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数据的收集与表示.数据的收集_
第15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单元小结)八年级数学上册(华东师大版)
25
15
5
4
1
根据抽样调查结果,估计该校七年级600名学生中,80分(含80分) 以上的学生有________人.
【详解】600×25+15=480(人)
50
故答案为:480.
单元小结
考点训练四 制作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
【例4】经调查,某班学生上学所用的交通工具中,自行车占
1 ,公交车占 1 ,其他占 1 ,请画出扇形统计图描述
2
3
6
以上统计数据.
【解析】分别求得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然后作出扇形统计图即可. 解:自行车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
360°× 1 =180°, 公交车占360°×
2
1 =120°,其他占360°× 1=60°,
3
6
∴扇形统计图为:
单元小结
方法总结 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步骤: (1)将数据分组整理,列出统计表; (2)分别计算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3)分别计算出各部分相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扇形 圆心角的度数=360°×该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 (4)用圆规画圆,利用量角器作出各圆心角,从而把圆面 按百分比分成若干个扇形; (5)分别将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及相应的名称标注在扇 形,并写出标题.
【详解】由题可知:第四小组的频数=5--(2+8+15+5)=20, 频率=频数÷样本容量=20÷50=0.4; 故答案是0.4.
单元小结
考点训练三 频数分布表的应用
【例3】为了解某市九年级男生的身高情况,随机抽取了该市100名九 年级男生,他们的身高x(cm)统计如下:
组别(cm) x≤160 160<x≤170 170<x≤180 x>180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五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15.1 数据的收集 15.1.2 数据的收集教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
15.1.2 数据的收集教学目标: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概括数据收集的步骤,理解频数与频率.教学重点:数据收集的步骤、频数与频率.教学难点:数据收集的意义、频数与频率的意义.教学过程:1.数据有用吗?赢在哪里?喜欢看球赛吗?有没有注意过解说员是怎样点评一场球赛的?解说员常常在比赛间隙对双方的表现评价一番,比如领先的队为什么能取得优势,落后的队输在哪里,教练是否应该改换比赛策略,等等.通常,在比赛开始之前,解说员都会事先准备一些双方球队的数据资料,比如,每个队员的身高、体重、年龄以及球队以往的战绩等等,另外,还会准备一份用于记录本场比赛攻守情况的统计表格.下面是2010~2011年赛季CBA总决赛第一场比赛后公布的比赛统计表.从整场比赛来看,新疆队最终能以118比85的比分战胜对方,靠的是高于对方的投篮命中率、较少失误以及中锋和后卫的出色发挥,新疆队中锋盖帽的次数和对篮板球的控制,后卫助攻的次数和3分球命中率都胜过对方.我们班推荐谁当学生会委员的候选人?最喜欢哪一项体育活动?那个新教学楼的方案最好?班里有同月同日生的同学吗?请从上述问题当中挑选一个,对班级里每一位同学做一次小调查,记录下调查中收集到的数据.2. 数据的收集从所做的调查中我们能感受到,要解决以上问题离不开调查中得到的数据.数据有助于我们作出民主的决策,也有助于我们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或者事实.假如我们对豌豆荚里通常会有几粒豆子问题有兴趣,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个通过民意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 第一步:明确调查问题——完整的豌豆荚里通常会有几粒豆子.第二步:确定调查对象——一定数量的豌豆荚.第三步:选择调查方法——打开每个豌豆荚,数清其中的豆子粒数,约定怎样成熟度的豆子才计数,如直径大于3毫米;第四步:展开调查——数出每个豌豆荚中豆子的粒数第五步:记录结果——一位同学数数,一位同学记录,一位同学监督;第六步:得出结论——在我们调查的豌豆荚中,包含几粒豆子的请大家最多,大部分豌豆荚里有几粒豆子,这些豌豆荚最少以及最多的有几粒豆子,等等根据统计我们得到,包含6粒的豌豆荚最多,包含5粒的也很多,大部分豌豆荚中有2---7粒豆子,最多的有9粒豆子,最少的则一粒豆子都没有在记录数据时,我们发现有的对象出现的次数很多,很频繁,而有的对象则相对较少,不太频繁.今后,我们用频数(frequency)这个词来表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用频率(relative frequency) 这个词来表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或者百分比).频数和频率都能够反映每个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你能计算出豆子粒数为5的频数和频率各是多少吗?试一试请拿出一枚骰子,随意抛向空中。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教学设计1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数据的收集与表示》是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5章的内容,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的方法,掌握频数、频率的概念,能运用图表来表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本章内容是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开始,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接触过一些统计学的知识,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但他们对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方法的了解还比较肤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的方法,掌握频数、频率的概念。
