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性偏头痛:诊断标准--Barany学会及国际头痛学会共识文件
解读前庭性偏头痛诊断标准
(本文编辑:郑晴)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568・
主堡益经型苤查!鱼!!生!旦笠堑鲞筮!塑堡!也』盟!!翌!:垒!艘塾;Q!!:y!!:箜t型!:! 偏头痛症状。儿童型前庭性偏头痛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儿童 良性发作性眩晕相比,眩晕发作持续时间是鉴别诊断的关 键‘2|。 前庭性偏头痛与脑血管性头晕或眩晕的鉴别在急诊收 治的患者中需要引起特别的重视,因为无论是小脑腔隙性梗 死还是脑出血一旦误诊,患者均将失去挽救生命的机会。后 循环缺血是指后循环系统短暂性缺血发作和脑梗死,有些患 者早期症状不典型且病情变化迅速,可能会有头晕或眩晕同 时伴有头痛症状的表现,急诊脑cT检查和有条件下的颅脑 核磁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后循环缺 血患者有基础病病史,血管超声和血管造影资料结合临床表 现的6个D为特点,即头晕(dizzness)、复视(diplopia)、构音 障碍(dysarthria)、吞咽困难(dyphagia)、共济失调(dystaxia) 和跌倒发作(drop attack),可为l临床诊断提供帮助。颅脑肿 瘤的患者同样可能在出现头晕或眩晕的同时伴有头痛症状, 无论前庭性偏头痛还是可能性前庭性偏头痛,其诊断标准中 皆有“需要排除其他相关疾病”一条,以避免颅脑肿瘤患者 遭到误诊、误治。50%的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合并精神心理障 碍,在慢性疾病状态下二者需要鉴别。 临床上,头晕或眩晕、头痛相关疾病病种多、常见且病情 复杂,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认识的深入,头晕或眩晕、头痛相关 疾病诊断标准将不断得到更新和修订,从争议到共识的过程 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积累和总结,相信学术的探讨必将推 动学科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J,Furman
J,et
a1.Vestibular
migraine:
前庭性偏头痛诊断标准
前庭性偏头痛诊断标准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其特点是头痛伴随着前庭症状,如眩晕、不稳定感、视觉幻觉等。
对于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判断,以便进行正确的治疗和管理。
目前,国际上对于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有一定的统一,下面将详细介绍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
首先,根据国际头痛学会(IHS)的头痛分类标准,前庭性偏头痛被归类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偏头痛。
其主要特征包括,1)符合偏头痛的头痛特点,如搏动性头痛、持续时间4-72小时、头痛程度中等至重度等;2)伴随着前庭症状,如眩晕、不稳定感、视觉幻觉等;3)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前庭症状,如内耳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
其次,根据IHS的头痛分类标准,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需要排除其他类型的头痛和前庭症状。
这包括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头痛和前庭症状,如颅内占位性病变、内耳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
此外,还需要进行相应的辅助检查,如头颅MRI、内耳平衡功能检查等,以排除其他病因。
再次,根据IHS的头痛分类标准,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需要符合一定的诊断标准。
这包括头痛特点、前庭症状、排除其他原因等方面的综合判断。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以便做出正确的诊断。
最后,根据IHS的头痛分类标准,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需要满足一定的诊断标准,以便进行正确的治疗和管理。
对于已经确诊为前庭性偏头痛的患者,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行为疗法、生活方式干预等,以减轻头痛和前庭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头痛特点、前庭症状、排除其他原因和综合判断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医生来说,需要根据国际头痛学会的分类标准,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以便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前庭性偏头痛诊治专家共识
2、前庭功能检查 大多数VM病人的前庭功能检查结果在正常 范围之内,但也有研究发现前庭功能检查 为异常表现。VM单侧外周前庭症状如单侧 水平半规管功能减弱发生率在8-22%之间, 双侧功能减弱约11%。
3、神经影像学检查 VM病人的头颅CT/MRI 检查常无阳性发现。 4、基因检测 屹今为止虽然还没有发现明 确的VM致病基因,但已报道的研究家系具 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征。
3、前庭阵发症:前庭阵发症发病机制可能 与桥脑小脑区血管与前庭蜗神经的交互压 迫有关。其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持续时间 为1至数分钟,每天多次,卡马西平或奥卡 西平治疗有效。
4、脑干先兆偏头痛(基底型偏头痛):脑 干先兆偏头痛需首要满足先兆性偏头痛的 诊断,再同时合并至少两个脑干症状。另 外亚洲人群先兆性偏头痛的病人比例远低 于欧美,因此脑干先兆偏头痛的诊断应该 更为谨慎。
1、前庭症状的形式:VM的前庭症状主要为 发作性的自发性眩晕,包括内部眩晕(自 觉运动错觉)及外部眩晕(视物旋转或漂 浮错觉);其次为头动诱发或位置诱发性 眩晕或不稳,部分病人可表现为视觉性眩 晕或头晕,另有病人表现为头部活动诱发 的头晕伴恶心。VM病人通常会经历上述几 种不同形式的前庭症状,这与BPPV或梅尼 埃病等疾病显著不同,后者的发作多为单 一形式。
