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2章 匀变速运动的研究章末复习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_新教材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章末综合提升学案教科版必修第一册

_新教材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章末综合提升学案教科版必修第一册

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巩固层·知识整合][提升层·能力强化]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理解与应用1常用方法规律特点一般公式法v t=v0+at;x=v0t+12at 2;v2t-v20=2ax. 使用时一般取v0方向为正方向平均速度法v=xt对任何直线运动都适用,而v=12(v0+v t)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速度法vt2=v=12(v0+v),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比例法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利用比例法解题图像法应用v­t图像,可把较复杂的问题转变为较简单的数学问题解决巧用推论解题x n+1-x n=aT 2,若出现相等的时间问题,应优先考虑用Δx=aT 2求解逆向思维法(反演法)把运动过程的“末态”作为“初态”的反向研究问题的方法,一般用于末态已知情况(1)解题时首先选择正方向,一般以v 0方向为正方向. (2)刹车类问题一般先求出刹车时间.(3)对于有往返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全过程加速度a 恒定),可对全过程应用公式v t =v 0+at 、x =v 0t +12at 2、…列式求解.(4)分析题意时要养成画运动过程示意图的习惯,特别是对多过程问题.对于多过程问题,要注意前后过程的联系——前段过程的末速度是后一过程的初速度;再要注意寻找位移关系、时间关系.【例1】 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固定的光滑斜面,到达斜面最高点C 时速度恰好为零,如图所示,已知物体运动到斜面长度3/4处的B 点时,所用时间为t ,求物体从B 滑到C 所用的时间.[解析] 解法一:逆向思维法物体向上匀减速冲上斜面,相当于向下匀加速滑下斜面.故x BC =12at 2BC ,x AC =12a (t +t BC )2又x BC =x AC4,解得t BC =t .解法二:比例法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之比为x 1∶x 2∶x 3∶…∶x n =1∶3∶5∶…∶(2n -1)现有x BC ∶x BA =x AC 4∶3x AC4=1∶3通过x AB 的时间为t ,故通过x BC 的时间t BC =t . 解法三:中间时刻速度法利用教材中的推论: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v AC =v A +v C 2=v 0+02=v 02又v 20=2ax AC ,v 2B =2ax BC ,x BC =x AC4由以上各式解得v B =v 02可以看出v B 正好等于AC 段的平均速度,因此B 点是时间中点的位置,因此有t BC =t . 解法四:图像法利用相似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对应边平方比的方法,作出v ­t 图像,如图所示,S △AOC /S △BDC =CO 2/CD 2且S △AOC =4S △BDC ,OD =t ,OC =t +t CD所以4/1=t +t CD2t 2CD解得t CD =t .则t BC =t CD =t . [答案] t[一语通关] 这类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物体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不为零,所以物体还要反向运动.求解这类问题一是注意矢量的正负;二是要注意速度、时间等物理量可能有两解.[跟进训练]1.一个物体以v 0=8 m/s 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沿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 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大小的加速度往回运动.求:(1)物体3 s 末的速度; (2)物体5 s 末的速度;(3)物体在斜面上的位移大小为15 m 时所用的时间. [解析] (1)(2)由t =v t -v 0a,物体冲上最高点的时间是4 s ,又根据v t =v 0+at,3 s 末的速度为v 3=(8-2×3)m/s=2 m/s,5 s 末的速度v 5=(8-2×5)m/s=-2 m/s ,即5 s 末速度大小为2 m/s ,方向沿斜面向下.(3)由位移公式x =v 0t +12at 2,以v 0方向为正方向,则x =15 m ,a =-2 m/s 2代入数据,解得:t 1=3 s ,t 2=5 s即经过位移大小为15 m 处所用的时间分别为3 s(上升过程中)和5 s(下降过程中). [答案] (1)2 m/s 方向沿斜面向上 (2)-2 m/s 方向沿斜面向下 (3)3 s 和5 s运动图像的理解与应用两类运动图像对比x ­t 图像 v ­t 图像典型 图像其中④为抛物线其中④为抛物线物理 意义 反映的是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反映的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点 对应某一时刻物体所处的位置 对应某一时刻物体的速度 斜率斜率的大小表示速度大小 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 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截距直线与纵轴截距表示物体在t =0时刻距离原点的位移,即物体的出发点;在t 轴上的截距表示物体回到原点的时间直线与纵轴的截距表示物体在t =0时刻的初速度;在t 轴上的截距表示物体速度为0的时刻两图线的交点同一时刻各物体处于同一位置同一时刻各物体运动的速度相同【例2】 (多选)在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x ­t )图像和速度—时间(v ­t )图像中,给出的四条图线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1时刻,乙车追上甲车B .0~t 1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C .丙、丁两车在t 2时刻相遇D .0~t 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AB [它们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在t 1时刻前,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在t 1时刻甲、乙位移相等,则A 正确;在t 1时刻两车的位移相等,由v =xt,甲、乙两车在0~t 1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等,B 正确;由v ­t 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丙、丁两车在t 2时刻对应v ­t 图线的面积不相等,即位移不相等,C 错误;0~t 2时间内,丁的位移大于丙的位移,时间相等,所以丁的平均速度大于丙的平均速度,故D 错误.][一语通关] 图像的特点在于直观性,可以通过“看”和“写”寻找规律及解题的突破口,为方便记忆,这里总结为“六看一写”:一看“轴”,二看“线”,三看“斜率”,四看“面”,五看“截距”,六看“特殊值”;必要时写出函数表达式.[跟进训练]2.(多选)2020年10月27日,中国载人深潜器“奋斗者”号,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突破1万米,达到10 058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教学设计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1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 8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 13 -4.自由落体运动............................................................................................................. - 19 -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巩固打点计时器的使用、纸带数据处理和测量瞬时速度的方法;2. 会运用已学知识处理纸带,求各点瞬时速度。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如何从实验研究中获取数据,学会利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的科学方法;2. 对打出的纸带,会用近似的方法得出各点瞬时速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对小车运动的设计,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并锻炼其思考的全面性、准确性与逻辑性;2. 通过对纸带的处理,实验数据的图象展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使学生灵活地运用科学方法来研究问题,解决间题,提高创新意识;3. 在对实验数据的猜测过程中,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重点难点】1、处理纸带的数据分析,求各点瞬时速度。

(重点)2、各点瞬时速度的计算。

(难点)3、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规律的探究。

(难点)【教学准备】课件、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细绳、槽码、刻度尺、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铝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物体的运动通常是比较复杂的。

