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二《诗经两首》知识点总结】高中语文读本必修四

合集下载

《诗经两首》的高中知识点总结

《诗经两首》的高中知识点总结

《诗经两首》的高中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2.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通非,不是)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不要)4.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表感叹)5.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6.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二)古今异义词1.泣涕涟涟(泣涕,古义:为眼泪|今义:鼻涕)2.总角之宴,言笑宴宴(宴,古义:为欢聚|今义:为酒席)3.不遑启居(启,古义:是跪|今义:指开启。

居,古义:指安坐|今义:指居住。

)4.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古义:文中指主帅|今义:指有品德的人。

小人,古义:文中指士卒|今义:指品行差的人。

)(三)一词多义1.言:①句首助词。

如:言既遂矣。

②相当于而。

如:静言思之。

2.以:①把,介词。

如:秋以为期。

②而,连词。

如:以望复关。

3.作:①本义是起来起身,引申为兴起,产生。

如:薇亦作止。

②开始。

如:天下之难比作于易。

③创作,撰写: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又引申为著述,制造。

如: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④劳动,劳作。

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⑤为,成为,引申为充当,充作。

如: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4.曰:①动词词头,无实意。

如曰归曰归。

②叫做,称作。

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③说。

如: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止:①语尾助词。

如:岁亦莫止。

②脚,足。

如:当斩左止者,笞五百。

③停止,停留,又引申为使动用法。

如:止子路宿。

④制止,阻止。

如:残贼公行,莫或止之。

⑤容止,礼貌。

如:人而无止,不死何候。

6.载:①记录,记载。

如:史载田横事。

②年。

如:自去舟职,五载复还。

③装载。

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引申为承担,承受。

如:载舟载舟,所宜深思。

④乘坐,乘车。

如:直上载公子车。

⑤祝词,起加强语气作用,多用于动词或形容词词头,可译为且又。

如:载欣载奔。

⑥副词,开始。

如:春日载阳,有名仓庚。

7.靡:①浪费。

高中语文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诗经》两首知识讲解

高中语文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诗经》两首知识讲解

《诗经》两首学习目标1.掌握《诗经》的基本知识;2.积累文言字词,背诵诗篇;3.理解主人公情感,体会赋、比、兴运用的妙处。

知识积累文学常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又称《诗三百》。

先秦时称为《诗》,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成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之一,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大类,按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

“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叫“十五国风”,有160篇。

“雅”是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和舞歌,包括《大雅》(74篇)《小雅》(31篇)共105篇。

“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和《商颂》(5篇),共40篇。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铺陈叙述。

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

字词汇总字音氓(méng)之蚩蚩愆(qiān)期徂(cú)尔帷裳(cháng)隰(xí)则有泮靡盬(gǔ)骙骙(kuí)古今异义1.至于..顿丘古义:两个词,至,到达,于,介词;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2.三岁..食贫古义:多年;今义:指年龄。

3.彼路斯何?君子..之车古义:将帅;今义:人格高尚的人。

4.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古义:士兵;今义:人格卑鄙的人。

通假字1.匪来贸丝“匪”通“非”2.于嗟鸠兮“于”通“吁”3.犹可说也“说”通“脱”4.隰则有泮“泮”通“畔”5.岁亦莫止“莫”通“暮”重点语句判断句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必修二文言知识总结

必修二文言知识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诗文知识总结《诗经》两首知识点梳理一、通假字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2.匪来贸丝,来即我谋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4.于嗟鸠兮,无食桑葚5.士之耽兮,犹可说也6.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二、古今异义词1.泣涕..涟涟古义:今义:2.总角之宴.,言笑宴宴古义:今义:3.不遑启.居.古义:今义:4.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古义:今义:三、一词多义1.言:①句首助词。

②相当于“而”。

2.以:①秋以为期。

②以望复关。

3.作:①薇亦作止。

②天下之难比作于易。

③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④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⑤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4.曰:①曰归曰归。

②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③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靡:①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③天高地迥,号呼靡穷。

④左右皆靡。

6.思: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已行,弗不思也。

③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④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7.雨:①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②一别如雨。

