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生物一本培养优讲二轮限时规范训练:专题四第二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9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人体的稳态和免疫练案(含答案)

2019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人体的稳态和免疫练案(含答案)

专题十人体的稳态和免疫一、选择题1.(2018·衡水中学期中)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略有下降B.有人到了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是因为人体稳态不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C.发烧时食欲下降是因为消化酶活性降低造成的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解析] 剧烈运动中,由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会使内环境的pH略有下降,A正确;人体稳态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较小时,人体通过调节,内环境仍然保持稳定,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较大时,超出了调节能力,稳态遭到破坏,代谢会发生紊乱,B错误;发烧时食欲下降是因为温度升高消化酶活性降低造成的,C正确;佝偻病是由于缺钙造成的,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D正确。

2.(2018·淄博一中期中)某人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

则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 )A.该个体血糖浓度降低,细胞产热不足以维持正常体温B.该个体感觉饥寒交迫的中枢在胃黏膜的感受器C.调节过程中促甲状腺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多种激素分泌会增加D.调节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被调动起来抵御寒冷[解析] 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说明该个体血糖浓度降低,细胞产热不足以维持正常体温,体温降低,A正确;该个体感觉饥寒交迫的中枢在大脑皮层,B错误;调节过程中促甲状腺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多种激素分泌会增加,促进机体产热增多,促进血糖升高,C正确;调节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被调动起来抵御寒冷,D正确;答案是B。

3.(2018·山东省济宁市高三期末)冬泳运动因其独到的健身效果而备受关注。

下列有关人在冬泳过程中的生理调节,叙述正确的是( B )A.产热量始终大于散热量B.体温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C.胰岛素在此过程的血糖调节中起主要作用D.寒冷刺激使下丘脑体温凋节中枢产生冷觉[解析] 人通过调节,在不同环境中维持产热量等于散热量,维持体温正常,A错误;体温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B正确;环境温度较低,通过调节,升高血糖浓度,加强产热,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在血糖调节中起主要作用,C错误;冷觉在大脑皮层形成,D错误。

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0:人体内环境稳态和免疫调节Word版含答案

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0:人体内环境稳态和免疫调节Word版含答案

.本专题与人体健康、生活实践联系密切,五年的高考题中均有涉及,多以糖尿病、脱水等内环境稳态异常疾病为载体进行考查。

命题主要分布在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的实例和免疫调节。

其中对于体温调节、血糖平衡调节的能力考查尤为突出。

.在题型方面,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考查到。

内环境稳态的考查多以选择题为主,侧重考查考生对机体各项理化指标对稳态影响的理解;血糖调节主要考查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的作用及关系;对免疫调节的考查,侧重于对免疫过程的考查,题型多样,借助实验或结合具体实例或借助图形等。

.考纲第条“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的要求由变为了,预测年高考会考查此考点。

备考时,利用图解认识内环境组成并进行三种细胞外液的分析。

列表比较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异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同。

借助实例构建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的模型。

考点人体的内环境及稳态的维持.内环境图表的识别与分析()营养物质: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循环系统→组织液(或血浆和淋巴)→组织细胞。

()空气中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组织液(或血浆和淋巴)→组织细胞。

的排出途径正好相反。

()其他代谢废物:经过内环境及循环系统的运输,到达肾脏、皮肤等器官以尿液或汗液的形式排出。

.稳态变化的原因.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图解归纳例. 如图为人体肝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为毛细血管壁,②③④⑤分别表示不同部位的液体。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①处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淋巴.正常情况下,液体③处的浓度最高.人体剧烈运动时,会导致⑤的明显降低.②~⑤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的含量【解题思路】分析图示可知,图中②③④⑤液体的名称分别为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和血浆,故①处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位于其一侧的血浆和另一侧的组织液,错误;人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场所是细胞内的线粒体,故细胞内液中浓度应最高,即图中的液体③处,正确;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故人体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会被缓冲物质中和,血浆(液体⑤)的不会发生明显变化,错误;细胞外液(液体②④⑤)渗透压的以上来源于+和-,而细胞内液(液体③)渗透压的维持主要靠+起作用,错误。