高中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拓展课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拓展课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拓展课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关键能力·合作探究——突出综合性素养形成拓展一平均速度公式的应用归纳总结1.平均速度公式:v̅=v t2=v0+v2,即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一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还等于这段时间初、末速度矢量和的一半.2.推导:设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t时刻的速度为v由x=v0t+12at2得,平均速度v̅=xt=v0+12at①由v=v0+at知,当t′=t2时有v t2=v0+a·t2②由①②得v̅=v t2又v=v t2+a·t2③由②③解得v t2=v0+v2综上所述有v̅=v t2=v0+v2.提醒:公式v̅=v t2=v0+v2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v̅=xt适用于所有运动.典例示范例1 [2022·山东潍坊高一检测]如右图所示,物块以初速度v0沿水平地面向右匀减速滑行并开始计时,第5s内的位移是6m,第6s内的位移是4m,(第6s末仍然向右运动)选向右为正方向,则该物块( )A.加速度为-1m/s2B.加速度为-2m/s2C.第7s内的位移是3mD.第6s末的速度是5m/s针对训练1 某汽车从车站由静止开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了12s时,发现还有乘客没上来,于是汽车立即做匀减速运动至停下,共历时20s,运动了50m,求汽车在上述运动中的最大速度.针对训练2 一物体在水平地面上由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前进10m后,又匀减速前进50m 才停止.求该物体在这两个阶段中运动时间之比t1∶t2.拓展二逐差相等公式的理解及应用归纳总结1.逐差相等公式:Δx=xⅡ-xⅠ=xⅢ-xⅡ=…=aT2,即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在各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分别为xⅠ、xⅡ、xⅢ、…、x N,则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相等.2.公式推导:如图所示x1=v0T+1aT2,2a·T2,x2=v0·2T+42x3=v0·3T+9a·T2,…2aT2,所以xⅠ=x1=v0T+12aT2,xⅡ=x2-x1=v0T+32xⅢ=x3-x2=v0T+5aT2,…2故xⅡ-xⅠ=aT2,xⅢ-xⅡ=aT2,…所以Δx=xⅡ-xⅠ=xⅢ-xⅡ=…=aT2.提醒:(1)公式中“T”具有任意性.(2)对于不相邻的任意两段位移:x m-x n=(m-n)aT2.(3)推论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3.应用(1)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如果Δx=xⅡ-xⅠ=xⅢ-xⅡ=…=x N-x N-1=aT2成立,则a为一恒量,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求加速度:利用Δx=aT2,可求得a=ΔxT2典例示范例 2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两个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24m 和64m,每一个时间间隔为4s,求物体的初速度、末速度及加速度大小.针对训练3 一个向正东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3s内发生的位移为8m,在第5s内发生的位移为5m,则关于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小为3m/s2,方向为正东方向B.大小为3m/s2,方向为正西方向C.大小为1.5m/s2,方向为正东方向D.大小为1.5m/s2,方向为正西方向针对训练4(多选)如图所示,我国的“复兴号”列车正在飞驰运行,列车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中,从计时开始,通过第一个60m所用时间是10s,通过第二个60m所用时间是6s.不计列车长度.则( )A.列车的加速度为0.5m/s2,接下来的6s内的位移为78mB.列车的加速度为1m/s2,接下来的6s内的位移为96mC.列车计时开始的速度为3.5m/sD.列车计时开始的速度为2.5m/s针对训练5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测定重物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了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已知每条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两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依打点先后编为0,1,2,3,4,…,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断了,如图乙所示,根据给出的A 、B 、C 、D 四段纸带回答下列问题.(1)在B 、C 、D 三段纸带中为3、4两点所在的纸带,则与纸带A 相连的那段应该是________(填“B ”“C ”或“D ”);(2)纸带A 上,打点1时重物的速度是___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从纸带A 上可测得重物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 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拓展三 中点位置的瞬时速度公式的理解及应用归纳总结1.中点位置的瞬时速度公式:v x2=√v +02v22,即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位移的中点位置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位移的初、末速度的“方、均、根”值.2.推导:如图所示,前一段位移v x 22−v 02=2a ·x 2,后一段位移v 2−v x 22=2a ·x 2,所以有v x 22=12·(v 02+v 2),即有v x 2=√12(v +02v 2).提醒:公式v x2=√v +02v22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典例示范例3 [2022·河北沧州月考](多选)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 ,一物体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至底端,经历的时间为t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LtB .物体在t 2时的瞬时速度是2LtC .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的瞬时速度是√2LtD .物体从顶点运动到斜面中点所需的时间是√22t针对训练6 (多选)高铁进站近似看成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 、B 、C 三个位置,已知AB =BC ,测得AB 段的平均速度为30m/s ,BC 段的平均速度为20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高铁经过AC 段的平均速度是24m/sB .高铁经过AC 段的平均速度是25m/s C .高铁经过位置B 的速度是25m/sD .高铁经过位置B 的速度是26m/s拓展四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比例式的应用归纳总结1.等分运动时间(以T 为时间单位)的情况(1)1T 末、2T 末、3T 末…nT 末的瞬时速度之比:v 1∶v 2∶v 3∶…∶v n =1∶2∶3∶…∶n .(2)1T 内、2T 内、3T 内…nT 内的位移之比:x 1∶x 2∶x 3∶…∶x n =1∶4∶9∶…∶n 2.(3)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第n 个T 内的位移之比:x Ⅰ∶x Ⅱ∶x Ⅲ∶…∶x n =1∶3∶5∶…∶(2n -1).2.等分位移(以x 为单位)的情况(1)通过x,2x,3x…nx所用时间之比:t1∶t2∶t3∶…∶t n=1∶√2∶√3∶…∶√n.(2)通过第一个x、第二个x、第三个x…第n个x所用时间之比:t′1∶t′2∶t′3∶…∶t′n=1∶(√2-1)∶(√3−√2)∶…∶(√n−√n−1).典例示范例4 一个物体做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比较该物体在减速运动的倒数第3m、倒数第2m、最后1m内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经历的时间之比是1∶2∶3B.平均速度之比是3∶2∶1C.平均速度之比是1∶(√2-1)∶(√3−√2)D.平均速度之比是(√3+√2)∶(√2+1)∶1教你解决问题逆向思维法逆向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正面入手有一定难度时,可有意识地去改变思考问题的顺序,沿着正向(由前到后,由因到果)思维的相反(由后到前、由果到因)途径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减速到零的匀减速运动逆着看就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比如速度可以直接用v=at解决.针对训练7 [2022·福建厦门一中月考]一观察者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当列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 )A.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速度之比是1∶2∶3∶…B.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时间之比是1∶3∶5∶…C .在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数之比是1∶3∶5∶…D .在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数之比是1∶2∶3∶…针对训练8 如图为港珠澳大桥上四段110m 的等跨钢箱连续梁桥,若汽车从a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ab 段的时间为t .通过ce 段的时间为多少?拓展课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关键能力·合作探究拓展一【例1】 【解析】 如下图所示,设第5 s 的初速度为v ′0,第5 s 末的速度为v 1,第6 s 末的速度为v 2,T =1 s.A 错,B 对:由平均速度公式可知v 1=x 1+x 22T ,v 1=6 m+4 m 2 s=5 m/s ;由x 2=v 1T +12aT 2,得4 m =5 m/s ×1 s +12a ×(1 s)2得a =-2 m/s 2. D 错:由x 2=v 1+v 22T 得v 2=3 m/s ,故6 s 末的速度是3 m/s.C 错:设7 s 末的速度为v 3,因为a =-2 m/s 2,故v 3=1 m/s , 则第7 s 内的位移x 3=v 2+v 32×T ,x 3=2 m.【答案】 B针对训练1 解析:由于汽车在前、后两阶段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前、后两阶段的平均速度均为最大速度v max 的一半,即v ̅=0+v max2=v max 2,由x =v ̅t 得v max =2xt =5 m/s.答案:5 m/s针对训练2 解析:设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 1,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为v ,它也是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t 2.由x =v ̅t ,v ̅=0+v 2=v2可知10 m =v2t 1 ① 50 m =v2t 2 ②联立①②式有t 1∶t 2=1∶5. 答案:1∶5 拓展二【例2】 【解析】 画出该物体的运动过程如图所示,物体由A 经B 到C ,其中B 是中间时刻.根据题目要求可选用不同方法进行求解.由Δx =aT 2可得a =Δx T 2=64−2442m/s 2=2.5 m/s 2;又x 1=v A T +12aT 2,v C =v A +a ·2T ,解得v A =1 m/s ,v C =21 m/s. 【答案】 1 m/s 21 m/s 2.5 m/s 2针对训练3 解析:设第3 s 内、第5 s 内位移分别为x 3、x 5,则x 5-x 3=2aT 2,解得a =-1.5 m/s 2,负号表示方向为正西方向,故选项D 正确.答案:D针对训练4 解析:第一个60 m 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 1=x1t 1=6 m/s ,第二个60 m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 2=x2t 2=10 m/s ,则列车的加速度a =v 2−v 1t 1+t 22=0.5 m/s 2.根据Δx =aT2得,接下来6 s 内的位移x 3=x 2+aT 2=60 m +0.5×36 m =78 m ,故A 项正确,B 项错误;列车的初速度v 0=v 1-a t 12=6 m/s -0.5×102 m/s =3.5 m/s ,故C 项正确,D 项错误.答案:AC针对训练5 解析:(1)由A 图可知s 2-s 1=aT 2=9 cm ,因此s 4-s 2=2aT 2=18 cm ,即s 4=57.2 cm ,故纸带C 满足条件.(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v 1=s 1+s 22T=0.302+0.3920.2m/s =3.47 m/s.(3)由逐差法可得s 2-s 1=aT 2, 所以a =s 2−s 1T 2=0.392−0.3020.12m/s 2=9.00 m/s 2.答案:(1)C (2)3.47 (3)9.00 拓展三【例3】 【解析】 A 对,B 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相等,大小为v ′=L t .C 对:知末速度v =2v ′=2L t ,则到斜面中点的瞬时速度v L 2=√02+v 22=√2Lt.D 对: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 ,到达斜面中点用时t ′,则L =12at 2,L 2=12at ′2,得t ′=√22t .【答案】 ACD针对训练6 解析:由平均速度公式得v A +v B2=30 m/s ,v B +v C2=20 m/s ,因为AB =BC ,由位移中点速度公式得v B =√v A 2+v C22,由以上三式解得v A =34 m/s ,v B =26 m/s ,v C =14 m/s ,对全程由平均速度公式得v AC =v A +v C2=24 m/s ,A 、D 项正确.答案:AD 拓展四【例4】 【解析】 根据逆向思维方法,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看成是反方向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即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三段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 1∶t 2∶t 3=1∶(√2-1)∶(√3−√2),则倒数第3 m 、倒数第2 m 、最后1 m 内经历的时间之比为(√3−√2)∶(√2-1)∶1,平均速度之比为√3−√2∶√2−1∶1=(√3+√2)∶(√2+1)∶1,故D 正确.【答案】 D针对训练7 解析: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比例式可确定各个选项.答案:C针对训练8 解析: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汽车通过ab、bc、cd、de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1)∶(√3−√2)∶(2-√3),通过ce段的时间为(2-√2)t.答案:(2-√2)t11。

高中物理 匀变速运动的研究复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物理教案

高中物理 匀变速运动的研究复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物理教案

匀变速运动的研究
【教学目标】系统的掌握本章知识
【重点、难点分析】
匀变速运动规律及其应用
【学习重点】对各规律灵活的掌握
【学习难点】对各规律灵活应用
【自主学习】
D.第8s末
2.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大小为1m/s2,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ls内的平均速度为()
A.5.5 m/s B.5 m/s C.l m/s D.0.5 m/s
3.汽车以20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司机见前方有障碍物立
即刹车,刹车后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汽车刹车后6s内的位移为()
A. 30 m
B. 40 m
C. 210 m
D. 120 m
4、一石子从楼顶由静止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现测得石子在最后1 s内下落的高度是25 m,求楼有多高?(g=10m/s2)
5、一辆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从刹车开始计时,2s末速度v2=6m/s,从2.5s到3.5s内汽车的位移S=4m,求汽车刹车后6s 内的位移S是多少?
6.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通过a点时,速度大小为4m/s,方向向右,经过1s,该质点在b点,速度大小为10m/s.求(1)该质点的加速度. (2)ab之间的距离.(3) 这一秒内质点路程.。

