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城市雨水工程系统规划(3)
雨水分流工程方案
雨水分流工程方案一、雨水分流工程方案1. 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土地利用的集约化,城市雨水排洪能力下降,城市面源污染凸显,城区内渍积雨水特别是积水,导致城市内涝问题凸显。
为改善城市的水环境、减少面源污染和解决城市内涝问题,需要对城市的雨水进行分流管理,提高城市雨水的排水能力和抗洪能力。
2. 目标雨水分流工程的目标是将城市的雨水分割成不同的径流,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使雨水能够得到有效的排放和处理,进而降低城市的洪涝风险、改善城市的水环境质量,并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3. 方案内容(1)道路雨水分流道路是城市雨水的主要流出通道,因此需要对道路上的雨水进行分流处理。
可以采用构筑物分流和地面渗漏分流两种方式。
构筑物分流主要是通过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和雨水闸门等设施,将道路上的雨水引导到雨水收集设施中,再进行处理和排放;地面渗漏分流则是通过设计透水铺装和设置雨水渗漏井等设施,让雨水经过地表的渗漏和渗透进入地下水中,降低了雨水径流的速率和量,减轻了城市的排水压力。
(2)雨水收集和贮留在城市中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和雨水贮留设施,将部分雨水收集起来,可以有效减少雨水径流的量,降低城市的洪涝风险。
收集设施可以是雨水下水道、雨水花园、雨水池等;贮留设施可以是雨水滞洪区、雨水贮蓄池等。
(3)雨水治理设施城市内的雨水会带走很多有害物质,因此需要设置雨水治理设施,对雨水进行处理。
治理设施可以是雨水过滤池、雨水沉沙池、雨水生态湿地等,这些设施可以有效去除雨水中的污染物和悬浮物,净化雨水,保护城市水环境。
(4)管网改造城市的雨水管网需要进行合理的改造,增加雨水收集和分流的功能,提高雨水的排放和处理能力。
管网改造可以包括管网的扩建、管网的改道和重构、管网的污泥清淤和排放等。
二、案例分析某市A为了治理城市雨水问题,开展了雨水分流工程,通过具体的工程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1. 方案设计(1)道路雨水分流在城市的主干道和次干道上,设置了雨水下水道和雨水渗漏井,对雨水进行分流处理。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第2章
第二章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第一节城市排水系统城市排水的对象是雨水和污水。
对雨水和污水采用不同的排放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体制。
排水体制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大类。
知识点一:合流制排水系统合流制排水系统:是指雨水和污水统一由一套管道排放的排水系统分为直排式合流制和截流式合流制。
1.直排式合流制污水和雨水一样不经任何处理直接就近分散排放。
特点:工程投资较少,对城市水环境造成污染,一般在城市建设初期采用。
2.截流式合流制截流式合流制是在直排式合流制基础上,沿排放口附近新建一条污水管渠,将污水截留到污水处理厂处理或输送到下游排放,雨水通过附属的溢流井仍排入原来的水体。
特点:在无雨天可以将全部污水截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或输送到下游排放,大大减轻城市水环境压力,且工程量相对较小。
当降雨量和污水量超过截流管的截流能力,多余部分的混合污水将从溢流井排入水体,仍然对城市水环境有影响。
知识点二:分流制排水系统分流制排水系统,是指雨水和污水单独收集、处理和排放的排水系统。
根据雨水系统的完整程度,分流制排水系统又分为完全分流制和不完全分流制。
1.完全分流制雨水和比较清洁的工业废水由雨水管渠收集,就近排放;污水通过污水管道收集,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或下游排放。
特点:污水不能不加处理就近分散排放,对保护城市水环境比较有利,但排水管渠工程量大于截流式合流制,一般在城市水环境要求较高,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城市采用。
2.不完全分流制不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是指只有完整的污水设施而没有完整的雨水设施的排水系统。
采用不完全分流制有三种情况:一是早期的城市建设;二是降水量很小的城市;三是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城市。
【例题】污水和雨水一样不经任何处理直接就近分散排放的排水系统称为()。
A.直排式合流制B.截流式合流制C.完全分流制D.不完全分流制【答案】A第二节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了解)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中的专业规划和城市排水专项规划三种类型。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
