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会考复习资料哲学部分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会考资料大全 《哲学常识》

高中政治会考资料大全 《哲学常识》

高中政治会考资料大全《哲学常识》1. 物质意识辩证关系?答: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促进,错误阻碍.2. 一切从实际出发含义及重要意义?答:即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它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的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出发点.3.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答:基本问题即物质意识的关系问题,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又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4. 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对青年学生的要求?答: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放在国情上.客观的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5.联系的概念及普遍性表现?答:联系指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具有普遍性.(1)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相互联系的.(2)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3)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6.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及方法论意义?答:区别: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有序合理).整体功能小于部分之和(无序欠佳) 联系: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相互影响:整体影响部分,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7.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答: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离开物质谈运动或者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8.静止的两种情况?答:一是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9.如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答:要把事物如实的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阶段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10.规律的含义?答: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11.规律客观性的表现: 它的存在和发展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

(完整版)高中政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

(完整版)高中政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

(完整版)高中政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哲学常识》一、唯物论(辩证唯物论)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原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2、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从主观出发。

3、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

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且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正确处理主客观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辩证法(唯物辩证法)1、事物是普遍联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诸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叫做联系。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

【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

高考政治常识专题复习(哲学常识)

高考政治常识专题复习(哲学常识)

高考政治常识专题复习(哲学常识)高考政治温习专题:哲学知识第一局部唯物论(一)重要考点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迷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物质的含义,世界的客观性原理:自然界与社会及其开展规律的客观性。

3.人的看法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看法可以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看法对客观事物的开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

4.物质和看法的辨证关系:一切从实践动身是人们正确看法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基本立足点,从实践动身,树立中国特征社会主义,实事求是。

5.人具有客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扬人的客观能动性的关系;物质运动的规律性与人的客观能动性的关系。

(二)考点中要留意的效果1.留意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物质的详细形状、以及自然迷信上的物质的区别。

2.物质的独一特性是客观真实性,物质的基本属性是运动。

两者是不同的,前者是区别于看法而言的独一特性。

后者是指物质具有的属性中最基本的是运动。

3.世界的根源是物质,这提醒了世界的来源。

世界的实质是物质,这提醒了世界的共同属性和实质特征。

物质第一性,是相对看法第二性而言的。

看法是物质的反映,提醒的是物质决议看法。

4.看法的能举措用,首先表如古人的看法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其次表如今看法能反作用客观事物。

前者不排挤看法对物质的反映有错误的方面,但强调能正确反映,要求人类不时探求,追求真理。

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得出两方面:正确的看法促进事物的开展,错误的看法阻碍事物的开展。

5.物质决议看法是一切从实践动身的哲学实际依据。

从实践动身复杂地说就是从客观存在的理想动身,从物质动身,就是路途方针政策和实际与客观存在的理想相分歧。

因此要支持从客观动身。

6.从实践动身要实事求是。

但从实践动身与实事求是又不是同等的。

前者的实际前提是物质决议看法,后者的实际前提是按规律办事。

7.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客观能动性是唯物论、辩证法和看法论的一致。

人的客观能动性的发扬必需以遵照客观规律为前提,不能违犯客观规律。

尊重客观规律必需发扬人的客观能动性。

高三政治哲学复习资料

高三政治哲学复习资料

高三政治哲学复习资料高三政治哲学复习资料高三是学生们备战高考的关键时期,各科目的复习都显得尤为重要。

其中,政治哲学作为高中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们需要重点关注和复习的内容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高三政治哲学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备战高考。

一、政治哲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的本质、原则和价值的学科。

它关注政治现象的本质、政治权力的来源和合理性,以及政治伦理和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等。

政治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政治伦理的道德基础、政治制度的合理性等。

二、政治哲学的主要学派和代表人物1. 古希腊政治哲学: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政治哲学是政治哲学的重要起源之一。

柏拉图主张哲人统治,认为理性和智慧是政治统治的基础;亚里士多德则强调合理的政治制度和公正的法律。

2. 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约翰·洛克、亚当·斯密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强调个人自由和私有财产权的保护。

