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数学必修5知识点归纳(最完整版)

合集下载

高二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

高二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

高二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高二数学必修5主要包括数列与数学归纳法、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与导数、指数与对数函数、统计与概率五个主要知识点。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回顾。

1.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列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系列数。

常见的数列有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n为项数。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q^(n-1),其中a1为首项,q为公比,n为项数。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数列性质的方法,分为基本步骤和归纳步骤。

2. 函数与导数函数是一个映射关系,将一个集合的元素映射到另一个集合的元素。

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反函数、复合函数是常见的概念。

导数是函数在某一点的变化率,表示为f'(x)或dy/dx。

导数的计算可以利用导数的定义或基本的导数公式,如常数倍法则、和差法则、乘法法则、除法法则等。

3. 三角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

这些函数与导数的计算有一定的关系。

正弦函数的导数是余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导数是负的正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导数是其平方的倒数。

利用这些导数公式可以简化三角函数的导数计算。

4. 指数与对数函数指数函数是以底数为常数的指数幂,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逆运算。

指数函数的图像呈现指数增长或指数衰减的趋势,对数函数的图像表现为增长率逐渐减少的趋势。

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有一些重要的性质,如指数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的值域为正实数集,指数函数在原点取值为1;对数函数的性质: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为正实数集,对数函数在x=1时取值为0。

5. 统计与概率统计是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方法。

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值。

统计与概率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抽样调查、数据处理、概率模型等。

常见的统计与概率问题包括频率分布、均值与方差、正态分布、概率的计算等。

以上是高二数学必修5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数学必修五知识点精要归纳整理(精编Word版)

人教版数学必修五知识点精要归纳整理(精编Word版)

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一、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是外接圆半径。

解三角形(三角形元素:角A、B、C,对应边a、b、c。

)已知三个元素,求出另外三个元素。

2、余弦定理: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的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

即:(应用:已知两边与夹角,算出第三边。

)推论:,,。

二、应用举例1、、三、实习作业(略)第二章数列一、概念与简单表示法1、概念: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

2、项、首项、有穷数列、无穷数列、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摆动数列。

3、通项公式4、递推公式二、等差数列& 前n项和(书本P36:本利和=本金(1+利率存期))单利1、等差数列、公差d、等差中项。

,,、、、2、3、三、等比数列& 前n项和(书本P48:本利和=本金(1+利率)存期)复利1、等比数列、公比、等比中项。

,,、、、2、,;3、,。

课外补充:平方数列,,。

立方数列,,。

第三章不等式一、不等式关系与不等式(性质)1、2、,3、4、,,若5、,6、,7、,8、,二、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1、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不等式。

2、解法(结合图象)时△(两解,一解,无解)时与x轴的交点三、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1、……与平面区域(1)解集:有序数对(x,y)构成的集合,是一个平面区域(有限的)。

(2)边界:虚线表示,实线表示。

(补充)区域判断:,下方,上方,上方,下方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1)资源利用、人力调配、生产安排等。

(2)目标函数(又称线性目标函数):最大(小)值线性规划问题可行解可行域步骤:画线——画目标函数——在可行域范围内平移——最优解。

四、基本不等式:1、对于任意实数a、b,我们有,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2、,时,。

高中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最全)

高中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最全)

高中数学必修五知识点汇总第一章 解三角形 一、知识点总结 正弦定理:1.正弦定理:2sin sin sin a b cR A B C=== (R 为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步骤1.证明:在锐角△ABC 中,设BC=a,AC=b,AB=c 。

