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不良事件报告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一、目的为加强医院安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制度,特制定本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员工,包括医生、护士、技师、行政人员等,旨在规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主动报告,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医疗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从医院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与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
三、不良事件的定义和等级划分(一)不良事件的定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二)不良事件等级划分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4个等级:1. 一级事件(警训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严重残疾。
2. 二级事件(警告事件)——虽未造成永久性、严重残疾,但可能导致患者死亡、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或丧失、住院时间延长等严重后果。
3. 三级事件(关注事件)——虽未导致严重后果,但可能对患者造成一定伤害,如药物治疗错误、手术操作失误等。
4. 四级事件(提示事件)——虽未对患者造成伤害,但存在潜在风险,如设备故障、药物不良反应等。
四、不良事件的报告(一)报告途径1. 口头报告:在发生不良事件后,应立即向直接上级或相关部门报告。
2. 书面报告:在口头报告的同时,应在规定时间内(一般为24小时内)提交书面报告。
(二)报告内容1. 事件的基本情况: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的人员和患者的基本信息等。
2. 事件的详细经过:包括事件的起因、过程、发现和处理情况等。
3. 事件的影响:包括对患者的影响、对医疗工作的影响、对医务人员的影响等。
4. 事件的性质:包括事件的分类、事件的等级等。
5. 事件的处理:包括事件的初步处理、后续处理等。
6. 事件的预防措施:包括对类似事件的预防措施、对现有问题的改进措施等。
不良事件的分级及上报流程
不良事件的分级及上报流程一、概念不良事件是指与患者疾病的自然病程或潜在问题无关的、导致未预期的患者死亡或主要器官功能永久丧失的事件。
广义的定义是在疾病医疗过程中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医疗异常事件(即非正常的过程和结局)。
二、不良事件的分级不良事件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4个等级(中国医院协会分类)。
1、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2、不良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
3、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
4、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未形成事实。
三、报告范围1、可能造成病人残疾或死亡的事件2、各类可能引发医疗纠纷的医疗事件3、不符合临床诊疗规范的操作4、有助于预防严重医疗差错发生的事件5、其它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隐患四、接收报告部门1、医疗不良事件报医教部2、护理不良事件报护理部3、药学不良事件报药学部五、上报流程1、医护人员或值班人员在发生或发现1、2级事件,除了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害扩大外,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及时向医务科、护理部等报告。
同时在1个工作日内填报《医疗质量不良事件报告表》,并提交至医务科、护理部;由其核实结果后再上报分管院领导。
2、医护人员或值班人员在发生或发现3、4级事件,当事人需及时报告科室负责人,在1-2个工作日内填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上交相应职能部门,并提出初步的质量改进建议。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一、在护理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遵守护理服务职业道德。
二、各护理单元有防范处理护理缺陷、纠纷的预案,预防缺陷、事故的发生。
三、各护理单元应建立不良事件登记本,及时据实登记病区的护理缺陷。
四、发生护理缺陷、事故后,要及时上报,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由于缺陷、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不良事件的上报流程
不良事件的上报流程不良事件的上报是指在医疗机构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各类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医疗差错、医疗事故等不良事件的及时上报和处理工作。
正确的上报流程对于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不良事件的上报流程。
一、不良事件的定义。
不良事件是指在医疗机构工作中可能导致患者受到损害的各种事件,包括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医疗纠纷等。
不良事件的上报是医疗机构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也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二、不良事件的上报流程。
1. 发现不良事件。
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现不良事件时,应当及时进行记录和报告。
不良事件的发现可以来自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医疗设备等多个渠道。
2. 及时报告。