③是岁之春,雨麦岐山之阳。

④水能自雨田。

⑤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

《离骚》知识点梳理一、重点词语1.掩涕2.谇:3.替:4.虽:5.众女:6.蛾眉:7.遥诼:8.偭:9.度:10.溘:11.异道:12.尤:13.伏:14.相道15.及:16.止息:17.初服:18.岌岌:19.游目:20.缤纷:21.未变:二、通假字1.偭规矩而改错2.忳郁邑余侘傺兮3.何方圜之能周兮4.进不入以离尤兮5.芳菲菲其弥章6.延伫乎吾将反三、一词多义1.长:①长太息以掩涕兮②长余佩之陆离2.善:①亦余心之所善兮②谣诼谓余以善淫3.以为:①制芰荷以为衣兮②余独好修以为常4.修:①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②退将复修吾初服③余独好修姱以为常5.虽:①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②虽九死其犹未悔四、词类活用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2.谣诼谓余以善淫.3.鸷鸟之不群.兮4.伏清白以死.直兮5.屈.心而抑.志兮6.步.余马于兰皋兮7.高.余冠之岌岌兮8.长.余佩之陆离五、古今异义的词1.浩荡:①古义:②今义:2.工巧:①古义:②今义:3.改错:①古义:②今义:4.穷困:①古义:②今义:5.流亡:①古义:②今义:六、特殊句式1.不吾知其亦已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4《诗经》简要内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4《诗经》简要内容

《诗经》简要内容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它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即公元前1100-600年左右的诗歌305首,其中6首为笙诗,只有题目,没有诗,故又称“诗三百”。

只有题目共四五百年间的民间歌谣(风)、士大夫作品(雅),以及祭神的颂辞(颂)。

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其中的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其中的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

《诗经》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诗的内容包括:风(十五国风:周南、召南、邶〔bèi〕、墉〔yōng〕、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huì〕、曹、豳〔bīn)多半是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

“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包括今天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北部一些地方(齐、楚、韩、赵、魏、秦),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

“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

雅(二雅:大雅、小雅)“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

固然多半是士大夫的作品,但小雅中也不少类似风谣的劳人思辞,如黄鸟、我行其野、谷风、何草不黄等。

颂(三颂:周颂、鲁颂、商颂)“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本是祭祀时颂神或颂祖先的乐歌,但鲁颂四篇,全是颂美活着的鲁僖公,商颂中也有阿谀时君的诗。

流传到春秋,流传下来的诗,据说有三千多首,后来经过孔子删去不合宜的,只剩下三百十一首(其中有六首笙诗: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后来为了方便,就称它「诗三百」。

孔门弟子中,子夏对诗的领悟力最强,所以由他传诗。

到汉初,说诗的有鲁人申培公,齐人辕固生和燕人韩婴,合称三家诗。

高中语文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整理必修二是高中语文下学期的课程,有哪些知识点要学生深入学习的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二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二知识点一、背诵默写容易写错的字《诗经·氓》氓之蚩蚩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我愆期将子无怒乘彼垝垣既见复关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我贿迁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无与士耽犹可说也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士贰其行士也罔极靡室劳矣夙兴夜寐咥其笑矣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涉江采芙蓉》涉《短歌行》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何时可掇?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归园田居》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开荒守拙归园田榆柳荫后檐暧1/ 12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桑树颠虚室樊笼返自然。

《兰亭集序》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kuài)稽禊(xì)事少长(zhǎng)咸集茂林修竹映带左右流觞(shāng)曲水亦足以畅叙幽情惠风和畅俯察品类之盛足以及视听之娱游目骋怀悟言一室之内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犹不能不以之兴怀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jiē dào)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击空明兮溯流光客有吹洞箫者如怨如慕余音袅袅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知不可乎骤得苟非吾之所有惟江上之清风(比较:唯见江心秋月白取之无禁杯盘狼籍。

洗盏更酌肴核相与枕藉乎舟中《琵琶行》《短歌行》唯有杜康2/ 12《游褒禅山记》(第2~3段)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其孰能讥之乎(这两个段落注意把虚词背准)二、基础知识总结记念刘和珍君一、字词洗涤(dí) 攒射(cuán) 积攒(zǎn) 尸骸(hái) 杀lù (戮) lù(勠)力同心辗转(zhǎn)黯然绯红(fēi) 绯闻(fēi) fēi(蜚)声文坛yǔn (陨)首(陨)石yǔn(殒)身不恤不惮(dàn):不怕。