2.能运用图表来表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方法。
2.频数、频率的概念及运用。
3.图表的绘制及数据的分析。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学习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运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方法。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如调查问卷、数据表格等。
2.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包括图片、动画、视频等。
3.准备统计学软件或工具,如Excel、Python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调查班级同学的兴趣爱好,引入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方法,以及频数、频率的概念。
通过案例展示数据的收集过程,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来源和处理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实践操作,如填写调查问卷、整理调查数据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讲义
八年级上数据的收集与表示复习讲义一、知识点汇总一、数据的收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收集数据有以下几个过程:第一步:明确调查问题第二步:确定调查的对象第三步:选择调查方法第四步:展开调查第五步:记录结果第六步:得出结论二、频数: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就叫做频数(frequency).归纳:所有频数之和是总的实验次数。
三、频率: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或者百分比)(relative frequency )=频数频率总数据归纳:所有频率之和是1四、收集数据常用方法(1)民意调查:如投票选举。
(2)实地调查:到现场进行观察、收集、统计数据。
(3)媒体查询:报纸、电视、电话、网络等都是媒体。
五、.三种统计图的各自特点:(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的表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2)折线统计图能清楚的反映事物的变化规律;(3)扇形统计图能清楚的反映各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百分比六、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特点:(1)统计表反映的数据准确且容易查找;(2)统计图很直观的表示出变化的情况,但往往不能看出准确数据.二、例题讲解例1、在数字12 121 121 211 212中,“1”出现的频数是8 ,“2”出现的频数是__6___,“1”出现的频率是___47_,“2”出现的频率是__37__。
例2下面是某次测验全班50名学生的成绩记录表,根据下面的统计表回答问题:80-100分(优秀)70-79分(良好)60-69分(及格)不及格人数17人16人13人4人优的频数是(17 )频率是(1750)良的频数是(16 )频率是(825)及格的频数是(13 )频率是(1350)不及格的频数是( 4 )频率是(225)例3、某中学为了解本校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对某年级同龄的40名女生的身高进行测量,结果如下(数据均为整数,单位:cm)167 154 159 166 169 159 156 162158 159 160 164 160 157 161 158153 158 164 158 163 158 x 157162 159 165 157 151 146 151 160165 158 163 162 154 149 168 164(1)频率分布表中的A= 6 ;B= 0.35 ;C= 12 ;D= 0.3 。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5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15.2 数据的表示 15.2.2 利用统计图表传递信息
15.2.2 利用统计图表传递信息【学习目标】1、使学生学会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表示。
2、学会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据。
【学习重难点】1.数据的表示;2.选择一种适当数据表示方法。
【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我们已经学过哪些统计方法?各有什么特点?二、学习新知自主学习:解放以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一直呈上扬趋势,1952年只有679亿元,1962年上升到1 149.3亿元,1970年上升到2 252.7亿元,1980年上升到4 517.8亿元,1990年上升到18 547.9亿元,2000年上升到89 404亿元。
