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第八章 变应性鼻炎
(医学课件)变应性鼻炎

识别和避免接触导致过敏反应 的物质,如花粉、尘螨、动物 皮屑等。
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冲洗鼻 腔,可清除鼻腔分泌物和过敏 原,减轻鼻塞和流涕等症状。
针灸治疗
中医针灸疗法可以调整机体免 疫功能,缓解变应性鼻炎的症
状。
预防措施
勤换洗床上用品和 衣物,保持个人卫 生。
加强锻炼,提高机 体免疫力。
03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症状
具有典型的变应性鼻炎症状,包 括鼻痒、鼻塞、打喷嚏、流清涕
等。
过敏原检测
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 测阳性,提示存在过敏原。
病史
有接触过敏原的病史或家族过敏史 。
鉴别诊断
血管运动性鼻炎
与变应性鼻炎症状相似,但无过 敏原接触史,发病与环境温度、
气压变化有关。
急性鼻炎
VS
机制
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IgE介导 的Ⅰ型变态反应和T淋巴细胞介导的Ⅳ型 变态反应。在Ⅰ型变态反应中,变应原进 入体内,与鼻黏膜中的肥大细胞结合,刺 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症介质 ,引起鼻黏膜炎症。在Ⅳ型变态反应中, 变应原与鼻黏膜中的树突状细胞结合,诱 导树突状细胞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 质,进一步加重鼻黏膜炎症。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和湿润,定期开窗 通风。
避免接触花粉、尘 螨等过敏原,室内 减少易过敏的植物 摆放。
合理饮食,多吃富 含维生素和矿物质 的食物。
05
病例分享与讨论
病例一:长期鼻塞的患者
总结词
该患者长期鼻塞,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影响生活质量。
详细描述
该患者为中年人,自述鼻塞已持续数年,每年春秋季节症状较为明显,曾自行购买鼻炎康等药物治疗 ,但效果不佳。经过医生检查,发现该患者鼻黏膜肿胀、肥厚,鼻腔内分泌物较多,确诊为变应性鼻 炎。
变应性鼻炎课件

04
非药物治疗方法探 讨
免疫疗法原理及应用
免疫疗法原理
通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提高其对过敏原的耐受性,从而达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目的。
免疫疗法应用
主要包括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和免疫调节剂治疗。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是针对特定 过敏原进行的免疫治疗,而免疫调节剂治疗则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平衡来治疗变
尽量避免与已知的过敏原接触,如尘螨、花粉、动物皮屑 等。在过敏季节或环境中,采取相应措施,如佩戴口罩、 使用空气净化器等。
减少室内污染
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扫、除尘,减少室内污染。注意通 风换气,避免潮湿环境,预防霉菌滋生。
避免烟草和有害气体
远离烟草烟雾和有害气体,避免对鼻黏膜产生刺激和损伤 。
增强免疫力,改善生活环境
用药注意事项及副作用处理
鼻用糖皮质激素不宜长期 使用,以免引起鼻黏膜萎 缩、继发感染等副作用。
抗组胺药可能会引起口干 、眼干、嗜睡等副作用, 需注意用药剂量和时间。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能会 引起头痛、胃肠道不适等 副作用,需注意观察并及 时处理。
在用药过程中,如出现严 重副作用或过敏反应,应 立即停药并就医。
发病机制
主要涉及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 炎性疾病。变应原再次进入体内,与特异性IgE抗体结合,引 发一系列生化反应,导致鼻黏膜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腺 体分泌增多等病理变化。
流行病学及危害
流行病学
