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物理第二轮要点专题复习10

合集下载

2011届高考物理专题综合复习教案2

2011届高考物理专题综合复习教案2

第二部分原子核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天然放射现象▲知识梳理1.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与中子统称核子。

2.天然放射现象物质放射出射线、射线、射线的性质叫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叫放射性元素。

三种射线的性质,如下表:射线射线射线实质氦核流电子流电磁波速度约为光速的十分之一约为光速的十分之几光速电离作用很强较弱很弱穿透能力很弱很强最强衰变方程伴随和射线产生▲疑难导析1.贝克勒耳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揭开了人类研究原子核结构的序幕。

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人们发现原子序数大于83的所有天然存在的元素都具有放射性。

原子序数小于83的所有天然存在的元素也有一些具有放射性。

2.研究放射线的方法(1)在磁场中偏转(如图所示)根据可得,则在磁场中射线比射线偏转的更明显。

②在电场中偏转(如图所示)设与沿初速度方向前进相同的距离L,两者在电场方向上偏转的距离之比:,可见在电场中射线比射线有较明显的偏转。

:如图甲是三种射线穿透能力的示意图,图乙是工业上利用射线的穿透性来检查金属内部的伤痕的示意图,请问图乙中的检查是利用了哪种射线?()A.射线 B.射线 C.射线 D.三种射线都可以答案:C解析:由图甲可知射线的穿透力最强,可用来检查金属内部的伤痕。

答案为C。

知识点二——原子核的衰变▲知识梳理1.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原子核由于放射出射线、射线、射线而转变为新核的变化叫做原子核的衰变。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需要的时间叫半衰期。

半衰期是反映衰变快慢的物理量,其长短由核内因素决定,与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或化学状态无关。

