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北京地区2740人的血压水平10年(1992-2002)变化情况
北京市东城区成人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析
2024年4月第14卷第8期·调查研究·北京市东城区成人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析周晓云 石红梅 汪 静北京市东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0050[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东城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高血压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2021年6—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北京市东城区16个街道开展以社区人群为基础的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调查,共纳入7300名18~79岁常住居民,分析不同特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
结果7300名调查对象中有2300例患高血压,高血压患病率为31.51%,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32.68% vs. 30.48%,P < 0.05)。
在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70.87%、59.26%、35.70%(标化率分别是50.67%、35.47%、22.94%),且随着年龄增加,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呈上升趋势(P < 0.05)。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40岁、文化程度低、饮酒、合并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超重肥胖、有高血压家族史的调查对象罹患高血压风险较高(P < 0.05);女性、年龄≥40岁、文化程度高、合并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有高血压家族史的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高(P < 0.05);年龄≥40岁、接受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控制率高,肥胖的高血压患者控制率低(P < 0.05)。
结论 北京市东城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不同人群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有差异,应重点加强男性、中青年、低文化水平人群高血压健康教育,规范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并对高血压危险因素进行综合防控。
[关键词] 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24)08-0143-06DOI:10.20116/j.issn2095-0616.2024.08.34Analysis of the prevalence, awareness, treatment, and control rates of adult hypertension in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ZHOU Xiaoyun SHI Hongmei WANG JingDongcheng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 10005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prevalence, awareness, treatment, and control rates of hypertension among residents in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and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formulating hypertens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Methods From June to October 2021, a multi-stage stratified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conduct a community population-based monitoring survey on chronic diseases and their risk factors in 16 streets of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A total of 7300 permanent residents aged 18-79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The prevalence, awareness, treatment, and control rates of hypertension in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 population groups were analyzed, andthe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explored using multivariate un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Out of the 7300 respondents, 2300 had hypertension, with a prevalence rate of 31.51%. The prevalencerate in male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females (32.68% vs.30.48%, P< 0.05). Among hypertension patients, the awareness rate, treatment rate, and