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总成液压悬置元件的结构与动力学分析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及稳健性分析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及稳健性分析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是指汽车中发动机、变速器和驱动轴等汽车动力总成部件的组成系统,它对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优化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设计和提高其稳健性是汽车设计和生产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系统整体重量、系统刚度、支撑件材料选用、降低噪音、减少振动等。
为了实现这些要求,通常需要结合数值分析和实验方法进行优化设计。
在系统整体重量的优化方面,设计师可以采用新型材料或优化零部件设计等措施来减轻体重。
例如,使用降低密度但强度较高的铝合金,或采用轻量化的减震器等。
在系统刚度方面,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提高系统刚度,例如增加材料厚度、设计增加支撑件数量和位置等方案,同时还可以结合实验技术和数值分析方法,优化系统的刚度。
在支撑件材料选用方面,需要考虑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所处环境的特殊性质,如温度、湿度、腐蚀等,并且应该考虑到材料成本、加工工艺性、可靠性等因素。
这些要素均需在材料选用过程中进行综合考虑。
在噪音和振动方面的优化,需要采用减震、减振等措施,例如在发动机与车身之间设计隔振器,利用减振器改善驾驶稳定性并降低噪音。
同时,还可以采用模拟试验和理论模拟等方法,以确定系统的不同工况下的振动和噪声水平,并加以适当的改善。
此外,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稳健性分析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方面。
系统的稳健性指的是系统能够在各种不确定情况下保持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系统的稳健性分析中,需要考虑到各种可能的负载情况、失效情况和故障情况,并结合设计要求和汽车行驶情况,确定系统的最佳稳健性设计方案。
这一过程需要采用可靠性分析方法,综合评估系统的稳健性。
总之,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优化和稳健性设计是汽车工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采用先进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可以不断提高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和期望。
此外,为了实现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优化和稳健性设计,需要充分了解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研究综述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研究综述汽车动力总成悬置装置的性能对车辆NVH表现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通过单自由度模型对悬置系统的隔振原理进行分析,阐述了悬置系统的发展过程,并对不同类型的隔振垫进行了介绍和比较。
动力总成是汽车主要的噪声和振动源,主要的激励可分为两类:一是汽缸燃烧而产生的震爆力;二是发动机曲轴旋转运动时不平衡而产生的惯性力。
为了保证驾乘的舒适性,工程师设计了动力总成隔振装置用以隔离动力总成产生的振动。
常见的轿车隔振装置在空间布置上可以分为:1.底部布置,即将隔振装置安装在机舱底部的副车架上。
这种布置安装空间比较自由,但是隔振效果不理想。
2.悬置布置,即将隔振装置安装在动力总成扭矩轴上。
这种布置隔振效果好,但是安装空间受到限制,而且通常需要1~2个扭拉杆或者隔振垫以限制动力总成在横向的转动角度。
在本文中,主要分析对象是悬置布置的动力总成隔振垫,即动力总成的悬置系统。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工作原理动力总成悬架装置用于连接动力总成与车身结构,是汽车动力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可以归纳为如下两点:1.支撑与限位。
悬置系统的首要功能即连接动力总成与车身结构,因此悬置系统不仅要在静止状态下将动力总成定位并支撑在设计的位置,而且需要保证动力总成在不同工况下与机舱或其他部件不发生碰撞或干涉,将动力总成的位移限制在合理的一个区域内。
2.隔离振动。
发动机的激振是汽车的主要振源之一,为了保证驾乘的舒适性,悬置系统需要尽可能减少由发动机传向车身和底盘的振动;另一方面,由于道路不平等原因,悬置系统也需要尽量隔离来自悬架和车轮的振动,防止该激振传递至动力总成,以保护发动机和变速器的正常工作。
由于悬置系统需要承载整个动力总成的重量以及发动机所产生的扭矩,这决定悬置系统需要足够大的刚度以保证动力总成的位置在合理的区域内。
若刚度不足则可能导致动力总成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或碰撞;另一方面,要获得较小的振动传递率,就需要更大的频率比,这就要求悬置系统的刚度尽可能小。
汽车动力总成液压悬置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汽车动力总成液压悬置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汽车动力总成和悬置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要求也日益提高。
液压悬置系统已经成为当前高端汽车悬置系统的主流技术之一。
液压悬置系统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对液压缸的压力进行调节,来实现对车身高度的调整,改善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提高整车的驾驶品质和可靠性。
因此,研究汽车动力总成液压悬置性能,对于提升汽车动力总成和悬置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以准备生产的高端汽车为研究对象,研究液压悬置系统的动力性能、安全性能和舒适性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液压悬置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分析:主要研究液压悬置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结构和组成部分。
