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必修五《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教案
《三国演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
2、分析书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曹操等。
3、探讨《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战役和策略,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
4、引导学生理解《三国演义》所反映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熟悉《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2)理解书中所展现的智慧和谋略。
2、难点(1)对复杂人物形象的全面把握和评价。
(2)探讨作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三国演义》的基本知识,包括作者、背景、情节等。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书中的人物形象和经典情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3、阅读指导法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精彩章节,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三国演义》的影视片段或讲述一个著名的三国故事,如“桃园三结义”,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课程。
(二)作者与创作背景介绍1、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他是施耐庵的学生。
他在民间传说、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长篇小说。
2、创作背景《三国演义》的创作是在元末明初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
当时,社会动荡,人民渴望英雄,希望有能够拯救天下的人物出现。
同时,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为罗贯中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三)主要内容概述《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四)人物形象分析1、刘备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他以仁德闻名,善于招揽人才,有着兴复汉室的远大抱负。
但有时也显得过于优柔寡断。
2、关羽关羽为人重义气,武艺高强,威震华夏。
但他也有骄傲自大的缺点,最终导致败走麦城。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教案 人教版完美版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教案人教版完美
版
一、教学目标
- 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 掌握《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 研究分析《三国演义》中的重要场景和片段
-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背景介绍
- 介绍《三国演义》的历史背景: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时期- 分析《三国演义》的创作动机和影响
2. 作者简介
- 了解罗贯中的生平和成就
- 探讨罗贯中为何选择创作《三国演义》
3. 基本情节
- 简要概括《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巩固章节划分和主要事件
- 引导学生思考各个阶段的意义和影响
4. 主要人物
- 列举《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并对其特点进行简要描述- 分析人物关系和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5. 重要场景和片段
- 选择《三国演义》中的若干重要场景和片段进行分析
- 引导学生理解场景和片段的意义,并进行深入讨论
三、教学方法
- 合作研究: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
- 课堂演讲:学生自行选择和解读《三国演义》的场景和片段并进行演讲
- 分析阅读: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对《三国演义》进行分析和反思
四、教学评价
- 课堂参与度: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研究来评价
- 课堂演讲和解读:对学生的解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价
- 阅读反思和分析:通过学生的阅读作业和分析报告来评价
五、教学资源
- 《三国演义》教材和导读教案
- 课堂投影仪和多媒体设备
- 学生个人阅读资料
以上是《三国演义》导读教案的完美版。
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名著。
初中语文必修五《三国演义》的教学计划
教学手段运用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情境模拟:通过模拟三国演义中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三国演义》的文学常识和基本情节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形象意义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理解《三国演义》所反映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三 国演义》的文学 背景、故事梗概、 人物形象、主题 思想等
学情分析:初中 生的认知水平、 阅读习惯、兴趣 爱好等
初中语文必修五 《三国演义》的 教学计划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02 教学背景 03 教学重点与难点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 05 教学过程设计 06 教学资源与评价
PART ONE
添加章节标题
PART TWO
教学背景
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必修五《三国演义》是初中语文的重要篇目之一 该篇目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学习该篇目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
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中的人文精神和历史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难点内容
难点1:学生对 三国时期的历史 背景和文化背景 不够了解
难点2:部分学 生难以理解《三 国演义》中的文 学手法和修辞技 巧
难点3:如何引 导学生深入理解 《三国演义》中 的人物形象和主 题思想