control rate of hypertension were 70.87%, 59.26%, and35.70%, respectively (standardized rates were 50.67%, 35.47%, and 22.94%, respectively), and with age, the awareness rate, treatment rate, and control rate of hypertension showed an upward trend (P< 0.05). Multivariate un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ubjects who were male,≥40 years old, with low education level, drinking, combined with diabetes, combined with dyslipidemia,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ndhad a family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had a higher risk of hypertension (P< 0.05). The hypertension patients who were female, age≥40, with high education level, combined with diabetes, combined with dyslipidemia, and hada family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had higher awareness rate and treatment rate (P< 0.05). Hypertension patients aged ≥40 years and receiving medication had a higher control rate, while obese hypertensive patients had2024年4月第14卷第8期·调查研究·a lower control rate (P< 0.05). 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rate of hypertension among residents in DongchengDistrict, Beijing is relatively high, and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awareness, treatment, and control rates among differentpopulations. It is necessary to focus on strengthening hypertension health education for men, middle-aged and youngpeople, and low education level groups,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patients, and comprehensivelyprevent and control hypertension risk factors.[Key words] Hypertension; Prevalence rate; Awareness rate; Treatment rate; Control rate; Influencing factor目前,因经济繁荣化、生活便捷化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原因,高血压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居民身体健康素养的重要公共卫生因素之一,约43%的心血管疾病事件归因于高血压[1-2]。
北京市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公报
体重(千克)
54.5 57.3 58.3 60.3 61.2 62.3 63.2 63.2 62.4 61.4
形
胸围(厘米)
81.6 83.6 84.9 86.4 87.2 88.5 89.3 89.7 89.8 89.4
态
腰围(厘米)
70.8 73.7 76.2 78.1 79.5
82 84.5
86 89.1 89.9
25 24.4
腹部皮褶(毫米)
21.9 23.7 25.3 27.1 29.8 30.9 32.4 33.8 33.2 32.6
肺活量(毫升) 机
台阶指数 能
脉搏(次/分钟) 指
收缩压(毫米汞柱) 标
舒张压(毫米汞柱)
2629.6 2716.5
52.9 54.6
80.4
80
107.8 108.7
69.2 70.1
3305.6
55.9 79
128.4 83.4
3056.2
55.3 78.5 132 82.5
2887.4
78.4 136.9
81.3
2561.3
77.8 138.8
79.1
握力(千克)
46.5
47 47.6 47.3 47.2 45.9 43.8 41.5 38.2 35.3
背力(千克)
135.3 136.8 138 139.6
5
2005 年北京市国民体质监测结果公报
比 2000 年,整体变化不大,仅个别年龄段人群大于 2000 年,其中城 镇男性舒张压均值增长较为明显。
(3)素质部分 2005 年男性和女性的背力、俯卧撑(男)、一分钟仰卧起坐(女)、 纵跳、闭眼单脚站立等指标均值大于 2000 年,其中城市男性和女性 各指标均值的增长是整体增长的主要原因。2005 年男性、女性握力 均值低于 2000 年,男性绝大部分年龄段人群的坐位体前屈均值小于 2000 年,女性有半数以上年龄段人群的坐位体前屈均值与 2000 年持 平。
我国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现状和进展
1991 26.3
17.1
2002 30.2
24.7
美国2000 70
59
*SBP<140mmHg 和 DBP<90mmHg
控制率* 4.1 6.1 34
我国慢性病发病及就诊情况
1. 2003年慢性病就诊人数共5.74亿人次: 糖尿病 0.33亿人次----- 恶性肿瘤 0.46亿人次--------- 脑血管病 0.93亿人次------------------ 心脏病 1.65亿人次------------------------------- 高血压 2.37亿人次---------------------------------------------
(中国150万-170万人)
血压水 平升高
高血压的危害
脑卒中发病和死亡增加 冠心病发病和死亡增加 心力衰竭发病和死亡增加 肾脏疾病发生危险增加 大动脉及周围动脉病变危险增加
2005年全球死亡原因
490万 260万 440万 710万
死于吸烟的后果 死于超重或肥胖的后果 死于总胆固醇水平升高的后果 死于血压升高的后果
6.为更易使血压达标,抗高血压治疗应在心血管损害前开始。
