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保护农田与防止土壤侵蚀

水土保持保护农田与防止土壤侵蚀水土保持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对于保护农田以及防止土壤侵蚀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水土保持的概念、农田保护以及土壤侵蚀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水土保持的概念及重要性水土保持是指通过合理的水土管理和相应的措施来保护农田、防止土壤侵蚀,以保持和改善土地的劣化,维持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水土保持对于农田的生产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地区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水土保持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农田资源:水土保持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农田的肥沃土壤,提高农田的利用率,保护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从而促进农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预防土壤侵蚀: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水流对土壤的冲击,防止土壤被侵蚀,减少土地退化,保护土壤质量。
3. 维护生态平衡:水土保持可以减少水污染和水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防止水源枯竭,维护河流的生态平衡。
二、农田保护的措施为了保护农田资源,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水土保持措施,包括:1. 植被保护:植物根系可以固定土壤,减少水流对土壤的冲击,同时植被能够吸收水分和养分,减少水分的流失。
2. 土壤改良:通过适当的施肥、翻耕和深翻等措施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减少土壤的侵蚀。
3. 建立水渠和沟渠:合理的水渠和沟渠能够引导水流,减少水流对农田的侵蚀,降低农田遭受洪涝灾害的风险。
4. 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可以减少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保护农田的生态环境。
三、土壤侵蚀的影响及其防治土壤侵蚀是指水流、风力、重力等自然因素对土壤造成的破坏和损失,对农田的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
1. 影响农田生产力:土壤侵蚀会导致农田的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降低农田的产量。
2. 水资源浪费:土壤侵蚀会引起水土流失,造成大量土壤和水体的浪费,导致水资源的短缺。
3. 水污染:土壤侵蚀会导致农田中的化学物质和营养物质流入水体中,引起水体的污染,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
农田水土保持的方法与技术

农田水土保持的方法与技术农田水土保持是指利用各种措施和技术来保护农田的水资源和土壤资源,以改善农田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农田水土保持方法与技术。
1. 水土保持林带水土保持林带是指在农田周边或农田内部设置一定宽度的林带,起到防风固沙、保护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
在选择树种时,应优先选择耐旱、抗风沙和抗盐碱的树种,如杨树、柽柳等。
合理布置林带的密度和宽度,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和风沙侵袭。
2. 土壤改良土壤改良是通过施加有机肥料、矿质肥料和土壤调理剂等手段,改善土壤的结构和肥力,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抗旱能力。
应根据土壤的性质和农作物的需求,科学施肥、轮作休闲,合理利用有机废弃物和秸秆进行覆盖和还田,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增加,增强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
3. 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是农田水土保持的重要环节。
在田间排水方面,应合理设置排水沟和排水管道,确保田间排水通畅;在节水方面,应推广高效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减少水的过量使用。
同时,要重视水源的保护,保持水源地的生态平衡,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利用,确保农田的需水量和供水量平衡。
4. 防治农田水土流失农田水土流失是指降雨冲刷、水沟、水流等因素导致的土壤流失现象。
为了减少农田水土流失,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合理规划田块和田埂的坡度,控制田地的坡度和水流速度;铺设护坡网、塑料薄膜等防护材料,增加土壤的抗冲蚀能力;修建水渠、沟渠等,引导雨水流向合适的地方,减少水流对土壤的冲刷。
5. 种植抗旱作物在干旱地区或旱季节,选择抗旱性较强的作物进行种植,可以有效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
比如小麦、玉米、花生等作物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适宜在干旱地区种植。
此外,合理掌握灌溉时机和方式,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水资源的依赖。
6. 植物轮作与休耕定期进行植物轮作与休耕,是保持农田水土的重要措施。
植物轮作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减少土壤病虫害的发生。
农田水土保持措施

农田水土保持措施农田水土保持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和改善农田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状,减轻或防止农田土壤的侵蚀和破坏,提高土地的产量和质量,维护农田生态环境稳定的过程。
农田水土保持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重要的农田水土保持措施。
1. 植被保护措施:植被是农田水土保持的第一道防线。
通过种植适宜的作物和草坪植被,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
作物根系能够固定土壤,在水流冲击下起到保护土壤的作用。
草坪植被能够形成茂盛的草丛,增加土壤的抗冲刷能力,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2. 林木种植措施:林木种植是一种重要的农田水土保持措施。
通过合理布置林木,可以形成防风固沙的林带,减少沙尘暴的发生。
同时,林木的根系能够有效地增加土壤的固结性,抵御水流的冲刷,防止土壤侵蚀。
此外,林木还能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
3. 土壤保水措施:土壤保水是农田水土保持中的关键环节。
农田中常采取的土壤保水措施包括修建沟渠、建设水库和塘坝等。
通过合理规划和修建这些水利设施,可以有效地储存雨水,减少地表径流的速度和冲击力,降低农田土壤的侵蚀和流失。
4. 合理耕作措施:合理的耕作方式对于农田水土保持至关重要。
采用保持农田地面平整的耕作方式,减少地面起伏,可以降低雨水径流的速度和冲击力,减少土壤流失。
合理选择耕作深度和耕作工具,保持土壤的固结性,避免土壤压实和结壳的发生。
同时,科学施肥、合理轮作,也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减少农药和化肥对土壤的污染。
5.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水土保持工程是一种集中保护农田水土的手段,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例如,修建沟渠、築堤截沟等工程能够有效地引导和控制雨水流动,减小水土流失;铺设防渗透膜和排水系统,能够提高土壤的渗透性,保持土壤湿润和通气性;修建水槽和梯田等工程,可以减少水流速度,降低冲刷力。
综上所述,农田水土保持措施是维护农田生态环境稳定、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农地水保

