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教学设计
梅花-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梅花-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梅花的形态和特征,能用音乐表现梅花的形态和特征;
2.能用正确的节奏和走调来唱出歌曲;
3.了解笛子的基本构造,培养对笛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会用音乐表现梅花的形态和特征;
2.正确的节奏和走调来唱出歌曲。
教学难点
1.对梅花的音乐及形态特征理解;
2.歌曲节奏和走调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知识
1.提问:大家知道梅花长什么样子吗?(学生回答)
2.教师出示图片,向学生介绍梅花特征,引导学生借助特征去认识梅花。
3.教师说:“梅花的特征很多,那怎样才能把梅花的特征用音乐来表现呢?”
4.教师播放音频,让学生听,“这就是用特定的音乐表现梅花的方法。
”
学习唱歌
1.学生拿出五线谱及乐器认识五线谱上的音符;(教师给予指导、解释)
2.学生听唱歌曲“梅花三弄”,了解歌曲的节奏与歌词;
3.通过老师带唱、分组独唱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曲子的节奏、走调与歌词的结合。
知识掌握
1.学生整个班一起演唱“梅花三弄”;
2.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可以跟朋友练习唱梅花三弄;
3.学生下次课前需要将整个曲子练熟记烂,老师可以抽查学生演唱效果。
总结
此课时主要介绍了梅花的音乐表现方式,并教授了《梅花三弄》这首歌曲,并教会了学生五线谱的基本认识方法以及汽笛的一些知识点,期望通过老师的指导、授课,能够使学生从中掌握唱歌、五线谱这些知识,对音乐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梅花 教案

梅花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梅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学会运用描绘景物、表达感情等手法进行散文创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梅花的文化价值。
(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散文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感受到梅花的优美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通过对梅花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了解梅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学会运用描绘景物、表达感情等手法进行散文创作。
2. 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梅花的文化价值。
(2)如何培养学生的散文创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通过播放梅花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梅花的优美意境。
(2)介绍梅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使学生对梅花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教学内容:
(1)讲解梅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引导学生理解梅花的文化价值。
(2)组织学生进行散文创作活动,要求学生运用描绘景物、表达感情等手法进行散文创作。
3. 教学活动:
(1)讲解:教师讲解梅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引导学生理解梅花的文化价值。
(2)讨论:分组讨论梅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以及学生对梅花
的理解和感受。
(3)欣赏:播放梅花的朗诵视频,让学生感受散文的韵律美。
(4)创作:组织学生进行散文创作活动,要求学生运用描绘景物、表达感情等手法进行散文创作。
《梅花》省级优秀教学设计5篇

《梅花》教学设计10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课《梅花魂》。
二、学情分析学生缺乏远离故土、思念家乡和祖国的这种情感体验,有不少学生对梅花的特点也并不了解,而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基础和查找资料的能力,因而在课前应重视预习,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重点语句,启发学生想象理解,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体验情感。
三、教材简析《梅花魂》是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以梅花为线索,通过五件小事表现了一位华侨老人对祖国的挚爱。
梅花与老人交相辉映,融于一体,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
课文语句含蓄,感情深沉。
四、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幽芳、漂泊”等词语。
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眷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3、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学会质疑,培养阅读思考与人合作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2、理解“梅花魂”。
六、课前准备教师自制课件。
学生查找梅花资料,了解华侨在海外的生活经历。
七、教学课时两课时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1、课件展示,欣赏姿态各异的梅花。
学生交流梅花的特点,谈观后感受。
说说“魂”字的意思。
【优美的音乐和画面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梅花芬芳吐艳的绚烂世界,音乐与画面的感染,让学生心灵为之动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2、课件出示生字词,检查认读,交流词意。
3、分段朗读课文,正音。
【高年级学生已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学生字词,交流识字方法,把学习的过程还给了学生,体现了课堂的主体性。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全文,读后思考: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交流后归纳(课件出示):课文围绕梅花写了五件事:1、读诗词落泪;2、爱惜墨梅图;3、痛哭不能回;4、送“我”墨梅图;5、又赠梅花绢。
