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K测量数据展示

合集下载

GPSRTK测量及数据处理ppt课件

GPSRTK测量及数据处理ppt课件
2)、特点:同步图形扩展式的布网形式具有扩展速度快, 图形强度较高,且作业方法简单的优点。同步图形扩展 式是布设GPS网最常用的一种布网形式。也是我们需要 重点掌握的一种布网形式。
3)、作业方式:主要以下几种式:点连式、边连式、网 连式、混连式。
22
(1)点连式:
观测作业方式 所谓点连式就是在观测作业时, 相邻的同步图形间只通过一个公 共点相连。这样,当有3台仪器 共同作业时,每观测一个时段, 就可以测得2个新点,当这些仪 器观测观测了n个时段后,就可 以最多测得2n个新点。
7
一)、选点: • 为保证对卫星的连续跟踪观测和卫星信号的质
量,要求测站上空应尽可能的开阔,在10~15 高度角以上不能有成片的障碍物。 • 为减少各种电磁波对GPS卫星信号的干扰,在 测站周围约200m的范围内不能有强电磁波干扰 源,如大功率无线电发射设施、高压输电线等。 • 为避免或减少多路径效应的发生,测站应远离 对电磁波信号反射强烈的地形、地物,如高层 建筑、成片水域等。 • 为便于观测作业和今后的应用,测站应选在交 通便利,上点方便的地方。 • 测站应选择在易于保存的地方
没有多余基线
多余1条
16
(三)、GPS基线向量网的布网形式
GPS网常用的布网形式有以下几种:跟踪站式、会 战式、多基准站式、同步图形扩展式、单基准站式 1、跟踪站式: 1)、布网形式:若干台接收机长期固定安放在测站上, 进行常年、不间断的观测,即一年观测365天,一天 观测24小时,这种观测方式很象是跟踪站,因此,这 种布网形式被称为跟踪站式。 2)、特点:采用跟踪站式的布网形式布设GPS网时, 接收机在各个测站上进行了不间断的连续观测,观测 时间长、数据量大,而且在处理采用这种方式所采集 的数据时,一般采用精密星历,因此,采用此种形式 布设的GPS网具有很高的精度和框架基准特性。

RTK观测记录表

RTK观测记录表
开始时间
时分
仪器高
一次
结束时间
时分
二次
初始化时间

中数
量取方式
垂高/斜高
采样间隔

历元数

卫星个数
GDOP
观测时段
2
开始时间
时分
仪器高
一次
结束时间
时分
二次
初始化时间

中数
量取方式
垂高/斜高
采样间隔

历元数

卫星个数
GDOP
RTK观测记录表
点名/点号:观测人员:日期:
观测时段
开始时间
时分
仪器高
一次
结束时间
二次
初始化时间

中数
量取方式
垂高/斜高
采样间隔

历元数

卫星个数
GDOP
观测时段
2
开始时间
时分
仪器高
一次
结束时间
时分
二次
初始化时间

中数
量取方式
垂高/斜高
采样间隔

历元数

卫星个数
GDOP
点名/点号:观测人员:日期:
观测时段

RTK测量精度分析.ppt

RTK测量精度分析.ppt

测试1
• 卫星10颗,分布均匀,PDOP小于2,平面 精度因子小于0.02,高程精度因子小于0.04. 每5秒一个点共采集700个点统计分析
• 时间是上午
X坐标变化
X值
2558728.815 2558728.81
2558728.805 2558728.8
2558728.795 2558728.79
测试2,
• 卫星条件较差,下午时段。最差的卫星只 有5颗,
X
2558736.89 2558736.885
2558736.88 2558736.875
2558736.87 2558736.865
2558736.86 2558736.855
0
X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系列1
435128.42 435128.415
0
Y坐标变化
系列1
200
400
600
800
点数
H值
16.33 16.32 16.31
16.3 16.29 16.28 16.27 16.26 16.25 16.24
0
H变化
H变化
系列1
200
400
600
800
点数
结果
• 综上可见,RTK测量具有明显的偶然误差, 在增加测量时间后可以有效的提高结果的 可靠性。采样时间增加后的平均值趋于稳 定。所以在施工中我们可以通过增加观测 历元取平均的办法提高观测精度。工作中 基准站的收星情况对最后的成果有着非常 大的影响,在实践中我们要求基站架设在 10度以上没有遮挡的高处。最大程度的满 总基准站和流动站的公共卫星最大化。
-11
H
200

RTK技术操作实例解析(以南方S82为例)

RTK技术操作实例解析(以南方S82为例)

RTK技术操作实例解析(以南方S82为例)RTK技术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它在各种控制测量、地形测图、工程选线及工程放样中应用广泛,与常规仪器相比非常明显地提高了作业效率和作业精度。

