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供冷系统设计体会
区域供冷系统的优点
区域供冷系统的优点标签: 区域供冷系统制冷机组节约能源区域供冷系统是非常节能的冷冻设备,因为此系统能善用资源、照顾不同大厦在不同时段的冷气需要以及享有高质素机组操作及维修服务。
尽管区域供冷系统所节约的能源会随著系统的不同配置(例如冷冻水分配管道的长度、散热方法和其他机组效能改善设施装置等)而异,但是区域供冷系统与传统的中央气冷式空调系统比较,一般可节约大约35%的能源。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提高能源效益能令能源消耗量减少,用于发电的化石燃料消耗量亦因而下降。
这样便可减少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例如二氧化碳)的排放。
减少噪音污染由于大厦不用装设制冷机和散热冷凝器,可大大减少噪音、振动、热卷流和废热污染。
放置于区域供冷系统中央机组的设备可用较佳的隔声、防震和废热控制设备,减少上述问题的出现。
减少雪种的使用空调设备内所用的雪种是环境污染的另一来源。
由于能配合不同时段的冷冻量需求和减少备用制冷机的数目,区域供冷系统的整体机组体积较小,因此这种系统用以为全区域提供空调所需的雪种数量比各个中央空调系统所需的总雪种量为少。
此外,区域供冷系统机组的雪种由专责的维修队伍处理,因此可大大减少意外泄漏的机会。
改善市区天台景观天台无须装设制冷装置,使建筑师在设计大厦的外观时有较大弹性。
由于无须装设制冷装置,大厦天台的设计可以加入较多美化元素,例如康乐设施和天台花园。
这样可以改善市区的景观。
更善用大厦空间使用区域供冷系统的大厦可以节省不少机房空间,因为这些大厦无须装设制冷装置。
一般估计,与传统的空调机组比较,区域供冷系统平均可节省75%的机房空间。
这还未把因无须装设制冷装置而节省的电力公司变压器房的空间计算在内。
系统更可靠和更灵活区域供冷系统使大厦业主/管理公司得以精简大厦管理队伍,因为大厦无须操作及维修制冷机机组。
大厦亦无须预留款项更换制冷机,在增加冷冻量方面所受限制较少,而所需贮存的零件亦会较少,因此大厦业主可以集中处理核心业务。
制冷设计年终总结怎么写
制冷设计年终总结怎么写
在本年度的制冷设计工作中,我们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的成果。
在项目上,我们成功完成了多个制冷系统设计,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仔细的计划和认真的执行,我们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并提供高质量的设计方案。
首先,我们在制冷设计方面取得的进展是显著的。
我们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制冷设备和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获取了大量的专业知识。
我们在使用新技术和创新方法的过程中,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这使我们能够为客户提供更有效的制冷方案,并最大程度地降低能源消耗。
其次,我们在项目交付上始终保持高效率和优质服务。
我们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与客户密切合作并了解他们的需求。
通过合理分配资源和严格控制进度,我们能够按时交付高质量的制冷设计方案。
这一点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赞扬,并获得了长期合作的机会。
此外,在团队协作和沟通方面,我们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我们通过定期的会议和讨论,加强了团队的联系并促进了知识的共享。
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并与其他团队成员合作,取得最佳结果。
这种积极的合作氛围为我们的制冷设计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总之,今年的制冷设计工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
我们通过专业知识的提升、高效的项目交付和良好的团队合作,为客户提供了优质的制冷设计方案。
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团
队的努力,我们的制冷设计工作将会继续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步。
住宅小区集中制冷站房设计体会
住宅小区集中制冷站房设计体会住宅小区集中制冷站房设计体会摘要:本文介绍了小区集中供冷蒸汽溴化锂制冷站的设计,并对站房节能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溴化锂、住宅小区、制冷、二次泵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随着合肥市集中供热的发展,目前已有小区利用市政蒸汽管网的蒸汽,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为整个小区夏季供冷。
但住宅小区由于用户与公建不同,计量收费到户,在站房设计上不可照搬公建的系统方案。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分析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噪音问题站房不可避免总会产生噪音,各种型号的水泵和蒸汽、热水管道震动产生的低频噪音会随着墙体传播至几十米开外,这种噪音音量不大,白天由于其他环境噪声的掩盖并不明显,但晚上环境噪声一旦没有则人会感觉耳边总有嗡嗡声,低频噪音会让人难以入睡。
开发商由于地上建筑面积宝贵,前期方案设计一般都要求设在地下车库里,此时暖通设计人员必须和建筑协商让站房离住宅楼的水平距离越远越好,从实际经验看,站房可放在两栋高层住宅之间的地下车库内,距每栋楼水平距离不低于20米,同时应要求站房的建筑为独立单体,与地下车库其他部分的墙体之间要有伸缩缝,制冷站的墙体应为隔音墙,大门采用隔音门,这就避免了低频噪音沿着管道顺着墙体结构四处传播,同时循环泵最好选用4级或6级电机,进口低噪声的双吸泵。
冷却塔最好布置在小区的商业建筑屋顶上,如售楼处、会所等,也可放在小区的某一拐角,四周用绿化遮掩。
冷却塔切不可放在两栋楼之间,一是影响美观,二是噪音会随着空气向上传播至住户室内,楼层越高住户房间的噪音越大。
冷却塔应采用单面进风横流式,进风面朝向马路,出风筒上设风曲把噪音引向马路一侧。
站房应设置独立的通风系统,出地面的通风口应远离住宅楼,避免风口排出的热气和噪音影响住户。