(1) 设计一张统计表,简明地表达这一段文字信息;(2) 再设计一张条形统计图,直观地表明这种上扬趋势;小小统计图表使长长的文字信息变得一目了然!1. 统计图表----统计表、折线统计图:从上述两张图表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说说你的理由.我们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过统计表和一些统计图(如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这些统计图表可以帮助我们非常直观地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结论.为了更清楚和直观地感受题目中给出的文字信息:(1)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总体上呈现。
(2)从1952年到1980年这28年中,增长的速度。
(3)但自1980年以后,增长的速度。
(4)尤其是在1990年到2000年这10年期间,发展速度。
2. 统计图表----统计表、折线统计图:表中罗列了金、银、铜牌和奖牌总数这四栏。
根据表中奖牌数总计一栏绘制的我国奥运健儿获取奖牌总数的折线统计图:(1) 图中用一条折线将五届奥运会的数据联起来了,请问介于相邻两届之间的四条折线段有什么意思吗?(2)要比较客观地评价一个代表队在一届奥运会上的表现是很困难的。
有人建议比较奖牌总数,有人建议比较金牌总数,有人建议比较金牌和银牌的总数,等等。
你比较赞同哪一个方案?你还能再提出一个你认为更公平的方案吗?说说你的理由。
实例分析:例1、下面是小明一天的时间安排的条形统计图(1)由条形统计图可见小明一天的学习时间是___小时,活动时间是___小时。
北戴河区第一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15.1数据的收集说课稿新版华东师大版4
《数据的收集》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初中二年级《数学》(上) 第15章第一节《数据的收集》。
一、教材分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数据已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收集、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每个公民基本素养的一部分,“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方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普遍运用并且强有力的思维方式。
本章是初中“统计和概率”的开篇,涉及的知识和方法与实际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在本章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将接触众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据,它将带给学生更多新奇的体验,向学生们展示数学的另外一种美。
本章的学习与有理数等章节的学习有着明显的区别,学生习惯的确定性数学思维和语言、在小学阶段就形成的一些学习方法,已不能适应本章的学习。
“数据的收集”是第五章第一节的第一个学习内容,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简单问题入手,经历数据的收集过程,让学生体会数据的作用,感受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逐步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
学生统计观念的形成离不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与概率的重要基础。
2. 教学重点与难点尽管学生们广泛接触过数,但数据的收集这部分知识是全新的知识,数据的概念也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利用数据进行推断”和学生习惯的思维方式有着巨大差异,而处理数据的方法也大大不同于学生已经掌握的数学方法,由此确定本节的教学重点是经历数据收集的过程,体会数据的作用,体验和感悟到“让数据说话”的现实意义,教学难点是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二、教学目标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内容特点和我校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学习经验与认知水平,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体会数据的作用;理解频数和频率的概念。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中,了解收集数据的方法和步骤;在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学会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在形成猜想和作出决策中,感受到收集数据和利用数据的重要性。
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15.1数据的收集导学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15.1 数据的收集
(4)每名同学都有权不公开自己的心脏工作情况,因此在报告单上 的姓名.当然,如果通过调查发现自己的心脏可能有点问题,就 一步检查. (5)上面所写的做法并不是每处都绝对不可改变,同学们可以发挥 互相学习,完善调查方法,究竟怎样测定脉搏较好,可以提前请 富的人,并且提前反复进行尝试.
15.1 数据的收集
知识点二 频数、频率的概念
频数:每个对象出现的___次__数_____. 频率:每个对象出现的___次_数____与___总__次_数____的比 比).频率=总频次数数. 频数=总次数×频率.
频数 总次数=频率. [点拨] 所有对象的频数之和等于总次数,所有对 等于1.
15.1 数据的收集
总结反思
小结
知识点一 收集数据的步骤与方法
1.收集数据的步骤: (1)明确调查___问_题____; (2)确定调查___对__象___; (3)选择调查___方__法___; (4)展开调查; (5)记录结果; (6)得出结论.
15.1 数据的收集
2.收集数据时常用的调查方法: (1)民意调查法:如投票选举. (2)实地调查法:到现场进行观察、收集、统计数据 (3)媒体查询法:利用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进 集与统计.
15.1 数据的收集
(1)求a,b的值; (2)如果95分以上(含95分)为一等奖,请计算这次竞赛 获得一等奖的人数占本校参赛总人数的百分比.
