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2021年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2024届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高三考前热身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4届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高三考前热身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4届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高三考前热身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谢维扬先生说:“宗法制度的本质可以说是一种私法制度,就是国家承认血缘团体的领袖对其成员有代替法律来实施的管理权和处置权。

”材料直接说明宗法制度A.具有维护私家政权的性质B.目的为巩固周天子统治C.利于维护宗族内部的团结D.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矛盾2.为解决粮食收购问题导致的粮食供应的严峻形势,联共(布)中央从1928年发布指示,严厉批评了各地党、苏维埃和合作社组织以及党员个人在粮食收购工作中的懈息和迟缓。

为贯彻指示,在各地组织武装征粮队,到处搜查,没收“余粮”,此举收到了成效。

这表明苏联A.恢复了战时共产主义的余粮收集制B.通过集体农庄建设来解决农业问题C.新经济政策不能满足经济建设需要D.工业化进程过快引发经济结构失衡3.托克维尔在《论美国民主》中说道:“联邦政府被授予媾和、宣战、缔结商约、征集军队和筹建舰队的专权。

……加入联邦的各州虽然有权修改或改订自己的立法,但不准制定追究既往的法律,不得在本州内组织贵族集团。

”对此言论理解最准确的是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B.各州政府拥有法律赋予的自主权C.中央政府的权威得到充分保障D.各州法律对于阐述行政权有差异4.孔子主张强公室,抑私门。

曾对统治者提出要求:“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只有“上好礼”,才能“下好义”;对民众则提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2021年高三第四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第四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第四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24.古代中国某位思想家说:“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下列言论与之有相通之处的是(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25.据记载,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作坊多配有专门“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

秦代《均工律》中就规定“工师善教工,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

由此可知,古代官营手工业( )A.注重新技术的研究与传承 B.强化了对技术市场的垄断C.注重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 D.具有严密的产品制作工序26.著名学者赵汀阳说:“对于任何统治来说,智力精英都是最危险的潜在反叛力量……(科举制)利用人性弱点而成功地摆平了智力精英集团。

”可见,科举制度( )A.确立了皇权的统治地位 B.根除了潜在的反叛力量C.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D.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27.清政府曾颁旨宣谕:“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

自积习相沿,视工商为末务,国计民生,日益贫弱,未始不因乎此。

亟应变通尽利,加意讲求。

”这表明( )A.清政府阻挠民族工业发展 B.洋务运动导致清廷日益贫弱C.清政府改变重农抑商政策 D.清政府接受资产阶级代议制28.《天津条约》签订以后,咸丰皇帝曾表示:“因思驻京一节,为患最巨,断难允行。

至进京换约,如能尽力阻止,更属妥善。

”咸丰皇帝的这番话实质上反映了()A.外国公使“驻京”是危害最大的条款B.英法“进京换约”的要求是不正当的C.清政府强硬的反侵略外交政策D.清政府受传统外交体制的束缚29.下图为近代中国某一时期的军事路线图。

与此对应的革命发展趋势是()A.从学习英美转向以俄为师B.从进攻城市转向农村发展C.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D.从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30.梭伦改革取消以前的贵族、农民、手工业者三级之分,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的四个等级,赋予各等级公民不同的权利和义务,此措施()A.消除了贵族特权 B.保证雅典全民参与民主政治C.促进了工商业发展 D.保障了政权向所有公民开放31.罗马法的内容和立法技术远比其他奴隶制和封建制法更为详尽……尤其是它所提出的自由民在‘私法’范围内形式上平等、契约以当事人之合意为生效的主要条件和财产无限制私有等原则,都是适合于资产阶级采用的现成的准则。

2021-2022年高三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三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24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必做)注意事项:1.第I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9. 宋代高承《事物纪原》称:“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