三国演义教案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教案教学设计教案标题:三国演义教学设计教案目标:通过学习《三国演义》,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思考能力和历史意识,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三国演义》导读与文本分析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及主要人物;2. 学生能够分析《三国演义》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对故事发展的影响;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本的解读和分析;4. 学生能够进行团队合作,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景再现。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引入《三国演义》的背景与故事梗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教师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他们之前对《三国演义》的了解,了解学生的背景知识,为接下来的教学做铺垫。
二、文本导读与分析(30分钟)1. 教师借助教材或其他资源,逐章节导读《三国演义》中的重要剧情;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性格特点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3.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提问、思考并发表个人见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三、角色扮演与情景再现(40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故事情节或场景;2. 小组成员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扮演的过程中,理解和体会角色的心理、情感以及个性特点;3. 各小组依次表演,其他学生进行观摩和点评,学生可以提出改进意见;4. 教师适时介入,指导演员发挥角色特点,加深对《三国演义》的理解。
四、文本解读与写作练习(30分钟)1. 教师选取《三国演义》中的一段对话或描写,请学生分析、解读,并进行讨论;2.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写作练习,可以创作角色对话、解读文本或描述故事情节;3. 学生互相分享并互评作品,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表达。
五、总结与延伸(10分钟)1. 教师进行课堂小结,总结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强调学生需要继续阅读、思考和分析《三国演义》;2. 鼓励学生展示对于历史与文学作品的兴趣,并引导学生自主拓展相关知识的学习。
教学名著《三国演义》:教案设计与实施
教学名著《三国演义》:教案设计与实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背景、历史背景及文学地位。
2. 学生能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艺术特色。
3. 学生能够运用文献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探究性学习。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通过撰写读后感、论文等形式,提高写作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尊重文化多样性,认识中国古典文学的价值。
2. 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人文素养。
3. 学生能够从小说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导入与概述1. 介绍《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成书背景、历史背景及文学地位。
2. 引导学生了解小说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和艺术特色。
3. 布置课后作业:阅读《三国演义》第一回,了解故事的开端。
第二课时:人物形象分析1. 学生分享《三国演义》第一回的阅读心得。
2. 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刘备、曹操、孙权等。
3.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第三课时:故事情节探讨1. 学生分组讨论《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情节,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
2. 分析故事情节中的矛盾冲突和人物关系。
3. 引导学生从故事情节中汲取人生智慧。
第四课时:艺术特色分析1. 分析《三国演义》的语言特色,如白话文、成语典故等。
2. 探讨小说的叙事手法、人物描写和场景描绘。
3. 引导学生欣赏小说的艺术美。
第五课时: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三国演义》中的经典场景。
2. 学生撰写读后感或论文,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 组织课堂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评价过程性评价1. 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2. 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国演义》教案3篇
《三国演义》教案《三国演义》教案3篇《三国演义》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名著的形成和文学地位2.掌握名著的人物形象特征和名著的主题思想3.初步领悟欣赏名著的方法教学重点:鉴赏人物形象和三绝的性格教学难点:了解名著的主题思想以及名著的启示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辅助点拨法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开场,打开“滚滚长江东逝水”幻灯片开始,导入内容: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由明代杨慎作词,当代艺术家杨洪基演唱这首穿越时空的天籁之音带着我们走进“名著导读《三国演义》”二.名著的影响:放幻灯片成语和熟语,以及歇后语,让学生说出人名和歇后语的下句。
激发学生课堂兴趣。
三.名著的形成看课本2-5段,依据幻灯片,理清名著形成的过程四.名著的内容和主题让生浏览课本高度归纳名著内容的情节,依据幻灯片,掌握情节,老师课堂补充名著的三大部分。
特别指出,名著主要内容是以蜀国为主,依此引出主题。
探究:名著从桃园三结义写起,到孔明病逝,后文只有5个回合,作者如此安排情节,是要表现怎样的主题?明确:拥刘反曹是因为刘备出生正统,仁义(打出关于主题幻灯片)作者是要表现忠义思想,仁政思想五.鉴赏任务形象1.了解三绝是谁2.鉴赏曹操打出有关曹操的幻灯片,让学生说说曹操,评价曹操。
让学生说出曹操在自己心中的形象。
老师归纳:曹操多疑但是爱才,奸诈然而有雄才大略。
(打出幻灯片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3.欣赏关羽打出有关关羽的幻灯片,根据关羽的故事,让学生讲出自己喜欢的故事,并说说喜欢的理由,以此总结关羽的性格老师归纳:桃园三结义,华容道可见他的义;刮骨疗伤温酒斩华雄可见他的勇但是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可见他的骄傲,狂妄。
第二课时一:复习二全班交流1、了解诸葛亮打出有关诸葛亮的幻灯片,老师读出对联,学生齐读《蜀相》。
让学生积累有关诸葛亮的诗词。
2、合作探究:(讨论并概括诸葛亮的故事。
人教版高中语文《三国演义》教案2023