农地水土保持第一章一.农地水土保持范围:1.农地的合理利用2.土壤冲蚀防治3.土壤退化防治4.改良土壤结构5.控制地表径流与防洪6.灌溉与排水7.环境,生产的结合二.农地水土保持遵循的原则:1.农业持续发展原则2.水- 土-作物-大气相互作用原则3.遵循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三.我国耕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土壤流失严重国内:梯田2 土壤盐渍化先进的耕作栽培措施3 土地毁坏复合农林业4 土地占用小流域综合治理5 土地污染山坡地开发利用水保新技术6 土壤肥力下降第二章四.农业生态系统以人类为中心,在一定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下,以作物,家畜为主体,包括森林,草地,也包括病虫,杂草,微生物等所构成的特有的能量转移和物质循环。
五.生态农业原理的五大特点:1.绿色植被覆盖度最大2.生物产量最高3.农副产品利用最合理4系统的经济效益最高5.系统的动态平衡最高六.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在水土流失区域建立一种以保持水土为中心,生态上稳定,环境上安全,资源上利用合理的生态农业。
七.持续发展理论生态方面重视对农业,经济,社会给予重视优化利用自然资源解决粮食问题解决就业和增加收入保护自然环境与资源第三章八.作物的水分利用率+九十十一水分利用率指每单位蒸散的水分在一定面积上所生产的经济产品的重量,即:WUE=Y/ET ET 蒸散量T 植物蒸腾E土壤蒸发Y 作物经济产量(水分利用率的影响因素)九.影响产量因素(怎样影响水分利用效率)*********对于旱地来说,水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及保墒措施栽培技术所有这些因素的最终作用都集中在水分利用率上,ET取决于(1)土壤水分的贮存状况,(2)播种时的墒情,(3)生长季节内的有效降雨量,(4)作物吸水能力,(5)根系生长状况,(6)水分散失程度,(8)以及一定程度上的产量水平。
十.影响蒸腾作用因素(蒸腾怎样影响水分利用率)C4植物具有对CO2亲和力强的光合酶,气孔张开时,蒸腾较少。
农田水土保持方案科学耕作防止水土流失

农田水土保持方案科学耕作防止水土流失农田水土保持是一项关系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工作。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农田水土保持方案的重要性也逐渐被认识到。
本文将从科学耕作的角度,介绍一些有效的农田水土保持方案,以预防水土流失。
一、合理的基本耕作制度1. 种植结构调整:在农田种植结构上,应根据土地的类型和条件,合理选择农作物种类、轮作制度等,避免连作、同作,以减少土壤肥力的损失。
2. 水分管理:科学利用水资源,通过合理的灌溉制度,控制农田水分的供应,防止过度灌溉导致土壤侵蚀。
合理的排水系统也是保持农田水土的重要手段之一。
3. 土壤养分管理:通过科学施肥和有机肥料的应用,保持土地的肥力,减少化学肥料对水体的污染,同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
二、合理的耕作措施1. 秸秆还田:将农作物的秸秆还田,不仅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抗侵蚀性能。
2. 防风固沙:适时种植抗风林带,通过形成绿色屏障,降低风力对农田的侵蚀和沙尘暴的发生。
3. 梯田建设:在山区地形复杂的地区,采取梯田建设的措施,不仅可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还可以减少坡耕地的水流速度,减轻水土流失的危害。
三、综合防治措施1. 植被恢复与修复:通过植被的恢复和修复,可以增加土壤的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的可能性。
同时,适时进行抚育和更新,提高植被的抗冲击和抗侵蚀能力。
2. 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合理规划和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包括随地势调整的农田沟渠、固定的沙栅等,可以有效地防止农田的水土流失。
3. 定期维护和巡视:定期巡视农田水土保持设施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修复,确保农田水土保持措施的有效性。
在实施农田水土保持方案的同时,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鼓励农民采取科学耕作的方法,以避免水土流失的发生。
总之,农田水土保持方案科学耕作防止水土流失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合理的耕作措施和防治措施,才能保证农田水土的健康和稳定,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田水土保持措施

农田水土保持措施农田水土保持是指通过合理利用并保护土地和水资源,采取措施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农田持水能力和保护土壤质量的一系列工作。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农田水土保持措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农田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并介绍几种常见的水土保持措施。
一、农田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农田水土保持对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农田水土保持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
水土流失是农田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着土壤质量和农作物产量。
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水分和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
其次,农田水土保持可以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农田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人类健康。
因此,农田水土保持对于农业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二、水土保持措施的类型及应用1. 林木覆盖:种植树木和草本植物可以有效地保持土壤,减少水土流失。
树木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防止土壤侵蚀;而草本植物的茂密根系可以起到类似的作用。
因此,在农田中适当种植树木和草本植物,增加农田覆盖度,可以显著改善水土流失问题。
2. 土壤保墒:水分是农田生产的重要要素,而水土流失会严重损失水分。
为了保持土壤水分,可以采取保墒措施。
例如,覆盖农田表面的秸秆、稻草等物质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保持土壤湿度。
此外,合理的灌溉和渗灌技术也是保墒的有效手段。
3. 梯田建设:梯田是一种利用坡地形成阶梯状耕地的传统农田布局方式。
梯田的建设可以大大减少坡地上的水土流失,同时提高土地利用率。
通过修建水坝和渠道,将水在不同的梯田间引导流动,减缓水流速度,达到保水和保土的目的。
4. 防护措施:农田水土保持还需要采取一些防护措施,例如修建水土保持工程和堤坝,建设防风林和防护网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自然灾害对农田的影响,保护农田免受洪水和风沙的侵蚀。
三、农田水土保持的未来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加大,农田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农田水土保持措施

