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抗干扰技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中Vs为信号源,Vn为叠加在Vs上的串联干扰信号。 干扰可能来自信号源内部如图(a)所示,也可能来自邻近 的导线(干扰线)如图(b)所示,如果邻近的导线(干扰 线)中有交变电流Ia流过,那么由Ia产生的电磁干扰信号就 会通过分布电容C1和C2的耦合,引入A/D转换器的输入端。
(2)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被控对象往往比较分散,一般都 有很长的引线将现场信号源、信号放大器、主机等连接起 来。引线长在几十米以至几百米,两地之间往往存在着一 个电位差Vc,如图所示。这个Vc对放大器产生的干扰,称 为共模干扰。
第二节
一
硬件抗干扰技术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电源保护技术
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一般保护措施
(1)采用交流稳压器 当电网电压波动范围较大时,应使用交流稳压器。这也 是目前最普遍采用的抑制电网电压波动的方案,保证220V AC 供电。 (2)采用电源滤波器 交流电源引线上的滤波器可以抑制输入端的瞬态干扰。 直流电源的输出也接入电容滤波器,以使输出电压的纹波限制 在一定范围内,并能抑制数字信号产生的脉冲干扰。
1.信号采用电流传送
2.采用双绞线传送抑制串模干扰
双绞线每一个小环路上感应的电势会互相抵消,可以使干扰 抑制比达到几十分贝。
3.采用屏蔽信号线
在精度要求高、干扰严重的场合,应当采用屏蔽信号线。
4.利用光导纤维克服电磁干扰的影响
对周围电磁干扰比较大的系统可以采用光导纤维进行传送。 用光导纤维传送数字脉冲,传输过程可以不受任何形式的电 磁干扰影响,而且光导纤维具有很高的绝缘强度,传输损耗 又极小。
2. 按干扰特性分类: 直流干扰:是指以直流电压或直流电流的形式出现,一 般由热电效应和电化学效应引起的干扰。 交流干扰:由交流电感应引起,因为过程通道往往处于 杂散电场和磁场分布较多的场所,当信号反馈线与 动力线在电缆槽中平行布线时,经耦合进入通道的 干扰尤为明显。
随机干扰:一般是瞬变的,为尖峰或脉冲形式,多由电 感负载的间断工作引起,如各种电源整流器和电动 工具的电火花都是这种干扰的来源。这种干扰的时 间短,幅度大,会给系统带来很大的危害。
其中Vs为信号源,Vc为共模电压。这种干扰可以是直 流电压,也可以是交流电压,其幅值可达几伏甚至更高, 取决于现场产生干扰的环境条件和计算机等设备的接地情 况。
3.电源系统的干扰
控制用计算机一般由交流电网供电(220V AC, 50Hz),电压不稳、频率波动、突然掉电事故难免发生, 这些都会直接影响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图6-10 数字量光电隔离
6.使用V/F转换器减少光耦数量
如图所示,当使用V/F转换器把模拟信号转换成频率信号 后,使用一个光电耦合器,就可以实现输入通道的隔离。 优点:简化电路,节省大量光电耦合器,降低系统成本。
使用V/F转换器的光电隔离技术
四.接地技术
(1)地线系统分析 什么是地线? 地线有安全地和信号地两种。前者是为了保证人 身安全、设备安全而设置的地线,后者是为了保证电 路正确工作所设置的地线,造成电路干扰现象的主要 是信号地。在进行电磁兼容问题分析时,对地线使用 下面的定义:“地线是信号电流流回信号源的地阻抗 路径。”
第六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抗干 扰技术
Fra Baidu bibliotek
第一节 干扰的来源于种类
干扰:就是有用信号以外的噪声或造成计算机设备不能正常 工作的破坏因素。
与干扰相关的几个概念:
干扰系统的三个要素:干扰源、传播途径及干扰对象。 干 扰: 是指有用信号以外的噪声或造成计算机设备
不能正常工作的破坏因素。
干扰源: 产生干扰信号的原因 干扰对象: 干扰源通过传播途径影响的器件或系统 抗干扰技术就是通过对这三要素中的一个或多个采取必要措 施来实现的。 抗干扰的措施:硬件措施,软件措施,软硬结合的措施
UPS电源按其操作方式可分为后备式和在线式的UPS电
源。
