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a0df306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0a.png)
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计算方法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用来确定产品成本的一种工具。
一般来说,成本计算方法包括直接成本计算和间接成本计算两种。
直接成本计算是指将直接与产品相关的成本直接分配给产品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生产过程中直接用于产品的原材料、直接人工和直接费用等。
直接成本计算可以采用单价法、定额法或活动驱动成本分配法等方式进行。
间接成本计算是指将无法直接与产品挂钩的成本间接地分配给产品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共同使用的设备折旧、间接人工和间接费用等。
常见的间接成本计算方法包括分配法、随机法和估计法等。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和管理需求,选择合适的成本计算方法。
同时,为了达到更精确的成本计算结果,还可以采用成本驱动因素和活动基础等方法来进行成本分配和核算。
总之,成本计算方法在企业的生产管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企业准确把握产品成本,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成本核算的四种方法
![成本核算的四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17e1bb1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93.png)
成本核算的四种方法一、品种法。
1.1 品种法的概念。
品种法啊,那可是成本核算里挺基础的一种方法呢。
简单来说,就是按照产品的品种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
就像种庄稼,不同品种的作物,咱们得分开算成本,是一个道理。
比如说一家生产皮鞋的工厂,有男鞋、女鞋这两个大品种,那就可以用品种法分别核算男鞋和女鞋的成本。
1.2 品种法的适用范围。
这品种法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
啥叫大量大批单步骤呢?就像挖煤,一挖出来就完事儿了,不用经过复杂的多道工序。
还有一些小型的面粉厂,把小麦磨成面粉,也是比较简单的过程,用品种法核算成本就很合适。
这种企业生产过程相对简单,产品品种也不是特别繁杂,用品种法就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刚刚好。
二、分批法。
2.1 分批法的概念。
分批法呢,就是按照产品的批别来计算成本。
这就好比订做衣服,一批一批的订单,每一批的成本都得单独算。
比如说有个服装厂,接了学校的校服订单,每个学校的校服款式、数量可能都不一样,这就是不同的批次,得分别核算成本。
每一批产品从投料开始,到完工交货,整个过程的成本都归集到这一批次里。
2.2 分批法的适用范围。
分批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
像那些搞定制生产的企业,比如定制家具厂,客户要求千奇百怪,每个订单都有独特的要求,就得用分批法。
还有造船业,一艘船一个样,不可能跟流水线上的产品似的,所以分批法在这种情况下就大显身手了。
这就像因材施教一样,不同的订单就像不同的学生,得用适合的方法来核算成本。
2.3 分批法的特点。
分批法的成本计算期是不固定的,它和产品的生产周期是一致的。
这就好比火车的车次,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候到达,这个周期就是计算成本的周期。
不像有些方法是固定每个月或者每个季度计算成本。
而且,一般情况下,不存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的问题,因为一批产品要么都完工了,要么都没完工,就像一个锅里的饺子,要么都熟了,要么都还在煮着。
三、分步法。
3.1 分步法的概念。
三种成本计算方法
![三种成本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8f2c6c3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c6.png)
三种成本计算方法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成本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不同的企业会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这里列出三种常见的成本计算方法。
1. 在加工生产中,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加权平均法。
这种方
法将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加工费用、人工费用等全部计算在内,通过对生产所用材料的成本进行加权平均,来计算出每个产品的成本。
2. 在批量生产中,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标准成本法。
这种方
法通过对每个产品的标准成本进行预估,来计算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需的总成本。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成本,并且有利于对产品定价。
3. 在服务业中,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直接成本法。
这种方法
将直接与服务相关的成本,如员工工资、租金、设备维护费用等,全部计算在内,来计算每个服务的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服务业,因为服务业的成本比较难以精确计算。
三种成本计算方法各自有其适用范围,企业需要在实际经营中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从而达到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 1 -。
会计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会计产品成本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d3eff7c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38.png)
会计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产品成本是指生产产品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直接材料、直
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在会计上,有几种常见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包括作业成本法、过程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
首先,作业成本法是一种适用于生产定制产品或小批量生产的
方法。
它将生产成本分配到每个作业或订单上,通过追踪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来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
其次,过程成本法适用于连续生产的情况,例如在流水线上生
产大量相似产品的情况。
这种方法将生产成本分配到生产过程的每
个阶段,通过计算每个阶段的成本来确定产品的总成本。
另外,标准成本法是通过设定标准成本来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这种方法将预期的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以评估生产效率和成
本控制情况。
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还有其他一些特定行业或情况下使用的
成本计算方法,例如批次成本法、活动基础成本法等。
选择合适的
成本计算方法取决于企业的生产特点、产品类型和管理需求。
总的来说,会计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确定,以确保准确计算产品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成本结转的四种方法
![成本结转的四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6b52c4a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7c.png)
成本结转的四种方法
成本结转是指将企业的费用或成本分摊到各个产品或部门上的过程。
在日常经营中,企业需要通过成本结转来确定产品成本,为决策、核算和管控提供参考依据。
下面将介绍成本结转的四种方法。