节能问题住宅小区集中供冷因按表收费,住户不可能每个房间都开,加上住户前期入住率低,用冷峰谷差大。
在做负荷设计时应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打折,通过前期调研已有成熟小区实际运行数据,取每平米制冷45w。
制冷工作总结个人
制冷工作总结个人
制冷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它涉及到许多领域,包括空调、冰箱、冷库等。
作为一名从事制冷工作的个人,我深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我个人在制冷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制冷工作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我的工作中,我不断学习制冷原理和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我深入研究各种制冷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掌握了制冷系统的设计、安装、维护和修理等技术。
同时,我还积极参与各种培训和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其次,制冷工作需要具备良好的技术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我遇到过各种各样的技术难题和故障,但我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和坚韧的毅力,通过分析和思考,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我善于发现问题的根源,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迅速、准确地排除各种故障,确保制冷设备的正常运行。
此外,制冷工作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在我的工作中,我经常需要与其他同事和合作伙伴进行合作,共同完成各种制冷项目和任务。
我善于与他人沟通和协调,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团队工作,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圆满完成。
总的来说,制冷工作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发展空间的技术工作,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完善自己,为制冷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对制冷循环流程设计的感想和体会总结
对制冷循环流程设计的感想和体会总结
《制冷循环流程设计感想与体会》
制冷循环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其流程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制冷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在学习和研究制冷循环流程设计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点。
首先,制冷循环流程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制冷剂的物性。
制冷剂在制冷循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物性直接影响到制冷循环的性能。
在设计制冷循环流程时,要充分了解制冷剂的物性,如压力、温度、比容、比热等,以便合理选择制冷剂和设计制冷循环。
其次,制冷循环流程设计需要注重系统平衡。
制冷系统由多个部件组成,这些部件之间的平衡关系对于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在设计制冷循环流程时,要注重各个部件之间的平衡,确保系统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
再次,制冷循环流程设计需要考虑节能环保。
随着社会对环保意识的提高,节能环保已成为制冷循环流程设计的重要指标。
在设计制冷循环流程时,要尽量采用节能、环保的技术和材料,降低系统的能耗和环境影响。
最后,制冷循环流程设计需要不断创新。
制冷技术不断发展,新的制冷剂、新的制冷循环方式不断涌现。
在设计制冷循环流程时,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勇于尝试新的技术和方法,提高制冷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总之,制冷循环流程设计是一项复杂而又有挑战性的工作。
通过学习制冷循环流程设计,我深刻体会到了合理设计制冷循环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自己在制冷领域的不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在制冷循环流程设计方面的专业素养,为我国的制冷事业做出贡献。
制冷设计工程师工作总结
制冷设计工程师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制冷设计工程师,我在过去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我在这个岗位上的工作内容和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我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作为一名制冷设计工程师,我的主要工作是负责设计和开发制冷系统,确保其符合客户的需求和标准。
这需要我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制冷技术和工具,进行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在工作中,我需要与客户、项目经理和其他工程师密切合作,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这个岗位上,我所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技术更新换代的压力和客户需求的多样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制冷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更新,我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技术和方法,以保持自己的竞争力。
