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筋砌体材料本构模型述评_刘立鹏

合集下载

砌体结构--第四章(无筋砌体)

砌体结构--第四章(无筋砌体)

高厚比修正系数 β
受压构件的计算高度 H0
对于 T 形截面:
H0 β hT
式中 ,hT —T形截面的折算高度,hT ≈3.5i; i — 截面回转半径。
I i 十字形截面也同样方法计算! A
§4.1.2 偏心影响系数
(influence coefficient of eccentric load )
√熟练掌握梁下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掌握梁下设置刚性垫块时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方法; √了解无筋砌体受弯、受剪及受拉构件的破坏特征及承 载力计算方法。
§4.1 受压构件
§4.1.1 概述
受压为砌体结构构件在工程实践中最 常遇到的受力形式。无筋砌体的抗压承载 力远远大于它的抗拉、抗弯及抗剪承载力, 因此砌体结构多用于承受竖向荷载为主的 墙、柱受压构件,如混合房屋中的承重墙 体、单层厂房的承重柱、砖烟囱的筒身等。
E 2
2
cri

cri
1
1 2
2
fm
稳定系数
0Leabharlann 因此,轴心受压时稳定系数为
0
1
2 1 2
1 1
2
当矩形截面时, 2 12 2 ,则
0
,与砂浆强度等 级有关的系数
12
2
构件高厚比

的取值:
当砂浆强度等级≥M5时, 0.0015 ;
当一个方向的偏心率不大于另一个 方向偏心率的5%时,可简化为按另一方 向的单向偏心受压,其承载力的误差小 于5%。
§4.1.8计算示例 (example)
例4-1 截面尺寸为370×490mm2的砖柱,采用MU10烧 结普通砖,M2.5混合砂浆砌筑,荷载设计值在柱顶 产生的轴向压力为150kN,砖柱计算高度为H0=3.6m, 试验算该柱的承载力。(若无特殊说明,施工质量等 级均为B级) 解: 1.求 f 值 查表3-2得砖柱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 =1.30MPa 截面面积 A=0.37×0.49=0.1813m2<0.3m2 调整系数 a A 0.7 0.1813 0.7 0.8813

浅谈城市生态河道的建设

浅谈城市生态河道的建设

建筑设计132 2015年22期建筑设计浅谈城市生态河道的建设刘力鹏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天津 300250摘要:河道治理理念在满足河道泄洪排涝基本能力的前提下,着力完善城市河道的生态和景观功能,改善水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绿化生态空间,体现“以人为本、回归自然”,蜿蜒灵动、充满生机的河道成为城市美丽的风景线。

关键词: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22-0132-011 城市河道存在的问题1.1 过多改变河道原貌,抗洪能力低传统的河道在治理方面单纯的强调抗洪,而忽略了河流本身的天然性,在治理的过程中,过多的改变了河流的断面形状以及边坡的结构,这样防洪的能力反而大大下降,洪水下泄都很迅猛,这样就容易造成下游的洪涝灾害。

1.2 大量使用硬质材料,破坏生态环境以往的河道整治工程中我们采用的大多是硬质的护坡材料,从表面上来看,让河道硬质化,应该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但是硬质的河道对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这严重影响了河道岸坡的植被,直接破坏了生态环境。

同时,硬质的河岸坡道,大大的降低了堤防的渗水功能,使城市的地下水不充足,河道两边的天然湿地变成荒地,受到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河道周围的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会增加,导致2 生态河道建设2.1 河道治理的工程措施治理工程在遵从自然和现状的前提下,依据河道河势现状确定河道主流中心线,避免使用截弯取直、缩窄河道的做法,尽量保持现状河流所特有的、丰富的多样化环境,治理工程应充分考虑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上游与下游、新堤与旧堤等因素布置堤线,除个别卡口河段扩宽外,其他河段保持河流的原始形态,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相结合,拆除混凝土浇筑的河床,允许河岸和河底出现自然侵蚀、冲刷淤积等现象,在自然力的作用下,使河道形成浅滩、深潭的自然分布,宽宽窄窄、弯弯曲曲的水路自然衔接,采用黏土和原河底的底泥、具有透水性能的卵石、砂土等天然材料对河底进行保护性修复,构成河床。

第3章 无筋砌体构件承载力 (2)

第3章 无筋砌体构件承载力 (2)
M 由 f tm 有 W M f tmW
◆受弯构件受剪承载力
提示:由受拉区边缘 至中和轴距离计算截 面抵抗矩W。
VS I 由 f v , 令z 有V f v bz bI S
例3.8 P52 如图3.12……,试验算壁柱间墙 的受弯承载力。
3.3无筋砌体其他受力形式承载力
垫梁下局部受压
例3.6 P49 某窗间墙截面尺寸……,试验算梁
端支承处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和窗间墙的整体受 压承载力。
例3.7 P50 试验算如图3.18所示房屋外纵墙上
梁端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
分组讨论题
某单层单跨房屋,采用截370mm×370mm砖柱承重, 如图所示,已知柱高H=4.1m,柱计算高度:排架方向 H0y=1.2H,垂直排架方向H0x=H,钢筋混凝土梁截 250mm×750mm,梁下无刚性垫块,柱采用MU10烧结砖, ±0.000以下M2.5水泥砂浆、±0.000以上M2.5混合砂 浆砌筑,砌体重度按19KN/m3计,竖向荷载以自重为 主,施工质量等级B级,试求满足承载力要求的梁最 大支撑反力设计值 N l =?
3.2无筋砌体构件局部受压承载力
4.刚性垫块下局压承载力验算 N 0、N l 合力影响系数

1 e 1 12 a b ab N l 0.4a0 M 2 e N N0 Nl
2
N 0 Nl
0 .4 a 0
ab 2
ab
A 0 1 1 0.8 0.8 1 0 . 35 1 A b
3.2无筋砌体构件局部受压承载力
3.局部非均匀受压承载力计算 ◆梁端有效支承长度 Nl
a
a —实际支承长度 a0—有效支承长度

