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力法的计算

合集下载

结构力学:第七章《力法》

结构力学:第七章《力法》

为此,求出基本结构的
和NP值 N1
0 22 1
-1/2
对称
2
列表计算(见书137页)后得
EA11=(3+ ) a EA△1P=-Pa
2P 2
NP 0
3 P0
1
+P/2
P 4
对称返29回2
代入典型方程,解得
3
22
X1=1
4
=0.172P
0 22 1
对称
N1
-1/2
2
各杆内力按式
X1 1 M1图
M 2图
M3图 P Pab L

作基本结构各 和MP图
1 X2 1 由于 3=0,故
13= 31= 23= 32= △3P=0
X3 1 则典型方程第三式为
MP图
代代入入典典型型方3方3X程程3(=解消0得去公因子)得
33≠0(因X3的解唯一)
Pab2
L2 M图
MAC= a
4P 11
+
a(
3P 88
)
Pa 2
内力的计算便是静定问题。
返26回
2 、力法的计算步骤
(1)确定原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2)选择静定的基本结构(去掉多余联系, 以多余未知力代替)。 (3)写出力法典型方程。 (4)作基本结构的各单位内力图和荷载内力 图,据此计算典型方程中的系数和自由项。 (5)解算典型方程,求出各多余未知力。 (6)按叠加法作内力图。
结论
象上述这样解除超静定结构的多余联系而得 到静定的基本结构,以多余未知力作为基本未知 量,根据基本结构应与原结构变形相同而建立的 位移条件,首先求出多余未知力,然后再由平衡 条件计算其余反力、内力的方法,称为力法。

结构力学力法的计算

结构力学力法的计算

结构力学力法的计算在结构力学中,力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用于分析和设计各种结构的受力状态和稳定性。

力法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和结构平衡原理,通过将结构划分为多个互相独立的力学系统,再进行力学方程的求解,可以得到结构各点的受力情况。

力法的计算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受力系统:首先,需要明确结构的受力体系,包括受力点、受力方向和受力大小。

根据结构的特点和应用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受力系统。

2.提取受力系统:将受力系统从结构中剥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力学系统。

这样可以降低计算难度,并且便于分析结构的受力情况。

3.建立力学模型:对于每个独立的力学系统,需要建立相应的力学模型。

根据受力情况和结构的几何形状,可以选择适当的力学模型,如简支梁、悬臂梁等。

4.进行力学方程求解:通过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结构平衡原理,可以建立相应的力学方程。

根据方程的特点,可以选择适当的数值解法,如代数法或迭代法等。

5.求解受力分布:通过求解力学方程,可以得到结构各点的受力情况。

这包括受力方向、受力大小和受力位置等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对结构的受力状态进行分析和评估。

6.验证和优化设计:对于计算结果,需要进行验证和优化设计。

通过与理论计算或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确认计算的准确性,并对结构的设计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需要注意的是,力法的计算过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边界条件:在进行力法计算时,需要确定结构的边界条件。

边界条件可以影响结构的受力情况,因此对于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2.材料性质:在建立力学模型时,需要考虑材料的性质和力学参数。