第一节 城市排水体制与排水工程系统 第二节 城市污水工程系统规划 第三节 城市雨水工程系统规划 第四节 城市合流制排水系统规划 第五节 城市污水处理利用规划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的主体程序
主体程序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为城市污水量预测;后部分有污水处理和雨水排放两条主体 程序。 1.污水量预测---确定城市排水系统规划目标---选择城市排水体制 2.污水处理的主体程序: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城市污水管网与输送设施规划---分区污水管 网与输送设施规划---详细规划范围内污水管网规划 3.雨水排放主体程序:城市雨水排放设施规划---城市雨水管网与输送设施规划---分区雨水管 网与输送设施规划---详细规划范围内雨水管网规划
发达国家城市排水系统简介
德国 – 德国的排水系统是分流制和合流制并存的 。 – 德国是欧洲极力主张进行雨水利用的国家之一。德国城市雨水利用技术已进入标准化、 产业化阶段,并逐步向集成化综合化方向发展。 – 德国的雨水系统包括屋面雨水集蓄和屋顶花园利用系统、雨水截污和渗透系统
发达国家城市排水系统发展趋势
特点:投资较省、污染小、有污水 厂 适用:有合适的地形,有比较健全 的明渠水系的地方,新区初期建设
城市排水体制选择
两个关键——地形和水系 三个目标——治污、排涝、综合利用 五个方面
– 城市安全方面 – 环境保护方面 – 工程投资方面 – 近远期关系方面 – 运营管理方面
城市建设初期,根据情况,采用直排式合流制、
发展基础好 综合利用多 环保理念强 城乡差距小
二、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组成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通常由排水管道(管网)、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厂)和出水口组成。 生活污水排水系统:室内污水管道系统和设备、室外污水管道系统、污水泵站、污水处理厂、 出水口 工业废水排除系统:车间内部管道系统和设备、厂区管道系统、废水泵站和压力管道、废水处 理站、出水口(渠) 雨水排水系统:房屋雨水管道系统和设备、街坊或厂区雨水管渠系统、街道雨水管渠系统、雨 水泵站及压力管、出水口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二)
(三)附属构筑物 1、检查井:用来对管渠进行检查和清通,也有 连接管段的作用。按检查井深度可分为不下人的 浅井和须下人的深井。 2、跌水井:跌差大于1m时上、下管段间需设跌 水井。 3、溢流井 4、雨水口:雨水管渠或合流管渠上收集雨水的 构筑物。 5、倒虹管:排水管渠遇到河流、山涧、洼地或 地下构筑物等障碍物时不能按原有坡度埋设,而 是按下凹折线方式从障碍物下通过的管道称为倒 虹管。
6、厂址不宜设置雨季易受淹和可能受到洪水威 胁的地区。 7、考虑到管理,维护方便,宜靠近公路,有良 好水电供应。 8、注意城市近、远期发展相结合。
(三)污水处理厂布置
1、平面布置 2、竖向布置
某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布置:1-泵房;2-双层沉淀池;3曝气池;4-二次沉淀池;5-计量槽;6-污泥池;7-空气 压缩机房;8-办公室;9-住房
(3)最小管径和最小设计坡度 雨水支干管最小管径300mm,相应最小设计坡 度0.002;雨水口连接管最小管径200mm,设计 最小坡度0.01。梯形明渠底宽最小0.3m。 (4)覆土和埋深:最小覆土在车行道下不小于 0.7m;在冰冻深度小于0.6m的地区,可采用无 覆土的地面式暗沟;最大埋深与理想埋深同污水 管道。 (5)检查进多采用管顶平接方式。
8、雨水口布置应使雨 水不至漫过路面影响交 通,一般在街道交叉路 口汇水点、低洼处设置。
9、靠近山麓建设的中 心区、居住区、工业区, 除了设置雨水管道外, 应考虑在规划地区周围 或超过规划区设置排洪 沟。
雨水口布置 1-路边石;2-雨水口;3-道路断面
二、雨水管渠水力计算
(一)设计参数选择 雨水管渠水力计算中与污水管渠水力计算的 最大差别在于排水量确定过程的不同。雨水管渠 设计流量的预测基础在于当地气象部门多年降雨 资料的统计和分析。 1、暴雨强度公式 为确定雨水管渠的断面尺寸,须求出管渠的 设计流量。为此要对降雨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 找出表示暴雨特征的降雨历时、降雨强度和降雨 重现期之间的关系,作为设计依据。
城市雨水管理规划与设计
城市雨水管理规划与设计城市雨水管理是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的关键内容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面临着雨水排放不畅、洪涝灾害频发等问题。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雨水管理规划与设计方案,成为了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和减少自然灾害的关键措施。
一、现状分析在进行城市雨水管理规划与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当前城市雨水管理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包括城市排水系统的布局和构成、雨水排放能力以及存在的问题等。