变应性鼻炎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 生,且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发病 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建立家属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渠道,及 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问题,共同制定 解决方案。
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包括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简称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季节性变态反应性鼻炎(简称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即花粉症,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之一。
此病常与哮喘、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疾病并存。
主诉患者多有清涕、阵发性喷嚏、鼻塞、鼻痒、嗅觉减退等症状。
诊断1.临床表现(1)鼻痒、打喷嚏:鼻痒多为每次发作的首发症状,可有眼、腭、咽部发痒,继而连续打喷嚏。
可能由组胺刺激神经反射所致。
(2)流涕:急性发作时常有大量水样清涕流出,缓解时涕少而稠。
流涕可能为浆液腺和黏液腺对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活性介质所引起的反应。
(3)鼻塞:程度不一,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
为鼻黏膜静脉淤滞和黏膜水肿所致。
2.辅助检查(1)鼻内镜检查:鼻部检查常无特征性,发作期鼻黏膜苍白水肿,也可呈浅蓝色,以下鼻甲改变明显;非发作期黏膜可为暗红色充血。
鼻腔内可有多量稀薄水样或黏性分泌物。
局部应用1%麻黄碱生理盐水后,可使肿胀的鼻甲明显缩小。
严重者可有息肉形成。
(2)鼻腔分泌物细胞学检查:变应性鼻炎时,分泌物中可出现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杯状细胞。
鼻黏膜表面刮取物中可查到较多肥大细胞。
治疗要点1.基本治疗对已经明确的变应原,应尽量避免与之接触。
如对花粉过敏者,在花粉播散季节减少外出,对动物皮屑、羽毛过敏者避免接触动物、禽鸟等。
2.药物治疗及用药选择(1)抗组胺药:给药方式包括鼻腔局部应用和口服,其作用机制主要是竞争性拮抗组胺受体,部分还有免疫调节作用,能有效缓解鼻痒、喷嚏、流涕等临床症状。
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异丙嗪等因有中枢抑制作用目前已少用;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克服了这一缺点,但部分抗组胺药如特非那定和阿司咪唑可能发生少见的、严重的心脏毒性,并且不能与酮康唑、伊曲康唑和红霉素同时使用。
(2)糖皮质激素:能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炎症细胞的存活和活化,抑制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的生成,从而通过多种途径在多个层面抑制炎症过程。
《变应性鼻炎》

神经反射
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神经反射异常,对刺激 的反应增强,可能导致鼻腔黏膜过度敏感
。
鼻腔黏膜肿胀
变应原刺激导致鼻腔黏膜血管扩张、渗出 增多,引起鼻腔黏膜肿胀,导致鼻塞、流 涕等症状。
Th1/Th2失衡
Th1和Th2细胞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中起 着重要作用,Th2细胞主导的免疫反应占 优势,导致炎症和过敏症状的发生。
诊断变应性鼻炎。
04
治疗与预防
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
用于缓解鼻痒、打喷嚏 、流清涕等症状,如氯 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鼻用糖皮质激素
减轻鼻黏膜炎症和水肿 ,如布地奈德、丙酸氟
替卡松等。
抗白三烯药
改善鼻塞和减少鼻分泌 物,如孟鲁司特钠。
减充血剂
缓解鼻塞症状,如麻黄 碱等。
非药物治疗
免疫疗法
通过逐渐增加对过敏原的接触量,提 高患者对过敏原的耐受性,减少或避 免过敏反应的发生。