2.液压悬置系统的动力性能研究:通过实验研究液压悬置系统在不同路面条件下的动态响应特性,分析其对车辆操控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3.液压悬置系统的安全性能研究:主要研究液压悬置系统的密封性能、防爆性能和故障排查技术,保证液压悬置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4.液压悬置系统的舒适性能研究:通过实验研究液压悬置系统对车辆行驶中的震动和噪音的消除效果,分析其对车内环境和驾驶人员的舒适性的影响。
研究的目标是建立高端汽车液压悬置系统的性能测试和评价体系,为大众汽车行业提供技术支持和研发理论依据。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文献调研法:对国内外高端汽车液压悬置技术的现状和进展进行深入研究。
2.理论分析法:对液压悬置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
3.仿真模拟法:采用虚拟样机和虚拟试验技术,完成液压悬置系统的动态响应和舒适性能分析。
4.实验研究法:通过实验研究液压悬置系统在不同路面条件下的动力性能、安全性能和舒适性能,获得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四、预期成果和意义通过本研究,预计可以获得以下成果:1.建立高端汽车液压悬置系统的性能测试和评价体系,为大众汽车行业提供技术支持和研发理论依据。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模态分析与优化
Wang Fang (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Anhui Hefei 230601 )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dynamic model of the mounting system and the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model of MATLAB theory are used to optimize and analyse the mounting system of modal and decoupling rate. With mounting assembly stiffness and elastic center coordinate system as design variables, the decoupling rate higher and more reasonable modal as a constraint condition, the mounting system and modal decoupling rate optimization,and ultimately improve the powertrain vibration isolation performance of mounting system. Keywords: mounting system; modal; decoupling rate; optimization CLC NO.: U461.2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 (2017)13-31-04
汽车动力总成液压悬置橡胶主簧静特性有限元分析
( ) Y o 型 4 eh模
W = C0 —3 1( 1 )+C0 , 2( 1—3 +C 0 , ) 3(1—3 )
该模 型能适 合 较大 应变 范 围 的变 形 。 l) 应用 伸长 比表 示 的应 变能 函数 : /
维普资讯
闯
10 2 ) 3 0 5
10 6 2 3 02;.吉林大学 汽车工程学 院 , 长春
摘 要 :以某一型号轿车发动机液压悬置为研究对象 , 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A A U 分析了橡胶主簧 BQ S
在垂 直方 向的静态特性 。介绍 了橡胶材料 本构关系的基本理论 , 述 了橡胶 有 限元 模型 的建 立过程 , 论 计算 分析 了橡 胶主
维普资讯
振 第2 6卷第 9期
动
与
冲
击
J OURNAL OF VI BRATI ON AND S HOCK
汽 车 动 力 总成 液压 悬置 橡 胶 主 簧 静特 性 物科学学 院, 长春
=
橡胶主簧结构参数对其静态特性 的影 响 , 并分析 了单 元特性对橡胶 主簧有限元分析结果 的影响。
.
∑ c( 一 ) 一 ) I 3 ( 3 i
1 橡胶主 簧静特性有限元建模
1 1 橡 胶材 料超 弹性本 构 关 系分析 和 确定 .
其 中 C 是材 料 常数 , 过试 验测定 。 通 几 种 常见 的应 变能 函数 :
常用液压元件的结构及原理分析(图文讲解)
表5.1中图形符号的含义如下:
• 一般,阀与系统供油路连接的进油口用字母P表示;阀 与系统回油路连通的回油口用T(有时用O)表示;而阀 与执行元件连接的油口用A、B等表示。有时在图形符 号上用 L 表示泄漏油口。
• 换向阀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作位置,其中一个为 常态位,即阀芯未受到操纵力时所处的位置,图形符 号中的中位是三位阀的常态位。利用弹簧复位的二位 阀则以靠近弹簧的方框内的通路状态为其常态位。绘 制系统图时,油路一般应连接在换向阀的常态位上。
右侧吸油腔内的轮齿脱离啮合, 密封腔容积不断增大,构成吸 油并被旋转的轮齿带入左侧的 压油腔。
左侧压油腔内的轮齿不
断进入啮合,使密封腔容积 减小,油液受到挤压被排往 系统,这就是齿轮泵的吸油 和压油过程。
2.3 叶片泵
单作用叶片泵
双作用叶片泵
2.3.1 单作用叶片泵
2.3.1.1 工作原理 压油窗口
“位”构成了不同类型的换向阀。
“位” (Position)一指阀芯的位置,通常所说的“二位 阀” 、 “三位阀”是指换向阀的阀芯有两个或三个不同的 工作位置,“位”在符号图中用方框表示。
所谓“二通阀” 、 “三通阀” 、 “四通阀”是指换 向阀的阀体上有两个、三个、四个各不相通且可与系统中 不同油管相连的油道接口,不同油道之间只能通过阀芯移 位时阀口的开关来沟通。
5.1.2 液控单向阀
(1)液控单向阀的工作原理和图形符号
(1)简式内泄型液控单向阀
此类阀不带卸荷阀芯, 无专门的泄油口。
A—正向进油口; B —正向出油口
K —控制口
简式内泄型液控单向阀
1 —阀体;2 —阀芯;3 —弹簧; 4 —阀盖;5—阀座;
6 —控制活塞;7 —下盖。
汽车动力总成液压悬置橡胶主簧静特性有限元分析
动 与
冲
击 V o. l 26 N o. 9 2007
J OU RNAL O F V IBRAT I ON AND SHOCK
汽车动力总成液压悬置橡胶主簧静特性有限元分析
梁天也 ,
( 1. 吉林大学 植物科学学院 , 长春1史 ,2马闯
2
130062; 2 . 吉林大学 汽 车工程学院 , 长春
N
W =
i+ j = 1
C ij ( Ii - 3) ( Ij - 3 )
i
j
1 橡胶主簧静特性有限元建模
1 1 橡胶材料超弹性本构关系分析和确定 橡胶材料不同于金属材料仅需要几个参数描述其 材料特性, 橡 胶的行为 复杂, 材料本构 关系是 非线性 [ 2] 的 。它的力学行为对温度, 环境 , 应变历史, 加载的 速率都非常敏感, 这样使得描述橡胶的行为变得更为 复杂。对于各向同性的体积不可压缩或体积近似不可 压缩的橡胶材料, 其非线性弹性特性用超弹性模型描 [ 3] 述 。超弹性材料的本构关系可表示为应变能函数的 一般形式为 2 2 2 W = C 1 ( 1 + 2 + 3 - 3) + C2 ( 其中 1, I1 = I2 =
_ _
i
!