人教版高中语文《三国演义》教案2023一、教案概述《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本教案旨在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欣赏这部经典之作,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素养及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熟悉《三国演义》的作者、创作背景和文学价值;2. 掌握《三国演义》中重要人物形象及个性特点;3. 理解《三国演义》中的叙事结构和情节发展;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其能够深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关系、情节发展和主题;5. 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历史与文学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重点1. 《三国演义》的作者、创作背景和文学价值;2. 《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形象和个性特点;3. 《三国演义》的叙事结构和情节发展;4.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关系、情节发展和主题分析;5. 历史与文学的综合运用。
四、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引入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例子和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3. 归纳法:通过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总结提炼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4. 比较法:通过对比不同版本的《三国演义》,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解读和评价;5. 创造性写作法: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创作相关的短篇小说或评论。
五、教学步骤与内容安排第一课时:导入和背景介绍1. 导入:通过给学生展示《三国演义》的封面以及相关图片,引发学生对小说的好奇心;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创作背景和文学价值。
第二课时:重要人物形象1. 刘备、关羽、张飞: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分析这些人物形象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2. 曹操、袁绍、吕布: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这些人物形象,总结其个性特点。
第三课时:叙事结构和情节发展1. 叙事结构: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叙事结构,理清主线、支线以及各个情节之间的关系;2. 情节发展: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章节,总结小说中的重要情节,分析其发展过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名著导读《三国演义》教案(2)
《三国演义》名著导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了解三国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让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素材,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3、通过分析、评价三国人物,不仅使学生对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让学生养成勤思考、善分析的读书习惯。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从事学习活动。
2、引导学生有见解,有创意地阅读文学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启发学生热爱中国文学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评价三国人物,不仅使学生对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让学生养成勤思考、善分析的读书习惯。
教学准备: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三国》的连环画、《三国》故事情节的幻灯片、搜集相关的歇后语和成语等。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刚才我们听到的高亢浑厚,意境深邃悠远的这首歌,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也是小说的卷首词《西江月》。
它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今天,就让我们大家共同走进《三国》。
二、赏《三国演义》在三国的舞台上,曾经出现了许多鲜活的面容,据统计此书中大约描写了1200多个人物,在这些众多的人物中,你认为谁是英雄?你最佩服谁?(一)数英雄人物还看三国(二)话说《三国演义》:由学生点击故事情节介绍:桃园三结义、捉放曹操、温酒斩华雄、小霸王孙策、青梅煮酒论英雄、大意失荆州、火烧连营、三国归晋(二)论英雄1、曹操——治国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这位自称英雄的人物有哪些“英雄”的壮举呢?(1)、挟天子以令诸侯,想称霸天下,具有胸怀大志,最后终于统一了北方。
(2)、他主张屯田,发展农业生产。
(3)、他不但腹有良谋,能够礼贤下士,而且知人善用。
例如:曹操听说许攸来了,顾不上穿鞋,急忙光着脚迎出来。
(4)、他有豁达的胸襟。
例如赤壁惨败,曹操并未一筹莫展,而是三次大笑,表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
(5)、其它:他不仅是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诗人。
五年级名著阅读《三国演义》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案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
2、在具体情景中让学生进行思考、体会,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习重、难点:归纳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学习过程:一、创设意境,走近人物1、说说喜欢阅读课的原因2、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创设意境3、检测阅读情况,出示书中主要人物图片,说出人物的名字想想他们的精彩故事。
二、畅谈方法,分析故事1、交流拿到这本书后首先要做什么师相机指导封面、前言、目录的作用。
2、交流读书的方法师相机引导并板书:通读、精读、思考课件出示通读和精读的相关知识3、运用方法,指导读《草船借箭》(1)出示视频《草船借箭》(2)通读故事,理清情节通读故事,理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板书:理情节)(3)精读故事,分析人物师:以小组为单位,精读故事,探究一下这些人物丰富的内心和鲜明的性格。
(板书:析人物)(4)深入思考,得出启示掩卷深思,想想从这个故事中,这些人物身上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
(板书:得启示)三、延伸阅读,交流收获1、用刚才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方法,以喜欢的方式,读喜欢的故事,可小组读也可独立完成2、自由读书,师相机倾听、交流3、班内交流读书收获四、倡导读书,教师赠语1、推荐图书馆的相关名著2、教师赠语:《阅读,终身的承诺》附:教师赠语:阅读,终身的承诺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时那苦思的刹那;世界上最舒展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