病例二:中度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总结词
综合治疗,改善生活质量
详细描述
中度变应性鼻炎患者通常在接触过敏原后出现较为明显的鼻塞、流涕和打喷嚏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 。治疗包括避免过敏原、抗组胺药物、鼻腔冲洗和局部糖皮质激素等。对于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考 虑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或短期的口服糖皮质激素,以快速控制症状。
病例三:重度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总结词
长期治疗,控制病情发展
详细描述
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通常在接触过敏原后出现严重的鼻塞、流涕和打喷嚏等症状,对日 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除了避免过敏原、抗组胺药物、鼻腔冲洗和局部糖皮质激素等治 疗外,对于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长期的口服糖皮质激素或免疫疗法等较为激
进的治疗方法。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变态反应性鼻炎(变应性鼻炎)

变态反应性鼻炎(变应性鼻炎)变态反应性鼻炎(变应性鼻炎)亦称过敏性鼻炎,是以Ⅰ型变态反应为主要病理的常见鼻病,有常年性与季节性之别,全球患病率约10%~15%,中国部分地区高达40%,近二十年来有明显升高的趋势。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少年居多。
可伴有呼吸道变态反应病史,病程长者可并发鼻息肉,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另外,血管运动性鼻炎、嗜酸性细胞增多性非变态反应性鼻炎两种疾病,虽然西医病因病理不同,但临床表现与变态反应性鼻炎似类,从中医证治因机认识的角度可以不必区分,故也属本节讨论范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称本病为鼻鼽,是指因禀质特异,邪犯鼻窍所致,以阵发性鼻痒、连续喷嚏为特征的疾病。
在古代文献中亦属鼽嚏的范畴。
鼻鼽之名出自《素问·脉解》。
古代文献对本病论述丰富,对其病因病机,历代医家有主寒、主热之分,有肺脏虚冷、脑冷肾寒、肺脏感寒、脑冷肺寒等不同观点;主热者,有心火邪热干于阳明、邪热客肺等。
前者为多数医家所倡导。
《内经》认为与时令气候有关,亦与肾有关,如《素问·宣明五气》说:五气所病,肾为欠为嚏。
隋·巢氏《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认为肺脏虚冷是发病的主要原因,指出:“肺气通于鼻,其脏有冷,冷气入乘于鼻,故使津液不能自收。
”金·刘河涧《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指出:“痒为火化,心火邪热干于阳明,发于鼻而痒则嚏也。
”认为鼻痒、喷嚏是由于火热侵及阳明所致。
明·戴思恭《秘传证治要决及类方》卷十说:“清涕者,脑冷肺寒所致,宜细辛、乌、附、干姜之属。
”而徐春甫《古今医统》则认为:“鼻鼽者,热客太阴之经也。
”这些认识均具有代表性。
【中病因病机】本病的发生主要与肺脾肾阳气亏虚,体质特异,卫外不固关系密切,故不任风寒异气或花粉等不洁之气侵袭,或因某些饮食物触发,致阵发性鼻痒、喷嚏、清涕长流,且反复发作。
亦或因郁热内蕴、阴阳失调、寒热错杂所致。
变应性鼻炎

治
疗
1 避免与变应原接触如明确变应原后可尽量避免 接触;如断养猫狗,换掉地毯。羽毛被褥,减少 室内尘士,室内通风,晾晒衣物等。但真正避免 并非易事。 2药物疗法: 1)抗组胺药多用HI受体桔抗剂因其应用方便, 奏效迅速,为治疗本病一线药物。扑尔敏等由于 其不同程度的中枢抑制作用,从事精密机械操作 和司乘人员应慎用、息斯敏、恃非那工等新型长 效抗组胺药则无上述副作用。 2)色甘酸钠。肥大细胞稳定剂,有阻止该细胞 脱颗粒释放介质的作用。为鼻内应用。以其极细 粉末喷入鼻腔,每B4次每次5~10ms.或 2%溶 液喷雾。
3) 酮替芬:既可稳定肥大细胞,又有抗组胺作 用,司乘人员宜慎用。 4)类固醇激素:全身长期应用易产生副作用故 现多主张局部应用以治疗本病对肥大细胞,嗜 碱细胞和粘膜炎症反应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常 用制剂有倍氯米松气雾剂(每日200~400ug), 曲安缩松滴鼻剂(每日2次,每次100ng)。
