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法_1_设计方法系列研究之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积法是关于空间的一种设计方法。

它目前与结构法、不定形法一起构成了我对空间的一些认识1)。

20世纪至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空间,而如今持续思考这一问题的人日益减少,似乎空间不再是问题。

这其实是个问题。

20世纪上半叶著名的空间设计方法主要有阿道夫・路斯( Adolf Loos)的“Raumplan”(体积法,也有译作容积规划),勒・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的“Plan Libre”(自由平面)[1]。

下半叶起,柯林・罗(Colin Rowe), 约翰・海杜克(J.Hejduk),赫伊斯利(B.Hoesli) 等人从透明性(Transparency) 出发研究勒・柯布西耶的空间设计方法;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阿尔瓦罗・ 西扎(A.Siza)等人则不断对阿道夫・路斯致敬,随着瑞士、西班牙、葡萄牙建筑师群的崛起,使“Raumplan”余绪不断。

但不可否认,随着当代建筑学中“词”与“物”的不断分离,围绕空间的设计方法研究总体来说日益停滞,因此,这成了本系列研究的动力之一。

1 背景 (Background)
所谓体积法,这一名字是后来定义的。

2004年起,我和同济大学的王方戟教授一起受邀在南京大学参加了3年的研究生一年级设计教学,主要负责其中的第1个作业。

教学的第1年就确定了现在体积法中的一些的内容,后来又逐年增加——那时我们没有使用这一名字。

2006年,我对它做了大幅调整和改进,在东南大学本科三年级推行。

也从那时起,逐渐开始使用这个名字,它取自于奥地利的伟大建筑师——阿道夫・路斯的Raumplan,这是因为当时觉得这套方法不知不觉地走向了路斯的思想,并试图有所发展,虽然它在一开始的时候并不只是针对路斯问题而产生的。

之后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对体积法的推进也日益增多。

发展体积法的另外一个起因来自对苏黎世高工(ETH)传统的思考。

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非常得益于1980年代起成批的老师前往ETH留学。

它有3个传统,一是建构传统,一是赫伊斯利传入的透明性传统,还有一个传统来自1970年代罗西的教学,提契诺学派(Ticino)的斯诺兹(Luigi Snozzi)也同时在那儿教书,培养了著名的赫尔佐格和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等人。

顾大庆、丁沃沃教授等在ETH跟随的老师是克莱默(Kramel)教授,他负责一年级设计——以前在ETH,一年级有3门设计课程,分别是建筑设计、构造设计、艺术设计,他把前两者合成了一门。

顾大庆教授他们回来之后就在东南大学的大一、大二进行教改,从而传来了ETH的前2个传统,这也是大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空间设计教育的起点之一。

那么,如何在ETH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出更广泛意义上的空间设计方法,并适合我们,这形成了一个迫切的课题。

2006年起,我还初步发展了关于空间设计的其它方法如结构法、不定形法,兴趣也不再止于路斯或者ETH的设计方法体系,比如或前或后展开的关于概念建筑、园林、住宅设计方面的研究, 以及关于类型学和模式语言的研究。

所以当2007-2008年我在ETH的时候,
体积法(1)
— 设计方法系列研究之一Raumplan (1)
Series Study on Design Method - Part One
[ 葛明 ] Ge Ming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南京,210096)收稿日期
2013/07/23摘 要
对一种空间设计方法——体积法进行研究,分别
探讨了它的概念和其中的2个重要思想:房间和
布置。

关键词
体积法 房间 布置
ABSTRACT
This paper makes a study on a method of space design—
Raumplan, and separately introduces its concept and two
important thoughts: room and plan.
KEY WORDS
Raumplan; room; plan
有意识地开始了沟通各种设计方法的思考。