同时,客户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我需要灵活应对,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设计出最合适的制冷系统,满足客户的要求。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希望能够继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制冷技术,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我还希望能够更多地参与到项目的管理和决策中,为项目的成功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与更多的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制冷设计工程师,我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为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将始终秉承专业的态度和精湛的技术,努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成为一名优秀的制冷设计工程师。
浅析城市空调供冷系统的设计与施工
浅析城市空调供冷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城市空调供冷系统在现代城市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舒适人居环境的需求日益加强。
这使得空调供冷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愈发重要,不仅要满足技术标准,还需兼顾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
在进行城市空调供冷系统的设计时,首先需要考虑系统的类型与规模。
常见的供冷系统包括集中供冷和分体式空调。
集中供冷通常适用于大型建筑群或商业区,它具有较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较经济的运行成本。
对于小型居住区或独立建筑,分体式空调则更具灵活性和安装便捷性。
设计者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气候条件以及用户需求来选择合适的供冷系统。
设计过程中,负荷计算至关重要。
这一过程包括对建筑物内热源、外部气候因素和室内舒适度要求的综合评估。
热负荷的准确计算能够为供冷设备的选择和系统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在城市中,由于大气污染、热岛效应等因素,外界气温常常高于正常水平,因此热负荷计算时需额外考虑这些影响因素,以确保系统在极端天气下仍能稳定运行。
管道系统的设计和布置也极为关键。
合理的管道设计不仅可以提高供冷效果,还能降低能耗。
在此过程中,应考虑管道的材料选择、直径、走向及排布。
采用高效的管道隔热材料,有助于降低冷量损失。
适当的坡度和合理的水流速度能够保证流体的充分循环,避免因沉淀而导致的设备故障。
在施工阶段,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供冷系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选用经过认证的材料及配件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
工人的操作技能和施工工艺也至关重要。
在管道安装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每一个接头的密封性,以防止冷媒泄漏。
建设单位应在施工前进行全面的培训,确保每一名工人掌握相关的安装技巧与知识。
系统调试同样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调试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所有组件正常运行并达到设计要求。
通过检测和调整制冷剂流量、风量等参数,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能效。
还需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避免因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在施工完成后,建立良好的用户反馈机制尤为重要,及时了解用户使用情况,有助于后续的调整和优化。
对制冷循环流程设计的感想和体会
对制冷循环流程设计的感想和体会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设计制冷循环流程是一项既富有挑战性又极具实践意义的工作,它不仅要求深入理解热力学原理,还需结合工程实践进行细致周密的规划。
制冷设计工程师工作总结
制冷设计工程师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制冷设计工程师,我一直以来都在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效、可靠的制
冷系统设计方案。
在这个岗位上,我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工作中,我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感悟,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
首先,作为一名制冷设计工程师,我深知设计方案的重要性。
在进行制冷系统
设计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客户的需求、环境条件、能源利用效率等多个因素,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
同时,我们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跟上行业的最新发展和技术。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设计方案。
其次,沟通和团队合作也是制冷设计工程师必备的技能。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