高中物理 第2章 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新人教版高一第一

高中物理 第2章 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新人教版高一第一

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学习目标核心素养形成脉络1.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分类.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特点.(难点)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并会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重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分类(1)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2)匀减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3.v-t图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所示,1表示匀加速直线运动,2表示匀减速直线运动.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1.速度公式:v=v0+at.2.对公式的理解: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时刻的速度等于初速度v0加上t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at.思维辨析(1)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不变.( )(3)速度增加的直线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4)公式v=v0+at适用于任何做直线运动的物体.( )(5)公式v=v0+at既适用于匀加速直线运动,也适用于匀减速直线运动.( )(6)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提示:(1)× (2)√ (3)× (4)× (5)√ (6)√基础理解(1)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安装了“全力自动刹车”系统,当车速v<8 m/s ,且与前方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达到安全距离时,该系统立即启动,启动后汽车刹车加速度X 围为4~6 m/s 2,在该系统控制下汽车刹车的最长时间为( )A .1.33 sB .2 sC .2.5 sD .4 s 提示:选B.刹车时的加速度最小时,刹车时间最长,故有:t =0-v 0-a min =0-8-4s =2 s. (2)货车以v =20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前面有紧急情况(如图所示),司机紧急刹车,加速度大小为4 m/s 2,求货车6 s 末的速度.提示:因为货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应该先判断货车停下来的时间是否小于题目所给的时间.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设经时间t 停下,末速度为零,由速度公式v =v 0+at代入数据得t =v a=5 s可见货车在6 s 前就停下了,所以6 s 末速度为0.答案:0对公式v =v 0+at 的理解和应用问题导引设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开始时刻(t =0)的速度为v 0(叫做初速度),加速度为a ,请根据加速度定义式求t 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要点提示 由加速度的定义式a =Δv Δt =v -v 0t -0=v -v 0t,整理得:v =v 0+at . 【核心深化】1.对速度公式v =v 0+at 的理解公式意义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各量意义v 、v 0、at 分别为t 时刻的速度、初速度、t 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 公式特点含有4个量,若知其中三个,能求另外一个 矢量性 v 、v 0、a 均为矢量,应用公式时,一般选v 0的方向为正方向,若匀加速,a >0;若匀减速,a <0适用条件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v =v 0+at 虽然是加速度定义式a =v -v 0Δt 的变形,但两式的适用条件是不同的:(1)v =v 0+at 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a =v -v 0Δt可适用于任意的运动,包括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应用速度公式v =v 0+at 解决问题的步骤(1)选取研究对象和过程.(2)画出运动草图,标上已知量.(3)选定正方向,判断各量的正、负,利用v =v 0+at 由已知条件求解,最后指明所求量的方向.关键能力1 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B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同C .当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为负值时,物体一定不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思路点拨]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都相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都相等.[解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加速度恒定,运动轨迹是直线,A 正确;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恒定,所以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at 相同,B 正确;当物体的初速度为负时,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错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均匀变化,其v -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D 正确.[答案] ABD关键能力2 公式v =v 0+at 的应用(2019·某某月考)美国“肯尼迪”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弹射系统可以缩减战机起跑的位移.假设弹射系统对“F -A15”型战斗机作用了0.2 s 时间后,可以使飞机达到一定的初速度v 0,然后飞机在甲板上起跑,加速度为2 m/s 2,经过10 s ,达到起飞速度v t =50 m/s 的要求,求:(1)飞机离开弹射系统瞬间的速度是多少?(2)弹射系统对飞机提供的加速度是多少?[思路点拨] 飞机的加速过程分为两个过程,在弹射器推动下的加速和在自身动力作用下的加速;对第二个加速过程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即可以求出弹射的末速度,再对第一个加速过程由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弹射的加速度.[解析] (1)以初速度方向为正,由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公式v t =v 0+at 得: v 0=v t -at =(50-2×10)m/s =30 m/s.(2)弹射系统所提供的加速度为:Δv Δt =30-00.2m/s 2=150 m/s 2. [答案] (1)30 m/s (2)150 m/s 2关键能力3 对刹车类问题的分析计算在某汽车4S 店,一顾客正在测试汽车加速、减速性能.汽车以36 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现以0.6 m/s 2的加速度加速,则10 s 后速度能达到多少?若汽车以0.6 m/s 2的加速度刹车,则10 s 和20 s 后速度各减为多少?[思路点拨] 汽车刹车时,一定要先判断它的停止时间,在有效时间内计算,否则容易出错.[解析] 初速度v 0=36 km/h =10 m/s ,加速度a 1=0.6 m/s 2,a 2=-0.6 m/s 2.由速度公式得v 1=v 0+a 1t 1=(10+0.6×10)m/s=16 m/s.开始刹车10 s 后汽车的速度 v 2=v 0+a 2t 2=(10-0.6×10) m/s=4 m/s ,从开始刹车至汽车停下所需时间t 3=v -v 0a 2=0-10-0.6s≈16.7 s<20 s. 故刹车20 s 后汽车早已停止运动,所以车速为0.[答案] 16 m/s 4 m/s 0关键能力4 对多过程问题的求解(2019·市中校级月考)世界一级方程式(F1)比赛过程中,赛车在比赛中有一次进站加油的过程.在某次比赛中,处于第一名的赛车进站加油,该赛车进站时一直做减速运动,平均加速度为30 m/s 2,出站时一直做加速运动,平均加速度为45 m/s 2,加油时间为6 s ,进站前和出站后在赛道上的速度均为90 m/s ,则该赛车从进站到出站所用时间是多少?[思路点拨] 赛车的进站过程做匀减速运动,末速度为零.出站过程做匀加速运动,初速度为零.根据速度公式分别求出进站和出站的时间,加上加油的时间,即为赛车从进站到出站所用的时间.[解析] 赛车的进站过程做匀减速运动,初速度为v =90 m/s ,末速度为v =0,加速度为a 1=-30 m/s 2,则进站时间为:t 1=v -v 0a 1=0-90-30s =3 s ;赛车的出站过程做匀加速运动,初速度为v 0=0,末速度为v =90 m/s ,加速度为a 2=45 m/s 2,则出站时间为:t 2=v ′-v ′0a 2=2 s ;所以该赛车从进站到出站所用时间是:t =t 1+t 2+6 s =2 s +3 s +6 s =11 s.[答案] 11 s刹车类问题的处理(1)明确刹车时间(车辆末速度变为0时所用的时间),可由t =-v 0a计算得出. (2)判断要研究的时间是大于刹车时间还是小于刹车时间.(3)若要研究的时间小于刹车时间,则汽车在要研究的时间段内的实际运动时间小于刹车时间.反之,实际运动时间等于刹车时间.【达标练习】1.(2019·于洪校级月考)两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经过相同的时间,速度大的质点加速度必定大B .若初速度相同,速度变化大的质点加速度必定大C .若加速度相同,初速度大的质点的末速度一定大D .相同时间里,加速度大的质点速度变化必定大解析:选D.根据v =v 0+at ,t 相同,但初速度v 0不知道,速度大的质点加速度不一定大,故A 错误;根据v =v 0+at ,v 0相同,但t 不知道,速度变化大的质点加速度不一定大,故B 错误;根据v =v 0+at ,a 相同,但t 不知道,初速度大的质点的末速度不一定大,故C 错误;根据Δv =at ,t 相同,a 大者Δv 大,故D 正确.2.以72 km/h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遇紧急情况而急刹车获得大小为4 m/s2的加速度,则刹车3 s 后汽车的速度为( ) A .16 m/sB .12 m/sC .8 m/sD .0解析:选C.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v 0=723.6m/s =20 m/s ,a =-4 m/s 2.设刹车经t 0时间而停止运动,即末速度v =0,由v =v 0+at 0得t 0=v -v 0a =0-20-4s =5 s ,故在t 0=5 s 末汽车速度为零,而汽车在t 1=3 s 时仍处于运动状态,故在刹车3 s 后汽车速度为v 1=v 0+at =20 m/s -4×3 m/s =8 m/s ,故C 正确.3.火车沿平直轨道匀加速前进,通过某一路标时的速度为10.8 km/h ,1 min 后变成54 km/h ,再经过多长时间火车的速度才能达到64.8 km/h?解析:法一:由速度公式v =v 0+at 得a =v 2-v 1t 1=15-360m/s 2=0.2 m/s 2 故时间t 2=v 3-v 2a =18-150.2s =15 s. 法二:运动过程中加速度a 不变由a =Δv Δt =v 2-v 1t 1=v 3-v 2t 2得t 2=v 3-v 2v 2-v 1·t 1=15 s. 答案:15 s4.卡车原来以10 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因为路口出现红灯,司机从较远的地方开始刹车,使卡车匀减速前进,当车速减到2 m/s 时,交通灯转为绿灯,司机立即停止刹车开始加速,并且只用了减速过程的一半时间就加速到原来的速度,从刹车开始到恢复原速共用了12 s .求:(1)减速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2)开始刹车后2 s 末及10 s 末的瞬时速度大小.解析:(1)卡车先做匀减速运动,再做匀加速运动,其运动简图如图所示.设卡车从A 点开始减速,则v A =10 m/s ,用时t 1到达B 点,从B 点又开始加速,用时t 2到达C 点,则v B =2 m/s ,v C =10 m/s ,且2t 2=t 1,t 1+t 2=12 s ,可得t 1=8 s ,t 2=4 s.由v =v 0+at 得在AB段v B=v A+a1t1①在BC段v C=v B+a2t2②代入数据解①②两式可得a1=-1 m/s2,a2=2 m/s2.所以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2,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2)2 s末的速度v1=v A+a1t=10 m/s-1×2 m/s=8 m/s.10 s末的速度v2=v B+a2t′=2 m/s+2×(10-8)m/s=6 m/s.答案:(1)1 m/s2 2 m/s2(2)8 m/s 6 m/s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问题导引如图所示:问:(1)图线甲、乙分别表示物体做什么运动?(2)甲物体3 s内速度的改变量是多少?方向与速度方向有什么关系?(3)乙物体5 s内速度的改变量是多少?方向与速度方向有何关系?(4)甲、乙两物体的运动加速度分别为多少?方向如何?(5)两图线的交点A的意义是什么?要点提示(1)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甲物体3 s内速度的改变量是9 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3)乙物体5 s内速度的改变量是-9 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4)甲、乙两物体的运动加速度分别为3 m/s2、-1.8 m/s2,甲物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乙物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5)两图线交点表示此时两物体的速度相同.【核心深化】1.v-t图象中的五点信息2.往返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当速度减为零之后,又反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不变,则整个运动过程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3.变加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两种情况加速度特点加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变大 运动特点 沿正方向的变加速直线运动 (2019·某某中学高一期末)一质点自x 轴原点出发,沿正方向以加速度a 加速,经过t 0时间速度变为v 0,接着以加速度-a 运动,当速度变为-v 02时,加速度又变为a ,直至速度变为v 04时,加速度再变为-a ,直到速度为-v 08…,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运动过程中离原点的最大距离为v 0t 0B .质点一直沿x 轴正方向运动C .质点最终静止在原点D .质点在x 轴上的整个运动过程就是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思路点拨] 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最常见的问题.1.速度的大小及方向变化;2.速度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即为该段时间内的位移;3.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不变,加速度不变;斜率变化,加速度变化.斜率既可以表示加速度的大小,也可以表示方向.[解析] 由图象,2t 0时刻位移最大,故质点运动过程中离原点的最大距离为v 0t 0,故A正确;速度为矢量,图中物体的速度只有两个相反的方向,故物体时而沿x 轴正方向运动,时而沿x 轴负方向运动,故B 、D 错误;由图象,质点每次返回的位移均小于前一个运动周期的位移.故最终静止时离开原点的距离一定小于第一个运动周期的位移v 0t 0,最终位置不在原点,故C 错误.[答案] A(1)v -t 图象只能描述直线运动,无法描述曲线运动.(2)v -t 图象描述的是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不表示物体的运动轨迹.(3)加速与减速只决定于a 与v 方向是否相同,与v 的方向无关,如图所示.(多选)(2019·某某高一期中)图示是一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通过交叉路口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线可知( )A .汽车在路口等候的时间为14 sB .汽车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2.5 m/s 2C .汽车减速阶段通过的路程为20 mD .汽车在启动过程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解析:选BC.由图看出汽车在路口等候的时间t =14.0 s -4.0 s =10.0 s ,A 错误;汽车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a =10-04m/s 2=2.5 m/s 2,选项B 正确;汽车减速运动过程位移大小为:x =v 0+v 2t =10+02×4 m =20 m ,故C 正确;14.0 s 后汽车启动,因图象切线的斜率不断减小,知汽车的加速度不断减小,故D 错误.1.(多选)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和正负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方向一定和初速度方向相同B .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一定是负值C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也有可能取负值D .