作CH ⊥AB 垂足为点H CH=a ·sinB CH=b ·sinA ∴a ·sinB=b ·sinA得到b ba a sin sin =同理,在△ABC 中, bbc c sin sin =步骤2.证明:2sin sin sin a b cR A B C===如图,任意三角形ABC,作ABC 的外接圆O. 作直径BD 交⊙O 于D. 连接DA.因为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所以∠DAB=90°因为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所以∠D 等于∠C.所以C RcD sin 2sin ==故2sin sin sin a b c R A B C ===2.正弦定理的一些变式:()sin sin sin i a b c A B C ::=::;()sin ,sin ,sin 22a bii A B C R R==2c R =;()2sin ,2sin ,2sin iii a R A b R B b R C ===;(4)R CB A cb a 2sin sin sin =++++ 3.两类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1)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他的两边及一角.(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他边角.(可能有一解,两解,无解) 4.在ABC ∆中,已知a,b 及A 时,解得情况: 解法一:利用正弦定理计算解法二:分析三角形解的情况,可用余弦定理做,已知a,b 和角A ,则由余弦定理得 即可得出关于c 的方程:0cos 2222=-+-a b Ac b c 分析该方程的解的情况即三角形解的情况 ①△=0,则三角形有一解 ②△>0则三角形有两解 ③△<0则三角形无解 余弦定理:1.余弦定理: 2222222222cos 2cos 2cos a b c bc A b a c ac B c b a ba C ⎧=+-⎪=+-⎨⎪=+-⎩2.推论: 222222222cos 2cos 2cos 2b c a A bc a c b B ac b a c C ab ⎧+-=⎪⎪+-⎪=⎨⎪⎪+-=⎪⎩.设a 、b 、c 是C ∆AB 的角A 、B 、C 的对边,则: ①若222a b c +=,则90C =; ②若222a b c +>,则90C <; ③若222a b c +<,则90C >.3.两类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1)已知三边求三角.(2)已知两边和他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 面积公式:已知三角形的三边为a,b,c,1.111sin ()222a S ah ab C r a b c ===++(其中r 为三角形内切圆半径)2.设)(21c b a p ++=,))()((c p b p a p p S ---=(海伦公式)例:已知三角形的三边为,、、c b a 设)(21c b a p ++=,求证:(1)三角形的面积))()((c p b p a p p S ---=; (2)r 为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则pc p b p a p r ))()((---=(3)把边BC 、CA 、AB 上的高分别记为,、、c b h h a h 则))()((2c p b p a p p ah a ---=))()((2c p b p a p p b h b ---=))()((2c p b p a p p ch c ---=证明:(1)根据余弦定理的推论:222cos 2a b c C ab+-=由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sin C ==代入1sin 2S ab C =,得12S ====记1()2p a b c =++,则可得到1()2b c a p a +-=-,1()2c a b p b +-=-,1()2a b c p c +-=-代入可证得公式(2)三角形的面积S 与三角形内切圆半径r 之间有关系式122S p r pr =⨯⨯=其中1()2p a b c =++,所以S r p == 注:连接圆心和三角形三个顶点,构成三个小三角形,则大三角形的面积就是三个小三角形面积的和 故得:pr cr br ar S =++=212121(3)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12a S a h =⨯⨯所以,2a S h a =a h =同理b h c h 【三角形中的常见结论】(1)π=++C B A (2) sin()sin ,A B C +=cos()cos ,A B C +=-tan()tan ,A B C +=-2cos 2sinC B A =+,2sin 2cos CB A =+;A A A cos sin 22sin ⋅=, (3)若⇒>>C B A c b a >>⇒C B A sin sin sin >> 若C B A sin sin sin >>⇒c b a >>⇒C B A >> (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4)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5)三角形中最大角大于等于 60,最小角小于等于 60(6) 锐角三角形⇔三内角都是锐角⇔三内角的余弦值为正值⇔任两角和都是钝角⇔任意两边的平方和大于第三边的平方.钝角三角形⇔最大角是钝角⇔最大角的余弦值为负值 (7)ABC ∆中,A,B,C 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 60=B .(8) ABC ∆为正三角形的充要条件是A,B,C 成等差数列,且a,b,c 成等比数列. 二、题型汇总:题型1:判定三角形形状判断三角形的类型(1)利用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判定三角形形状时,可利用正余弦定理实现边角转化,统一成边的形式或角的形式.(2)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可知:222222222是直角ABC 是直角三角形是钝角ABC 是钝角三角形是锐角a b c A a b c A a b c A =+⇔⇔∆>+⇔⇔∆<+⇔⇔ABC 是锐角三角形∆(注意:是锐角A ⇔ABC 是锐角三角形∆) (3) 若B A 2sin 2sin =,则A=B 或2π=+B A .例1.在ABC ∆中,A b c cos 2=,且ab c b a c b a 3))((=-+++,试判断ABC ∆形状.题型2:解三角形及求面积一般地,把三角形的三个角A,B,C 和它们的对边a,b,c 叫做三角形的元素.已知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求其他元素的过程叫做解三角形.例2.在ABC ∆中,1=a ,3=b ,030=∠A ,求的值例3.在ABC ∆中,内角C B A ,,对边的边长分别是c b a ,,,已知2=c ,3π=C .(Ⅰ)若ABC ∆的面积等于3,求a ,b(Ⅱ)若A A B C 2sin 2)(sin sin =-+,求ABC ∆的面积.题型3:证明等式成立证明等式成立的方法:(1)左⇒右,(2)右⇒左,(3)左右互相推.例4.已知ABC ∆中,角C B A ,,的对边分别为c b a ,,,求证:B c C b a cos cos +=.题型4:解三角形在实际中的应用考察:(仰角、俯角、方向角、方位角、视角)例5.如图所示,货轮在海上以40km/h 的速度沿着方位角(从指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转角)为140°的方向航行,为了确定船位,船在B 点观测灯塔A 的方位角为110°,航行半小时到达C 点观测灯塔A 的方位角是65°,则货轮到达C 点时,与灯塔A 的距离是多少?三、解三角形的应用 1.坡角和坡度:坡面与水平面的锐二面角叫做坡角,坡面的垂直高度h 和水平宽度l 的比叫做坡度,用i 表示,根据定义可知:坡度是坡角的正切,即tan i α=.lhα2.俯角和仰角:如图所示,在同一铅垂面内,在目标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夹角中,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的上方时叫做仰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的下方时叫做俯角.3. 方位角从指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如B点的方位角为 .注:仰角、俯角、方位角的区别是:三者的参照不同。