1.实际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是以事实发生的实际成本为依据来结转成本的方法。
它要求根据实际支出来确定产品成本,计算复杂度较高。
实际成本法适用于对成本核算要求较高的特殊行业,例如航空、电力等行业。
2.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以预先设定的标准成本为依据来结转成本的方法。
标准成本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预测出的标准单位成本,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按照预先设定的标准进行分摊。
标准成本法能够提供与实际成本法相似的成本核算结果,但计算更加简便。
它适用于成本波动较小、生产过程稳定的企业。
3.承包成本法:
承包成本法是一种常用于工程项目的成本结转方法。
根据承包合同的约定,将承包商的成本按照一定的比例或按照工程进度进行分摊,以得出成本结转结果。
承包成本法适用于工程项目较大、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可以对成本进行较为精确的结转。
4.综合成本法:
综合成本法是将实际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承包成本法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成本结转方法。
在实际经营中,企业常
常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成本,综合成本法能够灵活地根据各种成本的特点来进行结转,提供更精确的成本核算结果。
总结:不同的成本结转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企业情况和特定的行业。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成本结转方法,以提供准确可靠的成本数据为决策、核算和管控提供支持。
股票补仓成本四种计算方式
![股票补仓成本四种计算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eb4bc72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bf.png)
股票补仓成本四种计算方式股票补仓成本计算方式1. 简单平均法简单平均法是最常见也最简单的一种计算方法。
它通过将每次购买同一只股票所花费的总金额除以购买次数来得到平均成本价。
例如,小明在第一次购买某只股票时花费了1000元,在第二次购买时又花费了2000元,则他可以使用简单平均法来计算成本价:(1000+2000)/2=1500元。
2. 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相比于简单平均法更加精确,它考虑了不同时间点购入该股票所支付金额与持有时间之间的关系。
具体而言,加权平均法是将每次购买的金额乘以持有时间,再将所有结果相加,最后除以总持有时间得到成本价。
例如,小红在第一次购买某只股票时花费了1000元,并持有了3个月,在第二次购买时花费了2000元,并持有了2个月,则她可以使用加权平均法来计算成本价:(1000__3+2000__2)/(3+2)=1600元。
3. 倒数平均法倒数平均法是一种相对较为复杂的计算方法。
它通过将每次购入该股票所支付金额与当前价格之间的差值进行累加,并除以总共购入量得到成本价。
例如,小刚在第一次购买某只股票时花费了1000元,在第二次购买时又花费了2000元。
假设当前价格为1500元,则他可以使用倒数平均法来计算成本价:(1000-1500)/1+(2000-15000)/1=500/1+500/1=500元。
4. 动态调整法动态调整法是根据市场行情和投资者自身情况灵活调整补仓策略和成本价的方法。
它不依赖于特定的计算公式,而是根据投资者对市场的判断和个人风险承受能力来决定补仓时机和购买价格。
例如,小李在持有某只股票时发现其价格一直下跌,并且他认为该股票具有较好的长期投资价值。
在市场行情相对低迷时,他选择进行补仓操作,并根据自己预期收益和风险承受能力来确定购买价格。
股票补仓原则1.看大盘如果近期大盘向下,空头占明显优势(如上图所示),那么个股的操作难度必然加大,不宜补仓;反之,当大盘企稳且呈向上趋势时,可结合个股情况考虑补仓。
品种法是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品种法是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c555f33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ca.png)
品种法是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目前,我国工业企业所采用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主要有: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分类法和定额法.在这五种方法中,谁是基本方法.谁是派生方法,在会计界说法不一.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种:1.认为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分类法这四种是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分类法和定额法是派生方法2.认为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分类法这四种方法是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定额法是派生方法.3.认为产品成本计算最基本的方法只有分批法和分步法两种究竟哪种方法是基本方法.哪种方法是派生方法,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必须首先明确什么是基本方法.即基本方法区别于派生方法的标志是什么?这也正是人们争论的焦点问题.笔者认为,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区别于其他方法的主要标志有下三点:第一,基本方法应有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而其成本计算对象应反映成本管理对成本计算的基本要求.第二.基本方法是不依赖于其他方法而独立存在的方法,其他成本计算方法则是在该方法的基础上笈展而形成的.第三,基本方法的适用范围较为广泛,能基本上应用于不同类型企业的产品成本计算.只有同时具备以三个方面特点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才能叫做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根据以上标志笔者认为.只具品种法是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其他方法都是在品种法的基础上为了适应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某一方面的需要而派生出来的, 论证如下:1.产品品种是成本计算的归宿.因而品种法是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作为一种成本计算方法.首先应明确的问题是计算谁的成本,也就是说,确定成本计算的对象是计算产品成本的前提而成本计算对象是按生产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确定的.不同的工业企业,生产具有不同的特点.工业企,眦的生产.按生产组织划分.可分为犬景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类型.而成批生产又可分为大批生产和小批生产,大批生产接近于大量生产,小批生产接近于单件生产.工业企业的生产按工艺过程的特点划分.可分为简单生产和复杂生产两种类型.生产组织方式不同,成本计算对象就有所区别在大量大批生产下.只能按产品品种计算成本:在单件小批生产下,可按件或批别计算成本.工艺过程不同.成本计算对象也不一样,在简单生产下,只能按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在复杂生产下.不仅要求按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而且还要求按生产步骤计算每种产品所经过的各步骤的成本生产工艺过程的不同.从客观上决定着成本计算的对象.但是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还要考虑管理上的要求例如,在复杂生产下.为了加强日常成本管理,通常要以产品品种及其生产步骤工作为成本计算对象,但如果管理上不要求按生产步骤考核生产耗费,计算产品成本,也可以只按产品的品种或批别计算成本.从上述可知,根据生产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不外乎"产品品种","产品批别","产品步骤"以及在品种繁多的企业中为了简化核算而确定的"产品类别".这就是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和分类法所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但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最终还是"产品品种"因为分批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批别"是以产品品种为基础的,在一个批别里,只允许是个品种的产品.