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地形》(第二课时)教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2.1 中国的地形2-湘教版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本节是八年级上册(湘教版)第二章第一节“中国地形“的第一课时,基本内容是介绍中国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丰富神奇的自然景观及中国山区的有利条件;了解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及主要山脉分布概况,学会利用地理方位坐标判断山脉的走向;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观念和创造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国主义情感,健全学生的人格。
一、教材分析课标要求:1.记住中国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了解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的位置以及自然与文化特色。
2.了解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基本特征;记住主要地形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分布。
地位和作用”山脉纵横交错“是中国地形第一个大知识点,学好山脉的分布大势为后面知识点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为山脉构成地形的基本“骨架”,山脉的分布掌握牢固,地形区、阶梯分界线等知识点则迎刃而解知识结构:本内容主要涉及山脉的走向及分布。
二、学情分析年七年级下学期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读图、分析图及一定的思维和理解能力,关键点在于抓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记住中国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了解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的位置以及自然文化特色。
2.了解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基本特征;记住主要地形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分布特点3.学会从地形种类、地形分布、海拔、地势起伏等方面去认识和表述地形特点,去分析对农业、气候、河流等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1.列表比较中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位置、范围和地形特点。
2.分析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发展经济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地形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从而激发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主要山脉走向;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位置、范围和地形特点。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中国的地形》教案
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通过读图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掌握我国山脉的名称、走向及在地图上的分布;通过读图分析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多媒体展示各种地图资料,学生通过读图、析图、填图、小组合作、小组展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获取有关中国地形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地理事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的能力,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
【教学重点】1.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我国山脉的名称、走向及在地图上的分布3.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教学难点】1.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优势2.识记我国主要的山脉及两侧的地形区【教学方法】读图、析图、填图、合作探究、小组展示、多媒体辅助等【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古诗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滚滚长江东浙水,浪花淘尽英雄;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
师: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古诗词中经常会提到我国的大河都是向东流,这也体现了地形地势对河流的影响。
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中国的地形。
二、新课学习第一课时(一)地势西高东低多媒体展示我国沿北纬32度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探究问题:1.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我国的地势大致可以分为几级阶梯?每一级阶梯的海拔大概是多少米?3.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分别位于哪一级阶梯上?学生读图析图自主完成活动。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学生结合教材31页活动1,在图2-21中勾画出地势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并在相应位置标出具体山脉的名称。
(培养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小组合作探究下面三个问题: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对气候有何影响?2.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对河流的流向、东西交通有何影响?3.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有变化吗?有何利用价值?学生分组讨论探究,选出代表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多媒体展示讨论结果,和学生一起分析。
八年级地理上册 3.2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 (新版)湘教版
中国的地形【教学过程】 :⑵⑿⑶⑷⑸⑹⑻⑼⑾⑴⑺⑽⒀⒁⒂⒃⒄(1)下列不同走向的山脉:A 、东西走向、 B 、东北--西南走向、 C 、西北--东南走向、镇集中经济繁荣,是我国的经济中心。
过渡世界陆地共有五种地形类型,我国全部都有,这说明我国地形具有怎样的特点?(复杂多样)。
我国地形虽然复杂多样但是各种地形所占的比例不同。
请同学们观察并完成下图。
1、读图、比较比较结果:山地、高原面积广大,而平原面积仅占12%。
归纳:习惯上,人们把高原、山地和丘陵统称为山区。
山区占全国的三分之二。
【阶段小结】我国地形特征: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2、图文结合,分析山区面积广大的利与弊。