通过对现状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问题的症结所在,为后续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
二、雨水管理目标设定在规划和设计的初期阶段,我们需要明确城市雨水管理的目标。
目标的设定应细化到不同区域和功能区,确保每个区域都能够实现雨水的合理利用和排放。
同时,目标的设定还要兼顾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和提高城市生活质量,例如改善水环境、创造生态空间等方面。
三、雨水收集与利用城市雨水管理规划与设计的核心在于雨水的收集与利用。
通过合理配置雨水收集设施,如雨水花园、雨水桶等,可以将雨水储存并用于灌溉、冲厕、景观用水等,实现雨水的资源化利用。
此外,还可以将雨水与废水联合处理,减少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低影响开发低影响开发是城市雨水管理的一种重要策略。
它指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采取措施减少土地表面的硬化,增加透水面积,提升雨水的自然渗透能力。
例如采用透水铺装、建设雨水花园等措施,可以将雨水引导到土壤中,减少雨水径流的产生,降低城市洪涝的风险。
五、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雨水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建设湿地公园、雨水花园、生态廊道等,可以提升城市的雨水管理能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在规划与设计中,应注重将绿色基础设施与现有城市功能相融合,形成功能完善、具有景观效果的城市雨水管理系统。
六、综合运用技术手段城市雨水管理规划与设计应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采用雨水收集系统、绿色屋顶等;在道路设计中设置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等;在城市排水系统建设中运用调蓄池、渗滤井等。
精选-城市规划-雨水规划
7城市排水(雨水)管网系统规划7.1 排水(雨水)管网系统原则(1)、雨水管道计算管径≤2000mm采用圆管,管径>2000mm采用矩形暗渠。
(2)、雨水管径≤d500管道采用塑料管,管径>d500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或暗渠。
(3)、为减少雨水支管横穿道路,规划红线宽度超过40m的城市道路采用双侧布管,红线宽度≤40m的城市道路采用单侧布管。
(4)、雨水管道一般布置在人行道、绿化带和非机动车道下,最大埋深控制在6m以内。
(5)、管道高程宜满足整条管道覆土均不小于1.5m,为其它管道穿越创造条件。
(6)、如雨水管渠内流速过大,需要调整时,考虑设置跌水井。
(7)、各种不同直径的管道在检查井内相连接,采用水面平接或管顶平接。
(8)、市政道路上设置排水管道预留口,间距一般采用90m~120m,雨水管预留管径不宜小于800mm。
(9)、在管径和高程上适当留有余地。
(10)、充分利用规划水面进行调蓄,以减小雨水泵站的规模。
7.2 中心城区排水(雨水)分区根据城市雨水排水现状、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条件、道路规划和城市与周围自然水体的关系,规划区服务总面积180平方公里,划分为六大排水片,共44个汇水区。
排水分片与分区名称、编号、面积以及排水主要河流、渠道等内容详见表7-1;排水分片图详见图7-1。
各分区雨水按高水自排、低水泵排、就近排放的原则通过规划道路排向水体。
安庆市中心城区雨水汇水分区表表7-1名称编号分区名称km2排水主要河流、渠道备注第六大片(五横-罗岭排水片)VI-1 白林区 3.45 凤凰河VI-2 五横桥区 2.25 曰公河小计 5.70总计189.50图7-1 安庆市中心城区雨水分片图7.3 排水体制排水体制的选择是城市排水系统规划中的首要问题。
它影响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维护和管理,对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也影响深远,同时也影响排水系统工程的总投资、初期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
城市排水体制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要求、当地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地形及气候)和受纳水体条件,结合城市污水的水质、水理及城市原有的排水设施情况,经综合分析比较确定,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地区可采用不同的排水体制。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雨水)解读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主要任务