与客户、项目经理、施工队等多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以确保设计方案的顺利实施。
同时,我们还需要与其他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进行紧密的合作,共同解决设计方案中的问题和挑战。
只有通过团队的努力和合作,才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最后,作为一名制冷设计工程师,我深知责任重大。
制冷系统设计的质量直接
关系到客户的生产和生活,因此我们需要对每一个设计方案负起责任。
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严谨的工作态度,不断追求卓越的设计方案,以确保客户能够获得最佳的制冷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制冷设计工程师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职业。
在这个岗位上,我
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对工作负责的态度。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制冷设计方案,为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制冷设计工程师工作总结
制冷设计工程师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制冷设计工程师,我深感责任重大,因为我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人们
的生活质量和工业生产的效率。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在我想将这些经验总结分享给大家。
首先,作为一名制冷设计工程师,我们需要对制冷原理和技术有着深入的了解。
我们需要熟悉各种制冷设备的原理和特性,了解不同制冷剂的性能和适用范围,以及掌握制冷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技术。
只有对制冷技术有着深刻的理解,我们才能够设计出高效、稳定的制冷系统。
其次,我们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制冷设计工程中,我
们需要与客户、项目经理、制造商等各方进行沟通协调,了解他们的需求和要求,并将这些需求转化为具体的设计方案。
同时,我们还需要与其他工程师、技术人员进行合作,共同完成制冷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工作。
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制冷设计工程中,
我们经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技术难题和挑战,需要通过创新的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克服这些困难。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经验,我们才能够在工作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总的来说,作为一名制冷设计工程师,我们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
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创新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我们才能够在制冷设计工程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我的经验总结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在工作中不断地提高自己,为制冷技术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区域供冷系统设计体会
装机电负荷
年电力消耗
kW
差值 MWh
8564.8
0
13224
5604.5 -2960.3 9829
3995.5 -4569.3 11889
↓53.3%
差值 0
-3395 -1335
年移峰电量
MWh / 0
2450
削峰电负 荷
kW / 0
1609
四、经济性分析
3.全寿命周期每年费用分析 制冷机、水泵等大型设备寿命周期按20年计算,
7170.7
0
7288.8 +118.1
7898.4 +727.7
年总电费 万元 差值 3155.0 0 2967.5 -187.5 2459.8 -695.2
2.电力消耗比较
方 名称
案
装机电负荷
kW
差值
1 独栋集中常规制冷 15854.5 0
年电力消耗 削峰电荷 年移峰电量
MWh 差值
kW
MWh
32749 0
▪ 拟分两期开发建设,一期建筑面积约32万㎡,包括珠海国际会议中 心、国际展览中心(一期)、国际甲级写字楼、五星级酒店、超五 星级酒店、商务公寓及商业等。二期总建筑面积约23.6万㎡,包括 国际展览中心(二期)、国际甲级写字楼、商务公寓及商业等。
一、项目概况
冷负荷(kW)
0: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
➢ A、B区按蒸发式冷凝模块冷水机组制冷设计;分布 在各楼屋顶平台上。
冷库设计心得体会
冷库设计心得体会冷库设计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来确保冷库的功能和效率。
在进行冷库设计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点。
首先,冷库设计需要从用户需求出发。
不同的用户对冷库的需求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与用户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具体需求和使用方式。
只有在充分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才能有效地满足用户的要求。
其次,冷库设计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冷库的设计不仅仅是简单地考虑冷却设备和储存空间的大小,还需要考虑到冷库的绝热性能、通风系统、货物存储方式等多个因素。
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需要在设计中进行综合考虑,以实现最佳的设计效果。
