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第二次作业 第三章 语 音

合集下载

语言学概论讲义第三章语音

语言学概论讲义第三章语音
7.舌叶音, [ ]英语的ship china 8.舌面前音 如汉语的 舌面中音 9.舌根音 如汉语普通话的哥科喝的声母 10.小舌音 如 q G 11.喉音 如英语hope中的h
2011年7月13日星期三 34
3.3.1.2.2发音方法分类
辅音的发音过程可以分为成阻、持阻、除阻 三个阶段。发音器官从静止状态变为某个音所 需要的状态,即发音部位构成阻碍的阶段,叫 做成阻阶段;发音器官保持已经形成的状态, 即呼出的气流被持续阻碍的阶段,是持阻阶段; 发音器官解除阻碍,恢复到原来静止的状态是 完成阶段,叫做除阻阶段。
1.语言的起源
2011年7月13日星期三
22
3.2.3语音的社会属性
语音的社会属性也是语音与一般声音相区别的 本质属性。 mei 接谁的客人[ ][ ][ ][]。 “粗布”和“初步” c和ch, 语音的社会属性还可以从语音所具有的民族性 和地域性来看。 peak/speak
2011年7月13日星期三 23
2011年7月13日星期三
28
基本元音
u:后、高、圆唇 北京话 屋 英语tool o:后、半高、圆唇 北京话 坡 :后、半低、圆唇 广州话 火[ ] 英语dog :后、低、不圆唇 北京话 当 英语 guitar half
2011年7月13日星期三
29
描写下列元音: [ ] [ ] [ ][ ] [ ] [ ][ ]
2011年7月13日星期三 7
3.1.3用什么办法记录语音
汉语历史上给汉字注音先后一共采用过四种办法。 “直音法”。其中又具体包括“譬况法”“读若 法”“直音法”,以及相关的“纽四声法”。这 些是我国东汉以前人们给汉字注音的办法。 “譬况” 《淮南子》 “其地宜犁,多旄犀”中的 “旄”作注解时说“旄,读绸缪之缪,急气言乃 得之”。其中“急气言”就是打比方。 “读若” 《说文解字》中就有“笈,读若 急”“皿,读若猛”的注音形式。 “直音法” “甜,音田”“事,音示”等。

语言学概论(四)第三章语音

语言学概论(四)第三章语音
声带是发音体,由肺呼出的气流经气管输送到声带,声带在气流 的冲击下产生振动,发出声源波,形成浊音。 所有的元音发音时声带都要振动,所以元音都是浊音。 有部分辅音发音时声带也要振动,这部分辅音叫浊辅音。 声带也有不振动的时候,这限于发一些清辅音的情形。 在语音学上把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语音叫清音。
第三节 言语的声音 一、语流及语流音变 二、语调 第四节 语音的历史演变 一、语音历史演变的现象 二、语音历史演变的规律、特点及条件
语言在本质上是人类发出的声音。这些声音是造成语言的材料——事实上语言就是有意义 的声音。
——帕默尔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无论是词汇意义,还是语法意义都是靠语音表达的, 这是人类语言的共性。但人类不同的语言可采取不同的声音表达意义,这是语言符号任 意性的表现。
二 、元音和辅音
基本概念: 元音 发音时气流不受阻碍而发出的音. 辅音 发音时气流受阻而发出的音.
三 、元音的分类
分类标准:发音时舌头起作用的部位. 分类:舌面元音、舌尖元音和卷舌元音.
1 舌面元音
决定舌面元音音质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 舌位的高低; B 舌位的前后; C唇形的圆展. 描写舌面元音主要依据这三点进行. 语音学家据此规定了八个基本元音. [i]高、前、不圆唇 [u]高、后、圆唇 [e]半高、前、不圆唇 [o]半高、后、圆唇 [ɛ]半低、前、不圆唇 [ɔ]半低、后、圆唇 [a]低、前、不圆唇 [ɑ]低、后、不圆唇
语言学概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语音的四种特性,掌握音素、 音位、音节的概念,掌握主要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的分 类、发音方法与国际音标写法,了解音位的分类,掌握 划分归并音位的方法与音位的区别特征,了解言语的声 音和语音历史演变的现象与规律。

2011《语言学概论》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2011《语言学概论》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声音的


