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振论文终稿
压力作用下石英砂岩的热红外光谱变化与敏感响应波段
1 实验方案
将石英砂岩加工成 7c c mX7 mX1 m( 块 ) 1 m× 4c 2 和 0c 1 mX2 m( 块 ) 0c c 5 两种 尺寸 的长 方体 。使用 Y O AG-0 O微 30 机控制 的刚度试验机对岩石进 行单轴 压缩加载 ,速 率为 o 4 . mm ・ i一 。 a r n 使用美 国生产 的红外光 谱辐射计 T roF 对 u b T
射强度变化信号相对 于噪声 的强弱 ,比值越大 则信 号越 强 ,
O 8
分析 , 计算两者之 间的相关系数 。用相关 系数来刻 画红外辐
射与载荷之间的相关程 度。实验结果 显示 ,对于石英 砂岩用 两次曲线拟合 与载 荷的相关 性较好 ( 图 3 ,即在 加载 见 ) 初始阶段 I, 红外辐射强度微降或变 化较小 ; 中间应力 阶 在 段 Ⅱ, 红外辐射强度近 似直线上 升 ;而在临破 裂阶段 Ⅲ, 红 外辐射强度J 升加快 。 比各试样二次拟合后 的相关系数发 : 对 现, 不 波段 △ 卜载 荷 的相 关 系数 不 同。如 s- R j d2试 样在
基金项目: 国家( 7 计划 ) 目(0 1 B 0 10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0 7 0 7 4 0 4 2 ) 93 项 2 1C 7 7 0 ) 5 7 4 1 , 17 1 7 资助 作者简介: 刘善军 , 9 5 16 年生 ,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 院教授 e a : i j @16 Cr - i l s r 2 .O m l ud n
噪声越小 。这里借用 “ 噪 比” 信 来称 谓 ,记 为 sn / 。计 算 如式
() 示 。 2所
s 一 () 2
计算不 同试样在不 同波段 的 sn值并 进行 比较 , 现在 / 发 不同波段试样 的红外光谱辐 射的信 噪 比不 同。如 sdZ试样 y-
第27卷4 期第
第27卷 第4期2006年4月纺 织 学 报Journal of T extile Research V ol.27 N o.4Apr. 2006文章编号:025329721(2006)0420036203基于神经网络的织物疵点识别技术陈俊杰,谢春萍(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江苏无锡 214122)摘 要 因织物组织繁多,表面特征各异,很难建立一个统一的织物疵点识别模型。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实现自动验布,提出采用双层神经网络和小波变换来识别织物疵点的方法。
先对正常织物进行训练,得到织物的特征,应用第1层简单BP 网络来分辨正常织物和疵点。
然后对疵点图像进行二维离散小波变换,并去除织物本身的特征,利用已训练的BP 网络进行具体疵点识别。
试验证明,这种方法的准确性较高,速度快,基本接近自动验布系统的要求。
关键词 疵点识别;小波变换;神经网络;质量检测中图分类号:TS101197 文献标识码:A F abric defect detection technique based on neural netw orkCHE N Jun 2jie ,XIE Chun 2ping(School o f Textile and Garment ,Southern Yangtze Univer sity ,Wuxi ,Jiangsu 214122,China )Abstract Owing to numerous kinds of fabric weaves and varied characteristics of fabric surface ,it is verydifficult to establish a universal fabric defect detection m odel.In order to s olve this problem and realize automatic inspection of fabric ,a 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of the defects on the fabric by using the double layer neural netw ork and wavelet analysis is proposed.T o be specific ,the first layer BP neural netw ork is utilized to tell the defects of a normal fabric and acquire its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repeated training ,and then ,the tw o 2dimensional discrete wavelet trans formation based on the image of the defects is conducted ,wiping off th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abric and identifying the defects by means of the trained BP neural netw ork.The experiments dem onstrated that this method is of high accuracy and high speed ,satis fying the elementary requirements of automatic cloth inspection.K ey w ords defect identification ;wavelet analysis ;neural netw ork ;quality inspection收稿日期:2005-06-23 修回日期:2005-10-29作者简介:陈俊杰(1981-),男,汉族,硕士生。
对细胞内钙离子传播模型的综述及讨论
华东师范大学理工学院数学系2012届学士学位论文对细胞内钙离子传播模型的讨论及仿真分析Discussion a nd S imulation A nalysis o f t hePropagation M odel o f t he I ntracellularCalcium姓 名:沈自怡学 号:10081511124班 级:2008级4班指导教师:倪明康职 称: 教授2012年5月完成目录摘要 (1)一、 绪论 (1)(一) 细胞内钙离子传播现象介绍 (1)(二) FDF模型简介 (1)(三) 国内研究现状 (2)(四) 本文组织结构 (2)二、 对几个FDF模型的讨论 (2)(一) 一维FDF模型 (2)1. 最初的Fire-‐Diffuse-‐Fire模型 (2)2. 改良的Fire-‐Diffuse-‐Fire模型 (3)3. Coombes的扩展FDF模型 (4)4. 双域FDF模型 (6)(二) 二维FDF模型 (7)1. 二维随机FDF模型 (7)2. 简化的随机FDF模型 (9)(三) 三维FDF模型 (9)1. Subramanian的三维FDF模型 (10)2. 应用于矩形空间的FDF模型 (11)3. 应用于圆柱形空间的FDF模型 (14)三、 对矩形空间内的FDF模型进行简单的仿真分析 (15)总结与展望 (18)参考文献 (19)附录 (20)致谢 (24)对细胞内钙离子传播模型的讨论及仿真分析摘要:本文对近十年来最为流行的钙离子传播模型FDF(Fire-Diffuse-Fire)进行了分析。
FDF 模型是根据CICR(钙引起的钙释放)机理得到的数学模型,从它第一次被提出至今,FDF模型的形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简单一维模型(参考[1],[2],[3])提升到了三维模型(参考[5],[6],[8],[12]),并且被应用于各种有界空间之中。
刺激响应水凝胶材料的研究进展
究刺激响应水凝胶 的溶胀行为和 响应机制 ,科研人 员构建 了各种各样 的刺激 响应水凝胶 ,如 p H 响应水凝 胶 、温度响应水凝胶和光 响应水凝胶等 .本文综述 了近年来科研人 员在刺激 响应水凝胶材料的构建及响应 机制研究方面开展 的工作 ,并对刺激 响应水凝胶 的应用进行 了展望 .
