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下语文《2.腊八粥 》优秀教学设计精选合集-微课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学设计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学设计第【1】篇〗活动目标:1、品尝腊八粥,知道腊八粥是甜甜的,真好吃。

2、初步了解腊八粥里有什么,分清豆类和米类。

活动准备:1、腊八粥,各种常见的豆类和米类。

2、勺、夹子、不同大小的容器。

活动过程:1、腊八粥里的秘密幼儿品尝腊八粥,看看嘴里都吃到些什么?猜猜会是什么东西呢?(初步感知它的味道)看看腊八粥,尝试去发现里面有些什么?(可以从颜色、形状、味道上去分析)小结:原来腊八粥里有那么多的东西(有各种各样的豆类、不同颜色的米类,还有像花生一样的果仁)。

2、豆宝宝、米宝宝来分家幼儿分豆宝宝和米宝宝(每桌一筐混和着米和豆各一种的教具,让幼儿用小勺或夹子将豆和米分开来,并将豆和米放入不同开口大小的容器中)展示幼儿分的结果:A、看看这些豆宝宝你认识吗?你知道它的名字吗?(出示常见的豆类,鼓励幼儿从颜色、大小、形状进行区分,并知道它们的名字)B、豆宝宝有名字,米宝宝也有不同的名字,大家来看一看:看看这些米宝宝都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会有什么好听的名字呢?(用显示屏观察比较,初步知道大米、糯米和血糯米)将米宝宝和豆宝宝送到厨房间,让营养员阿姨做腊八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

2.学习生字,新词。

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人物特点,感受浓浓亲情。

教学重点结合文章对人物细致描写,体现人物特点,感受深深情感。

教学难点在字里行间中体会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体会浓浓亲情。

教学突破点以“腊八粥”为切入点,结合文章中对腊八粥的描写,深入体会文中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与渴望之情,从而感悟一家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揭题。

(1)有句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说明在腊月初七、初八这几天,天气很冷。

于是,产生了一种民俗,在腊八这一天要吃腊八粥,把下巴粘牢。

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

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六下02《腊八粥》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六下02《腊八粥》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六下02《腊八粥》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腊八粥》是一篇描写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的文章,通过讲述腊八粥的来历、制作过程以及食用的习俗,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文章语言朴实,情节生动,富有生活气息,适合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和词汇量,能够理解文章的大意。

但是对于腊八节这个传统节日的了解可能不够深入,因此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补充。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文中的一些生词和短语。

3.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文中的一些生词和短语。

3.对腊八节这个传统节日的了解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和相关的教学材料。

2.PPT课件。

3.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一些关于腊八粥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腊八节吗?腊八节有什么特别的习俗?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标题《腊八粥》,让学生猜一猜课文可能会讲述哪些内容。

然后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课文中人物的语音语调。

接着,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a.腊八粥是怎么来的?b.腊八粥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c.腊八节有什么特别的习俗?4.巩固(10分钟)学生两人一组,用所学生词和短语编写一个小对话,主题是关于腊八节的故事。

然后,让学生在班上进行展示,大家共同评析。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课后调查自己的家人或朋友,了解他们过腊八节的习惯和风俗。

下节课分享调查结果。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腊八节的来历、制作过程和习俗。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2 腊八粥(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2 腊八粥(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2 腊八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了解腊八粥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2)学会用关键词语概括课文段落大意,培养总结和概括能力。

(3)通过观察、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腊八粥的美味,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热爱。

(2)培养学生珍惜粮食、热爱生活的优秀品质。

(3)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2 腊八粥。

2. 课文主题:腊八粥的美味与意义。

3. 课文结构:总分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了解腊八粥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 教学难点:(1)把握课文主题,理解腊八粥的美味与意义。

(2)培养学生珍惜粮食、热爱生活的优秀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分享自己过腊八节的经历,激发学生对腊八粥的兴趣。

(2)板书课题,介绍腊八粥的起源和意义。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圈出生字、新词,查字典理解词义。

3. 合作交流(1)分组讨论,用关键词语概括课文段落大意。

(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引导学生体会腊八粥的美味与意义。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课文主题。

(2)强调珍惜粮食、热爱生活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腊八粥2. 课文结构:总分总3. 重点词语:美味、传统、珍惜、热爱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2、腊八粥》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2、腊八粥》教学设计

2、腊八粥(部编版小语六下第2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腊、粥、腻”等12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腊八粥、甜腻、搅和”等词语。

2.找出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3.学习细腻描写腊八粥的部分,照样子写一种自己最喜爱的食物。