15.1 数据的收集
解:(1)a=3÷25=0.12;b=25×0.24=6. (2)因为25名参赛选手中有7人的成绩在95分以上(含95分),所以这 生获得一等奖的人数占本校参赛总人数的百分比为7÷25×100%
15.1 数据的收集
第二步:推选4名同学,其中一人负责以画“正”字的方式在黑板上 责集中各小组的报告单与监督(一人监督“计票”情况,一人监督“ 一人负责“唱票”(大声读各小组的记录). 第三步:全班同学各自整理黑板上的表格,把表格中的“正”字改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5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15.1 数据的收集教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
数据的收集图15-1-问题:母亲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在母亲的呵护下我们茁壮成长,但同学们你们知道母亲的生日吗?某年母亲节,电视台作了一个调查,结果如13-5-所示:从这幅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活动 二: 实践 探究 交流 新知探究内容:观察下表下表是某单位同学对80个豌豆荚中豆子粒数的统计结果 豌豆荚中豆子粒数统计表回答问题:(1)说一说从上面统计表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2)你是怎样获取上述数据的呢?大致经历了那些过程呢?处理方式:引导学生结合统表图说一说自己获得的信息,根据获取的信息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议一议:你认为从事一个统计活动大致要经历哪些过程?师生共同总结:(1)明确调查问题和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 (3)选择调查方法(4)实施调查(5)收集并整理数据(6)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处理方式: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并引导学生概括归纳出从事一个统计活动大致要经历的过程.问题:通过上面内容的学习,你能谈一谈获得数据的常用方式吗?可以通过观察、测量、调查、试验、查阅文献资料、上网查的等方式. 频数与频率阅读课本P132内容,明确以下概念,并完成下列问题解答:频数: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频率: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 这两个概念都反映出每个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 试一试:中国电信的电话收费(本地网营业区内)是前3分钟为o.2元(不足3分钟的按3分钟计算),以后每分钟加收0.1元(不足1分钟的按1分钟计算).上个星期天,一位同学调查了A 、B 、C 、D 、E 五位同学某天打本地网营业区的电话的通话时间情况,原始数据如下表.初步了解从事数据收集大致要经历的几个过程.通过此问题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明确获取数据信息的方式方法是多式多样的. 通过此环节使学生了解频数和频率是表示数据常用的量.设通话时间为t(分),试根据上表填写如下的频数(落在某一时间段上的通话次数)分布表.说明:通过此试一试让学生掌握频数、频率、总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注意:频数之和等于总数频率之和等于1活动三:开放训练体现应用【应用举例】例1 在本校举行的一次学生体检中,医生对某一组学生进行脉搏测试次数如下:87次,65次,78次,76次,80次,72次,90次这组数据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例2 神舟九号于北京时间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4秒在甘肃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分别于6月18日与6月24日与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宇航员进入天宫一号生活了10余天,之后飞船于6月29日10时03分在内蒙古顺利着陆.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神舟九号飞船的数据,你该通过什么途径去了解?处理方式: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并引导学生概括归纳出初获得数据的常用方式.例3 有人针对公交车上是否主动让座做了一次调查,结果如下:图15-1-(1)参与本次调查的人数是多少?(2)“从来不让座的人”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3)面对以上的调查结果,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思考,使学生初步了解获得数据的常用方式有哪些.回顾反思,提炼升华师生互相交流总结如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以及在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同学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通过学生社会调查的经历和读一读总结在设计调查问卷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频率、频数、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方式:学生畅所欲言自己的切身感受与实际收获,使大家学到了许多课外知识.【知识网络】提纲挈领,重点突出.【教学反思】①[授课流程反思]A.新课导入□B.□情景导入C.□D.□E.□通过设计知道母亲的生日这一问题,引出本章的学习内容,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及时的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并现场通过举手得到调查数据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调查的过程,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②[讲授效果反思]A.重点□B.难点□C.易错点□D.□E.□对数据的调查学生能较好的理解并掌握,调查的相关过程比较明确,个别学生不能清晰的表达,数据的分析,尤其是对统计图展示信息的分析不是很清晰,下一步的学习加强相关的训练.③[师生互动反思]在新课的讲解中可以结合引入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调查的相关步骤和过程,利用调查的结果对学生进行的孝心教育也让学生感受到调查数据不是最终的目的,调查是为了更好的指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④[习题反思]反思,更进一步提升.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15.1数据的收集教案华东师大版(2021年整理)(1)