归纳:有利的方面:发展采矿业、林果业、旅游业,不利方面:土地贫瘠、交通不便、容易发生自然灾害1、比较哪两种地形占得比例大?2、从利与弊两方面辩论山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整理小结依照板书理出我国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归纳明确我国地形的特点是: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板书教学后记【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山脉中,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是()A.武夷山B.阴山C.阿尔泰山 D.祁连山2.关于青藏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我国西北部B.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C.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D.约占全国面积的1/43.“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下列哪个高原的写照()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4.四大盆地中,海拔最高的是()A.柴达木盆地B.四川盆地C.塔里木盆地D.准噶尔盆地5.“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是指()A.黄土高原B.华北平原C.四川盆地D.内蒙古高原6.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最大的高原B.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C.黄土层深厚,植被覆盖好D.北依阴山,南邻秦岭7.我国四大高原面积辽阔,形态各异,其中最为平坦的是()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8.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其劣势是()A.森林资源不足 B.耕地资源不足 C.水能资源不足 D.动植物资源不足9.右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A.①黄土高原②华北平原D.①四川盆地②长江中下游平原C.①青藏高原②云贵高原D.①内蒙古高原②东北平原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复习回复习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利用地图,复习回顾相关知识。
2.1中国的地形教案 03(湘教版八年级上)
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让学生总结出我国地势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并能识记各级阶梯分界线的名称,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2、过程与方法:A、组织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
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B、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点:本节的核心是让学生认清中国地势的整体特征,因此中国地势特征是本节的重点。
三、教学难点:中国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
四、学习方法指导学生用观察法、讨论法、综合分析法解决问题。
五、教学流程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首先多媒体放映“中国各大地形区”图片,同时播放歌曲《歌唱祖国》,从学生的最熟悉的图片入手,接着复习两个概念:地形和地势。
以前学过亚洲的地势,让学生回想亚洲地势特点,那么,中国的地势有什么特征呢?从而导入新课。
2、读图分析,探索新知设疑:用什么图能更形象地表示我国地势西东低的特点呢?――那就是地形剖面图。
然后多媒体展示“我国东西(北纬36°)地形剖面图”请同学们根据这幅图在本上画一幅简略示意图,请两名同学在黑板上画。
其他同学做出纠正与评价。
从图可以看出我国地势的特点是什么?(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3、巩固练习,强化新知我国地势呈阶梯分布,那么,我国地形的阶梯有哪几级?它们是怎样分布的呢?请同学们对照书上的图2.1、2.2看一看。
(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陆地上自西向东有三级阶梯。
)让学生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图”,明确三级阶梯的界线,把三级阶梯的界线填在空白图上,并请两名同学在屏幕上指出三级阶梯的界线,学生继续“读中国地形图”,结合列表比较法,通过对三级阶梯的海拔、地形的对比,加深学生的印象4、课外延伸,学以致用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我们生活的地区位于第几阶梯,所在区域是什么颜色,说明海拔高还是低? 5、合作交流,熟悉国情以上分析了我国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一特点对我国自然环境其它方面以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呢?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对气候的影响,让学生看大屏幕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图片。
八年级地理上册 2.1 中国的地形(第2课时)教案 (新版)湘教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中国的地形》(第2课时)学问与技能:运用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
过程与方法:能够结合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总结出我国的地势总特征;分析我国的地势对气候、河流、水能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培育协作意识和力量;初步树立辩证思维意识教学重点:我国地势特点及影响。
教学难点:我国地势特点及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争辩、合作探究法,启发式,多媒体帮助教学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我国的地形特点和分布,那么我国的地势如何呢?板书:地势三、地势西高东低活动:呈现《中国地形图》,引导同学观看地图启发同学:从这幅颜色斑斓的凹凸起伏的地形图面上,我们可以发觉深色集中在哪里,而浅色又集中在哪里?(同学:图中的深色集中在西部地区,浅色集中在东部地区)从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上,我们还可以发觉什么呢?(我国西部多山地、高原,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活动:《我国东西向(北纬32°)地形剖面图》,引导同学观看地形剖面图的东西海拔高度。
思考:从我国地形剖面图上,可以发觉我国的地势总特征是什么?(西部高、东部低)练习:阅读中国地形图后,各自画出的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变化的示意图。
哪位同学能说出这两幅图所反映的地势有什么区分?哪一幅图比较接近实际?(同学:图B)同学们再认真观看一遍图B,联想一下,中国的地势自西向东大致呈什么状分布?(阶梯状)活动:《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并引导同学认真阅读观看地图。