高危患者降压达标的证据
王文,中华高血压杂志 2006(6月),14(6):420-422
对象 冠心病 心梗 脑血管病后 心血管高危人群 糖尿病、慢性肾病 正常高值血压伴CV
血压目标(mmHg)
< 130/80 (DBP ≮ 70 mmHg)
1.血压达标,降低长期心血管总危险 2.治疗高血压及其可递的危险因素 3.血压目标至少小于140/90mmHg,如能耐受,所有患者均可进 一步降低血压水平
4.对高危/很高危者(卒中,心梗,肾功不全,蛋白尿)血压目 标至少低于130/80mmHg。 5.对老年人,糖尿病和伴心血管病者SBP降至<140mmHg是困 难的,联合治疗必要
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
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发布时间:2005-12-12】为系统掌握我国国民体质现状和变化规律,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2005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科技部、国家民委、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家统计局、全国总工会10个部门联合在全国31个省(区、市)进行了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
本次监测的检测指标包含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监测对象为3〜69周岁的中国国民,分为幼儿(3〜6岁)、儿童青少年(学生)(7〜19岁)、成年人(20〜59岁)和老年人(60〜69岁)四个年龄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从全国近300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幼儿园、行政村抽取和测试了494,524人,其中,幼儿54,462人、儿童青少年(学生)249,489人、成年人163,448 人、老年人27,125人,获得有效数据21,921,048个。
一、国民体质基本状况>>幼儿各项体质指标均值>> 儿童青少年(学生)各项体质指标均值>>成年人各项体质指标均值>> 老年人各项体质指标均值二、国民体质综合指数国民体质综合指数为100.75,比2000年提高了0.75 %。
国民身体形态综合指数为99.14 , 比2000年降低了0.86 %;国民身体机能综合指数为90.35,比2000年降低了9.65 %;国民身体素质综合指数为103.43,比2000年提高了 3.43 %。
(注:以2000年为100计算,数值越大表明体质水平越高。
)>>幼儿体质综合指数>> 成年人体质综合指数>>老年人体质综合指数>> 省(区、市)国民体质综合指数三、国民体质评定等级国民体质优秀率为13.8 %,比2000 年增加了 1.5 个百分点;良好率为25.2 %,比2000 年减少了0.2 个百分点;合格率为48.2 %,比2000年减少了 1.2 个百分点;不合格率为12.8 %,比2000 年减少了0.1 个百分点。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
高血压的诊断性评估
确定血压水平及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判断高血压的原因,明确有无继发性高血压寻找靶器官损害以及相关临床情况
分类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正常血压 <120 <80正常高值 120~139 80~89高血压 ≥140 ≥90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60 ≥10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3级高血压SB
1-2个其他危险因素
中危
中危
很高危
≥3个其他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
高危
高危
很高危
临床并发症或合并糖尿病
很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修订版
将合并糖尿病患者划为很高危人群
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重要因素
·高血压(1-3级)·男性55岁;女性65岁·吸烟·糖耐量受损(2小时血糖7.8-11.0 mmol/L)和/或空腹血糖异 常(6.1-6.9 mmol/L)·血脂异常:TC≥5.7mmol/L(220mg/dL)或LDL-C> 3.3mmol/L (130mg/dL)或HDL-C<1.0mmol/L(40mg/dL)·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腹型肥胖:(腰围:男性≥90cm 女性≥85cm)或肥胖(BMI ≥28kg/m2)·高同型半胱氨酸>10mol/L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修订要点及特色
指南修订的概况
卫生部疾控局委托高血压联盟(中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对2005版高血压指南进行修订2009年2月18日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和中国高血压联盟在北京召开指南修订新闻发布会2009年4月开始正式修订工作,近100位专家分工撰稿,多次讨论,修稿,定稿2011年5月15日更新版指南主要内容在北京发布
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与药物治疗
高血压预防
对象 内容 目的
一级预防 公众,易患人群
二级预防 高血压患者
针对高血压危险因素, 开展健康教育、创造支 持性环境、改变不良行 为和生活习惯
积极治疗高血压,药物治 疗与非药物治疗并举
控制危险因素,防止高 血压发病
努力使血压达标,减缓靶 器官损害,预防心脑肾并 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 及死亡率。
危险因素3-6个月
多次测压
SBP ≥140或 DBP ≥90
开始药物治疗
SBP <140 和DBP <90
继续监测
低危
监测血压及其 危险因素3-12个月 多次测压
SBP ≥140或 DBP ≥90
考虑药物治疗
SBP <140 和DBP <90
继续监测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常见继发性高血压: ➢ 肾脏病 ➢ 肾动脉狭窄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嗜铬细胞瘤 ➢ 大动脉疾病 ➢ 药物引起的高血压
卫生部 “全国高 血压社区 规范化管 理项目” 教材
