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成年人基础代谢率和颈动脉斑块相关性研究
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分析
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方法:对2018年-2020年我院心内科慢性病随访中心人群1050例,调查人群的患病史,测定生理、生化指标,并对所有人群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将研究人群分为颈动脉斑块患病组,无颈动脉斑块的为正常对照组;依据代谢综合征的定义,评价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结果: (1) 患病组270例,正常对照780例,两组人群的年龄、吸烟、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素、尿酸、肌酐等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4个组分的人群的颈动脉斑块疾病患病率分别为14.99%、21.11%、25.85%、31.60%、32.12%,随MS组分的增加,颈动脉斑块疾病的患病率逐步增高;(3)校正年龄、性别后,1个组分的风险为1.53(1.29~1.81)、2个组分的风险为 1.99(1.70~2.34)、3个组分的风险为 2.65(2.25~3.13)、4个组分的风险为 2.71(2.22~3.30),随着MS组分的增加,颈动脉斑块的发生风险逐步增高;(4)颈动脉斑块疾病患病风险依次为血糖异常>血脂异常>BMI>血压异常;其中血脂异常+血糖异常并+血压异常者的患病风险最大,OR值为2.99(2.23~4.01)。
结论:代谢综合征影响对颈动脉斑块疾病的发生,血糖异常的影响较大,并随着组分的增加,颈动脉斑块疾病患病风险增大。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颈动脉斑块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metabolic syndrome and its components on carotid plaque[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etabolic syndrome and its components on carotid plaque. Methods:From 2018 and 2020, 1050 cases of our hospital Cardiology Chronic Disease Follow-upCenter population, All population was surveyed included history of illness, determination of physiological, biochemical indexes andcarotid ultrasonography, an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inspection ,the study populations were pided into carotid plaque disease group and normal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metabolic syndrome definition then evaluated the influence on carotid artery plaque of the metabolic comprehensive syndrome and components. Results: (1) The age, smoking, BMI, waist circumferenc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triglyceride,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fasting blood glucose, 2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glycated hemoglobin, urea, uric acid, creatinine and other indicators group were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2) From 0 to 4 components ,the the prevalence of carotid artery plaque were14.99%, 21.11%, 25.85%, 31.60%, 32.12%,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MS component, carotid plaque disease prevalence rate increasedgradually.(3) After adjusted age, gender, the odd risk rate of 1 component was 1.53 (1.29~1.81), the odd risk rate of 2 components was1.99 (1.70~2.34), the odd risk rate of 3 components was 2.65(2.25~3.13), the odd risk rate of 4 components was 2.71 (2.22~3.30), with the MS component increased, carotid artery plaque risk gradually increased. (4) The risk of carotid artery plaque disease followed by abnormal blood pressure blood glucose abnormalities ,dyslipidemia ,BMI. The risk of population with the dyslipidemia , dysglycemia and blood pressure abnormalitieswas greatest, and the OR was 2.99 (2.23~4.01). Conclusion: The metabolic syndrome might influenced on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disease, and the blood glucose abnormalities could effect greatly,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mponent, the risk of carotid plaque disease increased.[Key words] Metabolic syndrome, Carotid artery plaque前言代谢综合征(MS)为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糖尿病等多个代谢危险因素聚集的临床特征[1]。
代谢综合征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探讨
【 要】 目的 探讨代谢 综合征 ( S 与颈 动脉 内中膜厚 度 ( T 的 关系。方法 将 38例住 院 患者 摘 M) I ) M 6 分 为 MS 、 组 高危 M S组和 非 MS组, 用血 管彩 色超 声检 测颈动脉 内中膜厚度 (M ) 对各组进行 相 关性 分 应 IT ,
维普资讯
河北医药 20 年 9 第 3 08 月 O卷 第 9期
H bi ei l ora,e 08 V l 0 . ee M d a JunlSp20 , o 3 9 c 1
・
1 31 1
临 床 研究 ・
代 谢综合 征 与颈 动脉 内 中膜 厚度 的相关性 探讨
血管 内径 、 动脉 内中膜厚度 (M ) 颈 IT 。依据 文献 报 告 I T M≥
12i q . l 为斑块 阳性 。依据 周永 昌等 的颈 动脉狭 窄程度 诊断 T n 标准将狭窄程度分 5 。 度 13 统计学分 析 . 采用 Kw 秩和检验 , 3 IT进行 比较 , - 对 组 M 若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再进 行秩 和转换 两两 比较 , 断条 件数 诊 与 I T的分析采用 检验。P <0 0 M .5为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
Ⅲ标准略有修订 ,0 5 IF 国际糖 尿病联盟 ) 做修 订 , 20 年 D ( 再
MS 组和高危 MS I T较非 M 组 M S组呈明 并将华人 中心性肥胖 的腰 围标准切定 。在此期 间 M 患 病率不 S 断呈倍数增加 。 颈动脉作 为反 映全 身 动脉 粥样 硬化 的 “ 口” Wog 窗 , n 等 M 组颈 动脉斑 块形成率 较 S 认为颈动脉超声检测 , 诊断颈动脉 狭窄率的敏感性高达 8% ~ 9 9 %。本组病例颈 动脉 粥样 硬化斑块 的检 出率为 7 .6 24 7 44 %(7 / 38 , 动 脉 中重 度 狭 窄 率 2 . 1 (438 , 动 脉 闭塞 率 6 )颈 0 1 % 7/6 ) 颈
成人代谢综合征脑硫脂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发作次 数 : 疗 组 为 5 6 % ( 2 / 2 8 , 察 组 为 1 . % 治 .9 18 2 4 ) 观 44
( 2/ 2 8 。 34 2 4 )
作 电位 , 阻断折返 激 动 , 能有效 治 疗心律 失 常。参松 养心 胶囊
中 的人 参 大 补 元 气 , 津 安 神 为 君 药 ; 冬 养 阴 清 心 除 烦 , 茱 生 麦 山
组 为 7 .% ( 0 3 ) 观 察 组 为 5 . 6 ( 1 3 ) 阵 发 性 房 颤 89 3/ 8 , 67 % 2/7 ,
未发现 眼部 及肺部副 作用 。参松 养心 胶囊抗 心律 失 常作用 与
甘 松 所 含 颉 草 酮 有 关 。颉 草 酮 具 有 稳 定 细 胞 膜 作 用 , 延 长 动 能
1 陈新 主 编 . 律 失 常 学 . 1版 . 京 :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0 0 29 心 第 北 人 2 0 .7 .