2、BPPV:VM有时只有单纯眩晕发作,类 似BPPV,鉴别诊断是可在急性期直接观察 其眼震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及眼震类型, VM病人位置性眼震的特点为持续性,不显 示单一半规管特点;而 BPPV眼震具有时间 短、潜伏期、疲劳性、角度性变位等特性。 BPPV诊断的金标准是变位试验阳性,但应 主义双侧评价和重复检查,以防止漏诊或 误诊。
5、后循环缺血:大多数脑干和小脑病变常 伴随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如单侧 肢体无力或麻木,复视,构音障碍,饮水 呛咳。部分小梗死灶仅表现为孤立性眩晕。 对老年眩晕病人,长期的偏头痛病史有助 于两者鉴别,VM病人核心症状发作时间不 超过72小时,一旦超过72小时,应警惕后 循环卒中,必要时可行相关影像检查,排 除责任血管的病变。
2019前庭性偏头痛中国多学科专家共识解读
2019前庭性偏头痛中国多学科专家共识解读导读随着《前庭性偏头痛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19)》相继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以及《中华内科杂志》刊登,前庭性偏头痛(V M)这种“曾经的”相对少见、比较疑难、眩晕为主的疾病再次进入大家的视野。
在中国卒中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2019(C S A&TI SC2019)的眩晕论坛上,来自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的戚晓昆教授对最新版的《前庭性偏头痛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
1、前庭性偏头痛概念及机制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 VM)是临床上常见的具有遗传倾向的以反复发作头晕或眩晕、可伴有恶心、呕吐,伴或不伴头痛症候的一种可以诊断的独立疾病体。
VM概念的提出是经过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的。
1917年,Boenheim首次提出“vestibular migraine”,即VM概念。
1984年Kayan和Hood首次对偏头痛和眩晕关系进行描述。
1999年Dieterich和Brandt再次提出VM这一概念,但仍未被广泛认可。
直到Neuhauser在2011年首次将VM作为独立疾病体,自此得到广泛接受。
2012年,Barany学会和IHS共同制定了VM概念及其诊断标准,后被2013年国际头痛疾病分类诊断标准第3版试行版(ICHD—Ⅲβ)、2018年ICHD-Ⅲ所采用。
来自德国的Brandt等人对23915例头晕病因分析的研究结果显示,VM占到了头晕病因的第四位(11.8%)。
戚晓昆教授2012年的研究显示,VM占有眩晕主诉患者病因的第三位(8.4%)。
VM是反复发作性眩晕的常见疾病之一,VM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之后,导致复发性眩晕的第2大常见病因。
目前VM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主要有以下假说:皮质扩布抑制、神经递质异常、三叉神经-血管功能异常、离子通道缺陷、中枢信号整合异常及遗传基因异常等。
前庭性偏头痛:诊断标准——Barany学会及国际头痛学会共识
前庭性偏头痛:诊断标准——Barany学会及国际头痛学会共识1 前言早在19世纪,一些神经病学家就已发现偏头痛与眩晕之间的关联,但仅在100多年后,才对偏头痛引起的眩晕开展了系统的研究。
在过去的30年内,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分类已渐成型,可累及1%的普通人群。
尽管如此,但因缺乏广泛认可的前庭性偏头痛诊断标准,故而影响了临床和研究中对患者的识别。
为此,Barany学会(从事前庭研究的基础科学家、耳鼻喉学家及神经病学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授权了一个分类小组以研究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
分类的形式按照国际头痛疾患分类的形式。
Barany学会分类委员会之前发布过前庭症状定义的专家共识,作为对前庭疾患分类的首次尝试及准备。
对前庭性偏头痛进行定义的主要目的是令其在前庭及头痛领域获得广泛认可。
因此,本分类的草稿在国际头痛学会(IHS)分类委员会偏头痛分类分委员会中进行了讨论。
分歧主要集中在如何平衡诊断标准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此类冲突广泛存在于所有医学分类工作中,因为特异性高的标准不可避免地会排除确实存在该状况的患者(假阴性),而敏感性高的标准会纳入不存在此状况的患者(假阳性)。
经讨论,删除了曾提出的可能的前庭性偏头痛,保留了前庭性偏头痛及很可能的前庭性偏头痛。
Barany学会和IHS讨论产生的其他变动包括对急性发作的持续时间进行更严格的规定以及强调排除鉴别诊断。
最终通过的诊断标准是IHS分类委员会和Barany学会前庭疾患分类委员会达成一致意见的结果。
这些诊断标准将纳入有望于2014年发布的第3版国际头痛分类(ICHD-3)的附录中,其中的新疾患尚需进一步研究确认有效性。
此外,前庭性偏头痛的分类也是正在纂写中的Barany学会前庭疾患分类的一部分。
新版的ICHD-3将仅纳入前庭性偏头痛,而Barany分类将同时纳入很可能的前庭性偏头痛。
2 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曾用术语:偏头痛关联性眩晕/头晕、偏头痛相关性前庭病、偏头痛性眩晕。
2019《前庭性偏头痛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解读
2019《前庭性偏头痛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解读随着《前庭性偏头痛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19)》相继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以及《中华内科杂志》的刊登,前庭性偏头痛(VM)这种曾经的相对少见、比较疑难的、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再次进入大家的视野,此版共识较《前庭性偏头痛诊治专家共识(2018)》有较大的变化,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对此版共识进行剖析。
首次明确了VM“中国”定义在编写2019版共识前,我们查阅了大量相关的文献,无论是国内外的杂志、病例报道,还是《前庭性偏头痛诊治专家共识(2018)》对VM的定义基本都是避而不谈的,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