二年级语文《梅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梅花的特点和美丽,培养学生对梅花的观察和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3.通过学习梅花,引导学生品味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4.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课文《梅花》的教材。
2.一瓶梅花和一盆盛满水的花瓶。
3.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工具。
4.学生用的毛笔和墨水或水彩画。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 (10分钟)1.教师用幻灯片或图片展示梅花的美丽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导师介绍课文《梅花》,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Step 2: 梅花特点讨论 (15分钟)1.教师用幻灯片或图片展示梅花的特点,引导学生讨论梅花的颜色、形状、花瓣等特点。
2.学生观察梅花的图片,并通过口述形容梅花的特点。
Step 3: 听读课文 (15分钟)1.教师放音频或朗读课文《梅花》。
2.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3.教师解读生词和生字,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Step 4: 梅花的写作 (3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用毛笔和墨水或水彩画,画一朵梅花。
2.学生观察梅花的图片,并试着用画笔模仿梅花的形状和花瓣。
3.学生观察梅花的图片,并试着用文字描绘梅花的特点和美丽。
可以用诗歌、散文或自由句的形式表达。
Step 5: 分享和展示 (10分钟)1.学生将他们的作品贴在黑板或课堂展示区。
2.学生分享他们对梅花的观察和描述,教师鼓励学生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Step 6: 梅花的赏析 (15分钟)1.教师用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名家对梅花的诗词赏析,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2.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诗词的语言和艺术之美。
3.学生根据自己对梅花的感受和观察,自由发挥写一段关于梅花的文字。
Step 7: 总结与评价 (5分钟)1.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如他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等。
拓展活动:1.学生可以在家中再次观察梅花,并用诗歌、散文或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梅花的感受。
古诗《梅花》教学设计

古诗《梅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古诗《梅花》的主题和意境。
掌握古诗中的重要词语和表达方式。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提高口头表达和朗读的能力。
教学内容:
介绍《梅花》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解读古诗的词语、意境和表达方式。
分析古诗中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进行诗歌朗诵和表达训练。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15分钟)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梅花的形象,激发学生对梅花的兴趣。
简要介绍古诗《梅花》的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的氛围。
第二步:整体理解(20分钟)
教师朗读整首古诗,引导学生跟读,理解古诗的大意和情感。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梅花在诗中的象征意义。
第三步:词语解释和讨论(20分钟)
解释古诗中一些生僻词语和表达方式,确保学生理解古文的意义和意境。
小组讨论,学生共同分析古诗中的语言特色、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
第四步:韵律感培养(15分钟)
教师指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和情感表达。
分组进行小组朗读,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第五步:作业布置和总结(10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古诗《梅花》的部分内容或总结自己的感受。
总结课堂内容,鼓励学生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梅花》省级优秀教学设计4篇

《梅花》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四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梅花盛开的情况,结合园艺文化,让学生受到美丽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人们喜爱梅花的原因。
教学准备:图片、多媒体。
一、学习第一段:1、学生轻声朗读这段话。
想一想讲了什么?2、你读懂了那些地方?3、第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梅花什么时候开?"早春""还……就"说明了梅花开得很早,"满山"说明梅花开得很多。
4、指导朗读。
5、盛开的梅花怎么样?"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挨"说明梅花开得多而密,还给人一种竞相开放的动态感。
"片片彩云"大片大片的梅花开在山上,向高处望去,艳丽的红花映着蓝天。
确实像片片彩云。
6、看图理解;指导朗读。
7、"一朵一朵"的梅花又是什么样的?边读边想象,结合图理解指导朗读。
"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渗透园艺文化:梅花又名春梅、红梅。
梅花有单瓣或重瓣,白色、红色或淡白色、淡红色,有芳香,再早春1-2月开花,后发叶。
]8、小结:早春,满山的梅花盛开了,在阳光的照耀下五颜六色,晶莹透亮,散发出阵阵香气。
你喜欢吗?9、请学生跟着音乐朗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过渡:许多人也都像同学们一样喜欢梅花,是不是仅仅因为它的漂亮?1、请学生自由朗读第二段,思考:人们喜欢梅花的什么?2、讨论(人们喜欢梅花的报春)。
3、指导朗读。
[渗透园艺文化;梅花,不畏严寒、独步早春,它赶在东风之前,向人们传递着春的消息,被誉为"东风第一枝",梅花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被人们欣喜。
