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_物态变化_温度_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级上册(2023年更新) 物态变化 第1节《温度》教学案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温度的定义、单位、摄氏温度的规定、读法。
(2)知道温度计的构造、原理、正确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1)从生活实例得出温度的定义及单位,摄氏温度的规定。
(2)通过实验操作,说明温度计的用途,并进一步的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原理、正确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温度的学习,知道温度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
(2)通过对温度计的使用的学习,能正确使用温度计。
二.教学重点: 1.温度单位、摄氏温度的规定、读法。
2.温度计的原理。
3.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四.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归纳法。
五.教具准备:烧杯、热水、冷水、不同种类的温度计。
六.教学时数:1课时。
七.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冷和热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相关,在物理学中与冷、热有关的现象我们称之为热现象.从这节课我们开始对一些热现象进行学习和研究。
1、实验体会:①让学生摸自己身边的物体(比如桌子、地面、自己的额头)②提问:同学们所摸的物体,感受怎样?2、抽学生做书47页开篇实验,谈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3、通过学生回答(这些物体的冷热程度不同;两只手对同一杯“温水”的感觉也不同。
)进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1、温度的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温度计:(1)、温度计的用途:准确测量物体温度的高低。
(2)温度计的原理、构造、种类:①师:(教师出示自制温度计)我这里有一只小瓶,大家讨论一下,能用这只小瓶分辨出桌面上的两杯水哪杯温度高?哪杯温度低?并认真观察它是如何辨别出两杯水温度高低的。
②实验、观察并得出:这只小瓶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判断的。
得出温度计的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③师:你能将小瓶进行改进,使它能测出具体的温度值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只要刻上刻度就可以了。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1物态变化温度教学设计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为什么保持不变?
2.水沸腾时,温度会如何变化?
3.生活中还有哪些物态变化现象?它们与温度有何关系?
每个小组在讨论过程中,我会鼓励他们积极发表观点,倾听他人意见,形成共识。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将加深对物态变化和温度概念的理解,培养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科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强调直观教学:运用实验、图像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物态变化过程和温度概念。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组织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
4.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难易适度的教学内容,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讲解基本概念:详细介绍固态、液态、气态以及物态变化的名称,让学生对物态变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冰融化、水沸腾等实验,观察物态变化过程,并引导他们总结规律。
4.温度概念:讲解温度的定义,介绍摄氏度,让学生掌握温度的测量方法。
5.生活实例:分析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如冬天河面结冰、夏天冰淇淋融化等,让学生了解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究自然现象的精神。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物态变化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意义。
3.通过对物态变化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培养他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态度。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如冰块融化、水烧开等,引起学生对物态变化的关注。
2024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1.拓展资源:
(1)科普书籍:《十万个为什么》中的物态变化相关章节,提供更多关于物态变化的知识和实例。
(2)科普文章:网络上关于物态变化在科技和工业中的应用,如制冷剂的原理等。
(3)实验教具:除了学校提供的实验器材外,可以自制一些简单的实验教具,如自制温度计等。
(4)教学视频:网络上关于物态变化的实验和现象的视频,如冰雕的制作过程等。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物态变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2.拓展建议:
(1)让学生阅读《十万个为什么》中的物态变化相关章节,加深对物态变化的理解,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2)布置一篇关于物态变化在科技和工业中应用的科普文章阅读作业,让学生了解物态变化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3)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教具的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加深对物态变化实验的理解。
2.物理思维能力:通过学习温度、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概念,让学生掌握物理量的定义和测量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动手操作温度计、观察物态变化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团队协作能力:在小组讨论和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分享观点和成果,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馈的目的是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教师应根据评价结果,适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1-1物态变化 温度
课题:1-1 物态变化温度主备课人:王智华使用人:使用时间:2013【学习目标】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形态可以发生变化。
