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观察期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检疫期(传染病学第八版)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检疫期(传染病学第八版)病名潜伏期(天)隔离期接触者检疫期及处理一般最短~最长病毒性肝炎甲型30天15~45天发病日起21天检疫45天,每周查ALT,观察期间可注射丙种球蛋白乙型60~90天28~180天急性期隔离至HBsAg阴转,恢复期不阴转者按病原携带者处理检疫45天,观察期间可注射乙肝疫苗及HBIG。
疑诊乙肝的托幼和饮食行业人暂停原工作丙型60天15~180天至ATL恢复正常或血清HCV RNA阴转检疫期同乙型肝炎丁型至血清HDV RNA及HDAg阴转检疫期同乙型肝炎戊型40天10~75天发病日起3周检疫期60天脊髓灰质炎5~14天3~35天自发病日起消化道隔离40天,第1周同时呼吸道隔离医学观察20天,观察期间可用减毒活疫苗快速预防免疫霍乱8~14天4小时~6天症状消失后,隔日大便培养1次,3次阴性或症状消失后14天留观5天,便培养连续3次阴性后解除检疫,阳性者按病人隔离细菌性痢疾1~3天数小时~7天至症状后7天或大便培养2~3次阴性医学观察7天,饮食行业人员大便培养1次阴性解除隔离伤寒8~14天3~60天症状消失后5天起大便培养2次阴性或症状消失后15天医学观察23天副伤寒甲、乙6~10天2~15天医学观察15天副伤寒丙1~3天2~5天医学观察15天沙门菌食物中毒4~24小时数小时~3天症状消失后连续2~3次大便培养阴性可解除隔离同食者医学观察1~2天阿米巴痢疾7~14天2天~1年症状消失后连续3次粪查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及包囊阴性饮食工作者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者应调离工作流行性感冒1~3天数小时~4天退热后48小时解除隔离医学观察3天,出现发热等症状应早期隔离-1-病名隔离期接触者检疫期及处理一般最短~最长麻疹8~12天6~21天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出疹后10天易感者医学观察21天。
接触者可肌注丙种球蛋白风疹18天14~21天出疹后5天解除隔离一般不检疫,对孕妇尤其孕3个月内者,可肌注丙种球蛋白水痘14~16天10~21天至全部结痂或不少于病后14天医学观察21天,免疫力低者可用丙种球蛋白流行性腮腺炎14~21天8~30天至腮腺完全消肿且发病后21天一般不检疫,幼儿园及部队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30天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3天1~10天至症状消失后3天,但不少于发病后7天医学观察7天,可作咽培养,密切接触的儿童服磺胺或利福平预防白喉2~4天1~7天症状消失后连续2次咽培养(间隔2天,第1次于第14病日)阴性或症状消失后14天医学观察7天猩红热2~5天1~12天至症状消失后,咽培养连续3次阴性或发病后7天医学观察7~12天,可作咽培养百日咳7~10天2~23天至痉咳后30天或发病后40天医学观察21天,儿童可用红霉素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4~7天2~21天隔离期3~4周(待定)接触者隔离3周,流行期来自疫区人员医学观察2周流行性乙型脑炎7~14天4~21天防蚊设备室内隔离至体温正常不需检疫森林脑炎10~15天7~30天不隔离不需检疫流行性斑疹伤寒10~14天5~23天彻底灭虱隔离至退热后12天彻底灭虱后医学观察14天地方性斑疹伤寒7~14天4~18d隔离至症状消失不需要检疫,进入疫区被蜱咬伤者可服多西环素预防恙虫病10~14天4~20天不需隔离不需检疫虱传回归热7~8天2~14天彻底灭虱隔离至退热后15天彻底灭虱后医学观察14天肾综合症出血热14~21天4~60天隔离至退热不需检疫-2-病名隔离期接触者检疫期及处理一般最短~最长艾滋病15~60天9天~10年以上不隔离日常接触不需检疫钩端螺旋体10天2~28天可以不隔离疫水接触者检疫2周腺鼠疫2~4天1~12天隔离至肿大的淋巴结消退,鼠疫败血症症状消失后培养3次(每隔3天)阴性接触者检疫9可服四环素或SD预防,发病地区进行疫区检疫肺鼠疫1~3天3小时~3天就地隔离至症状消失后痰培养连续6次阴性同腺鼠疫狂犬病4~12周4天~10年病程中应隔离治疗被可以狂犬病或狼咬伤者医学观察,并注射疫苗及免疫血清布氏菌病14天7~360天可不隔离不需检疫炭疽1~5天12小时~12天皮肤炭疽隔离至创口愈﹑痂皮脱落,其他型症状消失后2次(间隔3~5天)培养阴性医学观察12天,肺炭疽密切接触者可用青霉素﹑四环素﹑氧氟沙星等预防淋病1~5天患病期间性接触隔离对性伴侣检查,阳性者应治疗梅毒14~28天10~90天不隔离对性伴侣检查间日疟10~15天11~25天长6~9月病室应防蚊、灭蚊不需检疫恶性疟7~12天病室防蚊、灭蚊不需检疫三日疟20~30天8~45天病室防蚊、灭蚊不需检疫班氏丝虫病约1年不需隔离,但病室防蚊、灭蚊不需检疫马来丝虫病约12周黑热病3~5个月10天~2年不需隔离,病室防蛉、灭蛉不需检疫急性出血性结膜炎2~3天14小时~6天隔离至症状消失不需检疫手足口病3~5天2~10天自患儿被发现起至症状消失后1周,且不少于发病后14天医学观察10天-3-。
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隔离期接触者观察其及管理办法
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隔离期接触者观察其及管理办法传染病是指通过微生物、病原体或其他感染因素引起的疾病。