(完整版)人教版高二数学必修5知识点归纳(最完整版).doc

(完整版)人教版高二数学必修5知识点归纳(最完整版).doc

现在的努力就是为了实现小时候吹下的牛逼——标必修五数学知识点归纳资料第一章 解三角形1、三角形的性质:①.A+B+C=,sin( A B) sin C , cos( A B) cosCA B2C sinA2 B cosC222②.在 ABC 中 , a b >c , a b < c ; A > Bsin A > sin B ,A > BcosA < cosB, a >bA >B ③.若 ABC 为锐角,则 A B > ,B+C >,A+C > ;222a 2b 2 >c 2 , b 2 c 2 > a 2 , a 2 + c 2 > b 22、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①.正弦定理:abc 2R (2R 为 ABC 外接圆的直径 )sin Bsin Asin Ca 2R sin A 、b 2Rsin B 、c 2R sin C(边化角)sin Aa 、 sin Bb 、 sin Cc(角化边)2R2R 2R面积公式: S ABC1ab sin C1bc sin A1ac sin B222②. 余 弦 定 理 : a 2b 2c 2 2bc cos A、 b 2 a 2 c 22ac cos B 、c 2a 2b 22ab cosCcos A b 2 c 2 a 2 、 cos B a 2 c 2 b 2 、 cosCa 2b 2c 2 (角化边)2bc 2ac2ab补充: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⑴ coscos cos sin sin ;⑵ coscos cos sin sin ; ⑶ sinsin cos cos sin ;⑷ sinsin coscos sin ;⑸ tantan tan( tantantan1 tan tan);1 tantan现在的努力就是为了实现小时候吹下的牛逼——标⑹ tantan tan( tantantan1 tan tan).1 tan tan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⑴ sin 2 2sin cos . 1 sin 2sin 2cos 22 sincos(sincos )2⑵ cos2cos 2sin 22cos 2 1 1 2sin 2升幂公式 1 cos2 cos 2 ,1 cos2 sin 222降幂公式 cos2cos2 1, sin 21 cos2 .223、常见的解题方法:(边化角或者角化边)第二章 数列1、数列的定义及数列的通项公式:①.a n( ) ,数列是定义域为 N 的函数 f (n) ,当 n 依次取 , , 时的一列函f n1 2 数值②. a n 的求法:i. 归纳法ii.a nS 1 , n 10 ,则 a n 不分段;若 S 00 ,则 a n 分段S n S n若 S 01, n 2iii. 若 a n 1pa nq ,则可设 a n 1 m p(a n m) 解得 m,得等比数列 a n miv.若 S nf (a n ) ,先求 a 1 ,再构造方程组 : S n f (a n )得到关于 a n 1 和 a n 的递推S n 1 f (a n 1 )关系式例如:2 a n 1S n 2a n 12a n 1 2a nS n 先求 a 1 ,再构造方程组:(下减上) a n 1Sn 12a n 1 12. 等差数列:① 定义: a n 1 a n = d (常数) , 证明数列是等差数列的重要工具。

高二数学必修五知识点总结(最新6篇)

高二数学必修五知识点总结(最新6篇)

高二数学必修五知识点总结(最新6篇)高二数学必修五知识点总结篇一【不等关系及不等式】一、不等关系及不等式知识点1、不等式的定义在客观世界中,量与量之间的不等关系是普遍存在的,我们用数学符号、连接两个数或代数式以表示它们之间的不等关系,含有这些不等号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两个实数的大小是用实数的运算性质来定义的,有a-baa-b=0a-ba0,则有a/baa/b=1a/ba3、不等式的性质(1)对称性:ab(2)传递性:ab,ba(3)可加性:aa+cb+c,ab,ca+c(4)可乘性:ab,cacb0,c0bd;(5)可乘方:a0bn(nN,n(6)可开方:a0(nN,n2)。

注意:一个技巧作差法变形的技巧:作差法中变形是关键,常进行因式分解或配方。

一种方法待定系数法:求代数式的范围时,先用已知的代数式表示目标式,再利用多项式相等的法则求出参数,最后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求出目标式的范围。

高二年级数学必修五知识点总结篇二空间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1)异面直线定义: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2)异面直线性质:既不平行,又不相交。

(3)异面直线判定:过平面外一点与平面内一点的直线与平面内不过该店的直线是异面直线异面直线所成角:作平行,令两线相交,所得锐角或直角,即所成角。

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是(0°,90°],若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我们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

(4)求异面直线所成角步骤:A、利用定义构造角,可固定一条,平移另一条,或两条同时平移到某个特殊的位置,顶点选在特殊的位置上。

B、证明作出的角即为所求角C、利用三角形来求角(5)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角相等或互补。

(6)空间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

三种位置关系的符号表示:aαa∩α=Aaα(7)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平行——没有公共点;αβ相交——有一条公共直线。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知识点第一章:解三角形一、知识点总结正弦定理:1.正弦定理:2sin sin sin a b cR A B C===(R 为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步骤1:证明:在锐角△ABC 中,设BC=a ,AC=b ,AB=c 。