3、能举例说明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4、理解温度的概念。
知道常用温度计的制作原理以及温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5、知道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了解它们间的关系。
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导入新课】通过举例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引入课题。
【指导自学】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认真阅读P8-P9的内容,8分钟后回答以下问题:1、物质存在的状态常见的有哪三种?2、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状态的物体,举出一些例子。
3、想一想你在日常生活中曾见过的水以几种状态存在?比一比谁答的最好!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9-11页上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叫做物态变化?2、温度的定义是什么?3、温度计的原理是什么?4、温度计都用什么物质制成的?5、温度计的量程是否一定的?自学指导三:请同学们看一看,做一做上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体温计的量程是多少?2、分度值是多少?3、温度计和体温计最大的区别:在存储水银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缩口。
时间3分钟【检测交流】见课堂十分钟【小结及作业】课后习题第1、2题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1 物态变化温度一、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
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气态: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
二、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
三、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
四、温度。
五、温度计与温度的测量。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1.1《物态变化温度》教学设计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阶段,教师将设计以下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判断题:物态变化过程中,固态变为液态是放热过程。()
2.选择题:以下哪个现象是升华过程?(A.冰融化成水;B.水蒸发成蒸汽;C.硫磺燃烧生成二氧化硫;D.干冰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
1.学生对物态变化的认知水平:大部分学生能识别常见的固态、液态、气态,但对物态变化的本质和规律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验来加深理解。
2.学生对温度的认识:学生对温度的概念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在温度单位换算、温度测量等方面存在困难,需要在教学中加强指导和练习。
3.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抽象思维逐渐发展的阶段,需要引导他们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方法,发现物态变化规律。
3.计算题:已知冰的熔点是0℃,水的沸点是100℃,求冰பைடு நூலகம்化成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4.应用题:解释为什么夏天冰镇饮料会冒冷气?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阶段,教师将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以下知识点:
1.物态变化的概念、分类和相互转化关系。
2.温度的概念、计量单位和测量方法。
3.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5.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求知欲,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热情。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对生活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关注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 第1节温度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温度的概念以及温度的测量方法;2.掌握摄氏温标和华氏温标的换算方法;3.了解物质的升温和降温过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温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2.摄氏温标和华氏温标的换算;3.物质的升温和降温过程。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第一课时:温度的概念与测量方法(40分钟)•第二课时:摄氏温标和华氏温标的换算(40分钟)•第三课时:物质的升温和降温过程(40分钟)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电脑和投影仪;•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铅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温度的概念与测量方法1. 导入与启发(5分钟)•引入温度的概念,提问学生:你们平常怎么感受温度的变化?•引导学生认识到温度是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量,并解释温度的定义。
2. 温度的测量方法(15分钟)•学生回答温度的测量方法,引入温度计,解释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可使用投影仪展示温度计示意图,学生进行观察。
•教师给出示例,让学生通过温度计判断温度。
3. 温标的引入(10分钟)•引入摄氏温标的概念,解释其基本原理和特点。
•教师给出0℃、100℃两个温度点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摄氏温标的原点和刻度。
4. 温标的换算(10分钟)•学生回答摄氏温标和华氏温标的换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两种温标刻度间的关系。
•教师给出两种温标下温度值的换算示例,学生进行计算和验证。
5. 小结与扩展(5分钟)•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并提出本课的学习要点。
•布置作业:复习温度的测量方法,完成课后习题。
第二课时:摄氏温标和华氏温标的换算1. 复习与导入(5分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温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以及摄氏温标和华氏温标的换算方法。
2. 温标的巩固与拓展(15分钟)•引入绝对温标的概念,解释绝对温标与摄氏温标的关系。
•引导学生认识到绝对零度的意义,并与摄氏和华氏温度值进行对比。
3. 温度的换算(15分钟)•学生回答摄氏温标、华氏温标和开氏温标的换算方法。
《温度》教学设计
《温度》教学设计博兴六中 姜俊成【教材分析】《温度》是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的内容。