(1)根据城市自然环境和用水状况,合理确定 规划期内污水处理量,污水处理设施的规模与 容量,降水排放设施的规模与容量; (2)科学布局污水处理厂(站)等各种污水处 理与收集设施、排涝泵站等雨水排放设施以及 各级污水管网; (3)制定水环境保护、污水利用等对策与措施。
1.3 城市排水体制的选择
(4)施工管理方面 合流制 优点:管线单一,减少与 其它地下管线、构筑物的 交叉,管渠施工较简单。 缺点:管渠中流量变化较 大,对水质有一定影响, 不利于泵站和污水厂的稳 定运行,造成管理维护复 杂,运行费用增加。
分流制 水质变化较小,有利于污 水处理和运行管理。
2.1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的布置形式
(1)正交式布置 概念:在地势向水体适当 倾斜的地区,各排水流域 的干管可以最短距离与水 体垂直相交的方向布置。 优点:干管长度短、口径 小,污水排出迅速,造价 经济。 缺点:污水为经处理直接 排放,使水体污染严重。 适用范围:在现代城市中 仅用于排除雨水。
1.3 城市排水体制的选择
混合制排水系统: 既有分流制,也有合流制。 产生原因:与城市发展的不同时期相联系。建设初期,周 围水体良好,并受建设资金限制,多采用合流制,甚至直 排式;随着城市发展和水环境恶化,逐渐在水体岸边进行 截流,排入污水处理厂;新建城区往往直接按雨、污分流 规划设计,有的结合旧区改造,变合流制为分流制。 现状:一种是分流制区域和合流制区域相互独立,分别明 显;另一种是同一区域既有分流制管道,又有合流制管道, 甚至是同一干管中同时接纳污水和雨水混合水流。 因地制宜的采用不同的排水体制都是合理的。
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方案
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方案一、引言城市排水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提出一个完善的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方案,以应对增加的城市排水需求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二、系统规划1. 基础设施规划根据当地城市人口、土地利用情况和气候条件,确定合理的排水设施建设规模。
包括雨水收集系统、排水管网、泵站等设施。
2. 工程技术选择选择合适的排水工程技术,如地下管道、开放式渠道、雨水花园等。
结合地形地势和城市布局,采用多种排水方式,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排水系统的效能。
三、雨水处理与利用1. 雨水收集系统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屋顶排水、道路排水等。
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收集并储存雨水,减轻城市排水压力。
2. 雨水利用开展雨水资源的利用,如灌溉用水、景观水体设置、供水补给等。
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将雨水资源有效应用于城市建设和生活用水。
四、排水管网建设1. 管网规划根据城市规模和发展趋势,制定排水管网建设规划。
优化管网布局,保证排水系统的有效连接和运行畅通。
2. 技术优化引入新材料和新技术,提高排水管网的稳定性和抗压能力。
采用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管网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修复问题。
五、泵站建设1. 定位和布局根据地势和市区排水需求,合理选择泵站的位置和布局。
保证泵站能够高效地将排水引入主干排水系统。
2. 设备选择选择高效、可靠的泵站设备,确保泵站运行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实时监控泵站的运行状态,提高管理效率。
六、应对气候变化1. 变化预测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影响,进行变化预测和评估。
提前制定应对策略,确保排水系统能够适应未来的气候条件。
2. 风险管理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抗洪能力和抗灾能力,预防和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
建立紧急响应机制,及时采取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七、维护与管理建立健全的城市排水系统维护和管理体系。
定期检查和维修排水设施,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3.5 城市雨水工程系统规划
更快。
理论内容: 1).当汇水面积上最远点的雨水流达集流点时,全面积产生
汇流,雨水管道的设计流量最大;
2).当降雨历时等于汇水面积上最远点的雨水流达集流点的 集流时间时,雨水管道需要排除的雨水量最大。
雨水管段设计流量计算举例
设雨水从最远点分别流入雨水口所需的集水时间均为τ
1。
Q
Q
Q
1 2
F A .q1
二、暴雨强度公式(雨量公式)
暴雨强度公式
167A1 (1 c lg P) q (t b) n
式中: q —— 设计暴雨强度,L/s.公顷(以上表中i,q=167i); P —— 设计重现期,年; t —— 降雨历时,min; A1,c,b,n —— 地方参数,根据统计方法进行确定。