只有在规定了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前提下,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才取正值 解析:选ACD.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和初速度方向相同,选项A 正确;加速度的正、负取决于正方向的选取,加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时加速度为正值,反之为负值,所以无论是匀加速还是匀减速,加速度有可能是正值,也有可能是负值,选项C 正确,选项B 错误;当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时,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故取正值,选项D 正确.2.(多选)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t =0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2 m/s ,方向向东;当t =2 s 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 m/s ,方向仍向东.当t 为多少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2 m/s( )A .3 sB .5 sC .7 sD .9 s,物体的加速度a =v -v 0t =8-122m/s 2=-2 m/s 2.物体的速度大小为2 m/s 时,方向可能向东,也可能向西.当速度方向向东时:t 1=2-12-2s =5 s ; 当速度方向向西时:t 2=-2-12-2s =7 s , 故B 、C 正确.3.汽车以10 m/s 的速度在马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15 m处的斑马线上有行人,于是刹车礼让,汽车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假设驾驶员反应时间为0.5 s .汽车运动的v -t 图如图所示.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 .20 m/s 2B .6 m/s 2C .5 m/s 2D .4 m/s 2 解析:选C.根据速度时间图象可以知道,在驾驶员反应时间内,汽车的位移为x 1=vt =10×0.5 m =5 m ,所以汽车在减速阶段的位移x 2=15 m -5 m =10 m ,根据0-v 2=-2ax 2可解得:a =5 m/s 2,故C 对.4.(2019·某某高一期中)在一次空军演习的任务中,某士兵从悬停飞机上无初速度跳下,下落4 s 速度达到30 m/s 时开始打开降落伞,开始做减速直线运动,在跳下14 s 后以4 m/s 的速度着地,他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士兵是在下落80 m 时打开降落伞的B .该士兵打开伞时离地面的高度等于170 mC .该士兵打开伞时离地面的高度大于170 mD .该士兵跳伞时的高度一定小于230 m解析:选D.4 s 时才打开降落伞,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所以此时下落了x =12×4×30 m=60 m ,A 错误;连接(4,30)和(14,4),所连直线表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打开降落伞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打开伞时离地面的高度x ′=12×10×(30+4) m =170 m ,所以该士兵打开伞时离地面的高度小于170 m ,士兵跳伞时的高度小于x +x ′=230 m ,B 、C 错误,D 正确.5.(2019·某某一中高一检测)如图所示为某质点的速度-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0~6 s 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 .在6~10 s 内,质点处于静止状态C .在4 s 末,质点运动方向反向D .在t =12 s 末,质点的加速度为-1 m/s 2解析:选D.在0~4 s 和4~6 s 内质点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不同,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选项A 错误;在6~10 s 内质点做v =4 m/s 的匀速直线运动,选项B 错误;在0~14 s 内质点运动方向不变,选项C 错误;在10~14 s 内a =0-4 m/s 4 s=-1 m/s 2,故选项D 正确.一、单项选择题1.(2019·北大附中高一检测)下列有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若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则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B.加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C.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变化量为零的运动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一个恒量解析:选D.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两个特点:(1)轨迹为直线;(2)加速度恒定.只有具备这两个特点,物体做的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B错,D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断变化,所以速度变化量不为零,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也不相同,A、C错.2.某质点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v=4+2t,v与t的单位分别为m/s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 )A.4 m/s与2 m/s2B.0与4 m/s2C.4 m/s与4 m/s2D.4 m/s与0解析:选A.v=4+2t与v=v0+at比较可知:v0=4 m/s,a=2 m/s2,故A正确.3.(2019·兰山校级月考)一家从事创新设计的公司打造了一辆飞行汽车,既可以在公路上行驶,也可以在天空飞行.已知该飞行汽车起飞时在跑道上的加速度大小为 2 m/s2,速度达到40 m/s后离开地面.离开跑道后的加速度为5 m/s2,最大速度为200 m/s.该飞行汽车从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所用的时间为( )A.40 s B.52 sC.88 s D.100 s解析:选 B.在跑道上的运动时间t1=v1a1=402s=20 s,在空中的运动时间t2=v2-v1a2=200-405s=32 s,则运动的总时间t=t1+t2=(20+32) s=52 s,故B正确,A、C、D错误.4.(2019·富阳校级月考)奥迪车有多种车型,如30TFSI、35TFSI、50TFSI,(每个车型字母前的数字称为G值)G值用来表示该车型的加速性能,数字越大,加速越快.G值的大小为车辆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0 km/h,其值为30TFSI,则该型号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0km/h的时间约为( )A.5.6 s B.6.2 sC.8.5 s D.9.3 s解析:选D.由题意可得30TFSI的加速度大小为a=3 m/s2,末速度大小为v=100 km/h=27.8 m/s ,由速度时间关系可得时间为t =v a=错误! s =9.3 s ,故D 正确,A 、B 、C 错误.5.(2019·石景山期末)“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2 m/s 2,求物体4 s 末的速度?”对于该问题解答最为规X 的是( )A .由v =v 0+at 得 v =0+2 m/s 2×4 s =8 m/s B .根据v =at 得 v =2×4=8C .根据物理规律v =v 0+at 得 v =2×4=8 m/sD .根据v =v 0+at 得 v =0+2×4 m/s =8 m/s解析:选D.由v =v 0+at 得 v =0+2×4 m/s =8 m/s ,在计算时不需要每个物理量的后面都带单位,故A 错误,D 正确;在计算时要在整个结果后带上所求物理量单位,故B 、C 错误.6.如图所示为四个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的v -t 图象,那么由图象可以看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解析:选C.v -t 图象的斜率就是物体的加速度,选项A 中图线平行于时间轴,斜率为0,加速度为0,所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B 中图线斜率不变,加速度不变,物体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且由图象可看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而减小,所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选项C 中图线斜率不变,加速度不变,物体的速度随时间而增大,所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选项D 中图线不是一条直线,表示物体不做匀变速直线运动.7.爬杆运动员从杆上端由静止开始先匀加速下滑时间2t ,后再匀减速下滑时间t 恰好到达杆底且速度为0,则这两段匀变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A .1∶2 B.2∶1 C .1∶4 D.4∶1a 1,减速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a 2,下滑2t 时的速度为v ,则:a 1=v -02t ,a 2=v -0t ,故a 1∶a 2=1∶2,A 正确.二、多项选择题8.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t =0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2 m/s ,方向向东;当t =2 s 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 m/s ,方向仍向东.当t 为多少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2 m/s( )A .3 sB .5 sC .7 sD .9 s解析:选BC.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 =v 2-v 1t=-2 m/s 2;当2 m/s 的速度方向向东,则t 1=v -v 1a =5 s ;当2 m/s 的速度方向向西,则t 2=-v -v 1a=7 s ;故B 、C 正确,A 、D 错误.9.(2019·临翔校级月考)贵广高铁是某某的第一条高铁,于2018年12月26日正式开通,到时候从某某到某某的时间也就4小时左右.假设动车出站时能在150 s 内匀加速到180 km/h ,然后正常行驶.某次因意外动车以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将车速减至108 km/h.以初速度方向为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列车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13m/s 2B .列车减速时,若运用v =v 0+at 计算瞬时速度,其中a =-13 m/s 2C .若用v -t 图象描述列车的运动,减速时的图线在时间轴t 轴的下方D .列车由静止加速,1 min 内速度可达20 m/s解析:选ABD.180 km/h =50 m/s ,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列车加速时的加速度为:a =v t=50150 m/s 2=13 m/s 2,故A 正确;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由于列车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等于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若运用v =v 0+at 计算瞬时速度,其中a =-13 m/s 2,故B 正确;在速度时间图线中,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的方向,减速时由于速度的方向未变,则减速时的图线仍然在时间轴的上方,故C 错误;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v =at =13×60 m/s =20 m/s ,故D正确.10.(2019·某某二中高一月考)亚丁湾索马里海盗的几艘快艇试图靠近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保护的商船,中国海军发射爆震弹成功将其驱逐.假如其中一艘海盗快艇在海面上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海盗快艇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5 m/sB .海盗快艇在66 s 末开始调头逃离C .海盗快艇在0~66 s 做的是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D .海盗快艇在96~116 s 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解析:选AC.从v -t 图象上得知海盗快艇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5 m/s ,在0~66 s 内v -t 图线的斜率逐渐减小,故加速度逐渐减小,选项A 、C 正确;在66 s 末海盗快艇速度方向没变,速度大小减小,选项B 错误;在96~116 s 内海盗快艇调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选项D 错误.11.甲、乙两物体在t =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 轴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 )A .甲、乙在0~1 s 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B .乙在0~7 s 之间的位移为0C .甲在0~4 s 之间做往复运动D .甲、乙在t =6 s 时的加速度方向相同解析:选BD.在0~1 s 内甲沿x 轴正方向运动,乙先沿x 轴负方向运动,后沿x 轴正方向运动,选项A 错误;在0~7 s 内乙的位移x =-v 02×+v 02×+v 02×3-v 02×3=0,选项B 正确;在0~4 s 内甲的速度恒为正值,始终沿x 轴正方向运动,选项C 错误;在t =6 s 时,甲、乙速度图象的斜率均为负值,即甲、乙的加速度方向均沿x 轴负方向,选项D 正确.12.(2019·某某某某高一期中)雨滴从高空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A .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B .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C .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D .速度一直保持不变解析:选AB.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逐渐减小,则速度变化率逐渐减小,故A 正确;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雨滴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减小到零,速度达到最大,故B 正确,C 、D 错误.三、非选择题13.(2019·某某期中)高铁G1378从某某南站由静止开始加速出站,加速度为0.6 m/s 2,1.5 min 后G1378速度为多大?G1378匀速运动时速度为388.8 km/h ,到达某某南站时,如果以1.0 m/s 2的加速度减速进站,求减速110 s 时速度为多大?解析:取G1378开始时运动方向为正方向.G1378初速度v 0=0,则G1378 1.5 min 后的速度v 1=v 0+a 1t 1=(0+0.6×1.5×60)m/s =54 m/s ;当G1378减速进站时a 2=-1.0 m/s 2;初速度v 20=388.8 km/h =108 m/s ,从刹车到速度为0的时间t 2=0-v 20a 2=108 s ;所以110 s时G1378已经停止运动,速度为0.答案:54 m/s 014.A 、B 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 (1)A 、B 各做什么运动?求其加速度; (2)两图象交点的意义; (3)求1 s 末A 、B 的速度; (4)求6 s 末A 、B 的速度.解析:(1)取A 、B 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A 物体沿规定的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1=v -v 0t =8-26m/s 2=1 m/s 2,沿规定的正方向;B 物体前4 s 沿规定的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4 s 后沿反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2=0-84 m/s 2=-2 m/s 2,与初速度方向相反.(2)两图象交点表示在该时刻A 、B 速度相同.(3)1 s 末A 物体的速度为3 m/s ,和初速度方向相同;B 物体的速度为6 m/s ,和初速度方向相同.(4)6 s 末A 物体的速度为8 m/s ,和初速度方向相同;B 物体的速度大小为4 m/s ,和初速度方向相反.答案:见解析。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章末复习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章末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及其应用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理解v-t图象中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2.过程与方法通过近似推导位移公式的过程,体验微元法的特点和技巧,能把瞬时速度的求法与此比较,感悟一些数学方法的应用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微元法推导位移公式和公式法推导速度位移关系,培养自己动手能力,增加物理情感体验成功的快乐和方法的意义。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及其应用。

