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面两点悬挂物体运动控制研究

合集下载

实验报告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研究

实验报告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研究

实验报告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研究实验报告: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研究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包括速度、加速度的变化,以及不同因素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在斜面上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会使物体产生沿斜面向下的加速度。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以及正压力有关。

三、实验器材1、斜面装置(带有刻度和可调节角度)2、小车3、电子计时器4、质量不同的砝码5、粗糙程度不同的斜面材料四、实验步骤1、组装实验装置,将斜面调整到一定角度,并确保其稳固。

2、把小车放在斜面上的顶端,使其静止释放,同时启动电子计时器,记录小车从顶端滑到底端的时间。

3、改变斜面的角度,重复步骤 2,记录不同角度下小车的运动时间。

4、在小车上添加不同质量的砝码,保持斜面角度不变,重复步骤2,记录时间。

5、更换不同粗糙程度的斜面材料,重复上述步骤,记录数据。

五、实验数据记录|实验序号|斜面角度(°)|小车质量(kg)|砝码质量(kg)|斜面粗糙程度|运动时间(s)||::|::|::|::|::|::|| 1 | 15 | 1 | 0 |较光滑| 35 || 2 | 20 | 1 | 0 |较光滑| 28 || 3 | 25 | 1 | 0 |较光滑| 22 || 4 | 15 | 1 | 1 |较光滑| 42 || 5 | 15 | 1 | 2 |较光滑| 50 || 6 | 15 | 1 | 0 |较粗糙| 45 |六、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1、通过计算小车在不同条件下的平均速度,可以发现,斜面角度越大,小车的平均速度越大;小车质量增加时,平均速度变化不大;而斜面粗糙程度增加,平均速度减小。

2、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 a =(v u) / t (其中 v 为末速度,u 为初速度,t 为时间),结合实验数据计算得出,斜面角度越大,加速度越大;斜面粗糙程度越大,加速度越小。

实验报告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研究

实验报告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研究

实验报告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研究实验报告: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研究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研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探究影响物体运动的因素,如斜面角度、物体质量、摩擦力等,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得出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规律。

二、实验原理当物体放置在斜面上时,它会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方向的两个分力。

沿斜面方向的分力会促使物体沿斜面下滑,而摩擦力则会阻碍物体的运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三、实验器材1、斜面轨道:长度约为 2 米,角度可调节。

2、不同质量的滑块:质量分别为 100g、200g、300g。

3、光电门计时器:用于测量物体通过某一位置的时间。

4、游标卡尺:用于测量滑块的尺寸。

5、天平:用于测量滑块的质量。

6、粗糙程度不同的砂纸:用于改变斜面的摩擦力。

四、实验步骤1、调节斜面轨道的角度,分别设置为 15°、30°、45°。

2、用天平测量不同质量的滑块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3、将滑块放在斜面上的不同位置,使其从静止开始下滑,通过光电门计时器记录滑块通过某一位置的时间。

4、在斜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砂纸,改变摩擦力,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5、每种情况进行多次实验,以减小误差。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斜面角度|滑块质量(g)|下滑时间(s)|平均速度(m/s)|加速度(m/s²)|||||||| 15°| 100 | 150 | 133 | 123 || 15°| 200 | 180 | 111 | 098 || 15°| 300 | 210 | 095 | 085 || 30°| 100 | 120 | 167 | 236 || 30°| 200 | 140 | 143 | 204 || 30°| 300 | 160 | 125 | 188 || 45°| 100 | 090 | 222 | 493 || 45°| 200 | 100 | 200 | 400 || 45°| 300 | 110 | 182 | 331 |通过公式:平均速度=斜面长度/下滑时间,加速度=(末速度初速度)/时间,计算出不同情况下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

五年级科学教案:探究斜坡上物体的运动规律

五年级科学教案:探究斜坡上物体的运动规律

五年级科学教案:探究斜坡上物体的运动规律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斜坡上物体受到的力的作用,如何影响物体的运动,学习如何测定物体在斜坡上的运动速度,并真实地观测和记录物体通过斜坡的运动情况,培养学生进行实验的能力,培养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实验、抽象概念、运用概念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生了解斜坡上物体受力的作用,学习斜坡上物体的运动规律。

2.学生学习如何记录物体通过斜坡的运动情况,培养学生进行实验的能力。

3.学生学习如何利用数据和图表分析物体在斜坡上的运动情况,培养学生的抽象概念和运用概念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学生需要进行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进行实验的能力。

2.学生需要利用数据和图表分析物体在斜坡上的运动情况,培养学生的抽象概念和运用概念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背景介绍老师给学生讲述斜坡的概念,物体上滑的原因和力的作用。

告诉学生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测量物体通过斜坡的运动情况,了解物体在斜坡上受到的力的作用,探究物体在斜坡上的运动规律。

2.实验步骤(1)制造斜坡:将长条形板子倾斜,将其中一端放在支撑物上,另一端放在地上。

(2)选择物体:可以选择弹珠、小石子等小的物品,也可以选择玩具车、小木块等大一些的物品。

将物品放在板子的顶端。

(3)测定过程:用一个计时器记录物体通过斜坡所需的时间,并且记录物体离开斜坡时的速度和所处的位置。

重复这个过程多次,并记录数据。

3.实验数据分析让学生将他们记录的数据集合起来,制成表格和图表,然后让学生解析这些数据。

让学生根据数据解析以下问题:(1)在斜坡上的物体究竟有什么力作用?(2)力如何影响物体的运动?(3)物体通过斜坡的速度是怎么样的?(4)物体通过斜坡所用的时间与重量有关系吗?(5)物体在离开斜坡时的速度与重量有关系吗?4.结论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让学生回答以上问题,从而得出结论:物体在斜坡上的运动速度取决于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