纤维化 的严 重不 良反应使人担忧 , 且胺碘酮 与 B 受体阻滞剂合 一
用 可引起 明显的寞缓 和加重 房室 传 导阻滞 J 。胺碘 酮在 胃肠
道 、 状腺 、 脏 、 脏 、 、 部 的副作 用多 与剂量 有关 , 过 甲 肝 心 眼 肺 通
2 3 不 良反 应 .
在 治疗 过 程 中 , 均 有 不 同程 度 Q 2组 T间 期 延
萸 补益肝肾 , 防, 皆 用 为臣药 , 助人 参共 奏益 气养 阴 , 辅 滋养 肝 肾 , 祛瘀 清 心 , 收敛 心气 之功 ; 酸枣仁 养心阴 , 益肝 血而宁心安 神 , 桑寄生 即可补肝
可I医药 2 1 ; 匕 0 0年 1 O月 第 3 2卷 第 1 9期
H b i e i Jun l2 1 , o 3 c N .9 e e M dc o ra,0 0 V l 2O t o 1  ̄
不同性别代谢综合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不同性别代谢综合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李 晔,李金鹆,刘 梅(华东疗养院,江苏无锡214065)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代谢综合征(MS)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方法 将3598例上海市健康体检人群纳入研究,其中男2847例,女751例。
比较不同性别代谢综合征组(MS组)与无代谢综合征组(无MS组)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并比较不同性别MS人群伴与不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年龄、腰围(W)、腰臀围比(WHR)、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空腹血糖(FBG)、血尿酸(SUA)。
以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为因变量,年龄、有无MS、WHR、TC、LDL C、SUA为调整变量,按不同性别分别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不同性别人群中MS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的影响。
结果 不同性别MS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都高于无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不管是MS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还是MS伴颈动脉正常组,男性与女性的年龄、W、WHR、SUA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MS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男性与女性HDL 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S伴颈动脉正常组男性与女性HDL 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回归分析男性组中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影响较大的因素为年龄、MS(P<0.01),女性组中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影响较大的因素为年龄(P<0.01)。
结论 男性代谢综合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相关,女性代谢综合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无关。
关键词:性别; 代谢综合征; 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图分类号:R589 文献标识码:ATheCorrelationBetweenMetabolicSyndromeandCarotidAtherosclerosisofPeoplewithDifferentGenderLIYe,LIJinyu,LIUMei(HuadongSanatorium,Wuxi214065,China)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orrelationbetweenmetabolicsyndrome(MS)andcarotidatherosclerosisofpeoplewithdifferentgender.Methods3598peoplefromShanghaicitywhoparticipatedinthephysicalexaminationwereinvolvedinthestudy,with2847maleand751female.TheprevalenceofcarotidatherosclerosiswithdifferentgenderinpeoplewhowerediagnosedwithMSandpeoplewithnon metabolicsyndrome(NMS)werethencompared.Inaddition,age,waistline(W),waist to hipratio(WHR),bodymassindex(BMI),systolicpressure(SBP),diastolicpressure(DBP),triglyceride(TG),totalcholesterol(TC),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 C),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 C),fastingblood glucose(FBG)andserumuricacid(SUA)withdifferentgenderinpeoplewithbothMSandcarotidatherosclerosisandpeoplewithMSbutwithoutcarotidatherosclerosiswerecompared.Carotidatherosclerosisornotwassetasthedependentvariable,whileage,MSornot,WHR,TC,LDL CandSUAweresetasadjustedvariables.Thedatawasanalyzedbylogisticregressionmethodwithdifferentgender.TheimpactsofMSonprevalenceofcarotidatherosclerosiswithdifferentgenderwereevaluated.ResultsTheprevalenceofcarotidatherosclerosiswashigherintheMSgroupthanintheNMSgroup,forbothmaleandfemale(P<0.01).IntheMSgroup,withorwithoutcarotidatherosclerosis,age,W,WHRandSUAinmaleweresignificantlydifferentfromthoseinfemale(P<0.05).IntheMSwithcarotidatherosclerosisgroup,HDL Cinmalewassignificantlydifferentfromthatinfemale(P<0.01),whileintheMSwithoutcarotidatherosclerosisgroup,HDL CinmalewasDOI: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06.021收稿日期:2020 03 06;修回日期:2020 04 09作者简介:李晔(1974—),男,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
代谢综合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代谢综合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
方法将本院老年病科2007年1月~2011年2月收治患者按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的MS诊断标准诊断出代谢综合征(MS)179例,非代谢综合征(NMS)146例。
将179例代谢综合征患者设为MS组,非代谢综合征146例设为NMS组。
检测体重指数(BMI)、血压、血糖、血脂、胰岛素、C反应蛋白(CR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
彩超检测入组者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范围、严重程度及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比较,MS组血浆甘油三酯(TG)、脂蛋白a(LPa)、CRP、BMI、餐后2h血糖(PBG)、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等指标与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相关。
MS组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高于NMS组,其发生颈动脉斑块的危险性是NMS患者的1.96~3.89倍。
结论MS是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risk factors of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of patient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MS). Methods 179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MS)and 146 patients with non- metabolic syndrome (NMS)according to diagnostic standard of MS in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n 2015 and were treated in department of geratology from January 2007 to February 2011 were respectively selected as MS group and NMS group. Body mass index (BMI),blood pressure,blood glucose,blood lipid,insulin,C-reactive protein (CRP),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HbA1C)and other indexes were detected. Range of bilateral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severity and incidence were detected by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Results By comparison of patients in two groups,plasma triglyceride (TG),lipoprotein a (LPa),CRP,BMI,2 hours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PBG),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 (ISI)and other indexes of MS group were related to severity of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Incidence of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in MS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NMS group. And the risk of occurrence of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in MS group was 1.96 to 3.89 times of that of NMS group. Conclusion MS is the risk factor of carotid plaque.[Key words] Metabolic syndrome;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Risk factor;Non-metabolic syndrome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都在提高,饮食也多样化,根据调查发现,我国肥胖人口在逐年增加,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与代谢有关的疾病的患者也在逐年增多。