衰变规律可用公式或表示。

式中的、表示元素在t=0时的原子核数、质量,为半衰期,N、m表示这种元素的原子核在经过时间t后尚未衰变的原子核数与质量。

半衰期是一个对放射性元素的大量原子核而言的统计概念,对个别原子核来说没有什么意义,因此上述两式也只适用于大量原子核。

2.放射性同位素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叫做放射性同位素。

httpwwwszteachernet - 苏州市网上教师学校 苏州市 …

httpwwwszteachernet - 苏州市网上教师学校 苏州市 …

2011届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专题过关检测机械能(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2010河北保定高三第一学期末调研,19)水平传送带在外力的作用下始终以速度v匀速运动,某时刻放上一个小物体,质量为m,初速度大小也是v,但方向与传送带的运动方向相反,已知小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后小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相同.在小物体与传送带间有相对运动的过程中,滑动摩擦力对小物体做的功为W,摩擦生成的热为Q,则下面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W=0,Q=0B.W≠0,Q=0C.W≠0,Q≠0D.W=0,Q≠0解析:以传送带传送速度v方向为正方向,小物体以-v的初速度放到传送带上到后来速度变为和传送带相同为v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因小物体的初末动能相等,故合外力做功为0,重力和支持力均未做功,故摩擦力做功W=0,但小物体和传送带在此过程中发生了相对运动,故热量Q≠0,选项D正确.答案:D2.如图5-1所示,在两个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小球a和b之间,用一根长为L的轻杆连接,两小球可绕穿过轻杆中心O的水平轴无摩擦转动.现让轻杆处于水平位置,然后无初速释放,重球b向下,轻球a向上,产生转动,在杆转至竖直的过程中()图5-1A.b球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B.a球的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C.a球和b球的总机械能守恒D.a球和b球的总机械能不守恒解析:两球组成的系统,在运动中除动能和势能外没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增加或减少),所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答案:AC3.如图5-2所示,在北戴河旅游景点之一的南戴河滑沙场有两个坡度不同的滑道AB和AB′(均可看做斜面).甲、乙两名旅游者分别乘两个完全相同的滑沙橇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AB和AB′滑下,最后都停在水平沙面BC上.设滑沙橇和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斜面与水平面连接处均可认为是圆滑的,滑沙者保持一定姿势在滑沙橇上不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5-2A.甲在B点的速率一定大于乙在B′点的速率B.甲在B 点的动能一定大于乙在B ′点的动能C.甲滑行的总路程一定等于乙滑行的总路程D.甲全部滑行的水平位移一定等于乙全部滑行的水平位移解析:设坡高为h ,斜坡的倾角为α,水平滑行位移为s,据动能定理:,021sin cos 2-=-mv h mg mgh ααμ即v 2=2gh -2μgh ·cotα,显然α越大,cotα越小,v 越大,A 正确.对于全过程:,0sin cos =--mgs h mg mgh μααμ,sin cos μααhs h =+而s h+ααsin cos 恰好为全部滑行的水平位移,所以D 正确. 答案:AD4.两质量相同的小球A 、B 分别用轻绳悬在等高的O 1、O 2点,A 球的悬绳比B 球的悬绳长,把两球的悬绳均拉到水平位置无初速释放,则小球经最低点时(取悬绳水平时所在的平面为零势能面),如图5-3所示.则( )图5-3A.A 球的速度大于B 球的速度B.A 、B 两小球对绳的拉力相同C.A 球的机械能大于B 球的机械能D.A 球的机械能等于B 球的机械能解析:小球由水平位置无初速释放至经过最低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得,212mv mgl =由此可知小球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2gl v =由于l a >l b ,所以A 球的速度大于B 球的速度,A 选项正确.设小球对绳的拉力为T ,则由向心力公式得,2lm v m g t =-将gl v 2=代入,得到T =3mg ,由于两小球质量相同,所以A 、B 两小球对绳的拉力相同,B 选项正确.两小球在最低点的机械能都等于释放时的机械能,即都为零,所以C 错,D 对. 答案:ABD5.(2010安徽皖南八校二联,19)汽车从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做匀加速运动,所受阻力始终不变,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保持不变 B.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逐渐增大C.在任意两相等的位移内,汽车的动能变化相等D.在任意两相等的位移内,汽车的速度变化相等 解析:对汽车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a f vP=-可知a 、f 不变时,v 增大,P 增大,故A 错,B 正确;汽车做匀加速运动时,汽车受到的合外力F 合不变.由F 合·s =ΔE k 知C 正确;由Δv =at ,汽车匀加速运动时,经相同的位移所需的时间不一样,故汽车的速度变化也不相等,D 错误. 答案:BC6.动能相等质量不等的两个物体A 、B ,m A >m B ,A 、B 均在动摩擦因数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滑行,滑行距离分别为s A 、s B 后停下,则( ) A.s A >s B B.B 滑行时间短 C.s A <s BD.它们克服摩擦力做功一样多 解析:根据动能定理:对A :-μmag s A =0-E k 对B :-μm B g s B =0-E k因为m A >m B ,所以s A <s B ,C 正确.克服摩擦力的功都等于E k ,D 正确.A 、B 的加速度大小相同,由221at s =,s A <s B 可得t B >t A ,B 错误.故选择CD. 答案:CD7.内壁光滑的环形凹槽半径为R ,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根长度为2R 的轻杆,一端固定有质量为m 的小球甲,另一端固定有质量为2m 的小球乙,将两小球放入凹槽内,小球乙位于凹槽的最低点,如图5-4所示,由静止释放后( )图5-4A.下滑过程中甲球减少的机械能总是等于乙球增加的机械能B.下滑过程中甲球减少的重力势能总是等于乙球增加的重力势能C.甲球可沿凹槽下滑到槽的最低点D.杆从右向左滑回时,乙球一定能回到凹槽的最低点解析:甲、乙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A 正确,B 错误.若甲沿凹槽下滑到凹槽最低点,乙则到达与圆心等高处,由于乙的质量大,这样违背机械能守恒,C 错误.从右向左滑时,由系统机械能守恒,乙球一定能回到原来的位置,即槽的最低点,D 正确. 答案:AD8.一质量为m 的物体以速度v 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假设t =0时刻物体在轨迹最低点且重力势能为零,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cos1(t Rv mgR E p -= B.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动能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cos 1(212t R vmgR mv E k --=C.物体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且机械能为221mv E =D.物体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cos 1(212t RvmgR mv E -+=解析:设自t =0时刻开始小球转过的角度为θ,据几何关系有Rvt=θ),cos 1(t RvmgR mgh E p -== A 正确.由于做匀速圆周运动,动能不随时间变化,,212mv E k =B 错.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化,所以机械能不守恒,机械能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cos 1(212t RvmgR mv E -+=C 错误,D 正确. 答案:AD9.一质量不计的直角形支架两端分别连接质量为m 和2m 的小球A 和B.支架的两直角边长度分别为2l 和l ,支架可绕固定轴O 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转动,如图5-5所示.开始时OA 边处于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则( )图5-5A.A 球的最大速度为gl 2B.A 球速度最大时,两小球的总重力势能最小C.A 球速度最大时,两直角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D.A 、B 两球的最大速度之比为2∶1解析:两小球的总重力势能最小时,二者的动能最大,且转动过程中A 球和B 球的速度大小之比始终为2∶1,故选项B 、D 正确.当OA 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时,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222121)s i n 1(2c o s 2B A mv mv l mg l mg ⋅+=-⋅-⋅θθ可得),1cos (sin 382-+=θθgl v A由数学知识知,当θ=45°时有最大值,)12(38gl -故选项A 错,C 对. 答案:BCD10.将一物体从地面竖直上抛,物体上抛运动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与速率成正比,设物体在地面时的重力势能为零,则物体从抛出到落回原地的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E 与物体距地面高度h 的关系,如图5-6所示描述正确的是(H 为物体竖直上抛的最大高度)( )图5-6解析:由功能关系,损失的机械能ΔE =f Δh 知,hEf ∆∆=即为E-h 图象的斜率的绝对值,由于f 与v 成正比,而h 越大,v 越小,即图象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小,故选项D 正确. 