重庆市沙坪坝区虎溪镇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15.1 数据的收集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重庆市沙坪坝区虎溪镇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15.1 数据的收集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重庆市沙坪坝区虎溪镇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15.1 数据的收集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课题名称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三维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收集数据的方法;2、使学生懂得生活中很多事都是以数据来说话;3、初步了解频数、频率与实验总次数的关系;4、学会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5、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重点目标(1)数据的收集方法以及数据的分析整理;(2)如何在学习中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数据;难点目标如何在教学中探索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导入示标知识设疑:从我们身边中的事说起,(1)中共中央刚召开“十七大",“十七大”的代表是如何产生的?你知道吗?这样的产生合理吗?(2)你们最喜欢哪一个频道的电视节目?(3)班里关有没有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同学?(4)你知道班级中谁是最受欢迎的人吗?……对于上面种种的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得到结果?目标三导学做思一:(1)数据有用吗从上面的问题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收集数据,也就是说“数据”对我们的生活是太重要啦,所以,收集数据有助于我们作出民主的决策,也有助于我们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或者事实.学做思二:(2)数据的收集假如我们要选出班级中最受欢迎的同学,我们有哪些步骤?学生活动:讨论得出结论,并交流。
八年级数学数据的收集知识点
八年级数学数据的收集知识点
以下是八年级数学中关于数据的收集知识点:
1. 数据的收集方法:了解不同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观察、实验、调查问卷、统计等。
2. 数据的分类:了解数据可以分为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
定量数据是可以量化的数据,如身高、体重等;定性数据是描述性的数据,如颜色、喜好等。
3. 样本与总体:了解样本是从总体中选择的一部分数据,通过样本可以推断总体的一
些特征。
4. 调查问卷:学习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包括问题的选择、问题的顺序和结构等。
5. 数据的整理与归纳:学习如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包括绘制频率分布表、构建柱状图、折线图等。
6. 中心倾向度量:学习如何使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指标来描述数据的中心倾向。
7. 离散程度度量:学习如何使用极差、方差和标准差等指标来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
8. 相关性分析:学习如何使用散点图和相关系数等指标来分析数据之间的相关性。
9. 抽样误差与统计推断:了解抽样误差的概念,学习如何利用统计推断方法进行数据
分析和推断。
以上是八年级数学中关于数据的收集知识点的一个简要介绍,具体的内容可能根据不同的教材和学校而有所不同。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据的收集与表示》是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5章的内容,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的方法,掌握频数、频率的概念,能够运用图表表示数据,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一定的结论。
本章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数据的处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处理大量数据时,可能会感到无从下手,对于数据的整理、表示方法以及分析数据的能力还需加强。
此外,学生对于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的方法。
2.掌握频数、频率的概念,学会运用图表表示数据。
3.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一定的结论。
4.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方法,频数、频率的概念。
2.教学难点:对于大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以及数据的图表表示。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运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理解数据处理的方法。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展示数据处理的过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如调查问卷、实际数据等。
2.准备数据处理软件或者工具,如Excel、图表制作软件等。
3.准备教学PPT,进行课件展示。
4.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某校八年级有1000名学生,其中有600名喜欢打篮球,400名喜欢打足球。
请问喜欢打篮球的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例是多少?”引发学生对数据处理的好奇心,从而引出本章内容。
2.呈现(15分钟)展示几个数据处理的真实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的过程。
通过案例的展示,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方法、整理方法以及表示方法,如频数、频率等。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15.1数据的收集导学案华东师大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15.1 数据的收集导学案(新版)华东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15.1 数据的收集导学案(新版)华东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15.1 数据的收集导学案(新版)华东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15。
