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物理选修课时复习题16
2012高考真题物理选修3-4部分
16.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某同学用黄光作为入射光,为了增大干涉条纹的间距,该同学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 )A.改用红光作为入射光B.改用蓝光作为入射光C.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20.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图(a )是t=0时刻的波形图,图(b )和图(c )分别是x 轴上某两处质点的振动图像。
由此可知,这两质点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可能是 ( ) A. 1m 3 B.2m 3 C.1m D. 4m 334.[物理——选修3-4](15分)(1)(6分)一简谐横波沿x 轴正向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a )所示,x=0.30m 处的质点的振动图线如图(b )所示,该质点在t =0时刻的运动方向沿y 轴_________(填“正向”或“负向”)。
已知该波的波长大于0.30m ,则该波的波长为_______m 。
(2)(9分)一玻璃立方体中心有一点状光源。
今在立方体的部分表面镀上不透明薄膜,以致从光源发出的光线只经过一次折射不能透出立方体。
已知该玻璃的折射率为2,求镀膜的面积与立方体表面积之比的最小值。
B. [选修3-4](12分)(1)如题12B-1图所示,白炽灯的右侧依次平行放置偏振片P 和Q,A 点位于P 、Q 之间,B 点位于Q 右侧. 旋转偏振片P ,A 、B 两点光的强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A)A 、B 均不变 (B)A 、B 均有变化 (C)A 不变,B 有变化 (D)A 有变化,B 不变(2)“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冶实验中,在玻璃砖的一侧竖直插两个大头针A 、B,在另一侧再竖直插两个大头针C 、D. 在插入第四个大头针D 时,要使它_________________ .题12B-2图是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痕迹,其中直线a 、a ’是描在纸上的玻璃砖的两个边. 根据该图可算得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__.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ABCD(3)地震时,震源会同时产生两种波,一种是传播速度约为3. 5km/ s 的S 波,另一种是传播速度约为7. 0km/ s 的P 波. 一次地震发生时,某地震监测点记录到首次到达的P 波比首次到达的S 波早3min. 假定地震波沿直线传播,震源的振动周期为1. 2s,求震源与监测点之间的距离x 和S 波的波长.λ15.一列简谐被沿X 轴正方向传播,在t=0j 时波形如图1所示,已知波速度为10m/s 。
2012届高考物理总复习课时训练卷(有答案)
2012届高考物理总复习课时训练卷(有答案)1.下列四幅图是交流电的图象,其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居民日常生活所用交流电的是()解析:我国居民日常生活所用的是正弦式交流电,其电压的有效值是220V,最大值为311V,周期为0.02s,所以只有C正确.答案:C2.如图中闭合线圈都在匀强磁场中绕虚线所示的固定转轴匀速转动,能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的是()解析:A、B选项中闭合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且过线圈平面的转轴匀速转动,满足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的条件,能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C选项中转轴平行于磁场,转动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始终为零,故C中不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D选项中虽然只有一半线圈在磁场中,但是始终有一边切割磁感线按照正弦规律产生感应电动势,且一边出磁场时,另一边恰好进入,保证转动过程中感应电动势连续按照正弦规律变化,D选项正确.答案:ABD3.边长为l的正方形闭合线框abcd,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以角速度ω绕cd从下图所示位置开始匀速运动,转轴与磁场垂直,线框总电阻为R,一理想电压表接在线框的c、d两点之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线框转一周外力所做的功为πB2l4ωRB.线框转过90°的过程中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Bl2ωC.线框转过90°的过程中通过线框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为Bl2RD.电压表示数为2Bl2ω2解析:线框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为E=2Bl2ω2,电流的有效值为I=2Bl2ω2R,T=2πω,线框转动一周,产生的热量Q =I2RT=(2Bl2ω2R)2R•2πω=πB2l4ωR,外力做的功W=Q,选项A正确;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Em=Bl2ω,选项B正确;线框转动90°的过程中,流过导体某一截面的电荷量q=ΔΦR=Bl2R,选项C正确;电压表的示数等于cd端电压的有效值:U=I•R4=2Bl2ω2R•R4=2Bl2ω8,选项D 错误.答案:ABC4.小型交流发电机中,矩形金属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时间呈正弦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此线圈与一个R=10Ω的电阻构成闭合电路,不计电路的其他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交变电流的周期为0.125sB.交变电流的频率为8HzC.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2AD.交变电流的最大值为4A解析:由题图可直接获取的信息是:交变电流的周期是0.250s,A错;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20V,线圈中产生的交变电流为正弦交变电流.从而可推出:交变电流的频率f=1T=10.250Hz=4Hz,B错;交变电流的最大值Im=EmR=2010A=2A,D错;交变电流的有效值I=Im2=22A=2A.所以正确选项为C.答案:C5.(2010年安徽省皖南八校联考)如图所示,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正弦脉冲波和方波的交变电流与时间的变化关系.若使这两种电流分别通过两个完全相同的电阻,则经过1min的时间,两电阻消耗的电功之比W甲∶W乙为()A.1∶2B.1∶2C.1∶3D.1∶6解析:电功的计算,I要用有效值计算,图(甲)中,由有效值的定义得(12)2R×2×10-2+0+(12)2R×2×10-2=I21R×6×10-2,得I1=33A;图(乙)中,I的值不变I2=1A,由W=UIt=I2Rt可以得到W甲∶W乙=1/3.答案:C6.如图甲所示,A、B为两个相同的环形线圈,共轴并靠近放置.当A 线圈中通有如图乙所示的变化电流i时,则()A.在t1到t2时间内A、B两线圈相吸B.在t2到t3时间内A、B两线圈相斥C.t1时刻两线圈间作用力为零D.t2时刻两线圈吸引力最大解析:t1到t2时间内,A线圈中电流减小,产生的磁场减弱,穿过B 的磁通量减小,由楞次定律的第二种表述,B受到向左的磁场力以阻碍磁通量的减小,A对.同理,在t2到t3时间内B受到向右的磁场力以阻碍磁通量的增大,B对.t1时刻,A中电流最大,但变化率为零;B 中不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使两线圈间作用力为零,C对.t2时刻,A中电流变化率最大,B中感应电流最大但A中电流为零,因而作用力为零.答案:ABC7.家用电子调光灯的调光原理是用电子线路将输入的正弦交流电压的波形截去一部分来实现的,由截去部分的多少来调节电压,从而实现灯光的可调,比过去用变压器调压方便且体积较小,某电子调光灯经调整后的电压波形如图所示,若用多用电表测灯泡的两端的电压,多用电表示数为()A.22UmB.24UmC.12UmD.14Um解析:多用电表测得的电压值为有效值,根据电流的热效应Q==U2有RT,得U有=12Um,C正确.答案:C8.如图甲、乙分别表示两种电压的波形,其中图甲所示电压按正弦规律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表示交流电,图乙表示直流电B.两种电压的有效值相等C.图甲所示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311sin100πtVD.图甲所示电压经匝数比为10∶1的变压器变压后,频率变为原来的110解析:图甲、图乙均表示交流电,故A错;图甲是正弦交流电,周期为2×10-2s,所以ω=2πT=100πrad/s,所以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 =311sin100πtV,故C选项对;图甲和图乙的有效值并不相同,B错;变压器只能改变交流电的电压,不能改变交流电的频率,故D错.答案:C9.如图所示,在两平行金属板中央有一个静止的电子(不计重力),当两板间加上如图所示的交变电压后,能使电子有可能做往返运动的电压是()解析:由A图象可知,电子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14T时刻速度最大,由14T到12T做加速度增加的减速运动,12T时刻速度为零,从12T到34T电子反向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34T时刻速度最大,由34T到T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T时刻速度为零,回到原位置,即电子能做往复运动,同样的方法可得B、C也对.答案:ABC10.图(甲)为小型旋转电枢式交流发电机的原理图,其矩形线圈在匀速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固定轴OO′匀速转动,线圈的匝数n=100、电阻r=10Ω,线圈的两端经集流环与电阻R连接,电阻R=90Ω,与R 并联的交流电压表为理想电表.在t=0时刻,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穿过每匝线圈的磁通量Φ随时间t按图(乙)所示正弦规律变化.求:(1)交流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最大值;(2)电路中交流电压表的示数.解析:(1)交流发电机产生电动势的最大值Em=nBSω而Φm=BS,ω=2πT,所以Em=2nπΦmT由Φt图线可知:Φm=2.0×10-2Wb,T=6.28×10-2s所以Em=200V.(2)电动势的有效值E=22Em=1002V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路中电流的有效值为I=ER+r=2A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U=IR=902V=127V.答案:(1)200V(2)127V11.如图所示,间距为L的光滑水平金属导轨,水平地放置在竖直方向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一端接阻值为R的电阻.质量为m的导体棒放置在导轨上,其电阻为R0.在拉力F作用下从t=0的时刻开始运动,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v=vmsinωt,不计导轨电阻.求:(1)从t=0到t=2πω时间内电阻R产生的热量.(2)从t=0到t=π2ω时间内拉力F所做的功.解析:(1)导体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BLv=BLvm•sinωt,是正弦交变电流.其有效值:E=Em2=BLvm2在Δt=2πω=T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Q=I2RT=(ER+R0)2R2πω=+(2)从t=0到t=π2ω的时间是14周期,这段时间内棒的速度由0增至vm,外力F做的功转化为棒的动能和R及R0上产生的热量,由能量守恒定律得:W外=12mv2m+Q′Q′=E2R+R0•π2ω=πB2+所以这段时间外力F所做的功W=12mv2m++答案:+(2)12mv2m++。
2012高考专题16 力学实验 【物理真题 分类汇编 精校版】
3035 45 040 5450 10 05 (a )(b )----专题十六 力学实验2012年高考题组1.(2012 课标)某同学利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板的厚度。
该螺旋测微器校零时的示数如图(a )所示,测量金属板厚度时的示数如图(b )所示。
图(a )所示读数为 mm ,图(b )所示读数为 mm ,所测金属板的厚度为 mm 。
2.(2012 天津)某同学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
①他组装单摆时,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再用铁架台的铁夹将橡皮夹紧,如图所示。
这样做的目的是 (填字母代号)。
A .保证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B .可使周期测量得更加准确C .需要改变摆长时便于调节D .保证摆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②他组装好单摆后在摆球自然悬垂的情况下,用毫米刻度尺从悬点量到摆球的最低端的长度L =0.9990 m ,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结果如图所示,则摆球的直径为 mm ,单摆摆长为 m 。
③下列振动图象真实地描述了对摆长约为1 m 的单摆进行周期测量的四种操作过程,图中横坐标原点表示计时开始,A 、B 、C 均为30次全振动图象,已知sin 5°=0. 087,sin 15°=0. 026,这四种操作过程合乎实验要求且误差最小的是 (填字母代号)。
(图乙)3.(2012 江苏)为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小亮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中,当木块A 位于水平桌面上的O 点时,重物B 刚好接触地面。
将A 拉到P 点,待B 稳定后静止释放,A 最终滑到Q 点.分别测量OP 、OQ 的长度h 和s .改变h ,重复上述实验,分别记录几组实验数据。
(1)实验开始时,发现A 释放后会撞到滑轮.请提出两个解决方法. (2)请根据下表的实验数据作出s -h 关系的图象.(3)实验测得A 、B 的质量分别为m =0. 4 kg 、M =0. 50 kg .根据s -h 图象可计算出A 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4)实验中,滑轮轴的摩擦会导致μ的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或“偏小” ) .4.(2012 山东)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
2012届高考物理总复习课时训练卷及参考答案