5)大佛水鼻喷雾剂:含有多种综合性变应原及 麻黄素,属局部脱敏药,经鼻粘膜吸收后,能 激发机体产生封闭性抗体,可解除鼻粘膜过敏 状态。晨起后用大佛水喷雾剂两侧鼻腔各喷l次, 治疗初期可每天用药1次,症状改善后改为4一5 天用药1次。
3.分泌性中耳炎可通过3种途径发生①鼻变态反 应经咽鼓管波及中耳腔;③变应原经咽鼓管进 入鼓室;③咽鼓管咽口受波及发生水肿使咽口 狭窄、阻塞,造成鼓室负压,中耳腔粘膜渗出 性液体产生、患者可有听力下降、耳门等症状。 过敏性咽喉炎患者咽喉发痒、咳嗽或有轻 度声哑,严重者可出现会厌、声带粘膜水肿而 导致呼吸围难。
变应性鼻炎 allergic rhinitis
变应性鼻炎( allergic rhinitis)是发生 在鼻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 鼻粘膜反应性 增高是其主要特点,并可引起各种并发症。 本病以15~40岁多见,临床上有常年性 ( Pernnl al)和季节性( seasonal)之分、 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可能与大气污染、 空气中SO2浓度增高有关。高浓度的 SO2常 使空气中某些颗粒物质产生较强的变应原性。
变应性鼻炎、鼻息肉

并发症
治疗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
抗 变 态 反 应 药 理 作 用
1
2
抑制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黏膜炎性反应
减少嗜酸性粒细胞数目
3 1 稳定鼻粘膜上皮和血管内皮屏障
4 1 降低刺激受体的敏感性
5 1 降低腺体对胆碱受体的敏感性
糖皮质激素
鼻用糖皮质激素:
局部吸收,全身生物利用率低,起效快,安全性好。副作用:鼻出血 、鼻粘膜萎缩。 中重度变应性鼻炎及持续性轻度变应性鼻炎首选药。 可有效缓解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 常用鼻用糖皮质激素: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等。 一般每鼻2喷,每日1次。起效慢一般24-48小时,最大疗效在数日甚 至数周才能达到。用药一般8-12周。儿童尽量控制在6周内。 季节性发作者应在发病前2周开始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发作期用抗组 胺药物,可明显减轻症状。
脑膜脑膨出颅底缺损
脑组织突入鼻腔
鼻咽纤维血管瘤(左)
鼻咽癌(右)
治疗
原则: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激素治疗 适用于初发较小的息肉和鼻息肉围手术期治疗 鼻用糖皮质激素2-3月,口服泼尼松 手术治疗:鼻内镜手术 治愈率85%-90% 手术是针对症状治疗,并非病因治疗,术后 定期鼻内镜随访和综合治疗是成功的关键。
鼻喷剂:左卡巴斯丁鼻喷剂,氮卓斯丁鼻喷剂, 每侧两喷,日两次,用药后10--15分钟起效。
抗组胺药是轻度间歇性鼻炎和持续性鼻炎的首选 药。一般用药至少4周。
肥大细胞稳定剂
作用原理:稳定肥大细胞膜,减少炎症介 质释放。 常用色甘酸钠滴鼻剂、滴眼剂。 该药作用时间短,每日4次,影响治疗依从 性。 安全性好,但疗效有限。只用于轻症患者 ,临床用于儿童的预防。
《变应性鼻炎》课件

05
CATALOGUE
变应性鼻炎的预防和护理
预防措施
避免过敏原
增强免疫力
了解并避免接触引起过敏的物质,如花粉 、尘螨等。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 量运动和充足的休息。
室内环境控制
个人防护
保持室内清洁、通风,定期清洗床上用品 和窗帘等。
佩戴口罩、眼镜等防护用品,以减少与过 敏原的接触。
新型激光治疗技术
研究新型激光治疗技术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应 用,以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新型手术治疗技术
研究新型手术治疗技术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更有 效地治疗变应性鼻炎。
未来研究方向和展望
深入研究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
01
通过深入研究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为未来的药物研发和治
疗方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开发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手段