2 0 1 4. J g - : J i  ̄ " 3期
● t 庆 三 峡 掌 明擎 R
No . 3 . 2 0 1 4
第3 O卷 ( 1 5 1 期) J O UR N AL O F C H ON G Q  ̄G T H R E E GO R G E S U N I V E R S I T Y
中图分 类号:T B 3 2 4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0 0 9 - 8 1 3 5( 2 0 1 4 )0 3 - 0 0 8 5 - 0 6
在凝胶独特 的三维 结构 中,基于共价键 或物 理作用的交联结构对于 维持凝胶三 围结构 的稳定性具有重 要作用 .三 围网状 结构使凝胶 展现 出了独特 的溶胀 行为.在凝胶 溶胀 的过程 中,三维 网状结构通常不会被 破坏 ,所 以凝胶 虽然会 吸水溶胀但 不会溶 于水.干 的水凝胶可 以吸附 比 自身重量多 2 0 0 0 0倍的水,这种超 强 的吸水和保水 的能力源于水凝胶 中交联 的亲水性 聚合物链段 .刺激 响应水凝胶 除了具备 以上水凝胶的特
一
8 5 —
尹 艳 镇
焦 淑 菲
黄 宝 章
龚 立 兵
姚 丽 嫦
玉灵 芝 : 刺 激 响 应 水 凝 胶 材 料 的 研 究 进 展
基于FDTD的三角形银纳米颗粒阵列等离子共振吸收特性的模拟
性, 计算 了三角形 银 钠 米 颗 粒 阵 列对 光场 的增 强 效 应 以及 详 细讨论 了i角形 银 纳米 颗粒 的大小 等参 数
第3 3卷 第 3期
梅
菲 , : 基 于 F T 的三 角形 银 纳米 颗 粒 阵列 等 离子 共 振 吸 收特 性 的模 拟 等 DD
13 2
记 录 反 射 率 、 射 率 . 验 采 用 的 是 平 面 波 光 源 透 实
尺寸大小对阵列等离子体共振的影响. 数值 计 算 结 果 表 明 , 角 形 银 纳 米 颗 粒 阵 列 的 等 离 子 共 振 吸 收 峰 随 颗 三 粒 尺 寸 的 增 大 而 红 移 , 通过 改 变 颗粒 大 小 调 节 共 振 吸 收波 长 数 值 以 用 于 不 同 的 应 用 研 究 . 于 F T 理 论 可 基 DD
V 五= + × 了
V× = 一O B
一
属 对 比 , 属 纳 米 粒 子 具 有 大 得 多 的 比表 面 积 ( 金 单 位 质量 物质 所 具 有 的 总 面 积 ) 导 体 中传 导 电子 的 , 运 动往 往受 到粒 子 边 界 的影 响 比较 强烈 , 以这 种 所 纳米结 构 的光学 性 质可 以认为 由表 面等离 子体 激元
有 限 差 分 方 法 ( ii D f rn e i e o a , Fnt ie c Tm D m i e fe n FT D D)模 拟 计 算 不 同 尺 寸 的 银 纳 米 颗 粒 表 面 的 电
场强 度和分 布 , 析入 射激 发光 的波 长 、 分 等离 子体 的 共振频 率 和纳米 颗粒 大小 等参数对 等 离子共 振吸 收
Jn O2 u .2 1
文 章 编 号 :0 2— 6 4 2 1 ) 3— 1 1— 4 10 5 3 (0 2 0 0 2 0
活性炭纤维材料吸声性能预测模型
( 1 .E n g i n e e r i n g R e s e a r c h C e n t e r o f Wa r p K n i t t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 Mi n i s t r y o f E d u c a t i o n , J i a n g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W u x i ,
活 性 炭 纤 维 材 料 吸声 系 数模 型 , 并 对 该 模 型计 算 结 果 和 试 验 结 果 进 行 了 比 较 。 结 果 表 明 , 二 者结果基 本相一致 , 验
证 了建 立 的活 性 炭 纤 维 材料 吸 声 性 能 预 测 模 型 具 有 一 定 的 可 信 度 , 可 为 开 发 和 设 计 活 性 炭 纤 维 吸声 材 料 提 供 理 论 参考 。 关 键 词 活 性 炭 纤 维 ; 吸 声 系 数 ;流 阻 ; 特性 阻抗率 ; 传 播 常 数
p r o pa g a t i o n c o n s t a n t o f a c t i v a t e d c a r bo n f i be r s i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b y e mpl o y i n g t h e l e a s t s q u a r e m e t h o d.
摘
要
为 建立 活 性 炭 纤 维 材 料 吸 声 性 能 预 测 模 型 , 利 用 阻抗管 对不 同规 格的粘 胶基 活性 炭 纤维 材料 在 2 5 0~
磁控溅射AgZnO纳米薄膜涤纶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第42卷㊀第3期2021年3月纺㊀织㊀学㊀报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 Vol.42,No.3 Mar.,2021DOI:10.13475/j.fzxb.20200501806磁控溅射Ag/ZnO纳米薄膜涤纶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孟灵灵1,魏取福2,严忠杰1,仲珍珍1,王小慧1,沈佳宇1,陈洪炜1(1.盐城工学院纺织服装学院,江苏盐城㊀224051;2.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江苏无锡㊀214122)摘㊀要㊀为探讨织物结构对表面沉积纳米复合薄膜形貌及性能的影响,采用直流射频共溅法,以不同组织结构纯涤纶织物为基材,分别以金属银(Ag)与锌(Zn)为靶材,制备Ag/ZnO纳米薄膜㊂对表面沉积Ag/ZnO薄膜的涤纶织物的形貌结构,沉积颜色㊁防紫外线性能及电磁屏蔽性能进行表征㊂实验结果表明:非织造布表面薄膜颗粒分布较为均匀,机织布表面纳米颗粒最不平整,针织布表面纳米颗粒粒径较小,并存在部分团簇颗粒;试样表面Ag衍射峰较明显,但ZnO依然以非晶态形式存在;针织布表面沉积Ag/ZnO薄膜后,其明度最小,颜色较暗;以非织造布为基材的试样其防紫外线性能及电磁屏蔽效果最明显㊂关键词㊀涤纶;织物结构;Ag/ZnO纳米薄膜;磁控溅射;防紫外线性能;电磁屏蔽性能;功能纺织品中图分类号:TS174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Ag/ZnO composite filmdeposited polyester fabrics by magnetron sputteringMENG Lingling1,WEI Qufu2,YAN Zhongjie1,ZHONG Zhenzhen1,WANG Xiaohui1,SHEN Jiayu1,CHEN Hongwei1(1.College of Textile&Clothing,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Yancheng,Jiangsu㊀224051,China;2.Key Laboratory of Eco-Textiles(Jiangnan University),Ministry of Education,Wuxi,Jiangsu㊀214122,China)Abstract㊀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olyester fabric structure on the morphology and performance of nanocomposite film deposited on the surface of fabrics,direct current(DC)and radio frequency(RF) co-sputtering methods were used to prepare Ag/ZnO films with knitted polyester fabrics of different structures as the substrate and metallic silver and zinc oxide as targets respectively.By using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X-ray diffractometer,photoelectron spectrometer,computer measurement and matching system,ultraviolet transmittance tester,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tester,the films were evaluated in terms of surface structure,color analysis,UV protection and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performance.