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解决归一问题导学案及反思

合集下载

归一问题教学反思

归一问题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归一问题》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例8解决问题——归一问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节比较难理解的课。

下面我就本节课的教学做如下反思:
课堂教学情况:
教师方面——优点:本节课的教学整体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
中,我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一步一步帮助学生建立
归一问题的解决模型,通过不完整的数学信息,让学
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外,
通过“课时小结”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谁表现最棒的
新颖模式,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听课情况,同时也
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不足:教学过程中语言不够简练,课堂突发情况的处理不够
好,另外,PPT的设计存在一定的问题。

学生方面——优点:大部分学生课堂上坐姿端正,回答问题积极,能够认
认真真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

在小组活动中,能够
和其他同学积极探讨问题,交换不同的意见,找到解
决问题的方法。

不足:个别学生坐姿不标准,做题时书写不规范,回答问题
不积极。

改进措施:
1.平时认真对待每一节课,认真备课,预设要充分,做到语言简练;对自己负
责同样也是对学生负责;
2.及时提醒坐姿不标准、书写不规范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表现不
积极的学生及时予以鼓励。

刘双龙
2018年11月20日。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归一”问题-人教新课标2014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归一”问题-人教新课标2014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归一”问题-人教新课标2014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归一”问题,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将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归一”概念,并学会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它。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归一”问题的概念和基本思路。

2. 培养学生运用“归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对“归一”概念的理解。

2. 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归一”方法的技巧。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尺子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出“归一”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归一”的概念和基本思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练习:学生通过练习题,运用“归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4. 应用: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归一”方法。

板书设计1.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归一”问题-人教新课标20142. 教学内容:引言、讲解、练习、应用3. 教学目标:理解“归一”概念、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能力4. 教学难点:理解“归一”概念、应用“归一”方法作业设计1. 练习题: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

2. 实际问题:让学生回家后,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归一”方法。

课后反思1.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3. 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归一”问题的概念和基本思路,并能够运用“归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们也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个过程,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重点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归一问题(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归一问题(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归一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归一问题的概念,能够运用归一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归一问题的概念,能够运用归一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归一问题的模型,并运用归一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引出归一问题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归一问题的模型。

(2)通过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掌握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

(3)举例说明归一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巩固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归一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5.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观察生活中的归一问题,并与同学分享。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归一问题2. 板书内容:(1)归一问题的概念(2)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3)归一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课后评价通过课后评价,了解学生对归一问题的掌握情况,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部分,因为这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归一问题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探究新知1. 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归一问题的模型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具体的生活场景,从中发现归一问题的存在。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一个简单的购物场景,提问学生:“如果你有10元钱,可以买几个苹果?”当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如果有20元钱,可以买几个苹果?”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无论金额如何变化,苹果的单价是不变的,这就是归一问题的核心思想。

三年级上册归一问题教案

三年级上册归一问题教案

三年级上册归一问题教案【归一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归一问题。

2. 掌握将具体物体归一的方法。

3. 能够运用归一的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教学板书。

2. 学生练习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或展示幻灯片,引出归一问题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归一问题是指将相同的物体分成相等的部分,并找到每部分的数量。

2. 学习和实践:(1) 讲解归一问题的方法:a) 找到一种基准物体,将其他物体与之进行比较。

b) 将其他物体分成相等的部分,找出每部分的数量。

c) 将每部分的数量相加,得到总的数量。

(2) 运用归一问题的方法解决简单问题:a) 例题一:小明有6支铅笔,小红有3支铅笔,他们将铅笔归一。

问他们一共有多少支铅笔?解答过程:将小明和小红的铅笔放在一起,共有6支+3支=9支铅笔。

将9支铅笔分成两份,每份有9÷2=4支铅笔(余1支铅笔)。

所以,小明和小红一共有4支铅笔。

b) 例题二:班级里有12个男生和8个女生,将男生和女生归一,问一共有多少人?解答过程:将男生和女生放在一起,共有12个+8个=20个人。

将20个人分成两份,每份有20÷2=10个人。

所以,班级里一共有10个人。

c)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自主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3. 总结与拓展:通过教师的总结,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

提醒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运用归一问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寻求帮助。