思考:我国地势最高的阶梯是第几级阶梯?它位于哪里?(第一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其次级阶梯位于哪里?(昆仑山脉—祁连山—横断山一线以北以东,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西的地区)我国地势最低的一级阶梯是第几级阶梯?它位于哪里?(第三级阶梯;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至海为界)活动:同学们认真阅读图2-19,观看并推断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依次以哪些山脉为分界线?其次、三级阶梯依次以哪些山脉为分界线?(前者以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为分界线;后者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为分界线)叙述:从简化了的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上可以看出:从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向北向东,各类地形呈阶梯状逐级降低。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2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是本学期的第一节地理课,主要介绍了中国的地形特点、地形区划和地形对经济的影响等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大量的地图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但对于地形这一概念还不是很清晰。
同时,他们对中国的地理环境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地图和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中国的地形特点,掌握地形区划和地形对经济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地图和实例来分析中国的地形特点,培养观察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地形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对地理环境的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的地形特点、地形区划和地形对经济的影响。
2.难点:地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来展示中国的地形特点和地形区划,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2.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引导学生分析地形对经济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地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和实例资料,包括中国地形图、地形区划图、地形对经济影响的实例图片等。
2.准备投影仪和电脑,以便进行地图的展示和实例的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中国的地形特点,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中国的地形是什么样的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地形区划图,向学生介绍中国的地形区划,包括高原、山地、平原、盆地等,并解释地形区划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地形对经济的影响,每组选择一个实例进行分析,如山区对农业的影响、平原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等。
第二章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第2课时 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读图提问
教师提问
指导学生读图
学生回答
看图讨论,
回答提问
分组讨论
(教师归纳总结)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发展农、林、牧、
副等多种经营形式提供了条件,但不利于大型机械作业。山区面积广大为发展林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不利于大型机械作业。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同时由于平原面积少,我国的耕地资源相对不足。
1.东北平原西、北、东三面分别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南临渤海。辽河、松花江、黑龙江、嫩江
2.华北平原燕山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以东,临渤海、黄海,黄河、淮河、海河
3.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至东海、黄海长江
四:练习设计,(见课件)
五:课堂小结:有两名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总结讲解
展示课件练习
在第一、二阶梯上,除高原外,还有四大盆地。让学生找出四大盆地,在第三级阶梯上找出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记住位置,掌握三大平原分布和特点。
三:掌握三大平原的名称、位置、范围、所临海洋及主要的河流。
讲述东部平原的形成,以使学生对平原的成因和分布有(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滚滚东流的江河携带泥沙在东部沉积,形成一条依山连海、南北分布的冲击平原带。)
学生读图
分组讨论
学生回答。
学生小结
作业设置
整理我国的平原,高原,盆地,丘陵。
教
学
反
思
等级评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
评价:时间:签查(盖章):
课题
学习
目标
1、在中国地形图上指出主要地形区的位置,并掌握其主要特征。
2、会运用比较法比较同类地理事物,从中找出差异。
3、知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为发展多种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立志建设祖国的感情。
2.1中国的地形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5、阶段性小结:填写下表:活动 4
第一级阶梯
平均海拔
地形类型
分界线 第二级阶梯
分界线
第三级阶梯
活动 5
对照我国地势模型,分析我国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产生哪些影响?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 为我国 广大地区带来了丰富的降水。 地势对河流的影响: 我国的大江、大河多发源于第一阶梯,自西向东奔流入海。在阶梯交界 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地势对交通的影响: 自西向东的河流沟通了我国东西部的交通, 但高大山脉也成了东西交通 的巨大障碍。 地形复杂多样
2、活动 2 读图总结我国地势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及各阶梯的海拔高度。 总结:第一阶梯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为 4000 米,第二阶梯以高原盆地为主,平均海拔为
1000 —— 2000 米,第三级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平均海拔多在 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大陆架。
500 米以下。陆地向海洋
3、活动 3 在课本空白图上绘制我国三级阶梯。
(一)情境导入
播放祖国不同地形区的视频断片或图片,让学生对地形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二)语言导入: 苏轼的《赤壁赋》中写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大江为何会东去呢?这与我 国的地势和地形有什么关系? (三)学习新课 地势西高东低
1、活动 1 读中国地形图,通过颜色的变化了解我国地势的特征。 总结: 我国地势总特征是:西高东低。