分步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品种和每种产品所经过的生产步骤成本.因而每个产生步骤的成本计算对象也是产品品种分类法在按产品类别汇集费用.计算类别成本的基础上.还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分别计算该类各种产品的成本.所以.分类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仍可归结为产品品种至于定额法, 与分步法或分批法相同,不再赘述由此可见,按照产晶晶种计算产品成本,是成本训算的基本要求,产品成本计算对象归根到底是产品品种.品种法是依赖于其他方法而独立存在的方法.其他成本计算方法则是在品种法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品种法之所以是产品成本计算的摹本方法.是因为他孕育着其他?切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品种法的计算程序也就是产品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品种法计算成本的一般程序如F:1.技产品品种设置基本生产明细帐,归集生产费用.2在不计算月末在产品的情况下,各基本生产明细账上所归集的生产费用数额,就是当月完工产晶的总成本,除以产景.就是产品的荦位成本3.在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时,对基本生产明细账上所归集的生产费用要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完j二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以便分别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与品种法相同.下面仅以分步法为例子以说明分步法(逐步结转)的计算程序图示如下第彝丰成品埔奉计鼻单原材料加C费芈成品成丰在乩碰船~聿6半成品成丰*算单半旌65成车加r贽己卓j品成奉在产品脏术菇::步辅j成龇成奉计算单己半成品成丰加工毋丙产成品成车在产乩成奉从以上程序可以看出,逐步结转分步法实质是将某产品成本的计算分成若干步骤来进行,也就是对产品生产各步骤的成本,分别采用品种法来计算,最后形成产成品成本,关于分步法中的另一种形式,行结转分步法,则是不计算半成品成本的方法,整个成本计算程序与品种法也是基本相同的因此,我们说分步法是在品种法的基础上.根据管理和核算的需要而派生出来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分批法从成本计算程序上看,与品种法完全相同,所不同的只是成本计算期.品种法是按月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分批法是按产品的生产周期计算完工产品的成本.由于分批法成本计算的对象实质上也是产品品种. 成本讨算程序与品种法叉相同,因此.我们说分批法也是在品种法的基础上.根据小批,单件复杂生产的特点, 而派生出来的不定期计算产品成率的方法分类法按类别汇集费用,计算类别产品成本.其程序与品种法相同.只是为了简化核算手续,先计算类别产品成本.再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对该类各种产品分配费用.计算各种产品成本的方法.定额法是分步法和分批法的派生方法,是为了加强成本管理.把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有机结合而采用的方法.上述分析说明.在这五种成本计算方法中,只有品种法是不依赖于其他方法独立存在的方法.因此,品种法是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品种法的适用范围较为广泛,能基本上应用于不同类型企业的产品成本计算,品种法不仅适用于大量大批简单生产的企业.而且也适用于大量大批装配式复杂生产企业以及不需要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大量大批连续式复杂生产企业.这是一般公认的说法.在需要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大量大批连续式复杂生产企业,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时由于每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计算也是采用品种法,所以品种法也可应用于需要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大量犬批连续式复杂生产企业在适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的小批单件生产的企业,能否用品种法去计算产品成本呢?我认为也是可以的.因为分批法与品种法的主要区别就是成本计算期不同.但在实际工作中,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同样也要按月汇集各产品的实际生产费用,到月末如果该批产品都已完工.逸些生产费用就是完工产品的成本,否则就是在产品成本.不论产品具体在什么时间完工,其成本也是到月末才进行计算.所以说在小批单件复杂生产的企业里,也是可以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的因此,品种法可以应用于不同生产类型的企业.那么其他方法是否也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呢?在简单牛产的企业,由于生产过程不能间断.因而不能采用分步法计算成本t由于是大量大批重复生产某种产晶.因而也能分批计算成本.分类法虽可用于简单生产,但在品种单一的企业也只能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而不能分类.同时分类法也不能用于单件复杂生产企业.定额法也能用于复杂生产企业而不能应用于大批大量单阶段生产的企业.可见,其他力法与品种法相比.其应用范围要小一些通过上述分析说明,品种法的成本计算列象是成本管理对于成本计算的基本要求,产品品种是成本计算的归宿,品种法是唯一独立存在的成本计算方法,并是其他方法的基础,品种法适用范围广泛,能基本上应用于不同类型的企业所以,品种法是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中的基本方法(作者单位:蕾崩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目标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
![目标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https://img.taocdn.com/s3/m/35578cea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f9.png)
目标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企业管理中比较常见的四种成本核算方法。
这些方法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式,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构成,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目标成本法是指在确定产品或服务售价之前,先确定一个目标成本,然后再根据目标成本来确定售价和生产成本。
目标成本法的优点是能够促使企业在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更加关注成本控制,从而确保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缺点是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成本控制过度而影响产品质量。
标准成本法是指将企业的成本分解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部分,并确定相应的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法的优点是能够提供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之间的比较,以及对成本构成的分析和控制。
缺点是标准成本法只适用于规模较大、生产过程稳定的企业。
变动成本法是指将企业的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动的,变动成本则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动。
变动成本法的优点是能够帮助企业了解不同产量水平下的成本构成,从而制定更为灵活的生产计划和成本控制措施。
缺点是无法考虑到企业的全面成本,可能导致决策失误。
作业成本法是指将企业的成本分解为各个生产过程或工序的成本,以反映不同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构成。
作业成本法的优点是能够更加准确地衡量不同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从而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售价和生产计划。