自己再累也要读书;学习再忙也要谈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
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
同学们,让我们与书为伴,让书香伴我们成长!。
《三国演义》-人教版必修5语文教案
三国演义 - 人教版必修5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相互关系;2.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事件;3.了解原著传统文化的影响和价值;4.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5.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主要人物性格、小说基本情节和主要事件;2.教学难点:原著传统文化背景和影响。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三英战吕布》课文简介《三英战吕布》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篇章之一,讲述了吕布与三英张飞、关羽、刘备的战斗故事。
通过对吕布、张飞、关羽、刘备等人的形象和性格的刻画,揭示了忠诚、仁义、勇武等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
教学目标1.了解吕布、张飞、关羽、刘备等人物的形象和性格;2.掌握小说基本情节和主要事件;3.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人物性格刻画和情节分析;2.教学难点: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的理解和应用。
第二课《桃园三结义》课文简介《桃园三结义》讲述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桃园结拜为兄弟,立下了保家卫国、忠勇耿爽的誓言。
通过这个故事,强调了忠诚、义气、友情等中华传统美德。
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中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2.掌握小说基本情节;3.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人物性格刻画和故事情节分析;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理论讲解、PPT展示等方式讲解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2.朗读法:通过学生或教师朗读故事,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3.分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分析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4.视听结合法:通过电影、动画等视听材料结合讲解,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故事。
五、教学评价1.在理解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方面,进行笔试、问答等形式的考察;2.在思考和创造能力方面,采用写作、PPT制作等方式进行评价;3.在传统文化价值观方面,利用课堂讨论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人教版必修5语文《三国演义》说课稿
人教版必修5语文《三国演义》说课稿一、教材解析1. 教材背景介绍《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这本书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之间的纷争与斗争,展示了各种政治手段和文化现象。
作为一部文学巨著,它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还融入了众多精彩的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形象。
2. 教材编写特点本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通过阅读《三国演义》,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并培养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将了解《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背景知识,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现象。
2.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三国演义》,学生将培养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学会从文本中捕捉关键信息,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三国演义》,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会分析文本,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鉴赏文学作品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现象。
•理解复杂的情节和人物关系。
四、教学策略1. 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导入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对《三国演义》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意愿。
2. 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提问、讨论和解读文本等方式,帮助学生思考文学作品中的深层次问题,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3. 组织阅读活动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和课堂演讲等形式,让学生在阅读中互相合作、互相讨论,共同理解文本和分享观点。
五、教学过程安排1. 导入与启发(10分钟)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方式,引入《三国演义》的故事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提出课堂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和意义。
2. 分组阅读与分享(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阅读一部分的文本。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学教案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第一节《三国演义》的成书、作者和版本❖一、《三国演义》的成书:❖西晋陈寿《三国志》、南北朝裴松之《三国志》“注”。
❖宋元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戏曲舞台的三国戏。
❖作者“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明高儒《百川书志》),写成小说。
❖二、《三国演义》作者❖1、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籍贯有太原、东原多种说法。
有人说他是“有志图王者”有人说他是施耐庵“门人”❖2、罗贯中著作:《录鬼簿续编》录其杂剧三种:现仅存《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一种。
小说除《三国演义》外,还有《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五种。