发现不良事件后,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医疗机构的管理部门进行报告。
报告内容应当包括不良事件的基本情况、发生原因、可能的影响、已采取的处理措施等。
3. 形成报告。
医疗机构管理部门收到报告后,应当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并形成不良事件报告。
报告内容应当客观、准确、完整,包括事件的经过、原因分析、责任认定、处理结果等。
4. 上报相关部门。
医疗机构在形成不良事件报告后,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及时上报给卫生行政部门、医疗监督部门等相关部门。
上报内容应当真实、全面,不得隐瞒不良事件的发生。
5. 处理不良事件。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不良事件报告的内容,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防止事件的扩大和再次发生。
处理措施包括赔偿患者损失、追究责任人员的责任、改进医疗服务质量等。
6. 完善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应当及时总结不良事件的教训,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水平,防范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不良事件的上报流程对于医疗机构的规范运作和医疗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和程序进行上报,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同时,医疗机构应当加强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不良事件上报和处理机制,提高医疗安全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3篇)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一、目的(一)规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主动报告,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医疗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利于医疗管理部门早期介入、早期干预,将病人的损害降至最小、将医疗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将获取的医疗安全信息进行分析,反馈并从医院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与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全院发生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医疗缺陷的主动报告;包括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护理安全(不良)事件、药品安全(不良)事件、器械安全(不良)事件和其他安全(不良)事件等。
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机构与职责我院由医务科统一承担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的管理工作,其职责为:(一)组织、协调、指导全院的不良事件处理工作;统一接收、初步审核、汇总上报的不良事件。
(二)及时将收集到的不良事件转发给相关部门或科室进一步处理:1.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由医务科处理。
2.护理安全(不良)事件转发给护理部;如直报给护理部的,由护理部转告医务科。
3.感染相关安全(不良)事件转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如直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的,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转告医务科。
4.药品安全(不良)事件转发给药学部,如直报给药学部的,由药学部转告医务科。
5.输血安全(不良)事件转发给输血科,如直报给输血科的,由输血科转告医务科。
6.器械、设备安全(不良)事件转发给医学装备部,如直报给医学装备部的,由医学装备部转告医务科。
7.设施安全(不良)事件转发给后勤管理科,如直报给后勤管理科的,由后勤管理科转告医务科。
8.服务及风纪安全(不良)事件转发给党总支办公室,如直报给党总支办公室的,由党总支办公室转告医务科。
9.治安(不良)事件转发给保卫科,如直报给保卫科的,由保卫科转告医务科。
(三)督促指导相关部门或科室对不良事件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及处理。
(四)各部门每季度汇总、统计、分析、处理信息,提出加强与改进工作的意见或建设。
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归档。
对不良事件报告范文
对不良事件报告范文一、报告事件概述时间:YYYY年MM月DD日地点:XXXX公司总部事件类型:XXX不良事件二、事件描述2.1 事件背景在YYYY年MM月DD日,我们公司的XXX部门发生了一起不良事件。
该事件是由于XXX原因导致的,给公司的正常运营和声誉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2 事件发生过程事件发生在上午9点左右,在该部门工作人员XXXX进行XXXX操作时出现了XXXX的问题。
问题是XXXX,导致了XXXX影响。
2.3 事件影响该事件对公司造成了以下影响:1. 影响公司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2. 对客户的信任产生了负面影响,可能影响到公司的市场形象和销售额;3. 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三、事件分析和评估3.1 事件分析根据对事件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1. 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XXXX;2. 在事件过程中,存在着XXXX;3. 事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XXXX。
3.2 事件评估我们认为该事件的风险程度为XXX,主要原因如下:1. 事件的影响范围较广,涉及到产品质量、市场形象和销售额等多个方面;2. 事件发生后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力进行修复和弥补。