缺点是作业成本法需要较为复杂的计算和记录程序,对企业的人力和时间投入要求较高。
以上四种成本核算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企业在选择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和需要进行选择,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同时,企业还应关注成本管理的全过程,从设计、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入手,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体系,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成本结转的四种方法
![成本结转的四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43a90e7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1f.png)
成本结转的四种方法成本结转是企业会计核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指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按照一定的方法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以便计算出每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成本结转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有四种,分别是直接材料法、直接人工法、机器小时法和标准成本法。
一、直接材料法直接材料法是指将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成本直接分配到产品上,以计算出每个产品的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使用量比较稳定的情况下。
具体的计算方法是将原材料的成本除以生产的产品数量,得出每个产品的原材料成本。
二、直接人工法直接人工法是指将产品所使用的人工成本直接分配到产品上,以计算出每个产品的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人工成本比较稳定的情况下。
具体的计算方法是将人工成本除以生产的产品数量,得出每个产品的人工成本。
三、机器小时法机器小时法是指将生产过程中机器的使用时间作为分配成本的基础,以计算出每个产品的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机器的使用时间比较稳定的情况下。
具体的计算方法是将机器的使用成本除以机器的使用时间,得出每小时的机器成本,再将每小时的机器成本乘以生产产品所使用的机器时间,得出每个产品的机器成本。
四、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指将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配,以计算出每个产品的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各项成本比较复杂的情况下。
具体的计算方法是将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配,得出每个产品的标准成本,再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计算出每个产品的实际成本。
以上四种成本结转方法各有优缺点,企业在选择时需要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选择。
直接材料法和直接人工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和人工成本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计算简单,但不能反映出生产过程中机器的使用情况。
机器小时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机器的使用时间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能够反映出机器的使用情况,但计算比较复杂。
标准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各项成本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能够反映出各项成本的实际情况,但计算比较繁琐。
产品销售成本计算方法
![产品销售成本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8159f1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31.png)
产品销售成本计算方法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销售成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销售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正确计算销售成本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产品销售成本计算方法。
一、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一种常见的计算销售成本的方法。
它的计算公式为:销售成本 = 库存商品成本总额÷ 库存商品数量其中,库存商品成本总额是指企业在库存中的商品的成本总和,库存商品数量是指企业在库存中的商品数量。
加权平均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适用于库存商品成本比较稳定的情况。
但是,如果库存商品成本波动较大,加权平均法的计算结果可能会偏离实际情况。
二、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一种按照商品进货时间顺序计算销售成本的方法。
它的计算公式为:销售成本 = 最早进货商品的成本× 销售数量其中,最早进货商品的成本是指最早进货的商品的成本,销售数量是指销售出去的商品数量。
先进先出法的优点是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商品的成本变化情况,适用于库存商品成本波动较大的情况。
但是,先进先出法的计算比较繁琐,需要对每一批进货的商品进行记录和管理。
三、后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是一种按照商品进货时间倒序计算销售成本的方法。
它的计算公式为:销售成本 = 最近进货商品的成本× 销售数量其中,最近进货商品的成本是指最近进货的商品的成本,销售数量是指销售出去的商品数量。
后进先出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适用于库存商品成本比较稳定的情况。
但是,后进先出法不能反映商品成本的变化情况,可能会导致计算结果偏离实际情况。
四、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一种按照商品生产成本计算销售成本的方法。
它的计算公式为:销售成本 = 标准成本× 销售数量其中,标准成本是指商品生产的标准成本,销售数量是指销售出去的商品数量。
标准成本法的优点是能够反映商品生产成本的变化情况,适用于生产成本比较稳定的情况。
但是,标准成本法需要对商品生产成本进行详细的记录和管理,计算比较繁琐。
重置成本的四种计算方法
![重置成本的四种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57c2f3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7.png)
重置成本的四种计算方法
一、重置成本的四种计算方法
1. 计算预期重置成本
预期重置成本是指企业预估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可能需要投入的
重置成本,以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计算预期重置成本时,企业需要客观审视自己的重置需求,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计算企业在预期的重置时间内可能需要投入的重置成本,以及企业可能获得的重置经济效益。
2. 计算净重置成本
净重置成本是指企业实际投入的重置成本与实际获得的重置经
济效益之差。
净重置成本的计算首先需要了解企业在实施重置后,实际获得的重置经济效益,然后减去企业实际投入的重置成本,从而获得净重置成本。
3. 计算重置周期成本
重置周期成本是指企业预期在一个指定重置周期内,可能需要投入的重置成本,以及在该重置周期内可能获得的重置经济效益。
重置周期成本的计算需要预估企业可能投入的重置成本,以及可能会获得的重置经济效益,同时考虑到重置周期内各项重置成本的累积关系,计算出重置周期成本的总和。
4. 计算重置价值
重置价值是指重置后企业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减去重置成本之差。
重置价值的计算需要根据企业的重置目标,估算企业重置后所可
能达到的经济效益,减去重置所需的成本,以计算重置价值。