]4、同桌讨论;从那里看出人们喜欢梅花?5、指导朗读6、如果你来到梅花山,心情怎么样?7、学生配乐朗读。
《梅花》教学设计3篇

《梅花》教学设计3篇《梅花》教学设计3篇引导语: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梅花》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梅花》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有感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3、结合课外知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外祖父介绍梅花的段落,体会外祖父的内心感受。
教学思路:赏梅品梅读梅颂梅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教学过程:一、谈话、赏梅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什么花?2、观看梅花园,梅花诗:梅花自古就是人们称颂的对象,人们通过种种方式表达对梅花的喜爱。
二、自读课文感知、质疑。
1、自读课文:本文写的什么?2、引导学生围绕外祖父爱梅花质疑:①外祖父为什么爱梅花?②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看梅花?三、轻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最能体现外祖父爱梅的词句。
1、把你画出的词句读一读2、重点引导感情朗读第3段,体会外祖父爱梅花的感情。
四、理解重点段落,体会外祖父为什么酷爱梅花?从外祖父爱惜墨梅图,送墨梅图和梅花绢给我要看出外祖父酷爱梅花,外祖父为什么这么爱梅花呢?1、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这段话,同桌互相交流、讨论。
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2、把你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学们听听3、重点指导感情朗读①指名朗读,分句朗读②师范读③你认为应怎样读?应读出哪些词语?④指名再读读,评议⑤齐读4、小结外祖父介绍梅花的用意,相机介绍我国有骨气的人物,领悟:梅花魂。
①几千余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具有梅花品格的人物。
观看英雄人物图②你还能举出一些具有梅花秉性的人吗?他们都是一朵朵迎风挺立的梅花,他们的民族精神就是梅花魂。
5、自由朗读这段话,谈谈自已的感受五、自由朗读全文1、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感情2、把文中体会最深的句子画出来,认真读一读。
古诗梅花课前讲解教案设计

古诗梅花课前讲解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古诗《梅花》的基本内容和意境,理解其中的诗意情感。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欣赏梅花的高洁品质,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掌握古诗《梅花》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准备好古诗《梅花》的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以及相关的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预习古诗《梅花》,并准备好笔记本和书写工具。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播放一段梅花盛开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梅花的美丽和高洁品质,激发学生对梅花的兴趣和向往。
2. 学习课文,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古诗《梅花》,并讲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美好寓意。
3. 分析诗句,教师逐句解读古诗《梅花》,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描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意情感。
4. 文学鉴赏,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梅花》中的优美语言和高尚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5. 诗歌赏析,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古诗《梅花》的主题和意境,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悟和见解。
6. 总结提升,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梅花的高洁品质和诗人的情感表达,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梅花的赞美和向往。
五、课堂作业。
1.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赞美梅花的短文,表达对梅花的情感和向往。
2. 鼓励学生在家中观赏梅花,拍摄梅花的照片,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古诗《梅花》展开,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诗歌的赏析,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梅花的美好品质和诗人的情感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梅花的热爱和向往,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年级语文梅花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二年级语文梅花教学设计(精选15篇)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意思。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进一步巩固给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
4、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拿出几枝盛开的腊梅,让学生进行观察,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观赏后的感受。
2、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宋朝大诗人王安石写的赞美梅花的诗——《梅花》。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1、回忆学习的步骤,进行自学。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2、学生进行自学。