!
!
应力大的位 置进行网 格细划。在 主簧受 力变形 过程 中, 橡胶和金属粘合表面之间不存在相对运动 , 即粘合 表面上的节点应该具有相同的自由度 (位移 ), 所以在 使用三维实体单元进行网格划分过程中 , 在橡胶单元 与金属单元接触的地方 , 必须确保橡胶和金属粘合面 上具有共同的节点, 这样就避免了在它们之间定义新 的接触条件, 不仅减少了计算量, 而且更符合实际运动 情况。
发动机液压悬置动态特性研究分析
行 对 比分析 。 对 比分析 结果表 明 , 真结 果与试 验 结 果比较 吻合 , 仿 验证 了模 型 的 实用性 和 可信性 。
关 键 词 : 压 悬 置 ; 态特 性 ; 真 分 析 液 动 仿
中图分 类号 : 4 3 3 ;P 9 . U 6 . 3 T 3 19
文献 标 识码 : A
d a c c rc e it yn mi ha a t rsi Co c. mpa i h i u ain rs ls t h e tr s ls,i s o h tt e c lultd rs lsby ADAM S rngt e sm lto e u t o t e t s e ut t h wst a h ac ae e u t a r e wih t e to e . g e t het s n s K e o ds:h r u i n i e mo t yn mi c rc e itc yw r yd a lc e g n un ;d a c ha a t rsis; sm ua in i lto
0 前
言
1 液压悬置 的基 本结构
液压 悬 置 按 控 制方 式 可 以分 为被 动 悬置 、 主 半
动悬 置和 主动 悬 置三种 。半 主动 悬置 和 主动悬 置虽
为 了改 善 汽 车 内 的振 动情 况 , 现 在 汽 车动 力 在
总成 中采 用 了大量 的悬 置系 统 。一个 理想 的动力 悬
置 系统应 具备 以下 两点 特性 : 5~ 0 H 在 2 z的低频 范
围内 , 了有效 衰 减 因路 面 不 平 和 发 动 机怠 速燃 气 为 压 力不均 匀 引起 的低 频 大 振 幅 的振 动 , 需具 有高 刚 度、 大阻 尼的特 性 ; 而在 2 z以上 的 频 带 范 围 内 , OH
车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结构及类型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结构及类型一、悬置结构及发展历史常见的悬置类型按发展历程来分有橡胶悬置、液压悬置、半主动悬置、主动悬置。
见图1所示。
图1 悬置的结构、性能及发展历程二、橡胶悬置橡胶悬置按结构分,可以分为衬套型悬置,方块形橡胶悬置以及楔形橡胶悬置衬套型橡胶悬置的橡胶元件位于内外两个圆筒形的金属管(内芯和外管)之间,橡胶可以用于承受压力或剪力,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衬套型橡胶悬置按主簧结构的形状还可以分为八字形,一字型以及X 型(见图2)。
每种类型的衬套型悬置三向刚度比例不一样,适应不同的整车要求。
图2 衬套型橡胶悬置结构图方块形橡胶悬置主要用在前置后驱车的左右悬置上,形成一对V型悬置组,可以通过调整安装角度获得更好的整车状态下的解耦及频率分布效果(见图3)。
具体计算过程的可以参照我发表的在汽车技术杂志上论文《基于动力总成质心位移及转角控制的悬置系统优化设计》。
图3 V型布置悬置系统及块状橡胶悬置结构图楔形橡胶悬置的橡胶元件硫化在金属两侧,主要用于承受剪切力,通常用在前置后驱车的变速器悬置上。
图4展示了两种楔形悬置的结构。
在分析中对于拉得比较开得悬置可以作为两个悬置来计算,相当于又形成了一对V型悬置组。
图4 楔形橡胶悬置结构图三、液压悬置液压悬置按结构分为筒形液压悬置以及梯形液压悬置,一般美系和日系车用筒形液压悬置的较多,欧系喜欢用梯形液压悬置。
液压悬置内部布置有解耦盘/膜,以及形成惯性通道的流道板。
流道板和橡胶主簧之间形成上夜室,底膜(皮碗)与流道板之间形成下液室,用于存储液体。
筒形液压悬置为了降低高频动刚度硬化还装有节流盘。
具体结构见图5所示。
而梯形液压悬置由于结构的限制一般不设节流盘。
被动式液压悬置的发展一共历经了三代,这一部分内容将在后续的文章中做具体的阐述。
图5 筒形液压悬置结构图四、半主动悬置半主动悬置的控体系统由电子控制单元、电磁阀、带有活动阀的悬置主体构成(可以是橡胶悬置或液阻悬置)(见图6),其工作原理为:电子电子控制单元监控发动机转速并在怠速时发出信号开启电磁阀;电磁阀开启后,发动机进气歧管内的负压力促使勾当阀开启,打开节流孔。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布置研究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布置研究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动力总成的悬置系统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悬置系统是指汽车动力总成(发动机、变速器、传动轴等)与底盘系统(车轮、悬挂系统等)之间的连接部件,它直接影响着汽车的行驶舒适性、稳定性和操控性。
对悬置系统的布置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汽车整体性能,提升驾驶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一、悬置系统的作用悬置系统是汽车动力总成和底盘系统之间的连接部件,它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作用:1. 支撑和固定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能够支撑和固定动力总成,使其能够准确地与底盘系统相连,并且在汽车运行中保持稳定。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振动和噪音,提高行驶的舒适性。
2. 传递动力和扭矩:悬置系统不仅需要支撑和固定动力总成,还需要传递动力和扭矩,使其能够顺利地传递到底盘系统,并且转化为车轮的动力,从而驱动汽车前进。
3. 缓解冲击和震动:悬置系统需要具备缓解冲击和震动的能力,使得汽车在行驶中能够保持平稳,避免因为道路不平而对车辆和乘客造成不良影响。
二、悬置系统的布置研究悬置系统的布置对于汽车整体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优化。
在悬置系统的布置研究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动力总成的重心位置:动力总成的重心位置对于悬置系统的布置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动力总成的重心位置越低,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和操控性就会越好。