目前,对于该病的发病机制、流行病学、辅助检查以及治疗等均存在一定的争议,因此定义VM确实存在极大的难度。
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戚晓昆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赵性泉教授的提议下,先后组织国内各学科50余位专家,经过数次的激烈讨论,最终制定出VM“中国”定义:VM是临床常见的具有遗传倾向的以反复发作头晕或眩晕、可伴恶心、呕吐和/或头痛为症候的一种疾病。
这是2019版共识的最大亮点之一,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戚晓昆教授特别强调对患者家族VM症候群的询问,提及要问及四代人。
多学科诊疗特点突出VM是一种以头痛、头晕起病,具有反复发作特点,部分具有遗传倾向,且受睡眠、月经、情绪等多因素影响的疾病。
由于疾病症状的多变,很多患者就诊于不同科室,如神经内科、耳鼻喉科、精神心理科、中医科、骨科等,不同科室医师对VM的理解也存在差异。
《前庭性偏头痛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19)》是由中国卒中学会卒中与眩晕分会主导制定,分会积极发挥学会成员多学科的优势,集中上述五个学科专门从事头晕及VM诊疗的专家,群策群力,多轮反复讨论,从各个学科角度对共识提出修改意见。
1.VM的临床症状部分:“VM反复发作容易伴发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症状。
部分VM与功能性(躯体化)头晕共病。
”这是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孙新宇教授提出,并经过大家共同讨论制定。
前庭性偏头痛(VM)反复发作头晕眩晕诊断要点2024
前庭性偏头痛(VM)反复发作头晕/眩晕诊断要点2024前庭性偏头痛(VM)是临床上常见的具有遗传倾向的以反复发作头晕或眩晕、可伴有恶心、呕吐,伴或不伴头痛症候的一种可以诊断的独立疾病体。
患者常就诊于神经科、急诊、耳鼻咽喉科,易被误诊为后循环缺血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前庭周围性眩晕、梅尼埃病、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等。
据统计,人群中VM整体患病率高达1%,是导致头晕/眩晕的常见疾病之一,误诊率最高可达80%β”诊断标准”2021年,B台陷ny协会国际前庭疾病分类委员会(ICVD)制定并颁布了VM的新版诊断标准,此次新版保留了原2012年的诊断标准,包括VM与很可能的VM。
1.VMA.至少5次中度或重度的前庭症状发作注释ria,持续时间为5min~72h注释⑶;B.目前或既往存在符合国际头痛分类(ICHD-3)注释⑷诊断标准的伴或不伴先兆的偏头痛;C.至少50%的前庭症状发作注释⑸时伴有下列一项及以上偏头痛样症状:头痛,至少有以下特征中的两项:单侧、搏动性、中度或重度疼痛、日常体力活动可加重头痛;畏光及畏声注释⑹;视觉先兆注释⑺;D.不能用另一种前庭疾病或ICHD疾病更好地解释发作注释⑻。
2,很可能的VMA.至少5次中度或重度的前庭症状发作注释HZ,持续时间为5min~72h注释⑶;B.仅符合VM诊断标准的B和C中的一项(偏头痛病史或发作时的偏头痛样症状);C.不能用另一种前庭疾病或ICHD疾病更好地解释注释网。
注释:[1]根据Barany协会对前庭症状分类的定义,符合VM诊断的前庭症状包括:自发性眩晕,包括:内在性眩晕,指自身运动的错觉;外在性眩晕,指视觉环境旋转或移动的错觉。
位置性眩晕,头部位置改变后出现。
视觉诱发的眩晕,由复杂或大型移动性视觉刺激诱发。
头动诱发的眩晕,头部运动时出现。
头动诱发的头晕伴恶心,头晕是指空间定向受损的感觉。
[2]中度前庭症状:前庭症状达到影响但尚未限制日常活动的程度。
重度前庭症状:无法进行日常活动。
解读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蒋子栋
蒋子栋:解读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2016年6月18日,在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会议上,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蒋子栋教授进行了精彩报告,对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进行了详细解读。
以下是本次报告的主要内容:背景头痛、头晕或眩晕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可能以单一症状也可能以症状群的形式出现在患者的主诉中。
当前庭性偏头痛以一个独立疾病概念出现在临床诊断中时,许多医生发现其既熟悉又陌生。
近年来,国际头痛领域和国际眩晕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从概念、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及相关疾病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已经勾画出前庭性偏头痛的轮廓。
我们需要正确对此进行解读,避免泛化,以避免将前庭性偏头痛人为的营造为又一个“概念性垃圾桶”。
“头痛”和“前庭”关于偏头痛偏头痛是一种较老的疾病概念,是全球第7位致残疾病,具有家族性,可以大致分类为无先兆偏头痛和先兆偏头痛。
头痛伴头晕患者占总人口1%,我们需要关注无明显头痛症状,以头晕为主要表现的头痛病。
既头晕又头痛的相关疾病曾经有多个诊断概念,包括前庭性偏头痛、偏头痛相关眩晕、偏头痛相关性前庭病、偏头痛性眩晕,和许多外周性及中枢性前庭疾病容易混淆。
对此,我们应当进行明确和辨析。
关于前庭◇前庭的主要功能——维护平衡:前庭觉,视觉,本体感觉;◇神经通路——前庭通路,听觉通路,痛觉通路;◇解剖器官——耳石器;◇感觉功能——前庭功能。
前庭性偏头痛诊断标准1917年,Boenheim首先提出前庭性偏头痛的概念;2012年,Barany学会和国际头痛学会共同探讨制定了前庭性偏头痛诊断标准,并在前庭研究杂志上发表;2012年至今,大量的相关文献发表,针对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发病机制和治疗。
明确性前庭性偏头痛标准:(1)出现5次前庭症状持续5 min到72 h。
(2)有或无先兆偏头痛病史(按照ICHD诊断标准)。
(3)至少有50%的前庭症状和1个或多个偏头痛特点:①头痛为一侧、搏动性,中、重度发作;②恐声、恐光;③视觉先兆。
前庭型偏头痛的临床特点、检查和治疗效果分析
前庭型偏头痛的临床特点、检查和治疗效果分析作者:陈东丽王海洋来源:《心脑血管病防治》2017年第01期[摘要]目的:分析前庭型偏头痛(VM)的临床特点、常规检查项目及治疗效果。