教学重点: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八儿“馋”的形象特点。

教学准备:预习课文,搜集课文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回顾第一课《北京的春节》关于描写“腊八粥”的文字。

2.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诉说着古往今来细细碎碎的无数动人的往事,勾勒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情感画卷,或赞美,或怀念,或憧憬佳节的团聚以及这自然的馈赠,粘粘的腊八粥包裹着的却是中国人浓浓的情,深深的谊,一切融化在粥里,流露于笔尖。

今天,我们师生一起欣赏现代作家沈从文的小说《腊八粥》。

3.简介作者以及腊八粥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了解作者及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感受真情。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设计意图:自学生字、词语,读好句子,读通课文,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好准备。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围绕“腊八粥”这一线索,作家沈从文为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能否用小标题概括出故事情节?(板书:等粥喝粥)2.交流讨论:文章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课文中描写腊八粥的句子,抓重点词语理解体会,感悟作者写法。

(设计意图:通过再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对比中,明确作者运用了详略结合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描写生动的语句,为下一课时的具体分析做准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了解腊八节的来历,了解民俗腊八节的常识。

2. 认识腊八粥的材料,学习制作腊八粥,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

4. 愿意与同伴合作,体验劳动的快乐。

5. 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老人的尊重的理解。

6. 学念儿歌:腊八粥,感受过节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幼儿认识制作材料,以愉快的心情制作腊八粥教学准备:1.课件《腊八粥》、2. 腊八粥制作材料(实物):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成品腊八粥。

3. 腊八粥制作工具:电饭煲或者普通锅、火、水等等4. 识字卡片:米、腊八节、枣、红糖、豆、莲子、花生教学过程:一、观察,激发兴趣1. 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过腊八节,让幼儿了解腊八节的由来。

二、认识腊八粥的制作材料1. 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材料,解说腊八粥是由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等很多种材料熬成的。

2. 展示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认识这几种材料。

3. 分组合成材料。

每组一份材料,互相看看是否合适。

三、我做摸腊八粥1. 认识电饭煲,清洗材料,学习使用电饭煲。

2. 引导讨论制作腊八粥的方法,熬制腊八粥。

3. 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成品粥。

让幼儿了解腊八粥的多样性。

四、品尝腊八粥1. 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品尝腊八粥,让孩子们说说课件里的小朋友们们在做什么他们高兴吗为什么你们做的腊八粥分给谁一起品尝(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还有小朋友们),培养幼儿对老人的尊敬和关心。

2. 学念儿歌:腊八粥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炖羊肉。

二十七杀只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煮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3. 全体幼儿品尝制作的腊八粥,感受劳动的成果,感受腊八节的快乐五、认识卡片上的字。

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下)第2课《腊八粥》教案

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下)第2课《腊八粥》教案

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下)第2课《腊八粥》教案教学内容《腊八粥》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一篇描写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的散文。

文章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作者童年时代在乡村家中度过腊八节的情景,展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并掌握文中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节日场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难点1. 理解文中描绘的腊八节习俗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2. 学会通过具体细节描写,生动地表达节日氛围和人物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与腊八节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教学挂图:展示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要段落。

3. 学生用品: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腊八节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知腊八节的氛围,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注生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和课文重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朗读感悟: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6. 写作练习:学生选取一个自己熟悉的节日,进行现场写作,仿照课文风格,描述节日场景。

7. 交流分享: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写作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8. 总结反思: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和方法。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以简洁明了为主,突出课文重点和难点。

主要包含以下部分:1. 课文《腊八粥》2. 作者:鲁迅3. 重点生字词:腊八、粥、传统等。

4. 课文结构:引子、主体、结尾。

5. 教学重点:理解腊八节习俗及文化内涵,学习生动表达节日氛围。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腊八粥》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腊八粥》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腊八粥》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感悟作者抒发的情感,体会八儿一家其乐融融的氛围。

2.揣摩文章语言,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法。

3.结合课文内容体会详略得当的写法的好处。

4.感悟作者是怎样展现八儿一家其乐融融的氛围的。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填空,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1)全文围绕着腊八粥写了八儿等粥和喝粥这两件事,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表达了作者对普通老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

(2)本文的主要内容可以用小标题概括为:盼粥——想粥——猜粥——看粥——喝粥。

2.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天真、可爱的八儿特别喜欢吃腊八粥,在苦苦的等待后他终于如愿以偿吃到了妈妈熬煮得甜甜的、腻腻的腊八粥。

作者花费大量笔墨来详细地叙述这一过程的目的是什么呢?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深刻意义呢?这节课,我们将来细细探究。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学生自读第1自然段,感受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