3、相互交流学习情况(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梅墙数寒独遥暗(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纠正。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墙:第五笔是“竖”遥:熟字“摇”去掉提手旁,换上走之底,就是“遥远”的“遥”。
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师生共同介绍作者: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字意数:几凌:冒着,顶着。
寒:严寒,(交待出这是冬季)。
遥:远。
为:因为。
(6)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墙角数枝梅:墙角边有几枝梅花。
凌寒独自开: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
遥知不是雪:远远看过去知道那并不是雪,而是盛开的梅花。
为有暗香来:因为有淡淡的清香随风飘过来。
(7)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
(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8)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二年级语文《梅花》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梅花》一、教学目标:1.了解梅花的外形特征和花语寓意。
2.通过朗读、欣赏梅花的诗句,培养学生对梅花的情感和审美观念。
3.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联想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梅花的外形特征和花语寓意。
难点:培养学生对梅花的情感和审美观念。
三、教学准备:1.课件、投影仪。
2.课外资料:有关梅花的图片、诗句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0分钟):教师出示梅花的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花?”引导学生回答“梅花”。
教师说:“你们知道梅花有什么特点吗?”引导学生想一想。
学生回答后,教师会布置任务:请同学们用形容词来描绘梅花的特点,并利用图片进行呈现。
学生完成后,教师可逐个呈现学生的作品。
2.呈现课文(15分钟):教师通过投影仪呈现课文《梅花》。
教师阅读课文,学生跟读。
然后,利用课本的插图和课外资料的图片展示梅花。
询问学生梅花的特点和感受,导入下一环节。
3.朗读诗句(20分钟):教师分段朗读《梅花》诗句,学生跟读。
教师布置任务:请同学们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诗句,并用悦耳动听的语音背诵这句诗句,教师可现场表演一下。
进行分组展示,展示过程中教师评价,鼓励学生。
在展示结束后,教师对每一组进行情感点评,引导学生对每一句诗句产生情感。
最后,请一位同学朗读全部的诗句,营造出浓厚的梅花情调。
4.练习和作品展示(2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带有梅花主题的图片,要求学生观察、描述,并勾勒出相关的想象和联想。
学生可以用文字描述、绘画、自由创作等方式进行。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展示,并适时给予肯定强调。
5.情感交流(10分钟):教师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对梅花的感受和想象,并邀请一些学生上前展示自己讨论的成果。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为什么喜欢梅花?梅花对你们有什么寓意?6.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上述内容进行小结,并展示学生作品留作纪念。
温馨提示学生:从小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
五、课后延伸:1.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再观察梅花,写下自己对梅花的感受。
梅花的二年级教学设计

梅花的二年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1. 学习和理解梅花的基本知识、特征和生长环境;2. 掌握梅花的简单画法,提高绘画能力;3. 培养对梅花的欣赏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一份关于梅花的简介,包括梅花的外貌特征、生长环境等相关知识;准备一份简单的梅花画教程,用于学生学习和练习。
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纸张、铅笔、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梅花图片,或讲述梅花的相关故事,激发学生对梅花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通过投影或板书将梅花的相关知识呈现给学生,包括梅花的外观特征、生长环境等内容。
教师可以辅以图片和图表,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梅花的特点。
3. 梅花画教学 (40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画梅花示范,一步一步教学生如何画梅花。
教师可以首先将画梅花的步骤分解,然后进行示范,最后让学生跟随着画。
在示范和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4. 练习与巩固 (30分钟)学生在掌握了梅花的基本画法后,可以进行练习和巩固。
教师可以给学生发放纸张,并要求他们画出自己的梅花作品。
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5. 展示与分享 (15分钟)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与分享。
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在分享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提供反馈和建议。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和评价,概括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关于梅花的问题,检查学生对梅花的理解程度。
四、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观察梅花植株,了解梅花的生长过程和变化;2. 继续练习梅花绘画,提高绘画技巧和创造力;3. 培养学生对其他季节花卉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比较梅花与其他花卉的特点和美感。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梅花的认识和绘画能力得到了提高。
梅花导入教案

