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桂枝汤的研究与应用幻灯片(1)课件ppt

合集下载

最新伤寒论——桂枝汤的研究与应用幻灯片课件PPT

最新伤寒论——桂枝汤的研究与应用幻灯片课件PPT

(4)偏瘫 偏瘫是一侧上下肢体自主运动障碍,多伴 口眼口呙斜,为脑血管病变中常见的症候。按中医辨证, 多因卫阳失固,营卫俱虚,邪风乘虚而入经络或脏腑致 营卫不和,气血瘀滞,亦属桂枝汤证范围。此即《素 问·逆调论》:“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 俱虚则不仁且不用。”武氏以桂枝汤加红花、防风治疗 偏瘫24例。治愈15例,显效6例,好转3例。并例举随证 加减法:汗多,营阴伤重者,白芍增至30~40克。瘀血 较重者,减白芍加赤芍。汗出肢冷,脉微,阳虚较重者, 加附子。气息低微,脉浮虚者,加黄芪。下肢着地酸软 无力者,加全蝎。若因肝阳上亢或五志过极,化火从风, 挟痰,挟火上窜巅顶,横窜精髓,堵闭清窍而致突然昏 仆,不省人事,目赤气粗,舌红苔厚,脉弦数则忌用
草 汤 加茯苓白术 —苓桂术甘汤 补脾利水降冲。
辛 甘
加茯苓生姜
—茯甘汤
温胃利水。
助 加茯苓大枣 —苓桂甘枣汤 温通心阳,化气行水。
阳 加茯苓五味子 —茯苓五味甘草 敛气平冲。

加人参地黄阿 —炙甘草汤 胶麦冬火麻仁
通阳复脉,滋阴养血
加白术附子 —甘草附子汤 温经散寒祛湿
芍药 → 加附子 芍甘附汤 扶阳益阴 配甘 芍 草甘
次口服,均未采用其他药物治疗。结果:显效者 11例,好转者7例,无效及中断治疗者3例,总率 为85﹒7%〔12〕。
(7)产后高热 妇人产后易气血骤虚,贼风乘虚 导致营卫不和,证见发热恶寒,汗出头痛,精神
不振,乏力少气,胃纳不振,欲吐,舌淡润,苔
薄白,脉缓或沉弱等,予桂枝汤,颇有效果。董 氏以桂枝汤加当归、防风、羌活治疗产后2 个月 发热伴汗出,身痛乏力,舌淡脉缓。辨证为气血 不足,营卫失调。经服上方2剂而愈〔13〕。张氏 以本方加红参10克。白薇10克,青蒿6克治疗各1 例产后及剖腹产后,因气血虚损,风邪乘袭致高 热(39﹒4~40﹒1℃),头痛,恶寒汗出,舌淡 苔白,脉浮数。经服上方2剂,体温降至正常, 诸症悉除(14)。

桂枝汤的研究与应用幻灯片谢连娣概述.2021最全优质PPT

桂枝汤的研究与应用幻灯片谢连娣概述.2021最全优质PPT

温病最忌辛温药发汗,但风温、
温热、温疫、冬温之初期若有恶风寒 者,温病学家吴瑭宗桂枝汤解肌之理, 以之导邪外出,使营卫调和,自然得 汗而解。故在《温病条辨》一书中, 把本方列为众方之首。
陈氏从叶氏《临证指南医案》
中探讨桂枝汤运用,认为无论风寒、 温热及各种杂病,凡是病机上具有 卫阳受伤,营气虚寒,或在里的阴 阳不和,在外的营卫失调等都可以 用本方化裁治疗〔3〕。这对掌握运用 桂枝汤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董氏以桂枝汤加当归、防风、羌活治疗产后2 个月发热伴汗出,身痛乏力,舌淡脉缓。 (5)妊娠恶阻。 经服上方2剂,体温降至正常,诸症悉除(14)。 营卫不调常怕冷,胃气衰弱缺阳光。பைடு நூலகம்
1.属何法范围——既属辛温解表法 (汗法)亦属八法之“和”法。属和 法之依据有如下几个方面:
(1)仲景对“和”的阐述:一是作症 状描述:“身和”、“腹中和”、“口中 和”、“卫气不和”、“胃中不和”。二 是作具体治法,有桂枝汤调和营卫、小柴 胡汤和解少阳、调胃承气汤的调和胃气, “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等等。
4、 现代医家运用:
现代医家仍宗以桂枝法,并继承 历代医家对本方运用的经验结合现代 临床需要,更加广泛地治疗临床各科 的疾病,且有所发展,有所创新,现 分述如下:
(1)感冒 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及上呼吸道 感染等疾病,如属卫外失固,感受外邪致营卫不
和者,运用桂枝汤并随证加减治疗,其疗效是显 著的。叶氏以桂枝汤加黄芪10克、白芥子10克、 法夏6克治疗流感95例。其症状:发热占62%, 恶寒52%,流涕63%,头痛52%,伴咳嗽、食欲 下降,舌淡红,苔白或黄白,脉浮数。经服上方 煎剂,每日1帖2汁;轻者2剂后,症状消失或趋 正常,计20例(20﹒5%)。重者3剂,计43例 (45﹒2%)。4剂者27例(28﹒5%)。最多服5 剂,共5例(5﹒8%)。平均3天可复康,疗效达 100%。