需要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置,将动力总成的重心位置降低到最佳位置。
2. 悬置系统的刚度和弹性:悬置系统的刚度和弹性对于汽车行驶的舒适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刚度过大会导致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震动传递过大,影响乘坐舒适性;而弹性过大会导致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悬挂过度变形,影响行驶稳定性。
需要通过研究和优化悬置系统的刚度和弹性,使之达到最佳的状态。
3. 隔振和隔音设计:悬置系统需要具备良好的隔振和隔音设计,以减少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音,提高行驶的舒适性。
需要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置,减少动力总成和底盘系统之间的振动传递,并且采用隔音材料,降低汽车内部的噪音。
RQ11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分析与试验研究
RQ11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分析与试验研究在车辆设计开发中,合理地设计动力总成的悬置系统,可以降低动力总成激励产生的振动传递到车架和车身,提高乘坐舒适性和降低振动噪声,提高汽车产品品质和竞争力。
因此,在现代车辆开发研究中,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分析的研究倍受关注。
理想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应满足多方面的要求。
首先,应该将动力总成自身产生的振动与车架结构相隔离。
它必须在汽车突然加速、制动、转向等非稳态干扰时,有效限制发动机的过分弹跳和过大的位移。
从隔振理论可知,理想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应该在低频范围有较大的刚度和阻尼,而在高频范围有较低的动刚度。
通常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刚体振动在6个自由度上的振动是耦合的,即某个自由度上的激振力(矩)可以引起悬置系统其它单个或多个自由度上的振动。
耦合振动会导致动力总成的振动频率范围大,振动耦合问题就成了限制悬置系统减振隔振性能的最大障碍之一。
近二十多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更有效的振动分析方法的应用,为悬置系统的设计和研究提供了十分有效的手段,使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仿真分析和优化得以开展和研究。
1 动力总成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为了进行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和设计,需要建立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固有频率一般在5-30 Hz之间,其固有频率远低于动力总成的弹性模态,可以假定动力总成为刚体。
因此,在以系统低频隔振分析和设计为主要目标的处理过程中,将动力总成视为刚体,橡胶悬置元件简化为三向正交的弹性阻尼元件,建立系统6自由度动力学微分方程组。
在分析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振动时,其振动激励源是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不平衡激励和车辆行驶时路面不平度激励。
图1表示动力总成处于静平衡位置。
以动力总成质心C为坐标原点,设定沿动力总成曲轴方向并指向前方为x轴正方向,按照右手法则建立直角坐标系Cxyz,如图1所示。
动力总成的振动可分解为随同它的质心C点沿x,y,z的三个平动,和绕质心C点的转动。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总结
第一章悬置系统的经验设计1.1悬置系统的功能与设计原则发动机悬置系统是发动机应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悬置系统的功能与设计原则大致可归纳如下:1隔离振动在发动机所有工作转速范围内,发动机产生的振动必须通过悬置系统加以隔离,尽可能降低传递给汽车底盘和车身的振动。
同时悬置系统还必须隔离由道路不平引起的车轮悬挂系统的振动,防止这一振动向发动机传递,避免发动机振动加剧以满足车辆运行时的平稳性和舒适性,并保证怠速和停机时发动机的稳定性。
2发动机支承和定位为了隔离振动,发动机被支承在几个弹簧软垫上。
因而在发动机本身振动和外界作用力驱动下,发动机和底盘之间必然存在着相对运动。
所以悬置系统必须具有控制发动机相对运动和位移的功能,使发动机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和正确的位置上,决不能让发动机在向各方向运动中与底盘车身上的零件发生干涉和碰撞。
3保护发动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同时承受着动态负荷和冲击负荷。
悬置系统应具有保护发动机的能力,防止发动机上个别部位因承受过大的冲击载荷而损坏,特别要保证发动机缸体后端面与飞轮壳的结合面上的弯曲力矩不超过制造厂规定的限值。
此外车辆在崎岖道路上行驶时,车架的扭曲变形会使发动机承受扭曲应力,使发动机局部受到损伤。
悬置系统应布置合理,并正确选择软垫刚度等参数,以保证能充分缓冲和抵御外力的冲击并消除薄弱环节。
4克服和平衡因扭矩输出而产生的反作用力悬置系统必须有足够强度,当发动机变速箱总成输出最大扭矩时能克服最大扭矩所产生的最大反作用力。
悬置软垫和支架在这种条件下都必须具有足够的可靠性。
5发动机与底盘之间的连接零件必须有足够柔性这些零件是排气管进气管、燃油管、冷却水管、压缩空气管、油门操纵机构及变速箱操纵机构等。
如果它们的刚度较大,则发动机的振动容易造成这些零件的损坏,特别是在怠速停机和出现共振时表现得尤其剧烈。
另一方面如果它们刚度较大,也会改变发动机悬置系统的刚度和自振频率,从而影响隔振效果并导致噪声升高,因此这些连接件必须采用柔性软管或柔性连接。
汽车底盘的液压悬挂系统构造与工作原理解析