”这一记载表明A.草市发展为镇级行政区 B.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C.城市经济重心发生转移 D.经济区域化趋势凸显10. 元朝行省有权参与议定路府州县所掌的赋税数额、征收方式,也拥有对路府州县赋税额高低上下、此增彼减的调整权。

镇戍于淮河以南的汉军诸万户及新附军等,则直接由行省管辖。

材料表明元朝A.地方享有自治权 B.地方形成了割据势力C.有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双重性 D.地方权力被严重削弱11. 古希腊喜剧《骑士》中,一位将军试图劝服一个卖香肠的人去夺取民主派领袖的职位时说:“要做政客,惟一的麻烦就在于你什么都知道。

适于做人民领袖的不是那些有学问的人,或诚实的人,而是那些无知而卑微的人。

你可千万别错过这个绝好的机会。

”这段话A.道出了民主政治的真谛B.体现了古希腊的平等思想C.表达了对民主制度的不满 D.成为雅典政客的最好描述12. 当沉浸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索之中时,人们能够回想起探索与发现的诸种辉煌成就……看起来仿佛是在每一个方面,人类行动的疆界都变得更为广阔。

能反映此观点的是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②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③莎士比亚的《巨人传》④薄伽丘的《十日谈》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xx,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含答案)本卷共5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可以直接反映中国古代的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内外朝制2.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在东周之世,社会上即已发生一种思潮:主张节制资本,其具体办法,是大事业官营;大商业和民间的借贷,亦由公家加以干涉。

"该思潮属于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3.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汉武帝得到一头小鹿,交给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大夫便放了小鹿。

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对大夫减轻了处罚。

董仲舒断案体现的思想是A.德主刑辅B.君权神授C.天人感应D.三纲五常4.据《史记》记载,汉文帝佞臣邓通曾对丞相申屠嘉礼仪怠慢,申屠嘉严斥邓通,并招其至丞相府,依律欲斩之,后文帝求情方才得免。

这说明A.汉初礼仪制度至上,无人可以违背B.汉初丞相位望隆重,皇帝也礼让三分C.丞相申屠嘉专权,汉文帝大权旁落D.丞相申屠嘉刚直不阿,坚决维护法度5.宋代词人周邦彦在《少年游》中提到“并(太原)刀如水,吴(苏州)盐胜雪”。

这反映当时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专业市镇已经兴起C.商帮势力日益崛起D.太原成为著名都会6.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提到:“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贫者为佣,亦博升米自给。

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熟悉自古力势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接纳不敢归又连结外夷,乡导以入。

”材料主要反映了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B.沿海居民生活艰难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海禁政策后果严重7.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子才拥有财产继承权。

至宋代,庶子也可参与财产分配。

到了明清时期,非婚生子也拥有程度不一的财产继承权。

从家庭内部权力关系来说,上述变化反映出的趋势是A.家父长的权力日趋巩固B.家庭成员关系趋于平等C.嫡妻的地位日渐上升D.传统家庭观念逐渐解体8.两百多年前,有位瑞典贵族派人万里迢迢到中国定做瓷器。

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材料强调,1874年到1892年轮船招商局年年盈利,但盈利原因是因为官方扶持,如允许其承运官物、免税、贷款和缓息等,而不是依靠自身的管理优势、技术优势等,这并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只是强调轮船招商局在创办初期不处于劣势,不等于实力可以匹敌洋商,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轮船招商局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主要目的是为军用企业提供资金,故“专意谋取贴补”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材料只是强调轮船招商局得到官方扶持,不等同于“享有垄断特权”,排除D项。故选B项。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大量的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这有利于江南经济的发展,故本题选C项;人口南迁与社会主要矛盾缓和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A项;人口南迁不一定推动农业商.品化进程,故排除B项;从唐朝中期开始,经济重心南移,故排除D项。
5.据道光年间的《璜泾志稿》记载:苏州常熟璜泾镇,“商贾骈集,财货辐辏。若土地所产与夫他方水陆之物,靡不悉具。凡近市二十区之民,有而求售焉者,无而求市焉者”。这说明,璜泾镇()
A.带动了长途贩运业的繁盛B.体现了鲜明的专业化特色
C.促进了区域商贸网络形成D.聚焦大批实力雄厚的商人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道光年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璜泾镇是“近市二十区之民”的商贸中心,这说明该镇促进了区域商贸网络的形成,C项正确;长途贩运业指跨省贸易,材料与此不符,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璜泾镇贸易发达,无法体现该镇具有专业化特色,排除B项;材料并未表明该市镇聚焦大批实力雄厚的商人,排除D项。故选C项。