“温度”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物态变化是围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作为热学的基本测量工具,温度计在本章的各个实验中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温度计的使用是学习本章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及正确读过程与方法:通过测液体温度的实验,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培养实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重点与难点】摄氏温度的正确读写及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归纳总结法 【教具与学具】实验室用温度计、演示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自制温度计模型、热水、温水、凉水、烧杯、多媒体及相应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入冷水中,两手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师:物理学中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板书)师:日常生活中你身边的哪些物体温度高?哪些物体温度低?(二)温度计小实验:在讲台上出示三杯水:冷水、温水、热水请同学上来,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
过一会儿,再把双手同时放入温水中。
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得出只凭感觉判断温度不可靠1.温度计的工作原理那要想准确地测定、比较物体的温度,需要用专门的测量仪器—温度计拿出自制的温度计,把它先后放入热水和冷水中,提醒大家注意观察细管中红色液柱的变化 提出问题:想想自制的温度计是根据什么道理制成的?液体的热胀冷缩(板书)2.摄氏温度提出问题:你能想办法给“自制温度计”标出刻度吗?我们通常用摄氏温度,那摄氏温度是怎么规定的?用多媒体课件动画的方式展示摄氏温度的规定。
摄氏温度的正确读写练习:模拟播报天气预报,了解一些与生活有关的温度(人体的正常体温 37℃;人体感觉比较舒适的温度23 ℃左右;洗澡水的温度 40℃左右;我国东北漠河的最低气温-52.3℃)3.自制温度计的改进标上刻度的自制温度计对温度反应灵敏吗,使用方便吗?请同学们对自制温度计该做合理的改进 ? 人们认识到不足,进行了改进,发明了现在各种更先进使用更方便的温度计,Ppt 展示新发明热一边冷。
物态变化与温度教学设计
关于水的三态,学生在小学《自然》课中已经学过,但学生对于不同状态物质的特征并不太理解。不过本节的教学要求不高,相信多数学生会很轻松的理解本节所学。关于温度,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温度有一定的了解,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温度计”是学生物理上学习的又一重要测量工具,虽然在平时的生活中可能也接触过,但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操作规范上还有一些疑惑,因此在上课时要注重训练学生用科学用语规范地描述概念,规范使用温度计测温度,突出科学方法的教育。
教学难点
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教学设计思路
1、通过视频认识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变化引入新课;
2、利用实验(制造云和雨、霜的形成),学生亲自感觉水状态间的变化与温度有关。
3、通过对伽利略温计的认识引入液体温度计提高学习兴趣。
4、阅读温度计的使用说明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通过现场采集学生对温度计的使用情况(现场拍照)进一步明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总结:物理学中我们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师:(PPT展示昨天当地的气温)
这是当地昨天的气温,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读一下(学生如读错及时纠正,学生如读对要鼓励)
师: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符号℃。
(ppt展示摄氏度的由来)(强调不能读成度或摄氏多少度)下面是一些物体的温度。(ppt展示一些温度值)请同学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了解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相互转化,欣赏大自然中水的物态变化的鬼斧神工。关注水资源危机,养成节水意识和保护水资源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水的物态变化实验感受物质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
温度的概念及温度计的原理;
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能读出各种温度计的示数。
物态变化与温度教案
物态变化与温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的物态变化2.学习了解物质的三种物态及其变化规律3.掌握样本的物态变化曲线及温度变化曲线4.培养学生精细观察的能力,以及使学生明确物质状态的概念和特征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主要内容为物态变化和温度变化,旨在通过让学生了解物质的物态变化,学习物质的三种物态及其变化规律,掌握样本的物态变化曲线和温度变化曲线,培养学生精细观察的能力,以及让学生明确物质状态的概念和特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物质的三种物态及其变化规律、掌握样本的物态变化曲线和温度变化曲线、培养学生精细观察的能力、理解物质状态的概念和特征。
四、教学步骤1.导入激发兴趣为了让学生对这个课题产生兴趣,在导入环节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物质样品的物态变化来引起他们的注意。
此时,老师可以举几个具体例子,如冰的变化、水的蒸发、盐的溶解等,让学生感受这些变化的有效性。
在此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体验,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小实验,如观察物质状态变化的必备条件、测量物态变化的相关数据等。
2.引导学生理解物质状态概念与特征在学习物质状态的概念和特征时,首先让学生了解物质的三种状态(固体、液体、气体)。
学习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种状态之间的差异,可以通过举例方式进行讲解。
比如,用热力学的角度来讲解,让学生从热力学原理的角度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三者之间的不同,再从分子运动角度了解三种状态之间的不同等,多角度讲解加深学生的理解。
3.充分讲解物态变化规律在讲解物态变化规律时,可以通过展示物质的物态变化曲线或者T-φ(温度-比容)曲线,引导学生了解物质状态间的转化过程和规律。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查找固体融化和液体沸腾时的物态变化曲线、液体凝固和气体液化时的物态变化曲线等,以引导学生充分理解物态变化规律。
4.实战演练在了解物质状态概念、物态变化规律后,需要让学生参与实战演练。
比如,让学生对某一物样品进行物态变化实验,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变化后物样品的状态和状态间的联系。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1.1《物态变化 温度》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1.1《物态变化温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理解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发生物态变化的原理。