汽车底盘的液压悬挂系统构造与工作原理解析在汽车工程领域,汽车底盘的液压悬挂系统是一个关键的技术部件,它能够有效提高车辆的悬挂性能和乘坐舒适性。
本文将从液压悬挂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两个方面展开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的汽车技术。
一、构造分析1. 液压悬挂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液压油箱、液压泵、液压缸、控制阀门和液压管路等。
2. 液压油箱:液压油箱一般位于车辆底盘的前部或后部,用于储存液压油,并通过液压泵将液压油送入液压缸中。
3. 液压泵:液压泵是液压悬挂系统的动力源,它通过转动产生液压油的压力,推动液压缸的活塞进行工作。
4. 液压缸:液压缸是液压悬挂系统的执行元件,它接受液压泵输送的液压油,通过活塞的升降来调节车辆的悬挂高度。
5. 控制阀门:控制阀门用于控制液压油的流动方向和流量大小,从而实现对液压悬挂系统的操作和调节。
6. 液压管路:液压管路将液压油从液压泵输送至液压缸,是液压悬挂系统的液压传动通道。
二、工作原理解析1. 液压悬挂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压油的压力来调节车辆的悬挂高度,以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2. 当车辆行驶在不同路况下时,液压悬挂系统通过感应车轮的运动和车身的倾斜角度,实时控制液压泵的运转,调节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3. 在车辆通过不平路面或急转弯时,液压悬挂系统可以实现自动调节悬挂高度,使车辆底盘与地面保持适当的间隙,有效减少冲击力对车身的影响。
4. 液压悬挂系统还可以根据车辆的载重情况自动调节悬挂高度,保持车身的平稳性和通过性,提升驾驶体验。
通过以上对汽车底盘液压悬挂系统的构造与工作原理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的汽车技术,并认识到其在提高车辆行驶性能和驾驶舒适性方面的重要作用。
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对液压悬挂系统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的汽车生产和维护中。
浅析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
浅析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摘要:汽车的NVH性能指标历来是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作为汽车重要的振动激励源之一的动力总成,其悬置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十分重要。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作用不仅是有效地隔离和衰减动力总成向整车其余部件的振动激励,而且也可以有效地隔离和衰减路面激励通过车轮、悬架以及副车架等部件传递到动力总成的振动激励。
本文围绕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展开论述,仅供广大汽车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NVH激励源动力总成悬置系统1悬置系统分类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类型可以进行如下分类:1)悬置单元材质。
依据悬置单元采用材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橡胶悬置、液阻悬置两大类。
当前中低档汽车采用的多为橡胶悬置,豪华型汽车多采用液压悬置。
2)布置方式。
按照悬置单元布置方式,可以分为平置式、斜置式、会聚式三类。
平置式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且安装工艺性较好,悬置弹性元件的三向主轴均平行于车辆坐标系;斜置式悬置弹性元件的三向主轴中只有某一向主轴与车辆坐标系平行,其余两向主轴与车辆坐标系有一定的夹角,当前应用的最多;会聚式悬置元件弹性隔震主轴会聚于一点,对布置空间等要求比较高。
三种布置方式的悬置系统简图分别如下图1(a平置式、b斜置式、c会聚式)所示。
3)悬置元件的数量。
依据悬置元件的数量可以分为三点式(左右后、前后左等)、四点式悬置、五点式悬置、六点式悬置四大类型。
主要依据动力总成的种类、质量、布置型式(前置前驱、前置后驱等)等决定。
3能量解耦法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要求空间6自由度方向能量解耦率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通常主要方向要求解耦率不低于90%,其余方向不低于80%。
能量解耦法是当前常用的解耦方法之一。
3.1坐标系定义以动力总成质心为坐标原点,坐标方向与整车坐标方向一致,以此方法建立动力总成坐标系;以悬置元件本身的弹性中心为坐标原点,三个弹性主轴与整车坐标方向存在一定的夹角,以此方法建立弹性元件坐标系。
3.2原理说明以三点式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为例进行说明。
车辆液压悬挂系统的分析设计
车辆液压悬挂系统的分析设计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车辆悬挂系统的设计越来越受到关注。
悬挂系统是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车辆的舒适性、操控性和安全性有着直接影响。
而在悬挂系统中,液压悬挂系统因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调性而备受青睐。
本文将对车辆液压悬挂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液压悬挂系统的工作原理。
液压悬挂系统通过液压油在缸筒中的压力变化,控制车辆悬挂的硬度和高度。
在车辆通过不平路面时,液压油会受到压力的作用而挤压缸筒,从而达到减震和抗震的效果。
通过不同的压力调节,我们可以根据车辆的需要来调整悬挂系统的硬度和高度,从而达到最佳的驾驶感受。
然而,要设计一个合适的液压悬挂系统并不容易。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车辆的类型和用途。