暴雨强度曲线
3.5 城市雨水工程系统规划
雨水管渠系统特点:径流量大、流量变化大、满流 雨水管渠系统组成:雨水口、雨水管渠、检查井、 出水口
资料收集,确定暴雨强度公式
雨水管渠系统设计步骤:
划分排水流域,进行管道定线 确定设计参数、进行水力计算
绘制管渠平面图及剖面图
3.5.1 城市雨水管渠系统的布置 城市雨水管渠规划布置的主要内容: 确定排水流域和排水方式; 进行雨水管渠定线; 确定雨水泵房、雨水调节池、雨水排放口的 位置。
横坐标找到Q=200L/s,纵坐标找到i=0.004,两线交于A点,得到 v=1.17m/s,符合规定;而D界于400~500mm之间。
采用D=400mm时, i=0.0092, v=1.60m/s。I与地面坡度相差太大。
采用D=500mm时, i=0.0028, v=1.02m/s。结果合适。
四、设计步骤
设计降雨强度一般和降雨历时成反比,随降雨历时的增长而降低。
市政工程规划 第3章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
二、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原则
•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原则 (1)与城市整体功能相匹配; (2)符合环境保护需求; (3)充分发挥排水系统功能,满足使用要求; (4)充分发挥原有排水设施的作用;
(5)考虑工程建设的经济性;
(6)处理好远近期关系。
三、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步骤
•
排水工程规划一般按下列步骤进行:
(1)搜集基础资料;
二、城市污水量预测和计算
(一)城市总体规划污水量计算 城市污水量 城市生活污水量 部分工业废水量 城市污水量的估算 城市污水量=城市综合用水量×城市污水排放系数 (1)城市综合用水量=城市综合生活用水量+城市工业用水量 (2)城市污水排放系数是在一定计量时间(年)内的污水排放 量与用水量(平均日)的比值。 按城市污水性质的不同,污水排放系数可分为: 城市污水排放系数 城市综合生活污水排放系数 城市工业废水排放系数
2.工业废水: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主要 来自工厂车间或厂矿等地。
(1)生产废水:指生产过程中水质只受到轻微污染 或仅水温升高,不经过处理可直接排放的废水。
(2)生产污水:指在生产过程中,水质受到较严重 的污染,需要经处理后方可排放的废水。 3.降水径流:指径流于地面上的雨水和冰雪融化水, 又称雨水径流。
二、城市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
(5)分散式布置 • 概念:当城市周围有河流,或城市 中央部分地势高,地势向周围倾斜 的地区,各排水流域的干管经常采 用辐射状分散布置,各排水流域具 有独立排水系统。 • 优点:干管长度短、管径小、管道 埋深浅、便于污水灌溉。 图3-8 分散式布置形式 • 缺点:污水厂和泵站的数量增多。 • 适用范围:地势平坦的大城市 。
(2)编制排水工程规划方案并进行分析比较; (3)绘制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图及文字说明。
城市雨水系统规划设计与工程施工研究
城市雨水系统规划设计与工程施工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雨水管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城市雨水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工程施工是保护城市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对城市雨水系统规划设计与工程施工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1. 简介城市雨水系统规划设计与工程施工是为了合理管理城市的雨水资源,减少雨水对城市环境的负面影响,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它包括了雨水排水系统、雨水收集系统以及相关的建筑设施等。
2. 规划设计城市雨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2.1 雨水排水系统:合理规划城市的雨水排水系统,将雨水引导至排水沟、下水道等设施,确保雨水畅通无阻。
2.2 雨水收集系统: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收集雨水,以供灌溉、冲洗道路、消防等用途。
可以建设雨水收集池、雨水花园等。
2.3 绿化系统:通过增加绿化覆盖面积,改善雨水的渗透性,减少雨水径流,降低城市洪涝风险。
2.4 河道湖泊修复:修复城市中的湖泊和河道,增加蓄水容量,能够减少城市洪水的发生。
3. 工程施工3.1 环保材料:在城市雨水系统的工程施工中,应选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例如,采用可降解材料来建设雨水收集池、防滑路面等设施。
3.2 建设监管: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建设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同时,对工程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环保意识和法规的认知。