代谢综合征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探讨
代谢综合征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探讨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颈动脉中膜厚度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2007年5月~2011年3月于本院就诊并被诊断为代谢综合征的9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严格按照随机化的原则选择9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血管彩色超声对两组人群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进行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研究组IMT厚度较对照组呈明显增加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MS诊断依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5年诊断标准[1]。
1.3 检测方法采用本院ATL3000超声诊断仪,对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椎动脉及颈动脉分叉处等部位进行常规检查[2]。
主要对这些部位的血管内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等指标进行重点检测。
根据相关报告,如果IMT大于1.2 mm则判定为斑块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
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研究组IMT厚度较对照组呈明显增加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率为89.5%,对照组为58.9%,两组间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1。
研究组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率为47.6%,对照组为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血管闭塞率研究组为50.0%,对照组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2。
3 讨论目前,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国内外公认的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其斑块的大小、回声以及是否稳定与脑卒中的发生联系紧密[3]。
当颈动脉狭窄达到Ⅲ级以上时,即会引起颅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增大脑卒中的发生率,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4]。
研究发现,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是指非酯化的脂肪酸,它是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5],可以启动及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过程的发生,而代谢综合征人群多有不同程度的脂肪酸代谢紊乱[6]。
健康体检者颈动脉斑块检出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健康体检者颈动脉斑块检出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作者:肖贵梅,陈琳琳,刘芳来源:《右江医学》2022年第02期【摘要】目的探討健康体检者颈动脉斑块检出情况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6月进行常规体检的260例健康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者均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血生化、颈动脉斑块。
统计入选者颈动脉斑块检出情况,并根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斑块组与非斑块组,统计两组相关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吸烟史、糖尿病病史、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病史等,分析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结果 260例健康体检者中共有32例检出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12.31%(32/260);斑块组男性、年龄≥60岁、有吸烟史、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占比高于非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年龄≥60岁、有吸烟史、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结论男性、年龄≥60岁、有吸烟史、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高度重视,针对性制定干预措施,以减少颈动脉斑块形成。
【关键词】健康体检者;颈动脉斑块;检出情况;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22.02.011Analysis of the detection of carotid artery plaque and its risk factors in healthy subjects[HJ2][HJ]XIAO Guimeia, CHEN Linlinb, LIU Fanga(a.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b. 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Ganzhou People's Hospital, Ganzhou 341000, Jiangxi,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etection of carotid artery plaque and its risk factors in healthy subjects.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on the clinical data of 260 healthy patients who underwent routine physical examinations from January to June 2021. All the selected patients underwent routine examinations, including blood biochemistry and carotid plaque. The carotid artery plaque detection status of the selected patients was counted,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plaque group and non-plaque group according to the examination results. And then, relevant data,including gender, age, body mass index, fasting blood sugar, history of smoking, history of diabetes, and history of homocysteine and hypertension, etc., were counted, so as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of carotid plaque formation.Results A total of 32 cases of carotid plaque were detected in 260 healthy subjects, and the detection rate was 12.31% (32/260); the proportion of male,aged≥60 years, and histories of smoking, diabetes, and hypertension in the plaque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on-plaqu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body mass index,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homocysteine among the two groups (P>0.05);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male,aged≥60 years, and history of smoking, history of diabetes, and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carotid plaque formation (P<0.05 and OR≥1).Conclusion Male,age≥60 years, history of smoking, history of diabetes, and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a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carotid plaque formation. Great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argeted interventions to reduce carotid plaque form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Key words】 physical examination person; carotid plaque; detection condition; risk factors随着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常引起呼吸困难、头晕、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心前区疼痛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致死率较高,患者预后较差[1~2]。