2019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精品ppt课件 专题十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2019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精品ppt课件 专题十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 (9)泪液、胃液和唾液具有杀菌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 ( √ ) × • (10)效应T细胞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效应 T细胞内的 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 √ • (11)当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记忆 B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出 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消灭抗原。( ) √ • (12)T细胞不只在细胞免疫中起作用,在体液免疫中也起 作用。( )√ • (13)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病原体属于细胞内寄生菌,这 × 些病原体的清除主要靠细胞免疫。 ( ) • (14)体液免疫中,抗原必须经吞噬细胞传递给T细胞,T细
构建思维脑图
• (1)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 ( ) √ × • (2)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 × ) √ • (3)人体血浆缓冲物质使pH保持稳态属于体液调节。( ) √ • (4)胰岛A细胞与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不同,但细胞核基 √ 因相同。( ) × • (5)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增加。( ) × • (6)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受血糖浓度和神经递质双重调节 。( )
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 (4)体温下降期,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体温上升期,人体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症 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 状,易引发慢性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请解释血压升高的 可能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1)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之间存在着分级调节机制 。由图中的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之间的关系可以推出激 素甲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乙是促甲状腺激素。 激素乙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甲状腺。 • (2)体温上升期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寒战”有助于增加产

2019届高三生物考前大题精炼:人体的稳态和免疫(附解析)

2019届高三生物考前大题精炼:人体的稳态和免疫(附解析)

2019届高三生物考前大题精炼:人体的稳态和免疫(附解析)例:(2018北京卷)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研究人员利用与癌细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 )进行了抗肿瘤的免疫学研究。

(1)癌细胞具有无限___________的特点。

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可激发机体的_________系统发挥清除作用。

(2)研究人员进行的系列实验如下:免疫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 悬液,连续4周;空白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 的缓冲液,连续4周。

实验一:取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iPSC 、DB7(一种癌细胞)和MEF (一种正常体细胞)混合,检测三种细胞与血清中抗体的结合率,结果见下表。

①比较表中iPSC 与两组小鼠血清作用的结果可知,免疫组的数值明显________空白组的数值,说明iPSC 刺激小鼠产生了特异性抗体。

②表中DB7和iPSC 与免疫组小鼠血清作用后的检测数据无明显差异,说明DB7有____________ 。

③综合表中全部数据,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二:给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皮下注射DB7,一周后皮下形成肿瘤。

随后空白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免疫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缩小。

由此推测:iPSC还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的___________免疫。

(3)研究人员另取小鼠进行实验,验证了上述推测。

下图为实验组的实验过程及结果示意图。

请在下图中选择A或B填入④处,从C~F中选择字母填入①~③处。

(4)该系列研究潜在的应用前景是iPSC可以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分裂/增殖免疫(2)①高于②可以与抗iPSC的抗体结合的抗原③抗iPSC的抗体可以与DB7上的抗原特异性结合,而不能与MEF上的抗原结合/iPSC与DB7有共同的抗原,与MEF无共同的抗原细胞(3)FDCB(4)抑制或治疗肿瘤生长【解析】(1)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机体的免疫系统能监控和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以及癌细胞;(2)实验一: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的主要区别是:一个注射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悬液,一个注射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的缓冲液,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含有iPSC。

2019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精品教师用书:专题十人体的稳态和免疫Word版含答案

2019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精品教师用书:专题十人体的稳态和免疫Word版含答案

专题十人体的稳态和免疫考点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2.神经、体液调理在保持稳态中的作用 (Ⅱ )3.体温调理、水盐调理和血糖调理 (Ⅱ )4.人体免疫系统在保持稳态中的作用 (Ⅱ )5.艾滋病的流行与预防(Ⅰ )考情本专题与人体健康、生活实践联系亲密,五年的高考题中均有波及。