第三,冷库设计需要注意节能和环保方面的考虑。
冷库的运行通常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造成相应的能源浪费和环境负担。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提高冷库的能效和节能性能,选择合适的节能设备和材料。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冷库的排放和处理问题,确保冷库的运行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第四,冷库设计需要考虑安全和可靠性。
冷库通常存放着大量的货物,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货物的安全和保护。
此外,冷库的运行也需要保证其可靠性,避免因设备故障或其他原因导致货物损失或运行中断的情况发生。
因此,冷库的设计需要注重设备的选择和安装,以及运行过程中的监控和维护。
最后,冷库设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改进。
冷库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涉及到多个变量和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和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实施冷库设计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对其运行情况的监测和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冷库的运行效果和效率。
综上所述,冷库设计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充分考虑用户需求、综合影响、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等多个方面。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灵活调整和改进设计方案,以确保冷库的功能和效率达到最佳状态。
冷库工程设计心得体会总结
冷库工程设计心得体会总结冷库工程设计是一项专业而复杂的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学习,我对冷库工程设计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以下是我对冷库工程设计的心得体会的总结。
首先,冷库工程设计需要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和要求。
在进行冷库工程设计之前,我们需要与客户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他们对冷库的需求和要求。
只有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我们才能进行合理的设计,满足客户的需求。
其次,冷库工程设计需要考虑冷库的功能和运行效率。
冷库是用来存储和保鲜冷藏品的地方,因此,在进行冷库工程设计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冷库的功能和运行效率。
例如,我们需要合理安排冷库货架的布局,确保货物的存放和取出能够快速、方便、高效。
我们还需要选择合适的冷库设备,确保冷库的制冷效果达到要求,同时还能尽量节约能源。
再次,冷库工程设计需要考虑冷库的维护和保养。
冷库设备是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的,否则会影响冷库的正常运行。
在进行冷库工程设计时,我们需要考虑到维护和保养的便利性。
例如,我们需要合理安排冷库设备的布局,确保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能够方便进行。
我们还需要选择易于维修和更换的设备,减少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的停工和损失。
最后,冷库工程设计需要注重环保和节能。
冷库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它的制冷设备和保温材料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进行冷库工程设计时,我们需要注重环保和节能。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使用环保的制冷剂,减少对大气层的破坏。
我们还可以选择使用高效节能的保温材料,降低冷库的能耗。
通过注重环保和节能,我们能够保护环境、降低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冷库工程设计是一项综合性强、专业性强的工作。
通过充分了解客户需求,考虑冷库的功能和运行效率,考虑冷库的维护和保养,注重环保和节能,我们能够设计出满足客户需求、高效、环保和节能的冷库。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冷库工程设计做出更大的贡献。
冷库设计心得体会
冷库设计心得体会引言冷库作为食品、医药等行业必备的设施之一,对储存和保鲜物品起着关键作用。
冷库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储存品质和能耗效率。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总结后,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了一些冷库设计的心得体会。
1. 利用合适的保温材料冷库是一个封闭的空间,保温材料的选择对于内部温度的控制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选择具有良好保温性能的材料,如聚氨酯泡沫板、挤塑板等。
这些材料具有低导热系数和良好的防潮性能,能够有效隔绝室外冷热空气的交换,降低能耗。
2. 合理选择冷却设备冷库的冷却设备对于保持恒温是非常重要的。
在选择冷却设备时,我们应该考虑到库房的大小、所需的冷却能力以及能耗等方面。
常见的冷却设备有空调、冷风机、冷藏机等,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以实现能效最大化。
3. 合理布局和设计冷库的布局和设计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货物保鲜度至关重要。
合理的布局可以减少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并提高工作效率。