❖三、《三国演义》主要版本毛本: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刊本,对“李评本”回目、正文多有修改、增删,正统道德色彩更浓,评点多精辟见解,是三百多年来最流行的版本。
第二节《三国演义》内容和思想一、《三国演义》的基本内容❖纵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至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共97年的历史。
全书120回,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33回)主要写汉末动乱和群雄并峙,曹操集团的崛起和壮大。
❖第二部分(34—85回)主要写刘备集团的崛起和壮大,三国鼎立,互相争雄的局面。
❖第三部分(86—120回)写三国的衰落,最终为司马氏所统一,建立西晋王朝。
❖横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魏、蜀、吴三国间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展示了三国时期近百年的战争史;❖描写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手段;❖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经验,堪称是一部谋略百科,有相当的认识意义和借鉴价值。
《三国演义》主题概括:《三国演义》以儒家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鲜明地表现出“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其中既有对明君贤相、清平世界的赞美与渴慕,对昏君贼臣、天下大乱的痛恨与厌恶,又有由于最终理想幻灭、道德失落、价值颠倒的惨痛现实所带来的悲怆与迷惘。
人物篇“三绝”:曹操关羽诸葛亮其他人物:刘备张飞周瑜吕布司马懿等战争篇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故事篇桃园三结义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空城计第四节道德悲剧意识❖用“道德价值”去压制、克服“政治利益”,决定了蜀汉悲剧的不可避免。
三国演义的教案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的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2)能够分析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3)能够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和历史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三国演义》;(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3)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作品进行客观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祖国的情感;(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困境,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作品简介与人物关系梳理(1)介绍《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及作品背景;(2)梳理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关系,如魏、蜀、吴三国之间的纷争等;(3)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
2. 第二课时:经典情节品读(1)选取作品中的经典情节,如“桃园三结义”、“赤壁之战”等;(2)分析情节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如刘备的仁爱、关羽的义气等;(3)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艺术魅力。
3. 第三课时:人物形象分析(1)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曹操、刘备、孙权等;(2)探讨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如曹操的奸诈与英勇、刘备的仁爱与果断等;(3)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全面认识。
4. 第四课时:作品主题思想探讨(1)引导学生从作品中发现儒家、道家等思想的影响;(2)分析作品中的道德观念,如忠诚、友情、正义等;(3)讨论作品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5. 第五课时:作品评价与拓展(1)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交流,分享对作品的看法和感受;(2)引导学生关注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3)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2. 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作品中的经典情节;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4. 运用比较分析法,让学生了解作品的特点及价值。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2019/9/9
提示一:孔明六出祁山的对手。
提示二: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他为“宣帝”
提示三:他由于过于谨慎败在孔明的空 城计中
2019/9/9
2019/9/9
第一组:
《三国演义》把蜀国的刘备、诸葛亮、关羽等君臣作为理 想中的政治道德观念的化身,仁君、贤相、良将的典范。
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卧龙先生”和“凤雏先生”的
2019/9/9
2019/9/9
《长坂坡》
刘备逃奔江陵,于当阳长坂bǎn被曹操大军所追,妻儿都在乱军中失散。赵云
乃匹马单枪,闯进曹操万军之中,陆续救出糜竺、简雍、甘夫人等,最后寻到糜
夫人,但糜夫人已身受箭伤,乃将幼子阿斗托给赵云,自己投井而死。赵云怀抱
阿斗,夺得宝剑,奋力血战得脱,将阿斗交还刘备。刘备却将阿斗摔在地上说
此后,三国争战层层展开。先是孙权乘关羽 和曹兵交战之际,派兵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 死于孙权之手。不久,曹操病死,其子曹歪废汉 自立,定国号“魏”。刘备亦继汉统,建立蜀汉。 为报关羽被害之仇,刘备亲征江东,结果孤军深 入,为陆逊所败,刘备病死白帝城,托孤于诸葛 亮。其后,孙权建立吴国。
2019/9/9
2019/9/9
文学作品的生动形象性
史传作品的客观公正性
2019/9/9
文学笔法和史家笔法的不同之处
文学笔法讲究故 史家笔法叙事简 事情节生动,人 约,“唯书其
物形象鲜明,往 事”,通过记事
往在历史的基础 上适当加入传说
记言,客观公正 的记录历史,文
和作者的想像。 中一般没有褒贬
读起来生动有趣, 评论。
思想:《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