梅花导入教案引言:梅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象征之一,具有深厚的诗意和寓意。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梅花的文化内涵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本教案将通过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梅花的世界。
本教案适用于语文、美术或文化课程中。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梅花的形象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梅花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体验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对梅花的理解和情感。
二、导入活动:1. 梅花漫步教师在黑板上绘制一幅梅花图案,要求学生轮流上台将梅花的花瓣、花蕊、花枝等内容补充完整,让学生逐渐认识到梅花的形象特点。
2. 梅花联想教师放一张梅花的图片,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后,写下自己对这张图片的联想和想法。
可以指导学生从形状、颜色、芳香等方面进行联想,同时培养学生对梅花的情感体验能力。
3. 梅花诗词教师播放一段梅花相关的古代诗词朗诵音频,让学生听后写下自己对这段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作者对梅花的赞美、描绘和思考。
4. 创作梅花教师发放梅花图纸和彩色铅笔,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梅花的认识和想象,尽情地绘制自己心中的梅花。
鼓励学生在绘画时用心感受梅花的美丽和特点。
三、教学过程:1. 通过上述导入活动,学生对梅花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对梅花的形象特点、文化内涵进行讲解和引导。
2.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梅花诗词进行解读,让学生进一步领略到梅花的诗意和情感表达。
3. 引导学生通过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梅花的理解和感受。
可以提供一些写作题目,如《与梅花共舞》、《梅花在我心中的地位》等,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完成作文。
4.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绘制的梅花作品和写的作文。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和交流,让学生互相欣赏和学习。
四、教学评价:1.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导入活动中的参与度、表现和言谈举止来评价学生对梅花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 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对梅花的赏析和表达能力。
《梅花》教学设计15篇

《梅花》教学设计15篇点字词进行指导:“分外”的“分”读fèn,“抹净”的“抹”读mā,“低头折节”的“折”读zhé。
“幽”的笔顺是竖、撇折、撇折、点、撇折、撇折、点、竖折、竖。
“甚”的最后一笔是竖折。
“衰”字写的时候要与“哀”加以区别。
2、学生出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完课文,哪位同学来说说__主要讲了哪些事情?明确:一共写了五件小事,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时,读到思乡诗时会落泪;因年龄大不能回国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地哭;因为“我”弄脏墨梅图而发脾气;临走送我墨梅图;到船上送我带着梅花的手绢等。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1、学生举手朗读1—2段,并说一说,这一部分讲了什么事情?外祖父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明确:外祖父教“我”读诗,目的是使“我”从小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因为,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渗透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同时,借读这些诗词,寄托自己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2、继续朗读第3段,并回答:这一段最后说“我又害怕又奇怪”作者奇怪什么呢?明确:我奇怪的是,一向慈祥,也不甚在意我摆弄古玩的外祖父,为什么会这么在意那副墨梅图。
3、第3段对外祖父有哪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呢?明确:对外祖父动作的细节描写──“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从外祖父动作中可以看出,梅花,在他眼里,不仅仅是梅花,而且是祖国的象征,值得他用全身心去爱。
4、全班分成学习小组,研读剩下的部分,学生讨论分享自己感动的词句并分享。
明确:①“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
”临别送给亲人的礼物,外祖父选择了墨梅图,更可见梅花在他心中的分量,梅花上面有他无法割舍的情愫。
②“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外祖父这段话说了三层意思,开始他赞美的是梅花的精神,接着他赞美了中华民族出现的有梅花精神的人,最后他想说的是,一个中国人,要有梅花的秉性。
小学音乐《梅花》教学设计(通用11篇)

小学音乐《梅花》教学设计小学音乐《梅花》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音乐《梅花》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音乐《梅花》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听唱歌曲,能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梅花》,知道梅花不畏严寒在风雪中竞相开放的特性,象征着坚强不屈的性格;2、通过古诗歌曲的演唱,感受音乐的情感和古诗文化的博大精深;3、参与到小组创编活动中,根据歌曲《梅花》的旋律重新填词演唱,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会古诗与音乐相结合的意境。
教学难点:根据歌曲《梅花》的旋律重新填词演唱。
教学准备:教师——钢琴、录音机、磁带、歌篇、各种打击乐器、电脑课件;学生——有关梅花的相关资料(音响资料)、汇报道具等。
教学过程:一、感受情趣、主动参与1、听歌曲《梅花》伴奏进入教室〔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歌曲《梅花》伴奏进入教室,为学生提供初次感受音乐旋律的机会。