3.掌握不同物态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规律。
二、教学内容1.物态变化的概念和分类。
2.在不同温度下发生物态变化的原理。
3.物态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温度对物质物态变化的影响。
3.物态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规律。
3.2 教学难点1.温度和物态变化的关系。
2.能量在物态变化中的变化规律。
四、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第一章。
2.教具:黑板、粉笔、温度计、水、冰块、热水。
五、教学步骤5.1 导入与引入在导入环节,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物态变化的概念和分类。
然后,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物态变化。
5.2 知识讲解与示例分析在本节课的知识讲解环节,可以通过黑板或投影仪介绍物态变化的概念,并列举一些常见的物态变化示例。
同时,通过实物示范或视频展示,让学生感受温度对物质物态变化的影响。
5.3 实验环节在实验环节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以下实验:1.实验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a.准备一个容器、水、冰块和热水。
b.将水加热到一定温度,观察水的变化。
c.将冰块放入容器中,观察冰块的变化。
d.记录水的不同物态变化过程,并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2.实验二:温度和物态变化的关系a.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物态变化。
b.绘制温度和物态变化之间的关系图。
5.4 知识总结与拓展在这一环节,可以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拓展思考,了解物态变化和温度变化的更多应用。
5.5 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物态变化和温度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观察,评价学生对物态变化和温度的理解程度。
2.对学生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判断其实验方法和结论是否准确。
3.作业评价:评价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思考能力的发展。
物态变化与温度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第一节、物态变化和温度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能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
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2、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
3、能举例说明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4、理解温度的概念。
5、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6、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常用温度计的结构。
2、通过探究温度计的原理、引导学生利用转化法的思想制作温度计。
3、通过学习活动,探究、使学生掌握常用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的物理规律。
2、在使用温度计的过程中,养成爱护仪器、实事求是的品格。
3、通过对环境温度的了解,养成爱护环境的意识。
四、重、难点:1、设计测温度的仪器(温度计)2、正确使用温度计教材分析:从本节开始、学生进入物态变化的学习、因此要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到水的三种物态的真实存在、尤其是水蒸气是看不见但真实存在。
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在一定条件下三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即物态变化、引入这一章的学习。
接下来通过对实验的分析引入温度的概念、讲温标、讲对温度的认识、讲准确判断和精确测量温度的仪器、温度计的构造、温度计的原理及制作和正确使用。
在学习的基础上也测测体温、手心温度、测测冷水、开水温度和盐水结冰后的温度、为后面学习做准备、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很常见,学生对此是比较容易接受的、但真正去关注和研究过的少之又少、加之双流实验学校的学生能力素质不错,故设计较多探究和动手去测测、鼓励同学们大胆动手、敢于动手、敢于思考、敢于去钻研、产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过程简述:从生活引入、现在的早晨容易看见大雾、大清早到地里容易观察到霜、再让同学们通过图片见证大自然神奇的物态现象、引出这些都与哪种物质有关?自然介绍水的三态、一张有水变少痕迹的夏天的照片引出水蒸气是看不见的、再通过雨形成的实验让同学们认识物态变化、自然引入三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任意转化、这一张就是讲物态变化、再引出温度的概念、重点讲1 ℃是如何定义的?讲了人体正常体温、讲了负的温度咋个读、提了华氏温标和绝对温标、因为演示温度计上有。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1节 温度 教案一
3.1温度一、教材分析《温度》是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第三章《物态变化》的第一节。
这一章的教学以“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为起点,不仅仅因为它们是本章的预备知识,更因为物态变化是围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可以说“温度”是“物态变化”的核心,而学会使用“温度计”则是学习本章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重,求知欲强,但动手能力较弱,加上刚接触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缺少认识,也缺乏必要的逻辑知识。
因此,以学生常见的现象进行引入,以便使学生能逐步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温度有一定的了解,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温度计”学生虽然在平时的生活中可能也接触过,但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操作规范上还有一些疑惑,因此在上课时要注重训练学生用科学用语规范地描述概念,规范使用温度计测温度,突出科学方法的教育。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温度的概念;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温度的概念;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能读出各种温度计的示数。
难点:温度计的构造、原理;体温计与实验室温度计的对比五、教学准备广口瓶,带颜色的水、橡皮塞、细玻璃管、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烧杯3只,中等大小)、多媒体课件、开水、冷水若干。
