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居民教育对个人收入的影响_省略_2009年微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_苏华山

合集下载

教育年限对个人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教育年限对个人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4) q75 1,590*** (182.0) (199.5) 7,056*** (782.3) -185.3*** (17.94) 664.1 (1,358) -4,276*** (1,228) 10,612*** (1,882) -3,638* (1,975) 2,174*** (651.7) 23,267*** (3,081) 5,837
工具变量是为了解决回归模型中由度量 误差带来的偏误即解决内生性问题,避免在 回归中加入过多的控制变量,加入一个与因 变量无关、与自变量有关的解释变量。1986 年,《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义 务 教 育 法 》( 以 下 简 称《 义 务 教 育 法 》) 颁 布, 中 国 实 行 9 年义务教育,入学年龄为 6 岁,这就意味
摘要:本文运用 2013 年 CGSS(中国社会综合调查)数据,聚焦教育年限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基于人力资本模型,加入法律法规作为教育
年限的工具变量考察,再进行分位数回归分层次分析,最后运用倾向匹配得分的方法对回归结果不理想的变量进行处理。结果表明:(1)
中国 2013 年的基尼系数为 0.51,教育基尼系数达到 0.28,均处于风险水平;(2)教育年限对个人收入产生了重要影响,性别、年龄、户籍、
表1 分位数回归
变量名 教育年限
性别 年龄 民族 宗教 政党 城乡 婚姻 常数项 观察值
(1) q10 (66.28) (74.09) 1,192*** (269.2) -99.34*** (9.870) -1,190*** (401.0) -405.6 (264.2) 2,796*** (633.4) 1,503*** (540.7) 602.6** (272.7) 5,358*** (798.0) 5,837

居民受教育水平对个人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居民受教育水平对个人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国 内外 学 者 研 究 成 果 回顾
对 中 国教育 收益率 最早 的两次研 究都 是外 国学 者 。Jm sn和 G a ( 9 7 1 8 ai o ag 18 ) 9 5年 3月对 甘 肃徽县 的家户 调查资 料计算 了城 乡 的教 育收益 率 。研究结 果表 明 , 甘肃省徽 县 8 0年 代 中期城 镇居 民的教育 明 瑟收益 率 , 男性 为 4 5 , 性为 5 6 。在农村 , 主受教 育年 限和 家庭成 年人 均受 教 育年 限对 农业 产 .% 女 .% 户 值 的贡献 相 当小 , 别为 0 4 和 2 。B rn和 Ma a t( 9 0 利用 1 8 分 .% % yo nl o 19 ) o 9 6年 国际羊 毛秘 书处对 南京 市 民的一 次调查 , 在考 虑 了教育 和 工龄 的交互 作用 的基础 上估算 了教 育 的明瑟 收益率 , 出明瑟收益率 得
5 4% E] 3 8

王云 多 ( 0 8 利 用 2 0 20 ) 0 5年个 人 问 卷 调 查 的数 据 , 计算 出 2 0 0 5年 的教 育 明瑟 收 益率 为 l . 1
收 稿 日期 :0 9—1 20 1—2 2
作 者 简 介 : 清 燃 , , 波 广播 电 视 大 学 讲 师 。 倪 女 宁
4 6
宁 波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21 0 0年第 1 期
3 。以上是 许多学 者对我 国教育 收益率 的分 析结果 , % 由于不 同学 者采 用 的分 析 数据 不 同, 使得各 自 计算 的教 育收益率也 不尽相 同 。
第 2 2卷 第 1 期
21 0 0年 3月
宁 波 工 程 学 院学 报
J OURNAL OFECHNOLOGY

教育程度对个人收入的影响研究

教育程度对个人收入的影响研究

教育程度对个人收入的影响研究引言:教育被认为是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之一。

教育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职业发展机会和收入水平。

本文将探讨教育程度对个人收入的影响,并提供一些相关的研究和数据支持。

教育与收入的关系:教育对个人收入的影响是通过增加个人人力资本和专业技能来实现的。

根据经济学理论,受过更高教育的人在工作市场上具备更多的竞争力,从而能够拥有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工资水平。

研究结果:大量的研究表明,教育程度与个人收入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一项美国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本科学历的人相比高中毕业生,平均每年能多赚20%的收入。

而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人,其收入更是较高。

此外,跨国研究也显示了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强关联性。

在发展中国家,教育程度更低的人往往面临较高的贫困风险以及较低的收入。

教育品质和收入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教育水平对个人收入的影响并不仅仅取决于受教育年限,还取决于教育的品质和内容。

如果教育系统无法提供实用的技能和知识,那么即使教育程度相同,个体的收入差距仍然会存在。

因此,除了大学学历之外,终身学习和职业培训也是提高个人收入的有效途径。

性别因素:还需要考虑到教育程度对个人收入的影响方面的性别差异。

调查数据显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水平都相对较高。

然而,尽管女性在教育领域的取得进步,但性别不平等仍然存在。

在某些地区,女性的教育程度仍然受到限制,从而影响了她们的工作机会和收入。

教育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除了个体层面,教育程度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