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通过近似推导位移公式的过程,体验微元法的特点和技巧,能把瞬时速度的求法与此比较,感悟一些数学方法的应用特点。

3. 教学用具课件4. 标签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思考与练习如图所示,有一个质点从A沿路线ABCDA绕圆周运动一圈。

已知圆的半径R=1m。

运动一周的时间t=4s,且运动快慢不变。

问:A到C的位移和路程分别多大?A到B和B到C的位移相同吗?物体在第3s初的位置为何处?第3s内的位移大小和方向如何?2、观察与思考有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一位观察者测定以下结果:分析数据,看有什么规律?①位移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②大约5s内的位移都是100m。

或者说,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在相等的时间(每5s)里汽车的位移是相等的(100m)【新课教学】一、匀速直线运动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特点:位移与时间成正比,即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是一个常量。

另:在物理学中,我们把某个物理量的变化与时间的比值叫做这个物理量的变化率。

变化率即变化的快慢。

理解:①物体运动的轨迹是直线;②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二、位移-时间图象出示时间和位移表格,问:我们能不能把表中的数据用坐标来表示呢?1.位移-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横坐标5、10……的含义是什么?纵坐标100、200的含义是什么?s-t图象中的某一点,如A的含义是什么?s-t图象中一个点的物理意义:表示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所处的位置。