四、控制和解决措施4.1 风险控制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我们将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 XXX部门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2. 加强对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的管理,确保规范执行;3. 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控和检测。
4.2 事件解决为了尽快解决该事件带来的影响,我们将采取以下解决措施:1. 针对受影响的产品,我们将立即启动召回和修复工作;2. 加强与客户的沟通,积极回应客户的关切,并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3. 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团队凝聚力。
五、事件总结和启示通过此次事件,我们深刻认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规范操作的必要性。
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启示:1.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2. 将质量管理作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注重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3. 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及时回应和解决客户的问题和关切;4. 不断优化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确保规范执行;5. 持续改进和创新,推动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一、目的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及时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医疗不良事件的报告流程,提高医护人员对不良事件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促进医院持续改进。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范围内发生的医疗不良事件的报告和管理。
三、定义医疗不良事件:指在医疗过程中发生的可能导致患者伤害、死亡、疾病恶化或其他不良后果的事件。
包括药物不良反应、手术并发症、护理错误、医疗设备故障等。
四、报告原则1. 及时性:医护人员在发现不良事件后,应立即报告,确保信息的及时性。
2. 准确性:报告内容应真实、准确、完整,不得隐瞒、篡改或夸大事实。
3. 保密性:对报告人及涉及事件的人员信息进行保密,确保其隐私权不受侵犯。
4. 无责性:医护人员在报告不良事件时,应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受责备。
五、报告流程1. 发现不良事件后,当事人或目击者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
2. 科室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并填写《医疗不良事件报告表》。
3. 科室负责人将《医疗不良事件报告表》报送医务科。
医务科收到报告后,应在48小时内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并作出处理意见。
4. 医务科将处理意见反馈给科室,科室负责人应根据意见进行整改,并督促当事人或目击者落实。
5. 医务科将不良事件及相关处理情况报送医院领导。
六、处理措施1. 对涉及不良事件的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2. 对不良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3. 对涉及医疗设备、药品等方面的问题,及时与供应商联系,要求其提供技术支持或更换产品。
4. 对严重不良事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积极配合调查。
七、监督与考核1. 医务科负责对医疗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处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的落实。
2. 将医疗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处理情况纳入科室及个人年度考核,作为评价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依据。
不良事件报告流程
不良事件报告流程不良事件报告是指在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现或者接到患者、家属、社会公众等反映的医疗事故、医疗损害、医疗纠纷等不良事件后,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的记录和报告。
不良事件报告流程的建立和规范执行,对于医疗机构的安全管理和医疗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不良事件报告的流程和相关注意事项。
一、发现不良事件。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可能会发现不良事件,例如手术失误、药品过敏反应、医疗器械故障等。
此外,患者、家属、社会公众等也可能向医疗机构反映不良事件。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不良事件发现机制,鼓励医务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积极反映不良事件,及时发现和记录不良事件。
二、记录不良事件。
一旦发现不良事件,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应当立即进行记录。
记录内容应当包括不良事件的时间、地点、人员、过程、原因、后果等详细信息。
同时,应当对不良事件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评估,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报告。