1 数据的收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目标】1.体验数据的重要作用,明确利用数据说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2.了解收集数据的方法.3.了解收集数据的全过程.4.能根据数据说明对事件猜测的理由.5.理解频数和频率的概念,会计算频数和频率.6.体会数据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作用.【重点难点】1.经历数据收集过程,感受“让数据说话"的现实意义.2.回顾收集数据的过程,并总结出其中的规律,由此了解到科学研究的方法.知识概览图新课导引问题探究:下面是某班某同学通过调查得到的一张表格,通过观察你会发现什么信息?节目种类新闻动画片电视剧其他唱票记录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合作交流:生1:通过表格我发现我们班喜欢看动画片的人最多,喜欢看新闻的最少.生2:我能从表格中知道喜欢看动画片的有23人,喜欢看新闻的有5人,喜欢看电视剧、其他的分别有10人、14人.快来学习数据的收集吧,学了本节,你将会正确地判断事物!教材精华知识点l 收集数据的方法及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方法:民意调查法、实地调查法、媒体查询法等。
★过程:(1)明确调查问题;(2)确定调查对象;(3)选择调查方法;(4)展开调查;(5)记录结果;(6)得出结论.提示:应结合实例对知能点进行理解,选择调查方法时要考虑调查的可操作性.知识点2 频数和频率★频数: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频率: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这两个概念都反映出每个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提示:频数之和为实验的总次数,频率之和为1.课堂检测基本概念题1、请为下述情况选择一种合适的收集数据的方法.(1)某一段时间内某停车场停靠汽车的数目;(2)某种农作物的种子的发芽率情况;(3)本班学生的身高;(4)2007年~2008年间某地区重大交通事故次数及死亡人数.综合应用题2、一渔夫的捕鱼记录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他总共捕到多少条鱼?(2)质量在1.0千克到3.0千克的鱼有多少条?(3)一条鱼质量恰好是3。
华东师大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知识讲解[精选]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了解收集数据的步骤,学会自己收集数据;2.知道频数、频率的概念,能根据统计情况得到事件发生的频数并计算相应的频率;3.理解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并能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4.能把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组整理,并能绘制有关统计图表,根据统计图表,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要点梳理】要点一、数据的收集1. 收集数据的步骤(1)明确调查问题;(2)确定调查对象;(3)选择调查方法;(4)展开调查;(5)记录结果;(6)分析结果,得出结论.2. 频数与频率频数表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频率表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频数与频率都能够反映每个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但在总次数不相等时,应比较频率而不是频数.要点诠释:收集数据时,通常采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出现的频数.要点二、数据的表示1. 统计表和统计图:统计表:利用表格将要统计的数据填入相应的表格内,表格统计法可以很好地整理数据;统计图:利用“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描述数据,这样做的最大优点是将表格中的数据所呈现出来的信息直观化.2. 三种统计图(1)条形统计图是用宽度相同的条形的高低或长短来表示数据的统计图,它可以很直观地反映出数据的数量特征,便于比较大小,但不能清楚地反映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如果有两个研究对象,常常把这两个对象的相应数据并列表示在同一幅条形统计图中.(2)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代表所研究的总体,用圆中各个扇形代表组成总体的各个部分,扇形圆心角的大小反映出各组成部分的数量在总数量中所占份额的大小.从扇形上可清楚地看出各部分量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但不能直接表示出各个项目的具体数据.(3)折线统计图是用折线表示数量变化规律的统计图.如果关注的是某种现象随时间变化而发生的变化,常常以时间为水平放置的数轴,以折线的起伏直观地反映出数量随时间所发生的相应变化.折线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但不能清楚地反映数据的分布情况.要点诠释:三种统计图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将它们结合起来使用.【典型例题】类型一、数据的收集1. 关于“记录收集数据”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能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 B.只能用统计图记录C.只能用表格记录 D.可能用画正字、表格或统计图记录【思路点拨】记录收集数据的方法可以有多种,据此即可解题.【答案】D.【解析】解:记录收集数据的方法,可能用画正字、表格或统计图记录,故选D.【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了记录数据的方法.举一反三:【变式】若有:①分析数据;②收集数据;③作出决策;④整理数据;⑤提出问题,则下列关于决策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A.⑤②④①③ B.⑤②①③④ C.④①③②⑤ D.⑤③②④①【答案】A.2. 王老师对本班40名学生的血型作了统计,列出如下的统计表,则本班A型血的人数是()A.16人 B.14人 C.4人 D.6人【思路点拨】根据频数和频率的定义求解即可.【答案】A.【解析】解:本班A型血的人数为:40×0.4=16.故选A.【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频数和频率的知识,属于基础题,掌握频数和频率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一个样本的50个数据分别落在5个组内,第1、2、3、4组数据的个数分别是2、8、15、5,则第5组数据的频数为,频率为.【答案】20,0.4.解:根据题意可得:第1、2、3、4组数据的个数分别是2、8、15、5,共(2+8+15+5)=30,样本总数为50,故第5小组的频数是50﹣30=20,频率是=0.4.故答案为20,0.4.类型二、数据的表示3.