命题主要散布在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理的实例和免疫调理。

此中对于体温调理、血糖均衡调理的能力考察尤其突出。

备考时,利用图解认识内环境构成并进行三种细胞外液的剖析。

列表比较神经调理和体液调理的异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同。

借助实例建立体温调理、水盐调理和血糖调理的模型。

核心判断Hexinpanduan(1)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 2、尿素、神经递质。

(√ )(2)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 )(3)人体血浆缓冲物质使pH 保持稳态属于体液调理。

(× )(4)胰岛 A 细胞与胰岛 B 细胞分泌的激素不一样,但细胞核基因同样。

(√ )(5)严寒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增添。

(√ )(6)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受血糖浓度和神经递质两重调理。

(√ )(7)抗体、血浆蛋白、淋巴因子和溶菌酶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 )(8)在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中,吞噬细胞免疫初与免疫末都发挥作用。

( × )(9)泪液、胃液和唾液拥有杀菌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

(√ )(10)效应 T 细胞能与靶细胞亲密接触,激活效应T 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11)当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记忆 B 细胞快速增殖分化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批抗体消灭抗原。

(√ )(12)T细胞不仅在细胞免疫中起作用,在体液免疫中也起作用。

(√ )(13)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病原体属于细胞内寄生菌,这些病原体的消除主要靠细胞免疫。

(√)(14)体液免疫中,抗原一定经吞噬细胞传达给T 细胞, T 细胞分泌淋巴因子经过体液作用于 B 细胞。

《高考领航》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调节限时训练

《高考领航》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调节限时训练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pH的大小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C.长期饮用弱碱性的水会大幅度改变内环境的pHD.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成分可以交换,它们共同构成内环境解析:选B。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的多少,A 错误;血浆中含有CO2、尿素等物质,组织液中含有神经递质等物质,B正确;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长期饮用弱碱性的水不会大幅度改变内环境的pH,C错误;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

2.(2015·高考全国卷Ⅰ)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解析:选A。

静脉注射的生理盐水会通过血浆进入内环境,如组织液中,A项正确。

虽然输入兔体内的生理盐水的渗透压等同于内环境的渗透压,但输入生理盐水后,机体会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将多余的水分和Na+排出体外,B项错误。

由于Na+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外,所以增加的Na+大部分分布于细胞外液中,不会有50%分布在细胞外液,50%进入细胞内液的现象发生,C、D项错误。

3.现有一组对胰岛素不敏感的高血糖小鼠X。

为验证阿司匹林能恢复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小鼠X的血糖浓度恢复正常,现将小鼠X随机均分成若干组,下表表示各组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组别 1 2 3 4处理方法胰岛素+-+-阿司匹林-++-生理盐水---+实验结果(血糖浓度)? 高于正常? 高于正常(注:对胰岛素不敏感是指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无明显变化:“+”表示有添加,“-”表示无添加,胰岛素和阿司匹林均用生理盐水配制)A.第4组为对照组,该组实验小鼠应选择血糖浓度正常的个体B.第1、3组的实验结果应分别为高于正常、正常C.为了控制无关变量,三种试剂都应通过饲喂的方式添加D.该实验可以同时证明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解析:选B。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4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精练)(解析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4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精练)(解析版)

一、选择题(10小题,共50分)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人血浆中有氨基酸、葡萄糖、抗体、胰岛素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C.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答案】D2.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C.图中①和③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②【解析】据图可知,①是毛细血管壁细胞,②是组织液,③是组织细胞,④是淋巴,⑤是血浆,⑥是红细胞。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发生改变,红细胞由正常的圆饼状变成镰刀状,A正确;营养不良会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C错误;皮肤受伤后会出现水泡,其中的成分是组织液,D正确。