〕2、师生问好3、激情导入师:同学们,毛泽东有一首著名的诗:“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你们知道这首诗,它赞美的是谁吗?生:梅花师:那么,它又赞美了梅花怎样的性格呢?生:坚强不屈、不畏严寒……的性格。
师:正因为梅花的这种坚强不屈、不畏严寒、凌霜傲雪的性格,所以引来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喜爱。
〔设计意图:本单元是古诗新唱单元,由古诗导入,更自然、更贴切,而且这首诗能够表现出梅花的特性及象征意义。
〕4、欣赏梅花(电脑课件)师:同学们,你们也喜欢梅花吗?生:喜欢师: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着小摄影师的镜头,一起来领略一下梅花的风采吧!生边欣赏师边介绍:在寒冷的冬天里,别的花儿都凋谢了,只有院墙边上的几枝梅花,冒着寒冷独自绽开。
小学二年级语文《梅花》教学设计

【导语】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案的设想和计划。
⼀般包括教学⽬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梅花》教学设计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梅花》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古诗《梅花》为北宋政治家、诗⼈王安⽯所作。
全诗仅20字,写了梅花洁⽩幽⾹的特点,赞扬梅花不畏寒冷的坚强品质。
其意境幽远,读后令⼈眼前宛然有⼀枝傲雪⽩梅,幽⾹沁⼈⼼脾。
为咏梅之佳作。
[教学⽬标] 1、会认“梅、⾓、枝、寒、雪、为”六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朗读古诗,初步感受梅花坚强的品性。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课⽣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设计理念] 古诗是我国优秀⽂化的瑰宝之⼀,也是⼩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上,如果只注重讲解注释,把⼤量的时间精⼒花费在翻译古诗的意思上,那么学⽣很容易陷在枯燥⽆味的逐字逐句的解释中,难以体味到我国古诗独有的韵味美和意境美。
尤其⾯对年龄⼩,阅历不多的低年级学⽣,我们更需要抓住他们喜读善背,想象丰富,好动爱模仿的特点,调动他们⽤各种感官去感受古诗意境。
《梅花》这⾸诗字意浅显⽽意境悠远,主要从两⽅⾯⼈⼿。
1、激发好奇,⾃主读诗 ⽤疑问引路,让学⽣带着释疑的⼼态去读诗。
使学⽣能⾸先通过读诗去主动接近梅花,调动起学习的⾃主性,为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发挥想象,美读⼊境 结合⽣活经历和课件欣赏,学⽣会对梅花的外形逐渐熟悉。
再伴随教师的描述,将学⽣带⼈诗中特定的环境⾥,利⽤在⽐较中想象或回忆中想象等⽅法,去初步感受梅花凌寒独⾃开的坚强的品性。
并将⾃⼰的感受美美地读出来,相互带动,共同融⼈诗境。
[教学过程] ⼀、兴趣导⼊ 1、⼩朋友们!在你们⼼⽬中,认为什么花最美?(点多名学⽣作答)⽼师却认为最美的是——梅花。
为什么呢?今天咱们学了这⾸古诗就会明⽩了。
古诗梅花幼儿园教案

古诗梅花幼儿园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梅花》的内容与意义;
2.分享梅花的文化内涵,引导幼儿懂得欣赏梅花;
3.通过手工制作梅花,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与审美能力;
4.培养幼儿欣赏诗歌、绘画的兴趣。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步:导入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梅花图片,带领幼儿想象梅花的形态,颜色等,激发幼儿对梅花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
•给幼儿讲解古诗《梅花》的内容与意义,引导幼儿了解梅花文化内涵并学会诗歌朗读。
第三步:制作梅花
•教师向幼儿展示制作梅花所需的材料,提供相应的工具,现场示范制作过程,带领幼儿制作梅花。
第四步:欣赏
•老师导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梅花三绝(其三)》诗,让幼儿学习欣赏梅花画和诗歌。
第五步:复述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上述活动内容,让幼儿复述所学。
教学评估
•教师根据幼儿手工制作、朗读诗歌等活动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总结
通过诗歌、绘画和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全方位了解梅花文化内涵,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同时,也为幼儿创造了一个开心愉悦的学习环境。
《梅花》教学设计与反思

《梅花》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内容:1、唱歌《梅花》。
2、制作一本有关梅花的艺术手册。
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制作一本有关梅花的艺术手册。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听有关于古诗的歌曲进教室。
二、导入师:同学们,我们从小家长就教我们背古诗,长大后老师也教过我们好多古诗,下面就请你们说一说,你都学过哪些古诗?生:回忆自己学过的古诗。
师:你能给大家背诵一下吗?生:背古诗。
师:现在老师说一个词,看看哪位同学能根据这个词背出一首古诗。
师:这个词是“梅花”。
生:我知道,王安石有一首古诗就叫做《梅花》。
师:你反应真快,大家肯定也学过这首古诗,下面我们就一起背一下。
全班齐背《梅花》。
师:谁能来介绍一下古诗所描写的内容及它所要表达的意思?生介绍古诗。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具有现代感的豫剧《唱大戏》。
三、聆听歌曲1、生初听:体会歌曲的情绪,感受歌曲的风格。
2、生复听:用拍手和捻指为歌曲伴奏。
3、生再听:轻声哼唱歌曲旋律。
四、学唱歌曲1、听唱法教学,生反复听歌曲,小声学唱歌曲。
2、生随琴慢唱。
3、师指导、纠正:提示学生注意过门、变化音、以及拖腔的正确演唱。
4、生完整演唱歌曲部分。
5、设计念白的节奏师: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在我们歌曲的上面还有两句念白,谁能给大家念一下?生:按照原节奏念。
师:同样的念白,你还能用其它的节奏念出来吗?(师举例说明)找一、两名学生回答。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念白。
小组讨论、汇报(用拍手的方式念出)。
6、生使用不同的念白完整演唱歌曲。
7、师生评价,评选出最佳念白设计小组。
五、小结生谈谈本课的收获。
生听《唱大戏》歌曲出教室。
教学反思:我认为本课设计最好的部分是念白设计的部分。
我没有让学生按照原节奏念,而是将如何念的权力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同时在个别同学设计好以后,我又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习的方式多样化,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