但在整个GPS应用方面,测量行业始终是一个小分支,测量知识的流通面也非常有限,再加上普通测量员或非测量专业人员普遍对新技术理解不深,在进行GPS测量时,往往会按照培训人员的要求机械化地去接受,这样时间一长就会对整个测量工作效率产生影响,GPS的优越性也不能完全被发挥出来。

特别是在RTK即将普及的今天,熟练操作RTK在实际应用中显得尤为重要。

以南方测绘最新款RTK灵锐S82为例,笔者对主要的RTK作业需注意事项作一下介绍。

根据RTK的原理,参考站和流动站直接采集的都为WGS84坐标,参考站一般以一个WGS84坐标作为起始值来发射,实时地计算点位误差并由电台发射出去,流动站同步接收WGS84坐标并通过电台来接收参考站的数据,条件满足后就可达到固定解,流动站就可实时得到高精度的相对于参考站的WGS84三维坐标,这样就保证了参考站与流动站之间的测量精度。

如果要符合到已有的已知点上,需要把原坐标系统和现有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参数求出。

在S82应用中,转换参数大概分为校正参数、四参数、七参数和拟合参数,这些参数全部体现在S82的采集手簿即工程之星上。

校正参数是一个核心的内容,它是通过一个已知点来校正,求出WGS84坐标系统的坐标值与实际应用坐标值的三维差值,即△X、△Y、△H。

校正参数从原理上说参考站每次开机都需要重新校正,如果参考站架设在同一地点,且每次开机发射的WGS84坐标都已经通过设置来固定,那么校正参数就不需要再重新求。

工程之星软件可以设置为参考站发射坐标固定,这种方法因局限于参考站每次只能架设在同一个点上,因此很少采用。

所以每次开机校正一次是最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参考站可以在已知点上,也可以在未知点上,但每次都需要一个已知点。

RTK测图

RTK测图

一、绑定蓝牙第一步,配置蓝牙点击配置口配置—配置第二步,搜索蓝牙,找到对应主机的SN号,点击蓝牙图标,右键绑定(bind)第三步,点确定---确定---回到主界面二、确定中央子午线第一步,点击配置----坐标系管理-----确定当地中央子午线点击管理采用任意坐标系,则须输入当地的中央子午线即可在此处输入中央子午线点确定即可三、确定转换参数第一步,仪器固定后,将流动站分别到各参与校正的点上采下坐标;分别为A1,A2,A3;(采集点的步骤,1,在测量――――测量点―――输入点名称――点测量,分别测量上面3个点)第二步,在键入―――键入点,键入各个已知点的坐标,分别为a1,a2,a3;第三步,打开文件―――元素管理器―――点管理器,可以看见下图第三步,点校正,打开测量――点校正――增加―――增加网格点第二步点添加第一步点击点校正第四步,已知点第六步,点此处将对应的A1输入进去,点确定,重复上面步骤,将参与校正的点全部添加进去,然后点击计算,然后点击确定,会提示将此坐标系替换现有的工程吗,是2次确定,校正参数既可出来。

第四步,检查校正参数,打开配置―――坐标系管理―――水平平差下面四、仪器日常连接工作步骤一,连好基准站,等待基准站发射电台信号,第三个灯一秒闪一次,电台上红色灯一秒闪一次,即可判断基站发射正常。

点开---移动站参数须和此界面一致第三步,电台频率设置(电台频率我们默认为458.050)此处通过手簿458.050写完458.050,点击设置然后点击接受,即可退出界面。

第四步,完成上述步骤,即可收到电台信号,显示下面界面收到电号标志五,日常工作流程由于此仪器,只在一定范围内工作,我们首先去了,做好校正参数后,就不必每天去校正,采用重设当地坐标(全站仪的对后视)这个功能,再检查一个点的坐标,即可继续一天的工作一,连好仪器,基准站发射,移动站固定后二,在键入菜单下,输入需要对后视的点的坐标,命名为A1三,在测量菜单下,采集此A1的坐标,命名为A1-1四,进入文件菜单下,打开元素管理器—点管理器---找到A1-1,如下图点中A1-1点,后点细节再点击重设当地坐标,然后在后面会出现一个带“…”的复选框,点击这个复选框,然后找到这个已知点A1(输入的坐标,不是采集的坐标),然后点击确定,依次点击确定,直到软件回到测地通的初始界面即可,然后再点击文件—保存任务,这样就做完了重设当地坐标的工作,通过以上的操作,每天就不用重新的做点校正,省时省力。

GPS RTK数据处理与分析

GPS RTK数据处理与分析

GPS RTK数据处理与分析索佳武汉技术服务中心赵新维在GPS RTK作业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求转换参数以及转换参数精度的问题。

有时也会遇到本文所描述的由于已知点采用的坐标系不一致,从而使RTK 作业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文将根据在某地区进行RTK作业时的实测数据对这次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