全球高血压状况 (WHO)
➢ 全球10亿高血压患者 (中国2亿人) ➢ 全球710 万 人由于血压升高而过早死亡
(中国150万人) 中国每年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 全国高血压人群知晓率30%,治疗率25%,
控制率6%
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变化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以下几种情况应警惕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 ➢ 发病年龄小于30岁; ➢ 高血压程度严重(达3级以上); ➢ 血压升高伴肢体肌无力或麻痹,常呈周期性发作,或伴自发
社区健康教育
目的
➢ 广泛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提高社区人群自我保健知识, 引导社会对高血压防治的关注;
➢ 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 康生活方式,提高社区人群高血压及其并发症防治的知识 和技能,树立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可以预防和控制的信念;
2005高血压防治指南
中危
很高危
III ≥3个危险因素靶 个危险因素靶 器官损害或糖尿 病
高危
高危
很高危
IV 并存临床情况
很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降低血压的阈值 (‘低’ 和 中危) (‘低 中危)
新的观察资料和随机临床试验均支持降低收缩压的阈 值 (Seven Countries Study, Vasan et al 2001, FEVER) 2001, 血压≥ 血压≥ 140/90 mmHg的低危病人 ,降压治疗也有益 mmHg的低危病人
心血管病预防策略: 心血管病预防策略: 必须采取全人群和高危人群相结合的防治策略
目标: 目标:
不健康生活方式: 不合理饮食,吸烟, 不健康生活方式: 不合理饮食,吸烟,不活动 高血压,糖耐量低减, 高血压,糖耐量低减,高血脂 心血管病管理
2005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中国高血压联盟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Category 正常 正常高值 高血压: 高血压: 1级 (轻) 2 级 (中) 3 级 (重)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140 收缩压(mmHg) <120 120120-139 ≥90 140-159 140160-179 160≥180 ≥110 < 90 90-99 90100-109 100舒张压(mmHg) <80 80-89 80-
初始治疗药物选择
利尿剂 β-阻滞剂 ACEI ARB CCB α-阻滞剂
药物的组合
利尿剂和 β-阻滞剂 利尿剂 和 ACE I 或 ARB 钙拮抗剂(二氢吡啶)和 β-阻滞剂 钙拮抗剂(二氢吡啶) 钙拮抗剂+ 钙拮抗剂+ ACEI 或 ARB 钙拮抗剂 和 利尿剂 α-阻滞剂 和 β-阻滞剂 其他组合
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成年人检测报告
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检测报告成年人部分1.检测和研究方法1.1 测试项目设置同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成年人部分相比,除极少数项目有所调整外(20-39岁组取消了10米×4往返跑,40-55岁组取消了简单反应时),2005年成年人测试的项目设置总体相差不大。
形态指标包括身高、体重、三围、皮褶厚度(三处),机能指标包括安静脉搏、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肺活量和台阶试验,素质指标包括坐位体前屈、握力、背力、纵跳、俯卧撑(男)、一分钟仰卧起坐(女)、闭眼单脚站立和反应时。
其中背力、纵跳、俯卧撑和仰卧起坐属20-39岁年龄段测试项目。
1.2 检测器材和方法2005年成年人体质检测统一使用北京东华腾公司生产的体质监测Ⅱ型器材,测试方法严格按照《2005年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中的规定执行。
1.3. 样本的抽取及样本量的分布监测对象为20—59岁成年人,每5岁为1个年龄段,根据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从全省13个市的城乡各基层监测点抽取,共抽取有效样本25687人,其中男性12751人,女性12936人。
表1是按年龄、性别和城乡3因素分组的样本量分布情况。
表1 2005年江苏省国民体质监测成年人样本分布情况性别人群类别20-24岁25-29岁30-34岁35-39岁40-44岁45-49岁50-54岁55-59岁合计男农民559 569 549 552 546 565 552 538 4430 城体530 549 529 529 521 516 524 515 4213 城非499 505 515 509 539 526 520 495 4108女农民557 552 556 565 591 553 572 554 4500 城体516 517 547 563 546 522 516 497 4224 城非520 527 529 527 522 547 523 517 4212 合计1593 1596 1632 1655 1659 1622 1611 1568 129361.4. 评价标准本报告将对某些单项指标及体质综合状况进行评价,依据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成年人部分)》(2003年8月,人民体育出版社)中规定的单项评分(含身高标准体重评分)和综合评级方法和标准进行评定。
中国高血压指南(2005)解读
2021/3/9
10
人群高血压 流行情况
2021/3/9
11
高血压流行的一般规律
➢ (1)年龄 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呈正比;
➢ (2)性别 女性更年期前患病率低于男性,更年期后高于男性;
➢ (3)地理 有地理分布差异。一般规律是高纬度(寒冷)地区高于低
2021/3/9
6
高血压的防治策略
➢ 防治策略: 全人群策略 高危人群策略 病人策略
➢ 防治环节: 控制危险因素水平 早诊早治 病人的规范化管理
➢ 防治目标: 提高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
2021/3/9
8
观念转变与战略转移
(1) 从以疾病为主导,转向以健康为主导,一切出发点应以保障健 康为目的,而不仅仅是控制疾病。
中国高血压指南 (2005)解读
曾君洋
前言