教育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通常具备更高的科技创新能力,更强的竞争力以及更大的经济增长潜力。

因此,投资教育被认为是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策略之一。

结论:综上所述,教育程度对个人收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提供更好的职业机会和提高个体人力资本,教育程度有助于改善个人的收入水平。

然而,教育的品质和内容也是影响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终身学习和职业培训也不能忽视。

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对收入水平的影响研究

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对收入水平的影响研究

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对收入水平的影响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社会公平议题的日益凸显,农村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的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与其收入水平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影响机制。

通过对近年来相关研究文献的系统梳理,发现尽管国家在推进教育公平和提升农村教育质量方面做出了持续努力,但西部农村地区受制于经济基础薄弱、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多方面因素,教育水平的提升并未能充分转化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有效增长,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乡及地区间的收入差距。

本研究基于最新的调查数据和统计资料,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细致剖析了西部农村居民受教育年限、教育类型、职业技能培训等因素对其家庭和个人收入的具体影响。

研究着重揭示教育投入与收入回报之间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性别差异以及代际传递效应,力求通过详尽的数据分析揭示出教育对西部农村居民收入提升的实际效能及其制约因素。

研究的目标在于通过科学严谨的研究框架,不仅验证教育对西部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同时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以期推动西部地区农村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最终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国家对于西部地区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

西部地区作为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全国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历史、地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西部地区在教育、经济等方面与东部沿海地区存在较大差距。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这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产生了不利影响。

研究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对收入水平的影响,对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1)理论意义:通过对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关系的研究,可以丰富和发展教育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内容,为相关理论的完善提供实证支持。

中国农村居民教育对个人收入的影响——基于1989年~2009年微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农村居民教育对个人收入的影响——基于1989年~2009年微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一收 稿 日期 :0 20 -5 2 1— 3 1
■作者简 介: 苏华山 (9 1 ) 男, 18 - , 江苏徐州人 , 京财经 大学经济 学院讲 师, 南 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 ; 王志伟 (9 8 ) 男, 14 . , 陕西蓝 田人, 京大学经济学院教 北 授 , 士生导 师。 博
6 7
中图分类号 : 338 F 2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82 0 (0 2 0 .0 7 0 10 —5 6 2 1 )40 6 —7


引 言
目前 , 国农 村 地 区仍 然较 为贫 困 , 我 农村 居 民收 入较 低 , 根据 2 1 的统 计 数 据 , 村 居 民 的年 0 0年 农
也相应 增 加 ( ne ,17 ;B ee t 1 , 9 6 -] Micr 9 4 ek r . 1 8 ) 3。 ea
迄 今 为止 , 内对于农 村居 民的教 育 与 收 入 问题 的研 究 较 少 。高 梦 滔 、 云 (0 6 使用 20 国 何 20 ) 00 年 山西省 9 7个农 户调 查数 据 , 4 分性 别研究 教 育对农 村 居 民收入 的影 响 , 果表 明 , 接受 1年教 育 , 结 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要:利用 中国健康 与营养调 查的微 观面板 数据研 究农村居 民教 育对于个人 收入 的影响 , 结果 表
明, 农村居 民的受教育程度对其 收入水平具 有显著影响 , 对主要从事 农业 生产的农村 居 民的收入影 响较 但 小。此外 , 还提 出了农村教育 中存在 高学历人 才非农化的 困境 , 测算 出长期 内教育对 农村居 民收入提 升的 空间。最后提 出化解农村教育瓶颈的政策建议 , 以促进 农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关键 词 : 农村居 民;农 民教育;农 民收入 ;中国健康 与营养调查

城乡受教育程度对收入的影响

城乡受教育程度对收入的影响

城乡受教育程度对收入的影响
随着中国城乡一体化和经济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减小。

城乡受教育程度不同依然是影响收入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中国,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现象已经成为了社会现实,尤其是在城市地区。

这个趋势是否在农村地区同样适用?不同教育水平对城乡居民的收入影响有何差异?本文将就城乡受教育程度对收入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讨论。

城市地区的受教育程度对收入的影响要更加显著。

在城市,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通常能够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工资水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城市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其平均收入水平普遍比教育程度低的人群要高。

这也与城市地区更加完善的教育资源和更多的高薪工作机会有关。

城市地区的职业竞争压力更加激烈,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通常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需求,从而获得更高的收入水平。

相比之下,农村地区的受教育程度对收入的影响要弱一些。

在农村地区,虽然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依然有更好的收入表现,但是这种差异并不是非常显著。

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相对较少,导致了受教育程度对收入的影响程度不如城市地区明显。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高薪工作机会相对较少,即使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也很难获得更高的收入水平。

教育对收入的影响并不仅仅体现在个人层面,更体现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上。

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通常会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他们具有更好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更有利于推动社会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教育不仅仅是个人收入的来源,更是整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石。

农村教育投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

农村教育投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

农村教育投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近年来,中国农村教育投入持续增加,对农民收入增长产生了积极影响。

农村教育是农民子女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改变农村社会结构的有效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农村教育投入的历史变迁、教育资源的平衡发展、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农民收入的提高等角度,探讨农村教育投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首先,农村教育投入经历了长期的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教育在政府的重视下,实现了快速发展。