2009年以后,机缘使然,逐渐了解了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学派的一些设计思想,尤其是坂本一成教授的空间构成论,促使我在更大的视野中重新思考体积法的意义,它们分别是:
其一,体积法中的空间认识如何才能更好地面对当代境况的变化,从而进一步有效地推进当代空间设计的研究?它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帮助我们的空间认识开始具有自己的特征?
其二,体积法作为一种逐渐体系化的方法,空间取向与操作方法日益明了,环境态度与形式特征日趋明晰,那么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它激发空间想象力的价值?
其三,我们目前的学生大部分还不习惯使用实体模型来推敲方案,这样难以形成基本的现代空间认识—实体模型的作用真正重要的是如何研究“空”(sketchup一类的软件对设计初学者十分不妥),因此,体积法能否进一步促进包括设计界在内对模型方法的使用?
2 概念(Concept)
体积法——Raumplan,其中,Raum 在德文中是空间的意思,但更多地指向一种对身体具有包裹效果的类似房间一样的空间。

Raum在路斯那里又作何解释呢?我在他设计的布拉格缪勒住宅(Müller Villa)里与一个捷克的艺术史博士进行过讨论,对方建议英文翻译为a space like a volume[美国肯尼思・弗兰普顿(Kenneth Frampton)教授的翻译与此相同]——一个像体积一样的空间,并以房间为单元,而plan则是指如何把这些空间符合情境(situation)地安排布置。

因此,把Raumplan做一个更为简单的翻译,就是假设一个空间是可以测量的一个体积,而这类空间又怎样合宜地布置在一起。

这就关涉2个重要的设计议题,一是对空间的某类认知,二是如何对这类空间进行组织。

这也是当年我们思考空间设计方法的出发点之一,后来发现与路斯的思想有相似之处时,一下激发了更大的研究兴趣。

路斯的时代,恰逢大都市精神生活分析的兴起。

他喜欢用白色的外表、静穆的脸面、近乎禁欲的表情面向光怪陆离的外部世界。

他用空间经济学来策划建筑的体量,要求外形简洁,并要求每个房间以符合自身特性的层高排入体量,从而导致了一个复杂的剖面产生。

与此同时,尽管不同的房间高度各不相同,但它们还要能产生各种符合礼仪的空间序列,以便互相融入。

因此路斯的空间方法需要空间构成的技巧和空间认知的高度结合,既需要彼此尽量地开放,又能够维持各个房间自身的特性。

维也纳的莫勒住宅(Moller Villa)是路斯的一个著名设计(图1),一个简洁的体量,
1 莫勒住宅(奥地利维也纳,1927)立面
2 莫勒住宅轴测
3 莫勒住宅餐厅室内
4 特尔加诺住宅(西班牙马德里,1988) 室内
5 特尔加诺住宅剖面
入口有一个凸出的体块,这也是所谓的太太的闺房——在这个房子里的一个女性空间。

路斯的设计强调区分男性的空间和女性的空间,这听起来非常抽象,其实是对房子的一种空间分化方法,这样可以促使每个空间产生特性,也可以说通过特意的分化以产生空间的类别。

此外,通过观察这一住宅的轴测(图2)和从客厅望向餐厅的照片(图3),可以发现这是日常意义上的2个房间。

它们中间有一个踏步,开设了巨大的洞口,但是仍然小心
翼翼地维护着2个房间各自的完整性。

这2个房间在不同的标高上进行放置,使房间的区别更大,并进一步获得了各自特定的空间感,我称之为“房间一样的空间”;但与此同时,也是因为标高的变化,2个“房间一样的空间”又产生了特定的联系。

“房间一样的空间”正是体积法概念的起点。

3 房间(Room)
我们把路斯的“体积一样的空间”扩展成了“房间一样的空间”,那么如何通过理解房间并扩展房间的定义,从而建立一种新的空间认识?接着,又如何运用这种空间认识进行一个房子的空间构成?
我们开始思考第1个问题——什么是房间(Room)。

它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解释,但是似乎又具有一些既定的空间特征,每个人都能理解。

体积法如果能够成为一种具有广泛意义的空间设计方法,那么思考Room的方法就必须有所不同。

它并不直接追询Room的定义,而是从Rooms开始进行空间思考,以下是关于Rooms出现的一些情形:
1) “Room in Room”(房间中的房间)
图4是西班牙建筑师巴埃萨(A. C. Baeza)的一个房子,特尔加诺住宅(Turegano House ),它表现了“房间中的房间”。