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武帝元封五年,刺史“假印绶,有常治所”,由使臣性的监察官,变为常住性的中央派驻地方的监察机构。

这一变化A.扩大了刺史监察职权B.有利于提高监察效率C.废止了郡国并存制度D.便于了刺史惩处贪官2.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等。

这其实从本质上反映了A.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B.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C.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3.“从19世纪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

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这种考虑在一些作品有所反映……”下列作品中能够反映材料中所说的“这种考虑”的是A、《唐璜》B、《巴黎圣母院》C、《人间喜剧》D、《等待戈多》4.“NIRA于1933年6月16日通过。

它促使属员和雇主一起协商并就劳动时间、工资以及其他雇佣问题达成协议。

只要这些协议符合政府法规,他们就不受反托拉斯法的约束。

”材料中的“NIRA”指的是A.《农业调整法》B.《全国工业复兴法》C.《全国劳工关系法》D.《公平劳动标准法》5.一战以来国际格局出现了三次演变。

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多极化趋势B.雅尔塔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C.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D.雅尔塔体系、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6.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总结到:“瑞金时代是最纯洁、最清一色的了,但那时我们的事特别困难,结果是失败了。

2021年高三4月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4月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试卷类型:A2021年高三4月模拟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I卷(必做)注意事项:1. 第1卷每小题4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

9.西周时期实行一种维护贵族统治的制度,它由原始的父系家长制血缘组织,经过变质和扩大而成。

以下对这一制度叙述正确的是( )A.嫡长子继承权力,其余诸子被排斥于统治集团之外B.这一制度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维系统治秩序C.形成了“天子—诸侯—士—卿大夫”的等级制度D.郡县制实行后这一制度在中国开始消失10.右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

它不.能反映出当时( )A.已经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 D.绘画取材于生活11.斯塔夫里阿诺斯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

”这里的“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主要是指( )A.为政以德 B.君权神授 C.三纲五常 D.民贵君轻12.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写到:“现代的自然研究,和整个近代史一样,是从这负责 样一个伟大的时代算起,这个时代,我们德国人由于当时我们所遭遇的民族不幸而称之为宗教改革,法国人称之为文艺复兴,而意大利人则称之为五百年代,但这些名称没有一个能把这个时代充分地表达出来。

……”他认为这个时代应该是( )A .“发现人”的时代B .“信仰自由”的时代。

C .“理性”时代D .“科学”时代13.伊丽莎白一世(1533年—1603年)是英国都铎王朝最后一位国王。

江苏省2021版高三4月模拟调研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I)卷

江苏省2021版高三4月模拟调研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I)卷

江苏省2021版高三4月模拟调研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9高二下·包头期中)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国”和“家”的关系密不可分。

《大学》中所言的这种观念主要源自于()A . 分封制B . 宗法制C . 礼乐制D . 科举制2. (2分)(2016·长沙模拟) 战国时期,今天的湖南省区域属于楚国,所以湖南也称“楚地”。

观察下面汉代某时期政区示意图,汉朝时对“长沙国”的称呼可能是()A . 西楚B . 南楚C . 东楚D . 楚国3. (2分) (2020高一下·甘肃期中) 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