农田水土保持措施农田水土保持是指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措施,维护和改善农田的土壤质量和水资源利用效益,以防止和减少农田水土流失,保护农田的持久生产能力和生态环境。
农田水土保持措施是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基本任务,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植被保持植被是农田水土保持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田适当的植被覆盖可以减缓水流速度,有效减少水土流失。
因此,种植适宜的植物可以起到保持土壤的功效。
在农田水土保持中,可采取以下措施来实现植被保持:1. 梯田种植:在山区农田中,采取梯田种植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减少水土流失。
梯田种植不仅可以减缓水流速度,还可以增加土地的利用率,提高农田的生产力。
2. 种植防护林带:河流、湖泊附近的农田可以种植防护林带,起到防风固沙、保持土壤湿度的作用。
防护林带可以减少农田产生的土壤侵蚀,保护农作物和土地。
3. 轮作休耕:农田可以通过轮作休耕的方式来保持植被的多样性。
轮作休耕可以使土壤得到修复和肥力的恢复,有效防止农田土壤的退化和水土流失。
二、水源保护水源保护是农田水土保持的关键措施。
在农业生产中,科学合理地利用和管理水资源对于保持农田水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以下是一些水源保护的措施:1. 种植水源涵养林:在农田周围或水源附近种植水源涵养林可以有效保护水源,减少农田的水土流失和污染。
水源涵养林不仅可以保持水源的稳定,还可以净化水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益。
2. 构建水土保持设施:农田中可以设置沟渠和水沟等设施,以减缓水流速度,防止水土流失。
此外,可以利用排水系统,合理引导农田中的水流,减少水流的冲击力。
3. 合理灌溉:农田的水源管理关键在于合理灌溉。
合理的灌溉可以减少用水量,降低农田的水土流失风险。
应根据实际需求,结合气候特点和作物生长状况,合理安排灌溉周期和时间。
三、土壤保护良好的土壤质量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所以土壤保护是农田水土保持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土壤保护措施:1. 覆盖耕作:农田耕作后应尽快进行覆盖,以避免裸露的土地容易受到水和风的侵蚀。
水土保持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

水土保持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水土保持措施是为了保护和改善土壤、水资源,减少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的一系列行动。
在农田中,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对农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讨论水土保持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并分析其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首先,水土保持措施对于保护土壤质量至关重要。
农田是食物生产的关键场所,土壤质量的维护和提高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如植被覆盖、梯田建设和农田防护林等,能够减少水土流失,防止农田土壤的侵蚀和剥蚀,保持土壤的肥沃性。
这对于作物的生长和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
其次,水土保持措施对农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农田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物环境,许多生物种类和生态链在其中相互依存。
传统的农业实践往往会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然而,通过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可以保护和改善农田的生物多样性。
例如,合理利用梯田,种植不同类型和品种的农作物,有助于增加农田的生物多样性。
此外,农田防护林的种植也为许多野生动植物提供了适宜的栖息地,促进了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发展。
此外,水土保持措施还对农田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有效的水资源管理对于农田生态系统的维持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水土保持措施,如建立农田水利工程和灌溉系统,可以有效地收集和利用降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通过植被覆盖和土壤保护,可以减少水源的污染和流失,保护农田的水质,维持农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养分的循环和保持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田的养分管理是农业生产的核心之一。
通过采取适当的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减少土壤养分的流失和淋溶,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效率,促进农田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农田防护林能够固定和积累大量的有机质,提供土壤养分,并减少养分的流失。
此外,合理的农田水利工程可以调节水的供应和排水,有助于保持土壤中养分的平衡。
农村环境整治的水土保持与防治措施

农村环境整治的水土保持与防治措施农村环境整治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保持水土的良好状态是保护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农村地区,水土保持与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接下来将分十二个小节来探讨农村环境整治的水土保持与防治措施。
农村环境整治的水土保持与防治措施首先要从农田水土保持入手。
农田水土保持是指通过采取措施,保障土壤和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保护,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维护农业生产。
在农田水土保持中,可以采取精密农业,合理施肥,合理轮作等措施来保护水土资源。
其次,发展农业生产中要加强植被保护。
植被覆盖对于水土保持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减缓水流速度,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因此,在农村环境整治中,要重视植被的保护工作,加强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的保护。
在农村环境整治中,土地利用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要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和滥用土地资源,保护好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
通过土地整治和规划,可以有效减少土地的退化,保护土地资源。
除了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和植被保护外,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农村地区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保护好水资源。
可以通过建设水利工程,加强水资源管理等措施来保护水资源。
在农村环境整治中,也要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
农村环境卫生是保障农村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要加强卫生设施建设,加强垃圾处理等工作,做好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此外,还要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基础工作,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加强环境评估工作,对环境治理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调整措施,保障环境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水土保持与防治措施中,还需要农村居民的参与。
农村居民是环境整治的主体,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参与环境整治工作,共同保护水土资源。
另外,要加强农村土地整治工作。
农村土地整治是改善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通过土地整治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农村农田水土保持工作

农村农田水土保持工作农田水土保持工作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涉及到保护耕地、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工作。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出发,全面介绍农村农田水土保持工作的意义、目标、实施政策以及取得的成效。
一、农村农田水土保持的意义农村农田水土保持的意义在于维护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农田是农民的根基,保护农田水土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水土保持工作可以减轻水土流失的风险,保护农田的地力和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的提升。
同时,水土保持还能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二、农村农田水土保持的目标农村农田水土保持的主要目标是保护农田,改善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保持力、改善农田排水条件、增加农田水源供应等。
通过实现这些目标,能够提高农田的耕作能力和农作物产量,保障农业的发展。
三、农村农田水土保持的实施政策为了有效推进农村农田水土保持工作,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首先,加强农田水土保持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水土保持意识。
其次,加大投入力度,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鼓励农民参与水土保持工作。
政府还要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水土保持政策的贯彻执行。
同时,加强水土保持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科技支撑。
四、农村农田水土保持的成效近年来,农村农田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大量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如建设梯田、植被覆盖、合理排灌水等,有效减少了农田水土流失。
统计数据显示,农村土壤侵蚀面积减少,耕地质量得到改善。
同时,水田、旱地等作物的产量明显增加,为农民增加了收入。
农田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修复。
结论农村农田水土保持工作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
保护农田、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农村农田水土保持工作的核心目标。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监督管理,并提供科技支撑。
农田水土保持措施