三、评估不良事件。
医疗机构应当成立专门的不良事件评估小组,对记录的不良事件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对不良事件的原因、责任人、影响等进行全面分析,以确定不良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评估的结果将为后续的处理和报告提供重要依据。
四、处理不良事件。
根据评估结果,医疗机构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对责任人进行追责、对不良事件进行整改、对受影响的患者进行补救等。
处理不良事件的过程应当记录清楚,以备日后查验。
五、报告不良事件。
对于发现的不良事件,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报告。
报告内容应当包括不良事件的基本信息、评估结果、处理措施等。
报告的途径可以是医疗行政部门、卫生监督部门等。
同时,医疗机构还应当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应的告知和赔偿。
六、总结经验。
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不良事件报告流程进行总结和经验分享。
通过总结,可以发现不良事件报告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流程,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
不良事件报告流程的建立和规范执行,对于医疗机构的安全管理和医疗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查处行政案件情况汇报
查处行政案件情况汇报
根据上级要求,我对行政案件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汇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案件数量统计。
截止目前,我单位共受理行政案件XXX起,其中XXX案已结案,XXX案正
在审理中,XXX案已移交其他部门处理。
二、案件类型分析。
从案件类型来看,主要包括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其中行政处罚
案件占比最高,涉及领域主要包括环境保护、市场监管、食品药品安全等。
三、案件办理情况。
针对已结案的行政案件,我单位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程序进行办理,确保
了案件的公正、公平。
在审理中的案件,我单位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了解案件进展,确保案件能够顺利进行。
四、案件办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办案周期较长、证据不足、
相关部门配合不力等。
对于这些问题,我单位已经采取了相应措施,加强内部协作,加快办案进度,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针对目前案件情况,我单位将继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快办案进度,确保案件能够依法公正、及时处理。
同时,我单位还将加强对行政案件的研究和总结,不断提高办案水平,提升办案效率,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我单位在行政案件办理中,充分发挥了自身职能作用,努力做到公正、公平、及时处理各类案件。
同时,也清楚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将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办案效率,确保行政案件的公正、公平处理。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三篇)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事件报告制度____各科室: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是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学发展和保护患者利益的重要措施。
为达到国家卫计委提出的病人安全目标,建立与完善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要求,鼓励全院各科室及时、主动报告影响病人安全的不良事件或潜在风险。
一、目的规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主动报告,可增强全院职工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发现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有效避免医疗差错与纠纷,保障病人安全。
通过对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有利于发现存在的不足,从医院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与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提高对错误的识别能力,不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在医院发生的与患者安全相关的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凡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部门、科室、人员均适用。
医院鼓励科室和医务人员主动报告不良事件。
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和等级划分(一)定义不良事件是指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二)等级划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____个等级:Ⅰ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Ⅳ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
四、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内容(一)报告事件资料(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受影响的对象、相关人员、事件发生后的不良后果)。