2012届高考物理总复习课时训练卷及参考答案1.如图所示,物体M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能静止在斜面上,关于M受力的个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一定是受两个力作用B.M一定是受四个力作用C.M可能受三个力作用D.M不是受两个力作用就是受四个力作用解析:若F=Mg则物体只受F与Mg两个力作用,若F答案:D 2.(2010年淄博)如图所示,一重为8N的球固定在AB杆的上端,今用测力计水平拉球,使杆发生弯曲,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6N,则AB杆对球作用力的大小为()A.6NB.8NC.10ND.12N解析:小球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1=6N,重力G=8N.故杆对其作用力F=F21+G2=10N,选C.答案:C3.一个圆球形薄壳容器所受重力为G,用一细线悬挂起来,如图所示.现在容器里装满水,若在容器底部有一个小阀门,将小阀门打开让水慢慢流出,在此过程中,对容器和容器内的水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系统的重心慢慢下降B.系统的重心先下降后上升C.系统对地球的引力减小D.有可能绳的方向不竖直解析:当水流出时,水的重心不断下降,当水全流尽时,系统的重心位置又回到了容器的中心,故B正确,A错;由于水流出过程,系统的重力减小,故系统对地球的引力减小,C正确;重力和绳的拉力平衡,故绳的方向始终过重心且竖直,D错.答案:BC4.如图所示是2010年甘肃省舟曲特大泥石流后,灾区人民重建家园运送沙子时卡车卸沙子的原理图,该车装满沙子,沙粒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沙子与车厢底部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车厢的倾角为θ(已知μ2>μ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要顺利地卸干净全部沙子,应满足tanθ>μ2B.要顺利地卸干净全部沙子,应满足sinθ>μ2C.只卸去部分沙子,车上还留有一部分沙子,应满足μ2>tanθ>μ1 D.只卸去部分沙子,车上还留有一部分沙子,应满足μ2>μ1>tanθ解析:要完全卸干净沙子,则最后卸下的沙子在斜面方向的合外力沿斜面向下,需要满足条件mgsinθ-μ2mgcosθ>0,即μ20,即μ1tanθ,则μ2>tanθ>μ1.所以正确答案为A、C.答案:AC5.如图所示,一个木块放在固定的粗糙斜面上,今对木块施一个既与斜面底边平行又与斜面平行的推力F,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如将力F撤消,则木块()A.仍保持静止B.将沿斜面下滑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D.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解析:有力F作用时,木块在斜面内的受力如图,且Ff=F2+,当撤去力F后,木块只受mgsinθ和Ff′,且Ff′答案:A6.下列四个图中,AB、BC均为轻质杆,各图中杆的A、C端都通过铰链与墙连接,两杆都在B处由铰链连接,且系统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等长的轻绳来代替轻杆,能保持平衡的是()A.图中的AB杆可以用轻绳代替的有甲、乙、丙B.图中的AB杆可以用轻绳代替的有甲、丙、丁C.图中的BC杆可以用轻绳代替的有乙、丙、丁D.图中的BC杆可以用轻绳代替的有甲、乙、丁解析:轻质杆与轻绳的区别在于,轻质杆不但能被压,还能被拉,而轻绳只能被拉,根据这一点再取B点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受力分析可得到图乙中AB不能用轻绳代替,B点受力不能平衡,所以正确的选项应该是B.答案:B7.(2009年广东)某缓冲装置可抽象成如图所示的简单模型.图中k1,k2为原长且相等,劲度系数不同的轻质弹簧.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缓冲效果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无关B.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相等C.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的长度保持相等D.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的弹性势能发生改变解析: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同时受到压力作用,通过力的传递,两弹簧产生的弹力相同,根据胡克定律F=kx可知,在劲度系数k不相同的情况下,两弹簧产生的形变量x是不相同的,劲度系数大的弹簧其形变量较小,所以缓冲效果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有关,故A、C错误,B正确;因两弹簧都发生了形变,故其弹性势能都要变化,D正确.答案:BD8.(2010年滨州模拟)如图所示,物体P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左边用一根轻弹簧与竖直墙相连,物体静止时弹簧的长度大于原长.若再用一个从0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向右拉P,直到拉动,那么在P被拉动之前的过程中,弹簧对P的弹力FT的大小和地面对P的摩擦力Ff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是()A.FT始终增大,Ff始终减小B.FT保持不变,Ff始终增大C.FT保持不变,Ff先减小后增大D.FT先不变后增大,Ff先增大后减小解析:加力F前,物体P所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加上力F 后,力F增大的开始阶段,物体P所受到的静摩擦力仍水平向右,由平衡条件可得:FT=Ff+F,物体被拉动之前,FT不变,Ff随F的增大而减小.当Ff=0之后,F仍然增大,物体P所受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由平衡条件得:FT+Ff=F,Ff随F的增大而增大,故只有C正确.答案:C9.某同学用传感器来探究摩擦力,他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力传感器接入数据采集器,再连接到计算机上;②将一质量m=3.75kg的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用细绳将木块和传感器连接起来;③打开计算机,使数据采集器工作,然后沿水平方向缓慢地拉动细绳,木块运动一段时间后停止拉动;④将实验得到的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几个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0~6s内木块一直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B.最大静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大C.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8D.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1解析:因木块始终缓慢运动,所受合力为零.故细绳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等大反向,由题图可知,0~2s内细绳的拉力为零,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为零,故A错误;木块在2s~6s内,所受的静摩擦力随拉力的增大而增大,6s后,摩擦力大小不变,应为滑动摩擦力,6s时的Ff=4N为最大静摩擦力,由Ff滑=μFN=μmg可得,μ=33.75×10=0.08,故B、C正确,D错误.答案:BC10.某同学用30N的水平力将一质量为2kg的物体按压在竖直墙上不动.过了一段时间后,由于疲劳,他按压物体的水平力减为15N,物体顺着墙面滑了下来.已知物体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试讨论物体受到墙的摩擦力情况.(取g=10m/s2)解析:静止时,物体受力平衡,受到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与重力相等,大小为20N;沿墙面下滑时,为滑动摩擦力,大小F=μFN=9N,方向竖直向上.答案:见解析11.(2010年辽宁辽阳)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2的轻质弹簧,竖直放在桌面上,上面压一质量为m的物块,另一劲度系数为k1的轻质弹簧竖直地放在物块上面,其下端与物块上表面连接在一起,要想使物块在静止时下面弹簧承受物重的2/3,应将上面弹簧的上端A竖直向上提高多大的距离?解析:末态时的物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其中F1′与F2′分别是弹簧k1、k2的作用力,物块静止有F1′+F2′=mg.初态时,弹簧k2(压缩)的弹力F2=mg.末态时,弹簧k2(压缩)的弹力F2′=23mg,弹簧k2的长度变化量Δx2=ΔF2/k2=(F2-F2′)/k2=mg3k2由F1′+F2′=mg,F2′=23mg得F1′=mg3初态时,弹簧k1(原长)的弹力F1=0末态时,弹簧k1(伸长)的弹力F1′=mg3 弹簧k1的长度变化量Δx1=ΔF1/k1=(F1′-F1)/k1=mg3k1由几何关系知所求距离为Δx1+Δx2=mg(k1+k2)/(3k1k2).答案:mg(k1+k2)/(3k1k2)。
2012届高考物理总复习课时训练卷(附参考答案)
2012届高考物理总复习课时训练卷(附参考答案)1.在跳高运动的发展史上,其中有以下四种不同的过杆姿势,如图所示,则在跳高运动员消耗相同能量的条件下,能越过最高横杆的过杆姿势为()解析:运动员经过助跑后,跳起过杆时,其重心升高,在四种过杆姿势中背越式相对于杆的重心位置最低,所以在消耗相同能量的条件下,该种过杆姿势能越过更高的横杆.选项D正确.答案:D2.如图所示,一质量均匀的不可伸长的绳索重为G,A、B两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今在最低点C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力将绳索拉至D点,在此过程中绳索AB的重心位置将()A.逐渐升高B.逐渐降低C.先降低后升高D.始终不变解析:由题意知外力对绳索做正功,机械能增加,重心升高,故选A. 答案:A3.(2010年福建龙岩)体育比赛中的“3m跳板跳水”的运动过程可简化为:质量为m的运动员走上跳板,跳板被压缩到最低点C,跳板又将运动员竖直向上弹到最高点A,然后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竖直落入水中,跳水运动员进入水中后受到水的阻力而做减速运动,设水对他的阻力大小恒为F,他在水中减速下降高度为h,而后逐渐浮出水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A.运动员从C点到A点运动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B.运动员从C点开始到落水之前机械能守恒C.运动员从入水至速度减为零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少了(F-mg)h D.运动员从入水至速度减为零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少了Fh解析:运动员从C点到A点的运动过程,跳板对运动员的弹力先是大于重力,后小于重力,最后弹力为零,故运动员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A错误;运动员从C点开始到落水之前,除重力做功外,跳板弹力对运动员做功,运动员机械能增加,B错误;运动员从入水至速度减为零的过程中,除重力(或弹力)以外的力对运动员所做的功等于其机械能的变化量,故C错误,D正确.答案:D4.如图所示,一轻弹簧左端与物体A相连,右端与物体B相连.开始时,A、B均在粗糙水平面上不动,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在物体B上作用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使物体A、B向右运动.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为()A.合外力对物体A所做的功等于物体A的动能增量B.外力F做的功与摩擦力对物体B做的功之和等于物体B的动能增量C.外力F做的功及摩擦力对物体A和B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A和B 的动能增量及弹簧弹性势能增量之和D.外力F做的功加上摩擦力对物体B做的功等于物体B的动能增量与弹簧弹性势能增量之和解析:由动能定理可知,合外力对物体A所做的功等于物体A的动能增量,合外力对B做的功等于物体B动能的增量,而合外力对B所做的功等于外力F做的功、摩擦力对B做的功和弹簧弹力对B做的功之和,选项A正确,B错误;物体B克服弹簧弹力做的功应大于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增加量,所以外力F做的功及摩擦力对物体A和B做功的代数和应大于物体B的动能增量及弹簧弹性势能增量之和,选项D错误;取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功能关系可以判断,外力F做的功及摩擦力对物体A和B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系统的机械能的增量,选项C正确.答案:AC5.(2010年福建古田一中)如图所示,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使之与盛有砂子的小桶相连,已知小车的质量为M,小桶与砂子的总质量为m,把小车从静止状态释放后,在小桶下落竖直高度为h的过程中,若不计滑轮及空气的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绳拉车的力始终为mgB.当M远远大于m时,才可以认为绳拉车的力为mgC.小车获得的动能为mghD.小车获得的动能为Mmgh/(M+m)解析:整体在小桶和砂子重力mg作用下做加速运动,只有在M远远大于m时,才可以认为绳拉车的力为mg,选项A错误,B正确;由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可知,小桶和砂子减少的重力势能mgh转化为整体的动能,所以小车获得的动能为Mmgh/(M+m),选项C错误,D正确.答案:BD6.(2010年东营第一中学)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最后踏板的过程可以简化为下述模型:运动员从高处落到处于自然状态的跳板(A位置)上,随跳板一同向下运动到最低点(B位置).对于运动员从开始与跳板接触到运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时,其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B.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一直在减小C.在这个过程中,跳板的弹性势能一直在增加D.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所受重力对他做的功小于跳板的作用力对他做的功解析:A位置运动员只受重力,向下运动所受到跳板给他的支持力越来越大,运动员先加速后减速;动能先增大后减小,B位置速度为0,但向上的合力最大,由动能定理可知,D对.答案:CD7.(2010年辽宁沈阳)如图所示甲、乙两种粗糙面不同的传送带.倾斜于水平地面放置.以同样恒定速率v向上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视为质点)轻轻放在A处,小物体在甲传送带上到达B处时恰好达到传送带的速率v;在乙传送带上到达离B竖直高度为h的C处时达到传送带的速率v.已知B处离地面高度为H,则在物体从A到B的运动过程中()A.两种传送带对小物体做功相等B.将小物体传送到B处,两种传送带消耗的电能相等C.两种传送带与小物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同D.将小物体传送到B处,两种系统产生的热量相等解析:A→B,由动能定理,W-MgH=12mv2,A对;动摩擦因数μ明显不同;A→B摩擦力做功一样,但甲一直产生热量,而乙中只有AC 段产生热量,所以产生热量不同,再由能量守恒则消耗的电能不等.答案:AC8.(2010年安徽安庆二模)如图所示有三个斜面1、2、3,斜面1与2底边相同,斜面2和3高度相同,同一物体与三个斜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当他们分别沿三个斜面从顶端由静止下滑到底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沿2、3斜面运动的时间t2>t3B.沿1、2斜面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W1C.沿1、3斜面运动过程中物体损失的机械能ΔE1>ΔE3D.物块在三种情况下到达底端的动能Ek1>Ek2>Ek3解析:设2、3高度为h,倾角为θ,a=gsinθ-μgcosθ,所以hsinθ=12at2t=2hasinθ=2hg sinθ-μcosθ sinθ,所以t21、2底边为l,则W=μmgcosθ•lcosθ=μmgl,所以W1=W2;W=μmgcosθ•hsinθ=μmghcotθ,所以W2答案:D9.如图所示,一个小环沿竖直放置的光滑圆环轨道做圆周运动.小环从最高点A(初速度为零)滑到最低点B的过程中,小环线速度大小的平方v2随下落高度h的变化图象可能是图中的()解析:考虑环下降过程中受到的各个力的做功情况,重力做正功,圆环对小环的支持力始终与小环运动方向垂直,不做功,由动能定理ΔEk =12mv2=mgh,v2与h的关系为线性关系,又因h=0时,v也为零.所以图象过原点,只有B符合条件,选B.答案:B10.当今流行一种“蹦极”运动,如图所示,距河面45m高的桥上A点系弹性绳,另一端系住重50kg男孩的脚,弹性绳原长AB为15m,设男孩从桥面自由下坠直至紧靠水面的C点,末速度为0.假定整个过程中,弹性绳遵循胡克定律,绳的质量、空气阻力忽略不计,男孩视为质点.弹性势能可用公式:Ep=kx22(k为弹性绳的劲度系数,x为弹性绳的形变长度)计算.(g=10m/s2)则:(1)男孩在最低点时,绳具有的弹性势能为多大?绳的劲度系数又为多大?(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男孩的最大速度又为多大?解析:男孩从桥面自由下落到紧靠水面的C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对应弹性势能的增加量,男孩速度最大时,应为加速度为零的位置.(1)由功能转化关系可知,mgh=Ep,Ep=50×10×45J=2.25×104J又Ep=12kx2,x=45m-15m=30m所以k=2Epx2=2×2.25×104302N/m=50N/m.(2)男孩加速度为零时,mg=kx′,得x′=10m,由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得:mg(hAB+x′)=12kx′2+12mv2m,所以vm=20m/s.答案:(1)2.25×104J50N/m(2)20m/s11.(2010年江苏无锡)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物块从h=0.8m高处沿光滑斜面滑下,到达底部时通过光滑圆弧BC滑至水平传送带CD上,CD部分长L=2m.传送带在皮带轮带动下以v=4m/s的速度逆时针传动,物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0.3.求:(1)物块滑到C、D两点时的速度大小各为多少?(2)物块从C滑到D的过程中,皮带对物块做多少功?(3)物块从C滑到D的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是多少?解析:(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mgh=12mv21解得物块到达C点的速度v1=2gh=4m/s物块在皮带上滑动的加速度a=μg=3m/s2由运动学公式-2aL=v22-v21解得物块到达D点的速度v2=v21-2aL=2m/s(2)皮带对物块做功W=-μmgL=-6J(3)物块从C滑到D的时间t1=v2-v1-a=23s 物块与皮带相对滑动距离s1=vt1+L物块在皮带上滑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μmgs1得Q=14J答案:(1)4m/s2m/s(2)-6J(3)14J。