农田水土保持措施农田水土保持是指通过合理的措施和技术手段,保护和改善农田的水土资源,以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田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对保护环境、维护农田生态平衡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几种常见的农田水土保持措施进行详细介绍和阐述。
一、梯田种植梯田种植是一种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
它通过修建一定坡度的田地,可以有效减少坡耕地因水流冲刷而造成的土壤侵蚀。
梯田能够增加土壤保水能力,预防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
此外,梯田还能够使水流缓慢渗透,为农作物提供足够的水源。
二、草地覆盖草地覆盖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农田水土保持措施。
在农田未种植季节,可以利用草本植物进行草地覆盖,避免过度暴露的裸地。
草地可以保持土壤的持水能力,减少水流对农田的冲刷,防止侵蚀和流失。
同时,草地还能够显著减少农田中的风蚀作用,保护农作物生长。
三、水土保持林带水土保持林带是指在农田周围或农田内部划定一定范围的林带,用以减轻风力对农田的侵蚀和保护土壤表层。
水土保持林带不仅可以为农田提供防风、滞尘的作用,还可改善农田周边的生态环境。
水土保持林带的树种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及农作物种植情况来确定。
四、植物防护带建设植物防护带是指在农田周围或农田内部种植一定范围和密度的植物,用以保护农田免受风蚀和水土流失的侵害。
植物防护带可以起到阻挡和抵御风力的作用,减少水流速度和冲击力,保护农田和农作物。
选择适宜的植物防护带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及农田周边环境来规划和建设。
五、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一项关键的农田水土保持措施。
农田土壤中的养分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但不合理的施肥容易导致养分过量积累和流失,造成水体污染和土地贫瘠。
因此,合理施肥需要根据土壤类型、农作物需求和肥料种类来进行科学调配,避免过度施肥和养分流失。
综上所述,农田水土保持措施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梯田种植、草地覆盖、水土保持林带、植物防护带建设和合理施肥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侵蚀和流失,维护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
农田水土保持措施

农田水土保持措施一、引言农田水土保持是指为保护农田土壤和水资源,预防水土流失,维护农田生产环境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在农业生产中,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对于提高农田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维持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农田水土保持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二、科学调整农田布局合理的农田布局是农田水土保持的基础。
在进行农田规划时,应根据地形地貌、水资源分布等因素科学划定耕地、草地、林地等农田类型。
同时,要合理确定田块、田埂和排灌沟等建设布局,以便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农业活动对土壤和水环境的破坏。
三、保护农田水源农田水源的保护对于保持农田水土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要加强水源涵养工作,修建水土保持林、廊道等结构,保护土壤表层覆盖层,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侵蚀。
此外,要科学开展农业灌溉,合理计算用水量,提高灌溉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水分浪费。
四、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农田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保持水分和营养素的持久稳定。
有机肥料不仅可以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减少水土流失,还能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农民在施肥时应根据土壤质量和作物需求进行科学施肥,避免过量使用化学肥料。
五、合理耕种方式合理的耕种方式是农田水土保持的关键。
传统的翻耕方式容易造成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而保持耕作方式则能更好地保护农田水土资源。
例如,无翻耕栽培、植被覆盖栽培等方式可以减少土壤侵蚀,保持土壤水分和肥力。
此外,适度留茬、轮作休耕等措施也能调节土壤的养分供给和水分循环。
六、建设农田防护设施农田防护设施的建设是保持农田水土的有效手段之一。
例如,设立田埂、田沟和林带,能有效分隔农田并减少水土流失。
此外,可以修建坝塘、蓄水池等水利设施,调节农田的水资源,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七、加强农田管理加强农田管理是保持农田水土的重要保障。
农民应定期对农田进行巡视和维护,及时修复、加固田埂、堤坝和排灌设施,防止水源泄漏和土壤侵蚀。
农业种植中的农田水土保持措施

农业种植中的农田水土保持措施农田水土保持是指通过采取综合措施,保护农田的水和土资源,防止水土流失、土壤贫瘠和农田环境的恶化,以保障农田的可持续利用和生产能力。
在农业种植中,农田水土保持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提高农作物产量,还能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农田水土保持措施。
1. 颗粒间作颗粒间作是一种利用植物的根系和地下部分生物有机体,增加土壤结构稳定性和抵抗侵蚀能力的措施。
颗粒间作可以改善土壤质地,增加土壤肥力,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土壤侵蚀风险。
它通过不同植物的根系网络相互交错,形成稳定的土壤结构,提供根系的力量来抵抗水和风的侵蚀。
2. 农田排水系统农田排水系统包括提高田块排水能力、建设排水渠和排水泵站等。
农田排水系统的目的是快速排水,避免农田长期积水,减少土壤水分饱和,防止穴盖腐烂、秧苗窒息等问题的发生。
良好的排水系统可以有效防止农作物因受水分过多或过少而引发的病虫害和减产情况。
3. 水土保持梯田梯田是一种通过修建阶梯状的田地,使水流能够被有效滞留和利用的农田布局方式。
水土保持梯田能够大幅度降低水流速度,减少水流对土壤的冲刷,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并且能够有效地利用雨水资源,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
同时,梯田还可以减少农田因坡面侵蚀而造成的水土流失。
4. 覆盖作物栽培覆盖作物栽培是在农田种植休耕期间,或在主要作物生长时,在地表覆盖一种植物,如麦秸、稻杆等,以减缓水流速度、提高土壤保水能力,防止土壤被冲刷和风蚀。
覆盖作物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侵蚀,保持土壤湿润和肥力。
5. 林地和草地建设在农田周围或空闲地区种植林木和草地,可以起到很好的水土保持作用。
树木的根系能够牢固地固定土壤,减少水流速度,防止土壤侵蚀。
草地的根系也能够增加土壤的稳定性,并且茂盛的草丛能够有效防止风力侵蚀。
通过上述措施的采取,农田水土保持能力得到有效加强,农业生产的环境温和化程度提高,农作物产量也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农业种植中的农田水土保持技术

农业种植中的农田水土保持技术农田水土保持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保护农田的土壤、水源以及环境,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农业种植中的农田水土保持技术,以期增强农田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一、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是农田水土保持的基础。
在农业种植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减少土壤的水分流失和污染。
首先,灌溉设计要合理,要根据作物需水量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灌溉水量,避免过度灌溉导致水分过剩和土壤侵蚀。
其次,可以使用防渗膜和防渗设施,减少土壤渗漏现象。
此外,在灌溉之前可以进行土壤覆盖,使用覆盖物或植物覆盖来降低土壤表面的温度,减少水分蒸发的速度。
二、合理施肥管理合理的施肥管理是保持农田水土的关键措施之一。
农业种植中常常需要施加肥料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是过量的肥料使用会导致水土污染和土壤侵蚀。
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土壤肥力的状况和作物需求来确定合理的施肥方案,并且要注意控制施肥量。
此外,可以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来替代化学肥料,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合理耕作措施合理的耕作措施对于保护农田水土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种植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耕作措施来减少农田水土的流失和退化。
首先,可以选择适合当地环境和土壤条件的耕作方式,如翻耕、犁底耕等。
其次,要注意合理的耕作深度,不要过度犁底,以免破坏土壤结构和土壤生态系统。
此外,可以采用轮作和休耕制度,使土壤得到充分的休养生息,提高土壤质量和保持水分。
四、植被的保护和恢复植被是农田水土保持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保护和恢复植被,可以减少土壤侵蚀和水资源的流失。
在农业种植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保护和恢复植被。
首先,可以在农田周围或者河流附近种植乔木和灌木,形成绿化带,起到阻挡风沙和保护农田的作用。
其次,可以采用间作和套作的方式,增加农田的植被覆盖率。
此外,可以合理使用农田留作绿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保水能力。
总结起来,农业种植中的农田水土保持技术对于保护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农田水土保持工程