我们应该在设计时考虑货物的进出口位置,以及货物摆放的方式,确保物品能够方便地进出和存放。
4. 考虑空气流通和通风系统空气流通和通风系统对于冷库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理设计通风系统,可以保证空气循环,避免冷库内部温度不均匀的情况发生。
同时,合适的通风系统还能够排除潮湿空气,避免货物受潮腐烂。
5. 保持良好的维护与运营在冷库设计完成后,维护与运营也是决定其使用寿命和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们应该定期对冷库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防止故障发生。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合理使用冷却设备,避免能耗过高。
6. 考虑环保与节能如今,环保和节能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关注点。
在冷库设计中,我们也应该考虑环保和节能的因素。
选择节能型冷却设备、合理利用自然光线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负作用。
结论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总结,我深刻认识到冷库设计的重要性。
合理选择保温材料、冷却设备和通风系统,合理布局和设计冷库,以及保持良好的维护与运营,都是实现冷库高效运行和保鲜效果的关键。
冰箱制冷系统设计感想
冰箱制冷系统设计感想
这次毕业设计受益匪浅,让我能够把所学同工程实际生产相结合。
在此设计前对前人的同类设计进行了探讨研究后,从中领会了设计原理及方法,然后就结合自己的一些知识及经验进行并完成了我自己毕业设计,现在我把整个设计过程所获得的知识及经验进行一个总结,通过这些经验希望能给自己今后的学习工作提供帮助。
冰箱是冷冻器具的一种,在家庭中它主要应用于冷藏或冷冻食品,饮料,水果,蔬菜,以及制作少量的食用冰块,一般是借以电动压缩机为动力的冷藏箱。
电冰箱大体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是箱体,二是制冷系统,三是自动控制系统,四是盛放食品的附件。
压缩式电冰箱的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或膨胀阀)及蒸发器组成,各部分以道连接成一个封闭系统,系统内注入制冷剂-氟里昂.冰箱的功能日益完善强大,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制冷系统设计经验总结_绝对原创_20150313
0
TL TH TL
可以看出低温热源温度越高,高温热汇和低温热源温差越小,制冷系数越大。某些厂家 为了提高制冷系数,随意改变工况或为了使蒸发、冷凝温度更接近热源、热汇温度,不惜成 本的成倍加大换热面积从而减小换热温差, 这也就是目前小压缩机配大换热器的例子比比皆 是的原因。需要说明的是,确定热源、热汇温度后综合考虑经济性温差进而合理的匹配换热 面积才符合我们科学设计的原则。 压缩机汽缸容积与系统制冷量的关系。 在给定的制冷系统里, 很多参数都是随着工况变 化的,很多人问我设计的根源是什么,从哪出发。这就要首先找到一个不变量。对于一台已 有的制冷压缩机来说,在制冷系统中,理论输气量 Vh 为定值,它也是我们确定工况后进行 系统设计的出发点。
qm
Vh
其中 λ 为压缩机输气系数, 该工况下取 0.9。 υ 比容, 查得该吸气点比容为 39.16×10-3m3/kg。 计算该工况下制冷量为,1.16kW。 可见由压缩机汽缸容积结合设计工况计算的制冷量与样本标称值相差不大, 常规空调、 冰箱 工况下,系统压缩机多数可由样本选型,这是厂家为如今设计人员提供的方便。但在低温工 况时,如果采用复式系统时往往需要通过计算来选型压缩机。本着科学的原则,也应该知道 压缩机是如何计算得来的
冷凝水 制冷系统最高压力 分析如下:
325kg/h 2.5Mpa
进口 32℃ 70%查得 i 进=91.42kj/kg,出口 21℃100%查得 i 出=61.41kj/kg,空气密度约 取 1.18kg/m3, 风量据表格取 12m3/s, 则总热量=1.18*12*(91-61)=424KW, 满足标称值 400kw 潜热量的计算如下:可以看出含湿量也降低了 20.3 到 14.9,凝结水为 325kg/h,这样潜热 =2430KJ/kg*325kg/3600s=220KW。 显热量的计算如下: 我再做下粗略计算 Q=C T M=1.1kj/kg C*12C*12m3/s *1.2kg/m3=190kW。 这样总热量=潜热+显热 =220KW+190KW=410KW 基本符 合条。可见湿度较高情况下,潜热量占据较大的制冷量。
制冷实训报告心得体会总结
制冷实训报告心得体会总结
作为一名制冷实训的学生,我认为这次实训让我受益匪浅。
在实训中,我不仅学习了制冷原理和制冷系统的搭建,而且还了解到了制冷系统的维护和保养。
首先,我认为制冷实训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实践的重要性。
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我不仅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制冷原理和制冷系统的构成,更重要的是我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让我对未来的工作更加有信心。
其次,实训过程中,我认识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
在实训中,同组的同学们齐心协力,互相帮助,解决了许多难题,也在不断的尝试和失败中寻找解决方案,并且通过互相交流,使我更加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制冷技能。
最后,在制冷实训中,我也了解到了制冷系统的保养和维护很重要。
只有保持良好的维护和保养,才能延长制冷系统的使用寿命,防止无意间造成的损害,也为普通人的生活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总之,本次制冷实训让我收获颇多,不仅使我对制冷领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让我了解到了实践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让我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更加从容应对挑战。
冷却器设计自评
冷却器设计自评
作为冷却器设计师,我对自己的设计工作进行自我评估,以下是我的自评:
1. 技术能力:我具备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包括热传导、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
我能够准确分析冷却器的工作原理,并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结构和工艺流程。
2. 创新能力:在设计过程中,我尝试采用创新的思维,提出新颖的设计方案,并在实践中验证其可行性。
我注重研究和探索新的技术和材料,以优化冷却器的效率和性能。
3. 系统性思维:我擅长将设计视角拓展到整个系统层面,考虑冷却器与其他设备的协同工作和整体优化。
我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不同因素,如热量传导、流动阻力、材料成本等,以达到最佳的整体设计效果。
4. 准确性和可靠性:我在设计中注重细节和精确性,进行充分的计算和模拟,以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我严格遵守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确保冷却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5. 沟通和团队合作:我擅长与团队成员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沟通和合作。
我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和思路,并积极倾听他人的建议和意见,以实现协作设计。
6. 持续学习和改进:作为冷却器设计师,我认识到行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我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我关注最新的设计方法和技术,以不断改进和优
化我的设计工作。
以上是我对自己作为冷却器设计师的自我评估。
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断追求设计的创新和卓越性,以满足客户和市场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负荷/kW(/rt) 15 620(4 443) 15 307(4 354) 14 370(4 087) 13 745(3 909) 12 808(3 643) 12 183(3 465) 16 245(4 620) 19 681(5 598) 20 931(5 953) 23 430(6 664) 24 679(7 019) 26 241(7 463)
1. 建筑规模及功能
▪ 位于海口市,分为A、B、C三个区,总建筑面积30万㎡。 ▪ A区:位于项目中心,14栋楼,功能为办公和会议。两层、四
层建筑。总建筑面积7万㎡。 ▪ B区:位于项目西侧,4栋多层,有67家单位办公使用。总建
筑面积13万㎡。 ▪ C区:位于项目东侧,包括政务办公、展览中心等冷站 3号冷站
4号冷站
6号冷站
2号冷站 5号冷站
三、制冷设计方案
2.区域供冷常规制冷
▪ 会展商务区一、二期建一个区域冷站。 ▪ 区域制冷站拟设置在一期会展左侧地下2层,冷却塔设在室外绿
地。
▪ 二次泵变频变水量系统,用户端设板换的间接使用方式。 ▪ 一次冷水供回水温度5/11℃,二次冷水供回水温度7/12℃。
▪ 拟分两期开发建设,一期建筑面积约32万㎡,包括珠海国际会议中 心、国际展览中心(一期)、国际甲级写字楼、五星级酒店、超五 星级酒店、商务公寓及商业等。二期总建筑面积约23.6万㎡,包括 国际展览中心(二期)、国际甲级写字楼、商务公寓及商业等。
一、项目概况
冷负荷(kW)
0: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
装机 3 164 4 922 6 856 4 219 6 329 4 571 5 626 8 685 6 680 51 052
制冷机容量/kW(/rt)
设计使用
备用
1 582(450)
1 582(450)
2 989(550+300)
1 934(550)
4 043(800+350)
2 813(800)
CO2总量8705吨,减排SO2总量27吨。
III. 亚龙湾区域供冷冰蓄冷设计
关键词 区域供冷 冰蓄冷 外融冰 间接连接 旅游度假区 2007年国家节能示范项目 海南省科技节能重点项目
一、工程概况
▪ 亚龙湾是我国唯一热带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集中了多家顶级的国际知 名度假酒店,空调运行时间超过11个月。
7170.7
0
7288.8 +118.1
7898.4 +727.7
年总电费 万元 差值 3155.0 0 2967.5 -187.5 2459.8 -695.2
2.电力消耗比较
方 名称
案
装机电负荷
kW
差值
1 独栋集中常规制冷 15854.5 0
年电力消耗 削峰电荷 年移峰电量
MWh 差值
kW
MWh
32749 0
2 813(400+400)
1 406(400)
3 164(450+450)
3 164(900)
2 813(500+300)
1 758(500)
3 516(600+400)
2 110(600)
5 485(910+650)
3 200(910)
4 835(525+2×425)
1 846(525)
31 240(8 885)
↓1.2亿元
II.珠海某会展商务组团区域供 冷经济分析
关键词 独栋集中 区域供冷 冰蓄冷 外融冰 间接连接 经济分析
一、项目概况
1.建筑规模及功能
▪ 珠海某中央商务区(约1100万㎡)地处西江入海口,东面与澳门一 水相隔,南至横琴环岛东路,西邻珠海保税区及横琴大桥,北靠将 军山脉 。
▪ 会展商务组团位于中央商务区北区,占地25.8万㎡,总建筑面积 55.6万㎡。
3.区域供冷冰蓄冷
▪ 二次泵变频变水量系统,用户端设板换的间接使用方式。 ▪ 外融冰主机上游串联系统的制冷方式。 ▪ 一次冷水供回水温度2.5/11℃,二次冷水供回水温度7/12℃。
三、经济性分析
1.基本费用比较
方案
名称
1 独栋集中常规制冷 2 区域供冷常规制冷 3 区域供冷冰蓄冷
初投资
万元 差值
➢ A、B区按蒸发式冷凝模块冷水机组制冷设计;分布 在各楼屋顶平台上。
➢ A、B区模块冷水机组总共318台,水泵191台。
➢ C区按常规集中制冷设计。 ➢ C区共设3台冷水机组(2台离心+1台螺杆)。
三、制冷设计方案
2.区域常规电制冷
➢ 按A、B、C区一个区域冷站设计; ➢ 设在A区北侧地下车库的制冷机房内,冷却塔设在室外地面 ➢ 共4台离心式冷水机组(3大1小);二次泵变频系统,7/12 ℃
区域供冷系统设计
区域供冷的生命
▪ 区域供冷是什么? ▪ 区域供冷有意义吗? ▪ 区域供冷节能吗? ▪ 区域供冷宜采用哪些系统? ▪ 区域供冷适合哪些项目? ▪ 区域供冷设计应注意什么? ▪ 区域供冷应用哪些可行的技术? ▪ ········
谁来回答?不要观望,实践中出答案、 有成功、有遗憾——事业才会进步!
