物质 元 组成
构成

构成
原子核(+) 质子(+)
原子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
得失
电子

离子
2.下面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 信息和3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17 ; 钠原子与氯原子的最本质区别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不同 。
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 失电子 得电子
得电子 失电子
(+)
(-)
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原子不带电)
阳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带正电) 阴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带负电)
能力提升: 等为原子不等离,质大为阳电大阴。
下面A、B、C、D四幅图,你知道那幅图是原子 结构图,那幅是离子结构图吗?
属于原子的是 A、C ,依据是 质子数=电子数 。 属于离子的是 B、D ,依据是 质子数≠电子数 ; 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D ,因为: 质子数>电子数 。 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B ,因为: 质子数<电子数 。
4. 离子符号里的数字的意义: 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2Mg2+
表示2个镁离子
表示2个氢原子
2H
表示每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Fe2+
表示2个亚铁离子
2Fe2+
1、用化学符号表示:
2个氮原子 2N 2个氮分子 2N2 2个铁离子 2Fe 3+ 2个亚铁离子 2Fe 2+ 2个铁原子 2F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