农田水土保持工程一、引言农田水土保持工程是指为了保护农田的水土资源,提高农田的生产能力和环境质量而采取的一系列工程措施。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土地退化问题的日益凸显,农田水土保持工程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工程的目的、主要措施以及工程带来的益处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二、农田水土保持工程的目的农田水土保持工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农田的水土资源,维护农田生态平衡,促进农田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规划和实施工程项目,可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1. 防止土壤侵蚀:农田水土保持工程采取的措施,如植被覆盖、沟壑治理、水土保持林等,都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的发生,避免农田肥力的流失。
2. 调节水分平衡:科学地规划农田水利系统,包括水库、灌溉渠道等,可以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农田的充足灌溉和排水,提高农田的湿润度和利用效率。
3. 提高农田生态环境:农田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可以改善农田的生态环境,促进植被生长,增加自然保护层,提供良好的栖息条件,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三、农田水土保持工程的主要措施农田水土保持工程涉及的措施繁多,这里列举几个主要的措施:1. 构筑水土保持林:在农田周边或分散地区建立绿化带,通过种植乔木、阔叶树和灌木等树种,增加土壤持水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2. 建设沟壑治理:对农田中的存在的沟渠进行整修和加固,防止沟壑扩大、崩塌和淤堵,减少土壤流失。
3. 行洪区划和排灌工程:合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农田的排灌系统,保证在雨季和涝灾中及时排除积水;在旱季和干旱时期,提供足够的水源进行灌溉。
4. 分层农田整理:根据农田的特点和地形条件,将农田分层整理,修筑梯田和沟渠,提高农田的水土保持能力。
5. 制定农田水土保持计划:在农田水土保持工程实施前,制定科学合理的农田水土保持计划,明确工程范围、目标和工作要求。
四、农田水土保持工程带来的益处农田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将带来多方面的益处:1. 提高农田产量:通过减少水土流失、保证灌溉和排水良好等措施,可以提高农田的肥力和可利用面积,进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农田水土保护措施

农田水土保护措施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田水土保护成为农村发展和可持续农业的重要课题。
为了保护农田的水土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
本文将重点介绍农田水土保护的相关知识和具体的措施。
1. 合理耕作制度合理的耕作制度是保护农田水土的基础。
传统的耕作方法往往存在过度耕作、连续种植和不合理施肥等问题,致使农田水土资源流失严重。
因此,科学合理的耕作制度非常重要。
包括合理轮耕、合理耕深、合理施肥和合理用药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可以减少土壤侵蚀、保护土壤肥力。
2. 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农田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农田水土保护的重要内容。
在农田水土保护中,合理的水资源管理非常重要。
包括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排水和保持水质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排水和灌溉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土壤水分,调节土壤的水热条件,防止水分过度蒸发和土地干旱。
3. 防治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是导致农田水土资源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
在农田水土保护中,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如修建沟渠、植被覆盖、梯田修建等。
这些措施可以减缓雨水的冲击力,防止土壤侵蚀,保护农田水土资源。
4.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保护农田水土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
传统的过量施肥不仅浪费资源,还可能导致土壤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合理的施肥措施,包括合理施肥量、合理施肥时间和选择合适的肥料等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措施,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保护农田水土环境。
5. 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平衡和健康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农田水土保护中,我们应该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包括合理选择农作物品种,提高抗病虫害能力,保护农田的生态环境等方面。
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可以增加农田的抗风能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6. 农残和污染物处理农田水土保护还需要重视农残和污染物的处理。
水土保持守护土地资源

水土保持守护土地资源水土保持是指在农田、林地、草地和其他土地利用过程中,采取综合的技术措施,以防治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保护和改善土地资源的一种生态建设活动。
水土保持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水土保持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和措施。
一、水土保持的重要性水土保持对于守护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水土保持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避免土地的沟壑化和侵蚀,减少土地的损失。
其次,水土保持可提高土壤肥力,保证农田的高产稳产,确保粮食和农产品供应。
此外,水土保持还能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最后,水土保持对于缓解水资源短缺、抵御气候变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水土保持的主要内容1. 土地利用规划:通过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划定不同功能区域,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2. 水土保持措施:包括植被保护、建设护坡、修建沟渠、建设防护林等技术措施,以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侵蚀。
3. 水资源管理:采取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措施,确保水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4. 生态修复和保护:通过树木、草地等植被的修复和保护,恢复土地的生态功能,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三、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1. 植被保护:加强封山育林、造林绿化,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2. 护坡建设:采取石砌石护坡、混凝土护坡等措施,防止土地坡面的崩塌和侵蚀。
3. 沟渠修建:建立合理的排水系统,减少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
4. 防护林建设:种植沙障林、风break林等抵御风沙侵袭,保护土地资源。
5. 林地管理:加强林地的管理和保护,防止滥砍滥伐,保持生态平衡。
6. 土壤改良:采取施肥、耕激作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保持农田的高产稳产。
7. 水资源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8. 生态修复和保护:加强湿地保护、草地修复等措施,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通过实施以上水土保持的措施和技术,能够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水土保持维护农田生态的基础环保工作