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 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 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 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 人物。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 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 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 则极力揭露鞭挞。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 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尊刘反曹是民 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 对汉族复兴的希望。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通用5篇)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国演义》教学设计(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1课程说明: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阶段学生要阅读5本以上名著,字数达到150万以上。
“名著导读”是新教材增设的一个板块,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设想:教学“导读”应结合文本的视觉和影视的视觉,使学生产生欣赏的欲望,然后以学生的潜心阅读为主。
本导读拟设2课时,第1课时以教材中的导读内容为依托,较全面地介绍名著;第2课时让学生通过活动(名著故事会、精彩片段选读),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思想内容、价值等;2)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熟语、歇后语;3)复习《赤壁怀古》《蜀相》;4)掌握名著欣赏的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语言积累以抢答的形式完成;2)理解教材中导读内容,把握要点;3)文学作品与历史记载的比较鉴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谋事在人”的积极人生观;2)确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社会历史观;3)通过鉴赏典型形象获得精神愉悦。
教学重点:1、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2、语言知识积累;3、了解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文学语言与史传语言的比较鉴赏。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序幕。
2、展示篇首词,略作欣赏。
3、联系复习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二、展示课题:名著导读《三国演义》一提起《三国演义》,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英雄我们脱口而出: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的确,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智谋、权术、机变、口才、勇气……在三国鼎立的舞台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名著导读《三国演义》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名著导读《三国演义》教案《三国演义》导读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并了解《三国演义》相关知识要点以及整体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2、对比、分析、评价《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的形象3、把握作者的“拥刘反曹”的局限4、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把握人物的形象以及作者的思想脉络2、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并了解《三国演义》相关知识要点以及整体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2、对比、分析、评价《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的形象教学重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把握人物的形象以及作者的思想脉络2、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借助多媒体资料,以影视作品先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直接引入正题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中央电视台84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断。
二、通过老师介绍,整体感知,系统把握《三国演义》框架构思1、作者简介:罗贯中(1330——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2、作品简介:《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一八四)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二八O)约九十七年的历史故事。
书的开篇写的是东汉末年统治阶级昏庸、腐败,造成社会危机总爆发,民众生活困苦,纷纷起来反抗,形成以张角为首的“黄巾”农民大起义;同时,各种军阀也拉起军队,相互残杀。
军阀董卓的行为引起别的军阀不满,多家联合起来声讨他。
董卓被诛后,曹操当权,挟天子以令诸侯,削平北方的抗拒势力,并进兵江南。
孙权和刘备联合抗曹,赤壁一战打败了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此后,魏、蜀、吴三国互有战争,各有胜负。
《三国演义》教案
《三国演义》教案教案:《三国演义》教学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背景和创作动机;2.了解《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3.分析《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主题和意义;4.通过阅读《三国演义》的摘录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三国演义》的相关资料和教学素材;2.学生准备《三国演义》的相关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用问题导入:“你们是否听说过《三国演义》?你们对它了解多少?”2.请学生回答,并进行相关的介绍。
探究(20分钟)1.介绍《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的背景和创作动机。
2.讨论《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3.分析《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主题和意义。
实践(30分钟)1.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章节或篇章的摘录进行讨论。
2.学生阅读选定的篇章,分析该篇章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主题。
3.小组讨论并展示自己的分析结果。
总结(10分钟)1.回顾学习的内容,总结《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总结《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主题和意义。
3.提出问题:“你们对《三国演义》有什么进一步的思考和感受?”拓展(15分钟)1.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全文,在阅读过程中记录相关问题和想法。
2.组织学生进行读后感的分享和讨论。