巴埃萨的名言之一是“穿过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的光是重要的”——光并不重要,而在于
它使房间之间有了关系而重要,正是在这关
系之中,房间得以呈现。

图5是巴埃萨非常
喜欢画的剖面,可以看到穿过房间再到房间
的这一动作。

2) “Room with Room”(房间与房间)
图6是英国建筑师奇普菲尔德(David
Chipperfield)的方案——桃花源别墅
(Taohuayuan Villa),它看上去是一个结构主
义式的方案,但是在内部表现了完全不同的
感觉。

图 7中可以看出各面墙体围护着一个
个房间,但它们又同时形成了层层叠叠的框
洞,使房间与房间不断开放,从而使各个空
间全部串在一起。

此外特别的是它的屋顶,
每个坡使得各个房间的空间方向不断发生变
化,使一个看似均质的水平空间,同时产生
出不断变化的房间套着房间的效果。

3) “Room after Room”(房间接着房间)
图8是比利时建筑师比尔(Stéphane
Beel)的作品罗杰拉斐勒博物馆(Roger
Raveel Museum),它由一长串的房子构成,
剖面的高低错落配合着平面的凹凸变化, 剖
面上的折与平面上的折同时进行,一个接着
一个,不断衍生出各种各样的空间(图9)。

它们依次依赖而生,似乎获得了一个前进
的空间序列——其实是获得了一系列特别的
“房间一样的空间”。

Rooms暗示,Room的认识与房子的
空间构成有关,它并不比房子先行存在。


与路易・康(L. Kahn)的Room概念有着根
本的区别。

康也用房间来定义基本空间,并6 桃花源别墅(杭州,2006)模型7 桃花源别墅室内
8 罗杰拉斐勒博物馆(比利时麦克莱-安-德-列,1999)剖面、 平面01510m
这些特别的空间比对,宽大的走廊形成了展示它们的主要空间(图11)。

吉贡-古耶的这个房子出色地回应了康的Room 问题——如何在水平方向不用双墙等要素,而是通过房间的关系本身而获得一系列特别的房间,而且依然保持与自然的关系?房间上方的采光体,使房间的空间感非常特别(图12),更重要的是,这种空间感帮助产生了房间之外的房间——走廊房间,它因到处能感受到特殊的自然光而不再是普通的走廊。

这就是当代设计观念的一种显现,即如何同时思考关于房间(Room)的认识与房子(Building)的空间构成,从而既能扩展房间的内涵,又能扩展空间构成的可能——尽管这个博物馆的平面介于布扎和功能主义之间,
但已然获得了一个全新的空间构成方式。

对我们来说,这些正是需要通过体积法以不断实现的当代的空间意图。

阿彭策尔利纳博物馆( Museum Liner Appenzell)是吉贡-古耶的另一个方案,它的房间感的出现与房间关系的出现也是同时的。

通过图13可以发现,因为门洞的开启方式不同,所以各个房间互相连接的方式各不一样,因此,房子的平面也似乎在不断变换。

同样也可以说,每个房间存在于不同的房间群之中,通过门洞的开口方向和屋顶的共同组织,构成了自己作为“房间一样的空间”的特性(图14)。

我们开始思考第2个问题——那什么是
以此开始房子的空间组织,但是他以房间的限定为优先,往往运用双层墙体表现包裹的效果,使每一个房间就像是一个腔体,体现了对布扎(BEAUX - ARTS)体系中厚墙空间的追忆。

但这样使整个房子中的冗余空间非常之多,难以适应讲究“空间经济学”的现代。

因此,Rooms 使我们能够运用新的办法创造“房间一样的空间”。

与康的设计相对比,图10是瑞士建筑师组合吉贡-古耶(Gigon & Guyer)1992年的作品基希纳博物馆(Kirchner Museum
Davos )。

初看起来有些模棱两可,它有点类似布扎体系中的平面,只是充当各个房间之余的涂黑(poche)部分特别宽大; 它又有点类似功能主义中最普通的中走廊平面,但走廊明显不同寻常。