六、教学过程思考回答:需要用温度计测量学生动手实验,小组交流展示自制的温度计实验、观察,说出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思考后回答:只要标上刻度就可以了。
自由讨论,对温度计进行修改,如小瓶太大了,不方便,可以缩小为玻璃泡;将其中的液体改为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将吸管换成密闭的玻璃通过学生的动手实验和分析归纳,达到学生真正掌握温度计使用的目的。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一章一、物态变化 温度
一、物态变化温度第一课时物态变化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能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②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
③能举例说明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大量不同状态物质按照固、液、气三种不同状态分类体会对物质分类的方法。
②通过观察水的物态变化实验感受物质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
③通过用物质结构的微观模型解释三种物态的特征,了解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冰化成水的实验反映出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事实,感受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问题。
②通过参与数学活动,产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学习重点难点:物质存在状态、特征及变化学习过程:一、探究新知任务一:物质存在的状态观察一组图片:晶莹剔透的冰雕、飞流而下的瀑布、古老的蒸汽机思考讨论:这三幅图有什么联系?作为一组图片我们希望对比什么?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情景二:物体分类比赛第一组:(男生做)矿泉水、光盘、酒精、铅球、氟、醋、水、气球中的氢气、牛奶、肥皂、冬天在户外说话时哈出的“白气”、针管、可口可乐、薯条、水银、瓶中的氯气第二组:(女生做)洗发液、抹布、充气的救生图、食盐、感冒冲剂、露珠、川贝枇杷露、冰棍、水银、煤气罐、食用油、篮球、自行车轮胎问题:1、将所有物质进行分类,并指出分类的依据2、固、液、气的不同特征是什么?任务二:物态变化实验:化冰(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冰块)提示:认真观察,注意安全,正确使用酒精灯问题:化冰实验说明了什么?提示: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条件是_____________。
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例交流:列举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的事例。
任务三:解释物质三态的特征和发生物态变化的原因:观看动画模拟,建立微观模型的概念,通过自学课本讨论交流完成任务。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 温度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出要研究的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放入热水和冷水中。
过一原理。
温度计的原理是靠液体的热胀冷那你能不能根据这个原理自制一个简易的温度计呢?究历程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3、摄氏温度(1)0摄氏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
了温度计的量程,会出现什么结度过高,超出了然后组织学生分小组实验,回指导,注意引导学生先用手估测一个温度,再实际用温度计测量一下,较估测的与实际测量的温度的不同。
]体温计与实小结】【板书设计】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一、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二、温度计1、常见的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2、结构3、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三、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摄氏度,写作1 ℃。
四、温度计的使用:1、使用温度计时先要看清量程和分度值2、使用时使用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或侧壁.②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不能立即读数.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五、体温计1、量程 35-42℃分度值0.1℃2、使用前要甩一甩。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教学反思一、成功之处1、整个课堂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对物理知识学习兴趣的培养,充分展现了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入手,例如现实生活中与温度有关的现象,温度计的使用和体温计的构造等知识都是自己生活中活生生的情景,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充满了兴趣。
2、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明确。
重点一是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通过演示学生自制简易温度计观察并描述现象自己得出其工作原理,重点二是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为了突出重点,采用了学生先观察视频(在观察前,提出明确的观察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认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再通过小组交流让学生明白在测温前、测温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最后安排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测一杯热水的温度,从而达到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1. 物态变化与温度》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能晾干吗?冰跑到那去了
物质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那我们知道的还有哪些现象是升华呢?南极地区为什么降雨量非常小但是空气却比北京还湿润呢?
冰柱是凝固现象,而雪花和它的形状不一样是因为他们发生的是不同的物态变化,雪花的形成是水蒸气直接变成的固态,我们把这种物态变化叫凝华。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还有哪些自然现象属于凝华呢?
题目
物态变化与温度
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授课教师
工作单位
教学目标
(德育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实验探究、查询资料,描述自然界形形色色的水。
感知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相互转化,欣赏大自然中水的物态变化的鬼斧神工。
教学(活动)重难点
关键
了解水的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二、温度
体验活动:这杯水的温度是高还是低?