水土保持维护农田生态的基础环保工作水土保持是指防止水土流失、改善水土条件、保护水资源,维护农田生态环境的一系列措施和工作。
在农田生产中,水土保持是基础的环保工作,对于农田的生态环境维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防止水土流失、改良水土条件和保护水资源三个方面探讨水土保持在农田生态维护中的重要性。
防止水土流失是水土保持的核心任务之一。
水土流失是指水流和风力作用下,农田表土和养分被迅速剥夺,大量土壤被冲走的现象。
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农田土壤贫瘠,还会导致农田面积减少,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防止水土流失,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首先,合理规划农田,开展农田整治工作,包括平整地表、修整水沟、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等,提高土地利用率;其次,采取植被覆盖措施,通过种植农作物、建立草地等,保持土壤的持水能力和抗冲击能力;此外,科学施肥、合理浇灌、及时修剪等措施也能起到一定的水土保持作用。
改良水土条件是农田生态维护的基础。
良好的水土条件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保证农田的良好产出。
为改良水土条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科学施肥。
根据农作物需求和土壤养分状况合理施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其次,合理耕作。
选择适宜的耕作方式,如深翻耕作和浅翻耕作相结合,减少对土壤的伤害;此外,定期进行土壤改良,如添加腐熟有机物质、修复土壤结构等,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
保护水资源是水土保持的重要内容之一。
水资源对于农田的生态环境维护至关重要。
为保护水资源,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合理利用水资源。
科学安排农田灌溉计划,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例如,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其次,加强水污染治理。
采取措施减少农田流失的农药和化肥对水体的污染,避免农药和化肥渗入地下水层;此外,加强水源保护区的规划和管理,确保水资源的安全。
综上所述,水土保持作为基础的环保工作,对于维护农田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防止水土流失、改良水土条件和保护水资源是实施水土保持的关键措施,可以有效保持农田的生态平衡,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农地水土保持

第一章1.农地水土保持:在有水土流失危害的农耕地上,通过实施农地水土保持技术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和养分消耗等土壤退化现象的发生,并且合理、高效地利用有限的农业自然资源,确保土地生产力经久不衰,获得高效、丰富和永续的生产。
第二章5.土地合理利用:是人类通过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过程,是人类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转换的过程,是对土地进行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综合行为。
7.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依据(1)以特定区域的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计划(2)农、果、茶、林和水产养殖各业生产队土地的要求(3)土地利用现状(4)土地自然生产力的高低为主要依据8.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评价系统拟定,我国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一般由土地适宜类,土地适宜等和土地限制型三级组成(1)土地适宜类:反映土地对各种预定用途的适宜和不适宜,农业土地适宜性评价适宜类分为a宜耕类b宜园类c宜林类d宜水产养殖类e不宜类(2)土地适宜等:在土地适宜类范围内,根据土地适宜程度来划分,一般分为一等、二等、三等a一等地:土地对某类用途高度适宜,可持续利用且基本无限制,土地生产率较高且经济效益较好b二等地:土地对某类用途中度适宜,有一定限制,经济效益一般,持久利用且不采取相应改良措施会引起土地退化c三等地:土地对某类用途有较大限制,勉强适宜或临界适宜,土地生产率或经济效益很低,利用时易产生土地退化(3)土地限制型:反映土地对某类用途的主要限制因素及其限制强度。
9. 9.土限制型的确定:砂限制型:土壤地质为砂土黏限制型:土壤质地为黏土,保水保肥,不利于养分运输酸限制型:土壤反应强酸性,ph小于5浅限制型:土层浅薄,宜耕类耕层<10cm(水田),或15cm(旱田),宜园土层厚度<60cm,宜林类土层厚度<40cm。
瘦限制型:土地瘠薄,土壤有机质含量小于1%渍限制型:地下水位<30cm,土壤排水不畅,土层终年渍水。
旱限制型:水源不足,水利设施差,灌溉不能保证。
水土保持农业措施