长短

音色
声音的 个性或特色
声波的 形式
发音体、 发音方法、 共鸣器
pull ( “ 拖 ” 短 音 ) 与
pool(“水池”长音)
拉萨话“东”和“肉
”[]
广州话“三”和“心
” 同
[]
区f—别v都 在 长 g—h
短音

i—u
• 思考:音高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请举例说明。
• 思考:音重有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能举
• 思考:“舌头是最灵活的器官,在发音中起很大
的作用。”请用具体的例子说明这句话的含义。
• 舌头:口腔中最重要、最灵活的发音器,可以伸缩升降而
改变口腔形状,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

舌尖(尖端)

舌叶(舌头自然平伸时,跟齿龈相对的部分)

舌面(舌叶后)舌面前、中,与硬腭相对;

舌面后(舌根),与软腭相对。
• 又如同样是由两个音素[a][i]构成的音节[ai],在汉语中
表示的意思是“爱、矮、唉、哀、癌”等意思,在英语中 是表示第一人称单数的主格形式、工字形物体、英语字母 表中的第九个字母、自我、极端自私的人、自我意识等等。
语音的社会属性(语音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
• 语音的社会属性是使语音从根本上与一般
• 请举例说明语音具有社会属性。
买姨?买鱼?
• 比如[y],配上不同的声调,可以表示多种多样的意义。
例如“语、育、鱼、玉、欲、羽、驭、予、愚”等等,而 在英语中,这个音什么也不表示,英语中就没有这个音素, 甚至我国一些方言也没有这样的音素.例如四川西南部地 区,凡是普通话音节中念[y]的地方,统统都念[i],于是 那里的人说“买鱼”,在外人听来好像是说“买姨”。

第三章-语言学概论

第三章-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语音和音系第三章的学习目标:1、语音学、音系学2、国际音标2、语音的最小单位:音素、音位3、语音的属性、音质的声学分析4、发音器官、元音和辅音5、音位和音位的聚合6、语流音变第一节语音和音系的区别和联系一、语音学和音系学1、什么是语音?《简明现代汉语》(张斌主编:15页)“人与人之间进行交际,相互沟通思想感情主要依靠语言,而语言又是通过语音来实现的。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它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

2、什么是语音学(phonetics)?戴维•克里斯特尔编写的《现代语言学词典》(267页):“研究人类发音特点,特别是语音发音特点,并提出各种语音描写、分类和转写方法的科学。

”第一节语音和音系的区别和联系一、语音学和音系学1、什么是语音?《简明现代汉语》(张斌主编:15页)“人与人之间进行交际,相互沟通思想感情主要依靠语言,而语言又是通过语音来实现的。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它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

2、什么是语音学(phonetics)?戴维•克里斯特尔编写的《现代语言学词典》(267页):“研究人类发音特点,特别是语音发音特点,并提出各种语音描写、分类和转写方法的科学。

”语音学一般有三个分支:a、发音语音学(articulatory phonetics),研究发音器官如何产生语音;b、声学语音学(acoustic phonetics),研究口耳之间传递语音的物理属性;c、听觉语音学(auditory phonetics),研究人通过耳、听觉神经和大脑对语音的知觉反应(同上:267页)。

仪器语音学(instrumental phonetics)是用各种物理设备,如测量气流或分析声波的仪器,来研究上述三个方面的任一方面,这三个方面也就是语音自然属性的三个环节:发音—传递—感知,分别对应于生理—物理—心理。

语音学一般有三个分支:a、发音语音学(articulatory phonetics),研究发音器官如何产生语音;b、声学语音学(acoustic phonetics),研究口耳之间传递语音的物理属性;c、听觉语音学(auditory phonetics),研究人通过耳、听觉神经和大脑对语音的知觉反应(同上:267页)。