语文必修二古诗文知识点梳理

语文必修二古诗文知识点梳理

语文必修二古诗文知识点梳理(一.重要文学知识梳理一>、诗经两首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的源头。

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七世纪)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这些诗篇,就其原来性质而言,都是歌曲的歌词。

《风》、《雅》、《颂》三部分是依据音乐的不同来划分的。

《风》是乐调,国风就是各国土乐。

《雅》是周朝王畿之乐,“雅”又有“正”的意思,雅诗多为反映贵族阶级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作品。

其中又有《大雅》和《小雅》之分。

《大雅》多为西周早期的诗,共三十一篇.《小雅》多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时的诗。

共七十四篇.《大雅》多为赞美诗,赞颂统治阶级的奢华生活;《小雅》多为怨刺诗,表达下层贵族牢骚不平的情绪。

从风格上说,《大雅》雍容典雅,诗味不浓;《小雅》生动活泼,艺术价值较高。

《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

《诗经》主要三种表现手法:赋、比、兴“赋”:铺陈叙事。

这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

“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风”“雅”“颂”“赋”“比”“兴”,文学史上合称“六义”。

2.《氓》抒发弃妇的怨忿之情;叙事与抒情的结合和比兴手法。

《氓》以一个女子自述的口吻,讲述了她幼年时的欢乐、恋爱时的盟誓、婚后的变卦,怨愤、留恋、痛苦等婚恋悲剧。

3.《采薇》抒发士卒远戍的劳苦和哀怨之情;情景相生,重言叠字。

诗中的“杨柳”又成为后代“折柳相赠”与“折柳思远”的文化元素的滥觞。

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

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

高一必修二诗经知识点

高一必修二诗经知识点

高一必修二诗经知识点一、诗经概述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之一。

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文学作品集合,共收录305篇诗歌,作者众多,时代跨度长,内容丰富多样。

诗经涵盖了政治、军事、爱情、生活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二、创作背景诗经是在中国西周时期创作的,主要流传于东周时期。

当时政治动荡,战国纷争,社会剧烈变革,人们对于个人命运、家国大义等问题产生了深刻思考和表达需要,因此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诗歌创作。

三、体裁特点1. 诗经包含了风、雅、颂三种体裁,其中以风的数量最多。

风是古代乐歌,内容多为爱情、生活、人情等。

2. 雅为朝廷乐舞,主要内容是对君王政治、礼仪、音乐等的赞美。

3.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赞美诗。

四、作者诗经的作者众多,包括乐府民歌、乐府民谣等匿名的民间创作,也有部分诗篇记载了作者姓名,如《司马相如上林》。

五、知名篇目1. 《关雎》:描写男女之间感情的复杂和矛盾。

2. 《诗经·卫风·木瓜》:描绘了一个爱情的故事,表达了一个人爱恋中的忧伤和难忘。

3. 《诗经·郑风·子衿》:描绘了一个女子对未婚夫的倾情和挚爱。

4. 《诗经·秦风·蒹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眷恋之情。

5. 《诗经·商颂·大东》:以讴歌商王和商朝的繁荣昌盛为主题。

六、诗经对后世影响1. 诗经以其丰富的内容、优美的表达方式和深邃的内涵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诗经被后世誉为“诗之宗”,对后来的诗歌创作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3. 诗经中的一些篇目也被后世音乐家改编为歌曲,流传至今。

七、学习诗经的意义1. 诗经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诗经有助于培养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 通过学习诗经,可以了解古代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拓宽视野,增强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3. 诗经中许多篇目在形式、意境等方面富有创新和突破,对于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感受也有积极的作用。

诗经二首文言知识点总结

诗经二首文言知识点总结

诗经二首文言知识点总结文言知识点一:诗歌的格律和韵律《诗经》中的诗歌大多遵循着特定的格律和韵律,如《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这首诗中,每句诗的字数都是相同的,每句诗的韵脚也是相同的,这正是文言诗歌所特有的一种表现形式。