3.3 标志标识:在施工期间,应设置明显的标志标识,提醒行人和驾驶员注意施工区域,确保施工安全。
3.4 完善设施:在城市雨水系统工程施工的同时,应完善相关的设施。
例如,设置雨水收集设备、排水管道和检测设备等,以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4. 建议4.1 加强研究与推广:城市雨水系统规划设计与工程施工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作,需要不断进行研究和实践。
相关部门可以加强对该领域的研究,并将成果推广到其他城市。
4.2 吸纳民众参与:城市雨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工程施工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也需要民众的积极参与。
城市雨水管理系统的规划与建设
城市雨水管理系统的规划与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城市雨水管理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城市雨水管理系统的规划与建设,不仅是对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保障城市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从城市雨水管理系统的规划、建设和应用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城市雨水管理系统的规划城市雨水管理系统的规划是保障城市雨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
首先,需要对城市雨水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了解城市降雨量、径流特性等基本情况。
其次,要根据城市的地形、土壤类型、建筑布局等因素,制定相应的雨水管理规划。
例如,在山区城市,可以采用雨水收集和蓄水的方式,建设山体蓄水池和雨水花园,以减少山洪灾害的发生。
在平原城市,可以建设雨水渗透系统和湿地,增加地下水补给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此外,还需要考虑城市雨水管理系统与城市其他基础设施的协调规划,确保雨水管理系统的顺利运行。
二、城市雨水管理系统的建设城市雨水管理系统的建设是实现雨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关键环节。
首先,需要建设雨水收集设施,包括雨水收集管网、雨水收集池等。
这些设施可以将城市降雨的雨水收集起来,避免雨水直接排入排水系统,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
其次,需要建设雨水处理设施,包括雨水净化设备、雨水过滤设备等。
这些设施可以将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污染物,使其符合城市其他用水需求。
最后,需要建设雨水利用设施,包括雨水回用系统、雨水灌溉系统等。
这些设施可以将处理后的雨水用于城市绿化、农田灌溉等用途,实现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三、城市雨水管理系统的应用城市雨水管理系统的应用是实现雨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手段。
首先,可以将雨水用于城市绿化。
通过雨水灌溉系统,将处理后的雨水用于公园、花坛等绿化景观的浇灌,减少对自来水的需求,降低城市用水压力。
其次,可以将雨水用于农田灌溉。
通过雨水回用系统,将处理后的雨水用于农田的灌溉,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工程的系统架构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工程的系统架构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内涝灾害频发,已经造成巨大经济、财产损失并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正常安全运行, 受到了媒体、公众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很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产生城市内涝的原因和解决途径,各有建树。
为了科学规划建设城市排水(雨水)防涝工程,抵御城市内涝,本文从工程的角度探讨构建城市排水(雨水)防涝工程的系统问题。
关键词:防涝工程;系统架构;设计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排水防涝问题频发,主要表现为城市内涝、水体污染和水资源紧缺,近年来城市内涝问题尤其突出,严重影响城市正常运转,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死亡。
城市排涝工程设计确定设施规模、布局,并用于指导城市排涝设施建设;排涝系统规划设计水平直接决定城市排涝等级,对城市面对超标雨水下排涝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要有效防治城市内涝,城市排涝设施建设和管理同样重要。