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①自然经济长期没有根本性突破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③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④中国古代经济曾颇具竞争优势A . ①②B . ②③C . ①④D . ③④4. (2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结构更新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主导文化从儒学式微转变为儒、释、道三教并立;胡汉两种异质文化从冲突渐进到兼容;地域文化从中原一脉发展成南北分明。

这主要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 . 中国古代文化向多元化的格局发展B . 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获得迅速发展C . 道家思想实现宗教化以后才被认可D . 少数民族的文化与汉文化相互吸收5. (2分) (2017高三上·上高月考) 恩格斯在《波斯和中国》一文中说:“古老中国的末日正在迅速到来。

国内战争已使帝国的南方与北方分立……过不了多少年,我们就会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作垂死的挣扎,同时我们也会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

”这里的“国内战争”是指: ()A . 太平天国运动B . 第二次鸦片战争C . 义和团运动D . 辛亥革命6. (2分) (2017高一上·微山月考) 学者费正清指出:“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既要消除国内的军阀统治,又要废除外国人的特权的双重斗争。

江苏省2021版高三4月仿真训练历史试卷(II)卷

江苏省2021版高三4月仿真训练历史试卷(II)卷

江苏省2021版高三4月仿真训练历史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这句话出自哪位思想家之口()A . 孔子B . 孟子C . 荀子D . 庄子2. (2分) (2017高一上·涞水期中) 戴逸先生评论清王朝某项制度时说:“它是皇帝私人的工作班子,直接听命于皇帝,帮助皇帝出主意,写文件,处理重大政务,如升革文武官员、审理重大案件、制定大典礼节、查考兵马钱粮等。

”与“它”相关的是()A . 内朝B . 中书省C . 内阁D . 军机处3. (2分) (2020高二上·秦安期中) 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

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

这表明我国古代()A . 重农抑商政策改变B . 商业政策较为灵活C . 商业税超过农业税D . 商人地位不断提高4. (2分)(2017·惠州模拟) 据统计,1890年上海机器织布局一般工人平均月工资是5元银元左右,同一时期武昌织布官局的工人月工资是7-10元,熟练的技术工人能达到30元甚至更多。

而1883年直隶普通农民除去各种赋税折算每月收入不过1元多。

这说明了()A . 农民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尖锐B . 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C . 新的生产方式推动经济发展D .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5. (2分) (2019高二下·杭州期中) 梁启超在《新史学》中说:“是故善为史者,必研究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其公理公例之所在,于是有所谓历史哲学者出焉。

历史与历史哲学虽殊科,要之,苟无哲学之理想者,必不能为良史,有断然也。

”该观点主要表明()A . 历史与历史哲学之间没有本质区别B . 史学家要善于发现并阐明历史规律C . 历史学的研究目的是探求客观史实D . 历史哲学都是从客观史实出发的认识6. (2分) (2018高三上·肇庆模拟) 近代以来,我国沿海地区逐渐出现“崇奢黜俭”的消费观念,甚至“隶卒倡优之徒,服饰艳丽;庶人之妻,珠玉炫耀,虽经禁约,全不遵守”,形成了“等威不能辨,贵贱不能别”的局面。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高三历史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无答案)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高三历史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无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高三历史试卷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百姓”一词,辞海注释:“书尧典:‘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孔传:‘百姓百官’,郑注‘百姓,羣臣之父子兄弟’。

”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周语富辰曰:‘百姓兆民’”材料中的“百姓”是指A.封建地主阶级 B.战国的“平民” C.奴隶主贵族 D.西周的“国人”2. 张廷玉在《明史·刘健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武宗时,刘健等提出压制近幸)拟旨上,不从,令再拟。