方法:依据调查表记录100[m1]例患者眩晕持续时间、诱发因素、与活动及体位关系、症状表现、家族史,分析前庭型偏头痛的临床特点。
再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均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前庭型偏头痛多发于女性,以中青年为主,经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m2].00%,与对照组为74[m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前庭;偏头痛;眩晕[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features, routine examination items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of vestibular migraine (VM).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designed questionnaire ,record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100 patients including gender, age, course of disease, vertigo inducing factors, with activities and posture, symptoms, duration, duration and associated symptoms and family history . Analyzed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vestibular migraine.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前庭性偏头痛
前庭性偏头痛前言眩晕和头痛是神经病学中常见的症状。
大约30% ~50%的偏头痛患者偶尔会出现与偏头痛相关的眩晕或眩晕。
早在公元前131年,卡帕多细亚的阿莱泰乌斯首次描述了偏头痛和眩晕之间的联系,但对这种联系的系统研究直到19世纪末才开始。
1873年,维多利亚时代的内科医生爱德华·莱佛(Edward living)在他的一些患者身上发现了偏头痛和头晕之间的联系。
从那时起,这种现象不同的文献中被描述为不同的术语,最近更成为临床和科学兴趣的焦点。
自1990年以来,PubMed上发表的关于眩晕和头痛的文章数量大约5年就翻一番。
最常见的描述两者(偏头痛和前庭症状)结合的术语是前庭性偏头痛、迁移性眩晕、偏头痛相关的眩晕、眩晕性偏头痛、偏头痛相关的平衡障碍和良性发作性眩晕。
前庭性偏头痛命名的多样性表明,长期以来缺乏明确的诊断标准,并因相关症状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而使诊断复杂化。
因此,国际头痛学会、巴拉尼学会、耳鼻喉科医师和其他科学家制定了一份共识文件,其中包含前庭性偏头痛诊断标准的一致性,去年已经发表。
这些国际通行的诊断标准旨在促进前庭性偏头痛的系统研究。
此外,有助于在日常临床实践中为这些患者的诊断评估和临床管理创造更多的确定性。
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A. 至少5次发作符合C和DB. 无先兆偏头痛或有先兆偏头痛的现病史或既往史(依据ICHD 诊断标准)C. 中或重度的前庭症状,持续5 min到72 hD. 至少50%的发作中伴有下列至少1项偏头痛样症状:1.头痛至少符合下列4项中的2项:(1)单侧(2)搏动性(3)中或重度(4)日常体力活动加重头痛2.畏光和畏声3.视觉先兆症状E.不能用ICHD⁃Ⅲ的其他诊断或其他前庭疾病更好地解释前庭性偏头痛诊断标准中的“前庭症状”A. 自发性眩晕1.内部眩晕(自身旋转或不稳)2.外部眩晕(周围旋转或坠落)B. 位置性眩晕,发生于头位改变之后C. 视觉诱发性眩晕,由移动性视觉刺激诱发D. 由头部运动诱发的眩晕,发生于头部运动过程中E. 由头部运动诱发的头晕伴恶心(头晕指空间定位障碍,其他类型头晕不包括在内)注:“中度”前庭症状指影响日常活动,但患者尚可坚持;“重度”前庭症状指患者无法坚持日常活动流行病学基于人群的研究中,作为西方工业国家代表的德国一般人群中偏头痛和眩晕的终生患病率分别约为16%和7%。
前庭性偏头痛
• 2.畏光和畏声
• 3.视觉先兆症状
• E.不能用ICHD-Ⅲ(颅内其他疾病)的其 他诊断或其他前庭疾病更好地解释
• VM诊断标准中的“前庭症状”
• A.自发性眩晕 • 1.内部眩晕(自身旋转或不稳) • 2.外部眩晕(周围旋转或坠落)
• B.位置性眩晕,发生于头位改变之后
• C.视觉诱发性眩晕,由移动性视觉刺激诱 发
前庭性偏头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诊断标准
• A.至少5次发作符合C和D • B.无先兆偏头痛或有先兆偏头痛的现病史
或既往史(依据国际头痛疾病分类[ICHD]诊 断标准) • C.中或重度的前庭症状,持续5 min到72 h
• D.至少50%的发作中伴有下列至少l项偏 头痛样症状:
• 1.头痛至少符合下列4项中的2项: • (1)单侧 • (2)搏动性 • (3)中或重度 • (4)日常体力活动加重头痛
• 专家共识二:VM是反复发作性眩晕的常见 疾病之一,其中以中年女性更多见。随着 对VM认识和诊断水平的提高,在眩晕相关 疾病中VM识别率会大大增加。
• 专家共识三:VM的发病机制并不完全清楚, 涉及多种理论,有家族聚集发病倾向。部 分女性患者在更年期阶段出现VM考虑与内 分泌激素水平变化相关。
• 预防性治疗有效性的指标是,头痛及头晕 发作的频率、程度、持续时间、功能损害 的程度下降。应在3月后评估治疗反应。
• 预防性治疗理想目标是使发作频率降低 50% 以上。由于VM 预防性治疗的疗程国 内外均未见相关推荐,故本共识不做特别
推荐,但文献报道中,疗效的观察一般始
于治疗的第三月,较多文献对疗效的观察 在3 ~ 6 月之间,另外,偏头痛预防性治疗 的疗程是6 个月。
• 预防性治疗的主要药物包括钙离子拮抗剂 (氟桂利嗪),抗癫痫药物(托吡酯、拉 莫三嗪、丙戊酸),β 受体阻滞剂(普萘洛 尔和美托洛尔),抗抑郁药物(阿米替林, 文拉法辛,去甲替林)等。
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
高山
诊断标准
1、肯定的VM • A. 至少5次中重度前庭症状发作,持续时间5分钟至72小时 • B. 有符合ICHD诊断标准的伴或不伴先兆的偏头痛病史 • C.在至少一半的前庭发作中伴随1项或多项偏头痛表现
– 伴有至少2项以下特性的头痛:单侧、搏动性、中重度、日常体力活动 加重症状 – 畏光和畏声 – 视觉先兆
• • • •
1.3 慢性偏头痛 未 纳 1.4 偏头痛综合征 入 1.5 可能的偏头痛 1.6 可能与偏头痛相关的发作 综合征
– 1.6.1 复发性胃肠道功能紊乱 – 1.6.1.1 周期性呕吐综合征 – 1.6.1.2 腹型偏头痛 – 1.6.2 良性阵发性眩晕 •目前只有1.1和1.2被纳入到VM诊断标准。 – 1.6.3 良性阵发性斜颈 •包括儿童良性阵发性眩晕在内的“可能 与偏头痛相关的发作综合征”不能作为 VM诊断中的偏头痛病史。