无筋砌体结构

无筋砌体结构
M2.5混合砂浆砌筑,荷载设计值在柱顶产生的轴向压力为150kN, 柱的计算高度为 H 0 3.6m 。试验算该柱的承载力(若无特殊说
明,例题施工质量控制等级均为B级)砖柱容重18kN/m3。
【解】
1. 基本参数: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 f,表2-4(P50页)
f 1.30MPa
A 0.37 0.49 0.181m2 0.3 m2
高厚比和偏心距对 承载力的影响系数 3-10计算
x 0.89 0.83 0.89 9.73 8 10 8 x 0.838
3 f A 0 . 881 0 . 838 1 . 30 0 . 181 10 4. a
173 .72 kN 165 .83kN
i
0
1
解得:ei
i
0
1
对矩形截面:i 代入可推出:
h h 1 e , i 12 1 12 0
1 e 1 1 1 12 ( 1) 12 0 h
2
• 从上式可以看出:
e 当 h 0 , 0 1.0 时,为轴压短柱 —— 1.0 e 0 , 1.0 时,为轴压长柱 —— 0 当 0 h
轴心受压长柱承载力计算中一般是采用稳定系数0 考虑纵向弯曲的影响。根据欧拉公式,长柱发生纵向 2 2 弯曲破坏的临界应力为: EI 2 i cri E 2 AH0 式中: H0 E——弹性模量
H0——柱的计算高度
砌体的弹性模量是随应力的增加而降低,当应力达到 临界应力时,弹性模量已经有较大程度的降低,此时的 弹性模量可取临界应力时处的切线模量。
• 对矩形截面构件,当轴向力偏心方向的截面边长大于

不同支撑方案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倒塌能力研究

不同支撑方案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倒塌能力研究

卢鹏洁 1,2, 王国新 1,2
(1. 大连理工大学 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辽宁 大连 116024; 2. 大连理工大学 建设工程学部水利工程学院 工程抗震研究所, 辽宁 大连 116024)
摘要: 结构抗倒塌性能一直以来是地震工程界普遍关注的重点。 在地震多发地区, 对工程结构采用简易木
构件从外部进行斜向支撑的情况大量存在, 然而简单支撑维护方式缺乏科学的设计与安全评价。 针对这一
问题, 以城镇、 乡村中常见的三层两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 采用增量动力分析 (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 简称 IDA) 方法并结合结构易损性分析方程, 对结构倒塌易损性开展定量分析。 对比研究不同支
撑方案对结构倒塌易损性的影响, 探讨不同支撑方案对提高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简单的外部
支撑能够有效的提高结构的抗倒塌性能, 合理的支撑方案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其支撑能力。
关键词: 抗倒塌能力; 增量动力分析; 倒塌易损性; 支撑位置; 支撑方案
中图分类号: P315.9; TU375.4
文献标志码: A
逐条计算 IDA 曲线的倒塌能力点, 拟合可以得
到结构的倒塌易损性方程。
寸均为 200 mm × 500 mm, 柱截面尺寸为 300 mm ×
300 mm (低于规范规定标准)[7]。 结构配筋如图
1 所示。
4500 3000 3000
2Φ12 3Φ18 8Φ18 8Φ18
2Φ12 3Φ18 8Φ18 8Φ18
E-mail: gxwang@
2
防灾减灾学报
34 卷
计算方法和结构易损性方程来评估结构的倒塌
易损性。 利用 IDA 评价结构的易损性, 首先需

一种墙体底部模板加固结构

一种墙体底部模板加固结构

专利名称:一种墙体底部模板加固结构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崔理佳,李亨通,李健男,叶梅,徐存斌,陈泰,刘宪国,于克成,辛海京,宋云波,黄亮
申请号:CN202121772661.8
申请日:20210730
公开号:CN215631664U
公开日:
2022012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墙体底部模板加固结构,包括模板条、找平砂浆层和密封层,所述模板条设置在模板下部的一侧,所述找平砂浆层设置在模板条的下方,所述密封层设置在模板条与找平砂浆层之间,且密封层的两侧分别与模板条底部和找平砂浆层顶部紧密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墙体底部模板加固结构,通过设置模板条、找平砂浆层和密封层,该加固结构简单易行,安装便捷,可有效防止漏浆、涨模的现象发生,提高了施工质量,优化了墙体外观。

申请人:中建一局华江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东南建设有限公司
地址:100161 北京市丰台区西四环南路58号望园大厦3号楼中建一局华江技术部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窦军雷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无筋砌体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和构造幻灯片PPT

无筋砌体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和构造幻灯片PPT

Nl——垫块上压力设计值;
φ——垫块上N0及Nl合力的影响系数(即偏心影响系数),
0.4a0
应取≤3.0时的值且N0与Nl中Nl合力点为 时的φ值 ;
γ1——垫块外砌体面积的有利影响系数,γ1应取为0.8γ, 但不小于1.0。γ为砌体局部抗压强度提高系数,
按右式并以Ab替代Al计算;
Ab——垫块面积;在带壁柱墙的壁柱上设置刚性垫块时,
h=0.7;对于过梁和墙梁可取h=l.0。 Al——梁端支承处局部受压面积; A0——影响砌体局部抗压强度的计算面积,对于过梁端部
A0=(a+h)h,对其它梁端部A0=(a+2h)h; a0——梁端有效支承长度(mm) ,a0≤a; a ——梁端实际支承长度(mm); b ——梁的截面宽度(mm); h ——梁的截面高度(mm); f ——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N/mm2)
受剪构件 试验研究表明: ① 在竖向压应力作用下,由于灰缝粘接强度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砌体抗剪承载力有明显的提高 ② 墙体在复合应力作用下将出现剪摩、剪压和斜压破坏
(a)过梁沿齿缝破坏 (b)挡土墙沿齿缝破坏 (c)挡土墙沿砖和竖向灰缝破坏 (d) 挡土墙沿通缝破坏
受弯承载力验算公式 M≤ftmW
式中,M ——弯矩设计值; ftm——砌体弯曲抗拉强度设计值; W ——截面抵抗矩
2. 受剪承载力验算公式: V≤fvbz
式中,V ——剪力设计值; fv——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 b ——截面宽度; z ——内力臂长度,z=I/S。当截面为矩形时取z=2h/3; I ——截面惯性矩; S ——截面面积矩; h ——矩形截面高度。
计算面积A0应取壁柱面积,不应计入墙体翼缘面积
ab——垫块伸入墙内的长度

论混凝土结构建筑模板施工技术与方法 王磊1 刘鹏2

论混凝土结构建筑模板施工技术与方法 王磊1   刘鹏2

论混凝土结构建筑模板施工技术与方法王磊1 刘鹏2发表时间:2017-01-18T09:03:27.0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30期作者:王磊1 刘鹏2[导读] 我国相关建筑部门应该重视该技术的发展,全面了解该技术的实施缺陷,这样才能提升建筑行业的建设水平,以保证我国的建筑事业更加蓬勃向上地发展。

1烟建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烟台 2640002.山东德信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烟台 264000摘要:在建筑工程中,模板施工可以说是工程中比较关键的组成部分,而使用优秀的模板施工技术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建筑质量和缩短工期,最关键的就是可以降低施工成本。

