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五年级上学期必背古诗
五年级上学期必背古诗
《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见课本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过华清宫
【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课文分析(通用12篇)
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课文分析(通用12篇)2022-12-15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课文分析(通用12篇)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课文分析篇1 《古诗词三首》教材简说《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
《泊船瓜洲》一诗,据说是诗人应召自江宁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京口而作。
末句感慨仕途多险,前途未测,表示的是再次赴京荣遇之际,对仕途没有足够信心之时,所有的乡情仕意。
当然,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一点可以不必深究。
如果从诗的字面上看,可以说,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思乡诗。
全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通篇立意亦含蓄悠远。
《秋思》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小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全诗的大意是: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信短而情长,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此诗可见一斑。
《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词的大意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
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教案【三篇】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像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古诗,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教学重点1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像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2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课前准备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
2了解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泊船瓜洲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运用所学的方法感受补充作品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方法体会《乡愁》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知诗人,解诗题。
导入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杰出的诗人多如繁星,不胜枚举。
而北宋的王安石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颗。
谁来介绍一下王安石?1.指名介绍。
教师适当补充,强调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
2.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王安石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泊船瓜洲》3.剖题。
1这首诗是作者从江西出发,乘船经长江前往京城为官,途经——?瓜洲简介瓜洲瓜洲,在长江的北岸,离南京不远。
2诗题中的泊我们在哪首诗中见过?在本诗题中何意?3理解题目的意思。
二、抓字眼,明诗意,悟诗情。
过渡此时诗人就在自己故乡不远的瓜洲,他写下这首诗,想说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这首诗。
1.初读诗歌,感知内容。
大家轻声地读一读诗,读准字音,并想想这首诗的意思。
指名读,正音间、重、还。
说说诗歌大致的意思。
2.指导阅读——抓字眼,明诗意,读中感悟。
间什么意思?表示隔开的意思还可以组什么词?隔开了什么?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京口在哪儿呢?两地相距远吗?何以见得?一水读一读,读出距离短。
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在哪里呢?数重山表示山多还是少?数人、数日何意?数何意?还从哪里知道山很少?抠住只。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
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 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入夜, 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 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 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故园无此声”看似无理实则有理,故园 岂无风雪?寥寥几字,却把将士的内心世界袒 露无余,使思想之意自然酣畅地流淌出来。)
这首词抒写羁旅 思乡之情。上片写奔 赴山海关中途夜宿军 帐时的苦闷,下片抒 思乡之情。语言和谐 明快,感情表达率直 自然,风格缠绵哀惋, 是纳兰性德的代表作。
王安石的乡愁是融于满目 的春色之中,张籍的乡愁是肃 杀的秋风引起,诗人纳兰性德 所描写的关外将士的乡愁却是 由北方的风雪勾起的。