【答案】C3.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人的体温太低,酶会永久失活进而影响代谢B.内环境的温度、血糖、渗透压调节均与垂体有关C.年龄、性别、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D.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相近【答案】C4.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成分(mmol/L)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①②142 5.0 2.5 1.5 103.3 6.0 16.0③147 4.0 1.25 1.0 114.0 7.5 1.0④10 140 2.5 10.35 25 -47A.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C.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D.由于多种因素的调控,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是稳定不变的【解析】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中;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高很多,因此可以判断②和③属于细胞外液,②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属于血浆;④含有较多的K+,并且含有较多蛋白质,因此属于细胞内液。

生物高考二轮复习专题五 第2讲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人教版)

生物高考二轮复习专题五 第2讲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人教版)

第2讲人体的稳态和免疫[考纲要求] 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Ⅱ)。

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Ⅰ)。

[构建网络]考点一内环境及其稳态利用图示理解内环境及稳态机制[错混诊断]1.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江苏,9B)( √)2.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海南,20B)( √)3.Na+和Cl-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海南,19D)( √)4.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江苏,9D)( ×)5.人在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四川,3B)( ×) 6.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安徽,5D)( √)题组一从内环境成分的来源和去向进行命题1.(·新课标Ⅱ,3)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答案 A解析A项,在毛细血管的动脉端,血液运输的氧气经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在毛细血管的静脉端,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经组织液进入血液被运输到肺排出体外,因此生成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大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两者氧气的含量不相等。

B项,血浆可以形成组织液,组织液可以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也可以回渗到血浆,淋巴通过淋巴循环回流到血浆,因此组织液处于不断生成与回流之中,并保持着动态平衡。

C项,动脉中的血浆沿动脉流入毛细血管的动脉端,其中的许多物质会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

D项,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够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吸收进入血浆。

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四第二讲人体的稳态与免疫练习(含解析)

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四第二讲人体的稳态与免疫练习(含解析)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一、选择题1.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

对此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B.当外界环境剧烈变化时,内环境的稳态会遭到破坏C.人体内环境稳态不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D.人到高原地区后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解析: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由于青藏高原空气稀薄,氧含量降低,有的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因供氧不足而出现头痛、乏力等症状,为了输送更多的氧气,机体会出现心跳加快、血液的运输能力加强等现象,故人体内环境稳态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答案:C2.(2019·河南郑州检测)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可能是淋巴,也可能是血浆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C.内环境中Na+、K+浓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到神经细胞的兴奋性D.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解析:淋巴细胞分布在淋巴和血浆中,A项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项正确;内环境中Na+浓度主要影响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K+浓度主要影响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从而可能影响神经细胞的兴奋性,C项正确;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在细胞内部,内环境是细胞外液,D项错误。

答案:D3.有少数人吃了虾后出现过敏反应症状,轻度的引起荨麻疹,重度的甚至导致休克、死亡等。

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遗传物质是决定吃虾引发过敏反应的根本原因B.吃虾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C.机体初次接触虾蛋白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抗体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虾蛋白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解析: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因此过敏反应的产生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A正确;第一次吃虾时过敏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由于抗体和记忆细胞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当第二次吃虾时会对过敏原过度敏感,从而引起过敏反应,B正确;虾蛋白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C正确;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虾蛋白引起过敏反应,D错误。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人体的稳态及调节机制考点23免疫调节学案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人体的稳态及调节机制考点23免疫调节学案

考点23 免疫调节1.关注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及有关的4点提醒(1)关注免疫细胞的三个“唯一”①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浆细胞。

②唯一不能识别抗原的免疫细胞:浆细胞。

③唯一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的免疫细胞:吞噬细胞。

(2)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形成,两种细胞在受到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但不属于淋巴细胞。

(3)吞噬细胞和T细胞参与的免疫过程: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既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

(4)浆细胞的3大产生途径:①吞噬细胞(抗原)→T细胞→淋巴因子→B细胞→浆细胞。

②抗原→B细胞→浆细胞。

③抗原→记忆B细胞→浆细胞。

2.三看法确认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3.图解记忆细胞的二次免疫(1)结构基础:记忆细胞。

(2)过程: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很快地做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3)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机体的患病程度很低或不患病的原因是二次免疫反应快而且强烈,能在抗原入侵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