另外,诗歌的韵律也是文言知识中的重要内容。

韵律是诗歌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增强诗歌的韵味和美感。

在《诗经》中常见的韵脚有平水韵、仄声韵等。

例如《桃夭》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中的“夭夭”和“灼灼”就是一组仄声韵。

文言知识点二:修辞手法《诗经》中的诗歌还常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如比喻、拟人、排比、对仗等。

这些修辞手法既可以增强诗歌的艺术性,又可以让诗歌的表达更加生动和具体。

例如《葛覃》中的“维葛之徵”,其中“徵”是指声音传播的距离,通过对植物的叫唤比喻,增加了诗歌的意境和感染力。

另外,《诗经》还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通过事物的比喻来揭示人情、抒发情感。

例如《周南》中的“蓁蓁其巅,侧田之山,维叶萋萋,叔兮伯兮,得大輈。

”中的“叔兮伯兮”象征着两位贵族的关系,通过这种手法可以使诗歌更加深刻和含蓄。

文言知识点三:词语的使用《诗经》中的诗歌运用了大量的文言词汇和成语,这些词语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而且有很强的文学表现力。

例如《鹊桥》中的“维天之命,降民之灾”,其中的“命”和“灾”就是当时人们常用的词语,通过这些词语的使用可以了解到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状况。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词语在《诗经》中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称为诗经用字。

例如《小雅》中的“王事靡盬”,中的“靡盬”就是指工作不得当。

掌握这些诗经用字对于理解《诗经》的诗歌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文言知识点四:古文书法《诗经》的诗歌大部分都是通过书写传承下来的,因此对于古文书法的掌握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分析和理解《诗经》的诗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古文书法的特点,并通过古文书法来理解和解读诗歌的信息。

语文诗经知识点总结高中

语文诗经知识点总结高中

语文诗经知识点总结高中一、诗经的概述《诗经》,又称《诗经三百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集,也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它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遗产之一。

《诗经》是先秦诸子百家哲学思想的重要基础,而且文学艺术成就也极为突出,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诗经》的作者《诗经》的作者至今无法考证,但根据《诗经》中所记载的宫廷生活和社会环境,大多认为《诗经》的作者主要是周代诸侯所创作的,因此我们一般认为《诗经》是由周室府兰所编撰的。

三、《诗经》的传世和整理自《诗经》问世以来,历代文人对《诗经》进行了多次的整理和注释,目前我国保存下来的《诗经》版本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有王逸、毛亨两种版本。

王逸版以《左传》定音,尊重贵族儿子的言辞,被后人称为“大雅”。

毛亨版以《毛诗》命名,更注重尊重舅、侄的言辞,被后人称为“小雅”。

四、《诗经》的体裁和特点《诗经》共分为风、雅、颂三种体裁。

其中风是最早的一种体裁,最早出现在《诗经》中。

风通过直接反映贵族的爱情、生活等实际题材,展示出当时人们感情生活的多样性。

而雅则是通过对宗庙宴会的歌颂,反映了当时贵族阶层的宴乐、礼仪等内容。

颂是最后一种体裁,它是对国君乐颂的集合。

《诗经》的特点是其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对中国古代社会风貌的了解和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

同时,其诗歌艺术也具有鲜明的特色,其古朴、简洁、质朴、明快、优美的文学艺术风格也深受后人的喜爱和推崇。

五、《诗经》的文学价值《诗经》不仅仅是一首古代诗歌集,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中的诗歌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的风土民情,传达了古代人们的情感和生活态度,而且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史上起了许多重要的作用。