代谢综合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临床研究
代谢综合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临床研究孙立勤;于春艳;傅文中;吴国富;陈国英【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07(016)006【摘要】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MS)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按照国际糖尿病联盟(IDF)MS全球共识定义的诊断标准,选择56例MS患者,并同期选择非代谢综合征48例作对照,对受试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MS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值((1.09±0.31)mm)、斑块指数(1.13±0.85)、斑块总积分(1.71±1.82)及斑块的发生率(67.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72±0.22)mm,0.28±0.53,0.41±0.79,16.9%)(P均<0.05).结论 MS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对MS患者常规行颈动脉超声检测,有助于早期预测和防治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总页数】2页(P727-728)【作者】孙立勤;于春艳;傅文中;吴国富;陈国英【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镇海龙赛医院,浙江,宁波,315200;浙江省宁波市镇海龙赛医院,浙江,宁波,315200;浙江省宁波市镇海龙赛医院,浙江,宁波,315200;浙江省宁波市镇海龙赛医院,浙江,宁波,315200;浙江省宁波市镇海龙赛医院,浙江,宁波,315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5【相关文献】1.代谢综合征患者内脂素和脂联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J], 王国民;曾冬珍;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代谢综合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J], 郭方方;汪菲;戴建业;王家宏3.代谢综合征患者内脂素和脂联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J], 王国民;曾冬珍4.不同性别代谢综合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J], 李晔;李金鹆;刘梅5.代谢综合征患者臂踝脉搏波传播速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J], 李悦;夏俊;张敏;赵云娟;吴佳怡;徐朝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颈动脉斑块形成的中医文献研究
颈动脉斑块形成的中医文献研究
伊晓鹤;胡晓灵;王娴贤
【期刊名称】《新疆中医药》
【年(卷),期】2016(034)002
【摘要】近年来,各医家以中医辨证分型为基础,开展颈动脉斑块多项临床研究,旨在探讨其相关性,为今后临床与基础临床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并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总页数】3页(P67-69)
【作者】伊晓鹤;胡晓灵;王娴贤
【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老年病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老年病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高血压颈动脉斑块形成高频超声检测与中医证候的关系 [J], 冯宁娜;王清海;邓敏君;陈乐
2.中青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浆髓过氧化物酶、颈动脉斑块类型的关系 [J], 胡玉英;刘泰;胡跃强;张青萍;刘雪玲;陈薇;陈兴华
3.中医证型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J], 周春艳;韩广香;杨亚峰;郑辉;刘强
4.脑卒中高危人群空腹血糖水平对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及中医证型分布特征 [J], 张昕洋;陈志刚;刘雪梅;张志辰;金香兰;梁晓;盛雪;杨秀泉;张志军;贾鸿雁;吴浩;李爱辉;张永顺;肖建彪;张腾;齐有胜;陈宝鑫
5.当代中医基础学科群架构形成的历史局限性——兼论中医文献研究在基础学科理论构建与规范中的地位 [J], 王振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疆少数民族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调查
新疆少数民族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调查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我国维吾尔族、汉族及哈萨克族成人不同腰围切点下的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初步探讨不同民族采用适合本民族特点的腰围切点诊断M S 的可行性。
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市、和田地区及阿勒泰地区维、汉、哈族20 ~ 74 岁人群进行M S 横断面调查。
结果当腰围切点均为男≥ 90c m , 女≥ 80c m 时,维、汉、哈族M S 粗患病率分别为42.1%,16.7% 和9.5%;年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8.3%,10.5% 和5.9%。
调整腰围切点为维吾尔族男≥ 93cm,女≥ 89cm;汉族男≥ 85cm,女≥ 80cm;哈萨克族男≥ 99cm,女≥88cm,维、汉、哈族MS 粗患病率分别为25.6%,20.3% 和6.9%;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7.6%,13.4% 和4.5%。
结论根据各民族自身特点调整腰围切点可减少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M S 的误诊率,减少汉族M S 的漏诊率,维吾尔族与汉族和哈萨克族之间的MS 患病率差距缩小。
应该根据民族异质性确定适合不同民族的MS腰围切点。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腰围切点【中图分类号】R5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8-0086-02研究表明腹型肥胖是MS 的独立危险因素[1],测量腰围能够反映中心性肥胖。
不同人种腰围存在异质性[2],2005 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 MS 定义[3] 将不同人种的腰围切点区分开来,其中亚洲人的腰围切点为男性≥ 90c m,女性≥ 80c m。
而多数学者研究认为中国人的MS 腰围切点应为男性≥ 85c m,女性≥ 80c m [4.5.6]。
然而我国少数民族众多,不是每一民族都适用于统一的标准。
有研究表明维吾尔族腰围适宜切点为男性≥ 93cm,女性≥ 89cm[7];哈萨克族腰围适宜切点为男性≥99cm,女性≥ 88c m[8]。
影响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的相关健康行为和相关因素分析
影响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的相关健康行为和相关因素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的相关健康行为和相关因素,旨在防止颈动脉斑块的形成.方法选取2013年-2014年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40岁以上2628例纳入研究.制定调查问卷,并对年龄、年龄、文化程度、婚姻、职业、经济收入、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生活行为因素进行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颈动脉斑块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构成、年龄、吸烟率、空腹血糖、血压、IMT、TC、TG、HDL-C、LDL-C对斑块形成具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因素主要为性别、年龄、TG、LDL-C、HDL-C和健康行为因素的个数.结论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个数与斑块形成呈负相关,能预防颈动脉斑块的发生.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动脉粥样硬化;健康行为;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54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612-02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因素的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由于心血管疾病的危害较大,甚至危及生命,如何有效预防并检测就显得较为重要.而颈动脉斑块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1].因而如何预防颈动脉斑块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显示,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于人的生活行为方式具有很大关系,健康行为与心脑血管疾病间呈现出显著负相关[2].