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 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 有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复恐”二字,对诗人的心理刻画入微。而这 种并不确切的“恐”,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 出“又开封”的决定。诗人没有写写信的具体 过程和具体内容,只撷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这 个细节,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家书的重 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 漏了一句。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
洛 (luò) (洛阳) 榆 (yú) 畔 (pàn)
(榆关)
(河畔)
帐 (zhàng) (帐篷)
Hale Waihona Puke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 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 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 美好、最真挚的情感。《泊船 瓜洲》、《秋思》、《长相思》 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 乡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 深的思恋和热爱。
(1)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词的上阕”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 说明了身离故乡之远,行军之艰难。“身 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进的方向。“夜 深千帐灯”,“千帐灯”点明了军帐之多, 此行队伍之庞大。在这羁旅野外的深夜, 顶顶帐篷,点点灯火,也算是一个特殊的 景观,足见将士之多,声势之浩大。
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篇一:五年级上册5《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5《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一、《泊船瓜洲》一、导放:我们一定从小就能背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是的,古往今来,游子思乡,叶落归根,人们写下了多少动人的诗篇。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三首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词,体会那浓浓的思乡之情。
打开教科书,我们要学习哪三篇古诗词?二、新授。
1、我们首先来学习第一首,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王安石,原籍江西临川,他曾经做过北宋时期的宰相,也是一位文学家。
2、请大家读读题目,看看你们能知道什么。
(泊,停泊。
这首诗告诉我们这首诗是诗人把船停泊在瓜洲时写的。
)3、自由读诗,把字音读准确,把诗句读通顺。
指名读。
(指正:间:jian,间隔。
画图说明瓜洲和京口的“间”)齐读古诗。
4、再读古诗,借着书下的注释把诗句意思读明白。
指名说读懂了什么。
(学生说意思)师:作者这两句诗提到了几个地方?(三个)距离呢?(一水间,数重山)京口和钟山这样近,这和作者有什么关系呢?可以联系下文的意思想想看。
下文是什么意思呢?(春风又把江南吹绿了,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家呢?)诗人想回哪儿?(钟山)(师画图:钟山)王安石的原籍是江西的临川,钟山在这儿,王安石的父亲在钟山(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做过官,王安石从小就在钟山长大的,所以他对这里有非常浓厚的感情。
可以说钟山是王安石的第二故乡。
5、(指着图)这三个地方这么近,诗人在想:自己什么时候能回家呢?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注意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指名读。
指名再读。
6、刚才我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你们觉得诗人是在什么时候吟诵这首诗。
在你们的想象中,诗人又是站在哪里,看着什么地方吟诵这首诗。
(春天的夜晚;站在船头,向钟山方向)师:在这明月之夜,诗人走出船舱,站在船头向对岸眺望。
对岸就是京口。
诗人想到的是什么呢?此时春风把江南吹绿了,看到此时的情形,诗人想到了什么呢?(想起自己的家乡,山变绿了,水变清了,开满了花,再加上故乡那一轮明月,诗人在想: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呀。
五年级上古诗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分解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 从“一水”“只隔”来看,这个距离究竟 远不远?
古代交通不便,这段距离可谓是山高路远, 说明白诗人身在途中,却心系家乡。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 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春风又绿江南岸
呈现了一幅怎么样的画面?
江南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生气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 通过一个”绿”字呈现出来。
可以用什么字来替换“绿”字?
满
到
绿
吹
”绿“字有什么
过 独特的意思?
一、有春天的颜色感觉, 让人满目绿色,春天气息 感受无疑。——颜色美 二、表现出春风唤醒大地,使人 感受到勃勃生气。——动态美
想象《秋思》中描绘的画 面,把《秋思》改写成一个小 故事。
起因:象画面〔洛阳城的繁华,秋风落叶情景,诗人的心境……〕
经过:想象经过〔匆忙写信与临行开封的动作,心理活动,独白语言……〕
结果:自由联想诗人的心情……〕
秋思
从前有个诗人叫张籍,他现在暂住在洛阳这个地方。
很快秋天又到了,洛阳城里,枯黄的树叶纷纷飘落下 来,就似乎一只只纷飞的、翩翩起舞的彩蝶,点缀着这美 丽的金秋。但张籍却无暇顾及,由于他已经离家很多年, 好久没有见到自己的亲人了,真思念他们啊!