不同类型的车辆对悬挂系统的需求有所不同。
例如,跑车需要更高的悬挂刚度来提供更好的操控性能,而普通轿车则需要更好的舒适性。
此外,考虑到减震和稳定性,还需要根据车辆的负载量和行驶环境来确定液压悬挂系统的参数。
在设计液压悬挂系统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一些技术细节。
例如,我们可以采用双作用缸筒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另外,通过采用不同的阀门和软管,我们可以调整悬挂系统的油路结构,从而达到更好的动态响应性能。
此外,还可以引入电子控制单元来实现悬挂系统的智能化和自适应性。
除了设计,我们还需要对液压悬挂系统进行分析和测试。
通过实验和仿真,我们可以评估悬挂系统的性能,并进行优化。
通过对悬挂系统的动力学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其在不同工况下的响应特性,从而优化系统参数。
此外,我们还可以进行悬挂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最后,我们需要考虑液压悬挂系统的维护和保养。
悬挂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机械系统,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
例如,我们需要检查液压油的质量和压力,确保系统的正常工作。
我们还需要检查密封件和软管,以防止泄漏。
此外,定期更换阀门和软管也是必要的。
总结起来,液压悬挂系统的分析设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动力总成悬置的产品结构和开发流程
动力总成悬置的产品结构和开发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是汽车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连接动力总成(如发动机或电动机)与车体或副车架,旨在吸收和隔离动力总成产生的振动,提高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和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多体动力学分析
fj
和振型
振动时,
式4
由式 3 可以求解出振动频率,式 4 求解出振动能量解耦率,由设计要求确定的 悬置系统六阶振动频率和在主要振动方向的能量解耦率,结合优化分析可以确定每 个合理悬置刚度值、安装角度和安装位置。
3.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多体动力学分析
3.1 模态解耦计算
如图 2 所示为某车型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动力总成质量为 164.5kg, 采用三点悬置布置,其中左、右悬置分别布置在变速箱、发动机链轮壳上部,分别 与机舱左、右纵梁连接,抗扭悬置布置在变速箱上。变速箱侧悬置及发动机侧悬置 垂直布置, 承受了动力总成主要载荷, 抗扭悬置与 x 轴呈 11.6 度角布置, 用 bushing 元件连接动力总成与车架用来模拟实现悬置力学功能,各悬置点位置和刚度如表 1 所示。
表 2 动力总成悬置振动频率及解耦率(x,y,z 为整车坐标系方向)
频率 振型
13.79 12.36 0.00 0.33 0.34 0.79 86.17
16.63 0.00 1.71 0.02 98.44 -0.58 0.40
9.60 4.49 0.08 77.15 -0.07 17.58 0.78
表 5 各悬置刚度曲线 发动机侧 变速箱侧 抗扭
在汽车某一工况下行使, 动力总成受到最大的向前扭矩载荷和向上 2g 的加速度 载荷,计算得动力总成质心位移和悬置支架处动反力分别如表 6 和表 7 所示:
表 6 动力总成质心位移
转动位移(deg)
液压悬置的结构规范[技巧]
动力总成液压悬置的结构规范动力总成液压悬置的结构规范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系列车型动力总成液压悬置的结构规范;本标准主要说明了动力总成液压悬置的结构规范,并假设输入的布置边界条件满足布置要求;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无3 术语和定义无4 目标液压悬置的结构目标:在5~20Hz的低频范围内,需具有高刚度、大阻尼的特性,可有效衰减因路面不平和发动机怠速燃气压力不均匀引起的低频大振幅的振动;而在20 Hz以上的频带范围内,需具有低刚度、小阻尼的特性,可降低车内噪声,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 液压悬置的结构设计5.1液压悬置的研究分析因国内的液压悬置研究起步比较晚,目前液压悬置的设计方式主要以消化吸收国外同类轿车的悬置系统布置方式和研究现有悬置产品的动特性为主,然后根据参考样件进行参考设计;目前对参考样件的分析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5.1.1试验分析液压悬置的试验包括悬置元件试验和内部组件试验。
悬置元件试验的目的是获得悬置在不同的激励频率和振幅下的三向动刚度和滞后角特性,为仿真分析的验证和悬置的优化设计提供数据参考。
组件试验的目的是分析单个组件在整个悬置元件中的作用,测试主要组件的特性参数值,如橡胶主簧的弹性系数kr,阻尼系数br,上、下液室体积刚度kv、kb和橡胶主簧的等效泵压面积Ap等。
5.1.2理论分析理论分析的是根据参考样件建立精确的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仿真计算分析液压悬置的动刚度、阻尼的频变特性和幅变特性,找出影响悬置动特性的关键设计参数,进而进行结构参数的优化匹配。
5.2液压悬置的分类液压悬置按控制方式可以分为被动悬置、半主动悬置和主动悬置三种。
半主动悬置和主动悬置在隔振降噪性能方面要优于被动悬置,但它们的结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系统稳定性较差。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布置研究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布置研究汽车动力总成是车辆的核心部件,其稳定的悬置系统对车辆的安全性、行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研究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布置对于提高汽车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理论的基础上,对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布置进行了深入研究。