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实施,确保排涝设施同步或优先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构建智能暴雨预警系统,提前预报城市暴雨和内涝情况,健全防涝预案,提高城市渍涝灾害的应急处理能力;加强城市排涝管网和设施的维护,尤其是管网的清淤维护,应做到常态化;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城市排涝系统达到设计排放能力,保证城市安全,促进城市良性发展。
一、城市内涝成因城市内涝的原因,不仅受到气候的自然条件影响,更多地跟人类的活动有着不可分割的影响。
全面把握城市内涝的成因,对制定城市排水防涝规划、有效解约城市内涝问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气候因素使城市遇到暴雨的概率增多。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迹象影响,全球大气气流随着季节的变化也越发显示出异常状况,恶劣天气经常发生,极端天气情况导致降雨量的连续增多,致使多个地区遇到暴风雨的概率增多,有的城市甚至会出现罕见的特大暴雨情况。
我国的降雨量有着时间和地点分布不平衡的特征,尤其在夏季时候,城市遭遇短时间快速的大量降水情况增多,这将会导致城市面对暴雨的情况变得严峻,直接影响城市排水系统的运行。
城市雨水管理系统建设方案规划
城市雨水管理系统建设方案规划一、引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雨水管理。
城市的大规模建设和密集人口的聚集,导致了城市的地表面积减少,雨水无法充分渗透进地下,而是迅速流入下水道,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因此,建设一个高效的城市雨水管理系统,成为了城市规划的重要环节。
二、现状分析1. 雨水排放不畅目前,大多数城市的雨水排放系统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下水道排放方式上,这种方式使得雨水流失速度过快,导致城市缺乏水源补给,进而引发干旱问题。
同时,由于下水道系统的容量有限,一旦遇到强降雨,往往会造成下水道堵塞,进而引发洪涝灾害。
2. 水资源浪费严重传统的雨水管理方式没有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导致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
雨水可以用于农田灌溉、景观水体补给等方面,但由于缺乏有效的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这些水资源往往被排放到下水道中,造成了浪费。
3. 环境污染问题由于城市的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城市的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如化学物质、重金属等。
传统的雨水管理方式无法有效过滤这些污染物,导致雨水排放到水体中,加剧了水体的污染问题。
三、建设目标基于以上现状分析,我们制定了以下城市雨水管理系统建设的目标:1. 提高雨水利用率通过建设高效的雨水收集系统,将城市的雨水资源充分利用起来,用于农田灌溉、景观水体补给等方面,提高雨水利用率。
2. 减少雨水排放速度建设雨水渗透系统,将雨水引导到地下,增加地下水的补给量,减少雨水排放速度,避免城市的干旱问题。
3. 提高雨水排放能力改造和扩建城市的下水道系统,增加其排放能力,避免因强降雨而引发的洪涝灾害。
4. 净化雨水建设雨水过滤系统,对雨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有效过滤,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四、建设方案1. 雨水收集系统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建设雨水收集设施和管网系统。
雨水收集设施可以设置在建筑物的屋顶、道路的路面等地方,通过管网系统将收集到的雨水引导到集水池或地下水库中。
同时,可以利用现有的水体,如湖泊、河流等,作为雨水收集的储存和供给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汇水面积确定,以使雨水不致漫 过路口。
一般在道路交叉口的汇水点、
2
低洼地段均应设置雨水口。此外, 在道路上每隔25~50 m也应设置 雨水口。
1
2
道路交叉口处雨水口的设置
凡是箭头相对的一定要设置雨水口; 凡是箭头相背的不设雨水口;
凡是箭头
或
可设可不设雨水口
此外,利用道路边沟排除雨水,从而减少暗管长度 约100~150 m,降低了整个管渠工程的造价。
3.1.8.调蓄水体的 设置 可调节洪峰流量。
3.2 雨量分析与暴雨强度公式
雨水设计流量是雨水管渠系统设计的依据。由于雨 水径流的特点是流量大而历时短,因此应对雨量进行分 析,以便经济合理地推算暴雨量和径流量,作为雨水管 渠的设计流量。
雨量分析 降雨现象的分析,是用降雨量、暴雨强度、降雨历时、
降雨面积和重现期等因素来表示降雨的特征。
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入水体.