(1)教师提出问题:①作者是怎样表现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程度之深的?②作者细致描写腊八粥熬煮时的样子的作用是什么?(2)学生在文中圈画出相关语句,分组讨论,教师相机点拨。

针对问题一:明确:第1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具体描写了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程度之深。

一方面,作者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选取了三个年龄段的人——小孩子、大孩子和老孩子,以点带面,说明了所有人都喜欢腊八粥。

另一方面,句末的感叹号,强调说明人们都喜欢腊八粥那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

针对问题二: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①作者列举熬腊八粥的材料让你想到了《北京的春节》中的哪句话?(“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②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拟人,使正在熬煮的腊八粥生动起来,增强语言的亲切感,有利于表达作者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腊八粥》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腊八粥》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2 腊八粥【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会写“腊、粥”等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抓重点词句、分角色朗读等方法感悟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

3.情感与价值学习文中人物对话的描写,通过读文及拓展阅读,感受亲情给人带来的温暖。

【教学重点】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难点】感受八儿的心理变化。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录音。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1.请同学们分成男女两组比赛,每组每人在5秒内说出中国的传统节日。

2.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诉说着古往今来细细碎碎的无数动人的往事,或赞美,或怀念,或憧憬佳节的团聚以及这大自然的馈赠,勾勒了一幅幅动人的情感画卷。

黏黏的腊八粥包裹着中国人浓浓的情、深深的谊,一切融化在粥里,流露于笔尖。

今天,我们师生一起欣赏现代作家沈从文的《腊八粥》。

二、听读录音,整体感知1.检查自学效果。

(生字)粥糊咽稠缸脏2.思考课文:围绕“腊八粥”这一线索,作家沈从文为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否用小标题概括出故事情节来?文中的八儿对腊八粥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从哪些语句能看出八儿对腊八粥的这种感情?从文中妈妈与八儿的对话中,你还能感受到八儿是个怎样的孩子?(播放录音,标清段落)指名回答。

本文围绕八儿等着吃母亲熬煮的腊八粥的经过,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表现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

(板书:煮腊八粥-盼-想-猜-看-吃腊八粥)三、精读赏析,激发灵性分析第1自然段:1.作者写吃腊八粥为什么要不惜笔墨介绍这种粥的原料和这些原料煮在锅里的状态?“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是煮粥的基本原料,“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是腊八粥煮在锅里的状态,为下文腊八粥的香甜诱人、美味可口做铺垫。

抓住“甜甜的腻腻的”“合拢”“叹气”“大碗大碗”“大匙大匙”“塞灌”等词分析。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学设计第1篇】【设计理念】“课标”中指出:六年级学生已具备独立识字的能力。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教材分析】本文是作家沈从文的'作品,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以及看到粥的惊异,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

作者用娴熟的笔法、细腻的笔调叙述了腊八节浓郁的民俗风情,使课文犹如一张腊八风俗画,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整篇课文围绕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的腊八粥的神态和心情,展现了一幅纯朴、和谐、温馨的图景。

对话贯穿全文,从八儿向母亲焦急的询问、到与母亲的讨价还价、到惊讶,展现了八儿的天真和童趣。

同时本文的主要线索是八儿的心理活动,从八儿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独自猜想到亲眼所见,都表现了八儿的可爱活泼的性格特点。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抓重点词句、联系提示语、分角色朗读等方法感悟课文。

2、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内容,感受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重难点】通过细节描写,品析八儿的心理变化【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聊聊生活中的“腊八粥”,2、交流课前搜集的沈从文资料。

3、揭示课题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腊八粥的句子,并圈画。

2、学生交流,“品尝”腊八粥的美味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如:“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的装着,大勺大勺朝口里塞灌呢!”3、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围绕“腊八粥”写了一件什么事?八儿盼着吃腊八粥的种种表现。

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以及看到粥的惊异,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设计理念】课标中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腊八粥(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腊八粥(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腊八粥(优质教案)《腊八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文中人物的对话描写。

4.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重点文中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

教学难点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准备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腊八粥”的相关民俗。

有条件的可以找来沈从文《腊八粥》的全文,仔细阅读,对小说全文的大概内容先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教学过程一、读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腊八粥》,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课题。

二、初读课文1.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请其他同学们认真在心里跟着读。

3.这篇文章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三、默读课文,圈画批注1.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八儿”。