(4)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中效应细胞的来源不同:初次免疫:B细胞或T细胞;二次免疫:①B细胞或T细胞,②记忆细胞。

4.快速界定三类免疫失调病(1)免疫错误:错将“正常组织”作为免疫对象→自身免疫病。

(2)免疫过强:将“非病原体”即“过敏原”作为“抗原”→过敏反应。

(3)免疫缺陷:免疫功能先天或后天缺失→免疫缺陷病。

题组一免疫调节的基础、过程及特点1.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细胞包括吞噬细胞B.造血干细胞可以增殖分化为淋巴细胞C.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和分泌的免疫球蛋白D.记忆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和分裂分化能力答案 A解析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故A错误。

2.下图是人体对某病毒的部分免疫过程示意图,Ⅰ~Ⅶ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Th细胞(辅助性T细胞)是T细胞的一种,a~g代表不同的物质。

(精品)2019高考生物”一本“培养优讲二轮讲义专题四第二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

(精品)2019高考生物”一本“培养优讲二轮讲义专题四第二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

第二讲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考纲要求]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Ⅱ)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Ⅱ)[知识主干·系统联网]理基础建网络回扣关键知识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67页■高考必背——记一记1.有关内环境的组成与稳态(1)细胞内的成分≠内环境的成分:一切只能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如血红蛋白、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胞内酶(如呼吸氧化酶)等,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2)发生于内环境中的三类反应:①酸碱缓冲对参与的对碱或酸的缓冲反应。

②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的反应。

③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反应。

(3)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2.有关血糖调节、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1)胰岛素的生理功能应表述为: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2)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的因素有血糖含量升高、有关神经兴奋及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等。

(3)无论是在寒冷还是在炎热环境中,机体产热与散热都保持平衡,如果两者没有保持平衡,体温就会升高或降低。

(4)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温觉感受器在皮肤、黏膜和内脏中。

同样,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但渴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

(5)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

3.与免疫调节有关的核心知识点(1)关注免疫细胞的三个“唯一”①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浆细胞。

②唯一不能识别抗原的免疫细胞:浆细胞。

③唯一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的免疫细胞:吞噬细胞。

(2)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但不属于淋巴细胞。

(3)吞噬细胞参与的免疫过程: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既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

■易混易错——判一判1.判断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叙述的正误(1)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

2019高考生物优讲二轮讲义:专题四 第二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 Word版含答案

2019高考生物优讲二轮讲义:专题四 第二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 Word版含答案

第二讲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考纲要求]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Ⅱ)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Ⅱ)[知识主干·系统联网]理基础建网络回扣关键知识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67页■高考必背——记一记1.有关内环境的组成与稳态(1)细胞内的成分≠内环境的成分:一切只能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如血红蛋白、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胞内酶(如呼吸氧化酶)等,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2)发生于内环境中的三类反应:①酸碱缓冲对参与的对碱或酸的缓冲反应。

②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的反应。

③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反应。

(3)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2.有关血糖调节、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1)胰岛素的生理功能应表述为: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2)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的因素有血糖含量升高、有关神经兴奋及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等。

(3)无论是在寒冷还是在炎热环境中,机体产热与散热都保持平衡,如果两者没有保持平衡,体温就会升高或降低。

(4)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温觉感受器在皮肤、黏膜和内脏中。

同样,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但渴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

(5)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

3.与免疫调节有关的核心知识点(1)关注免疫细胞的三个“唯一”①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浆细胞。

②唯一不能识别抗原的免疫细胞:浆细胞。

③唯一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的免疫细胞:吞噬细胞。

(2)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但不属于淋巴细胞。

(3)吞噬细胞参与的免疫过程: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既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

■易混易错——判一判1.判断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叙述的正误(1)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限时规范训练]练思维练规范练就考场满分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O2、CO2、血红蛋白、H+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D.Na+、HPO2-4、葡萄糖、氨基酸解析: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项错误;过氧化氢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项错误;载体位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项错误;Na+、HPO2-4、葡萄糖、氨基酸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项正确。