了解传染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隔离期以及接触者的观察和管理办法对于控制和预防传染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分别介绍几种常见传染病的相关信息。
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SARS的潜伏期一般为2-7天,传染期通常持续8-10天,但也有可能延长至14天。
隔离期持续至患者体温恢复正常以及呼吸道症状消失。
接触者观察期一般为患者发病后的10天内,应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
管理办法包括佩戴口罩、维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避免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以及进行手卫生等。
3.麻疹:麻疹的潜伏期一般为7-18天,传染期从发疹前4天开始,到发疹后的4天结束。
隔离期持续至疹期结束。
接触者观察期一般为患者发病后的21天内,应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
管理办法包括加强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及时接种麻疹疫苗等。
4.登革热: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7天,传染期从发病的第3天开始,持续至病情改善前的2-3天。
由于登革病毒可以通过蚊子传播,因此没有单独的隔离期。
接触者观察期一般为患者发病后的14天内,应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发热、头痛、肌肉疼痛等症状。
管理办法包括个人防蚊措施如使用蚊帐、驱蚊剂等,消除蚊虫繁殖源,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等。
在接触者管理方面,一般采取以下措施:1.密切接触者:对于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应密切观察是否出现疾病症状。
如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2.一般接触者:对于与患者有一定接触的人员,应进行普通观察,如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
3.接种疫苗:对于特定传染病,如流感、麻疹等,接触者应及时接种相应的疫苗,以提高免疫力。
总结起来,了解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隔离期以及接触者的观察和管理办法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非常重要。
人们应加强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维持良好的通风环境、佩戴口罩等。
各类传染病潜伏期隔离期观察期
各类传染病潜伏期隔离期观察期传染病是指由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等)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一类感染性疾病。
为了控制传染病的传播,隔离措施是一项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措施。
而了解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和观察期,对于正确实施隔离措施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潜伏期是指感染者受到病原体侵入后,到出现病状的时间间隔。
不同传染病的潜伏期是不同的,一般可以在数天到数周之间。
了解潜伏期的长短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判断感染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例如,在诊断患有传染病的患者时,了解病情的潜伏期可以控制病情发展及传染给他人的可能性。
隔离期是指感染者在患有其中一种传染病期间需要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并采取相应措施的时间段。
这个时间段通常根据感染程度以及传染病的潜在传播性来决定。
隔离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主动隔离和强制隔离。
主动隔离是指患者自愿遵守隔离措施,以减少传染给他人的风险,而强制隔离则是当感染程度严重或患者拒绝遵守隔离措施时,由政府或相关机构采取措施强制隔离。
隔离期的长短通常由医生根据传染病的严重程度和传播性来决定。
观察期是指因接触传染病患者或疫情源而有可能感染的人,需要被观察一段时间,以确定其是否感染了该传染病。
观察期通常根据病原体的潜在传染性来决定,包括密切接触者与一般接触者。
密切接触者是指与感染者有过直接密切接触,如生活在同一小区、工作在同一场所、同乘一辆车等,他们的潜伏期和隔离期都需要比一般接触者长。
一般接触者则是指与感染者有过间接接触,潜伏期和隔离期相对较短。
观察期通常要求待在指定的观察场所,定期进行体温检测,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则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诊是否感染。