洛克主张社会契约论,认为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权;斯密则提出了市场经济理论和劳动价值论。

3.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强调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

马克思主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恩格斯则强调无产阶级专政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

4. 实用主义政治哲学:约翰·杜威、威廉·詹姆斯实用主义政治哲学强调实践和经验的重要性。

杜威主张民主教育和社会改革,认为教育是社会变革的重要手段;詹姆斯则提出了个人主义和主观体验的理论。

三、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和重要理论1. 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论是政治哲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主要由洛克和卢梭等人提出。

社会契约论认为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权,政府的目的是保护人民的自由和财产权。

2. 阶级斗争理论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的发展是阶级斗争的结果,无产阶级革命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

高中政治会考复习资料哲学部分

高中政治会考复习资料哲学部分

第二部分哲学常识第一课一切从实际出发1.哲学⑴哲学的含义: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⑶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以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更好的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并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2.自然界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⑴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理由:第一,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第二,在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所以说,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⑵指导意义: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⑶具体要求: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相处。

3.社会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⑴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⑵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⑶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4.物质⑴含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不依赖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叫做物质。

⑵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⑶世界统一于物质。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5.意识⑴含义: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⑵宗教:从本质上看,宗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⑶为什么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①客观原因:最根本的是_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制约。

②主观原因:第一。

立场不同;第二。

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第三。

知识构成不同。

⑷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①原理内容: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展开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们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高中政治会考必背知识点之哲学与生活_

高中政治会考必背知识点之哲学与生活_

高中政治会考必背知识点之哲学与生活_(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要符合客观(2)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2.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事求是;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结合起来。

辩证法: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改变条件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2.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相互影响。

整体影响到部分,部分也制约着整体,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会对整体的性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1)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2)搞好局部,优化结构,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3.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要坚持辨证否定观(扬弃),坚持批判地继承,在继承中创新。

4.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方法论:(1)把握时机,促成质的飞跃(2)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发展创造条件。

5.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高中政治 必修4 哲学部分 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 必修4 哲学部分 知识点总结

高二政治合格考:哲学部分必背知识整理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个组成部分。

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

哲学的起源:哲学源自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1.2.哲学的本义: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

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获得灵魂”。

3.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会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

4.世界观的含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

5.方法论的含义: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当人们以一定的世界观观察问题、处理问题时,世界观就有了方法论的意义。

所谓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6.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人们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7.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区别(研究领域、研究对象):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某一局部的问题,揭示的是自然界或社会的特殊本质和规律。

哲学是把整个世界作为研究对象,揭示的是世界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和最一般的规律。

(2)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注】:1.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人类知识大致分为三类:①自然科学知识②社会科学知识③思维科学知识【判断】①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②哲学是一切科学之科学()③哲学都是科学的()8.哲学的基本问题、基本派别(1)基本问题:物质(存在)与意识(思维)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高二政治会考复习提纲哲学生活部分

高二政治会考复习提纲哲学生活部分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部分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考点1、理解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B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在于客观实在性2、物质与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脱离运动的物质和脱离物质的运动,都是根本不存在的。

3、运动是有规律的。

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考点2、理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 B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依据。

2、求真务实,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统一的。

面对21 世纪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社会变化,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考点3、4、知道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A 理解人们在尊重客观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 B规律是客观的,规律是普遍的,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我们要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考点5、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 (认识论)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会考政治知识点:哲学常识考点梳理

会考政治知识点:哲学常识考点梳理

会考政治知识点:哲学常识考点梳理
一、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又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1、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2、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A.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它不仅能正确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高中政治高考复习哲学部分主要原理(共35个)

高中政治高考复习哲学部分主要原理(共35个)

高考政治哲学部分主要原理一、辩证唯物论(探究世界的本质)(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①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

②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

因而,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我们要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能指导人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3)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①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

正确意识,能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方法论】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又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

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变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①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复习提纲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复习提纲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复习提纲一、唯物论部分(主要原理、观点)1、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们能够认识并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做到按规律办事。