偏头痛发作时 伴随症状
畏声定义:声音诱发不适。短暂和双侧。 必须鉴别是否为复聪所致:复聪引起通常是单侧且持续性;听力下降 耳对响亮声音失真。
小贴士: 头晕病人要问发作时是否有畏 声和畏光。恶心和呕吐在此不 作为特异性偏头痛表现。 高山
M-偏头痛表现 先兆
视觉
感觉
言语/语 言
脑干
运动
视网膜
高山
视觉先兆
高山
未被纳入到“VM”诊断标准中的“M-偏头痛表现”
•晕动病易感性 •偏头痛的诱发因素:经期、压力、睡眠不足和某些食物 •恶心、呕吐、虚脱
•短暂的听觉症状 •可以有眼震:中枢或外周性自发性眼震、中枢性位置性眼震(持
续性,且通常不对应于任何一个单一半规管) •发作期和发作后短时间内电测听及前庭功能检查可以不正常 •对抗偏头痛药物有很好的反应
【京西论坛】于生元:国际头痛分类及前庭偏头痛
【京西论坛】于生元:国际头痛分类及前庭偏头痛2016年12月24日,在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北京地区眩晕论坛》暨第一届《京西神经病学论坛--眩晕专题》上,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的于生元教授带来题为《国际头痛分类及前庭偏头痛》的精彩讲座,以下是本次报告的内容:头痛分类国际头痛学会(IHC)的头痛分类第三版(2013年)头痛分型将头痛分为3个主要分类,14种头痛;头痛诊断最多为5级,全科医师只需分到第1级或第2级(即头痛类型);专科医师及头痛中心需分到第4级或第5级(即亚型或亚型形式)。
原发性头痛占比84%,包括偏头痛、进展型、丛集性和其他。
继发性头痛占比16%,感染、出血、脑肿瘤头痛诊断ICHD-3 头痛诊断原则患者有多种亚型或亚形式的头痛:应分别诊断,并按照病程先后或临床重要性排列。
头痛同时符合两种不同类型头痛的诊断标准:尽量明确哪一种更为可能,符合一种头痛诊断,就不将之归为“很可能的”另一种头痛诊断。
一些发作符合一种诊断,另一些发作符合另一种诊断:可以诊断为两种头痛。
无先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A.至少有5次满足标准B-D的头痛发作B.发作持续4~72h(未经治疗或治疗无效)C.头痛至少具有下列4项特征中的2项:①偏侧分布;②搏动性;③中或重度疼痛程度;④日常活动导致头痛加重或头痛导致日常活动受限(如走路或登楼)D.头痛发作时至少有下列1项:①恶心和(或)呕吐;②畏光和畏声E.无法用另一种ICHD-3的头痛疾患诊断来更好地解释先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A.至少有2次符合标准B和C的发作B.以下1种或多种完全可逆的先兆症状:①视觉;②感觉;③言语和(或)语言;④运动;⑤脑干;⑥视网膜C.头痛至少具有以下4项特征中的2项:①至少1种先兆症状逐渐进展≥5min和(或)两种或多种症状相继出现;②每个先兆症状持续5~60min;③至少1个先兆症状是单侧的;④先兆伴随头痛或在先兆发生60min内发生头痛D.没有另一个ICHD-3的头痛疾患诊断能更好地解释,且短暂性缺血发作已被排除紧张型头痛[临床特点]疼痛性质:呈钝痛、无搏动性,无畏光或畏声疼痛部位:头痛位于顶、颞、额及枕部,有时上述几个部位均有疼痛头痛程度:属轻或中度其他表现:患者常诉头顶重压感或紧箍感,另有枕部发紧、僵硬,转颈时尤为明显表1 紧张型头痛的诊断标准丛集性头痛[临床特点]持续时间:15~180min疼痛部位:发生于眶、眶上、颞部及其任何组合处的剧烈的、严格局限于偏侧的头痛发作疼痛频率:从隔日1次到每日8次伴随症状:同侧结膜充血、流泪、鼻塞、流涕、前额和面部出汗、瞳孔缩小、上脸下垂和(或)眼睑水肿,伴或不伴不安或躁动。
2020双侧前庭病诊断标准:Bárány学会前庭疾病分类委员会共识(完整版)
2020双侧前庭病诊断标准:Bárány学会前庭疾病分类委员会共识(完整版)2020双侧前庭病诊断标准:Bárány学会前庭疾病分类委员会共识(完整版)Barany学会前庭疾病分类委员会制定了双侧前庭病(bilateralvestibulopathy,BVP)的诊断标准。
其诊断需基于病史、床旁查体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评估。
BVP是一个临床综合征,诊断时应考虑其已知的病因(例如耳毒性药物中毒、双侧梅尼埃病、双侧前庭神经鞘瘤),其是一类以站立或行走时出现不稳症状、在头部运动或黑暗环境和(或)地面不平时不稳加重为特点的慢性前庭综合征。
摘要双侧前庭病(bilateralvestibulopathy,BVP)的诊断需基于病史、床旁查体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评估。
BVP是一类以站立或行走时出现不稳症状、在头部运动或黑暗环境和(或)地面不平时不稳加重为特点的慢性前庭综合征。
此外,患者可伴头部或身体运动诱发的视物模糊或振动幻视;在静坐或平躺时通常没有症状。
双侧前庭眼反射(vestibulo-ocularreflex,VOR)功能明显下降或缺损是诊断BVP的基础。
对于角前庭-眼动反射(angularVOR,aVOR)的检测,可以通过头脉冲试验(headimpulsetest,HIT)、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HIT,vHIT)和巩膜搜索线圈技术来评估高频区域的功能,温度试验检测低频区域功能,正弦谐波或阶梯模式的转椅试验评估中频区域功能。
BVP诊断标准:双侧水平VOR增益均<0.6(角速度为150°/s~300°/s)和(或)温度试验反应减弱(每一侧冷水和热水刺激诱发出的眼震高峰慢相角速度(slow-phasevelocity,SPV)之和<6°/s)和(或)正弦谐波转椅试验(0.1Hz,Vmax为50°/s)水平VOR增益<0.1,相位超前>68°(时间常数<5s)。
前庭性偏头痛诊断标准
前庭性偏头痛诊断标准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其特点是头痛伴随着前庭症状。
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患者的病情,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目前,国际上对于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主要有国际头痛学会(IHS)和巴塞尔头痛研究组(Bárány Society)发布的标准。
本文将对这两个标准进行介绍和比较,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前庭性偏头痛患者。
IHS发布的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患者应具备头痛发作的特征,包括头痛持续时间为5-72小时,头痛的特征符合偏头痛的特点,如搏动性、中度至剧烈的疼痛等。
其次,患者应具备前庭症状,如眩晕、视觉异常、听觉异常等,这些症状应在头痛发作期间出现。