汽车动力总成由发动机、变速器、传动轴、驱动桥和后桥五部分组成。
悬置系统是汽车动力总成与底盘连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由弹簧、减震器和支柱等零部件组成。
悬置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减小动力总成的振动和冲击,同时还要对转向和刹车等操作产生的反作用力进行消化和分散。
汽车动力总成在车身中的布置主要有两种方式:前置式和后置式。
前置式指发动机和变速器安装在车身前部,后置式则是安装在车身后部。
确定悬置系统布置方式的关键是保证汽车动力总成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基于此,本文对两种布置方式的悬置系统布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前置式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通常采用前后横梁式或前后分别悬挂式。
前后横梁式悬挂系统适用于那些轴距较大的车型,它可以提高车身刚性,同时还可以平衡发动机的重量和车身的重量。
前后分别悬挂式悬挂系统则是针对小型车型设计的,在日本和欧洲市场广泛采用,这种布置方式可以将发动机和变速器分别安装在车体前部和后部,有效地降低车身重量和空气动力学阻力。
对于后置式汽车动力总成,其悬置系统布置有一定的技术难度。
由于发动机和变速器在车身后部,时刻受到车轮和地面的冲击,因此必须保证悬挂系统具有高强度和耐久性。
后置式汽车动力总成悬挂系统主要有中置悬挂式和后置-中置悬挂式两种,其中后置-中置悬挂式最为常见。
后置-中置悬挂式主要将动力总成和轻量化悬挂系统分别安装在车身后部和中部,通过弹簧和减震器吸收振动和冲击力,确保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之,汽车动力总成的悬置系统布置对于车辆的性能和稳定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对前置式和后置式布置方式下的悬置系统布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为汽车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后对 Ξ 求导并求其极值点, 发现 kd 除在 Ξ= 0 的
最低点处其值等于 km 外, 一般随着 Ξ 的增加而增
加。当 Ξ 增大到一定值后, kd 趋近于 km + ke。此外,
当 Ξ 处于低值时, 小振幅情况下 kd 小于大振幅情
况下的 k d , 但当 Ξ 处于高值时, 情况正好相反, 小
振幅时的 k d 大于大振幅时的 kd 。对于角损失 Υ,
简言之, 理想的发动机悬置元件应在低频范围 有较大的动刚度和阻尼, 而在高频范围有低的动刚 度。 传统的橡胶悬置无法满足这样的要求, 70 年代 末出现的各种液压悬置元件则由于其显著的非线性 特征可以满足上述要求。 2 液压悬置动力学特性原理
各种液压悬置按其结构特点可分为简单节流孔 式、惯性通道式和惯性通道—解耦膜式等类别。为较
片的自由振动使上腔液体压力变化很小, 亦即 k e 接 近于零, 动刚度主要由 km 决定; 当悬置处于低频大 幅度振动时, 膜片大部分时间处于限位状态, 流体主 要通过惯性通道衰减能量, 这便是非解耦状态。图 4
图 2 动刚度变化特征
图 4 惯性通道—解耦膜式液压悬置力学模型
为了进一步降低惯性通道式液压悬置在高频段
的动刚度, 人们在上腔下部设置了一个解耦膜。该膜
片刚度很小, 其上下运动受到档板的限制, 仅能在小
振幅下自由运动。当悬置处于高频小幅度振动时, 膜
图 3 损失角变化特征
3 惯性通道—解耦膜式液压悬置的特点和构造 上述简单节流孔式液压悬置低频大振幅时的阻
(10)
式中: Κ—— 与通道壁面粗糙度有关的沿程阻尼系
数;
l —— 通道长度;
d ——水力直径。
对于具有惯性通道的液压悬置, 式 (4) kR 和 C 3 中的质量 m 不可忽略。观察式 (4) 可以看到, 当 Ξ→
∞时, kR →km + k e, 而当 Ξ= k e m R 2 时, kR 有一个 峰值。 复刚度模最大值出现的频率与此值接近。
(1)
m xβ0 = - C eqxα0 - k e (xα1 - x 2 + x 0 R ) R (2)
式中 R = A T A 0。 设车体运动 x 1 为零, 在M 上作用
简谐力 F 0ejΞt, 其响应为 x 2 = X 2ejΞt, x 0 = X 0ejΞt, 则由 (1)、(2) 式导得:
F 0 X 2 = km - M Ξ2 + j ΞCm +
R k e [ j ΞR C eq - R Ξ2m ] k e + j ΞR 2C eq - R 2Ξ2m
(3)
整理后得复刚度 kd 为:
k d = F 0 X 2 = kR + j ΞC 3
(4)
其中: kR = km - M Ξ2+
R
4 Ξ2C
理想的发动机悬置元件应满足多方面的要求。 为此, 其首要目标是将发动机自身产生的振动与车 体结构相隔离。以一个 4 缸直列发动机为例, 其运转 时的扰动频率大体在 25~ 200 H z, 相应地对悬置元 件的输入振幅在 011 mm 量级范围。 由于激振力向 结构传递的强度与悬置的刚度成正比, 因此, 为减小 振动传递, 发动机悬置在此“高频”范围应具有低的 动刚度。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1999·1 专用汽车 Sp ecial Pu rpo se V eh icle
化。 经过推演, 上述条件下有:
是承载的主橡胶件, 其刚度为 km。 上室顶部发生位 移 ∃x 时, 上腔产生变形, 反抗其变形的三个力, 一 个是主橡胶件的弹簧反力 km ∃x , 一个是主橡胶件的 阻尼力 Cm ∃x ∃ t, 另一个是腔内液体压力变化所造 成的反力 A T ∃P T , 其中 A T 是上腔液体的当量截面 积。 如果我们定义上腔液力弹簧的刚度 ke 为
C eq =
∃E 3
ΠΞX
2 0
=
2ΞΠA 0ΦΘX 0
(7)
பைடு நூலகம்
式中, Φ= (1- Α R ) (1+ Α R ) 为压力损失系数, Α是
流量系数, Θ是流体密度。 从式中可以看到, 节流孔
的阻尼系数随液柱振幅 (与 X 2 相对应) 和振动频率 的增加而增加。
下面我们来比较传统橡胶悬置与上述简单节流
收稿日期: 1998212216
D esign of som e structure of L iqu if ied Ga s Tanker
Y U L i- jun et a l.