2012届高考物理第一轮课时复习训练题(附答案)
2012届高考物理第一轮课时复习训练题(附答案)第二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一、单项选择题1.(2011年广东广州模拟)速率相同的电子垂直磁场方向进入四个不同的磁场,其轨迹如下图所示,则磁场最强的是()解析:选D.由qvB=mv2r得r=mvqB,速率相同时,半径越小,磁场越强,选项D正确.2.初速度为v0的电子,沿平行于通电长直导线的方向射出,直导线中的电流方向与电子的初始运动方向如图所示,则()A.电子将向右偏转,速率不变B.电子将向左偏转,速率改变C.电子将向左偏转,速率不变D.电子将向右偏转,速率改变解析:选A.由安培定则可知,直导线右侧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电子带负电,用左手定则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时,四指指向负电荷运动的反方向,大拇指指向此时洛伦兹力的方向,方向向右,电子向右偏转;而洛伦兹力不做功,则速率不变,故A正确.3.(2011年浙江杭州模拟)质谱仪是一种测定带电粒子质量和分析同位素的重要工具,它的构造原理如图所示,离子源S产生的各种不同正离子束(速度可看成零),经加速电场加速后垂直进入有界匀强磁场,到达记录它的照相底片P上,设离子射出磁场的位置到入口处S1的距离为x,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离子束是同位素,则x越大,离子进入磁场时速度越小B.若离子束是同位素,则x越大,离子质量越小C.只要x相同,则离子质量一定不相同D.只要x相同,则离子的比荷一定相同解析:选D.在加速电场中,qU=12mv2;在磁场中qvB=mv2R;由几何关系知x=2R;以上三式联立可得x=2mvqB=2B2mUq,只有选项D 正确.4.(2011年山东淄博模拟)如图所示,ABC为与匀强磁场垂直的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磁场垂直纸面向外,比荷为em的电子以速度v0从A 点沿AB方向射入,欲使电子能经过BC边,则磁感应强度B的取值应为()A.B>3mv0aeB.B<2mv0aeC.B<3mv0aeD.B>2mv0ae解析:选C.如图所示,由题意知,当电子正好经过C点,此时圆周运动的半径R=a2/cos30°=a3,要想电子从BC边经过,圆周运动的半径要大于a3,由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公式r=mvqB,有a3>mv0eB,即B<3mv0ae,C选项正确.二、双项选择题5.(2011年广东四校联考)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粒子(忽略重力)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形成空间环形电流.已知粒子的运动速率为v、半径为R、周期为T,环形电流的大小为I.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该带电粒子的比荷为qm=BRvB.在时间t内,粒子转过的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θ=qBtmC.当速率v增大时,环形电流的大小I保持不变D.当速率v增大时,运动周期T变小解析:选BC.在磁场中,由qvB=mv2R,得qm=vBR,选项A错误;在磁场中运动周期T=2πmqB与速率无关,选项D错误;在时间t内,粒子转过的圆弧对应的圆心角θ=tT•2π=qBtm,选项B正确;电流定义I=qT=Bq22πm,与速率无关,选项C正确.6.(2011年深圳模拟)1932年劳伦斯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其原理如图所示.这台加速器由两个铜质D形盒D1、D2构成,其间留有空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由加速器的中心附近进入加速器B.离子由加速器的边缘进入加速器C.离子从磁场中获得能量D.离子从电场中获得能量解析:选AD.回旋加速器对离子加速时,离子是由加速器的中心附近进入加速器的,故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离子在磁场中运动时,洛伦兹力不做功,所以离子的能量不变,故选项C错误;D形盒D1、D2之间存在交变电场,当离子通过交变电场时,电场力对离子做正功,离子的能量增加,所以离子的能量是从电场中获得的,故选项D正确.7.(2011年辽宁锦州模拟)如图所示,圆柱形区域的横截面在没有磁场的情况下,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某一初速度沿截面直径方向入射时,穿过此区域的时间为t;若该区域加沿轴线方向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带电粒子仍以同一初速度沿截面直径入射,粒子飞出此区域时,速度方向偏转了π/3,根据上述条件可求得的物理量为()A.带电粒子的初速度B.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C.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D.带电粒子的比荷解析:选CD.设圆柱形区域的半径为R,粒子的初速度为v0,则v0=2Rt,由于R未知,无法求出带电粒子的初速度,选项A错误;若加上磁场,粒子在磁场中的轨迹如图所示,设运动轨迹半径为r,运动周期为T,则T=2πrv0,速度方向偏转了π/3,由几何关系得,轨迹圆弧所对的圆心角θ=π/3,r=3R,联立以上式子得T=3πt;由T=2πm/qB得q/m =23Bt,故选项C、D正确;由于R未知,无法求出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选项B错误.8.(2011年上海模拟)环形对撞机是研究高能粒子的重要装置,其核心部件是一个真空的圆环状的空腔.若带电粒子的初速度可视为零,经电压为U的电场加速后,沿圆环切线方向注入对撞机的环状空腔内,空腔内存在着与圆环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带电粒子将被局限在圆环状空腔内运动.要维持带电粒子在圆环内做半径确定的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对于给定的加速电压,带电粒子的比荷q/m越大,磁感应强度B 越小B.对于给定的加速电压,带电粒子的比荷q/m越大,磁感应强度B 越大C.对于给定的带电粒子,加速电压U越大,粒子运动周期越小D.对于给定的带电粒子,不管加速电压U多大,粒子运动的周期都不变解析:选AC.带电粒子先经电压为U的电场加速,由动能定理有qU=12mv2,沿圆环切线方向注入对撞机的环状空腔内,空腔内存在着与圆环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由qvB=mv2R,解得:R=1B2mUq,因半径R确定,对于给定的加速电压,带电粒子的比荷q/m越大,磁感应强度B越小,选项A正确;对于给定的带电粒子,加速电压U越大,磁感应强度越大,由周期公式T=2πmqB,所以粒子运动周期越小,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三、非选择题9.在以坐标原点O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如图所示.一个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从磁场边界与x轴的交点A处以速度v沿-x方向射入磁场,恰好从磁场边界与y轴的交点C处沿+y方向飞出.(1)请判断该粒子带何种电荷,并求出其比荷qm.(2)若磁场的方向和所在空间范围不变,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变为B′,该粒子仍从A处以相同的速度射入磁场,但飞出磁场时的速度方向相对于入射方向改变了60°角,求磁感应强度B′多大?此次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所用时间t是多少?解析:(1)由粒子的飞行轨迹,利用左手定则可知,该粒子带负电荷.粒子由A点射入,由C点飞出,其速度方向改变了90°,则粒子轨迹半径r=R,又qvB=mv2R,则粒子的比荷为qm=vBr.(2)令粒子飞出磁场的点为D点,则粒子从D飞出磁场速度方向改变了60°角,故AD弧所对圆心角为60°角.用粒子速度的偏向角的角平分线及一处(A点)速度的垂线可找出圆心.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rcot30°=3r,又:R′=mvqB′,所以B′=33B,粒子在磁场中飞行时间t=16T=16•2πmqB′=3πr3v.答案:(1)负电vBr(2)3B33πr3v10.(2011年东北四市联考)如图所示,在空间有一直角坐标系xOy,直线OP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30°,第一象限内有两个方向都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区域Ⅰ和Ⅱ,直线OP是它们的理想边界,OP上方区域Ⅰ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质子(不计重力,不计质子对磁场的影响)以速度v从O点沿与OP成30°角的方向垂直磁场进入区域Ⅰ,质子先后通过磁场区域Ⅰ和Ⅱ后,恰好垂直打在x 轴上的Q点(图中未画出),试求:(1)区域Ⅱ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2)Q点到O点的距离.解析:(1)设质子在匀强磁场区域Ⅰ和Ⅱ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和r2,区域Ⅱ中磁感应强度为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vB=mv2r1qvB′=mv2r2粒子在两区域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质子从A点出匀强磁场区域Ⅰ时的速度方向与OP的夹角为30°,故质子在匀强磁场区域Ⅰ中运动轨迹对应的圆心角为θ=60°则ΔO1OA为等边三角形OA=r1r2=OAsin30°=12r1解得区域Ⅱ中磁感应强度为B′=2B.(2)Q点到O点的距离为x=OAcos30°+r2=(3+12)mvqB.答案:(1)2B(2)(3+12)mvqB1.(2010年高考江苏卷)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附加另一匀强磁场,附加磁场位于图中阴影区域,附加磁场区域的对称轴OO′与SS′垂直.a、b、c三个质子先后从S点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磁场,它们的速度大小相等,b的速度方向与SS′垂直,a、c的速度方向与b的速度方向间的夹角分别为α、β,且α>β.三个质子经过附加磁场区域后能到达同一点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三个质子从S运动到S′的时间相等B.三个质子在附加磁场以外区域运动时,运动轨迹的圆心均在OO′轴上C.若撤去附加磁场,a到达SS′连线上的位置距S点最近D.附加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同解析:选CD.三个质子运动的弧长不同,但速度大小相同,所以运动的时间一定不同,选项A错误;假设三个质子在附加磁场以外区域运动轨迹的圆心均在OO′轴上,则必定三个质子运动轨迹的半径不同,这与R=mvqB都相同相矛盾,所以选项B错误;若撤去附加磁场,画出三个质子的运动轨迹(图略),a、b、c三个质子到达SS′连线的位置距离S 的长度分别为sa=2Rcosα,sb=2R,sc=2Rcosβ,由于α>β,所以sa 最小,选项C正确;由于撤去附加磁场sb最大,加上附加磁场三者都经过S′,又由于质子b经过附加磁场区域最大,所以附加磁场应起到“加强偏转”的作用,即附加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同,选项D正确.2.(2010年高考山东卷)如图所示,以两虚线为边界,中间存在平行纸面且与边界垂直的水平电场,宽度为d,两侧为相同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质量为m、带电量+q、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1垂直边界射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后进入电场做匀加速运动,然后第二次进入磁场中运动,此后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交替运动.已知粒子第二次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是第一次的二倍,第三次是第一次的三倍,以此类推.求:(1)粒子第一次经过电场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W1.(2)粒子第n次经过电场时电场强度的大小En.(3)粒子第n次经过电场所用的时间tn.(4)假设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电场区域场强为零.请画出从粒子第一次射入磁场至第三次离开电场的过程中,电场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不要求写出推导过程,不要求标明坐标刻度值).解析:(1)设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粒子第n次进入磁场时的半径为Rn,速度为vn,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vnB=mv2nRn①由①式得vn=qBRnm②因为R2=2R1,所以v2=2v1③对于粒子第一次在电场中的运动,由动能定理得W1=12mv22-12mv21④联立③④式得W1=3mv212.⑤(2)粒子第n次进入电场时速度为vn,出电场时速度为vn+1,有vn=nv1,vn+1=(n+1)v1⑥由动能定理得qEnd=12mv2n+1-12mv2n⑦联立⑥⑦式得En= 2n+1 mv212qd.⑧(3)设粒子第n次在电场中运动的加速度为an,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En=man⑨由运动学公式得vn+1-vn=antn⑩联立⑥⑧⑨⑩式得tn=2d 2n+1 v1.(4)如图所示.答案:(1)32mv21(2) 2n+1 mv212qd(3)2d 2n+1 v1(4)如解析图所示。
2012届高考物理复习试题12 新人教版
2012届高考物理复习试题1.(2010年高考大纲全国卷Ⅱ)在雷雨云下沿竖直方向的电场强度约为104V/m.已知一半径为1 mm 的雨滴在此电场中不会下落,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水的密度为103kg/m 3.这雨滴携带的电荷量的最小值约为( )A .2×10-9CB .4×10-9CC .6×10-9CD .8×10-9C解析:选B.使雨滴不会下落的电荷量的最小值应使雨滴受力平衡,即qE =mg ,所以q =mg E=ρ·43πr 3gE ≈4×10-9C ,选项B 正确. 2. (2010年高考浙江理综卷)请用学过的电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工穿绝缘衣比穿金属衣安全B .制作汽油桶的材料用金属比用塑料好C .小鸟停在单根高压输电线上会被电死D .打雷时,呆在汽车里比呆在木屋里要危险解析:选B.由静电屏蔽的知识可知,A 、D 选项均错;金属可以消除多余的静电,B 项正确;单根高压输电线上相距较近的两点之间电阻很小,因而电压较小,小鸟不会被电死, C 选项错误.3.如图6-1-9所示,空间有一电场,电场中有两个点a 和b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图6-1-9A .该电场是匀强电场B .a 点的电场强度比b 点的大C .b 点的电场强度比a 点的大D .正电荷在a 、b 两点受力方向相同解析:选B.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是平行线,从题图中可得,A 错误;电场线密的地方,电场强度大,C 错误,B 正确;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一致,沿该点的切线方向,D 错误.4.图6-1-10如图6-1-10所示,AC 、BD 为圆的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圆心为O ,将带有等量电荷q 的正、负点电荷放在圆周上,它们的位置关于AC 对称.要使圆心O 处的电场强度为零,可在圆周上再放置一个适当电荷量的正点电荷+Q ,则该点电荷+Q 应放在( )A .A 点B .B 点C .C 点D .D 点解析:选D.由电场的叠加原理和对称性可知,+q 、-q 在O 点的合场强方向应沿OD 方向,要使O 点的合场强为零,放上的电荷+Q 在O 点的场强方向应与+q 、-q 在O 点的合场强方向相反,所以D 正确.5.如图6-1-11所示,带正电的甲球固定在足够大的光滑绝缘水平面上的A 点,其带电量为Q ;质量为m 、带正电的乙球在水平面上的B 点由静止释放,其带电量为q ;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l 0.释放后的乙球除受到甲球的静电力作用外,还受到一个大小为F =k Qq4l 20(k 为静电力常数)、方向指向甲球的恒力作用,两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图6-1-11(1)求乙球在释放瞬间的加速度大小;(2)求乙球的速度最大时两个电荷间的距离.解析:(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k qQl 20-F =ma , 解得:a =3kQq 4ml 20. (2)当乙球所受的合力为零,即库仑力大小与恒力F 相等时,乙球的速度最大,设此时两电荷间的距离为x ,则有:k qQ x 2=F =k qQ 4l 20解得:x =2l 0.答案:(1)3kQq 4ml 20(2)2l 0。