据统计,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经费占国家教育总经费的比例逐年提升,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的力度与日俱增。

政府在投入农村教育的经费中加大了对农村教师薪酬和学校设施的支持,大力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这无疑促进了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

其次,农村教育资源的平衡发展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机会。

随着农村教育投入的增加,很多农村地区逐渐建立了教育资源公平分配机制,使得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农民子女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育教学规模逐渐扩大,农村学校数量明显增加,学校布局更加合理,方便农民子女就近接受教育。

这种教育资源的平衡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民子女的受教育机会,为他们的未来增添了更多可能性。

第三,义务教育的普及为农民收入的提高创造了基础。

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农民收入增长的源泉之一。

农村义务教育的免费政策使得更多贫困农民子女能够接受教育,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从而为农民增加了收入。

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提高,随之而来的是更多农民子女受到高等教育的机会,他们的就业前途也更加广阔,有望实现更高的收入。

最后,农村教育投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

虽然农村教育投入的增加为农民收入增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这仅仅是一个起点。

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需要更多从政策层面上的支持,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师资培训,并加大对农村学校设施的改善力度。

同时,还应该注重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人才,使农民的收入增长能够持续并与国家发展相协调。

城乡受教育程度对收入的影响

城乡受教育程度对收入的影响

城乡受教育程度对收入的影响随着中国城乡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成为了越来越多人关注的一个话题。

教育水平对一个人的收入有着显著的影响,而城乡的教育资源和环境也会对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和收入产生影响。

本文将对城乡受教育程度对收入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一、城乡教育资源的差异城市和农村的教育资源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在城市,优质的教育资源相对较为集中,学校和教师的整体素质普遍较高,教育设施和教学设备相对先进齐全,学生接触到的教育内容和课外活动也更加多样化。

相反,在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建筑和设施存在问题,师资力量相对较弱,教学内容和课外活动相对单一。

这种城乡教育资源的差异会对孩子们的受教育程度和未来的收入产生直接的影响。

由于教育资源的差异,城乡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城市,由于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大部分孩子可以接受较高水平的教育,毕业后也更容易进入大城市的工作岗位,拥有更高的收入水平。

而在农村地区,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居民更容易陷入低收入的困境,甚至出现辍学和务农的情况。

三、受教育程度对收入的影响受教育程度对一个人的收入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

在城市,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更容易找到一份高收入的工作,获得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而在农村地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居民更容易陷入低收入的困境。

事实上,国内外的大量研究都证实了受教育程度与收入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即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获得的收入也越高。

四、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为了缩小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要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

政府部门可以加大对农村学校的补贴,加强教育设施和师资建设,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水平。

要完善城乡教育政策。

通过完善城乡教育政策,鼓励更多城市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条件。

要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和支持。

通过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城乡受教育程度对收入的影响

城乡受教育程度对收入的影响

城乡受教育程度对收入的影响随着中国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而受教育程度是影响个人收入的重要因素之一。

城市和农村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投入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城乡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对其收入有着显著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城乡受教育程度对收入的影响,并对城乡教育政策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城乡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的现状。

据统计数据显示,城市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大部分人都接受过中等以上的教育,包括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学历。

而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很多人只接受过初中或者高中教育。

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城市居民由于受教育程度较高,通常能够找到较好的工作,获得更高的收入;而农村居民由于受教育程度低,往往只能从事体力劳动,收入相对较低。

这种差异不仅影响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还影响了城乡之间的发展和平衡。

城乡受教育程度对收入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是导致城乡受教育程度差距的主要原因。

由于城市资源集中,教育资源和教育投入都较为充裕,因此城市居民更容易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而农村地区由于资源匮乏,教育条件相对较差,导致了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家庭因素也会对个人的受教育程度产生影响。

城市家庭通常更注重子女的教育,愿意为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因此城市孩子更容易接受高等教育。

而农村家庭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往往无法为子女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导致了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的下降。

城乡居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也受到了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通常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获得更高的收入,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则往往只能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工作,收入水平较低。

针对城乡受教育程度对收入的影响,国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

国家对农村教育进行了重点扶持,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城乡受教育程度对收入的影响

城乡受教育程度对收入的影响

城乡受教育程度对收入的影响教育水平对个人收入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一影响包括了城市和乡村居民两个群体。

城乡居民在教育程度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他们的收入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本文将重点探讨城乡受教育程度对收入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途径。

我们来看城镇地区。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城镇居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

他们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可供选择,包括优质的学校和培训机构。

由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职业机会较为丰富,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更容易获得高薪工作。

相对而言,城市居民通过优质的教育机会得到更好的知识和技能,这也为他们创造了更多的收入机会。

与此乡村地区的情况则与城市有较大不同。

由于受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乡村居民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

农村地区的学校资源有限,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也相对较弱,这导致了乡村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和综合素质相对较低。

乡村居民普遍较难获得高薪工作,收入水平也相对较低。

教育水平对收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受教育水平直接决定了一个人所能从事的职业和岗位,高学历和专业技能将使个人更容易获得高薪工作。

