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九年级数学下册《二次函数》说课稿【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4《二次函数的应用》说课稿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4《二次函数的应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4《二次函数的应用》这一节主要介绍了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二次函数的基本知识,对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二次函数模型,并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模型,并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模型,并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抛物线形的物体运动、最大利润问题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问题都可以用二次函数来解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实际意义。
3.实例讲解:通过具体实例,讲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模型,并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4.课堂练习: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二次函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二次函数》说课稿一、说课目标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图像特征和性质,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练习解决与二次函数相关的问题。
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数学建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说课内容1. 二次函数概念和定义首先,我们将引导学生回顾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知识,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与解的求法。
然后,我们将引入二次函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二次函数的定义:y=ax2+bx+c(a≠0)。
2. 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和性质接下来,我们将重点介绍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和性质。
通过对二次函数图像的观察和分析,学生将掌握以下几个关键概念:•顶点:二次函数图像的最低点或最高点,可以通过公式 $x=-\\frac{b}{2a}$ 和 $y=c-\\frac{b^2}{4a}$ 求得;•对称轴:过二次函数图像顶点的直线,是图像的对称轴,对称轴方程为 $x=-\\frac{b}{2a}$;•平移与伸缩:二次函数图像可以通过改变参数 a、b 和c 实现平移和伸缩,学生需要学会根据参数的变化来预测图像的变化;•图像开口方向:通过观察二次函数的系数 a 的正负值,可以判断图像的开口方向(上开口还是下开口);3. 二次函数的应用在掌握二次函数基本特征后,我们将引导学生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具体的示例,如抛物线运动问题、最值问题等,教师将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并通过解方程、绘制图像等方式来求解问题。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将进一步巩固对二次函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教学重点•二次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概念;•二次函数图像的特征和性质;•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四、教学方法和过程1.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示范、引导和练习相结合的方法。
2.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通过复习一元二次方程和解方程的方法,导入二次函数的概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5《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2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5《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5《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这一节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学会如何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来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材中通过引入二次函数的图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再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来解一元二次方程。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对于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来解一元二次方程,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这一节的内容时,我将会以复习二次函数的知识为基础,通过引入二次函数的图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再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来解一元二次方程。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来解一元二次方程。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学会如何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来解一元二次方程。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二次函数的图像,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和黑板,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六. 说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复习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为学生学习本节内容做好铺垫。
2.引入新课:通过引入二次函数的图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3.讲解例题:通过讲解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来解一元二次方程。
4.练习巩固: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5《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5《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5《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和应用,通过引导学生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首先介绍了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关系。
接着,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包括因式分解法、配方法、求根公式法等。
最后,教材又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二次函数的基本知识,对于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和应用,可能还不是很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的二次函数知识,来理解和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性质。
2.让学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包括因式分解法、配方法、求根公式法等。
3.培养学生利用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以及如何应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讲授法、引导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实物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2.讲解: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包括因式分解法、配方法、求根公式法等。
3.应用: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二次函数》说课教学课件说课
教材延伸
已知函数y=(m2-1)x2+(m-1)x+3,
(1)当m为何值时,此函数是二次函数?
(2)当m为何值时,此函数是一次函数?
解:(1)当m2-1≠0,即m≠±1时,
此函数是二次函数。
(2)当m2-1=0时,且m-1≠0,即m=-1时,此函数是一次函数。
随堂检测
C
2、在一定条件下,若物体运动的路程
与x轴的交点是: ,
y= − +
与x轴的交点是: ,
= − +
与x轴没有交点
+ =
−,
解得: =
= −
− + =
解得: =
− + =
没有实数根
总结归纳
二次函数 = + + 的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一元
就会减少.根据经验估计,每多种一棵树,平均每棵树就会少结5个橙子.
(1)问题中有那些变量?其中哪些是自变
量?哪些是因变量?
(2)假设果园增种x棵橙子树,那么果园
共有多少棵橙子树?这时平均每棵树结多
少个橙子?
(3)如果果园橙子的总产量为y个,那么
请你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
课堂探究
(1)自变量:橙子树的棵树或增加的棵树,橙子树间的距离、橙子
少?你能表示这个矩形的面积与边长的关系吗?
解:设其中一边长为x cm,面积为y,
则y=-x2+20x
当y=100时, 即-x2+20x=100
解得 x1=x2=10.
同理当y=-x2+20x=75时,
解得x1=5,x2=15.