第二章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我国地形特点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2、能力目标:能说出我国地势、地形的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这些特点。掌握阅读并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的技能。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欣赏我国的大好河山,给同学们以美的享受,激发同学们的爱国 热情。 二、重点、难点: 1、我国的主要地形地势特点。 2、运用地图分辨各种地形。 三、教具:多媒体课件 地图等 四、课时安排; 2 课时 五、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1《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1《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2.1《中国的地形》一课,主要介绍了我国的地形特点、地形类型及地形区划。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系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我国地形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地形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位置、疆域范围等基础知识,对本节课的地形知识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部分学生对地形类型的划分、地形区划的理解和应用仍存在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针对性的引导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地形特点、地形类型及地形区划,培养学生对地形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实地考察等方法,使学生掌握地形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地理环境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地理学科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地形特点、地形类型及地形区划。
2.难点:地形类型的划分、地形区划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地形图,了解我国的地形特点、地形类型及地形区划。
2.实地考察法: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加深对地形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地形案例,使学生掌握地形知识。
4.讨论法: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地形图、实地照片等教学素材。
2.制作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3.安排实地考察活动,联系相关单位或场所。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我国地形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地形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请大家观察这幅地形图,你能说出我国的地形有哪些特点吗?”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地形区划。
讲解各类地形的特点,并通过实地照片、动画等形式,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地形知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典型地形案例。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地形教案(2)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地形教案(2)第二节主要山脉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山峰、山脉的意义并知道山脉走向的表示方法。
2.使学生能在中国地形图上指出我国主要山脉的位置并说出其走向,能在空白中国政区图上,填绘我国主要山脉。
3.使学生知道山脉不仅是构成我国地形的基本骨架,还多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4.使学生能根据我国山脉分布大势,分析我国各地形区分布的和谐与统一。
5.充分利用课本中"珠峰探险"的实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及勇于探险的精神,并要正确引导学生看待探险活动。
教学重点1.山脉的走向。
2.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3.山脉不仅是构成地形的基本骨架,还是重要的地理界线。
教学难点1.山脉的走向。
2.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教学媒体“中国地形”、“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持图,写有各主要山脉名称的吹塑纸条(与板图的比例要适当),投影仪及自制投影片(中国政区空白图),录像机,中国政区空白图(每个学生一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黑板上副板书位置写出“一______山峰,一______山脉”,让学生填写量词。
【引导思考】如何用图形的形式在黑板上表示一座山峰、一条(或列)山脉?用语言表述山峰、山脉的最大区别?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概括补充】拿一简单模型做示范,区别山峰、山脉,并讲述山脉是有一定延伸方向的,其延伸方向即走向。
拿两个相同模型,交叉放置,让学生说出两个模型各自的走向。
学生讨论。
【教师板图】在副板书位置画出地平面上的方向,再画几条线段,让学生说出其延伸方向。
学生讨论。
北如:1.东西走向 3 42.西北-东南走向 13.南北走向西 2 东4.东北-西南走向南【教师概括】走向即延伸的两端方向加起来。
【引导学生活动】同桌为一组,一人画线段,一人说走向。
【出示挂图】“中国地形图”,任指几条山脉的走向让学生判断,如大兴安岭、阴山等。
【板书】第二节主要山脉一、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出示挂图】“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二课时教案
9月9日
授课时间
授课人
课题
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分析我国地势的特征,以及它对河流、气候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灵活运用地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以及对科学探究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地形种类齐全和山区面积广大是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这种地形特点对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意义: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举例说明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具、学具
地图册、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举例说明法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备注
一、导入:前面我们从总统上分析了我国地势的总体趋势,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我国地形的特点。
(复习提问)地形有哪些主要类型?