因此,我国相关建筑部门应该重视该技术的发展,全面了解该技术的实施缺陷,这样才能提升建筑行业的建设水平,以保证我国的建筑事业更加蓬勃向上地发展。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建筑模板;施工技术;方法引言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混凝土结构建筑作为一项常见的建筑类型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因此在混凝土结构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模板工程引起了高度的重视,掌握模板施工的技术与方法在眼前看不仅可以提高施工的质量,从长远来看对我国的建筑领域也有很大的帮助。

施工人员还应该在重视模板施工技术的同时,对其进行创新,力求在保证工程质量合格的前提下缩短工期。

1模板技术的要求1.1确保混凝土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尺寸和相互位置的准确性在详细介绍我国建筑行业使用模板施工技术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要想保证建筑质量,最关键的就是要对模板进行严格要求,以保证在实施建设过程中,不会因为模板的选用不合格而影响建筑质量或者耽误施工进程。

在施工的时候,首先应该明确模板的平面位置以及形状,对于模板的标高以及横截面尺寸也应该根据图纸要求进行制定,这样一来,才能够降低模板生产出现偏差的概率,以保证施工质量。

而且,精准的测量不仅仅会影响施工建设能否顺利实施,最关键的是可以明确混凝土的浇筑工程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以达到高质量的建筑形式。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柳鹏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柳鹏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柳鹏摘要: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涉及多个结构要素,管理项目众多,管理程序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需要在项目的质量、安全等方面展开全过程的管理。

而在整个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可谓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及时的选择与应用,利用技术措施加强项目施工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是工程建筑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研究并不断推进混凝土技术的更新与优化,加强技术引进并强化技术管理效能,并进而促进土木工程建筑项目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1导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于我国建筑事业,特别是土木工程建筑当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方面,关注程度不断提升。

在现代化的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混凝土因其独特的使用性能,得到了相对广泛地应用。

因此,如何在实际的施工和管理当中,科学地对混凝土配比进行调试,提升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成为了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之一。

2常见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梳理2.1混凝土结构PC技术这一技术的最大特点也是其最大优势就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压缩土木工程项目的开发周期,对于实际操作中的多种项目都具有适用性,特别是在面对一些工程周期短,工程建设时间要素紧张的情况,混凝土PC技术已经展现出来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在采用这一技术的时候,必须要重点把握模具的设计有构建,以最大化发挥其优势,还要关注混凝土的浇筑与后期的养护问题。

2.2混凝土结构NPC技术从技术原理的角度进行分析,混凝土结构NPC技术实际上是基于预制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一种升级,其技术核心在于建设项目中充填墙和剪力墙构建的设计。

在实践工作过程中,如果施工单位选择采用混凝土结构NPC技术,那么就首先需要明晰现浇连接带和钢筋浆锚头的建设的技术诉求与操作要点,以充分保障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的稳定。

2.3混凝土结构PFC技术相对比于上述的两种混凝土结构技术,混凝土结构PFC技术呈现出来一定的强综合性特征,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这一技术在本质上可以视作半预制装配式土技术之一,其典型技术特征是剪力墙外墙模和叠合式楼板的结合。

第五章无筋砌体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和构造

第五章无筋砌体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和构造

h2
(推导)
式中,h 为矩形截面在轴向力偏心方向的边长。
(5-7)
*矩形截面的回转半径 i: i I bh3 h2 h h
A 12bh 12 12 3.464
所以,单向偏心受压短柱承载力可在轴心受压(N =f A)的基 础上表达如下:
NfA
(5-8)
式中 N — 轴心压力设计值;
— 偏心影响系数; f — 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
5-6):
1
1
e
i2
(5-6)
式中 e — 轴向力偏心距,e= M ; N
M、N — 截面弯矩和轴力设计值;
i — 截面的回转半径, i I ; A
I — 截面沿偏心方向的惯性矩; A — 构件毛截面面积。带壁柱墙的翼缘计算宽度 hf 取值如前所述。
矩形截面墙、柱可用下式计算:
1
1 1 2e
5.自承重墙的计算高度应根据周边支承或拉结条件确定。
(一) 墙柱高厚比验算
无壁柱墙或矩形截面柱高厚比按下式计算:
H0
h
(5-1)
式中 H0 — 墙柱的计算高度,按表 5-1 取用;
h — 墙厚或矩形柱与 H0 相对应的边长。
带壁柱墙(T 形和十字-1)
表 5-1
受压构件的计算高度 H0

带壁柱墙或周边拉结墙
房屋类别
排架方向 垂直排架方向 S>2H 2H S>H SH
有吊车 的单层
房屋
变截面
弹性方案
柱上段 刚性、刚弹性方案
变截面柱下段
单跨
弹性方案
2.5Hu 2.0Hu 1.0Hl 1.5 H
1.25Hu 1.25Hu 0.8Hl 1.0H

隔震加固双托梁的销键形式研究

隔震加固双托梁的销键形式研究

隔震加固双托梁的销键形式研究张华;张富有;张佳琳【摘要】采用ABAQUS有限元程序,对砌体结构使用双托梁隔震加固过程中,销键的两种不同断面形式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在施工过程中和双托梁加固完毕后,墙体的应力应变分布和位移分布.模拟结果表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两种断面形式的销键都能起到良好的隔震加固效果.在洞口高度受限制的情况下,采用文中给出的第二种断面形式的销键更能适应隔震加固要求.具体选用哪种销键形式,应视结构检测鉴定情况而定.【期刊名称】《低温建筑技术》【年(卷),期】2014(036)007【总页数】3页(P66-68)【关键词】砌体结构;数值模拟;分离模型;销键;断面形式【作者】张华;张富有;张佳琳【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教育部岩土与堤坝重点试验室, 南京210098;河海大学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教育部岩土与堤坝重点试验室, 南京210098;河海大学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教育部岩土与堤坝重点试验室, 南京210098;河海大学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352.12多层砖混结构由于其施工简单和经济性,在我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被广泛采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设计要求、施工方法、建筑物功能的改变等诸多原因,往往达不到现行规范的抗震要求,故需要对结构进行隔震加固改造[1]。

在多层砖混房屋的隔震加固中,需要拆除部分承重墙,特别是对底层的承重墙拆除时,改变了原来结构的传力路径,需要采取整体托换,将上部荷载安全的传递至隔震支座,通过隔震支座传递给基础。

因此,双托梁设计中销键的形式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目前对于双托梁隔震加固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托梁的销键形式研究较少。