2.“八儿”这个人物并不是一层不变的,请默读圈画相关语句3.学生圈画后汇报。

4.教师及时总结:他的心理活动变化构成了本课的线索,可以此为突破口。

从“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亲见时的惊讶”。

四、总结升华1.文章中有关腊八粥熬煮的描写也不可忽视。

如第一自然段写的:“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口里塞灌呢!”2.学习作者语言的妙处。

3.当堂积累下来。

板书设计腊八粥沈从文主人公:“八儿”迫不及待苦苦等待美妙的猜想亲见时的惊讶二、选择题2.爷爷的毡靴普里什文我记得很清楚,爷爷那双毡靴已经穿了十来个年头。

而在有我之前他还穿了多少年,可就说不上了。

有好多次,他忽然间看看自己的脚说:“毡靴又穿破啦,得打个掌啦。

”于是他从集上买来一小片毛毡,剪成靴掌,缝上——结果毡靴又能穿了,跟崭新的一般。

好几个年头就这么过去了,我不禁思忖着:世间万物都有尽时,一切都会消亡,唯独爷爷的毡靴永世长存。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二课 腊八粥(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二课  腊八粥(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腊八粥【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快速推论文章主旨。

2.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形成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形成自己的看法,并总结学法。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中国有句老话:“民以食为天。

”在中国,美食不仅仅是口腹之欲的满足,有时候更是文化的传承,情怀的寄托。

中国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

今天梁老师带来了一篇文章,而我们要挑战的任务,便是读懂这篇文章。

相信作为吃货的你们,肯定也很感兴趣。

因为它也跟中国的特色美食有关——齐读课题(腊八粥)。

二、初读文章,推论主旨1.通过预习,你认为作者沈从文通过文章想告诉我们读者什么呢?学习单上写写你的想法。

(1)关注题目我看到有的孩子说……是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有时候题目往往会给我们提示,或是主要事件、线索……这里有一则关于腊八粥的材料,与沈从文想说的一样吗?这篇文章题目是“腊八粥”,是在写腊八粥吗?所以作者沈从文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2)找中心句在阅读中,我们也常运用寻找中心句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一般来说,会在文章的总起、总结、过渡等。

请快速浏览全文,有找到中心句吗?这篇《腊八粥》描述的是八儿盼着腊八粥,最后吃到了腊八粥的过程。

可文章想表达的,是八儿的欢喜吗?是人们喜欢吃腊八粥吗?让我们再回到文中去细细品读。

三、细读文章,体会八儿的可爱八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天真、贪吃、淘气、可爱……)作者通过哪些地方表现八儿的可爱?1.默读课文,可以简单做批注。

2.学生分享,相机点拨。

(1)“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为什么八儿妈都没等八儿把话说完?(关注省略号)一段对话,将八儿耍赖、撒娇的可爱模样写得活灵活现,这就是沈从文语言的魅力。

(2)“眼睛急红了”①“松劲”:这是沈从文家乡湘西的方言,猜猜看什么意思?②文中还有一些词语也有方言特色,出示:白胡胡、碗盏、上灯、面面的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腊八粥》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精选全文完整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腊八粥》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2.腊八粥[教学目标]1.会写13个生字,积累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文中的人物对话,以及有详有略的叙事方法。

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八儿与家人间的亲情。

4.通过对传统习俗的了解,感受我国民风民俗的无比美好。

[教学重难点]1.学习文中有详有略的叙事方法。

2.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1.请同学们分成男生组和女生组比赛,每人10秒内说出中国传统节日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风俗习惯,说得多的获胜。

2.一个一个的传统节日,犹如中国民俗文化里的璀璨珍珠,而那些随着节日应运而生的主题活动,则是那一根坚韧的丝线,串起亲情,串起友爱,串起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无限憧憬。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现代作家沈从文的小说《腊八粥》,感受又一个节日带给我们的香甜味道。

3.知作者,解课题。

板书:腊八粥沈从文(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再解读“腊”字:“腊”是中国古代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一种极为重要的祭典。

腊祭的日期经常改变,但都在每年的最后一个月举行。

由于这个祭祀非常重要,所以这个月份也被称为腊月。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出示学习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扫清生字障碍,把课文读通顺。

(2)根据自学生字的方法,掌握字形字音,规范书写,注重积累。

(3)利用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的方法理解词语。

(4)标出自然段序号,把不理解的语句标出来,与大家讨论。

2.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

3.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1)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掌握书写要点。

(2)通过指认、开火车读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3)以小组练读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听录音,整体感知。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课文围绕着“腊八粥”这一主题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明确:本文围绕八儿等着吃母亲熬煮的腊八粥的神态,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表现了八儿一家其乐融融的生活情景。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 腊八粥 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 腊八粥 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腊八粥》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腊”、“粥”等生字,理解并运用文中词语,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课文的基本表达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尊重。