3.通过学生的分享,进一步深入探讨《三国演义》的价值和意义。
评价(10分钟)1.进行课堂讨论和问题解答,检验学生对《三国演义》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评论学生的阅读效果和分析能力。
教学反思:本教案以《三国演义》为主题,通过教师导入和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分组讨论、阅读选定的篇章、总结和拓展等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主要人物、主题和意义。
同时,鼓励学生阅读全文,进行读后感的分享和讨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整个教学过程相对灵活,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国家一等奖必修五《名著导读之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名著导读之三国演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三国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通过分析、评价三国英雄人物,不仅使学生对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让学生养成勤思考、善分析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难点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2.通过分析、评价三国人物,不仅使学生对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让学生养成勤思考、善分析的读书习惯。
教学安排1、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从事学习活动。
2、举行三国英雄故事会,同学们边表演边讲诉三国英雄故事。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青梅煮酒论英雄播放《三国演义》中“青梅煮酒论英雄”的视频,带领学生齐读其中曹操对英雄的评价,引出英雄的话题。
活动2【讲授】分成四个小组来完成“猜猜英雄”的游戏评论二.分成四个小组来完成“猜猜英雄”的游戏。
(全班同学都参加,按座位分成四组,每组可选出两名代表回答问题.每道题有三个以上提示,根据提示不同得分也不同,分值分别为30分20分10分)1.提示一: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30分)提示二:他是三国英雄中少有的能够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者。
(20 分)提示三:他的生活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10分)2.提示一: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目能自顾其耳。
(30分)提示二:他使用双股剑,他骑的卢马,这只马虽然克主却跃马檀溪,救了他一命(20分)提示三:他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知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10 分)3.提示一:东汉末年,南阳人士。
三国时期非常杰出的外交家。
(30分)提示二:他留给后人了“智慧”、“节操高尚”的光辉形象。
(20分)提示三:“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是杜甫对他的评价。
(10分)4.提示一:他曾被曹操封为汉寿亭候(30分)提示二:他骁勇非凡、武艺绝伦、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和素质。
(20分)提示三:他的武器是青龙偃月刀,重82斤(10分)活动3【讲授】二.分成四个小组来完成“猜猜英雄”的游戏。
三国演义教案
《三国演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2.掌握《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历史事件及其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3.培养学生对《三国演义》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4.引导学生从《三国演义》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教学内容1.《三国演义》作者简介:罗贯中,明代小说家,生平事迹不详。
2.创作背景:《三国演义》成书于明代,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绘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的政治、军事斗争。
3.主要内容:《三国演义》共120回,主要讲述了曹操、刘备、孙权三家争夺天下的故事,展现了众多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迹和智慧谋略。
4.人物形象: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
5.历史事件: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七擒孟获、失街亭等。
6.深刻哲理:《三国演义》通过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政治斗争的残酷、智慧和勇气的价值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三国演义》的作者、创作背景、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历史事件等。
2.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历史事件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比较分析法:比较《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历史事件等方面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步骤1.导入:简要介绍《三国演义》的作者、创作背景、主要内容等。
2.讲授:详细讲解《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历史事件等。
3.情境教学: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历史事件等,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感受。
5.比较分析:比较《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历史事件等方面的异同。
三国演义教案
三国演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背景和创作动机。
2. 理解《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3. 掌握《三国演义》中的重要场景和经典事件。
4. 发展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整理并传达《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分析《三国演义》中的经典事件和场景。
3. 引导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培养批判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故事讲述和讲解《三国演义》的内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展开讨论。
3. 影视欣赏法:观看与《三国演义》相关的电视剧片段,加深理解。