——[唐]张籍
写作背景:
张籍,唐代诗人。张籍是韩愈的学生,他 出身贫寒,常年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 生活。在唐朝安史之乱是兵荒马乱,民不聊 生,离家十年的诗人深陷洛阳城,却不知战 乱中的家人的信息。正在此时他在洛阳城里 遇到了故人,并托他捎信给家人 。在此情此 景下,写下了这首诗。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笔记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笔记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的古诗三首分别是《泊船瓜洲》、《秋思》和《长相思》。
这三首古诗各有特色,以下是我的500字笔记。
首先,《泊船瓜洲》是王安石的杰作。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瓜洲泊船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瓜洲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孤独情怀。
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成为了千古名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春色的留恋,又透露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接下来是《秋思》,这是马致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物,抒发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尤其那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萧瑟凄凉的秋景,深深打动了无数读者。
最后一首是《长相思》,这首词体现了作者对远方情人的深深思念。
词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比喻,如“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这些生动的描绘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了作者对情人的绵长情感。
总结起来,这三首古诗都以独特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无论是对故乡的思念,还是对远方情人的长相思,都让人感受到古诗的韵味和情感的真挚。
这就是我从这三首
古诗中学到的一些感悟和笔记。
五年级上册第5课古诗词三首(同步讲练测)人教新课标版(附答案)
第二单元第5课古诗词三首开心回顾1.开心阅读。
家乡的桥家乡的桥大都是石桥,造型千姿百态。
最简单的是过户桥,一块长石板搁两端,把两户人家连起来;最漂亮、最气派的数单拱桥,桥洞和倒影像个很大很大的圆饼,两边几十级石阶缀上去,形成个大“八”字,一对对石狮子雄赳赳地屹立在石柱上。
夜里,你撑条小船穿梭其间,那光景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家乡小桥的名称也美极了。
千岁桥、如意桥、震龙桥、娘娘桥、骆驼桥……大人们告诉我,元宝桥、骆驼桥是人们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叫出来的;而震龙桥、娘娘桥,就跟民间传说有关系了;至于如意桥,是从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中撷取而来的。
有趣的是,在青石上凿就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或篆(zhuàn)或隶或楷或草,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刚劲雄健,跟桥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情趣。
记得有一年清明节跟我外婆坐船扫墓去,每过一桥,我大声地念一遍桥名,接着就听外婆讲一个关于这桥的故事。
几十里水路百座桥,外婆的故事足足可装一条船!家乡的桥是我们的乐园。
整个炎热的夏天,我们在桥头下棋、猜谜、讲故事;我们把桥当做跳水台,比跳水本领,练胆量;我们在桥边钓鱼、摸螺蛳,碰得巧,还能从桥洞里捉到一对毛蟹呢!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舒展四肢平躺着,那凉丝丝的风,轻轻荡漾着的水波,转眼就把你送入梦乡……(1)本文写了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2)用简笔画出“过户桥”。
【答案】(1)写了桥的形态,名字,历史来源(2)过户桥:,一块长石板搁两端,把两户人家连起来【解析】(1)考查学生文本理解能力和概括的能力。
认真阅读文本,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根据自然段来概括作者分别写了桥的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自然段,总分结构的段落,第一句介绍了所要描述的内容,及桥的造型、形态。
第二自然段,边写桥的名称,边介绍桥的历史来源。
第三自然段写桥是我的乐园,不能放到答案里面。
部编(统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师用书(教参)全册电子书资料-第2单元5课古诗词三首
第二组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令人梦绕魂牵的地方。
本组选编的一首首诗词,一篇篇散文,可以说,都是游子们思乡怀乡的绝唱。
《古诗词三首》中,《泊船瓜洲》写诗人在瓜洲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秋思》写了诗人在洛阳城写信给家人,无奈信短情长,无法尽诉;《长相思》写到戍边打仗的南方将士,在北方的风声雪声里因思念家乡,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梅花魂》写了远在异国他乡的老人,把他的相思寄托在梅花身上,表达了对祖国、对家乡矢志不渝的眷恋。
《桂花雨》写作者对童年的摇花乐的美好回忆和深深的怀念。
《小桥流水人家》则深情地写了留在记忆中的美好的故乡生活。
款款的思乡情,浓浓的恋乡意,如一杯茗茶,飘着悠悠茶香,越品味越醇香,越品情越浓烈。
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二是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乡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是通过一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三是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用心体会,积累书中美好的语言,感受人物美好的情感。
配合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让学生策划题为“浓浓的乡情”的活动和写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内容的想象作文,“回顾·拓展”的“交流平台”,安排了交流表达方法的内容,并引导学生积累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展示学生表达热爱家乡之情的习作。
教师教学时,应整体关照本组的编排特点,把体会感情与领悟写法、读书与表达、语言积累与语言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4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3课时,“交流平台”和“日积月累”1课时,“展示台”1课时。
5古诗词三首一、教材解读《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词,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
泊船瓜洲古诗(共10篇)