根据不同的传染病和国家的传染病控制政策,潜伏期、隔离期和观察期的长度会有所不同。
对于一些常见的传染病,例如流感、麻疹、水痘等,潜伏期通常在数天到两周之间,隔离期和观察期通常为10天到两周。
对于一些严重的传染病,如埃博拉病毒、新冠病毒等,潜伏期可能会更长,隔离期和观察期也相应延长。
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观察期及处理原则
自发病之日起隔离40日。第一周为呼吸道及消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20天。观察期可用活疫苗进行 化道隔离。第二周以后为消化道隔离。 快速免疫。 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 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或者 症状消失后3日,但不少于发病后1周。 有2例及以上死亡。 一个县发现2例以上白喉病例 隔离至症状消失后2次鼻咽分泌物培养阴性。 痉咳发生后30日或发病后40日解除隔 1周内,同一乡镇、街等发生5例及以上乙脑病 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隔离至体温正常。 病程中隔离治疗。 不隔离。 医学观察7日。密切接触的儿童可服磺胺或利福平预 防。 医学观察7日。 医学观察20日,观察期间幼儿可用红霉素等预防。 接触者不检疫。 被狂犬或狼咬伤者应进行医学观察,观察期间应注 射狂犬疫苗。 不检疫。
流行性腮 8~30日 腺炎 流行性感 数小时~4日 冒 猩红热 风 疹 2~12日 14~21日
隔离至水痘疱疹完全结痂为止,但不得少于发 医学观察3周。 病后14日。 成人一般不检疫,但幼儿园、托儿所及部队密切接 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约3周左右。 触者应检疫3周。 热退后2日接触隔离。 发病后6日。 出疹后5日解除隔离 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 大流行时集体单位应进行检疫,出现发热等症状时 应早期隔离。 接触儿童作咽拭培养,可疑者隔离治疗。医学观察7 日。 不检疫。 不检疫。 密切接触者检疫45日,每周检查ALT一次,以便早期 发现。
流行性出 4~46日 血热
46日内出现5例病例
备注:1、暴发疫情报告标准:按照2003年《辽宁省重大传染病及原因不明疾病暴发疫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系指在一个最长潜伏期内(肝炎、霍乱除外),在一个村、居民委员会或集体单位(1000人左右)发 生的最低病例数。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标准:按照2005年卫生部办公厅印发《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执行。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隔离期、观察期等.
病名病原体潜伏期传播途径传染期隔离期接触者观察期
消毒方式最短~最长常见
鼠疫(甲腺鼠疫肺鼠疫
2~8天3~6天鼠→蚤→人接
自发病起直至
腺鼠疫隔离至
留验9天同时对光、热、干数小时~3天1~3天
霍乱(甲霍乱弧菌数小时~6天1~3天消化道潜伏期末即可
临床症状消失
伤寒和副伤寒(乙伤寒3~42天12~14天消化道潜伏期末即可
体温正常15天
医学观察21天,副伤寒急性出血性结
肠道病毒(E数小时~5天1~2天直接与间接接触传播至少7~10天2天75%酒精、84脊髓灰质炎(乙3~35天7~14天消化道发病前10天至
隔离期不少于
医学观察20天,对5岁以艾滋病(乙6个月~10年9~10年体液血中检出HIV应立即采取隔
7~14天发病后第2周临床症状消失
不检疫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
5~46天7~14天动物源性多途
急性期血液、
隔离至急性症
不检疫
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1~30天7~13天发病后第2周隔离至症时~12天
1~3天人畜共患主要为动物病
皮肤炭疽隔离
医学观察8天,与患者和狂犬病(乙
隔离至出疹后
医学观察21天
对紫外线、乙百日咳(乙
百日咳杆菌2~21天7~10天呼吸道潜伏期的最后
发病起40天或
医学观察21天
对紫外线抵抗白喉(乙白喉杆菌1~7天2~4天呼吸道潜伏期末至整
症状消失后鼻
医学观察7天对热及化学消猩红热(乙
A群溶血性链1~12天2~5天呼吸道潜伏期末至整
症状消失后咽
医学观察7~暴晒30分以上水痘(水痘带状疱疹
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传染期和病人及其接触者的管理方法
数小时-3天 1-2天 2-10天 7天
12小时-12天 2-5天 2-21天 1-6天 10天左右 2-4天
症状消失后,两次鼻咽分泌物连续培 医学观察至末次接触后7天 养阴性(间隔2天),可解除隔离 应隔离至退热后15-20天,有条件的 地区可于退热后第5天和第10天做两 次粪便培养,阴性者可解除隔离 疫源地施行终末消毒后,观察21天
传染期
病人的隔离期限
症状消失后7天
接触者观察期
隔离观察至末次接触后14天
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出疹后 医学观察至末次接触后21天,曾做被动免疫者延长 10天 至4周 出疹后5天 出疹后7天或疱疹全部结痂 从腮腺肿大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3 周) 退热后2天 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后3天,但从发 病日算起不得少于7天 病人入院隔离治疗6天即可出院 发病后40天或出现痉咳后30天 隔离观察至末次接触后14天 隔离观察至末次接触后21天 成人一般不检疫,但幼儿园、托儿所及部队密切接 触者应检疫3周 在大流行发生时,可集体单位进行检疫 医学观察至末次接触后7天 医学观察至末次接触后7-12天 医学观察至末次接触后21天