作CH ⊥AB 垂足为点H CH=a·sinB CH=b·sinA ∴a·sinB=b·sinA得到b b a a sin sin =同理,在△ABC 中,b bc c sin sin =步骤2:证明:2sin sin sin a b cR A B C===如图,任意三角形ABC ,作ABC 的外接圆O.作直径BD 交⊙O 于D.连接DA.因为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所以∠DAB=90°因为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所以∠D 等于∠C.所以C RcD sin 2sin ==故2sin sin sin a b cR A B C===2.正弦定理的一些变式:()sin sin sin i a b c A B C ::=::;()sin ,sin ,sin 22a b ii A B C R R ==2c R=;()2sin ,2sin ,2sin iii a R A b R B b R C ===;(iv )RCB A cb a 2sin sin sin =++++3.两类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1)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他的两边及一角.(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他边角.(可能有一解,两解,无解)4.在ABC ∆中,已知a ,b 及A 时,解得情况:解法一:利用正弦定理计算解法二:分析三角形解的情况,可用余弦定理做,已知a ,b 和角A ,则由余弦定理得即可得出关于c 的方程:0cos 2222=-+-a b Ac b c 分析该方程的解的情况即三角形解的情况①△=0,则三角形有一解②△>0则三角形有两解③△<0则三角形无解余弦定理:1.余弦定理:2222222222cos 2cos 2cos a b c bc A b a c ac Bc b a ba C ⎧=+-⎪=+-⎨⎪=+-⎩2.推论:222222222cos 2cos 2cos 2b c a A bc a c b B ac b a c C ab ⎧+-=⎪⎪+-⎪=⎨⎪⎪+-=⎪⎩.设a 、b 、c 是C ∆AB 的角A 、B 、C 的对边,则:①若222a b c +=,则90C = ;②若222a b c +>,则90C < ;③若222a b c +<,则90C > .3.两类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1)已知三边求三角;(2)已知两边和他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面积公式:已知三角形的三边为a ,b ,c ,1.111sin ()222a S ah ab C r a b c ===++(其中r 为三角形内切圆半径)2.设)(21c b a p ++=,))()((c p b p a p p S ---=(海伦公式)例:已知三角形的三边为,、、c b a 设)(21c b a p ++=,求证:(1)三角形的面积))()((c p b p a p p S ---=;(2)r 为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则pc p b p a p r ))()((---=(3)把边BC 、CA 、AB 上的高分别记为,、、c b h h a h 则))()((2c p b p a p p ah a ---=))()((2c p b p a p p bh b ---=))()((2c p b p a p p ch c ---=证明:(1)根据余弦定理的推论:222cos 2a b c C ab+-=由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sin C =代入1sin 2S ab C =,得12S ====记1()2p a b c =++,则可得到1()2b c a p a +-=-,1()2c a b p b +-=-,1()2a b c p c +-=-代入可证得公式(2)三角形的面积S 与三角形内切圆半径r 之间有关系式122S p r pr =⨯⨯=其中1()2p a b c =++,所以S r p==注:连接圆心和三角形三个顶点,构成三个小三角形,则大三角形的面积就是三个小三角形面积的和故得:pr cr br ar S =++=212121(3)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12aS a h =⨯⨯所以,2a S h a ==a h =同理b h =c h =【三角形中的常见结论】(1)π=++C B A (2)sin()sin ,A B C +=cos()cos ,A B C +=-tan()tan ,A B C +=-2cos 2sinC B A =+,2sin 2cos C B A =+;A A A cos sin 22sin ⋅=,(3)若⇒>>C B A c b a >>⇒C B A sin sin sin >>若C B A sin sin sin >>⇒c b a >>⇒C B A >>(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4)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5)三角形中最大角大于等于 60,最小角小于等于60(6)锐角三角形⇔三内角都是锐角⇔三内角的余弦值为正值⇔任两角和都是钝角⇔任意两边的平方和大于第三边的平方.钝角三角形⇔最大角是钝角⇔最大角的余弦值为负值(7)ABC ∆中,A ,B ,C 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 60=B .(8)ABC ∆为正三角形的充要条件是A ,B ,C 成等差数列,且a ,b ,c 成等比数列.二、题型汇总:题型1:判定三角形形状判断三角形的类型(1)利用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判定三角形形状时,可利用正余弦定理实现边角转化,统一成边的形式或角的形式。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知识点总结【经典】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知识点总结【经典】

《必修五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解三角形知识重点一、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C中,a b c、、C的对边,,则有a b c2R、正弦定理:在、、分别为角sin sin sin C ( R为 C 的外接圆的半径)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① a2Rsin, b2R sin , c2Rsin C ;② sin a, sin b, sin Cc;2 R2R 2 R③a : b : c sin :sin :sin C ;2、余弦定理:在 C 中,有a2b2c22bc cos,推论:cos Ab2a2c22ac cos B ,推论:cos Bc2a2b22ab cosC ,推论: cosC3、三角形面积公式:S C 1bc sin1ab sin C1ac sin222b2c2a22bca 2c2b22aca2b2c22ab.二、解三角形办理三角形问题,一定联合三角形全等的判断定理理解斜三角形的四类基本可解型,特别要多角度(几何作图,三角函数定义,正、余弦定理,勾股定理等角度)去理解“边边角”型问题可能有两解、一解、无解的三种状况,依据已知条件判断解的状况,并能正确求解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1)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180°;(2)三角形中随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随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3)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 1 -( 4)正弦定理中, a=2 R·sinA,b=2R·sinB,c=2R·sinC,此中 R 是△ ABC 外接圆半径 .(5)在余弦定理中 :2bccosA= b 2 c2 a2 .( 6)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有 :S= 1ah,S=1absinC=1bcsinA=1acsinB ,S= P( P a) (P b)( P c)其2222中, h 是 BC 边上高, P 是半周长 .2、利用正、余弦定理及三角形面积公式等解随意三角形( 1)已知两角及一边,求其余边角,常采纳正弦定理 .( 2)已知两边及此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常采纳正弦定理.( 3)已知三边,求三个角,常采纳余弦定理.( 4)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余两个角,常采纳( 5)已知两边和此中一边的对角,求第三边和其余两个角,常采纳余弦定理.正弦定理.3、利用正、余弦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常用方法是:①化边为角;②化角为边.4、三角形中的三角变换( 1)角的变换由于在△ABC 中,A+B+C=π,因此sin(A+B)=sinC ;cos(A+B)= -cosC;tan(A+B)= -tanC。

数学必修五知识点归纳

数学必修五知识点归纳

数学必修五知识点归纳一、函数与导数1. 函数的定义与性质:函数的自变量、函数值、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

2. 导数的定义:导数的几何意义、代数意义、物理意义以及求导公式。

3. 导数的运算:和、差、积、商的导数运算法则。

4. 泰勒公式:泰勒公式的推导、泰勒公式的应用。

5. 高阶导数:高阶导数的定义、求导及其物理应用。

6. 函数的极值:极值的概念、求极值及其物理应用等。

二、三角函数1. 弧度制:度数制与弧度制的关系、弧度与角度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基本三角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

3. 周期性与对称性:三角函数的周期、奇偶性和对称性、三角函数的正负性。

4. 三角函数的运算:三角函数的和、差、积、商等基本公式及其应用。

5. 反三角函数:反正弦函数、反余弦函数、反正切函数等的定义、性质及其应用。

三、平面向量1. 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定义、向量的长度、方向和单位向量。

2. 向量的运算:向量的加减及其物理意义、数量积和叉积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

3. 向量的坐标表示:向量的坐标、向量的模长公式、向量的夹角及其余弦公式。

4. 平面向量的几何应用:向量表示平面图形、平面向量的线性运动及其相关问题、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的应用。