最新从伤寒论谈桂枝的临床应用(1)ppt课件

最新从伤寒论谈桂枝的临床应用(1)ppt课件

病涉六经(《伤寒论》)
病涉五脏六腑(《金匮要略》) 病涉皮毛筋骨(太阳中风、风湿骨痛)
病涉各科杂病(内外妇儿)
用法涉八法(无吐法)
《金匮要略》中 涉及的疾病就更
多了
汗—祛风除湿(桂枝附子汤) 和—调和营卫(桂枝汤)
下—平冲降逆,降肺平喘(桂枝加桂汤)
温—温通心阳(桂枝甘草汤) 清—寒温并用(桃核承气汤) 补—温中补虚(小建中汤) 消—活血消症(桂枝茯苓丸) 通—温经通脉(当归四逆汤)
温散:用于外感表证
功 能
温化:用于水湿痰饮证


温通:用于血脉、经络证
温补:用于心脾肾阳虚弱证
用量宜小,一般10克 用量宜大,一般20-40克 用量宜大,一般30-50克 用量宜偏大,一般10-20克
我用桂枝治疗内科病的三大用药指征
阳虚证:恶风寒、四肢不温、疲倦乏力、四时易感、舌 淡、苔白、脉沉弱
入院时证见:心悸,胸中憋闷,自觉有气从胸中上 冲头顶,伴头胀,无头痛,无恶心呕吐,体查:体温、血 压、呼吸均正常,舌质淡,苔白微腻,脉弦滑
中医诊断:心悸(心阳不足,冲气上逆)
西医诊断:心律失常,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考虑其由于心肌缺血引起,遂用硝酸甘油类治疗,并 心电监护。治疗后患者症状无改善。嘱患者及家属, 劝其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但由于其经济原因,家属 放弃安装心脏起搏器,要求用中药治疗
阴寒证:痰湿咳嗽、水肿腹胀、胸水腹水、寒疝阴肿、 寒湿疼痛等
血脉壅塞不通证:肢体麻木、胸闷胸痛、颈项肩背 疾病、中风偏瘫等
含桂枝经方临床应用举例
1、桂枝加桂汤治疗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案 2、麻黄汤治愈软组织感染致重症高热案 3、桃核承气汤治愈药物性出血致下焦蓄血案 4、桂枝加附子汤治愈自汗证案 5、灸甘草汤治愈频发早搏案 6、汗法治愈急性胸痛案

桂枝汤的研究与应用幻灯片1

桂枝汤的研究与应用幻灯片1

•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019)
桂枝汤脉证
•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002) •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 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 桂枝汤主之。(012) •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 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025) •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 大青龙汤发之。(039) •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042) •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 桂枝汤。(05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017)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018)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019)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020)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021) 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022)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 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 半汤。(023)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024)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025)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026)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027)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028)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 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 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029)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 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 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 甘草汤,尔胫乃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030)