这一博物馆的几个主要房间非常特别:顶上是一个个玻璃房子,形成了一个个特殊的采光体。

可以想象,如果布灯或设置一个玻璃体作为自然体量架在上方,这个房间的光线会完全不一样。

在房间之外人们看不见采光体,只觉得房间特别亮,光线特别均匀,构成了一个个光的空间。


10 基希纳博物馆(瑞士达沃斯,1992)平面
11 基希纳博物馆走廊室内12 基希纳博物馆展厅室内
9 罗杰拉斐勒博物馆室内
01510m
“房间一样的空间”呢?
按照路斯的思路,房间的要点在于能否产生包裹的效果,所以包裹后面的事物并不重要,房间如何构筑也不重要——比如我们的周围是一圈壁毯,那么这种包着我们的东西与身体之间就会产生一种特别的关系,这是最重要的。

那么如果进行包裹,最佳的办法就是运用特别的材料。

比如,房顶、墙面、地面都是木头,包裹的效果肯定非常强烈,但这类房间未必适合身体。

与路斯设计颇有渊源的阿尔瓦罗・西扎最喜欢的办法是设计墙裙,墙裙之上为白色,墙裙的颜色和地板一样,那么一个房间就似乎分成了上下两个空间,同时形成了两种特别的包裹。

图15就是西扎的典型设计,下面一半上面一半,在一个房间里好像产生了2种包裹的感觉。

但更重要的是,西扎在设计中把3个房间串在了一起,最里一个房间的墙裙突然降低,一下子使每个房间都获得了彼此不同的空间感。

在此,材料节制的介入,维持了包裹的效果,但它在3个不同空间不同的使用,使它的作用又不止于包裹。

那么,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房间一样的空间”:首先,需要显现出对身体包裹的效果;其次,需要帮助身体确定在房子之中的定位。

定位可以是身体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但更多的是与房子之间别的空间的关系。

可以发现,康具有“in-between”(之间)效果的双墙,突出了包裹的效果,此外光经过两层墙到达了身体,让人和两层墙之外的自然发生关系——这是有意思的对当代建筑
的挑战,也就是Room的自我特征不能轻易
脱离与自然的关系,但是,这种方式以房间
为中心,难以构成新的“房间一样的空间”
方式,而这是体积法的追求。

除此之外,是否存在一种能去掉材料而
获得“房间一样空间”的方法呢?比如纯粹
的白色,包裹的效果没有那么强烈,又怎么
能够形成特定的效果?此外,有没有可能获
得一个对身体有特别感觉的东西,但又不再
使用包裹这个词?
图16是瑞士建筑师奥伽第(Valerio
Olgiati)的一个建筑——黄房子(Das Gelbe
Haus ),它的屋顶非常奇特,好像是4个象
限在旋转。

因为一棵柱子4根梁,大梁上面
还有方向不同的小梁,所以获得了4个不同
的空间,但由于周围的窗子是均质的,使这
些空间统一在一个房间之内,于是在一个房
间之中出现了空间群。

图17是奥伽第的另一个房子考玛湖亭
(The Lake Cauma Projects) ,这似乎不符合
中国人设计亭子的方法,我们习惯于屋檐往
下压,往下压的好处在于:视域变平了,平
了使空间显得特别深远。

而他的方法与此相
反,坡往上翻,一翻,人站在这个地方,顿
时感觉会被房子推出去,彻底冲破了对身体
的包裹,从而破除了身体与房间通常的关系。

但是,反过来,房间破除了,一个特定的空
间恰好建立了。

这2个例子的启示意义在于结构对于空
间的介入,结构通常隐藏在包裹之后,但它
同样能对身体发生作用。

它们促使我们进一
步反思身体和空间的命题:它们难道只能是
习以为常的身体与身体所处的房间之间的关
系么?当代艺术家对此命题已有了非常多的
考虑,而我们建筑师呢?
显然,体积法中“房间一样的空间”其
实也是一种对房间边界的思考。