最后,企业需要根据重置价值的计算结果,权衡重置的可行性,判断重置是否值得进行。
记账实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记账实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184ddb3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ae.png)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是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
1.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由于品种法不需要按批计算成本,也不需要按步骤来计算半成品成本,因而这种成本计算方法比较简单。
品种法主要适用于大批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或者虽属于多步骤生产,但不要求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小型企业。
品种法一般按月定期计算产品成本,也不需要把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半成品之间进行分配。
2、分批法也称定单法。
是以产品的批次或定单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分批法主要适用于单件和小批的多步骤生产。
分批法的成本计算期是不固定的,一般把一个生产周期(即从投产到完工的整个时期)作为成本计算期定期计算产品成本。
由于在未完工时没有产成品,完工后又没有在产品,产成品和在产品不会同时并存,因而也不需要把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产成品之间进行分配。
3、分步法是按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分步法适用于大量或大批的多步骤生产。
分步法由于生产的数量大,在某一时间上往往即有已完工的产成品,又有未完工的在产品和半成品,不可能等全部产品完工后再计算成本。
因而分步法一般是按月定期计算成本,并且要把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半成品之间进行分配。
分步法的主要特点是不按产品的批别计算产品成本,而是按产品的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成本管理对各生产步骤成本资料的不同要求(是否要计算半成品成本)和简化核算工作的要求,各生产步骤成本的计算和结转,一般可采用逐步结转和平行结转两种方法。
(1)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按照产品加工顺序,逐步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直到最后加工步骤才能计算出产成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即它将每一步骤的半成品作为一个成本计算对象并计算成本,因此,这一方法又称为计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
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成本结转程序与品种法相同。
逐步结转分步法虽然能为产品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但成本结转工作量大,且最后完工产成品中的成本项目是综合性的,必须进行成本还原,更加大了核算的工作量。
原材料成本核算方法
![原材料成本核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40bcb0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69.png)
原材料成本核算方法原材料成本核算方法是企业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用于计算原材料成本的一种方法。
原材料成本是制造产品时所需要的材料成本,包括所需的货物或材料、运输费用和其他相关费用。
正确计算原材料成本有助于企业了解产品盈亏状况、控制成本及定价等方面作出更准确的决策。
1.先进先出法(FIFO法)先进先出法指的是先购买的原材料先使用,后购买的原材料后使用,计算原材料成本时以最早购买的原材料价格作为成本基础,这种方法能够反映原材料成本的实际情况,但对库存的要求较高,需要对库存进行跟踪管理。
3.加权平均法(Weighted Average Method)加权平均法指的是根据物料的数量和成本计算出平均成本,计算公式为:平均成本=总成本/总数量。
这种方法能够平滑原材料成本的波动,但不易反映原材料的最新价格。
4.标准成本法(Standard Cost Method)标准成本法是指针对每种原材料设定一种标准或预定价值,原材料成本就是该标准价值或预定价值。
标准成本法需要对生产物料的成本进行预先分析和计算,有利于更好地管理成本并控制生产成本。
但标准成本对资金有很高的要求,有时会导致生产活动受到影响。
以上四种原材料成本核算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缺点,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以更好地控制成本和提高利润。
除了以上介绍的原材料成本核算方法,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如可变成本法、直接成本法、完全成本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下面将具体介绍其中一些方法。
1.可变成本法(Variable Costing Method)可变成本法是指将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分开核算,可变成本指生产或销售一个产品所必需的可变费用。
根据可变成本法,只有当产量变化时,成本才会随之变化,因此更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企业。
直接成本法是指按照原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来计算生产成本,而将固定费用视为期间费用,不纳入制造成本。
这种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反映生产成本,适用于量产和非量产的企业。
实际成本法的四种计算方法
![实际成本法的四种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897d4cd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83.png)
实际成本法的四种计算方法
实际成本法的加权平均法,是指将某一特定期间内所有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按其数量和金额进行加权平均计算,进而确定单位产品的实际成本。
这种方法较为简单,适用于生产线相对稳定的企业。
二、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在加权平均法的基础上,引入成本标准,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计算差异并进行分析。
通过标准成本法,企业能够更准确地控制成本,提高利润水平。
三、活动成本法
活动成本法是一种基于活动的成本计算方法,它把企业的生产活动分解成各个活动,再按照各个活动的成本,计算每一种产品的成本。
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反映产品的生产成本,提供更为精细的成本信息,但需要较高的数据收集和处理能力。
四、直接成本法
直接成本法是一种基于直接成本的计算方法,只考虑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等直接费用,不考虑制造费用等间接费用。
这种方法较为简单,适用于制造周期短、产品种类单一、产品生命周期短的企业。
但是,它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成本,也不能提供丰富的成本信息。
- 1 -。
生产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生产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b36ccb41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79.png)
生产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生产成本核算是指对企业生产活动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准确计算和核算的过程。
生产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和了解企业生产活动中的各项成本,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下面将介绍四种常见的生产成本核算方法。
1.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针对货物或服务进行成本核算的方法。