教学内容1. 生字词学习:学生能够认读并理解“腊”、“粥”等生字词。

2. 课文理解: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3. 文化背景了解:学生能够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理解腊八粥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掌握课文的基本表达方法。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腊八粥的文化内涵,体会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探讨课文的基本表达方法。

4. 探究学习:学生通过问题引导,深入探讨腊八粥的文化内涵,体会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

板书设计1. 《腊八粥》2. 关键词:腊八节、腊八粥、传统节日、文化内涵3. 主要情节:课文的基本情节和主题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实践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准备腊八粥,体验传统节日的习俗。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掌握课文的基本表达方法。

同时,学生也能够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理解腊八粥的文化内涵。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学生对腊八粥的文化内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培养。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学设计(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学设计(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学设计(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抓重点词句、分角色朗读等方法感悟课文。

2.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

3.通过启发与引导,朗读与赏析、交流与讨论等手段完成课堂教学。

【教学重点】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

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难点】小说主题思想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飞花令:请同学们分成男女两组比赛,在每组每人5秒内说出中国的传统节日。

(活动)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诉说着古往今来细细碎碎的无数动人的往事,勾勒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情感画卷,或赞美,或怀念,或憧憬佳节的团聚以及这自然的馈赠,粘粘的腊八粥包裹着的却是中国人浓浓的情,深深的谊,一切融化在粥里,流露于笔尖。

今天,我们师生一起欣赏现代作家沈从文的小说《腊八粥》。

板书:腊八粥,沈从文。

(解读“腊”字。

)二、听读录音,整体感知。

思考课文:围绕“腊八粥”这一线索作家沈从文为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否用小标题概括出故事情节来。

文中的“八儿”对腊八粥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从哪些语句中,能够看出八儿对腊八粥的这种感情的?从文中妈妈与八儿的对话中,你还能感受到八儿是个怎样的孩子?(播放录音,标清段落)本文围绕八儿等着吃母亲熬煮的腊八粥的经过,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表现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

(板书:煮腊八粥、盼、想、猜、看、吃腊八粥)三、精读赏析,激发灵性,分析第一部分。

(一)作者写吃腊八粥为什么要不惜笔墨介绍这种粥的原料和这些原料煮在锅里的状态?“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这是煮粥的基本原料,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老舍《北京的春节》)衬托腊八粥的香甜诱人、美味可口,为下文做铺垫。

抓住“甜甜的腻腻的”、“合并拢”、“叹气”、“大碗大碗,大匙大匙”、“塞灌”等词分析。

2《腊八粥》(教案)六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2《腊八粥》(教案)六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2《腊八粥》(教案)六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学习并运用文中描绘食物的生动语言。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写作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的兴趣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课文理解:详细讲解《腊八粥》的故事情节、角色特点、文化背景。

2. 语言学习:分析并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词汇使用和句式结构。

3. 写作练习:仿照课文风格,进行创意写作,描述自己熟悉的食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学习并运用文中描述食物的生动语言。

- 难点:分析和模仿课文的写作技巧,进行创意写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 学具:笔记本、文具、课文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传统节日的图片和简介,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导入新课。

2. 阅读理解: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文化背景,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 语言学习: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特点,如比喻、描写等,让学生学习并模仿。

4. 写作练习:布置创意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写作。

5. 分享与讨论: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同伴评价和讨论。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内容,进行自我反思。

板书设计- 《腊八粥》- 关键词:传统节日、食物描述、写作技巧- 核心内容:故事梗概、文化背景、语言学习、写作练习作业设计- 阅读理解:回答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

- 写作练习:仿照课文风格,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食物的短文。

- 扩展阅读:推荐相关书籍或文章,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期望学生能够不仅理解《腊八粥》的故事,而且能够欣赏和学习其中丰富的语言表达。

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的写作技巧和批判性思维。

课后,我将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成果,对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以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2 腊八粥教案教学设计(4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2 腊八粥教案教学设计(4篇)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4篇教学设计《腊八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字词,积累叠词,了解小说背景。

2.了解小说借助对话推动情节发展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用读对话梳理情节的方法,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3.初步了解小说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关注人物语言描写的不同形式,用品读关键词句,揣摩心理的策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知。

4.深读文章,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做到详略得当的。

教学重、难点:1,初步了解小说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关注人物语言描写的不同形式,用品读关键词句,揣摩心理的策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知。

2,深读文章,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略得当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明确文体1.播放微视频,引出小说背景。