四、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的习题,并写一篇感想,阐述自己对归一问题的理解和对解决问题的态度。

【注】此文章为教案,仅供参考。

实际教学中需根据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6.8解决问题(1)归一问题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6.8解决问题(1)归一问题导学案
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学习检测
巩固练习18元可以买3个碗,30元可买几个碗?
随堂达标71页做一做。
课堂总结
自我评价
你认为自己本节课自己的表现怎么样呢?
A非常棒 B比较棒 C一般 D不够好,还需努力
难点:建立求归一问题的解决模型,解决同类型的生活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学案
修改栏/笔记
情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入
出示71页例8 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自学体验
1.同学们自学71页内容看图,分析题意,
2.先列分式,
再列综合算式。
展示提升操作验证
1.对学、群学
2.交流、展示
师补充:在解决归一问题时,先求出一份(单一量)是多少,
白马滩中心小学三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
主备人:审核人:审核日期:.小组:数学组全体成员
授课教师授课日期: 学生姓名:
课题
6.8解决问题(1)归一问题
课型
自主探究
课时
学习
目标
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归一问题的特点,能正确分析归一问题各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归一问题各数量之间的关系,建立求归一问题的一般思路。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归一问题》教学设计教后反思.doc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归一问题》教学设计教后反思.doc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解决归一问题》教学设计麻设计理念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教学的两大关系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是新理念的灵魂所在,在此新理念下,学生地位的转变是将学生由原来单纯听课、被动接收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探究发现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平等参与者、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和积极的评价者。

所以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 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堂知识获得感及学生发现问题、分析与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反思与提升的过程经历。

作为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不阻止学生课堂生成,与学生一道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接着通过作业单上练习活动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切实体现了“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的教学新理念。

,麻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己经熟练的学会了表内乘法,本节课的归一问题实际上是用乘法、除法解决两个相关联的简单问题。

但对于学生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还欠佳,不能独立说出应用题的己知条件和问题都是什么,所以对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这就需要孩子集中精神,保持清醒头脑,认真分析、解决问题。

旨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画图法理解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及解题关键。

2、初步学会用分布计算、综合算式解答正、反归一应用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目标解析】学生对于发现数学信息并不困难,但对于“归一”问题(先求出单位数量的量),通过画示意图的方法会显得更加简单明了, 应鼓励学生试用此方法进行数学信息的分析。

在二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学生一般能够列出综合算式,对于分步列式的,要给与肯定,但要加强指导综合列式,提高学生列综合算式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快乐学习】大家都跟妈妈逛过超市吧?你们的妈妈在超市都会买一些什么东西呢?是呀,超市的东西种类很多,琳琅满目。

三年级上册解决归一问题导学案及反思

三年级上册解决归一问题导学案及反思

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归一问题》导学案
这几道题分别先求什么?你有什么发现?与同桌相互交流(板书“归一问题”)
三、达标检测
1、大扫除,3名同学擦12块玻璃。

(1)照这样计算,5个同学可以擦几块玻璃?
(2)教室共有28块玻璃,需要几个同学?
3、8箱蜜蜂可以酿出48千克蜂蜜,照这样计算,24箱蜜蜂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3、(3个篮球90元)
(6个篮球多少钱)
引导学生用倍数解决。

4、根据场景编题(师出示计算比赛场景,让生补充)编出“唐欣语4分钟完成了8道笔算题,照这样算,?要求:结合身边的例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再编一个数学题。

其他同学边听边用我们学过的方法简单、快速的记录下来,并解答。

四、整理总结
归一问题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解决归一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五、自我评价,摘星星
这节课我做到了:(做到的画五角星,五颗星星换一张星卷)
仔细读题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整理总结。

1、“归一问题”最突出的
特点是()不变。

2、解决“归一问题”的关
键是
()
如果说列式解答归
一问题是算式模
型,那么编题就是
语言模型。

学生会
用数学语言讲蕴含
归一问题,就足以
证明他们对归一问
题数学模型的建立
是成功的。

评价摘星形成常
规,目的是激励学
生始终保持积极的
学习状态。

.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 归一”问题-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 归一”问题-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归一”问题-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归一”问题的含义,掌握解题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归一”问题的含义。

