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抽搐电休克护理_常规共18页文档

合集下载

最新精神卫生中心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规范1(1)

最新精神卫生中心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规范1(1)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规范一、管理制度1、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工作制度。

2、麻醉科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术前会诊、讨论制度,术后访视制度,安全防范制度,仪器保养制度,麻醉药品管理制度,麻醉用具保管消毒制度,麻醉访视制度)3、患者术前访视、准入和登记、预约制度4、抢救药品管理制度5、消毒隔离制度6、查对制度7、科室安全制度8、业务学习和病例讨论制度。

9、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

10、各级专职人员工作职责。

11、意外事件及急救(应急)预案。

二、操作人员三、设施配备四、患者筛选五、操作规范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工作制度(1)无抽搐治疗在院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无抽搐治疗由业务院长及医务科统一领导,治疗室主任具体指导下,无抽搐治疗室全体医护人员实施具体治疗工作。

(3)无抽搐治疗的医护人员应具有全心全意为病员服务的思想,高尚的医德医风,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熟练的治疗技术,不断更新知识的治学态度。

(4)无抽搐治疗的全体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治疗室的一切规章制度。

各类人员应牢记并认真履行各自的岗位职责,认真准确填写各类表格和文书资料。

严格依法管理精神药品、麻醉药品、抢救药品和各类医疗设备。

(5)无抽搐治疗的全体医务人员要团结合作,密切配合,确保无电抽搐治疗的成功和安全。

如遇病人病情发生变化甚至危及生命时,要立即组织抢救并急请有关科室会诊,必要时应立即向医务科或院领导汇报。

(6)无抽搐治疗室负责人应定期或随时向上级主管部门甚至院领导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

麻醉科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1、麻醉前要详细了解病情,进行必要体检,认真检查麻醉药品、器具准备情况和仪器运行情况。

2、实施麻醉前,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等。

3、根据病情与麻醉方法实施必要监测,随时注意监测仪是否正常运行。

4、实施麻醉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无菌操作制度。

5、麻醉期间不得兼顾其他工作,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准确诊断,妥善处理。

无抽搐电休克护理常规(课堂PPT)

无抽搐电休克护理常规(课堂PPT)

.
4
三、治疗方法 :
1、让患者仰卧于治疗台上,四肢保持自然伸直姿势,松领口和裤带。
2、治疗前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必要时)。按患者年龄、体重给予丙泊酚缓慢 静脉推注,诱导患者入睡,待患者出现哈欠、角膜反射迟钝时,给予0.25%琥珀 胆碱(司可林)静脉注射,观察肌肉松弛程度。当腱反射消失或减弱,面部全身 出现肌纤维震颤,呼吸变浅,全身肌肉放松时,给患者戴上软泡沫小型牙垫,并 用简易呼吸器给患者持续加压给氧,即可通电治疗。观察口角、眼周、手指、足 趾的轻微抽动,持续30~40s,为一次有效的治疗。
3、医生开具MECT治疗医嘱后,电子版发送MECT治疗通知单至MECT治疗 准备室,由MECT治疗准备室护士告知各病区治疗排序。
.
7
四、治疗过程的护理
(一)MECT 治疗前病区护士护理准备
4、病区护士作好治疗前准备:停服苯二氮卓类、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抑制癫 痫发作的药物。责任、护士做好交接班,协助病人沐浴更衣,告知患者及家属 禁食禁水6-8小时,对不合作的患者进行保护约束,约束患者按保护约束临 床路径实施。治疗当天早晨停服药物,穿宽松衣服,除去首饰、指甲油、口 红等,以免影响药物传导及发挥。测生命体征,并完成MECT护理记录,如 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
8
(二)治疗前护理交接
• 1、病区护士接到MECT室通知后,核对并确认患者身份,确认禁食禁饮, 排空大小便,去除活动性假牙、发夹、眼镜等,告知病区医生,携带病历与 患者一起至MECT治疗室,做好交接登记。
• 2、MECT室护士复核新病人体重,核对并确认患者身份,确认禁食禁饮, 排空大小便,去除活动性假牙、发夹、眼镜等,告知MECT室医生,核对病 历信息做好交接登记。
.