答案:D二、填空实验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1.(2010届安徽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22(1))某兴趣小组为探知一遥控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天平测出电动小车的质量为0.4 kg;②将电动小车、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按要求安装好;③接通打点计时器(其打点周期为0.02 s)④使电动小车以额定功率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一段时间后关闭小车电源,待小车静止时再关闭打点计时器(设在整个过程中小车所受的阻力恒定).在上述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所打的点迹如图5-7甲、乙所示,图中O点是打点计时器打的第一个点.甲乙图5-7请你分析纸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该电动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________ m/s;(2)该电动小车运动的过程中所受的阻力为________ N;(3)该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 W.答案:(1)1.50(2)1.60(3)2.4012.如图5-8所示,两个质量各为m1和m2的小物块A和B,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软绳两端,已知m1>m2.现要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5-8(1)若选定物块A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过程进行测量,则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在横线上填入选项前的编号)①物块的质量m1、m2;②物块A下落的距离及下落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③物块B上升的距离及上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④绳子的长度.(2)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某小组同学对此实验提出以下建议:①绳的质量要轻;②在“轻质绳”的前提下,绳子越长越好;③尽量保证物块只沿竖直方向运动,不要摇晃;④两个物块的质量之差要尽可能小.以上建议中确实对提高准确程度有作用的是_________.(在横线上填入选项前的编号) (3)写出一条..上面没有提到的对提高实验结果准确程度有益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解析:(1)本实验需要验证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 p=(m1-m2)gh与系统动能的增加量221)(21v m m E k +=∆是否相等,而,2t v h =所以,2t h v =即,)(2)(222121t h m m gh m m +=-因此,选①②或①③.(2)本实验验证的是A 、B 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忽略了绳的能量,所以,绳的质量要轻,①对;在“轻质绳”的前提下,为尽可能减少实验误差,绳子应尽可能长些,但并不是越长越好,②错;本题所求的速度是竖直方向的速度,所以③对;为减小物体运动过程中摩擦阻力的影响,两物块的质量之差要尽可能大些,④错,故选①③. (3)见答案 答案:(1)①②或①③ (2)①③(3)例如:“对同一高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选取受力后相对伸长尽量小的绳”;等等.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8分)如图5-9是荡秋千的示意图.最初人直立站在踏板上(A 点所示),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人的重心到悬点O 的距离为L 1;从A 点向最低点B 运动过程中,人由直立状态自然下蹲,在B 点人的重心到悬点O 的距离为L 2;在最低点处,人突然由下蹲状态变成直立状态(人的重心到悬点O 的距离恢复为L 1)且保持该状态到最高点C.设人的质量为m ,踏板和绳的质量不计,空气阻力不计,求:图5-9(1)人刚到最低点B 还处于下蹲状态时,两根绳中的总拉力F 为多大?(2)人到达左端最高点C 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多大?(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解析:(1)A →B 21221)cos (B mv L L mg =-θ ,22L mvmg F B --得).cos 23(21L L mg F θ-= (2)人在B 处突然由下蹲变为直立,体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量为mg (L 2-L 1)由C 、A 两点高度差为L 2-L 1,故 L 1cosα=L 1cos θ-(L 2-L 1)得).cos 1arccos(12L L -+=θα 答案:(1))cos 23(21L L mg θ-(2))cos 1arccos(12L L -+θ14.(10分)如图5-10所示,一玩溜冰的小孩(可视作质点)质量为m =30 kg ,他在左侧平台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平抛,恰能无碰撞地沿圆弧切线从A 点进入光滑竖直圆弧轨道,并沿轨道下滑,A 、B 为圆弧两端点,其连线水平.已知圆弧半径为R =1.0 m ,对应圆心角为θ=106°,平台与AB 连线的高度差为h =0.8 m.(计算中取g =10 m/s 2,sin53°=0.8,cos53°=0.6)求:图5-10(1)小孩平抛的初速度;(2)小孩运动到圆弧轨道最低点O 时对轨道的压力.解析: (1)由于小孩无碰撞进入圆弧轨道,即小孩落到A 点时速度方向沿A 点切线方向,则︒==53tan 0v gtv v xy 又由221gt h =得s 4.02==g h t 而v y =gt =4 m/s联立以上各式得v 0=3 m/s.(2)设小孩在最低点的速度为v ,由机械能守恒,有)]53cos 1([2121202︒-+=-R h mg mv mv 在最低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Rv m m g F N 2=-代入数据解得F N =1 290 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小孩对轨道的压力为1 290 N. 答案:(1)3 m/s (2)1 290 N15.(10分)一个水平方向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3 m/s 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传送带右端固定着一个光滑曲面,并且与曲面相切,如图5-11所示.小物块从曲面上高为h 的P 点由静止滑下,滑到传送带上继续向左运动,物块没有从左边滑离传送带.已知传送带与物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不计物块滑过曲面与传送带交接处的能量损失,g 取10 m/s 2.图5-11(1)若h 1=1.25 m ,求物块返回曲面时上升的最大高度; (2)若h 1=0.2 m ,求物块返回曲面时上升的最大高度.解析:物块从光滑曲面下滑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滑上传送带后先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然后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物块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等后,又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滑上曲面,机械能守恒.(1)设物块滑到下端的速度为v 1,由动能定理得,21211mv mgh =解得v 1=5 m/s >3 m/s所以物块先减速到速度为零后,又返回去加速运动,当两者的速度相同时,以共同的速度v =3 m/s 一起匀速,直到滑上曲面. 由动能定理得物块上升的高度m 45.022==gv H(2)设物块滑到下端的速度为v 2,由动能定理得,21222mv mgh =解得v 2=2 m/s <3 m/s 所以物块先减速到速度为零后,又返回去加速运动,又返回曲面时,速度仍为v 2=2 m/s ,然后滑上曲面,物块上升的高度m.2.02222==gvH答案:(1)0.45 m (2)0.2 m16.(12分)如图5-12所示,半径R =0.8 m 的光滑绝缘轨道固定于竖直平面内,加上某一方向的匀强电场时,带电小球沿轨道内侧做圆周运动,小球动能最大的位置在A 点,圆心O 与A 点的连线与竖直线成一角度θ,在A 点小球对轨道的压力F =120 N ,若小球的最大动能比最小动能多32 J ,且小球能够到达轨道上任意一点,不计空气阻力,试求:图5-12(1)小球的最小动能是多少?(2)若小球在动能最小位置时突然撤去轨道,并保持其他量都不变,则小球经0.4 s 时间后,其动能与在A 点时的动能相等,则小球的质量为多少? (3)若θ=60°,取圆轨道的最低点重力势能为零,并利用(2)中所求小球的质量,在轨道未撤去的情况下,试求小球的最大机械能是多少. 解析:(1)设电场力和重力的合力为F ,则 F ·2R =E max -E min =ΔE k ,所以F =20 N 在动能最小的情况下,向心力为 F =m v min 2R =2E min R所以E min =8 J E max =40 J.(2)撤去轨道后小球做类平抛运动,k E t mF F at FFs ∆===222121 (或R t mF 2212=),解得m =1 kg. (3)当θ=60°时,F =20 N ,mg =10 N 所以电场力方向水平向左,mg qE 3=所以,机械能最大的位置是圆轨左侧与圆心等高的点,从A 点到该位置由动能定理, qER (1-sin60°)-mgR cos60°=E k -E max 所以J )3824(+=k E 所以,此时的机械能为45.86J.J )3832(=+=+=mgR E E k答案:(1)8 J (2)1 kg (3)45.86 J。