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概论课件第三章语音

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概论课件第三章语音
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概论课件第三章 语音
音重:指声音的轻重或强弱,它取决于振 幅。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 就弱。语音的强弱同呼出的气流量的大 小和发音时用力的程度有关。发音时用 力,气流强,声音就强或重,反之就弱 或轻。 北京话里的“孝子”和“儿子”里的“子” 音强不同,前一个“子”音强比较强,后 一个“子”音强比较弱。
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概论课件第三章 语音
A、语音的物理属性和语音四要素 语音作为一种声音具有物理性质。从
物理上说,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音 波。下面是音波示意图:
图中a到b是一个波,b到c是另一个波。A和A‘叫 波峰,B和B’叫波谷。a到b、b到c的距离叫波长。A、 A‘、B、B’到甲乙线上的距离叫振幅。每秒钟振动 的次数叫频率。
第一节语音的一般常识
一、语音的性质 1、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
一定意义的声音。 2、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物质基础),
语言要通过语音来传递信息进行交际。 3、语音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概论课件第三章 语音
(1)自然属性 发音——传递——感知 生理——物理——心理
发音学——音响学——听觉语音学
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概论课件第三章 语音
二、音素和标写音素的符号——国际音标 1、音素: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
的语音单位称之为音素。 (1)确定语音最小单位时,对于音的细节是有
过一番取舍的。 (2)音素是语音学家分析、比较了许多种语言
以后概括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概论课件第三章 语音
具有生理性质。发音时发音器官状况不同、 所用的方法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所以 我们在学习语音时也要研究发音器官的构造 及其在发音中所起的作用。 动力——肺 发音体——声带 共鸣腔——口腔、鼻腔咽腔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

见教材166页。 音位 英语 /s/ /z/ 芬兰语 /z/
音位变体(音素) [s] [z] [s],[z]

[a ] \ ___i, ____n 汉语 [ ] \ i ___ n, y __ n /a/—— [ A] \ ____# [ ] \ ___u , ___
(3)时位 时位是由音长构成的音位。它主要体现为 长元音和短元音的对立。如英语beat和 bit;pool和pull。广州话[sa:m]表示“三”, [sam]表示“心”。
四、国际音标
标写语音的书面符号叫音标。比如我国的 汉语拼音方案就是标写现代汉语语音的音 标。 目前国际上最为通行的是国际音标。这套 音标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并开始 使用的。
第三章
语音
一、语音的性质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语音虽是一种声音,但与一般的声音有着 本质的区别。它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 负载一定的意义,并作为语言符号系统载 体的声音。
语音的性质:
1、物理属性 2、生理属性 3、社会属性
1、物理属性
(1)音高 (2)音强 (3)音长 (4)音质
一般的声音都是由发音体发出的一系列频 率、振幅各不相同的振动复合而成。这些 振动中有一个频率最低的振动,由它发出 的声音叫基音。其他振动发出的声音叫陪 音。 基音的强度最大,它的频率决定整个音的 音高。音质的不同是由陪音的数量、频率 和强度不同造成的。
当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间存在着整倍数的 比例关系时,会形成一种复杂而有规则的、具有 周期性重复特征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叫乐音。 反之,如果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间不存在 整倍数的比例关系,就会形成一种杂乱无章的不 规则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叫噪音。 语音中由声带振动产生的元音,都是乐音。语音 中声带不振动的清辅音都是噪音。声带振动的浊 辅音是乐音和噪音的混合体。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语音学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语音学
所谓音位学,就是研究音位的科学。
2021/1/17
二、确定音位的主要原则——对立和互补
▲对立关系——指相近的或不同的音素,可在相
同的语音环境中出现,具有辨义作用者,属于不 同的音位,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对立关系。
▲互补就是指有些音素各有自己出现的语音环境,
它们永远也不会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换句话 说,它们出现的语音环境是互相补足的,不可能形 成对立。这种现象就叫互补或叫互补分布。
二、音段 音段末尾的停顿比句子短,一般语调上扬,表示言犹 未尽。
三、音节 音节是发音器官肌肉紧张度和语音响度增减过程形成 的语音单位。是语音上最小的使用单位。
四、音素 音素是音节中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2021/1/17
五、音标
专门用来记录语音符号的就叫音标。 • (一)国际音标 1. 国际音标的制定原则是: 2. 优点(特点) 1)音素和标写符号一一对应,不会出现混淆或两可的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语音学
第一节 语音的性质
一、语音的性质,语音学研究的对象,任务: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代表一定意义的 声音。
生理属性
自然属性 物理属性
△ 语音性质
心理属性
社会属性
2021/1/17
语音在自然属性表现出的三个方面分别 由语音学三个分支加以研究,即: • 发音语音学 • 声学语音学 • 听觉语音学
现象。 2)形体简单清晰 3)通行范围广 • (二)音素的两大类型 1. 元音 三维特点 2. 辅音
2021/1/17
第三节 语音的社会功能
一、音位和音位学 音位就是一种具体的语言或Fra bibliotek言中有区别意义
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位与音素区别 1)这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区分出来的语音单位。 2)大小不同