学生回答: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2、水运:大河东流人海,成为我国东西水上交通大动脉,沟通了内地与沿海的经济联系,第二阶梯之间差大,致使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
3、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我国东部的第三阶梯,地势地平人口稠密、农业条件好、交通便利的地区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第二阶梯地势起伏大,多高原、盆地和山脉,交通条件不如东部,但有利农业的多种经营,成为重要的农牧业区,第一阶梯的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自然条件独特,经济活动也具有特色。
2.1 中国的地形(第二课时) 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2课时一、本节课标内容要求: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的地形主要特征。
二、本节教材内容分析:本节是中国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中的第二课时,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地位。
本节内容既是中国地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习中国地理其它章节的重要知识基础。
中国的地形特征对中国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此外,这一节知识内容与其它教材内容有着广泛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大势。
2、培养学生通过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简单评价地理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了解我国地形的分布大势。
2、结合学过的相关知识和实际生活,讨论不同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能够简单评价我国的地形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基本观念,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通过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简单评价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具: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青藏高原的歌曲和图片。
同学们,伴随着熟悉的歌曲,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我们所在的地区属于哪种地形类型?又具有哪些特点?我国除了高原、平原还有哪些地形类型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的地形》看一看。
二、展示目标:多媒体展示本课目标:1、知道我国的地形特征。
2、会评价我国的地形特征。
3、找出我国主要的地形区并知道其特点。
三、问题导学:1、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形图,问题(1):请仔细读图,你都看到了什么?根据你获取的信息总结出我国的地形特征。
结论: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然后提供地形扇形统计图表,验证以上结论的正确性,使学生有一种成功感。
描述五种地形的特点,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地形-第二课时》教案
初中20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主备教师审核教师授课周次授课时间课题第一节中国的地形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对中国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分布的认知,归纳出中国地形复杂多样这一基本特征。
2.学会从地形种类、地形分布、海拔高度、地势起伏等方面认识和表述地形特点,分析其对农业、气候、河流等的影响。
3.通过对中国壮丽山河的认识,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爱乡情感。
教学重点1.中国主要的地形区及特点。
2.中国的地形特点。
教学难点1.中国主要地形区在地图上的落实。
2.各地形区的特点易混淆。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比较法。
教学准备有关地图、景观图片、视频材料。
第2课时课时数 2课时课堂教学实施设计复备内容或集体备课讨论记录(标、增、改、删、调)一、导入新课(1′)〖师〗多媒体播放歌曲《青藏高原》。
〖生〗欣赏歌曲,感受青藏高原的风光,初识高原的地表形态。
二、讲授新课(25′)〖师〗课件展示“中国地形分布”简图。
<检查预习>〔提问〕说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地形区的名称、地位及特点。
〖生〗思考,作答。
①青藏高原:世界最高、中国面积最大;地表形态—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地势—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②内蒙古高原:中国二大;地表形态—平坦开阔,地面起伏和缓。
③黄土高原:中国三大;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地表形态—沟壑纵横。
④云贵高原:中国四大;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⑤东北平原:中国最大;黑土面积广大。
⑥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中国二大。
⑦长江中下游平原:中国三大;有“鱼米之乡”之称。
⑧塔里木盆地:中国最大;境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⑨准格尔盆地:中国二大;西北部因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略多。
⑩柴达木盆地:中国三大;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矿产资源丰富,有“聚宝盆”之称。
⑪四川盆地:中国四大;有“红色盆地”或“紫色盆地”之称;境内的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之称。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精品资料中国地形二教案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精品资料中国的地形二一、课程标准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二、学习目标研读文本,说出我国三级阶梯和主要地形区,并概括我国的地势特征。
三、重点难点处理重点:我国地形地势特点;正确理解山区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难点:分析我国的地形地势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而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学习策略与手段情景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五、学习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课前视频:(景观欣赏)师:同学们喜欢祖国秀美的山川吗?生:喜欢。
喜欢它什么?生:……而一些文人墨客更是把祖国的山山水水作为自己创作的题材。
老师今天带了自己比较喜欢两首诗词,跟同学们一起分享,看看同学们能否找出他们的相同点?PPT材料展示:虞美人李煜(南北朝)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北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为什么中国的大部分大江的水都是要向东流?学生回答。