2012届高考物理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2012届高考物理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湖南省祁东县育贤中学2012级人教版选修3-5综合测试A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1.人类认识原子结构和开发利用原子能经历了十分曲折的过程.卢瑟福、玻尔、查德威克等科学家在原子结构或原子核的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主要成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B.查德威克发现了质子C.卢瑟福把量子理论引入原子模型D.玻尔提出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成功的解释了氢原子光谱1.AD2.在粒子散射试验中,少数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这些粒子()A.一直受到重金属原子核的斥力作用B.动能不断减小C.电势能不断增大D.出现大角度偏转是与电子碰撞的结果2.A【解析】粒子一直受到斥力的作用,斥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粒子动能先减小后增大,势能先增大后减小.粒子的质量远大于电子的质量,与电子碰后其运动状态基本不变.A项正确3.某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为6天,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0个这种元素的原子,经过6天后还有5个没有发生衰变B.当环境温度升高的时候,其半衰期缩短C.这种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时候,其半衰期不变D.半衰期有原子核内部自身的因素决定3.D【解析】半衰期跟原子所处的物理环境和化学状态无关,由原子核自身决定,D项正确.半衰期是根据统计规律的出来的,对几个原子核是来说没有意义.4.(改编题)甲球与乙球相碰,甲球的速度减少了5m/s,乙球的速度增加了3m/s,则甲、乙两球质量之比m甲∶m乙是()A2∶1B3∶5C5∶3D1∶24.B【解析】两个物体发生碰撞满足动量守恒时,一个物体动量的增量等于另一个物体动量的减小量,得m甲∶m乙=3∶55.科学研究表明,光子有能量也有动量,当光子与电子发生碰撞时,光子的一些能量转移给电子.假设光子与电子碰撞前的波长为,碰撞后的波长为,则碰撞过程中()A.能量守恒,动量守恒,且=B.能量不守恒,动量不守恒,且=C.能量守恒,动量守恒,且D.能量守恒,动量守恒,且>5.C【解析】光子与电子的发生的是完全弹性碰撞,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由于光子的能量转移给电子,能量减少,由,光子的频率减小,所以波长增大,C项正确.6.为了模拟宇宙大爆炸的情况,科学家们使两个带正电的重离子被加速后,沿同一条直线相向运动而发生猛烈碰撞。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1-1课时训练16高压输电 含解析
6.发电厂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为U1,发电厂至学校的输电导线的总电阻为R,通过导线的电流为I,学校得到的电压为U2,则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压可表示为( )A.U1B.U1-IRC.IRD.U2解析:输电线的电压损失ΔU=U1-U2=IR,选项B错误,C正确;U1为输出电压,U2为用户得到的电压,选项A、D错误.答案:C7.下图是远距离输电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是升压变压器,b是降压变压器B.a是降压变压器,b是升压变压器C.a的输出电压等于b的输入电压D.a的输出电压等于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解析:远距离输电先升压,再降压,选项A正确而B错误;由于输电线有电压损失,故a的输出电压等于b的输入电压与损失的电压之和,选项C、D均错.答案:A8.在如图所示的远距离输电电路图中,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发电厂的输出电压和输电线的电阻均不变,随着发电厂输出功率的增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B.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C.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增大D.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占总功率的比例减小解析:变压器的作用是变压,发电厂的输出电压不变,升压变压器输出的电压U2应不变,选项A错误;由于输电线电流I=,输电线电压损失U损=IR,降压变压器的初级电压U3=U2-U损,因P变大,I变大,所以U损变大,所以降压变压器初级电压U3变小,则输出电压也变小,选项B错误;输电线功率损失P损=R,因P变大,所以P损变大,选项C正确;,因P变大,所以比值变大,选项D错误.答案:C9.如图所示为输电流程图,如果已知输电过程中,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为U2=10 kV,线路损失电压为U损=500 V,用户所用电压U4=220 V.则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为多少?解析:由U2=U3+U损知,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U3=U2-U损=10×103 V-500 V=9 500 V,而输出电压U4=220 V,故匝数比.答案:10.输送4 800 kW电功率的电,采用110 kV高压输电,输电导线中的电流是多少?如果采用110 V电压输电,输电导线中的电流是多少?解析:由P=UI知,当U1=110 kV=110×103 V时,电流I1= A≈43.6 A;当U2=110 V时,电流I2= A≈4.36×104 A.答案:43.6 A 4.36×104 A(建议用时:30分钟)1.关于远距离输电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采用高压输电可以减少线路上的功率损耗B.远距离输电时输电电压越高越好C.把发电厂都建在用电区附近可以省去远距离输电的麻烦D.为减小远距离输电导线的电阻可以采用电阻较小的铜导线解析:输电电压并不是越高越好,输电电压过高,会增加绝缘的困难,因而架线的费用增加,输电线路还容易向大气放电,增加电能的损失,因此在设计输电线路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电压,故选项B说法错误;把发电厂都建在生活区会造成发电设施的重复建设和增加运输一次能源的成本,而造成更大的浪费,故选项C说法错误;铜导线相对电阻小但密度大,成本高,架线费用高,故远距离输电不宜使用铜导线,故选项D说法错误.答案:A2.关于电网供电的优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电网供电,可以减少发电设施的重复建设B.用电网供电,可以保证供电系统的可靠与安全C.用电网供电,可以保证都用超高压送电D.用电网供电,可以根据火电、水电、核电的特点,合理调度电力解析:供电电压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并不是越高越好,故选项C不正确,符合题意.答案:C5.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4∶1,当导体棒l 在匀强磁场中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切割磁感线时,电流表A1的示数是12 mA,则电流表A2的示数为( )A.3 mAB.0C.48 mAD.与负载R的值有关解析:导体棒匀速运动,产生恒定的电动势,所以原线圈n1中电流大小不变,因此副线圈中不能产生感应电动势,故电流为零,即A2的示数为零.答案:B6.农村电网改造之前,某些农村经常会出现以下现象(离变压器较远的用户):①电灯较暗,②日光灯不能启动,③洗衣机没“劲”等,尤其到过节时,这些现象更明显,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答案:低压输电导线老化,横截面积小,电阻较大,导线上的电压降落较大,致使末端电压远低于额定电压.到了过节的时候,各家用电器增多,线路中电流增大,用户处电压更低,以上现象更明显.在电网改造后,换上新的合格输电导线,以上现象就不明显了.7.大朝山水电站(如图所示)是漫湾水电站的下一梯级电站,位于中国云南省××县与景东县交界的澜沧江中游,那果河支流入口下游1.5 km 处,上距漫湾电站直线距离70 km,距××市直线距离约270 km.该工程。
2012届高考物理总复习课时训练卷及答案
2012届高考物理总复习课时训练卷及答案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滑动摩擦力总是对物体做功,静摩擦力总是不做功B.只要是恒力对物体做功,都是与物体运动路径无关,只与物体的初末位置有关C.物体的动能变化量为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为零,或者物体的位移为零D.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为零的过程中,物体必定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解析:滑动摩擦力有时不对物体做功,静摩擦力也可以对物体做功,A 错.利用匀速圆周运动模型可以否定C、D.答案:B2.速度为v的子弹,恰好可以穿透一块固定着的木板,如果子弹速度为2v,子弹穿透木板时阻力视为不变,则可穿透几块同样的木板() A.2块B.3块C.4块D.1块解析:设阻力为f,根据动能定理,初速为v时-fs=0-12mv2,初速为2v时-fns=0-12m(2v)2,解得n=4.答案:C3.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长为s,以速度v始终保持匀速运动,把质量为m的货物放到A点,货物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货物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摩擦力对货物做的功可能是()A.等于12mv2B.小于12mv2C.大于μmgsD.小于μmgs解析:物体在传送带上相对地面可能先加速后匀速,也可能一直加速而物体的速度小于v,故可能等于12mv2,可能小于12mv2,可能等于μmgs,可能小于μmgs,但不可能大于μmgs,故选A、B、D.答案:ABD4.质量为1kg的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由于受到地面摩擦阻力作用,其动能随位移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g=10m/s2,则物体在水平地面上()A.所受合外力大小为5NB.滑行的总时间为4sC.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D.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2.5m/s2解析:物体初动能为50J(初速度为10m/s),在摩擦力作用下滑动20m 动能为零,根据动能定理得所受合外力为2.5N,A错;由牛顿第二定律知物体加速度大小为2.5m/s2,C错D对;时间t=v0a=4s,B对.答案:BD5.(2010年合肥)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从斜面上的A处由静止滑下,停在水平面上的B点(斜面与水平面通过一小段与它们相切的圆弧连接),量得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B、C间距离均为s,物体与斜面及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如果用与轨道平行的力F把物体从C 处拉回A处,则力F做的功至少为()A.μmgsB.2μmgsC.3μmgsD.4μmgs解析:由动能定理,A→B,mgh-μmgs=0,C→A,则W-μmg•2s-mgh=0,∴W=3μmgs.答案:C6.(2010年山东东营)人通过滑轮将质量为m的物体,沿粗糙的斜面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地由底端拉上斜面,物体上升的高度为h,到达斜面顶端的速度为v,如图所示.则在此过程中()A.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功为mgh+12mv2B.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功为12mv2C.人对物体做的功为mghD.人对物体做的功大于mgh解析:物体沿斜面做匀加速运动,根据动能定理:W合=WF-Wf-mgh=12mv2,其中Wf为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人对物体做的功即是人对物体的拉力做的功,所以W人=WF=Wf+mgh+12mv2,A、C 错误,B、D正确.答案:BD7.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两根平行金属导轨之间接有定值电阻R,质量不能忽略的金属棒与两导轨始终保持垂直并良好接触且无摩擦,棒与导轨的电阻均不计,整个装置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棒在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加速上升的一段时间内,力F 做的功与安培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A.棒的机械能增加量B.棒的动能增加量C.棒的重力势能增加量D.电阻R上放出的热量解析:金属棒受重力、恒力F和安培力作用,力F对金属棒做功,金属棒克服重力和安培力做功,由动能定理WF+WFA+WG=ΔEkWF+WFA=-WG+ΔEk=mgh+ΔEk即F与FA做功的代数和等于金属棒机械能的增加量,故A正确,B、C、D均错.答案:A8.(2010年江苏)如图所示,平直木板AB倾斜放置,板上的P点距A 端较近,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由A到B逐渐减小.先让物块从A由静止开始滑到B.然后,将A着地,抬高B,使木板的倾角与前一过程相同,再让物块从B由静止开始滑到A.上述两过程相比较,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有()A.物块经过P点的动能,前一过程较小B.物块从顶端滑到P点的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前一过程较少C.物块滑到底端的速度,前一过程较大D.物块从顶端滑到底端的时间,前一过程较长解析:前一过程,从A到P,所受摩擦力较大,下滑加速度较小,位移较小,故在P点的动能较小;后一过程,从B到P,下滑加速度较大,位移较大,故在P点的动能较大,所以A正确;两过程中,前者摩擦力大,位移小,后者摩擦力小,位移大,无法比较产生热量的大小,故B不正确;物块滑到底端的两过程合外力的功相同,根据动能定理,滑到底端速度相等,即C不正确;由牛顿第二定律,结合两次加速度变化特点,两次图象如v-t图所示,位移相等,故前一过程时间较长,D正确.答案:AD9.(2010年潍坊二模)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动摩擦因数μ=0.1的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水平拉力做的功W和物体发生的位移l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此物体()A.在位移为l=9m时的速度是33m/sB.在位移为l=9m时的速度是3m/sC.在OA段运动的加速度是2.5m/s2D.在OA段运动的加速度是1.5m/s2解析:在位移l=9m时由动能定理,W-μmgl=12mv2∴v=2W-2μmglm=2×27-2×0.1×2×10×92m/s=3m/s.在OA段运动时,W=FlF=Wl=153N=5N∴F-μmg=ma∴a=F-μmgm=5-0.1×2×102m/s2=1.5m/s2.答案:BD10.质量为5×103kg的汽车在t=0时刻速度v0=10m/s,随后以P=6×104W的额定功率沿平直公路继续前进,经72s达到最大速度,该汽车受恒定阻力,其大小为2.5×103N.求:(1)汽车的最大速度vm;(2)汽车在72s内经过的路程s.解析:(1)达到最大速度时,牵引力等于阻力P=fvmvm=Pf=6×1042.5×103m/s=24m/s(2)由动能定理可得Pt-fs=12mv2m-12mv20所以s=2Pt--=2×6×104×72--2×2.5×103m=1252m答案:(1)24m/s(2)1252m11.(2009年福建)如图甲,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为θ的光滑绝缘斜面,斜面处于电场强度大小为E、方向沿斜面向下的匀强电场中.一劲度系数为k的绝缘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整根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q>0)的滑块从距离弹簧上端为s0处静止释放,滑块在运动过程中电荷量保持不变,设滑块与弹簧接触过程没有机械能损失,弹簧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求滑块从静止释放到与弹簧上端接触瞬间所经历的时间t1;(2)若滑块在沿斜面向下运动的整个过程中最大速度大小为vm,求滑块从静止释放到速度大小为vm过程中弹簧的弹力所做的功W;(3)从滑块静止释放瞬间开始计时,请在乙图中画出滑块在沿斜面向下运动的整个过程中速度与时间关系v-t图象.图中横坐标轴上的t1、t2及t3分别表示滑块第一次与弹簧上端接触、第一次速度达到最大值及第一次速度减为零的时刻,纵坐标轴上的v1为滑块在t1时刻的速度大小,vm是题中所指的物理量.(本小题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解析:(1)滑块从静止释放到与弹簧刚接触的过程中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a,则有qE+mgsinθ=ma①s0=12at21②联立①②可得t1=2ms0qE+mgsinθ③(2)滑块速度最大时受力平衡,设此时弹簧压缩量为x0,则有mgsinθ+qE=kx0④从静止释放到速度达到最大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sinθ+qE)•(s0+x0)+W=12mv2m-0⑤联立④⑤可得W=12mv2m-(mgsinθ+qE)•(s0+mgsinθ+qEk) (3)如图(说明:0~t1匀加速是直线t1~t2变加速达最大速度t2~t3变减速减到零)答案:(1)2ms0qE+mgsinθ(2)12mv2m-(mgsinθ+qE)(s0+mgsinθ+qEk)(3)见解析。