物体在离开斜坡时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有关。

斜面上物体的运动实验探究与计算

斜面上物体的运动实验探究与计算

加速度定义
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即速度的变化率 。
加速度公式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a可以用速度的变化量Δv与发 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Δt的比值来表示,即a=Δv/Δt。
加速度与速度关系
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 速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时, 物体做减速运动。
VS
加速度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 改变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 ΔV方向始终相同。特别,在直线运 动中,如果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相同 ,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相 反,速度减小。
斜面垂直。
02
实验器材与步骤
实验器材
01
02
03
04
光滑斜面
用于提供物体滑动的斜面,减 小摩擦力的影响。
测量尺
用于测量斜面的长度、高度以 及物体的位移。
秒表
用于记录物体在斜面上滑动的 时间。
滑块
用于在斜面上滑动,其质量已 知。
实验步骤
1. 将光滑斜面固定在实验 台上,并调整其倾斜角度 。
2. 将滑块放置在斜面顶端 ,并让其从静止开始下滑 。
验证斜面运动的基本理论和公 式,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 理解。
实验原理
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在斜面上,物体受到重力 、摩擦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其中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是物体运动的动力。
斜面运动公式
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等运动参数可以通过斜面倾角、物体质量 、重力加速度等物理量计算得出。
斜面运动基本概念
斜面倾角
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决 定了物体在斜面上的重力分力
大小和方向。
滑动摩擦力
物体在斜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 擦力,大小与物体对斜面的压 力成正比,方向与物体运动方 向相反。

动力学斜面上物体的运动分析

动力学斜面上物体的运动分析

动力学斜面上物体的运动分析动力学斜面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学概念,用于研究斜面上物体的运动。

斜面可以是一个平面倾角为θ的坡度,也可以是一个弯曲的表面。

通过分析斜面的特性,我们可以了解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

一、斜面上的受力分析在研究斜面上物体的运动之前,我们需要先进行受力分析。

在斜面上,物体受到以下几个力的作用: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斜面的反作用力。

重力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引力,表达为mg,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g 是重力加速度。

重力的方向垂直向下。

支持力是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作用于物体垂直于斜面的方向,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摩擦力是物体和斜面之间的作用力,阻碍物体沿斜面滑动。

摩擦力的大小可以根据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来区分。

斜面的反作用力是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作用于物体垂直于斜面的方向。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斜面对物体的反作用力与物体对斜面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斜面上物体的运动分析在进行斜面上物体的运动分析时,我们通常可以根据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来判断其运动状态。

1. 物体沿斜面下滑当斜面上的摩擦力小于物体在斜面上的分力时,物体将沿斜面下滑。

物体在沿斜面下滑时,其加速度的大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a = g * sinθ - μ * g * cosθ其中,a是物体的加速度,g是重力加速度,θ是斜面的倾角,μ是斜面和物体之间的摩擦系数。

2. 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当斜面上的摩擦力等于或大于物体在斜面上的分力时,物体将保持静止在斜面上。

静止的条件是:μ * g * cosθ = g * sinθ通过上述公式可以求解出斜面和物体之间的最大静摩擦系数。

3. 物体上滑或停止在斜面上当斜面上的摩擦力等于物体在斜面上的分力时,物体将上滑或保持停止在斜面上。

上滑或停止的条件是:μ * g * cosθ = g * sinθ通过上述公式可以求解出斜面和物体之间的摩擦系数。

三、斜面运动实例分析以一个简单的实例来进行斜面上物体的运动分析。

伽利略研究落体运动规律的斜面实验包含的实验方法

伽利略研究落体运动规律的斜面实验包含的实验方法

伽利略(Galileo)是一位伟大的意大利科学家,他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中,他对落体运动规律的研究是其重要成就之一。

在落体运动规律的研究中,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是其重要的实验方法之一。

下面,我们将对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进行详细介绍。

一、实验所需材料1. 斜面:实验中需要使用具有一定倾角的斜面,斜面的材料通常为木板或金属板。

2. 测量工具:实验中需要使用测量斜面角度的工具,如量角器,以确保斜面的倾角符合实验要求。

3. 测量工具:另外还需要使用尺子或标尺来测量斜面的长度和高度。

4. 计时工具:实验中需要使用计时工具,如秒表或计时器,来测量物体在斜面上滑动所需的时间。

二、实验步骤1. 安装斜面:需要将斜面稳固地安装在实验台上,并使用测量工具来确保斜面的倾角符合实验要求。

2. 测量斜面参数:使用尺子或标尺来测量斜面的长度和高度,以备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3. 安排物体:将待研究的物体放置在斜面的顶端,让其自由滑动。

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在实验中需要保持一致,以消除外部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 开始实验:当一切就绪后,可以开始对物体在斜面上的滑动进行观察和实验。

使用计时工具来测量物体从斜面顶端滑动到底端所需的时间。

5. 数据记录:重复多次实验,记录每次实验中物体滑动的时间,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

6. 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可以得出物体在斜面上滑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从而得出落体运动规律的相关结论。

三、实验注意事项1. 环境控制:在进行实验时,要尽量保持实验环境的稳定,避免外部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室内的风力和温度变化都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控制和调整。

2. 数据准确性:在实验中需要尽量减小误差,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在使用计时工具时,要注意准确地开始和结束计时,避免误差的产生。

3. 多次重复:为了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需要进行多次重复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充分的整理和分析,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实验报告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研究

实验报告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研究

实验报告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研究实验报告: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研究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研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包括运动的速度、加速度以及运动轨迹等方面,以深入理解物体在斜面这一特定环境下的力学特性。

二、实验原理当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它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以及可能存在的摩擦力的作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合力决定了它的加速度。

在忽略摩擦力的理想情况下,物体沿斜面方向所受的合力为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即$F = mgsin\theta$,其中$m$ 为物体的质量,$g$ 为重力加速度,$\theta$ 为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由此可推出物体的加速度$a = gsin\theta$。

三、实验器材1、斜面装置:一块长木板,一端可调节高度,以改变斜面的倾斜角度。

2、小球若干:质量相同,表面光滑,以减少摩擦力的影响。

3、刻度尺:用于测量斜面的长度和小球滚动的距离。

4、秒表:用于测量小球滚动的时间。

5、电子天平:用于测量小球的质量。

四、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装置将长木板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调整一端的高度,使其形成一定角度的斜面。