健等……以原拟封进。

越五日,健等复上疏,历数政令十失,……因再申前请。

帝不得已,命所司详议。

……既而所司议上,一如健等指,帝勉从之……这说明明朝的内阁制A.明朝内阁形同宰相,能左右皇帝的决策。

B.明朝内阁是皇权的组成部分必须完全遵照皇帝的旨意行事。

C.明朝内阁权力在不同的时期确有差异,其所起作用要视皇帝的开明程度而言。

D.明朝内阁只是侍从左右,以备顾问,协助皇帝处理朝廷文书的机构。

3. 有学者认为,战国至西汉初农民的桑麻纺织业、家畜饲养和园艺种植等多种经营的收入,可占农家生产总收入的40%以上。

这种观点A.推翻了对古代抑商政策的固有认识 B.否定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C.深化了对古代中国自然经济的理解 D.肯定了战国至汉初私营纺织业的发达4.明代王骥德《曲律·杂论》载:“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

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填词’。

”对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A.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 B.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C.元曲发展渐显衰落态势 D.都市繁荣促进文学发展5. 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右图所示著作的核心思想是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 科学与民主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D.“师夷长技以制夷”2.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下列人物的思想主张与这一观点相似的是A.洪仁玕B. 胡适C.严复D.张之洞3.梁启超说:“我国嗤嗤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

”省略的两个字最可能是A.君主B. 西学C.民权D.科学4.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

”这一评论指的是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B.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C. 李贽笔下的孔子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5.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在作乱为自振之机。

”文中的“维新党”指的是A.洋务派B.资产阶级维新派C.资产阶级革命派D.激进的民主主义者6.近代以来,中国各阶级为追寻独立,民主,自由和富强之路,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图片所示文献中,能够反映资产阶级这种探索的有A.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②③④7.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提出“到民间去”的号召,并开始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启蒙宣传,是在A.戊戌变法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五四运动时期D.国民革命时期8.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他于20世纪20年代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的含义是①反对帝国主义②“耕者有其田”③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④“制定劳工法”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③9.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的结果,是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其形成的标志是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提出B.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提出C.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提出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10.xx年时我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1978年底邓小平同志发表了被誉为开辟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宣言书的重要讲话,其主题是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确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C.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D.阐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11.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障人耳目,改易其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A. 进化论B. 日心说C.量子论D.相对论12.19世纪,西方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低,与这一趋势形成无关的科学家是A. 伽利略B.达尔文C.爱因斯坦D. 牛顿13.全球因焚烧矿物燃料而释放出的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排放量节节攀升,产生的温室效应必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4次小测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4次小测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4次小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27题共81分)1.《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得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

”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A.国家权力的重心自国王转至议会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C.实现了从传统专制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的转变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2. 某历史学家在尼克松当政期间(1968~1974年)写了一本书,叫《帝王总统》,声称美国的总统已经从“宪政总统”变成了“帝王总统”。

从该历史学家的视角看,美国总统的这一转变反映出()A.美国政体趋于完善B.总统行政权的扩大C.西方民主的局限性D.美国民主的独特性3. 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是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

这种机制不包括() A.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的分权制衡B.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门间分权制衡C.国会参众两院对立法权的分权制衡D.白人、黑人在国家权力分配中的分权制衡4. 美国国会1791年12月15日批准了宪法第十条修正案:“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分别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

”该修正案主要意图是()①扩大地方和人民权力②限制联邦政府权力③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④确认宪法至上原则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5. 下图反映了美国两党政治的实质,下列四个选项的言论与漫画的主旨吻合的是()A.如果非同一个政党一起就不能进天堂,我宁愿永不进天堂B.政府的最危险的敌人C.两党只是同一个钱币的正反两面D.在一个共和党选区,我是民主党人;在一个民主党选区,我是共和党人;在一个不确定的选区,我是一个确定的人……6. 美国前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政府》的报告中指出:“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百姓”一词,辞海注释:“书尧典:‘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孔传:‘百姓百官’,郑注‘百姓,羣臣之父子兄弟’。

”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周语富辰曰:‘百姓兆民’”材料中的“百姓”是指ﻩA.封建地主阶级B.战国的“平民”C.奴隶主贵族ﻩD.西周的“国人”2. 张廷玉在《明史·刘健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武宗时,刘健等提出压制近幸)拟旨上,不从,令再拟。