《语言学概论》课件——第三章__语音___第五节

《语言学概论》课件——第三章__语音___第五节
例如,汉语普通话“wai”这串音素,分别紧张一次、两次和三次,就 会得到“歪”“五爱”“五阿姨”三种不同的音节形式。
3
音节的构成方式
音节的构造可分为领音、起音和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三种。领音是指处在音 峰阶段的音;起音是指处在渐强阶段的音,也叫后强音;收 音是处在渐弱阶段的音,也叫前强音。
音节的构成方式大致有四种:
例如在[a][][][][][]等韵母中,韵腹都是[]。 韵头又叫介音,是韵母中位于韵腹之前的成分。 韵尾是韵母中位于韵腹之后的收尾成分。比如在[]这个韵母里,[]
是韵头,[n]是韵尾。 韵母的三个成分中韵腹与韵尾的关系更为紧密,这两个成分结合叫“韵”。 每一个韵母都必须有韵腹,韵腹是韵母的核心,但可以没有韵头和韵尾。 声调指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最简单的一个音节可以没有
1、领音
如[a](啊)、[i](衣)。
2、起音+领音
如[t](大)、[ti](地)。
3、领音+收音
如[an](安)、[in](因)。
4、起音+领音+收音 如[pan](班)、[pai](拍)
领音多由元音充当,自成音节时也可由鼻音充当,如[n] (嗯);起音往往是辅音;收音可以是辅音,也可以是元音。 其中领音是必不可少的,起音和收音是可有可无的。
声母、韵头和韵尾,但必须有韵腹和声调。
6
汉语普通话音节的结构格局:
1、汉语普通话音节的组合位置最多是四个音质音位和一个调 位;
2、音节每个组合位置上只能出现某些音位聚合群:比如北京 话中能出现在声母位置上的只有辅音,而且除外的所有辅音音 位都能在声母位置上出现;能在韵腹位置上出现的只有元音, 各个元音音位也都能在韵腹位置上出现;

语言学概论 第三章 语 音

语言学概论 第三章 语 音



二、音质的音响分析 1.振动与发音 前面讲过,声音是由于发音体振动而引起 的。发音体的振动分为规则振动和不规则 振动,规则振动又分为简单振动和复杂振 动。简单规则振动形成纯音,如音叉发出 的音,复杂规则振动形成乐音,如各种乐 器发出的音。




语言中的元音是乐音,辅音中的清辅音是纯粹的 噪音,而浊辅音有乐音性质,但又带有一些噪音 成分,是噪音和乐音的混合。 乐音可以分析为若干个不同频率的纯音组合而成, 其中频率最低的叫基音,其他的叫陪音。陪音的 频率是基音的频率的整数倍。 2.元音的音响分析 前面说过,元音是一种乐音,发元音时,如果声 带振动,那么其振动是复杂振动,也有基音和陪 音。产生基音的频率通常叫基频,用F0来表示, 它决定乐音的音高。
第一节 语音研究的诸方面




一、语音 1.什么是语音 语音即语言的声音。它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 载着一定的意义。语言依靠语音实现它的社会交 际功能。 2.语音在语言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任何表达信息的符号都要以物质的材料作为载体, 使它本身能得以发出、传递和被感知。作为人类 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语言也不例外。
可见,尽管含重读音节的实词通常是它的 结构中心,音词并不就是词汇或语法上的 一个词,它同词汇或语法上的词存在一定 的差别,因为音词的切分主要依据语流中 的词重音或节奏重音。

(四)音节 比音词小一级的语音单位是音节。对音节的本质 至今还缺乏一致的认识。一般认为,音节是受具 体语言的语义和结构制约的最小的自然发音单位, 在生理上它是发音器官肌肉一个张驰周期的结果, 在物理音响上则表现为音强和响度从增加到减弱 的过程。例如,“人”[rən],在发[r]时, 发音器官的紧张度和语音响度渐强,发至[ə]时 为最强,从[ə]到[n]逐渐减弱。这个由弱至 强、由强到弱的过程就构成一个音节。发“人民” 一词时有两个这样的过程,就是两个音节。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教学辅导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教学辅导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教学辅导第一部分重点难点解析第三章:语音本章的学习要注意三大要点:国际音标、元音和辅音、音位,此外要注意名词概念,本章比较多。