使用量角器测量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并记录下来。

2、测量小球质量使用电子天平分别测量多个小球的质量,记录其平均值作为小球的质量$m$。

3、进行实验(1)让小球从斜面顶端静止释放,同时启动秒表,记录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用的时间$t$。

(2)改变斜面的倾斜角度,重复上述步骤,测量不同角度下小球滚动的时间。

(3)在斜面上选取几个固定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这些位置与斜面顶端的距离$s$。

4、数据记录将每次实验测量得到的时间$t$、斜面角度$\theta$ 和距离$s$ 等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实验次数|斜面角度(°)|小球质量(g)|滚动时间(s)|滚动距离(cm)|||||||| 1 | 15 | 50 | 25 | 120 || 2 | 20 | 50 | 20 | 150 || 3 | 25 | 50 | 18 | 180 || 4 | 30 | 50 | 15 | 210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小球在不同斜面角度下的平均速度$v = s/t$ 。

斜面两点悬挂物体运动控制研究

斜面两点悬挂物体运动控制研究
开开关将闭合 , 从而控制电机正反转。 24 光电传感器电路设计 . 由于黑 白物体的反射系数不同, 可利用反射式光电传感器来检测黑 白线条 , 反射光 可以使光敏三极 管导通和断开 , 调节传感器与被测对象之间的的距离 , 使光敏三极 管只能接收到 白色物体反射 回来的光
2 6
第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卷 5
向和转角 , 从而实现物体在斜板 上的运动。系统 由: 片机 、 C 单 LD 显示器 , 键盘 、 电机 、 滑轮 、 木板 和电源几部分组成 。简化 的原 理图
如图 2所 示 。
图 2 简化的原理图
第2 5卷
攀枝花学院学报
第 6期
2 算 法分 析 方案 一 :
设物体当前坐标为( ,) 滑轮的半径为 r Y , , 则可得 1 , , 其计算公式为:
欧方平
曹润强 : 面两 点悬挂 物体运 动控制矾究 斜
第6 期
束。而黑色物体 的反射系数小 , 所反射 回来的光束很弱 , 光敏三极管无法接受到反射光 。 从而实现对黑 白线条的检测。还要在输 出信号处加控制电路 , 起隔离强信号和方波整形的作用。
3 系统的软 件 设计 ’ 6 板 配有 凌 阳 自行研 发设 计 的 1 1 6位单 片 机开 发环 境 IE。此 工 具 在 Wno s 境下 操作 , D idw 环 支持 标
…t ) g ; (
= a… s
( ) ;
= + —B J;
k= li ; s
m = A0 + k
可得 :
图 3 方案 二 计 算示 意 图
电机运动长度 = 运动后的弧长 + ( 线长) 运动前 的弧长 + 一( 线长)

斜面上物体的运动实验观察与力的分析

斜面上物体的运动实验观察与力的分析

添加 标题
力的分析:在斜面上,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摩 擦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有关,可以通过实验数 据计算出这些力的大小和方向。
添加 标题
实验结论的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斜面上物体 的运动规律和力的分析可以用于设计斜面、斜 坡等设施,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添加 标题
实验结论的局限性:实验结论只适用于一定的 条件和范围,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 进行调整和优化。
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接触压力、物体材质 等
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 响:改变物体的运动方 向、减小物体的运动速 度、增加物体的能量损 耗等
PART 03 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总结
斜面上物体的运动速度与角度有关 斜面上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受力有关 斜面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与摩擦力有关 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与实验条件有关
分析力:根据实验观察结果,分析物体受 到的力和运动情况
实验结果和数据记录
斜面角度:30度
物体质量:1kg
初始速度:1m/s
运动时间:2s
距离:2m
加速度:0.5m/s²
摩擦力:0.2N
实验误差: ±0.1m/s²
PART 02 力的分析
重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重力是物体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重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体现在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方向上
斜面上物体的运 动实验观察与力 的分析
汇报人:XX


01
斜面上的物体运 动
02 力的分析
03 实验结论
PART 01
斜面上的物体运 动
实验目的和原理
目的:研究 斜面上物体 的运动规律
原理:牛顿第 二定律,物体 在斜面上受到 重力 过改变斜面的 角度和物体的 质量,观察物 体的运动情况

实验报告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研究

实验报告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研究

实验报告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研究实验报告: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研究引言: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是力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研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探讨摩擦力、重力以及斜面角度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观察物体在不同斜面角度下的运动状态;2. 分析物体在斜面上的受力情况,研究斜面角度对物体运动的影响;3. 探究斜面上物体的滑动和静止情况,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4. 确定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与斜面角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1. 斜面装置2. 物块3. 弹簧测力计4. 倾斜角度仪实验步骤:1. 设置斜面角度为30°,将物块放置在斜面上方;2. 缓慢增加斜面的倾斜度,观察物块开始运动的瞬间;3.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块在斜面上的摩擦力;4. 重复上述步骤2和步骤3,分别设置斜面角度为45°和60°;5. 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记录,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随着斜面角度的增加,物体开始运动的力逐渐减小;2. 物体在斜面上的摩擦力随着斜面角度的增加而增大;3. 物体在较小斜角上运动时较容易保持平衡,而在较大斜角上容易滑动;4. 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与斜面角度呈正相关关系,即角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影响,在斜面角度一定时,重力始终与斜面垂直方向有分力;2. 随着斜面角度的增加,物体在斜面上的摩擦力增大,阻碍物体的运动;3. 斜面角度的增大会使物体的加速度增大,因为重力分力增大;4. 物体在斜面上的滑动和静止状态取决于斜面的角度、物体的质量和摩擦力的大小。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

重力、摩擦力以及斜面的角度是影响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主要因素。

随着斜面角度的增加,物体的加速度也相应增加。

我们了解到实验中重要的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的重要性,从而得出结论并进行适当的实验推论。