材料的性质直接影响结构的刚度和强度,因此对于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

3.荷载条件:在进行力法计算时,需要明确结构所受的荷载条件,包括静载和动载。

不同的荷载条件会导致结构不同的受力状态和响应,因此需要准确确定。

4.结构几何形状:在进行力法计算时,需要考虑结构的几何形状。

结构的几何形状会直接影响结构的受力分布和刚度特性,因此需要准确描述和建模。

结构力学教程——第10章 力法

结构力学教程——第10章 力法

系数和自由项 ➢ 梁、刚架:
ii
M i 2 ds
EI
Ai yi EI
ij
M i M j ds EI
Aj yi EI
iP
M i M P ds EI
➢ 桁架:
2
ii
Ni l EA
ij
Ni N jl EA
iP
Ni N Pl EA
知识点
10.3 超静定刚架和排架
1. 刚架
20kN/m
11
M12 EI
ds
FN21 EA
ds
y2
cos2
EI ds EA ds
1P
M1 M P EI
ds
M0y ds
EI
(4)求多余未知力,即水平推力FH
M0y
X1
FH
1P 11
y2 EI
EI ds
cos2
ds EA
ds
(5)内力计算
M M 0 FH y
FQ FQ0cos FHsin FN FQ0sin FHcos
1P 11X1 0
P
2P 0
P
0
a
11
2 2
1
1
1
P
a
N1
NP
(3)求系数
11
2
Ni l 2( EA
2)2 EA
2a 4 12 a EA
4a (1 EA
2)
1P
Ni N jl 1 Pa 2 EA EA
(
2 )( EA
2P)
2a 2Pa (1 EA
2)
(4)解方程
X1
1P
11
P 2
当结构框格数目为 f , 则 n=3f 。

朱慈勉结构力学力法

朱慈勉结构力学力法

6.46 EA
kN
(
)
2 5 m 1 15
2 5 m 1 15
C2E 4.A 23kNm
θD
6.46kN EA
1 m 1 1 m 1 35 35
例6-12 求图示组合结构C点的竖向位移ΔC和AD与BD杆间的相对转角
ΔθD。忽略受弯杆的轴向变形。 已知AD和BD杆:EA EI m2
2次超静定
9
选取基本结构为切断竖杆:
X 1h
t0
1 EA
1 kl
§6-7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F E N F N d A s k 0 F G Q F Q d A s M E M d I s F R c
1)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
F N F Nd P s EA
k 0F G Q F Qd P A s
M M P ds EI
求超静定结构因温度改变、支座移动产生的位移时, 若选原结构建立虚拟力状态,计算将会更简单。
EI, l,t0 ,Δt

M、Q、N
EMIht、ENAt0、G kQA
P=1

T 2 1 1 R *c W 21
c M * E M I h t d s N * E N A t0 d s Q * G kd Q
2次超静定
9
解:⑴ 确定超静定次数;
⑵ 用力法求解, 并作M图和FN图; ⑶ 选取基本结构为铰结体系求位移;
⑷ 求AD杆与BD间的相对转角:
⑸ 施加单位荷载并求各杆轴力:
D
FN1FN l EA
1 m 1
35m 25m 1 1 .8 9 k N 1 .3 4 k N 3 5
E A 1 5
1 m 1 35
b h

结构力学第4章 力法计算简化.

结构力学第4章 力法计算简化.

FP
2
FP
单位弯矩(图)和荷载弯矩(图)为:
FP R
FP 2
FP R
FP
FP R

FP
M1 1
MP


FP R 2
sin
若只考虑弯矩对位移的影响,有:
11


M12ds EI

R
2EI
,
1 P

M1M Pds EI


FP R2 2EI
,
X1

FP R

弯矩为:
M

M1 X1

MP
FP /4 FP /2 FP /4
FP /4 FP /2 FP /4 FP /4 FP /2 FP /4
FP /4 FP /4
FP /4
I/2
FP /4
FP /4
又看到您了! FP /4 FP /4
FP /4
I/2
I/2
二、 使单位弯矩图限于局部
ij ji 0 i 1,, n 2
3. 力法计算的简化
无弯矩状态的判别
前提条件:结点荷载; 不计轴向变形。 刚结点变成铰结点后,体系仍然几何不变的情况
刚结点变成铰结点后,体系几何可变。但是,添 加链杆的不变体系在给定荷载下无内力的情况
利用上述结论,结合对称结构的对称性,可使 手算分析得到简化。
一、 对称性 (Symmetry) 的利用
P
例: FP
FP
由于 0 ,问题无法化简 12
(2)未知力分组和荷载分组
FP
X1 Y1 Y2 , X2 Y1 Y2 , 12 0
力法典型方程成为:

结构力学第五章 力法

结构力学第五章 力法
超静定结构
超静定结构与静定结构 在计算方面的主要区别
• 静定结构的内力只要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即 可求出,而不必考虑其它条件,即:内力是 静定的。 • 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则不能单由静力平衡
条件求出,而必须同时考虑变形协调条件,即: 内力是超静定的。
求解超静定结构的计算方法
• • 从方法上讲基本有两种:力法和位移法。 从历史上讲分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
M1 M1 M 12 l 3 (图形自乘) • EI dx EI dx 3EI 11

1P
4 M1MP ql dx EI 8EI
• 代入变形条件, 得: • X1= - ⊿1P/δ11= 3ql/8 (↑) • 最后弯矩图可用叠加原理(也可将X1作用在基
•⊿2P=[(ql2/2×l)×l] =ql4/2EI
(3)、解方程 (求解未知量)
• 力法方程:(可消去 l3/EI) • 4/3 X 1 -X 2 - 5ql/8 = 0 • -X1+4/3X2+ ql/2 = 0 • 解出: • X 1 =3ql/7 • X2 = - 3ql/56
1nXn+
… … nnXn+ ⊿nP = 0
• (n次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力法典型方程) • 基本未知量:n个多余未知力X1 、X2、… Xn; • 基本体系:从原结构中去掉相应的n个多余约 束后所得的静定结构; • 基本方程:n个多余约束处的n个变形条件。
力法典型方程的讨论:
• (1)、可写成矩阵形式: 11 12 1n X 1 1P 0 • 22 2 n X 2 2 P 0 21 n1 n 2 nn X N nP 0 • [δ ]{X} + {⊿P } = {0} • [δ ]——系数矩阵、柔度矩阵 • (2)、力法方程主系数: δ ii≠0,恒为正 . • 因为δ ii是Xi=1作用在自身方向上,所产 生的位移系数,所以不为零,恒为正。

结构力学力法的典型方程

结构力学力法的典型方程

结构力学力法的典型方程结构力学是研究结构内部受力和变形规律的学科,通过建立力学模型并利用力学方程进行分析,可以预测结构的受力状态和稳定性。

在结构力学中,主要涉及到几个典型的方程,包括平衡方程、变形方程和材料本构关系方程。

1.平衡方程:平衡方程是表达结构处于静力平衡状态的基本方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出。

平衡方程可以分为整体平衡方程和局部平衡方程。

(1)整体平衡方程:整体平衡方程是研究整个结构的受力平衡关系,通常包括平衡条件、力的平衡方程和力矩的平衡方程。

2.变形方程:变形方程是用来描述结构受力引起的变形情况的方程,包括位移方程和应变-位移关系。

(1)位移方程:位移方程是用来描述结构各点的位移与受力之间的关系。

位移方程可以根据变形模型和平衡条件来推导,一般采用构件的柔度矩阵或势能法推导。

(2)应变-位移关系:应变-位移关系是研究结构变形与应变之间的关系,通过该关系可以求解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情况。

应变-位移关系通常根据材料的本构关系来确定。

3.材料本构关系方程:材料本构关系方程是研究结构材料特性对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该方程可以获得应力-应变关系。

材料本构关系方程根据材料的力学性质和实验数据来确定,常用的材料本构关系方程有钢材的线弹性本构关系、混凝土的受压和受拉本构关系等。

在结构力学中,以上三个典型方程通常以矩阵形式来表达,从而可以进行更加简洁和高效的数值计算。

典型的矩阵方程包括平衡方程的矩阵形式、位移方程的矩阵形式、应变-位移关系的矩阵形式以及材料本构关系方程的矩阵形式等。

总结起来,结构力学的典型方程包括平衡方程、变形方程和材料本构关系方程。

这些方程是结构力学分析的基础,通过这些方程的建立和求解,可以揭示结构内部受力和变形的规律,为结构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结构力学力法PPT_图文