2011届高考物理单元考点总复习课件 机械能守恒定律

2011届高考物理单元考点总复习课件 机械能守恒定律

• 1.根据力和位移的方向的夹角判断,此 法常用于恒力功的判断. • 2.根据力和瞬时速度方向的夹角判断, 此法常用于判断质点做曲线运动时变力的 功.夹角是锐角力做正功,钝角力做负功, 直角力不做功.
• 3.从能量的转化角度来进行判断.若有 能量转化,则应有力做功.此法常用于判 断两个相联系的物体.
快慢 • 1.功率的物理意义:描述力对物体做功 . 的 • 2.公式 平均功率
• • • •
(1)P= Fvcosα ,P为时间t内的 平均功率 (2)P= ,α为F与v的夹角. 瞬时功率 ①若v为平均速度,则P为 . ②若v为瞬时速度,则P为 .

• 3.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正常工作 • (1)额定功率:机械长时间 而不损 坏机械的 输出功率. 最大 时的输 • (2)实际功率:机械实际工作 出功率,实际功率可以小于或等于 额定功率 . • 特别提醒:功和功率都是标量,其中功的 正负仅说明能量的转化方向.
• 判断力做功的正负问题,关键要明确判断 哪个力做的功,应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 的方法.
• 1.利用功的定义式W=Flcosα求功 • (1)公式中F、l必须对应同一物体,l为物 体相对地面的位移,α为F、l的夹角. • (2)此式一般情况下只适用于求恒力的 功. • 2.变力做功的计算方法参见章末《方法 规律探究》
• • • •
(1)拉力F做的功. (2)重力G做的功. (3)圆弧面对物体的支持力FN做的功. (4)圆弧面对物体的摩擦力Ff做的功.
图3
解析: 将圆弧 解析:(1)将圆弧
分成很多小段 l1,l2,…,
ln,拉力在每小段上做的功为 W1,W2,…,Wn,因拉 大小不变, 力 F 大小不变, 方向始终与物体在该点的切线成 37°角, 角 所以: 所以: W1=Fl1cos37°, 2=Fl2cos37°, , n=Flncos37°, W , , W … , 所以 WF= W1 + W2+… + Wn=Fcos37°(l1+ l2 +… π +ln)=Fcos37°· R=20π J=62.8 J. = = = 3

201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1单元-力与运动专题2 直线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

201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1单元-力与运动专题2 直线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

专题二 │ 主干知识整合
②从运动开始计时起,在连续相等的各段时间内通过的位 移之比为: 1∶3∶5∶„∶(2n-1) s 1 ∶ s 2 ∶ s 3 ∶ „ ∶ s n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n =1,2,3,„) ③从运动开始计时起,通过 s, 2 s, 3s ,„, ns 所用时间之 比为:
a1+ a2
d,所以选项 C 错误、
专题二 │ 要点热点探究
【点评】 通过运动图象分析物体运动情况或追及相遇问 题具有简洁直观的特点,考生必须要养成通过图象分析物理问 题的习惯,逐步提高应用图象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在应 用运动图象时要特别注意:(1)首先应看清图象性质,即题目 给出的是速度图象还是位移图象;(2)要理解图象的截距、斜 率、面积、交点、拐点的物理含义并结合题意深入挖掘隐含条 件,灵活解决问题.
专题二 │ 要点热点探究停车距 车速 反应距 刹车距
v(km/h) 离 s(m) 离 x(m) 离 L(m) 40 10 10 20 B 60 15 37.5 A C 80 40
请根据该图表回答下列问题:(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计算驾驶员的反应时间; (2)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相同,请计算出表格中A的数据; (3)如果路面情况相同,车在刹车后所受阻力恒定,g=10 m/s2,请计算出刹车后汽车所受阻力与车重的比值和表格中B、C 的数据; (4)假设在同样的路面上,一名饮了少量酒后的驾驶员驾车以72 km/h速度行驶,在距离一学校门前 50 m处发现有一队学生在斑 马线上横过马路,他的反应时间比正常时慢了0.2 s,会发生交通 事故吗?
专题二 │ 主干知识整合
以上两大问题的核心关系是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 外力的关系.它们之间除了满足大小成正比的关系外,还存 在下列四性关系: ①同体性:在表达式中,m、F 合、a 都应是同一个研究对 象的对应量; a.若研究对象为单个物体,则满足 F 合=ma. b. 若研究对象为多个物体, 则对由这些物体组成的系统 而言满足: F 合=m1a1+m2a2+m3a3+„(一维情况下). ②瞬时性:物体的加速度和合外力具有瞬时对应关系, 它们总是同增同减同生同灭; ③同向性: 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的方向时时保持一致;

2011届高考物理单元考点总复习课件 牛顿运动定律

2011届高考物理单元考点总复习课件 牛顿运动定律

• 3.速度大小和方向都改变.如:将一物 体斜抛出去后,在重力作用下物体的运 动. • 出现上述三种情况之一,我们就称物体的 ( ) 运动状态(即速度)发生了改变.
• 1.牛顿第一定律不像其他定律一样是由 实验直接总结出来的,它是牛顿以伽利略 的理想实验为基础,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 加之丰富的想象而提出来的. • 2.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物体不受 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 3.牛顿第一定律是独立的一条规律,绝 不能简单地看成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
• 注意:判断一对力是否是作用力和反作用 力,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 (1)看作用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应作用 在两个物体上. • (2)看产生原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由 于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具有相互性和异体 性,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而平衡力具有 同体性,是指物体在某方向上处于平衡状 态时,该方向才会有平衡力.
• 解析:甲用拳头打乙胸口时,甲的拳头打 乙的胸口的力是作用力,乙的胸口对甲的 拳头产生的力是反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 律知,这两个力是相等的;但乙受伤,甲 未受伤是因各自部位能承受的外力是不同 的,且甲主动伤人,其行为是错误的,应 负致人伤害责任.所以法院的判决正 确.A、C、D选项对判决依据的说法错误, B选项对判决依据的说法正确.答案为B. • 答案:B
• 解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 因”.这里所说的“力”是指物体所受的 合力,而不是某一个力,该同学推不动物 体,是由于物体还受到摩擦力作用,其合 力仍为零的缘故,故选项A错误. • 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质量,惯性大小与 运动速度大小、运动时间长短无关,故选 项B也错. • 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 动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能继续上升是由于 物体具有惯性的缘故,而不是抛出后物体

2011届高考物理专题综合复习教案23

2011届高考物理专题综合复习教案23

2011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质量评估(一)一、选择题1、(2010·济南市三模)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质量为M的斜面体上,斜面体放在水平粗糙的地面上,m和M均处于静止状态。

当在物体m上施加一个水平力F,且F由零逐渐加大的过程中,m和M仍保持静止状态.在此过程中,下列判断哪些是正确的()A.物体m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B.斜面体对m的支持力逐渐增大C.地面受到的压力逐渐增大D.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由零逐渐增大2、(2010·济宁市二模)如图所示,轻弹簧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其上放置质量为2kg 的物体A,A处于静止状态。