3、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1)辨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原理:一方面,客观规律性始终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客观规律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辩证法部分(一)联系的观点(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可变性、多样性)1、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事物的联系还具有客观性。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观点。

2、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中,整体或系统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所以在一切活动中,要求我们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从整体出发,选择最佳行动方案,实现整体或系统的最优目标。

高二政治会考复习要点(生活与哲学部分)

高二政治会考复习要点(生活与哲学部分)

高二政治会考复习要点(生活与哲学部分)一、辩证唯物主义(一)【辩证唯物论】1、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具有能动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要求我们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意识,坚持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违背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规律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做到实事求是。

3、总结1+2: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什么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是指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不是否定发挥主观能动性。

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哲学依据: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和规律客观性普和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义: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怎样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高二政治课件-会考哲学体系复习 精品

高二政治课件-会考哲学体系复习 精品

承认矛盾 一分为二 运用普特 关系看问题 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 两点论与重 点论相统一
矛 盾 分 析 方 法
联系
辩 证 法
根本 内容
构成
发展的动力是矛盾 联系构成发展 矛盾是联系的根本 内容 事物的内部矛盾和 外部矛盾共同推动 了事物的变化发展, 内部矛盾是发展的 根本动力
发展
促进 动力
矛盾
联系 辩 证 法 发展 矛盾
四、人 生 观 复 习 课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的导向作用(双重性) 2、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集体主义 3、人生价值及其实现
正确价值观的评价标准: ①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要对事物的属 性、规律和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科学认识 ②符合 人类的根本利益—要对人的需求、利益有一个正 确的认识 ③“三个代表”标准、“三个有利于” 和党的基本路线—我国人民价值观正确与否的重 要标准 ④三个标准从根本上来说是统一的。
1、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主要内容:①它既 是一种价值观,又是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 关系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②其主要内容在于如 何处理三者的关系问题
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集体主 义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要求在经 济活动中坚持集体主义。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的建立,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③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矛盾,需要集体主义进 行调节。④在发展市场经济中,要树立全局观念, 反对地方本位主义。
意识能动性
反映
反作用
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意识——指导—— 实践——使用物质的东西——作用于——物质 的东西——引起客观对象的改变)
之三,“物质的唯一特性” “物质的根本属性” 唯 一 是物质的本质 特 客观实在性是物 性 质的具体形态的 共性 客观实在性

政治会考哲学知识点总结

政治会考哲学知识点总结

政治会考哲学知识点总结一、实用主义实用主义是政治哲学的一种学派,相对较早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约翰·洛克等。

实用主义者关注权力的来源和运用、政治权利和个人自由的关系,主张从实际效果出发确定权利和自由的确定。

1. 亚当·斯密:斯密认为自由市场机制是有效的,政府的作用应当是保障公民的权利、维护法律秩序,而不是过多干预市场。

他提出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理论,认为市场自由竞争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和社会福利。

2. 约翰·洛克:洛克主张社会契约论,认为政府的合法性应当建立在人民的自愿同意上。

他主张保障人民的自然权利,例如生命、自由和财产,政府的作用是维护这些权利,而不是压迫人民。

二、理性主义理性主义是政治哲学的另一种学派,其代表人物有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等。

理性主义者强调理性和智慧的重要性,认为通过思考和理性的思维可以找到治理社会的合理方式。

1. 康德:康德的政治哲学主要体现在《普鲁士和什么是启蒙》和《永久和平》中,他主张通过合理的国家机构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自由和权利,比如通过成文宪法来规范政府的权力行使。

2. 黑格尔:黑格尔认为国家是人类精神的最高表现形式,主张国家统一意志的观念,强调国家是个体意志的最高结束。

3. 马克思:马克思主张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社会变革,他的政治理论主要表现在《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中,主张消灭私有制,建立阶级无政府的共产主义社会。

三、历史主义历史主义是政治哲学的第三种学派,其代表人物有黑格尔、马克思等。

历史主义者认为政治制度和实践应该根据历史发展的规律来制定和改进,注重历史的渊源和演变。

1.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倡导以存在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来解析权力和政治,他认为政治不仅是对权力的追求,更是人类存在的一种方式。