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
血压与心血管病危险
诊断性评估
病因 机制 病理
血压定义与分类
高血压的治疗
几个关注的问题
2021/3/9
2
前言
指南(2005)的修订与强调的要点 高血压的防治策略 观念转变与战略转移
2021/3/9
3
前言
指南是根据我国近年来的心血 管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进展,并
根据血压水平分为正常、正常高值血压和1、2、3 级高血压
根据合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同时患 有的其它疾病,将高血压患者分为4层(组),即低危、 中危、高危和很高危,并依此指导医生确定治疗时 机、治疗策略与估计预后。
2021/3/9
5
指南(2005)的修订与强调的要点
➢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趋势,估计全国有高血 压患者1.6亿,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 低。
高血压诊断标准历史变迁
18岁以上的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是随着时代不同而变迁的第三版内科学,那还是正常血压140/90mmHg以下,如果是高于160/95mmHg是确定高血压,两者之间是临界高血压。
但是时代在变化,我就把最近10年间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按年代罗列一下:1.美国1997年的JNC6(The Six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美国心肺血研究所(NHLBI)发表的(美国)关于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高血压的全国委员会第六次报告最佳收缩压<120mmHg 和舒张压<80mmHg正常收缩压<130mmHg 和舒张压<85mmHg正常高值收缩压130~139mmHg 或舒张压85~89mmHg高血压Ⅰ期收缩压140~159mmHg 或舒张压90~99mmHgⅡ期收缩压160~179mmHg 或舒张压100~109mmHgⅢ期收缩压≥180mmHg 或舒张压≥110mmHg2.WHO/ISH(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联盟)1999年的标准理想血压收缩压<120mmHg 和舒张压<80mmHg正常血压收缩压<130mmHg 和舒张压<85mmHg正常高值收缩压130~139mmHg 和舒张压85~89mmHg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 或舒张压90~99mmHg亚组:临界高血压收缩压140~149mmHg 或舒张压90~94mmHg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mmHg 或舒张压100~109mmHg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 或舒张压≥110mm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 和舒张压<90mmHg亚组:临界高血压收缩压140~149mmHg 和舒张压<90mmHg3.美国2003年的JNC7正常血压收缩压<120 mmHg 和舒张压<80mmHg高血压前状态(prehypertension) 收缩压120~139mmHg 和舒张压80~89mmHg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 或舒张压90~109mmHg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 mmHg 或舒张压≥110mmHg4.中国2004年标准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 和舒张压<80mmHg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39mmHg 和舒张压80~89mmHg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 或舒张压≥90mmHg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 或舒张压90~99mmHg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mmHg 或舒张压100~109mmHg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 或舒张压≥110mm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 和舒张压<90mmHg5.欧洲2007标准(ESC/ESH 2007)理想血压收缩压<120mmHg 和舒张压<80mmHg正常血压收缩压<130mmHg 和舒张压<85mmHg正常高值收缩压130~139mmHg 和舒张压85~89mmHg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 或舒张压90~99mmHg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mmHg 或舒张压100~109mmHg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 或舒张压≥110mmHg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 和舒张压<90mmHg。
2005年的中国高血压诊断标准与分级
2005年的中国高血压诊断标准与分级
2005年的中国高血压诊断标准与分级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mmHg)
类别收缩压舒张压
正常血压<120 <80
正常高值 120~139 80~89
高血压:
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180 >=110
单纯收缩性高血压>=140 <90
单纯收缩性高血压可按收缩压水平分为 1、2、3级。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应注意:
1、限制钠盐的摄入。
饮食应以清淡为宜,少吃咸食,吃盐过多,会使血管硬化和血压升高,每天吃盐应以5克以下为宜。
2、少吃甜食。
甜食含糖量高,可在体内转化成脂肪,容易促进动脉硬化。
3、少吃动物脂肪。
动物含胆固醇量高,可加速动脉硬化。
如肝、
脑、心等应少吃。
4、戒烟少酒。
有烟酒嗜好的高血压患者,会因烟酒过多引心肌梗塞,脑中风。
5、宜多食钾食物。