实验报告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研究

实验报告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研究

实验报告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研究实验报告: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研究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包括运动速度、加速度以及运动轨迹等方面,以深入理解物体在斜面上的力学特性和运动规律。

二、实验原理当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它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以及摩擦力的作用。

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会使物体产生沿斜面向下的加速度,而摩擦力则会阻碍物体的运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可以通过合力与质量的比值来计算。

三、实验器材1、斜面轨道:长度约 2 米,倾斜角度可调节。

2、小车:质量约 05 千克,表面光滑。

3、打点计时器:频率为 50Hz。

4、纸带:用于记录小车的运动轨迹。

5、刻度尺:用于测量距离。

6、天平:用于测量小车的质量。

7、砝码:用于改变小车的质量。

四、实验步骤1、调节斜面轨道的倾斜角度,使其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角度,如 30 度。

2、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轨道的一端,并连接好电源。

3、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将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上。

4、把小车放在斜面轨道的顶端,使其自由下滑,同时启动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的运动轨迹。

5、重复实验多次,以获取更准确的数据。

6、改变斜面的倾斜角度,如 45 度和 60 度,分别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7、改变小车的质量,通过添加砝码,分别为 05 千克、1 千克和 15 千克,在相同的斜面倾斜角度下进行实验。

五、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1、测量纸带上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计算出小车在不同时间间隔内的位移。

2、根据位移和时间间隔,计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

3、通过速度的变化,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

以下是在倾斜角度为 30 度时,小车质量为 05 千克的一组实验数据:|时间间隔(s)|位移(cm)|速度(cm/s)|加速度(cm/s²)||||||| 01 | 50 | 500 | 500 || 02 | 200 | 1000 | 500 || 03 | 450 | 1500 | 500 || 04 | 800 | 2000 | 500 |通过对多组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在倾斜角度为 30 度时,小车的加速度较为稳定,约为 500 cm/s²。

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探究

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探究

实验误差分析与改进
误差来源
测量仪器精度、 环境温度变化等 因素导致数据误

改进措施
提高仪器精度、 控制实验环境等
方式降低误差
误差影响
误差影响实验结 果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实验误差分析与改进
误差分析是实验设计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误差来 源和影响的分析,可以找到改进实验设计的方法。 在实验中要注意实验环境的稳定性,避免外部因 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改进措施包括提高数据采 集精度、重复实验验证结果等方式,以确保实验 结果的准确性。
1. 计算重力分解分量 2. 计算斜面摩擦力 3.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加速度
实验验证
通过实验测量取得数据, 验证受力分析的正确性。
应用讨论
在实际问题中,需要注意 斜面摩擦系数的准确测量 和斜面角度的影响。
受力分析应用
工程设计
在设计斜面上的 机械结构时,需 要考虑受力分析 来确保设计的合
理性。
物理实验
斜面的倾角对运动的影响
小倾角
对运动速度影响 较小
临界倾角
刚好发生滑动
大倾角
速度增加较快
斜面摩擦力对运动的影响
静摩擦力
使物体保持静止 受到的摩擦力与压力成正 比
动摩擦力
随速度变化 阻碍物体滑动
最大静摩擦力
刚好平衡斜面倾角 是物体开始滑动的临界值
物体在斜面上的动能和势能转 化
01 动能转化
速度变快时增加

研究方向
分析物体在斜面 上的摩擦力影响
新问题
研究物体在不规 则斜面上的加速
度情况
高阶力学中的斜面运动
深层次应用
探究物体在旋转 斜面上的动力学
特性

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实验

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实验
开始实验:将物体放在斜面上,记录 物体下滑时间和距离
重复实验:改变实验条件,再次进行 实验并记录数据
分析数据:比较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数 据,找出规律
得出结论: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得 出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
分析实验数据
收集数据:记 录斜面角度、 物体质量、初
速度等数据
整理数据:将 收集到的数据 进行整理,以
斜面上物体的运动 规律实验在教育领 域的应用研究
THANK YOU
汇报人:XX
实验结论
斜面上物体的运动速度随着 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与物 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有关
斜面上物体的运动方向随着 高度的增加而改变
斜面上物体的运动时间随着 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实验总结与展望
总结实验经验与教训
实验目的:研究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 实验方法:使用斜面、物体、计时器等工具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得出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 实验教训:注意实验操作规范,避免误差影响实验结果 实验展望:进一步研究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提高实验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原理
牛顿第二定律
内容:物体受到的力与其质量和加速度的乘积成正比 公式:F=ma 应用:解释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 实验方法:通过改变斜面的角度和物体的质量,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
斜面上的运动规律
实验目的:研究斜面 上物体的运动规律
实验器材:斜面、物 体、计时器等
实验步骤:将物体放 在斜面上,记录物体 下滑的时间
搭建斜面实验装置
准备材料:木板、木块、尺子、铅笔、橡皮筋等 制作斜面:将木板倾斜放置,用尺子和铅笔画出斜面轮廓 固定斜面:用橡皮筋将木板和木块固定在一起,形成稳定的斜面 调整斜面:通过调整橡皮筋的松紧程度,使斜面达到合适的倾斜角度

《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斜面实验揭秘

《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斜面实验揭秘

《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斜面实验揭秘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他的斜面实验不仅为我们揭示了物体下落的规律,更是改变了人们对运动和力学的认知。

在伽利略所处的时代,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

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轻的物体下落得慢。

然而,伽利略却对这一观点产生了质疑。

为了探究落体运动的真相,伽利略设计了著名的斜面实验。

他首先准备了一块长长的木板,并将其倾斜放置。

通过改变木板的倾斜角度,他可以控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速度。

在实验中,伽利略让一个小球从斜面的顶端自由滚下。

他仔细观察小球的运动过程,并记录下小球通过不同距离所花费的时间。

他发现,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为什么选择斜面进行实验呢?这是因为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直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是非常困难的。