① 后备式UPS电源的原理图如图所示。
② 在线式UPS电源的原理图如图所示。
3.直流电源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1)采用直流开关电源
直流开关电源是一种脉宽调制型电源,由于脉冲频率高 达20 kHz,甩掉了传统的工频变压器,具有体积小、重量 轻、效率高(>90%)、电网电压范围大[(-20%~10%) ×220 V]、电 网电压变化时不会输出过电压或欠电压、 输出电压保持时间长等优点。
(2)采用DC-DC变换器
如果系统供电电网波动较大,或者对直流电源的精度要 求较高,可以采用DC-DC变换器。
(3)每块电路板的直流电源
当一台微机测控系统有几块逻辑电路板时,可以采取以下措 施: ①用短线向印刷线路板并行供电,而且印刷线路板里的电源 线采用格子形状或多层板,即做成网眼结构以降低线路的 阻抗。 ②在每块板的电源和地线的引入处附近并接一个10~100μ F 的大电容和一个0.01~ 0.1 F的瓷片电容。 ③每块板上装一个或几个稳压块,使每块板形成独立的供电 环境,不会因为某个稳压块出现故障而使整个系统遭到破 坏。
4.地电位波动的干扰
计算机控制系统分散的很广,地线与地线之间存在一 定的电位差。计算机交流供电电源的地电位很不稳定。在 交流地上任意两点之间,往往很容易就有几伏至十几伏的 电位差存在。
5.反射波的干扰
电信号(电流、电压)在沿导线传输过程中,由于分 布电容、电感和电阻的存在,导线上各点的电信号并不能 马上建立,而是有一定的滞后,离起点越远,电压波和电 流波到达的时间越晚。这样,电波在线路上以一定的速度 传播开来,从而形成行波。如果传输线的终端阻抗与传输 线的波阻抗不匹配,那么当入射波到达终端时,便会引起 反射。同样,反射波到达传输线始端时,如果始端阻抗也 不匹配,也会引起新的反射。这种信号的多次反射现象, 使信号波形严重地畸变,并且引起干扰脉冲。
(2)共模干扰 共模干扰是测控系统模拟量输入通道的A/D 转换器两个输 入端上共有的干扰电压。共模干扰也称为共态干扰或纵向 干扰。
产生共模干扰的原因:系统(或信号放大器)的地与现 场信号源的地一般相隔一段距离,在两个接地点之间往往 存在一个电位差Vc,该电位差是系统信号输入端上共有的 干扰电压,会对系统产生共模干扰。
(5)分类供电方式 把空调、照明、动力设备分为一类供电方式,把计算 机及其外设分为一类供电方式,以避免强电设备工作时对计 算机系统的干扰。
2.电源异常的保护措施
(1)采用静止式备用交流电源 当交流电网出现故障时,利用备用交流电源能够及时供 电,保证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 (2)采用不间断电源UPS 不间断电源UPS的基本结构分为两大类:一部分是将交 流市电变为直流电的整流/充电装置,另一部分是把直流电再 度转变为交流电的PWM逆变器。
(3)电源变压器采取屏蔽措施 利用几毫米厚的高导磁材料将变压器严密的屏蔽起来, 以减小漏磁通的影响。
(4)采用分布式独立供电 整个系统不是统一变压、滤波、稳压后供各单元电 路使用,而是变压后直接送给各单元电路的整流、滤波、 稳压。这样可以有效地消除各单元电路间的电源线、地 线间的耦合干扰,又提高了供电质量,增大了散热面积。
二
干扰的来源
干扰的来源主要有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
外部干扰与系统结构无关,是由使用条件和外 部环境因素决定的。 主要有:天电干扰,如雷电或大气电离作用引起 的干扰电波;天体干扰,如太阳辐射的电磁波; 周围电气设备发出的电磁波的干扰;电源的工频 干扰;气象条件引起的干扰;地磁场干扰;火化 放电、弧光放电、辉光放电等产生的电磁波等。 内部干扰 内部干扰是由系统的结构布局、线路设计、元器件 性质变化和漂移等原因造成的 主要有:分布电容、分布电感引起的耦合感应,电 磁场辐射感应,长线传输的波反射,多点接地造成 的电位差引入的干扰,寄生振荡引起的干扰以及热 噪声、闪变噪声、尖峰噪声等。
外部干扰
干扰
三 干扰的分类
1.按干扰作用的方式分类 (1)常态干扰 是指叠加在被测信号上的干扰噪声,它串联在信号源回路 中,与被测信号相加输入系统。 常态干扰可能是信号源 的一部分,也可能是由长线引入的。由于它和信号所处地 位相同,因此又称为串模干扰,也叫正态干扰。 产生差模干扰的原因:分布电容的电场耦合,空间的磁 场耦合,长线传输的互感,50Hz工频干扰,以及信号回路 中元件参数变化等 差模干扰示意图