2.板书课题,读准课题。

二、字词教学,了解环境1.出示字词,读准字词,引导学生从词语内容和形式上发现规律。

2.情境朗读,了解环境。

三、梳理情节,初识形象1.快速默读第6—19自然段,思考:八儿想吃腊八粥却吃不到,他是怎么办的?2.根据学生回答,梳理小说情节。

3.根据板书,串联情节,了解小说主要内容。

4.小结:这篇小说就是用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

刚才,我们读了八儿和妈妈的对话,梳理出的情节就是小说的情节。

5.交流:从这些情节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八儿?四、品读语言,丰盈形象1.聚焦情节中八儿的语言,初步感受语言的变化。

2.品读短句。

(1)齐读,思考:本句中哪个字最精彩?(2)对比朗读,从“那”字,你感受到什么?(3)联系自己生活经历,感知八儿形象。

(4)有感情地朗读。

(5)小结:一个“那”字,又让我们看到一个(回扣板书)的八儿。

刚才,我们抓住了八儿的语言,品读“那”这个关键词,揣摩了八儿的心理,从而让八儿的形象在我们头脑中更加丰满。

3.品读长句(1)自由读,边读边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2)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

填一填:八儿每次是怎么分的,有什么变化?写一写:你又读到一个怎样的八儿,并想想理由(填在磁卡上,一张磁卡写一个词)。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2《腊八粥》教案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2《腊八粥》教案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2《腊八粥》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腊八粥》,使学生了解腊八粥的历史背景、制作过程和民间传说,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概括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二、教学内容1. 腊八粥的历史背景:腊八节起源于古代的“腊祭”,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2. 腊八粥的制作过程:课文详细介绍了腊八粥的制作方法,包括选材、熬制等环节,展示了传统美食的制作技艺。

3. 腊八粥的民间传说:腊八粥与佛教、道教等宗教信仰有关,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故事,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腊八粥的历史背景、制作过程和民间传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结构,把握作者写作思路,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概括总结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腊八粥的制作过程和民间传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腊八粥的历史背景、制作过程和民间传说,标记重点信息。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解答彼此的疑惑,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把握作者写作思路,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概括总结的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腊八粥》2. 内容:课文结构、历史背景、制作过程、民间传说等关键词。

七、作业设计1. 课后阅读:要求学生阅读与腊八节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拓宽知识面。

2. 课后写作: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腊八粥》为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腊八粥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腊八粥》优秀教案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腊八粥》优秀教案

2腊八粥这篇课文是作家沈从文的作品,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以及看到粥的惊异,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

作者用娴熟的笔法、细腻的笔调叙述了腊八节浓郁的民俗风情,描绘出一幅腊八风俗画,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六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阅读方法,针对本篇课文的特点,在教学时遵循这样两点:1.课文对话比较多,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进入角色进行体验,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和思想感情。

2.通过揣摩人物的心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

1.本节课可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听读、齐读、范读、分角色读。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体会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

文章对话较多,分角色朗读可以让学生走进人物内心。

2.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初读课文后,抓住“作者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一话题展开,进而引出八儿嘴馋、聪明可爱这一人物性格特点。

【知识与技能】1.正确读写并理解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结合文章对腊八粥的细腻描写,感受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与渴望之情,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过程与方法】1.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心理的语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2.掌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理清课文的层次脉络。

3.体会作者语言的妙处和表达的技巧,学会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腊八节悠久的传统和历史,感悟我国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重点1.能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揣摩人物的心理,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

难点1.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2.了解腊八节悠久的传统和历史,感悟我国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教师:多媒体课件、录音。

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腊八节的相关民俗。

2课时第一课时1.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腊八粥教学目标1.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八儿的馋样儿。

3.学习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

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识记生字词,熟悉课文内容。

2.启迪学生对平时生活进行联想,感悟身边事物的乐趣。

教学难点学习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腊八粥细腻咽唾沫汤匙搅和浓稠肿胀褐色染缸脏水筷子2.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同学们回家之后有没有缠着妈妈以后要做腊八粥呢?你们是否还有其他喜欢的食物?希望通过接下来的学习,同学们能试着分析本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并化为己用,写一写自己记忆中最喜欢的食物。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1.默读课文第2~8自然段,要求:画出描写八儿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分别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

明确:①“喜得快要发疯了”这属于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以夸张的手法来表达了八儿的喜悦之情。