自由落体运动速度太快,难以准确测量时间和距离。

而在斜面上,物体的运动速度相对较慢,便于测量和观察。

通过反复的实验和精确的测量,伽利略发现了一个重要的规律:小球在斜面上滚过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这一规律为他进一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伽利略进行了一系列的逻辑推理。

他想象如果把斜面的倾斜角度不断增大,直到变成垂直的,那么小球的运动就变成了自由落体运动。

由于在倾斜角度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规律始终不变,所以他推断出自由落体运动也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伽利略的研究方法充满了创新和智慧。

他不仅仅依靠实验观察,还运用了逻辑推理和数学分析。

这种将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为后来的科学研究树立了典范。

此外,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还打破了人们的传统观念。

在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物理学的知识是通过纯粹的思辨和哲学思考得出的。

而伽利略通过实际的实验和观察,证明了只有通过实证研究才能获得真正可靠的科学知识。

伽利略的研究成果对后来的物理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牛顿在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定律,从而建立了经典力学的体系。

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实验

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实验

XX
PART 06
总结归纳与拓展延伸
REPORTING
本次实验成果总结归纳
斜面角度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01
实验发现,斜面角度越大,物体下滑的加速度越大,所需时间
越短。
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02
在斜面上,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会影响其下滑的加速度和速度,
摩擦力越大,物体下滑的加速度越小,速度越慢。
斜面长度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探讨
改变接触面材料
选择摩擦系数较小的材料作为接触面,可以减小摩擦力。例如,在形成一层油膜,从而减小金属之间的摩擦系数。
降低接触面粗糙度
通过加工或抛光等方法降低接触面的粗糙度,可以减小摩擦系数,从而减小摩擦力。例如 ,在轴承中使用高精度加工的滚珠或滚柱,可以减小滚动摩擦力。
尺、天平。
计时器
用于记录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 时间。
实验步骤
1. 调节斜面的角度至合适位置,并固定好。
01
3. 将物体放置在斜面的顶端,并使其保持 静止状态。
03
02
2. 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斜面的长度、高度以及 物体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04
4. 启动计时器,并释放物体,让其沿斜面 下滑。
5. 当物体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器, 并记录下滑时间。
05
06
6. 重复进行多次实验,以获得更准确的数 据。
数据记录与处理
数据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斜面的长度、高度、物体的质量以及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 等数据。
数据处理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物体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加速度等运动参数。同时,还可以 通过绘制速度-时间图像或加速度-时间图像等方式,更直观地展示物体的运动规律。通 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探究斜面角度、物体质量等因素对物体运动规律的影

斜面上物体的平衡与运动

斜面上物体的平衡与运动

斜面上物体的平衡与运动斜面是物理学中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随着斜面运动结构的研究,人们对物体在斜面上的平衡与运动规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本文将从斜面上物体的平衡与运动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并且通过实例分析,阐述相关的物理原理。

一、斜面上物体的平衡斜面上物体的平衡是指物体在斜面上处于不动或静止状态的情况。

在进行平衡分析时,需要考虑到斜面的倾角、物体自身的重力以及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下面我们以斜面上的小球为例来进行分析。

1.1 平面斜面首先考虑平面斜面上的物体。

斜面的倾角通常用符号θ表示。

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当斜面上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可以得出以下平衡方程式:∑Fx = 0,∑Fy = 0其中,∑Fx 表示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力的合力,∑Fy 表示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力的合力。

1.2 倾斜面对于倾斜斜面上的物体,需要引入摩擦力。

斜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平方向的重力分力、斜面的支持力以及摩擦力的作用。

在物体平衡的情况下,可以建立如下平衡方程式:∑Fx = 0,∑Fy = 0,∑Ff = 0其中,∑Fx 表示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力的合力,∑Fy 表示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力的合力,∑Ff 表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二、斜面上物体的运动当斜面上的物体不再处于静止状态时,就需要考虑斜面上的物体的运动。

相比于平衡,物体的运动涉及到更多的因素和力的作用,包括斜面的倾角、物体的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以及斜面对物体的推动力等。

2.1 斜面上物体的下滑当斜面上的物体处于下滑状态时,可以得出以下方程式:Fh - Ff = m·a其中,Fh 表示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Ff 表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m 表示物体的质量,a 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2.2 斜面上物体的上滑当斜面上的物体处于上滑状态时,可以得出以下方程式:Fh - Ff - mg·sinθ = m·a其中,Fh 表示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Ff 表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mg·sinθ 表示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重力分力,m 表示物体的质量,a 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

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

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物体在斜面上滑动的现象,比如车辆在山路上行驶,滑雪者在雪山上滑行等等。

那么,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是如何发生的呢?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现象,我们可以进行一场简单的实验。

实验材料:1. 一块平滑的斜面2. 一个小球3. 一个标尺4. 一个卷尺5. 一台秒表实验步骤:1. 将斜面倾斜放置在桌子上,并固定好。

2. 将小球放置在斜面的顶端,使其处于静止状态。

3. 使用标尺测量斜面的高度和长度,并记录下来。

4. 使用卷尺测量小球滑下斜面所用的时间,并记录下来。

实验分析:我们可以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数据的分析,来了解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

首先,斜面的倾斜角度会对物体的滑动速度产生影响。

当斜面的倾斜角度增加时,物体的滑动速度也会增加。

可以通过测量小球滑下斜面所用的时间来验证这一规律。

实验中,我们可以尝试不同角度的斜面,比较小球在不同倾斜角度下的滑动时间,并进行数据对比分析。

其次,物体的质量也会对滑动速度产生影响。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因此物体的质量越大,其受重力的作用力就越大,滑动速度也就越快。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在相同角度的斜面上,使用不同质量的小球进行滑动实验,并观察滑动速度的差异。

最后,物体在斜面上滑动时还会受到摩擦力的影响。

摩擦力是与物体接触的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它会阻碍物体的运动。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尝试使用不同表面的斜面,比如光滑的玻璃面和粗糙的纸板面,观察小球的滑动情况,并对比摩擦力对滑动速度的影响。