文中选取两种不同断面形式的销键(图1),销键1的断面高度与双托梁的高度一致,销键2是在托梁的上下各抽取一块砖的空间,用销键填充,中间部分仍为砖墙。

层次分析法的相变外墙保温系统适用性评价

层次分析法的相变外墙保温系统适用性评价

层次分析法的相变外墙保温系统适用性评价刘朋;缪正坤;田国华;刘伟;王东【摘要】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相变外墙保温系统、挤塑聚苯板(XPS)外墙保温系统、岩棉板外墙保温系统3种保温系统的适用性评价模型,以热工性能、造价成本、耐火性能以及施工工艺4种要素构建模型准则层,通过计算分析,对相变墙体外保温系统在4种性能指标上的层次单排序以及综合性排序,分别对其适用性进行对比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相变外墙保温系统适用性综合评价较好,在4种要素评价上,施工工艺最佳,热工性能与耐火性能处于中等,而造价成本最差.【期刊名称】《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18)003【总页数】4页(P56-59)【关键词】层次分析法;相变墙体;外保温系统;适用性评价【作者】刘朋;缪正坤;田国华;刘伟;王东【作者单位】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管理学院,江苏徐州221000;江苏建筑节能与建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徐州221000;江苏建筑节能与建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徐州221000;江苏建筑节能与建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徐州221000;江苏建筑节能与建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徐州221000;江苏建筑节能与建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徐州2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599;TU111.4随着国家对建筑节能的要求不断提高,科技工作者对建筑节能技术研究不断深入,促使建筑节能技术日新月异,外墙保温系统也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在建筑中广泛应用的有外墙外保温、外墙自保温系统等.在外墙外保温系统中,挤塑聚苯板(XPS)外墙保温系统、岩棉板外墙保温系统是目前建筑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两种墙体外保温系统,随着部分地区建筑节能75%的实施[1],这些传统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的相关要求,因此新型建筑保温形式研发受到了关注,将相变蓄能材料用于建筑墙体保温层,实现隔热节能,目前针对相变外墙保温系统的施工工艺、热工特性等的研究尚停留在试验阶段,多数研究主要针对保温系统相关性能指标展开,而针对其在工程中应用的适用性研究较少,本文针对相变外墙保温系统适用性评价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相变外墙保温系统属于建筑外墙外保温形式,为了研究其在建筑围护结构中的适用性,选取了挤塑聚苯板(XPS)以及岩棉板外墙保温系统这两种在建筑保温中最广泛使用的外墙保温方式,对比分析评价3种外墙保温系统的相关指标,进而对相变外墙保温系统进行适用性评价分析,得出相变外墙保温系统存在优势和不足.1 评价方法近年来,很多学者对模糊优选进行了研究和应用,其中比较常用的优选方法有:模糊优选法[2]、层次分析法[3-4]、灰色物元法[5]以及优属度与层次分析综合法[6]等等.其中层次分析应用最为广泛,因此选择层次分析法作为评价方法.在评价建筑保温系统时,涉及较多的因素,比如:保温层节能性、经济性、耐火性能、耐久性、抗裂性、施工难易、基本力学性能等,外墙保温系统的选择具有因素多、准则多的特点,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出发,选择影响较大4种性能作为评价要素:热工性能、造价成本、耐火性能以及施工工艺.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3]是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托马斯·塞蒂(T.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简称AHP.它能够实现定性与定量结合,能够从层次化、系统化等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解决某些影响因素复杂,层次多的问题时,具有良好的实用性、有效性,因此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使用.层次分析法基本策略是从与目标相关的众多的因素中选取关键因素,并分成几个层次,即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等,层次分析法的特点是在要解决较大和复杂问题时,通过分析发现问题本质,选择影响较大的关键少数的定量信息使问题的解决过程数学化,从而实现能够较为简单地解决复杂问题.2 评价方案2.1 评价模型的建立1)评价递阶层次构建.层次分析法的步骤是在深入分析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将涉及的相关因素按照各自属性从上到下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模型系统从上到下一般分3个层次:最高层(目标层)、中间层(要素准则层)、底层(方案层);本研究目的是评价3种外墙保温系统适用性的优劣,并对3种外墙保温系统4种单项性能指标进行分析比较;优选模型系统的中间层为要素准则层,主要是3种保温系统需要对比分析几个关键因素;最底层是优选模型系统的方案层,具体的是指3种外墙保温系统.P1(代表方案1)为相变外墙保温系统,P2(代表方案2)为挤塑聚苯板(XPS)外墙保温系统,P 3(代表方案3)为岩棉板外墙保温系统.建筑外墙进行保温的目的是降低夏季制冷能耗和冬季供暖能耗,实现建筑节能,外墙保温系统因结构、材料等存在差异,所以各方面性能指标也不尽相同,外墙保温的首要功能是实现建筑节能,因此墙体热工性能是最重要因素之一,同时考虑控制保温层成本,保温层的耐火性能是保证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能指标,施工工艺将影响保温系统成本与寿命.因此,选取热工性能、造价成本、耐火性能以及施工工艺4种因素作为准则层,构建的外墙保温系统适用性优劣评价的递阶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图1 墙保温系统适用性评价模型结构Fig.1 Structure model of applicabilityevaluation model for wall insulation system2.2 评价基准为了保证评价的准确性与公平性,3种保温形式墙体应有相同的评价基础,将3种墙体外保温系统均用于同一类型建筑,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96-2010[7]中对夏热冬冷地区甲类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要求,外墙传热系数K≤0.8 W/(m2·K),同时假定在楼板导热系数、综合遮阳系数等其他条件均一致,对一种新研发的相变墙体进行导热系数测试[8],结果为0.64 W/(m2·K),相同评价基础要求3种不同形式保温墙体传热系数相同,3种保温墙体具体构造为:室内侧为普通水泥抹灰层厚度均为4 cm,中间层为24 cm厚的多孔砖,最外侧为保温材料,相变层、岩棉板、挤塑聚苯板3种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存在差异,为了保证3种墙体保温系统平均传热相同,保温层厚度需要按照公式进行计算.3种墙体的具体组成如图2所示,相变墙体最外侧使用相变储能砂浆作为保温层,挤塑聚苯板外保温墙体使用XPS作为保温材料,岩棉外保温墙体使用岩棉作为保温层,3种保温系统的中间层均为24 cm厚的煤矸石多孔砖,最内侧为水泥砂浆抹灰层,厚度为4 cm,计算保温材料厚度时,假定各层材料之间无接触热阻,同时也不考虑热桥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挤塑聚苯板(XPS)、岩棉板、水泥砂浆等材料物性参数均参考《江苏省节能建筑常用材料热物理性能参数表(试行)》中相关数据,墙体平均传热系数按照公式(1)进行计算.式中:K为墙体平均传热系数,W/(m2·K);δi为构造层厚度,m;λi为材料导热系数,W/(m·K).通过计算将3种墙体的保温层厚度计算结果记入表1中.图2 墙体构造示意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wall structure表1 墙体保温层材料计算厚度Tab.1 Thickness of wall insulation material____保温系统名称_____________材料名称_____________导热系数W/(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___密度kg/m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厚度(m)_平均传热系数W/(m2·K)挤塑聚苯板(XPS)外墙保温系统挤塑聚苯板 0.03 25~35 0.032煤矸石多孔砖 0.54 1 400 0.24______水泥抹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3_ 1 800_0.04 0.64岩棉板外墙保温系统岩棉板0.05 80 0.053煤矸石多孔砖 0.54 1 400 0.