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article size of the film on the surface of the nonwoven fabric is more uniform,the surface of the woven fabric is less smooth,the surface particle of the knitted fabric is smaller,and some particle amalgamation are found.Diffraction peaks with Ag are more obvious,but ZnO still exists in amorphous form.After depositing Ag/ZnO film on the surface of knitted fabric,its brightness is the lowest and the color is dark.The samples with nonwoven fabric as substrate demonstrate the most obvious ultraviolet resistance and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effect. Keywords㊀polyester;fabric structure;Ag/ZnO nanocomposite film;magnetron sputtering;ultraviolet resistance;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functional textiles收稿日期:2020-05-08㊀㊀㊀修回日期:2020-12-26基金项目:江苏省生态环保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JH201832);盐城市科技局项目(YKN2015011);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指导性项目(2014052,2016044)第一作者:孟灵灵(1980 ),女,博士,副教授㊂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纳米纺织材料㊂E-mail:mllwx1022@㊂㊀㊀㊀纺织学报第42卷㊀㊀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防护功能纺织品深受消费者青睐[1],不少研究人员为了避免常规纺织品表面惰性[2-3],以传统纺织材料为基材,采用化学或物理改性方法,如金属涂层整理㊁电化学沉积法㊁气相沉积技术㊁真空蒸镀㊁磁控溅射技术等,在其表面沉积纳米复合薄膜,可赋予织物抗菌㊁防紫外线㊁导电以及电磁屏蔽等防护功能[4-5]㊂其中磁控溅射技术现已成为制备高质量薄膜,并实现纺织品多功能化的一项重要技术;同时还可利用薄膜干涉原理使织物表面生色,获得结构生色纺织品,但鲜有文献报道基材结构对纺织品表面沉积纳米复合薄膜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㊂在前期研究[6-7]的基础上,本文采用直流射频共溅技术,以涤纶机织布㊁涤纶针织布和涤纶非织造布为基材,金属银㊁锌为靶材,在涤纶织物表面沉积Ag/ZnO纳米复合薄膜,对涤纶织物及其表面纳米薄膜形貌结构进行表征,并分析基材结构对表面沉积Ag/ZnO纳米复合薄膜织物颜色效应㊁防紫外线㊁电磁屏蔽等性能的影响,实现了纳米复合薄膜和传统纺织材料相结合,并为防护功能纺织品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㊂1㊀实验部分1.1㊀实验材料基材为盐纺集团生产的纯涤纶织物,靶材为99.99%银和锌㊂其中:涤纶非织造布的面密度为148g/m2,厚度为0.54mm;涤纶机织布的面密度为367g/m2,厚度为0.49mm;涤纶针织布的面密度为223g/m2,厚度为0.62mm㊂1.2㊀实验仪器JZCK-420B多功能磁控溅射设备(沈阳聚智有限公司);S4800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日立公司); XᶄPert-Pro MRD型X射线衍射仪(荷兰飞利浦公司);Axis Ultra型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日本岛津公司);CFP-1100A毛管流动孔隙仪(美国PMI公司);CE7000A电脑测配色仪(美国爱色丽公司); UV-2000紫外透射率测试仪(美国Labsphere公司);DR-913G型织物电磁防辐射性能测试仪(温州大荣纺织仪器有限公司),CPA225D电子天平(苏州赛恩斯仪器有限公司)㊂1.3㊀实验方法1.3.1㊀基材准备与沉积Ag/ZnO薄膜织物的制备将涤纶机织布㊁非织造布㊁针织布3种织物剪成直径为12cm的圆形样品,并在丙酮溶液中洗涤以除去杂质,之后将样品放在玻璃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并放在等离子水中洗涤,最后进行烘干,放于样品袋中保存㊂首先,通过直流溅射将银靶分别沉积在涤纶机织物㊁非织造布和针织物表面,设置具体溅射工艺参数为:溅射功率80W,沉积时间30min,真空箱内溅射压强0.9Pa,氩气流量20mL/min㊂然后再采用射频溅射方式,进一步在基材表面沉积锌薄膜,设置具体溅射工艺参数为:溅射功率150W,溅射时间30min,溅射压强0.9Pa㊂因为在高真空环境下单质银很有可能会被氧化,最终导致溅射在不同基材表面的银膜被氧化,从而影响实验结果,所以在溅射反应之前要在基材表面先溅射一层锌膜,最终在涤纶织物表面制得Ag/ZnO纳米复合薄膜㊂1.3.2㊀涤纶基材与复合薄膜形貌与结构表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基材及复合薄膜表面形貌;采用X射线衍射仪测试薄膜结晶状态,扫描范围为2ʎ~90ʎ㊂1.3.3㊀涤纶基材孔径分布采用毛管流动孔隙仪测试涤纶织物孔径大小及其分布㊂1.3.4㊀沉积Ag/ZnO薄膜织物的颜色测试沉积Ag/ZnO薄膜后,涤纶织物表面所产生的颜色效应使用电脑测配色仪进行测试,采用D65光源,观察角度为10ʎ㊂测试机织物㊁非织造布㊁针织物的L∗㊁a∗㊁b∗值㊂L∗表示明度值㊁a∗表示红-绿色度值㊁b∗表示黄-蓝色度值,按照顺序开机后,仪器需预热15min后方可操作㊂1.3.5㊀沉积Ag/ZnO薄膜织物的透射率测试依据GB/T18830‘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采用紫外透射率测试仪对试样的透射率进行测试㊂1.3.6㊀沉积Ag/ZnO薄膜织物的屏蔽效能测试依据GB/T23463 2009‘防护服装微波辐射防护服“,借助织物电磁防辐射性能测试仪测试试样的屏蔽效能(SE值)㊂温度为21ħ,湿度为38%, SE值越大,说明试样屏蔽效能越好㊂2㊀实验结果与讨论2.1㊀基材形貌分析图1示出3种基材表面形貌㊂可以看出:涤纶机织布表面起伏较大,经纬纱交织结构使其整体较为紧密㊁平整;涤纶针织布表面松散,结构蓬松,有非常明显的高低起伏,有较好的延展性;涤纶非织造布是纤维的网状集合体,纤维间紧密粘结,没有规律㊂综上可见,涤纶针织布表面有非常明显的线圈起伏,其平整性最差㊂㊃441㊃第3期孟灵灵等:磁控溅射Ag/ZnO纳米薄膜涤纶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㊀㊀㊀图1㊀涤纶织物的SEM照片(ˑ150)Fig.1㊀SEM images of polyester fabrics(ˑ150).(a)Woven fabric;(b)Knitted fabric;(c)Nonwoven fabric2.2㊀涤纶织物孔径分布分析涤纶机织布和针织布由纱线或长丝经过织造工艺织成;涤纶纺粘非织造布由涤纶经热粘合或其他机械化学方法加工而成㊂3种基材虽面密度有较大的差异,但法向孔径大小与排布情况主要取决于其加工方法以及结构㊂对涤纶织物的孔径及分布进行测试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㊂可见看出:涤纶纺粘非织造布孔径最小,分布在15~20μm之间;针织布孔径最大,分布在60~100μm之间;涤纶机织布孔径居中,分布在40~60μm之间㊂2.3㊀复合薄膜形貌分析图3为在涤纶非织造布㊁机织布㊁针织布表面沉积的Ag/ZnO薄膜的形貌图㊂可以看出:试样表面形貌差异较明显,非织造布表面纳米颗粒大小较为均匀,利用Image J分析得出其粒径为1.394nm,有少量大尺寸颗粒以团聚的形式存在,这主要是和沉积过程有关;涤纶机织布表面最不平整,粒径较大,图2㊀涤纶织物孔径大小及其分布Fig.2㊀Pore size distribution of polyester fabrics. (a)Woven fabric;(b)Knitted fabric;(c)Nonwoven fabric 为1.897nm;涤纶针织布表面较平整,颗粒最小,存在团簇现象㊂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包括纤维的细度㊁溅射距离㊁试样溅射前后的质量增加等㊂通过比较试样溅射前后质量差异发现,以机织布为基材的试样质量增加较为明显,试样表面粒径大,主要是由于随溅射粒子的增加,可获得更大的能量,沉积在织物表面的纳米颗粒也在增多[8]㊂2.4㊀复合薄膜结构分析图4为不同基材表面沉积Ag/ZnO复合薄膜的XRD谱图㊂非织造布和机织布衍射峰出现在2θ为38.71ʎ㊁44.89ʎ处,对应于Ag(111)和Ag(200)处衍射晶面㊂其中非织造布试样结晶度最低,但在图4中没有发现ZnO,可能与实验工艺参数等有关,结晶度相对较低,ZnO依然以非晶态的形式存在㊂㊃541㊃㊀㊀㊀纺织学报第42卷图3㊀涤纶织物表面沉积Ag /ZnO 薄膜的SEM 照片(ˑ30000)Fig.3㊀SEM images of Ag /ZnO film coated on surface of polyester fabrics(ˑ30000).(a)Woven fabric;(b)Knitted fabric;(c)Nonwovenfabric图4㊀不同基材表面沉积Ag /ZnO 薄膜的XRD 谱图Fig.4㊀XRD pattern of Ag /ZnO films depositedon different substrates2.5㊀织物性能分析2.5.1㊀织物表面颜色分析表1示出表面沉积Ag /ZnO 薄膜的涤纶织物的L ∗㊁a ∗和b ∗值㊂可以看出:以针织布为基材的试样L ∗数值最小,说明其明度最小,颜色较暗;以非织造布㊁机织布为基材的试样颜色较亮,明度差距不大㊂表1㊀试样的L ∗㊁a ∗与b ∗值Tab.1㊀L ∗,a ∗and b ∗value of samples基材名称㊀L ∗a ∗b ∗非织造布基材64.6810.3 1.06机织布基材78.440.19 5.31针织布基材53.393.598.28㊀㊀图5示出表面沉积复合薄膜的涤纶织物的照片㊂可以看出,以针织布为基材的试样明度明显比以机织布和非织造布为基材的试样明度小,进一步证明了表1的结果㊂图6为表面沉积Ag /ZnO 薄膜的涤纶织物的a ∗㊁b ∗色度值分布图㊂可以看出,以机织布为基材㊀图5㊀涤纶织物基材表面沉积Ag /ZnO 薄膜的照片Fig.5㊀Pictures of Ag /ZnO film deposited on surface of polyester fabrics.