(2016•漳州)国家规定,中小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1小时,为了解这项政策的落实情况,有关部门就“你某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是多少”的问题,在某校随机抽查了部分学生,再根据活动时间t(小时)进行分组(A组:t<0.5,B组:0.5≤t<1,C组:1≤t<1.5,D组:t≥1.5),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统计图,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1)此次抽查的学生数为人;(2)补全条形统计图;(3)从抽查的学生中随机询问一名学生,该生当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低于1小时的概率是;(4)若当天在校学生数为1200人,请估计在当天达到国家规定体育活动时间的学生有人.【思路点拨】(1)根据题意即可得到结论;(2)求出C组的人数,A组的人数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3)根据概率公式即可得到结论;(4)用总人数乘以达到国家规定体育活动时间的百分比即可得到结论.【答案与解析】解:(1)60÷20%=300(人)答:此次抽查的学生数为300人.(2)C组的人数=300×40%=120人,A组的人数=300﹣100﹣120﹣60=20人,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3)该生当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低于1小时的概率是=40%;(4)当天达到国家规定体育活动时间的学生有1200×=720人.故答案为:40%,720人.【总结升华】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举一反三:【变式】某校为了了解该校初二年级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情况,随机抽取了该年级的部分学生,对他们某月阅读课外书籍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根据调查的结果绘制了如下的统计图表.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这次共调查了学生多少人?E组人数在这次调查中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2)求出表1中a的值,并补全图1;(3)若该年级共有学生300人,请你估计该年级在这月里阅读课外书籍的时间不少于12小时的学生约有多少人.【答案】解:(1)这次共调查了学生50人,E组人数在这次调查中所占的百分比是8%.(2)表1中a的值是15,补全如图.(3)300×18%=54人.4. 以下是根据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相关数据绘制的统计图的一部分,请你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年增长率约是多少?(精确到0.1%)(2)求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约是多少万人?(精确到万位)(3)补全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思路点拨】(1)用2013年比2012年多的人数除以2012年的人数,计算即可求出2013年的增长率;(2)设2011年的毕业生人数约是x万人,根据2011年的增长率是4.6%列式计算即可得解;(3)根据计算补全统计图即可.【答案与解析】解:(1)699-680680×100%≈2.8%,故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年增长率约是2.8%;(2)设2011年的毕业生人数约是x万人,根据题意得,x-631631≈4.6%,解得x≈660,故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约是660万人;(3)补全统计图如图所示.【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5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15.1 数据的收集课件
12/13/2021
第三页,共十九页。
【归纳结论】对所有的考察对象作调查,这种调
查叫作全面调查。从所有对象中抽取有部分作调 查分析(fēnxī),这种调查叫作抽样调查。
12/13/2021
第四页,共十九页。
做一做
某机构要调查一手机生产(shēngchǎn)厂家的手机质量,是 否需要对改厂生产(shēngchǎn)的所有手机进行检测吗?
例如,在问题1中,全国初中生的视力是总体;每名初中
生的视力是个体。 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
样本中个体的数量叫做样本容量。例如,抽取的15所中学的 全部初中生的视力是样本。
12/13/2021
第六页,共十九页。
想一想:
电视台准备(zhǔnbèi)在某市调查一电视节目收视率,需 要对所有看电视的人进行全面调查吗?
什么时候用普查的方式获得数据较好,什么时候用抽样调查 的方式获得数据较好?
(1)当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少时;当要研究的问题要求情况真实、准
确性较高时;调查工作(gōngzuò)较方便,没有破坏性等等,此时用普查
方式获得数据较好. (2)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普查的工作量大;受客观条件限制,
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调查;调查具有破坏性时,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较好.
12/13/2021
第八页,共十九页。1.普查(pǔ c来自á)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普查
抽样调查
通过调查总体来收 通过调查样本来
优点 集数据,调查的结果 收集数据,工作量较
准确.
小,便于进行.
缺点
工作量大,难度大,
而且有些调查不宜使 用普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5月23日
缘分让我在这里与你相遇
13
15.1 数据的收集
总结反思
小结
知识点一 收集数据的步骤与方法
1.收集数据的步骤: (1)明确调查___问_题____; (2)确定调查___对__象___; (3)选择调查___方__法___; (4)展开调查; (5)记录结果; (6)得出结论.
2019年5月23日
2019年5月23日
缘分让我在这里与你相遇
7
15.1 数据的收集
(4)每名同学都有权不公开自己的心脏工作情况,因此在报告单上不要写每个成员 的姓名.当然,如果通过调查发现自己的心脏可能有点问题,就应尽早去医院做进 一步检查. (5)上面所写的做法并不是每处都绝对不可改变,同学们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互相学习,完善调查方法,究竟怎样测定脉搏较好,可以提前请教医学知识比较丰 富的人,并且提前反复进行尝试.
缘分让我在这里与你相遇
14
15.1 数据的收集
2.收集数据时常用的调查方法: (1)民意调查法:如投票选举. (2)实地调查法:到现场进行观察、收集、统计数据. (3)媒体查询法:利用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进行数据的收 集与统计.
2019年5月23日
缘分让我在这里与你相遇
15
15.1 数据的收集
2019年5月23日
缘分让我在这里与你相遇
8
15.1 数据的收集
【归纳总结】 数据的收集过程: ①明确调查问题;②确定调查对象;③选择调查方法;④展开 调查;⑤记录结果;⑥得出结论.