不检疫
钩端螺旋体病
1-30天
7-14天
发病后第2周可在尿中发现病原体,可保持 病人隔离至临床痊愈为止 2-3个月,但作为传染源意义不大 血中有配子母细胞的病人与病原携带者均 有传染性,疟疾发作次数愈多,血中配子 母细胞也愈多。发病时间愈长,流行病学 意义愈大 一般在发病后5天内有传染性 病情越重传染性越强 人作为传染源意义不大
接触者隔离观察9天,进行预防接种或血清预防者应 肺鼠疫应在临床症状消失后,痰检查 延至12天 3次阴性方可出院 隔离至急性症状消失为止 不检疫
数月至2年 自血中检出HIV抗体起即有传染性
传染病的潜伏期、传染期及隔离期
乙脑
1周内
同一乡镇、街道
发病5例及以上;或死亡1例及以上
流感
1周内
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
发病30例及以上,或5例及以上住院,或1例及以上死亡。
腮腺炎
1周内
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
发病10例及以上
感染性腹泻
1周内
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
发病20例及以上,或死亡1例及以上
常见传染病突发事件报告标准
疾病
时间
范围
病例数
霍乱
发病1例及以上
甲肝
1周内
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
发病5例及以上
麻疹
1周内
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
发病10例及以上
风疹
1周内
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
发病10例及以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流脑
3天内
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
医学观察40天
麻疹
6天
21天
10天
疹前四天、疹后五天
退疹或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出疹后10天
医学观察21天
风疹
14天
21天
16~18天
疹前五天、疹后五天
出疹后1周
医学观察21天
流脑
数小时
10天
3~4天
发病开始至二周
发病日起10天
医学观察10天
乙脑
4天
21天
10~14天
病毒血症时间短,一般在发病后5天内
数小时
7天
1~3天
症状期
症状消失后
常见传染病潜伏期
流行性感冒
1~~3
数h~~4d
体温正常2d或病后7d
医学观察4d
肺结核
14~~70
隐性感染可持续终生
症状消失后连续3次痰培养结核菌阴性
医学观察70d
SARS
4~~5
2~~14
症状消失后5d~~7d
医学观察14d
HIV
2d~~10年
数月~~15年
终身采取血液隔离
医学观察6个月
手足口病
常见传染病潜伏期、隔离期和观察期
疾病名称
潜伏期(d)
隔离时间
密切接触者观察
常见
最短~~最长
病
毒
性
肝
炎
甲型
30
15~~45
自发病日起隔离4周
甲、戊型,急性乙、丙型肝炎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6周
乙型
70
30~~180
隔离至肝功能正常,并且HBV/DNA,HCV/RNA、HDV/RNA转阴
丙型
8周
2周~~26周
3~~4
3~~7
目前尚无人传染人
医学观察21d
2~~7
治愈
医学观察7d
常见传染病潜伏期、隔离期和观察期
疾病名称
潜伏期(d)
隔离时间
密切接触者观察
常见
最短~~最长
梅毒
2d~~3周
10~~90
完全治愈
医学观察90d,90d内有过性接触的予以青霉素治疗
淋病
2~~5
1~~14
感染新生儿、青春期前儿童隔离至有效抗生素治疗后24d,成人治愈
医学观察14d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医学观察21d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隔离期、接触者观察其及管理办法
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隔离期、接触者观察其及管理办法
天成熟配子体时就
有传染性
恶性疟 5~12天 10天
登革热3~15天
5~7
天潜伏期末至病后3
天,少数至病后6
天
起病后7天不检疫
布鲁氏菌病
3天~1
年左右7~14
天
发病后第2周可
在尿中发现病原
体,可保持2~3
个月
临床症状消失后解除
隔离
不检疫
流行性出血
热5~46天
7~14
天
急性期血液、尿液
中有病原体具有
传染性,可经破损
皮肤感染
隔离至急性症状消失
止
不检疫
钩端螺旋体
病1~30天
7~13
天
发病后第2周可
在尿中发现病原
体,可保持2~4
个月,个别1年以
上,但作为传染源
意义不大
隔离至症状消失,应
注意尿的消毒处理,
防止接触传播
不检疫
炭疽病
12小
时~121~3
天
主要为动物病,人
经动物感染,人与
皮肤炭疽隔离至创伤
口痊愈、痂皮脱落为
医学观察8天,与
患者和病者接触。
各类传染病潜伏期、隔离期、观察期
从发病日起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约3周)
成人一般不检疫,但幼儿园、托儿所及部队密切接触者应检疫3周。
30
风疹
14-21日
隔离至出疹后5天。