现将质量为3kg的物体B轻放在A上,则B与A刚要一起运动的瞬间,B对A的压力大小为(取g=10m/s2) ( )A.30 N B.18 N C.12 N D.03.如图2所示,质量为m1的木块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沿质量为m2的长木板向右滑行,长木板保持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A.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μ1m1g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μ2(m1g+m2g)C.若改变F大小,且满足F>μ2(m1g+m2g)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4.光滑绝缘细杆与水平面成θ角固定,杆上套有一带正电小球.为使小球静止在杆上,可加一匀强电场.问图3中给出的四个方向中,沿哪些方向加电场,有可能使小球在杆上保持静止()A.垂直于杆斜向上B.垂直于杆斜向下C.竖直向上D.水平向右5.图2是我国长征火箭把载人神舟飞船送上太空的情景.宇航员在火箭发射与飞船回收的过程中均要经受超重与失重的考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B.飞船加速下落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C.飞船落地前减速,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大于其重力D.火箭上升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小于其重力6.如图3所示,轻质弹簧上面固定一块质量不计的薄板,竖立在水平面上,在薄板上放一重物,用手将重物向下压到一定程度后,突然将手撤去,重物将被弹簧弹射出去,则在弹射过程中(重物与弹簧脱离之前),重物的运动情况是()A.一直加速运动B.匀加速运动C.先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D.先减速运动后加速运动7.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某位同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小车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2甲所示,将压敏电阻和一块挡板固定在绝缘小车上,中间放置一个绝缘重球.小车向右做直线运动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车先做加速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小车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然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小车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然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小车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8.如图4所示,倾角为α的斜面静止不动,滑轮的质量和摩擦不计,质量为M的物体A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质量为m的物体B通过定滑轮用细线与M相连接,则()A.当m>M(sinα+μcosα)时,m一定有向下的加速度B.当m<M(sinα+μcosα)时,m一定有向上的加速度C.当m>M(sinα-μcosα)时,m一定有向下的加速度D.当m<M(sinα-μcosα)时,m一定有向上的加速度9、如图8所示,甲带正电,乙是不带电的绝缘物块,空间中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甲、乙叠放在一起,二者无相对滑动地沿粗糙的斜面由静止开始加速下滑,在加速阶段()A.甲、乙两物块间的弹力不断增大B.甲、乙两物块间的摩擦力不断增大C.甲、乙两物块间的摩擦力不断减小D.乙物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不断增大10、如图6甲所示,在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作用,力F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与mg的比值,力沿斜面向上为正).则物体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图中的(物体的初速度为零,重力加速度取10 m/s2)()二、计算题11、(2010·丰台区二模)某型号小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kw,汽车质量为1×103kg,在水平路面上正常行驶中所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15倍。

2011届高考物理单元考点总复习课件 相互作用

2011届高考物理单元考点总复习课件 相互作用

• 1.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 (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静止或匀速),利 用力的平衡条件来判断其大小. • (2)物体有加速度时,若只有摩擦力,则Ff =ma,例如匀速转动的圆盘上物块靠摩 擦力提供向心力产生向心加速度;若除摩 擦力外,物体还受其他力,则F合=ma, 先求合力再求摩擦力.
• 2.滑动摩擦力的计算 •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公式Ff=μFN来计 算,但应注意: • ①μ为动摩擦因数,其大小与接触面的材 料、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FN为两接触面 间正压力,其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 力. • 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 关,与接触面的面积大小也无关.
• 1.根据物体产生形变的方向判断 • 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 相反,与自身(受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同. • 2.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 • 物体所受弹力方向必须与运动状态符合,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共点力的平衡条 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确定弹力方 向.
• 3.弹力的方向
类型 方向 图示 面与 垂直公共接触面 面 接 触点与 方 面 式 点与 点 过点垂直于面 垂直于切面
• (2)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求解 • ①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求 解. • ②若物体有加速度,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 受力分析结合起来求解.
• 1.产生条件:(a)接触面粗糙;(b)有弹力; (c)有相对运动趋势. • 2.静摩擦力的方向 • 与接触面相切,并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 方向相反. • 说明:(1)静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 相同、相反、垂直、成一般角度.
• (2)对运动趋势方向的判断,一般是采用 化“静”为“动”的方法:假设研究对象 与被接触物体之间光滑,若它们之间发生 相对滑动,则其相对滑动方向便是原先的 相对运动趋势方向;若它们之间不发生相 对滑动,则说明它们之间原先并无相对运 动趋势.

201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五 功、功率、动能定课件 新人教版

201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五   功、功率、动能定课件 新人教版
0
三、反馈练习 反馈练习
1.图为测定运动员体能的装置,轻绳拴在腰间沿水平线跨过定滑轮(不计滑轮 图为测定运动员体能的装置,轻绳拴在腰间沿水平线跨过定滑轮( 的质量与摩擦), ),下悬重为 的物体。设人的重心相对地面不动, 的质量与摩擦),下悬重为G的物体。设人的重心相对地面不动,人用力向后蹬 传送带, 逆时针转动。 传送带,使水平传送带以速率v逆时针转动。则( BC ) 人对重物做功, A.人对重物做功,功率为Gv B.人对传送带的摩擦力大小等于G,方向水平向左 C.在时间t内人对传送带做功消耗的能量为Gvt 若增大传送带的速度, D.若增大传送带的速度,人对传送带做功的功率不变
;由于水平面光滑,所以拉力F即为合外力,F 随位移X的变化图象包围的面积即为F做的功, 由图线可知,半圆的半径为:R=F0=x0/2
处的动能为E 设x0处的动能为EK
W = Ek − 0
W = Ek
x0 π E k = W = S= = × F0 × = F0 x0 2 2 2 4
例2.下列是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BD ) A.一质点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在同一段时间 内的对物体做功一定相同 B.一质点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在同一段时间 内做的功或者都为零,或者大小相在等符号相反 C.同样的时间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大小不一定相等,但正 负号一定相反 D.在同样的时间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大小不一定相等,但 正负号也不一定相反 因为处于平衡状态时,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因为处于平衡状态时,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段时间内 冲量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由恒力做功的知识可知,说法B正确。 冲量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由恒力做功的知识可知,说法B正确。 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要认识到它们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要认识到它们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两 个物体的位移可能不同,所以功可能不同,说法C不正确,说法D 个物体的位移可能不同,所以功可能不同,说法C不正确,说法D正 正确选项是BD BD。 确。正确选项是BD。