第一节语音的基础知识一、什么是语音语音是代表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

任何符号的构成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物质形式,以一定的物质材料为载体,这样与意义统一于一体,才能构成完整的符号。

语音就是语言的符号形式。

二、语音的四要素:音质、音高、音重和音长。

三、人类的发音器官人类的发音器官由三大部分构成,即动力部分、发音体、共鸣腔。

1.动力部分:人类发音的动力主要来自肺部的空气,肺部呼出的气流经气管到喉头,撞击声带,发出声音。

2.声带是主要的发音体,声带由两片构成,前端与甲状软骨相连,后端与两片勺状软骨相连,勺状软骨在肌肉的牵引下可以开合,控制声带,声带中间的通路叫声门,气流就从中间通过。

3.共鸣腔,即口腔、鼻腔、咽腔,这一部分主要是调节气流,起共鸣器作用,人类各种音色的音素,主要就是通过这一部分的发音器官的活动变化形成的。

其中,又以口腔的构造最为复杂,因此,对口腔各部分器官的构造、功能要十分熟悉,为后面学习音素、音位打下基础。

四、音素和音标1.音素:音素是语音的最小单位,它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每个音素都有不同的音质,我们在发音时,发音器官稍微有所改变,就发出了不同的音素。

2.国际音标:世界上最通行的音标是国际音标,要求掌握常用的国际音标的书写及认读,期末复习重点注意汉语拼音方案中的符号同国际音标符号的区别,不能混淆。

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差别较大,例如辅音,只有f.s.n.l.m五个相同,元音只有i.u.a相同。

要求掌握严式国际音标,因为后面讲互补、讲音位变体必须使用严式音标来表述,所以给汉字注音也要求用严式音标。

本期特别强调国际音标,在范围上还有所扩展,这主要与下学期汉语专题的教学要求有关系。

第二节元音和辅音一、元音的发音元音的音色是由舌位的前后、舌位的高低、圆唇与否三个方面决定的。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语音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语音

语⾔学概论第三章语⾳第⼀节语⾳研究的诸⽅⾯语⾳的最⼩单位1、什么是语⾳,语⾳在语⾔中的作⽤:①世界上任何⼀种⾃然语⾔都是有声语⾔。

作为⼈类思想交流、传递信息的交际⼯具,语⾔借助声⾳这种可以感知的物质形态,才能使语⾔成份物质化,⽆形的意义才能够被传递、接收、辨别和处理。

语⾔借助声⾳把说话⼈和听话⼈的⼤脑联结起来。

离开语⾳这个物质外壳,语⾔就⽆法发挥其社会交际⼯具的作⽤。

2、与⼀般的声⾳相区别语⾳:虽是⼀种声⾳,但⼜与⼀般的声⾳有着本质区别。

1.①它是由⼈的发⾳器官发出,②负载着⼀定的意义,③并作为语⾔符号系统载体的声⾳。

语⾳本质上是社会现象,它的形成必须具备⼀系列物理属性、⽣理属性、⼼理属性和社会属性。

3、⾳素⼀般把语⾳单位分成⾳节和⾳素来研究。

1) ⾳节是⾳位和⾳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的语⾳结构单位。

它是听觉上感受到的最⾃然的单位。

⾳素是从⾳质⾓度划分出来的最⼩的语⾳单位。

⾳节往下切分,就是⾳素。

⼀个⾳素只有⼀个发⾳动作,发⾳动作改变了,发⾳器官的形状改变了,就发出了不同的⾳素。

⼈们说话,要发出⼀连串的⾳,这些是⼈的发⾳器官连续活动产⽣出来的,像⼀股⽔流,我们把这⼀连串⾳称之为语流。

把语流中的⾳按⾳质(⾳⾊)来切分,分到不能再分的时候,这个最⼩单位的⾳就是⾳素。

因此,⾳素是⼈类语⾳从⾳质⾓度划分出来的最⼩单位。

新世纪xinshiji xin 有三个发⾳动作,与⾐的yi不同4、⾳素和字母有什么区别?1) 字母是书写的最⼩单位,⽽⾳素是语⾳的最⼩单位。

2) 通常⽤⼀个字母表⽰⼀个⾳素,如汉语中:(d)-[t], (t)-[t’], (n)-[n], (l)-[l]等。

但如果字母不够⽤的话,就以两个字母表⽰⼀个⾳素。

3) 可以⽤同⼀个字母表⽰⼏个不同的⾳素。

⾳标和字母不是⼀对⼀的,由于⼈类语⾳⾳素数量繁多,⽽字母数量⼜⼗分有限,因⽽会⽤⼀些变通的⽅法,常见的是⽤双字母表⽰⼀个⾳标,有些是双字母连成⼀体,ts,ts’等,也是表⽰的⼀个⾳素。