(a)Woven fabric;(b)Knitted fabric;(c)Nonwoven fabric的试样a ∗㊁b ∗值分布在黄色㊁绿色范围内,以机织布和非织造布为基材的试样a ∗㊁b ∗值分布在黄色㊁红色范围内,与图5所示结论一致㊂2.5.2㊀防紫外线性能分析图7示出波长在250~450nm 之间时表面沉积Ag /ZnO 薄膜的涤纶织物的透射率变化曲线㊂基材原样紫外透射性能差别不大,但基材表面沉积Ag /ZnO 薄膜紫外透射率差别较大,以涤纶非织造布为基材的试样透射率最小,防紫外线性能最好,其次是以机织布为基材的试样,透射率最高的是以针织布为基材的试样㊂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与基材的孔径有关,涤纶非织造布孔径最小,针织布最大㊂孔径数值越大,试样的紫外可见光透射率越高,防紫外线能力就越弱㊂由此可知,影㊃641㊃第3期孟灵灵等:磁控溅射Ag /ZnO 纳米薄膜涤纶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㊀㊀㊀图6㊀涤纶织物表面沉积Ag /ZnO薄膜的a ∗㊁b ∗色度值分布图Fig.6㊀Distribution of chromaticity indices,a ∗and b ∗forpolyester fabric coated with Ag /ZnO composite films响试样紫外可见光透射率的主要因素是基材孔径[9],同时涤纶基材表面溅射纳米Ag /ZnO 薄膜后,纳米颗粒有散射紫外光的作用,所以孔径小的基材试样透射率低㊂图7㊀涤纶织物基材表面沉积Ag /ZnO 薄膜的透射率曲线Fig.7㊀Transmittance curves of Ag /ZnO film coated onsurface of polyester fabrics2.5.3㊀电磁屏蔽性能分析在频率一定的条件下,试样屏蔽效能数值越高,其电磁屏蔽效果越好㊂图8示出表面沉积Ag /ZnO 薄膜的涤纶织物的屏蔽效能㊂图8㊀涤纶织物基材表面沉积Ag /ZnO 薄膜的屏蔽效能Fig.8㊀Shielding effectiveness of Ag /ZnO compositefilms coated on surface of polyester fabrics从图8可以看出,在20~45dB 范围,以非织造布为基材的试样表现出较优良的屏蔽效果;而以机织布和针织布为基材的试样其电磁屏蔽效能较为接近,在5dB 左右㊂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与基材组织结构㊁经纬密(横纵密)等有关[10]㊂这与图1所得结论一致㊂针织布由于孔径大,其整体屏蔽效能低,导致部分电磁波通过;相同孔隙率条件下,平均孔径小,则高频段屏蔽效能相对偏高㊂3㊀结㊀论1)采用直流射频共溅技术,以不同组织结构的涤纶织物为基材,金属银和锌为靶材,制备涤纶基Ag /ZnO 纳米薄膜㊂涤纶非织造布表面纳米颗粒大小较为均匀,粒径约为1.394nm;机织布表面纳米颗粒最不平整,粒径约为1.897nm;针织布表面最平整,颗粒直径较小㊂2)通过涤纶基Ag /ZnO 薄膜形态结构分析表明,银以单质的形式存在,没有被氧化,Ag(111)和Ag(200)衍射峰较明显,但ZnO 依然以非晶态的形式存在㊂3)针织布表面沉积Ag /ZnO 薄膜后,其明度最小,颜色较暗;以非织造布为基材的Ag /ZnO 薄膜的防紫外线性能最好,电磁屏蔽效果最明显㊂FZXB参考文献:[1]㊀师艳丽,李娜娜,付元静,等.用于纺织品表面改性的磁控溅射技术研究进展[J ].纺织学报,2016,37(4):165-169.SHI Yanli,LI Nana,FU Yuanjing,et al.Researchprogress of magnetron sputtering in textiles[J].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2016,37(4):165-169.[2]㊀JIANG Shouxiang,PENG Linghui,GUO Ronghui,etal.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e 2O 3coating on quartz fabric by electron beam evaporation [J ].Ceramics International,2016(42):19386-19392.[3]㊀MENG Lingling,HUANG Xingmin,WEI Qufu,et al.Study on the conductive effectiveness of nanoscale copper films sputtered on the surface of polyesternonwoven fabrics [J].Journal of The Textile Institute,2018,109(11):1395-1399.[4]㊀HUANG Xingming,MENG Lingling,WEI Qufu,et al.Effect of substrate structures on the morphology and interfacial bonding properties of copper films sputtered on polyester fabric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oth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7,29(1):39-46.[5]㊀LIU K H,GAO P,XU Z,et al.In situ probingelectrical response on bending of ZnO nanowires inside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J].Applied Physical㊃741㊃㊀㊀㊀纺织学报第42卷Letter,2008,92(21):213105.[6]㊀WANG Xinqiang,YANG Shuren,WANG Jinzhong,etal.Nitrogen-doped ZnO film grown by the plasma-assisted 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J].JCryst Growth,2001,226(6):123-124.[7]㊀HUANG Xinmin,MENG Lingling,WEI Qufu,et al.Morphology and properties of nanoscale copper filmsdeposited on polyester substrates[J].InternationalJournal of Clothing Science Technology,2014,26(5):367-376.[8]㊀WEI Qufu,XIAO Xue liang,HOU Dayin,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nonwoven material functionalized bysputter coating of copper[J].Surf&Coat Tech,2008,202:2535-2539.[9]㊀JOANNE Y P,JIANG S Q,WONG C.Characterizationof metallic textiles deposited by magnetron sputteringand traditional metallic treatments[J].Surf and CoatTech,2009,204(3):380-385.[10]㊀BULA K,KOPROWSKA J,JANUKIEWICZ J.Application of cathode sputtering for obtaining ultra-thinmetallic coatings on textile products[J].Fib&Text inEast Eur,2006,5(14):75-79.㊃841㊃。
一种基于超材料的吸波结构设计
( 1 . C h u z h o u I n s t i t u t e , C h u z h o u 2 3 9 0 0 0 , C h i n a ; 2 . T e l e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 A i r F o r c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料 的吸波结构设计
占生宝 ’ , 刘涛 , 倪 受春 , 肖文标 。 , 付翔
( 1 . 滁州学院 , 安徽 滁州 2 3 9 0 0 0 ; 2 . 空军工程大学 电讯工程学院 , 陕西 西安 7 1 0 0 7 7 ; 3 . 中国人 民解放军 9 4 8 4 0 部队 , 江苏 南京 2 1 0 0 0 7 )
p e r f o r ma n c e w e r e a n a l y z e d,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T h e e x p e r i me n t r e s u l t s h a v e a g o o d a g r e e me n t w i t h t h e s i mu l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
关键 词 吸波体 ; 超材料 ; 极 化稳定 中图分类号 T N 8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4 — 2 4 4 X( 2 0 1 3 ) 0 1 — 0 0 7 8 — 0 5
S t r u c t u r e d e s i g n o f a b s o r b e r b a s e d o n me t a ma t e r i a l
本文基于
时杀菌。近年,我国有一些通过电激发脉冲电磁场进 行杀菌的研究发表
+, - ).