高中物理第2章章末复习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第2章章末复习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第2章章末复习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章末复习课[体系构建][核心速填]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基本公式(2)推论2.两类匀变速直线运动(1)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2)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3.自由落体运动(1)特点:v0=0,a=g(只在重力作用下运动).(2)规律4.两类图象(1)x­t图象:直线的斜率表示速度.(2)v­t图象:直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理解及应用1.(1)要养成画物体运动示意图或v­t图象的习惯,特别是较复杂的运动,画出示意图或v­t 图象可使运动过程直观,物理过程清晰,便于分析研究.(2)要注意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搞清楚整个运动过程按运动性质的转换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遵循什么规律,各个阶段又存在什么联系.2.常用方法常用方法规律特点解析法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公式有:速度公式:v=v0+at;位移公式:x=v0t+12at2;速度、位移关系式:v2-v20=2ax;平均速度公式v=vt2=v0+v2.以上四式均是矢量式,使用时一般取v0方向为正方向,与v0同向取正,反向取负;同时注意速度和位移公式是基本公式,可以求解所有问题,而使用推论可简化解题步骤比例法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利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用比例法解题极值法临界、极值问题的考查往往伴随着“恰好、刚刚、最大、最小”等字眼,极值法在追及等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逆向思维法(反演法)把运动过程的“末态”作为“初态”的反向研究问题的方法,一般用于末态已知的情况图象法应用v­t图象,可把较复杂的问题转变为较简单的数学问题解决,尤其是用图象定性分析,可避开繁杂的计算,快速找出答案巧用推论Δx=x n+1-x n=aT2解题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即x n+1-x n =aT2,对一般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若出现相等的时间间隔问题,应优先考虑用Δx=aT2求解巧选参考系法物体的运动是相对一定的参考系而言的.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常以地面为参考系,有时为了研究问题方便,也可巧妙地选用其他物体作为参考系,甚至在分析某些较为复杂的问题时,为了求解简捷,还需灵活地转换参考系如图所示,已知物体运动到斜面长度3/4处的B 点时,所用时间为t ,求物体从B 滑到C 所用的时间.[解析] 解法一:逆向思维法物体向上匀减速冲上斜面,相当于向下匀加速滑下斜面.故x BC =12at 2BC ,x AC =12a (t +t BC )2又x BC =x AC /4 解得t BC =t . 解法二:比例法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之比为x 1∶x 2∶x 3∶…∶x n =1∶3∶5∶…∶(2n -1)现有x BC ∶x BA =(x AC /4)∶(3x AC /4)=1∶3 通过x AB 的时间为t ,故通过x BC 的时间t BC =t . 解法三:中间时刻速度法利用教材中的推论: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v AC =(v A +v C )/2=(v 0+0)/2=v 0/2又v 20=2ax AC ,v 2B =2ax BC ,x BC =x AC /4 由以上各式解得v B =v 0/2可以看出v B 正好等于AC 段的平均速度,因此B 点是时间中点的位置,因此有t BC =t . 解法四:图象法利用相似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对应边平方比的方法,作出v ­t 图象,如图所示,S △AOC /S △BDC=CO 2/CD 2且S △AOC =4S △BDC ,OD =t ,OC =t +t BC所以4/1=(t +t BC )2/t 2BC 解得t BC =t .[答案] t1.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解析] 解法一:基本公式法设汽车甲在第一段时间间隔末(时刻t 0)的速度为v ,第一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 1,加速度为a ;在第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 2.由运动学公式得v =at 0,s 1=12at 20,s 2=vt 0+12(2a )t 2设汽车乙在时刻t 0的速度为v ′,在第一、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分别为s 1′、s 2′.同样有v ′=(2a )t 0,s 2′=12(2a )t 20,s 1′=v ′t 0+12at 20,设甲、乙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分别为s 、s ′,则有s =s 1+s 2,s ′=s 1′+s 2′联立以上各式解得,甲、乙两车各自行驶的总路程之比为s ∶s ′=5∶7.解法二:图象法由题意知,甲在t 0时刻的速度v甲1=at 0,2t 0时刻的速度v甲2=v甲1+2at 0=3at 0;同理,乙车在t 0时刻的速度v 乙1=2at 0,2t 0时刻的速度v 乙2=v 乙1+at 0=3at 0.作出甲、乙两车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线与t 轴所围的面积知s 甲=52at 20,s 乙=72at 2所以,两车各自行驶的总路程之比s 甲∶s 乙=5∶7. [答案] 5∶7x ­t 图象和v ­t 图象的比较x ­t 图象v ­t 图象典型图象其中④为抛物线其中④为抛物线意义 反映的是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反映的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点 对应某一时刻物体所处的位置 对应某一时刻物体的速度斜率斜率的大小表示速度大小 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 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截距 直线与纵轴截距表示物体在t =0时刻距离原点的位移,即物体的出发点;在t 轴上的截距表示物体回到原点的时间 直线与纵轴的截距表示物体在t =0时刻的初速度;在t 轴上的截距表示物体速度为0的时刻两图线的交点同一时刻各物体处于同一位置同一时刻各物体运动的速度相同【例2】 (多选)我国“蛟龙号”深潜器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在2012年6月24日以7 020 m 深度创下世界最新纪录(国外最深不超过6 500 m),这预示着它可以征服全球99.8%的海底世界.在某次实验中,深潜器内的显示屏上显示出的深度曲线如图甲所示、速度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 乙A .图甲中h 3是本次实验下潜的最大深度B .本次实验中深潜器的最大加速度是0.025 m/s 2C .在3~4 min 和6~8 min 的时间段内深潜器具有向上的加速度D .在6~10 min 时间段内深潜器的平均速度为0AC [根据图甲深度显示,可以直接看出蛟龙号下潜的最大深度是h 3,A 正确;根据图乙可以求出0~1 min 内蛟龙号的加速度a 1=-2-060 m/s 2=-130 m/s 2,3~4 min 内加速度a 2=0-(-2)60 m/s 2=130 m/s 2,6~8 min 内加速度a 3=3-0120 m/s 2=140 m/s 2,8~10 min 内加速度a 4=0-3120 m/s 2=-140 m/s 2,所以蛟龙号的最大加速度为130m/s 2,B 错误;3~4 min 和6~8 min 的时间段内潜水器的加速度方向向上,C 正确;6~10 min 时间段内潜水器在向上运动,位移不为零,所以平均速度不为零,D 错误.][一语通关]在图象问题的学习与应用中首先要注意区分它们的类型,其次应从图象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图象的斜率、截距、交点、拐点、面积等方面的含义加以深刻理解.2.如图所示的位移(x )—时间(t )图象和速度(v )—时间(t )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B .0~t 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C .0~t 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 2时刻相距最远D .0~t 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C [x ­t 图象表示的是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而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由x ­t 图象可知,甲、乙两车在0~t 1时间内均做单向直线运动,且在这段时间内两车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均相等,A 、B 错误;在v ­t 图象中,t 2时刻丙、丁两车速度相同,故0~t 2时间内,t 2时刻两车相距最远,C 正确;由图线可知,0~t 2时间内丙车的位移小于丁车的位移,故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丁车的平均速度,D 错误.]利用打点纸带分析物体的运动(交流电频率为50 Hz),因此纸带上的点可表示和纸带相连的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研究纸带上的点之间的间隔,就可以了解物体的运动情况.利用打点纸带分析物体的运动,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2)测定物体运动的速度;(3)测定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1.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方法:求相邻位移的差Δx . 设相邻两点之间的位移为x 1、x 2、x 3、…(1)若x 2-x 1=x 3-x 2=…=x n -x n -1=0,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2)若x 2-x 1=x 3-x 2=…=x n -x n -1≠0,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测定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设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求得速度v ,如v 1=x 1+x 22T ,v 2=x 2+x 32T等. 3.测定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方法 (1)逐差法如图所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x 1、x 2、…、x 6,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根据Δx =aT 2有x 4-x 1=(x 4-x 3)+(x 3-x 2)+(x 2-x 1)=3aT 2同理x 5-x 2=x 6-x 3=3aT 2求出a 1=x 4-x 13T 2,a 2=x 5-x 23T 2,a 3=x 6-x 33T2 再算出a 1、a 2、a 3的平均值a =a 1+a 2+a 33=(x 6+x 5+x 4)-(x 3+x 2+x 1)9T2上式即为所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2)v ­t 图象法 根据v =v t2可求得 v 1=x 1+x 22T 、v 2=x 2+x 32T 、v 3=x 3+x 42T 、…、v n =x n +x n +12T求出1、2、…(一般取5个点)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再作出v ­t 图象,求出图线的斜率即为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例3】 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甲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记录了桌面上连续的6个水滴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 s 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甲乙(1)由图乙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________(选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 (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乙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小车运动到图中A 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解析] (1)小车运动时由于摩擦力的作用,速度逐渐减小,滴水计时器滴下水滴的间距逐渐变小,因此小车从右向左运动.(2)滴水的时间间隔T =3045 s≈0.67 s小车运动到A 点位置时的瞬时速度。

高中物理 第二章匀变速运动的研究章末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 第二章匀变速运动的研究章末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章匀变速运动的研究章末复习一、教材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是高中物理课程中运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运动学的基础。

除了知识和能力目标外,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还应重视引导学生通过数据分析认识匀变直线运动的特点,学习运用数学方法探究并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观测数据的分析,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即加速度保持不变)。

2、能根据加速度的概念,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3、从数值运算中的算术平均值运算条件出发,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

4、能根据平均速度的概念,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5、会运用公式和图象等方法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了解微积分的思想。

6、会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7、领略运动的艺术美,保持对运动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三、教学重点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变化规律;四、教学难点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求一段时间内的位移。

五、教学过程一、知识点总结1v -t 图象的习惯.特别是较复杂的运动,画图弄清整个运动过程按运动性质的转换可分 且各公式间有相互联系,因此,本章的题目可一题多解.解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等) 等也是本章解题中常用的方法. 一、公式解析法例1 一质点以5m /s 的初速度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运动,加速度恒定为a =-1m /s 2,试求质点通过4.5m 位移时的速度多大? 解析 由题意知v 0=5m /s 2,a =-1m /s 2,x =4.5m由公式202v v t -=2ax 得202v v t =+2ax =25+2×(-1)×4.5=16(m /s )∴v t =±4m /s本题有两个解v t1=4m /s ,v t2=-4m /s ,都不能删去,它们都有明显的物理意义,即沿斜面往上运动第一次经过4.5m 处,速度v t1=4m /s ,运动到最远点再折回,第二次经过4.5m 处,速度v t2=-4m /s (负号说明方向与v t1相反),究其原因是斜面足够长,倘若斜面有限长,如L =10m ,那该删去v t2.答案 第一次速度方向向上大小为4m /s 第二次速度方向向下为4m /s 易错提示应用公式时要选择正方向,求解结果是否合理要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分析,并注意矢量的正负号表示方向而不是大小. 学后反思我们研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涉及位移x 、初速度v 0、未速度v t 、时间t 和加速度a 等五个物理量.除t 以外都是矢量.在研究具体问题时,我们要结合问题所描述的物理情境,灵活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并对结果的合理性,科学性进行探究,这是一种基本的能力要求.例2 一列火车从车站开出,在平直轨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这列火车的长度为L ,当火车头经过某路标时的速度为v 1,而车尾经过这路标时的速度为v 2,求:(1)列车中点经过路标时的速度v 是多大? (2)整列火车通过此路标所用的时间t 是多大? (3)列车的加速度a 是多大?解析 在研究列车的运动时,列车是一个整体.在某一时刻各部分速度都是相同的.为研究问题方便,使问题清晰简明,可以任选列车的某一点(如中点)作为研究对象,代表整列火车的运动状态.画出车头、中点及车尾经过路标时列车的三种情况,如图2-6-1所示,由题意得(1)212v v -=2a ·2L,由以上两式得v =22221v v + (2)t =212122v v Lv v L v L +=+=(3)由2122v v -=2aL 得a =L v v 22122-答案 22221v v +.(2)212v v L +.(3)L v v 22122-.方法技巧画好图是帮助我们分析物理情景.建立物理模型的有效方法. 二、逆向思维法例3 四块相同的木块竖直地紧挨着固定在地面上,一颗子弹水平地从第一块射入,刚好从第四块穿出,设子弹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子弹穿过这四块木块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__.解析 由于子弹刚好从第四块穿出,则子弹的末速度v t =0,又由于子弹的运动为匀减速,子弹穿透四块厚度相同的木块时,每穿过一块木块.位移均等于木块的厚度,即子弹四次位移相同.设子弹从静止开始以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反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此运动为从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物体连续通过相等位移所用时间比为1t '∶2t '∶3t '∶4t '=1∶(12-)∶(23-)∶(4∶3),故子弹穿越四块木块的时间比为(34-)∶(23-)∶(12-)∶1. 答案 (34-)∶(23-)∶(12-)∶1. 学后反思本题所给条件较少,用常规解法较难解决,但若仔细挖掘隐含条件“刚好”,则得υt =0,采用逆向思维可巧解本题.让子弹以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反向作匀加速,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通过相等位移所用时间比,即t 1∶t 2∶…∶t n =1∶(12-)∶(23-)∶…∶(1--n n ),即得所求时间比.例4 运行着的汽车制动后做匀减速滑行,经3.5s 停止.试问它在制动后的1s内、2s内、3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多少?解析画出汽车运动的示意图,汽车从O制动,1s末到A,2s末到B,3s末到C(图2-6-2(a)),停在D.这个运动的逆过程可看成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值等于汽车做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如图2-6-2(b)).将3.5s等分为7个0.5s.那么,逆过程从D起的连续7个0.5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9∶11∶13.由图2-6-2(b)中xCB ∶xBA∶xAD=8∶16∶24.汽车从O起1s内,2s内,3s内的位移即图2-6-2(a)中的xOA 、xOB、xOC.∴xOA ∶xOB∶xOC=24∶40∶48=3∶5∶6答案 3∶5∶6方法技巧用v=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逆向代换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常可简化解题过程.总结归纳本题若从运动的基本公式入手通过代数变换求解,不够简洁,现提供的巧解中用了两个要点:①运动在空间、时间上的可逆性;②v=0的匀加速运动的特点.三、对称法例5 一质点以一定初速度自一光滑斜面底端a点上滑,最高可到达b点,c是ab的中点,如图2-6-3所示.已知质点从a至c需时t,问它从c经b再回至c,需要的时间是多少?解析物体从a点开始作匀加速直线,依运动的对称性可知,所求时间为物体从c 到b 运动时间的2倍,因此,只需求出t cb 即可. 由v c =v a +(-a )t 0, ① 0=v c +(-a )t cb ②2c a v v +·t 0=2cv ·t cb ③0-222a c c v v v -= ④联立①②③④得,t bc =(1+2)t 0 ∴题目中所求时间为2t bc =2(2+1)t 0. 答案 2(2+1)t 0.学后反思利用运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对称性的求解方法,不仅仅是求解物理问题的一种思维途径,也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思想的体现. 四、比例法例6 列车从车站出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某人在站台上测得第1节车厢从旁通过的时间为6s ,求第5节,第n 节车厢从旁通过所需的时间为多少?(忽略两车厢间的距离).解析 从x =221at可知t =a ax 22=·x ,表明时间t 与x 成正比,假设x 为一节车厢的长度,t 1、t 2、t 3…t n 依次为通过1节、2节、3节、…n 节车厢的时间,则:t 1∶t 2∶t 3∶…∶t n =1∶2∶3∶…∶n假设t Ⅰ、t Ⅱ、t Ⅲ…t n 依次为通过第1节、第2节、第3节、…第n 节车厢时的时间,则:t Ⅰ∶t Ⅱ∶t Ⅲ∶…∶t n =t 1∶(t 2-t 1)∶(t 3-t 2)∶…∶(t n -t n -1)=1∶(12-)∶(23-)∶…∶(1--n n )已知t Ⅰ=6s ,则,t Ⅰ∶t V =1∶(45-), ∴t V =(25-)t Ⅰ=6(25-)s 又t Ⅰ∶t n =1∶(1--n n )∴t n (1--n n )t Ⅰ=6(1--n n )s 答案6(25-)s .6(1--n n )s . 解题规律比例法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只要通过物理规律建立起物理量之间的一种正反比关系,就可用比例法求解. 六、课堂小结。