四、教学内容第一课:《三国演义》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教学活动:1. 介绍《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并简要介绍其生平和影响。
2. 分析《三国演义》的创作背景,包括历史背景和时代氛围。
3. 探讨《三国演义》的创作动机,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意义。
第二课:《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教学活动:1. 讲述《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包括东汉末年的乱世背景、董卓之乱、黄巾起义、群雄割据的局面以及刘备、关羽、张飞等主要人物的故事。
2. 分析并讨论《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并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
3. 引导学生思考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
第三课:《三国演义》的经典事件与场景教学活动:1. 分析《三国演义》中的经典事件,如赤壁之战、三英战吕布、空城计、斩蔡阳等。
2.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经典事件在整个故事中的意义和影响。
3. 欣赏相关电视剧片段,增加对经典事件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课:探究《三国演义》的意义和价值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讨论《三国演义》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和人生哲理。
2. 探究《三国演义》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学的影响。
3. 展开辩论,引导学生思考《三国演义》在今天的价值和意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活动中的学生表现。
2. 学生对关键概念的理解程度。
3. 书面作业,如对《三国演义》中某个人物或事件的描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必修5名著导读《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课程说明: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阶段学生要阅读5本以上名著,字数达到150万以上。
“名著导读”是新教材增设的一个板块,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设想:
教学“导读”应结合文本的视觉和影视的视觉,使学生产生欣赏的欲望,然后以学生的潜心阅读为主。
本导读拟设2课时,第1课时以教材中的导读内容为依托,较全面地介绍名著;第2课时让学生通过活动(名著故事会、精彩片段选读),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思想内容、价值等;
2)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熟语、歇后语;
3)复习《赤壁怀古》《蜀相》;
4)掌握名著欣赏的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语言积累以抢答的形式完成;
2)理解教材中导读内容,把握要点;
3)文学作品与历史记载的比较鉴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谋事在人”的积极人生观;
2)确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社会历史观;
3)通过鉴赏典型形象获得精神愉悦。
教学重点:
1、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2、语言知识积累;
3、了解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文学语言与史传语言的比较鉴赏。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序幕。
2、展示篇首词,略作欣赏。
3、联系复习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展示课题: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一提起《三国演义》,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英雄我们脱口而出: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的确,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智谋、权术、机变、口才、勇气……在三国鼎立的舞台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导读名著
1、名著的形成
1)《三国演义》的编撰者是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生卒年不详,大约
生活在元末明初。
2)《三国演义》的形成,课件展示:晋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宋
代讲史平话“说三分”元代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明初罗本贯中编撰《三国志通俗演义》清初毛纶毛宗岗整理和评点《三国志通俗演义》
2、名著的影响
1)老师讲意思和运用,学生抢答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熟语
课件显示:唱空城计,过五关斩六将,说曹操曹操就到,乐不思蜀,赔了夫人又折兵,人在曹营心在汉,扶不起的阿斗。
2)课件显示歇后语前半句,学生抢答后半句。
3)名著其他影响如:京剧“失”“空”“斩”是传统剧目;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易中天《品三国》让经典走向普通民众;教材选编《出师表》《赤壁之战》《孔明挥泪斩马谡》。
3、名著的价值
1)课件出示《三国演义》的内容和思想;教师介绍《三国演义》的情节时间跨度、线索、作品倾向。
2)提问,要求从教材“导读”中找答案:
《三国演义》给予我们人生最宝贵的启示是什么?
《三国演义》表现了一种怎样的社会观、历史观?
课件展示。
4、名著的欣赏
1)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要求学生说出几个《三国演义》故事回目。
2)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
提问:毛氏父子评点《三国演义》所谓“三绝”是?
课件展示:奸绝——曹操
义绝——关羽
智绝——诸葛亮
课件展示“曹操小档案”,建议阅读长篇小说时,由于情节复杂,人物众多,
可以通过制作人物档案的方式理顺内容。
谈谈诸葛亮的形象:
诸葛亮是群众智慧的化身,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课件出示武侯祠楹联;复习背诵杜甫律诗《蜀相》
3)欣赏《三国演义》中《孔明挥泪斩马谡》与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斩马谡的记载。
a)分角色朗读《孔明挥泪斩马谡》中孔明“三哭”片段
分5个角色:孔明、马谡、蒋琬、先主刘备及叙述者。
b)讨论“三哭”各含怎样的感情?
一哭:挥泪哀伤之哭
二哭:流涕惋惜之哭声
三哭大哭不已惭愧之哭
c)阅读《诸葛亮传》中记载,理解“戮谡以谢众”,意即:杀了马谡来
向众人谢罪。
d)文学作品语言的形象性与正统史书叙事的客观性。
四、小结:
名著欣赏的方法:
1了解名著的形成和影响;
2把握名著的基本内容和思想;
3通读名著,欣赏精彩篇章,抓住小说三要素;
4积累语文知识。
五、作业:
1)课后准备“三国”故事会;
2)阅读《同步作业》中两篇文章《孔明挥泪斩马谡》和《群英会蒋干中计》六、在《三国演义》片尾曲声中结束。
附板书提要:
名著《三国演义》导读
怎样阅读名著?
1、了解名著的形成和影响;
2、把握名著的基本内容和思想;
3、通读名著,欣赏精彩篇章;
4、积累语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