结构力学力法PPT_图文
q EI 1次超静定
一个无铰封闭圈有三个多余联系
q
q
q
q
第8章
2、去掉多余联系的方法
(1)去掉支座的一根支杆或切断一根链杆相当于去掉一个联系。 (2)去掉一个铰支座或一个简单铰相当于去掉两个联系。 (3)去掉一个固定支座或将刚性联结切断相当于去掉三个联系。 (4)将固定支座改为铰支座或将刚性联结改为铰联结相当于 去掉一个联系。
1、解题思路
q
2
1
l
原结构
q
x1 基本结构
位移条件: 1P+ 11=0 因为 11= 11X1 ( 右下图) 所以 11X1 +1P =0 X1= -1P/ 11
q 1P
11 x1
11 x1=1
第8章
2、解题步骤
(1)选取力法基本结构; (2)列力法基本方程; (3)绘单位弯矩图、荷载弯矩图; (4)求力法方程各系数,解力法方程; (5)绘内力图。
X1
X2
基本结构(1)
第8章
对应不同的基本结构有不同的力法方程:
A
B
C
D
C1
C2
l A X1
l
l
原结构
B
C
D
C1
C2
X2
解:力法方程:
基本结构(2)
第8章
对应不同的基本结构有不同的力法方程:
A
B
C
D
C1
C2
l
l
原结构
A
B
C
l D
C1
X1
X2
解:力法方程:
基本结构(3)
第8章
四、如何求
A
以基本结构(2)为例:

结构力学第六章力法

结构力学第六章力法

弯矩图可按悬臂梁画出
M X1 M 1 M P
§6-4 力法计算超静定桁架和组合结构
一 超静定桁架
F Ni l ii EA F N i F N jl ij EA F N i FN P l iP EA
2
桁架各杆只产生轴力,系数
典型方程: 11 X 1 1P 0
9 17 FP , X 2 FP 80 40
叠加原理求弯矩: M X 1 M 1 X 2 M 2 M P
3FPL/40 3FPL/40
FP 9FP/80
23FP/40 FNDC
FQDC 3FPL/80 FQBD
FQCD FNDA
FQBD=-9FP/80
FNBD=-23FP/40
FQDC=3FP/40+FP/2=23FP/40
2 P 3P 0
11 X 1 1P 0 22 X 2 23 X 3 0 X X 0 33 3 32 2
11 X 1 1P 0 X 2 X 3 0
反对称荷载作用下, 沿对称轴截面上正对称内力为0 例: FP FP/2 FP/2 FP/2
1)一般任意荷载作用下
11 X 1 12 X 2 13 X 3 1P 0 21 X 1 22 X 2 23 X 3 2 P 0 X X X 0 33 3 3P 31 1 32 2
11 X 1 1P 0 22 X 2 23 X 3 2 P 0 X X 0 33 3 3P 32 2
M FN
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分布与梁式杆和二力杆的相对刚度有关。 链杆EA大,M图接近与连续梁,链杆EA小,M图接近与简支梁。 例: 中间支杆的刚度系数为k,求结点B的竖向位移?EI=C

力法和位移法的基本方程

力法和位移法的基本方程

力法和位移法的基本方程力法和位移法是结构力学中常用的两种分析方法。

力法是以外力为基础,通过计算结构内力来求解结构的变形和应力状态;位移法则是以结构变形为基础,通过计算结构位移来求解结构的内力和应力状态。

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

力法的基本方程为平衡方程和应力-应变关系式。

平衡方程是指结构受到的外力与内力的平衡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F = 0其中,∑F表示结构受到的所有外力的合力,等于内力的合力。

这个方程可以用来计算结构的内力分布。

应力-应变关系式是指材料的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σ = Eε其中,σ表示应力,E表示弹性模量,ε表示应变。

这个方程可以用来计算结构的应力分布。

位移法的基本方程为位移-力关系式和应力-应变关系式。

位移-力关系式是指结构的位移与内力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u = ∑(k_i)^(-1)F_i其中,u表示结构的位移,k_i表示第i个节点的刚度,F_i表示第i个节点的外力。