泊船瓜洲古诗(共10篇)泊船瓜洲古诗(一): 泊船瓜洲整首古诗的诗句《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注释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一水:一条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等.这里的“一水”指长江.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间:根据平仄来认读jian四声.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绿:吹绿,拂绿.译文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啊,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创作背景公元1068年,熙宁元年,4月,朗月之下,王安石乘着一艘小船行在京口瓜洲的长江水上,回望过去,他的家乡就在几重山以外.诗人看着这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的江南,突然对大好的前程意兴阑珊,人还未离去,他就开始想回家了,明月啊,你何时照我回乡诗人乘船路过瓜洲,怀念金陵故居,因作此诗.【泊船瓜洲古诗】泊船瓜洲古诗(二): 古诗【泊船瓜洲】的诗句是什么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古诗】泊船瓜洲古诗(三): 泊船瓜洲属于七言()全诗押()韵《泊船瓜洲》属于七言(绝句),全诗押(an)韵.《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从京口到瓜州只是一江之隔.2.从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3.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4.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故乡.[注释]1. 泊:停船靠岸.2. 瓜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3. 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4. 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5. 数重:几层.6. 绿:吹绿了.7. 还: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里.[简析]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层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又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 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泊船瓜洲古诗(四): 泊船瓜洲全诗的意思是what(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注释译文注释1、泊船:停船.泊,停泊.《泊船瓜洲》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和瓜洲相对.3、瓜洲:瓜洲在今天江苏省扬州市邗(hán)江区.4、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5、间(jiān):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要注意不能误读成去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根据本诗平仄格律、“间”字固有的词义,以及古人语言习惯,此“间”字必须为平声.“一水间”为体词性偏正词组,内部结构与“咫尺间”、“几步间”、“一瞬间”、“一念间”相同,中心词为“间”,限定成分为“一水”.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按古人文言的说法,即所谓仅“一水之遥”.王安石是想说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说它们之隔离.6、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当时家居于此.7、数重:几层.读shùchóng 8、绿:吹绿了.9、何时:什么时候.10、还:回.11、隔:间隔.译文(对面的)京口和(这里北岸的)瓜洲不过是在一条横着的江的距离之内,(再远处的)钟山也就只是隔着几重山峦而已.春风又把(对岸的)江南大地吹绿了,明月啊,你什么时候可以照着我回到(对面江南的)故乡呢.编辑本段王安石《泊船瓜洲》赏析赏析一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泊船瓜洲》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赏析二这首七绝即景生情,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此番出来做官的无奈和欲急切回归江宁的愿望.头两句记叙北上的行程.诗人前往京城,却偏偏回首江宁,表现不愿赴任的复杂心理.后两句以景写心,既有变法给自己带来的欣慰,也有及早功成身退的想法.诗人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绿,这固然是春风吹绿的,但是那葱绿的禾苗难道不是青苗法等变法措施产生的实效吗但是官场是险象环生的,诗人望着这照着瓜洲渡口,也照着钟山的明月,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慨叹,诗人是想早点离开是是非非的官场,很有余韵.这首诗不仅借景抒情,情寓于景,而且叙事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修辞上的锤炼.据洪迈《容斋随笔》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原稿“春风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真达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地.其实诗人不仅仅在炼字,也是在炼意,这才符合诗的情境.泊船瓜洲古诗(五): 泊船瓜洲,全诗的意思是什么诗中的“绿”字是什么意思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注释]1 泊:停船靠岸.2. 瓜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3. 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4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5数重:几层.6 绿:吹绿了.7. 还: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里.[简析]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层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又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 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本诗是“文字频改,工夫自出”(《童蒙诗训》)的著名例证.[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属江西)人.有《临川先生文集》.泊船瓜洲古诗(六): 泊船瓜洲的意思这首诗写的是诗人泊船:停船靠岸.绿:“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从京口到瓜洲隔着一条河,而从瓜州到南京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泊船瓜洲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王安石路过瓜洲,怀念家乡,抒发诗人思乡的思想感情,...“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泊船瓜洲古诗(七): 像泊船瓜洲这种古诗课文还有哪些《泊船瓜洲》是一首思乡题材的古诗,类似的故事有很多,大概整理一下列在下面: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3、《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天又一年.4、《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5、《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6、《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7、《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8、《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9、《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0、《商山早行》(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先整理这十首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泊船瓜洲古诗(八): 泊船瓜洲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来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其中“绿”字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极其富于表现力.