为此,本研究旨在对影响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健康行为和因素进行分析,旨在防止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从而有效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2013年-2014年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40岁以上2628例纳入研究.研究对象的入选标准为:(1)性别不限;(2)种族不限;(3)年龄>40岁;(4)认知能力良好,可以完成问卷者;(5)同意参加本研究者.排除标准:(1)身体严重残疾无法进行相关检查;(2)既往有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3)认知能力差,无法完成本次调查者;(4)因各种原因不愿进行此调查者.1.2资料收集首先根据研究目的,制定调查问卷.然后由进行过统一培训并经过考核合格的调查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职业、经济收入等;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和体育锻炼等),以及既往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等;人体测量指标包括身高、体质量、血压. 1.3统计学分析为保证数据录入质量,采用双录入的方式.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表示,偏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表示,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两组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2结果2.1研究对象基本情况按照相关的抽样方法,从参加体检的5314人中共抽样2778人,其中114人不符合纳入标准被剔除,36人资料不完整,最终纳入研究2628人.其中男性1563名,女性1065名;年龄40-79,平均(53.82±6.63)岁.其中颈动脉超声共检出有斑块者1186例,无斑块者1592例.总检出率为42.69%(1186/2778).2.2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斑块组与非斑块组在男性所占比例大于非斑块组, 年龄大于非斑块组,空腹血糖正常率、血压正常率均低于对照组,而BMI正常率、吸烟、IMT、TC、TG、HDL-C、LDL-C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在性别构成、年龄、吸烟率、空腹血糖、血压、IMT、TC、TG、HDL-C、LDL-C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BMI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两组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3讨论近年,心脑血管疾病因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等特点,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负担[3].而研究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脑血管病等众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4].动脉粥样硬化属于全身性疾病,因颈动脉位置浅,易操作等优点常常作为监测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状况的指标[5-6].因此,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可能因素对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多年以来人们就对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具有拮抗作用,然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分析健康行为对其的保护作用,造成该方面的系统研究较少.直到近年有关学者提出了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定义,为本研究的实施提供了重要前提和可能[7].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健康行为因素、TG、LDL-C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的增大,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呈现出上升趋势;从性别来看,男性的检出率要大于女性;健康行为因素的个数与斑块检出率间存在负相关,即随着健康行为个数的上升,斑块检出率呈现出降低趋势,提示可能具有保护作用.而进一步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健康行为数目的提高,人群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呈下降趋势,心血管健康行为因素对于斑块的形成具有保护作用.与高竟生、Folsom 等的研究结果类似[8-9]. 而颈动脉斑块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间的关系早已证实,这就说明心血管健康行为因素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具有预防作用.本研究对健康行为因素的数量和人群斑块的发生率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健康行为因素在预防颈动脉斑块形成,乃至进一步防止相关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特别是随着NIH 提出的有关“改变行为科学”的研究,必将对改善患者的行为生活方式,相关慢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10].同时,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健康行为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然而本研究作为横断面研究,无法得出“发病率”的资料,对于阐述两者时间的因果关系力度较队列研究要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果的说服力.参考文献[1]袁力.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6,14:502[ -503.2]春燕,黄淑田.颈动脉超声预测冠心病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6,27,Suppl1:1-3.[3]刘方竹,张晓芳,樊立杰.颈动脉斑块形成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8,29(3):357-359. [4]薛满忠,李永杰,高旭光,等.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1,91(11):762-765. [5]YinJH,SongZY,ShanPF,etalAge-andgender-specificprevalencenl (‘arotidatheroselerosisanditsassociationwithmetabolicsyndroincin[ Hangzlnm,China.ClinEndocrinol(Oxf),2012,76:802-809.6]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2010———规范化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0-14. [7]由天辉,廖海星,田作军,等.颈动脉斑块形成常见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及临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6):1478-1480. [8]田作军,刘磊,董亚贤,等.影响颈动脉斑块形成冈素的临床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8,7(11);1168-1173. [9]高竞生,桑大森,李云,等.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11):958-962. [10]Kim YD,Choi HY,Jung YH,el a1.Classic risk factors forathemsclerosisarenotmajordeterminantsforlocationofextraeranialorintracranialcerebralatherosc lerosis.Neuroepidemiology.2009,32:201-207.。
新疆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与短时血压变异的相关性研究
新疆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与短时血压变异的相关性研究章桂铭;陈曦;张源明;张邱兵;袁庆艳【期刊名称】《中国全科医学》【年(卷),期】2014(000)017【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of carotid artery plaque(CAP)to short - term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and its related risk factors. Methods A total of 463 in -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EH)treated in department of hypertension the First Teaching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February 2010 to June 2013 were di-vided,according to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into groups plaque,non - plaque. Fasting blood glucose(FBG),triaculglycerol (TG), total cholesterol ( TC ),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 HDL - C ),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 - C),apolipoprotein A1,apolipoprotein B were determined and 24 h 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24 h 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24 h DBP variability,24 h SBP variability,24 h mean heart rate(HR)recorded. Univarate and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e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related risk factors of CAP.