,但通过磁激发脉冲电磁场杀
菌的研究甚少, 日本、 美国的一些研究证明, 磁激发脉 冲电磁场杀菌在食品行业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 !/ 0 . 。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将磁激发脉冲电磁场杀菌技 术应用于生啤酒的杀菌试验研究。 , ,( , 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
PKR PQR P!R P)R
"##$, %&’( "), *&( )
结 论
!!
)
)M I 杀菌的效果与脉冲磁场的强度和脉冲数 (作用 时间) 有关, 从曲线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 随着场强的 (作用时间) 增加, 杀菌效果在增加。随着脉冲数 的加 长, 杀菌效果也在增加。 场强和杀菌时间对杀菌效果的 影响均有一个有显著到平缓的拐点值, 超过拐点值, 场 强和杀菌时间对杀菌效果的影响大大减小。 且脉冲数大于 I#, 或 )M " 脉冲磁场强度大于 "( !$/, 场强大于 "( II/,且脉冲数大于 $# 时,生啤酒中残存 的细菌总数小于 !# 个 T A’, 达到商业要求。
作者简介: 马海乐, 男, 教授, 博士, 主要从事食品分离技术、 食品高新加工技术的研究工作。 $] 岁,
!基础研究
生啤酒 +( # +( " 购自镇江中泠啤酒有限公司。 自行研制。
#$$", %&’( #), *&( )
!"
(# ) 将生啤装入样品瓶中, 贴好标签, 放在料斗中, 然后将料斗放入磁场线圈中; (" ) 接通电源, 将电压调到需要的电压值, 进行充 电; 当储能电容两端的电压达到规定的放电电压时, 按 下 , 放电, 按钮, 完成一个脉冲数的放电杀菌; () ) 在进行一次杀菌后, 让电磁发生器停止工作几 分钟, 然后再进行下一次的杀菌试验; (! ) 在对原料施加足够的磁场脉冲数后, 立即以无 菌的玻璃棒搅匀菌液,再用移液管从样品瓶中吸取 用以计算杀菌效果。做两份, 取 +-’ 菌液到平板培养, 平均值。 +( ) 试验方案 本试验选择电压和脉冲数为影响因素,进行杀菌 试验, 电压取 .$$、 +$$$、 +#$$、 +/$$ 和 #$$$% 五个水 平, 对应的磁场强度分别为 +( /0、 #( ++、 #( !"、 "( "1 和 )( ##2,每个磁场强度值下施加的脉冲数分别为 +、!、 (分 构成 #! 组杀菌试验。 每组做 " 个试样 +$、 #$ 和 "$, 别为样品 +、样品 # 和样品 ") ,因此共进行 1! 次试 验。样品 +、样品 # 和样品 " 原样细菌总数分别为 "( + 3 +$! 、 #( 1 3 +$) 、 "( . 3 +$) 个 4 -’。 # #( + 结果与讨论 电压对杀菌效果的影响 电压对杀菌效果的影响示于图 +。从图 + 中可以 看出随着电压的增大, 磁场强度的增强, 菌落总数呈下 降的趋势。 ( 场强 ) 随着电压 的增加, 杀菌效果有一个趋于稳 ( 场强 ) 定的拐点。 脉冲数为 ! 、 拐点电压 为 +$ 和 #$ 时, ( #( !"2) , 场强大于拐点值之后, 对应的菌落总 +#$$% 数分别稳定在 +$$ 、 脉冲数增至 "$ !$ 和 "$ 个 4 -’ 以下; ( ) ( , 场强大于 时, 拐点电压 场强 减小为 +$$$% #( ++2) 生啤酒中细菌总数稳定在#$个 4 -’ 以下。 #( ++2 后,
2015届硕士研究生
施利
陈卓
农药学
抑制水稻白叶枯病菌的砜类候选药物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张文
胡德禹
农药学
62%嘧菌环胺·咯菌腈水分散粒剂在葡萄上的残留分析及消解动态研究
杨勇
黄剑
农药学
狼尾草有害生物的调查及杂草综合防治研究
杨霞
宋宝安
农药学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P9蛋白与抗病毒小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
2015届硕士研究生
姓名
导师
专业
论文题目
李连华
金林红
农药学
具有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活性的药物小分子与水稻体内防御基因及PR-1a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张季
胡德禹
农药学
6%敌百虫•辛硫磷颗粒剂在烟草上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研究
陈红雨
胡德禹
农药学
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在番茄上的残留分析与消解动态研究
何进
胡德禹
农药学
姜杰
欧阳贵平
应用化学
3-取代吲哚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刘建
杨松
应用化学
B2O3-金属氧化物固体酸催化单糖转化5-羟甲基糠醛(5-HMF)
潘虎
杨松
有机化学
高分子固体酸的制备及其在生物柴油合成中的应用
25%粉唑醇悬浮剂在烟草及土壤中的残留分析及消解动态研究
张峰
鲍小平
有机化学
具有阴离子识别传感作用的咔唑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
秦志洋
金林红
农药学
贵州野生赤眼蜂种群鉴定及其生物防治潜能初步研究
宋杰
陈卓
农药学
贵州茶叶的生态功能性肥料研究
陈兵华
在探索中践行——对《苯酚》实验教学的思考
生 : ( 瞪 大 了眼 睛仔 细 观 察 , 一 脸 狐 疑 。 )什 么现 都 象都 没 有 看 到啊 。
师 : 刚 才 我 们 按 照 教 科 书上 的 实验 步 骤 , 为 什 么 实验
果 ,调整 实验方案 。通过 对前后实 验方案 和结果 的比较和
烃 的 衍 生 物 ,学 生 通 过 乙 醇 的 学 习 已初 步 掌 握 了 官 能 团 对
有机 物主要性 质 的决 定性作 用 ,对 乙醇 中官能 团羟基 的性
质也 有一定 的理解 ,教材 紧接 着安排 《 苯酚 》的学 习有 其 深刻 的意义 。苯酚 的结构 中也 含有羟 基 ,通过 苯酚性质 的
验 探 究 留 出时 间和 空 间 。 在 苯 酚 化 学 性 质 的 教 学 中 ,引 导 学 生 用 对 比的 方 法 来 学 习 苯 酚 中 官 能 闭 问 的 相 互 影 响 。先 让 学 生 回 顾 甲苯 中 甲
师 : 同 学 们 的猜 想 一 定 都 有 自己 的 道 理 。但 是 光 凭 猜 想还 不 够 ,能 否 设 计 实验 方 案 来证 实 你 们 的 猜 想 ? 生 :如 果 苯 酚 在 水 中 可 电 离 出H , 那 么苯 酚 可 与 氢 氧 化 钠 反 应 ;相 反 ,如 果 苯 酚 在 水 中 电 离 出OH一 则 可 与 盐 ,
乙醇 一 样 ,水 溶 液 呈 中性 。② 苯 酚 羟 基 中 的0一 键 在 水 分 H
子 的作 用 下 电 离出H 。③ 苯酚在 水 分子 的作 用下 电 离出
0 H 一。
地分析问题 ,从更深层 次上建构 知识 。 二、教学设计理念及 实施片断摘录 1 学设 计理 念。在 导入设 计上 ,笔者 一改 以往从 复 . 教 习 旧课 导人 的做法 ,并没有从 醇的概 念来引入 酚的概 念 , 而是 直接切 入主题 ,提 出探 究问题 ,引起学生 的猜想 ,为 后面 醇和酚 的性 质 比较作铺垫 。这样 安排也为 学生进行 实
感觉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25投稿邮箱:sjzxyx88@56·临床研究·感觉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丁明梅(无锡市惠山区康复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0 引言脑卒中(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CVA )俗称中风,是指病人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血液不能够正确流入大脑组织引起的一类疾病。
主要发病原因为脑部血管危险因素、年龄、性别、肥胖、不良生活方式等。
主要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或脸部感到无力、口角歪斜、神志迷茫等[1]。
近年来临床CVA 发病率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具有一定致死、致残率,病人在发病后严重影响病人日常生活,降低病人生存质量,为此,病人在治疗期间最大限度实行功能锻炼,促进病人康复十分的重要。
本文探讨CVA 偏瘫病人实行感觉训练的临床效果,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64例CVA 偏瘫病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入选病人按照随机排列表法划分,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
所入选病人均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并签定相关知情同意书,均以通过相关检查确诊诊断。
观察组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范围47-58岁,平均(52.58±4.37)岁,轻度症状9例,中度症状11例,重度症状12例。
对照组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范围48-59岁,平均(52.58±4.63)岁,轻度症状11例,中度症状12例,重度症状9例。
排除合并其它严重疾病者,精神异常者,两组一般情况对比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病人实行感觉训练内容为:①使用准备好的针刺激病人皮肤处,并与病人健侧正常皮肤对比。
使用温水毛巾擦敷病人偏瘫肢体处,以达到训练温度感觉的作用。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模拟动态逆流提取灵芝多糖的影响