答案:D2.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①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葡萄糖进入肝脏细胞合成肝糖原②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③人体细胞衰老时由于没有酪氨酸无法合成黑色素,继而出现白头发④当血液中缺碘时,甲状腺激素浓度降低,会引起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①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升高血糖,①错误;②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化学本质均为蛋白质,因此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②正确;③人体细胞衰老时因为酪氨酸酶活性下降,无法合成黑色素,继而出现白头发,③错误;④当血液中缺碘时,甲状腺激素浓度降低,会引起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④正确。

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D3.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④血糖浓度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解析: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①正确;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②错误;冷觉和热觉产生部位是大脑皮层,下丘脑中具有体温调节中枢,③错误;血糖浓度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分泌胰高血糖素,促使血糖升高,④正确;内环境渗透压增高,下丘脑某部位接受到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⑤正确,答案是D。

答案:D4.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又被称为“青春痘”。

雄性激素与皮脂腺细胞内的受体结合,进入细胞核,引起脂质分泌。

雄性激素水平升高导致脂质分泌增多,堵塞毛囊口,形成痤疮。

由于毛囊内的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因此痤疮通常会伴随炎症的发生。

青少年由于学业压力大,是痤疮的常发人群。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痤疮丙酸杆菌是一种厌氧微生物,繁殖所需的能量只能来自细胞质B.雄性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通过调节脂质合成代谢影响脂质的分泌C.痤疮患者体内通常能检测到抗痤疮丙酸杆菌抗体的存在D.痤疮发生的原因是雄性激素水平升高和痤疮丙酸杆菌异常增殖解析:痤疮丙酸杆菌是一种厌氧微生物,且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没有其他细胞器,所以繁殖所需的能量只能来自细胞质,A项正确;据题干信息可知,雄性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其与受体结合,进入细胞核,引起脂质分泌,B项正确;据题干,由于毛囊内的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因此痤疮通常会伴随炎症的发生,可知痤疮丙酸杆菌(抗原)进入机体,可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C项正确;据题干信息可知,雄性激素水平升高导致脂质分泌增多,堵塞毛囊口,形成痤疮,D项错误。

答案:D5.医学研究表明人的角膜、大脑、软骨、妊娠的子宫等,都能容忍外来的抗原蛋白而不产生排异反应,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免疫赦免”,这些部位称免疫赦免区。

科学家认为,免疫赦免区的细胞有赦免基因,它能启动自杀程序让免疫细胞自杀,因而使后者不能产生抗体。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免疫赦免”现象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B.不能使用药物提高人体免疫系统的敏感性而获得“免疫赦免”C.妊娠子宫的这种“免疫赦免”是使胚胎移植得以实现的条件之一D.消灭肿瘤细胞和移植器官的排斥主要靠细胞免疫来完成解析:“免疫赦免”对人体有益,是对免疫系统的补充,A错误;“免疫赦免”是由赦免基因控制的,不能通过使用药物获得,B正确;妊娠子宫的这种“免疫赦免”能够使子宫不排斥外来胚胎,C正确;消灭肿瘤细胞和移植器官的排斥主要都是靠细胞免疫来完成的,D正确。

答案:A6.如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表示肾小管,C表示渴觉中枢下丘脑B.食物过咸会引起渗透压感受器兴奋,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C.图中所示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D.A是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产生并释放的解析:分析图示,C能产生口渴感觉,为大脑皮层。

A是抗利尿激素,它由下丘脑产生并由垂体后叶释放;B为肾小管和集合管。

水平衡是神经—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食物过咸会引起渗透压感受器兴奋,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答案:C7.细胞自噬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衰老的蛋白质或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内并降解的过程。