02
未来的研究将致力于开发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手段,以
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提高变应性鼻炎的预防和保健意识
03
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变应性鼻炎的预防和保健意ຫໍສະໝຸດ 识,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THANKS
感谢观看
过敏原。
排除鼻窦炎、鼻息肉、 鼻中隔偏曲等其他引起
类似症状的疾病。
鉴别诊断
01
02
03
感冒
感冒通常病程较短,且伴 有发热、喉咙痛等症状, 过敏原检测阴性。
鼻窦炎
鼻窦炎常伴有头痛、脓性 鼻涕等症状,X光或CT检 查可见鼻窦病变。
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哮喘以喘息、胸闷 为主要症状,与变应性鼻 炎症状不同。
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
变应性鼻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变应性鼻炎

精选ppt
14
发病机理
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实际上是由IgE介导 的鼻粘膜的I型变态反应。变应原经呼吸道进 入人体,一部分被机体代谢所排除,另一部 分被吞噬细胞所吞噬,将处理过的抗原特性 传递到B细胞,刺激B淋巴细胞变为浆细胞, 后者产生特异性IgE抗体。IgE经血液到达鼻 粘膜,以其Fc段附着于鼻粘膜中肥大细胞、 嗜碱粒细胞的细胞膜上,使鼻粘膜处于致敏 状态。
❖变应性鼻炎属于中医的“鼻鼽”、“鼽 嚏”范畴。
精选ppt
6
[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原因有二:一、内 因:脏腑功能失调,主要是肺脾肾三脏 虚损;二、外因:风寒、异气之邪侵袭 鼻窍而致病。本病的发生是外因与内因 合而为患,机体的内因为本,外因为标, 临床上以虚证表现居多。
精选ppt
7
1、肺气虚弱,感受风寒 鼻鼽患者素体肺 气亏虚,肺主气,开窍于鼻,外合皮毛, 卫表不固,腠理疏松,风寒之邪乘虚而入, 邪正相争,驱邪外出而鼻痒喷嚏;寒邪遏 肺,肺失通调,清肃无权,气不摄津,故 鼻窍不通,水湿停聚,泛而清涕涟涟,鼻 内肌膜肿胀苍白。
精选ppt
2
❖ 变应性鼻炎 主要临床表现:鼻痒、打喷嚏、流清涕、 鼻塞。 发病特点:呈阵发性和突然发作,起得快, 好得也快,好后如常人,早晚为常发时间。
精选ppt
3
精选ppt
4
检查:鼻腔粘膜苍白或灰淡、水肿。 鼻分泌物涂片: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精选ppt
5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 病,占全部鼻病的40%左右,可发生于 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少年。一年四季均 可发病,以秋冬气候改变时多见,或在 气候突变和异气、异味刺激时发作。
1、吸入性变应原 通过呼吸吸入鼻腔, 此类变应原多悬浮于空气中,如屋尘、螨、 昆虫、动物的羽毛或皮屑、花粉、真菌,某 些工业性或农业性粉尘如棉絮、面粉等。
精品医学课件--变应性鼻炎

20
2、慢性炎症: 慢性鼻炎、鼻窦炎的脓性分泌物的长期刺
激致使鼻粘膜内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及淋巴回 流障碍,加之小血管运动神经调节障碍,因 而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发生组织水肿 形成息肉。
21
鼻息肉病:
1、有鼻息肉前期手术及术后复发史; 2、糖皮质激素类治疗有效; 3、息肉样变粘膜与正常粘膜无明显分界线; 4、双侧鼻-鼻窦粘膜广泛炎症反应和息肉样变性,
累及多个鼻窦; 5、组织学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
22
病理: 为高度水肿的疏松结缔组织,组织间隙
扩大,光镜下可见嗜酸性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 可分为三型: 1、水肿型(居多) 2、纤维型 3、血管型
51
注意: 1)出血剧者,先止血,后检查。 2)休克时,出血常自止,不可误认为已愈。 3)高血压者出血过多,血压下降, 不可误认为血压正常。 失血500ml——头昏、口渴、乏力。 失血500~1000ml——血压下降、出冷汗、 胸闷。