2. “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

3. “归一”问题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归一”问题的含义,掌握解题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归一”问题。

2. 新课导入:讲解“归一”问题的含义及解题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归一”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乘除法解决问题。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检查,了解学生对“归一”问题的掌握程度。

2. 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学生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归一”问题的含义,掌握解题方法。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新课导入”和“案例分析”环节。

这两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归一”问题关键步骤,也是教学难点所在。

下面将详细补充和说明这两个环节。

新课导入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清晰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归一”问题的本质。

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例如分配糖果、分组活动等,引出“归一”问题。

1. 定义解释:首先,向学生解释“归一”问题的定义。

指出“归一”问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将多个数量合并成一个单位数量的问题。

例如,如果有10个糖果要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多少糖果,这就是一个“归一”问题。

6.7归一问题

6.7归一问题

桐庐县怡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姓名:等级:课题归一问题
学习目标理解归一问题的特征
会通过求“单一量”来解决归一问题
重难点
找出“单一量”
“四自”程序及学习内容
自学一、复习旧知
1. 1只乌龟3分钟爬行12分米,1分钟能爬多少分米?
2.购买3双手套需要18元,1双手套多少元?
二、探索新知
1. 1只乌龟3分钟爬行12分米,照这样的速度,1小时爬行多少分米?
2.织布厂刘师傅9分钟可以织27米布,照这样的速度,半小时可以织多少米布?
3.电扇厂5小时能安装45台电扇,照这样的速度,8小时可以安装多少台?
组学知识点:归一问题
1.一个食品加工厂4小时磨了12吨面粉,照这样计算,要磨24吨面粉,需要多少小时?
2.竹器编织组3小时可以编18个精致竹篮,照这样计算,1天可以编多少个精致竹篮?要编54个精致竹篮,需要多少小时?
3.小强家住三层,从一层到三层需要走80秒,按照这样的速度,从一层到六层,需要走多少秒?
班学1.王师傅计划加工40个零件。

前5小时共加工25个,照这样的速度,一共要多少小时才能加工完?
2.一列火车4分钟行8千米,照这样的速度,1小时能行多少千米?
拓学
3台拖拉机3天耕地27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

第六单元解决问题(归一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六单元解决问题(归一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六单元解决问题(归一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归一问题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能正确判断归一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归一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归一问题的定义及特点2. 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3. 归一问题的实际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归一问题的定义及解题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判断归一问题,以及如何运用归一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学生尝试解答,教师指导,总结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

(3)通过变式练习,巩固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

3. 实践应用(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

(2)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归一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反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归一问题的掌握情况。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是否存在归一问题,尝试用归一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归一问题的定义及特点2. 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3. 归一问题的实际应用七、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

归一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如何将不同的问题归纳为一个统一的解决方法。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不仅能够提高他们解决具体数学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理解问题:首先要读懂题目,明确问题所求的是什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归一问题》课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归一问题》课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归一问题》课后反思《归一问题》是人教版三上第六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加强列综合算式的指导。

学会用画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

体会画示意图方法的简单明了,养成良好的画图习惯。

就教学目标而言,学生对于发现数学信息并不困难,但对于“归一”问题(先求出单位数量的量),通过画示意图的方法会显得更加简单明了,所以把画图理解题目的意思作为其中的一个目标,鼓励学生试用此方法进行数学信息的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了错误,我抓住这个机会又对画线段的方法和要求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题目的意思。

一、用“三个步骤”引领学生的思维反思教学过程,从复习入手,这里的“复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一是检测一下学生根据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让学生弄清条件和问题是什么?加深理解“单价×数量=总价”这个数量关系以及变式,将两步解决的一个问题化为两问的问题,逐个解决,降低了难度,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顺利过渡。

新授部分,根据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利用导学单逐一解决,阅读理解环节通过找关键词和画图,画线段图帮助理解题目的意思,学生将发现的信息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记录下来,再通过对比,优化出更能清楚表达信息的示意图,然后修改完善,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在这一环节中,我们特别注重让学生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让学生体会一一对应能让信息和问题表述的更加清楚、规范。