细胞自噬存在图中甲(微自噬)、乙(巨自噬)、丙(分子伴侣介导)的三种自噬方式。

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自噬被维持在一定水平,确保和维持细胞内的稳态B.甲、乙过程与浆细胞分泌抗体过程一样,都需要消耗能量C.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来完成细胞的自噬过程D.甲、乙、丙三种自噬方式都贯穿于正常细胞的生命历程中解析:图中表示细胞自噬的三种方式,其中方式甲是溶酶体直接胞吞颗粒物;方式乙是先形成自吞小泡,自吞小泡再与溶酶体融合;方式丙为蛋白质水解后通过溶酶体上的膜蛋白进入溶酶体。

细胞自噬被维持在一定水平,确保和维持细胞内的稳态,A正确;甲、乙过程与浆细胞分泌抗体过程一样,都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属于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C错误;甲、乙、丙三种自噬方式都贯穿于正常细胞的生命历程中,D正确。

答案:C8.如图是某人在摄食后及运动过程中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其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摄食后血糖浓度升高,与胰岛A细胞有关B.血糖浓度正常水平的维持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达成的C.A点后血糖浓度降低,是因为胰岛素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D.B点后血糖浓度升高,是因为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分解解析:分析图示可知,分泌物甲为胰岛素,分泌物乙为胰高血糖素。

摄食后血糖浓度升高,与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有关,A错误;血糖浓度正常水平的维持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达成的,B正确;A点后血糖浓度降低,是因为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等,C错误;B点后血糖浓度升高,是因为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D错误。

答案:B二、非选择题9.长跑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改变。

(1)机体产热大量增加,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汗腺分泌增强,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这一调节过程的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

(2)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________,继而促进________,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3)机体血糖大量消耗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此时骨骼肌细胞的直接供能物质是________。

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肾上腺髓质分泌的________增加,使血糖快速补充。

(4)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可适量补充水分以消除由于________中渗透压升高引起的渴感,还可通过积极放松的方式缓解因肌肉细胞中________积累过多造成的肌肉酸痛。

解析:(1)在长跑比赛中,运动员产热大量增加,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皮肤毛细血管,使毛细血管舒张,加快散热,同时汗腺分泌增强,使散热加快。

(2)水盐平衡调节中,下丘脑合成的抗利尿激素,通过垂体释放出来,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

(3)血糖的去向包括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转化为非糖物质,长跑比赛中,血糖大量消耗的主要途径是氧化分解;骨骼肌细胞的直接供能物质是ATP;升高血糖的激素有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

(4)比赛结束后,肌肉酸痛是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造成的。

答案:(1)毛细血管舒张下丘脑(2)抗利尿激素(或:ADH)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3)氧化分解(或:氧化分解供能)A TP(或:三磷酸腺苷)肾上腺素(4)细胞外液乳酸10.广西巴马县是著名的长寿之乡,研究发现该县百岁老人血液中硒含量高出正常人3~6倍。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表明,硒具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某些糖尿病患者通过补硒,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组织细胞加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2)为验证硒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某研究小组用模型小鼠进行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组别A组B组C组饲喂的饲料适量含硒的鼠粮?等量含免疫增强剂的鼠粮用羊红细胞作为抗原处理小+++++++++鼠两周,测得体内抗体含量①据表分析,B组小鼠应饲喂________________;硒增强了小鼠的________(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功能,依据是。

②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产生的________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研究表明,硒具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某些糖尿病患者通过补硒,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2)①据表分析,B组小鼠应饲喂等量不含硒鼠粮;A组小鼠体内的抗体数明显高于B、C组,说明硒增强了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功能。

②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答案:(1)摄取、利用、储存(2)①等量不含硒鼠粮特异性A组小鼠体内的抗体数明显高于B、C组②淋巴因子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11.应激反应是指动物受到各种强烈因素刺激时,如在极地从温暖的室内到室外,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下,体内出现的一系列复杂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1)寒冷环境中,人体的________________能够接受寒冷刺激并产生兴奋,相应的神经细胞的状态变化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

(2)人体的温度感受器分为温觉感受器和冷觉感受器,在寒冷环境中温觉感受器未作出相应的反应,说明温度感受器具有________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