投资回报率为83%。 ▪ 全寿命周期内节省费用1.3亿元。 2.节省制冷设备电容量 ▪ 消减电负荷5724kW,降低56%的电力需求。减少电力资源的占有,用有限
的市政资源可提供更多的建设项目——节源增效。 ▪ 该开发区1100万㎡,消减113MW的制冷用电负荷,可供620万㎡制冷用电。 3.移峰填谷、节能减排 ▪ 区域供冷冰蓄冷每年转移高峰电量5628MWh。 ▪ 电厂每年可节省标煤168吨,减排CO2总量440吨,减排SO2总量1.4吨。 ▪ 该开发区1100万㎡,每年转移高峰电量11万MWh,节省标煤3323吨,减排
二、空调冷负荷
会展商务区设计日冷负荷曲线
55000 50000 45000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会展商务区总冷负荷63.7MW; 区域供冷同时使用系数取0.80,则总冷负荷50.9MW。
商业 kW 办公 kW 酒店 kW 展览 kW 会议 kW
时间
0: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
三、制冷设计方案
1.独栋集中制冷方案
一、工程概况
区域冷站
二、冷负荷
1. 空调冷负荷
▪ 根据调研情况,每家酒店冷负荷需求不同,装机设备品牌、单机 容量、使用年限均有差异,都有备用制冷机。
▪ 空调末端主要为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空调冷水供回水温度为7 ℃/12 ℃,两管制变水量系统。
▪ 空调冷负荷最大值(13:00)为31MW
酒店名称
天域一期 天域二期
积10万㎡。
区域冷站 B区
C区 A区
二、空调冷负荷
冷负荷(USrt)
海口某办公区设计日冷负荷曲线
7000
6777
6000
5000
4000
3000
2101
2000
1000
678
0
▪ 总冷负荷28.4MW A区冷负荷5972kW B区冷负荷12616kW C区冷负荷9780kW
▪ 区域供冷同时使用系数取 0.84,总冷负荷23.8MW
19 813(5 635)
二、冷负荷
2. 空调逐时冷负荷
▪ 根据万豪酒店制冷运行情况,统计分析空调逐时负荷系数,计算 制冷站设计日逐时负荷,进行蓄冷设计。
▪ 空调冷负荷最大值(13:00)为31MW,夜间峰值冷负荷(06:00)为 16MW。
▪ 设计日总需冷量为528MWh。
时刻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即设备初投资费用按20年折旧考虑。
全寿命周期总费用
方案
名称
设备费用 运行费用 全寿命周期总费用
万元
万元
万元
差值
1 独栋集中常规制冷 3752.58 1309.34 2939.38
0
2 区域供冷常规制冷 2230.1 943.01 21090.30 -8849.08
3
区域供冷冰蓄冷
2552.4
760.83 17769.00 -12170.38
1 独栋集中常规制冷 2 区域供冷常规制冷 3 区域供冷冰蓄冷
2.电力消耗比较
设备费用
万元 3752.58 2230.1 2552.4
差值 0
-1522.48 -1200.18
年总电费
万元 1309.34 943.01 760.83
差值 0
-366.33 -548.51
方案
名称
1 独栋集中常规制冷 2 区域供冷常规制冷 3 区域供冷冰蓄冷
差值
1 独栋集中常规制冷 7170.7 3155.0 70270.7
0
2 区域供冷常规制冷 7288.8 2967.5 66638.8 -3631.9
3 区域供冷冰蓄冷
7898.4 2459.8 57094.4 -13176.3
↓1.3亿元
四、片语~一家之言
区域供冷冰蓄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