通过以上实验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物体在斜面上滑动的一些规律:斜面的倾斜角度越大,滑动速度越快;物体的质量越大,滑动速度越快;摩擦力的存在会减慢物体的滑动速度。

实验的意义: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通过进行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体运动的规律。

此外,通过实验,我们还可以培养观察、记录、分析和实验设计等科学实验能力,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

物体的运动之谜运动实验与物体运动规律

物体的运动之谜运动实验与物体运动规律

物体的运动之谜运动实验与物体运动规律物体的运动之谜:运动实验与物体运动规律物体的运动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

通过运动实验,我们可以深入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揭开物体运动的种种谜团。

本文将通过介绍一些常见的运动实验来解释物体运动的规律。

1. 自由落体实验自由落体实验是研究物体自由下落过程的最简单方法之一。

实验过程便是将物体从一定高度上自由放下,观察其下落过程。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物体自由下落的过程中,其高度与运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2. 斜面实验斜面实验是研究物体在斜面上滑动的实验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将物体沿着固定的斜面放置,通过倾斜角度或采用不同的材料进行观察。

通过实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物体在斜面上滑动的加速度与斜面角度的正弦值成正比。

3. 弹簧振子实验弹簧振子实验是研究物体弹性振动的实验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将物体连接到弹簧上,并进行振动观察。

实验结果表明,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与弹簧劲度系数成反比。

4. 光的折射实验光的折射实验是研究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实验方法。

通过将光线从一个介质引入另一个介质中,观察其折射的现象和规律。

实验结果证明:光线在折射时遵循斯涅尔定律,即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正弦值与两个介质的折射率成正比。

5. 电磁感应实验电磁感应实验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方法。

通过将导体放置在磁场中或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产生磁场,观察导体中是否会产生感应电流或磁场。

实验结果表明:电磁感应现象遵循法拉第定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总结出物体运动的规律与原理。

这些规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学知识。

通过运动实验,我们能够验证和探索物体运动过程中涉及的各种现象和规律。

综上所述,运动实验在解开物体运动之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如自由落体实验、斜面实验、弹簧振子实验、光的折射实验和电磁感应实验等,来研究和揭示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原理。

研究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

研究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

研究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一、斜面上的重力分解1.斜面上的重力分解为平行于斜面的分力和垂直于斜面的分力。

2.平行于斜面的分力导致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垂直于斜面的分力不影响物体的运动。

二、斜面上的运动类型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斜面上不受外力作用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将进行匀速直线运动。

2.加速直线运动:当物体在斜面上受到沿斜面向下的非平衡力作用时,将进行加速直线运动。

3.减速直线运动:当物体在斜面上受到沿斜面向上的非平衡力作用时,将进行减速直线运动。

三、斜面上的加速度1.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由平行于斜面的重力分力和斜面的摩擦力决定。

2.当斜面的倾斜角度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平行于斜面的重力分力成正比,与斜面的摩擦系数成反比。

四、斜面上的运动方程1.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程可以表示为:s = v0t + 1/2at^2,其中s为物体在斜面上的位移,v0为物体的初速度,a为物体的加速度,t为时间。

2.当物体从静止开始在斜面上运动时,初速度v0 = 0,运动方程简化为:s = 1/2at^2。

五、斜面上的能量守恒1.物体在斜面上的机械能守恒,即物体的势能转化为动能。

2.物体在斜面上的势能与物体的高度有关,动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

六、斜面上的力的作用1.重力: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重力分解为平行于斜面的分力和垂直于斜面的分力。

2.摩擦力: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与物体和斜面之间的接触面性质、斜面的倾斜角度有关。

七、斜面上的实验研究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验证斜面上的运动方程和能量守恒原理。

2.实验器材:斜面、物体、计时器、测量尺等。

3.实验步骤:a.将物体放在斜面的顶端,记录物体开始运动的时间。

b.观察并记录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包括速度、位移等。

c.改变斜面的倾斜角度,重复实验步骤,观察并记录物体的运动情况。

d.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

八、斜面上的实际应用1.滑梯:滑梯的原理基于斜面上的运动规律,通过斜面的倾斜角度和摩擦力,使人们在滑梯上快速滑下。

高中物理斜面实验

高中物理斜面实验

高中物理斜面实验1、斜面及垂直面:本实验采用斜面和垂直面来进行测试两种情况下物体运动的轨迹以及其他指标,以比较两情况下物体运动的轨迹的差别。

2、测量器:本实验使用专业的物理实验测量仪器。

3、压入仪器:用于测量物体运动的抵抗力和其他指标,以辅助分析和观察。

4、磁带:用于调节斜面的斜度,巧妙地控制实验物体运动的轨迹。

二、实验流程1、将斜面和垂直面放置在测量器上,可以控制斜面的斜度和测量物体运动的抵抗力。

2、在斜面上放置物体,然后放置压入仪器,用以测量物体运动的抵抗力,记录抵抗力的变化,以供分析参考。

3、拉动磁带,改变斜面的斜度,观察物体运动的轨迹,并记录运动时间,以供后续分析。

4、将实验物体从斜面移到垂直面,重复上述操作,观察物体的轨迹和运动时间,以供后续分析。

三、实验结果分析1、抵抗力分析:根据压入仪器测量结果,物体在斜面和垂直面行走时,抵抗力分别为x和y,通过计算可知,斜面抵抗力大于垂直面,即x>y。

2、运动时间分析:从实验结果中发现,在斜面上物体运动的时间要远大于垂直面上的运动时间,这表明斜面上物体运动速度受到相对较大的阻力,而在垂直面上运动的速度受到的阻力较小。

3、物体运动轨迹及其变化分析:观察结果发现,在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轨迹是弯曲的,而在垂直面上运动轨迹是直线,这是由于斜面在物体下坡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受到更大的阻力,因此造成了物体弯曲运动的轨迹。