水土保持农业措施简介水土保持农业措施是指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科学的农业生产方式,减少水土流失和改善土壤质量,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的一系列措施。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面临的各种挑战,水土保持农业措施变得日益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水土保持农业措施。
防止水土流失植物覆盖植物覆盖是最基本的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之一。
通过在农田中种植绿色作物或草坪,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暴露在风雨侵蚀中的机会,阻止水土流失的发生。
植物根系可以牢固地固定土壤颗粒,防止风雨冲刷。
种植沟种植沟是一种常见的水土保持措施,能够减少坡耕地的水土流失。
通过在坡耕地上挖掘沟槽,使农田分割成一系列的梯田或阶梯状田地,可以有效地减缓雨水流速,减少水土流失。
增加有机质有机质对土壤保持和改良起着重要作用。
增加有机质含量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和保水性,从而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农民可以通过施肥、在农田中种植绿肥作物或者添加有机肥料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提高土壤质量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提高土壤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科学合理地施肥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促进农作物生长,改善土壤质量。
同时,合理施肥可以避免养分的积累和流失,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轮作休耕轮作休耕是一种保护土壤和提高土壤质量的有效措施。
通过交替不同作物的种植和休闲,轮作休耕可以减少病害和虫害的发生,提供植物养分,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提高土壤质量。
深耕松土深耕松土是一种改善土壤质量的有效措施。
通过翻耕、破碎土壤团块,改变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土壤肥力。
深耕松土可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
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多种植物结构多种植物结构是一种促进农田生态多样性的措施。
通过在农田中种植多种不同的作物和绿肥作物,可以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和生境,吸引更多的昆虫和鸟类等有益生物,帮助维持农田生态平衡。
合理农田布局合理农田布局是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
合理规划和布置农田,利用地形、水源、植被等资源,减少农田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农地水土保持:在有水土流失危害的农耕地上,通过实施农地水土保持技术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和养分消耗等土壤退化现象的发生,并且合理、高效地利用有限的农业自然资源,确保土地生产力经久不衰,获得高效、丰富和永续的生产。
第二章5.土地合理利用:是人类通过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过程,是人类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转换的过程,是对土地进行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综合行为。
7.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依据(1)以特定区域的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计划(2)农、果、茶、林和水产养殖各业生产队土地的要求(3)土地利用现状(4)土地自然生产力的高低为主要依据8.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评价系统拟定,我国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一般由土地适宜类,土地适宜等和土地限制型三级组成(1)土地适宜类:反映土地对各种预定用途的适宜和不适宜,农业土地适宜性评价适宜类分为a宜耕类b宜园类c宜林类d宜水产养殖类e不宜类(2)土地适宜等:在土地适宜类范围内,根据土地适宜程度来划分,一般分为一等、二等、三等a一等地:土地对某类用途高度适宜,可持续利用且基本无限制,土地生产率较高且经济效益较好b二等地:土地对某类用途中度适宜,有一定限制,经济效益一般,持久利用且不采取相应改良措施会引起土地退化c三等地:土地对某类用途有较大限制,勉强适宜或临界适宜,土地生产率或经济效益很低,利用时易产生土地退化(3)土地限制型:反映土地对某类用途的主要限制因素及其限制强度。
9. 9.土限制型的确定:砂限制型:土壤地质为砂土黏限制型:土壤质地为黏土,保水保肥,不利于养分运输酸限制型:土壤反应强酸性,ph小于5浅限制型:土层浅薄,宜耕类耕层<10cm(水田),或15cm(旱田),宜园土层厚度<60cm,宜林类土层厚度<40cm。
瘦限制型:土地瘠薄,土壤有机质含量小于1%渍限制型:地下水位<30cm,土壤排水不畅,土层终年渍水。
旱限制型:水源不足,水利设施差,灌溉不能保证。
冷限制型:土地温热水平低,宜耕和宜园类(果)>=10度。
第三章2.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植物消耗单位水量生产出的同化物质量水分利用效率:每单位蒸散的水分在一定面积上所产生的经济产品的重量WUE=Y/(ET) Y-作物的经济产量ET-水分的蒸散量或生产期间的实际耗水量影响Y因素:内因—品种特性外因—水分、肥力、栽培耕作措施3.降水与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1)凉爽季节水分利用效率大于温暖季节(2)有效降水:自然界中实际补充到植物根系分布层可被植物利用的部分(3)有效降雨量=实际降雨量-树冠截留-径流-渗漏5.作物的基本生活因素:在影响作物生活的环境因素中,有一些是作物生命活动所绝对必要的,没有他们,作物就不能很好地生活甚至生存,这些因素可称为作物的基本生活因素或生活条件,他们是光、热、空气、水分和养分作物基本生活因素的特性(1)基本生活的同等重要性和不可代替性(2)限制因素:相对最少的因素(3)最低因素法则:作物的产量水平不会超过作物基本生活因素中最受限制的因素所允许的程度(4)因素的综合作用6.作物生产力:指某一地的气候、土壤、社会经济及最优的管理水平、无杂草病虫害条件下,某一作物现有最优品种在其可能生长期内通过生物学特性利用外界条件转化太阳辐射能为生物化学潜能的能力7.植物生产力:是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环境因子和农业技术三因子的函数第四章1.土壤退化:一种或一组因素作用下,雨育耕地、灌溉耕地或天然草原、牧场和林地的可再生自然资源潜在生产力的降低或丧失2.土壤退化可分为:水蚀、风蚀、土壤盐渍化、土壤污染和土壤干旱5.农地风蚀分为:(1)沙压沃土、耕地沙化(2)风剥表土,露出砂性底土或母质6.风蚀的形式(1)悬移(2)推移(3)跃移(4)磨蚀7.防治风蚀的农业技术措施(1)种植抗风沙的作物和品种(2)留茬增加地面屏障,防止风蚀(3)防止风蚀的土壤耕作措施因地而异,基本原则是耕翻地方向与主风向垂直,在风季保持地面粗糙和坚实,尽量避免细土覆盖土表(4)调整播种期,避免风季,防止毁种(4)推迟中耕除草,间定苗时期,进行培土,壅土防止倒伏8.干旱:在无灌溉的条件下,长期无雨或少雨、高温低湿、土壤有效水分消耗殆尽,植株体内水分循环和平衡遭到破坏,使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受到抑制,发生凋萎或枯死的一种自然现象。