如果正确——师:(质疑)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中国的地形图,你能否从中获取一些信息如果错误——那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中国的地形图,你能否从中获取一些信息。
(注意学生的用词,不能出现左边、右边)(二)具体教学过程一.地势西高东低出示《中国地形图》,对学生进行读图指导。
提问:我们说地图有三要素,这是地图的哪一要素呢?(图例)图例是我们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
从这一图例中,你可以从中获取什么信息呢?(引导学生分析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师:我们来验证我们读图所获得的信息是否准确?说明:按北纬32度线纵向往下切,得到一个剖面,展示图片剖面图。
这种剖面,我们称之为地形剖面图。
引导学生探究:请同学们观察所切的剖面图,看看中国的地势有何特征?生:西高东低、逐级递减、三级阶梯问:这幅地形图中从颜色相近度来看可以大致分几部分?你能不能尝试着把各部分的界限用笔勾勒出来。
在你勾勒出的线条上分布着什么地形?(山脉)请学生读课本三级阶梯的范围,老师并展示三级阶梯的大致状况。
湖南省茶陵县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地形》(第二课时)教案 湘教版
课题中国的地形主备人备课时间周星期第2课时备课组长签名教研组长签名教学内容四大高原、丘陵与山地个性化备课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能在中国地形图上准确指出主要地形,并能表述各地形区的主要特征。
2、培养学生阅读、分级分层设色地形图,培养学生的识图、用图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分析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2、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学重点1、各地形区的位置。
2、各地形区不同的自然景观。
教学难点认识到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1)先画出中国轮廓图,再画出我国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和第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边画边问,学生回答山脉的名称。
(2)按山脉走向依次画出其它山脉,边画边问,学生回答山脉的名称。
新课推进二、学习目标(1’)1、运用中国地形图和景观图,说出我国主要地形的分布,总结出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
2、通过统计图表,总结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
3、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基本观念。
三、自学指导参考书本23—25页两段阅读教材充分了解我国的高原与丘陵自学自测(15’)1、纵横交错的和复杂多样的,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
2、我国的丘陵分布:自北向南有丘陵、丘陵、丘陵。
3、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4、山区:把山地、、连同比较崎岖的合称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四大高原名称内容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位置方位边界特点四、讨论答疑(20’)1、如果让你来经营一片山区,你打算如何开发呢?五、当堂达标(7’)1.将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形名称填在横线上:六、课堂小结(1’)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我国地理分区中的四大高原、山地与丘陵希望大家能记住各大地形的位置与特点。
板书设计1、四大高原2、山地与丘陵作业设计“优化设计”上的能力提升部分教学反思。
噶米精编初中八年级地理上册 2.1中国的地形(第2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2课时●教学内容地形复杂多样●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国情。
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本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就顺理成章了。
地形、气候、河流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三大要素,一个国家的地势和地形对这个国家的气候、河流乃至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中国的地形既是中国地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习其它章节的基础,因此学好本节至关重要。
本节课(第2课时)学习内容是地形复杂多样。
教材设计中注重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培养,对于我国“复杂多样的地形”教材利用图文结合进行重点讲述的同时,设计了一系列“活动”,侧重让学生通过读图和活动获取相关知识,并将已学知识落实到图上。
此外,为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自学能力,教材安排了较多的阅读材料。
总之,本节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均在于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的能力。
[点评1]通过深刻和详细的“教材分析”,既明确了本节教材设计的特点,又指出本节知识体系在整个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也强调了教材的编排注重学生读图、析图、用图和图文结合等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阅读通过P24图2-8“中国的地形分布”及第1段文字,知道中国的地形特点。
(2)阅读P24页图2-8至2-12及P24-27文字资料,了解我国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四大盆地、三大丘陵的分布与特征。
(3)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基本特征;知道山区的优势及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
(4)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分析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1)学会从地形类型、地形分布、海拔高度、地势起伏等方面认识和分析地形特点的方法。
(2)通过读图、析图训练,使学生掌握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我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地理初二上湘教版2.1中国的地形(2)教案
地理初二上湘教版2《中国的地势》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我国要紧地势区的名称和位置。
2、阅读统计图表,总结出我国山区面积宽敞的地势特点,分析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提高使用地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和总结的能力。
3.通过分析不同地势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阻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进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我国要紧地势区的分布和特点。
教学难点:中国地势多种多样的特点。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图析文、理论联系实际、对比分析。