语言学概论 第三章语音

语言学概论 第三章语音

汉语拼音方案与国际音标 韵母对照表
[A] [o] [ə] [i] [‫[ ]נ‬ι] a o e i -i -i [u] [y] [ai] [ei] [ʐu] [əu] u ü ai ei ao ou [an] [ən] [ɑŋ] [əŋ] [uŋ] an en ang eng ong [iA] [iε] [iɑu ] ia ie iao
二 物理属性
一切声音都具有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 四种声学特征,又称声音的四大要素。 1 音高 声音的高低,它主要取决于发音体 振动的频率。 人可以通过喉部肌肉运动控制声带的松紧 使声音高低发生变化。 汉藏语系中有声调的语音,如汉语声调就 是通过音高升降曲直的变化形成的。
2 音强 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它主要取 决于声音振幅的大小。 语音的强弱决定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用 力大,气流强,声音就强,反之,声音就弱。 英语单词的重音、次重音就是利用音强造 成的。汉语中轻读音节也是利用音强的变化构 成的。 注意:我们平常要别人大声说、小声说, 是指音高还是指音强?
送气音与不送气音
p ts t ts dz k ph tsh th tsh dzh kh b bh dz dzh d dh tʂ tʂ h tɕ tɕh g gh
清音和浊音
按发音时声带振动与否,可把辅音分为清 音和浊音两类: 发音时声带振动的音是浊音,反之就是清 音。浊音发音时声带振动,所以又叫响音。 f v s z p b ph bh k g kh gh ʃ ʒ t d th dh ʃ ʐ ɕ ʑ x h
第二节 语音的分类
本节学习重点
重点概念:音素 元音 辅音 发音部位 发音方法 掌握重点原理: 舌面元音的分类与描写 辅音的分类与描写
一 音素和音标
1 音素 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切分出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第三章-语音

第三章-语音

第三章语音名词解释①音素因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②国际音标国际音标是一组用来标示人类所能发出来的各种声音(指单音或音素)的语音符号系统。

最初是“语音学教师协会”于1888年8月制订公布的一套记音符号。

国际音标记录语音的优点是:首先,国际音标是根据“一个音素只用一个符号代表,一个符号只代表一个音素”的原则制定的,音素和符号一一对应,不会出现含混的毛病。

其次,国际音标大部分采用世界上很多民族通用的拉丁字母的小写印刷体,形体比较简单清晰,容易掌握。

第三,国际音标符号比较完备,它所代表的音和标音方法世界各国基本上是统一的,能够比较精确地记录世界上各种语言的语音。

③元音原因是发音时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又叫母音。

④辅音辅音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又叫子音。

⑤音位音位是某种具体语言或方言里能够区别词、语素的语音形式和意义最小语音类型单位。

⑥音位变体两个或几个有互补关系且语音相似的音素、两个互相替后不区别词的意义的音素都可以归入一个音位,这两个或几个音素就是一个音位的变体。

因为变体是属于同一个音位的各个音素。

奋音位变体是指构成同一音位的几个音素是该音位的变异形式。

⑦音节音节是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也是听觉上能够辨别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⑧语流音变人们说话时,具体的音素组合在一起,形成长短不等的一段段的语流。