洪迈《多斋续笔》卷八云:“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作者认为“到”、“过”、“入”、“满“等字都不理想,只有“绿”字最为精警.这是因为:一、前四字都只从风本身的流动着想,粘皮带骨,以此描写看不见的春风,依然显得抽象,也缺乏个性;“绿”字则开拓一层,从春风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效果着想,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这就写出了春风的精神,诗思也深沉得多了.泊船瓜洲古诗(九):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泊船瓜洲》这首诗因为喜欢”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话.虽然整首诗抒发的是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情感,有一点点儿欣喜,一丝丝儿渴望,甚至带有政治寓意的矛盾,但都无法改变这一句的神来之笔.“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带来多少希望和惊奇!每每读来,感觉眼前就出现了雪消冰融、鸟鸣山绿的景象,诗句所赋予的新鲜、活泼、灵动、迷离的想象带给人的快乐与期待,甚至远远超出了看到春天到来的惊喜.泊船瓜洲古诗(十): 泊船瓜洲诗中作者通过描写【】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泊船瓜洲从第一句诗中可以知道,诗人将船停在长江【】岸的【】,凝望的是长江【】岸的【】因为诗人眷恋的家乡【】与它只隔着几重山峦家乡春色.北;瓜洲;南,京口;钟山泊船瓜洲古诗原文泊船瓜洲古诗ppt。
古诗三首五级上册
古诗三首五级上册:
五年级上册的古诗三首包括《泊船瓜洲》、《秋思》和《长相思》。
《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全诗为“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秋思》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全诗为“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长相思》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
全词为“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
古诗三首《泊船瓜洲》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秋天思念亲人的 情景。秋天到了,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 想写一封信给家里,要说的话很多很多。 恐怕匆匆忙忙地没有把心里的话说完,捎 信的人要走时,我又打开信封看看还有什 么没写。诗人通过写信和“开封”这两个 细节的描写,把客居他乡思念亲人的复杂 的感情,传神地表达出来了。
交流与讨论:
泊
古诗朗诵
船
王安石
瓜
洲
京 口 瓜 洲 一 水 间[jiàn] , 钟 山 只 隔 数 重[chóng] 山 。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 月 何 时 照 我 还 huán。
返回
返回
【注释】
1. 泊船:停船靠岸。 2. 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市南,和京口相 对。 3. 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江苏省镇江市。 4. 钟山:现在南京紫金山。 5. 数重:几层。 6. 绿:本是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有“吹 绿了”的意思。 7. 何时:什么时候。 8、还:回家。
古诗朗诵
长 相 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返回
程: 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 即山长水远也。 榆关: 即今山海关。 那畔: 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 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 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风一更、雪一更,即整夜风雪交加。 聒: 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故园: 故乡。 此声: 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返回
北
长江
瓜 洲
jiàn
西
长 江 钟山
间
京口
间隔,隔开 东
数重山
南
北 长江
瓜 洲
西
长 江 钟山 京口
东南Βιβλιοθήκη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12课笔记
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12课笔记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12课《古诗三首》包括《泊船瓜洲》、《秋思》和《长相思》。
这三首古诗都是描绘情感和景色的经典作品。
《泊船瓜洲》是王之涣的名篇,其内容是描述诗人泊船瓜洲,怀念家乡的感受。
诗中描绘了江水、风、月等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人的感情与自然景色交融在一起,感人至深。
《秋思》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代表作,描述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心情。
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长相思》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描述了诗人离开家乡后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诗人运用了独特的艺术手法,将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
这三首古诗都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重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要注意古诗的韵律和用词特点。
通过学习这些经典作品,可以增强同学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通用3篇)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篇1一、读题审题t:同学们已经知道,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上的课文是——s齐说课题:古诗三首/古诗词三首(声音参差不齐)t:没听清楚,谁来告诉我。
小学语文五年级需要背诵的课文与日积月累
小学语文五年级需要背诵的课文与日积月累五年级上册语文需要背诵的课文片段及日积月累1.周游世界。
书是伙伴。
因此,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上,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首先,我会思考为什么故事中的人会这样做,以及作者为什么写这个故事。
然后,我会继续在脑海中编故事,回去品尝一些我最喜欢的片段,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
我还将阅读其他部分,找出我以前忽略了什么。
在那之后,我将列出我从这本书中学到的东西。
最后,我将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人,他将有什么样的人生经历。
这真的就像和另一个人在同一条船上行走。