这个方程可以用来计算结构的内力分布。

应力-应变关系式同样适用于位移法,可以用来计算结构的应力分布。

需要注意的是,力法和位移法的基本方程只是分析结构的起点,具体的分析方法和计算过程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确定。

同时,结构的材料性质、几何形状、边界条件等因素也会对分析结果产生影响,需要进行综合考虑。

总之,力法和位移法是结构力学中常用的两种分析方法,它们的基本方程为平衡方程和应力-应变关系式、位移-力关系式和应力-应变关系式。

在实际分析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并考虑结构的材料性质、几何形状、边界条件等因素。

结构力学第六章力法

结构力学第六章力法

例 求图示刚架M图。
q
B
C
E1I1 l
E2I2 l A
E1I1 k E2 I 2
原结构
q
X1
B
C
φA=0
X2
ΔφB=0
A 基本体系
1. 力法方程
11X1 12 X2 1P B 0 21X1 22 X 2 2P A 0
2. 方程求解
q
B
C
ql 2 8
A
MP图
1P
1 E1I1
2 3
1 ql2 14CΒιβλιοθήκη B 5 ql256
B
C
1 ql2 8
A
1 ql2 28
a) M图
A
b) M图
3)当k=∞,即E1I1很大或E2I2很小。由于柱AB抗 弯刚度趋近于零,只提供轴向支撑,故梁BC相当
于简支梁,M图见图b)。
结论:
在荷载作用下,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只与各杆 抗弯刚度EI的比值k 有关,而与杆件抗弯刚度 EI的绝对值无关。若荷载不变,只要 k 不变, 结构内力也不变。
(变形协调条件)。
Δ1=δ11X1 + Δ1P=0
q ↓↓↓↓↓↓↓↓↓↓↓↓↓↓↓B

RB
↓↓↓↓↓↓↓↓↓↓↓↓↓↓↓B 当ΔB=Δ1=0
X1 =><RB

δ11
+
×X1 X1=1
↓↓↓↓↓↓↓↓↓↓↓↓↓↓↓B
Δ1P
二、ii q力法↓M↓E↓↓I的i↓2↓↓d↓典s 型0,方ik程
MiMk ↓↓E↓↓I↓↓↓↓
11 X1 12 X 2 13 X 3 1P 0 21 X1 22 X 2 23 X 3 2P 0 P 31 X1 32 X 2 33 X 3 3P 0

《结构力学》第5章:力法

《结构力学》第5章:力法

03
对边界条件敏感
力法对边界条件的处理较为敏感, 边界条件的微小变化可能导致计 算结果的显著不同。
适用范围讨论
适用于线弹性结构
01
力法适用于线弹性结构,即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发生的
变形与荷载成正比,且卸载后能够完全恢复。
适用于静定和超静定结构
02 力法既适用于静定结构,也适用于超静定结构,但超
静定结构需要引入多余未知力和变形协调条件。
在传动系统的力学分析中,采用力法计算各部件的受力情况,
确保传动系统的正常运转。
案例分析与启示
力法应用广泛性
力法计算精确性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力法在桥梁、建 筑和机械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力法作为一种精确的计算方法,在解决超 静定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力法在工程实践中的局限性
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结构力学》第 力法典型方程及应用 • 力法计算过程与实例分析 • 力法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 力法在工程实践中应用 • 力法学习建议与拓展资源
01 力法基本概念与原理
力法定义及作用
力法是一种求解超静定结构的方法, 通过引入多余未知力,将超静定问题 转化为静定问题进行求解。
桁架结构应用
桁架结构由杆件组成,通过力法可以求解桁架结构中的多余未知力,进而分析 桁架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组合结构应用
组合结构由不同材料或不同形式的构件组成,通过力法可以分析组合结构的内 力和变形,为结构设计提供优化建议。
复杂结构简化与力法应用
复杂结构简化
对于复杂结构,可以通过合理简化为静定结构或简单超静定结构,进而应用力法求解。
适用于简单和规则结构
03
对于简单和规则结构,力法能够较为方便地求解出结