2012届高考物理总复习课时训练卷
2012届高考物理总复习课时训练卷1.太阳能电池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我们生活中,有些太阳帽前安装的小风扇就是靠太阳能电池供电的.可以测得某太阳能电池可产生0.6V的电动势,这表示()A.电路中每通过1C电荷量,太阳能电池把0.6J的太阳能转变为电能B.无论接不接入外电路,太阳能电池两极间的电压都为0.6VC.太阳能电池在1s内将0.6J的太阳能转变为电能D.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比一节干电池(电动势为1.5V)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小解析: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1C的正电荷从电源内部的负极移到正极所做的功,即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多少,而不是在1s内转变的电能.电动势越大,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越大.故A、D对,C错;电源在不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大小为电动势,故B 错.答案:AD2.某同学家中所有的灯原来都正常发光,现突然全部熄灭了,检查保险丝发现并未烧断,用验电笔测试室内火线与零线,氖管都发光.该同学对故障作了下列四种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进户火线断路B.进户零线断路C.灯泡全部烧坏了D.室内线路某处短路解析:进户零线断路时,室内电路无电流,各处电路均与火线相连,电势与火线电势相同,用验电笔测试室内火线与零线时,氖管都发光.故选B.答案:B3.右图为测量某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时得到的U-I图线.用此电源与三个阻值均为3Ω的电阻连接成电路,测得路端电压为4.8V.则该电路可能为()解析:由U-I图象可求得电源的电动势E=6V,内电阻r=6-44Ω=0.5Ω,外电路连接电阻R时路端电压为4.8V,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得E=U+IrI=E-Ur=6-4.80.5A=2.4A又I=ER+r所以R=EI-r=(62.4-0.5)Ω=2Ω,选项A、B、C、D四个电路的外电路电阻分别是1Ω、2Ω、9Ω、4.5Ω,因此只有选项B正确.答案:B4.如图为小灯泡的U-I图线,若将该小灯泡与一节电动势E=1.5V,内阻r=0.75Ω的干电池组成闭合电路时,电源的总功率和小灯泡的实际电功率分别接近以下哪一组数据()A.1.5W1.0WB.0.75W0.5WC.0.75W0.75WD.1.5W0.75W解析:在题图中做出电源的外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图象.即U=1.5-0.75I的图象,两图象的交点就是电源和小灯泡构成闭合回路时的路端电压和电流.图象交点坐标是(1.0,0.75),电源的总功率P总=IE=1×1.5W=1.5W,灯泡的实际功率P灯=UI=0.75W.答案:D5.(2010年吉林通化)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6V,内阻r =1Ω,电阻R1=6Ω、R2=5Ω、R3=3Ω,电容器的电容C=2×10-5F,若将开关S闭合,电路稳定时通过R2的电流为I;断开开关S后,通过R1的电荷量为q.则()A.I=0.75AB.I=0.5AC.q=2×10-5CD.q=1×10-5C解析:对电路分析:电阻R1、R3并联后与R2串联,所以外电路总电阻为R=7Ω,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电路中的总电流为0.75A,所以选项A正确;电阻R1、R3并联的电压为U=IR并=1.5V,电容器的带电荷量为Q=CU=3×10-5C.当断开开关S时,电容器对电阻放电,电荷通过R1、R3,由于两电阻并联,所以q1/q3=R3/R1,又q1+q3=Q,解得q1=1×10-5C,q3=2×10-5C,选项D正确.答案:AD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1、S2、S3、S4均闭合,C是极板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板间悬浮着一油滴P.断开哪一个开关后P会向下运动()A.S1B.S2C.S3D.S4解析:四个开关均闭合时,油滴悬浮于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间,油滴所受合外力为零,说明油滴除受重力外必受电场力的作用,且大小与重力相等,方向与重力相反.若断开某个开关后,油滴向下运动,必是电场力减小,电容器极板间电压减小所致.从电路连接形式可看出,电阻R1、R2并联后与电容器C串联.故电容器C实质上是并联在电阻R3两端,要使P向下运动,减小两板的电压即可.因R1、R2的电阻相对于电容器而言可忽略,断开S1不会使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发生变化;断开S4,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保持不变;断开S2,电容器两板间电压反而会升高;只有断开S3时,电容器通过R3放电,使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降低,P才会向下运动.答案:C7.(2010年福建南平)某同学将一直流电源的总功率PE、输出功率PR 和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Pr随电流I变化的图线画在了同一坐标系中,如图中的a、b、c所示.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直线a表示电源的总功率B.曲线c表示电源的输出功率C.电源的电动势E=3V,内电阻r=1ΩD.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Pm=9W.解析:电源的总功率为PE=EI,电源的输出功率为PR=EI-I2r,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Pr=I2r,所以直线a表示电源的总功率,选项A正确;曲线b表示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曲线c表示电源的输出功率,选项B 正确;直线a的斜率表示电动势E,解得E=3V,由曲线b上某点坐标可得电源内阻为1Ω,选项C正确;当外电路电阻等于电源内阻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Pm=E24r=2.25W,对应曲线c的最高点,选项D 错误.答案:D8.两位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测定定值电阻R0、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某一方向移动时,一个同学记录了电流表A和电压表V1的测量数据,另一同学记录的是电流表A和电压表V2的测量数据.并根据数据描绘了如图(b)所示的两条U-I图线.则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的物理意义是()A.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滑到了最右端B.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C.定值电阻R0上消耗的功率为0.5WD.电源的效率达到最大值解析:由图象可得,电源电动势E=1.5V,r=1Ω,交点位置:R+R0=U1I=2Ω,R0=U2I=2Ω,R=0,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滑到了最左端,A项错误;当电路中外电阻等于内电阻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但本题R0>r,改变滑动变阻器时无法达到电路中内、外电阻相等,此时当外电阻越接近内电阻时,电源输出功率越大,B项正确;P=IU2=0.5W,C项正确;电源的效率:η=IE-I2rIE,电流越小效率越大,可见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滑到最右端时效率最大,D项错误.答案:BC9.(2009年广东)如图所示,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的电源与三个灯泡和三个电阻相接.只合上开关S1,三个灯泡都能正常工作,如果再合上S2,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电源输出功率减小B.L1上消耗的功率增大C.通过R1上的电流增大D.通过R3上的电流增大解析:合上S2之前,R3与L3串联后与L1、L2并联,最后与R1串联.合上S2之后,在并联电路部分又增加了一个并联的支路,电路的总阻值减小,电路中总电流也即流过R1的电流增大,C正确.因电源的内阻不计,则电源的输出功率P=IE增大,A错误.通过R1中的电流增大时R1两端电压升高,则并联电路部分的两端电压就降低,L1消耗的功率降低.通过R3与L3的电流减小,B、D皆错误.答案:C10.一个允许通过最大电流为2A的电源和一个滑动变阻器,接成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0=22Ω,电源路端电压U随外电阻R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图中U=12V的直线为图线的渐近线,试求:(1)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2)A、B空载时输出电压的范围;(3)若要保证变阻器的滑片能任意滑动,A、B两端所接负载的最小电阻为多大?解析:(1)由图乙可知,当R→∞时,E=12V,而当U=6V=E2时,应有r=R=2Ω.(2)当滑片滑至变阻器的最上端时,A、B两端输出电压最大值Umax=ER0+rR0=1222+2×22V=11V.当滑片滑至变阻器的最下端时,A、B两端输出电压最小为零,故A、B 空载时输出电压范围为0~11V.(3)当滑片滑至变阻器的最上端时,通过电源的电流恰为最大电流2A,A、B两端所接负载电阻最小.I=ER0RABR0+RAB+r,解得RAB=4.9Ω.答案:(1)12V2Ω(2)0~11V(3)4.9Ω11.(2010年上海十四校)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电阻R1=2Ω,R2=5Ω,灯泡L标有“3V1.5W”字样,电源内阻r=1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x,当滑片P滑至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A,此时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求:(1)当滑片P滑至b端时,电流表的示数;(2)当滑动变阻器Pb段的电阻为0.5Rx时,变阻器上消耗的功率.某同学的部分解答如下:灯L的电阻RL=U2灯P=321.5Ω=6Ω滑片P滑至b端时,灯L和(Rx+R2)并联,并联电阻为:R并=++Rx+R2,由RL•IA=(Rx+R2)•I2(IA、I2分别为通过电流表和R2的电流)得I2=RLIARx+R2,流过电源的电流为I=IA+I2.上述解法是否正确?若正确,请求出最后结果;若不正确,请指出错在何处,纠正后求出最后结果.解析:灯L的电阻RL=6Ω正确,错在没有看出RPa和R2串联部分已被短路E=I(R1+r)+U0=1×(1+2)V+3V=6VI0=P/U0=0.5AIx=I-I0=0.5ARx=U0/Ix=6Ω(1)当P滑至b端时,电流表示数为I′=E/(R1+r)=2A(2)当RPb=3Ω时,R并=2Ω电流表示数为I″=E/(R1+R并+r)=1.2AU并=E-I″(R1+r)=2.4VPRPb=U2并/RPb=1.92W答案:(1)2A(2)1.92W。
2012届高考物理选修课时复习题17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2011·江山模拟)关于电阻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阻率是表征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电阻率越大,其导电性能越好B .各种材料的电阻率大都与温度有关,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 .所谓超导体,是当其温度降低到接近绝对零度的某个临界温度时,它的电阻率突然变为无穷大D .某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通常都用它制作标准电阻答案: D2.两个相同的电阻R ,当它们串联后接在电动势为E 的电源上,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为I ;若将它们并联后仍接在该电源上,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仍为I ,则电源的内阻为( )A .4RB .R C.R 2 D .无法计算解析: 当两电阻串联接入电路中时I =E 2R +r当两电阻并联接入电路中时I =E R 2+r ×12 由以上两式可得:r =R ,故选项B 正确.答案: B3.如右图所示,用输出电压为1.4 V ,输出电流为100 mA 的充电器对内阻为2 Ω的镍—氢电池充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功率0.12 WB .充电器输出的电功率为0.14 WC .充电时,电池消耗的热功率为0.02 WD .充电器把0.14 W 的功率储蓄在电池内解析: 充电器对电池的充电功率为P 总=UI =0.14 W ,电池充电时的热功率为P 热=I 2r =0.02 W ,所以转化为化学能的功率为P 化=P 总-P 热=0.12 W ,因此充电器把0.12 W 的功率储蓄在电池内,故A 、B 、C 正确,D 错误.答案: ABC4.如右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不计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当电键闭合后,两小灯泡均能发光.在将滑动变阻器的触片逐渐向右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灯泡L1、L2均变暗B.小灯泡L1变亮,小灯泡L2变暗C.电流表A的读数变小,电压表V的读数变大D.电流表A的读数变大,电压表V的读数变小解析:滑动触片向右滑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部分的阻值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路端电压变大,总电流变小,故电流表A的读数变小,电压表V的读数变大,小灯泡L2变暗,小灯泡L1变亮,B、C正确.答案:BC5.如右图所示,A为一稳压管,它的作用是保证DE两端的电压U DE恒定不变,当流过稳压管的电流在5 mA和40 mA之间时,U DE就稳定在10 V,R2为一可变电阻,它的最小值为500 Ω,最大值为无穷大(即断路).设电源电压U=20 V,则当R2变化时,为使U DE稳定在10 V,R1可取下列几个电阻值中的()A.100 Ω B.200 ΩC.300 Ω D.4 000 Ω解析:R1两端的电压为10 V,干路中最大的电流为40 mA,解得R1=250 Ω,干路中最小的电流为5 mA+20 mA=25 mA,解得R1=400 Ω,所以250 Ω<R1<400 Ω,C项符合.答案: C6.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C为平行板电容器,闭合开关S,给电容器充电,当电路中电流稳定之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变阻器R1的滑片向上滑动,电流表的读数变大,电压表的读数变大B.保持开关S闭合,不论变阻器R1的滑片是否滑动,都有电流流过R2C.保持开关S闭合,将电容器上极板与下极板稍微拉开一些的过程中,R2中有由b到a的电流D.断开开关S,若此时刚好有一电荷静止在两平行板电容器之间,将电容器上极板与下极板稍微错开一些的过程中,油滴将向下运动答案: A7.在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E 为电源,其内阻为r ,L 为小灯泡(其灯丝电阻可视为不变),R 1、R 2为定值电阻,R 3为光敏电阻,其阻值大小随所受照射光强度的增大而减小,为理想电压表.若将照射R 3的光的强度减弱,则( )A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B .小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小C .通过R 2的电流变小D .电源内阻消耗的电压变大解析: 若将照射R 3的光的强度减弱,则R 3的电阻将增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将增大,总电流减小,故电压表的示数变小,内电压也减小,A 、D 错误;而电阻R 2两端的电压将变大,通过R 2的电流变大,而总电流减小,所以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减小,小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小,B 正确,C 错误.答案: B8.如下图甲所示电路中,闭合电键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图乙中三条图线分别表示了三个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线a 表示的是电压表的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情况 B .