第3讲桂枝汤及类方应用研究进展(1)PPT课件

第3讲桂枝汤及类方应用研究进展(1)PPT课件
常表现为关节痛、腹痛或少腹拘急,并易 有脱发、昏眩(低血压)、失血、咳喘等。
临床应在有桂枝主治证和桂枝体质的情况 下,才能考虑使用桂枝以及桂枝剂。
-
12
e.关于桂枝配伍
《伤寒论》教学团河队南省精品课程
1.桂枝甘草麻黄 3.桂枝甘草附子 5.桂枝甘草柴胡 7.桂枝黄芪芍药 9.桂枝甘草半夏 11.其它配伍
-
28
《伤寒论》教学团河队南省精品课程
(二)张仲景对桂枝汤的应用
1.调和营卫,无论有表无表 2.扶正祛邪,不在有汗无汗 3.从调和脾胃来看,不分内伤外感 4.应用禁忌
-
29
《伤寒论》教学团河队南省精品课程
1.调和营卫,无论有表无表
1.1有表证:主要用于风寒束表、肌表不和 的太阳表虚证
1.2无表证:主要用于杂病时发热自汗出者 (53条)和杂病常自汗出者(54条)
-
19
《伤寒论》教学团河队南省精品课程
4.桂枝甘草芍药
②小建中汤主治“腹中急痛”(104)“心中 悸而烦者”(102),“虚劳里急,悸,衄、 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 口燥”及“妇人腹中痛”(第六)。
③桂枝加芍药汤主治“腹满时痛”(279)。
-
20
5.桂枝甘草柴胡
《伤寒论》教学团河队南省精品课程
-
18
《伤寒论》教学团河队南省精品课程
4.桂枝甘草芍药
主治:自汗出、气上冲、腹痛、羸瘦而悸者。
方剂:
①桂枝汤:主治“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太阳经气上冲) 者”(15),
“热自发,汗自出者”(12) “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13), “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54) “病常自汗出者”(53); 治“太阴病脉浮者”(276); 治“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234), 以及病人“烦热,脉虚浮者”(240)。

桂枝汤 的研究与应用幻灯片71页PPT

桂枝汤 的研究与应用幻灯片71页PPT
桂枝汤 的研究与应用幻灯片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END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桂枝汤的研究与应用幻灯片71页PPT

桂枝汤的研究与应用幻灯片71页PPT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桂枝汤的研究与应用幻 灯片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桂枝汤的研究与应用概述69页PPT

桂枝汤的研究与应用概述69页PPT
桂枝汤的研究与应用概述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明·王肯堂以桂枝汤,随证加减 化裁的有三方:
① 桂枝加川芎防风汤,治发热自 汗出而不恶寒的柔痉。
② 桂枝加芍药汤(桂枝、芍药、
石膏、黄芪、知母)治寒热大作等阳 盛阴虚之疟证。
③ 桂枝加芍药防风防己汤(桂枝
汤加防己、防风),治发热脉沉细之 太阴腹痛。
清·柯琴谓:“桂枝汤为伤寒中风杂 病解外之总方,凡脉浮弱,汗自出而表不 解者,咸得而主之也。”
桂枝汤类方的双向调节作用是基于
营卫不和这特定病机前提及桂枝汤三对 药物配伍的科学性。通过调和营卫、畅 通血脉、调理脾胃、复建中气的途径, 实现五个方面的双向调节作用:
1.营卫不和所致体温升高和降低的 病理状态;
2.既能发汗又能止汗; 3.对心阳虚所致心率异常调节; 4.对心脾阳虚致血压异常; 5.对大肠功能失调所致久和与便秘。
草 汤 加茯苓白术 —苓桂术甘汤 补脾利水降冲。
辛 甘
加茯苓生姜
—茯甘汤
温胃利水。
助 加茯苓大枣 —苓桂甘枣汤 温通心阳,化气行水。
阳 加茯苓五味子 —茯苓五味甘草 敛气平冲。