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泥抹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93_1800_0.0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64相变外墙保温系统相变砂浆0.04煤矸石多孔砖 0.54 1 4000.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泥抹灰_0.93_1 800_0.04 0.64由表1计算结果可知,3种外保温墙体均可满足规范中外墙传热系数≤0.8 W/(m2·K)的标准.2.3 分析计算1)准则层权重系数确定(见表2).在利用层次分析法解决问题时,主观因素对判断矩阵的建立具有较大的影响,所有判断矩阵在建立后,必须计算每个因素的权重系数,归一化处理后,进行一致性检验,如果不满足要求,则应重新调整判断矩阵,直至满足一致性检验要求为止.具体检验步骤为:首先求解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接着计算一致性指标CI,计算公式为C I=(λmax-n)/(n-1),最后进行随机一致性比率求解,CR=CI/RI,式中RI为平均一致性指标,RI取值是与n一一对应的固定值,如果CR <0.1,则认为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满足要求,否则,就需要调整判断矩阵元素的取值,直至满足CR<0.1.表2 准则层判断矩阵Tab.2 Criterion level judgment matrix保温系统__准则层权重 A B C D 权重系数A 1 2 3 2 0.41 B 1/2 1 3 2 0.29 C 1/3 1/3 1 20.16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_1/2_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1_0.13计算得出:λmax=4.215;CI=0.072;RI=0.89;CR=0.081<0.1,满足一致性检验要求,将λmax对应的特征向量归一化处理,即为所需要的权重系数.2)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层次单排序.根据文献[3]和[7],所有矩阵经过一致性检验合格后,得出判断矩阵1~4,见表3~6.表3 判断矩阵1Tab.3 Judgment matrix1____________________AP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2_P3_WA_ ______P 1 1 1/2 2 0.31 P 2 2 1 20.49____P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_1/2_1_0.20__ _计算得:λA max=3.054;CI=0.027;RI=0.58;CR=0.046<0.1,满足一致性检验要求,将λA max对应的特征向量归一化处理得到W A的权重系数.表4 判断矩阵2Tab.4 Judgment matrix 2____________________BP1_____________P 2 P 3 WB______P1 1 1/3 1/2 0.17 P2 3 1 1 0.44____P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1_1_0.39___计算得:λB max=3.018;CI=0.009;RI=0.58;CR=0.016<0.1,满足一致性检验要求,将λB max对应的特征向量归一化处理得到W B的权重系数.表5 判断矩阵3Tab.5 Judgment matrix 3____________________CP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2_P 3_WC______P1 1 4 1/2 0.34 P 2 1/4 1 1/4 0.11____P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4_1_0.55___计算得:λC max=3.054;CI=0.027;RI=0.58;CR=0.046<0.1,满足一致性检验要求,将λC max对应的特征向量归一化处理得到W C的权重系数.表6 判断矩阵4Tab.6 Judgment matrix 4____________________DP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2_P 3_WD______P1 1 4 3 0.63 P 2 1/4 1 1 0.17____P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_1_1_0.19___计算得:λD max=3.009;CI=0.005;RI=0.58;CR=0.008<0.1,满足一致性检验要求,将λD max对应的特征向量归一化处理得到W D的权重系数.3)适用性评价综合分析.在综合准则层以及层次单排序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得到了3种方案.综合评价见表7.表7 综合评价情况Tab.7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__评价指标_____权重系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1_P 2_P 3 A 0.41 0.31 0.49 0.20 B 0.29 0.17 0.44 0.39 C 0.16 0.34 0.110.55_____D________0.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63_0.17_0.19_ ____综合权重系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32_0.38_0.31___ 3 结果分析由表2计算结果可知,热工性能A的权重系数达到了0.41,说明在建筑围护结构中,节能性能较为重要,热工性能直接影响建筑全寿命周期能耗,改善建筑热工性能,对降低建筑能耗尤为重要,因此热工性能排在首位;造价成本B权重系数为0.29,表明在满足节能性的提前如何控制建筑建造成本也是较为重要因素,在耐火性能C和施工工艺D两种因素上,其权重系数基本相当.由表3~表6分析可知,方案2热工性能A最佳,方案3最差.作为一种新型节能材料,相变材料的制备缺乏成熟的设备和工艺,无法批量生产和施工,导致相变墙外保温系统成本较高,造价成本B指标较差,方案2在耐火性能C上处于优势,比方案3耐火性能稍差,主要是使用相变材料石蜡具有一定的可燃性所致.相变墙体外保温系统其施工工艺为抹灰砂浆形式,施工工艺D较另外2种常规外墙保温系统相比性能优异.根据表7可知,方案1权重系数为0.32,方案2权重系数为0.38,方案3权重系数为0.31,方案2整体评价最优,方案1和方案3基本相当,说明相变外墙保温系统基本满足建筑外保温系统的相关性能要求,具有推广使用的潜力.4 结论基于层次分析法,从热工性能、造价成本、耐火性能、施工工艺4种影响因素,建立了相变外墙保温系统的适用性评价模型,对3种墙体外保温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对相变外墙保温系统从4种单因素和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其热工性能较为良好,基本可满足建筑墙体保温的要求,但作为一种新型建筑节能材料技术尚未成熟、造价成本高,对相变外墙保温系统建筑领域的适用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 徐爽.建筑节能75%水平下墙体材料的发展[J].建材发展导向,2014(12):47-51.[2] 刁心柯,唐安宝.能源价格变动对能源效率影响研究[J].中国矿业,2012,21(6):37-41.[3] 樊启祥,强茂山.模糊综合评价与层次分析法在斜、竖井的导井施工方法优选中的应用[J].土木工程学报(建设工程与管理分册),2002(2):81-86.[4] 费毕刚,刘晶波,刘恒.办公建筑综合性能评价方法及应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2(4):518-523.[5] 于靖华,田利伟,杨昌智.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屋顶保温层最佳厚度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3(4):1545-1550.[6] 郭金玉,张忠彬,孙庆云.层次分析法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报,2008(5):148-153.[7]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8] 刘朋.相变储能建筑墙体热工性能及适用性评价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6.。