一般接触者不进行检疫
31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1-2日
隔离治疗至眼睛不再有异常分泌物(一般7-10日)
清洗、消毒双手,做好病例监测
各类传染病潜伏期、隔离期、观察期
1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3-4日
数小时-10日
症状消失后3日,但不少于病后7日。
医学观察7日
13
麻疹
8-12日
6-21日
发病之日起至出疹后5日
密切接触的儿童应检疫21日,如接受过被动免疫者应检疫28日。
14
流行性出血热
14日
7-46日
隔离至热退
不检疫
15
狂犬病
20-90日
10日-1年以上
病程中隔离治疗
接触病人者不检疫,被狂犬或狼咬伤者应进行医学观察,观察期间应注射免疫血清及狂犬病疫苗。
黑热病
3-6个月
10日-9年
无需隔离,积极治疗,同时做好消灭病犬和防蛉灭蛉工作。
一般接触者无需检疫
35
包虫病
10-20年
手术或药物治疗,无需隔离
一般接触者无需处理
36
丝虫病
4个月-1年
可服用乙胺嗪预防
38
水痘
14-16日
10-21日
隔离至脱痂为止,但不得少于发病后2周。
医学观察21日
轮状病毒腹泻
A组
一般不需隔离,但应避免性接触,个人物品做好消毒
性伴应接受检查
24
梅毒
2-3周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与隔离期一览表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与隔离期一览表随着人口迁徙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传染病的防控变得尤为重要。
了解传染病的潜伏期和隔离期,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与隔离期一览表。
1. 流感:潜伏期为1-4天,隔离期通常为3-7天。
在患者发病期间,应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时。
2. 手足口病:潜伏期为3-6天,隔离期通常为7-10天。
患者应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和毛巾,并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3. 感冒:潜伏期为1-3天,隔离期通常为5-7天。
患者应避免接触他人的口鼻分泌物,勤洗手、常通风。
4. 病毒性肝炎:潜伏期为15-160天,隔离期通常为2-4周,取决于不同病毒类型。
患者应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勤洗手、使用一次性餐具。
5. 水痘:潜伏期为10-21天,隔离期通常为7-10天。
患者应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注意个人卫生,并勤洗手。
6. 结核病:潜伏期为数月至数年,隔离期通常为2周至数月,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反应。
患者应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7. 落疳:潜伏期为2-3周,隔离期通常为2个月。
患者应佩戴口罩,避免与他人分享餐具和器具,注意个人卫生。
8. 过敏性休克:潜伏期为数分钟至数小时,隔离期通常为症状完全缓解后的1-2天。
患者应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通风,并及时就医。
虽然以上是一些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与隔离期一览表,但请注意,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病毒的感染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面临疾病传播风险的情况下,及早就医、听从专业医生的指导十分重要。
此外,我想强调的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预防措施同样重要。
无论是在疫情还是非疫情的时期,保持频繁洗手,避免接触患者的体液和分泌物,尽量避免去人流密集的地方,都是有效预防传染病传播的措施。
总结起来,了解不同传染病的潜伏期和隔离期是有效控制传染病传播的重要基础知识。
然而,我们不能仅仅依靠这些时间数据来对待疾病的传播风险,更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预防措施,同时听从专业医生的指导。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一些常见传染病及其对应的潜伏期。
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扩散,保护公共卫生安全。
2. 概述2.1 定义:潜伏期是指感染者被暴露到致病因子后至出现临床表现之间经过的时间段。
2.2 影响因素:个体差异、致病菌特性等都会影响不同传染病的潜伏期长度。
3. 常见传染疾病及其潜伏期详解(以下仅部分例子)3.1 流行性感冒(流感)- 爆发型流行性感冒:感觉正常→突然起高温度(39℃以上) →喉头肿胀与剧咳,并可能引起呼吸困难或累积黄色脂质物,变成支气管结核;骑士反射消失;并可由此进展为急重型肺泡内皮损害,出现肺水肿、呼吸衰竭。
潜伏期:1-4天- 季节性流感:症状轻微→咳嗽、发烧等→ 逐渐恢复潜伏期:约2天3.2 麻风病(麻风)多种类型的麻风有不同潜伏期。