《诗经》的诗歌内容非常广泛,也包括了较多的题材。

其中有表现爱情之美的《邶风·静女》、反映社会风貌的《周南·关雎》、歌咏风土人情的《卫风·木瓜》,同时也有一些描写了战争、祭祀、宴会等内容的诗歌。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4《〈诗经〉两首》《采薇》课文简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4《〈诗经〉两首》《采薇》课文简析
提示:(1)对比、衬托。(2)前四句,以乐景写哀情, 实写景,虚写情,以景寓情,以鲜明的画面表达强烈的感 情;后四句,先描写行军路中的感受,然后直抒胸臆。
4.《采薇》写的是一位长期戍边的士兵在回家途中 的所思所感。请概括一下各章的内容,探究士兵对戍守 边防的戍卒态度
表现戍卒远别家室、历 对 狁满怀怨恨,在
第1~3章 久不归的凄苦心情
战斗中充满同仇敌忾
写将帅车马服饰之盛和 、毫不懈怠之情,并
第4~5章 戍卒的辛劳
对己方的装备大加赞
第6章
写归途的艰辛和心情 的悲苦
美,表现出一种自豪 感
退出
《采薇》课文简析
[课文主旨]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首戍边之歌。全诗 分为六章,每章八句,比较完整地展现了征人由久戍思归 到归时痛定思痛的感情历程。
[脉络梳理]
1.“采薇采薇”“曰归曰归”的主语是谁?两句在 诗中反复出现,有什么表达作用?
提示:(1)士兵。(2)前者表现军粮不足,士兵生活 艰苦;后者表现士兵内心思家的呼唤。
2.“四牡业业”“四牡骙骙”“四牡翼翼”四句中 的叠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提示:写战马的高大强壮,步伐整齐,加以精良的 装备,显示出赫赫军威,传达出抒情主人公强烈的自豪 感、高昂的斗志、必胜的信念和饱满的爱国热情。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以上四句 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思的?

诗经二首高一必修二知识点

诗经二首高一必修二知识点

诗经二首高一必修二知识点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是我国第一部现存的诗歌总集。

其中收录的诗篇涵盖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一千多年间的社会风貌、人生哲理、爱情悲欢等各个方面。

在高一必修二的学习中,我们也要深入学习诗经中的两首重要篇章,分别是《关雎》和《木瓜》。

一、《关雎》《关雎》是诗经中的一首民歌,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抒情诗之一。

在学习该诗时,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知识点:1. 作者和背景:《关雎》的作者是佚名,属于诗经中的风雅类。

该诗记录了周王室的庄妃被废后,她对失去身份和地位的自我辩护。

通过形象的描写,通过庄妃之声,表达了人们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深切关注。

2. 抒情表达:《关雎》运用了抒情手法,通过对庄妃的内心世界的描绘,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情感。

例如,诗中使用了“有冤者”来强调庄妃的委屈和冤情,使读者对庄妃的遭遇产生共鸣和同情。

3. 结构和韵律:《关雎》由两首相同章节的诗组成,每首诗都由两句意义相关的句子构成,共四行。

诗歌运用了平仄、押韵等手法,给诗歌增添了韵律美。

二、《木瓜》《木瓜》是诗经中的一首咏史篇章,通过咏史的方式来反应社会的种种问题。

学习该篇时,我们重点了解以下几个知识点:1. 题材和作者:《木瓜》是一首关于历史人物的颂歌,反映了商代时期的社会风貌。

作者是屈原,屈原是楚国的伟大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通过《木瓜》表达了对商代社会的思考和思索。

2. 社会风貌:《木瓜》中描绘了商代时期人们繁忙的生活、争战的场景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通过对“木瓜”的描绘,诗中展现了商代社会的繁荣和地方衣食丰美的景象。

3. 象征意义:《木瓜》以木瓜为象征,通过对木瓜果实的描写,寓意着国家的丰饶、人民的富裕和繁荣。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屈原对实现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向往。

通过对《关雎》和《木瓜》的学习,我们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民族精神的传承。

同时,我们也能够发现其中蕴含的人生智慧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这对我们的成长和人生观的塑造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诗经两首高一必修二知识点

诗经两首高一必修二知识点

诗经两首高一必修二知识点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它记录了周代早期的历史风貌和民众的生活,对于研究古代社会具有重要价值。

在高一必修二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诗经》中的两首精选篇目,即《蒹葭》和《七月》。

这两首诗歌不仅在形式和内容上各具特色,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文化内涵。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蒹葭》这首诗。

《蒹葭》描绘了一幅青春少年在乡村间嬉戏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中用到了许多意象的描绘,比如“蒹葭”、“於飞飏”和“采葑菲”。

这些词语不仅展示了古代乡村的青葱景色,还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快乐的憧憬。

而与此同时,诗中的“少之时”和“云云”,则让人们不禁联想到青春的短暂和岁月的流逝。

这种对青春和时光的思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人生哲理的思索,也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

而另一首诗《七月》,则以农耕劳作为主线,描绘了夏季农田的生机勃勃和忙碌景象。

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农民勤劳努力的赞美之情。

同时,诗中的“苦夫”、“望月”等词语,则通过对农民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自然景观的品味,传达了崇尚和谐与平衡的价值观。