高中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章末复习讲座课件新人教必修1

高中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章末复习讲座课件新人教必修1
2 v 0 (3)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由v2-v2 =- 2 gx ,此时 v = 0 ,所以最大高度 H = 。 0 2g
5.竖直上抛运动的处理方法 (1)分段法:上升过程是加速度a=-g,末速度v=0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是自由落体运动。 (2)整体法:将全过程看做是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其运动过程符合匀变速直线 运动规律,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关系式可以直接应用。
三、竖直上抛运动 1.定义 只在重力作用下,给物体一个竖直向上的初速度v0,物体所做的运动称为竖直上抛运动。 2.运动性质 物体的初速度v0竖直向上,加速度为g竖直向下,所以竖直上抛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3.运动规律 取v0的方向为正方向,则a=-g。 (1)速度公式:v=v0-gt 1 2 (2)位移公式:x=v0t- gt 2 (3)位移速度关系式:v2-v2 0=-2gx
A与t轴所围面积等于物体发生的位移,故汽车在0~1 s内和1~3 s内的位移分别为
x 2.5 m和5 m,A错;因平均速度 v = t ,故两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均为2.5 m/s,B正确;0~1 s内速度变化 Δv1=5 m/s,1~3 s内速度变化Δv2=-5 m/s,C错;v-t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故两时间段内的加速度 分别为5 m/s2和-2.5 m/s2,D错。
二、纸带问题的分析和处理方法 纸带的分析与计算是近几年高考中考查的热点,因此应该掌握有关纸带问题的处理方法。 1.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1)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vt知,若纸带上各相邻的点的间隔相等,则可判定物体做匀速直 线运动。 (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Δx=aT2知,若所打的纸带上在任意两个相邻且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 差相等,则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二章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_1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二章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_1

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特点,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特点.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物理意义,会根据图象分析解决问题,4.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识别、分析图象和用物理语言表达相关过程的能力.2.引导学生研究图象、寻找规律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3.引导学生用数学公式表达物理规律并给出各符号的具体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用物理语言表达物理规律的意识,激发探索与创新欲望.2.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甩不同方法表达同一规律的科学意识.二、教学重点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物理意义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及应用.三、教学难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理解及应用.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公式的理解及计算.四、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回忆:(投影)1、匀速直线运动?2、匀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有什么特点?3、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有什么特点?探究:(投影)1、从图可判断物体速度如何变化?2、物体的加速度如何如何变化?分析:相同时间间隔内,速度变化量相同,即加速度不变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运动,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2)分类:①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的直线运动.②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的直线运动.(3)图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投影)课本说一说注意:1、vt图象若是一条倾斜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若是一条曲线则表示变加速直线运动。

2、vt图象只能描述直线运动,它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

思考判断(投影)(1)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2)速度随时间不断增加的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物体的加速度为负值时,不可能是匀加速直线运动.(×)(4)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大,但速度可能越来越小.(√ )(5)加速度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探究交流:试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分别通过加速度的定义式和v-t图象推导出速度v和时间t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方法一:通过加速度的定义式推导解:设t=0时速度为v0,t时刻的速度为v则△t=t0=t,△v=vv0;由于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a不变,又得:v=v0+at方法二:通过v-t图象推导由于加速度a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所以at就是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再加上运动开始时物体的初速度v0,就得到t时刻物体的速度v。

高中物理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2.5 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重要比例关系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2.5 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重要比例关系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重要比例关系一、考点突破二、重难点提示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灵活应用。

设物体做00=v ,加速度为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从0=t 时刻开始计时,以T 为时间单位,则:一、1T 末、2T 末、3T 末、…、nT 末瞬时速度之比为 :::321v v v …::3:2:1=n v …n :。

由at v =可证。

二、1T 内、2T 内、3T 内、…、n T 内位移之比为::::321x x x …:3:2:1:222=n x …2:n 。

由221at x =可证。

三、第1个T 内、第2个T 内、第3个T 内、…、第n 个T 内位移之比为: x Ⅰ:x Ⅱ:x Ⅲ: …:x n =1:3:5: …:(2n -1) 证明:x Ⅰ=2121aT x =x Ⅱ=222122321)2(21aT aT T a x x =-=-x Ⅲ=2222325)2(21)3(21aT T a T a x x =-=-……22)12(aT n x n -=因此:x Ⅰ:x Ⅱ:x Ⅲ: …:x n =1:3:5: …:(2n -1)。

四、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321v v v …:3:2:1:=n v …n :由ax v 22=可证。

五、通过前x 、前x 2、前x 3、…、前nx 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 Ⅰ:t Ⅱ:t Ⅲ: …:t n =:3:2:1…n :由可证得axt at x 2212==。

六、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 Ⅰ:t Ⅱ:t Ⅲ: …:t n =:)23(:)12(:1--…)1(:--n n【注意】1. 只适用于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 确定研究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规律解题,不能混淆; 3. 区分nT 内和第nT 内,nT 内的位移和第nT 内的位移;4. 从匀减速直线运动到速度为0,可以看做是反方向上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逆向思维)。

2019最新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教案1

2019最新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教案1

2019最新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教案1 追击问题讲义一、物理模型1、同一直线,同向运动。

二、时间关系1、同时出发,在俩者运动中追击,A B t t =。

2、同时出发,在一个运动中,一个静止追击,A B t t t =+∆。

3、根据物体运动的特点,核对其运动的时间:确定有无运动的多过程问题。

三、出发地点关系1、同地追击,同一地点出发,最后追击相遇A B x x =2、异地追击,不在同一地点,最后追击相遇A B x x x =+∆四、位移关系1、A 为汽车B 为自行车,俩物体的相距x ∆,追上时A 走过的位移A x , B 走过的位移B x ,则A B x x x =∆+。

五、追击过程的距离极值问题1、在追击过程中,当A B v v =,A,B 俩物体之间达到距离的极值,可能为最大或最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六、追击过程中的恰好不相碰问题1、追上的瞬间位移关系:A B x x x =∆+2、追上的瞬间速度关系:A B v v =七、追上的瞬间比较加速度,分析二次追击问题1、追上的瞬间位移关系:A B x x x =∆+2、追上的瞬间速度关系:A B v v ≥,3、追上时的加速度关系:,,A B A B a a a a ≥⎧⎨<⎩不会发生二次追击会发生二次追击八、讨论有无二次追击的可能已知A,B 俩物体相距0x ,A 追击B,讨论追击可能发生的相关问题。

1、 当A 的瞬时速度1A v 与B 的瞬时速度1B v 相等时,即1A v =1B v ,A 的位移为A x ,B 的位移为B x ,则A B x x x ∆=-2、 讨论0x 与x ∆的关系,000,,,,A B A B A B A B a a AB x x a a AB x x AB a a AB x x a a AB ⎧≤⎧∆<⎪⎨>⎩⎪⎪∆=⎨⎪<⎧⎪∆>⎨⎪≥⎩⎩不会发生追击问题。