钾在体内能缓冲纳的食物有:黄豆、小豆、番茄、西葫芦、芹菜、鲜蘑菇及各种绿叶蔬菜;水果有橘子、苹果、香蕉、梨、猕猴桃、柿子、菠萝、核桃、西瓜等。
6、宜多吃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
如鱼、牛奶、瘦肉、鸡蛋、豆类及豆制品。
7、钙食物。
美国医学专家认为,高血压患者每天坚持食入高钙食物,能使2/3左右的人受到明显的降压效果。
含钙的食物很多,如奶制品、豆制品、芝麻酱、虾皮、海带、骨头汤、黑木耳、核桃、沙丁鱼、鸡蛋等均含钙丰富。
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学习课件
— 体育运动;每天应进行适当的 30 分钟左右的体力活动;而每周则应 有 1 次以上的有氧体育锻炼。
—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学习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降压治疗的目的: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降压药物治疗的目的 是, 通过降低血压,有效预防或延迟脑卒中、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有效控制 高血压的疾病进程,预防高血压急症、亚急症等重症高血 压发生。
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学习
高血压分类与分层
级 别
收 缩 压(mmHg)/ 舒 张 压(mmHg)
正常血压
<120和<80
正常高值
120~139和/或80~89
高血压
≥140和/或≥90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和/或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和/或100~109
2.适用于1-2级高血压,尤对伴心衰,心梗后,心功能不全, 糖尿病肾病,非糖尿病肾病,代谢综合症,蛋白尿/微蛋 白尿有益。
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学习
饮酒
长期少量饮酒可使血压轻度升高;过量饮酒则使血压明显升高。饮酒还会降低 降压治疗的疗效,而过量饮酒可诱发急性脑出血或心肌梗死 。
精神紧张
长期精神过度紧张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长期从事高度精神紧张工作 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增加。
其它危险因素
高血压发病的其它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家族史、缺乏体力活动等。除 了高血压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还包括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等。
3级高血压(重度)
≥180和/或≥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和<90
CIT2016:动脉粥样硬化年轻化问题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CIT2016:动脉粥样硬化年轻化问题的研究现状与进展3月17日至20日,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2016在北京同家会议中心召开。
在PCI中合并临床疑难问题专场中。
南方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方医院)惠侨医疗中心副主任郭志刚介绍了动脉粥样硬化年轻化的相关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特点是受累动脉病变从内膜开始,一般先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及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蜕变和钙化,病变常累及弹性及大中等肌性动脉,一旦发展到足以阻塞动脉腔,则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将缺血或坏死。
病理学证据显示,从人类3岁左右就可以有动脉粥样硬化,但常在中老年表现出症状。
可以说,每个人都会产生某种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只不过部分人未发展到表现出临床症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人群已呈现出动脉粥样硬化年轻化的趋势。
据郭志刚介绍,2007年至2009年北京市25岁以上不同性别和年龄居民急性冠心病事件的发病率的监测[孙佳艺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2):194-198]结果显示,2007年,男性25岁至34岁冠心病事件发病率为11.2/10万。
35岁至44岁发病率为61.1/10万,45岁至54岁发病率为170.2/10万;2008年,男性25岁至34岁冠心病事件发病率为8.9/10万,35岁至44岁发病率为70.0/10万,45岁至54岁发病率为193.4/10万;2009年,男性25岁至34岁冠心病事件发病率为10.5,10万,35岁至44岁发病率为79.6/10万,45岁至54岁发病率为205/10万。
2007年,女性25岁至34岁冠心病事件发病率为1.6/10万.35岁至44岁发病率为7.9/10万,45岁至54岁发病率为26.2/10万;2008年,女性25岁至34岁冠心病事件发病率为0.4/10万,35岁至44岁发病率为6.5/10万,45岁至54岁发病率为29.6/10万;2009年,女性25岁至34岁冠心病事件发病率为0.5,10万,35岁至44岁发病率为7.3/10万,45岁至54岁发病率为29.0/10万。
心内指南
北京协和医院 朱文玲
目的
从中国实际出发 与国际先进接轨 调动一线医师与病员积极性 促进高血压与相关疾病的防治 为一线医师提供指导,规范,原则,教育 解决医疗纠纷的医学参考
指南修订背景
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发病率及患病率迅速增加,已 成为国家与社会巨大公共卫生问题
Veterans Administration, 1967
Veterans Administration, 1970
Hypertension Stroke Study, 1974
USPHS Study, 1977
EWPHE Study, 1985
Coope and Warrender, 1986
SHEP Study, 1991
10% reduction in risk of stroke mortality
Lewington S et al. Lancet 2002;360:1903-1913.