单体建筑无筋砌体加固体系的抗震韧性研究

单体建筑无筋砌体加固体系的抗震韧性研究

单体建筑无筋砌体加固体系的抗震韧性研究魏淑静;杨中宣【期刊名称】《地震工程学报》【年(卷),期】2024(46)3【摘要】单体建筑无筋砌体结构的抗震韧性较差,在地震中容易发生严重破坏和倒塌。

为此,以抗震韧性为参数指标,对单体无筋砌体结构进行加固并分析,研究其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能力。

以某实际工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ANSYS软件建立单体建筑无筋砌体加固有限元模型,选取中国汶川地震波、日本阪神大地震波、美国克恩县地震波、中国台湾集集地震波及人工地震波作为地震动输入,利用韧性指数法和韧性等级法,从无筋砌体加固体系在震后的修复费用、修复时间及人员伤亡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到抗震韧性评估结果。

研究表明:(1)在罕遇地震、设防地震和多遇地震的情况下,单体建筑无筋砌体结构的层间位移、层间剪应力、破坏程度均大于单体建筑无筋砌体加固体系;(2)在受到地震强弱因素影响下,无筋砌体结构的抗震韧性指数最高为0.877,而其加固体系的抗震韧性指数最低为0.908;(3)在经历不同地震波后,无筋砌体结构受到较大损害等级占比较高,人员伤亡较重,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较多的费用完成灾后重建;而经过加固后的无筋砌体结构,加固体系受到较小损害等级占比较高,人员伤亡较轻,且能够用较短的时间和较少的费用完成灾后重建。