良好的教育能够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能力,让他们更具竞争力。

教育还可以帮助个人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有利于发展个人的创新与创业能力,从而增加收入来源。

受教育程度也直接影响了个人工作中的晋升和加薪机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更容易获得晋升和加薪的机会。

面对城乡受教育程度对收入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措施缩小这一差距。

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水平。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增加教育资源和改善教学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水平。

政府还可以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和贫困家庭的资助力度,帮助更多的农村居民获得优质教育资源。

应该推动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化。

城市地区的教育资源较为丰富,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调配,将一定比例的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可以通过发展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的方式,使乡村地区的学生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农村教育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农村教育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农村教育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农村教育的发展对农民收入是有着深远影响的。

农村教育的提升,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还能为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来源。

本文将从农村教育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技术创新和农业发展、农民人力资本的积累等方面,探讨农村教育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首先,农村教育发展可以提高农民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和科学知识的农民更容易找到稳定的就业岗位。

通过农村教育的培训和学习,农民能够获得一定的职业技能,提升自己的劳动力市场竞争力,进而获得更高的工资和收入。

例如,通过学习农业科学知识和现代农业技术,农民能够改进农作物种植技术、提高产量和质量,从而增加了农业产值和农民的收入。

其次,农村教育的发展也能促进农村技术创新和农业发展。

农村教育的提升可以增加农民的科学知识和创新意识,激发农村地区技术创新的活力。

例如,在农村高中或职业学校设立农业科技实验室,为农民提供创新实践的机会,鼓励他们开展农业科研和技术改良。

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同时,创新的农业技术也可以吸引外部资本和市场,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和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此外,农村教育的发展还对农民的人力资本积累产生重要影响。

农民的人力资本积累指的是他们通过学习、培训和不断提高自身技能和知识水平来增加自身的价值。

农村教育的发展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帮助农民不断提高自身技能和知识,并通过持续学习和进修来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这种人力资本的积累可以使农民获得更高的工资和收入,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应对市场风险和经济变动的能力。

总的来说,农村教育的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通过提高农民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农村技术创新和农业发展、推动农民人力资本的积累等手段,农村教育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因此,加大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论文

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论文

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论文
近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都开始普及义务教育。

考虑到义务教育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本文旨在讨论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首先,普及农村义务教育能够改善农村劳动力的技能,使农民受益匪浅。

教育后的孩子们可以通过更好的技能走出农村,融入城市的就业市场,从而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例如,2010年,中国实行农村义务教育政策,政府为山区地区家庭
提供免费教育服务,结果发现,该地区家庭收入的增长超过了其他地区的家庭收入增长,甚至超过了该地区所有其他发展政策的效果总和。

此外,普及农村义务教育还有助于给农村的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缓解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根据一项研究,接受过义务教育的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的几率要高得多,这是由于“教育”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更多有竞争力的就业机会,以及为他们提供了更多机会来摆脱来自低收入家庭的窘迫境地。

最后,普及农村义务教育也有助于扩大现有就业市场。

此外,普及义务教育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进而有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减少。

由于受教育的人们更具有创新能力,更有可能发明新的创业和革新产品,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国民收入,有助于减少城乡收入差距。

综上所述,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是显著的,可以通过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和改善就业市场,以及通过促
进经济发展来减少城乡收入差距。

因此,政府应该加大投入,积极推动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实现城乡间收入差距的减少。

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引言:农村教育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之一。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城市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普遍存在着教育机构少、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此外,农村家庭对于教育的投入水平也较低,这导致农村居民在教育资源获取中面临着巨大的不公平问题。

因此,要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必须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

本文将探讨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农村义务教育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影响1.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可以使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得到提升。

在过去,农村劳动力普遍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这限制了他们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然而,通过接受基本的义务教育,农村劳动力可以学习到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使自己在就业市场上有更多的竞争力,从而提高收入水平。

2. 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可以帮助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教育是消除贫困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接受教育,农村贫困家庭中的孩子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

此外,通过教育,他们也能够了解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增加自信心,从而摆脱自卑情绪,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二、农村义务教育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间接影响1.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教育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只有通过教育,农村居民才能够掌握一定的技能和知识,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随着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农村居民的就业机会也会随之增加,从而增加收入来源,改善生活条件。

2. 提升农村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也可以提升农村劳动者的社会地位。

在过去,由于农村居民的教育程度较低,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相对较低,往往被城市居民看不起,难以融入到城市社会中。

教育收益对个体收入的影响

教育收益对个体收入的影响

教育收益对个体收入的影响教育对于个体的收入水平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接受教育,个体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其就业机会和工作能力,进而带来更高的收入水平。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讨论教育收益对个体收入的影响。

首先,教育可以提供更广阔的就业机会。

随着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不断推进,许多传统行业正在消失,而新兴行业和工作岗位则不断涌现。

在这个变化不断的就业市场中,拥有较高学历和专业技能的个体更容易适应和抓住机会。

他们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具备了更多的竞争力。

相比之下,教育程度较低的个体往往只能从事一些低技能、低薪酬的工作,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其次,教育可以提高个体的工作能力。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包括培养个体的自我管理、批判思考、问题解决、团队合作等能力。