血压水平测定:
1. 诊所血压
2.自测血压:自测血压135/85mmHg相当 于诊所血压140/90mmHg
3.动态血压:
24h平均值 <130/80mmHg 白昼平均值 <135/85mmHg 夜间平均值 <125/75mmHg 夜间血压值比白昼血压均值低10-20%
DBP <80 80-89 ≥90 90-99 100-109 ≥110 <90
不同部分
“正常血压”的衍变
中国1999
<130
ESC2003
120-129
中国2005/JNC7
<120
<85 80-84
<80
准妈妈们当提防妊娠高血压.docx
高血压趋向年轻化!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比1991年增加31%,估计全国有高血压患者1.6亿。
这意味着,成年人中每5人就有1人是高血压。
在全世界范围内,估计有10亿高血压患者。
日常监测血压有何重要意义?哪些人群需要进行自测血压?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高血压联盟(中国)秘书长、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会长王文教授。
病人普遍缺乏依从性国际上很早就提倡高血压患者自测血压。
谈到开展这项工作的意义,王文教授指出,高血压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病,这类病人如果不了解自己的血压,治疗的依从性就很差。
卫生部2003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慢性病患病率为12.3%,其中高血压位居首位,高达26.2%。
但目前高血压控制达标率只有6%。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病人不了解自己的血压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2005年,中国医师协会对京沪两地门诊的高血压患者做了调查,结果表明:在3812名被调查者中,每天自测血压的占6.8%,每月自测血压1次的为41.7%,仅在头晕、头疼时自测血压的占40.9%。
2007年,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和阜外医院对北京部分功能社区9900例高血压患者的调查中,自测血压的比例仅占30%。
自测血压有何作用?患者自测血压之后,可以了解自己的血压水平。
据王文教授介绍,在我们国家,有相当一部分高血压患者是“凭着感觉走”的,即自己平时不测血压,仅仅凭着感觉来判断。
比如今天感觉自己头晕,就估计血压高了;如果没有什么感觉,就以为血压正常而自行停药,其实很多时候,这些患者的血压并未降低,只是他们不觉察而已。
专家告诉记者,自测血压有助于鉴别诊断高血压的类型,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进而提高血压达标率,还可用于评估治疗效果,预测心血管病发生危险等。
另外,自测血压还有助于对“白大衣高血压”、隐蔽性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
高血压的自测标准王文教授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家庭自测血压的数值比诊所测量值偏低5毫米汞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次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调查方法 均采用 W~O- MONI CA 研 究 方 案 所 有 参 加 调 查 的 人 员 均按照 W~O- MONI CA 的 统 一 标 准 进 行 培 训 其 中血压的测定为 被测量者 安静5 mi n 后 取 坐 位 背 靠背椅 肘部置于与心脏同一水平 听诊器的探头置 于肘窝肱动脉处 袖带上缘不被衣服所限 以 Kor ot-
"Key words # ~ypert ensi on $ Bl ood pr essur e $ Epi de mi ol ogy
高血压是我国人群心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 素 是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与脑卒中 冠 心病等主要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1 积 极预防高血压是控制心脑血管病的重要措施 本文 旨在分析10 年个体血压的变化情况 为预防和控制 高血压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 1 研究人群 1992 年在北大社区和首钢地区建立了年龄 在
35 ~64 岁包括男女两性共4 154 人的心血管 病 研 究 队列 应答率82 队列人群的确定采取非随机整 群选样和群内性别年龄分层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抽样 方法 2 在2002 年和 2003 年分 别 对 该 人 群 此 时 该人群 年 龄 为 45 -74 岁 进 行 第 2 次 危 险 因 素 调 查 其中2 740 人进行了第2 次危险因素复查 应答 率69. 2 去除死亡 故本研究中分析的 2 740 人 既参加了1992 年的危险因素调查 又参加了 10 年 后的危险因素危险因 素 复 查 调 查 2 740 人 本 研 究 对两次调查资料完整者共2 740 人进行统计分析 1 2 收集资料的内容和方法
kof f 音第1 期 听到的第1 次轻 而清晰 的敲击 声 为 收缩压 和第5 音 声音突然消失 为舒张压 血压读 数以水银柱液面的顶端最接近的上方刻度为准 重 复测量两次 取平均值 1 4 资料统计与分析