【总页数】9页(P566-574)【作者】魏淑静;杨中宣【作者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352【相关文献】1.斜拉筋加固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2.砌体结构预应力斜拉筋加固抗震性能试验研究3.设有圈梁与构造柱的砌体结构预应力筋抗震加固试验研究4.高延性混凝土面层加固受弯无筋砌体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5.水平嵌筋加固砖砌体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6卷 第9期2004年9月 哈 尔 滨 工 业 大 学 学 报JOURNAL OF HARBIN INS TITUTE OF TECHNOLOGYVol .36No .9Sep .,2004无筋砌体材料本构模型述评刘立鹏,唐岱新(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90,E -mail :trappist @sina .com )摘 要:对于砌体的研究,虽然在材料强度、构件承载力及结构整体分析等层次上已作过许多工作,但其微观机理、本构模型等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一直未建立能描述非线性全过程分析和适于复杂应力状态下有限元分析的本构模型,从而在一定程度限制了对砌体的认识.回顾砌体本构建模的发展动态,基于灰缝是否与块体分开考虑,砌体建模可分为分离式模型和整体式模型两类;着重于建模方法及适用范围,指出分离式模型是认识砌体材料本构特征的首要、合理方法,而灰缝与块体间的联结问题是关键等观点.关键词:本构模型;分离式模型;整体式模型;惟象方法中图分类号:T U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367-6234(2004)09-1256-04Constitutive modeling for unreinforced masonry materialsLIU Li -peng ,TANG Dai -xin(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Harbin Institute of T echnology ,Harbin 150090,China ,E -mail :trappist @sina .com )A bstract :Ex tensive studies on masonry have been carried out w ith respects to material streng ths ,stiffness and bearing capacities of structural members ,as well as analy ses of building ,etc .However ,researches into the micromechanical behavior and constitutive modeling of masonry m aterials lag behind .A w idely acceptedconstitutive model to describe reasonably the nonlinear behavior of the complete load -bearing course and be suitable fo r FEA has not been established ,which hampers the masonry 's ex tensive use in some degree .A comprehensive state -of -the -art survey on the constitutive modeling for masonry materials is presented .The constitutive models of m asonry materials can be divided into discrete model and smeared model due to joint and unit being modeled separately or not .Stress is lay on every characteristics ,modeling method and analy -sis object .M icromodeling is the prim ary and reasonable method to understand the constitutive features thorough .And the interface behavior of unit and joint is the key .Key words :constitutive model ;discrete model ;smeared model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收稿日期:2003-01-16.作者简介:刘立鹏(1972-),男,博士研究生;唐岱新(1932-),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由块体及砂浆规则布置构成的砌体应用历史久远,但对其研究一直主要集中在强度、刚度及承载力等方面,对材料本构模型的关注是伴随工程分析需求的细致化、特别是全过程分析和有限元等数值计算方法的广泛应用而发展的;砌体本构模型有分离式和整体式两类;缘于砌体的规则性拓扑结构,近来许多研究者更致力于采用匀质化方法建立砌体本构模型.1 基本假设1.1 连续性假设[1~3]视显而易见的非连续体为连续介质是砌体研究的一个有效方法[4],这也是整体式模型的前提条件.一般而言,对于砌体材料、只要宏单元尺寸比块体大5倍,连续性假设就成立[5];目前也有用非连续变形方法分析砌体结构[6].1.2 匀质性假设[1~3]假定固体材料由同一种材料组成,则物理性质不会随坐标的改变而变化,对任意部分的分析都可以应用到整体.如果物体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成,只要每一材料的颗粒远小于物体,而且均匀分布,物体就可看作均匀的.1.3 各向异性假设[7]匀质体内每一点不同方向的物理性质都不同.对砌体而言,即使材料构成的两相各自都是各向同性,由于其几何布置方式,砌体表现出明显的方向性.采用各向异性假设的研究有许多[4,8~10].文献[8]基于经典的最大拉应力理论和希尔准则建立体现主应力与材料主轴夹角影响的各向异性破坏准则;文献[9]根据试验比较详细地介绍平面应力状态下的主应力比、主应力与材料主轴夹角及配筋率等因素对砌体材料各向异性性能影响.1.4 各向同性假设[1,2,7,11~17]假设物体内任意点的物理性质在各个方向上都相同,与坐标轴的选择无关,则弹性分析时独立的弹性系数只有2个,刚度矩阵形式简单.对于砌体墙片,若忽略面外荷载简化为平面各向同性问题,分析更加简单.2 本构建模合理的本构模型,不仅能描述材料的线性段而且应描述非线性段(即强化及软化)性质[8,12],这两种模型适用于不同的计算需求.2.1 分离式模型(micromodeling)视砌体为复合材料,块体与砂浆分别建模,砂浆离散于模型中,二者间通过联结单元连接;分离式模型能够揭示块体与砂浆的相互作用机理.这种处理方法与文献[18,19]有相似之处,属于微观力学或细观力学的研究方法[7].文献[20,21]根据单轴及双轴试验研究块体、砂浆的抗压强度及力学参数;文献[22]作了灰缝的直剪和抗压试验;为建立块体及砂浆模型做了尝试.联结单元最初应用于混凝土力学研究[23],文献[20,24]都相继引入这一思想,这种单元具有沿与联结面垂直的方向传递压应力、沿与联结面平行方向传递剪应力[18]的能力;对于砌体材料而言,联结单元要体现两种材料的弹性模量比、尺寸效应及界面特性等影响因素.文献[20]视灰缝为杆单元,基于弹性理论根据试验数据建立联结单元刚度矩阵,作了砌体材料中考虑联结问题的初步尝试;许多学者引入塑性及断裂力学概念研究砌体的联结问题[21,25~30].由于联结单元的设立,分离式模型可细致地描述出块体劈裂、灰缝的应变集中、相对滑移、开裂、软化和剪胀等砌体的主要变形形式.这种处理方法适于分析规模小的结构的各向异性应力应变状态[25].研究者大都直接将砂浆视为块体间有厚度的联结单元,减少单元类型,以更便于求解;这种方法虽可以体现块体间相对滑移,但这是以掩盖块体与砂浆间相对滑移为代价的.文献[31]通过分析中型砌块的墙片,视砂浆为零厚度的联结单元,考虑砂浆的抗剪、抗压刚度甚至抗拉刚度,结果比较理想.文献[29,32]考虑到古建筑的块体刚度一般比砂浆刚度大30倍以上,把块体看作刚体,将变形和破坏集中于砂浆,并进行视块体为弹性体的对比分析,指出按刚体考虑不仅在模型表达形式上更加简单而且可以避免由于二者刚度相差大而导致的数值求解不稳定的问题;文献[27]引入剪胀参数以体现剪胀对联结单元(即砂浆)变形及强度的影响.破坏准则:由于砌体受拉与受压表现出的不同力学性质及灰缝薄弱面的影响,砌体一般采用复合型的破坏准则.由摩尔-库仑理论及最大拉应力理论构成的三参数破坏准则[27]是最常被采用的形式;在上述理论基础上文献[25]将帽盖模型(cap mode)引入砌体破坏曲面的定义;文献[21]采用冯·米赛斯理论与最大拉应力理论结合构成的破坏准则描述块体开裂及与砂浆间的粘结破坏;其他形式破坏准则见文献[4,20,28].对于中高层结构中应用较多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剪力墙,采用分离式模型可获得比较详细的块体和砂浆的应力状态,裂缝开展、分布,变形,破坏形态等力学信息;若加入芯柱的影响,则不可避免地要引入各自复杂应力状态下及界面联结单元的本构关系,这方面有许多工作要做.2.2 整体式模型(m acromodeling)该模型适用于分析区域较大、同时研究者更关注结构宏观反应的情况.整体式模型中砂浆弥散于整个单元中,将单元视为均匀连续体.不考虑块体与砂浆间的相互作用,视砌体为均匀各向同性(或各向异性)连续体,根据砌体名义(平均)应力应变建立本构方程[8,33],其材料参数必须通过足够大试件的力学试验获得,整体式模型必须能够体现砌体沿材料主轴的拉、压强度、非线性及各种应力状态下性能[8];建立整体式模型的另一种方法是寻找合理的基于基本单元的匀质化方法[4,11,32,34~38],以描述其几何特征和力学特点.2.2.1 惟象方法需考虑组成材料的尺寸效应,试件5倍于块体尺寸是合适的选择,这与混凝土单元取为3~4·1257·第9期刘立鹏,等:无筋砌体材料本构模型述评倍粗骨料粒径[39]也是一致的.文献[40]根据各组成材料的弹性模量推导砌体的等效弹性模量;文献[9]采用1200mm×1200mm的宏单元,研究双轴拉压状态下强度、应力应变关系、破坏准则及各向异性等性质;文献[35]基于用等效应力表征的损伤因子建立三维损伤整体式模型分析砌体拱单调荷载作用下的全过程反应.破坏准则:与分离式模型相似,单一的破坏理论不可能描述砌体的各种失效形式,也需建立复合型破坏准则.基于非线弹性理论,采用匀质、各向异性假设,文献[41~45]分别建立考虑灰缝影响的砖砌体和混凝土空心(及注芯)砌块砌体的破坏方程;局限性:将砂浆弥散于连续的整体单元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它无法揭示块体及砂浆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不能区分灰缝的开裂和滑移、块体的开裂等不同的失效机理,因此必然带有一定程度上的近似.2.2.2 匀质化方法(homogenization approach)虽然块体的性质及几何尺寸带有明显的各向异性,但由于块体的周期性布置及块体尺寸比单元体小,这是采用匀质化方法分析砌体结构的前提[4,32],所构造的基本单元不仅要包含材料的力学信息,而且要能体现其几何信息(砌筑方式),否则将导致砌筑方式不同而承载力相同的结果.文献[32,37]的线弹性匀质化模型,均不能反映砌体材料的软化性能;文献[11,36,38]分析平面应力及应变状态的非线性匀质化问题;描述非匀质材料平均特征的匀质化方法在层状岩石研究中也有应用[5];文献[36,46]对匀质化的应用及发展有较详细的介绍.力图通过严格的匀质化理论描述砌体复杂力学性质的工作已开展许多,其瓶颈问题是基本单元的复杂几何形式,以及数值求解难以保证收敛[15].3 结 论1)整体式模型通用性好,易于操作,这也是建立砌体模型发展方向;但这些必须基于对分离式模型、连续性及匀质化等有清晰了解的基础上.2)两种方法各有特点;针对分析问题的目的不同,可选择不同的方法.虽然分离式模型繁琐费时,但更适于揭示砌体各组成部分间相互作用及各向异性应力状态,与整体式模型结合使用可对关键构件、关键部位进行细致分析,尤其是保护性建筑结构的分析,不可避免地应用分离式模型.3)为简化问题,忽略地震、风荷及由纵横墙相互作用而引起的面外荷载,大都建立二维本构模型;但建立三维模型对中高层结构应用较多的注芯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是必要的.4)砌体的规则性拓扑布置暗示了似可以由此建立相对合理的本构模型刻画其性质.5)对于在结构中常常用作填充的非结构砌体构件,其机理分析亦应侧重,国外对框架填充墙体的力学行为研究甚多,这有利于防范地震、飓风及爆炸等引起的损失,在这方面开展的工作不多.参考文献:[1]徐芝纶.弹性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2]傅衣铭,罗松南,熊慧而.