在学生汇报的时候,让他们采用了拍手的方式,既能让学生有一定的节奏意识,又能使歌曲具有童趣,很受学生的喜爱。
二年级语文《梅花》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梅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梅花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培养学生对于梅花的欣赏能力和爱护植物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梅花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理解并朗读课文。
3.写句子描写梅花。
三、教学难点:1.理解并朗读课文。
2.运用适当的形容词描写梅花。
3.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课本《梅花》的教学挂图。
2.幻灯片或图片展示梅花的形态和花色。
3.一些已经剪好和摆放在花瓶中的梅花。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问答引入梅花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展示图片或播放视频,简要介绍梅花,并询问学生对梅花的认识和感受。
2.呈现(通过课文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梅花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 (1)教师呈现《梅花》的教学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感受梅花的美丽。
(2)教师读一遍课文,引导学生听读。
(3)指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梅花特点的句子。
3.讨论(教师带领学生讨论梅花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1)教师提问:"学过《梅花》这篇课文后,你们了解了哪些梅花的特点?”(2)学生积极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和引导。
(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梅花的生长环境。
4.观察及口头表达(让学生观察并用简单句子描写观察到的梅花。
)(1)教师展示摆放在花瓶中的梅花,让学生观察。
(2)教师提问:"你们观察到梅花有什么特点?"(3)学生依次回答,教师及时给予肯定或提问引导。
(4)教师鼓励学生用简单句子描述梅花的形态、香味等特点。
5.书写小练习(让学生完成书写练习,巩固对梅花特点的理解。
)根据教师的指导,学生在练习纸上书写描写梅花的句子,帮助学生将观察到的特点用语言描述出来。
6.展示和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并互相分享。
)学生依次展示自己写的描写梅花的句子,并互相分享彼此的成果。
7.家庭作业(以班级或个人为单位,布置植物图画比赛,鼓励学生绘制自己喜欢的植物图画,并写上对植物的独特描写。
朱自清《梅花》教学设计

朱自清《梅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1. 了解朱自清以及他的作品《梅花》;2. 理解《梅花》的主题和情感表达;3. 掌握阅读和分析《梅花》的基本技巧;4.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朱自清的《梅花》一课的课文材料;2. 课堂黑板或白板以及粉笔或白板笔;3. 学生的课本、笔和纸。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引入课题:通过介绍朱自清以及他的作品《梅花》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发思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梅花》与梅花的象征意义之间的关系。
步骤二:阅读与理解(20分钟)1. 学生独立阅读《梅花》。
2. 学生讨论自己对文中梅花的理解,并思考朱自清在文章中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步骤三:分析与讨论(20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彼此分享自己对《梅花》的理解和感受。
2. 小组报告: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并分享他们的观点和发现。
步骤四:课堂总结(10分钟)1. 整理观点:老师对学生的观点和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
2. 总结主题:总结并强调《梅花》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四、教学延伸1. 邀请学生找寻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植物象征,并分析其象征意义;2. 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让他们选择其他朱自清的作品进行阅读和分析。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 学生对《梅花》的理解程度;3. 学生在讨论中展示的批判思维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是否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梅花》的主题和情感?2. 学生是否对于朱自清的作品产生了兴趣和欣赏?3. 是否能够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个人思考和创作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梅花》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梅花》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梅花》教学设计1(一)兴趣导入1、引言(PPT1)。
同学们,大家喜欢花吗?你们知道吗?有一种花在百花凋零的寒冷的早春季节,迎风傲雪独自开放,它是什么花?它,就是梅花。
我们来认识梅花。
2、简介梅花(点击PPT2、3、4,出示梅花图):梅花多为白色、粉色、红色、紫色、浅绿色。
湖北地区2至3月开花。
武汉磨山有座梅园,每年梅花开放季节都会举办“梅花节”。
大多数的花都是在春天天气暖和了才开放(春暖花开),而梅花却不一样,它不畏寒冷,越是天寒地冻,它开得越好,它是最有骨气的花!梅花象征着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梅花曾经被定为我国的“国花”,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因而,梅花为历代诗人所吟诵。