这个矩形的面积y与其一边长x的关系为y=-x2+20x.
二次函数说课稿_1
二次函数说课稿二次函数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1)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二次函数在初中函数的教学中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初中代数内容的引申,更为高中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和圆锥曲线奠定基础。
在历届上海市中考试题中,二次函数都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对学生基本数学思想和素养的形成起推动作用。
(3)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等知识的联系,使学生能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复习,掌握各类形式的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求解方法和思路,能够一题多解,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2、能运用数学思想解决有关二次函数的综合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解决综合题的能力。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和分析能力情感目标用powerpoint制作动画增加直观效果,激发学生兴趣,感受数学之美。
在教学中渗透美的教育,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人相处,感受探索与创造,体验成功的喜悦。
3.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各类形式的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求解方法和思路学习难点:1、运用数学思想解决有关二次函数的综合问题2、运用数形结合思想,选用恰当的数学关系式解决几何问题。
二、教学方法1、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渗透新的教育理念,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结合初三学生的求知欲心理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开展教学,形成学生自动、生生助动、师生互动,教师着眼于引导,学生着眼于探索,侧重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思维的训练。
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进行分层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知识,能力得到提高。
2、采用表格形式,将知识点归纳,让学生通过这个表格很容易看出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让学生形成以清晰、系统、完整的知识网络。
3、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既直观、生动地反映图形变换,增强教学的条理性和形象性,又丰富了课堂的内容,有利于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4《二次函数应用》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4《二次函数应用》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4《二次函数应用》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授课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进行解答,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二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二次函数进行解答。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二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提高学生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二次函数进行解答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二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二次函数进行解答。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会运用二次函数进行解答。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解新课: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二次函数进行解答。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讲解二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3.巩固新课: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二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4《二次函数的应用》说课稿1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4《二次函数的应用》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4《二次函数的应用》这一节主要介绍了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二次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内容主要包括:二次函数图像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利用二次函数解决最值问题,以及利用二次函数解决生活中的其他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图像和性质,对二次函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二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会利用二次函数解决最值问题和生活中的其他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二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何利用二次函数解决最值问题和生活中的其他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二次函数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道具等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二次函数应用的兴趣。
2.案例分析:选取几个典型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二次函数进行分析,探讨解决方法。
3.方法提炼:总结二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规律,引导学生学会解决类似问题。
4.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实际问题,运用二次函数进行解决。
5.成果展示:各小组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交流。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二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初三九年级数学下册《二次函数》说课稿【北师大版】
初三九年级数学下册《⼆次函数》说课稿【北师⼤版】北师⼤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精编说课稿⼆次函数⼀、说课内容:北师版九年级下册第⼆章第⼀节⼆次函数⼆、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这节课是在学⽣已经学习了⼀次函数、正⽐例函数、反⽐例函数的基础上,来学习⼆次函数的概念。
⼆次函数是初中阶段研究的最后⼀个具体的函数,也是最重要的,在历年来的中考题中占有较⼤⽐例。
同时,⼆次函数和以前学过的⼀元⼆次⽅程、⼀元⼆次不等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进⼀步学习⼆次函数将为它们的解法提供新的⽅法和途径,并使学⽣更为深刻的理解“数形结合”的重要思想。
⽽本节课的⼆次函数的概念是学习⼆次函数的基础,是为后来学习⼆次函数的图象做铺垫。
所以这节课在整个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
2、教学⽬标和要求:(1)知识与技能:使学⽣理解⼆次函数的概念,掌握根据实际问题列出⼆次函数关系式的⽅法,并了解如何根据实际问题确定⾃变量的取值范围。
(2)过程与⽅法:复习旧知,通过实际问题的引⼊,经历⼆次函数概念的探索过程,提⾼学⽣解决问题的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加深对⼆次函数概念的理解,发展学⽣的数学思维,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与信⼼.3、教学重点:对⼆次函数概念的理解。
4、教学难点:由实际问题确定函数解析式和确定⾃变量的取值范围。
三、教法学法设计:1、从创设情境⼊⼿,通过知识再现,孕伏教学过程2、从学⽣活动出发,通过以旧引新,顺势教学过程3、利⽤探索、研究⼿段,通过思维深⼊,领悟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什么叫函数?我们之前学过了那些函数?2.它们的形式是怎样的?3.⼀次函数(y=kx+b)的⾃变量是什么?函数是什么?常量是什么?为什么要有k≠0的条件? k值对函数性质有什么影响?【设计意图】复习这些问题是为了帮助学⽣弄清⾃变量、函数、常量等概念,加深对函数定义的理解.强调k≠0的条件,以备与⼆次函数中的a进⾏⽐较.(⼆)引⼊新课函数是研究两个变量在某变化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我们已学过正⽐例函数,反⽐例函数和⼀次函数。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1《二次函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1《二次函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1《二次函数》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象。
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中数学的基础。
通过学习二次函数,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函数的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二次函数的定义,二次函数的图象,二次函数的性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函数的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代数基础。
但是,对于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二次函数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定义,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能够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二次函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二次函数的定义,二次函数的图象,二次函数的性质。
2.教学难点: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型等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二次函数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究二次函数的定义,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探究任务。
3.课堂讲解:讲解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通过多媒体课件和教学模型,直观地展示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4.巩固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的内容。