②“眼睛可急红了”是对人物的神态描写,表现了八儿迫不及待的心理状态。

③八儿与妈妈的对话是对人物的语言描写,体现了八儿的嘴馋和急不可待地想要吃腊八粥的心理。

2.怎样理解第8自然段的反问句?明确:以反问句表达肯定的观点,说明年幼的八儿是无法反抗妈妈的命令这一事实,使得八儿只能苦苦等待吃腊八粥的感情色彩更为鲜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3.朗读第9~11自然段,思考:八儿开始计划粥怎么分?后来想怎么分?为什么变卦了?明确:八儿开始是想他和妈妈各吃三碗,大哥同爹各吃一碗。

后来希望妈妈吃两碗半,自己吃三碗半,大哥和爹还是各吃一碗。

八儿的变卦是因为第一次分粥计划妈妈并没有反对,故而他开始讨价还价与得寸进尺。

4.“孥孥”是什么意思?从妈妈的话中你能看出什么?明确:此处是“儿女”的意思。

可以看出妈妈的温柔和对八儿的宠爱。

5.课文用了一个什么字来形容八儿的猜想?明确:妙极。

6.第14自然段中,当妈妈把八儿抱起来,八儿终于看到了让他垂涎三尺的腊八粥,课文中用了一个怎样的词语来表现八儿的心理?明确:惊异。

7.八儿想象的粥和妈妈煮的粥是什么样子?分别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将它们进行比较之后,你有什么发现?明确:八儿想象的粥:“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起来总已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煮的粥:“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饭豆煮得肿胀”“花生仁脱了他的红外套”“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粥的颜色是深褐”“大得特别吓人的赤枣”。

发现八儿想象的粥和妈妈煮的粥是差不多的,只是颜色没有想到,说明八儿在平时生活中是一个细心的孩子,观察十分仔细,所以能将妈妈煮的粥推测的差不多,而且八儿对食物记忆深刻更能体现他的嘴馋。

8.看了腊八粥之后的八儿,他的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明确:八儿起初看到粥的颜色想到了染缸里的脏水,他可能会想:这能吃吗?当妈妈给了他一个大枣后,八儿也许会想:太好吃了,真希望妈妈每天都能做腊八粥!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设置试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1.《腊八粥》的作者是________,代表作品______________。

本文主要讲了八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故事,将腊八粥的美味写得活色生香,为我们展现了一副温馨的家庭和乐图。

明确:沈从文《边城》盼粥想粥猜粥看粥2.通过课文的学习,你能总结本文的中心内容吗?明确:这篇课文写了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以及看到粥的惊异,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情景,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

3.学完本课之后,请同学们简要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腊八粥1.学会本课“腊、粥、腻”等生字,理解“糊涂、搅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重点词句、联系提示语、分角色朗读等感悟课文。

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内容,感受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体会八儿一家其乐融融及亲情给人带来的温暖。

4.体会课文详略得当写法的好处。

1.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2.感受八儿的心理变化3.学习课文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1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导入新课。

俗语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

多冷的天啊,于是人们便在腊八这一天用小米、饭豆等原料熬粥,用黏糊糊的粥把下巴粘牢。

大家想不想知道,这是怎样的一种粥呢?我们今天就一起跟着沈从文,去品尝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

(板书课题:2腊八粥)2.简介作者沈从文(1902-1988),男,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代表作品《边城》《湘行散记》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强调“腻、栗、褐”的写法,注意“煮、稠、脏”等字的读音。

2.默读课文,把课文按照“总——分”的结构方式分成两大部分。

(1)总写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

(2)具体写八儿等着吃腊八粥的经过。

3.再读课文,并思考:(1)围绕“腊八粥”,在第二部分中作者写了怎样的一个故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写八儿等着吃母亲熬煮腊八粥的经过)(2)你认为整个小故事写了哪几件事?能否用小标题概括故事情节?(等粥、喝粥两件事)三、品读课文。

请一位同学朗读文章的第一部分,其他同学思考:1.作者写腊八粥时,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多的笔墨去列举腊八粥的原料?(写出了粥的材料丰富。

)2.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写腊八粥的美味呢?(用了一组排比,选取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态度——喜爱,以点带面,说明了腊八粥所有人都喜欢。

然后用了拟人手法写了腊八粥在锅里煮的状态——“糊糊涂涂”的“叹气似的”,还有腊八粥的香气,形象地把腊八粥的熬制过程再现出来,那情形,如在眼前,那香气,如入五腑六脏,真忍不住要尝上一口呢。

)四、精读感悟。

默读第二部分中2—19自然段(等粥),思考:是按怎样的思路来写的,请拟定出小标题来。

(盼粥→想粥→猜粥→看粥)(同时板书)方家大院的八儿已经等不及了,要喝上香甜的腊八粥,走,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表现吧!五、再读课文、品读感悟。