弹塑性理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3]ZAO U IA.Co ntinuum micromechanics:Survey[J].JEng rg M ech,A SCE,2002,128(8):808-816.[4]Z UCCHI NI A,LO U REN CO P B.A M icro-mechani-cal model fo r the ho mog enisation of masonry[J].I 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2002,39:3233 -3255.[5]CERROLAZA M,SU LEM J,ELBIED A.A co sserat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 sis software for blocky structures[J].A dvances in Engineering Softw are,1999, 30:69-83.[6]T HAVA LI NGAM A,BI CAN IC N,ROBIN SO N J I.Computational framewo rk fo r discontinuous modelling of masonry arch bridges[J].Computers and Structures,2001,79:1821-1830.[7]刘锡礼,王秉权.复合材料力学基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8]LO U REN CO P B,RO T S J G,BLAA U WEND RAA DJ.Continuum mo del for masonry:parameter estimation and validation[J].J Struct Eng rg,ASCE,1998,124(6):642-652.[9]DRYSDA LE R G,K HA T TA B M M.In-plane behav-ior of grouted concrete maso nry under biaxial tension-compression[J].ACI Structural Journal,1995,92(6): 653-664.[10]DHA NASEKA R M,K LEEM AN P W,PAG E A W.Biax ial stress-strain relations for brick masonry[J].JStruct Engrg,ASCE,1985,111(5):1085-1100. [11]LU CIANO R,SACCO E.A damage model for maso n-ry structures[J].Eur J M ech,A/Solids,1998,17(2): 285-303.[12]A DDESSI D,M A RF IA S,SACCO E.A plastic nonlo-cal damag e model[J].Comput M etheds A ppl M ech En-g rg,2002,191:1291-1310.[13]YET T RAM A L,HI RST M J S.An elastic analysisfor the composite action of walls suppor ted on simple·1258·哈 尔 滨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第36卷 beams[J].Building Science,1971,6:151-159. [14]SAW C B.Linear elastic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ma-sonry walls o n beams[J].Building Science,1974,9: 299-307.[15]USHAKSARAEI R,PIET RUSZCZAK S.Failure criterionfor structural masonry based on critical plane approach[J].JEngrg Mech,ASCE,2002,128(7):769-778.[16]RO SEN HA UP T S,SOK AL Y.M asonry walls o n co n-tinuous beams[J].J Struct Div,A SCE,1965,91(1): 155-171.[17]PEGON P,P IN T O A V,GERA DIN M.Numericalmodelling of sto ne-block mo numental structures[J].Co mputers and Structures,2001,79:2165-2181. [18]吕西林,金国芳,吴晓涵.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有限元理论与应用[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19]CHEN W F.Plasticity in Reinforced Concrete[M].New York:M cG raw-Hill Inc,1982.[20]PAG E A W.Finite element model fo r masonry[J].JStruct Engrg,ASCE,1978,104(8):1267-1285. [21]SEKEND ER A S,PAGE A W.F inite element modelfor masonry subjected to concentrated loads[J].J StructEngrg,ASCE,1988,114(8):1761-1784.[22]AT K IN SO N R H,A MA DEL B P,SAEB S,et al.Response of masonry bed joints in direct shear[J].JStruct Engrg,ASCE,1989,115(9):2276-2296. [23]N GO D,SCO RD EL IS A C.Finite element analy sis of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J].J ACI,1967,64(3):152-163.[24]GO ODM AN R E.A model for the mechanics of jointedro ck[J].J Soil M ech Found Div,ASCE,1968,94(3): 637-659.[25]LOU RENCO P B,ROT S J G.M ultisurface interfacemodel for analysis of masonry structures[J].J EngrgM ech,A SCE,1997,123(7):660-668.[26]G IU SEPP E G,L EON ARDO D G.A cohesive interfacemodel fo r the structural mechanics of blo ck M aso nry[J].M echanics Research Communications,1997,24(5):503-512.[27]LOT F I H R,SHING P B.I nterface model applied tofracture of masonry structures[J].J Struct Eng rg,AS-CE,1994,120(1):63-80.[28]GI USEPPE G,SANT I R,ROBERTO S.Numerical analy-sis of masonry structures via interface models[J].ComputMethods Appl Mech Engrg,2001,190:6493-6511. [29]G IOVA NN I F,V IT T O RIO S,RAFF AELE C.Amixed solution strateg y for the no nlinear analysis ofbrick masonry walls[J].Comput M ethods Appl M echEng rg,2002,191:5847-5876.[30]ST AN KO WSKI T,RU N ESSO N K,ST U RE S.F rac-ture and slip of interfaces in cementitious co mposites(I,II)[J].J Engrg M ech,ASCE,1993,119(2):292-327.[31]朱伯龙,金国芳.“混用体系”中型砌块墙片有限元弹塑性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1994,22(1):1-6. [32]CECCHI A,DI MARCO R.Homogenization of masonrywalls with a computational oriented procedure.rigid or elas-tic block[J].Eur J Mech A/Sol ids,2000,19:535-546.[33]陈惠发,萨里普A F.土木工程材料的本构方程[M].余天庆,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34]D E BUHAN P,DE FELICE G.A homog eniza tio n ap-proach to the ultimate streng th of brick masonry[J].JM ech P hys Solids,1997,45(7):1085-1104.[35]CREAZZA G,M A T T EAZZI R,SA ET T A A,et al.A nalysis of masonry vaults:A macro approach based onthree-dimensio nal damag e model[J].J Engrg M ech,ASCE,2002,128(5):646-654.[36]AN T HO IN E A.Derivation of the in-plane elasticcharacteristic of masonry through homogenizatio n theo-ry[J].Int J Solids Structures,1995,32(2):137-163.[37]L UCIA NO R,SA CCO E.Homogenization techniqueand damage model for old masonry material[J].Int JSolids Structures,1997,34(24):3191-3208. [38]PEGO N P,AN T HO IN E A.Numerical strategies fo rsolving continuum damag e problems with softening:A pplication to the homogenization of masonry[J].Computers and Structures,1997,64(1-4):623-642.[39]过镇海.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实验基础和本构关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40]PA NDE G N.Equivalent elastic moduli for brick ma-sonry[J].Comput Geotech,1989(8):243-265. [41]PA GE A W.T he b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 th of brickmasonry[J].P ro c Instn Civ Engrs,Part2,1981,71(9):893-906.[42]DHA NASEKA R M,PAGE A W,K L EEMA N P W.T he failure o f brick masonry under baxial stresses[J].Proc Instn Civ Eng rs,Part2,1985,79(6):295-313.[43]YO KEL F Y,FAT TA L S G.F ailure hypo thesis fo rmasonry shear walls[J].J Struct Div,Proc of ASCE,1976,102(3):515-532.[44]HAM ID A A,D RYSDA LE R G.P ro posed failure cri-teria for concrete block masonry under biax ial stresses[J].J Struct Div,Proc of A SCE,1981,107(8):1675-1687.[45]姜庆远,谢 明,赵绪刚.混凝土三维正交异性次弹性本构模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0,32(1): 123-126.[46]LU CIA NO R,SACCO E.V ariational methods for thehomogenization of periodic heterogeneous media[J].Eur J M ech A/Solids,1998,17(4):599-617.(编辑 姚向红)·1259·第9期刘立鹏,等:无筋砌体材料本构模型述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