5.课堂小结: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5《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1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5《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5《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这一节主要介绍了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以及如何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二次函数的问题。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这一知识点。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对函数的图像和解法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对于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他们可能还不太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能够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二次函数的问题,并能够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能够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二次函数的问题,并能够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之间的联系,能够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和练习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我还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黑板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讲解:通过讲解和示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二次函数的问题。
3.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巩固学生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2.1《二次函数》精品说课稿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 2.1《二次函数》精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二次函数》是整个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九年级数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象,以及二次函数的应用。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二次函数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函数的基本概念和一次函数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但二次函数的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特别是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建立函数与图象的联系,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二次函数的定义,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象,会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探索二次函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象。
2.教学难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以及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手段,结合数学软件和网络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二次函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理解二次函数的定义,掌握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
3.课堂讲解:讲解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象,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4.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二章二次函数第1课时 二次函数所描述的关系(说课讲稿)
二次函数所描述的关系说课稿一、说课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二次函数所描述的关系”。
二、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节教材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基础之上,来学习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是我们整个初中阶段所研究的最后一个最重要且最难的函数,中考题中所占比例较大.同时,二次函数和以前学过的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进一步学习二次函数将为它们的解法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并使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数形结合”的重要思想。
而本节课的二次函数所描述的关系是学习二次函数的基础,是为后面学习二次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作铺垫,同时为以后学习相关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所以本节课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学情分析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
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易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来看,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函数等概念,对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相关知识如:各种变量、函数的一般形式、图像、增减性等知识有一定基础,相关应用也较常见,学生在学二次函数前具备了一定函数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从学生活动经验基础来看,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解决实际问题活动,感受到了函数反映的是变化过程,并可通过列表、解析式、图像了解变化过程,对各种函数的表达方法的特点有所了解,获得了探究学习新函数知识的基础;同时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2.3二次函数 的图象和性质》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2.3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2.3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二次函数是中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节课通过学习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并能够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基本知识,对于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些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能够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教学难点: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理解和应用,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求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网络资源等,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示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引出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知识讲解:讲解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
3.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总结讲解: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重要性。
6.布置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二章《二次函数》【说课稿】 利用函数的图象解一元二次方程
1、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新北师版九年级下册第二章二次函数的第5节,是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上来研究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本节课和一次函数: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比较类似,因此学生对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已不再陌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理解,是后面学习二次函数与实际问题的基础,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也是以后高中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础。
2、教材内容在这节课中,首先通过小球飞行高度问题展示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然后进一步举例说明,从而得出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最后通过例题介绍用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根据学生现状,在八年级时已接触过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因此学生对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已不再陌生,且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的难点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些特点,从学生已学的知识入手,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关系的基础上,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教学目标四、教学重点难点程与二次函数的关系,是解二次方程的关键.本节课从实际问题出发,利用二次函数及图象特征探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问题.这样设计,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同时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在探究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关系中,教师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建立数与形的结合,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例题巩固用函数图象判断方程根的情况,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激发他们对问题的探索精神,并且体会函数在方程中的应用.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加深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与应用,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真正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流程安排七、教学过程设计2021年春季小学数学复习题 练习 试卷 测试题小球沿与地面成30°角的方向击出时,球的飞行路线是一条抛物线,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球的飞行高度 h (单位: m)与飞行时间 t (单位: s)之间具有关系:2520t t h -=.