以下是两个常见类型: - 结核型麻风:细菌进入体内后,在皮下组织中生长和增殖,并引起结节形成;可能在数月到多年之间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
- 神经系统史脱毛型骨关系:这一类别包括了神经损害较为严重者,如眉睫部位及面颈交界处因大片色素沉积而使这些区域变黑,而致外貌畸形;四肢末端也可由于营养障碍或其他原因导致溃坠与缩小.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并存有手指趾甲改变.注意: 不同人对M.leprae反应差异很大,故染癣时间亦有差异,一般为2-5年.3.3 肺结核- 活动性肺结核:细菌进入体内后,在肺部生长和繁殖,引起活动性感染;可能在数周到几个月之间才会出现临床表现。
- 非活动性(潜伏)肺结核:在典型情况下,继发于原初复合物的非传播类型,这种形式通常是无自觉症状或仅轻微不适.当然也可由此过渡至其他任何类型(如浸润、空洞性等).其他少见但重要的例子还包括了支气管淋巴节点增大及纤维化以及局限小叶坏死注意: 多数人通过胃口被M.tuberculosis吞咽而臀骨沟溢流再次接触这些杆菌。
至于是否产生新灭亡者与否则取决于宿主对该抗原所作反应程度,并可能影响其未来预防措施中使用BCG效果。
常见传染病潜伏期一览表
1-8天
数小时至3天
腺鼠疫隔离至淋巴结肿大完全消退,肺鼠疫临床症状消失后痰连续培养6次阴性方可解除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8天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2-3
14小时-6天
隔离至症状消失
不检疫
破伤风
7-14天
2天-数月
不隔离
不检疫
手足口病
3-4天
2-7天
发病后7天
医学观察10天
2-3
1-10
症状消失后3天,但不少于病后1周
医学观察7天
乙脑
10-14
4-21
隔离至体温正常
不检疫
百日咳
7-10
2-20
痉咳发生后30天或病后40天解除隔离
医学观察21后
SARS
4-7
2-21
隔离3-4周(待定)
接触者隔离3周,流行期来自疫区人员医学观察2周
病名
潜伏期(天)
隔离期(天)
接触者观察期(天)
同乙型肝炎
丁型
重叠感染
混合感染
3-4周
6-12周
同乙型肝炎
同乙型肝炎
戊肝4010-来自5自发病之日起3周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60天
霍乱
1-3天
数小时至6天
腹泻停止后2天隔日送大便培养1次连续三次阴性即可解除隔离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5天并连续送培三次阴性可解除隔离
细菌性痢疾
1-3
数小时至7天
症状消失粪检阴性后连续2次粪培阴性可解除
常见传染病潜伏期一览表
病名
潜伏期(天)
隔离期(天)
接触者观察期(天)
常见
最长最短
病毒性肝炎
甲型
30天左右
常见传染病潜伏期一览表
丁型
重叠感染
3-4周
同乙型肝炎
同乙型肝炎
混合感染
6-12周
戊肝
40
10-75
自发病之日起3周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60天
霍乱
1-3天
数小时至
腹泻停止后2天隔日送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5天
6天
大便培养1次连续二次
并连续送培一次阴性可解
阴性即可解除隔离
除隔离
细菌性痢
1-3
数小时至
症状消失粪检阴性后连
7天•重点职业观察期应送
麻疹
8-12
6-18
发病日至退疹或出疹后
5天
21天
风疹
18
14-214-16
10-24
隔离至疱疹完全结痂,但不得少于病后14天
3周
猩红热
2-5
1-12
发病后6天
接触者作咽拭培养,可疑者
隔离治疗
流行性腮腺炎
14-21
8-30
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
失,约3周左右
集体机构医学观察3周
流脑
2-3
1-10
症状消失后3天,但不
少于病后1周
医学观察7天
乙脑
10-14
4-21
隔离至体温正常
不检疫
百日咳
7-10
2-20
痉咳发生后30天或病
后40天解除隔离
医学观察21后
SARS
4-7
2-21
隔离3-4周(待定)
接触者隔离3周,流行期来
自疫区人员医学观察2周
病名
潜伏期(天)
隔离期(天)
接触者观察期(天)
腺鼠疫隔离至淋巴结肿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8天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与隔离期一览表
5-25天
(10-21天)
隔离至出疹后5天
流行性
腮腺炎
8-30天
(14-21天)
隔离至症状和体征消失为止或发病后10天
流行性
脑膜炎
1-7天
(2-3天)
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天或发病后7天
流行性
乙型脑炎
4-21天
(10-14天)
隔离至体温正常为止,隔离在有防蚊设备的室内
病毒性肝炎
甲肝15-40天(21-28天)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与隔离期一览表
疾病名称
潜伏期(常见)
隔离期
水痘
10-21天
(13-17天)
隔离至患儿痂皮硬结干燥,无新疹出现,不得少于发病后2周
流行性感冒
数小时-4天
隔离至症状消失为止或热退后2天
手足口病
多为2-10天
平均3-5天隔离至症状出Fra bibliotek后2周且症状消失
麻疹
6-21天
(10-12天)
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隔离至出疹后10日
乙肝2月-6月(60-160天)
隔离自发病日起不少于30天
细菌性痢疾
数小时-7天(2-4天)
隔离至症状消失后粪便培养连续3次阴性为止