这种感恩劳动、珍视环境的理念在古代中国农耕社会中深深植根,并延续至今。

这首诗不仅为我们展现了古代的农业景象,也给了我们以对劳动和自然的思考。

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不仅记录了古代社会的历史,也传达了古人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思考。

在这些古老的作品中,我们可以读到对于人性、道德、社会习俗等方面的讨论与探索。

同时,诗经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文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蒹葭》和《七月》这两首精选篇目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通过对农耕劳作的描写,呈现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

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与思考。

读《诗经》的同时,我们还能感受到古代中国的审美观念和文人们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对后世文人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高一必修二诗经两首知识点

高一必修二诗经两首知识点

高一必修二诗经两首知识点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是中国文学的开端。

它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而且也是我们学习和了解古代文化的重要途径。

在高一必修二中,我们学习了诗经中的两首诗,分别是《蒹葭》和《采薇》。

接下来,我将根据这两首诗的内容和特点,为大家介绍一些与其相关的知识点。

蒹葭蒹葭是《诗经·秦风》中的一首诗,它以“蒹葭苍苍”为开头,以“谁谓河广”为结尾。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青春期的少年心中的情感。

通过对人物内心独白的表达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使诗歌充满了悠然自得的意境。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首诗中使用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描写手法。

蒹葭指的是一种水生植物,形态高挺,叶子雄伟翠绿。

这样生动的描写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清新的感觉。

而白露为霜则用来表达草木的凋零与秋的来临,暗示了青春的逝去和人生的无奈。

另外,诗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青青子衿是指年轻人的衣襟,而悠悠我心则是表达了少年内心的郁闷和苦闷。

这种对内心的独白表达方式,构成了整首诗的主题,也使得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采薇采薇是《诗经·邶风》中的一首诗,以“采薇采薇,薇亦作止”为开头,以“子之不我,振于阿丘”为结尾。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一个女子对心上人的期待和思念之情,充满了深情而凄美的意境。

首先,诗中的“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云晏如”给人以采摘薇草掩藏内心情感的印象。

薇草代表的是女子的心事,通过对薇草的采摘来表达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

这种抒情的手法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内心深藏的情感。

其次,诗中的“子之不我,振于阿丘”也是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表达。

这句话表明了女子对心上人的渴望并期盼着他的回归。

通过对男子心思的揣测和对自身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流露出了一种执着而深情的意味。

以上就是我对高一必修二诗经两首诗的一些知识点的介绍。

这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通过学习和品读这些古代诗歌,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古人对生活的感悟,还能够提升自己的文学鉴赏和表达能力。

【推荐下载】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重点知识:《诗经》两首

【推荐下载】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重点知识:《诗经》两首

[键入文字]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 第二单元重点知识:《诗经》两首
进入到高中阶段,大家的学习压力都是呈直线上升的,
因此平时的积累也显得尤为重要,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 第二单元重点知识为大家总结了高一年级各版本及各单元的素有知识点内容,希望大家能谨记呦!!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 第二单元重点知识:《诗经》两首
(一)通假字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
2.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通非,不是)
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不要)
4.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表感叹)
5.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
6.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二)古今异义词
1.泣涕涟涟(泣涕,古义:为眼泪|今义:鼻涕)
2.总角之宴,言笑宴宴(宴,古义:为欢聚|今义:为酒席)
3.不遑启居(启,古义:是跪|今义:指开启。

居,古义:指安坐|今义:指居住。

)
4.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古义:文中指主帅|今义:指有品德的人。

小人,古义:文中指士卒|今义:指品行差的人。

)
(三)一词多义
1.言:
①句首助词。

如:言既遂矣。

②相当于而。

如:静言思之。

2.以:
1。

高三语文诗经两首知识点

高三语文诗经两首知识点

高三语文诗经两首知识点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周代早期至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千零五十四篇诗歌。

作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灵魂,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在高三语文学习中,诗经作为考试内容经常出现,掌握其中的知识点对提高语文成绩非常关键。