(1)球的飞行高度能否达到15 m? 若能,需要多少时间?(2)球的飞行高度能否达到20 m? 若能,需要多少时间? (3)球的飞行高度能否达到20.5 m? 若能,需要多少时间?(4)球从飞出到落地要用多少时间?分析: (1) h 是t 的二次函数; (2) 当h 取具体值时,得到关于t 的一元二次方程; (3) 如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呢?(4)如何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关系?从小球飞行问题寻找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关系,为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索活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在几何方面的应用》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在几何方面的应用》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在几何方面的应用》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二次函数在几何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提高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习题,引导学生掌握二次函数在几何中的各种应用,如求最值、求面积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二次函数的基本知识,对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应用二次函数解决几何问题时,往往会因为不能很好地将几何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而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将几何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并运用已知的二次函数知识进行解决。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二次函数在几何中的应用,能够将几何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并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几何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二次函数在几何中的应用,如何将几何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复杂的几何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分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工具,结合数学软件和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几何问题,引发学生对二次函数在几何中应用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讲解二次函数在几何中的应用,如何将几何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
通过丰富的例题,让学生掌握二次函数在几何中的应用方法。
3.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一些复杂的几何问题。
北师版初中九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第二章 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地位和作用《二次函数》在螺旋式上升的数学知识体系中,是继常量与变量、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之后,学习的又一种非常基本的初等函数。
二次函数是描述现实世界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二次函数的图象也是人们最为熟悉的曲线之一,如喷泉喷水、篮球入篮的路线等,同时,二次函数的相关性质也是解决最优化问题的理论基础。
本章从大量的生活情境入手,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广泛联系生活及其他学科的问题,使学生感受二次函数的意义及它的应用价值。
本节是在前面《对函数的再理解》基础上,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观察、思考、归纳出二次函数的概念,并从中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的方法,并了解如何根据实际问题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过程与方法:复习旧知,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经历二次函数概念的探索过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加深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与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
(2)难点:由实际问题确定函数解析式和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四)教法学法设计(1)从创设情境入手,通过知识再现,孕伏教学过程(2)从学生活动出发,通过以旧引新,顺势教学过程(3)利用探索、研究手段,通过思维深入,领悟教学过程学情分析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之前已经学习过常量与变量、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对于函数是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思想也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够在此基础上用类比的方法继续深入学习二次函数。
而且,学生的逻辑思维、概括归纳水平也有了一定的高度,本节课能够在教材的基础上,更加灵活地处理,从现实情境入手,安排大量的探究活动,提升课堂思维含量,同时增强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获得相对应的知识和技能,积累应用函数思想解决问题的水平。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2.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2.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2.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和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二次函数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二次函数。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二次函数的图象、顶点的性质、开口方向的性质、对称轴的性质和增减性。
这些内容是理解二次函数图象的关键,也是学生学习本节课的重点。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和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关系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能够通过图象理解和应用二次函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教学难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数学软件进行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和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关系,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讲解:讲解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通过多媒体课件和数学软件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3.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目的方式,巩固对二次函数图象与性质的理解。
4.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重要性。
5.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二次函数图象与性质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重点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5《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5《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5《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讲授的。
本节课主要通过研究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并且能够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知识,对于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并且能够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解法、引导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黑板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引导学生思考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2.讲解: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并通过例题展示如何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和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精编说课稿
二次函数
一、说课内容:
北师版九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二次函数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基础上,来学习二次函数的概念。
二次函数是初中阶段研究的最后一个具体的函数,也是最重要的,在历年来的中考题中占有较大比例。
同时,二次函数和以前学过的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进一步学习二次函数将为它们的解法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并使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数形结合”的重要思想。
而本节课的二次函数的概念是学习二次函数的基础,是为后来学习二次函数的图象做铺垫。
所以这节课在整个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和要求: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的方法,并了解如何根据实际问题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过程与方法:复习旧知,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经历二次函数概念的探索过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加深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与信心.
3、教学重点: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
4、教学难点:由实际问题确定函数解析式和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三、教法学法设计:
1、从创设情境入手,通过知识再现,孕伏教学过程
2、从学生活动出发,通过以旧引新,顺势教学过程
3、利用探索、研究手段,通过思维深入,领悟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函数?我们之前学过了那些函数?
2.它们的形式是怎样的?
3.一次函数(y=kx+b)的自变量是什么?函数是什么?常量是什么?为什么要有k≠0的条件? k值对函数性质有什么影响?
【设计意图】复习这些问题是为了帮助学生弄清自变量、函数、常量等概念,加深对函数定义的理解.强调k≠0的条件,以备与二次函数中的a进行比较.