2. 韦伯:韦伯主张社会学应当借鉴历史的经验和实践,通过对不同政治形态的研究,理解权力和政治行使的实际情况。

以上这些学派和思想代表了政治哲学的不同角度和立场,可以说政治哲学是审视人类政治实践和权力运作的哲学视角,通过对政治实践和权力的思考和探索,向人们展现了不同的政治权力运作的方式和社会秩序的维护方式。

会考政治知识点总结哲学

会考政治知识点总结哲学

会考政治知识点总结哲学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的学科,它是一个古老的学科,在古希腊时期已有政治学的雏形。

政治学的研究范围包括政府组织、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思想等多个方面。

政治学和哲学密切相关,哲学是政治学的理论基础。

首先,政治哲学是政治学的基础。

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的学科,它关注政治权力、政治正义、政治道德等问题。

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是政治?政治的本质是什么?政治哲学对政治学的发展和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政治哲学的影响下,政治学的研究范围逐渐扩大,研究方法逐渐丰富,研究成果逐渐增多。

其次,政治学和伦理学密切相关。

伦理学是研究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念的学科,它关注人类的道德行为,探讨人类的价值观念。

政治学和伦理学的关系密切,政治学的研究范围包括道德政治、政治伦理等多个方面。

政治学与伦理学的结合,有利于研究政治行为和政治决策的伦理基础,有利于研究政治权力和政治正义的伦理规范,有利于研究政治制度和政治组织的伦理要求。

再次,政治学和社会学密切相关。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的学科,它关注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规律等问题。

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关系密切,政治学的研究范围包括政治社会学、政治文化学、政治经济学等多个方面。

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结合,可以更好地认识政治现象的社会背景,可以更好地认识政治权力的社会基础,可以更好地认识政治行为的社会意义。

最后,政治学和历史学密切相关。

历史学是研究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的学科,它关注古代历史、近代历史、现代历史等多个方面。

政治学和历史学的关系密切,政治学的研究范围包括政治历史、政治文化、政治传统等多个方面。

政治学和历史学的结合,可以更好地认识政治制度的历史渊源,可以更好地认识政治思想的历史发展,可以更好地认识政治文化的历史积淀。

综上所述,政治学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它与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密切相关。

政治学的发展需要不断吸收其他学科的成果,需要不断拓展研究范围,需要不断丰富研究方法。

高中政治会考哲学常识复习资料

高中政治会考哲学常识复习资料

高中政治会考哲学常识复习资料高中政治会考哲学常识复习资料高中的毕业考试,分为考试科和考查科,考试科分A,B,C,D四档,C及其以上为及格的,会考全部通过可以领高中毕业证书并参加高考,高中肄业,有资格参加高考。

会考的试题一般不是很难,通过率当然也很高,几乎百分之八九十的都能一次性通过的,真过不了的还有一次补考机会。

哲学常识唯物论1.世界本原是物质的(理解)一、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1.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2.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1.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2.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3.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总之,整个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2.物质和意识关系(理解)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一: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6.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方法论)(运用)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起着不同的反作用,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l)要重视和调动人的精神能量。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物质文明是基础,但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甚至社会也会变质。

7.一切从实际出发(方法论)(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为什么必须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1)从具体工作来看,这是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

(2)从党的工作大局来看,这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

(3)这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出发点。

?8.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方法论)(运用)1)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最重要的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找出自己前进的道路。

高中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哲学部分复习资料[专题]

高中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哲学部分复习资料[专题]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一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更好的艺术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是照亮人们前进方向的理性和智慧的明灯。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与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

2方法论的含义: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4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个别规律和特征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的说,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定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高中政治会考复习(哲学常识部分)

高中政治会考复习(哲学常识部分)

哲学常识部分前言1、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对具体科学起指导作用。

第一课:一切从实际出发1、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意识:从起源看: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从本质看: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3、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方法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意识对物质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促进或阻碍作用)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不等于人们的意识都是正确的。

造成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的原因有:客观原因: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条件,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