结构力学力法

结构力学力法

结构力学力法结构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变形、破坏及承受载荷的学科。

而力法(Force Method)是结构力学中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分解和叠加结构的内力来求解结构的变形和应力分布。

力法的基本原理是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在结构力学中,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会产生内力,而这些内力满足力的平衡条件。

以简支梁为例,梁受到上面的外力作用,会产生下方的支反力。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以得到支反力与外力之间的关系,进而求解出支反力的大小和方向。

力法的应用步骤一般如下:1.设计空间内部力和位移:根据物体的几何性质、材料特性和外力条件,建立结构受力模型,并假设结构内部力和位移的初值。

2.材料模型:根据结构的材料特性,选择相应的力学模型。

常见的材料模型包括弹性模型和塑性模型。

3.受力平衡:根据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平衡条件,可以得到各个节点处的力平衡等式。

这些等式可以根据结构的几何特性和受力条件进行推导,建立结构的力平衡方程。

4.结构刚度矩阵:根据结构的几何性质和材料特性,可以得到结构的刚度矩阵。

刚度矩阵是结构的一种特征矩阵,描述了结构在受力下的刚度特性。

5.定义单元力和变形:根据结构的力平衡方程和刚度矩阵,可以将结构的内力和受力位移表示为单元力和单元变形的叠加形式。

6.求解结构内力和位移:通过迭代的方法,将结构的内力和位移从初值迭代到收敛。

在每一次迭代中,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和结构刚度矩阵,计算节点的内力和位移,然后更新节点处的单元力和变形。

7.结果分析:根据结构的内力和位移,可以进一步分析结构的应力分布、变形形态和稳定性等问题。

根据需要,还可以根据结果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力法的优点是简单、直观,适用于各种结构的分析。

但力法也存在一些限制,比如只适用于小变形、线性弹性结构的分析;不适用于存在局部破坏、非线性特性的结构。

总之,力法是结构力学中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通过分解和叠加结构的内力来求解结构的变形和应力分布。

结构力学 力法

结构力学 力法
11
§6-2 力法基本原理
说明: ii 0 主系数, ij ji 副系数,可正、可负、可零。
iP 自由项,可正、可负、可零。
ii
s
M
2
i ds,
EI
ij
ji
s
MiM EI
j
ds, iP
MiM P ds s EI
X1, X2
进一步说明:
M X1M1 X 2M 2 M P
二、超静定排架
单跨排架 排架
双跨排架
例: 求作图示排架弯矩图。
EA→ ∞
EA→ ∞
EA→ ∞
E1I1
E1I1
E2I2
E2I2
EI
EI
EI
5kN/m 6m 2m
原结构
18
§6-3 超静定刚架和排架
解: ⑴选取基本体系确定基本未知量
⑵建立力法方程
11X1 12 X 2 1P 0
21X1 22 X 2 2P 0
⑴力法求解超静定结构,可以选取多种不同形式的基本结构,无论选取那种
形式的基本结构,也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超静定结构,只要超静定次数相同其
力法方程的形式就相同,(不包括含有弹性支承及支移的超静定结构)但力
法方程及方程中的系数和自由项的力学意义不同。
⑵基本结构的合理选取
(a)基本结构必须是几何不变的静定结构。
810 EI
,2P
0
5kN/m
90kN.m
M2图
8
8
MP图
19
§6-3 超静定刚架和排架
⑸解方程
144 EI
X1
108 EI
X2
810 EI
0
108 EI

结构力学——力法

结构力学——力法

结构力学——力法结构力学,力法结构力学是研究物体和结构受力情况以及结构变形的一门学科。

在结构力学中,力法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它可以用来解决结构的内力和位移分布问题。

力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外力作用在结构上的效果转化为力的剪力、弯矩和轴力等,通过求解这些内力来得到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情况。

力法的基本步骤包括:选择适当的受力系统,根据受力系统的特点将受力转化为剪力、弯矩和轴力等力的效果,通过平衡条件得到内力分布方程,并解析或计算出内力分布,最后计算结构的位移和变形情况。