四、实验安全在进行本实验前,必须正确操作实验设备,以防止发生意外。

其次,必须确保斜面的斜度适中,以免物体在运动时发生意外。

最后,实验中的压入仪器和测量仪器必须使用正确的参数设置,以免造成损坏和意外。

五、实验结论根据本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出:斜面上物体运动速度受到相对较大的阻力,而在垂直面上运动的速度受到的阻力较小。

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轨迹是弯曲的,而在垂直面上运动轨迹是直线,这是由于斜面在物体下坡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受到更大的阻力,因此造成了物体弯曲运动的轨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及通信研究・斜面两点悬挂物体运动控制研究欧方平 曹润强(攀枝花学院四川攀枝花 617000)摘 要 如何控制两点悬挂斜面上的物体进行二维运动,其实质是以两个相关的极坐转换成平面坐标的运动控制系统。

本文通过一个单片机控制两个减速同步电机正反转和一个斜板组成的实验模型,对悬挂物体实现定点定位和规定运动的方案论证、算法分析、控制实现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和实现。

关键词 单片机控制;运动控制;坐标转换作者简介  1 问题的提出一个与水平面夹角为100度的白色斜面板(100c m ×150c m ),左右上角固定两个滑轮(直径=0.5c m ),悬挂物体的线通过两个滑轮连接到固定在板上的两只电机法兰上,运动范围为80c m ×100c m 。

物体的质量约大于100克,物体上固定有浅色画笔,以便运动时能在板上画出运动轨迹。

板上标有间距为1c m 的浅色坐标线(不同于画笔颜色),以左下角为直角坐标原点,示意图如下。

基本要求(1)控制系统能够通过键盘或其他方式任意设定坐标点参数;(2)控制物体在80c m ×100c m 的范围内作自行设定的运动,运动轨迹长度不小于100c m ,物体在运动时能够在板上画出运动轨迹,限300秒内完成;(3)控制物体作圆心可任意设定、直径为50c m的圆周运动,限300秒内完成;(4)物体从左下角坐标原点出发,在150秒内到达设定的一个坐标点(两点间直线距离不小于40c m )。

这个题目可以看做是由两个以滑轮中心为原点的极坐标系,它们合成的点却要在以左下角为原点的直角坐标系中运动。

我们用单片机作系统进行悬挂运动的电机控制,由键盘输入的值和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都送入单片机,经单片机处理后控制电机的转向和转角,从而实现物体在斜板上的运动。

系统由:单片机、LCD显示器,键盘、电机、滑轮、木板和电源几部分组成。

简化的原理图如图2所示。

图2 简化的原理图第25卷第6期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8年12月Vol .25.No .6 Journal of Panzhihua University Dec .20082 算法分析方案一:设物体当前坐标为(x,y ),滑轮的半径为r ,则可得α1,α2,其计算公式为:tg =α1=115+r -y 15+80-x tg =α2=15+r -x 115+80-y由此可以得出:A 吊绳长度:LA =115+r -y sinα1B 吊绳长度:LB =115+r -y sinα2由以下步骤可以完成题目要求的功能。

(1)键盘给定坐标参数;(2)给出一组坐标点的参数表查表运行。

坐标轨迹长度大于100厘米;(3)键盘给出圆心坐标然后根据该坐标计算得出一组圆周点的参数;(4)类似(2),已知起点和终点,按某一规律给出两点间一线段参数,查表运行。

说明:在此方案中,圆周点选取的数量,点少了可能不够圆,点多了,计算量比较大,时间可能不够,且未考虑转轮的半径,运动结果误差较大,但仍能满足需求。

方案二:如图3所示.α=arctgy x ;β=arccosΔΔ2+l 2;γ=π2+α-β;k =l sin β;m =Δθ+k 可得:图3 方案二计算示意图 电机运动长度=(运动后的弧长+线长)-(运动前的弧长+线长)再由电机运动长度计算出完成该运动所需的脉冲个数: 脉冲个数=电机运动长度÷一个脉冲内电机运动的长度; 一个脉冲内电机的运动长度=转盘周长÷齿轮个数;由计算出的脉冲个数去控制电机的转动。

由于存在一个被逐级放大的系统误差,即使采用上面的等效方法也无法消除,故可采用下面这种相对较简单的等效方法。

即:电机运动长度=运动前物体到滑轮圆心的距离-运动后物体到滑轮圆心的距离。

注:运动前物体到滑轮圆心的距离即l 和运动后物体到滑轮圆心的距离即l ’均由计算所得。

经分析,本系统采用方案二,虽然实现步骤复杂,但其运动误差更小,运动结果就更准确。

2.3 电机控制电机控制电路设计是利用光电耦合器把单片机信号耦合到控制电路,再由继电器控制电机作相应转动。

从单片机高电平有效信号经过光电耦合器发射二极管,三极管接收后,使复合管导通,继电器内的常开开关将闭合,从而控制电机正反转。

2.4 光电传感器电路设计由于黑白物体的反射系数不同,可利用反射式光电传感器来检测黑白线条,反射光可以使光敏三极管导通和断开,调节传感器与被测对象之间的的距离,使光敏三极管只能接收到白色物体反射回来的光第25卷 攀枝花学院学报 第6期束。

而黑色物体的反射系数小,所反射回来的光束很弱,光敏三极管无法接受到反射光。

从而实现对黑白线条的检测。

还要在输出信号处加控制电路,起隔离强信号和方波整形的作用。

3 系统的软件设计61板配有凌阳自行研发设计的16位单片机开发环境I D E 。

此工具在W indo w s 环境下操作,支持标准C 语言和汇编语言,编译、编程、链接、调试和仿真于一体。

同时还提供大量的编程函数库,大大加快了软件开发的进程。

集成开发环境I D E 具有友好的交互界面、下拉菜单、快捷键和快速访问命令列表等,使编程、调试工作方便且高效。

此外,它的软件仿真功能可以在不连接仿真板的情况下模拟硬件的各项功能来调试程序。

在集成开发环境I D E 中,可以非常方便地将编写好的程序,通过61配套的下载线下载到61板上进行在线调试。

检测光电传感器在系统中有两处在用:一是在电机模块中对脉冲进行计数,二是在寻迹运动中探测黑线。

在电机模块中由单片机送入的脉冲个数控制电机的转动长度,从而控制物体(画笔)的运动,光电检测显示的脉冲数只作为辅助检测,其软件控制较简单。

在寻迹运动中探测黑线就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控制,用检测光电传感器子程序来对其进行控制。