健等……以原拟封进。

越五日,健等复上疏,历数政令十失,……因再申前请。

帝不得已,命所司详议。

……既而所司议上,一如健等指,帝勉从之……这说明明朝的内阁制A.明朝内阁形同宰相,能左右皇帝的决策。

B.明朝内阁是皇权的组成部分必须完全遵照皇帝的旨意行事。

C.明朝内阁权力在不同的时期确有差异,其所起作用要视皇帝的开明程度而言。

D.明朝内阁只是侍从左右,以备顾问,协助皇帝处理朝廷文书的机构。

3. 有学者认为,战国至西汉初农民的桑麻纺织业、家畜饲养和园艺种植等多种经营的收入,可占农家生产总收入的40%以上。

这种观点A.推翻了对古代抑商政策的固有认识 B.否定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C.深化了对古代中国自然经济的理解D.肯定了战国至汉初私营纺织业的发达4.明代王骥德《曲律·杂论》载:“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

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填词’。

”对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A.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 B.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C.元曲发展渐显衰落态势 D.都市繁荣促进文学发展5. 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

”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洋务运动D.甲午中日战争6. 20世纪初中国某地县志记载:“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A.农村地区仍固守小农经济模式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C.近代经济对传统经济影响有限 D.西方经济侵略尚未深入到内地7.“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

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

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

……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

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A.国民革命时期B.井冈山时期C.延安时期 D.过渡时期8. 新中国外交在形成过程中表现出三个主要特征:一是革命性,即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有密切联系;二是“内向性”,即其外交决策往往受到国内政治的制约和影响;三是过渡性,即其形成是从革命运动的对外关系向国家外交过渡的过程,它包括了中共及其领导人的历史角色的转变。

下列选项符合新中国外交第三个特征的是A.“一边倒”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不结盟的外交政策9.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农民的经济是分散的,根据苏联的经验,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细心的工作,才能做到农业社会化。

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

农业社会化的步骤,必须和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强大的工业的发展相适应。

”为此,党和政府建国后A.废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B.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C.实行“耕者有其田”政策D.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10. 路德指出:“教宗……没能当上皇帝,至少成功地做了太上皇。

他羞辱我们的皇帝,让皇帝吻教宗的脚,当教宗骑驴时,还让皇帝给他拿脚蹬或缰绳。

这哪像一个独立的帝国和掌权的皇帝呢?”路德的主张A.阐释了“因信称义”B.利于维护德意志的主权C.否定了宗教的存在价值D.反对君权神授11. 古希腊历史学家波利比阿指出:“如果人们只注意执政官的权力,那罗马国家就完全是君主制政体;如果人们只注意元老院的权力,它又完全是贵族政体;而如果只注意民众的权力,它显然又是民主政体。

”这体现了当时的罗马A.民众利益至上ﻩ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实行贵族政治D.王权与族权的结合12.“产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用竞争取代先前主宰者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规则。

”下列选项对材料中“产业革命实质”的认识最准确的是A.促进社会生产关系变革B.强调生产重于消费分配C.确立自由主义经济政策D.蒸汽动力取代自然力量13. 1689年《权利法案》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征税权属于议会等。

从表面看似乎没什么新意,但事实上却是政体制度上的一次革命。

材料中所说的“革命”是指A.君主制在英国被推翻B.议会开始要求制约王权C.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D.国王从议会手中接过王冠14.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在《西方哲学史》中提到:“(这)是一个政治联合体赖以奠立的根本原则,这条原则有助于克服绝对放任自流所导致的无法无天的状态,因为人们将自愿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与他人合法的自由权利相和谐……这意味着,他将被强迫而成为自由的。