52
四、判定出血原因 1、详询病史。
既往鼻出血史,慢性病史,个人史。 2、进行必要的检查。
33
34
病因: 1、外伤; 2、发育障碍:鼻中隔的骨和软骨发育 不均衡。
35
病理: # 鼻中隔“C,S”型偏曲,高位!低位! # 棘突或距状突——鼻中隔一部分呈尖锐
骨刺样突起者; # 嵴突——呈条状山嵴样突起。
36
临床表现: 症状:
1、鼻塞:为主要症状,为持续性. “C”—单侧,“S”—双侧;
变应 性鼻 炎
1
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 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原则是尽量避免过敏原,正确使用抗组织胺药和糖皮质激素 等药物,如有条件可行特异性免疫疗法。 ➢ 对变应性鼻炎积极有效的治疗可预防和减轻哮喘的发作。
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 避免接触过敏原: 对已经明确的过敏原,应尽量避免与之接触。花粉症患者在花粉播散季节尽量减 少外出。对真菌,室尘过敏者应室内通风,干爽等。对动物皮屑、羽毛过敏者应 避免接触动物,禽鸟等。
变应性鼻炎的辅助检查
➢ 一般检查:季节性鼻炎者常可见眼睑肿胀、结膜充血。鼻粘膜水肿,苍白;鼻 腔有水样或粘液样分泌物,鼻甲肿大,1%麻黄素可使其缩小,有时可发现中鼻道 小息肉。发作期的鼻分泌物涂片检查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以及活化的嗜酸性粒 细胞(EG2+)。 ➢ 特异性检查:
变应原皮肤试验:是常用的诊断方法。以适宜浓度和低微剂量的各种常见变 应原浸液作皮肤激发试验(一般采用点刺法),如病人对某种变应原过敏,则在 激发部位出现风团和红晕,视为阳性,根据风团大小判定阳性程度(+ 、++、 +++、++++等)。
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全身用药的机会不多,仅用于少数重症病人,疗程一般不超过二周, 应注意用药禁忌证。多采用口服强地松(prednisone),每日30mg,连服7日后, 每日减少5mg,然后改为鼻内局部应用。 临床上多用鼻内糖皮质激素制剂。这类皮质激素的特点是对鼻粘膜局部作用强, 但全身生物利用度低,按推荐剂量使用可将全身副作用将至最低。但应注意地塞 米松配制的滴鼻药,因易吸收,不可久用。
变应性鼻炎的鉴别诊断
➢ 血管运动性鼻炎: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有关。环境温度变化、情绪波动、 精神紧张、疲劳、内分泌失调可诱发本病。临床表现与变应性鼻炎极为相似,但 变应原皮肤试验和特异性IgE测定为阴性,鼻分泌涂片无典型改变。 ➢ 非变应性鼻炎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nonallergic rhinitis with eosinophilia syndrome, NARES):症状与变应性鼻炎相似,鼻分泌物中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 但皮肤实验和IgE测定均为阴性,也无明显的诱因使症状发作。NARES的病因及发 病机制不清,有认为可能是阿司匹林耐受不良三联征(aspirin intolerance triad syndrome)早期的鼻部表现。
变应性鼻炎课件

发病因素
• 发病率呈现增加趋势,其病因与遗传和环境有密 切的关系。与空气污染、环境污染与发病有明显 的关系。
• 西方国家的发病率10—20%,美国15—18%白人 甚至30%。且随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呈上升趋势。
• 1318名德国 儿童流行病学研究,学龄前反复病毒 感染者哮喘发病率低。
治疗
• 手术治疗:适用于多数鼻息肉,特别是多发和复 发性鼻息肉者。手术并非病因治疗,所以术后长 期随访和综合治疗。
鼻息肉的治疗应参照下述原则:
• 1、对初诊患者,如息肉较大,严重影响鼻功能, 应先行外科治疗;息肉小,鼻塞症状较轻者,可 行内科治疗,一个月后疗效不佳者,再行手术治 疗。
• 2、对伴有鼻窦感染者,宜先抗感染,或行鼻息肉 摘除,以利鼻窦开放引流。
• 3、对复发性鼻息肉,应行筛窦切除术,术后鼻内 应用糖皮质激素 1-2年。
•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用于临床不久,即发现少 数患者服药后数分钟至数小时(一般为0.5~2 h)出 现一些不良反应,表现为急性血管性水肿、荨麻 疹、鼻炎、鼻窦炎和支气管哮喘等。这些不良反 应既往均称为阿司匹林变态反应。大量研究证实, 其发病机理不属于变态反应,而是由于药物耐受 不良引起,故称为阿司匹林特异反应性(aspirin idiosyn-crasy)或阿司匹林耐受不良