加人参地黄阿 —炙甘草汤 胶麦冬火麻仁
通阳复脉,滋阴养血
加白术附子 —甘草附子汤 温经散寒祛湿
芍药 → 加附子 芍甘附汤 扶阳益阴 配甘 芍 草甘
3.近代医家运用:
近代医家张锡纯认为邪伤营卫,皆因大气虚损 致卫气漫散,邪得越卫而侵营,故立加味桂枝 代粥汤。在桂枝汤原方加黄芪、知母、防风, 治中风有汗。加黄芪补大气,以代粥补益之力; 加防风宣通营卫,以代粥发表之力,服后啜粥 固佳,即不啜粥,亦可奏效;加知母以制黄芪 之温。综观张氏运用桂枝汤时,每每加黄芪以 补胸中大气,固表抗邪;加薄荷以助其速于汗 出;加花粉助芍药以退热。若遇干呕甚者,加 半夏以止呕,诚属经验之谈。
双向调节的实质,很可能是通过调
营卫,建中气的途径调动机体内因(正气) 对抗疾病,从而达到内环境的恒定性,由 是疾病发生与归转不仪取决于致病因子的 质和量,更取决于机体免疫功能强弱,因 此,治疗把立足点放在机体反应性(扶正) 上比单纯着眼致病因素,更有利调动机体 战胜疾病。
三、桂枝汤实质探讨
1.属何法范围——既属辛温解表法 (汗法)亦属八法之“和”法。属和 法之依据有如下六个方面:
原文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 发汗,宜桂枝汤。
(5)妊娠恶阻。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 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 汤主之。
2.古代医家运用:
古代医家对桂枝汤无不推崇备至,尤 其是唐宋以来,各医派逐渐形成较系统的 理论,各派医家都宗以本方理法结合自己 的临床经验进行化裁,丰富与发展了本方 的理法及应用。
(1)“和”之本义:和是中医传统的 常用单音词,《辞源》注释:“和”,
顺也、谐也、平也、不刚不柔也; 《中庸》云:“发而中皆中节,谓之
和”。
(2)《内经》对和的含义的五:一是指 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于阴阳,调于 四时);二是人体整体系统的协调(血气 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素问·调经论》); 三是饮食起居情绪的协调(和喜怒而安居 处《灵枢·本神篇》);四是饮食精微吸收 和气化功能(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 而生《素问·六节脏象论》);五是治疗准 则(必先五脏,疏其气,令其调达,而致 和平《素问·生气通天论》)。
四、桂枝汤运用
1.仲景本身的应用 (1)中风证(原文1、2、12、13条); (2)53、54条自汗证; (3)阳明表证(原文234、235条);
原文234条:阳明病,脉浮,汗出 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 宜桂枝汤。
(原文235条:阳明病,脉浮,无 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4)太阴表证;
温病最忌辛温药发汗,但风温、
温热、温疫、冬温之初期若有恶风寒 者,温病学家吴瑭宗桂枝汤解肌之理, 以之导邪外出,使营卫调和,自然得 汗而解。故在《温病条辨》一书中, 把本方列为众方之首。
陈氏从叶氏《临证指南医案》
中探讨桂枝汤运用,认为无论风寒、 温热及各种杂病,凡是病机上具有 卫阳受伤,营气虚寒,或在里的阴 阳不和,在外的营卫失调等都可以 用本方化裁治疗〔3〕。这对掌握运用 桂枝汤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3)仲景对“和”的阐述:一是作症 状描述:“身和”、“腹中和”、“口中 和”、“卫气不和”、“胃中不和”。二 是作具体治法,有桂枝汤调和营卫、小柴 胡汤和解少阳、调胃承气汤的调和胃气, “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等等。
还有“白饮和服”之服法,总观仲景
对“和”的原则性论点有二:一是《金匮》 “五脏元真通畅,人既安和”;二是《伤 寒论》中提出:“凡病,若发汗、若吐、 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 自愈”。由此可见,“和”的关键是恢复 人体的自稳,调节机制,使阴阳、气血、 脏腑的系统功能平衡协调而维持正常的生 理活动。
桂枝汤的研究与应用幻灯片 (1)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教研室 张横柳教授
一、桂枝汤的方组剖析
(见图表如下)
↓ 加龙牡
—桂甘龙牡汤 温补心阳,镇潜安神,
桂 桂 加生姜大枣 —桂枝去芍药汤 温壮胸阳 枝枝 配 甘 加蜀漆牡蛎龙 —桂枝去芍加蜀 温壮心阳,镇惊安神, 甘 草 骨生姜大枣 漆龙牡救逆汤

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化阴
加 麻 黄 乌头汤 乌头北 芪
温经祛寒, 除湿解痛。
二、桂枝汤现代药理研究
桂枝汤仅五味药相承而成,但用于 临床使许多慢性疾病,疑难危重证获得 卓著疗效,引起现代药学家极大兴趣, 从本方中单味药到复方的药理均作了大 量分析与研究,综合归纳本方作用有六:
1.解热抗炎抗病毒及抑菌; 2.改善消化系统功能; 3.解痉、镇痛、镇静; 4.改善心血管功能; 5.抗过敏作用; 6.双向调节作用。
经方家曹颖甫《经方实验录》记载:谢先
(4)仲景的“和法”含义:乃指汗剂、 下剂、温剂诸方治疗作用较为缓和者 而言。
(5)柯琴云:“群方之冠,乃滋阴和 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6)蒲辅周云:“和解之法,具有缓 和疏解之意,使表里寒热虚实的复杂 证候,脏腑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归 于平复……。”
2.桂枝汤基本功用 ——调和营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