这些能力在职场中非常重要,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和应对挑战。

通过教育的培养,个体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从而赢得更高的薪酬和奖励。

第三,教育也为个体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进修和进一步提升自己。

不断学习和不断进步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教育背景良好的个体更容易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如参加研讨会、培训课程、专业认证等。

这种持续的学习和进修可以帮助个体跟上时代的步伐,获取更新、更高级的知识和技能,在职场中更具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更高的收入。

此外,教育收益还可以延续到个体的下一代。

根据国际研究,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更有可能给予子女更好的教育。

这种教育传承使得家族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得以长期稳定或逐步提升。

子女得到较好教育后,他们在成年后也更有机会获得高收入的工作,从而进一步巩固了整个家庭的收入水平。

然而,尽管教育对个体收入具有积极的影响,但其影响并不是单一且直接的。

实际上,教育收益与其他因素相互交织影响个体的收入水平。

例如,行业领域的选择、技能需求的变化、经济环境的波动等都会影响个体通过教育获取的收益。

此外,劳动市场的竞争程度和个体的个人素质也会对教育收益产生影响。

教育对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教育对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教育对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教育是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不仅对个人的能力和知识进行培养,也对居民的收入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教育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并分析该影响的原因和机制。

一、教育水平与就业机会教育水平是决定一个人就业机会的重要因素之一。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容易获得较好的工作机会,而且通常拥有更高的薪资水平。

这是因为高等教育能够提供更多专业知识与技能,使得个人在职场上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就业市场倾向于选择受过良好教育的求职者,其对薪资的需求更高,同时也更容易适应新兴行业和职位,在经济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二、教育与技能提升教育能够提升个人的专业技能,这也是居民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渠道。

通过学习专业技能知识,个人能够在工作中表现更出色,具备更高的生产力。

这些专业技能的提升不仅体现在学历教育上,还包括职业培训和终身学习。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职业需求的变化,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追求持续学习,对个人的职业发展和收入水平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三、教育对创业和自主创新的影响教育对居民收入还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

教育能够培养个人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更容易在创业和创新领域中取得成功,他们具备更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有能力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

创业和创新不仅为个人提供了更广阔的收入增长空间,也有助于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教育公平与贫困人口的脱贫教育对于贫困人口脱贫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教育的机会均等和公平,贫困人口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提高自身能力和知识水平,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教育公平不仅减少了收入差距,也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

综上所述,教育对居民收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就业机会增加、提升技能、促进创业创新和贫困人口脱贫。

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已被广泛认识,社会各界应加强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为居民的收入增长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然而,教育对居民收入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以更好地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创造更加公平和包容的教育环境,实现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农村教育与农民收入的关联

农村教育与农民收入的关联

农村教育与农民收入的关联近年来,中国农村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为农民子女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机会,同时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农村教育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本文将探讨这种关联,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首先,农村教育的提升直接影响了农民的就业机会。

曾经,农村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农民往往只能从事农业劳动,收入有限。

然而,随着农村教育的不断完善和高等教育逐渐进入农村,农民子女有了更多的选择。

他们可以选择接受高中教育,走入城市继续深造,甚至可以考取大学,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这些高等教育的机会使得农民子女能够进入更广阔的社会舞台,有机会获得更高薪酬的稳定工作。

其次,农村教育的提升增强了农民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农村的教育资源向农村教育的不断投入,使得农民获取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更加懂得怎样高效地利用资源和科学种植农作物。

农民学习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他们能够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病虫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农村学校也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民具备了新兴产业的技能要求。

这些增强了农民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使他们能够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创造更多的收入。

此外,农村教育的提升改变了农村文化氛围和价值观念,推动了乡村旅游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随着农村教育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意识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在文化教育的引导下,农村居民开始重视当地文化的挖掘和传播,积极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展。

乡村旅游不仅为农民提供了更多收入的来源,同时也给乡村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

此外,农村教育也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农民利用农产品加工的技术,将农产品加工成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了销售价格,从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然而,农村教育与农民收入的关联也存在一些挑战与问题。

首先,农村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配造成了农民教育水平的差异。

由于部分地区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设施有限,农民难以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他们的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农村教育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农村教育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农村教育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农村教育是指在农村地区为农民提供的教育服务,包括农村小学、初中、高中和职教等各个层次的教育。

随着农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享受到了教育的红利,不仅提升了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对农民的收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农村教育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首先,农村教育提升了农民的技能和素质,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就业能力。

传统农业模式受限于自然条件和传统生产方式,收入相对较低且不稳定。

然而,通过农村教育的培训和开展农村技术学校,农民可以学习到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提高种植和养殖水平。

他们可以学习到新的农业种植技术,如有机农业和科学灌溉技术,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此外,农民还可以学习到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农村旅游等非农业技能,增加了他们的创收能力。

这些技能和知识的提升使得农民能够离开农田,进入城市就业市场,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和获得更高的收入。