甲型H1N1流感
最长潜伏期为20天,最短为6天
至少需在家中隔离观察7天,或至流感症状消失后24小时,以两者之间较长者为准;儿童有可能超过7天。隔离观察期间,患者应尽量避免离家;如需离家(如到医院就诊)需戴外科口罩。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和观察期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和观察期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和观察期感染病是指由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类传染性疾病。
在传染病的防治中,了解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和观察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流行病学角度出发,介绍几种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和观察期。
一、感冒感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引起。
感冒在潜伏期方面较为短暂,通常为1-3天。
在这之后,感冒症状开始显现,包括喉咙痛、流鼻涕、咳嗽等。
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以及直接接触传播。
因此,在感冒的潜伏期和隔离期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打喷嚏用纸巾掩嘴等,以减少传播机会。
二、流感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点是发病急、传播性强。
流感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1-4天,通常为2天。
在这期间,人体对病毒逐渐产生免疫应答。
在感染后的隔离期,流感病毒可在患者体内持续存在一段时间,通常为7-10天。
因此,流感病人应尽可能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并采取措施遮掩口鼻以减少病毒扩散。
流感观察期一般为14天,这段时间内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并及时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
三、水痘水痘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水痘的潜伏期一般为10-21天,通常为14天。
在这期间,患者可能没有症状,但已携带病毒并具有传染性。
隔离期一般从发疹子开始,直到疱疹结痂期结束,通常为5-7天。
由于水痘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对于未感染的人来说,接触病毒后将出现水痘病症状,而对于已感染的人来说,病毒将长期潜伏在神经节,引发带状疱疹。
因此,水痘的隔离期和观察期非常重要,能够有效降低病毒的传播风险。
四、结核病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累及肺部。
结核病的潜伏期一般较长,通常为2-10周。
在这期间,感染者没有临床症状,但可能已被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并具有潜伏传染性。
隔离期主要是指患者在发病前及接受治疗期间,通过咳嗽或打喷嚏等方式,将结核分枝杆菌传播给他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性出血热
7~14天
隔离至急性症状消失止
不检疫
钩端螺旋体病
1~30天
7~13天
隔离至症状消失,应注意尿的 不检疫 消毒处理,防止接触传播 皮肤炭疽隔离至创伤口痊愈、 医学观察8天,与患者 痂皮脱落为止,其他类型患者 和病者接触之物品应 在症状消失后细菌培养2次阴 进行消毒 性后取消隔离 患者须住院隔离 不检疫
伤寒和副伤寒
伤寒3~42天 副伤寒2~15 天
12~14天
8~10天
潜伏期末即可排菌;病人 从大,小便排菌,相当一 体温正常15天可解除隔离, 部分病人在恢复期仍可继 可热退后5天和10天作2次大 续排菌2~3周,少数在1 便培养,阴性者可解除隔离 年以上,甚至终身 发病前10天至病后4周均 有传染性,少数可达4个 隔离期不少于病后40天 月
炭疽病
12小时~12 天
1~3天
狂犬病
12天Hale Waihona Puke 1年或 长至5年 4天~数月或 更长
30~60天
阿米巴痢疾
10~18天
隔离至症状消失,大便连续三 对饮食行业从业人员 次检查滋养体及包囊阴性解除 进行包囊检查、阳性 隔离 者停止工作进行治疗 医学观察21天,副伤 寒为15天,饮食行业 人员观察期间应送大 便培养一次,阴性者 方可工作
7~10天
白喉
1~7天
2~4天
猩红热 水痘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间日疟 疟疾
1~12天 10~21天 8~30天 4~21天 10天~数月
2~5天 15天 14~21天 10~14天 14天
疟疾 三日疟 恶性疟 登革热 布鲁氏菌病 10~45天 5~12天 3~15天 3天~1年左 右 5~46天 30天 10天 5~7天 7~14天
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隔离期、接触者观察其及管理办法
病名 腺鼠疫肺鼠 疫 最短~最长 2~8天 数小时~3天 潜伏期 常见 3~6天 1~3天 1~3天 传染期 隔离期 接触者观察期及管理 办法