是植 物 有 效成 分 浸 出 的 主要 障 碍 , 用 真 空 微 波 在 常 温 下 破 利 裂植 物 细 胞 壁 和 细 胞 膜 , 比较 了一 般 常 规 浸润 、 空 微 波 、 真 挤 压、 真空 微 波 结合 挤 压 4种 预 处 理 方 法 对 动 态 逆 流 模 拟 提 取
波辅助方法应用于工业化 规模 生产 中存在穿透深度不够、 微 波有 效 利 用率 低 、 耗 大 和处 理 量 小 等诸 多 问题 。本 研 究 能
提 出真 空 微 波预 处理 和动 态逆 流 串 联组 合 方 法 , 对 细 胞 壁 针
提取 成 分 在物 料 和溶 剂 之 间 始 终 存 在 浓 度 差 , 料 和溶 剂 往 物 往 同 时作 连 续 运 动 , 两 者 的 运 动方 向相 反 , 过 机 械 传 输 , 但 通 连续 定 量 加 料 , 物 料 和 溶 媒 充 分 接 触 , 备 内溶 剂 不 断 更 使 设 新 , 成 分 在物 料 和溶 液 之 间始 终存 在 着 传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推 动力 。 提取
法
, 特别是微波辅 助提取 , 已有较 多的研究报道 。但微
波 辅助 提 取 至今 未 能 在 工 业 生 产 中 得 到 规 模 应 用 , 有 的微 现
和静态提取为主, 生产效率和提取率都比较低 , 要获得较高的 提取效率和提取率 , 必须及时更 新溶 剂以替换 接近饱 和的浸
液, 使得 出液 系数 和 批 问差 异 大 。连 续 动态 逆 流提 取 过程 中 ,
态提取、 动态提取和动态逆流提取 3个阶段 。 。传统的方法 主要有浸渍法 、 煎煮法 、 渗透法 、 水蒸气蒸馏法 、 压榨法等 , 设
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治疗过敏性紫癜98例
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治疗过敏性紫癜98例【摘要】目的:使用生物共振治疗系统对9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过敏原检测和脱敏治疗。
方法:将患儿过敏原检出,并将过敏原生物波采集、逆转、放大后回输到患儿体内进行脱敏治疗。
结果:生物共振治疗仪脱敏治疗有效率95.4%,痊愈率86.9%。
结论: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治疗过敏性紫癜有较好效果,且无不良反应,值得应用。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生物共振治疗系统;过敏原;脱敏治疗【中图分类号】r4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489-021 资料、方法和判定标准1.1 一般资料:入选病例98例都符合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诊断标准。
98例患儿随机分两组,治疗组45例,其中男25例,女20例;对照组53例,其中男25例,女28例。
年龄最大12岁,最小3岁6个月。
1.2 方法:对照组53例患儿中,轻者口服中药、扑尔敏或地氯雷他定、维生素c片、葡萄酸钙等:重者加用抗生素、地塞米松,连用1周。
然后改用口服强地松2~6周。
治疗组45例患儿在应用生物共振治疗仪治疗的同时,加用上述药物治疗。
治疗前先进行过敏原检测,同时也对患儿自身携带的可疑过敏原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过敏原居前10位的是鱼虾、牛奶、羊肉、鸡肉、食品添加剂、花粉、皮肤真菌、黄曲霉菌、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嗜血杆菌等)、乙酰水杨酸等。
检出过敏原后用该治疗仪进行脱敏治疗:①基础治疗:让患儿洗手擦干,再测其传导值,确定基础治疗程序。
如果传导值太低时,让患儿饮1杯水,并协助其用手指尖在胸前沿逆时针方向点击,同时拍击病人背部,使传导值提升,以提高能量,其治疗效果更佳。
将病人的尿液或血液放入输入杯中,治疗时间6~16分钟。
②后续治疗:根据病情选择恰当的后续治疗程序,先将干扰患儿的各种因素排除,将机能状态调整好,再加用皮肤局部治疗2~3个程序。
③脱敏治疗:前3次先调整好患儿机能状态,然后再进行脱敏治疗,其效果更佳。
LCM中碳纤维织物结构对横向渗透性的影响
t e c hn i q u e wa s us e d t o c a r r y o u t a n e x p e r i me n t a l s t ud y o f t he lo f w b e h a v i o r a n d p e r me a b i l i t y o f t h e r e s i n i n s i d e t he h e a v y f a b r i c r e i n f o r c e me n t . Th e r e s u l t s i n d i c a t e d t h a t t h e i n t e r n a 1 f lo w b e ha v i o r a n d
第3 4卷 第 1期 2 0 1 3年 1月
纺 织 学
报
n a l o f Te x t i l e Re s e a r c h
J a n .. 2 0 1 3
文章编号 : 0 2 5 3 — 9 7 2 1 ( 2 0 1 3 ) 0 1 — 0 0 4 0 — 0 6
p e r me a b i l i t y o f t h e r e s i n i n d i f e r e n t f a b r i c s( t wi l l ,b i . a x i s a n d u n i d i r e c t i o n a l c a r b o n f i b e r f a b r i c )v a r i e d
《2024年利用密集台阵背景噪声研究通州—三河地区高分辨率三维S波速度结构》范文
《利用密集台阵背景噪声研究通州—三河地区高分辨率三维S波速度结构》篇一一、引言随着地球科学研究的深入,高分辨率的地震波速度结构研究在地质、地震和地球动力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通州—三河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地质研究区域,其地壳结构复杂,地震活动频繁。
本文旨在利用密集台阵背景噪声,研究该地区的高分辨率三维S波速度结构,以期为该地区的地球科学研究提供更为精确的数据支持。
二、研究区域与数据采集本研究区域为通州—三河地区,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
为了获取高精度的地震波速度结构信息,我们采用了密集台阵背景噪声的方法进行数据采集。
通过在研究区域内布设多个地震台站,并长时间连续记录背景噪声,我们获得了大量的地震数据。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处理与分析是本研究的关键环节。
首先,我们对采集到的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滤波和信号增强等操作,以提高数据的信噪比。
然后,我们利用地震学中的层析成像技术,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得高分辨率的三维S波速度结构。
在分析过程中,我们重点关注S波的速度结构,因为S波对于研究地壳结构和地震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深度的S波速度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壳内部的层状结构和地壳厚度的变化。
四、研究结果通过密集台阵背景噪声的研究,我们获得了通州—三河地区的高分辨率三维S波速度结构。
结果表明,该地区地壳结构复杂,存在多层次的地壳结构。
在不同深度上,S波速度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反映了地壳内部的层状结构和地壳厚度的变化。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与地震活动相关的特征,为该地区的地震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五、讨论与结论通过高分辨率的三维S波速度结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通州—三河地区的地球内部结构。
首先,该地区的地壳结构复杂,存在多层次的地壳结构,这可能与该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有关。
其次,S波速度结构的变化可能与地震活动有关,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揭示该地区地震活动的机制和规律。
工业机器人伺服系统服役性能综合性实验设计
战略转型升级,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和需求量在逐 年递增[1-3]。因此,社会对于能够运用多学科知识,对 工业机器人相关性能进行应用、检测及诊断的技术人 才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大。我国本科生工程教育的课 程设置及培养体系,也逐渐将解决工业机器人工程问 题能力视为核心培养目标[4-6]。