最后,其他原因引起的前庭症状应被排除,如内耳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
如果患者符合以上所有标准,则可以被诊断为前庭性偏头痛。
与IHS标准相比,巴塞尔头痛研究组发布的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更加注重前庭症状的特点。
根据该标准,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需要患者至少有5次头痛发作,每次头痛发作持续5-72小时,且伴随着至少一个前庭症状,如眩晕、视觉异常、听觉异常等。
此外,患者的前庭症状应符合特定的模式,如眩晕持续时间为5分钟至72小时,视觉异常包括视野缺失、视觉幻觉等。
最后,其他原因引起的前庭症状应被排除。
如果患者符合以上所有标准,则可以被诊断为前庭性偏头痛。
综合来看,无论是IHS还是巴塞尔头痛研究组发布的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都强调了头痛发作伴随前庭症状的特点。
而巴塞尔头痛研究组的标准更加详细和具体,对前庭症状的特点和模式有更为明确的要求。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诊断标准,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判断和诊断。
总的来说,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对于医生准确诊断患者的病情至关重要。
前庭性偏头痛诊断标准
前庭性偏头痛诊断标准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是一种以头痛伴随前庭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偏头痛类型。
它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由于其症状多样化,诊断标准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临床医生更好地识别和治疗该疾病。
首先,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头痛特征、前庭症状、头痛与前庭症状的关系、排除其他原因等。
头痛特征是前庭性偏头痛的重要表现之一,一般表现为典型的偏头痛特征,如单侧搏动性头痛、持续时间4-72小时等。
同时,前庭症状也是诊断的重要依据,包括眩晕、眼球震颤、平衡障碍等。
此外,头痛与前庭症状之间的关系也需要考虑,一般应符合头痛与前庭症状同时存在、或前庭症状在头痛前后出现。
最后,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前庭症状,如内耳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
其次,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还需结合患者的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
患者的病史包括头痛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体格检查主要是针对前庭功能的检查,如眼球震颤检查、平衡功能检查等。
这些信息对于诊断前庭性偏头痛至关重要,有助于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前庭症状,同时也有助于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最后,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还需要借助辅助检查进行进一步确认。
目前,辅助检查主要包括脑影像学检查(如头颅MRI、颅内血管造影等)、前庭功能检查(如前庭功能评估、眼震图等)。
这些检查有助于排除其他疾病,同时也有助于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综上所述,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诊断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头痛特征、前庭症状、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
只有全面、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才能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前庭性偏头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希望本文能够对临床医生和患者有所帮助,促进前庭性偏头痛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正确掌握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最全版)
正确掌握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最全版)偏头痛患者大多可伴发头晕或眩晕,既可独立于偏头痛的头痛发作,亦可与偏头痛的头痛症状共存。
对此进行的大量临床观察和随访研究曾提出“偏头痛相关性头晕和(或)眩晕”、“偏头痛性头晕”和“偏头痛性前庭病”等概念,并认为其是独立的疾病实体。
直至2012年,国际头痛协会(IHS)和国际Bárány学会(the Bár ány Society)的专家经反复磋商和协调,最终公布了确定的和很可能的前庭性偏头痛(VM)诊断标准(以下简称2012年诊断标准)。
确定的前庭性偏头痛诊断标准:(1)至少有5次中或重度前庭症状发作,持续5分钟至72小时。
(2)当前或既往有先兆或无先兆偏头痛病史。
(3)至少50%的前庭症状发作伴以下3项偏头痛特征中的1项,即偏侧、搏动性、中或重度、日常活动后加重的头痛中的2项;畏光和畏声;视觉先兆。
(4)无法以其他疾病或其他前庭疾病解释。
很可能的前庭性偏头痛诊断标准:(1)至少有5次中或重度前庭症状发作,持续5分钟至72小时。
(2)满足确定的前庭性偏头痛诊断标准中(2)或(3)项中的1项。
(3)无法以其他疾病或其他前庭疾病解释。
2013年,国际头痛协会在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3版测试版(ICHD -IIIβ)附录中对确定的前庭性偏头痛予以确认,但未认可很可能的前庭性偏头痛。
2018年,国际头痛协会发布了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3版(ICHD -III,以下简称2018年ICHD-III诊断标准),附录中仍保留了前庭性偏头痛,并在引言中明确,附录的目的就是对目前尚未在临床得到充分验证的新的疾病实体赋以研究性诊断标准,从而在获得充分证据后将其正式纳入头痛的疾病分类中。