在学习过程中,因为学习的进度才到倍的认识,学生对画线段的掌握还不是很到位,就出现了一系列的错误,从而花了不少的时间用来纠错,改正。

理解题意后中重点是分析与解答,这里采取了小组讨论今后汇报交流的形式,分别交流利用找关键词和画线段图的方法找到的解题方法。

引导学生从条件入手和从问题入手两种不同的思考过程,解决问题,既可以分步列式也可综合列式,体现学生不同的水平,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解决归一问题》教学反思

解决归一问题》教学反思

解决归一问题》教学反思
本文是对《解决归一问题》教学反思的总结。

这是人教2011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涉及到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应用。

本文计划用三个课时来完成,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本文设定了三个目标,包括使学生学会列分步或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问题,使学生学会画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让学生在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检验等研究惯。

对于教学环节的反思,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通过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1个碗多少钱?和1个碗6元,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这两个例题,让学生回顾了用除法求每份数和用乘法求几个几是多少,为顺利研究新的例题,奠定了算理基础。

其次,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通过例8教学归一的两种题目,使学生弄清怎样利用实物图形把已知条件和问题表示出来。

例9是老师和同学一起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训练数形结合理解算理,为今后借助线段图这种直观手段进一步研究更复杂的应用题打下基础。

最后,层次练,形成能力。

通过引导同学想,要求买8
个同样的碗用多少元要先算什么,弄清解答归一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单位数量,即单一量。

先分步列式解答,然后再列综合算式解答,使学生既会用分步列式解答,又会用综合算式解答,同时,又更好地理解算理。

在做题时,学生除了有指定要求的以外,不限制学生必需用哪一种方法解答。

通过这些方法,本文成功地完成了所设定的教学目标。

归一问题导学案

归一问题导学案

归一问题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理解归一问题的意义,掌握归一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学会用方程的思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归一问题的意义,掌握归一问题的解决方法。

难点:如何寻找题目中的单一量,建立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知识链接:
1. 什么是归一问题?
归一问题是一类需要找出题目中的单一量,然后通过这个单一量来解答其他相关问题的问题。

通常这类问题中会有两个或多个数量关系,需要通过分析来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归一问题的一般解法:
(1)找出题目中的单一量;
(2)根据题目描述,建立等量关系;
(3)解方程求解。

四、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 阅读课本,了解归一问题的概念。

2. 尝试解决课本中的例题,理解归一问题的解决方法。

3. 完成课本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合作探究:
1. 在小组内讨论例题和练习题的解法,分享各自的思路和方法。

2. 探究如何寻找题目中的单一量,如何建立等量关系,如何解方程求解。

3. 尝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问题、路程问题等,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三)达标检测:
1. 完成课本中的练习题和习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2. 尝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问题、路程问题等,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3. 总结归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归一问题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归一问题    人教新课标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归一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归一问题的概念,能够识别并解决简单的归一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归一问题的概念及特点2. 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3. 归一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能够解决简单的归一问题。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归一问题的概念,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入归一问题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自主探究归一问题的特点,总结出归一问题的定义。

(2)引导学生发现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

(3)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归一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应用(1)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遇到的归一问题,并尝试解决。

(2)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归一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并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4. 总结提升(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归一问题的概念、解题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

(3)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应包括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如归一问题的概念、解题方法等,以及典型例题的解题过程。

板书要清晰、简洁,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课后作业(1)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归一问题,并尝试解决,下次课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3)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八、教学评价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通过课后作业、课堂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归一问题的掌握情况,评价教学效果。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5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5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5.1 解决归一问题丨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归一问题的概念,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内容1. 归一问题的概念2. 归一问题的类型3. 归一问题的解题步骤4. 归一问题的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归一问题的概念和类型,以及解题步骤。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归一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示例题目。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2. 新课导入:介绍归一问题的概念,类型和解题步骤。

3. 示例讲解:通过示例题目,讲解如何运用归一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1. 板书解决归一问题2. 板书内容:归一问题的概念,类型,解题步骤,应用示例。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练习本上的练习题。

2. 让学生尝试用归一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写下解题过程。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示例讲解和分组讨论,学生掌握了归一问题的解题步骤和应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归一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后续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和练习。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活动的安排和实施,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引入引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和预备知识的关键。