地形坡度较大时,雨水干管宜布置在 地面标高较低处;
地形平坦时,雨水干管宜布置在排水 流域的中间。
3.1.2.尽量避免设置雨水泵站 当地形平坦,且地面平均标高低于河流的洪水位标高时,
需将管道适当集中,在出水口前设雨水泵站,经抽升后排入 水体。尽可能使通过雨水泵站的流量减到最小,以节省泵站 的工程造价和经常运行费用。
3.1.3.根据城市规划布置雨水管道
通常应根据建筑物的分布,道路布置及街坊或小区内 部的地形,出水口的位置等布置雨水管道,使街坊或小区内 大部分雨水以最短距离排入街道低侧的雨水管道。
❖ 雨水干管的平面和竖向布置应考虑与其它地下管线
和构筑物在相交处相互协调,以满足其最小净距的要 求。市区内如有可利用的池塘、洼地等,可考虑雨水 的调蓄。在有连接条件的地方,可考虑两个管渠系统 之间的连接。
累 积 降 雨 量
60
20
120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当雨水管渠接入池塘或河 道时,采用分散出水口式 的管道布置
当河流水位变化很 大,或管道出口离水 体较远时,采用集中 出水口式的管道布置
3.1.7.排洪沟的设置 对于傍山建设的城市和厂矿企业,为了消除洪水的影响,
除在设计地区内部设置雨水管道外,尚应考虑在设计地区周围 或超过设计地区设置排洪沟,以拦截从分水岭以内排泄下来的 洪水,并将其引入附近水体,以保证城市和厂矿企业的安全。
3.1 雨水管网布置
3.1.1.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入水体
(1)基本原则:雨水管渠应尽量利用自然地形坡度布
置,要以最短的距离靠重力流将雨水排 入附近的池塘、河流、湖泊等水体中。
(2)当地形坡度较大时,雨水干管布置在地形低处或溪
谷线上;
当地形平坦时,雨水干管布置在排水流域的中间,
以便于支管接入,尽量扩大重力流排除雨水的范 围。
第三节
城市雨水工程 系统规划
主要内容
雨水管渠系统布置的要求。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雨水排水体制,雨水管渠系统布置原则,雨水 口的布置要点,排洪沟的作用及设置要求。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具有进行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布置及排洪沟的布 置能力。
雨水系统: 雨水口、雨 水管渠、检查井、出水 口。
任务:及时地汇集并排 除暴雨形成的地面径流。
降雨量(mm/d)
2、 降雨历时:
是指连续降雨的时段,可以指一场雨全部降雨的时间,也可以指 其中个别的连续时段。用t表示,单位为min或h
3、暴雨强度:
决定雨水设计流量的主要因素
是指某一连续降雨时段内的平均降雨量,即单位时间的平均降雨 深度,用i(mm/min)表示 ;i=H/t
在工程上,常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降雨体积q(L/s.公顷) 表示
(2)明渠:在城市郊区,建筑密度较低,交通量较小的地
方,一般考虑采用明渠。 特点---造价低;但明渠容易淤积,孳生蚊蝇,影响
环境卫生,且明渠占地大,使道路的竖向规划 和横断面设计受限,桥涵费用也增加。 在地形平坦、埋设深度或出水口深度受限制的地区,可采 用暗渠(盖板渠)排除雨水
3.1.5.合理布置雨水口,保证路面雨水顺畅排除
一、雨量分析的要素
1、降雨量: 指单位地面面积上,在一定时间内降雨的雨水体积。又称在一
定时间内的降雨深度。 用H(mm)表示,也可用单位面积的降雨体积(L/ha)表示。
常用的降雨量统计数据计量单位有以下几种:
年平均降雨量:指多年观测所得的各年降雨量的平均值(mm/a) 月平均降雨量:指多年观测所得的各月降雨量的平均值(mm/月) 年最大日降雨量:指多年观测所得的一年中降雨量最大一日的
自动雨量计所记录的数据一般是每场雨的累积降雨量和降雨时间之间的
对应关系。
以降雨时间为横坐标、以累积降雨量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称为降雨量
累计曲线。
①在城市暴雨的推球过程中,经常采用的降雨历时为:
5min 、10min、15min、20min、30min、45min、60min、 90min、120min,特大城市可以用到180min
i与q两种表示方法的换算关系如下: q=167i
1mm/min=10-3(m3 /m2)/min= 10-3(103L /m2)/min =1(L/ m2)/min=1(L/min)/m2=10000(L/min)/hm2=10000/60 (L/s.hm2) =167 (L/s.hm2)
暴雨强度和降雨历时的关系
❖ 雨水管道应平行道路敷设,宜布置在人行道或绿化
带下,不宜布置在快车道下,以免积水时影响交通 或维修管道时破坏路面。当道路大于40 m时,应考 虑在道路两侧分别设置雨水管道。
3.1.4.采用明渠或暗管的选择
(1)暗管:在城市市区或厂区内,由于建筑密度高,交
通量大,一般采用暗管排除雨水。 特点----卫生条件好、不影响交通,造价高。
3.1.6.雨水出水口的布置
(1)分散出水口:
当管道将雨水排入池塘或小河时,水位变化小,出水口构 造简单,宜采用分散出水口。就近排放管线短、管径小,造价 低。
(2)集中出水口式:
当河流等水体的水位变化很大,管道的出水口离常水位较 远时,出水口的构造就复杂,因而造价较高,此时宜采用集中 出水口式布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