(二)报告事件类别(如治疗、护理、药物、手术、输血、感染等与医疗活动有关的事件)。
25、不良事件报告管理程序
1 目的为保证需要上报的质量事故及时得到鉴别并报告给主管当局,以防止医疗器械同类质量事故的再次发生,保证患者和使用者的健康与安全,对所有的事故进行评估,并发布可能用于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通告。
2 范围适用公司生产产品的质量反馈预警管理和风险管理再评估。
3 职责3.1 管理者代表负责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
3.2 营销中心负责收集已发生的事故信息,同时反馈至品质部。
3.3 其他相关部门发现事故或产品缺陷可能造成事故时,反馈至品质部。
3.4 营销中心负责将事故所采取的措施传递到客户,必要时将这些措施传递到使用者。
3.5 必要时,由管理者代表负责通知公告机构,并收集与产品有关的所有信息。
4 内容4.1 不良事件的发现与收集1.1.1营销中心应主动向经销商和客户收集上市的医疗器械发生的所有可疑不良事件。
1.1.2品质部或行政部可通过用户投诉、文献报道、国内外监管部门发布的有关信息等途径收集其发生的所有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1.1.3公司应设定便捷、有效的(电话、传真、书面、网络反馈等形式)收集渠道,以方便用户提供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
4.2 不良事件的调查与记录4.2.1不良事件记录内容:包括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器械使用情况、患者情况、怀疑及并用药械情况等。
间接获知的不良事件,企业应进行原始记录,记录内容除不良事件信息外,还应包括记录日期、报告人、其他信息提供人等。
对于文献检索获知的不良事件,则应记录检索日期、人员、检索策略等信息,保存检索获得的原始文献。
4.2.2 不良事件记录的要求:医疗器械有效期后2年,无有效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5年。
传递:保证在企业内部各个相关部门流转的时效和责任。
核实:企业应对不良事件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审核。
确认:是否为有效报告、是否在报告范围之内、是否为重复报告4.2.3 未提交报告的处理:经确认无需向监管部门提交的不良事件,企业应记录不提交的原因,并保存原始记录。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范文(5篇)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不良事件报告工作,及时发现、排查和处理不良事件,保障企业及员工的合法权益,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综合素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工作组织事宜,包括内部员工、从业人员以及外部合作伙伴。
第三条不良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生产过程发生意外事故、产品质量问题、安全隐患、环境污染、违法违规行为等。
第四条不良事件报告应遵循“及时上报、准确传递、保密处理、追踪落实”的原则。
第五条具体落实不良事件报告的责任部门有生产部、质量部、安全环保部、人力资源部等相关部门。
第二章报告程序第六条不良事件发生后,相关责任人员应立即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负责人应指定专人对事件进行调查、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第七条涉及重大不良事件,责任人员应立即向公司领导报告,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第八条报告内容应包括不良事件的基本情况、原因分析、可能产生的影响及采取的应对措施等。
第九条报告途径:报告可以采取口头报告或书面报告方式,书面报告应包括报告人的姓名、职位、联系方式、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具体情况、可能引起的风险等。
第十条报告截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后,相关责任人员应在24小时内将事件情况报告上一级主管部门,并做好后续的跟进工作。
第三章处理程序第十一条上级主管部门应及时安排专人对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同时协助下级部门做好事件的处理工作。
第十二条对于重大不良事件,上级主管部门应成立临时工作组,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带领,对事件进行全面调查,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三条根据不良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上级主管部门可以采取警告、罚款、停工整改、停产停业等措施进行处理,并做好追责工作。
第十四条对于不良事件的处理结果,上级主管部门应及时通报下级部门,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与改进。
第四章奖惩措施第十五条对于及时上报不良事件、积极参与调查的员工,公司将给予适当的奖励。
不良事件的上报流程及处理措施
不良事件的上报流程及处理措施一、不良事件定义不良事件是指在医疗活动中,由于医疗设备、药品、医疗技术、操作过程、医院管理、医护人员行为等因素导致的不良后果,包括患者死亡、患者残疾、患者病情恶化、患者投诉、医疗纠纷等。
二、不良事件上报流程1. 发现不良事件后,立即停止相关治疗和操作,采取措施防止事件扩大。
2. 收集相关资料,包括病历资料、医疗设备记录、药品使用记录、操作记录等,以备后续调查和处理。
3. 及时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由科室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对事件进行初步调查和分析。
4. 根据事件性质和影响范围,向医院不良事件管理委员会报告。
5. 医院不良事件管理委员会对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确定事件原因和责任。
6. 根据事件原因和责任,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并组织实施。
7. 将处理措施和结果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8. 对事件进行总结,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三、不良事件处理措施1. 针对事件原因,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如加强医疗设备维护、改进药品管理、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医护人员素质等。