2018年ICHD-III诊断标准中的前庭性偏头痛诊断标准:(1)至少存在5次符合(3)和(4)的前庭症状和偏头痛发作。
(2)当前或既往有或无先兆偏头痛病史。
(3)中或重度前庭症状,持续5分钟至72小时。
老年性前庭病的诊断标准—Bárány协会分类委员会的一致性意见(全文)
老年性前庭病的诊断标准—Bárány协会分类委员会的一致性意见(全文)全球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人口结构的重大变化,因此,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老龄人口比重增加带来的公共健康问题以及人类感觉系统老化对个人和公共健康产生的影响。
年龄相关性视力减退(年龄相关性晶状体调节功能减退又称“老花眼”、白内障和黄斑变性)与残疾、跌倒和导致住院风险的增加有关。
年龄相关性听力减退(老年性聋)与痴呆、抑郁和死亡率风险的增加有关。
研究表明,与年龄有关的周围感觉结构的退化以及由此导致的感觉障碍常见于老年人,在70岁以上的人群中,15%存在症状性视觉障碍,26%存在症状性听力障碍。
衰老对前庭感觉系统也产生重大影响,前庭功能损伤在老年人中也很普遍,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中,接近50%的可表现出某一形式的前庭功能损伤;头晕和不稳感是居住在社区的老年人最常见的症状。
年龄相关的前庭功能减退已确定对老年人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姿势不稳、步态障碍和跌倒。
此外,老年人前庭功能减退也预示着日常生活及活动能力的降低和生活质量的下降。
随着年龄相关的前庭功能减退流行病学和影响证据的累积,建议定义其为老年性前庭病(presby-vestibulopathy,PVP),类似于定义其他年龄相关性感觉系统衰退(例如:老花眼和老年性聋)。
PVP的诊断旨在包括由自然老化引起的轻度和不完全的前庭损伤,与诊断其他年龄相关性感觉不完全损伤一致,如:老年性聋和老花眼。
制定正式的PVP诊断标准将在临床和科研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临床实践中,对于存在前庭损伤症状的老年人,应提出潜在PVP诊断,进行针对性治疗,特别是给予早期、连续的前庭康复治疗;此外,制定统一的诊断标准将使科学研究标准化,更好地比较和汇集研究课题。
其他年龄相关性前庭损伤的术语包括:老年性静态平衡、老年性失衡、老年性失眠、老年性耳聋和老年性眩晕。
1 方法Bárány协会分类委员会(CCBS)负责制定前庭疾病国际分类(ICVD),同样负责PVP诊断标准的制定,这一诊断于2017年被提交到Bárány协会分类委员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与指南・前庭性偏头痛:诊断标准———Barany学会及国际头痛学会共识文件华驾略, 李焰生 摘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127)【摘 要】本文提供了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由Barany学会前庭疾患分类委员会及国际头痛学会(IHS)偏头痛分类分委员会共同制定。
分类包括前庭性偏头痛及很可能的前庭性偏头痛。
与IHS的常规程序相同,前庭性偏头痛作为一种新分类,将首先出现在第3版国际头痛分类(ICHD-3)的附录中。
若积累了进一步的证据,很可能的前庭性偏头痛也许会纳入更晚的ICHD版本中。
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建立在反复发作的前庭症状、具有偏头痛病史、前庭症状与偏头痛症状间存在时间上的相关性,并排除其他可导致前庭症状的病因。
符合前庭性偏头痛诊断的症状包括不同类型的眩晕及头部活动诱发的头晕伴恶心。
症状的严重程度必须为中重度。
急性发作的持续时间限于5min~72h的时间窗内。
【关键词】偏头痛;眩晕;头晕;前庭;诊断标准;Barany学会;国际头痛学会Vestibularmigraine:diagnosticcriteria———ConsensusdocumentoftheBaranySocietyandtheInternationalHeadacheSocietyTranslatedbyHuaJialve≹LiYanshengLempertT≹OlesenJ≹FurmanJ≹WaterstonJ≹SeemungalB≹CareyJ≹BisdorffA≹VersinoM≹EversS≹Newman-TokerDJVestibulRes≹2012≹22 167-1721 前 言早在19世纪,一些神经病学家就已发现偏头痛与眩晕之间的关联,但仅在100多年后,才对偏头痛引起的眩晕开展了系统的研究。
在过去的30年内,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分类已渐成型,可累及1%的普通人群。
尽管如此,但因缺乏广泛认可的前庭性偏头痛诊断标准,故而影响了临床和研究中对患者的识别。
为此,Barany学会(从事前庭研究的基础科学家、耳鼻喉学家及神经病学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授权了一个分类小组以研究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
分类的形式按照国际头痛疾患分类的形式。
Barany学会分类委员会之前发布过前庭症状定义的专家共识,作为对前庭疾患分类的首次尝试及准备。
对前庭性偏头痛进行定义的主要目的是令其在前庭及头痛领域获得广泛认可。
因此,本分类的草稿在国际头痛学会(IHS)分类委员会偏头痛分类分委员会中进行了讨论。
分歧主要集中在如何平衡诊断标准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此类冲突广泛存在于所有医学分类工作中,因为特异性高的标准不可避免地会排除确实存在该状况的患者(假阴性),而敏感性高的标准会纳入不存在此状况的患者(假阳性)。
经讨论,删除了曾提出的可能的前庭性偏头痛,保留了前庭性偏头痛及很可能的前庭性偏头痛。
Barany学会和IHS讨论产生的其他变动包括对急性发作的持续时间进行更严格的规定以及强调排除鉴别诊断。
最终通过的诊断标准是IHS分类委员会和Barany学会前庭疾患分类委员会达成一致意见的结果。
这些诊断标准将纳入有望于2014年发布的第3版国际头痛分类(ICHD-3)的附录中,其中的新疾患尚需进一步研究确认有效性。
此外,前庭性偏头痛的分类也是正在纂写中的Barany学会前庭疾患分类的一部分。
新版的ICHD-3将仅纳入前庭性偏头痛,而Barany分类将同时纳入很可能的前庭性偏头痛。
2 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曾用术语:偏头痛关联性眩晕/头晕、偏头痛相关性前庭病、偏头痛性眩晕。
1前庭性偏头痛A至少5次中重度的前庭症状发作,持续5min【译者简介】华驾略(1985—),男,上海人,硕士,住院医师~72h;B既往或目前存在符合ICHD诊断标准的伴或不伴先兆的偏头痛;C50%的前庭发作时伴有至少一项偏头痛性症状:①头痛,至少有下列两项特点:单侧、搏动性、中重度疼痛、日常体力活动加重头痛;②畏光及畏声;③视觉先兆;D难以用其他前庭或ICHD疾患更好地解释。