• 2、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外形如多发性息肉,表 面粗糙不平,触之易出血。色灰白或淡红,手术 时易出血,术后易复发。最后确诊依靠组织 病理
鉴别诊断
• 3、鼻咽纤维血管瘤:好发于青春期男性, 有鼻塞及反复出血史。多在鼻咽与鼻后孔 交界处,基底广、多为单侧,表面可见血 管、色红,触之较硬易出血。
• 4、鼻腔恶性肿瘤:凡单侧进行性鼻塞,反复少量 鼻出血或有血性脓涕且臭,外鼻变形、面部麻木、 剧烈头疼、一侧鼻腔内有新生物等临床表现时, 必须实行活检,明确诊断。
内科学_各论_疾病:小儿变应性鼻炎_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变应性鼻炎>>>
病因:
匐爬行于地毯上吸入大量变应原从而诱发 或加重疾病。在冬季婴儿经常感冒很可能 是尘螨所致的变应性鼻炎。在幼儿,食物 可引起变应性鼻炎,以鸡蛋和牛奶最常见。 但进食过敏食物,一般伴其他器官系统症 状,如荨麻疹、哮喘等。偶尔,吸入食物 气味可引起鼻症状。
由于花粉引起的症状至少需要几个花 粉季节
诊断:
小儿变应性鼻炎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小儿 变应性鼻炎
诊断 1.仔细询问病史 以便将本病与其他 慢性鼻疾患相区别。 2.检查EOS 以鼻黏膜拭子涂片染色, 然后仔细检查EOS,如EOS≥5%有助于变应 性鼻炎的诊断,但对3月以下的幼婴不具 诊断意义。 3.血清IgE检测 在儿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变应性鼻炎>>>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变应性鼻炎>>>
预防:
(3)抑制黏膜、皮肤的抗原抗体反应。 (4)抑制嗜酸细胞的转化或形成。 (5)降低淋巴细胞转化或形成。 (6)抑制抗体的形成。 3.特异性脱敏疗法 将对病人有过敏
反应的变应原制成各种浓度不同的提取液, 从稀释液开始,逐步增加剂量和浓度,给 病人反复注射;或通过其他途
治疗:
内有倍氯米松(伯克钠,二丙酸氯地米 松)、辅舒良嚏鼻剂(含氟替卡松)和布 地奈德(雷诺考特)水雾剂供应。皮质激 素的效果发生于几天到几周后,不能期望 在几分钟内见效。一般不主张往鼻甲注射 皮质激素,因个别报告有致视力丧失的危 险。口服或肌注皮质激素只在鼻用药无效 时短期应用。
5.抗胆碱药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变应性鼻炎>>>
治疗:
外科手术问题 手术切除不是本病的根治 方法,因为它不能改变变态反应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应性鼻炎
一、定义:
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是发生于鼻粘膜的变态反应性 疾病,以青壮年多见,鼻粘膜反应性增高是其主要特点,并引起 各种并发症。临床上可见为常年型变应性鼻炎(perennial) (过敏性鼻炎)和季节型变应性鼻炎(seasonal)(花粉症) 两种。
变应性鼻炎
二、病因
(一)变态反应发生的必要条件有3个: 1、 特异性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物质。 2、 特应性个体:即所谓个体差异,过敏体质。 3、 特异性抗原与特应性个体相遇。
变应性鼻炎
一、课时安排:50分钟 二、授课类型:理论课 三、目的要求:
(一)熟悉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防治原则
(二)了解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的寻找及脱敏疗法
四、教学重点: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防治原则 五、教学难点: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理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 七、教学手段:板书、多媒体教学
(二)引起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主要为吸入物,其次为 食物。
1、吸入性变应原 2、食物性变应原 3、接触物
三、发病机制 变应性鼻炎属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亦称超敏
反应。 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示意图