”文中这个“根本原则”是A.人人平等B.社会契约C.自由民主D.理性法制15.1917年,苏俄早期领导人李可夫扬言:“社会主义变革的太阳将从何处升起?我想,在目前的情况下,就我们这种生活水平要开始社会主义变革,这不是我们的事业,我们没有力量,客观条件也不具备。

……我们不能超出资产阶级制度的范围。

”该观点主要针对列宁A.要求退出帝国主义大战B.提出的《四月提纲》C.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ﻩD.实行的《土地法令》16.美国史学家R·帕尔默在《世界现代史》中写道: “在……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企业和贸易的存在。

”该政策的实施( )A.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B.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观念C.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D.使这一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17.1964年10月5日至10日在埃及开罗举行,此时的成员国已经增加到47个,大部分是来自亚洲和非洲新取得独立的民族国家。

这次会议除了重申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立场外,将焦点放在了巴以冲突以及印巴冲突之上。

会议通过了《和平和国际合作纲领》。

该国际组织最有可能是A.《华沙条约》组织B.经济互助委员会C.不结盟运动 D.欧洲共同体18.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美国文化以电影、时装、摇滚音乐这类商业形式牢固占领欧洲市场时,许多欧洲人不安地要求:欧洲应当有一个简明有力的自我概念。

法国在反对美国文化影响方面特别积极——他们认为自己是在为欧洲的价值和传统而战……”欧洲特别是法国对美国文化的反应实质上反映出( )A.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丧失 B.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C.世界政治冲突的不断加剧 D.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在激化19.据财政部网站消息,截至2021年4月13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47个。

虽然遭到美国的反对,但几乎美国所有的主要盟友都已经加入,其中包括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意大利、菲律宾和韩国。

这表明A.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B.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D.一超多强政治格局形成20.有这么一类艺术家:普遍厌倦高标准化的工业文明,主张返回自然,认为埃及的金字塔、史前的巨石建筑、美洲的古墓、禅宗石寺塔才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才具有人与自然亲密无间的联系。

这类艺术家( ) A.主张回归古代,消极避世 B.崇尚自然,表达浪漫情怀C.采用现代主义的风格创作D.否认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21.(14分)城市化是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是一个市镇机能转变的过渡时代。

……原有以行政及军事机能为主的城镇,也逐渐蜕变转化为商业及贸易的重要据点,这种商业化的趋势,直到明清,传统的市镇均脱离了它的原始含义,而以商业机能为标准。

……到15世纪末(尤其是明成化、弘治年间),出现了江南市镇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选自《明清时期的江南市镇》材料二英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曲线(1700~1859年)材料三中国城市告别传统城市形态走向近代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

与西方资本主义诸国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工业革命和日益增长的商业化等内力作用实行近代城市化和城市近化代不同,中国的城市近代化发韧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批有别于传统封建市镇的近代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

这些通商城市以贸易为中介,并通过强行建立租界等手段,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技术、城市建设与管理化样式及价值观念移植嫁接到传统城市之中,从而使这些城市走出乡村社会及文化的包围而开始了艰难的近代之旅。

——摘自《中国近代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论略》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至明清市镇机能的变化。

试用史实说明这一变化对社会结构和思想、文化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

(4分)(2)材料二反映了18世纪以来英国城市化的进程,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英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的主要原因。

(2分)(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中英城市化的不同之处。

(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城市化艰难发展的原因。

(4分)22.(12分)危机,是险境和机会并存。

危机伴随着历史的延续,客观上也促进了文明的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贵族占据了首席执政官等重要职位,还把持了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但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公民大会,没有实际权力,形同虚设。

贵族通过放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平民处境不断恶化,甚至沦为债务奴隶。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人教版教材材料二: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政府推行新政。

新政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33年3月到1935年初,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结束混乱状态,稳定人心。

第二阶段从1935年到1939年,主要是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

……新政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1933年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规定政府拨款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并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负责该项工作。

——《历史》人民版必修二教材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