力法的应用范围较广,适用于静定和非静定结构的受力和变形分析。

在静定结构中,结构的支座反力可以通过受力平衡条件求解,然后根据支座反力和结构的几何形状得到结构的内力和位移分布。

在非静定结构中,由于受力平衡条件无法直接求解,需要通过引入位移相关的方程来解决。

在应用力法进行受力分析时,需要根据结构的几何形状和受力情况,选择适当的受力系统。

受力系统的选择应当符合结构的几何特征以及边界条件,使得受力效果可以直接转化为剪力、弯矩和轴力的效果。

通常情况下,剪力和弯矩用受力系统的剪力图和弯矩图来表示,而轴力则通过受力系统的轴力图来表示。

在进行力法计算时,首先需要确定受力系统的作用点和力的大小,然后通过受力平衡条件求解支座反力,并根据支座反力和结构的几何形状构造内力分布方程。

内力分布方程一般根据结构的受力特点,可以通过积分法、均布加载原理、等效剪力原理等构造。

然后,通过解析或计算的方法求解内力分布方程,得到结构的内力分布情况。

最后,根据内力分布和结构的弹性特性,可以计算出结构的位移和变形情况。

力法在结构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来解决梁、柱、桁架、刚架等结构的受力和变形分析问题。

在实际工程中,通过力法可以得到结构的内力和位移分布情况,从而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指导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并对结构的荷载承载能力进行估算。