四、立体几何1. 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立体、平面、曲线、点、直线、角、面等基本概念。

2. 立体图形的计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和重心的计算方法。

3. 空间向量的几何应用:向量的共面、共线、垂直等相关问题,空间向量与解析几何之间的关系。

4. 空间几何问题的解决技巧:立体几何问题的转化、对称性、相似性等几何思想的运用。

五、概率与统计1. 随机事件与概率:随机事件及其分类、概率的概念、基本概率公式。

2. 条件概率:相互独立事件、条件概率及其公式、事件的相互独立性及其判定。

3. 期望与方差:随机变量、离散型随机变量、连续型随机变量、期望及其性质、方差及其意义。

4. 统计分析:样本与总体、基本统计学方法、参数与统计量等基本概念,统计分类、频数、频率、直方图、分布图等基本统计图的绘制与分析。

高二数学上学期基础要点归纳人教版必修五

高二数学上学期基础要点归纳人教版必修五

(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一、本章知识结构:二、基础要点归纳1、三角形的性质: ①.A+B+C=π,222A B Cπ+=- ⇒sin()sin A B C +=, cos()cos A B C +=-,sincos 22A B C+= ②.在ABC ∆中, a b +>c , a b -<c ; A >B ⇔sin A >sin B ,A >B ⇔cosA <cosB, a >b ⇔ A >B③.若ABC ∆为锐角∆,则A B +>2π,B+C >2π,A+C >2π; 22a b +>2c ,22b c +>2a ,2a +2c >2b 2、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①.正弦定理:2sin sin sin a b cR A B C=== (2R 为ABC ∆外接圆的直径) 111sin sin sin 222ABC S ab C bc A ac B ∆===②.余弦定理:2222cos a b c bc A =+- 222cos 2b c a A bc+-=2222cos b a c ac B =+- 222cos 2a c b B ac+-=2222cos c a b ab C =+- 222cos 2a b c C ab+-=(必修五)第二章、数列一、本章知识结构:二、本章要点归纳:1、数列的定义及数列的通项公式:①. ()n a f n =,数列是定义域为N 的函数()f n ,当n 依次取1,2,⋅⋅⋅时的一列函数值。

②. n a 的求法:i.归纳法。

ii. 11,1,2n nn S n a S S n -=⎧=⎨-≥⎩ 若00S =,则n a 不分段;若00S ≠,则n a 分段。

iii. 若1n n a pa q +=+,则可设1()n n a m p a m ++=+解得m,得等比数列{}n a m +。

iv. 若()n n S f a =,则先求1a ,再构造方程组:11()()n n n n S f a S f a ++=⎧⎨=⎩得到关于1n a +和n a 的递推关系式.2.等差数列:① 定义:1n n a a +-=d (常数),证明数列是等差数列的重要工具。

(精校版)人教版高二数学必修5知识点归纳(最完整版)

(精校版)人教版高二数学必修5知识点归纳(最完整版)

(直打版)人教版高二数学必修5知识点归纳(最完整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直打版)人教版高二数学必修5知识点归纳(最完整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直打版)人教版高二数学必修5知识点归纳(最完整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数学高二必修5总结知识点

数学高二必修5总结知识点

数学高二必修5总结知识点1. 直线方程直线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因此在高二必修5中学生需要学习直线的各种方程形式。

在学习直线方程时,学生需要掌握直线的点斜式、一般式、截距式和两点式等几种方程形式。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如何根据不同的条件,将一个直线的方程转换成另一个方程形式,并且需要学会如何通过两点或一点斜率来确定直线的方程。

这些是直线方程这一部分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在学习直线方程时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2. 函数及其图象函数是数学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此在高二必修5中学生需要学习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常用的函数类型。

在学习函数时,学生需要掌握如何根据已知的函数式绘制函数的图象,以及如何根据图象判断函数的性质。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如何根据已知的图象求函数的函数式,以及在求解问题时如何建立相应的函数模型。

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函数及其图象这一部分时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3. 导数及其物理意义在高二必修5中,学生需要学习导数及其物理意义这一部分的知识。

在学习导数时,学生需要掌握求导的基本方法,如用定义法、利用函数性质法、利用导数性质法等,掌握各种函数的导数。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导数的物理意义,如速度、加速度以及相关应用问题。

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导数及其物理意义这一部分时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4. 积分及其物理意义积分是导数的逆运算,也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高二必修5中,学生需要学习积分及其物理意义这一部分的知识。

在学习积分时,学生需要掌握积分的定义、常用的积分方法以及积分性质。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积分的物理意义,如位置、速度、加速度以及相关应用问题。

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积分及其物理意义这一部分时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5. 微分方程初步微分方程是微积分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也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高二必修5中,学生需要学习微分方程初步这一部分的知识。

在学习微分方程时,学生需要掌握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一阶微分方程的常见类型以及求解微分方程的基本方法。