请学生将手先放入冷水中,在放入这杯水中,感受…
将手先放入热水中,在放入这杯水中,感受…
可见,很多时候我们的感受是不准确的,因此我们要用测量工具来测量温度的高低。
请学生根据自学提纲,对接下来的内容进行自学。
1.什么是温度?
2.温度的测量工具是什么?
3.温度的单位是什么?
二、反思教学(活动)过程
这个过程采用这个方式的目的是为了节省时间,使课堂高效,使教学过程更加流畅。
三、反思教学(活动)效果
从课堂效果来看,并不理想,学生观察视频实验虽然节省了时间,但是学生学习的兴奋程度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样随着时间流逝,在学校所学的大量学科知识都将逐渐淡化甚至遗忘,真正伴随学生一生发展并持续发挥作用的不是具体的学科知识,而是学生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所形成的从物理的视角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观点。直接播放视频缺少了更多的生成性问题,会使对所学知识的真实性内心存疑,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缺少独立的思考。
初中物理《温度》教学设计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教案设计思考回答:大约12-200C思考回答:需要用温度计测量动手实验,小组交流展示自制的温度计实验、观察,并说出利用了液体小组交流回答:需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实验室用温度计-200C—1100C分度值10C;体温计350C—420C分度值0.10C寒暑表-300C—500C分度值10C这样设计符合生活实际情况。
小组讨论后回答:温度计的密封液柱上端会被涨破,液体会流出。
用实验用温度计测水温;操作中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1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或容器壁,或没有完全浸入;○2没等示数稳定就马上读数;○3读数时随意离开被测液体;○4读书时视线不与温度计垂直。
这时学生的操作有正确、也有错误,要正确引导学生分析错误。
通过学生的动手实验和分析归纳,达到学生真正掌握温度计使用的目的。
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对摄氏度的理解。
让学生仔细观察现象思考并讨论如何用物理语言表练习:试按照温度计使用的步骤,把下面的叙述依次排列起来: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计物体的温度 C让温度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D取出温度计E在温度计数值不再变动时进行读数。
观察实验桌上的两支温度计有什么不同之处。
A观察量程不同。
B分度值不同C用途不同D 结构不同(体温计下面是弯的有缩口;体温计的玻璃柱不是圆的;体温计玻璃柱可以起到放大作用。
)讨论回答:用前甩几下。
体温计的特殊结构细管,它只允许液柱上升,不允许液柱下降。
当然还是37.20C阅读热电偶温度计和红外线温度计此处学生可能会有各种说法点拨学生说出在这节课上有什么收获或者有什么感想。
3.1温度1、温度t单位摄氏度℃2、测量仪器:温度计(1)原理(2)结构(3) 使用体温计不同点。
1.物态变化与温度-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物态变化与温度-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物质的温度与其分子热运动的状态有关。
2.知道物质的物态变化与温度也有关系。
3.了解物质的固液气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条件。
4.掌握一些简单的方法来探究物质的物态变化和相变潜热。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物质的温度与其分子热运动的状态有关。
2.物质的物态变化与温度也有关系。
难点1.了解物质的固液气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条件。
2.掌握一些简单的方法来探究物质的物态变化和相变潜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问学生们平常接触过哪些物质的物态变化,并引导学生认识温度与物质物态变化的关系。
2. 讲解(15分钟)•首先,教师解释温度与物质微观结构的关系,即物质的温度与其分子热运动的状态相关。
•接着,教师讲解物质的固、液、气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条件。
学生可以通过图像或实验来了解这些条件。
•最后,教师讲解物质的相变潜热及其意义。
3. 实验操作(30分钟)教师让学生们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实验1:利用烧杯和热水棒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并探究沸点变化的原因。
实验2:加热融化冰块,用温度计记录冰块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过程,从中探究冰的熔化是吸收了多少热量。
实验3:加热开水,记录开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温度与相变之间的关系。
4. 实验总结(10分钟)学生总结实验结果,讨论物质的相变潜热及其应用等方面的问题。
5. 课堂练习(15分钟)教师出几道关于温度与物态变化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对实验的操作和实验结果的总结,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对物质物态变化及温度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并鼓励学生在平时多多探究自然现象,并想方设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1-1物态变化---温度
! 使用前应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温
度
计
的 种 类
实 验 室 用
医 用 体
温温
度计
计
家 庭 用 寒 暑 表
数 字 温 度 计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一估,二看):
一估: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二看:看清量程;看清分度值。刻度线是否清晰
使用时(三要):
一要:温度计的感温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 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二要:温度计的感温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待 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三要:读数时温度计的感温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 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要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数值正确,单位准确)
4 课堂小结
物态变化 温度
什么是物态变化
温度
温度的概念
温度的测量
温度单位
什么是温度
温度计的使用
体温计
气 态 没有固定形状 没程叫 物态变化。
思考:总共有几种物态变化?