在这一部分,我会通过PPT展示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分配糖果、安排游戏时间等,让学生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2. 新课导入在新课导入环节,我会详细介绍归一问题的概念。

我会用简单的语言解释什么是归一问题,并举例说明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8 “归一”问题教案与反思牛老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8 “归一”问题教案与反思牛老师

6.4.2 “归一”问题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
如海学校陈泽学
1.小林5分钟写了15个毛笔字,8分钟能写多少毛笔字?12个毛笔字需要多
长时间写完?
2.12元可以买3辆玩具小汽车。

20元可以买多少辆玩具小汽车?李老师想给
同学们买5辆玩具小汽车,应该付多少钱?
3.富荣小区2个单元有12户住户,6个单元有多少住户?
答案:
1.15÷5=3(个) 8×3=24(个)答:8分钟能写24个毛笔字。

12÷3=4(分)答:12个毛笔字需要4分钟写完。

2.12÷3=4(元) 20÷4=5(辆)答:20元可以买5辆玩具小汽车。

5×4=20(元)答:李老师买5辆玩具小汽车应付20元。

3.12÷2=6(户) 6×6=36(户)答:6个单元有36户住户。

【素材积累】
阿达尔切夫说过:“生活如同一根燃烧的火柴,当你四处巡视以确定自己的位置时,它已经燃完了。

”有选择旧会有错误,有错误旧会有遗恨,但即使第一步错了,只要及时地发现并纠正,未必步步都错下去。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路断尘埃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双翅膀;厄运突降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个微笑;雨雪连绵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份责任和梦想。

天下路都是相连的,沿着心中的路坚定地走下去,同样能抵达你想要去的地方。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十二周第4课时 解决问题(归一问题)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十二周第4课时  解决问题(归一问题) 人教版

第4课时解决问题(归一问题)
【学习目标】
1.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归一问题的特点,能正确分析归一问题各数量之间的关系。

2.学会用画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

3.通过同学们友善的合作,体会画示意图方法的简单明了,养成良好的画图习惯。

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

s
【重点】理解归一问题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求归一问题的一般思路。

【难点】学会用画示意图的方法分析问题。

【使用方法与学法指导】
1.自学课本第71页的例8,用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预习案
一、预习。

观察课本第71页例8,回答问题:
已知条件:()个碗用了()元。

问题:8个同样的碗用多少元?
画○表示题意:
先算:()列式是()。

再算:()列式是()。

综合算式是:
二、自测。

18元可以买3个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
探究案
【使用方法与学法指导】
独立完成探究案,找出自己的疑惑和需要讨论的问题,做好标记;错题进行订正。

探究:归一问题:
小林读一本故事书,3天读了24页。

(1)照这样的速度,7天可以读多少页?
画○表示题意:
分步列式:综合算式:
(2)照这样的速度,全书64页,几天可以读完?
针对性练习:
买2个文具盒要用18元,照这样的价格,填写下表。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归一问题》听课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归一问题》听课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归一问题》听课反思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的“解决问题例8”。

这个例题要求学生通过看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将抽象的数学信息具体化,进而探讨如何解决含有“归一问题”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以“妈妈买碗”为主线,通过学生熟悉的两步计算,建立“归一问题”的基本模型,让学生理解归一问题的解题思路:先算出“1”个单位的数量是多少,在根据题目中的其他条件算出“几个”最后的结果。

由于三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不强,在课件的设计中,主要采用示意图的方式,让学生看图理解题意,从课堂表现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只是有个别差生开始不理解,到后来的练习也能基本完成。

本节课的例题和“想一想”同属于归一问题,但略有不同,第一个是正归一,后一个是反归一,教师在处理这两题时,采用了对比方式,让学生在对比之下发现不同,进而减少了正反归一问题的混淆。

用学生身边熟悉的素材编题,在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的同时能调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

一、以“数量关系”引领学生的思维。

数量关系是对某一类数量的概括,是对具体情境的提高和突破。

“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只有提升到数量关系的高度,才能使学生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非常重视通过“每份数、份数、总数”三种数量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来分析“正归一问题”的结构特征。

首先通过“妈妈买碗”的情景出发,使学生感悟三种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使学生在体验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概括数量关系,最后使学生体会到要灵活应用数量关系来解决问题。