它将生产活动分为若干个独立的作业,每个作业都有自己的成本,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劳动成本和制造费用。
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是将生产成本与作业关联起来,通过计算各项成本来确定作业的成本。
2. 工序成本法
工序成本法是一种将生产过程划分为多个工序进行成本核算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分为多个连续的工序,每个工序都有自己的成本。
工序成本法的核心是通过计算每个工序的成本,进而计算整个生产过程的成本。
3. 分批成本法
分批成本法是一种将生产过程按照批次进行成本核算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分为多个批次进行生产,每个批次都有自己的成本。
分批成本法的核心是通过计算每个批次的成本,进而计算整个生产过程的成本。
4. 流程成本法
流程成本法是一种将生产活动划分为多个流程进行成本核算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活动中存在多个相互关联的流程,每个流程都有自己的成本。
流程成本法的核心是通过计算每个流程的成本,进而计算整个生产活动的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每种生产成本核算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情况和限制条件。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成本核算方法。
此外,在进行生产成本核算时,还应注意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以便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实际成本法的四种计算方法
![实际成本法的四种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85419b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c.png)
实际成本法的四种计算方法
实际成本法是一种计算成本的方法,它通过考虑所有相
关成本来确定真实的成本数。
实际成本法的四种计算方法是:
1. 分项成本法:
分项成本法是指按照不同的成本项目进行计算。
它将成本分为不同的部分,例如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并且按照这些不同项目计算每个部分的成本。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详细了解不同项目的成本,从而更好地管理成本。
2. 部门成本法:
部门成本法是指将成本分配给不同的部门。
根据不同部门的特点和需求,将成本分配给相应的部门。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每个部门的成本情况,并评估每个部门的绩效。
3.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指根据不同的作业进行成本计算。
它将成本与作业关联起来,从而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每个作业的成本情况,并决定是否继续进行该作业。
4. 期间成本法:
期间成本法是指将成本分配给不同的时间段。
根据不同的时间段,将成本分配给相应的时间段。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每个时间段的成本情况,并评估不同时间段的成本变化。
以上是实际成本法的四种计算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
企业更好地了解成本情况,并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更好地管理
成本。
通过这些方法,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成本的计算方法应根据
![成本的计算方法应根据](https://img.taocdn.com/s3/m/cb41001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8d.png)
成本的计算方法应根据成本的计算方法在企业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指企业为生产或提供产品或服务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成本的计算方法应根据不同的业务情况和目标来确定,以满足企业管理需求。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成本的基本定义。
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种。
直接成本是指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的费用,可以准确地分配到具体的产品或服务上。
比如原材料的成本、直接劳动力的成本等。
间接成本是指与多种产品或服务相关的费用,难以准确地分配到具体产品或服务上。
比如租金、管理人员工资等。
在计算成本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实际成本法。
这种方法通过对各项费用进行准确的记录和统计,得到实际的成本数额。
这种方法适合于成本变动不大的情况下,能够提供准确的成本数据。
第二种方法是标准成本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过去的经验和理论知识,对各项成本进行预测和估算,得到标准的成本数额。
这种方法适合于成本变动较大的情况下,能够提供一个参考标准。
第三种方法是边际成本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计算生产或提供更多一个单位产品或服务所增加的成本,来决定是否增加产量或提供更多服务。
边际成本法能够帮助企业最大化利润,决定最优产量或服务水平。
第四种方法是全面成本法。
这种方法是综合考虑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并根据它们的相关性进行适当分配,得到全面的成本数额。
这种方法适合于成本分配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能够提供全面的成本信息。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还有一些特殊的成本计算方法,如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
这些方法主要针对特定的业务情况,有助于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成本计算方法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是成本的可变性。
如果成本的变动较大,应该选择适合变动成本的方法,如边际成本法或标准成本法。
其次是成本的分配难度。
如果成本的分配比较复杂,应该选择适合复杂成本分配的方法,如全面成本法或作业成本法。
最后是成本的准确性要求。
如果需要准确的成本数据,应该选择适合准确计算的方法,如实际成本法或标准成本法。
四种成本计算方法
![四种成本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2952082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c5.png)
250 10.8 2 700
11 销售
200 10.8 2 160 50 10.8 540
16 购入 20
20 销售
100 13.36 1 336 150 13.36 2 004
注:每购入一次 货物就需重新计算一次成本。
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加上原有库存存货
方
的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依据 的一种方法。
法 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的成本+本次进货的成本)/(原有存货数量+本次进货
数量)
优 由于每次收货 都要计算一次平均单位成本,计算工作量较大,对收发货较频繁的企 业
缺 点 不适用
金额
结存 数量 单价
金额
5 1 期初
150 10
1 500
5 购入 100 12 1 200
250
11 销售
200
50
16 购入 200 14 2 800
250
20 销售
100
150
23 购入 100 15 1 500
250
27 销售
100
150
30 合计 400
5 500 400 12.727 5090.80 150 12.728 1909.20
1 500 1 200
11 销售
150 10 1500 50 12 600 50 12 600
16 购入 200 14 2 800
50 12 200 14
600 2 800
20 销售
50 12 1 300 150 14 2 100
50 14
注:11 日销售存货,先发出期初 150 件,再发出 5 日购入的 100 件中的 50 件;20 日发
成本的四种计算方法
![成本的四种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ab10bac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e.png)