其次,农村教育为农民提供了创业的机会和创新的动力。

农村教育通过开展创业培训和提供创业支持,促进了创业文化的培育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农民可以通过农村互联网+农业、众筹和电子商务等新兴行业的发展,创办自己的农业合作社、创业园和农产品电商平台等。

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和品牌销售,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加收入。

同时,农村教育还鼓励农民参与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引领农村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这些创新活动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渠道,使他们能够在农村实现更高的收入。

第三,农村教育提高了农民的就业机会和工资水平。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务工或进入城市工作。

而受过良好农村教育的农民由于具备较高的技能和素质,更容易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并获得更高的工资。

例如,在城市建设和服务行业中,具备一定技能和知识背景的农民工可以得到更高的工资。

此外,对于一些高技能的职业,如电工、烹饪师和管道工等,受过农村教育的农民工往往拥有竞争优势,他们的技能和素质得到了认可,因此,他们往往能够获得更高的职位和待遇。

教育对中国居民收入的影响分析-精选文档

教育对中国居民收入的影响分析-精选文档

教育对中国居民收入的影响分析一、引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收入不平等程度也在不断扩大,国家XX局最新公布的基尼系数从2003 年的0479 增长到2008年的0491,即便2012 年回落到0474,十年来也一直保持在0470 以上,远高于04 的国际警戒线。

收入分配成为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现阶段,人力资本成为除劳动、土地和物质资本外影响收入的重要因素,而教育又是增加人力资本的主要渠道。

从微观角度看,教育水平的提高是否同等程度地增加不同收入以及不同性别、地区、单位所有制类型、职业类型以及城乡居民的个人收入?从宏观角度看,教育水平的提高是增大还是减小了收入不平等程度?教育回报率能够反映教育对收入差距影响的微观机制,它既是教育投资效益的反应,又在微观层面上体现了教育对收入水平的影响。

在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条件下,不少学者考察相关变量对教育回报率的影响。

Gustafsson 和Li[1] 认为1990―1999 年间中国由性别导致的收入差距虽然在国际范围内处于较低水平,但是上升趋势明显。

Hannum等[2] 对中国男女教育回报率差异的原因解释为中国受教育程度低的女性结婚早,收入依赖于配偶,因此个人工资数据中的样本向高学历的女性偏斜,造成女性教育回报率虚高。

李实和丁赛[3] 、侯风云[4] 以及Johnson 和Chow[5] 分别讨论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教育回报率大小以及城乡居民教育回报率差异问题,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城镇居民和农村的教育回报率都处于较低水平。

Melly[6] 和Tansel[7] 认为公有部门教育回报率要低于私有部门,而教育回报率在公私部门的差异可用于判断公有部门的运行效率。

教育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可作为教育影响收入的宏观表现,包括教育扩张和教育不平等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Knight 和Sabot[8] 指出教育扩张具有结构效应和工资压缩效应。

赖德胜[9] 得到教育与收入不平等具有倒U型关系。

云南农村居民教育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基于2003~2009年微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云南农村居民教育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基于2003~2009年微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云南农村居民教育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基于2003~2009年
微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杨慧萍
【期刊名称】《农村经济与科技》
【年(卷),期】2015(000)004
【摘要】利用中国农业部的微观面板数据,使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了云南省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对云南省农村居民经济的影响。

研究发现:云南省农户教育程度较低,主要是完成了9年义务教育的程度;通过计量模型得到云南省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对云南省农村居民的经济增长影响有比较明显结果,云南省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人均纯收入也越高。

【总页数】2页(P190-191)
【作者】杨慧萍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1
【相关文献】
1.我国农业资金投入结构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分析--基于2003-2009年间全国10个省区微观调研面板数据 [J], 李成友;李锐;张勇菊;李庆海
2.我国区域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力度的实证研究r——基于2003—2009年政府教育投入的面板数据 [J], 严先锋
3.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浙江省780户农村居民的微观数据 [J], 邱洁威;张跃华;查爱苹
4.中国农村居民教育对个人收入的影响——基于1989年~2009年微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苏华山;王志伟
5.民族直过地区暂时性贫困与慢性贫困的实证研究——基于云南省农村微观面板数据 [J], 毕岚岚;高梦滔;王建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乡受教育程度对收入的影响

城乡受教育程度对收入的影响

城乡受教育程度对收入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受教育程度已经成为了一个人在社会中所需要具备的非常重要的条件之一。

而城乡受教育程度对收入的影响也日益显现出来。

持续的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职业发展,进而获得更高的收入。

本文将会从不同层面来探讨城乡受教育程度对收入的影响。

首先,教育水平的不同对于获得就业的机会有很大的影响。

众所周知,很多行业都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学历要求。

一些高薪行业,如医生、律师、教授等,需要在大学或者研究生阶段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训练。

相比之下,一些体力劳动和技术工种,如工人、农民等,需要的学历要求较低。

可以看到,教育水平高的人更容易获得较高的技能和专业能力,更具备获得优质职位的条件。

因此,城市人们通常比农村人更容易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他们更有机会在这些职位中获得更高的薪酬。

一个学士学位和某种技术证书之间的职业前景和收入差距可能会非常大。

其次,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以改善一个人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从而增加获得奖金和晋升的机会。