气态
固态
液态
是什么导致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温度的变化!
什么是温度?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自学讨论:
1.温度计由哪些部分组成? 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3.温度的单位是什么?
摄氏温度是如何规定的?
温度计的结构
刻度
毛细玻璃管
感温泡
单位
玻璃外壳
感温液
放入热水中 胀
放入冷水 缩
温度计的原理
原理: 根据液体的 热胀冷缩的 性质制成的。
如何让制作的温度计变得非常的灵敏?
摄氏温度
100
的表示:摄氏度
单位符号用℃表
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物态变化温度》
海原二中
马应华
第一节《物态变化温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
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2.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
3.能举例说明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4.理解温度的概念。
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5.知道常用温度计的制作原理以及温度计的构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大量物质按照固、液、气三种不同状态分类,体会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
2.通过观察冰的物态变化实验感受物质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
3.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冰化成水的实验反映出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事实,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问题。
2.通过对环境温度的了解,养成爱护环境的意识。
3.在使用温度计的过程中,养成爱护仪器、实事求是的品格。
4.通过参与教学活动,产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2.通过观察水的物态变化实验,感受物质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
3.摄氏温度的定义。
难点
1.物质处于不同状态的特征。
2.自制温度计.
[教材分析]
本节是初中物理的第一节课。
从本节开始,学生们真正开始接触物理、了解物理、学习物理。
因此要本着从简单入手、从现象入手的要求,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趣味,研究的方法。
本节的两个重点内容是“物态及其变化”和“温度及其测量”。
本节内容安排上注意体现了《标准》中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在知识与技能上主要介绍了温度的概念与实验室温度计和体温计,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学情分析]
关于物质的三种存在状态,学生在小学科学课中已经学过,但学生对于不同状态物质的特征并不太理解。
不过本节的教学要求不高,相信多数学生会很轻松地理解本节内容。
温度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但教材的要求不高,只要求学生认识到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就可以了。
学生对此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至于温度的测量、实验室温度计和体温计的使用,虽然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但他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温度的测量,掌握这部分内容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教学过程简述]
环节1:物质存在的状态
情境1:物体分类(学生活动)。
出示物体的图片,让学生对这些物体进行分类并回答分类的理由
观察分好类的三种物体,思考其不同点。
引出:固、液、气的不同特征,并填写“固、液、气特征表”。
固、液、气特征表
状态形状体积
固态一定形状一定体积
液态没有固定形状一定体积
气态没有固定形状没有一定体积
环节2:物态变化
情境2:让学生手里拿些雪块,过一段时间后。
问题:物质存在的状态总保持不变吗?
实验演示:化冰实验
问题:在什么条件下,冰块发生了状态的改变?
引出: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状态可以发生变化。
“温度变化”就是一种很常见的条件。
环节3:温度的概念
引入:夏天天气很热,到了秋天天气就会变凉,而冬天会很冷,春天时天气较暖。
“冷、热、凉、暖”都是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的。
物体的冷热程度在物理学中用温度表示。
体验1:教师准备三杯水(冷水、热水、温水各一杯),请学生用手指触摸,并描述感觉。
步骤1:将左手食指浸入冷水杯,同时将右手食指浸入热水杯,说出左手的感觉和右手的感觉。
步骤2:将左右手食指同时浸入温水杯中,再说出此时的感觉。
引出: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
要准确地知道物体的温度,必须借助于测量工具来测量。
环节4:温度计
体验2:让学生拿着桌子上准备好的温度计进行测量桌面上一些物体的温度。
体验3:利用桌面上已有的材料自制温度计,讨论总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体验4:比较自制温度计和真正温度计的差别,引导学生提出需要给自制温度计标上刻度.
环节5:摄氏温度的规定方法
讨论如何给自己制作的温度计标上刻度,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环节6:小结.
[教学板书]
§1-1 物态变化温度
一、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二、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
三、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
四、温度。
五、温度计。
六、摄氏温度的规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