血压 水 平 的 分 级 采 用 1999 年 中 国 高 血 压 指 南 的 标 准 高 血 压 诊 断 标 准 收 缩 压 f140 mm ~g 和 或 舒张压f90 mm ~g 和 或 服 用 降 压 药 根 据1991 年全国人口5 岁年龄分组构成进行标化 计 算年龄标化率
缩压水 平 均 明 显 增 加 表 1 男 性 平 均 增 加 了 8. 6 mm ~g 女性平均增加了10. 2 mm ~g
舒张压随年龄的变化 与收缩压随年龄的变化 相比 缺乏一致性 55 ~64 岁 前 舒 张 压 随 年 龄 的 增 长而增 加 其 中 35 ~44 岁 组 舒 张 压 增 加 的 幅 度 最 大 55 ~64 岁 后 舒 张 压 随 年 龄 的 增 长 不 再 增 加 反 而呈轻度下降
两次调查均包括了问卷调查 体格检查和实验 室检测 问卷调查内容有 一般人口学资料 吸烟饮 酒史 本人病史 心血管病家族史 服药史 体力活动 情况 与血压有关的调查内容包括 高血压病史 是 否服用抗高血压药物 体格检查内容有 身高 体重 腰围 臀围 坐位血压水平 实验室检测内容有 空腹 静脉血测定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DL- C 和 血 糖 等 调 查 方 法 及 质 控 标 准 保持两次一致 1 方法
The cohort Was conti nuousl y f oll o Wed up f or 10 years t o 2002 .\Results (1 )Fr o m 1992 t o 2002 t he syst oli c bl ood pr essur e (SBP )l evel i ncr eased Wit h age i n bot h mal es and f e mal es t he di ast oli c bl ood pr essur e (DBP )l evel i ncr eased bef or e 55 age gr oup and decr eased i n 55 -64 age gr oup :(2 )SBP DBP and hypert ensi on pr eval ence Was i ncr eased i n 2002 t han 1992 i n t he corr espondi ng age gr oup :(3 ) hypert ensi on pr eval ence Was i ncr eased f r o m 27. 6 t o 48. 8 Wit h hi ghest pr evanl ence r at e i n sub ects of ages 55 t o 64 years and gr eat est i ncr easi ng ext ent i n sub ects of ages 35 t o 44 years . The i ncidence of i sol at ed syst oli c hypert ensi on (I S~ )Was pr edo mi nent (61. 8 )i n popul ati on bet Ween 65 t o 74 years and i ncr eased Wit h age :(4 )t he pr eval ence of hypert ensi on Was 22. 2 44. 7 and 64. 3 i n 2002 f or t he i ndi vi dual s Whose baseli ne BP l evel Was t 120/80 mm ~g 120 -129/80 -84 mm ~g 130 -139/85 -89 mm ~g r especti vel y . Concl usi on SBP and DBP change dif f er entl y Wit h age . SBP DBP and hypert ensi on pr eval ence of i ndi vi dual s bet Ween 45 t o 64 years i n 2002 Wer e i ncr eased
Abstract I Ob ecti ve To expl or e t he change of t he i ndi vi dual bl ood pr essur e (BP )l evel i n t en years . Met hods I n t hi s pr ospecti ve st udy a sur vey on t he ri sk f act or of car di ovascul ar di sease Was carri ed out i n a cohort of 2 740 sub ect s i n 1992 i ncl udi ng mal es and f e mal es and ages 35 -64 years .
各年龄组的收缩压 舒张压和脉压水平以均值 标准差表 示 两 均 值 间 比 较 采 用 配 对t 检 验 率 间比较采用!2 检验 全部分析采用SPSS 10. 0 统计 软件完成 P t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10 年血压水平的变化情况 与1992 年相比 2002 年 男 女 两 性 各 年 龄 组 收
收稿日期 2004-06-26 作者单位 北京市安贞医院流行病研究室 北京 100029
116
高血压杂志2005 年2 月第13 卷第2 期 Chi n J ~ypert ensi on Feb 2005 Vol . 13 No 2
as co mpar ed Wit h t hose i n 1992 . Pr eval ence r at e of I S~ Was i ncr eased Wit h age . The i nci dence r at e of hypert ensi on Was si gnifi cantl y gr eat er i n persons Whose baseli ne BP l evel Was 120 -139!80 -89 mm ~g t han t hat bel o W 120!80 mm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