图线c 表示的是电压表的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情况 C .此过程中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ΔU 1和电流表示数变化量ΔI 的比值变大 D .此过程中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ΔU 3和电流表示数变化量ΔI 的比值不变 解析: 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R 1的电压,其U -I 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B 正确;示数的变化量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的比值为ΔU 1ΔI=r 是电源内阻,C 错误;示数的变化量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的比值为ΔU 3ΔI=r +R 1是确定值,D 正确;根据图中a 、b 图线的斜率可判断,a 图线的斜率大,其斜率大小为r +R 1.b 图线的斜率为电源内阻r ,即a 图线是电压表的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情况,A 正确.答案: ABD二、非选择题9.在物理兴趣小组活动中,一同学利用下列器材设计并完成了“探究导体阻值与长度的关系”的实验.电压表量程3 V内阻约为900 Ω电压表量程10 V内阻约为3 kΩ电流表量程60 mA内阻约为5 Ω电源E1电动势1.5 V内阻约为0.2 Ω电源E2电动势4.5 V内阻约为0.4 Ω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 Ω)、粗细均匀的同种电阻丝、开关、导线和刻度尺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A.选取图中器材,按示意图连接电路B.用伏安法测定电阻丝的阻值RC.用刻度尺测出电阻丝的长度LD.依次减小电阻丝的长度,保持电路其他部分不变,重复步骤B、CE.处理数据,根据下列测量结果,找出电阻丝阻值与长度的关系(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电压表量程为3 V,故电源应为E2;随着电阻丝长度的变化,其阻值逐渐减小,因此用伏安法测其阻值时应先用内接法,后应改为外接法.答案:(Ⅰ)电源改选E2(Ⅱ)判断电流表的内外接法,作出相应调整10.(1)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物体的长度,如图甲所示,读数为________m.用螺旋测微器测物体的厚度,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____m.(2)某同学为了测定一只电阻的阻值,采用了如下方法:①用多用电表粗测:多用电表电阻挡有4个倍率:分别为×1 k、×100、×10、×1.该同学选择×100倍率,用正确的操作步骤测量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太大(指针位置如下图中虚线所示).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请你补充完整下列依次应该进行的主要操作步骤: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两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0 Ω处.c.重新测量并读数,若这时刻度盘上的指针位置如上图中实线所示,测量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该同学用伏安法继续测定这只电阻的阻值,除被测电阻外,还有如下实验仪器:A.直流电源(电压3 V,内阻不计)B.电压表V1(量程:0~15 V,内阻约为5 kΩ)C.电压表V2(量程:0~15 V,内阻约为25 kΩ)D.电流表A1(量程:0~25 mA,内阻约为1 Ω)E.电流表A2(量程:0~250 mA,内阻约为0.1 Ω)F.滑动变阻器一只,阻值0~20 ΩG.电键一只,导线若干在上述仪器中,电压表应选择________(填“V1”或“V2”),电流表应选择________(填“A1”或“A2”).请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原理图.答案:(1)3.160×10-2 6.101×10-3~6.103×10-3(2)①a.换用倍率×10的挡c.120 Ω②V1A1原理图如图所示11.一节电动势约为9 V,内阻约为2 Ω的电池,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00 mA.为了精确测定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选用了总阻值为50 Ω的滑动变阻器以及电流表和电压表,连成了如图所示的电路.(1)为了防止误将滑动变阻器电阻调为零而损坏器材,需要在电路中接入一个定值电阻R 0,最适合的是________.(填选项前字母)A .10 Ω,5 WB .10 Ω,0.5 WC .20 Ω,5 WD .20 Ω,0.5 W(2)电路连好后,由于电路中有一处发生了故障,闭合开关K 时发现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没有示数,断开导线“1”的B 端,将其分别接到C 、D 、E 、F 各点时,发现电压表的示数都接近9 V ,而接到G 、H 、J 各点时,发现电压表的示数都为零,可能出现的故障是________.(填选项前字母)A .定值电阻R 0断路B .滑动变阻器滑片P 接触不良C .滑动变阻器EF 间电阻丝断路D .电流表断路(3)在其他器材不变的情况下,再取一节上述规格的电池,与原来的电池串联组成电池组,测量这个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电阻,且操作无误.①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②实验中,当电流表读数为I 1时,电压表读数为U 1;当电流表读数为I 2时,电压表读数为U 2.则可以求出E =________,r =________.(用I 1,I 2,U 1,U 2及R 表示)解析: 本题考查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1)根据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大约值,当滑动变阻器被短路时,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得:I =ER 0+r ,所以R 0=E I -r =90.5 Ω-2 Ω=16 Ω,此时R 0上消耗的电功率约为P =I 2R 0=0.52×16W =4 W ,所以最合适的是C.(2)断开导线“1”的B 端分别接C 、D 、E 、F 时电压表示数为9 V ,说明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线都是通的,接G 、H 、J 时电压表无示数,说明滑动变阻器到电流表之间有断路,由此可判断电路故障就在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线到金属杆之间,所以一定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接触不良,故选B.(3)①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②根据电路图可知,当电流表的示数为I 1,电压表的示数为U 1,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得:E =U 1+I 1(R 0+r ),同理,当电流表的示数为I 2,电压表的示数为U 1,有E =U 2+I 2(R 0+r ),联立以上两式可解得:E =I 1U 2-I 2U 1I 1-I 2,r =U 2-U 1I 1-I 2-R 0.题目难度中等.答案: (1)C (2)B (3)① 图见解析②(I 1U 2-I 2U 1)/(I 1-I 2) (U 2-U 1)/(I 1-I 2)-R 0滚动训练(六)(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5·12”汶川大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一架装载救灾物资的直升飞机,以10 m/s 的速度水平飞行,在距地面180 m 的高度处,欲将救灾物资准确投放至地面目标.若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 2,则( )A .物资投出后经过6 s 到达地面目标B .物资投出后经过18 s 到达地面目标C .应在距地面目标水平距离60 m 处投出物资D .应在距地面目标水平距离180 m 处投出物资解析: 本题考查平抛运动的规律.物资投出后做平抛运动,其落地所用时间由高度决定,t =2h g=6 s ,A 项正确,B 项错误;抛出后至落地的水平位移为x =v t =60 m ,C 项正确,D 项错误.答案: AC2.(2010·天津理综)探测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变轨后在周期较小的轨道上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变轨后与变轨前相比( )A .轨道半径变小B .向心加速度变小C .线速度变小D .角速度变小解析: 探测器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G Mm r 2=m 4π2T 2r ,G Mm r 2=m v 2r,G Mm r 2=mω2r ,G Mm r 2=ma .由以上四式可知,T 减小则r 减小,a 、v 、ω均增大,故仅A 正确. 答案: A3.如右图所示是真空中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点电荷A 、B 周围的电场分布情况.图中O 点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MN 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OM =ON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同一电荷在O 、M 、N 三点受的电场力相同B .同一电荷在O 、M 、N 三点的电势能相同C .O 、M 、N 三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关系是E M =E N >E 0D .把另一自由电荷从M 点静止释放,将沿MON 做往复运动解析: 等量导种点电荷的中垂线为一等势面,O 、M 、N 三点的电势相等,同一电荷在O 、M 、N 三点的电势能相同,B 正确;O 、M 、N 三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同,但大小不同,O 点场强最大,E M =E N <E O ,C 错;同一电荷在三点受的电场力不同,A 错;把同一电荷从M 点静止释放,由于受到水平的电场力作用不会沿MON 做往复运动,D 错.答案: B4.有三个用电器,分别为日光灯、电烙铁和电风扇,它们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均为“220 V ,60 W”.现让它们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相同时间,产生的热量( )A .日光灯最多B .电烙铁最多C .电风扇最多D .一样多答案: B5.(2011·潍坊抽测)如右图所示,重为G 1的物体A 在大小为F 、方向为水平向左的恒力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上.现将重为G 2的小物体B 轻放在A 上,则( )A .A 仍静止B .A 将加速下滑C .斜面对A 的弹力不变D .B 对A 的压力大小等于G 2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整体法与隔离法、受力分析、超重失重问题、物体的平衡条件及应用假设法解物体平衡问题.不放B 时,对A 进行受力分析(如右图),由受力平衡得F =G 1tan α;F N =G 1/cos α,当放上B 后,对A 、B 整体与不放B 时相比总重力增大,故物体不再平衡,要加速下滑;斜面对A 的弹力增大;由于B 处于失重状态,B 对A 的压力小于B 的重力,故B 正确.答案: B6.如右图所示,Q 1、Q 2为两个固定点电荷,其中Q 1带正电,它们连线的延长线上有a 、b 两点.一正试探电荷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直线从b 点开始经a 点向远处运动,其速度图象如下图所示.则( )A .Q 2带正电B .Q 2带负电C .试探电荷从b 到a 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大D .试探电荷从b 到a 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小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场强叠加、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及读图能力.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试探电荷从b 点到a 点过程速度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Q 2带负电;过了a 点后,速度增大,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B 、C 选项正确.答案: BC7.从同一点沿水平方向抛出的甲、乙两个小球能落在同一个斜面上,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球下落的时间比乙球下落的时间长B .甲球下落的时间比乙球下落的时间短C .甲球的初速度比乙球初速度大D .甲球的初速度比乙球初速度小解析: 采用“直接判断法”求解.从抛出到落到斜面上,甲球下落的竖直高度小于乙球,由h =12gt 2知甲球下落的时间比乙球下落的时间短,B 正确.甲球的水平位移大于乙球,由x =v t 知,甲球的初速度比乙球初速度大.C 正确.答案: BC8.(2011·黄冈质检)如右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相连的物块A 、B ,质量均为m ,开始时两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现下压A 再静止释放使A 开始运动,当物块B 刚要离开挡板时,A 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为( )A .0B .2g sin θ,方向沿斜面向下C .2g sin θ,方向沿斜面向上D .g sin θ,方向沿斜面向下解析: 当B 刚离开挡板时,弹簧弹力大小为F N =mg sin θ,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对A 进行受力分析,沿着斜面向下的方向有mg sin θ,弹簧弹力沿着斜面向下的方向的拉力F N ,故A 的加速度为2g sin θ,方向沿着斜面向下.答案: B9.如右图所示电路中,闭合电键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向下滑动时,三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I 、U 1、U 2表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I 减小,U 1增大B .I 减小,U 2增大C .I 增大,U 1增大D .I 增大,U 2增大解析: 本题考查电路的动态分析.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向下滑动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由全电路的欧姆定律知,总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加,即R 3两端的电压增加,再由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知流过R 3的电流增大,那么电流表的示数一定减小,R 1两端的电压减小,又V 1、V 2示数之和增加,则V 2的示数增加,B 项对.答案: B10.(2011·哈尔滨模拟)一物体从静止开始由倾角很小的光滑斜面顶端滑下,保持斜面底边长度不变,逐渐增加斜面长度以增加斜面倾角.在倾角增加的过程中(每次下滑过程中倾角不变),物体的加速度a 和物体由顶端下滑到底端的时间t 的变化情况是( )A .a 增大,t 增大B .a 增大,t 变小C .a 增大,t 先增大后变小D .a 增大,t 先变小后增大解析: 设斜面倾角为θ,斜面底边长为x 0,则斜边长为x 0cos θ.物体的加速度a =g sin θ,θ增大时,a 增大,由x 0cos θ=12at 2 可得:t =4x 0g sin 2θ,可见随θ的增大,t 先变小后增大,故只有D 正确. 答案: D二、非选择题11.(1)某多用电表的欧姆挡中间刻度值是“15”,一位同学在用它来测量电阻时,先将选择开关旋至“×10”挡处,然后进行调零,再将两支表笔分别与电阻的两个引线接触,结果指针指在刻度值为“100”至“200”之间,为了使测量更准确,他应该将选择开关旋至________挡处.换挡后必须________才能进行测量.(2)图甲中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可忽略不计;电流表具有一定的内阻,电压表的内阻不是无限大,S 为单刀双掷开关,R 为待测电阻.当S 向电压表一侧闭合时,电压表读数为U 1,电流表读数为I 1;当S 向R 一侧闭合时,电流表读数为I 2.①根据已知条件与测量数据,可以得出待测电阻R =________.②根据图甲所给出的电路,在图乙的各器件实物图之间补画出连接的导线.甲 乙 解析: (1)第一次测量时,指针示数过大,所以要选择倍率更大的挡进行测量,所以要选“×100”挡.欧姆表每次换挡后都要重新进行欧姆调零.本题较易.(2)由第一次测量可得电压表内阻为:R V =U 1I 1,由于不计电源内阻,所以电流表内阻为: R A =E -U 1I 1;由第二次测量可得:R =E I 2-R A ,代入即可得: R =E I 2-E -U 1I 1. 答案: (1)×100 重新调零(2)①R =E I 2-E -U 1I 1②连线如图12.如下图所示,长12 m 质量为50 kg 的木板右端有一立柱.木板置于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质量为50 kg 的人立于木板左端,木板与人均静止,当人以4 m/s 2的加速度匀加速向右奔跑至木板的右端时,立刻抱住立柱(取g =10 m/s 2),求:(1)人在奔跑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2)人在奔跑过程中木板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3)人从开始奔跑至到达木板右端所经历的时间.解析: (1)设人的质量为m 1,加速度为a 1,木板的质量为m 2,加速度为a 2,人对木板的摩擦力为F f .则对人有:F f =m 1a 1=200 N ,方向向右(2)对木板受力分析可知:F f -μ(m 1+m 2)g =m 2a 2,则:a 2=F f -μ(m 1+m 2)g m 2代入数据解得:a 2=2 m/s 2,方向向左.(3)设人从左端跑到右端时间为t ,由运动学公式得:L =12a 1t 2+12a 2t 2 则t =2La 1+a 2代入数据解得t =2 s答案: (1)200 N 向右 (2)2 m/s 2 向左 (3)2 s。