一
干扰窜入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主要途径
干扰窜入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主要途径如图所示。
(1)空间感应;(2)过程通道窜入的干扰;(3)电源系统窜入的干扰 (4)地电位波动窜入的干扰;(5)反射波干扰。
1.空间感应的干扰
空间感应的干扰主要来源于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例如, 输电线和电气设备发出的电磁场,空中雷电等放电现象。
(4)集成电路块的VCC加旁路电容
二
输入/输出传输线的抗干扰措施
信号采用电流传送是抗干扰的基本措施。干扰信号主要是通 过输入线侵入微机测控系统的,尤其是当变送器远离微处理 器时,长距离的传输线十分容易接受干扰。这些干扰包括共 模干扰和电磁感应电压,在多对数的电缆中还会相互干扰。 用电流方式传送信号,负载串联在变送器内部的电路中,在 传输线上形成一个来回,电磁场相互抵消,共模电压和电磁 感应电压很难产生,可以大大提高信息在传送中的信噪比。
6.信号线的敷设
选择了合适的信号线,还必须合理地进行敷设。否则,不仅达 不到抗干扰的效果,反而会引进干扰。信号线的敷设要注意 以下事项: (1)要绝对避免信号线与电源线合用同一股电缆。 (2)屏蔽信号线的屏蔽层要一端接地,同时要避免多点接地。 (3)信号线的敷设要尽量远离干扰源,如避免敷设在大容量变 压器、电动机等电器设备的附近。如果有条件,将信号线单 独穿管配线,在电缆沟内从上到下依次架设信号电缆、直流 电源电缆、交流低压电缆、交流高压电缆。 (4)信号电缆与电源电缆必须分开,并尽量避免平行敷设。如 果现场条件有限,信号电缆与电源电缆不得不敷设在一起时, 则应满足以下条件: ①电缆沟内要设置隔板,且使隔板与大地连接. ②电缆沟内用电缆架或在沟底自由敷设时,信号电缆与电源电 缆间距一般应在15 cm以上。如果电源电缆无屏蔽,交流电压 220 V、电流10 A 时,两者间距应在60 m以上。 ③电源电缆使用屏蔽罩。
5.长线传输干扰的抑制
在计算机系统中,1 m左右的传输线就要算作长线了。长线 传输除了会受到外界干扰和引起信号延迟外,还可能产生波 反射。如果传输线的终端阻抗和传输线的波阻抗不匹配,入 射波达到终端时会引起反射,反射波达到始端后,如果和始 端阻抗不匹配,又会引起新的反射。如此反复,在信号中引 进许多干扰。
2.差动方式传输和接收
利用差动方式传输和接收信号,是抑制共模噪声的一个主 要方法。由于差动放大器只对图6-7所示的差动信号u1 u2 起放大作用,而对共模电压ucm不起放大作用,因此能够 抑制共模噪声的影响,差动放大器具有良好的抑制共模噪 声的能力。
信号传输中的串模和共模噪声
3.采用浮地输入双层屏蔽放大器抑制共模干扰 如图所示,这种方法是利用屏蔽技术使输入信号的模拟地浮 空,从而达到抑制共模干扰的目的。
浮地输入双层屏蔽放大器抑制共模干扰
4.利用线性光电耦合器隔离模拟信号
利用线性光电耦合器隔离模拟信号如图所示,但是要使信 号落在线性光电耦合器的线性区内,而且即使是线性区, 也还存在非线性失真,需要进行非线性校正。
利用线性光电耦合器隔离模拟信号
5.脉冲信号、数字量、开关量信号采用光电隔离
图中,A/D转换器输出的数字量通过光电耦合器施加到单 片机的I/O接口上,使主机和输入通道实现了隔离;同样, 单片机输出的数字量通过光电耦合器施加到D/A转换器的 数字量输入端,使主机和输出通道又实现了隔离。这样就 组成了所谓全浮空系统。
三 I/O接口的抗干扰措施
I/O接口的抗干扰措施对系统的影响十分重要,通常采取下 列措施。 1.对信号加硬件滤波器 将信号加到输入通道之前,可先用硬件低通滤波器滤除交 流干扰。在微机测控系统中,常用的低通滤波器有 RC滤 波器、LC滤波器、双T滤波器及有源滤波器,它们的原理 图如图所示。
图6-6 常用滤波器原理图
2.过程通道的干扰
过程通道的干扰常常沿着过程通道进入计算机,主要原因 是过程通道与主机之间存在公共地线,要设法削弱和斩断这 些来自公共地线的干扰,以提高过程通道的抗干扰能力。过 程通道的干扰按照其作用方式,一般分为串模干扰和共模干 扰。
(1)串模干扰是指串联于信号回路之中的干扰。其表现形 式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