数量关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以“归纳和比较”发展学生的思维。

死记硬背“正归一问题”的结构模式只能使学生的思维僵化,而不对“正归一问题”进行建模又不能使学生对此种类型问题的理解达到一定的高度。

本节课的教学,老师弱化了对关键词语的强调,而把教学的重点转向对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关注。

通过让学生比较得出解决问题的特征:一般都要先求出每份数,再求总数。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解决问题》归一问题课后反思与评价云凤实验小学校潘红梅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解决问题》归一问题课后反思与评价云凤实验小学校潘红梅

《归一问题》教学反思与评价《归一问题》其实学生在前面的学习解决问题中接触过了,只不过没有明确这类问题的特征,解决问题对大部分学生来说不是问题。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要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能明确归一问题的特征,会通过画图策略来分析、理清归一的数量关系,能表述自己的解题思路,建立归一问题的模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地去实践这几个目标。

一、明确步骤理清思路,本节课孩子们能很快梳理解题步骤。

二、阅读分析数形结合。

我让学生认真读题目,找到重要信息与问题后,让学生用画图来表示信息与问题。

由于学生平时画图策略用得不多,往往这样的画图要求对孩子们来说,只是为了完成老师要求的画图而画图,所以学生往往先列式解答,再去画图,这样会失去画图的作用。

为此我在巡视的过程中提醒学生用画图来解释表达他的算式。

同时在反馈中让学生明确画图后,信息与信息之间、信息与问题之间的关系理解起来更好清晰明确。

用图形还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个别孩子有些难度,在以后的教学中多注重数形结合。

本次课中有孩子画的衣服实物图表示,还有孩子用○6来表示一件衣服的6颗珠子,还有用线段图表示的情况。

对比不同图形表达的意思一样,但抽象水平不同,由实物图-示意图-线段图在对比中让孩子领悟数学表达的简洁明了,鼓励孩子们用简洁方式表达,本节课通过讨论让孩子自己说出了示意图比实物图更实用更便捷,为后面利用数行结合画图解决问题做好铺垫,也培养了孩子的数形结合思想,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

三、数学语言表达想法,为了让学生能清楚明白地表述自己的解题思路,提高他们的表达力。

我在学习要求中提供了表达思路的句式让学生参考,同时又不拘束后这个句式,只要学生表达清楚完整,都给予鼓励,尽量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体现,本节课通过生生交流,请同学汇报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同学没说完整的找学生补充,很好的培养了孩子的表达能力。

四、提炼特征建立模型。

由于时间关系在对归一问题的两种类型题目中只选取了正归一问题进行讲解建模,通过学生的观察表述提炼出归一问题的特征,找到明确的数量关系:每份数×份数=总数,知道了每份数就能求总数,知道了总数也能求出每份数的数量关系,再出示一组题,从而强化归一问题的特征,意在让学生建立起归一问题的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归一问题》导学案
与同桌相互交流(板书“归一问题”)
三、达标检测
1、大扫除,3名同学擦12块玻璃。

(1)照这样计算,5个同学可以擦几块玻璃?
(2)教室共有28块玻璃,需要几个同学?
3、8箱蜜蜂可以酿出48千克蜂蜜,照这样计算,24箱蜜蜂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
3、(3个篮球90元)
(6个篮球多少钱)
引导学生用倍数解决。

4、根据场景编题(师出示计算比赛场景,让生补充)编出“唐欣语4分钟完成了8道笔算题,照这样算,?要求:结合身边的例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再编一个数学题。

其他同学边听边用我们学过的方法简单、快速的记录下来,并解答。

四、整理总结
归一问题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解决归一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五、自我评价,摘星星
这节课我做到了:(做到的画五角星,五颗星星换一张星卷)
仔细读题
认真思考
积极交流
耐心倾听
规范书写四、整理总结。

1、“归一问题”最突出的特
点是()不变。

2、解决“归一问题”的关键
是()
模。

如果说列式解答归
一问题是算式模
型,那么编题就是
语言模型。

学生会
用数学语言讲蕴含
归一问题,就足以
证明他们对归一问
题数学模型的建立
是成功的。

评价摘星形成常
规,目的是激励学
生始终保持积极的
学习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