2019年5月23日
缘分让我在这里与你相遇
9
12.1 幂的运算
目标二 会计算频数和频率
例2 教材补充例题 为迎接2018年某市中学生运动会的召开,第四 中学举办了一次体育竞赛活动,通过学生自愿报名和学校选拔,共 选出了25名选手参赛,比赛成绩(单位:分,满分100分)如下:84, 87,95,98,100,88,78,92,83,89,94,81,86,97,94, 76,82,80,91,93,96,99,88,94,100.学校按5分的组距分段, 统计每个分数段出现的频数,并填入下列统计表:
缘分让我在这里与你相遇
16
15.1 数据的收集
反思
判断:在2020020002的各个数位中,数字“2”出现的频数是4,数 字“0”出现的频率是6.( × )
2019年5月23日
缘分让我在这里与你相遇
17
4
15.1 数据的收集
解:(1)调查的问题是全班同学休息时心脏的工作情况. (2)调查的对象是全班同学. (3)调查的方法可以每三人一组,组内每名同学都测定另外两人1分钟的脉搏.这样, 每人都被测定两次,以防测定的结果出现误差. (4)记录本次调查的结果. 第一步:把数据填入以下表格.
2019年5月23日
2019年5月23日
缘分让我在这里与你相遇
3
12.1 幂的运算
目标突破
目标一 掌握收集数据的方法及过程
例1 教材补充例题 如果你要了解你们班同学在休息时心脏的工作 情况,并决定作一次调查,请设计一个详细的调查步骤,并付诸 实践.
【解析】 按收集数据的步骤进行.
2019年5月23日
缘分让我在这里与你相遇
第15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15. 1 数据的收集
1.数据有用吗 2. 数据的收集
2019年5月23日
缘分让我在这里与你相遇
1
第15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1.数据有用吗 2.数据的收集
知识目标
目标突破
总结反思
2019年5月23日
缘分让我在这里与你相遇
2
15.1 数据的收集
知识目标
1.经过自学阅读和对实例的观察、讨论,了解数据的作用, 掌握收集数据的方法及过程. 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思考,理解频数和频率的概念, 会计算频数和频率.
[点评] 频数和频率都能反映每个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 频数是一个数字,各频数之和等于总次数. 频率是一个比值,各频率之和等于1.
2019年5月23日
缘分让我在这里与你相遇
12
15.1 数据的收集
【归纳总结】 频数与频率之间的关系: 频数反映被调查对象出现次数的多少,是一个非负数,而频率 则是一个分数(或小数、百分数).频数和频率都能反映每个对象
15.1 数据的收集
第二步:推选4名同学,其中一人负责以画“正”字的方式在黑板上“计票”,两人负 责集中各小组的报告单与监督(一人监督“计票”情况,一人监督“唱票”情况),另 一人负责“唱票”(大声读各小组的记录). 第三步:全班同学各自整理黑板上的表格,把表格中的“正”字改为相应的数.
2019年5月23日
缘分让我在这里与你相遇
10
15.1 数据的收集
分数 75.5~ 80.5~ 85.5~ 90.5~ 95.5~
段 80.5 85.5 90.5 95.5 100.5
频数 3
4
5
7
b
频率 a
0.16 0.20 0.28 0.24
(1)求a,b的值;
(2)如果95分以上(含95分)为一等奖,请计算这次竞赛该校学生
获得一等奖的人数占本校参赛总人数的百分比.
2019年5月23日
缘分让我在这里与你相遇
11
15.1 数据的收集
解:(1)a=3÷25=0.12;b=25×0.24=6. (2)因为25名参赛选手中有7人的成绩在95分以上(含95分),所以这次竞赛该校学 生获得一等奖的人数占本校参赛总人数的百分比为7÷25×100%=28%.
2019年5月23日
缘分让我在这里与你相遇
6
15.1 数据的收集
注意:(1)上面每三名同学一组,而不是两人一组是有必要的,原因是同学 们在测脉搏方面缺少经验,这样做可以尽量避免误差. (2)由于同样的理由,每次测定都要掌握好时间,是1分钟,实际上专业人 员做这样的工作时,并不需要1分钟. (3)必须适当选择进行测定的时间,以保证调查的结果是“休息时”心脏的工 作情况.
知识点二 频数、频率的概念
频数:每个对象出现的___次__数_____. 频率:每个对象出现的___次_数____与___总__次_数____的比值(或者百分
比).频率=总频次数数.
频数=总次数×频率.
频数 总次数=频率. [点拨] 所有对象的频数之和等于总次数,所有对象的频率之和
等于1. 2019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