一测试略图13流动点其中13号点为已知二等三角点,其余点都是已知导线点(城建坐标系)已知点坐标:表1 单位(米)点号X Y HA 90240.191 22101.055 34.023 87954.145 23568.368 20.9755 87724.435 23873.436 21.2387 87794.397 24209.068 20.9188 87769.055 24335.232 20.89510 87537.345 24475.347 20.90613 87715.226 24786.080 21.542RTK作业时,以A点作为基准站,3号点作为参考站求得转换参数后开始作业,测得各点坐标为:表2 单位(米) 点号X Y H 与已知坐标差值⊿X ⊿Y ⊿H5 87724.733 23871.988 ----- 0.298 -1.448 -----7 87793.105 24208.741 20.871 -1.292 -0.327 -0.0478 87767.451 24334.533 20.887 -1.604 -0.699 -0.00810 87535.477 24474.506 21.955 -1.868 -0.841 -1.04913 87721.716 24785.567 22.580 6.490 -0.513 1.038从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到随着离开基准站的距离越远坐标差值逐渐增大,而最远的13号点的坐标与已知的坐标相差最大。

对测量结果受到的影响经过分析认为存在如下几种可能:1 是否采用的坐标不一致从而产生了这样的结果;2 利用A点和3号点所求的转换参数未考虑到整个测区的范围;3 是否由于在市区进行RTK作业数据链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干扰等;为了查找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首先对手簿中记录的数据进行了检查,并把3、5、7、8、10、13这些点的固定解结果下载到计算机。

RTK测量记录表

RTK测量记录表
IRTK碎步测量记录表
项目名称 测量时间: 年 月 坐标系统: 基准站 仪器型号: 流动站 仪器型号: 测点 点名 固 定 差 改 正 固定差改正数: 点号 点名 点 校 核 日 天气: 组长: 高程系统: 仪器编号: 数据链方式: 仪器编号: 数据链方式: 已知点X坐标 实测点X坐标 已知点Y坐标 实测点Y坐标 已知点H坐标 湿度: 测量员: 中央子午线: 参数计算: 实测点H坐标 计量单位:m 记录员:
备注
X已知/X实测
△X
Y已知/Y实测
△Y
H已知/H实测
△H
计算:平均△X= 点号 点名
;平均△Y= X(观测) Y(观测)
H(观测)
;平均△H= X平均数 Y平均数
H平均数
备注
碎 步 测 量
IRTK碎步测量记录表
项目名称 测量时间: 点号 年 月 天气: 日 湿度: 点名 X(观测) Y(观测) 组长: H(观测) X平均数 测量员: H平均数 计量单位:m

RTK测量操作步骤(共42张PPT)

RTK测量操作步骤(共42张PPT)

十、线路放样----放样
在放线库中调入设计文件选择进 行线路放样以后放样界面。
路放样实际上是点放样的线路表现形 式既在点放样时以设计的线路图为底图, 实时的显示当前点在线路上的映射点(当 前点距线路上距离最近的点)的里程和前 进方向的左或右偏距。在图中会显示整个 线路和当前测量点,并实时计算当前点是 否在线路范围内,如果在线路范围内,就 计算出到该线路的最近距离和该点在线路 上的映射点的里程;如果不在线路范围内 ,就给出提示。
FIXED。
灯五秒钟快闪两次,表示处在动态模式动态时 横断面法线延长线长度:设置横断面法线延长线的长度,默认值是30m。
DL 选择了文件之后,我们就可以选取某个中桩的横断面进行放样,如图,我们放样的是中桩为120的横断面.
属性赋值里程:测量点时是否把里程作为属性。
十、线路放样----放样
元素模式”是道路设计里面惯用的一种模式,它是将道路线路拆分为各种道路基本元素(点、直线、缓曲线、圆曲线等),并按照一定规则把这
显三示、, 注从意而事可项三以----方--声基便准的关站进架行机设线路,的放四样等声测量动工作。态,五声静态,六声恢复初始设置。DL
灯常亮, 灯常亮, 灯五秒钟闪一次,表示处在静态模式STA STA 用户如果在树木等对电磁传播影响较大的物体下设站,当接收机工作时,接收的卫星信号将产生畸变,影响RTK的差分质量,使得移动站很难
十、线路放样---参数设置
十、线路放样---参数设置
最小值,最大值:点放样下面的圆圈提示和报警提示,当离放样点的距离小于最大值并且选择了 声音提示时,就给出声音提示。
北方向、线方向:线路放样和点放样两种方向指示模式的互相切换。 属性赋值里程:测量点时是否把里程作为属性。 显示所有放样路线:如果选择了就显示所有的放样路线。 显示标志点:如果选择了就在图中显示所有的标志点。 显示加桩点:如果选择了就在图中显示所有的加桩点。

rtk测量

rtk测量

rtk测量
RTK测量是一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技术,用于精确测量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三维坐标。