按农业气象划分:(1)大气干旱(2)土壤干旱(3)生理干旱按季节划分:(1)春旱(2)夏旱(3)秋旱(4)冬旱9.抵御干旱的方法(1)综合治理,改土蓄水,实行山、水、田、林路全面规划,植树造林保持水土(2)开源节流,引水灌溉(3)精耕细作,蓄水保墒是旱区夺取高产稳产的重要传统措施,达到“有水蓄水,无水保墒,春墒秋保,春旱秋抗”(4)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辟了新的抗旱途径,抗旱科技成果的运用可以增强抗御干旱的能力,首先培育高产抗旱品种,其次是对种子和植株进行人工抗旱锻炼,再则喷散各种化学制剂,此外用喷灌、滴灌、地下管道灌溉等先进技术,还可以进行人工降雨第五章2.水土流失区土壤耕作的主要技术环节(1)深翻耕:一般用壁犁进行,其主要作用是加深耕层,并把下层生土翻上来以便熟化,把较肥的表层土壤翻到下层水分较稳定的深度,供作物吸收利用,同时疏通土壤;时间,夏季作物收后的夏闲地深耕的时间一般应在当雨季开始之际,以便充分接纳夏季降水,至于秋深耕,一般应于秋作物收后抓紧时间进行,春耕一般宜浅不宜深,一般耕深为20~22cm (2)深松耕:用无壁犁或松土铲只疏松耕层而不翻转耕层的一种土壤耕作方式其不利因素是不能翻埋肥料、杂草、积秆及减少病虫害深松耕有两种方式:全面深松和局部深松(3)浅耕及中耕,主要作用是松土、锄草、破除板结,切断土壤的毛管作用,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时间为:夏季在雨后第二天至第四天浅耕或中耕保墒的效果最佳(4)耙耱,主要作用是碎土、平土,以减少表土层内有大孔隙,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达到收墒保墒的目的,在夏季雨后地面发生板结时,应适时耙耱碎土,以促进土壤熟化并便于接纳以后的降水,在雨季结束时,适时耙耱收墒更能减少土壤蒸发,保存土壤蓄水(5)镇压,主要作用是碎土与压紧表层,使下层水分提升至上层,同时也使土壤与种子密切接触,便于萌发。
时间在冬季地冻时进行,效果最好(6)覆盖,包括了地膜覆盖、青草覆盖、积秆覆盖和砂石覆盖3.水土保持耕作种类,按其作用的性质分为(1)以改变微地形为主,包括等高耕作、沟垄耕作、坑田耕作、半旱式耕作等(2)以增加地面覆盖为主,留茬覆盖、积秆覆盖、砂田覆盖、地膜覆盖(3)以改变土壤物理性状为主,包括少耕、免耕4.等高耕作,也称横坡耕作,是在坡面上沿等高方向实施耕犁、作畦及栽培等作业。
等高耕作的目的:一是增进水分入渗与保蓄二是抑制径流及减少土壤冲蚀5.沟垄耕作法防止土壤侵蚀和增产的原因:(1)蓄水保肥(2)加深耕作层(3)适当调节地温(4)可以实行密植6.以增加地面覆盖为主的覆盖耕作法覆盖耕作法:将草类、作物残株或其他材料覆盖在作物株行间或裸露的地表上,以达到减少径流及土壤流失,增进土壤水分含量,抑制杂草,减少中耕除草,调节地温,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的目的(1)残株覆盖的利益:a抑制杂草生长,减少除草中耕耕作b保护土壤温度,不致急剧升降,使作物免受霜害c增进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改良土壤物理性状和可耕性d减少土面蒸发,增加土壤水分含量e促进土壤微生物旺盛活动f促进水分渗透量,减少径流率,增加土壤水分供给量,减少病害不利处:不易升温且可能滋生鼠虫实施方法:在作物收获时,将残株堆集在田地边角,等候作物新植后,最好作全面覆盖(2)砂田覆盖砂田:是由大小不等的河卵石或冰贽石与粗砂的混合物,覆盖在农田土壤的表面而形成的。
砂田覆盖的特点:作用时间长,地温高,通气性好,成本低砂田分类:按寿命分为新砂田、中砂田、老砂田铺砂的步骤:a选地,选择土壤肥沃地形平坦的土地b精耕细作,平整土地,是土壤松碎绵软,再压实c施肥,将肥料撒在土壤表面,不与土壤混合d压砂,在冬季土壤冻结后有灌溉条件的水砂田,石砂层厚度为5~6cm,无灌溉条件的旱砂田石砂层的厚度为15~18cm,砂田在铺设钱一般先实行休闲一年,以便蓄贮降水砂田耕作管理:松砂、播种、施肥、灌水砂田增产稳产的原因:a提高农田的蓄水保墒性能b砂田能够提高地温,使农田提前10天左右解冻,推迟20天左右上冻,并促进作物提早成熟,改进品质c保持水土,防止风蚀。
降低盐碱危害,肥效较长。
砂田由于砂层的覆盖,土壤不直接受降水的冲击与风力的吹蚀,从而砂田有明显的保持水土和防止风蚀的作用。
由于铺砂以后,土壤水分蒸发量显著降低,土壤中可溶性盐类随水分蒸发而上升的聚集作用,也大为减轻,从而使土壤上层的盐分有逐渐下降趋势d减少病虫害及早操危害(3)青草覆盖,可以减少中耕除草(4)地膜覆盖,可以保水保土,防止水土流失7.以改变土壤物理性状为主的少耕、免耕发少耕法:在一定的生产周期内,尽量减少翻耕次数免耕法:指不耕不耙,也不中耕,它是依靠生物的作用进行土壤耕作,用化学除草代替机械除草的一种保土耕作法,也称零式耕法土壤耕作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使土壤具有适当的三相比免耕法的运用:秋季收获玉米,同时将玉米积秆打碎,留在地面上做覆盖,近冬或早春将硝酸铵、磷、钾肥撒在冻土上8.水土保持栽培技术的种类(1)a轮作:在同一块农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b作分类:依据生产任务和种植对象分为大田轮作和草田轮作,大田轮作以生产粮食或工业原料为主,草田轮作以生产粮食作物和牧草并重c合理轮作方式选择:中耕农作物、密播农作物、1年生和多年生牧草d连作的害处:土壤养分偏耗;有毒物质积累;土壤物理性状恶化;病虫害加重e连作的必要性—社会需求、自然条件、经济效益连作的可行性—作物对连作的反应,新技术应用f合理轮作的作用:防治病虫害,防治农田杂草;改善物理化学性状;提高土壤肥力;调节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多种关系g轮作中的休闲作用:蓄积雨水和书画土壤、增加土壤中有效养分,并能起收到显著防除杂草和病虫害作用(2)换茬:在一块农地上,一种作物收获后换另一种作物(3)茬口:给一后季作物,以某种影响前季作物以及茬地的总称(4)间作:两种作物同时在一块地上间隔种植的一种栽培方法(5)套种:在同一块地上,不同时间播种两种以上的不同作物,当前作物未成熟收获时就把后作物播种在前作物的行间(6)混播:指两种作物均匀的撒播,或混播在同一播种行内,或在同一播种行内进行间隔中播种原则:高杆与矮秆,疏松与密生,浅根与深根,早熟与晚熟,禾本科与豆科(7)等高带状间作:沿着等高线将坡地划分成若干条地带,在各条带上交互或轮流地种植密生作物与疏松作物,或牧草与农作物的一种坡地保持水土的种植方法9.绿肥:凡经栽培施于土壤、作为肥料或改良土壤用的绿色植物体称为绿肥绿肥含有15%~25%的有机质和0.3%~0.6%的氮素种植绿肥的目的和作用:(1)增加土壤有机质及有效养分,绿肥作物吸收难溶性养分的能力很强(2)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3)覆盖地面,保护土壤,降低风水蚀,降低盐害(4)农牧结合(6)防治病虫害,绿肥作物根及微生物的分泌物对某些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绿肥作物可以分为:豆科与非豆科、1年生与多年生、夏季与冬季、草本与木本、栽培与野生绿肥种植方式:间作、套种、混种、绿肥作物栽培的特点:(1)选择适宜的绿肥种类和优良的绿肥品种(2)种子处理,选种—晒种—擦种或烫种,打破休眠(3)接种根瘤菌(4)合理施肥(5)留种10.土壤培肥的关键,提高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以及养分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平衡水平(1)增加有机质的还田量,扩大土壤库的碳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