3、在我国古代为数众多的赞美梅花的诗中,王安石的《梅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1、教师范读(点击PPT5、6)2、介绍作者(PPT7)王安石是距今900多年前的江西抚州人,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曾两次担任宰相,他积极推行革新,因保守派反对而失败。
他的诗作内容充实,语言精炼,艺术造诣极高。
请打开书P125,生自由读,边读边学习生字,指名读、领读、记字形。
3、讲解生字(PPT8)学生自主学习生字,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为”是多音字,因为的“为”,在这里读作wei,另外一个读音“为什么”的“为”;诗中的“数”也是多音字,在本课读shù,不读shǔ。
“梅、角、寒、雪”,可用熟字换偏旁(梅);讲故事(寒:房子里一个人,身上盖了一层又一层的草,还是结冰了。
表示寒冷。
);两个部分组成的合体字(雪);象形字(角)等方法记字形。
“枝”字的读音是翘舌音。
检查生字自学情况生字卡片去拼音检查生字的读音,指名读,开火车读。
4、理解词语(PPT9)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诵读,结合看投影、图画,让学生在诗中找出不懂的词语,大概了解“数枝”、“凌寒”、“遥知”、“暗香”这些重点词句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花教学设计
梅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意思。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进一步巩固给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
4、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拿出几枝盛开的腊梅,让学生进行观察,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观赏后的感受。
2、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宋朝大诗人王安石写的赞美梅花的诗《梅花》。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回忆学习的步骤,进行自学。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2、学生进行自学。
3、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梅墙数寒独遥暗
(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纠正。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墙:第五笔是竖
遥:熟字摇去掉提手旁,换上走之底,就是遥远的遥。
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师生共同介绍作者:王安石:北宋时期着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字意
数:几
凌:冒着,顶着。
寒:严寒,(交待出这是冬季)。
遥:远。
为:因为。
(6)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墙角数枝梅:墙角边有几枝梅花。
凌寒独自开: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
遥知不是雪:远远看过去知道那并不是雪,而是盛开的梅花。
为有暗香来:因为有淡淡的清香随风飘过来。
(7)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
(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
(8)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4、指导朗读
(1)听配乐朗读。
(听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
(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练习,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3)学生进行朗读,而后评议。
(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
(三)练习巩固
1、看拼音填空
línɡ()寒yáo()远()巧()动
2、给下面的字加偏旁组字组词
每()()()()
3、背诵古诗
(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五)布置作业
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2、背诵古诗,让家长评分,记录在书上。
4梅花(王安石)
难字:墙遥寒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意思,知道诗人借赞颂梅花表达自己坚强的品格。
2、指导学生欣赏诗句,给学生再现的空间,用画笔亲手画一枝梅花,感受梅花的美,从而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诗人借赞颂梅花表达自己坚强的品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让学生写一写生字:教师读生字,三个学生到前面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写完后,大家评议三个同学书写情况,同桌之间对照课本进行相互评议。
2、背诵古诗:全体同学一起背诵,指名背诵。
二、进一步理解古诗意思
1、诗人通过这首诗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从哪些诗句看出来的?
(1)让学生默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在书中画一画有关的语句。
(2)自己组织语言练习说一说。
(3)结合自己的体会说一说。
(学生可以结合梅花不怕寒冷,在百花早已凋零的时候,勇敢地绽开笑脸,斗雪傲霜。
从凌寒独自开这句看出来;诗人还赞扬了梅花的美丽,像雪一样洁白,从遥知不是雪这句看出来;另外,诗中还对梅花的品格进行了高度赞扬,写出了梅花的香味清雅不俗,从为有暗香来这句看出来。
)
2、教师小结:梅花洁白美丽,芳香独特,而且不争春斗艳,在寒冷的冬季,不畏严寒,竞相开放,默默地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的独特之处。
作者运用恰当的笔墨描绘了百花凋零,唯梅独放的美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赏之情。
三、欣赏古诗
1、这首诗写得这么美,你喜欢哪句?谈谈自己的想法。
(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选代表参加集体交流)
2、师生共同欣赏,参加交流活动。
3、师生共同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四、实践尝试
1、给学生再现的空间,用画笔亲手画一枝梅花,感受梅花的美。
(学生在音乐声中做画)
2、展示学生的作品。
(让学生把梅花图贴在展示板上,大家共同欣赏。
)
五、总结
六、布置作业
1、完成书中的第三题。
2、自己写一首描写梅花的诗,配好插图。
(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