同时,还是
对一种想象力的期许——而这种想象力需要
来自我们专业自身。

13 利纳博物馆( 瑞士阿彭策尔,1998)一层平面
14 利纳博物馆展厅室内
15 福尔诺斯教区中心(葡萄牙波尔图,1996)地下层室内16 黄房子(瑞士格劳宾登,1999) 入口层室内17 考玛湖亭(瑞士格劳宾登,2002) 室内
境的更多可能,而从环境里看起来房子也变小了。

这说明若能使房子看上去小一点——未必真小——会使它易于适应环境,更重要的是它能促使重新分化房子的功能。

比如西扎把向水的房间分成了3个房间,原有房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它们既面向水面,又能直面对方。

与此相似的是葡萄牙建筑师马特乌斯兄弟(Aires Mateus)设计的阿连特茹海岸之家(House on the Alentejo Coast,图19)。

房子入口处设置了一个内凹的门廊,边上陈设了2块小小的石头,其实就是门阶。

它像房间又不像房间,俨然一个空房间。

这一门廊介于内-外之间,也形成了特定的“房间一样的空间”,既使两侧的房间产生了新的关系(图20),也使房子与环境发生了微妙的关系。

那么,又如何通过利用Inside – outside 的关系,实现合乎情景的布置呢?体积法的出发点之一是空间经济学,因而它需要内外的同时配合。

另外,Inside – outside 本身并不只是通常的视觉关系,而是空间关系的体现。

因此,如果从外而内首先需要以尽可能小的体量以应对环境,从而为环境留出更大的、富有特征的空,进而尽力利用这些空引发内部空间的变化。

其次需要以尽量准确的体量变化应对环境,捕捉环境线索,比如负有盛名的苏黎世盒子(swiss box),其体量变化常常切中内外关系的要害。

举例来说,假设环境对房子的要求非常明确,就是一个盒子,若需要房子更多地和
4 布置(Plan)
由上可知,体积法所指的Room,与以自己为中心的房间非常不一样。

这些房间在整个房子之中有着特殊的存在感,它们往往依赖Rooms 存在,在空间构成的关系中存在并呈现。

此外,这些房间还促使房子更好地存在于环境之中,反之,与自然的关系也能促使它们的生成。

那么,如何合乎情景地把房间布置(Plan)在一起?它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实现。

“Inside -Outside”(内-外)的关系常常
成为运用体积法进行布置的起点,接着需要一系列Rooms 的构建,这些都需要一个合乎逻辑又需要想象力的过程。

以图18西扎设计的马约卡住宅(House in Majorca ) 为例。

通常面向水面的建筑,房里的人希望房子大,可以看到更多的水,房外的人希望房子小,不希望干扰环境——西扎的设计十分简明,他在面水的体块之中设置了一个空,也可以理解为在2个向水的房间中套了1个室外的空房间,构建成了一个房间群(Rooms)。

这样使房子获得了面向环
18 马约卡住宅 (西班牙马约卡岛,2007) 邻水面外观
21 阿尔科文达思市民中心(西班牙阿尔科文达思,1999) 主入口外观19 阿连特茹海岸之家(葡萄牙阿连特茹,2000)入口外观
20 阿连特茹海岸之家入口室内
22 阿尔科文达思市民中心空间关系轴测
注释
1) 本文为体积法研究的第1部分,后续的体积法(2)将主要探讨与之相关的空间设计方法,它的运用,以及对它的反思与期望。

参考文献
[1] Max Risselada. Rumple versus Plan Libre.
Rizzoli Internantional Publications, 1988.图片来源图1:Ralf Bock, Adolf loos works and projects, Skira Editore S.p.A. Palazzo Casati Stampa via Torino 61 20123 Milano Italy, 2007: 237.图2:Max Risselada, Rammplan versus Plan libre,Rizzoli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 1988: 89.图3:Ralf Bock, Adolf loos works and projects, Skira Editore S.p.A. Palazzo Casati Stampa via Torino 61 20123 Milano Italy, 2007: 245.图4、5:Antonio Pizza, Alberto campo baeza works and projects, Editorial Gustavo Gill, 1999: 75, 77.图6、7:世界建筑 n.203 全球与地域 戴卫・奇普菲尔德建筑事务所:99, 98.图8、9:El Croquis 125 Stephane Beel: 60, 65.图10:Gigon &Guyer,GIGON &GUYER ARCHITECTS works&projects 1989-2000,EDITORIAL GUSTAVO GILI ,SA,Bacelona,2000,P14图11~14:El Croquis 102 Gigon+Guyer: 47, 48, 90, 98.图15:Kenneth Frampton, Alvaro Siza complete works, phaidon, 1995: 391.图16、17:2G n.37 Valerio Olgiati: 71, 57.图18:El Croquis 140 ALVARO SIZA: 191.图19、20:世界建筑 n268,艾利丝 马特乌斯, 26, 27, 30图21、22:桑丘&玛德丽德霍斯.桑丘-玛德丽德霍斯事务所设计作品,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85,87.图23、24:格哈德・马克. 赫尔佐格与德梅隆全集(第1卷 1978年-1992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133, 134.
外界接触,那么内凹一个体块就是最简洁的办法。