无抽搐电休克护理_常规

无抽搐电休克护理_常规

麻醉师操作过程中观察数据
治疗后护理
1、治疗后患者出现自主呼吸、意识恢复,将患者推至复苏室,给予氧气吸入 ,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拉起两侧床栏,对于躁动不安 的患者遵医嘱给予保护约束,防止坠床或跌伤,记录患者的姓名、床号、住 院号及治疗结束时间,以便与病房接送护士交接班,更明确掌握进食时间。
MECT护士再次核对
MECT室护士治疗中护理
1、治疗室护士检查MECT申请单,准备好急救器械和急救物品。核对并确认 患者身份,与患者简单交流,做好心理护理,减少患者紧张情绪。 2、用生理盐水开通静脉通路,按医生及麻醉师的指令并与其核对用药剂量后 静脉给药,保持静脉通畅。 3、当病人全身肌肉松弛、腱反射消失、自主呼吸停止时为最佳通电时间。注 意保护患者,防止骨折和脱臼,保持头后仰,通畅气道,确保治疗顺利进行 。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应急情况,随时进行治疗、救护工作。
无抽搐电休克护理常规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又称为改良电痉挛治疗、无痉挛电痉挛治疗,是 在通电治疗前,先注射适量的肌肉松弛剂,然后利用一定量的电流刺激大 脑,引起患者意识丧失,从而达到无抽搐发作而治疗精神病的一种方法。
一、 适应症:
(1) 抑郁症,尤其重度抑郁症、有强烈自杀念头、自杀行为的患者。 (2) 精神运动性抑制状态,如木僵、违拗、缄默、拒食。 (3) 精神运动性兴奋,如极度兴奋躁动、冲动伤人、紧张症状群。 (4)有明显幻觉、妄想、焦虑、强迫症状的患者。 (5) 药物治疗难以控制的精神障碍患者。
3、治疗结束后,取出牙垫,继续用简易呼吸器给氧直至患者自主呼吸恢复为止,即可送 休息室继续观察。
治疗中示例
四、治疗过程的护理
(一)MECT 治疗前病区护士护理准备
1、治疗前家属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向患者及家属介绍MECT的目的、过程 、疗效及优越性,减轻、或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 2、治疗前做好各种辅助检查,如血检查、胸片、头颅CT、心电图检查等,通 知麻醉科会诊,判断可能存在的并发症。 3、医生开具MECT治疗医嘱后,电子版发送MECT治疗通知单至MECT治疗 准备室,由MECT治疗准备室护士告知各病区治疗排序。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临床护理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临床护理
吉 林 医学 2 1 3月 第 3此 , 通过创新思维 护理 管理模式 开展 , 提升护士 良好的 思想素养和高度的责任心 。
实的认识和提高 , 以保证护理查房 的内在质 量 , 得整个病 使
区的护理管理水平上- 个新的台阶 。 二 4 参考文献
护患关系 , 为患者 有力 的支持 系统 。②要尊 重患者 及家属 成 的人格 , 到护患 沟通有效 。精 神病 患者家属 , 做 尤其 精神分裂 症和抑郁症患者的家属 , 与正 常人 相 比, 身就 有认 知上的差 本 异, 加之亲人患有精神疾病 的耻辱 感 , 对无抽搐 电休克治疗 的
女 7 例, 3 年龄 1 — 9 5 5 岁。文化程度 : 高中 以上 2 例 , 中 7 0 初 O 例 , 4 例, 小学 0 文盲 8 。诊断精神分裂 症 6 例 , 例 5 双相情感 障 碍 5 例, O 抑郁症 1 例 , 3 均符合 中国精 神障碍分类与诊 断标 准
s n S n , 9 2: 6 . o o s 19 i 6
触时间 , 护士对患者存 在或潜 在的风 险能做 出及时正 确的评 估, 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有风险的事件能做到早发现 、 早
告知 、 早预防 , 真正达到防患与未然 。
[ ] 于 美仙 . 创建 “ 2 在 基本 现代 化 医 院” 中提高 护理 质量
[] J.现代 医药卫生 ,04 2 ( )5 . 2 0 ,0 1 : 6 [ ] 李 晓予 , 丽莉 .以护理 程序规范护理查房促进临床护 3 霍 理质 量提 高[ ] J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0 6 3 2 )5 . 20 ,( 1 :6
3 3 提升整体护理质 量 : . 在创 新思维 护理管理 模式 中 , 我们 在完成护理部的各项业 务考核 外 , 针对科 室护理人 员的业 还 务薄弱环节 进行不同层次的学 习与考核。在 开展护理查房 的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下床活动时走路要慢。有些患者治疗后意识不清,出现兴奋、
躁动、乱摸索等情况,要给予保护性措施,严防摔伤。 (4)
注意观察患者的脉搏、呼吸、血压状况,治疗后15、30、60、
120分钟各监测一次,如患者出现脉搏快、弱、面色苍白、
口唇青紫、呼吸困难,应检查患者卧位,是否有舌后坠,阻塞
气道,可调整体位,测量血压。为了安全,还需禁食至少2小
4、禁忌症: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无绝对禁忌证,但在治疗的过程 中也应注意以下情况: (1)脑器质性疾病; (2)心脏病; (3)视网膜脱落; (4)出血或不稳定的动脉瘤畸形; (5)导致麻醉危险的疾病。
5
2020/3/20
不良反应
5、不良反应: (1)常见的不良反应:头痛、恶心、呕吐、焦虑、可逆 性的记忆减退等,其中头痛、恶心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这些症状一般不必特殊处理,严重者可对症处理。
不得进入。(7)治疗时先安排合作的患者,对兴奋、躁动、拒
绝治疗患者应按排在后,以免影响治疗环境,给其他治疗患者造
成恐惧心理。(8)病房护士落实各项MECT术前评估后与无抽
搐治疗室接收人员做好交接工作。
10
2020/3/20
治疗中护理
10、治疗中护理 (1)治疗时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患者 仰卧于治疗台上,四肢自然伸直 (3)协助医生给患者 供氧(4)在通电前,往患者口腔放入牙垫进行保护, 以免治疗过程中唇舌被咬伤 (6)通电后,立即将患者 颈下垫起头后仰,同时给氧气,对患者进行保护(7)操 作停止后,撤去肩下沙垫,头部侧卧,使口中分泌物自然 流出,如果分泌物多,要进行吸痰,以利恢复自主呼吸。 若自主呼吸未恢复,应立即做人工呼吸。仍无好转时, 按呼吸骤停处理 (8)拔出静脉注射针,将患者送回 休息室。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护理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护理