成本的四种计算方法
成本的四种计算方法
成本是企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实际经营中,对各种成本的准确计算和控制非常重要。
根据成本的统计原理,任何成本都有四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即直接成本法、全额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和平均成本法。
首先,直接成本法是将成本分类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只计算直接成本,而不计算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与生产活动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原料、包装材料等;而间接成本是指与生产活动无直接关系的成本,如工资、税费等。
直接成本法是所有其他成本计算方法的基础。
其次是全额成本法。
全额成本法是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都计算进去,全部结合在一起,把所有的成本合计,作为一个整体来计算生产的总成本。
全额成本法是用于衡量某一特定生产活动的总成本的最常用的方法,它能够帮助企业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
再次是变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是指计算一个单位商品所支付成本的方法,也就是每一件商品所支付的成本。
变动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确定一个产品的定价,以保证企业的利润。
最后是平均成本法。
平均成本法是通过将总成本除以生产的总数量来得到每一个单位商品的成本。
这种计算方法使企业能够以一种简单的方式来控制成本,同时也可以帮助企业确定一个合理的定价水平。
总之,四种成本计算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控制成本和实现利润最大化,从而达到企业经营目标。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理解和正确使用这四种成本计算方法非常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种成本计算方法品种法品种法目录1 什么是品种法?2 品种法的特点3 品种法的适用范围4 品种法的计算程序什么是品种法?品种法也称简单法,是以产品品种为产品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品种法的特点1、成本计算对象品种法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并据以设置产品成本明细帐归集生产费用和计算产品成本。
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不止一种,就需要以每一种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分别设置产品成本明细帐。
2、成本计算期由于大量大批的生产是不间断的连续生产,无法按照产品的生产周期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因而只能定期按月计算产品成本,从而将本月的销售收入与产品生产成本配比,计算本月损益。
因此,产品成本是定期按月计算的,与报告期一致,与产品生产周期不一致。
3、生产费用是否需要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如果是大量大批的简单生产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由于简单生产是一个生产步骤就完成了整个生产过程。
所以月末(或者任何时点)一般没有在产品,因此,计算产品成本时不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如果是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的复杂生产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由于复杂生产是需要经过多个生产步骤的生产,所以月末(或者任何时点)一般生产线上都会有在产品,因此,计算产品成本时就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可分析具体情况,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各种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配。
品种法的适用范围1、品种法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企业;如发电,供水,采掘等企业.2、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中,如果企业规模较小,而且管理上又不要求提供各步骤的成本资料时,也可以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3、企业的辅助生产车间也可以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品种法的计算程序开设成本明细账按产品品种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制造费用明细账,并按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设置专栏。
分配各种要素费用①.根据货币资金支出业务,按用途分类汇总各种付款凭证,登记各项费用,据以登记有关明细账。
借: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贷:银行存款②.根据领退料凭证及有关分配标准,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分配材料费用,据以登记有关明细账。
借: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贷:原材料借: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贷:材料成本差异③.根据电费付款凭证和实际耗用量,编制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据以登记有关明细账。
借: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贷:应付账款④.根据工资结算凭证和福利费提取标准,编制工资及福利费分配表,分配工资及福利费,据以登记有关明细账。
借: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贷:应付工资借: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贷:应付福利费⑤.根据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及折旧办法,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分配表,分配固定资产折旧费,据以登记有关明细账。
借: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贷:累计折旧⑥.根据“待摊费用明细账”和“预提费用明细账”记录,编制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分配表,分配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据以登记有关明细账。
借: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贷:待摊费用借: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贷:预提费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根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上归集的生产费用,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据以登记有关明细账。
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贷:辅助生产成本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根据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上归集的生产费用,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制造费用,据以登记“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和“成本计算单”。
借:基本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计算各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根据“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和“成本计算单”上归集的生产费用,月末,采用适当的计算方法,计算各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如果月末没有在产品,则本月生产费用总额就全部是完工产品成本。