人教版高二数学必修5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二数学必修5知识点归纳

必修五数学知识点归纳资料第一章 解三角形1、三角形的性质:①π,⇒⇒②.在ABC ∆中, a b +>c , a b -<c ; A >B ⇔sin A >sin B ,A >⇔<, a >b ⇔ A >B③.若ABC ∆为锐角∆,则A B +>2π >2π >2π;22a b +>2c ,22b c +>2a ,2a +2c >2b 2、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①.为ABC ∆外接圆的直径)2sin a R A =、2sin b R B =、2sin c R C =、 、 面积公式:111sin sin sin 222ABC S ab C bc A ac B ∆=== ②.余弦定理:2222cos a b c bc A=+-、2222cos b a c ac B=+-、2222cos c a b ab C =+-、、补充:两角和和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⑴()cos 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⑵()cos 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 ⑶()sin 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⑷()sin 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⑸()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αβ--=+ ⇒ (()()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αβ-=-+); ⑹()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αβ++=- ⇒ (()()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αβ+=+-).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⑴sin 22sin cos ααα=.222)cos (sin cos sin 2cos sin 2sin 1ααααααα±=±+=±⇒ ⑵2222cos2cos sin 2cos 112sin ααααα=-=-=-⇒升幂公式2sin 2cos 1,2cos 2cos 122αααα=-=+⇒降幂公式,.3第二章 数列1、数列的定义及数列的通项公式:①. ()n a f n =,数列是定义域为N 的函数()f n ,当n 依次取1,2,⋅⋅⋅时的一列函数值② i.归纳法. 若00S =,则n a 不分段;若00S ≠,则n a 分段. 若1n n a pa q +=+,则可设1()n n a m p a m ++=+解得m,得等比数列{}n a m +. 若()n n S f a =,先求1a 1n a +和n a 的递推关系式例如:21n n S a =+先求1a ,再构造方程组:⇒(下减上)1122n n n a a a ++=- 2.等差数列:① 定义:1n n a a +-=d (常数),证明数列是等差数列的重要工具。

人教版高二数学必修五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高二数学必修五知识点总结归纳

以下是为⼤家整理的关于《⼈教版⾼⼆数学必修五知识点总结归纳》的⽂章,供⼤家学习参考!84、数列前项和与通项公式的关系:
( 数列的前n项的和为 ).
85、等差、等⽐数列公式对⽐
等差数列等⽐数列
定义式
( )
通项公式及推⼴公式
中项公式若成等差,则
若成等⽐,则
运算性质若,则
若,则
前项和公式
⼀个性质成等差数列
成等⽐数列
86、解不等式
(1)、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当a > 0时,有 . [⼩于取中间]
或 .[⼤于取两边]
(2)、解⼀元⼆次不等式的步骤:
①求判别式
②求⼀元⼆次⽅程的解:两相异实根⼀个实根没有实根
③画⼆次函数的图象
④结合图象写出解集
解集 R
解集
注:解集为R 对恒成⽴
(3)⾼次不等式:数轴标根法(奇穿偶回,⼤于取上,⼩于取下)
(4)分式不等式:先移项通分,化⼀边为0,再将除变乘,化为整式不等式,求解。

如解分式不等式:先移项通分
再除变乘,解出。

87、线性规划:
(1)⼀条直线将平⾯分为三部分(如图):
(2)不等式表⽰直线
某⼀侧的平⾯区域,验证⽅法:取原点(0,0)代⼊不
等式,若不等式成⽴,则平⾯区域在原点所在的⼀侧。

假如
直线恰好经过原点,则取其它点来验证,例如取点(1,0)。

(3)线性规划求最值问题:⼀般情况可以求出平⾯区域各个顶点的坐标,代⼊⽬标函数,的为值。

人教版高二数学必修5知识点

人教版高二数学必修5知识点

第一章 解三角形§1.1.1正弦定理如图1.1-2,在Rt ∆ABC 中,设BC=a,AC=b,AB=c, 根据锐角三角函数中正弦函数的定义,有sin a A c =,sin b B c =,又sin 1cC c ==, 则sin sin sin a b c c A B C=== b c 从而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sin sin sin a b cA B C==C a B(图1.1-2)可分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如图1.1-3,当∆ABC 是锐角三角形时,设边AB 上的高是CD ,根据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有CD=sin sin a B b A =,则sin sin abAB=, C同理可得sin sin cbC B =, b a从而sin sin a b A B =sin cC=A c B(图1.1-3)(证法二):过点A 作j AC ⊥u r u u u r, C由向量的加法可得 AB AC CB =+u u ru u u r u u r则 ()j AB j AC CB ⋅=⋅+u r u u r u r u u u r u u rA B∴j AB j AC j CB ⋅=⋅+⋅u r u u r u r u u u r u r u u rj u r()()00cos 900cos 90-=+-r u u u r r u u u r j AB A j CB C∴sin sin =c A a C ,即sin sin =a c A C同理,过点C 作⊥r u u u r j BC ,可得 sin sin =b cB C从而sin sin abA B =sin cC=类似可推出,当∆ABC 是钝角三角形时,以上关系式仍然成立。

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sin sin abAB=sin cC=[理解定理](1)正弦定理说明同一三角形中,边与其对角的正弦成正比,且比例系数为同一正数,即存在正数k 使sin a k A =,sin b k B =,sin c k C =; (2)sin sin abA B =sin cC=等价于sin sin abAB=,sin sin cbCB=,sin aA=sin cC从而知正弦定理的基本作用为:①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角及其一边可以求其他边,如sin sin b Aa B=; ②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与其中一边的对角可以求其他角的正弦值,如sin sin a A B b=。

人教版数学必修5知识点的总结.doc

人教版数学必修5知识点的总结.doc

高中数学 必修 5 知识点第一章 解三角形 (一)解三角形:1、正弦定理:在C 中 , a 、 b 、 c 分 别 为 角、、C 的对边,,则有a bc 2Rsin sinsin C( R 为C 的外接圆的半径 )2、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①a 2Rsin ,b 2Rsin ,c 2Rsin C ;② sina , sinb ,sin Cc ;③ a : b : c sin :sin :sin C ;2R2R2 R3、三角形面积公式:S1bc sin 1 1ac sin .Cab sin C2224、余弦定理:在2222bc cosb 2c 2 a 2C 中,有 a bc,推论: cos2bc第二章数列1、数列中 a n 与 S n 之间的关系:a nS 1 , (n 1)注意通项能否合并。