2. 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如批评教育、行政处罚、停职检查、解除劳动合同等。
3. 对患者进行赔偿和慰问,以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损失和痛苦。
4. 对事件进行总结,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5. 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对不良事件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6. 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建立健全不良事件上报和处理制度,确保医院运行安全。
四、不良事件上报和处理的意义1. 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事件,防止事件扩大,保障患者安全。
2. 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医疗质量,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3. 加强医护人员对不良事件的识别和处理能力,提高医疗安全水平。
4. 促进医院内部管理,建立健全不良事件上报和处理制度,确保医院运行安全。
5. 维护医患关系,减轻医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总之,不良事件上报和处理是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维护医患关系的重要措施。
《不良事件报告奖惩机制》
《不良事件报告奖惩机制》一、报告原则1、报告制度依据保密性、自愿性和非处罚性为处理原则,鼓励医护人员主动报告。
2、报告者可以报告自己发生的问题,也可以报告所见他(她)人发生的问题。
3、报告者应遵循真实、本人亲身经历的原则陈述事件,不得故意编造虚假情况,不得诽谤他人,否则将根据其造成的后果和影响,承担相关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4、报告中违反相关规定和制度的行为,属于非主观故意,未造成后果的免于处罚。
5、报告人员为消除医疗、护理等安全隐患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对保障医疗、护理安全有贡献的,经医务科或办公会讨论决定将给予适当奖励。
二、不良事件报告程序当发生不良事件后,当事人应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或医务科,填写书面《不良事件报告表》,记录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过程、采取的措施等内容,一般不良事件要求24~48小时内报告,重大事件,情况紧急者应在处理的同时,口头上报告科室负责人或医务科,科室负责人或医务科接到报告后立即调查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1等各个环节,并制定改进措施。
针对科室报告的不良事件,组织相关人员分析制定对策,及时消除不良事件造成的影响,尽量将医疗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每月在医护质量通报上公布分析处理结果,并跟踪处理及改进意见的落实情况,落实情况列入每月的考评内容。
三、不良事件报告的内容根据不良事件所属类别不同,我中心划分为18类,内容涵盖医疗、护理、医技、后勤等部门。
1、药物事件。
医嘱、处方、调剂、给药、药物不良反应等相关的不良事件。
2、特殊药品管理事件。
病人在院内自行服用或注射管制药品。
3、跌倒事件。
因意外跌至地面或其它平面。
4、院内感染相关事件。
可疑特殊感染事件。
5、医疗沟通事件。
因医疗信息沟通过程或沟通信息失真导致的不良事件,包括检验、影像检查结果判读错误或沟通不良。
6、医疗处置事件。
诊断、治疗、技术操作等引起的不良事件。
7、医疗设备事件。
设备故障导致的不良事件。
8、伤害事件。
言语冲突、身体攻击、自伤等事件。
不良事件总结分析(2)
20X X年06月不良事件上报情况汇总分析为保证患者医疗安全,消除安全隐患,促进医院流程优化及质量持续改进,现将6月不良事件上报情况汇总分析如下:一、基本情况6月全院共上报不良事件64例,重复2例,有效62例。
其中,医疗医技不良事件36例,护理不良事件10例,职业暴露事件3例,输血不良事件0例,行政后勤事件0例;药物不良反应事件6例,器械事件7例。
1、不良事件汇总表:事件类型总数有效事件无效事件医疗医技不良事件38 36 2护理不良事件10 10 0职业暴露事件 3 3 0输血不良事件0 0 0行政后勤不良事件0 0 0药物不良反应事件 6 6 0器械不良事件7 7 0合计64 62 22、各科室上报不良事件具体分布情况3、药品、器械不良事件汇总分类:4、医疗医技、护理不良事件分类汇总:会诊记录不及时 1病历书写不规范 1仪器设备故障 1汇总36 汇总13 5、全院医技组、护理组及院感职业暴露的不良事件上报分级情况:等级Ⅰ级事件Ⅱ级事件Ⅲ级事件Ⅳ级事件例数0 0 19 30占比0 0 38.8% 61.2%二、上报时限统计医疗、护理共上报49例,超时间上报共10例,正常时限上报率79.6%。
序号超时上报科室上报天数1 消化内科(护理)92 消化内科(医疗) 53 妇产科(医疗) 64 妇产科(护理) 45 骨科(医疗) 66 骨科(医疗)7三、主要存在问题:1、通过本月不良事件上报反映出医、护对核心制度的执行均有漏洞;2、病历、护理文书、检查检验申请单等书写不规范;3、医-护、医-患间等沟通不到位;4、超时限上报,或上报时间不真实;四、原因分析:1、工作中核心制度执行、监管不到位;2、各科室对医疗隐患及安全管理不够重视;3、部分科室对不良事件上报管理有仍有应付心理,对日常工作中真正存在问题的整改不到位;4、对不良事件不能够及时识别并上报;5、医护人员专业业务能力待提高;6、职能部门审核及监管不及时;五、整改要求:1、要求医务科、护理部对本月高频发生的不良事件作PDCA分析;2、科室加强不良事件管理,做到及时上报、不漏报、规范上报;3、各科室不良事件上报专员对本科室不良事件上报质量把关;4、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核心制度执行的监管力度;5、质控办加强对不良事件规范上报的督促提醒。
不良事件及严重不良事件处理和报告管理制度
不良事件及严重不良事件处理和报告管理制度不良事件及严重不良事件处理和报告管理制度机密文件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泄露、公布及出版1.目的:建立本机构药物临床试验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处理和报告的管理制度,保障受试者的合法权益和生命安全。