A bs tra c t: T he m ethod s and the effect s of som e st ructu re design im p rovem en t abou t liqu ified p et ro leum o il ga s ca rgo tank in h igh2w ay w ere d iscu ssed in deta il. It w a s show n tha t the w eigh t ro t io of liqu id to the tank w a s increa sed from 1. 46 to 1. 64 by decrea sing the shell’s th ickness from 14 to 12 mm fo r d iam eter of 2 000 mm , the stab ility of ca rgo tank w a s am p lified by select ing the 35 mm heigh t of the st radd le——m odel V and the safety w a s en su red by decrea sing ho lling on the tank such a s d rilling a ho le on ga s ou t flange in2 stead of on the tank fo r the nozzle of ga s p ressu re m eter.
2 eq
ke -
R 2Ξ2m (1 -
Ξ2 Ξm2 )
(1 - Ξ2 Ξm2 ) 2 + (R 2ΞC eq k e) 2
C3
=
R 4Ξ2m C eq k e + R 2C eq (1 - Ξ2 Ξm2 ) (1 - Ξ2 Ξm2 ) 2 + (R 2ΞC eq k e) 2
+
Cm
上述式中, Ξm2 = ke (m R 2)。 复刚度模和角损失分别 为:
由 (9) 式导得两个极值点, 一个是 Ξ= 0 处的最低点
Υ= 0°; 另一个是 Ξ=
4
k
2 e
Β2R
4X
2 0
(1+
ke
处的最高 km )
点, Υ= a rctg [ ΒΞ2R 2X 0 2km ]。可以看到, 小振幅时最
大损失角出现的频率高于大振幅时最大损失角出现
的频率。 此外, 大的 ke 值使最大损失角出现的频率 向高端推移。 图 2 和图 3 定性给出了传统橡胶悬置
A T ∃ P T ∃ x , 而上腔柔度为 ∃V T ∃ P T , 记作 C T , 则 k e
=
A
2 T
C T。在腔内液体所处的压力范围内, 液体可作
为不可压流体对待, ∃V T 的变化对应于液体通过节
流孔从上腔流入下腔或由下腔流入上腔。 下腔的柔
度一般很大, 其外界压力则是不变的大气压, 因此作
孔式液压悬置动力学特性的差别。对于传统悬置, 每
循环的能量消耗与频率无关, 其阻尼系数 Cm = Γkm Ξ。式中 Γ 是橡胶的损耗因子。因此, 对忽略M 影响
的橡胶悬置, 其 k d = km 1+ Γ2, Υ= a rctgΓ, 即其 kd 和 Υ均近似为常数。当然, 实际上弹簧不是完全
可不计质量, 因此随频率增加产生所谓“硬化”, 使动
kd =
km + 1+
ke
2
ke
2+
1 + k e (ΞR 2C eq)
ΞR 2C eq
2 12
1 + ΞR 2C eq 2
(8)
ke
Υ=
arctg km [ 1 +
ΞR 2C eq (ΞR 2C eq k e) 2 ] +
Ξ2R
4C
2 eq
ke
(9)
取式 (7) 中 A 0ΦΘ 2Π= Β, 则 C eq= ΒΞX 。 代入上述式
( ) 和简单节流孔液压悬置 ( ) 动刚度模和损失角
随频率和激振振幅变化的特征。
·21·
尼不够大。为了增加阻尼, 采取了变节流孔为一个流
体在上下腔内能进行振荡的惯性通道。 这样在每周
期中流体运动所损失的能量不仅来自于局部阻尼损
失, 还来源于沿程阻尼力损失。 此时, 当量阻尼系数
C eq为:
C eq = 2ΞΠ(A 0ΦΘX 0 + m2dΚl) = ΦΞ
1999·1 专用汽车 Sp ecial Pu rpo se V eh icle
·19·
动力总成液压悬置元件的结构与动力学分析
华中理工大学 李楚琳 金国栋 东风汽车公司 蒋学锋 陶健民
[ 摘 要 ] 为改善汽车的平顺性和噪声传递, 车用动力总成的安装已越来越多地采用液压悬置结构。 本 文首先从原理上介绍液压悬置的动力学特性, 并着重分析三种惯性通道—解耦膜式液压悬置元件的构造和 特点, 最后给出这三种元件的动特性试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