RTK是Real-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差分)的缩写,它采用移动式GPS接收器和一个基准站来实现高精度的测量。

RTK测量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它的原理是通过基准站和移动式接收器之间的无线通信来获取移动式接收器的准确位置。

基准站是一个已知位置坐标的接收器,它接收到来自卫星的导航信号并记录它们的时间信息。

移动式接收器也接收卫星信号,并通过与基准站的通信,来校正其自身的测量误差,从而得出高精度的位置信息。

RTK测量的精度通常可以达到厘米级别,甚至更高。

这使得RTK测量在土地测量、建筑测量、工程测量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土地测量中,RTK测量可以提供精确的边界测量和地形数据,帮助决策者做出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决策。

RTK测量的使用还有一些限制。

首先,由于RTK测量需要基准站和移动式接收器之间的无线通信,因此在没有通信设施或通信受限的地区,RTK测量可能无法实现。

此外,RTK测量对于大规模测量任务可能会变得非常昂贵,因为每个测量点都需要一个基准站。

总的来说,RTK测量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测量任务中。

通过使用RTK测量,我们可以获得准确的位置信息,为决策者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降低,RTK测量在未来有望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RTK测量中的数据采集模式

RTK测量中的数据采集模式

RTK测量中的数据采集模式数据采集模式是RTK测量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决定了测量数据的质量和精度。

RTK测量可以采用多种数据采集模式,主要包括单基站模式、虚拟基站模式和网络模式。

单基站模式是指在测量过程中只使用一个基站进行数据采集。

这个基站通过GPS或GNSS接收器接收到卫星信号后,对信号进行处理和计算,生成定位信息,并将数据通过无线通信传输给移动接收器。

移动接收器通过接收到的定位信息和自身的测量数据来计算最终的测量结果。

单基站模式的优点是操作简单,适合小范围的测量任务,但精度相对较低。

虚拟基站模式是指在测量过程中使用两个或多个基站进行数据采集。

这些基站分别接收到卫星信号后,对信号进行处理和计算,生成定位信息,并将数据通过无线通信传输给移动接收器。

移动接收器通过接收到的定位信息和自身的测量数据来计算最终的测量结果。

虚拟基站模式的优点是可以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适用于大范围的测量任务。

网络模式是指在测量过程中使用多个基站和参考站进行数据采集。

这些基站和参考站通过无线通信进行数据传输和交流,通过共享和融合各自的定位信息和测量数据来计算最终的测量结果。

网络模式的优点是可以进一步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适用于复杂的测量任务。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RTK测量使用的是无线通信来传输数据,所以在选择数据采集模式时需要考虑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抗干扰能力和传输速度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注意基站和移动接收器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以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和可靠。

总之,数据采集模式是RTK测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不同的数据采集模式有不同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测量任务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模式。

同时,还需要注意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度。

测绘技术的数据展示和呈现技巧

测绘技术的数据展示和呈现技巧

测绘技术的数据展示和呈现技巧测绘技术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土地规划、建筑设计还是城市发展,测绘技术都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然而,数据的展示和呈现方式同样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了信息的传递效果和接受程度。

本文将探讨一些测绘技术的数据展示和呈现技巧,希望对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有所启发。

首先,数据的可视化是有效传递信息的关键。

以地图为例,传统的地图只提供了地理坐标和地物名称,而现代测绘技术已经使得地图不再仅仅是地理空间的简单描述,更是信息的传递和表达工具。

现代地图的数据展示和呈现技巧十分丰富多样,如点状符号、线状符号、面状符号等,可以灵活展示不同的地理现象和属性信息。

此外,地图的色彩运用也十分重要,不同的色彩可以表示不同的数据分类或属性,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地理现象。

其次,数据的立体化呈现可以提供更为直观和生动的信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测绘技术已经能够生成真实感十足的三维模型。

这种模型不仅可以用于建筑设计和规划,还可以用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

通过三维模型,人们可以更好地观察和理解地理环境的结构和特征。

此外,基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数据展示方式也日益流行。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供更为沉浸式的体验,还可以使得数据更为易于理解和接受。

再次,数据的动态展示可以更好地反映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静态地图或模型无法完全呈现地理现象的变化,而动态展示则可以使得数据更加生动和形象。

例如,通过时间轴、动画等方式展示城市的发展过程,可以清晰地突显城市的演变和变化。

此外,交互式地图或模型也可以提供更为灵活的数据查询和分析功能,帮助用户更好地发现和分析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

最后,数据的智能化展示为测绘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地图和模型已经成为现实。

这种方式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数据处理、分析和展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精度。

智能化展示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兴趣,提供定制化的数据展示和呈现服务,使得用户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