(一)等粥1.盼粥。

(1)默读2—8自然段,要求:画出描写八儿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分别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品读你画出的句子,思考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汇报。

①“喜得快要发疯了”这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你能换一种说法来表达八儿的喜悦之情吗?(喜得快要发疯”:神态描写,略带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八儿的兴奋。

示例:兴高采烈、手舞足蹈)②“眼睛可急红了”说明什么?八儿真的饿了吗?从对八儿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此时此刻八儿一种怎么样的心情?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眼睛可急红了”:神态描写,写出了八儿的迫不及待)(板书迫不及待)③“‘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属于什么描写?(语言和神态描写,写出了八儿的迫不及待)④怎样理解第八自然段的反问句?(八儿对腊八粥虽是望眼欲穿但也只能苦苦等待)(板书苦苦等待) 2.想粥。

分角色朗读9—11自然段,思考:八儿开始计划粥怎么分?后来想怎么分?为什么变卦了?(理解八儿的讨价还价、得寸进尺,体现出八儿的天真、可爱,并且非常的孝顺)3.猜粥。

(1)男生齐读第14自然段,大家思考八儿想象中的粥是什么样子的?(2)粥里的栗子、饭豆、花生仁儿、枣子都是什么样的?找出文中的关键词画下来。

(3)文章用了一个什么字来形容八儿的猜想?(板书:妙)(4)这段猜想有什么作用?写出八儿怎样的心理?(写出腊八粥在八儿心中的初步印象,为实际看到腊八粥做铺垫。

憧憬、渴望的心情)4.看粥。

(1)读第15、16自然段,同学们思考:当妈妈把八儿抱起来,八儿终于看到了让他垂涎三尺的腊八粥,课文中用了一个怎样的词语来表现八儿的心理?(板书:惊异)(2)妈妈煮的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女生齐读第17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试着说一说。

(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饭豆煮得肿胀;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儿。

但他没想到今日的粥颜色是深褐)(3)作者是怎么写腊八粥的?(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腊八粥内各种东西的状态。

)(4)看了腊八粥之后的八儿,他的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失落、嫌弃、厌恶,因为看到的颜色是深褐,这让他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有点嫌弃、厌恶,觉得腊八粥很脏。

)(5)男女生分角色读人物对话,注意要读出八儿的心理变化。

(6)当妈妈看到八儿有这样的反应时,妈妈是如何表现的?(“捡了一枚大的特别吓人的的赤枣给了八儿”)。

(7)从妈妈的行为中能感受到什么?(妈妈对八儿的疼爱)小结:在等粥这件事中,八儿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迫不及待——等待——憧憬——惊讶、厌恶)(二)喝粥最后八儿终于吃到了腊八粥。

作者又是怎样来写吃腊八粥的呢?找出你觉得写得好的句子简析。

(“靠着”“斜立”,将筷子摆成十字,动作描写。

“小鼓”外貌描写。

这写出八儿吃饱了腊八粥以后满足的样子。

“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

八儿的父母也吃得十分满足。

) (通过对人们吃完腊八粥的状态,表现出腊八粥的美味)六、总结。

文章的标题是《腊八粥》,但读完全文后,我们发现文章详写的部分应该是“等粥”,略写的是“喝粥”。

这样写一是为了通过熬制的过程,表现八儿和家人其乐融融、温馨和睦的家庭气氛。

二是作者的写作目的并不是要写腊八粥的美味,而是要通过这个生活场景,体现这些普通百姓对生活和家的热爱。

腊八粥盼迫不及待等粥想苦苦等待详写爱粥猜美妙看惊异喝粥靠着斜立着略写小面鼓课文中共有七处描写八儿与母亲的对话,虽然语言并不是很多,但却能充分表达出八儿急于吃到腊八粥的心理。

于是,我便让孩子们找出描写八儿语言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从读中你体会到了八儿的什么心理。

孩子在动笔、动脑、动口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八儿的心理变化。

从最初的“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再到“美妙的猜想”,一直到最后的“亲见时的惊讶”,将八儿的心理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同时也将一个可爱的、天真、孝顺的孩童形象呈现在同学们面前,惹人喜爱,逗人发笑!学科语文年级/册六年级/下册教材版本部编版课题名称2、腊八粥难点名称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出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仿照课文第1自然段,写一写生活中最喜欢的食物。

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1、查阅有关腊八粥资料,了解腊八节悠久的传统和历史。

2、正确朗读课文,梳理课文脉络。

3、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出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学习作者语言的妙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