本文将围绕高三语文诗经的两首篇章,分析其重要的知识点。

篇章一:《关雎》《关雎》是诗经中的一首古风民歌,以描述一个让人思念的女子为主题。

这首歌词简练朴实,通过精心的选词描绘了女子的美貌与千娇百媚。

同时,通过叙述女子的情感和思念之情,展示了中国古代的恋爱观及女性身份的认同。

知识点一:古风民歌的特点古风民歌是古代文化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以表现生活、娱乐和传承民间文化为主要目的。

这类歌曲通常使用民间音乐和传统乐器,在旋律和节奏上都体现出古代特色。

知识点二:形象描写在《关雎》中,诗人使用了大量的形象描写来刻画女子的美貌,如“关之琴兮,时维尔挚”和“骧之胥靡,时维尔翼”。

这些描写语言各具特色,生动形象,体现了中国古代人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女性的赞美。

知识点三:心理描写除了形象描写之外,《关雎》还通过女子的情感和思念之情,展现了中国古代的恋爱思想和女性心理。

比如“在原之维,民所攸历”和“进退狶师,以其群矣”,这些描述语言表达了女子对于自己爱人的思念和对于爱情的渴望。

篇章二:《桃夭》《桃夭》是一首描写桃花之美的古代诗歌。

它通过细腻的词句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知识点一:花的描写《桃夭》中对于桃花的描写非常精准和生动,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些描写语言运用了形象生动的修辞手法,让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桃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

知识点二:春天的描写除了桃花的描写之外,《桃夭》还通过描述春天的景象,如“维其先王之述名”,表达了对于春天美好的赞美和对于自然的崇敬。

知识点三:意象与美学《桃夭》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通过桃花的形象和春天的景象表现了作者的情感和对于美的追求。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总结[1]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总结[1]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总结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总结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总结《诗经》两首一、词语氓蚩蚩愆期将子无怒垣尔卜尔筮咎言载笑载言于嗟鸠兮桑葚犹可说也其黄而陨自我徂尔淇水汤汤渐车帷裳罔极靡有朝矣笑夙兴夜寐隰则有泮狁不遑靡孔疚小人所腓象弭鱼服雨雪霏霏信誓旦旦二、成语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劳。

信誓旦旦:誓言诚恳可信。

三、文学常识: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

先秦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2、《诗经》按乐曲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指十五国风,绝大部分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诗宫廷乐歌;“颂”有“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3、《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4、《诗经》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

现实主义的《诗经》与屈原浪漫主义的骚体作品交相辉映,并称“风骚”。

《离骚》1、文学常识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战国时期楚国人,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370多句,2400多字,为中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

《离骚》又常被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

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分别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

2、词语读音修嫉妒謇郁悒傺溘死鸷鸟方圜攘诟谣诼延伫芰荷兰皋椒丘岌岌杂糅昭质可惩《雀东南飞》1、文学常识《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

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因此它也被称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

它是继《诗经》《楚辞》以后较早的一部古诗总集。

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并且前两者又被称为“乐府双璧”。

高中语文必修二古诗词基础知识点

高中语文必修二古诗词基础知识点

高中语文必修二古诗词基础知识点高中学生在学习语文必修二古诗词内容时,需要掌握每一课的基础知识点,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二古诗词基础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二古诗词基础知识点《诗经》两首文学常识《诗经》,又称《诗三百》,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首。

内容上可分为风、雅、颂;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可分为大雅和小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大乐歌。

《诗经》中的六义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及赋(铺陈)、比(比喻)、兴(先言他物)三种表现手法。

字音字节氓(méng)之蚩蚩(chī)——匪我愆(qiān)期将(qiāng)子无怒——乘彼垝(guǐ)垣(yuán)尔卜尔筮(shì)——以我贿(huì)迁言笑晏晏(yàn)——不可说(tuō)也自我徂(cú)尔——淇水汤汤(shāng)渐(jiān)车为裳(cháng)——其黄而陨(yǔn)士贰(èr)其行——咥(xì)其笑矣淇则有岸(qí)——隰(xí)则有泮(pàn)于(xū)嗟(jiē)鸠(jiū)兮——反是不思实词1、解释下列加线实词1.氓之蚩蚩(蚩蚩:忠厚的样子)2.匪我愆期(愆:拖延)3.将子无怒(将:愿,请)4.乘彼垝垣(垝:毁坏,倒塌; 垣:矮墙)5.体无咎言(咎:灾祸)6.无与士耽(耽:沉溺)7.女也不爽(爽:过错)8.靡室劳矣(靡:无,没有)2、词类活用1.雨雪霏霏(雨,名作动,下)3、通假字1.匪来贸丝(匪,通“非”)2.犹可说也(说,通“脱”)3.于嗟鸠兮(于,通“吁”)4.岁亦莫止(莫,通“暮”)《离骚》文学常识《离骚》作者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