总之,力法是一种重要的结构力学分析方法,通过将受力效果转化为剪力、弯矩和轴力等,可以求解结构的内力和位移分布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篇 超静定结构
第七章 力 法
§7-1 超静定结构的组成和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7-2 力法的基本原理 §7-3 采用力法解超静定结构举例 §7-4 力法的简化计算 §7-5 温度变化及有弹性支座时结构的计算 §7-6 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及力法计算的校核
1
§7-1 超静定结构的组成和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一般规则为: 1)去掉或切断一根链杆,相当于去掉一个约束; 2)去掉一个简单铰,相当于去掉两个约束;
4
3)去掉一个固定支座或切断一根梁式杆件,相当 于去掉三个约束;
4)将梁式杆上的一个刚结点改为一个简单铰结点,
相当于去掉一个约束。
举例说明:
b)
a)
X1
X2
单跨悬臂梁
n=2
原结构
X1
X2
多跨静定梁
n=2
( A =0) 基本体系
l/2
l/2
A
原结构( A= 0)
B
基本结构
16
二. 多次超静定结构的力法计算
下面给出多次超静定结构的基本结构在荷载和未
知力 X i 分别作用下的位移图。
q
q
C
D
C
D
FP 原结构
A ΔBH = 0, B ΔBV = 0, θB = 0。
FP 基本体系
A ΔBH = X0,3 B ΔBV = 0, X1 θB = 0。X2
如下图所示的单跨静定梁,若只满足平衡条件, 支座 B 处的竖向反力可以是任意值。
q
A
B
EI , l
3 ql
8
3
二. 结构的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结构的超静定次数n = 结构中多余约束的数目n 为了确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n:
通常使用的方法是拆除多余约束法 (或切断多余 联系法),即将原结构变成为静定结构所必须拆除( 或切断)的多余约束(或联系)的总数目n。
5
静定多跨梁
b)
X2
原结构 X2
X1 n=2
悬臂刚架
n=2 X1
X2
n=2 X1 简支刚架
6
c) 原结构
d)
原结构
X
X
1
2
X1
X 3 X 2 X 3 n=3 内部超静定
X2
X1
X
X
2
1
n=2
7
e) 原结构
f) 原结构
X1 X1 n=1
不能把原结构拆成几
何可变体系。此外,要把 超静定结构的多余约束全 X1 部拆除完。
因为:
11 11 X1
所以力法方程可写为:
11 X1 1P 0
12
讨论: 1)力法方程的实质是位移协调方程。
2)方程的物理意义:基本结构在荷载FP和未知量X1 共同作用下沿X1方向的位移等于原结构B支座竖向位 移。 3)系数及自由项的物理意义:
11 —— 基本结构在X1 1 作用下沿X1方向的位移。
基本结构。
FP
A
EI
B
l/2 l/2
10
FP
A
EI
BA
l/2 l/2
原结构(ΔBV=0) A
A
+Δ11
X1 B
A
11 11 X1
A
11
X1 1 B
FP B
基本体系 X1
基本结构 FP
B
B Δ1P
11
2. 力法方程
力法方程为: 11 1P BV 0
基本结构的位移=原结构的位移
BV——原结构B截面竖向位移
一. 超静定结构的组成
超静定结构具有如下特征: 1. 从几何构造分析的角度来看,超静定结构是具有多
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2. 从静力学的角度来看,若只考虑静力平衡条件,超
静定结构的内力和支座反力不能够由平衡方程唯一 地确定,还要补充位移协调条件。
2
若只满足平衡条件,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和支座反 力可以有无穷多组解答。
1P —— 基本结构在FP 作用下沿X1方向的位移。
13
3. 力法计算 1) 求系数及自由项:
FP l 2A
FP MP 图
A B
l
l/2
M图
11
1 EI
1ll 2 l
2
3
l3 3EI
1P
1 EI
1 2
FP l 2
l (2 23
l
1 3
l) 2
1 FP l 2 5 l 5FP l 3 EI 8 6 48EI
31 X1 32 X2 33 X3 3P B 0。
根据前面给出的位移图讨论力法方程和系数的 物理意义。
主系数:δ11,δ22,δ33 恒大于零,永远为正值。 副系数:δij ( i≠j ) 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零。 i 表示位移的方位;j 表示产生位移的原因。
19
由位移互等定理:δij= δji,即δ12= δ21,δ23= δ32, δ31= δ13。
n=3
X3基本原理
求解任何一个超静定结构,除应满足平衡条件 外,还必须满足位移协调条件。
一. 一次超静定结构的力法计算
1. 力法的基本体系和基本未知量
如下图示单跨超静定梁,去掉支座B的链杆,
用相应的未知力X1代替,X1称为力法基本未知量。 去掉B支座的多余约束后得到的静定结构称为力法
B X1 1
14
2) 求未知力X1 :
X1
1P
/ 11
5FP l 3 48 EI
3 EI l3
5 16
FP
3) 作内力图:
3 16 FPl
M MX1 MP
A
11 16 FP
B
5 32 FPl5
16 FP
A
B
M图
FS 图
15
思考题:
如何计算?
A X1 EI FP B
l/2
l/2
A
EI FP B
作 M 图及 MP 图,求出力法方程的系数和自由 项,解方程求出力法未知量 X i ,然后根据下式求最 后内力为:
M( x) M1( x)X1 M2( x)X2 M3(x)X3 MP (x)
FS ( x) F S1( x)X1 FS2( x)X2 FS3(x)X3 FSP (x)
FN ( x) F N1( x)X1 F N2(x)X2 F N3(x)X3 FNP (x)
20
对于任意一个n次超静定结构,已知n个位移条 件时,其力法的一般(典型)方程为:
1 11 X1 12 X2 13 X3 L 1 j X j K 1n Xn 1P 0,
2
21 X1 22 X2 23 X3
L
2 j X j
L
2nXn
2P
0,
M M M M L M L M M 0,
i
i1X1 i2X2 i3X3 L
ij X j
L
in Xn
17
C
D
δ31
A
B
δ21
δ11 X 1 1
C
D
C
D
δ32
A
B
δ22
X2 1
q
δ12
C
D
FP
δ33
A
δ23
B
δ13
X 1 3
A
Δ3P Δ1P
B Δ2P
18
力法方程为:
11 X1 12 X 2 13 X 3 1P BH 0,
21 X1 22 X2 23 X3 2P BV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