2.《“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最后一段(书p103)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
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3.《圆明园旧址的破坏》(p115卷)第3段和第4段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4.《琅琊山五杰》描述了五杰跳崖的英勇行为(p119)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最新整理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最新整理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2、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3、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与突破方法1、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方法,感受诗情。
2、突破方法:充分朗读,讨论。
教学准备1、了解三位作者生平。
2、收集思乡的古诗。
教学程序一、学习《泊船瓜州》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感。
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与“月”有关的诗词呢?生回忆,师总结:是呀,从古到今,月亮总是让人情不自禁思念家乡,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关于月亮的诗。
⑵揭示课题: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板书课题。
了解“泊”字字义,选择正确读音)2、交流资料,了解诗人:课前,你收集了诗人的哪些资料,请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
3、整体把握,初步感知:⑴指名读诗,全班读,注意读准字音。
⑵自己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⑶四人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并说说你最欣赏诗中哪一句。
4、赏析诗句,感悟诗境:⑴刚才同学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出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⑵请说说你为什么喜欢?⑶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生机盎然的春天的样子。
现在请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在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景色呢?畅所欲言。
⑷同桌互读,练说。
⑸指数名学生说。
⑹小结:你们的回答真精彩!诗的魅力就在于能用简短的同一个语句在不同的人的脑海中勾勒出不同的画面。
⑺请你用朗读把你脑海中勾勒的画面读出来,小组内练读,指名读。
⑻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草长莺飞、满目新绿的春天,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还能让你有更深入的理解。
⑼指名说,同学们理解得多丰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绿”读出来吧。
男女生赛读。
⑽关于“绿”字还有一个故事,引导阅读“资料袋”。
了解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泊船瓜洲
泊船瓜洲,由北宋著名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抒发了诗人思恋家园的感情。
其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百年来一直让人传颂。
泊船瓜洲
(北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
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译文】
注释
1.泊船:停船。
泊,停泊。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
3.瓜洲:在今江苏省邗江县南,在长江的北岸,扬州的南面, 与京口相对。
4.一水:这里指长江。
5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当时家居于此。
6.数重:几层。
7.绿:本是形容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之(江南岸)绿了绿字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而来。
8.何时:什么时候。
9. 还:回归。
10. 隔:间隔。
译文
从京口到瓜洲只有一江之隔,而钟山离这里也只有
几重山之远。
一年一度的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明月啊,什么时候才能让我趁着明月回到家乡。
【诗词赏析】赏析一:
第三句为千古名句,绿”字是吹绿的意思,用得绝妙。
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
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
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
诗词评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
家园的深切感情。
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
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作者简介】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086年),生于北宋时期。
字介甫,晚号半山,谥文”。
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汉族,临
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译文】
洛阳城里吹起了萧瑟秋风,
要写家信禁不住心绪万重。
又恐匆忙倾述诉不尽情思,
捎书人临行我又打开信封O
【注释】
意万重:形容表达的意思很多
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
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复恐:怕这封信的内容不够多,说不尽.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译文
一路上跋山涉水,向榆关那边行军。
夜深宿营,只见无数行帐中都亮着灯火。
挨过了一更又一更,只听得风雪一阵又一阵,吵得我乡心碎乱,
乡梦难圆,在我的故园,何曾有这聒耳的风雪声?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 ),字容若,满族正黄旗人。
本词写于康熙二^一( 1682 )年,时作者随康熙帝出山海关,祭祀长白山。
赏析:
山一程,水一程”寄托的是亲人送行的依依惜别情;身向榆关
那畔行”激荡的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萧萧豪迈情;夜深千丈灯”催生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烈烈壮怀情。
反映出词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也反映出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夜深千丈灯”既是上阙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阙之间的自然转换。
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更何况风一更,雪一更”风雪交加夜,一家人在一起什么都不怕。
可远在塞外宿营,夜深人静,风雪弥
漫,心情就大不相同。
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聒碎乡心梦不成”的慧心妙语可谓是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