(一) 致敏:
变应原→ 特应性个体→IgE →介质细胞表面
(二) 介质细胞脱颗粒:
变应原与IgE结合→介质细胞脱颗粒→介质释放
(二)药物疗法
1、抗组织胺药物:这类药物包括扑尔敏、赛赓啶和非那根等, 为组胺H1受体拮抗剂。息斯敏的副作用较轻,10mg,每日1次。 2、色甘酸钠:为肥大细胞稳定剂。以粉沫喷入鼻腔,每日4次, 每日约20mg。 3、酮替粉:既有阻止介质细胞脱颗粒的作用,又有拮抗组胺的 作用,但也有嗜睡副作用。每次口服1mg,每日1~2次。
六、治疗
尽可能避免诱因和消除过敏因素,达到脱敏、消肿、通气的目 的。
(一)脱敏疗法:
1、避免疗法:找出致病的变应原后,设法避免接触是最有效 的防治方法。
2、特异性脱敏疗法:用已找出的变应原作脱敏剂。这种脱敏 方法,开始均采用小剂量作皮下注射,并逐渐增加剂量,到最大 忍受量时改为维持量,直到症状消失为止。经此法治疗的病人, 体内可产生大量特异性IgG封闭抗体,可阻断抗原与IgE抗体的结 合,降低介质细胞的敏感性,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一)喷嚏:每天数次阵发性发作,每次多于3个,甚至连续10数 个或数10个,多在晨起或夜晚或接触过敏原后立即发作。
(二)鼻涕:(急性期)为大量清水样鼻涕;
(缓解期)鼻涕量减少变稠或消失。
(三)鼻塞:轻重程度不一,间歇性或持续性,单侧,双侧或两侧 交替,表现不一。
(四)鼻痒:大多数患者感鼻内发痒,花粉症患者可伴眼睛、外耳 道,软腭等处发痒。
(五)检查:
发作期:鼻粘膜苍白、淡白、灰白或淡紫色,双下鼻甲水肿, 总鼻道及鼻腔底可见清涕或粘涕,如合并感染,则粘膜充血,双 侧下鼻甲暗红,分泌物呈粘脓性或脓性。病史长、症状反复发作 者,可见中鼻甲息肉样变或下鼻甲肥大。约30%患者合并有变应 性哮喘,花粉症患者在发作期可有眼结膜充血,涂片检查可见到 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或肥大细胞。
(三) 发敏:
1、刺激感觉神经末梢→鼻痒、喷嚏 2、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出→鼻粘膜水肿→鼻塞 (中鼻甲息肉养变、下鼻甲肥大)
3、兴奋胆碱能神经→释放乙酰胆碱→腺体分泌增加→清涕
四、临床表现
变应性鼻炎的典型症状主要是阵发性喷嚏连续发作, 大量水样清涕,其次为鼻塞和鼻痒,部分患者有嗅觉减 退,但多为暂时性。
3、变应性鼻炎分------------变性鼻炎和------------变应性鼻炎两型。 4、变应性鼻炎主要症状-鼻涕和
鼻塞。
5、花粉症(名词解释):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常由植物花粉作为季 节性变应原引起,又称花粉症。
4、类固醇激素:常用强的松、地塞米松。
(三)局部治疗
1、1%麻黄素液滴鼻、1%苯海拉明麻黄素液、0.25%氢化可的松 液或酮替酚液滴鼻。
2、下鼻甲粘膜电灼、冷冻、激光等治疗皆可降低神经末梢的敏 感性。
(四)中医中药
(五)手术疗法:
为降低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可施行翼管神经切断术或岩大浅 神经切断术,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四)鼻腔分泌物涂片检查:
在变态反应发作期间,鼻分泌物中可见嗜酸性白细胞增多, 也可查见较多嗜酸性白细胞或肥大细胞。
(五)变应原激发试验:
一般用皮肤试验(划痕、皮内及接触法等),原理是有多种 假定的变应物质,使与机体接触后,视有无反应出现,可协助诊 断。变应原诊断明确后还可应用这种变应原进行脱敏治疗。
间歇期:约半数病人的鼻腔粘膜恢复正常。
五、诊断
本病有发作急,消失快的特点。
(一)详细采集病史:
个人和(或)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呼吸道及皮肤变应性疾病 史,发作期典型症状及时间等。
(二)主要症状:如鼻痒、连续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等。
(三)前鼻镜检查:
可见鼻粘膜苍白水肿,大量清水样分泌物,若因持久性水肿 可发生鼻息肉或息肉样变性。
思考题
1、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属:( ) A、Ⅰ型变态反应 B、Ⅱ型变态反应 C、Ⅲ型变态反应 D、Ⅳ型变态反应 E、Ⅴ型变态反应
2、变应性鼻炎,首选的检查:( ) A、 鼻分泌物特异性IgE抗体测定 B 、变应原激发试验 C、 病毒壳抗体—免疫球蛋白A抗体测定 D、 血清补体测定 E、血浆中P物质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