03 检查内容:心率、心
律、心电轴、ST段、 T波等
04 检查结果分析:根据
心电图结果判断患者 心脏功能是否正常, 有无异常情况
4
相关治疗
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物: 如氟西汀、帕 罗西汀等,用 于治疗抑郁症
01
抗精神病药物: 如利培酮、奥氮 平等,用于治疗 精神分裂症
03
镇静催眠药物: 如地西泮、阿 普唑仑,用于 治疗失眠
影像学检查
CT扫描:观察脑部结构,了解病变情况 MRI扫描:观察脑部结构,了解病变情况 脑电图:观察脑部电活动,了解癫痫发作情况 脑血流图:观察脑部血流情况,了解癫痫发作情况 脑脊液检查:观察脑脊液成分,了解癫痫发作情况
心电图检查
01 目的:了解患者心脏
功能
02 检查方法:使用心电
图机进行心电图检查
03
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保 持适度的锻炼
04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 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05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避 免孤独和抑郁
06
学习相关疾病知识,提高 自我护理能力
3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了 解患者血液状况, 如红细胞、白细 胞、血小板等
生化全套检查: 了解患者肝功能、 肾功能、血糖、 血脂等指标
心电图检查:了 解患者心脏功能, 如心率、心律等
脑电图检查:了 解患者脑部功能, 如脑电波、脑功 能区等
影像学检查:了 解患者脑部结构, 如CT、MRI等
心理护理:向患者解释治
疗原理、过程和注意事项, 01
减轻患者焦虑和恐惧
设备准备:检查设备性能, 确保安全可靠
03
患者准备:指导患者排空
膀胱,避免穿紧身衣物, 05

无抽搐电休克的治疗及护理

无抽搐电休克的治疗及护理

无抽搐电休克的治疗及护理电休克治疗又称电痉孪治疗,是用一定的电流通过大脑引起意识丧失和痉孪发作,以达到治精神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该治疗方法患者身体发生的变化和反应比较剧烈,病人对治疗恐惧,引起记忆障凝,较易复发,故不主张使用。

无抽搐电休克是改良的电休克的治疗,是一种新的治疗法,适用范围广,安全性高,病人无恐惧感,并发症少,已被多数国家作为标准的电休克治疗。

1 临床资料我院2002年7月至2003年4月共有359人进行了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其中严重抑疹症39例,躁狂症39例,精神分裂症急性加重期258例,精神药物治疗无效或对药物治疗不能耐受者22例,药源性锥体外系反症1例。

除1例精神分裂症病人无类著疗效外,其余均取得头著疗效。

2 治疗方法2.1 静注阿托品1mg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与防止通电时引起迷走神经过度兴奋造成心搏骤停。

2.2 静注2.5%硫喷妥钠9~14ml(约5mg/kg),静注速度前6ml约为3ml/分(较快),以后2ml/分(较慢),至睫毛反射迟钝或消失,病人呼之不应推之不动为止。