单片机从端口读取数据,当检测光电传感器无输入时,即检测到黑线的情况,经分析存在八种可能,对该八种情况分别做不同的运动;当检测光电传感器无输入时,即没有检测到黑线时,同样也存在八种情况,分别做相应的运动。

最终使单片机沿黑线运动。

其运动算法如图4所示,假设起始位置为同一种状态。

纵坐标轴左边的运动为检测到黑线时的运动方向;纵坐标右边的运动为没有检测到黑线的运动方向。

图4 运动算法图主要思路为:设定物体的初始状态,且设定物体总是朝着它的正前方偏左45度走。

当物体在初始状态下(八种)朝着它的正前方偏左45度走后检测到黑线,则物体继续朝着它的正前方偏左45度走;当物体在初始状态下(八种)朝着它的正前方偏左45度走后没有检测到黑线,则物体将回到初始状态,朝着它的正前方偏右45度走,则一定能检测到黑线,检测到后,物体又朝着它的正前方偏左45度走,而走的这两步可用等效法等效为一步,即用当前的坐标去替换正前方偏左45度走后没找到的坐标,注意方向和大小要同时替换。

该子程序的算法很新颖,且控制精度高,使得最后结果误差很小。

显示程序:流程图略,其代码为:void dis pxy (int x,int y )第25卷 欧方平 曹润强:斜面两点悬挂物体运动控制研究 第6期第25卷 攀枝花学院学报 第6期{int s w;s w=x/10;D is pL ist[2]=x%10;D is pL ist[1]=s w%10;D is pL ist[0]=s w/10;if(D is pL ist[0]>9)D is pL ist[0]%=10;s w=y/10;D is pL ist[5]=y%10;D is pL ist[4]=s w%10;D is pL ist[3]=s w/10;if(D is pL ist[0]>9)D is pL ist[0]%=10;D is pFlag=3;}3.1 电机运动子程序通过该子程序来计算电机运动长度,控制电机的运动。

其算法可用下式来表示:电机运动长度=(运动后的弧长+线长)-(运动前的弧长+线长)该程序重在算法,流程图略。

其代码为:fl oat djSport L(fl oat djcs[]) //求电机运动长度{fl oat alfa,bta,len,djs port,te mp1,te mp2;te mp1=djcs[2]-djcs[0]; //k1Xte mp2=djcs[3]-djcs[1]; //k1Yalfa=atanf(te mp2/te mp1);len=sqrtf(te mp13te mp1+te mp23te mp2);bta=acosf(djcs[6]/len);djs port=djcs[6]3(pai/2+alfa-bta)+len3sinf(bta);return(djs port);}3.2 画圆子程序运用此程序完成画圆功能。

其算法主要参照计算机图形学中圆的伯森翰扫描算法。

在进行圆的扫描时,要先生成8分圆,只要能生成8分圆,那么圆的其它部分可通过一系列的简单反射变换得到。

对于中心不在原点的圆,可先通过平移变换,化为中心在原点的圆,再进行扫描转换,把所得的象素坐标加上一个位移量即得所求象素坐标。

流程图略,其代码为:void circle_8(x,y,dlt) //八分圆插补int x,y,dlt;{int i;while(y>x){if(dlt<0){dlt+=23x+3;x++;}else{dlt+=23(x-y)+5;x++;y———;}cirlist[i]=x;i++;第25卷 欧方平 曹润强:斜面两点悬挂物体运动控制研究 第6期cirlist[i]=y;i++;}cirstepbk=i;}4 总结本系统以凌阳16位单片机(SPCE061A)为控制核心,利用光电检测技术并配合一套独特的软件算法实现了物体利用键盘任意设定坐标、在板上做任意设定直线的运动、作规定的圆周运动、从原点到达任意设定的坐标点、显示坐标以及时间、跟踪黑线运动等功能,最终完成竞赛题目中要求的各项任务。

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力求硬件线路简单,充分发挥软件编程方便,使用灵活,测试效果精度高的特点,来满足竞赛要求。

参考文献[1]罗亚非等.凌阳16位单片机应用基础[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年.[2]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奖作品汇编[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3]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M].实验.测试(第二版)[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4]马建国等.电子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5]康华光,陈大钦.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6]蒋颂军,何晓帆.常用集成电路实测数据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7]张友汉等.电子线路设计应用手册[M].厦门: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Two Dots Suspended M ove ment Controlli n g on the Sl antOu Fang-p ing,Cao Run-qiang(Computer College of Panzhihua University,Panzhihua617000,Sichuan) Abstract:The syste m adop ts m icr ocontr oller(SPCE061A)t o design the dom inant contr ol syste m.I n ter m s of the conditi ons, the m icr ocontr oller is called upon t o contr ol t w o synchr onous mot ors(mot or1&mot or2)turn-left or turn-right t o contr ol the pen dra wing line which needed in the design.The contr ol syste m have several functi ons as foll owing:1.According t o the nu mbers which keyboard input t o find the positi on;2.Contr ol the pen t o dra w a line in the range of80c m×100c m;3.D ra w a circle(d=50c m);4.Move fr om oral-positi on t o the positi on which definiti on;5.Reflecting-infrared sens ors,are app lied t o detect black lines,and send the signal t o the m icr ocontr oller t o contr ol the syste m move al ong the black lines;6.LE D show the keyboard’s input nu mbers but als o show the pen’s positi on.Key word:m icr ocontr oller;move contr ol;reflecting-infrared sens or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