S n S n 1,( n2).2、等差数列:⑴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 2 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即 a - ann 1=d ,(n ≥ 2, n ∈N ), 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⑵等差中项:若三数a 、 A 、b 成等差数列 A ab2⑶通项公式: a na 1 ( n 1)d a m (n m) d或 a npn q ( p 、q 是常数) .⑷前 n 项和公式:S n na 1 n n 1 dn a 1 a n22⑸常用性质:①若 mnp q m,n, p, q N ,则 a m a na p a q ;②下标为等差数列的项 a k ,a k m , a k 2m,,仍组成等差数列;③数列a nb ( ,b 为常数)仍为等差数列;④若 { a n } 、 { b n } 是等差数列,则 { ka n } 、 { ka n pb n } ( k 、 p 是非零常数 ) 、{ a p nq }( p, q N * )、, 也成等差数列。

⑤单调性: a n 的公差为 d ,则:ⅰ) ⅱ) ⅲ) d 0 a n 为递增数列;d0 a n 为递减数列;da n 为常数列;⑥数列 { a n } 为等差数列a npn q ( p,q 是常数)⑦若等差数列a n的前 n 项和 S ,则 S 、S 2 k S k 、S 3k S 2k 是等差数列。

高二数学必修五的必掌握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二数学必修五的必掌握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二数学必修五的必掌握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二数学必修五的必掌握知识点归纳11、圆的定义: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圆,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圆的半径.2、圆的方程(1)标准方程,圆心,半径为r;(2)一般方程当时,方程表示圆,此时圆心为,半径为当时,表示一个点;当时,方程不表示任何图形.(3)求圆方程的方法:一般都采用待定系数法:先设后求.确定一个圆需要三个独立条件,若利用圆的标准方程,需求出a,b,r;若利用一般方程,需要求出D,E,F;另外要注意多利用圆的几何性质:如弦的中垂线必经过原点,以此来确定圆心的位置.3、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相离,相切,相交三种情况:(1)设直线,圆,圆心到l的距离为,则有;;(2)过圆外一点的切线:k不存在,验证是否成立k存在,设点斜式方程,用圆心到该直线距离=半径,求解k,得到方程一定两解(3)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圆(x-a)2+(y-b)2=r2,圆上一点为(x0,y0),则过此点的切线方程为(x0-a)(x-a)+(y0-b)(y-b)=r24、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设圆,两圆的位置关系常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当时两圆外离,此时有公切线四条;当时两圆外切,连心线过切点,有外公切线两条,内公切线一条;当时两圆相交,连心线垂直平分公共弦,有两条外公切线;当时,两圆内切,连心线经过切点,只有一条公切线;当时,两圆内含;当时,为同心圆.注意:已知圆上两点,圆心必在中垂线上;已知两圆相切,两圆心与切点共线5、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是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应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用符号语言表示公理1:公理2: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符号:平面α和β相交,交线是a,记作α∩β=a.符号语言:公理2的作用:它是判定两个平面相交的方法.它说明两个平面的交线与两个平面公共点之间的关系:交线公共点.它可以判断点在直线上,即证若干个点共线的重要依据.公理3: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一直线和直线外一点确定一平面;两相交直线确定一平面;两平行直线确定一平面.公理3及其推论作用:它是空间内确定平面的依据它是证明平面重合的依据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高二数学必修五的必掌握知识点归纳2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单调性:定义:注意定义是相对与某个具体的区间而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 3 2
2
1 n 2
3n
2
1 2
n1
,以下略。
④.裂项相消法:如 an
1
nn 1
1 n
n
1
1
;
an
1 n 1
n
n 1
n,
an
2n
1
1 2n
1
1 2
1 2n 1
1 2n 1
等。
⑤.倒序相加法.例:在 1 与 2 之间插入 n 个数 a1, a2,a3, , an ,使这 n+2 个数成等差数
na1, q 1
③.前 n 项和,
Sn
a1
1 qn
1 q
a1 anq , q 1 ,需特别注意,公比为字母时要讨论. 1 q
④.性质:
精品
.
i. am • an a p • aq m n p q 。
ii. an 为等比数列 ,则am , amk , am2k ,仍为等比数列 ,公比为 qk 。
iii. 若an 为等差数列,则 Sn , S2n Sn , S3n S2n ,…仍为等差数列。
iv 若 A 为 a,b 的等差中项,则有 A a b 。 2
3.等比数列:
① 定义: an1 q (常数),是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的重要工具。 an
② 通项: an a1qn1 (q=1 时为常数列)。
ii.
an
SS1n,n
1 Sn1
,
n
2
若 S0 0 ,则 an 不分段;若 S0 0 ,则 an 分段
iii. 若 an1 pan q ,则可设 an1 m p(an m) 解得 m,得等比数列an m
iv.
若 Sn
f
(an
)
,先求
a1
,再构造方程组:
SSnn1f
(an ) f (an1)
bd
0
④ 不等式的可乘方性: a b 0 a n bn 0; a b 0 n a n b 0
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①. ax2 bx c 0, ax2 bx c 0, f x ax2 bx c 注重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
如: ax2 bx c >0 的解为: <x< , 则 ax2 bx c =0 的解为 x1 , x2 ;
A>B cosA<cosB, a >b A>B
③.若 ABC 为锐角 ,则 A B > ,B+C > ,A+C > ;
2
2
2
a2 b2 > c2 , b2 c2 > a2 , a2 + c2 b c 2R (2R 为 ABC 外接圆的直径) sin A sin B sin C
列,
求:
Sn
a1
a2
an ,(答案:
Sn
3 2
n