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

⑨同化同化是指语流里两个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近的现象。

同化可分为顺同化和逆同化,它们一般都是为了顺口而产生的。

⑩异化异化是指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的现象。

⑪弱化弱化是指语流中一个较强的音由于所处的地位或受邻近音的影响而变成一个较弱的音的现象。

语言学概论初等教育第三章语音

语言学概论初等教育第三章语音
03
音素
音节
音调
音色
语音的分类
01
02
03
04
是最小的语音单位,不能在语言中独立使用。
由一个或多个音素组成,是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指声音的高低升降变化,是汉语中表达语义的重要手段。
指声音的品质特征,包括音质、音长、音强等方面。
02
CHAPTER
音素和音位
语言中最小的语音单位,由元音和辅音组成。
音节的定义
音标的作用
音标是用来表示语音的符号,通过音标可以准确地记录和描述语音的发音。
音标可以帮助人们学习和掌握不同语言的发音,提高语音的准确性和标准化。
音标还可以帮助人们进行语音比较、语音分IPA)
国际音标是国际上通用的音标符号,包括一系列的元音、辅音和声调符号,能够准确记录世界各种语言的语音。
音素
发音时声带振动、气流不受阻碍的声音,如“a、e、i、o、u”。
元音
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声音,如“b、p、d、t、k”。
辅音
音素的概念
一种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位
同一个音位在不同条件下实际发音的细微差别,如英语中“pin”和“bin”中的“b”。
音位变体
音位的定义
音素是从语音的自然属性角度定义的,而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定义的。
语言学概论初等教育第三章语音
目录
语音概述 音素和音位 音节和音标 发音器官 语音的物理属性 语音的变化
01
CHAPTER
语音概述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是通过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声音。
语音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是语言符号系统的物质表现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概论第二次作业第三章语音一、名词解释(10分,每小题1分)1.语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

2.音节音节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

3.音素从语音的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4.音标音标是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

5.元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不受任何阻碍而发出来的音素。

6.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要受某个部位阻碍而发出来的音素。

7.发音部位发辅音时,气流在口腔受阻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

8.发音方法发辅音时,形成和解除阻碍的方式就是发音方法。

9.音位音位是具体语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10.音位变体音位变体就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

11.自由变体一个音位包含多个变体,各个变体出现需要一定条件,这样的音位变体就是自由变体二、填空(9分,每空0.5分)1.语音的(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的属性。

2.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也具有(音高)、(音重)、(音长)、(音质)四个要素。

3.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动力)、(发音体)、(共鸣腔)三大部分。

4.在发音器官中,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做(主动)发音器官,上齿、齿龈、硬腭等是不能活动的,叫做(被动)发音器官。

5.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类,例如汉语音节中的声母,主要就是由(辅音)充当的。

6.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舌位前后)、(舌位高低)、(圆唇与否)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三、判断正误(8分,每小题0.5分)1.语音的最小单位是音节。

(×)2.男子声音和女子声音的差别主要是发音是音重不同。

(×)3.儿童的声音和成人的声音差别是音长不同。

(×)4.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气流是否强,都能形成不同的音素。

(×)5.音素[x]的发音特点是舌面后清檫音。

(√)6.肺是人类发音的动力站,声带是发音体。

(√ )7.口腔中最为灵活的发音器官是上齿。

(×)8.发元音时,呼出的气流比较弱,发辅音时,呼出的气流比较强。

(√ )9.元音发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辅音发音时,声带一定要振动。

(×)10.元音[y]和[u]是舌位前后不同,其它方面的特点是一样的。

(√)11.音素[a]和[ɑ]的发音特点其实是一样的,没有区别,只是写法不同。

(×)12.所谓送气、不送气,实际上是指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

(×)13.[p"]和[p]这两个音素,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是对立关系,在英语中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是互补关系。

(√)14.音位的自由变体,是指发音时音素可以任意变化。

(×)15.[t]、[p]、[k]三个音素的发音方法完全相同。

(√)16.汉语的"不"是去声,在去声音节前,一般要念阳平,这种变化就是同化。

(×)四、单项选择题(13分,每小题1分)1.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C )。

A.元音B.辅音C.音素D.音位2.汉语拼音方案是以(C )字母为基础制订的。

A.英语B.法语C.拉丁D.希腊3.汉语拼音中的ü、c、h,国际音标分别写作(B )。

A.u c h B.y ts" x C.u ch h D.x y k4.下列说法,(A )是正确的。

A.音高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B.妇女的声带比男子要厚。

C.汉语中音长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D.汉语"天"、"空"两个音节的音高不同。