2011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教案第四讲 动量和能量

2011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教案第四讲  动量和能量

2011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教案第四讲动量和能量一、特别提示动量和能量的知识贯穿整个物理学,涉及到“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等,从动量和能量的角度分析处理问题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条重要的途径,也是解决物理问题最重要的思维方法之一。

1、动量关系动量关系包括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1)动量定理凡涉及到速度和时间的物理问题都可利用动量定理加以解决,特别对于处理位移变化不明显的打击、碰撞类问题,更具有其他方法无可替代的作用。

(2)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普通适用的规律,大到宇宙天体间的相互作用,小到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无不遵守动量守恒定律,它是解决爆炸、碰撞、反冲及较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类问题的基本规律。

动量守恒条件为:①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②在某一方向上,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③系统内力远大于外力,动量近似守恒。

④在某一方向上,系统内力远大于外力,该方向上动量近似守恒。

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确定研究对象,选取研究过程;分析内力和外力的情况,判断是否符合守恒条件;选定正方向,确定初、末状态的动量,最后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列议程求解。

应用时,无需分析过程的细节,这是它的优点所在,定律的表述式是一个矢量式,应用时要特别注意方向。

2、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1)能量守恒定律的具体表现形式高中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学、原子物理”五大部分内容,它们具有各自的独立性,但又有相互的联系性,其中能量守恒定律是贯穿于这五大部分的主线,只不过在不同的过程中,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如:在力学中的机械能守恒定律:在热学中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电学中的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以及楞次定律。

在光学中的光电效应方程:在原子物理中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2)利用能量守恒定律求解的物理问题具有的特点:①题目所述的物理问题中,有能量由某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②题中参与转化的各种形式的能,每种形式的能如何转化或转移,根据能量守恒列出方程即总能量不变或减少的能等于增加的能。

2011届高考物理专题综合复习教案4

2011届高考物理专题综合复习教案4

高考综合复习——曲线运动与万有引力复习专题二圆周运动、万有引力与运用第一部分圆周运动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知识梳理1.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主要有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转速、向心加速度、向心力等。

比较如下表:①描述物体绕圆心转动快慢的物理量()②单位:2.速度的变化量Δv从同一点作出物体在一段时间的始末两个速度矢量和,从初速度矢量的末端到末速度矢量的末端作一个矢量,矢量就是速度的变化量。

它的方向可能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也可能与速度方向相反,或成任意夹角。

的大小与、的大小关系是:。

▲疑难导析1.正确理解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及其关系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转速都可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但意义不同。

线速度描述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沿圆周运动的快慢,若比较两物体沿圆周运动的快慢只看线速度大小即可;而角速度、周期和转速描述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绕圆心转动的快慢。

由可知,越大,T 越小,n 越大,则物体转动得越快,反之越慢。

三个物理量知其中一个,另两个也就成为已知量。

2.对公式及的理解(1)由知r 一定时,v 与成正比;一定时,v 与r 成正比;v 一定时,与r 成反比。

(2)由知在v 一定时,a 与r 成反比,在一定时,a 与r 成正比。

3.传动装置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分析传动装置中各物理量的关系时,一定要明确哪个量是相等的,哪个量是不等的,同轴转动的物体上的各点角速度相等;皮带传动(或齿轮传动)的两轮在皮带不打滑的条件下,皮带上及两轮边缘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如图中,A、B为咬合传动的两齿轮,,则A、B两轮边缘上两点的:()A.角速度之比为2:1B.周期之比为1:2C.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2D.转速之比为2:1答案:C解析:A、B两轮边缘上两点线速度相等。

由公式有:,A项错;由公式有:,B项错;由公式有:,C项正确;由公式有:,D项错。

知识点二——匀速圆周运动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知识梳理一、匀速圆周运动1.特点:线速度的大小恒定,角速度、周期和频率都是恒定不变的,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的大小也都是恒定不变的。

2011届高考物理单元考点总复习课件 机械振动机械波

2011届高考物理单元考点总复习课件 机械振动机械波

6ma 答案: x 答案: L0
• 高分通道 • 此题综合考查受力分析、胡克定律、牛顿 定律和回复力等概念,其解题关键是合理 选取研究对象,在不同的研究对象中回复 力不同.此题最后要求把摩擦力Ff与位移 F x的关系用函数来表示,这是物理规律与 数学知识的有机结合.
• ►变式1:如图7所示,两木块的质量为m、 M,中间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弹簧下端 与M连接,m与弹簧不连接,现将m下压 一段距离释放,它就上下做简谐运动,振 动过程中,m始终没有离开弹簧,试求:
• (2)共振:做受迫振动的物体,它的固有 频率与 驱动力 • 的频率越接近,其振幅就越大, 最大 当二者相等时,振幅达到 ,这就是共 振现象.
• 如图2所示,弹簧振子以O为平衡位置, 在CB间做简谐运动,振动过程中振子位 移、回复力、速度、加速度、动能、弹性 势能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图2

说明:符号↑、↓分别表示增大、减小, 设向右为正方向.
• 由于本部分知识在新课标地区属于选考内 容,分值不高,相应的试题难度小,将以 中等或中等偏下难度题目的考查为主,但 综合度稍大,对理解能力、推理能力、空 间想像能力要求较高.故在复习本章知识 时,要深刻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把握 基本规律,特别是振动和波传播的“空间 周期性、时间周期性”,对“两类图象” 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图3
1.两种基本模型 .
模型 弹簧振子(水平 弹簧振子 水平) 水平 (1)弹簧质量忽略不计 弹簧质量忽略不计 (2)无摩擦等阻力 无摩擦等阻力 (3)在弹性限度内 在弹性限度内 单摆 (1)摆线为不可伸长的轻细线 摆线为不可伸长的轻细线 (2)无空气等阻力 无空气等阻力 (3)最大摆角 θ<10° 最大摆角 < 摆球重力沿与摆线垂直(即切向 方 摆球重力沿与摆线垂直 即切向)方 即切向 回复力 弹簧的弹力提供 F 回=F 弹 =-kx(x 为形变量 为形变量) =- mg =-mgsinθ=- x(l 向的分力 F 回=- =- l 摆长, 是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 摆长,x 是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