一个人的教育程度越高,他们就越能理解和适应公司的运营模式和要求,这会使他们更容易获得工作中的表现,因而更容易获得奖金和晋升机会。

此外,更高学历的员工通常也更加独立和踏实,更能够成功地完成任务和项目,并保持良好的工作表现。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进一步增加了他们的薪酬水平,而这些薪酬是衡量个人收入水平的重要指标。

最后,教育程度对于一个人的创造力和创业机会,以及获得较高行业地位和社会声望方面具有很大影响。

许多人通过创新和创造来赚取高收入。

一个人普遍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市场需求,并从而开拓新的商业机会,增加个人的收入水平。

如果一个人想要成为一个行业领袖或者公认的专家,他们需要具有更高的教育背景来向人们证明他们的价值和知识。

总而言之,城乡受教育程度对于个人的收入水平具有很大的影响。

一个人受教育水平的不同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职业选择、晋升机会、就业稳定性和工作表现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村居民教育对个人收入的影响———基于1989年 2009年微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苏华山1,2,王志伟2(1.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江苏南京210046;2.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1)摘要: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微观面板数据研究农村居民教育对于个人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对其收入水平具有显著影响,但对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居民的收入影响较小。

此外,还提出了农村教育中存在高学历人才非农化的困境,测算出长期内教育对农村居民收入提升的空间。

最后提出化解农村教育瓶颈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农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农村居民;农民教育;农民收入;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中图分类号:F3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506(2012)04-0067-07一、引言目前,我国农村地区仍然较为贫困,农村居民收入较低,根据2010年的统计数据,农村居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5919元,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的31%。

因此,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长期任务。

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措施之一就是通过提高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增加农村居民的知识和劳动技能,从而提高农村居民收入。

其理论依据是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通过对美国农业的长期研究发现,农业产出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劳动者知识和技能的提高,而不是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传统要素数量的增加。

人力资本在促进产出增长的同时,也提高了劳动者的工资(Schultz,1961)[1]。

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渠道是教育,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劳动者人力资本增加,边际生产率得到提高,其劳动报酬也相应增加(Mincer,1974;Becker et al.,1986)[2-3]。

迄今为止,国内对于农村居民的教育与收入问题的研究较少。

高梦滔、何云(2006)[4]使用2000年山西省947个农户调查数据,分性别研究教育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接受1年教育,男性收入增加14.1%,女性收入增加16.3%。

高彦彦(2009)[5]。

使用江苏省宿迁市2006年418个农户的调查数据,研究了教育通过家庭知识外部性的方式对农村居民家庭产生的影响。

周亚虹等■收稿日期:2012-03-15■作者简介:苏华山(1981-),男,江苏徐州人,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王志伟(1948-),男,陕西蓝田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76(2010)[6]使用2008年江苏省滨海、射阳和阜宁3个县416户家庭的调查数据,研究了农村职业教育对于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职业教育年回报率为9%。

还有一些文献[7-9]探讨了教育对于农民非农业收入的影响。

与上述研究不同,本文重点关注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中“高学历人才非农化”的特殊困境,在此背景下实证研究了短期内通过教育促进农民收入的有效性,以及长期内依靠教育提高农民收入的空间。

尽管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不断提高,但农村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口比率一直很低,增长也极慢。

这主要是因为,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居民一直受到政策方面的歧视,他们迫切希望通过教育改变农村户籍身份[10],而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居民绝大部分都转变为城镇居民。

通过教育“跳农门”确实对农村居民具有很大吸引力,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在教育负担沉重的情况下,农村居民教育支出的积极性仍然很高。

然而,本文重点关注的是农村居民的收入问题,成功“跳农门”的人口尽管对家庭有贡献,但不再是农村居民,对农村发展也无直接贡献。

所以,这是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特殊困境,本文将其简称为“高学历人才非农化”困境。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提出了如下问题:对于常住在农村的居民来说,绝大多数是中小学文化,那么,教育对其收入的增加有多大效果?若效果明显,则至少短期内仍可通过发展初等和中等教育提高农民收入,农民也更有积极性增加教育投资。

为了评估这个问题,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提供的1989年 2009年间8次调查构成的微观面板数据,对我国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和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现有的相关文献大都使用样本较小的截面调查数据,鲜有使用大型面板数据开展这方面研究的。

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根据当前农村居民的教育状况,测算出长期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后,教育提升农民收入的空间。

二、数据来源、处理和描述性统计(一)数据来源本文使用北卡莱罗纳大学发布的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开展实证研究。

该数据包括辽宁、黑龙江、江苏、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和贵州九个省份的居民个人、家庭和社区三个层面的信息,迄今为止已完成8次调查,年份分别是1989年、1991年、1993年、1997年、2000年、2004年和2009年。

本文采用2011年发布的上述8次调查组成的个人面板数据,根据研究需要对该数据作出了整理。

首先,根据研究目的,在原始数据中挑选了性别、年龄、省份、最高教育程度、受教育年限、职业和职位类型、总收入、工资、农业收入等指标,删除了因教育和收入等关键变量缺失无法使用的观测值。