主观原因:立场不同;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不同;知识结构不同。

5、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意义:是做好一切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则刚好相反。

第二课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1、联系的概念: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联系的普遍性: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

联系的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既不能否认、割断联系,也不能主观臆造联系。

2、因果联系: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特点:先行后续、引起和被引起。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相互依存: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联系:甲乙丙相互转化:甲乙方法论: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3、整体与部分的联系原理:含义:整体是指事物的内部各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及其发展过程;部分是指构成事物有机统一体的各个方面及其发展全过程的各个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哲学常识第一课一切从实际出发1.哲学⑴哲学的含义: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⑶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以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更好的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并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2.自然界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⑴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理由:第一,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第二,在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所以说,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⑵指导意义: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⑶具体要求: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相处。

3.社会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⑴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⑵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⑶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4.物质⑴含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不依赖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叫做物质。

⑵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⑶世界统一于物质。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5.意识⑴含义: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⑵宗教:从本质上看,宗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⑶为什么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①客观原因:最根本的是_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制约。

②主观原因:第一。

立场不同;第二。

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第三。

知识构成不同。

⑷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①原理内容: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展开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们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方法论意义: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5)意识和物质的关系原理和方法论意义: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6.一切从实际出发⑴含义:就是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哲学依据:物质决定意识。

⑵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

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7.哲学的基本问题⑴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⑵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观点:①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②唯心主义: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第二课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1.联系⑴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⑵联系具有普遍性的表现⑶联系具有客观性:①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既不能否定事物联系,也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

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是说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⑷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①原理内容:区别:第一,二者内涵不同。

第二,二者的地位与功能不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

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

联系:第一,整体与部分二者不可分割。

第二,二者相互影响。

第三,整体与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方法论意义:首先,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其次,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2.运动⑴含义;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⑵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不可分的。

首先,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其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物质与运动不可分,离开运动谈物质和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

⑶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发展⑴含义:就是新事物的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⑵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⑶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⑷发展的原理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①原理内容: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②方法论意义:要用发展观点看问题,要做到三点;首先,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其次,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

再次,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4.规律⑴含义: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⑵规律和规则有区别⑶规律客观性:指的是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客观性集中表现为不可抗拒性。

⑷规律是客观的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并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

5.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二者的关系: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二者是统一的。

第三课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1.矛盾⑴含义: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

⑵矛盾的两种属性:“对立”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

“统一”包括两种情形: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是另一方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第二,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⑶矛盾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①原理内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②方法论:首先,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其次,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⑴哲学依据:矛盾特殊性⑵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必要性;①它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②它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我们在一切实际工作中必须遵守的基本方法。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⑴原理内容: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⑵方法论意义: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⑴原理内容: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

其它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

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并且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⑵方法论意义:首先,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其次,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问题。

5.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⑴原理内容:在事物内容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

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

⑵方法论意义: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6.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⑴关系原理:两点论和重点论是密切联系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离开两点谈重点或离开重点谈两点,都是错误的。

⑵方法论意义:我们应该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注意两点论不是均衡论,重点论也不是一点论)7.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掌握矛盾的分析方法,就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分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第四课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1.事物的发展原因: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⑴内因:哲学上把事物的内部矛盾叫做内因。

外因:把事物的外部矛盾叫做外因。

⑵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①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②方法论意义:把内因和外因正确结合起来。

首先,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其次,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

2.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⑴量变:哲学上,把事物在数量上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着的变化叫做量变。

质变:把事物显着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叫做质变。

⑵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①原理内容: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都是不断经过量变和质变这两种状态,向前发展的。

②方法论意义:第一,坚持适度的原则。

第二,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第三,要重视量的积累。

(运用此知识点简要分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包含的哲理)3.事物发展趋势——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⑴为什么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第一,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因而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阔前途,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它的成长壮大。

第二,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第三,在社会领域里,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必然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⑵事物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①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理则是迂回曲折的。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是一切事物发展的途径。

②方法论意义:既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又有准备直曲折的路。

第一,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

第二,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

4.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表现第一,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第二,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

第三,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二者最根本的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