2011届高考物理单元考点总复习课件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自感

2011届高考物理单元考点总复习课件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自感

2.特例:(1)导体绕一端点在垂直于磁场的平面内以 .特例: 导体绕一端点在垂直于磁场的平面内以 1 2 转动时, = 角速度 ω 转动时,E=2Bl ω. (2)线框绕垂直于匀强磁场方向的一条轴以角速度 ω 线框绕垂直于匀强磁场方向的一条轴以角速度 转动, 如果从中性面开始计时, =nBSωsinωt, 为匝数, E= n 转动, 如果从中性面开始计时, , 为匝数, S 为线框面积. 为线框面积. 在利用上述公式计算电动势时,要特别注意: 在利用上述公式计算电动势时,要特别注意:先判定 属于哪种情况,是否符合公式的使用条件. 属于哪种情况,是否符合公式的使用条件.
3.条件不同:E=BLv 只适用于匀强磁场且 B、L、v .条件不同: = 只适用于匀强磁场且 、 、 两两垂直.若不垂直,可采用投影的办法转换为垂直. 两两垂直.若不垂直,可采用投影的办法转换为垂直.E ∆Φ 的大小与磁场强弱有关. 的大小与磁场强弱有关.而 E=n ∆t 涉及的不一定是匀强 = 磁场, 的大小与磁场强弱无必然的联系. 磁场,且 E 的大小与磁场强弱无必然的联系.
由于开关闭合 时,流过电感 线圈的电流迅 速增大,使线
【例 1】 】
(2009 年全国卷Ⅱ)如图 3,匀强磁场的磁 年全国卷Ⅱ 如图 ,
∆B 感应强度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感应强度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 ∆t =k,k 为负的常量.用电阻率为 ρ、横截面积为 S 的硬 , 为负的常量. 、 的方框.将方框固定于纸面内, 导线做成一边长为 l 的方框.将方框固定于纸面内,其右 半部位于磁场区域中. 半部位于磁场区域中.求
(3)通过回路截面的电荷量 q 仅与 n、∆Φ 和回路电阻 通过回路截面的电荷量 、 n∆Φ R 有关,与时间长短无关.推导如下:q= I ∆t= 有关,与时间长短无关.推导如下: = = ∆t·R ·∆t n∆Φ = R .

2011届高考物理专题综合复习教案1万有引力

2011届高考物理专题综合复习教案1万有引力

第二部分万有引力与运用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知识梳理1.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这就是开普勒第一定律,又称椭圆轨道定律。

2.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于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这就是开普勒第二定律,又称面积定律。

3.开普勒第三定律所以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这就是开普勒第三定律,又称周期定律。

若用a表示椭圆轨道的半长轴,T表示公转周期,则(k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

▲疑难导析1.开普勒第一定律告诉我们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它的一个焦点上由第一定律出发,行星运动时,轨道上出现了近日点和远日点。

由第二定律可以知道,从近日点向远日点运动时,速率变小,从远日点向近日点运动时速率变大。

由第三定律知道,而k值只与太阳有关,与行星无关。

2.开普勒定律的应用(1)行星的轨道都近似为圆,计算时可认为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时太阳在圆心上,第三定律为;(2)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也适用于卫星,若把卫星轨道近似看作圆,第三定律公式为,这时由行星决定,与卫星无关。

当天体绕不同的中心星球运行时,中的值是不同的。

(3)对于椭圆轨道问题只能用开普勒定律解决。

卫星变轨问题,可结合提供的向心力和需要的向心力的关系来解决。

、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行星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B.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位于行星轨道的中心处C.离太阳越近的行星的运动周期越长D.所有行星的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答案:D解析: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在一个焦点上,但并非在同一个椭圆上,故A、B错。

由第三定律知离太阳越近的行星运动周期越小,故C错、D正确。

知识点二——万有引力定律▲知识梳理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011届高考物理单元考点总复习课件 实验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2011届高考物理单元考点总复习课件 实验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 【例3】 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 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 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 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 以用带竖直挡板C和D的气垫导轨和滑块A 和B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9 所示,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
• a.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B的质量mA、 mB; • b.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 • c.在A和B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 用电动卡销锁定,静止放置在气垫导轨上; • d.用刻度尺测出A的左端至C板的距离L1; • e.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分别记录滑 块A、B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A、 B滑块分别碰撞C、D挡板时计时结束,记 下A、B分别到达C、D的运动时间t1和t2.
• (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8所示,并测得 各计数点间距(标在图上).A为运动起点, 则应该选择__________段来计算A碰前 的速度,应选择__________段来计算A 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空格选填 “AB”、“BC”、“CD”、“DE”).
• (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40 kg,小 车B的质量m2=0.20 kg,由以上测量结果 可得碰前m1v0=________kg·m/s;碰后 (m1+m2)v共=__________kg·m/s. • 由此得出结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分析:推动阶段:点迹不均匀;碰前匀速 运动阶段:点迹均匀且最大;碰撞阶段: 点迹不均匀且由疏变密;碰后匀速运动阶 段:点迹均匀且较密.
• 五、实验过程 • 方案一:用气垫导轨和光电计时器验证动 量守恒定律. • 1.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2011届高考物理单元考点总复习课件 直线运动的研究

2011届高考物理单元考点总复习课件 直线运动的研究

• ►变式1:河岸上有甲、乙两地,一汽艇顺 着河流由甲到乙需要时间t1=3 h,逆流返 回需要时间t2=6 h.如果汽艇不用发动机, 顺流由甲地漂行到乙地需要时间t为多少?
• 解析:汽艇不用发动机顺流漂行,即是以 水流的速度.求时间t,需要求出甲、乙 两地的距离和水流的速度. • 设汽艇在静水中的速度为u,水流的速度 为v,汽艇顺水航行时其运动速度为(u+ v),逆水航行时其运动速度为(u-v),所 以有(u+v)t1=(u-v)t2=vt. • 整理后有t=2t1t2/(t2-t1)=2×3×6/(6-3) h=12 h. • 答案:12 h
• (4)参考系本身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 可以是静止的物体.在讨论问题时,被选 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常假定它是静止 的. • (5)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 (5) 择同一个参考系.
• 2.选取参考系的原则 • 选取参考系时,应以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 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一般应根据研究 对象和研究对象所在的系统来决定.例如 研究地球公转的运动情况,一般选太阳作 为参考系;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通 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研究物体在运动的火车上的运动情况时, 通常选火车为参考系.在今后的学习中如 不特别说明,均认为是以地球作为参考 系.
• (1)不管是静止的物体还是运动的物体都 可以被选作参考系,但是,一旦被选为参 考系后均认为是静止的,这也说明静止是 相对的. • (2)当以相对地面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 物体为参考系时,这样的参考系叫惯性参 考系,牛顿第二定律仅适用于惯性参考 系.
• 1.三个物理量的对比
物理量 物理 意义 公式 单位 关系 速度 v 表示运动的 快慢和方向 速度的变 化量 ∆v 表示速度 变化的大 小和方向 加速度 a 表示速度变化的 快慢和方向, 快慢和方向,即速 度的变化率