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ge,antihypertensive drug administration,hypertension duration,BMI,TC,LDL - C,24 h mean SBP,24 h mean DBP,24 h SBP variability,24 h mean HR between 2 groups( P ﹤ 0. 05).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24 hSBP variability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CAP〔 OR(95% CI) = 1. 086(1. 059,1. 114), 1. 108(1. 035,1. 187),P ﹤ 0. 05〕. Conclusion CAP is correlate independently with short - term BP variability,especially that of SBP in Uyghur hypertension patients. Clinician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short - term variability of BP in hypertension pa-tients.%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与短时血压变异的关系。
胡大一:对无症状人群广泛筛查颈动脉斑块急需规范
胡大一:对无症状人群广泛筛查颈动脉斑块急需规范2017年6月过度筛查对防卒中意义不大,弊明显大于利。
导致过度干预,而且对患者造成心理压力。
用B型超声发现斑块后,尤其医生讲到软斑块,容易脱落,导致脑栓塞时,患者更为紧张。
我国缺乏USPSTF(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和英国NICE这些协助政策做技术评估的非政府医疗智囊团队。
一些容易带来医疗经济效益的检查容易失控。
一些学术团体也在缺乏科学证据支持的情况下,把如同颈动脉筛查作为研究工作,过泛过滥加以推广,并将之列为重大项目,浪费了国家的科技投入。
实效甚微。
这一重要问题,需要我们严重关注!1、USPSTF明确指出:对于无卒中,短暂性缺血发作(TIA)和神经症状体征病史的成年人,不建议做颈动脉狭窄筛查!2、所有筛查策略,包括B型超声都不足以敏感检出颈动脉狭窄。
而且所有筛查策略都可能带来不必要治疗,筛查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的危害大于获益。
3、成年人群颈动脉狭窄患病率不高(0.5%-1%),多普勒超声筛查在成人群体中有大量为假阳性结果,导致不必要干预和对患者的伤害。
4、无证据支持颈动脉听诊发现颈部杂音能准确检出颈动脉狭窄,并且患者从之获益程度极小。
5、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后30天,卒中或死亡率2.4%,在手术量小的医疗中心,高达5%,在某些州为6%。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30天的卒中和死亡率3.1%-3.8%。
USPSTF经评估,指出干预的风险远超筛查带来的微小获益。
颈动脉内膜剥脱和颈动脉支架植入的主要危害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手术并发症,颅神经损伤,肺栓塞,肺部感染和需额外手术干预的局部血肿。
目前缺乏手术或支架治疗与药物保守治疗的随机对比研究。
6、应广泛告知广大患者,这种筛查不可能预防他们的卒中或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
归因于无症状筛查发现的颈动脉狭窄的卒中风险仅0.7%。
而归因于高血压、心房颤动,吸烟和高胆固醇的卒中风险分别为:大于95%,24%(取决于患者年龄和其他危险因素),14%和9%。
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成年人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
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成年人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
祁燕;谢自敬;阿不力克木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4(14)19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许多人往往同时存在高血糖、高血压(HBP)、中心性肥胖(CO)、血脂紊乱,这些人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很高,1999年WHO对此定义为“代谢综合征”(MS)。
2002年我们对乌市维吾尔族成年人进行抽样调查,以了解乌市维吾尔族糖尿病(DM)、HBP、血脂紊乱及MS的流行病学状况。
【总页数】2页(P155-156)
【作者】祁燕;谢自敬;阿不力克木
【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内分泌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内分泌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内分泌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8
【相关文献】
1.新疆乌鲁木齐市某社区维吾尔族女性跟骨骨密度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分析 [J], 蒋玉洁;张红;孙艳;齐文雪;蒋升
2.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成年人群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 [J], 杨天;马依彤;杨
毅宁;于子翔;刘芬;李晓梅;向阳;黄莺;陈邦党
3.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病学调查 [J], 曾小云;谢自敬;伊力哈木
4.新疆乌鲁木齐市982例维吾尔族围绝经期女性代谢综合征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J], 阿依努尔·艾则孜;阿巴比克热·艾力;丁岩;周云
5.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围绝经期女性代谢综合征的激素水平研究 [J], 黄志英;丁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疆某医院健康体检人群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现状调查
新疆某医院健康体检人群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现状调查王瑜;杨英;王黎;柯丽【期刊名称】《医学与社会》【年(卷),期】2013(026)008【摘要】目的:了解新疆某医院健康体检人群的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3年3月1530例35岁以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医院门诊健康体检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体检和血糖、血脂检测及颈动脉斑块超声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该人群颈动脉斑块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所有受检者中171例检出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11.18%.除纤维蛋白原、甘油三酯、裸臂脉搏指数、舒张压外,有斑块组与无斑块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07)、收缩压(OR=1.041)、总胆固醇(OR=1.063)、血糖(OR=1.002)以及吸烟(OR=1.298)形成是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结论:性别、年龄、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血糖以及吸烟影响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且颈动脉斑块检出随年龄增长呈增多趋势.【总页数】3页(P62-64)【作者】王瑜;杨英;王黎;柯丽【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乌鲁木齐,83000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乌鲁木齐,83000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乌鲁木齐,83000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乌鲁木齐,8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1【相关文献】1.某医院驻地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检出结果分析 [J], 陈宝海;柴传英;刘衍秋;周丽萍;褚斌杰2.青中年健康体检人群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J], 张旭; 李晓利; 张金花; 白秉学; 孙沛; 尹慧君; 王耀辉3.健康体检人群颈动脉斑块形成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J], 汤雪峰;钱燕君;陈敏4.某三甲医院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尹丽萍;万梦;王晓华;王继年;杨娇;童冬雪;袁明丽;何成森5.健康体检颈动脉斑块检出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J], 郝文超;刘艳如;张婧环;王晓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年龄、脂代谢的关系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年龄、脂代谢的关系
饶丽芬;徐书雯;叶瑞繁;黄越冬
【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1(017)009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年龄、脂代谢的关系.方法:对272例老年科住院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结果:Logsi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随年龄增大而增加,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与无斑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年龄、脂代谢密切相关.