2.3 硫喷妥钠静注至7.5~10ml(约为全量2/3)时给氧气吸入。

2.4 0.9%氯化钠2ml静注,防止硫喷妥纳与氯化琥珀酰胆验混合发生沉淀,然后用氯化琥珀酰胆验1ml(50mg)以注射用水稀释到3ml快速静注(10秒钟注完)。

注射药后1分钟即可见自脸面口角到胸腹四肢的肌束抽动(终板去极化),然后全身肌肉松驰,腱反射消失,自主呼吸停止。

立即通电,此时可观察到面肌、额肌反射性收缩,轻微足趾反射,约10秒钟后出现手、足指轻微抽动约持续30秒钟为一次有效动作。

2.5 停止吸氧。

2.6 当脸面部和四肢肢端抽搐将结束时用活瓣气囊供氧并作加压人工呼吸,约5秒钟自主呼吸可完全恢复。

2.7 治疗隔日一次,每周3次,急性病人可每日一次后改隔日一次。

疗程视病情而定,一般为6~12次。

3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准备工作及医嘱3.1 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病人需一份完整的病历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生化、血常规、血糖、心电图、脑电图等)。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护理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护理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护理发表时间:2017-06-14T16:54:51.897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下第8期作者:唐艳红[导读]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是使病人在肌肉完全松弛的状态下接受电治疗,是治疗精神疾病快速、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三病区;浙江湖州313000)摘要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的临床护理。

方法:对本科室自2016年1月-2016年12月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37例精神病患者给与相应的护理措施。

结果:37例患者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大部分痊愈出院。

结论:通过积极的护理措施,才能保障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护理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是病人在麻醉下给予肌肉松弛剂,实施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大脑,引起患者暂时的意识丧失,从而达到控制精神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1]。

现已广泛应用于精神科临床,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后的工作对治疗成功至关重要[2]。

护理工作者在治疗的整个过程中需密切配合,以达到预期效果。

1 临床资料1.1资料来源:本科室自2016年1月-2016年12月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37例精神病患者。

1.2一般资料:本组女患者37例。

年龄16-60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14例、初中9例,小学12例、文盲2例。

诊断:双相障碍13例(躁狂相4例,抑郁相9例),精神分裂症22例,应激障碍1例,分离转换障碍1例,诊断均符合ICD-10诊断标准。

2 护理2.1治疗前护理:2.1.1治疗前家属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向患者及家属介绍MECT的目的、过程、疗效及优越性,减轻或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

2.1.2治疗前做好各种辅助检查,如血检查、胸片、头颅CT、心电图检查等,通知麻醉科会诊,判断可能存在的并发症。

2.1.3医生开具MECT治疗医嘱后,电子版发送MECT治疗通知单至MECT治疗准备室,由MECT治疗准备室护士告知各病区治疗排序。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护理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护理
演讲人
目录
01. 相关知识 03. 辅助检查 05. 护理措施
02. 临床表现 04. 相关治疗 06. 健康宣教
1
相关知识
治疗原理
癫痫发作过程中, 大脑神经元之间的
联系被暂时中断
治疗过程中,患 者意识丧失,肌
肉抽搐停止
利用电流刺激大 脑,引起癫痫发

癫痫发作结束后, 大脑功能逐渐恢 复
治疗结束后,患 者意识恢复,肌
肉抽搐消失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 躁狂症等精神疾病
禁忌症:癫痫、脑器质性病变、 严重心血管疾病等
适应人群:18-65岁,无严重 躯体疾病者
禁忌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 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
2
临床表现
病情发展与变化
病情发展:从轻度抑 郁到重度抑郁,再到
躁狂发作
症状变化:从情绪低 落、兴趣减退,到思 维迟缓、意志减退,
心理护理:向患者解释治
疗原理、过程和注意事项, 01
减轻患者焦虑和恐惧
设备准备:检查设备性能, 确保安全可靠
03
患者准备:指导患者排空
膀胱,避免穿紧身衣物, 05
去除金属饰品等
02
身体检查:评估患者身体 状况,确保无禁忌症
04
环境准备:保持治疗室安 静、舒适,温度适中
术中配合
保持患者舒适体位,避免肢体受压 监测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安全 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协助医生进行电休克治疗,确保操作规范 保持治疗环境安静,避免干扰患者
影像学检查
CT扫描:观察脑部结构,了解病变情况 MRI扫描:观察脑部结构,了解病变情况 脑电图:观察脑部电活动,了解癫痫发作情况 脑血流图:观察脑部血流情况,了解癫痫发作情况 脑脊液检查:观察脑脊液成分,了解癫痫发作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