结转产成品生产成本根据“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和“成本计算单” 计算的各种产品完工产品成本,编制“完工产品成本汇总表”,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中成本和单位成本,据以结转产成品生产成本。
借:产成品贷:基本生产成本[编辑本段]什么是分步法?“产品成本计算分步法”的简称。
是以产品生产步骤和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编辑本段]分步法的种类平行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指半成品成本并不随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结转,而是在哪一步骤发生就留在该步骤的成本明细帐内,直到最后加工成产成品,才将其成本从各步骤的成本明细帐转出的方法约当产量比例法约当产量比例法属于按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某一分配标准的比例同时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它是将月末结存在产品的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即约当产量,然后按照完工产品产量(也就是完工程度为10 0%的约当产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划分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本月完工产品产量加上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称为约当总产量,亦简称为约当产量。
计算公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在产品完工百分比约当产量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生产耗费)/(完工产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品总成本=约当产量单位成本×完工产品产量引申测定在产品完工程度的方法:一种是平均计算,即一律按50%作为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
这是在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和单位产品在各工序的加工量都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后面各工序在产品多加工的程度可以抵补前面各工序少加工的程度。
另一种是各工序分别测定完工率。
为了提高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加速成本的计算工作,可以按照各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占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计算,事前确定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
计算公式如下:某工序在产品完工率=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之和+本工序工时定额×50%/产品工时定额范例某企业甲产品单位工时定额20小时,经过三道工序制成。
第一道工序工时定额为4小时,在产品20件,第二道工序工时定额为8小时,在产品40件,第三道工序工时定额为8小时,在产品60件。
各道工序内各件在产品加工程度均按50%计算。
各工序完工率计算如下:第一工序:4×50%/20×100%=10%第二工序:4+8×50%/20×100%=40%第三工序:4+8+8×50%/20×100%=80% [编辑本段]逐步结转分步法逐步结转分步法也称顺序结转分步法,它是按照产品连续加工的先后顺序,根据生产步骤所汇集的成本,费用和产量记录,计量自制半成品成本,自制半成品成本随着半成品在各加工步骤之间移动而顺序结转的一种方法。
[编辑本段]分步法特点1、成本计算对象是各种产品的生产步骤,因此,应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设立产品成本明细帐。
2、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成本计算一般都是按月定期的进行,而与生产周期不一致,因此,需要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将汇集在生产成本明细帐中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3、各步骤之间有成本结转问题,这是分步法的一个重要特点。
分步法的适用性适用于连续、大量、多步骤生产的工业企业,如冶金、水泥、纺织、酿酒、砖瓦等企业。
这些企业,从原材料投入到产品完工,要经过若干连续的生产步骤,除最后一个步骤生产的是产成品外,其他步骤生产的都是完工程度不同的半成品。
这些半成品,除少数可能出售外,都是下一步骤加工的对象。
因此,应按步骤、按产品品种设置产品成本明细帐,分别成本项目归集生产费用。
凡能直接计入某一步骤某种产品的生产费用,都应直接记入其成本明细帐;不能直接计入的,先按生产步骤归集,然后按照一定标准在该步骤各种产品之间分配记入。
由于连续生产,要定期计算产品成本,同时一般在各个生产步骤都有在产品,因此要按月将各步骤各产品所归集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半成品或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按约当产量、定额耗用量等标准进行划分,然后计算出产成品成本。
如各步骤按产品类别归集生产费用,还须进一步按规定的系数、定额成本等标准,按各类成本在同类中各种产品间分配,计算各种产品成本。
分批法分批法目录1 分批法的定义2 分批法的适用范围3 分批法的特点3.1 成本计算对象3.2 以产品的生产周期作为成本计算期3.3 生产费用一般不需要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4 分批法的分类5 分批法的计算程序分批法的定义分批法是按照产品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在小批单件生产的企业中,企业的生产活动基本上是根据定货单位的订单签发工作号来组织生产的,按产品批别计算产品成本,往往与按定单计算产品成本相一致,因而分批法也叫定单法。
分批法的适用范围它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企业,主要包括:1.单件、小批生产的重型机械、船舶、精密工具、仪器等制造企业。
2.不断更新产品种类的时装等制造企业。
3.新产品的试制、机器设备的修理作业以及辅助生产的工具、器具、模具的制造等,亦可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
分批法的特点成本计算对象分批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的批别。
由于在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企业中,生产多是根据购货单位的定单组织的,因此,分批法也称定单法。
但严格说来,按批别组织生产,并不一定就是按定单组织生产,还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生产负荷能力,来合理组织安排产品生产的批量与批次。
比如说:1.如果一张定单中要求生产好几种产品,为了便于考核分析各种产品的成本计划执行情况,加强生产管理,就要将该定单按照产品的品种划分成几个批别组织生产。
2.如果一张定单中只要求生产一种产品,但数量极大,超过企业的生产负荷能力,或者购货单位要求分批交货的,也可将该定单分为几个批别组织生产。
3.如果一张定单中只要求生产一种产品,但该产品属于价值高、生产周期长的大型复杂产品(如万吨轮),也可将该定单按产品的零部件分为几个批别组织生产。
4.如果在同一时期接到的几张定单要求生产的都是同一种产品,为了更经济合理地组织生产,也可将这几张定单合为一批组织生产。
以产品的生产周期作为成本计算期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的企业,虽然各批产品的成本计算单仍按月归集生产费用,但是只有在该批产品全部完工时才能计算其实际成本。
由于各批产品的生产复杂程度不同、质量数量要求也不同,生产周期就各不相同。
有的批次当月投产,当月完工;有的批次要经过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完工。
可见完工产品的成本计算因各批次的生产周期而异,是不定期的。
所以,分批法的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一致,与会计报告期不一致。
生产费用一般不需要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在单件或小批生产,购货单位要求一次交货的情况下,每批产品要求同时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