鼠疫
腺鼠疫隔离至淋巴腺完全痊 自发病起直至痊愈为止的 愈,肺鼠疫应在临床症状消失 留验9天同时接种鼠疫 后,痰连续培养6次阴性方能 菌苗 整个病程 出院。 潜伏期末即可排菌,临床 临床症状消失后,隔日大便培 留验5天,并连续作粪 症状期传染性最大,病后 养,连续2次阴性或症状消失 便培养2次,阴性者解 带菌自数天至4周不等, 后14天解除隔离 除隔离 少数可数月至1年以上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 潜伏期末至发病2周内传 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 45天,接触后2周内注 染性最大,少数在病后某 常,但不少于病后30天,幼 射正常人免疫球蛋白 托机构要隔离40天 段时期仍可排病毒 可防止发病或减轻症 作HbsAg,抗HBc,抗 急性期应隔离到HbsAg阴转, 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长 HBs,HbeAg, 抗Hbe检 恢复期仍不阴转者按HbsAg携 者可达1年以上 测,均阴性者接种乙 带者处理 肝疫苗 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临 床症状期传染最大,慢性 急性期隔离至病情稳定,慢性 目前无法定措施 病人亦有传染性,最长达 病例按病原携带者处理 6年 急性感染后HDAg血症可 持续25天,慢性感染者在 同乙型肝炎 目前无法定措施 HDAg与抗-HD肖失前均有 传染性 发病前2周至发病后2周从 自发病起隔离3周 医学观察45天 粪便中排出 潜伏期末即可排出病原 医学观察7天,饮食行 体,临床症状期传染性最 临床症状消失后,连续2年至 大,病后带菌常见,多为 业人员观察期间应送 3次粪检阴性或大使正常后1 间歇排菌,绝大部分在病 粪便培养1次,阴性者 周可解除隔离 后1~2周停止,少数可长 方可复工 达数年 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普 临床症消失后3天,但不少于 医学观察7天,可服利 通型患者之传染性可持续 病后7天 福平预防发病 6~7周 在大流行时,集体单 潜伏期末出现退热时止, 位应进行检疫,出现 退热后2天 传染期约1周 发热等症状者,应早 期隔离 医学观察21天,如接 潜伏期末至出疹后5天 隔离至出疹后5天 受过被动免疫者应延 至28天 潜伏期的最后1~2天至发 病2~3周内传染性最大, 发病起40天或自痉咳后30天 医学观察21天 一般在病后4周即无传染 性 潜伏期末至整个病程均有 症状消失后鼻咽分泌物2次 传染性,部分患者在恢复 (间隔2天)培养阴性或症状 医这观察7天 期仍继续排菌 消失后30天可解除隔离 潜伏期末至整个病程均有 症状消失后咽拭培养3次阴 传染性,至皮肤脱屑阶段 性,可解除隔离,一般不少于 医学观察7~12天 则无传染性 病后1周 潜伏期末至皮肤发疹和水 隔离至脱痂为止,但不得少于 医学观察21天 泡时传染性最强 发病后2周 成人一般不检疫,托 腮腺肿大前7天至肿大后9 从发病起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 幼机构儿童医学观察 天 21天 病毒血症时间短,一般在 隔离至体温正常为止,室内做 不检疫 发病后5天内 好防蚊、灭蚊 疟疾现症病人和无症状带 不需隔离,但患者应给以系统 虫者,当其周围血液中有 治疗,居室内应做好防蚊、灭 不检疫 成熟配子体时就有传染性 蚊
疟疾现症病人和无症状带 不需隔离,但患者应给以系统 虫者,当其周围血液中有 治疗,居室内应做好防蚊、灭 不检疫 成熟配子体时就有传染性 蚊 潜伏期末至病后3天,少 数至病后6天 发病后第2周可在尿中发 现病原体,可保持2~3个 月 急性期血液、尿液中有病 原体具有传染性,可经破 损皮肤感染 发病后第2周可在尿中发 现病原体,可保持2~4个 月,个别1年以上,但作 为传染源意义不大 主要为动物病,人经动物 感染,人与人之间亦可经 分泌物而受感染,但较少 见,肺炭疽可经呼吸道传 染 个别情况下,可从唾液中 分离到病毒,但未见人传 人之事例 从发病早期排出滋养体到 晚期粪便中含有大量包囊 都有传染性 起病后7天 临床症状消失后解除隔离 不检疫 不检疫
霍乱
数小时~6天
甲型
15~50天
3~4周
病毒性肝炎
乙型
50~180天
100天左右
丙型
2~26周
7.4周
丁型
2周~6个月
戊型
2~9周
6周
细菌性痢疾
数小时~7天
1~3天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10天
3~4天
流行性感冒
数小时~3天 6~21天,被 动免疫后可 延至28天 2~21天
1~2天
麻疹
10~11天
百日咳
脊髓灰质炎
3~35天
7~14天
艾滋病
6个月~10年 以上 2-10天 12小时-48小 时
9~10年
手足口病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3-5天 最长可达6天
医学观察20天,对5岁 以下儿童注射胎盘球 蛋白或丙种球蛋白, 可防止发病或减轻症 状 严密观察,长期追 血中检出HIV抗体起即有 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送卫 踪,在观察的6个月及 生行政部门指定单位治疗 传染性 1年时采血检测 患者需隔离至症状消 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送卫 发病前2天至发病后7天 失后7天,密接人员医 生行政部门指定单位治疗 学观察10天 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隔离1 发病后2周内传染性最强 患者隔离7-10天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