2.很可能的前庭性偏头痛A至少5次中重度的前庭症状发作,持续5min~72h;B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条件B和C中仅符合一项(偏头痛病史或发作时的偏头痛样症状);C难以由其他前庭或ICHD疾患更好地解释。
2.1 注2.1.1 正如Barany学会对前庭症状的分类,符合前庭性偏头痛诊断的前庭症状包括:①自发性眩晕:包括内在性眩晕(自身运动的错觉)及外在性眩晕(视景旋转或浮动的错觉);②位置性眩晕:头位变动后发生;③视觉诱发的眩晕:由复杂或大型活动性视觉刺激诱发;④头部活动诱发的眩晕:在头部活动时发生;⑤头部活动诱发伴恶心的头晕:头晕的特点是感觉到空间定向受损,其他形式的头晕目前尚未纳入前庭性偏头痛的分类中。
2.1.2 前庭症状达到影响但尚未阻止日常活动程度者定为中度,阻止日常活动程度者定为重度。
2.1.3 发作持续时间高度变异:约30%患者为数分钟、30%患者为数小时、另30%为数日,余10%患者为数秒,特别是在头部活动、视觉刺激或头位变动后反复发作。
对此患者,发作持续时间定义为期间存在反复发生短暂发作的总的时间。
与之相反的另一类患者可能需要数周方能自一次发作中完全恢复。
然而,核心发作时长极少超过72h。
2.1.4 偏头痛指ICHD中的1.1及1.2。
2.1.5 单次发作中存在1个症状就足够。
每次发作可能伴随不同的症状。
伴随症状可见于前庭症状出现之前、之中或之后。
2.1.6 畏声定义为声音诱发的不适感。
为一过性、双侧症状,必须与复响相鉴别,后者通常为单侧及持续性。
复响多见于已经有听力下降的耳,导致响声感受增强并失真。
2.1.7 视觉先兆的特点为明亮闪烁的光线或曲线,常伴盲点,影响阅读。
典型视觉先兆多持续5~20min,不超过60min。
通常(但非总是)局限于偏侧象限。
由于症状缺乏特异性且多数患者同时存在视觉先兆,其他类型的偏头痛先兆,如体感或失语性先兆,未纳入诊断标准。
2.1.8 病史及体检结果不提示其他前庭疾患,或曾考虑到其他前庭疾患但经过合适检查已排除,或确实存在其他前庭疾患,但为合并症或另一独立病症,可与发作明确区分。
偏头痛发作可由前庭刺激诱发。
因此,鉴别诊断应该包括由于重叠了偏头痛发作而复杂化了的其他前庭疾患。
具体的关于鉴别诊断的讨论参见评论。
3 评 论3.1 流行病学前庭性偏头痛是最常见的前庭疾病之一,累及1%的普通人群或11%的头晕门诊就诊患者。
已在数个家系中发现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前庭性偏头痛。
3.2 与偏头痛先兆及基底型偏头痛的关系偏头痛先兆和基底型偏头痛都是ICHD-2所定义的术语。
前庭性偏头痛中仅有少数患者经历的眩晕持续时间在先兆所定义的5~60min范围内。
而且仅有极少的患者的眩晕是紧接在头痛发生之前发生,即符合ICHD-2中伴偏头痛头痛的典型先兆的诊断要求。
因此,前庭性偏头痛的发作不能视作偏头痛先兆。
虽然超过60%的基底型偏头痛患者具有眩晕症状,但ICHD-2诊断要求基底型偏头痛至少要有两项后循环表现且症状持续5~60min,之后伴随有偏头痛头痛。
不到10%的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符合这些标准,故前庭性偏头痛与基底型偏头痛并非同义,即使个别患者可以同时符合两者的诊断标准。
未来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定义两者的交集和界限。
3.3 与儿童良性发作性眩晕的关系虽然前庭性偏头痛可以发生在所有年龄段,但ICHD确认了一种早期表现形式,称为儿童良性发作性眩晕。
其诊断需要5次严重眩晕发作,发作缺乏预兆,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后自发缓解。
在发作间期,神经系统检查、听力测定、前庭功能和脑电图必须正常。
在发作时可能会发生单侧搏动性头痛,但并不是必需的诊断标准之一。
儿童良性发作性眩晕被认为是偏头痛的一种前驱综合征。
因此,先前的偏头痛头痛对于诊断并非必要。
由于前庭性偏头痛的分类并不涉及任何年龄限制,当标准符合时,诊断可用于儿童。
仅当儿童出现不同类型的眩晕发作,例如短时间的发作持续<5min,较长时间的发作持续>5min时,才应该同时接受两个诊断。
3.4 其他症状短暂的听觉症状、恶心、呕吐、虚脱和易发晕动症,可能与前庭性偏头痛有关。
但它们也可发生于其他前庭疾病中,因此不纳入诊断标准。
3.5 前庭测试的结果前庭性偏头痛的建立完全基于由患者报道的临床特点。
与偏头痛一致,前庭性偏头痛不存在生物学标志。
前庭测试的结果可以是病理性的,特别在发作时或发作后不久,但其特异性不足以作为诊断标准。
在无症状间期出现显著异常,诸如严重的听力损失以及完全性单侧或双侧前庭功能丧失,常提示另一种疾病。
3.6 与梅里埃病重叠偏头痛在梅里埃病患者中较正常者常见。
患者同时具有梅里埃病和前庭性偏头痛的特征已被反复报道。
事实上,偏头痛和梅里埃病可以呈种症候群而被遗传。
波动性听力损失、耳鸣和耳胀可见于前庭性偏头痛,但听力损失不会进展至严重程度。
同样,偏头痛性头痛、畏光、甚至偏头痛先兆等也在梅里埃病发作时常见。
前庭性偏头痛和梅里埃病的病理生理联系仍然不能确定。
在症状发作的早些年,鉴别前庭性偏头痛与梅里埃病往往具有挑战性,因为梅里埃病在疾病早期可以是单症状的,即仅仅只有前庭症状。
当符合梅里埃病的诊断标准,特别是听力测试显示有听力损失时,即使在前庭发作时出现偏头痛症状,也应该诊断为梅里埃病。
仅当患者出现两种不同的发作类型时,一种类型符合前庭性偏头痛的标准,而另一种符合梅里埃病的标准,才能同时诊断两种疾病。
本分类的未来版本可能包括前庭性偏头痛/梅里埃病的重叠综合征。
3.7 其他鉴别诊断3.7.1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前庭性偏头痛可表现为纯粹的位置性眩晕,类似BPPV。
在急性期对眼震的直接观察对鉴别诊断是需要的。
在前庭性偏头痛中,位置性眼震常常呈持续性,不符合单一半规管诱发的眼震。
前庭性偏头痛的症状阵发时间更短(数分钟至数日,而不是数周)且更频繁(前庭性偏头痛每年数次,而BPPV数年1次)。
3.7.2 短暂性缺血发作(TIA)在老年患者,椎基底动脉TIA的鉴别诊断必须考虑。
提示性特征包括血管危险因素、突发起病、发作史<1年以及血管造影术或多普勒超声提示椎动脉或基底动脉近端存在血管病变。
3.7.3 前庭阵发症前庭阵发症是一种有争议的疾病,推测由前庭神经被血管压迫所致。
表现为短暂眩晕发作,持续1至数秒,每日多次发作。
若卡马西平能成功阻断发作则支持这一诊断。
3.7.4 精神性头晕焦虑和抑郁可致头晕,同样可使前庭疾病复杂化。
焦虑相关性头晕的特征是情境激发,强烈的自主神经激活,灾难思维以及回避行为。
超过50%的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合并精神疾病。
3.8 前庭激活诱发的偏头痛偏头痛患者,温度刺激常可在24h内触发偏头痛发作,显示偏头痛发作在易感个体中可以成为前庭激活的继发效应而不是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