【总页数】2页(P818-819)
【作者】饶丽芬;徐书雯;叶瑞繁;黄越冬
【作者单位】广东省人民医院老年病研究所;广东省人民医院老年病研究所;广东省人民医院老年病研究所;广东省人民医院老年病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
【相关文献】
1.中青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浆髓过氧化物酶、颈动脉斑块类型的关系 [J], 胡玉英;刘泰;胡跃强;张青萍;刘雪玲;陈薇;陈兴华
2.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严重程度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J], 于芳苹;赵迎春;顾彬;胡钧;施青青;高丹宇;王宏;杨永益
3.颈动脉分叉部解剖结构对颈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
成的关系 [J], 谭庆晶;古联;王天保;季兴;张德敏;江志滨
4.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形成的关系研究 [J], 车福友;黄永
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形成的关系研究 [J], 李洪君;张广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人群血脂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关系的分析——一个基于医院人群的横截面研究
中国人群血脂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关系的分析——一个基于医院人群的横截面研究桂见军;农凤秋;江东新;伍伟光;林幼萍;蔡潮深;刘锦芬;钟柳媚【期刊名称】《右江医学》【年(卷),期】2012(040)003【摘要】目的评估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I(Apo-aⅠ)比值是否比其他任一单个的血脂变量或脂质比值变量预测性较强,以探讨中国人群血脂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采集暨南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及心血管内科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期间年龄≥40岁的833名住院患者的病情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脂蛋白(a)、其它脂质-脂蛋白变量、超敏CRP、空腹血糖以及颈动脉B超检测资料.根据颈动脉有无斑块出现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颈动脉斑块组及颈动脉无斑块组.两组之间的人口学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用于筛选出颈动脉斑块出现的独立危险因子.结果斑块组的年龄、超敏CRP、甘油三酯、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B、Apo-aⅠ、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比值、TC/HDL-C比值、Apo-B/Apo-a Ⅰ比值的中位数,要高于无斑块组,而HDL-C、Apo-aⅠ的中位数要低于无斑块组;斑块组的男性人数要明显多于无斑块组;两组之间空腹血糖水平没有差异(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男性(OR=1.745,95%CI:1.262~2.415)、年龄(岁)(OR=1.085,95%CI:1.068~1.101)、Apo-B/Apo-aⅠ比值(OR=9.860,95 %CI:4.550~21.364)是颈动脉斑块出现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男性、年龄、Apo-B/Apo-aⅠ比值是颈动脉出现斑块的独立危险因子.Apo-B/Apo-aⅠ预测颈动脉出现斑块要优于其他任一的脂质或脂质比值变量.【总页数】5页(P297-301)【作者】桂见军;农凤秋;江东新;伍伟光;林幼萍;蔡潮深;刘锦芬;钟柳媚【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东莞医院,广东省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东东莞523900;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东莞医院,广东省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东东莞523900;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东莞医院,广东省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东东莞523900;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东莞医院,广东省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东东莞523900;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东莞医院,广东省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东东莞523900;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东莞医院,广东省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东东莞523900;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东莞医院,广东省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东东莞523900;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东莞医院,广东省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东东莞5239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4【相关文献】1.血清GPC3在中国人群和国外人群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一项基于meta分析的比较研究 [J], 银一臻;徐伟文2.锥形束CT分析中国人群上颌后牙区牙槽骨及牙根与上颌窦位置关系的研究 [J], 唐路;郑庆华;张岚;黄定明3.基于彩超颈动脉斑块的中老年人群膳食模式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 [J], 刘苹;朱颖;郭晓斌;陈朔华;阚舒婷;王瑞霞4.中国人群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病例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J], 罗瑞虹;赵志新;周旭毓;崇雨田;姚集鲁5.中国人群ABO血型与胃癌发生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与Meta分析 [J], 张瑞;杨婷;杨明;陈静;董颖;田超永;陈志强;杨文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代谢综合征与冠脉粥样硬化斑块之间定量的关系
代谢综合征与冠脉粥样硬化斑块之间定量的关系
佚名
【期刊名称】《中华高血压杂志》
【年(卷),期】2008(16)7
【摘要】尽管代谢综合征(MS)与心血管病有关,但它与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大小范围的定量关系,研究不多。
该文研究此一关系,参加ROMICAT研究的77名[年龄(54±12)岁,79%白人,36%女性]用多探头CT检测冠脉斑块,比较有MS(n=35,占45%)与无MS(n=42,占55%)两组病人之间的区别。
【总页数】1页(P669-669)
【关键词】冠脉粥样硬化斑块;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病;定量关系;冠脉斑块;CT检测;小范围;多探头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4;R589
【相关文献】
1.探讨冠脉CT检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特点及应用价值 [J], 侯静晖;孙洪涛
2.探讨冠脉CT检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特点及应用价值 [J], 侯静晖;孙洪涛;