第三章 不等式
精品
.
1.不等式的性质:
① 不等式的传递性: a b,b c a c

不等式的可加性:
a
b,
c
R
a
c
b
c,
推论:
a c
b
d
a
c
bd

不等式的可乘性:
a c
b 0
ac
bc;
a c
b
0
ac
bc;
a c
b d
0 0
ac
后把三部分加起来即可。
③.错位相减法:如 an
3n 2 1 n ,
2
Sn
5
1 2
7
1 2
2
9
1 2
3
(3n
1)
1
n1
2
3n 2
1
n
2
1 2
Sn
5
1 2
2
7
1 2
3
9
1 2
4
…+ 3n
1
1 n 2
3n
2
1 2
n1
两式相减得:
1 2
Sn
5
1 2
2
1 2 2
解决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步骤是: ①.找出所有的线性约束条件。 ②.确立目标函数。 ③.画可行域,找最优点,得最优解。
需要注意的是,在目标函数中,x 的系数的符号, 当 A>0 时,越向右移,函数值越大,当 A<0 时,越向左移,函数值越大。
⑷常见的目标函数的类型:
①“截距”型: z Ax By;
最小值,使直线的纵截距最小的角点处, z 取得最大值.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
2
2
降幂公式 cos2 cos 2 1 , sin2 1 cos 2 .
2
2
3、常见的解题方法:(边化角或者角化边)
第二章 数列
1、数列的定义及数列的通项公式:
①. an f (n) ,数列是定义域为 N 的函数 f (n) ,当 n 依次取 1,2, 时的一列函 数值
②. an 的求法: i.归纳法
d >0 时, an 为单调递增数列; d <0 时, an 为单调递减数列。

前 n 项和: Sn
n(a1 an ) 2
na1
n(n 1) 2
d

d 0 时, Sn 是关于 n 的不含常数项的一元二次函数,反之也成立。
④ 性质:i. am an ap aq (m+n=p+q)
ii. 若an 为等差数列,则 am , amk , am2k ,…仍为等差数列。
精品
.
第二步中最优解的确定方法: 利用 z 的几何意义: y A x z , z 为直线的纵截距. B BB ①若 B 0, 则使目标函数 z Ax By 所表示直线的纵截距最大的角点处,z 取得
最大值,使直线的纵截距最小的角点处, z 取得最小值; ②若 B 0, 则使目标函数 z Ax By 所表示直线的纵截距最大的角点处,z 取得
必修五数学知识点归纳资料
.
第一章 解三角形
1、三角形的性质:
①.A+B+C= , sin(A B) sin C , cos(A B) cosC
A B C sin A B cos C
2 22
2
2
②.在 ABC 中, a b >c , a b <c ; A>B sin A > sin B ,
c2 a2 b2 2ab cosC
cos A b2 c2 a2 、 cos B a2 c2 b2 、 cos C a2 b2 c2 (角化边)
2bc
2ac
2ab
补充: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⑴ cos cos cos sin sin ;⑵ cos cos cos sin sin ;
①基本不等式:
a 0,b 0, a b ab, a2 b2 2ab, 2
2 a2 b2 a b2
当 a>0,b>0 且 ab 是定值时,a+b 有最小值;
当 a>0,b>0 且 a+b 为定值时,ab 有最大值。
精品
.
②简单的线性规划:
Ax By C 0A 0表示直线 Ax By C 0 的右方区域. Ax By C 0A 0表示直线 Ax By C 0 的左方区域
得到关于
a n 1

an
的递推
关系式
精品
.
例如:Sn 2an 1先求 a1 ,再构造方程组:SSnn12a2nan111 (下减上)an1 2an1 2an 2.等差数列:
① 定义: an1 an = d (常数),证明数列是等差数列的重要工具。
② 通项: an a1 (n 1)d , d 0 时, an 为关于 n 的一次函数;
⑶ sin sin cos cos sin ;⑷ sin sin cos cos sin ;
精品
.
⑸ tan tan tan ( tan tan tan 1 tan tan );
1 tan tan
⑹ tan tan tan ( tan tan tan 1 tan tan ).
1 tan tan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⑴ sin 2 2sin cos . 1 sin 2 sin 2 cos2 2sin cos (sin cos )2
⑵ cos 2 cos2 sin2 2cos2 1 1 2sin2
升幂公式1 cos 2cos2 ,1 cos 2sin 2
a 2Rsin A 、 b 2Rsin B 、 c 2Rsin C (边化角)
sin A a 、 sin B b 、 sin C c
2R
2R
2R
(角化边)
面积公式: SABC
1 2
absin C
1 bc sin 2
A
1 ac sin 2
B
②. 余 弦 定 理 : a2 b2 c2 2bc cos A 、 b2 a2 c2 2ac cos B 、
iii.
an
为等比数列,
则S n
,
S2n
Sn
,
S3n
S2n
,
仍为等比数列,公比为 qn 。
iv.G 为 a,b 的等比中项, G ab
4.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①.公式法:如 an 2n 3, an 3n1
②.分组求和法:如 an 3n 2n1 2n 5 ,可分别求出 3n , 2n1 和2n 5 的和,然
②“斜率”型: z y 或 z y b ;
x
xa
③“距离”型: z x2 y2 或 z x2 y2 ;
z (x a)2 ( y b)2 或 z (x a)2 ( y b)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