其次,因本文研究对象是农村居民,因此,根据居住地来判断,剔除城市居民的数据。

最后,剔除了不属于劳动力范畴的样本,包括未成年人、在校学生以及那些没有工作意愿的人①。

至于老年人,由于农村居民没有退休的规定,很多60岁以上老人仍照常参加劳动,因此,只要仍在工作就没有将其剔除。

经过上述整理得观测值总数为38495个。

年度和性别构成如表1所示:表1样本的年份和性别构成年度总样本数5319549051605346553639463717398138495男性样本数2701278726682808291521201998216720164女性样本数2618270324922538262118261719181418331(二)数据的统计性描述①即那些既没有工作,又不愿意找工作的人。

861.对样本的教育状况、收入状况以及动态变化趋势进行概括性的统计分析。

首先分析总样本的情况,如表2所示,农村居民的总体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都较低。

收入标准差较大,表明农村居民收入差异较大。

少部分农村居民收入为负值,表明在调查年度存在净损失。

表2总样本教育与收入描述性统计教育年限6.33.8018年收入680512186-19720617285说明:年收入已消除物价变化的影响,以2009年为基期。

2.分析农村居民教育和收入的动态变化。

样本数据的8次调查时间跨度较长,从1989年 2009年20年间,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对比图1和图2,发现这20年内农村居民中文盲所占比率大幅下降,由39%下降到19%,但是,相对来说该水平仍然偏高;初中毕业人口比率提升较大,小学和高中人口比率基本不变,表明9年义务教育普及工作取得了良好进展;中专和大学毕业人口比率一直都极低,这可能是因为绝大部分中专或大学毕业的农村学生在城市找到了工作,脱离了农村,转变为城镇居民。

图11989年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构成情况说明:图表根据CHNS 相关年份的数据绘制,下同。

图22009年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构成情况此外,根据农村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从8次调查结果来看,虽然农村居民的平均受教育水平持续提升,但是增速很慢,这与高学历人口向城镇转移有一定关系。

如图3所示,从1989年至2000年,农民受教育水平提升速度加快,2000年之后的提升速度趋缓。

从1989年至2009年,农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提高了2年。

2009年农村居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3年,受教育水平仍然较低。

再看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变化,如图4所示,从1989至2009年,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增长了4倍左右。

图31989年 2009年8次调查教育水平变动趋势图41989年 2009年8次调查收入水平变动趋势三、实证模型与结果分析(一)模型设定和变量说明本文主要采取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农村居民教育水平对收入的贡献,基本模型的设定如下:inc it =αi +β1edu it +XB +εit(1)其中,inc 表示农村居民个人年收入,不同年份的收入已消除物价变化的影响,所采用的CPI 以2009年为基期。

α为模型的常数项,edu 是农村居民的受教育年限,代表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是本文研究的主要解释变量。

X 为控制变量,具体包括wyr 、agrc 、sec occ 、gen 、east 、nor 、mid 、subv 这8个变量。

其中96wyr表示工作年限,用年龄减去教育年限再减去6(法定上学年龄)得出。

因为工作年限影响经验和技能的积累,所以对收入有影响。

agrc是代表样本主要职业是否为农业的虚拟变量,如主要职业为农业则agrc=1,如为其他职业则agrc=0。

sec occ是表示农村居民是否有第二职业的虚拟变量,如有第二职业则sec occ=0。

gen是代表性别的虚拟变量,如果样本是男性,则gen=1,样本是女性则gen=0。

east、mid和nor是代表样本所属区域的虚拟变量,分别代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本文依据省份所处区位和经济特征将样本划分为4个区域:江苏和山东为东部地区,河南、湖北和湖南为中部地区,广西和贵州为西部地区,辽宁和黑龙江为东北地区。

不同地区农业资源、农村生产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影响农村居民的收入。

样本如属东部地区,则east=1,mid=0且nor=0;如属中部地区,则east=0,mid=1且nor=0;如属西部地区,则east=0,mid=0且nor=0;如属东北地区,则east=0,mid =0且nor=1。

subv代表是否为郊区村的虚拟变量,如为郊区村,则subv=1。

εit为随机扰动项。

模型(1)可用于估计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估计教育对收入增长率的影响,可以将被解释变量换成收入的自然对数,记作loginc,各解释变量保持不变,模型形式如下:logincit =αi+β1eduit+XB+εit(2)本文将模型(1)简称为收入水平模型,将模型(2)简称为收入对数模型。

接下来,将分别对两个模型进行估计。

(二)估计方法和结果本文以面板数据估计方法为主,以混合最小二乘法(Pooled OLS)为辅,将两种估计的结果进行对比。

在进行每种估计之前,需对数据进行统计检验,以确定数据的特征和存在问题。

首先考虑面板数据估计,常用的估计方法有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两种。

当样本数据满足随机变化的个体影响与解释变量不相关的假设时,使用随机效应估计方法更有效;但如果不满足该假设,则只能使用固定效应估计方法。

通过Hausman检验发现,p值为0,拒绝了原假设,所以,为了避免估计结果出现不一致,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