会发生追击问题,且一次。

高中物理 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 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 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单 元 小 结 导 航【知识结构】【难点解析】一.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应用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实质上是研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初速度v 0、末速度v 、加速度A 、位移x 和时间t 这五个量的关系。

具体应用时,可以由两个基本公式演绎推理得出几种特殊运动的公式以及各种有用的推论,一般分为如下情况:(1)从两个基本公式出发,可以解决各种类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

速度-时间图象 图象 位移-时间图象 意义:表示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应用:①判断运动性质(匀速、变速、静止)②判断运动方向(正方向、负方向)③比较运动快慢④确定位移或时间等 意义: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应用:①确定某时刻的速度②求位移(面积)③判断运动性质④判断运动方向(正方向、负方向)⑤比较加速度大小等 主要关系式: 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 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位移和速度的关系: at v v +=020v v v += 2021at t v x += ax v v 2202=- 匀变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特点: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 数值:在地球不同的地方g 不相同,在通常的计算中,g 取9.8m/s 2,粗略计算g 取10m/s 2 自由落体加速度(g )(重力加速度) 注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推论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只要把v 0取作零,用g 来代替加速度a 就行了(2)在分析不知道时间或不需知道时间的问题时,一般用速度位移关系的推论。

(3)处理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和末速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时,通常用比例关系的方法来解比较方便。

2.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解题思想(1)选定研究对象,分析各阶段运动性质;(2)根据题意画运动草图(3)根据已知条件及待求量,选定有关规律列出方程,注意抓住加速度A 这一关键量;(4)统一单位制,求解方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匀变速运动的研究章末复习
一、教材分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是高中物理课程中运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运动学的基础。

除了知识和能力目标外,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还应重视引导学生通过数据分析认识匀变直线运动的特点,学习运用数学方法探究并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观测数据的分析,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即加速度保持不变)。

2、能根据加速度的概念,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3、从数值运算中的算术平均值运算条件出发,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

4、能根据平均速度的概念,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5、会运用公式和图象等方法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了解微积分的思想。

6、会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7、领略运动的艺术美,保持对运动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三、教学重点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变化规律;
四、教学难点
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求一段时间内的位移。

五、教学过程
一、知识点总结
二、方法指导
1.要养成画物体运动示意图或利用v-t图象的习惯.特别是较复杂的运动,画图或利用v -t图象可使运动过程直观.物理情景清晰,便于分析研究.
2.要注意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弄清整个运动过程按运动性质的转换可分为哪几个运动阶段,各个阶段遵循什么规律,各个阶段间存在什么联系.
3.由于本章公式较多,且各公式间有相互联系,因此,本章的题目可一题多解.解题时要思路开阔,联想比较.筛选最简捷的解题方案.解题时除采用常规的公式解析法外,对称法、比例法、极值法、逆向转换法(如将一匀减速直线运动视为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等)
等也是本章解题中常用的方法.
一、公式解析法
例1一质点以5m/s的初速度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运动,加速度恒定为a=-1m/s2,试求质点通过4.5m位移时的速度多大?
解析由题意知v0=5m/s2,a=-1m/s2,x=4.5m
由公式
2
2v
v
t

=2ax得
202v v t =+2ax =25+2×(-1)×4.5=16(m /s )
∴v t =±4m /s
本题有两个解v t1=4m /s ,v t2=-4m /s ,都不能删去,它们都有明显的物理意义,即沿斜面往上运动第一次经过4.5m 处,速度v t1=4m /s ,运动到最远点再折回,第二次经过4.5m 处,速度v t2=-4m /s (负号说明方向与v t1相反),究其原因是斜面足够长,倘若斜面有限长,如L =10m ,那该删去v t2.
答案 第一次速度方向向上大小为4m /s 第二次速度方向向下为4m /s 易错提示
应用公式时要选择正方向,求解结果是否合理要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分析,并注意矢量的正负号表示方向而不是大小. 学后反思
我们研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涉及位移x 、初速度v 0、未速度v t 、时间t 和加速度a 等五个物理量.除t 以外都是矢量.在研究具体问题时,我们要结合问题所描述的物理情境,灵活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并对结果的合理性,科学性进行探究,这是一种基本的能力要求.
例2 一列火车从车站开出,在平直轨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这列火车的长度为L ,当火车头经过某路标时的速度为v 1,而车尾经过这路标时的速度为v 2,求: (1)列车中点经过路标时的速度v 是多大? (2)整列火车通过此路标所用的时间t 是多大? (3)列车的加速度a 是多大?
解析 在研究列车的运动时,列车是一个整体.在某一时刻各部分速度都是相同的.为研究问题方便,使问题清晰简明,可以任选列车的某一点(如中点)作为研究对象,代表整列火车的运动状态.
画出车头、中点及车尾经过路标时列车的三种情况,如图2-6-1所示,由题意得
(1)212v v -=2a ·2L
,由以上两式得v =
22
221v v + (2)t =2
12122v v L
v v L L +=
+=
(3)由2122v v -=2aL 得a =L v v 22
12
2-
答案 22221v v +.(2)212v v L +.(3)L v v 22
122-.
方法技巧
画好图是帮助我们分析物理情景.建立物理模型的有效方法. 二、逆向思维法
例3 四块相同的木块竖直地紧挨着固定在地面上,一颗子弹水平地从第一块射入,刚好从第四块穿出,设子弹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子弹穿过这四块木块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__.
解析 由于子弹刚好从第四块穿出,则子弹的末速度v t =0,又由于子弹的运动为匀减速,子弹穿透四块厚度相同的木块时,每穿过一块木块.位移均等于木块的厚度,即子弹四次位移相同.设子弹从静止开始以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反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此运动为
从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物体连续通过相等位移所用时间比为1t '∶2t '∶3
t '∶4t '=
1∶(12-)∶(23-)∶(4∶3),故子弹穿越四块木块的时间比为(34-)∶(23-)∶(12-
)∶1. 答案 (34-)∶(23-)∶(12-
)∶1. 学后反思
本题所给条件较少,用常规解法较难解决,但若仔细挖掘隐含条件“刚好”,则得υ
t
=0,采用逆向思维可巧解本题.让子弹以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反向作匀加速,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通过相等位移所用时间比,即t 1∶t 2∶…∶t n =
1∶(12-)∶(23-)∶…∶(1--n n ),即得所求时间比.
例4 运行着的汽车制动后做匀减速滑行,经3.5s 停止.试问它在制动后的1s 内、2s 内、3s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多少?
解析 画出汽车运动的示意图,汽车从O 制动,1s 末到A ,2s 末到B ,3s 末到C (图2-6-2(a )),停在D .
这个运动的逆过程可看成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值等于汽车做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如图2-6-2(b )).
将3.5s 等分为7个0.5s .那么,逆过程从D 起的连续7个0.5s 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9∶11∶13.
由图2-6-2(b )中x CB ∶x BA ∶x AD =8∶16∶24.
汽车从O 起1s 内,2s 内,3s 内的位移即图2-6-2(a )中的x OA 、x OB 、x OC . ∴x OA ∶x OB ∶x OC =24∶40∶48=3∶5∶6 答案 3∶5∶6 方法技巧
用v 0=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逆向代换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常可简化解题过程. 总结归纳
本题若从运动的基本公式入手通过代数变换求解,不够简洁,现提供的巧解中用了两个要点:①运动在空间、时间上的可逆性;②v 0=0的匀加速运动的特点. 三、对称法
例5 一质点以一定初速度自一光滑斜面底端a 点上滑,最高可到达b 点,c 是ab 的中点,如图2-6-3所示.已知质点从a 至c 需时t 0,问它从c 经b 再回至c ,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解析 物体从a 点开始作匀加速直线,依运动的对称性可知,所求时间为物体从c 到b 运动时间的2倍,因此,只需求出t cb 即可. 由v c =v a +(-a )t 0, ① 0=v c +(-a )t cb ②
2c a v v +·t 0=2c
v ·t cb ③
0-222a c c v v v -= ④
联立①②③④得,t bc =(1+2)t 0 ∴题目中所求时间为2t bc =2(2+1)t 0. 答案 2(2+1)t 0.
学后反思
利用运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对称性的求解方法,不仅仅是求解物理问题的一种思维途径,也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思想的体现. 四、比例法
例6 列车从车站出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某人在站台上测得第1节车厢从旁通过的时间为6s ,求第5节,第n 节车厢从旁通过所需的时间为多少?(忽略两车厢间的距离).
解析 从x =2
21at
可知t =a a
x 22=·x ,表明时间t 与x 成正比,假设x 为一节车厢的长度,t 1、t 2、t 3…t n 依次为通过1节、2节、3节、…n 节车厢的时间,则: t 1∶t 2∶t 3∶…∶t n =1∶2∶3∶…∶n
假设t Ⅰ、t Ⅱ、t Ⅲ…t n 依次为通过第1节、第2节、第3节、…第n 节车厢时的时间,则:
t Ⅰ∶t Ⅱ∶t Ⅲ∶…∶t n =t 1∶(t 2-t 1)∶(t 3-t 2)∶…∶(t n -t n -1)=1∶(12-)∶(23-)∶…∶(1-
-n n ) 已知t Ⅰ=6s ,则,t Ⅰ∶t V =1∶(45-), ∴t V =(25-)t Ⅰ=6(25-)s
又t Ⅰ∶t n =1∶(1-
-n n ) ∴t n (1-
-n n )t Ⅰ=6(1--n n )s 答案6(25-)s .6(1-
-n n )s . 解题规律
比例法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只要通过物理规律建立起物理量之间的一种正反比关系,就可用比例法求解. 六、 课堂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