(二)引入新课
函数是研究两个变量在某变化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我们已学过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
看下面三个例子中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例1、(1)圆的半径是r(cm)时,面积s (cm²)与半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例2、用周长为20m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场地面积y(m²)与矩形一边长x(m)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例3、设人民币一年定期储蓄的年利率是x,一年到期后,银行将本金和利息自动按一年定期储蓄转存。
如果存款额是100元,那么请问两年后的本息和y(元)与x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不考虑利息税)?
教师提问:以上三个例子所列出的函数与一次函数有何相同点与不同点?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列出关系式,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归纳出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联系: (1)函数解析式均为整式(这表明这种函数与一次函数有共同的特征)。
(2)自变量的最高次数是2(这与一次函数不同)。
(三)讲解新课
以上函数不同于我们所学过的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我们就把这种函数称为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定义:形如y=ax2+bx+c (a≠0,a, b, c为常数) 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巩固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
1、强调“形如”,即由形来定义函数名称。
二次函数即y 是关于x 的二次多项式(关于的x代数式一定要是整式)。
2、在 y=ax2+bx+c 中自变量是x ,它的取值范围是一切实数。
但在实际问题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实际问题有意义的值。
(如例1中要求r>0)
3、为什么二次函数定义中要求a≠0 ?
(若a=0,ax2+bx+c就不是关于x的二次多项式了)
4、在例3中,二次函数y=100x2+200x+100中, a=100, b=200,c=100.
5、b和c是否可以为零?
由例1可知,b和c均可为零.
若b=0,则y=ax2+c;
若c=0,则y=ax2+bx;
若b=c=0,则y=ax2.
注明:以上三种形式都是二次函数的特殊形式,而y=ax2+bx+c 是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
【设计意图】这里强调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其特征,为接下来的判断二次函数做好铺垫。
判断: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哪些不是二次函数?若是二次函数,指出a、b、c.
(1)y=3(x-1)²+1(2)y=2(4x-1)2-4 (3)s=3-2t²(4)y=(x+3)²- x²
(5) s=10πr²(6) y=2²+2x
(7)y=x4+2x2+1(可指出y是关于x2的二次函数)
【设计意图】理论学习完二次函数的概念后,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什么样的函数是二次函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
(四)巩固练习
1.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的和是10cm。
(1)当它的一条直角边的长为4.5cm时,求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2)设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Scm2,其中一条直角边为xcm,求S关
于x的函数关系式。
【设计意图】此题由具体数据逐步过渡到用字母表示关系式,让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2.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xcm,它的表面积为Scm2,体积为Vcm3。
(1)分别写出S与x,V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子;
(2)这两个函数中,那个是x的二次函数?
【设计意图】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会很容易列出函数关系式,也很容易分辨出哪个是二次函数。
通过简单题目的练习,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愉,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设圆柱的高为h(cm)是常量,底面半径为rcm,底面周长为Ccm,圆柱的体积为Vcm3
(1)分别写出C关于r;V关于r的函数关系式;
(2)两个函数中,都是二次函数吗?
【设计意图】此题要求学生熟记圆柱体积和底面周长公式,在这儿相当于做了一次复习,并与今天所学知识联系起来。
4. 篱笆墙长30m,靠墙围成一个矩形花坛,写出花坛面积y(m2)与长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设计意图】此题较前面几题稍微复杂些,旨在让学生能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让学生能够“跳一跳,够得到”。
(五)拓展延伸
1. 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当 x=0时,y=0;x=1时,y=2;x= -1时,y=1.求a、b、c,并写出函数解析式.
【设计意图】在此稍微渗透简单的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问题,为下节课的教学做个铺垫。
2.确定下列函数中k的值
(1)如果函数y= x k^2-3k+2 +kx+1是二次函数,则k的值一定是______
(2)如果函数y=(k-3)x kˆ2-3k+2+kx+1是二次函数,则k的值一定是
______
【设计意图】此题着重复习二次函数的特征:自变量的最高次数为2次,且二次项系数不为0.
(六)小结思考: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
【设计意图】让学生来谈本节课的收获,培养学生自我检查、自我小结的良好习惯,将知识进行整理并系统化。
而且由此可了解到学生还有哪些不清楚的地方,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补充。
(七)作业布置:见课本
(八)板书设计
五、教学设计反思
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前提
以现代教育理论为依据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
贯穿一个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突出一个特色——充分鼓励表扬的特色。