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约瑟难题产生的原因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

——约瑟难题之我见

:游鸿飞

学号:2220140086

联系方式:

记得上小学时,自然课上老师常讲中国的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这些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进程起到了极大的深远影响。那时我倍感自豪,原来古时的中国人就已经那么厉害了!但从上了初中开始,到高中乃至现在的大学,从物理学最基本的牛顿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到电磁学理论乃至核物理理论,从数学方程组、微积分、矩阵、解析几何到数论,从育种、转基因到生物进化论,从天文学理论、宇宙大爆炸到外太空探险,从以化学为代表的实验总结性科学,我们所学的知识里再也见不到与古人相关的影子,跟古人相关的只有历史课本中那早已成为过去的一段段历史。而这段历史虽然有过辉煌,但那早已成为1000多年前的遥远过去,近代100多年来的历史则是一段血与泪的屈辱历史。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现在所学所用的知识和技术全是被外人用刀架在脖子上逼着学来的,而不是自己主动去学习的,更不是自己发明创造的。中国究竟是怎么了?为什么在古代如此繁荣的中国会从近代开始远远落后于西方?为什么近代中国没有产生任何近代科学?

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约瑟,就在其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了著名的“约瑟难题”:“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为什么像伽利略、托里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占了先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

约瑟本人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中国式大一统的官僚体制,该制度的存在主要是为了维护水利灌溉网体系的需要;而欧洲是贵族式封建体制,这种制度有利于商人阶层的产生。当贵族衰落之后,资本主义和现代科学便诞生了。中国的官僚体制最初适宜于科学的成长,然而它却阻碍了重商主义价值观的形成,所以它没有能力把工匠们的技艺与学者们发现的数学和逻辑推理方法结合在一起。因此在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没有成功的实现向现代的过渡,故而落后了。

查阅相关资料后结合我所学的知识,我认为产生约瑟难题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制度、文化差异、经济原因、地理位置因素、战争因素、近代科学产生的重要客观条件。

一、社会制度

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对科学产生了极大的束缚。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使科技显得无足轻重,儒家的政治伦理文化压抑了科技的发展。

中国的封建制度和西方的封建制度本质上是不同的。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还算是一个真正的封建社会时期,出现了具有社会影响力的贵族阶层,中国的文化,思想和科学起源于这一时期,并且大多由贵族创立,例如:孔子的儒家思想、老子的道家思想、非子的法家了思想等。此时的中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这些形而上的虚无缥缈的各种思想上,而无暇关注技术发明的发展。中国的技术发明仍然依靠经验,而欧洲在17世纪科学革命的时候就已经把技术发明转移到主要依靠科学和实验上来了,进而对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而此时的中国社会还一直是一滩死水。

而中国没有成功地爆发科学革命的一大原因就在于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一大产物: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使知识分子醉心于仕途,而无心于投资现代科学研究所必需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因而根本无法把原始科学转变为为现代科学。

自朝统一了中国之后,中国进入了“宗法地主专制社会”,其社会形态的特征是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的郡县体制,贵族与封地不再是世袭的,尽管依然是森严的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但是社会的上下阶层是可以流动的,这就刺激了平民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进入上层社会,而进入上层社会的唯一途径是什么呢?就是科举制度,而科举制度考核的容又是具有独尊地位的儒家思想体系,儒家思想造成了文化、科技的垄断,阻碍了科技的普及,这一思想体系的特点是注重德性修养,倡导“圣外王”,本质上的道德的哲学,关注的是人的主体,以伦理为本,注重人的自身修养,注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注重如何管理好社会,而很少关心和探究有关自然界的知识,如“天人合一”等观点,在这种以人为核心的单一的哲学会禁锢人们的思想,使得科学研究的主体缺乏创新的意识和动力。而广大平民为了能跻身于上层社会把学习的重点都放在了儒家思想,纲常伦理,古文经学等,自然没有人会花费时间与精力在自然现象和科学的思考上,自然就无法推动近代科学的产生。

二、文化差异

文化对一个民族有着深远的影响。文化根植于人民心中,对科学技术的不同态度决定了科学理论和知识的发展程度。

长久以来,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一直是儒家文化,虽然期间佛道两家也对中国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不足以撼动儒家的正统地位。而儒家文化强调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而不务虚玄、无用的学问。这种脚踏实地、注重实效的治学理念固然有其明智的一面,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但也不乏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的局限。在中国古代官本位的思想下,最有用的就是可用来考取功名的四书五经,因此没有人会去研究科学;而知行合一往往会限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更加偏向于实用化的技术。儒家讲究等级观念,它一方面限制了中国的发展,而的环境才能最大程度上激发出人们的创造性;另一方面,等级观念也造就了中国的官场文化,形成了著名的官本位,于是乎中国的杰出人才大都热衷于考取功名,好光耀门楣,而那些一直在从事技术活动的工匠们则处于朝不保夕的地步。儒家的中庸之道对于中国人探索自然也是大大不利。振宁指出:“中国哲学里的中庸之道我认为对科学是不利的。欧几里得的精神之一是打破砂锅问到底中庸之道与这种精神是相背的。”最根本的是,儒家思想强调“自省”,主人应该反省自身,而不是去探索外物,它使中国人在根本上丧失了探索外界科学与技术的欲望。正如友兰所说那样,中国人从自身来说不需要科学。

总结来看,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过分强调了知识、真理与行动的统一而忽视了知识的独立性。东西方文化的差别“使得中国人在古代那种较为经验的、直观的、混一的科学技术中得以做出巨大的贡献,而发展不出纯逻辑、数学以及建基于其上的分门别类的近代自然科学,致使自然科学在其近代面貌中独具西方思维的神采”。

而这其中,东西方的思维方式差异又是一大关键因素。思维方式在思维活动中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功利主义,很少进行枯燥的纯理论研究。其功利主义太强,并和特定的政治伦理观点结合太紧密,目的是学而优则仕。而西方思维方式则相反。思维方式中,更多地注意经验的简单总结和事物表面相似点的类比,而忽视了演绎和因果关系的探求,西方思维方式同样与之相反。思维方式由于长期受封建专制统治的控制,往往注重于对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的诠释,而缺乏理性的创新精神。西方思维方式表现出较多的冲破框框的创新精神,他们较少有以权威为当然依据的思维定势,而较多有对权威的怀疑和挑战精神。或许正是由于这一差别,使得西方的新科学层出不穷,而总是在西方的后面模仿学习,而不是自己去发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