2011届高考物理专题综合复习教案1

2011届高考物理专题综合复习教案1

第二部分万有引力与运用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知识梳理1.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这就是开普勒第一定律,又称椭圆轨道定律。

2.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于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这就是开普勒第二定律,又称面积定律。

3.开普勒第三定律所以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这就是开普勒第三定律,又称周期定律。

若用a表示椭圆轨道的半长轴,T表示公转周期,则(k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

▲疑难导析1.开普勒第一定律告诉我们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它的一个焦点上由第一定律出发,行星运动时,轨道上出现了近日点和远日点。

由第二定律可以知道,从近日点向远日点运动时,速率变小,从远日点向近日点运动时速率变大。

由第三定律知道,而k值只与太阳有关,与行星无关。

2.开普勒定律的应用(1)行星的轨道都近似为圆,计算时可认为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时太阳在圆心上,第三定律为;(2)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也适用于卫星,若把卫星轨道近似看作圆,第三定律公式为,这时由行星决定,与卫星无关。

当天体绕不同的中心星球运行时,中的值是不同的。

(3)对于椭圆轨道问题只能用开普勒定律解决。

卫星变轨问题,可结合提供的向心力和需要的向心力的关系来解决。

、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行星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B.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位于行星轨道的中心处C.离太阳越近的行星的运动周期越长D.所有行星的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答案:D解析: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在一个焦点上,但并非在同一个椭圆上,故A、B错。

由第三定律知离太阳越近的行星运动周期越小,故C错、D正确。

知识点二——万有引力定律▲知识梳理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011届高考物理单元考点总复习课件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2011届高考物理单元考点总复习课件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第二单元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 1.串联电路的特点
• 2.并联电路的特点
• 3.几个有用的结论 大于 •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电路中任意 变大 一个电阻,电路中任意一个电阻变大时, 串联总电阻 . 小于 •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变大 电路中任意 一个电阻,任意一个电阻变大时,总电阻 . • (3)无论电阻怎样连接,每一段电路消耗 的电功率P总等于各个电阻消耗的电功率 之和.
3.电源的输出功率:P 出=UI=EI-I2r=P 总-P 内 .电源的输出功率: = - = 若外电路是纯电阻电路, 若外电路是纯电阻电路,则有 E2 R E2 P 出=I2R= . = 2= 2 (R+r) (R-r) + - R +4r 由上式可以看出: 由上式可以看出:
图2
• (1)当R=r(内、外电阻相等)时,电源的输 出功率最大,Pm=. • (2)当R>r时,随着R的增大输出功率越来 越小. • (3)当R<r时,随着R的增大输出功率越来 越大. • (4)当P出<Pm时,每个输出功率对应两个 可能的外电路阻值R1和R2,且R1·R2=r2. • (5)P出与R的关系如图2所示.
, 其功率 P=I2R=22×0.5 W = =
答案: 答案:A
• 【例2】 如图7所示的电路中,电池的电 动势为E,内阻为r,电路中的电阻R1、R2 和R3的阻值都相同.在开关S处于闭合状 态下,若将开关S1由位置1切换到位置2, S 1 2 则 ( ) •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 B.电池内部消耗的功率变大 • C.电阻R2两端的电压变大 图7 • D.电池的效率变大
• 1.电动势 转化为电能 • (1)物理意义:反映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 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 (2)大小:等于电路中通过1 C电荷量时电 电压 源所提供的电能的数值;等于电源没有接 入电路时两极间的 ;在闭合电路中等于 内外电路电压 之和,即E=U内+U

2011届高考物理单元考点总复习课件 热学

2011届高考物理单元考点总复习课件 热学

• 本专题概念、规律繁多,但要求较低.考 纲对给定的知识点全部是Ⅰ级要求.因此, 在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 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强化概念 和规律的记忆,明确以分子动理论、热力 学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为核心的热学规律; (2)理解以温度、内能和压强为主体的热 学概念.要能从微观角度,从分子动理论 的观点来认识热现象和气体压强的产生;
• 1.温度 冷热 • 温度在宏观上表示物体的 程度; 的大 在微观上反应分子的 平均动能 小. • 2.两种温标 • (1)比较: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两种 温标温度的零点不同,同一温度两种温标 的数值不同,但它们表示的温度间隔是相 同的,即每一度的大小相同,即∆t=∆T. • (2)关系:T=t+273.15 K.
• 2.分子势能的理解 • 分子势能与分子间的距离(宏观表现为物 体的体积)有关.分子势能的大小随距离 的变化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 • (1)当分子力为零时,即r=r0时,分子势 能不是为零,而是最小.
• (2)当r>r0,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随着分 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需要不断克服分子 力做功,分子势能增大. • (3)r<r0,分子力表现为斥力,随着分子间 距离减小,分子需要不断克服分子力做功, 分子势能增大. • (4)分子势能的数值和其他势能一样,也 具有相对意义.由图可知,选无穷远处为 零分子势能时,分子势能可以大于零,可 以小于零,也可以等于零.
• 如果选r=r0处为零势能点,则分子势能只 能大于等于零.但是无论选哪个位置为零 分子势能点,r=r0处分子势能都最小. • 物体体积改变,物体的分子势能必定发生 改变.大多数物质是体积越大,分子势能 越大;也有少数反常物质(如冰、铸铁等), 体积大,分子势能反而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