5.下列说法,只有(D )正确。

A.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弱。

B.振幅越大,声音就越长。

C.频率越多,声音就越低。

D.频率越多,声音就越高。

6.对发音器官功能的描述,(B )是正确的。

A.声带在发音中的作用是次要的。

B.舌头的活动,起了调节共鸣器形状的作用。

C.口腔中最为灵活的部位是上腭。

D.声带、舌头等是被动发音器官。

7.关于元音和辅音的区别的描述,(C )是正确的。

A.元音发音时间短暂,辅音发音时间较长。

B.辅音发音响亮,元音发音不响亮。

C.发辅音气流受阻,发元音气流不受阻。

D.发元音和辅音发音器官的各个部位均衡紧张。

8.下列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对应正确的一组是(C )。

A.ê-[e] B.j-[y] C.h-[x] D.b-[b]9.下列发音方法完全相同的一组辅音是(A )。

A.[g]-[d] B.[b]-[p] C.[s]-[z] D.[t]-[k] 10.下列各组元音区别的描述,(A )是错误的。

A.i和y的区别是舌位前后不同。

B.u和o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

C.a和ɑ的区别是舌位前后不同。

D.i和a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

11.下列各组辅音,区别特征为清浊对立的一组是(B )。

A.[x]-[h] B.[t]-[d] C.[c]-[ch] D.[z]-[ts]12.下列说法,(A )是正确的。

A.音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B.音素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C.声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D.韵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13.我们在念"老虎"时,通常要把"老"念成阳平,这种变化叫做(B )。

A.同化B.异化C.弱化D.脱落14.汉语拼音中的ü、c、h,国际音标分别写作(B )。

A.u c h B.y ts' x C.u ch h D.x y k15.下列发音方法完全相同的一组辅音是(D )。

A.[t]-[d] B.[b]-[p] C.[s]-[z] D.[t]-[k]五、分析题(40分)1.元音舌位图(书P60)2.汉字注音声母韵母声调韵头韵腹韵尾语yu ü上声言yan i a n 阳平是shi sh i 去声交jiao j i a o 阴平际ji j i 去声工gong g o ng 阴平具ju j ü去声(分析说明:从检查的作业情况看,本题基本上没有完全做对的。

突出的错误有两处:一是将"语言"的注音中的y当作声母,这样像"言"的注音yan分析,韵母也出现了错误;二是韵母ü在注音时要省略上面两点但在分析时应该还原,否则就成了和u一样了,但是很多同学没有补上两点,同u混同了。

以上两个错误至少扣2分,但从各地平卷的主要情况看,都是没有仔细评阅,给了满分。

) 2. 分析下列辅音的发音特点.书P67(1)[k] 舌面后音、清塞音、不送气(2)[x] 舌面后音、清擦音(3) [b] 双唇、塞音、浊音(强)(4) [ts']舌尖后音、塞擦音、清音送气3. 说明下面各组音素的区别特征.书P67(1)[p]——[p‘] 前者是送气音后者是不送气音(2)[s左下右弯钩]——[z右下右弯钩] 前者是清擦音后者是浊擦音(3)[tc右下卷]——[tc右下卷‘] 前者不送气后者送气(4)[y]——[i] 前者是圆唇元音后者是不圆唇元音4.用严式国际音标给下面的汉字注音(声调不作要求).①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wo][men][te][seh][xuo][tson][man][jah][kuh]②积极参加网上学习[tGi][tGi][ts'an][tGia][wah][sah][Güe][Gi]六、问答题(20分,每小题5分)1.听别人说话,在没有看见人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能听出是男子说话还是妇女说话?是大人说话还是小孩说话来呢?请结合语音知识加以说明。

男女、大人和小孩的声音差别主要是音高不同。

声音的高低是由频率决定的,而频率的大小与物体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多少有密切关系,在相同的时间,物体振动次数的多少取决于物体本身的形状,长而厚的物体振动次数少,振动频率小,声音就低,短而薄的物体振动次数多,振动频率大,声音就高,妇女和儿童的声带短而薄,说话声音高,男子的声带长而厚,说话声音低,所以我们能分别男女和大人小孩的声音。

(解题提示:本题要求结合音高原理阐述。

)2.音高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请举例说明。

音高可以形成不同的非音质音位调位,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汉语的声调,就是由音高变化形成的。

例如同样的音节"bei zi",加上不同的声调,使音节发生不同的音高变化,可以表示"杯子"、"被子"、"辈子"等不同的意义。

3.音重有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能举汉语或英语的例子来说明吗?音重可以形成非音质音位重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例如汉语的轻重音,就可以区别词义,例如"大意"中的"意"念原调,这个词的意思是主要意思,如果念轻声,意思是疏忽、粗心。

4.汉语音节ban、da、guang中的a,是三个不同的音素,但却是一个音位,为什么?这是因为,这三个音节中的a,具有互补关系,不产生对立,没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和区别意义的作用,互相替换并不影响对意义的理解,所以归纳为一个音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