Abstract: In order to address the issue of lacking professional experimental course for college students on the industrial robot, a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on service performance of servo system is designed by considering multi work conditions of the robot. Guided by scientific research thinking, the experiment is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 cognitive guidance level, problem guidance level and open design level. The experiment systematically combines PLC electrical control theory, motor drive theory, motion control technology, sign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experimental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and other scientific theories, which is suitable for practical learning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different grades and different cognitive stages. This experiment can not only show the evolutionary effect of working condition on the service performance of servo system, but also effectively cultivate the scientific spirit of active learning and active explor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service performance on industrial robot and innovative practical ability. Key words: industrial robot; servo system; service performance;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scientific research thinking
城市灾害社会资本体系建设研究--基于合肥巢湖洪灾实证分析
城市灾害社会资本体系建设研究--基于合肥巢湖洪灾实证分析郑琳琳
【期刊名称】《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26)1
【摘要】采用质性研究的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和文献查阅法获取巢湖流域洪灾的相关资料,分析洪灾中所表现出的灾害社会资本现状。
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内部和外部良好互动能够有效减小甚至避免灾害带来的伤害,表现为互惠和信任的社会信任支持度、公众参与的非正式支持网络、资本转化的良好循环、共同命运的利他社会规范。
最后,通过促进资本之间的良性循环、强化社会信任与支持、规范利他主义3方面来挖掘和提升区域内的资本存量,帮助负责规划和政策框架的人员有效管理和应对未来的灾害,提高最脆弱人群成功吸收冲击和压力的能力。
【总页数】10页(P77-86)
【作者】郑琳琳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195
【相关文献】
1.基于合肥与中东部的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
2.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研究——基于北上广深四城市的实证分析
3.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探索——基于合肥市的实证研究
4.社会资本视域下的城市社区
建设瓶颈及路径重构——基于中部X市的实证研究5.邻里社会资本、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与自评健康——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实证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室预激与预激综合征
心室预激与预激综合征
赵昜
【期刊名称】《心电与循环》
【年(卷),期】2003(022)003
【摘要】@@ 窦性激动经旁道下传构成心室预激,如并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则称为预激综合征.心室预激在正常人群中的检出率约为0.15%~0.2%,因易致快速性心律失常,掩盖或酷似心肌梗死、束支传导阻滞、心室肥大等而受到重视.本征男性较多见,各年龄组都有,但随年龄增大而发病率降低,大都无器质性心脏病,少数有家族史.
【总页数】7页(P172-178)
【作者】赵昜
【作者单位】310009,杭州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心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
【相关文献】
1.北京地区青少年心室预激及预激综合征患病率调查 [J], 刘欣;周玉安;周广华;李蕾;刘雯;张岚;赵杰强;张红;刘文玲
2.右心室起搏致旁道及正道逆传伴全预激型心室回波 [J], 文忠华;杨代荫
3.心室预激心电图现象能称为预激综合征吗? [J], 王福军;罗丹;张舟
4.射频消融对心室预激患者左心房压力负荷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J], 徐光泽;陈治奎;林海燕;沈文均;葛世俊
5.射频消融对心室预激患者左心房压力负荷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J], 徐光泽;陈治奎;林海燕;沈文均;葛世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绵窦的巨微解剖研究进展
海绵窦的巨微解剖研究进展
吴仲敏
【期刊名称】《解剖科学进展》
【年(卷),期】2004(10)2
【摘要】海绵窦结构十分复杂 ,在形态学研究上存在不少争议。
为了适应显微外科技术及介入疗法的开展 ,本文就海绵窦形态学概念的不同观点 ,膜性结构的分歧意见及它与Ⅲ、Ⅳ、Ⅴ、Ⅵ对脑神经的复杂位置关系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分段、分支、分布情况以及静脉交通等进行综述。
【总页数】4页(P173-176)
【关键词】海绵窦;解剖学;形态学;膜性结构;颈内动脉
【作者】吴仲敏
【作者单位】台州学院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23.1
【相关文献】
1.海绵窦的解剖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J], 王占民
2.海绵窦的巨微冠状断层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J], 武志兵;崔慧先;李富德;刘学敏;李建斌
3.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海绵窦解剖研究进展 [J], 梁强;丁永忠;李强
4.海绵窦的解剖研究进展 [J], 张大伟
5.海绵窦的巨微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J], 张绍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uthorware《电路理论》课件设计Courseware DesignOfCircuit TheoryBased onAuthorware摘要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多媒体教学等新型教学形式提供了基础,多媒体课件被大量地应用于教学,并成了教学手段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其融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于一体的特性,能对学生进行多种感官刺激,从而极大地增强了教学效果。
未来多媒体课件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而本文就是一个使用Authorware开发多媒体课件的实例。
开发课件一定要层次分明、图文并茂,增加课件的生动性。
其中,Authorware 课件制作重点使用交互功能。
所谓交互也就是课件可以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避免课件成为另一种形式的静态课文,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关键字:多媒体; Authorware;交互性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has made it possible for us to develop new forms of teaching methods such as multimedia teaching. Been widely used in multimedia teaching, the courseware had become an important symbol of modernization. For courseware made text, images, sound, animation and other media information in one, students’interest can be arisen., and the effect of teaching will be better.There is increasing demand of multimedia courseware in the future.This article is a development of multimedia courseware based on Authorware.Courseware must be structured, illustrated and vivid. The most important function of Authorware is interactive. Interaction let students i interact with the courseware. To avoid the courseware becoming another kind of static tex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our teaching.Key words:Multimedia; Authorware; Interaction目录Abstract .......................................................... I I 绪论.. (1)1 多媒体课件概述 (2)1.1 计算机课件的开发背景 (2)1.2 系统开发的意义 (2)1.3 研究内容 (2)2.