教学预备:1、相关的地理景观图片、资料。
2、教师制作多媒体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方案1:课件图片、视频引入:播放反应祖国不同地势区的视频短片(选取有代表性的图片: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四川盆地、华北平原等图片)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视频短片引入,先让学生对地势有一个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爱国热情。
方案2:回想七年级地理部分,我们学习了哪几种地势?(五种: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想想学过的国家都有哪些地势?(举几例)(简日本、印度等)看一下中国地势图。
找一找这五种地势是不是都有分布,从而得出结论:我国地势复杂多样。
二、自主学习,知识梳理(一)学习任务一:四大高原、丘陵和山地1、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图文资料P23-P25页,及地图册相关图表,解决以下问题:(1)从图中指出四大高原的名称和位置,简介各自特点,各自跨哪几个要紧的省级行政区?(2)四大高原各分布在地势的第几级阶梯?与其他地势区之间的自然界线是什么?(3)对比分析山地和山区的概念及区别?2、小组交流:以四人为一小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折过渡)通过以上学习同学们明白了我国地势种类齐全和山区面积宽敞是我国地势的要紧特点,多种多样的地势,为我国进展农、林、牧、副等多种经营形式提供了条件,但不利于大型机械作业。
八年级地理上册 中国的地形教案2 湘教版
中国的地形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地势西高东低,山脉纵横交错。
对于“地势西高东低”,教材并没有用较大篇幅讲述,只是通过一幅地势剖面图和三个设计巧妙的问题来解决,但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注意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培养。
而对于我国的主要山脉教材则利用图文结合进行重点讲述,侧重让学生通过读图直接获取有关知识,并将已学知识落实到图上。
此外,为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自学能力,教材安排了较多的阅读材料。
总之,本节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均在于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读图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及各级阶梯的分界线,它们大致的海拔高度和主要地形区。
2.了解山脉纵横交错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其在图上的分布。
3.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各类地形图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掌握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及本节课通过启发学生回顾已知的地形知识和还想知道哪些有关地形的知识来调动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分组分亨教学法,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并结合多媒体、DVD、挂图等教学资源,使学生获取有关中国地形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我国壮丽山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以及对科学探究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
2.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四、教学难点1.分析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优越性。
2.识别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五、教学安排1课时六、教学准备教具: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沿32‘N线中国地势剖面图、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DVD。
七、教学过程(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用方框表达的文字说明是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导入新课:(复习提问)回忆一些国家的地理,让学生思考:自然地理环境都包括哪些组成要素? (地形、气候、河流、动植物等)从而引出要了解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也需要从上述内容去总结,而本节课首先从“地形”方面去学习、去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四大高原
2、山地与丘陵
作业设计
“优化设计”上的能力提升部分
教
学
反
思
课题
中国的地形
主备人
备课时间
周星期
第2课时
备课组长签名
教研组长签名
教学内容
四大高原、丘陵与山地
个性化备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1、能在 中国地形图上准确指出主要地形,并能表述各地形区的主要特征。
2、培养学生阅读、分级分层设色地形图,培养学生的识图、用图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较,分析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2、初步掌 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学重点
1、各地形区的位置。
2、各地形区不同的自然景观。
教学难点
认识到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不 同影响。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1’)
(1)先画出中国轮廓图,再画出我国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和第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边画边问,学生回答山脉的名称。
(2)按山脉走向依次画出其它山脉,边画边问,学生回答山脉的名称。
新课推进
二、学习目标(1’)
1、运用中国地形图和景观图,说出我国主要地形的分布,总结出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
2、通过统计图表,总结出我国山区面 积广大的地形特征。
3、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基本观念。
名称
内 容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位
置
方位
边界
特点
四、讨论答疑(20’)
1、如果让你来经营一片山区,你打算如何开发呢?
五、当堂达标(7’)
1.将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形名称填在横线上:
六、课堂小结(1’)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我国地理分区中的四大 高原、山地与丘陵希望大家能记住各大地形的位置与特点。
三、自学指导
参考书本23—25页两段阅读教材充分了解我国的高原与丘陵
自学自测(15’)
1、纵横交错的和复杂多样的,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
3 、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
4、 山区:把山地、、连同比较崎岖的合称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四大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