《楚辞》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二《诗经两首》知识点总结】高中语文
读本必修四
《诗经》作为中国重要的儒家经典之一,是最古老的诗歌总集,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二《诗经两首》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通假字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
2.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通"非",不是)
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不要)
4.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表感叹)
5.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
6.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二)古今异义词
1.泣涕涟涟(泣涕,古义:为眼泪|今义:鼻涕)
2.总角之宴,言笑宴宴(宴,古义:为欢聚|今义:为酒席)
3.不遑启居(启,古义:是跪|今义:指开启。

居,古义:指安坐|今义:指居住。

)
4.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古义:文中指主帅|今义:指有品德的人。

小人,古义:文中指士卒|今义:指品行差的人。

)
(三)一词多义
1.言:
①句首助词。

如:言既遂矣。

②相当于"而"。

如:静言思之。

2.以:
①把,介词。

如:秋以为期。

②而,连词。

如:以望复关。

3.作:
①本义是起来起身,引申为兴起,产生。

如:薇亦作止。

②开始。

如:天下之难比作于易。

③创作,撰写: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又引申为著述,制造。

如: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④劳动,劳作。

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⑤为,成为,引申为充当,充作。

如: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4.曰:
①动词词头,无实意。

如曰归曰归。

②叫做,称作。

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③说。

如: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5.止:
①语尾助词。

如:岁亦莫止。

②脚,足。

如:当斩左止者,笞五百。

③停止,停留,又引申为使动用法。

如:止子路宿。

④制止,阻止。

如:残贼公行,莫或止之。

⑤容止,礼貌。

如:人而无止,不死何候。

6.载:
①记录,记载。

如:史载田横事。

②年。

如:自去舟职,五载复还。

③装载。

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引申为承担,承受。

如:载舟载舟,所宜深思。

④乘坐,乘车。

如:直上载公子车。

⑤祝词,起加强语气作用,多用于动词或形容词词头,可译为"且""又"。

如:"载欣载奔"。

⑥副词,开始。

如:春日载阳,有名仓庚。

7.靡:
①浪费。

如: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②无,没有。

如: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引申为不。

如:天高地迥,号呼靡穷。

③倒下,后退。

如:左右皆靡。

8.烈:
①火势猛。

如:夫火烈,民望而畏之。

引申为放火烧,如:益烈山泽而焚之。

又引申为猛烈。

如:穷冬烈风。

②光明,显赫。

如:君有烈名。

③事业,功业。

如:奋六世之余烈。

④厉害,严重。

如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9.阳:
①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②阳光,太阳。

如: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③温暖。

如:春日载阳。

④表面上,假装。

如: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

10.孔:
①小洞,窟窿,又引申为渠道。

如: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

②很,甚。

如:孔武有力。

③大。

如:孔道之夷,何不遵乎。

11.华:
①同"花"。

如:桃之夭夭,烁烁其华。

②开花。

如:始雨水,桃李华。

③美丽有光彩。

如:华服丽人。

④繁华。

如:其街市之繁华。

⑤精华。

如:物华天宝。

⑥敬辞。

如:华诞,华居。

12.思:
①思考。

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思念,挂念。

如:已行,弗不思也。

③心情,情思。

如: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④助词,无实义。

如: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3.戒:
①防备,警戒。

如:既和既戒,既备万事。

②告诫,警告。

如:观往事以自戒。

14.雨:
①众多。

如: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②离散。

如:一别如雨。

③动词。

下雨或雨一样的落下来。

如:是岁之春,雨麦岐山之阳。

④灌溉。

如:水能自雨田。

⑤润泽。

如: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

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二《诗经两首》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1.高一语文必修二《诗经两首》知识点总结
2.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总结(2)
3.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