2012届高考物理选修课时复习题18
必考部分 选修3-1 第7章 第1讲(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一个电解槽的额定电压为U ,电流为I ,两极间电解液的电阻为r ,当它正常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解槽的功率为U 2rB .电解槽的热功率为I 2rC .电解槽的输出功率为UI -I 2r D .电解槽的热功率为U 2r答案: BC2.如右图所示为一未知电路,现测得两个端点a 、b 之间的电阻为R ,若在a 、b 之间加上电压U ,测得通过电路的电流为I ,则该未知电路的电功率一定为( )A .I 2R B.U 2R C .UID .UI -I 2R解析: 不管电路是否为纯电阻电路,电路的电功率一定为P =UI ,选项C 正确;只有电路为纯电阻电路时,才有P =UI =I 2R =U 2R,故A 、B 错误;而UI -I 2R 为电路转化为其他能量的功率,故D 错误.答案: C3.(2011·济南模拟)一台国产封闭型贮水式电热水器的铭牌上所列的主要技术参数如表所示.根据表中所提供的数据,计算出此电热水器在额定电压下处于加热状态时,通过电热水器的电流约为( )A.6.8 A C .4.4 AD .0.23 A解析: 由P =UI ,可知该电热水器在额定电压下处于加热状态时的电流为:I =P U =1 500220A ≈6.8 A ,故选项A 正确.答案: A4.如右图所示,用输出电压为1.4 V ,输出电流为100 mA 的充电器对内阻为2 Ω的镍—氢电池充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功率为0.12 WB .充电器输出的电功率为0.14 WC .充电时,电池消耗的热功率为0.02 WD .充电器把0.14 W 的功率储蓄在电池内解析: 充电器对电池的充电功率为P 总=UI =0.14 W ,电池充电时的热功率为P 热=I 2r =0.02 W ,所以转化为化学能的功率为P 化=P 总-P 热=0.12 W ,因此充电器把0.12 W 的功率储蓄在电池内,故A 、B 、C 正确,D 错误.答案: ABC5.横截面的直径为d 、长为l 的导线,两端电压为U ,当这三个量中一个改变时,对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的影响是( )A .电压U 加倍,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不变B .导线长度l 加倍,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加倍C .导线横截面的直径加倍,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不变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解析: 由欧姆定律I =U R ,电阻定律R =ρl S 和电流微观表达式I =neS v 可得v =Unρel ,因此,电压U 加倍时,v 加倍,l 加倍时v 减半,故A 、B 选项错误.导线横截面的直径加倍时,v 不变,C 项正确.答案: C6.三个同样的电阻,额定功率均为10 W ,把其中两个并联再与第三个串联接入电路,则此电路允许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 )A .10 WB .15 WC .20 WD .30 W解析: 设每个电阻的阻值为R ,额定电流为I ,由P =I 2R =10 W ,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P 总=I 2⎝⎛⎭⎫R +R 2=32×I 2R =15 W. 答案: B7.(2011·苏北六校联考)如右图所示,L 1、L 2两个规格不同的灯泡,当它们如图连接时,恰好都能正常发光.设电路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现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的过程中,L 1和L 2两灯的亮度变化情况是( )A .L 1亮度不变B .L 1变暗C .L 2变亮D .无法判断答案: BC8.如右图所示,是中国科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块手机电池外壳上的文字说明:充电时电压恰为限制电压,历时4 h 充满.(假设充电前电池内已无电)该过程电池发热,则充电过程中转化成的电热功率为( )A .0.087 5 WB .0.007 29 WC .0.735 WD .0.647 5 W 解析: 由电池容量及充电时间可求得充电电流 I =700 mA·h4 h=175 mA. 输入功率P λ=U 充I =4.2×0.175 W =0.735 W. 转化成有效功率P 有效=U 标·I =3.7×0.175 W =0.647 5 W. 电热功率ΔP =P λ-P 有效=0.087 5 W. 即A 正确. 答案: A9.有一家用电熨斗,其电路结构如右图所示,改变内部连线方式可以使电熨斗处于断开状态或获得低、中、高三个不同的温度挡,下图所示是它的四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其中能获得高挡温度的是( )解析: 电熨斗工作时,工作电压不变,由P =U 2/R 知,电路总电阻R 最小时,即R 1、R 2并联后电阻最小,能使其获得高挡温度,D 正确.答案: D10.一个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器D ,其电流I 随它两端的电压U 的关系图象如下图甲所示,将它与两个标准电阻R 1、R 2并联后接在电压恒为U 的电源上,如下图乙所示,三个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均为P .现将它们连接成如下图丙所示的电路,仍然接在该电源的两端,设电阻器D 和电阻R 1、R 2消耗的电功率分别是P D 、P 1、P 2,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 .P 1=4P 2B .P D <P 2C .P 1<4P 2D .P D >P 2解析: 当三个电阻并联接到电压为U 的电源上时,消耗的功率都是P ,说明此时三个电阻的阻值相等,因此两个定值电阻R 1=R 2,有P =U 2R 1.若将它们连接成如题图丙所示的电路,仍然接在该电源的两端,则R 2与D 并联的阻值小于电阻R 1,所以R 1两端电压U 1>12U ,D 与R 2两端电压U 2<12U ,由D 的I -U 图象可知,电压越小D 的电阻越大,所以此时R D >R 2.设题图丙中总电流为I ,则流过R 2的电流I 2>12I ,由P =I 2R 得P 1<4P 2,选项A 错误,选项C正确.由P =U 2R得:P D <P 2,选项D 错误,选项B 正确.答案: BC 二、非选择题11.2009年国庆群众游行队伍中的国徽彩车,不仅气势磅礴而且还是一辆电动车,充一次电可以走100公里左右.假设这辆电动彩车总质量为6.75×103 kg ,当它匀速通过天安门前500 m 的检阅区域时用时250 s ,驱动电机的输入电流I =10 A ,电压为300 V ,电动彩车行驶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02倍.g 取10 m/s 2,不计摩擦,只考虑驱动电机的内阻发热损耗能量,求:(1)驱动电机的输入功率;(2)电动彩车通过天安门前时牵引汽车前进的机械功率; (3)驱动电机的内阻和机械效率. 解析: (1)驱动电机的输入功率 P 入=UI =300 V ×10 A =3 000 W.(2)电动彩车通过天安门前的速度v =x /t =2 m/s 电动彩车行驶时所受阻力为F 阻=0.02mg =0.02×6.75×103×10 N =1.35×103 N 电动彩车匀速行驶时F =F 阻,故电动彩车通过天安门前时牵引汽车前进的机械功率 P 机=F v =2 700 W.(3)设驱动电机的内阻为R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R 入t =P 机t +I 2Rt 解得驱动电机的内阻R =3 Ω驱动电机的机械效率η=P 机/P 入×100%=90%. 答案: (1)3 000 W (2)2 700 W (3)3 Ω 90%12.如右图所示,A 为电解槽,M 为电动机,N 为电炉子,恒定电压U =12 V ,电解槽内阻r A =2 Ω,当K 1闭合,K 2、K 3断开时,A 示数6 A ;当K 2闭合,K 1、K 3断开时,A 示数5 A ,且电动机输出功率为35 W ;当K 3闭合,K 1、K 2断开时,A 示数为4 A .求:(1)电炉子的电阻及发热功率各多大? (2)电动机的内阻是多少?(3)在电解槽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功率为多少? 解析: (1)电炉子为纯电阻,由欧姆定律I =UR ,得R =U I 1=126 Ω=2 Ω其发热功率为P R =UI 1=12×6 W =72 W.(2)电动机为非纯电阻,由能量守恒定律 得UI 2=I 22r M +P 输出 所以:r M =UI 2-P 输出I 22=12×5-3552 Ω=1 Ω.(3)电解槽工作时,由能量守恒定律得:P化=UI3-I32r A所以P化=(12×4-42×2) W=16 W.答案:(1)2 Ω72 W(2)1 Ω(3)16 W。
2012届高三毕业班物理第十六次质量检测
2012届高三毕业班物理第十六次质量检测(专题一)考生注意:1.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OO 分.考试时间90分钟.,2. 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纸上.第I 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共14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伽利略对物理问题的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 B .若使用气垫导轨进行理想斜面实验,就能使实验成功C .理想斜面实验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的D .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2、科技馆里有一个展品,该展品放在暗处,顶部有一个不断均匀向下喷射水滴的装置,在频闪光源的照射下,可以看到水滴好像静止在空中固定的位置不动,如图所示。
某同学为计算该装置喷射水滴的时间间隔,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了空中几滴水间的距离,由此可计算出该装置喷射水滴的时间间隔为(g 取10m/s 2)( )A .0.01sB .0.02sC .0.1sD .0.2s 3、一雨滴从空中由静止开始沿竖直方向落下,若雨滴下落过程中所受重力保持不变,且空气对雨滴阻力随其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则图所示的图象中可能正确反映雨滴整个下落过程运动情况的是 ( )4、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 ∆所用的时间为1t ,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所用时间为2t 。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 A .1212122()()x t t t t t t ∆-+ B .121212()()x t t t t t t ∆-+ C .1212122()()x t t t t t t ∆+- D .121212()()x t t t t t t ∆+-5、警车A 停在路口,一违章货车B 恰好经过A 车,A 车立即加速追赶,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0~4 s 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车的加速度为5 m/s 2B .3 s 末A 车速度为7 m/s C. 在2 s 末A 车追上B 车D .两车相距最远为5 m6、一只苹果从楼上某一高度自由下落,苹果在空中依次经过三个完全相同的窗户1、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如右图所示,两个带同种电荷的带电球(均可视为带电质点),A球固定,B球穿在倾斜直杆上处于静止状态(B球上的孔径略大于杆的直径),已知A、B两球在同一水平面上,则B 球受力个数可能为()A.3 B.4C.5 D.6解析:根据题意,由图可知B球必定要受到的力有三个,分别是重力、杆的弹力、A 给B的库仑力,这三个力的合力可以为零,所以A正确;在三力平衡的基础上,如果库仑力增大,为保持平衡状态,杆要给B球沿杆向下的摩擦力,反之如果库仑力减小,为保持平衡状态,杆要给B球沿杆向上的摩擦力,从而实现四力平衡,B正确.答案:AB2.如图甲所示,AB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若有一电子以某一初速度且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AB由点A运动到点B,所经位置的电势随距A点的距离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B两点的电场强度E A>E BB.电子在A、B两点的速度v<v BC.A、B两点的电势φA>φBD.电子在A、B两点的电势能E p A<E p B解析:考查电势、电势差、电场强度、电势能等基本概念.由题图可知,电势越来越小,且变化率越来越小,即电势随距A点的距离变化越来越慢,由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可知,电场强度越来越小,A、C对;电子带负电荷,受到电场力做功为W AB=eU AB<0,故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动能减小,速度减小,E p A<E p B,B错D对.答案:ACD3.如右图所示,水平天花板下用长度相同的绝缘细线悬挂起来的两个相同的带电介质小球a、b,左边放一个带正电的固定球+Q时,两悬球都保持竖直方向.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a球带正电,b球带正电,并且a球带电荷量较大B.a球带负电,b球带正电,并且a球带电荷量较小C .a 球带负电,b 球带正电,并且a 球带电荷量较大D .a 球带正电,b 球带负电,并且a 球带电荷量较小解析: 要使ab 平衡,必须有a 带负电,b 带正电,且a 球带电较少,故应选B. 答案: B4.如右图所示,一簇电场线的分布关于y 轴对称,O 是坐标原点,M 、N 、P 、Q 是以O 为圆心的一个圆周上的四个点,其中M 、N 在y 轴上,Q 点在x 轴上,则( )A .M 点的电势比P 点的电势低B .O 、M 间的电势差小于N 、O 间的电势差C .一正电荷在O 点时的电势能小于在Q 点时的电势能D .将一负电荷由M 点移到P 点,电场力做正功 答案: ABD5.如右图所示,有一带电粒子贴着A 板沿水平方向射入匀强电场,当偏转电压为U 1时,带电粒子沿①轨迹从两板正中间飞出;当偏转电压为U 2时,带电粒子沿②轨迹落到B 板中间;设粒子两次射入电场的水平速度相同,则两次偏转电压之比为( )A .U 1∶U 2=1∶8B .U 1∶U 2=1∶4C .U 1∶U 2=1∶2D .U 1∶U 2=1∶1解析: 由y =12at 2=12Uq md ·l 2v 02得:U =2m v 02dy ql 2,所以U ∝yl 2,可知A 项正确.答案: A6.(2010·全国Ⅱ卷)在雷雨云下沿竖直方向的电场强度约为104 V/m.已知一半径为1 mm 的雨滴在此电场中不会下落,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水的密度为103 kg/m 3.这雨滴携带的电荷量的最小值约为( )A .2×10-9 CB .4×10-9 CC .6×10-9 CD .8×10-9 C解析: 本题考查物体的受力平衡条件,电场力的计算等知识点.雨滴受力平衡,则电场力和重力大小相等,有mg =Eq ,而m =ρV =4πr 33ρ.联立两式,代入数据解得B 选项对.答案: B7.有一个点电荷只受电场力的作用,分别从两电场中的a 点由静止释放,在它沿直线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动能E k 随位移x 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右图所示中的①、②图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电荷在甲图电场中从a点由静止释放,沿直线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对应的图线是①B.负电荷在乙图电场中从a点由静止释放,沿直线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对应的图线是①C.