2.适用范围:所有本临床试验机构进行的所有临床试验的不良事件及严重不良事件处理和报告过程。
3.责任人:机构项目负责人及专业负责人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2003版)《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5.定义: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病人或临床试验受试者接受一种药物后出现的不良医学事件,但并不一定与治疗有因果关系。
严重不良事件(Serious Adverse Event),临床试验过程中发生需住院治疗、延长住院时间、伤残、影响工作能力、危及生命或死亡、导致先天畸形等事件。
非预期药物不良反应(Unexpected Adverse Drug Reaction,,U-ADR):是性质或严重程度与相应的试验药物资料不一致的药物不良反应。
6.内容:6.1不良事件6.1.1明确不良事件的定义和范围:6.1.1.1不良事件(AE)可以与使用(研究)药物在时间上相关的任何不利的和非预期的体征(包括异常的实验室发现)、症状或疾病,而不管其是否与药物有关;6.1.1.2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具有临床意义的定义:受试者实验室检查结果试验前正常,试验后如果数值超过正常值高限或下限150%;或试验前异常,试验后数值比试验前的异常值增高或降低200%。
或研究人员认为有临床意义者可不受此限制。
“实验室检查结果如有异常且具临床意义”的事件按不良事件的5级评定标准判断与试验药物的关系。
6.1.1.3研究药物是指在研究中各阶段所服用的待评估药物,包括对照药品和相应的安慰剂;6.1.1.4在申办者提供的并由伦理委员会批准的临床试验方案中会对不良事件的例外排除情况有所界定,该类事件不作为不良事件处理。
不良事件上报表范文
写一篇关于**事件的工作报告范文急需一篇关于**事件的工作报告范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和全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成立了县政府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完成了《县总体应急预案》、33个专项应急预案和部分部门预案、部分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基本形成了县内较为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和社会预警体系。
预案体系和预警体系基本覆盖了我县经常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方面,县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防范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明显提高。
现就我县2006年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评估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06年,我县发生自然灾害类(山体滑坡地质灾害)……。
如何报告严重不良事件?根据即将出台的新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申办者应将试验用药物非预期的严重不良事件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死亡和危及生命情况为7 天,其他情况为15天。
同时,研究者有义务按中国法律、法规的规定向有关各方报告SAE。
此外,如发生严重的与试验用药物相关的、且以前未知的(未在研究者手册中记载的)不良反应,研究者应及时向伦理委员会报告。
不良事件往哪里报告即对受试者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并及时报告《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局令第3号):第二十六条研究者有义务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障受试者的安全,并记录在案。
在临床试验过程中如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研究者应立即对受试者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同时报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申办者和伦理委员会,并在报告上签名及注明日期。
《新药审批办法》:第十九条临床研究期间若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承担临床研究的单位须立即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受试者安全,并在24小时内向当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
不良事件上报制度举报制度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且有多种形式:设置“诽谤木”相传这是中国最早的举报形式之一。
据《史记·孝文纪》二年追记,远在5000多年前的尧舜时代,就立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政有缺失,民得书于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后勤不良事件上报
一、事件基本情况
报告日期﹡:年月日时分
事件发生日期﹡:年月日时分
日期类型:工作日/周末/节假日
事件发生的场所﹡: □门诊□急诊□住院□手术麻醉□产房□医技科室□公共活动区□院内其他场所□院外其他场所□场所不明
事件经过﹡: 具体描述事件情况
事件级别﹡:
事件发生的原因:具体描述
不良后果﹡:有(具体描述)/无
医疗纠纷﹡:有/无
二、补救措施
三、当事人基本情况(有明确当事人请写出;无明确当事人,此项不填)
所在科室:
岗位类型:医疗/医技/护理/行政/后勤/其他
职称:
工作年限:
当事人所处的状态: 睡眠不足/体力不足/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工作超负荷/工作压力过大/过度紧张/受到恐吓/同事间不和、纠纷/
生病/服用药物:(可填写)/当班/非当班/临时替班/非本岗位/脱离岗位/夜间值班/其他状态描述:(可填写)
四、报告者基本情况(此项为选填)
上报科室:
岗位类型:医疗/医技/护理/行政/后勤/其他
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