3.心外膜脂肪定量及脂肪因子水平与冠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研究 [J], 陈玉香;吴晓秋;凌云;吴奇新;李星阳;黄斌
4.冠脉CTA定量参数预测薄纤维帽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可行性 [J], 开慧华;沈栋;潘昌杰
5.超声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梗阻程度预测价值研究 [J], 陈鹏;刘艳艳;王志鹏;刘海婷;吴东阳;于震寰;孙英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代谢综合征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代谢综合征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研究高明;李冬青;臧书梅;朱辰蕊;李金锋;刘英;赵洪涛;王艳秀;王艳丽【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3(35)6【摘要】@@%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健康查体的成人7 180例,根据MS的诊断标准分为MS组(1 457例)和非MS组(5 723例),测量所有入选者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检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DH-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经颈动脉超声检测IMT;比较MS与非MS组入选者IMT及相关指标.结果 MS组入选者IMT明显高于非MS 组入选者IMT(P<0.01),校正年龄、性别等因素后,MS组入选者IMT明显高于非MS组入选者IMT,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汉族人群MS可以增加动粥样硬化发生的风险,对MS患者及早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将有肋于心血管事件的一级预防.【总页数】3页(P848-850)【作者】高明;李冬青;臧书梅;朱辰蕊;李金锋;刘英;赵洪涛;王艳秀;王艳丽【作者单位】063000,河北省唐山市,开滦总医院;063000,河北省唐山市,开滦总医院;河北省唐山市海港经济开发区医院;063000,河北省唐山市,开滦总医院;063000,河北省唐山市,开滦总医院;063000,河北省唐山市,开滦总医院;063000,河北省唐山市,开滦总医院;063000,河北省唐山市,开滦总医院;063000,河北省唐山市,开滦总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5【相关文献】1.代谢综合征常见中医证型与胰岛素敏感指数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 [J], 石光煜;张雪松;高晶2.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J], 朱景新;曲伸3.天津市公安民警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J], 刘雯;刘轩;岳松4.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J], 张雪松;庄金龙;王海音5.代谢综合征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影响的性别差异研究 [J], 龚莉;葛莎莎;张建国;章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1 4 2 ,P <0 . 0 0 1 )和高密度脂蛋 白胆 固醇 ( O R :0 . 8 5 3 ,9 5 %C , l 0 7 4 2 " - ' 0 。 9 7 9 ,P = 0 . 0 2 4 )是颈动
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基础代谢率和颈动脉斑块形成
P <0 . 0 0 1 ) ,基础代谢率 ( O R :1 . 9 8 2 ,9 5 %C / :1 . 1 2 6  ̄2 . 4 5 1 ,P <0 . 0 0 1 ) ,体 重指 数 ( O R :0 9 7 4 ,
9 5 %C / :0 . 9 5 1 ~0 . 9 9 8 ,P=0 . 0 3 7 ) ,收缩压 ( O R:1 . 0 1 0 ,9 5 %c :1 . 0 0 6 " - l : 0 t b P 《0 0 0 1 ) ,肾小 球滤过率 ( O R:0 . 9 9 5 ,9 5 %C I :0 . 9 9 3  ̄0 . 9 9 8 , P<0 . 0 0 1 ) ,甘油三酯 ( O Rt 1 。 O 9 2 ,9 5 % 1 . 0 4 动脉斑块形成 的独立危 险因素之一 【 关键 词】 基础代谢; 维吾尔族 ; 汉族 ; 颈动脉斑块 } 哈萨 克族
A s s o c i a t i o n o f b a s a l m e t a b o l i c r a t e w i t h r i s k o f t h e r a t e o f c a r o t i d a i ' t e r y# a q u e i n U y g u  ̄K a z a k h a n d Ha n p o p u l a t i o n s o f Ⅺn j i a n g C h e n Y o u , Ma Y i t o n g , 增 Y i n i n g , L i u F e n , L i X i a o m e i , H u a n g Y i n g ,
别为 ( 1 5 0 6 . 7 1 ±2 4 6 . 8 0 )k c a l / d和 ( 1 4 8 1 . 1 4 ±2 3 6 . 1 4 )k c l a / d( P <O . 0 0 1 ) 。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显示 ,
性别 ( O R: 0 . 6 9 3 ,9 5 %C / : 0 . 5 5 4 ~0 . 8 6 7 , P=0 . O 0 1 ) , 年龄 ( O R:I . 0 3 6 , 9 5 %C / z I . 0 2 8 一I . 0 4 4 ,
结果
新疆汉族、 维吾尔族和 哈萨 克族 基础 代谢率分别为 ( 1 4 8 8 . 8 ±2 3 5 . 2 ) k c a l / d 、 ( 1 5 3 6 . 7 ±2 3 7 . 8 )
k c a V d 和 ( 1 4 5 4 . 7 ± 2 2 0 . 7 ) k c a l / d ;颈动脉斑块形成组人群和无颈动脉斑块形成组人群基础代谢率分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e t a v e 伯i n v e s t i g a t e a s s o c i m i o n o f b a s a l m e t a b o l i c r a t e w i t h r i s k o f t h e r a t e o f
中华 临床 医师 杂志 r 电子版 ) 2 0 1 4年 4月第 8 卷 第 7期
C h i n J C l i n i c i a n s ( E l e c t r o n i c E d i t i o n ) . Au i f l 1 . 2 0 1 4 . V o 1 . 8 . No . 7
Xi a n g Y a n g . De p a r t m e n t o fC o r o n a r y He a r t Di s e a s e , C a r d i a c C e n t e r , F i r s t A il f i a t e d Ho s p i t a l , X i n j i a n g
Me d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 ,Ur u mq i 8 3 0 0 5 4 ,C h na i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a u t h o r : Ma Y h o n g , E ma i l : r a y t  ̄ x J @1 6 3 . c o m
临床论著 ●
新疆成年人基础代谢 率和颈 动脉 斑块 相关性研 究
陈铀 马依彤 杨毅 宁 刘芬 李晓梅 黄莺 向阳
【 摘要 】 目的 了解新疆成年人基础代谢 率和颈动脉斑块 的相关性 ,提 高对动 脉粥样硬化的
预 防。方法 2 0 0 7年 1 0月至 2 0 1 0年 3月应用四阶段整群 随机抽样法 ,抽取 新疆 维吾尔族、哈萨克 族 、汉 族 1 8岁 以上人群 1 3 8 9 6名 。进行 问卷 、体检和 血糖、血脂检测及颈动脉斑块超 声检测 ,采 用 S c h o i f e l d公式计算人群基础代谢 率,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该人群颈动脉斑块 形成 的主要危险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