负电荷在丙图电场中从a点由静止释放,沿直线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对应的图线是②D.负电荷在丁图电场中从a点由静止释放,沿直线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对应的图线是②解析:点电荷在匀强电场中运动时,由动能定理得E k=qEx,即点电荷动能与其位移成正比,图线如①所示,结合点电荷受力与场强方向,故A、B正确;在非匀强电场中,由于场强E的变化,使得点电荷动能与其位移不再成正比,由图线②可知点电荷动能随位移的增大而增加,并且变化得越来越快,即场强E越来越大,因此C正确,D错误.答案:ABC8.(2011·杭州二模)某无限长粗糙绝缘直杆与等量异种电荷连线的一条中垂线重合,杆水平放置.杆上有A、B、O三点,其中O为等量异种电荷连线中点,AO=BO.现将一带电小圆环向B点滑动,滑到B点时速度恰好为从杆上A点以初速度v0,则关于小圆环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的加速度逐渐变小B.运动的加速度先变大再变小C.运动到O点的速度为v0/2D.运动到O点的速度大于v0/2解析:等量异种电荷连线的中垂线是一条等势线,电场强度由中点向两侧逐渐减小,带电圆环受到的电场力也是由大变小,根据垂直杆方向合力为零,杆对圆环的弹力也是由大变小,对应的摩擦力也在变小,当由A点以初速度释放后,圆环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再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A错B对;由动能定理得C错D对.答案:BD9.(2011·江西九江联考)如右图所示,在真空中一条竖直向下的电场线上有a、b两点.一带电质点在a处由静止释放后沿电场线向上运动,到达b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该带电质点一定带正电荷B .该带电质点一定带负电荷C .a 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 点的电场强度D .质点在b 点所受到的合力一定为零解析: 带电质点由a 点释放后向上运动,可知合力方向向上,而质点所受重力竖直向下,故电场力一定竖直向上,与电场线方向相反,可知该质点一定带负电,B 项正确,A 项错;带电质点到b 点时速度又减为零,可知向上运动过程中,合力先向上再向下,即重力不变,电场力减小,可知a 处电场强度大于b 处电场强度,C 项正确,D 项错.答案: BC 二、非选择题10.如右图所示,一根光滑绝缘细杆与水平面成α=30°的角倾斜固定.细杆的一部分处在场强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场强E =2×104 N/C.在细杆上套有一个带电荷量为q =-1.73×10-5 C 、质量为m =3×10-2 kg 的小球.现使小球从细杆的顶端A 由静止开始沿杆滑下,并从B 点进入电场,小球在电场中滑至最远处的C 点.已知A 、B间距离x 1=0.4 m ,g =10 m/s 2.求:(1)小球在B 点的速度v B ;(2)小球进入电场后滑行的最大距离x 2; (3)小球从A 点滑至C 点的时间是多少?解析: (1)小球在AB 段滑动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mgx 1sin α=12m v B 2可得v B =2 m/s.(2)小球进入匀强电场后,在电场力和重力的作用下,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加速度 a 2=mg sin α-qE cos αm=-5 m/s 2小球进入电场后还能滑行到最远处C 点,B 、C 的距离为 x 2=-v B 22a 2=0.4 m(3)小球从A 到B 和从B 到C 的两段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AB =0+v B 2 v BC =v B +02小球从A 到C 的平均速度为v B2x 1+x 2=v t =v B2t可得t =0.8 s答案: (1)2 m/s (2)0.4 m (3)0.8 s11.如右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与某一电源相连,它的极板长L =0.4 m ,两板间距离d =4×10-3 m ,有一束由相同带电微粒组成的粒子流,以相同的速度v 0从两板中央平行极板射入,开关S 闭合前,两板不带电,由于重力作用微粒能落到下板的正中央,已知微粒质量为m =4×10-5 kg ,电荷量q =+1×10-8 C .(g =10 m/s 2)求:(1)微粒入射速度v 0为多少?(2)为使微粒能从平行板电容器的右边射出电场,电容器的上板应与电源的正极还是负极相连?所加的电压U 应取什么范围?解析: (1)L 2=v 0t ,d 2=12gt 2,可解得:v 0=L2gd=10 m/s. (2)电容器的上板应接电源的负极当所加的电压为U 1时,微粒恰好从下板的右边缘射出,d 2=12a 1⎝⎛⎭⎫Lv 02,a 1=mg -qU 1d m解得:U 1=120 V当所加的电压为U 2时,微粒恰好从上板的右边缘射出,d 2=12a 2⎝⎛⎭⎫L v 02,a 2=qU 2d -mg m解得:U 2=200 V .所以120 V<U <200 V .答案: (1)10 m/s (2)与负极相连 120 V<U <200 V滚动训练(五)(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2011·抚顺六校联合体模拟)如右图所示,A 、B 两物体叠放在一起,用手托住,让它们静止靠在墙边,然后释放,使它们同时沿竖直墙面下滑,已知m A >m B ,则物体B ( )A .只受一个重力B .受到重力、摩擦力各一个C .受到重力、弹力、摩擦力各一个D .受到重力、摩擦力各一个,弹力两个解析: 物体A 、B 将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A 、B 之间无相互作用力,物体B 与墙面有接触而无挤压,所以与墙面无弹力,当然也没有摩擦力,所以物体B 只受重力,选A.答案: A2.如右图所示,在研究牛顿第二定律的演示实验中,若1、2两个相同的小车所受拉力分别为F 1、F 2,车中所放砝码的质量分别为m 1、m 2,打开夹子后经过相同的时间两车的位移分别为x 1、x 2,则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有( )A .当m 1=m 2、F 1=2F 2时,x 1=2x 2B .当m 1=m 2、F 1=2F 2时,x 2=2x 1C .当m 1=2m 2、F 1=F 2时,x 1=2x 2D .当m 1=2m 2、F 1=F 2时,x 2=2x 1解析: 题中m 1和m 2是车中砝码的质量,绝不能认为是小车的质量.当m 1=m 2时,两车总质量仍相等,因F 1=2F 2,则a 1=2a 2.由x =12at 2知,A 正确,B 错误;若m 1=2m 2,两车总质量关系未知,故C 、D 不能确定.答案: A3.如右图所示,A 、B 为两块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G 是静电计,开关S 合上后,静电计指针张开一个角度.下述做法可使指针张角增大的是( )A .使A 、B 两板靠近些B .使A 、B 两板正对面积错开些C .断开S 后,使B 板向左平移减小板间距D .断开S 后,使A 、B 板错位正对面积减小解析: 由于静电计的金属球与A 板等势,外壳与B 板等势(电势都为零),因此静电计测量的是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如果S 一直闭合,则两板间的电压始终等于电源的电动势,静电计的张角不会改变,A 、B 项错误;如果使开关S 断开,电容器上带电荷量一定,由U =QC =4πkdQεS可知,当两板间的距离减小时,U 变小,静电计的张角变小,C 项错误;当两板间的正对面积减小,则两板间的电压增大,静电计的张角增大,D 项正确.本题难度中等.答案: D4.现在城市的滑板运动非常流行,在水平地面上一名滑板运动员双脚站在滑板上以一定速度向前滑行,在横杆前起跳并越过杆,从而使人与滑板分别从杆的上下通过,如右图所示.假设人和滑板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各种阻力忽略不计,运动员能顺利完成该动作,最终仍落在滑板原来的位置上.要使这个表演成功,运动员除了跳起的高度足够高外,在起跳时双脚对滑板作用力的合力方向应该( )A .竖直向下B .竖直向上C .向下适当偏后D .向下适当偏前解析: 本题考查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要使运动员落在滑板原来的位置,则运动员在跳起后和滑板在水平方向的运动情况相同,由于惯性,运动员和滑板的水平初速度相同,因此只要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即可,故双脚对滑板的作用力方向应该竖直向下,A 正确.5.英国《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杂志评选出了2008年度世界8项科学之最,在XTEJ1650-500双星系统中发现的最小黑洞位列其中.若某黑洞的半径R 约45 km ,质量M 和半径R 的关系满足M R =c 22G(其中c 为光速,G 为引力常量),则该黑洞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数量级为( )A .108 m/s 2B .1010 m/s 2C .1012 m/s 2D .1014 m/s 2解析: 星球表面的物体满足mg =G Mm R 2,即GM =R 2g ,由题中所给条件M R =c 22G 推出GM=12Rc 2,则GM =R 2g =12Rc 2,代入数据解得g =1012 m/s 2,C 正确. 答案: C6.如右图所示,AB 是某个点电荷的一根电场线,在电场线上O 点由静止释放一个负电荷,它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电场线向B 点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电场线由B 点指向A 点,该电荷做加速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小B .电场线由B 点指向A 点,该电荷做加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变化由题设条件不能确定C .电场线由A 点指向B 点,电荷做匀加速运动D .电场线由B 点指向A 点,电荷做加速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大解析: 仅由一条电场线是不能确定电场线的疏密情况的,所以无法判定电场力大小变化及加速度大小变化情况,选项A 、C 、D 错误.负电荷从O 点由静止向B 点运动,说明其所受电场力由A 点指向B 点,电场强度方向由B 点指向A 点,所以选项B 正确.答案: B7.超市中小张沿水平方向推着质量为m 的购物车乘匀速上升的自动扶梯上楼,如右图所示.假设小张、购物车、自动扶梯间保持相对静止,自动扶梯的倾角为30°,小张的质量为M ,小张与扶梯间的摩擦因数为μ,小车与扶梯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则( )A .小张对扶梯的压力大小为Mg cos 30°,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B .小张对扶梯的摩擦力大小为(M +m )g sin 30°,方向沿斜面向下C .扶梯对小张的摩擦力大小为μ(M +m )g cos 30°,方向沿斜面向上D .小张对车的推力和车对小张的推力大小必相等,这是因为人和车均处于平衡状态 解析: 对购物车进行受力分析,购物车受到的人的推力F =mg tan θ,对人进行受力分析,人受到的摩擦力f =Mg sin θ+F cos θ=(M +m )sin θ,沿斜面向上,人受到的弹力F N =Mg cos θ-F sin θ=Mg cos θ-mg sin θtan θ,A 错B 对C 错;小张对车的推力和车对小张的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 错.8.如右图所示,一同学在玩闯关类的游戏,他站在平台的边缘,想在2 s内水平跳离平台后落在支撑物P上,人与P的水平距离为3 m,人跳离平台的最大速度为6 m/s,则支撑物距离人的竖直高度可能为()A.1 m B.9 mC.17 m D.20 m解析:人以最大速度跳离平台时,用时0.5 s,下落的高度为h=1.25 m;在2 s内,下落的最大高度为20 m,人要跳到P上,高度差满足1.25 m≤h≤20 m,正确选项为B、C、D.答案:BCD9.如右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若甲、乙两物体同时由同一起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在40 s前,甲物体始终在乙物体的前面B.在前20 s内,甲物体在乙物体的前面,且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减小C.在t=40 s时两物体相遇D.在t=20 s时两物体相遇解析:甲匀速运动,乙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由图象可知,t=20 s时它们的速度相等,在此之前是甲与乙的距离越来越大;20 s后,乙的速度超过甲,则乙不断追赶甲,距离又不断缩小,当t=40 s时刚好乙追上甲,两物体的位移相等,在此之前,甲始终在乙的前面.选项A、C正确.答案:AC10.(2011·陕西五校模考)如右图所示,在场强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中,一根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一端拴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小球,另一端固定在O点.把小球拉到使细线水平的位置A,然后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小球沿弧线运动到细线与水平成θ=60°的位置B时速度为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重力与电场力的关系是mg=3EqB.小球重力与电场力的关系是Eq=3mgC.小球在B点时,细线拉力为F T=3mgD.小球在B点时,细线拉力为F T=2Eq解析:本题考查静电场及共点力平衡.根据对称性可知,小球处在AB中点位置时切线方向合力为零,此时细线与水平方向夹角恰为30°,根据三角函数关系可得:qE sin 30°=mg cos 30°,化简可知选项A错误,B正确;小球到达B点时速度为零,则沿细线方向合力为零,此时对小球受力分析可知:F T=qE sin 30°+mg cos 30°,化简可知F T=3mg,选项C正确,D错误.答案: BC 二、非选择题11.如下图甲所示,弯曲部分AB 和CD 是两个半径相等的14圆弧,中间的BC 段是竖直的薄壁细圆管(细圆管内径略大于小球的直径),分别与上下圆弧轨道相切连接,BC 段的长度L 可作伸缩调节.下圆弧轨道与地面相切,其中D 、A 分别是上下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整个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小球多次以某一速度从A 点水平进入轨道而从D 点水平飞出.今在A 、D 两点各放一个压力传感器,测试小球对轨道A 、D 两点的压力,计算出压力差ΔF .改变BC 的长度L ,重复上述实验,最后绘得的ΔF -L 图象如下图乙所示.(不计一切摩擦阻力,g 取10 m/s 2)(1)某一次调节后,D 点的离地高度为0.8 m ,小球从D 点飞出,落地点与D 点的水平距离为2.4 m ,求小球经过D 点时的速度大小;(2)求小球的质量和弯曲圆弧轨道的半径. 解析: (1)小球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有H D =12gt 2,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有:x =v D t , 得:v D =xt=x2H D g=6 m/s. (2)设轨道半径为r ,A 到D 过程机械能守恒,有: 12m v A 2=12m v D 2+mg (2r +L )① 在A 点:F A -mg =m v A 2r ,②在D 点:F D +mg =m v D 2r,③由①②③式得:ΔF =F A -F D =6mg +2mg Lr ,由图象纵截距得:6mg =12 N ,得m =0.2 kg ,当L =0.5 m 时,ΔF =17 N ,解得:r =0.4 m. 答案: (1)6 m/s (2)0.4 m12.(2011·安徽模拟)如右图所示,固定于同一条竖直线上的A 、B 是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点电荷,电荷量分别为+Q 和-Q ,A 、B 相距为2d .MN 是竖直放置的光滑绝缘细杆,另有一个穿过细杆的带电小球p ,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可视为点电荷,不影响电场的分布),现将小球p 从与点电荷A 等高的C 处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p 向下运动到距C 点距离为d 的O 点时,速度为v .已知MN 与AB 之间的距离为d ,静电力常量为k ,重力加速度为g .求:(1)C 、O 间的电势差U CO ; (2)O 点处的电场强度E 的大小; (3)小球p 经过O 点时的加速度;(4)小球p 经过与点电荷B 等高的D 点时的速度. 解析:(1)小球p 由C 运动到O 的过程,由动能定理 得mgd +qU CO =12m v 2-0①所以U CO =m v 2-2mgd2q ②(2)小球p 经过O 点时受力如图 由库仑定律得F 1=F 2=k Qq(2d )2它们的合力为F =F 1cos 45°+F 2cos 45°=2kQq2d 2③ 所以O 点处的电场强度E =F q =2kQ2d 2④(3)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qE =ma ⑤ 所以a =g +2kQq2md 2⑥ (4)小球p 由O 运动到D 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d +qU OD =12m v D 2-12m v 2⑦由电场特点可知U CO =U OD ⑧ 联立①⑦⑧解得v D =2v .答案: (1)m v 2-2mgd 2q (2)2kQ 2d 2 (3)g +2kQq2md 2(4)2v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