显然,并不是在盒子上开洞就能轻易满足内部空间的排布,需要仔细地处理剖面,促使一系列空间的连续反应。

与此相仿,在盒子中加入一个玻璃体,也可以既不影响环境,又能满足房子对外部有更多接触的可能。

如果体积法从内往外则需要注重分化出因环境需求而不同的房间群,从而产生各个房间的特征。

其次需要注意重新配置各个空间的容量,以重组各类房间。

举例来说,假定一栋3层办公楼,每层均采用内走廊,是典型的功能主义空间构成,没有特别的空间设置能自然地引导办公人员交流。

体积法就会尝试在建筑体量不变的前提下,取消其中的一条走廊且使交通无碍,从而使多出的空间容量用作交流。

可以想象,多出的空间若能与环境直接发生关系,这一引导交流的方式会更为自然,而原有办公空间与走廊的关系自然也会发生改变。

西班牙建筑师组合桑丘(Sancho)夫妇设计的阿尔科文达思市民中心(Alcobendas Civic Centre,图21)就是这样一个充分利用Inside – outside进行布置的设计。

建筑师在极为有限的体量之内,分别设置了一个院子和一个玻璃体,从而同时应对了对内部空间的分化和外部环境的利用。

图22清晰地表达了设计者的想法,楼梯、院子、大空间,形成了整体的空间关系。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早期设计作品——艺术品收藏者之家(House for an art collector,图23)更是一个特意强化了Inside
– outside 关系来进行布置空间的例子。

他们在设计中沿着一个长长的坡,设置了一个带坡顶的体量,一个院子,另外,在坡顶和院子之间设置了一个平行于等高线的特殊体量。

如果说西扎在马约卡住宅中通过挖空体量来启动空间布置的话,那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就是通过小心地在房子的Inside – outside 之间加入了一个体量,来统合整个房子的空间布置。

事实上,基地中的坡非常之缓,如果房子不够长,坡就不易显现,房子和地的关系就没那么动人,但是长会使房子的方向感太强而失之于空间的单一,因此长的同时还希望能产生空间的多义性。

他们的策略是在坡顶端部设置院子,希望以此帮助空间能发生变化(图24),并用围墙轻轻遮住以延续坡顶和坡的关系。

但若果只是这样,院子是脱离房子而存在的,房子、院子、长坡是分离的。

这时,房子和院子之间插入的横向体量就产生了意义,成了设计之眼。

它似乎把坡顶体量截断,并形成了通向院子的一个堤坝,但是它一下子使得院子的空间感变得强烈起来,成了一个空的房间,从而有力地帮助房子完成了空间构成上的转向。

同时它还暗示,长坡在房、院之间形成的空间作用也不尽相同,这使房子和地的关系一下微妙起来。

综上所述,体积法是从对空间的一种认识开始的,它强调“房间一样的空间”以应对当代世界的空间漠视。

体积法还注重房间和房子之间的构成关系,从而促使对身体行为的思考。

此外,体积法还以“经济”的姿
态对待环境,从而促使房子内外关系的构建。

所有这些,使它产生了广泛的运用可能。

23 泰维尔艺术收藏者之家(瑞士,1986)模型照片 24 泰维尔艺术收藏者之家外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