制作工具的比较与选择 (4)2.1 Authorware (4)2.1.1 Authorware简介 (4)2.1.2 Authorware的优势 (4)2.2 PowerPoint (4)2.2.1 PowerPoint简介 (4)2.2.2 PowerPoint的优势 (4)2.3 比较与选择 (5)3.设计的准备 (6)3.1 素材准备 (6)3.2 Authorware的使用 (6)3.2.1 Authorware的启动 (6)3.2.2 Authorware的功能介绍 (7)4.需求分析及总体设计 (10)4.1 需求分析 (10)4.2 总体设计 (11)4.2.1教育性要求 (11)4.2.2科学性要求 (11)4.2.3艺术性要求 (11)5 详细设计 (12)5.1 欢迎界面设计 (12)5.2 学习的主屏 (13)5.3教学内容部分的设计 (15)5.4 课件的链接设计 (17)5.4 课后练习设计 (18)小结 (21)参考文献 (22)致谢 (23)附录 (24)绪论计算机的诞生为人类开辟了崭新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领域中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改变了当前的教育教学现状,形成了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整合。
CAI的兴起是整个教育界进行信息革命最有代表性的产物,利用计算机将文字,图形,声音等多种媒体综合进行组合,来辅助教学的开展,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也是当今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新趋向。
CAI的兴起是整个教育界进行信息革命最有代表性的产物,它促使传授知识不再只是通过简单形势、单一渠道和一种层次的课堂教学,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和多层次来完成。
不同类型的多媒体课件,对应不同的教学策略。
目前出现的多媒体课件有:演示型、自学型、练习型、模拟试验型、测试型和资料型。
目前应用较多的还是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设计的演示型多媒体课件,它支持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出现,强调的是用于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一般是由教师控制,向学生展示。
我们制作课件最常用的工具有Authorware PowerPoint Flash Premiere、Photoshop等,有的用于制作图片动画,有的进行视频音频材料的编辑,还有的用于幻灯片的制作等功能。
1 多媒体课件概述1.1 计算机课件的开发背景从上个世纪60~70年代起,计算机开始在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活动中扮演角色。
除科学计算以外,各种计算机辅助教育,即CAI(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的开发先后列入国外一些高校的研究计划中。
不过由于当时计算机应用还不普及,过分集中的使用方式,缺乏方便的人机交互手段,以及昂贵的价格使得未能大面积推广。
从70年代开始,个人计算机(PC)的出现及其普及,为CAI的研究、发展与应用提供了条件。
80年代美国许多高校建立了CAI教室,学生随时可以到这类教室中通过计算机进行自学,也可在其中开展教学、辅导和培训等活动,作为传统教学和管理的一种辅助手段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90年代之后各种软件如Authorware , Power Point 的出现,使得电脑辅助多媒体教学变得越来越普及。
1.2 系统开发的意义随着信息教育的高速发展,利用多媒体课件授课已成为当今学校的主流、师生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
多媒体课件含有丰富的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信息。
使用多媒体课件来呈现教学内容已成为教师不可缺少的授课工具,也是学生共享上课笔记的方式.利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讲课效果,有利于将呆板问题简易化。
弥补传统授课难以描述的缺点。
同时增加了课堂讲义的可读性,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从而提高了课堂的讲课效率。
简明直观的多媒体课件旨在帮助教师更好的整理课堂笔记,从而提高授课效率。
图文并茂可读性高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的重点与难点。
使教师节约大量时间去整理复杂的课堂笔记,多媒体课件的丰富信息增加了课堂的生动性。
促进师生交流的互动性与积极性。
1.3 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开发工具的比较与选择,Authorware的使用方法,制作步骤,教学内容的设定。
2.制作工具的比较与选择2.1 Authorware2.1.1 Authorware简介Authorware它是美国adobe公司开发的软件,是一个图标导向式的多媒体制作工具,使非专业人员快速开发多媒体软件成为现实,其强大的功能令人惊叹不已.它无需传统的计算机语言编程,只通过对图标的调用来编辑一些控制程序走向的活动流程图,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各种多媒体项目数据汇在一起,就可达到多媒体软件制作的目的.Authorware这种通过图标的调用来编辑流程图用以替代传统的计算机语言编程的设计思想,是它的主要特点。
2.1.2 Authorware的优势由文献[6,8,9]可知Authorware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编制的软件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以任意控制程序流程。
2. 在与用户的人机对话过程中,它提供了按键、按鼠标、限时等多种应答方式。
3. 它还提供了许多系统变量和函数,用以根据用户响应的情况执行特定的功能。
4. 强大的交互性。
2.2 PowerPoint2.2.1 PowerPoint简介PowerPoint主要用于演示文稿的创建,即幻灯片的制作。
可有效帮助演讲、教学,产品演示等。
PowerPoint是用于设计制作专家报告、教师授课、产品演示、广告宣传的电子版幻灯片,制作的演示文稿可以通过计算机屏幕或投影机播放。
PowerPoint是制作和演示幻灯片的软件,能够制作出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以及视频剪辑等多媒体元素于一体的演示文稿,把自己所要表达的信息组织在一组图文并茂的画面中,用于介绍公司的产品、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
2.2.2 PowerPoint的优势PowerPoint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PowerPoint是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Office系列产品之一,所以使用人数众多,制作好的文档可以在很多计算机上运行。
2 PowerPoint简单易学,制作课件过程也极其简单2.3 比较与选择教学更多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使用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更多的是一种演示形的文档,缺乏互动,没有了互动,老师不能很好的了解学生的掌握知识的情况,所以交互性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最终在这里选择Authorware来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3.设计的准备3.1 素材准备在按照详细设计具体实施之前,要根据详细设计方案的要求做好素材准备,包括所需的各种数据、图表、声音、图片、电影资料及其相关软件等等。
事实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在遵循上述的大前提下,有很大的灵活性。
比如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别人的启发或自己的灵感出现,想到了特别好的功能需要临时加上去,这时需要修改以前的设计。
多媒体课件就是利用各种媒体来多方位地、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能长效、形象地记忆知识;感性地掌握实际无法实现或没有条件实现的技能;能形象、有趣地作练习,这些都是媒体素材起到的作用。
课件尽量多采用声音、视频、动画和图像,文字不要太多或是太少。
3.2 Authorware的使用3.2.1 Authorware的启动启动后的界面如下图3-1图3-1 启动界面此时我们单击“不选”,进入下一个画面,如图3-2,这就是我们工作的主要界面了[6].图3-2 主操作界面3.2.2 Authorware的功能介绍图3-3 界面简介图3-3就是我们工作的主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